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591-005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蜀中广记卷五
            明 曹学佺 撰
 名胜记第五
  川西道
   成都府五
   新都县
华阳国志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古语云
卷五 第 1b 页 WYG0591-0056b.png
广汉有二雒新都为上雒建宁中江为下雒也 寰宇
记云新都县本汉旧县属广汉郡后置新都郡故城在
今县东太康中又为县隋移理于此按晋史武帝咸宁
二年封子该为新都王以新都郡为新都国矣 唐张
说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诗竹径女萝蹊莲洲文
石堤静深人俗断寻玩往还迷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
栖褰幌纳蟾影理琴听猿啼佳辰改宿昔胜寄坐暌携
长怀赏心爱如玉复如圭欧阳詹新都行云缥缈空中
卷五 第 2a 页 WYG0591-0057a.png
丝蒙笼道傍树翻兹叶间吹惹彼花上露悠扬丝意去
苒弱花枝住何计脱缠绵天长春日暮宋陆游早发新
都驿诗喔喔江村鸡迢迢县门漏河汉纵复横繁星明
如昼爱凉趣上马未晓阅两堠高林起宿鸟绝涧落惊
狖寺楼插苍烟沙泉泻幽窦我行忽万里坐叹关河富
官如广文冷面作拾遗瘦今年盍归哉勿落春雁后新
都驿有远平轩刘望之题云霜晴木落送归鞍袖手微
吟此慰颜剩欲凭栏招白鸟更烦剪树出青山晚悲薄
卷五 第 2b 页 WYG0591-0057b.png
禄非三釜赖许清时见一斑看到远平才得恨我宁归
卧尺椽间自注云轩有外氏周次元帅蜀诗也 本志
云治北半里宝光寺后有柱础围丈二尺圆径二尺高
尺八寸唐僖宗避黄巢至蜀遣御史赍玺书召知元国
师憩息其处掘地得石函中有如来舍利寻建浮图以
瘗之仍创精蓝曰宝光 寰宇记云丽元山在县北八
里平地特起四绝高三丈有双石镜广五尺尝掘其下
至水而未臻其极 本志云县北十五里二石阙各高
卷五 第 3a 页 WYG0591-0057c.png
丈三尺一题云汉故兖州刺史雒阳令王君稚子之阙
一云汉故先灵侍御史河内县令王君稚子之阙阙两
角有斗又作重屋四壁刻神像人物牛马之类今已漫
灭详画苑中 寰宇记云八阵图在县北三十里弥牟
镇蜀志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李膺益州记
云稚子阙北五里有武侯八阵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
四魁八八为行魁方一丈高三尺纬略曰八阵图在新
都者峙土为魁植以江石四门二首六十四魁八八成
卷五 第 3b 页 WYG0591-0057d.png
行两阵并峙周凡四百七十二步魁百有三十也 陆
游九月十日如汉州小猎于新都弥牟之间投宿民家
诗云适从邛州归又作汉州去天底惨欲雪游子悲岁
暮十年辞京国疋马厌道路野火炎高冈江云暗空戌
角弓寒始劲霜鹘饥更怒邂逅成小猎尺箠聊指呼北
连武侯祠南并稚子墓合围蹙穷鹿设伏截狡兔壮哉
带箭雉耿介死不顾吾宁暴天物战法因得寓黄昏过
民家休马燎裘裤割鲜盛燔炙毛血洒庭户老姥亦复
卷五 第 4a 页 WYG0591-0058a.png
奇汛扫邀我驻丈夫倘未死千金酬此遇 古今集记
云新都南十七里有宋兴戍山高百四十丈周三十馀
里山色赤岸边若有火光又名赤岸益州记云赤岸山
顶有涌泉周回数丈深八九尺澄澈不竭 龙门山在
县南二十里赵抃次孙直言九日登龙门山诗皇祐二
年秋九月九日龙门遇佳节新都大夫孙隐之报政优
游共民悦升山高会宾主俱满头黄菊泛茱萸遥开醉
眼极千里身高气爽胸怀舒迟时感物以次发诗成落
卷五 第 4b 页 WYG0591-0058b.png
落倾玑珠初言府政好太守化行岁稔民力苏喜声协
气遨以狂稚子负老老者扶又言登临风景异澄川秀
