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a 页 WYG0079-00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说解颐正释卷三    明 季本 撰

 郑氏诗谱曰邶鄘卫者商纣畿内之地其封域在禹
 贡冀州大行之东北逾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周
 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子武庚为殷后乃三分其地
 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自纣城而北谓
 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武王既丧三监导武庚叛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b 页 WYG0079-0048b.png
 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复伐三监更于此三国建诸
 侯以殷馀民封康叔于卫使为之长后世子孙稍并
 彼二国混而名之朱子曰邶鄘不详其始卫则武王
 弟康叔之国也卫本都河北朝歌之东淇水之北百
 泉之南其后不知何时并得邶鄘之地朝歌故城在
 今卫州卫县西二十二里所谓殷墟卫故地即今卫
 县今按汉地里志云三监叛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
 弟康叔故邶鄘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然而郑氏不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a 页 WYG0079-0049a.png
 主其说朱子亦与郑同盖诸侯封国止于百里而卫
 以一国兼三国之地则过大而非制也然康叔乃武
 王时所封不在成王诛三监之后所谓三监者但指
 管蔡霍而管蔡霍亦武王时所封之国管在今郑州
 蔡在今上蔡县霍在今霍州皆不远于纣都而亦不
 与纣城密迩监之者为之尹以教武庚犹云天子使
 吏治其国也盖管叔之所专而蔡霍二叔则遥相为
 辅耳其国固各有本封而未尝分受邶鄘之地邶鄘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b 页 WYG0079-0049b.png
 之地犹属武庚若卫则别为一国地在纣城之东岂
 可与邶鄘并列为三监之数哉及管叔以武庚叛而
 蔡霍二叔亦与比周传布流言周之罪人既得而殷
 之顽民亦迁于是始以其地分封邶鄘二国而后亦
 尽并于卫其世则无可考焉国风虽存邶鄘之号其
 诗亦散亡矣今所存者乃卫诗之杂而奚必强为之
 解邪或以为一国而三其名得于卫者为卫得于邶
 鄘者为邶鄘或以为存其旧号者因其声之异有鄘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a 页 WYG0079-0049c.png
 音者谓之鄘有邶音者谓之邶皆求其说而不得之
 辞耳卫县今为卫辉府淇县地朱子以卫为狄灭而
 文公徙居楚邱为说则妄传之事也详见定之方中
柏舟
 经旨曰妇人不得于夫而怨慕也小序为卫顷公时
 仁人不遇之说朱子既详辩之矣以其与下篇相类
 疑为庄姜之诗窃意此诗怨而不怒非庄姜之贤不
 能及此列女传以为卫宣夫人之诗者非也至孔丛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b 页 WYG0079-0049d.png
 子载孔子读柏舟而见匹夫执志之不易则又以为
 非妇人之诗今观二章愬兄弟而逢怒之言此岂男
 子辞哉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兴/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
以敖以游(兴/意)(敖平声后凡以敖/游燕敖言者并同)
 汎谓浮于水流谓流于下也耿耿小明忧之猊也隐
 痛之藏于内也微犹非也敖与遨同亦游也而有放
 纵意言以柏木为舟坚实而不以乘载无所依薄但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4a 页 WYG0079-0050a.png
 汎然于水中如妇人见弃而无家事可任也故以兴
 其隐忧之深如此庄姜本非乐酒敖游者谓虽使以
 酒遨游亦不能自解也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
逢彼之怒(赋/也)
 鉴镜茹纳也如柔亦不茹之茹据依愬告也言鉴能
 容物妍丑无不纳之而我心则知其善恶而分别之
 不能悉容也故不能不愬于兄弟愬之者愬妾侮己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4b 页 WYG0079-0050b.png
 之事欲其言于夫而有处也此亦亲亲迫切之情不
 能自己但兄弟皆嬖爱其妾而怒其妻者故愬则逢
 怒也庄姜以齐女嫁卫必无至齐愬兄弟之理其必
 遣人往言欤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
不可选也(赋/也)(卷音/捲)
 石生于山在山则甚固然有时而凿之可得而转也
 我心之固则不可转席铺于地在地则常舒然有时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5a 页 WYG0079-0050c.png
 而撤之可得而卷也我心之舒则不可卷自其可动
 而言则曰转自其可收而言则曰卷棣棣者棠棣华
 萼相承接续之意也选简去也谓威仪无有差失而
 不可简去也此因兄弟怒沮而言守之不易如此盖
 秉德有常不因人而迁就动容有度不因人而雷同
 此见其处群妾之间不失常度而德容表里之正皆
 无可议矣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5b 页 WYG0079-0050d.png
寤辟有摽(赋/也)(辟音/辟)
 悄悄忧猊愠怒意群小众妾也觏与搆同闵病也谓
 搆谗以病之也彼搆病则此受侮矣曰既多曰不少
 见群小之众也辟拊心也摽拊心猊盖寤时不觉如
 此也言既不能混俗以同于众妾则为其所谗侮而
 无所愬矣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
