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三
卷三十三 第 1a 页 WYG0071-061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毛诗集解卷三十三  宋 李樗黄櫄 撰
公刘召康公戒成王也成王将涖政戒以民事美公刘
之厚于民而献是诗也
 李曰成王将涖政其年尚幼召公惧其骄心易生故
 以公刘所以厚于民事者而戒之观七月之诗周公
 告王者也其诗之所陈言稼穑勤劳农桑等事此诗
 之告王者其诗之所陈则言宫室勤劳等事其诗虽
卷三十三 第 1b 页 WYG0071-0615b.png
 不同而言民事则一也成王之时享盈成之治天下
 无事矣而又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
 忧未尝知惧苟不陈先王之勤劳而言之则稼穑之
 事或懵而不知无逸曰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
 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曰昔之人无闻知
 夫小人之无所不为以其不知稼穑之艰难故也故
 曰昔之人无闻知虽先人之勤劳且忽之矣今成王
 幼冲之年处太平之世苟为趋事于逸游而不知戒
卷三十三 第 2a 页 WYG0071-0616a.png
 惧则必以先祖之勤劳为徒劳也故召公谆谆而训
 戒之则召公之心可谓勤矣盖自古人臣之戒其君
 者必止于未形也以武王之盛德受一旅獒未足为
 过而召公作书而训戒之惧其此心之一开也况成
 王中才之主其年又幼召公安得不以此为警戒哉
 黄曰进贫窭之说于有馀者之前进愁叹之说于燕
 笑者之前说之者益谆谆听之者若罔闻吁吾不惧
 夫听者之不孚而深咎夫说者之无术也盖身之所
卷三十三 第 2b 页 WYG0071-0616b.png
 历者不待告而喻目之所见者不待言而知若夫身
 之所未尝历目之所未尝见卒然说之而强其我从
 使之忘其有馀而知贫寠者之情厌燕笑之乐而知
 愁叹者之可恤此人情之所必难者也然苟得其道
 焉此不难进彼不难受人情之所必难者而吾能使
 之欣然以从我召康公之戒成王盖得其道矣文武
 之业盈成矣成王居而有之文武之治太平矣成王
 出而享之涖政之初万几之繁所未知也小民之依
卷三十三 第 3a 页 WYG0071-0616c.png
 所未知也盈成太平之治方可以适吾之欲而召康
 公乃遽欲以小民之事戒之诚人情之所难者而康
 公也不以民事戒成王而以公刘望成王一篇之中
 无一语以为成王戒而推美公刘之所以厚于民者
 如此吁此召康公进戒之微权也夫人之常情论上
 世则以为迂言他人则以为异惟乃祖乃父是人情
 之所素信者也康公谓以民事戒成王成王未必听
 惟美公刘之厚于民言存于美意存于戒言在公刘
卷三十三 第 3b 页 WYG0071-0616d.png
 意在成王知公刘之可尊则知民事之可重矣知公
 刘之可信则知召公之言不可忘矣康公不能必成
 王之信乎我而能必成王之信公刘吁善进戒于君
 者皆如是也七月之诗举趾穫稻之事小民妇子之
 情莫不备述无逸之书论小民之依者尤详而勤勤
 于七呜呼三不敢之义者尤切要之七月之诗必以
 后稷先公为戒而无逸之书必以太王王季文王为
 说吁此进戒之微权也
卷三十三 第 4a 页 WYG0071-0617a.png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
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李曰笃公刘匪居匪康此章言公刘迁豳之始也先
 儒之说以匪居谓不可以居为居匪安谓不可以安
 为安虽有疆埸且置而弃之乃裹此粮食于囊橐之
 中以思辑用光诗人之意恐不如此者孟子曰昔者
 公刘好货诗曰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
 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
