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591-014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蜀中广记卷十一
            明 曹学佺 撰
 名胜记第十一
  上川南道
   嘉定州
水经曰江水至犍为武阳县青衣水沬水从西南来合
而注之郦道元注云江水又东南径南安县西有熊耳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591-0141d.png
峡连山竞险接岭争高河平中山崩地震江水逆流悬
溉有滩名垒坻亦曰监溉李冰所平也县治青衣江会
襟带二水矣 华阳国志云青衣有沬水出濛山下伏
行地中会江南安触山胁溷崖水胍漂疾破害舟船历
代患之李冰发卒凿平溷崖通正水道或曰冰凿崖时
水神怒冰乃操刀入水中与神斗至今蒙福按汉书沟
洫志蜀守李冰凿离𡺾避沬水之患晋灼云𡺾古堆
字即此 寰宇记云青衣水发源自泸山徼外东南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591-0142a.png
流径严道洪雅夹江至龙游与岷江合沬水发源大渡
河一名峨水自阳山县流入江按青衣沬水合流在州
西十五里俗名尖山其下为纸房楮薄如蝉翼而质坚
可久 通志云嘉定州治在两川合流之际晋郭璞所
定治东有八卦井即璞所凿 水经注云蜀王开明故
治也来敏本蜀论曰荆人鳖令死其尸随水上荆人求
之不得鳖令至汶山下邑复生起见望帝望帝者杜宇
也从天下女子朱利自江源出为宇妻遂王于蜀号曰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591-0142b.png
望帝望帝立鳖令以为相时巫山峡壅而蜀水不流帝
使鳖令凿巫峡通水蜀得陆处望帝自以德不若遂以
国禅号曰开明 蜀记云古夜郎国传为一女人浣溪
有竹浮下而中啼声取而视之则孩也及长呼为夜郎
封竹溪王今治北三里有竹公溪矣按宋祁答劝农李
渊宗嘉州江上见寄诗嘉月嘉州路牁峨接画船山围
杜宇国江入夜郎天即咏此事又舆地广记云汉武帝
开夜郎置犍为郡汉书地里志夜郎故县乃属牂柯郡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591-0142c.png
如此则今之嘉州犍为郡非夜郎故地矣后世徒见嘉州
名犍为郡又领犍为县遂以为夜郎国恐失真 蜀志补
罅云嘉州十五景唐贞观中刺史卢士珵记曰望灵峰曰
西岭精舍曰石梁水曰后壑曰分溪塘曰桂竹汀曰梭原
曰茗冈曰六度潭曰长林阁曰望山台曰青茜径曰山栀园
曰石壑院曰南洲草堂并赋诗刻之石上宋邓諌从云天
下山水窟有二曰嘉定曰桂林鲜于绘议道堂记云汉嘉背
负三峨襟带二江为西南州最清岿处 海录碎事载伪蜀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591-0142d.png
欧阳彬得嘉州曰青山绿水中为二千石作诗饮酒为风
月主人岂不佳哉其后太守吕昌朝以宋复古所画八景图
皆天下名胜悬于州治与相映发苏子瞻有八咏继东吴之
赠也 蜀都赋云户有橘柚之园注曰出犍为南安县华
阳国志南安有柑橘官社出名茶 寰宇记云有石碑山
山上遍植海棠为郡守宴赏之地一名海棠山花谱云海
棠有色无香惟蜀之嘉州者有香 吴中复戒石云嘉州
出荔枝舆地纪胜有荔枝楼爱日斋丛抄云乾道间陆放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591-0143a.png
翁取家藏前辈笔札尽刻石置荔枝楼下 方舆胜览
云梨花山过西津桥五里有梨花百馀树人寒疾取此
花食之即愈岑参过西津王判官所居诗胜迹不在远
爱君池馆幽素怀茗中语宛得尘外游 通志云莲花
山在治东八里山阳有溪四时不涸产莲花为盛 楼
台亭榭雅与胜会者曰都督府唐于邵序云犀滩古地
熊阜外虞长空青冥通波万里 曰郡斋平望江山岑
参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曰丁东院在州学前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591-0143b.png
院有方响洞洞腹有水如环佩声黄鲁直诗古人题作
丁东水自古丁东直至今我为更名方响洞信知山水
有清音范成大诗隔凡水涧不可越众真微步壶中月
徙倚含风玉佩声何须听作蕤宾铁自注云汉嘉广佛
院中水洞有声琅然莫知其所由来旧名丁东水山谷
易今名且有诗也石介诗云万树芙蓉秋色里千家方
响月明中 曰澄江楼在宪司左窥龙泓右瞰乌尤高
明爽垲得江山之趣淳祐间提刑程逄辰摹刻苏子瞻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591-0143c.png
书其外祖程公逸事于此 曰明月楼在谯楼之右下
瞰明月湖郭璞谶云郁姑郁姑将州对洛都但看千载
后变成明月湖后隋郁姑将军开此湖也洛都山名在
州西五里 曰壁津楼宋郡守游仲鸿建魏了翁记在
治东南跨城为楼下瞰江流三峨九顶森列左右 曰