野如披图殊方真赏到奇处未来空只誇江湖得之独
善不在已远遣遗我开烦纡嗟我江原亦民长周遭百
里平如掌簿书役役甚囚拘闻有岷峨无计上及闻治
邑兹山奇脚力不到神魂驰谁知我亦好山者箧中时
复观君诗 西南十五里有繁阳山与新繁接录异记
云繁阳山麻姑洞即二十四化之第一阳平之别名也
卷五 第 5a 页 WYG0591-0058c.png
在繁水之阳因以为名本际经云天师张道陵所游太
上说经之处在成都府新都县南渡江十五里众山连
接孤峰特起是也神武皇帝潜龙之时光化二年已未
五月四日丙申山土摧落洞门自开县吏时康道士张
守真等以事申府云自洞门开后每日有百姓往来者
府差县典杨泽画工任从与守真同往检覆画图申上
称把灯烛入洞看检其第一门对北高二尺阔三尺五
寸入至第二门约五尺已来第二洞门方一尺六寸入
卷五 第 5b 页 WYG0591-0058d.png
内并是黑处长一丈二尺阔六尺有石窟两处在东畔
并西南有洞门两路南畔一路圆阔一尺六寸入内长
一丈二尺阔一丈高四尺南畔有石窟三处西畔两路
入内通绕门圆阔一丈七尺内各阔五尺高六尺已来
门相去一丈门屋一所高五尺阔四尺从内往来有刻
枓栱瓦约山作石日月兼作日字月字隔子房一所
阔二尺五寸高一尺五寸刻枓栱瓦石灶一所高一
尺阔一尺五寸门阔五寸石窟三处各阔七尺又西入
卷五 第 6a 页 WYG0591-0059a.png
洞门圆阔一尺七寸湾曲入向南门屋一所高六尺阔
四尺从内来往有石枓栱瓦又有灶模两所共一床
高一尺阔二尺三寸门阔八寸有石枓栱西北角又有
一门方一尺六寸内方二丈已来南畔西畔北畔各窟
一所南角又有一洞圆阔一尺六寸已来将灯烛近前
有黑气出灯火即灭更入不得其洞连接繁阳本山相
去三里已来据诸生张赟等状称繁阳是古迹山每准
敕祭祀其洞亦是元有往往闭塞元和中南康王韦皋
卷五 第 6b 页 WYG0591-0059b.png
莅蜀洞忽开时人咸云洞开即年丰物贱寻又闭塞至
是复开其后果远近丰稔洞本名麻姑山侧有麻姑宅
墓盖修道之所也
   双流县
华阳国志云广都县在蜀郡西三十里汉元朔二年置
有渔田盐井之饶江有鱼漕梁山有铁矿江西有安稻
田穿山崖过水二十里 唐司空曙送柳震还蜀诗白
日双流静西看蜀国春桐花能乳鸟竹节竞祠神蹇步
卷五 第 7a 页 WYG0591-0059c.png
徒相望先鞭不可亲知从江仆射登榻更何人宋李新
广都道中诗万花织篱凡几曲绣屏处处围茆屋家贫
张日无罗幕东风吹开莫吹落居人应笑行客痴春去
春归殊不知予以庚戌暮冬过此作诗云万里桥方度
双流径即存薄寒成翠色疏雨点黄昏竹柏密他树水
云平过村林乌栖欲尽才到县西门 古迹有盘古祠
徐整三五历记云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八万
四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盘古在其中一
卷五 第 7b 页 WYG0591-0059d.png
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
日长一丈如此满八万四千岁天极高地极深盘古极
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
九故天去地九万里也此寰宇记所引罗泌路史亦云
于广都得盘古之祀矣 有大塔山阴宏道益州山川
图云阿育王使鬼兵造八万四千塔广都有其一 有
商瞿里本志云治东十里瞿上乡有孔子弟子商瞿上
墓时有锦鸡白鹇见焉丈明之德未艾也 有宜城山
卷五 第 8a 页 WYG0591-0060a.png
寰宇记云宜城山在县东南十里李膺益州记云宜城
在牛饮水南今按紫草山冈阜相属高百馀步连入陵
州贵平县界是矣周地图云清水在县北十里改名牛
饮水李膺记云水名客舍昔程郑家于此每群牛饮江
为之竭故名按蜀汉尚书蒋琬宋布衣李甲宅俱在宜
城山下茂林清泉致可喜也 有公孙述墓寰宇记云
在西四十里高三丈墓内铜作网结虽遭乱世莫能侵
毁有葛陂本志云治北十里龙池旧名葛陂道汉费长