不能奋飞(赋/也)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6a 页 WYG0079-0051a.png
 居诸皆语辞微光不明也言日往月来而其光渐微
 犹言日朘月削也匪浣衣言垢积之深不可复浣也
 卫庄公宠爱诸妾而不礼其妻无尊卑之分他日州
 吁弑桓公之祸已基于此盖积之既深将有不可解
 者故以匪浣衣为喻若在他人则当见几矣但妇人
 以从夫为正于义不可奋飞耳奋飞者如鸟之奋翼
 而飞去也由此章观之可以知其为庄姜诗
   柏舟五章章六句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6b 页 WYG0079-0051b.png
绿衣
 经旨曰旧说庄公惑于嬖妾而夫人庄姜失位故作
 是诗而蔼然有怨而不怒之意非忠厚者不能也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比/也)心之忧矣曷维其已(赋/也)
 绿苍黄之间色黄中央之正色间色贱而以为衣衣
 在上而显也正色贵而以为里里在内而幽也此托
 言以比贱妾尊显而正嫡幽微皆失其所也南轩张
 氏曰绿衣之忧言嫡妾之乱其弊将至于不可胜言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7a 页 WYG0079-0051c.png
 者忧在宗国也岂特为一身之私哉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比/也)心之忧矣曷维其亡(赋/也)
 上曰衣下曰裳按周礼内司服注谓妇人连衣裳不
 异其色今间色之绿为衣而在上正色之黄为裳而
 处下皆托言以见其失常也亡与忘同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比/也)我思古人俾无尤兮(赋/也)(女/音)
(汝/)
 女指其夫而言治谓理而织之也尤过也言绿衣本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7b 页 WYG0079-0051d.png
 丝而染以为衣以比成妾于尊显者皆夫所为言其
 失序盖有自也故言我欲求古道以处之而使其夫
 归于无过也华阳范氏曰致其叙则在我也我思古
 之人能使尊卑有分而无过也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比/也)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赋/也)
 凄寒猊絺绤而遇寒风犹已之过时而见弃也思古
 人而得其所求如上章所谓俾无尤者乃为得本心
 之安耳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8a 页 WYG0079-0052a.png
   绿衣四章章四句
燕燕
 经旨曰庄姜无子以陈女戴妫之子完为已子庄公
 卒完即位是为桓公嬖人之子州吁桓公庶弟也弑
 桓公故戴妫大归于陈庄姜送之既别而作此诗也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兴/也)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
泣涕如雨(兴/意)(差初/宜反)
 燕鳦鸟燕燕重言之以见其双飞也差池不齐猊之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8b 页 WYG0079-0052b.png
 子指戴妫归大归也泣无声出涕也泪自目出曰涕
 华谷严氏曰燕以春来秋去有离别之义故以起兴
 庄姜抚戴妫之子平时与戴妫恩信相亲及庄公既
 没嫡妾相依如双燕之飞其羽差池相为前后而常
 相随逐也今戴妫大归而已独留不复得如双燕矣
 我远送于野而与之别稍稍更远瞻望弗及令人念
 之泣涕如雨之倾也风人含不尽之意此但叙离别
 之恨而子弑国危之戚皆隐然在不言之中矣苏氏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9a 页 WYG0079-0052c.png
 曰礼妇人送迎不出门今送于野情之不能已也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兴/也)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
及伫立以泣(兴/意)
 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伫久立也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兴/也)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
及实劳我心(兴/意)(下去声上上声凡在下之下上声自/上而下之下去声在上之上去声自)
(下而上之/上上声)
 鸣而下曰下音鸣而上曰上音送于南者陈在卫南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9b 页 WYG0079-0052d.png
 此句可以为送戴妫之證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
以勖寡人(赋/也)(任如今反塞音啬后/凡塞实之塞并同)
 仲戴妫字任德藏于内也塞实渊深终竟温和惠顺
 也先君谓庄公也勖勉也寡人庄姜自称也其心塞
 渊故能终温且惠终者终始如一之意此所谓以善
 慎其身也而于其行又勉夫人以思先君情绪闇然
 矣○龟山杨氏曰州吁之暴桓公之死戴妫之去皆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0a 页 WYG0079-0053a.png
 夫人失位不见答于先君所致也而戴妫犹以先君
 之思勉其夫人真可谓温且惠矣
   燕燕四章章六句
日月
 经旨曰庄公无亲亲之恩而不礼其夫人无以为定
 国之本庄姜伤之而犹望其相亲也故作此诗辩说
 谓此庄公在时所作篇次当在燕燕之前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0b 页 WYG0079-0053b.png
宁不我顾(赋/也)
 日月者呼而愬之以其明能遍照而不遗也乃者反
 语辞之人指庄公逝发语辞有往而不返之意古谓
 古人亲亲之道不以古道处已则寡恩也定谓定国
 言此不足以定国也宁犹能也冀其相念而不忍绝