万景楼在高标山上高标一名高望郡之主山也有弘
明观后周所创隋大业末方制大殿塑飞天神王像
无名氏记其神异甚详楼为宋郡守吕由诚建宇文粹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591-0143d.png
中记范成大云嘉州城中山上登览胜绝殆冠西川予
令画工作图以归山谷山谷来游时但有安乐园未有
此楼也后人立涪翁亭在此楼前 曰月榭陆务观诗
试倾万景湖亭酒来看半轮江月秋为同年王子苍作
也注云傍榭有一嵓景趣尤佳子苍欲作楼未果 曰碧
云亭在石笋之隙杨翚记云石挺出于山傍高丈有二尺
上锐而下广众水汇于前左右视群山之逦迤若覆盂于
地此亭在其上也 熊耳平羌据其上流寰宇记云熊耳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591-0144a.png
水一名熊耳峡古老言武侯凿山开道即熊耳峡东古
道也又云平羌县本汉平羌戍在荣州应灵县界深谷
戍是也周保定年置县隋大业中獠叛移就大江唐宝
历中又移于开峡驿道书谓之平羌化山图经云天下
二十四化之一也有太白亭在焉相传太白读书于此
黄鲁直作亭其上苏子瞻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
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石
阙堂溪环绕其趾郡国志云龙游县有二石阙即汉武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591-0144b.png
帝使唐蒙下夜郎置碑目云嘉州旧市镇石阙上有唐
李德裕领重兵过此九字寰宇记云石堂溪水在县东
一里源出溪泉流入明月湖亭退入流花桥会大江薛
能石堂溪诗三面枕渔樵前门向郡桥岸沙崩橘柚山
径入茶苗夜拥军烟合春浮妓舸邀此心无与醉花影
莫相饶 九顶乌尤杰立捍流方舆胜览云九顶山在
城左有九峰曰凤集栖鸾灵宝就日丹霞祝融拥翠望
云兑说唐会昌已前峰各有寺今惟存凌云一寺又名大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591-0144c.png
像寺开元中僧海通于渎江沬水濛水三江之合冲涛
怒浪之滨凿山为弥勒大像高踰三百六十尺建七层
阁以覆之至韦皋时积十九年而工始备皋有大像记
墨庄漫录云嘉州凌云寺大像记韦皋文张绰书其碑
甚丰字画雄伟顷于潘义荣处见之岑参诗寺出飞鸟
外青枫戴朱楼抟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始知宇宙阔
下看三江流天晴见峨眉如向江上浮迥野烟景豁阴
森棕楠稠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回风吹虎穴片雨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591-0144d.png
当龙湫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飕飕回合俯近郭寥落见
远舟发槩无端倪天宫可淹留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
愁薛能诗像阁与山齐何人置石梯万烟生聚落一崦
露招提霁月人来下残阳鹤去栖从边亦已极𤇺火是
沉黎司空曙诗春江古寺绕沧波石磴盘空鸟道过百
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云生客到侵衣湿花
落僧禅覆院多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李
习凌云漫兴云古寺临江间碧波石梯深入白云窠僧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591-0145a.png
房寂寂无人迹满地落花春又过薛涛寄题凌云寺上
韦相公诗闻说凌云寺里苔风高日近绝尘埃横云点
染芙蓉壁是待诗人宝月来黄庭坚凌云记游诗凌云
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
流水到天涯陆游凌云礼佛诗山郭寻幽一笑新旋呼
艇子截烟津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泉镜
自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
金身小果身自注云一泉泓然正在髻下每岁水涨不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591-0145b.png
能及佛足 碑目云凌云山麓有唐放生碑山顶有清
音亭邵博记天下山水之胜在蜀蜀之胜在嘉州嘉州
之胜在凌云寺寺之南山又其胜也苏子瞻名其亭曰
清音又南山之胜也其下有治易洞东坡磨厓大字云