卷五 第 8b 页 WYG0591-0060b.png
房至此以杖掷陂中化龙去 天师观纪胜云在广都
县北张道陵祠也坛下有井名伏鬼井赵阅道记华阳
县衡山有井妖怪藏其中道陵运石以镇之鬼妖乃绝
邑人为立祠植杖井旁今为乔木曰戒鬼木矣 有朱
辰墓华阳国志云汉时县民朱辰字元燕为巴郡太守
甚著德惠辰卒官郡獽民北送及墓獽蜑鼓刀擗踊感
动路人于是葬所草木顷许皆仿其曲折迄今蜀人莫
不叹辰之德灵为之感应今朱氏为首族也 有牧马
卷五 第 9a 页 WYG0591-0060c.png
川寰宇记云在陵州北一百二十五里蜀先主于此置
籍田牧马在江中俗因名牧马川今割属广都县本志
云在县东南八里 有龙华山唐诗纪事段文昌字墨
卿别业在广都县之南龙华山尝杜门力学于此俗谓
之段公读书堂长庆初朝议文昌少在西蜀谙详利病
诏授剑南节度使有邑人赠诗曰昔日骑驴学忍饥今
朝忽着锦衣归等閒画虎驱红旆可畏登龙入紫微富
贵不由翁祖致文章生得羽毛飞广都再去应惆怅犹
卷五 第 9b 页 WYG0591-0060d.png
有江边旧钓矶 文昌还别业有寻龙华山寺广宣上
人诗云十里惟闻松桂风江山忽转见龙宫正与休师
方话旧风烟几度入楼中郭震题龙华山诗云昔年曾
到此山回百鸟声中酒一杯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
有读书台何耕题文昌读书台诗云段公曾此读群书
读破应须万卷馀家礼一传为杂俎稗官收采附虞初
按方舆胜览文昌读书堂在广都县顺圣寺南碑目云
龙华院山门路记后唐天复七年立今为观音院矣
卷五 第 10a 页 WYG0591-0061a.png
何耕题龙华佛阁诗云西川凿山三大像突兀皆在江
之湄脩觉九顶见略尽独此恨未瞻容仪朅来胜地了
畴昔轻轩瘦马相追随百尺金躯信雄杰三乘宝阁何
瑰奇然犀不用照幽鬼击鼓自合趋冯夷前人开创愿
力广下与舟楫扶倾危六月滩涛剧奔吼一分性命争
毫釐篙工落胆行者泣弹指乞活天人师人心狎水水
多祸佛力在人人不知年来蜀产坐朘削夜半有力真
能移峨舸大艑去不绝䌽鹢破浪风扬旗佛慈只作布
卷五 第 10b 页 WYG0591-0061b.png
施想江神虽怒将何为又题龙华山寺云杰阁山为佛
精庐地布金水涵空阔净路绕翠微深鸟下窥斋钵龙
归识梵音城中尘眯目那得此幽寻又龙华大像盖冀
国夫人所作因成绝句云慧性元从戒定薰百花潭水
浣僧裙个中力量真超绝故老尚传娘子军 有郭信
可隐居即郭印也何耕题其云溪诗云幽居定何如颇
恨未见之主人向我言喜色融双眉脩篁流翠阴寒溪
漾清漪领略非一状幽妍发馀姿主人信妙士得此固
卷五 第 11a 页 WYG0591-0061c.png
所宜又题浮翠桥诗云隔溪苍翠各西东架竹为梁路
始通缺月罅林凝净绿断霞明水抹残红芒鞋步步幽
深处藜杖声声屈曲中回首忽惊桥已远冷然身御圃
田风寒碧亭诗云凭栏日日俯清湍洗竹年年斩恶竿
十顷琉璃秋色净一林竽籁晓声寒凉风有意生天末
明月无边照水端谁谓过清难久处愚溪元自不相安
远色阁诗云小小楼居着散仙渊明真趣本悠然招呼
云月阑干曲顾揖江山拄杖前独鸟倦归翻落日谁家
卷五 第 11b 页 WYG0591-0061d.png
晨㸑起疏烟根尘应接无留碍笑杀胡僧面壁禅假山
诗云空庭幻出小嶙峋假外应须别有真只恐话头成
两橛若为融摄主和宾莲塘诗云色香无比出西方何
物妖狐号六郎手折一枝聊供佛前身定是老柴桑兰
坡诗云兰与高人臭味同含薰聊复待清风纷纷萧艾
毋相笑尔辈敷荣转眼空龙渊诗云门前大江何渺漫
昔人饮牛水为乾水乾龙逝亦其理近在咫尺聊泥蟠
鱼虾玩侮猵獭笑纵有灵怪谁当看德人问舍压吾境
卷五 第 12a 页 WYG0591-0062a.png
便尔筑室相遮栏坐令异类皆屏伏恃有此耳差少安
却纡朱绂去监郡遣我守舍良独难昨来过门恍如梦
龙致此语催归鞍先生不信反大笑谓我饶舌狂丰干
虚舟诗云君不见江皋车马纷相送巨艑峨峨船载重
西南使者解官归水浅着沙牵不动如君材具岂多得
合侍明光参法从胡为浅濑著虚舟颇肖胸中太虚洞
问君此意竟安在欲说向人谁与共山林钟鼎本同辙
系岸截江随所用八窗窅窅净无尘一水泠泠清可弄