卷三十三 第 4b 页 WYG0071-0617b.png
 行者有裹粮然后可以爰方启行也孟子之言为得
 诗人之意笃厚也夫以笃厚哉公刘之为民也不以
 所居为居不以所安为安其疆埸则治其仓廪则富
 然后裹其糇粮而置于橐囊之中以思和辑其人民
 光其基业乃持其兵器开启其道路而行以迁于豳
 也盖非仓廪之富则何以有糇粮非糇粮之备则何
 以爰方启行也孟子所谓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
 然后可以爰方启行也小曰橐大曰囊戚斧也扬钺
卷三十三 第 5a 页 WYG0071-0617c.png
 也左氏曰君王命剥圭以为戚柲文则从金即此戚
 是也启行开启其道路而行也史记曰不窋末年夏
 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不窋卒子鞠陶立鞠陶卒子公刘立公刘复修后稷
 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
 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卬焉史
 记所谓行者有资居者有积即此所谓乃积乃仓乃
 裹糇粮是也其曰自漆沮渡渭取材用即末章所谓
卷三十三 第 5b 页 WYG0071-0617d.png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是也诗之六章各有次序不应
 先言自漆沮渡渭取材用方言行有资居有蓄史记
 之文失其伦序多矣公刘既已迁于豳而史记乃谓
 之庆节徙国于豳与诗人之言大相违戾学者从诗
 而舍史记可也
 黄曰此诗六章皆以笃公刘一句冠其章首笃之为
 言厚也书言公刘克笃前烈而此诗言笃公刘其言
 异而意同原诗之意盖曰笃哉公刘之为民也所居
卷三十三 第 6a 页 WYG0071-0618a.png
 可以安矣而不敢以自安何为不敢哉笃于为民则
 忘于为己故治其疆埸积其仓廪然后裹其糇粮置
 之于橐囊之中而以为启行之资小谓之橐大谓之
 囊曰橐曰囊指其器也行者有裹粮然后可以和辑
 其人而光大其基业张其弓矢干戈戚扬之器以启
 其道路而迁于豳夫公刘不轻于用民也必先有以
 蓄民之财洽民之情而后用民之力其笃于为民之
 心可于是而见之矣后世厚于为己薄于为民疆埸
卷三十三 第 6b 页 WYG0071-0618b.png
 不治仓廪不继一旦卒然有警羽檄一驰而民力四
 起千里馈粮民有菜色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而民命
 涂炭矣由是观之则公刘之所以为吾民之计者如
 此其至非厚于民者能如是哉史记曰公刘修后稷
 之业耕种治地行者有资居者有蓄史记之言其此
 诗之證欤昔孟子答齐宣王好货之说而论此章曰
 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然后可以爰方启行吁孟
 子何其深于诗也然后可三字足以见公刘厚民之
卷三十三 第 7a 页 WYG0071-0618c.png
 心而挽齐王好货之心孟子之善言诗如此哉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
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李曰笃公刘胥相也巘小山别于大山也舟带也言
 公刘之相此原地也民既庶矣既繁矣而又顺矣乃
 宣之使出耕作民皆欣然趋事赴功而无愁叹之声
 也此以见民之乐从于是陟而在巘降而在原相其
 形势度其土宜以见其用心反复于民也民于是愿
卷三十三 第 7b 页 WYG0071-0618d.png
 带之以玉瑶鞞琫容刀之佩也皆民爱其君如此
 黄曰君民之心未尝不同君民之情未尝不通君焉
 忘己而为民则民焉爱君如爱己君薄于民民始薄
 于君矣公刘之厚于民凡其所以为民之心无所不
 至方其始也相土以为居使之无离散之患及其既
 繁庶而且和穆也则复从而宣𨗳之使之无怨叹之
 声若是亦足矣而公刘之心犹不自己方且陟而在