 之辞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
定宁不我报(赋/也)(好去声后凡爱/好之好并同)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1a 页 WYG0079-0053c.png
 冒覆好爱报答也以礼事庄公而不以恩报见其不
 好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
定俾也可忘(赋/也)
 日旦必出东方月望亦出东方言其出而照物也德
 音者有德意而以温言相加也无良则非德音矣俾
 也可忘言不使我为可以忘也亦冀之之辞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1b 页 WYG0079-0053d.png
报我不述(赋/也)
 夫为妻纲妻所仰望以为终身之养如父母之于子
 也故以父母言之而实以指夫也畜养卒终也如此
 会意方与胡能有定一句相属述祖述之述谓岂无
 古道可法而述以报我乎亦冀之之辞
   日月四章章六句
终风
 经旨曰序云卫庄姜伤已也辩说则谓若果庄姜之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2a 页 WYG0079-0054a.png
 诗则当在庄公之世而列于燕燕之前今按此诗辞
 颇切直与前四篇爱夫忧国温柔敦厚者不同似非
 出于一手且庄姜一人已取四诗如终风者可以无
 录矣岂别一贤妇不得于夫者所作而并入于庄姜
 之类欤
终风且暴(比/也)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赋/也)(敖五/报反)
 终风终日风也暴疾也谑戏言也浪放荡也悼伤也
 终风暴疾以比夫之狂暴也言夫虽狂暴亦有顾我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2b 页 WYG0079-0054b.png
 则笑之时但皆出于戏慢而无爱敬之诚则又使我
 不敢言而心独伤之耳此可以见其贞静自守与夫
 之暴慢无常者不合所以忤其意而不见答欤然其
 心伤悼必欲得其心而后已则亦其怨慕之真切也
○终风且霾(比/也)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赋/也)
 霾大风扬尘而上下霿也盖狂惑之比言夫虽狂惑
 亦或惠然而来然其来也莫往莫来心实不定而非
 真来也则使我悠悠而思耳悠悠思之长也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3a 页 WYG0079-0054c.png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比/也)寤言不寐愿言则嚏(赋/也)(有/音)
(又/)
 阴而风曰曀不日不终日也有古又通用终风曀而
 又曀以比人之狂惑暂开而复闭也愿言者思出于
 心之意嚏徐锴以为脑鼻中气壅塞喷嚏则通也言
 寤时则忧而不能寐思则气郁于鼻而嚏发矣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比/也)寤言不寐愿言则怀(赋/也)
 曀曀阴猊蒙上章有曀而言虺虺雷将发而未震之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3b 页 WYG0079-0054d.png
 声此亦不日有曀之意也东莱吕氏曰骤风迅雷其
 止可待至于曀曀之阴虺虺之雷则殊未有开明之
 期也
   终风四章章四句
击鼓
 经旨曰卫人怨州吁阻兵也州吁弑桓公自立欲求
 宠于诸侯结陈平宋而以兵助宋伐郑夏伐既还秋
 又伐之暴师日久故国人怨而作此诗左传以为伐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4a 页 WYG0079-0055a.png
 郑五日而还者不足信也详见春秋私考隐公四年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赋/也)
 踊跃跳跃也喜之之意兵谓戈戟之属土兴土工也
 漕卫邑在古黄河东一统志云废白马县在今大名
 府滑县治南本卫之漕邑华谷严氏曰鼓以进众为
 三军号令今闻鼓声镗然乃是州吁踊跃喜于用兵
 也夫兵者不得已而用之州吁踊跃自喜故国人怨
 之言卫国之人或役土工于国中或筑城于漕邑非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4b 页 WYG0079-0055b.png
 不劳苦然犹处境内今我独南行而伐郑则死亡未
 可知虽欲为土国城漕之人不可得也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赋/也)
 孙氏子仲字时军帅小序以为公孙文仲非也观春
 秋称卫人不列其名姓则孙子仲非大夫也平和也
 合二国之好也不我以归南行故也此见孙子仲非
 能恤民而思戢者忧忧己之不得归也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赋/也)(丧去/声后)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5a 页 WYG0079-0055c.png
(凡丧失之/丧并同)
 爰于也居者坐所安也处者行所止也言在外不归
 从其居处于是有丧马而求于林下者矣见其部伍
 不收人无斗志也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赋/也)(契苦/结反)
 契与恝同恝阔隔远之意言虽隔远而生死不相弃
 也子指妻言盖初婚之时以此与妻相约故曰成说
 然又执妻之手而期于偕老不谓便至于死也此叙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5b 页 WYG0079-0055d.png
 其室家约誓之情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赋/也)(信音/申后)
(凡取伸义/者并同)
 阔本上章契阔而言活生洵信也信伸也言今之契
 阔遂成死别而偕老之信不得伸也民之嗟怨其深
 如此州吁所以卒为卫人所杀盖有由矣
   击鼓五章章五句
    州吁弑君天下大恶此诗略无一言及于君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6a 页 WYG0079-0056a.png