圣作易晦其数刘传吴识易祖盖宋郡守吴秘得之于
刘牧耳 纪胜云乌尤山一名离堆山在九顶山之左
旧名乌牛突然水中作犀牛状至山谷题涪翁亭始
谓之乌尤又名乌龙碑目云郭璞移水记谓世主播迁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591-0145c.png
兵戈满地于是优游啸傲放意山水间乃于嘉州城东
百步乌龙山凿书嵓而苏子由诗亦指其注尔雅于此
史谓璞无入蜀之文按移水记有嘉州二字则碑非
手笔恐后人之附会耳盖嘉州之名始于后周而自周
已前止曰汉嘉郡曰龙游县耳安得有所谓嘉州哉子
由诗云巉巉九顶峰可爱不可住飞舟过山足佛脚见
江浒俄顷已不见乌牛在中渚移舟近山阴峭壁上无
路云有古郭生此地苦笺注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591-0145d.png
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提刑张方诗竹桥沙水度乌
尤绝壁孤岩意气骄故与凌云分半坐僧窗假寐见金
焦以其似金山焦山也 青衣石峡循而东去东观汉
记曰元初二年五月青衣蛮唐律归义注云地在大江
青衣二水之会今嘉州龙游县也寰宇记云青衣津在
治南四十里有青衣神益州记云神号雷堆庙即华阳
国志之雷垣也班固以为离堆下有石室名玉女房盖
此神耳岑参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591-0146a.png
兵部杨郎中诗引云青衣山在大江之中屹然迥绝崖
壁苍峭周广七里长波四匝有惠净上人庐于山巅惟
绳床竹杖而已恒持莲花经十年不下山予自公浮舟
聊一登眺友人夏官弘农杨侯清淡之士也素工为文
独立于世与余有方外约每多独往之意今者幽躅胜
槩叹不得与此公俱爰命小吏刮磨石壁以识其事乃
诗以达杨友尔诗云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浮舟一
跻攀侧径缘穹苍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诸岭一何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591-0146b.png
小三江奔茫茫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
松萝泛天香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早知清净理久
乃机心忘尚以名宦拘聿来夷獠乡吾友不可见郁为
尚书郎早岁爱丹经留心向青囊渺渺云智远幽幽海
怀长胜赏欲与俱引领遥相望为政愧无术分忧幸时
康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况值庐山远抽簪归法王
或云青衣即乌尤山然乌尤之广不能以七里计也
方舆记云东岩在城东佛峡即圣冈山薛能诗古迹是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591-0146c.png
何王平身入石房远林通后径一郡隔前冈昼静惟禅
客春来有女郎独醒回不得无事可焚香岩半有洞出
泉宜酿东坡诗一时付与东岩酒即此陆务观诗能仁
院前有石像高丈馀盖作大像时稿也诗云江阁欲开
千尺像云龛先定此规模斜阳徙倚空三叹尝试成功
自古无 碑目云东津院有黄鲁直草书圆照大师小
碑其诗云赤旃檀塔六七级白菡萏花三四枝禅客相
逢以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又云黄太史自叙南经此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591-0146d.png
有所作墨竹记 予观嘉州新志城西一里有杨雄山
石洞幽邃相传以为子云游此有子云草亭蔡桢诗云
独步城西路萧条一草亭古苔环径碧修竹绕轩青石
凿观书所碑镌陋室铭草玄今已矣千载想仪刑东北
四十里有麻平河流出千佛崖与泥溪合王勃麻平晓
行诗云百年怀士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循戍道远近听
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
清泥溪诗云弭棹临奔壑低鞭蹑峻岐江涛出岸险峰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591-0147a.png
磴入云危溜急船纹乱崖斜骑影移水烟笼翠渚山照
落丹崖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泛水虽云美劳歌谁
复知
   峨眉县
任豫益州记云峨眉山在南安县界两山相对状如峨
眉张华博物志以为牙门山也本传云昔善财礼德云
比邱时伫立妙高峰观此山如初月现故称峨眉 李