 巘复降在原巘小山别大山也陟巘降原所以相其
卷三十三 第 8a 页 WYG0071-0619a.png
 形势度其土宜以为斯民永久之利其为民之心谆
 复不厌惟公刘以民为心故民亦以公刘为心曰何
 以舟之舟带也何以舟云者斯民之心盖以为吾君
 之为民如此吾民其何以报之哉于是愿带之以玉
 瑶鞞琫容刀之佩也此其爱君之意也说文云玉瑶
 所以称其君之文德容刀所以称其君之武德又云
 下曰鞞上曰琫要之诗人之情其恶是人也必言其
 车服之盛佩玉之饰以见其不足以称之其善是人
卷三十三 第 8b 页 WYG0071-0619b.png
 亦必言其车服之盛佩玉之饰以见其足以称之是
 故琼瑰之赠晋人所以念康公之亲琼琚之报卫人
 所以答威公之义维玉及瑶鞞琫容刀周人所以报
 公刘之德吁其孰谓民愚哉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
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笃公刘
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
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笃公刘既溥既
卷三十三 第 9a 页 WYG0071-0619c.png
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
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
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
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李曰笃公刘上章既言其定民之居此章则言相宇
 者王氏曰先定民居而后相宇厚于民故也言公刘
 相宇也逝往彼百泉之间瞻望其溥原相其可居之
 处以为未也犹升南山之脊见其可居者惟此京地
卷三十三 第 9b 页 WYG0071-0619d.png
 则曰是乃京师之野于此可以处也可以庐舍其宾
 旅也可以施教令也言言语语者言于此而施教令
 也笃公刘此章言宫室既成可以燕乐群臣也言公
 刘于京师之地依之而建宫室也其朝会之仪则跄
 跄济济公刘则命设几筵而待之宾既登席而依几
 矣乃遂造其群物之所搏豕于牢之中而烹之以为
 饮酒之殽而饮酒则酌之用匏而已王氏曰其食也
 则执豕于牢而已其饮也则酌之用匏而已言其俭
卷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0071-0620a.png
 也其俭如此则亦厚于民故也君既饮食其群臣群
 臣遂从而君之尊之群臣皆爱其上不以菲薄而怨
 其君也笃公刘苏氏谓此章宫室既成则治其田原
 既广且长矣于是考之以日景以定其经界参之以
 高冈以相其阴阳寒暖之莭观其水泉灌溉之利然
 后可以辨其土宜以授野人也其军三单者盖言古
 者天子六军大国三军大国之有三军则以馀卒为
 羡今方迁豳通三军之数而无有羡卒故其军三单
卷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0071-0620b.png
 盖以其始迁故也惟其通满三军之数而无有羡卒
 故度其隰原之田以什一之法取其民以为粮食也
 既而民益众然后度其夕阳之地以居之则豳之居
 信乎其大也夕阳山西也夕乃见日也取民之法夏
 曰贡商曰助周曰彻皆良法也而周之彻法最为尽
 善孟子言之尽释其端而自于公刘始后世从而守
 之则公刘之法可谓善也笃公刘此章言宫室既成
 遂作馆舍之时先使涉渭乘舟绝水为乱而过取厉
卷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0071-0620c.png
 取锻以厉其器用乃正其作舍之基以治其事而行
 旅之人归者甚众其涧之所在则或夹其皇涧或溯
 其过涧溯者乡也开门而向涧也皇涧过涧皆涧之
 名也以见其行旅之多也芮鞫之即芮鞫皆水之所