卷五 第 12b 页 WYG0591-0062b.png
何当抱被过君眠分破江天幽夜梦忘机台诗云太虚
生微云机事日夕繁兼忘岂不佳尚有忘者存稽首老
庞翁妙处希一言请观堂上月万古无昭昏和光亭诗
云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达人定汝笑胸中太泾渭
不妨声色海径造佛祖地所以亦乐翁花前时一醉
   郫县
华阳国志张仪城郫周回七里高六丈上置楼观射圃
与成都同制晋元康三年民谣曰郫城坚盎底穿郫中
卷五 第 13a 页 WYG0591-0062c.png
细子李特细盖李特自称益州牧治此城也 寰宇记
云犀浦县周垂拱二年割成都之西鄙置盖因李冰所
造石犀以名杜甫诗南京犀浦道指此在县东二十里
本志云县治仪门下穿洞直通犀浦极深敞高可十尺
许每夜月中天洞中曙光如昼古谓之明月洞又云治
内东土台坟起下有池其底有井谓之郫筒井井畔产
巨竹刳为筒汲水而酿包以蕉叶缠以藕丝信宿香达
于外或云山涛治郫以筠酿酴醾酒旬日香闻百步今
卷五 第 13b 页 WYG0591-0062d.png
池井俱存竹则不产一云池中土台突起列方圆二井
名鸳鸯井也 成都文类谏议司马池尉郫之明年生
子光于官廨字之曰岷以山称也于是諌议公手植楠
树一本于庭及温公殁后若干年郫邑李丞作堂祀公
且以护树张行成记之 扬雄蜀纪云杜宇一名杜主
代鱼凫王蜀徙都于郫即杜鹃城也后传其位于鳖灵
宋陈皋记云杜宇鳖灵墓在郫县南一里二冢对峙若
邱山俱𨽻净林寺二里 胜览云郫县有子云读书堂
卷五 第 14a 页 WYG0591-0063a.png
本志云县南二十里外子云亭即葬所也亭北半里有
拜台相传为拜子云墓而筑 寰宇记云郫县有汉司
空何武宅武之弟攀从刺史王浚伐吴有功归家阖门
治疾不预世事武之后随有养竹园人盗其笋随遇见
之恐盗者怖走或伤其手足因挈履徐步而归矣 纪
胜云郫县有张白云先生故居范镇留题张少愚屋壁
诗云高隐郫城下平时仍往还门开值冠盖帘卷为江
山沛雨人间待片云天外閒泥封诏不起朝夕奉慈颜
卷五 第 14b 页 WYG0591-0063b.png
文同题张少愚书院诗云涧水浸断桥车马不得通飞
岚积庭础秋苏垂紫茸窗纸烂溪雨帘衣折林风主人
殊未归使我烟景空 水经注云江水又东北径郫县
下县民有姚精者为叛夷所杀掠其二女二女见梦于
兄曰当以明日自沈江中丧后日当至可伺候之果如
所梦得二尸于水郡县表异焉 古语云郫县七十寺
分布四郊内其最著者法定寺高僧传云法定寺是汉
永平年佛法初入中国时建后晋惠远寓居著神异至
卷五 第 15a 页 WYG0591-0063c.png
隋始改为法定焉寺有弥勒圣像乃江流枯查所制唐
贞观长史高士廉盖殿以安之有僧汎爱者树其浮图
获巨蟹身长二尺馀此塔尝被霆击而复合为释惟忠
所祷云
   新繁县
水经注云成都江北则左对繁田文翁又穿湔㳛以溉
灌之凡一千七百顷蜀汉延熙十年凉州胡率众降增
户于此俗间谓之新繁也 禹贡曰岷山导江东别为
卷五 第 15b 页 WYG0591-0063d.png
沱孔安国注云江东南流沱东行郑注云此沱尾入江
不于江出晋太康地记云江沱在繁县萧广济注江赋
云触玉垒山东回为沱据汉书沟洫志此江即秦守李
冰所凿非禹贡之江沱明矣本志云李冰导水见水势
横突乃凿九井象九宫以厌之元末井堙塞新建石桥
存 志云卫湖蜀汉县令卫常所开在学宫后又有东
湖李德裕为宰日将开此湖夜梦一老父曰某潜形其
下幸庇之明府富贵今鼎来七九之年当相见于万里
卷五 第 16a 页 WYG0591-0064a.png
外也明日于土中得一蟆径尺馀乃投之水后德裕果
至宰相六十有三卒于朱崖应其梦焉按宋佾卫公堂
记略繁江令舍之西有文饶堂者旧矣前植巨楠枝干
奇怪父老言唐李卫公为令时凿湖于东植楠于西堂
之所为得名也 志又曰宋苏实治平间为繁令有异
政尝厌卫湖蛙鸣令人取一大者以朱点之戒曰毋再
喧嚣已果不鸣及湖中涸群蛙结聚成团启视之则朱
点者居中群蛙若拥翼焉苏令悉放于江终其任湖蛙
卷五 第 16b 页 WYG0591-0064b.png
无一鸣者 唐初隐士朱桃椎茅茨赋云若夫虚寂之