    臣之义而不欲从逆者其所自述不过征役
    之忧室家之爱而非大义所关也盖此言出
    于上人闵劳则为说道若下民自叙则为私
    情在太师采之可以察民隐而不可以播声
    歌也其言不足为劝何以兴起人心邪列国
    之风如此类者何啻千百而于卫特存此诗
    其故何也今考邶鄘卫皆卫诗也卫诗列于
    经者三十九篇其次则郑诗二十一篇其次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6b 页 WYG0079-0056b.png
    虽齐晋大国不过十馀一二然尚有他国之
    诗杂焉其下则皆不及矣至于郐曹则止四
    篇而已他国之诗何其少而郑卫之诗何其
    多邪意者郑卫之诗人所乐道虽经删定其
    故犹存及秦火之后诗多焚散世儒掇拾民
    俗所传而并入之则有义不足录如击鼓之
    类亦得与于三百篇之列欤或曰卫人非不
    知州吁之为贼但不明大义敢怒不敢言耳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7a 页 WYG0079-0056c.png
凯风
 经旨曰卫有七子不能安其母之心故作此诗以自
 责无怨言也孟子曰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所
 谓过小必奉养有阙而其母愤怒诸子欲自劳苦耳
 非谓卫之淫风盛行而其母欲嫁也如此尚得为小
 过哉自小序以后说诗者盖皆失之矣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天天(兴/也)母氏劬劳(兴/意)
 凯和煦也南风和煦能长养万物故曰凯风棘即酸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7b 页 WYG0079-0056d.png
 枣至夏始生难长之物必待凯风吹之而后生心以
 其稚弱未成者言也至于天天则少长矣此以风之
 吹棘心者兴母之育幼子而棘又丛生多刺则七子
 之喻也劬劳病苦也华谷严氏曰母之养子于少时
 最劳苦故于天天言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兴/也)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兴/意)
 圣睿也本其爱子之德言生意萌动于内者谓之心
 枝条发生于外者谓之薪棘可以为薪则已成立非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8a 页 WYG0079-0057a.png
 心之天天时矣然非美材故以兴子之壮大而无善
 也言七子之中无一善人能安母心其自责也至矣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兴/也)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兴/意)
 寒泉清冽之泉而可以养人者也浚卫邑必七人所
 居之地言寒泉在浚邑人赖之以生养今子七人反
 不能养一母而使之劳苦也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兴/也)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兴/意)
 睍皖清和圆转之意载则也载之声转而为则故则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8b 页 WYG0079-0057b.png
 为载义此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
 不能慰悦母心何哉
   凯风四章章四句
雄雉
 经旨曰妇人以其夫远游于外有所沮抑而不得以
 行其志故作此诗以规戒之而欲其全身以归也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兴/也)我之怀矣自诒伊阻(兴/意)(泄音/异后)
(凡泄泄/并同)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9a 页 WYG0079-0057c.png
 雉耿介之鸟喻其夫也泄泄舒缓猊言其不得高飞
 也怀谓所怀之人即夫也诒与贻同遗也阻谓阻抑
 也言自诒则其夫自取矣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兴/也)展矣若子实劳我心(兴/意)
 下上其音言飞鸣不定其声不能即闻远也展诚也
 言诚又言实甚言君子之劳我心也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赋/也)
 本上章劳我心而言见日月之往来而思其君子久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19b 页 WYG0079-0057d.png
 羁于外也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赋/也)(行去/声后)
(凡德行之/行并同)
 君子本指夫言不欲显言故泛言百尔耳忮妨害也
 求贪欲也欲以利已即是有求欲以责人即是有忮
 苟有忮求之心则为不知德行矣臧善也不能顺人
 心以行已志故曰不臧此规戒其夫之辞冀其全身
 而归也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0a 页 WYG0079-0058a.png
   雄雉四章章四句
匏有苦叶
 经旨曰此女子守正不妄从人者所作非谓刺淫也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比/也)
 匏瓠属与瓠异匏苦不可食特可佩以济水济渡处
 也涉渡水之通名匏尚有叶未可用之时也匏可用
 则以匏济水矣何待于徒涉哉厉危也若今之浮水
 其事危也旧说谓以衣涉水曰厉则水深之中亦岂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0b 页 WYG0079-0058b.png
 能兼衣而涉哉揭以摄衣涉水为义则在浅处庶几
 可通耳然深厉浅揭皆出身见体之事世俗不以为
 羞者也故以引起乘舟得正之意见婚姻当以礼也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比/也)
 瀰水满猊鷕䳄雉声轨车辙也牡本雄兽之名鸟之