膺益州记云隋开皇九年立峨眉县以山为名县在南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591-0147b.png
安之西峨眉之东唐乾元间獠叛移就峨眉观东今县
理是也 禹贡梁州之山四岷嶓蔡蒙西山皆岷北皆
嶓南山皆蒙峨眉之在禹贡则蒙山之首也 飞玄羽
经曰峨眉之山金台之室飞玄羽经秘其内稽神枢云
句曲洞天西通峨眉皆大道也其间有小径杂路阡陌
抄会非一处华阳国志云峨眉山孔子地图言有仙药
汉武帝遣使者祭之欲致其药不能得碑目云宋太宗
峨眉山普贤殿简版书天真皇人论道之地楚狂接舆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591-0147c.png
隐迹之乡按杂花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
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
等正觉故我世尊等正觉而有方所说经而有道场普贤
于道场开化人天等众故现相海于峨眉山中密引世
人而通菩提觉性 三皇经云皇人者泰帝之所使在
峨眉山黄帝往受真一五牙之法 费士戣歌凤台记
云按晋皇甫谧高士传葛洪神仙传宋刘孝标注世说
皆以接舆为避楚入蜀隐于峨眉不知所终也 寰宇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591-0147d.png
记云中峨山在峨眉县南二十里又名覆蓬山有葛仙
洞入穴初才容人行数里渐宽洞中蝙蝠大如箕小峨
山在峨眉县南三十里一名铧刃山山有季仙洞是为
三峨 李膺益州记云龙门山在峨眉西十里两崖峭
峙其形如削仰视青天才馀一罅又云峨眉山下有池
广袤十里号龙池 方舆记云绥山废县在峨眉县西四
十里按列仙传葛由周威王时人好刻木为牛卖之一
日骑木牛见人蜀中王侯追之上绥山绥山在峨眉山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591-0148a.png
西南其高无极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谚曰得绥山
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 水经注云峨眉山有濛水
即大渡水也水发蒙汉东南流与涐水合径汶江道吕
忱曰涐水出蜀许慎以为涐水也从水涐声南至南安
入大渡水大渡水又东入江 通志云罗目河出峨眉
山麓右溪自小天池以东左溪自黄毛坪以北至罗目
废县界合二溪之委为江水石甚奇怪县址去治西九
十里唐麟德置宋省入 寰宇记云陇宁山在罗目县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591-0148b.png
东南七里神仙传云宿山图者陇西人也采药此山服
之羽化 又云嘉树在罗目县东南三十里阳山江溉
两树对植围各三二尺上引横枝亘二丈相援连理阴
庇百夫其名曰黄葛号嘉树苏子由诗予生虽江阳未
省到嘉树即此 又云夷惜水在罗目县东北五十里
源出巂州界中有嘉鱼长三尺每年二月随水而下八
月逆水而上入穴蜀都赋云嘉鱼出于丙穴是也 予
按名山记峨眉山周匝千里石龛百一十二大洞十二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591-0148c.png
小洞二十八南北有台凡游大峨者自县胜峰门出至
华严院恰十五里前代于峨眉山创寺六光相居山绝
顶为游山之底极华严居山之前峰为游山之向导而
白水寺居其中自白水至光相历八十四盘山径如线
如是者六十里至峰顶即普贤示现处屋皆以板为之
 予以万历辛亥岁游是山作记云出嘉州之西门为
峨眉径而峨愈用自远遇津焉绝流者二揭衣者一既
入县县田食堰水膏液云油有沃益之称遇岭焉阁覆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591-0148d.png
于上宋时建魏华父书也首坡名解脱以出山者释危
就坦至此而尽噫予恶知乎出解脱入解脱耶过此为
华严寺即华严堠为纯阳殿殿前頫溪有石如船水出
灌堰石上龙门二字苏子瞻书又过为中峰寺即乾明
观黄鲁直居之为歌凤台列仙传所称楚狂接舆隐于
峨眉山中不知所终也陈希夷福寿字殊俗笔峨石神
水亦亡谓又过为双飞桥山中桥非一此可称桥一桥受一
水一水自一洞来有黑白之分若挟而舞若抟而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591-0149a.png
赴势不相下过桥始狎久之乃济有石状如牛心受水
所激而成有前后牛心寺前者白水而后者黑水也谓
之符文水孙思邈居于白水今之万年寺即白水寺由
山下至寺一舍而遥倍之而近如循墙自牖以达堂窔
每遇一岭辄如止扉寺前为四达而内则大宫也其地
皆稻田塍埒俯仰隈隩气候和暖不异于外有蒲氏村
蒲人居之云汉蒲公之后盖权舆是山尔出寺至明月
池俗名初喜亭其岭蔓延行之无尽石磴难数始治终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591-0149b.png