士不以世务为荣隐遁之流乃以閒居为乐故孔子达
士仍遭桀溺之讥叔夜高人尚被孙登之笑况复寻山
玩水散志娱神隐卧茅茨之间志想青云之外逸世上
之无为亦处物之高致若乃睹余庵室终诸陋质野外
孤标山旁迥出壁则崩剥而通风檐则摧颓而泻日是
时閒居晚思景媚青春逃斯涧谷委此心神削野藜而
作杖卷竹叶而为巾不以声名为贵不以珠玉为珍风
卷五 第 17a 页 WYG0591-0064c.png
前引啸月下高眼庭惟二径琴置一弦散诞池台之上
逍遥岩谷之间逍遥兮无所托志意兮还自乐枕明月
而弹琴对清风而缓酌望岭上之青松听云间之白鹤
用山水而为心玩琴书而取乐谷幽偏觉鸟声娇声高
韵细尽相调见许毛衣真乱锦听渠声韵宛如歌调弦
乍缓急向我茅茨集时逢双燕来屡值游蜂入冰开绿
水更应流草长阶前还复湿吾意不欲世人交我意不
欲功名立功名立也不须高总知世事尽徒劳未会昔
卷五 第 17b 页 WYG0591-0064d.png
时三个士无故将身殒二桃赞曰先生知足离居盘桓
口无二价日惟一餐筑土为室卷叶为冠斲轮之妙齐
扁同观文苑云新繁朱桃椎茅茨薛稷为之赋序略云
稳卧茅茨之间属想青云之外逸世上之烦襟遂明时
之高志而已矣宋杨甲谒朱真人祠诗云一濯岩下溪
再拜岩中庭清风潇然来吹我衣上腥仙人芙蓉冠乘
月下云軿山空杂佩响静夜朝百灵似闻客欲去小语
犹丁宁肃肃上松柏急以两耳听寂寥古坛外但见斗
卷五 第 18a 页 WYG0591-0065a.png
与星天明恐是梦恍惚遗心形去饮石上水再读幽人
铭青山无行迹雾雨空冥冥 又有勾氏者隐于盘溪
成都文类勾景泰诗云黄尘没车毂平地得林邱花木
风光早陂池烟雨秋不弹长剑铗甘赋大刀头九轨利
名痼逢君应少瘳又从俗鲜所得九牛中一毛强牵麋
鹿性要学豹龙韬野服颜常好晴窗首自搔回来误应
聘尘土污吾袍又客至辄命酌为言花已开青山长委
髻白骨旧生苔不饮固痴绝能诗宜数来颇忧明日雨
卷五 第 18b 页 WYG0591-0065b.png
红紫落成堆又胜簪不肯黑浮白故能红心寄尘埃外
春归杖屦中径松青谡谡庭草碧茸茸无术系白日年
光如转蓬按盘溪主人勾友于字信卿李石记云有楼
以藏书堂以教子台以赋诗榭以置酒自誓曰俗子污
我不我门凡士门我不我室清风肃尸明月赞席抱琴
之童挟卷之士照映几杖之侧徜徉笔砚之间
   温江县
华阳国志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
卷五 第 19a 页 WYG0591-0065c.png
祠成都文类孙松寿观古鱼凫城诗野寺依脩竹鱼凫
迹半存高城归野垄故国蔼荒村古意凭谁问行人谩
苦论眼前兴废事烟水又黄昏注云在温江县北十里
有小院存按汉文苑资中王子渊以宣帝神爵三年有
事湔上作僮约文即此县也 寰宇记云皂水在温江
县李膺记相林寺前清皂二水是矣任慥渠堰志云九
拱口堰其源出于皂江至郫之栅头别流为温江口而
九升口者实两江之汇也杜甫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
卷五 第 19b 页 WYG0591-0065d.png
造竹桥诗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天寒白
鹤归华表日落苍龙见水中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
是济川功合欢却笑当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赵抃早
离温江夜泊白沙步诗晓与诸孙别依然颇动怀去乘
兰棹稳行得䌽衣偕渔父遥连市村扉半掩柴夜来溪
上宿梦已在高斋 宋史哲宗绍圣四年夏四月八日
有芝生于温江县观音院斋厅之楹一本而数结烟缕
氤氲阅月不散邑令孙渐扁其处曰芝堂而为之颂云
卷五 第 20a 页 WYG0591-0066a.png
西母荐祉金精效奇是生神草云英琼蕤给园之中湔
水之湄地其幽矣芳而孰知陟彼岷宫真人颀颀夜授
秘诀谓余搴之沃之醴泉濯之天池羞以石髓茹而忘
饥黄绮为侣乔松可期盍献天子以荐神祗 古今集