 也水之内曰芮水之外曰鞫止旅乃密芮鞫之即言
 行旅之多而得其所安也以见其治道之盛虽行旅
 犹如此则其居者可知也周自公刘至于文王武王
 凡四迁公刘迁于豳太王迁于岐文王迁于丰武王
卷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0071-0620d.png
 迁于镐丰镐之迁无所经见惟绵诗言太王迁于岐
 此诗言公刘迁于豳是皆所以为民也而后世不知
 迁徙之劳安然而有之此召公所以致意于此也
 黄曰建国之法先王畿而后邦国使民知有尊也今
 也公刘之迁豳先定民居而后相上宇其为民之心
 何如哉厚之至也夫公刘之相宇往彼百泉之间望
 彼广原之地盖将以度其所宜处而奠民居也故复
 升于南山之脊见其可居者惟此京师之野于是处
卷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0071-0621a.png
 乎此而庐旅乎此庐旅者为宾旅往来之舍也公刘
 之建邦非欲利己盖欲利人非欲便于吾国亦欲便
 于他国故必使行旅者皆必出于其途而后见其处
 心之广大如此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者说者类曰于
 此而施政发令也予窃以为不然盖公刘之未迁也
 已有以得乎民之心既迁也复有以适乎民之欲是
 以公刘迁乎此而民乐从之如太王迁岐而民从之
 如归市也故言言语语者以此见斯民欢悦之情笑
卷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0071-0621b.png
 语于此而非勉从也此喜色相告之意也吁公刘何
 以得此于民哉唐魏徵谓太宗曰陛下处台榭则欲
 民有栋宇食膏梁则欲民有饱适愚谓公刘所以得
 民之道盖如此也夫
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卷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0071-0621c.png
 李曰书云皇天无亲克敬惟亲天之所以亲于人君
 者惟其有德故也其曰亲有德飨有道其意一也然
 而所谓道德者果何自而见之哉观之斯民可见矣
 民之于君好之如芝兰亲之如父母则是道德之盛
 也如其怨叹之声不绝于口则是道德之衰也天之
 祸福于人君唯在其德之如何不在于祭祀之间也
 纣之亡也郊社不修宗庙不飨民乃攘窃神祗之牺
 牷牲其于祭祀之间如此此上天之所以降祸也则
卷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0071-0621d.png
 知纣之亡乃在于郊祀之不修也然如虞之粢盛丰
 洁而卒为晋所灭则是祭祀之丰洁又无益也以是
 知国之存亡在于道德之盛衰可知也泂酌彼行潦
 泂远也言泂酌行潦之水置之大器之中待其澄清
 则挹之注于小器之中以此水而沃酒食之饎也饎
 酒食也夫以行潦之水其为物也微矣以薄陋之物
 荐之于天而天乃享之者则以乐易之君子可以为
 民父母故也民之视听乃天之视听民既从之矣则
卷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0071-0622a.png
 天安得而违之乎罍祭器也溉清也塈息也下二章
 皆是上章之意王氏徒见序言皇天亲有德而飨有
 道遂于诗中求其所谓道德民之父母德也民之攸
 塈道也又其甚曰周道于是为盛故称皇天焉使周
 微而无道将不得称皇天乎何其陋也
 黄曰幽明无二理明此理者无二心立民长伯之理
 于敬事上帝之心得之谐万民之理于事鬼神之心
 得之而吾夫子亦曰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
卷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0071-0622b.png
 其如示诸掌乎盖事神治人无过此一心心无二心
 则理固无二理也诚存于心以之事天则天必享以
 之治人则人必归是故事天不在备物爱民不在小