乱骑已绝舆用二十许人舁蹲处于内不能蔽轸劣似
舆形者耳首十人不任舆以舟视舆背如弓绳如弦犹
不满舆者意左右八人翼伸缩如猿臂莫知定向舆首
者察路如察脉常苦眩次者如眩师或亟跳出舆外或
佹入舆内或同前后左右为一井计二十人之形如鸿
雁木叶偶成文字莫知所以又或作十数层如悬线或
拥肿一处如木瘿也舆不可以足代足不可以手代扶
予行者不善地以善让于予善在左则弃右者善在右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591-0149c.png
则弃左者亦有时而下下不十上之一舆相诟厉弥甚
首者拊不任舆者背如相瞽然留十数人后后者蹑石
石随足下击前者足惊全舆前者交平地欲趣后者未
脱险不能从出初喜亭至化城寺俗名木皮殿径一岭
狭束如沟水所流注多磊砢善脱足谓之滑石沟也由
木皮殿至雷洞坪行者禁声有禁声碑舆二十人他舆者
半共百五十人俱行筤筱灌莽中若不相顾若梦与人
语而人不应其木连囷纠纷或寓或族或相切磨或自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591-0149d.png
仆死或翘缭而句或无枝而檄每上一岭不能半望若
青天则有树立于旁为客繇役而悝盱也木皮殿以上
磴不能石叠木如马齿雷洞坪以上树不能枝向空如
虎爪由雷洞坪至天门石路诘曲为八十四盘峭直才
减半梧丘当途或出其前或出其后又或出其左右而
还之舆者实则舆向空久始实舆者空则舆趾砺地有
声而过门以外为娑罗坪娑罗其叶冬青其花薝卜其
色赤白木皮殿以上皆有之然有杂树故不之称称天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591-0150a.png
门天门树娑罗三之二松居其一有一树枯而复荣定
者居之将合无迹也门内有桥曰天桥有井曰井络有
台曰光相台有铁瓦殿昔建有铜殿今建有庵以栖禅
者予登乎台焉其穆穆肃肃者耶其明明斤斤者耶其
见乎苍苍之色不在穹窿者耶其于世也悠悠洋洋者
耶前之岷江大出而尾下也背之瓦屋上正而平章也
远之雪山瀸浮而汩没也予何以知朱明之别于玄英
又何以知皋且之别于辜涂何以知霾曀霢霂之相终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591-0150b.png
始何以知螮蝀挈贰之自消息又何以知弇日覆云之
不为晕气五采耶又何以知人世之雕绘而绣错目眩
而心乱者之有异乎此耶噫观止矣学佺曰予游名山
多矣直上百里无所因缘则未之闻见也高出五岳秀
甲九州天竺先生之言也楚人李维桢述于台侧李公
本宁前予守西川也 陈子昂感遇诗金鼎合神丹世
人将见欺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变化固非类芳菲
能几时疲痾苦沦世忧悔日侵淄眷然顾幽褐白云空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591-0150c.png
涕洟又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念与楚狂子悠悠白
云期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
芝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李白峨眉山诗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
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
得锦囊术云间吹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
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傥逄骑羊子携手凌
白日郑谷峨眉山诗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夏消江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591-0150d.png
峡满晴照蜀楼寒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会须朝阙
去祗有画图看贾岛送谭远上人下视白云时山房挂
树皮垂枝松落子侧顶鹤听棋清净从沙劫中终日未
欹金光明本行同侍出峨眉释皎然思游峨眉寄林下
诸友诗刚有峨眉念秋来锡欲飞会抛湘寺去便逐
蜀帆归难世堪言善閒人合见机殷勤别诸友莫厌楚
江薇曹松送僧入蜀过夏诗师言结夏入巴峰云水回
头几万重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岭上祗如冬薛能咏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591-0151a.png