 雄者亦称牡如鸡之雌者书称牝鸡也言济盈而欲
 厉者必车至水涯浅处其轨先濡由揭而后厉也今
 不濡轨则有待于乘舟矣乘舟者济之正也如婚姻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1a 页 WYG0079-0058c.png
 以礼乃为得正而雉鸣求牡各从其匹则尤见其不
 可苟合矣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赋/也)
 雍雍和鸣声雁性不再偶有从一之德故婚礼纳采
 请期用雁而皆以旦故曰旭日始旦旭者日初出猊
 归妻者使之来归也冰泮者冰至建寅之月而涣散
 也周礼仲春令会男女此则夏正建卯之月也盖霜
 降妇功成则娶嫁行冰泮农功起则婚礼杀故婚期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1b 页 WYG0079-0058d.png
 尽于卯月恐其过时故曰迨冰未泮也此言婚礼之
 正则济盈以舟而非徒涉矣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比/也)
 招招以手相呼之猊舟子舟人主济渡者此言各从
 其匹而不妄合之意华谷严氏曰人皆徒涉我独招
 舟子而不徒涉者既待舟而后济又须待我友而同
 济喻人必待礼而行又以配耦相从也
   匏有苦叶四章章四句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2a 页 WYG0079-0059a.png
谷风
 经旨曰时有宠新妾而弃其妻者其妻不忍去故作
 此诗以叙其悲怨之情也怨而不怒可谓贤妇人矣
 但诗中以泾渭为喻则泾渭者周畿内之水也诗人
 咏物多述土风卫人不应远引泾渭东莱吕氏虽为
 之解亦似强求意者其为王风之杂欤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兴/也)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兴/意)采葑采
菲无以下体(比/也)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赋/也)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2b 页 WYG0079-0059b.png
 习习连续不断之猊谷风华谷严氏以为来自大谷
 之风大风也盖本桑柔大风有隧有空大谷之意旧
 说东风谓之谷风则与小雅谷风之义不同矣言谷
 风连续而不断即终风也而又阴雨无开霁之时以
 喻夫之暴怒无休息也黾勉者勉力而强为也葑蔓
 菁也菘类菲蒠菜也葍类其根茎皆可食下体旧说
 指根谓根有美时有恶时惟钱氏以为凡菜近地之
 茎叶多黄腐不可食此说得之以其近地故云下体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3a 页 WYG0079-0059c.png
 葑菲二菜常食之物不可以其茎叶之近地者偶有
 黄腐遂弃其上而不采以比夫之于妻亦不可以小
 过而弃其善也德者仁爱之言也违背也盖冀其夫
 以仁爱之言相加而不背于理也此章言其从一而
 终之本心而夫不宜加怒也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赋/也)谁谓荼
苦其甘如荠(比/也)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赋/也)
 迟迟舒缓猊心不欲行故曰有违畿门内也荼苦菜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3b 页 WYG0079-0059d.png
 非蓼也荠甘菜荼苦而反甘如荠以比已之见弃其
 苦有甚于荼也宴与燕同安也新昏指夫所娶之妾
 也如兄如弟言爱之太过而使与已齐无贵贱之等
 也此章言夫以新昏弃旧必欲去之而妻不忍去见
 其心之甚苦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比/也)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母逝我
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赋/也)
 泾渭二水名泾入于渭俱在雍州王畿内地湜湜水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4a 页 WYG0079-0060a.png
 清见底也泾浊渭清及既合流则渭亦因泾而浊然
 二水相交之处壅土成沚而渭在沚之上者则湜湜
 然见底而本清之体固自若也以比弃妻本善新昏
 以不善牵之而夫为其所惑也此说本程子而华谷
 严氏取之屑琐细也不我屑以谓视我为琐琐而不
 以为事也即泾以渭浊之意逝之也梁鱼梁也堰石
 障水而空其中以通鱼往来者也笱以竹为器而承
 梁之空以取鱼者也阅视恤忧也逝梁发笱恐其失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4b 页 WYG0079-0060b.png
 鱼盖当家时不妄取鱼之事故虽已去而犹戒新昏
 顾恤之既而曰我身既不能视何暇忧我后乎言其
 权在新昏不复能理也此见既去而犹以勤家为念
 其惓惓不已之心无以加矣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比/也)何有何
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赋/也)(亡音无后凡有/无之亡并同)
 方桴舟船也潜行曰泳浮水曰游水深则方舟水浅
 则泳游以比随事重轻以为缓急也求之求足其所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5a 页 WYG0079-0060c.png
 无也此言事之急者则当黾勉以求也匍匐小儿手
 行伏地之状言其急也救周恤也盖乡邻之丧事之
 不可缓者故急救之以见当其无时不可不求也此
 弃妇自叙平日勤劳以曲承夫意之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
育鞠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赋/也)(贾音古比毗/至反后凡商)
(贾之贾比及/之比并同)