 惠事天而出于诚心则虽礿祭可以受福二簋可以
 用享是心不诚则虽杀牛而祭福不至丰洁以祀天
 不亲曾何益哉爱民而出于诚心则虽役民以筑台
 而犹子来以劝趋植羽以从禽而犹欣欣乎有喜是
 心不诚则虽移民移粟民不以为惠不鼓不擒人不
卷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0071-0622c.png
 以为仁将谁欺哉虽然人情犹知敬天而不知推事
 天之心以治人也盖其心以为民愚也无知也彼蒙
 蒙蚩蚩而吾欲以诚化之岂不难哉自人君有是心
 而爱民之诚心衰矣大臣虑其如是也是以推事天
 之理以明治人之理谓天有是理民有是情冥冥之
 中无声可闻无臭可接而诚心之存犹可以感通孰
 谓斯民而有不可化之理哉故泂酌一诗意在于告
 成王以治民之理而先假夫事天之理以喻之也作
卷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0071-0622d.png
 序者从而断之曰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者其微意
 固有在然特曰皇天云者愚恐诗人之不止于此意
 请得而详辨之夫其诗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
 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其次章曰可以濯罍岂
 弟君子民之攸归其末章曰可以濯溉岂弟君子民
 之攸塈夫三章言酌彼行潦以荐鬼神而皆曰可以
 可以云者设辞也三章之终皆断然以为岂弟君子
 民之父母民之攸归民之攸塈实辞也如左氏言潢
卷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0071-0623a.png
 污行潦之水可以荐鬼神可以羞王公而况君子结
 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左氏之言盖欲实其
 信礼之说而假荐鬼神之礼以明之也故观诗人之
 辞当察其意之所在泥于言语之末则失其旨矣尝
 观于诗先设辞于彼而后立意于此者类亦不少泂
 酌之意岂异是哉为此诗者其意盖曰泂酌彼行潦
 之水挹之于彼而注之于此以为用犹可以沃酒食
 之饎而熟之以祭则天之所享岂于物乎杳冥之中
卷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0071-0623b.png
 不可以言语通而齐戒洁诚犹可以致其享则治民
 之理何谓不然使为君而乐易之德不忘于心则虽
 善政未施而民已怀矣善教未行而民已孚矣其曰
 民之父母民之攸归民之攸塈塈安也以见其岂弟
 之德在民之不能忘如此也濯罍濯溉亦无异议罍
 祭之器也溉祭之洁也要之以言事天之诚耳康公
 以岂弟之德望成王而先推享天之理以喻成王人
 皆谓康公之意言皇天之亲有德飨有道愚谓康公
卷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0071-0623c.png
 之意假天之亲有德以见斯民之归有德假天之飨
 有道以见斯民之怀有道也夫天无私亲惟德是辅
 则民罔常怀怀于有仁从可知矣故尝谓为民上而
 谓民之难服者皆未有爱民之诚心者也苟其爱民
 之诚如事天之诚使民如承大祭则必不轻用民力
 矣临民而如临上帝则必不敢失民心矣吁天下之
 理莫过乎此心之诚也诚于爱民不必有赫赫然为
 民之功而民自怀之爱民不出于诚心则虽良法美
卷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0071-0623d.png
 意彰彰于天下而无益于叹息愁恨之声也大学论
 若保赤子之义而𤼵明之曰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
 矣夫赤子者饥寒之变疾痛之加彼未能以语人也
 然而保赤子者能得其情而顺适其欲何哉父母之
 爱子诚心也心诚求之则赤子无难知之情矣天下
 之穷民其无告者何啻赤子之未能言者哉然君焉