峨眉圣灯诗莽莽空中稍稍镫坐看迷浊变清澄须知
火尽烟无益一夜阑边说向僧 予有前后峨眉二歌
前峨眉山歌金陵为松谷上人作云峨眉山上月千里
若为看峨眉山上雪万古逼人寒山青如黛雪如粉明
月镜中何隐隐双峰缥缈谁画眉挂在长空不可尽西
域雪山绝嶙峋此中应见西方人普贤菩萨行具足三
千徒众皆应真始信峨眉自惆怅不作巫山神女身八
十四盘娑罗树花开如绘复如素一间版屋千重岭正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591-0151b.png
值行人问山路登山路转难投寺日已晚古苔如发长
新松学盖偃冰窟炊不成雷洞眠难稳真僧入定久行
脚乞食远钵里龙形小嵓前鸟声啭雨气沉如墨云光
疾似电应有千化身故作百宝现桥梁宛虹架楼台疑
蜃变天竺皆骑象星光尽散燕奕奕九微灯棼棼五色
线人人为摄受各各睹颜面欲知色是空色即空中灭
世事如幻影讵必叹奇绝依旧峨眉山明月照清彻君
来白门秋山月几圆缺浩浩江水流尚带峨眉雪 后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591-0151c.png
游峨眉歌云君不见太行诚险阻西蜀峨眉羞与伍又
不见雪岭长晶莹来映峨眉一段青禹贡蒙山此称首
梵语胜峰传日久洞天列在位之七秀色甲乎州有九
君不见轩辕氏跪谒皇人叩玄旨又不见鬼谷子著书
珞琭藏洞里陇西仙人宿山图采药山中颜色殊葛由
卖羊从此去接舆歌凤胡为乎君不见子规啼处窦谊
悲夜啼竹裂人不归又不见昆崙伯仲未可分逸少曾
询周抚军唐家子昂称词伯青莲居士李太白往往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591-0151d.png
见诸吟咏间白头欲返青山宅岂是峨眉善妒人江水
茫茫难问津我今来游亦偶尔不然惆怅蜀国将三春
三春花已谢木冰犹未嫁五月披重裘四时无一夏娑
罗斗雪开松枝受风亚仙僧如故常客子惊云乍乍见
甚迟回人生不再来足篆符文水身居光相台井络金
茎下天门玉蕊开愿言献北极千秋万岁杯
   夹江县
青衣水来绕县界而飞水溪注之溪源出瀑布泉状如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591-0152a.png
素练李太白所谓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者耶而凤
凰天马虎履伏龟诸山或舞或翥或蹲或处左右而挟
持之过当县城下稍平坦宋谢达夫诗两峰怀抱揖平
川张孝芳诗平川麦穗蔼如云过此而东南三十里乃
作帘钩之状晋张神君所谓日移红影在帘钩者此也
 道书云平冈化依凤凰山亦谓之依凤冈及桐梓林
山下有石湫门及石笋雷柱可以祷雨在县南十里
通志云天马山其势飞腾似天马一曰马鞍山在县东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591-0152b.png
二十里 形胜志云青衣水绕于南黑虎山峙于北
福地记云伏龟山有仙掌洞相传李阿真人所遗宋人
书其壁云跨龙门饮蟹泉摩仙掌扣丹灶矣 本志云
治西二十五里南安镇即汉南安县治有邓通宅故址
前有玛瑙溪中有磐石可以修褉 寰宇记云夹江县
本汉南安县地即封宣虎为侯之邑隋开皇中分龙游
平羌二县置于泾上临江水故号夹江按泾水昔秦惠
王得蜀移秦人万家以实之秦人思故乡水乃呼此水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591-0152c.png
为泾水也唐天宝六年改为秦水史记年表宣虎以破
臧荼功食邑于此 碑目云汉和帝时开道碑在夹江
县西青衣越巂道界中有永和七年永和八年等字
又云汉杨宗杨畅墓在夹江县东十里墓前两阙其左
右皆𨽻书县按县东二十里汉川县界有亭亭内碑二
通前立二石柱一云汉故益州太守杨府君讳宗字德
仲墓道一云汉故中宫令杨府君讳畅字仲普墓道皆
𨽻书大字 予按扬雄赋云五兀参差左太冲赋蹑五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591-0152d.png
屼之蹇浐本志以为县之北隅五兀山 后汉书费贻
宅蓍草生焉常有五色云气覆其上贻盖不屈于公孙
述者犍为郡之夹江人
   洪雅县
离堆川流东西屈曲百三十里而后入大江所谓洪雅
川也 碑目云古夷獠誓碑在洪雅县市中又云汉灵
帝时张道陵碑在洪雅之易俗乡有嘉平二年三月一
日等字 此县之十里修文山山即雅江所注惊湍怒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591-0153a.png
涛名曰龙潭渔者不敢入 又二十里其地多竹为竹
箐山石甃梯磴盘折而上唐宋所设也 又十里为隐
蒙山晋处士庞居正字隐蒙隐此 又二十里为花溪
发源自瓦屋山与青衣合可望雪岭积雪经年不化范
忠宣诗云堆雪岭铺银界日射金仙照碧津 又二十
里思经山则与雅安分界矣山趾有废严道县基其上
阿叱山瀑布千仞响撼山谷有巨石上镌罗汉一百有