记治西三里之金乌池唐高宗曾梦金乌集于益州巨
木上遣使访至此见乌三足而金色浴于此池志云今
有金乌观存 集记温江治西三十五步有女郎祠张
天师孙灵真之女名玉兰者幼不茹荤十七梦吞赤光
卷五 第 20b 页 WYG0591-0066b.png
感孕为母所责一夕无疾而卒有一物如莲花自腹中
出开视之乃本际经十卷葬百馀日雷雨晦冥失经所
在坟圹自开而飞升棺盖挂于巨木之上此三月九日
事乡人至今如期斋祭之按郡国志梁州女郎山张鲁
女浣衣石上感赤光之祥而怀孕生二龙及女死将殡
柩车忽腾跃升此山遂葬焉其浣衣石犹在因谓之女
郎山其说略同
   彭县
卷五 第 21a 页 WYG0591-0066c.png
志云县西北三里有刘宋时晋焘郡城梁东益州西魏
天水郡后周九陇郡唐武德之濛州垂拱之彭州皆理
此 寰宇记云濛阳县唐仪凤年于濛江之北置故曰
濛阳盖弥濛水源出九陇县来经当县南二百五十步
本志云东二十里之濛阳镇有故县址
志又云北三十里之二郎镇乃九陇县址以九陇山为
名寰宇记云九陇山自永昌县连亘至县界屈曲而九
折也方舆云九陇者古彭州之西山一伏陇二豆陇三
卷五 第 21b 页 WYG0591-0066d.png
秋陇四龙奔陇五走马陇六骆驼陇七千秋陇八较车
陇九横担陇故有九陇之名 陆放翁云天彭号小西
京以其俗好植牡丹有京洛之遗风古今杂记孟氏以
牡丹名苑于时彭门为辅郡典州者多其戚里得之上
苑此彭门花之始也天彭亦谓之花州而牛心山下谓
之花村云 治内有东湖元符中袁骘记云九峰高峙
濛水浚发楼阁亭轩隐见于茂林脩竹间又有西湖元
和中守王潜萧祐创进士邓衮记云二公陶奇撰幽不
卷五 第 22a 页 WYG0591-0067a.png
乏心匠于西湖台岛花竹布置罔不宛妙也 胜览
云南楼在郡圃中范百禄有记文同彭州南楼诗云百
尺压城端飞檐欲上抟湖光摇埤堄山影转栏干秀野
含春煦乔林拥暮寒回头大岷雪千仞正巑岏 胜览
又云望雪楼在子城上唐彭州守建以望雪山太和进
士邓衮铭曰维蜀之鄙截如巨砥厥郡维彭西北天屏
危碧峭青戛霄摩冥鲸跳虬奔限蛮隔番上排雪峰延
叠万重鹤甃瑶軿月积绡鲜振古不泐四节一色皎皎
卷五 第 22b 页 WYG0591-0067b.png
披飘寒涸阴胶光涵二水冷射千里往哲所嘉名之玉
垒也 高适为州刺史彭州山行诗云峭壁连崆峒攒
峰叠翠微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饥怪石时侵径轻萝
乍拂衣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且悦岩峦胜宁嗟意
绪违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苏颋赠彭州权别驾诗
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秪道歌谣迎半刺
徒闻礼数揖中台黄莺急啭春风尽班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 集古录载秦李
卷五 第 23a 页 WYG0591-0067c.png
冰为蜀守凿山导江以去水患其神怒化为牛出没波
上君操刀入水杀之因刻石以为五犀立之水旁与江
誓曰后世浅无至足深无至肩谓之誓水碑立在彭州
马端临云彭州掘地得绛帖旧本字画清劲颇类旧武
冈而差优也 寰宇记云九陇县灌口镇之城西有玉
女祠祠西有蜀守李冰祠存 五代史补蜀王衍与其
太妃游青城山遂至彭州阳平化志云今金城山之仙
居观是其驻跸所也金城山形如城上应角宿即二十
卷五 第 23b 页 WYG0591-0067d.png
四化之阳平治矣 志又云治北五十里白石沟即漓
沅治也上应房宿治有鸿都观下观名曰响石寰宇记以
漓沅作丽元云范蠡学道于此又云五龙山有神溪水
仙人李伯阳登山嗽之今为溪源山高数百丈延袤二
十馀里山麓有洞旱时祈雨巫者初入握火烛之行少
顷跂足而望悬崖中有斧凿痕如井深数十百丈牖一
线之明而烟焰袅然上冲谓之天生眼至此少偃息复
入第三四五六洞洞下重渊深不可测盛夏水冷如冰