 慉与畜同养也阻抑也上章所叙勤劳之事皆弃妇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5b 页 WYG0079-0060d.png
 平日所以养夫以安者夫既不以我为能养而反以
 为雠则于我之德抑而不用矣售卖物出手也有德
 而不为夫所取如有物而不为贾所买也则何所售
 哉育生理也生理不遂曰鞠穷也毒螫也初欲求足
 所无则恐生理之穷而与夫至于颠覆不支今生既
 遂而反比我于毒螫而弃之乎比于毒则视为雠矣
 此承上章言有劳而为夫所弃其情可哀也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兴/也)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6a 页 WYG0079-0061a.png
溃既贻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兴/意)
 旨美蓄聚所聚之美菜也御与禦同当也言我有旨
 畜之菜以禦冬月阙乏之时至春蔬新美则不食矣
 以兴其夫安于新昏而厌弃我亦但使我禦穷苦之
 时至于安乐则弃之也洸武也如水之涌故曰洸溃
 怒也如水之决故曰溃肄即伐其条肄之肄谓萌孽
 复生而不已也塈涂也谓弥缝其阙如涂屋壁之罅
 隙也言夫奋其武怒而遗我以祸如萌孽之生生不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6b 页 WYG0079-0061b.png
 已曾不念往日来此弥缝阙失之时乎此申叹上章
 之意冀其夫之感悟也
   谷风六章章八句
式微
 经旨曰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卫及狄已退黎侯
 犹望卫之助已而卫不礼焉黎侯可以归而不归故
 其从行之臣劝之去而不欲其留也其序当在旄邱
 之后夫狄人迫逐黎侯小序言之然春秋中略不经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7a 页 WYG0079-0061c.png
 见不知其为何时事也近黎之狄赤狄也朱子据左
 传载宣公十五年伯宗数赤狄潞子夺黎氏地之言
 疑其为卫穆公事亦非经文所有安知其不为浮誇
 乎○黎即今潞安府黎城县杜预云黎侯国上党壶
 关县有黎亭在卫之西即其地也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赋/也)
 式发语辞微以微视之如无有也故犹事也微视君
 之事而不以为急则无望其助已矣故其臣劝之以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7b 页 WYG0079-0061d.png
 归也临川王氏曰中露露中也言其有沾濡之辱而
 无所芘覆也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赋/也)
 躬身也临川王氏曰泥中言有陷溺之难而不见拯
 救也○观于此诗可见黎之臣子有主忧臣辱之忠
 而志欲其君之自立矣
   式微二章章四句
旄丘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8a 页 WYG0079-0062a.png
 经旨曰黎侯为狄所迫而寓于卫久而卫救不至故
 黎之臣子叹其无恤患之志而作也亦本旧说黎在
 卫西自西寓卫必尚在其西鄙之邑故以卫为东详
 观诗意皆在外望之之辞似非寓其国者也故华谷
 严氏曰旧说越卫国而寓于东非也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兴/也)叔兮伯兮何多日也(兴/意)
 旄丘地在卫西或以为开州东北有旄丘则在卫东
 盖附会之说耳故毛氏云前高后下曰旄丘盖不以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8b 页 WYG0079-0062b.png
 为地名也诞阔也叔伯指卫之诸臣也叔卑而先伯
 者自下而上不敢遽达所尊也不斥其君而但言叔
 伯婉辞也黎之臣子寓卫日久因登旄丘而见其所
 生之葛其节已阔盖葛始生其节蹙而密既长其节
 阔而疏故即所见以为多日之兴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夊也必有以也(赋/也)
 处安处也有与谓待与国而同来也有以为有他事
 而未暇也此因上章何多日也而言所以不得来之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9a 页 WYG0079-0062c.png
 故盖委曲以尽人情耳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赋/也)
 狐裘黎大夫自谓也蒙茸毛聚猊狐裘本冬月之服
 至见葛节之诞已在春夏之交踰三时矣言其久也
 当至卫地之后常服狐裘以求救于卫故曰匪车不
 东观于此言可以见黎寓于卫西矣不专以其在黎
 日初告难而言也靡无也同谓同忧患之心也惟其
 心不相同故虽告之而不来救耳于是其言始有所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29b 页 WYG0079-0062d.png
 讽切矣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袖如充耳(赋/也)
 琐细尾末也流离流移他国离去本国也袖多笑猊
 耳聋之人常多笑充耳瑱也瑱之塞耳本不欲闻也
 黎之诸臣言流离漂散之人琐尾甚矣而卫人略不
 怜之虽诉告已及而袖然如瑱塞耳付之不闻也其
 无救患之志可知此黎人尽其辞而责之盖亦愤激
 之深亦可见其忧国之诚有所不能自己矣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0a 页 WYG0079-0063a.png
   旄丘四章章四句
简兮
 经旨曰贤者不得志而仕于伶官盖不得已而非其
 所欲也故作此诗以见本心焉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赋/也)
 简择也择人以舞也曰方将则将舞时也祭祀旦明
 行事不用日中云日之方中者盖以燕饮言也将舞
 之时值日方中而处在前列之上见其所择以为用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0b 页 WYG0079-0063b.png
 者如此而不顾其耻辱于显明之地也集传以不恭
 释简而曰有轻世肆志焉恐诗意未必然耳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赋/也)