八 县之东南有金釜山下临平羌江古老相传昔有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591-0153b.png
主簿于此炼金丹故曰金釜山亦名主簿山
   犍为县
左思蜀都赋东越玉津注云江出璧玉故名华阳国志
蜀有七津之一也今之犍为县兼有玉津县矣陆务观
舟过玉津诗玻瓈江上送残春叠鼓催帆过玉津宋白
为玉津令贻田表圣诗玉津县里三年闷金粟山前九
月愁又云竹里衙人吏花间押簿书 今县治在沉犀
山上寰宇记云昔有犀牛渡到此上沉一名沉犀滩志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591-0153c.png
云沉犀洞在沉犀山下上有赤壁数丈下有玄水千尺
 县有石人蜀记云昔诸葛亮征蛮中十里刻一石人
今黎巂之路尚有存者陈羽城下闻夷歌诗犍为城下
牂柯路空冢滩西贾客舟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
不胜愁 郭璞记云犍为县北百里书楼山是孔子背
书楼 本志云子云城在县南三十里昔杨子云避乱
于此后人增筑为城今水月寺是其故址俗讹为紫云
城 碑目云孝女碑在犍为县清溪口杨洪山下东汉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591-0153d.png
永建初孝女叔先雄以父尼和坠湍水尸丧不归于溺
处自投水死后五日与父尸相持浮江上郡表言为雄
立碑宋元祐中重立本志云清水溪在县南十里流至
孝女渡入江 神异传云赵昱尝隐青城山隋炀帝起
为嘉州太守时犍为潭中有老蛟为害昱率甲士千人
夹江鼓噪持刀入水有顷江水尽赤昱左手执蛟首右
手持刀奋波而出隋乱隐去不知所终后嘉州水涨人
有见昱青雾中骑白马从数猎者于波面过宋太宗封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591-0154a.png
神勇大将军庙食灌江口 碑目云犍为县东南四十
里有唐大佛寺寺中菊坡二大字乃袁天纲笔 通志
云宋邵博墓在犍为县博为制置司参议卒葬于此本
志云康节尝言世乱惟蜀可居宣和末伯温携家入蜀
止于嘉州今犍为之紫云城是其故业矣 杜甫宿青溪
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诗漾舟千山内日入泊荒
渚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石根青枫林猿鸟聚俦侣
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中夜怀友朋乾坤此深阻浩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591-0154b.png
荡前后间佳期付荆楚自注云青溪驿在嘉州犍为县
崔涂秋日犍为道中诗久客厌岐路出门吟且悲平生
未到处落日独行时芳草不长绿故人无重期那堪更
南渡乡国已天涯范成大犍为江楼诗河边堵立看归
篷三老开头暮欲东涨水稠滩连峡内浅山浮石似湘
中无人驿路榛榛草有客江楼浩浩风种落尘消少公
事剩裁新语寄诗筒苏轼犍为王氏书楼诗树林幽翠
满山谷楼观突兀起江滨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591-0154c.png
今生尘江边日出红雾散绮窗画阁青氛氲山猿悲啸
谷泉响野鸟嘐戛岩花春借问主人今何在被甲远戍
长苦辛先登搏战事斩馘区区何者为三坟书生古亦
有战阵葛巾羽扇挥三军古人不见悲世俗回首苍山
空白云
   威远县
县有中峰峰峦峭拔又有中溪溪水幽清寰宇记云东
十五里葛仙山古志相传葛仙翁曾游其地志云旧设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591-0154d.png
观仙台碑刻剥落矣 山居录云威远李圃淳熙中以
忠州别驾归隐白茅山中筑秀发斋吟咏自适斋铭曰
前山特秀入我窗户朝来爽致起我幽趣望天宇之澄
明何迷途之独悟支颐终日为蝶为周两忘之矣聊举
扇以自障岂世尘之能污行歌山中采其薇矣云外飞
鸿悠然来去而弋人何慕哉
   荣县
蜀地不宜松而荣州之松独著纪胜曰荣黎松树如龙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591-0155a.png
盘陆游诗楠根横走松倒植故擅有其奇状矣 曰荣
黎曰荣隐曰荣德所谓三荣也寰宇记云荣黎山在州
东十五里山上有龙池池边有松如盘龙竹亦有如龙
形者俗谓之罗汉杖碑目云荣黎山古寺碑唐元和祷
雨碑俱在本山 纪胜云荣隐山在州西三十里一名
石筠无名氏石刻云筠山高极入穹苍人道虎为殃行
人过此不曾伤咸阳宫阙在平地高鹿食人无数计吁
嗟苛政猛于虎斯言垂万古古有荣隐先生修道于此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591-0155b.png
石室犹存碑目有荣隐山修道观石碑 方舆云荣德
山在州东北四十二里州以此得名其山在谷中独拔