 苟以诚心求之则万里之远若一堂之上万口之异
 若一辞之戴吁此召康公戒成王之意也此召康公
卷三十三 第 18a 页 WYG0071-0624a.png
 所以论享天之理以明治民之理也益之赞禹曰惟
 德动天无远弗届愚谓益之意在于告禹以苗民之
 易格而先假动天感神之理以明之也成王之告君
 陈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愚谓成王之意在于告君
 陈以顽民之易化而先推感于神明之理以喻之也
 吁泂酌之诗其微言实在于是为此诗者语焉而不
 详愚故详其说而辨之
卷阿召康公戒成王也言求贤用吉士也
卷三十三 第 18b 页 WYG0071-0624b.png
 李曰郑氏云吉犹善也唐孔氏曰吉士亦是贤人但
 序者别其文以足句亦因经有吉士之文故也此说
 是也周自文王以来贤才群聚于朝其所以遗后嗣
 者无以复加矣而召公犹以求贤用吉士为戒盖人
 君之于人材欲其无所不用不可以为止于如是而
 不求也如汉祖之兴谋臣如雨猛士如云宜其不必
 以求贤为念也及得天下之后乃过沛而歌曰安得
 猛士兮守四方是其求贤之心无有己也成王处盈
卷三十三 第 19a 页 WYG0071-0624c.png
 成之世召公惧其骄心易生怠于求贤也故切切然
 作诗以训戒之则召公之爱其君者至矣周公之作
 无逸也陈民事之艰难以戒其君之逸豫而召公又
 作公刘之诗以戒成王厚于民事周公之作立政言
 用人之当否以戒成王之用贤而召公又作卷阿之
 诗以戒成王用吉士则周召之相其君者一道也而
 或者乃以二人不相悦岂不厚诬古人哉
 黄曰成王涖政之初而召康公谨先入之戒者三曰
卷三十三 第 19b 页 WYG0071-0624d.png
 厚民曰飨天而以求贤用吉士终焉盖曰爱民所以
 畏天而吁俊所以尊上帝三事而一理也推此三者
 虽尧舜之治不能加毫末于此矣康公何其善告于
 君哉后世人臣不以尧舜之所以治天下者望其君
 故不能以其大者要者而告其君政事之末条目之
 细无益于天下国家者乃敢上章諠哗至于任用之
 非人忠邪之不辨而古人所谓罔不兴罔不亡之由
 者则皆默默而不敢一言吁盍亦以康公之所以告
卷三十三 第 20a 页 WYG0071-0625a.png
 成王者而告其君哉故尝谓成王即位之初周公左
 召公右康公既戒之以求贤用吉士而周公作立政
 之书亦曰勿以憸人其惟吉士二公之戒皆天下治
 乱之本成王所以得为贤君成周所以得为至治者
 二公之力居多虽然曰求贤曰用吉士初非有异也
 作序者因诗人有吉士吉人之辞而及之耳若求为
 异说则为此诗者既曰吉士又曰吉人亦有异义也
 岂其然乎
卷三十三 第 20b 页 WYG0071-0625b.png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李曰卷曲也飘风回风也毛氏曰恶人被德化而消
 犹飘风之入曲阿也不如郑氏云大陵曰阿有大陵
 卷然而曲回风从长养之方而来入之喻王者当屈
 体以待贤者贤者则猥然就之郑氏之说为胜惟人
 君能如卷阿之受风故乐易之君子皆来告之以善
 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
 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则谗謟面谀之人至矣
卷三十三 第 21a 页 WYG0071-0625c.png
 况乎国君之尊如雷霆之威无不摧如万钧之重无
 不压也苟不能屈体以求贤则彼将金玉尔音而有
 遐心矣孰肯乐告之以善道哉
 黄曰天下非名之能欺人而惟诚之能感人汉唐之
 君求贤之诏非不屡下也而卒不足以得贤何者求
 贤之名盛而求贤之实衰非日蚀诏不下非地震诏
 不下非水旱诏不下平日尊贤待士之诚不至而一
 旦欲以虚名来天下之豪杰吁庸有是理哉高宗思
卷三十三 第 21b 页 WYG0071-0625d.png
 而傅说梦成王悟而周公归有急亲贤之君则十六
 相更相荐扬而至矣有善养老之君则二老有盍归
 乎来之叹矣吾以是知诚之能感人也召公以求贤
 告君而先之曰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夫卷阿不与风