 硕大也以容体言俣俣大猊公庭即前上列舞之位
 也辔马之缰也组织丝为之而五采错杂成文也如
 虎言其武也御能使马则辔旋如组之文言其艺也
 此其勇捷之才足任将帅而舞于公庭岂其所宜哉
 此虽以才自誉而实有自耻之意焉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1a 页 WYG0079-0063c.png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赋/也)
 赫赤猊渥厚渍也赭赤色公犹言当众也锡爵虽古
 献工之礼而实良人之所耻故羞而面赤也程子曰
 锡之以爵劳贱者之道也
○山有榛隰有苓(兴/也)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
方之人兮(兴/意)
 榛果名似栗而小隰下湿之地苓药名一名大苦即
 今甘草也言山隰之间有榛苓可以食贫也美人美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1b 页 WYG0079-0063d.png
 好之妇人也西方美人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也复
 揭西方而言之以见其远而不得见也
   简兮四章三章章四句一章六句
    旧本三章章六句今从集传之所改定
泉水
 经旨曰卫女嫁于诸侯思归省其父母而不得故作
 此诗以自见也旧说以为思归宁非也诸侯妻无有
 归宁之礼使果有之既曰父母终矣又何可以言思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2a 页 WYG0079-0064a.png
 归宁乎归宁之礼说见葛覃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兴/也)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姫
聊与之谋(兴/意)
 毖泉水流猊泉水即卫之百泉也淇亦卫水泉水注
 之以兴已之欲归卫也有怀于卫谓怀父母亦亲亲
 之恩也娈好猊诸姬同姓媵从之侄娣也以其娈好
 为夫所悦故与之谋欲其以情达也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2b 页 WYG0079-0064b.png
姑遂及伯姊(赋/也)(远去声后凡远/之之远并同)
 泲祢皆卫地当近卫都而地里志谓泲在临邑祢在
 冤句者非矣言始嫁时将出宿而先饮饯固已远其
 父母兄弟矣况于义不可而夫不从故问之姑姊姑
 姊盖先君时之媵妇以其老成必为夫所敬信非诸
 姬比也○按孔氏韩奕疏曰祖于国外毕乃出宿则
 出宿当在饮饯之后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3a 页 WYG0079-0064c.png
不瑕有害(赋/也)
 干言皆所嫁国之地名而今欲适卫之所经也当为
 异姓昏姻之国而九域志谓干言为邢地者非矣辖
 与辖同车轴头铁也不驾则脱之设之而后行载脂
 者先以脂膏涂辖使滑泽也载辖者涂毕然后设辖
 而行也故两言之还车犹言回辕旧说谓嫁时乘来
 之车似牵强矣迈远行也遄速臻至也瑕与遐同何
 也言今亦欲如来嫁时之出宿饮饯而还车以往卫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3b 页 WYG0079-0064d.png
 则至卫为速但恐于义有害故疑之而不敢自遂也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
以写我忧(赋/也)
 肥泉自卫而来所渡之水也须漕自卫而来所经之
 邑也驾乘舟也写与写同言必乘舟出游于卫然后
 可以解忧也盖欲归不得而自解之辞非必欲往也
 ○卫女思归者发乎情也卒不得归者止乎礼义也
 守礼义之正而不为私情所夺即此一念则凡情爱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4a 页 WYG0079-0065a.png
 之私可以自克矣圣人著之于经所以示教也
   泉水四章章六句
北门
 经旨曰忠臣劳于役而困于贫不得以行其志故作
 此诗而安于命也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
为之谓之何哉(赋/也)
 忠臣劳于远役故因出北门而发此叹也旧说以北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4b 页 WYG0079-0065b.png
 门背阳向阴为暗君之比恐不必然殷殷忧之隐也
 窭谓无财可以为礼贫谓无财可以自给贫视窭为
 切也盖财不足以备礼而人莫之知使之劳于远役
 故忧其不能供也非忧贫也已焉哉者叹其终莫我
 知也谓之何哉无所归咎之辞也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赋/也)
 王事诸侯遣使于天子之事也适之也政事诸侯国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5a 页 WYG0079-0065c.png
 内所差役之事也一专也埤与裨同皆加以远役之
 意室犹家也谪责也见其贫无以自给也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赋/也)(遗夷季反后凡/加遗之遗并同)
 敦厚遗加摧阻也○此二章申说首章之意
   北门三章章七句
    龟山杨氏曰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卫之忠
    臣至于窭贫而莫知其艰则无劝士之道矣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5b 页 WYG0079-0065d.png
    士之所以不得志也先王视臣如手足岂有
    以事投遗之而不知其艰哉然不择事而安
    之无怼憾之辞知其无可奈何而归之于天
    所以为忠臣也
北风
 经旨曰卫之贤者知国乱将危招其同志避地而去
 也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比/也)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6a 页 WYG0079-0066a.png