卷五 第 24a 页 WYG0591-0068a.png
以编竹筏寝其上逡巡蚁附而入抵第七洞龙所穴也
始用符咒取水盛竹筒而出离洞口即有风雷随之而
雨作焉间值洞中水壅巫者多不得出 胜览云葛仙
山有崇真观在濛阳北四十里二十四化之第五化也
葛仙翁瑰杨仙翁升贤于此得道大同中蒲仙翁高远
复于此白日上升梁武锡名上清观刘孝先作碑以纪
其事按成都记韦皋梦神人谓曰异日富贵无忘葛瑰
也后尹成都再梦乃复新观宇皋自为记云笈七签云
卷五 第 24b 页 WYG0591-0068b.png
葛瑰化周回岩峦左右嵌穴地灵境秀迥绝诸山故有
二十四峰八十一洞观下有溪泉深在谷底汲之非便
此宫之西过崖磴十五步巨石下有丁东水出于崖腹
滴入洼石窍中中和年刺史安金山准诏投龙郡县参
从者三百馀人忽有污触其水者顷刻乃竭安公与道
流颇怀忧惧夜至泉所拜手焚香叩祈良久涓涓而滴
虽从骑之众食之充足每年三月三日蚕市之辰众逾
万人宿止山内饮食之外水常有馀矣 胜览云至德
卷五 第 25a 页 WYG0591-0068c.png
山在郡西三十里上有广明院蜀王衍专事游幸尝登
是山患其高险令于福唐寺东别开一径凡数里广可
二丈栽松砌石以达于寺从官悉骑以从松枯石怪尚
有存者本志云至德山有三昧泉自石窦喷冽方大如
斗不竭不溢俗传即知玄国师洗人面疮之处至今疾
者浇之多效按高僧传释罗僧者蜀圣寺中得果位人
也尝寝疾于五台山同会僧众俱不之测悟达国师独
善视之将及九旬病愈别去云所苦今遂平复由师之
卷五 第 25b 页 WYG0591-0068d.png
力我住在剑外九陇郡之茶笼山尔异日游方无忘相
访也悟达暮岁至蜀历访群峰讯老樵辈皆以未尝闻
兹山名乃叹曰噫病禅之妄也将回遇一山童曰某是
彼岩之聚沙者前导而去俄睹殿塔俨空房廊环肃果
值昔之病僧迎门叙故日将暮矣而谓之曰兹寺非得
漏尽通不能至尔以宿缘一谐遘止言寄寓乎斯为未
可尔其克勤脩證诣果胡难乃命旧童送师归去回望
之顷但见岩壁峭峻杉桧莽苍而已则开成中事也时
卷五 第 26a 页 WYG0591-0069a.png
知元著传之次得僧可思尤闲地理为元作茔兆于丹
景前峰其山若雉堞状虽高低起伏而中砥平俄有里
人耆老曰古相传云茶笼山矣 志云县北三十里丹
景山旧志以为山莳牡丹春时红艳照人故名其前为
彭门山两山对峙悬崖绝壁相去数百步如门即天彭
门也或曰彭祖遍游洞府以窥圣迹尝往来于其中五
代史补伪蜀太后徐氏题丹景山金华宫诗云碧烟红
雾扑人衣宿露苍苔石径危风巧解吹松上曲蝶娇频
卷五 第 26b 页 WYG0591-0069b.png
采脸边脂同寻僻境思携手暗指遥山学画眉好把身
心清净处角冠霞帔事希夷太妃徐氏和云丹景山头
宿梵宫玉轮金辂驻遥空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
开晚红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我家帝子
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 寰宇记云白鹿山在九陇
县北五十里周地图记云宋元嘉九年有樵人于山左
见群鹿引弓将射之有一麛所趣险绝进入石穴行数
十步则豁然平博邑屋连接阡陌周通问是何所有人
卷五 第 27a 页 WYG0591-0069c.png
答曰小成都后更往寻之不知所在 胜览云白鹿山
有大乘金觉禅寺本晋佛图澄所建上有洗肠池按大
同志晋太安二年罗尚杀隐士刘敞敞故州牧刘璋曾
孙也隐居白鹿山高尚皓首未尝屈志尚信妖言而杀
之矣 舆地纪胜云彭县大隋山之景德寺大业中神
照禅师投锡之所有木禅庵白龙井山生竹若龙头俗
呼龙头竹胜览云大隋去堋口镇三十五里神照所居
有瀑布张天觉记云西山之胜在彭门者大隋为甲郭
卷五 第 27b 页 WYG0591-0069d.png
印诗云我闻大隋名梦寐犹记录得檄天彭道喜气知
可掬出城六十里崎岖转江曲山门忽斗上危步依筇
竹崩石带烟云异草罗涧谷寂鸟下窥人累猿时挂木
路穷才见寺金碧焕双目祖师古定光灯冷无人续开
公生异世大事如付嘱僧言山长阴朝暮云容蹙兹辰