 期也而风必至焉然则有阿之卷必有风之飘然阿
 大陵也卷者曲之势也莫峻于阿阿而卷则不抗于
 自峻而有以来自南之风莫尊于君君尊而谦则不
 抗于自尊而有以来天下之贤天下之理峻于自立
卷三十三 第 22a 页 WYG0071-0626a.png
 者人不我亲诚于待下者人必乐附唯木之樛者葛
 藟累之唯阿之卷者南风飘之人君能屈己以求贤
 则贤者必乐为之用矣是故岂弟之诚不忘于中则
 尊贤待士之诚必𤼵见于外訑訑之声音不形于颜
 色则济济之士咸轻于千里故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者以见贤者愿立于朝而乐告之以善道也苟非其
 有求贤之诚则避色避地皆贤人而在朝在位者非
 吉士虽招之而不至安肯来而游虽𨗳之而不言安
卷三十三 第 22b 页 WYG0071-0626b.png
 肯矢其音此高祖所以不能来四皓光武所以不能
 屈子陵也吁燕昭王卑辞厚币以招贤者而乐毅自
 魏往剧辛自赵往此来游来歌之意也卫文公臣子
 多好善而贤者乐告之以善道也此矢其德音之意
 也矢之为言如皋陶矢厥谟之谓也愚尝观仁宗皇
 帝朝一时贤者毛奋鳞集旷古未有而敢言之士尤
 多吁诚之能感人也如此哉前辈尝言人君苟有求
 贤之诚则贤者将扣阍而自至信矣
卷三十三 第 23a 页 WYG0071-0626c.png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
公酋矣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
性百神尔主矣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
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李曰伴奂尔游矣此下三章小苏先生之说最为善
 伴奂郑氏曰自从弛之意弥终也酋就也言成王之
 时天下已平惟当伴奂而游优游而休端拱无为坐
 视天民之阜但能得乐易君子而用之以终成其德
卷三十三 第 23b 页 WYG0071-0626d.png
 性则能肖先君之业有所成就矣尔土宇昄章昄大
 也章著也言成王承文武之绪其土宇大而且著其
 厚甚矣不可以有加矣但能求乐易之君子而用之
 以终成其德性则为神明之主矣尔受命长矣言周
 之受命既长矣而福禄又康安矣但能得乐易君子
 而用之以成其德性则可以长保其纯嘏矣且以唐
 明皇观之其时非不伴奂而游优游而休也非不土
 宇昄章也非不茀禄尔康也然自天宝以后骄心浸
卷三十三 第 24a 页 WYG0071-0627a.png
 起惟其求贤之心少替退张九龄而进李林甫用小
 人而去君子是以不能保其太平之业也使成王苟
 不知求贤方且简贤才而信谗佞则是亦为明皇而
 已
 黄曰此三章皆一意然其辞有轻重要其微意皆在
 于三章之末句愚尝观诸家讲解而惑矣说文以伴
 奂为广大而有文章而郑氏以为自纵弛之意其说
 以为贤者既用则人君得以优游而伴奂而自休息
卷三十三 第 24b 页 WYG0071-0627b.png
 也小苏李迂仲先生则以为成王之时天下已平唯
 当伴奂而优游端拱而无为也陈少南先生则以为
 人君惟在于优游而不役于智巧以与贤者讲学然
 以愚观之皆恐非康公之言夫谓之广大而有文章
 固美辞也以为贤者既用而人君得以伴奂而优游
 则诗人之辞不若是其遽也以为天下已平成王惟
 当伴奂而游优游而休则是召康公教其以逸豫也
 以为不役于智巧则是文王之时也至于尔土宇昄
卷三十三 第 25a 页 WYG0071-0627c.png
 章亦孔之厚矣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诸家之说
 亦皆不同然其失也皆在于不察诗人轻重之言尔
 土宇昄章说文云昄大也章盛也茀禄尔康说文云
 茀小也康安也愚以为盛猊也召公之意以为天下
 之治如此其可乐也土地之广如此其盛大也福禄
 之庆又如此其厚也吾君将何所为乎亦当知所以
 保之之道耳保之如何亦惟曰求贤以自辅也然而