既亟只且(赋/也)(雨去声邪音徐只音止且音疽/后凡雨之之雨及只且并同)
 北风寒风也凉寒气也雱初雪猊惠爱也虚宽猊邪
 尔雅作徐缓也只且语辞言北风而又雨雪其愁惨
 甚矣以比国家危乱将至而日迫也故言朋友之爱
 好我者可以携手而相与同行矣虚徐言其者尚疑
 可以宽缓之辞既而曰亟则事势已迫而不可不速
 去矣此见其心虽不忍而见几则明决也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比/也)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6b 页 WYG0079-0066b.png
邪既亟只且(赋/也)
 喈风疾声霏雪飞而密也归归于所安之处也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比/也)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
邪既亟只且(赋/也)
 狐兽名似犬黄赤色乌鸟名黑色详见鸒斯字义狐
 妖邪而善媚人乌贪残而善攫物皆不祥而可恶者
 也狐色赤君大夫之服纁裳者似之乌色黑君大夫
 之服玄衣者似之故以比卫之君臣皆狐乌也同行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7a 页 WYG0079-0066c.png
 之人必富而有车马者故曰同车东莱吕氏曰同车
 不必指贵者特恊韵耳
   北风三章章六句
静女
 经旨曰此淫风也盖卫人因女子赠物以相期会故
 悦之而作此诗也毛郑之说大失经意欧阳氏既辩
 之明矣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赋/也)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7b 页 WYG0079-0066d.png
 静女谓其处深闺幽静之中而意独专向也姝色之
 美也城郊外邑城而隅则其幽僻之处必女家所近
 而俟于此也不见者男子失期而不至也踟蹰行不
 进猊言静女虽爱之而不得遂但搔首踟蹰欲去不
 去而已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赋/也)
 管管籥之管盖以乐器相贻也漆以赤故其色彤炜
 赤猊此静女既得见之以彤管相赠以结殷勤而男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8a 页 WYG0079-0067a.png
 子以女为悦也旧说以管为笔非也古以刀为笔未
 有用毫者安得有管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赋/也)
 牧郊外也归亦贻也荑与硕人手如柔荑之荑同茅
 之始生者也以其柔白可爱故以相贻女赠而男悦
 之亦犹上章之意也
   静女三章章四句
新台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8b 页 WYG0079-0067b.png
 经旨曰刺卫宣公也旧说卫宣公为其子伋娶于齐
 而闻其美欲自娶之乃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
 恶之而作此诗也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赋/也)(鲜斯浅/反后凡)
(鲜少之/鲜并同)
 泚明润也言河水者表作台之处也瀰瀰满也求谓
 齐女欲得婉顺之男以相安乐也籧蒢者龟胸之疾
 言其不能俯也盖蘧蒢本竹席之名人或编以为囷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9a 页 WYG0079-0067c.png
 其状如人之臃肿而不能俯者故又因以名此疾也
 鲜少也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赋/也)
 洒高洁也浼浼浊涨猊殄绝也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赋/也)
 鱼网本欲得鱼以喻齐女之遣嫁本为伋也而鸿丽
 其中以比所得者卫宣公也离附也离本分离无附
 丽之义犹治乱之乱训治云耳戚施驼背之疾言其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39b 页 WYG0079-0067d.png
 不能仰也○宣公以翁为君初至新台时则以尊临
 卑外为尊大之态如籧篨然其后见齐女有未顺者
 则俯而求之极其卑屈如戚施矣故卫人形容其情
 状如此亦可以见人心恶恶之公焉新台二章本在
 台言而皆曰籧篨鱼网鸿离一章则言戚施义各有
 所当也郑氏据尔雅以口柔释籧篨以面柔释戚施
 欧阳氏已辩其失矣
   新台三章章四句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40a 页 WYG0079-0068a.png
二子乘舟
 经旨曰伋不得于父宣公与其弟寿俱出亡以死国
 人伤之而作此诗也旧说以为朔搆伋于宣公而使
 盗杀之因及于寿于义难通辩见春秋私考桓公十
 六年卫侯朔奔下
二子乘舟汎汎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赋/也)(景即古/影字后)
(凡取影义/者并同)
 二子指伋寿也乘舟以其方渡河言也养养犹漾漾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40b 页 WYG0079-0068b.png
 忧不知所定之猊
○二子乘舟汎汎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赋/也)
 不瑕者疑辞此见其不归而疑之也
   二子乘舟二章章四句
    此诗必以宣公夺伋之妻使伋不安因奔而
    寿以爱兄故亦并及之诗人伤悼盖以此也
    不过数言而辞意恳至闻之而不流涕者无
    人心矣意其序当在鹑之奔奔之后云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41a 页 WYG0079-0068c.png
 
 
 
 
 
 
 
 
诗说解颐 正释卷三 第 41b 页 WYG0079-0068d.png
 
 
 
 
 
 
 
 诗说解颐正释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