为我晴叠岫堆浓绿虚阁倚秋风一洗尘土俗举手揖
丹景横身跨白鹿十年劳问讯亲到心始足坐久烛渐
微借榻云间宿山寒寐不成窗外泉鸣玉 高僧传彭
卷五 第 28a 页 WYG0591-0070a.png
州土溪智陀子言庵主绵州人也初至大隋闻举石头
和尚示众偈倏然领旨归隐土溪悬崖绝壑间有石若
蹲异兽师凿以为室中发异泉了无涸溢四众讶之居
三十年化风盛播初室成日作偈曰一击石庵全纵横
得自然清凉无暑气涓洁有甘泉宽廓含沙界寂寥绝
众缘个中无限意风月一床眠 胜览云中隋山在大
隋之后上山三十里至光相阁三月半间扫去积雪下
视葛仙白鹿大隋真培塿也 碑目云九陇县龙怀寺
卷五 第 28b 页 WYG0591-0070b.png
碑唐王勃撰略云龙怀山者井络之所交会岷隅之所
控带攒峰北走吐香嶂于玄霄巨壑南驰喷洪涛于赤
岸香城宝地左右林泉碧岫丹岑往来烟树隋开皇五
年始赐额为龙怀寺因嶂为壁凭崖列户地邻绵左遂
均绵上之恩山似龙盘即建龙怀之刹矣 按彭州寺
观特盛故予随类而诠次之则山川亦可见焉
   崇宁县
唐之唐昌县宋初之永昌县也熙宁间狄道李子忠来
卷五 第 29a 页 WYG0591-0070c.png
牧是邑构堂于其所居之西北隅而命之曰治已修筠
珍干罗立环拥寒溜滚滚渠行沼畜公事既休即来其
间此文与可记之矣 唐咸通中御史中丞吴行鲁
知彭州于州之唐昌县心置草市歇马亭及灵岩报恩
院陈溪为之作记立碑建德乡其词曰圣上以南夷不
虔边尘坌起候旦授执政意俾择要郡以良能而牧之
遂命御史中丞渤海吴公行鲁持节出剌雅安公松筠
植心金石励志雅安实边之冲东入崄隘应援由此公
卷五 第 29b 页 WYG0591-0070d.png
至止一顾屹如巨防当危疑之秋瞬息无事郡人以考
秩将满预怀去思接武陈诚愿借绥抚丞相陇西公以
公功业昭著飞章上闻请充节度参谋兼诸军行营副
都知兵马使东路行营都知兵马使仍兼知黎州巡边
制置公遂于大渡河创置一桥亘五百尺自干戈未宁
士马旁午馈运往复商旅经过曾无覆溺之忧永绝滞
留之患至今行者见必归恩异迹奇谋繁难具纪由是
复升于犍为雅之南千里县道烽堡相躅早夕军食跂
卷五 第 30a 页 WYG0591-0071a.png
俟于犍为公智出事先机生料外风波助意舟楫如飞
是得阖境无虞诸军饫饱实公之功也由是天子以彭
门名郡而偿其重勋公轫车之日即究风俗民之忧苦
已明其重轻事之兴废已熟其利病从便革弊幽显惬
心郡内既肃施及支邑以唐昌县中界接导江郫城东
西绵远不啻两舍虽有村落僻在荒塘昔置邮亭废毁
将久行役者野食而泉饮贸易者星往而烛归敚𣀮公
行投告无所深沟雨涨古陌桥摧跬步难踰艰苦宁述
卷五 第 30b 页 WYG0591-0071b.png
况输役责限徵敛有程而欲罪其稽逋者乎公恻然凝
想即日计成遂陈于连帅于县心置草市因其乡名便
以建德为号自此四来者旋踵而迓迎中望者举目而
知归老幼携挈倏忽而至万家欢笑共事脩营不旬日
而告就今则百货咸集蠢类莫遗旗亭旅舍翼张鳞次
榆杨相接桑麻渐繁如此牧人可谓移风易俗矣昔武
侯以蜀脞脆故令邻邑翊日而市意在习其筋力而俟
之征徭又每及上春以蠢为名因定日而有知所往公
卷五 第 31a 页 WYG0591-0071c.png
亦约之以期而候之其日商旅辇货至者数万珍纤之
玩悉有受用之具毕陈想人之心岂待询问而知其欢
悦也复以路由诸部叠迹轮蹄徘徊一息无税驾之所
遂出俸钱建长亭崇轩邃室外厩内厨帷薄精新器物
充足则往来者非止昼食而卜夜可矣人既繁会俗已
丰饶又置一镇抽武士三十人而禦之创立廨署早暮
巡警盗将窜迹人遂高眠不感晨鸡无闻夜犬皆云康
泰不可比俦又兹地会昌之前有佛寺数所因废而未
卷五 第 31b 页 WYG0591-0071d.png
兴乡闾求福无处礼敬像设之仪莫识钟磬之声不闻
僻野深郊转为聋俗复置灵岩报恩院脩北方天王及
侍从奇工妙饰相好无双高墉环合门庑揭立又度僧
住持行道无有虚日斯人也非只丰足而永逃夭札之
患得不纪其盛迹而垂于无穷者哉
 
 
 蜀中广记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