五百馀丈中有希夷观老君祠刻石为像有小路至山
巅以木为梯半山有唐刺史薛高邱磨崖碑碑目云开
元二十年刺史薛高邱立多载仙灵事今已磨灭本志
云荣德山为陈抟修真处又名希夷山有石室二十四
及龙池千叶莲 唐刘兼初至郡诗嘉陵江畔接荣川
两岸旌旗下濑船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591-0155c.png
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锦字莫嫌归路远
华夷一统太平年又有去年今日诗云去年今日到荣
州五骑红尘入郡楼貔虎只知迎太守蛮夷不信是儒
流奸豪已息时将泰疲瘵全苏岁又周圣主若容辞重
禄便归烟水狎群鸥 碑目有唐贞元二年建荣县碑
今移植于东桥有荣州院碑伪蜀司仓参军苟延庆撰
本志云莲宇山在学宫后有宋人九域图碑城东桂林
山旧县学有衡阳王书文明碑 碑目又云真义侯碑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591-0155d.png
在本庙唐元和二年迁旧经云即古蜀将独孤白马二人
庙也又云大周圣德勒石碑在州衙子城门外长安三
年韦綨撰文 刘兼登郡楼诗偶奉纶书莅旭川郡楼
佳致尽依然松欹鸟道云藏寺月满渔舟水浸天望帝
古祠花簇簇锦城归路草芊芊有时倚槛垂双袂故国
风光似眼前 陆务观自序其词云三荣郡治之西因
子城作楼观曰高斋下临山村萧然如世外予留十日
被命参成都戎幕而去临行徙倚竟日作桃源忆故人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591-0156a.png
一首所谓衰翁老去疏荣利绝爱山城无事也 城北
有横溪阁务观阁上小宴沁园春词引云横溪阁者跨
于双溪之上也一自西来其水浊一自东来其水清二
水合流于城下为阁以頫之其比凤鸣山则黄鲁直所
题荣川祖无大师此君轩在焉纪胜云凤鸣之竹多茂
实言此竹结实有凤来栖也鲁直诗云王师学琴三十
年响如清夜落涧泉有酒如渑客满门不可一日无此
君当时寺栽数寸碧声挟风雨今连云此君倾盖如故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591-0156b.png
旧骨相奇怪清且秀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
瘦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说君家周彦笔如
椽此君语意当能传 胜览云龙洞在州东南四里真
如院岩穴峭深洞左石壁奇耸巨柏老苍洞右有石角
立旧经以为孙登啸台三者乃荣之胜处陆游诗啸台
载酒云生履仙穴寻梅雨垫巾碑目云啸台磨崖记宋
隆兴元年端午日荣守太史公李焘仁父书 予考诸
传记所载荣虽山谷间实为郡国一都会青阳门记云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591-0156c.png
荣州有青阳洞以少昊国在其北门今正临之故名按
史黄帝子元嚣封于青阳国为少昊金天氏少昊降居
江水国于青阳以金德王位在西方集览云江水在蜀
青阳是也 宋崔仰之送人牧荣州诗山色临巴迥江
流入汉清 志云邑东荣川即古遁水河岸有竹王祠
盖以祀夜郎王者蜀记云昔有女人于溪浣纱有大竹
流水上触之有孕后生一子自立为王以竹为姓汉武
使唐蒙伐牂柯斩竹王土人不忘其本立竹王庙岁必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591-0156d.png
祠之不尔为人患薛涛题竹郎庙云竹郎庙前多古木
夕阳沉沉山更绿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
 汉地理志云县有滇池周回三百里水出骏马日行
五百里事同大宛又有马鸣戍益州记云汉刺史韦拔
夜过此地闻神马嘶汉中马嘶以应之故有此戍 成
都市九州要记云和义郡古夜郎之地武帝时开南中
使𤏡道令通𤏡青衣道无功唐蒙将杀之令曰恨不见
成都市而死蒙即立市如成都以杀之故曰成都市按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591-0157a.png
和义郡本属泸州寰宇记云唐贞观八年割属荣州
志云城西清富山有古荣王府按周荣公封国之后唐
宪宗封其子帻宋真宗封子德雍孝宗封子光宗宁宗
封子曮俱曰荣王县旧有绫锦村杏春村皆宋藩封故
迹也 朝野杂记天子即位尝所领州镇自防禦州而
下皆升军名若节镇州则建为府光宗自荣州刺史进
封荣王而荣州不锡军名盖中书之误也南渡后始升
为绍兴府 宋名臣传载李畋为国子直讲求郡晨登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591-0157b.png
讲席诸生见畋巾两焰火起是日报得荣州盖当时亦
甚重之矣
 
 
 
 
 
蜀中广记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