 求贤者人君之所难言于天下治安之时而以难必
卷三十三 第 25b 页 WYG0071-0627d.png
 之事言之于难言之人亦君子之所甚虑也故蹇叔
 之言不用于秦师方兴之日伍员之谏不行于夫差
 屡胜之后是故于己更事者言与未尝更事者言不
 同也成王以幼冲之资出而当盈成之运方是之时
 中外无虞四方乂宁淮夷已服顽民已定天下之治
 已休休矣而召康公以求贤用吉士戒之是犹进食
 于饱者进药石于壮者其不为之唾去也几希故召
 康公之戒亦难乎其为辞矣康公也不直其辞而微
卷三十三 第 26a 页 WYG0071-0628a.png
 其言其一章则先言至治之乐而后进其保治之说
 其二章则先言其有天下之盛而后进其保天下之
 说其三章则先言其享福禄之庆而后进戒其保福
 禄之说夫人惟知其有而后不忍丧其有知其不足
 恃而后不敢以自恃谓伴奂尔游优游尔休天下无
 事固可乐矣然吾君亦当思所以充其德性而嗣先
 公之业乎疆土之广宫室之盛固亦甚厚矣然吾君
 亦当思所以充其德性而使百神之我主乎受命之
卷三十三 第 26b 页 WYG0071-0628b.png
 长福禄之康固亦盛矣然吾君亦当思所以充其德
 性而使纯嘏之我常乎先公之业不能继则伴奂优
 游何足乐宗庙社稷之不我享则土宇昄章何足荣
 纯嘏之大福不可常则受命之长何足恃反而思之
 天下虽无事而吾不可以无事而忽之贤不可以不
 求也吉士不可以不用也使康公不微其言而直以
 求贤用吉士戒之成王之心必曰天下之治已伴奂
 而优游矣土宇已盛矣福禄已康矣吾又何资于贤
卷三十三 第 27a 页 WYG0071-0628c.png
 而必汲汲于吉士哉惟康公先言其所已然而后戒
 其所未然使之知此之不足恃而不敢以自忽也吁
 召康公何其善进言于君也哉汉文帝之时号为海
 内富庶天下乂宁而贾谊必为之痛哭流涕为之长
 太息如祸患之迫乎其后谊之忧国诚然矣然其言
 太过而无优游不迫之意帝退而观天下之势不至
 于此则益不之信故诬乱以为治固小人之用心而
 抑治以为乱亦非进言之至术至观此诗然后知康
卷三十三 第 27b 页 WYG0071-0628d.png
 公之戒其君其言固自有法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颙
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李曰有冯有翼郑氏以冯为冯几以翼为敬以孝为
 成王以德为群臣其意以祭祀为说欧阳则非之矣
 此盖贤者之众多如此有可以为辅翼者有孝者有
 德者皆可以诱掖其君以当道也成王能得此乐易
 之君子则可以为四方之法则也颙颙卬卬此章亦
卷三十三 第 28a 页 WYG0071-0629a.png
 言贤者如此或说以为成王非也颙颙温猊卬卬盛
 猊如圭如璋言其德如圭璋也惟其如此故人闻之
 则有善闻望之则有威仪夫玉在山而木润渊生珠
 而崖不枯有诸中必形诸外此理之常然也成王能
 得此乐易之君子则可以为四方之纲也
 黄曰人君用舍之际天下之趋向系焉不可不谨也
 用得其人则天下皆淬砺于贤人吉士之域而四方
 之纲纪由是而定矣一非其人则天下趋之而纪纲
卷三十三 第 28b 页 WYG0071-0629b.png
 亦有不足观者天宝之际唐之天下岂不大治林甫
 一用而唐之纪纲遂以大乱由是而观则召康公之
 戒其意深矣公之意盖曰人不可以妄用也当察其
 实而考其素有冯翼之才孝德之行者然后可以用
 之以为四方之则有颙卬之志圭璋之质而令闻令
 望之人者然后可以任之以为四方之纲盖康公之
 意以为才与德称名与实孚然后可谓之贤谓之吉
 士才有馀而德不足则盆成括之徒耳名有馀而实
卷三十三 第 29a 页 WYG0071-0629c.png
 不足则少正卯之徒耳其不误天下国家也几希此
 冯翼之才所以尤贵于孝德之行而闻望之令所以
 尤贵于圭璋之质也吁此二章其康公告成王以用
 人之法欤郑氏以有孝为成王以有德为群臣其意
 以祭祀为说而陈少南先生亦以颙颙卬卬如圭如
 璋令闻令望为人君德性内成而仪容外著诗人之
 意愚恐不然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惟君子
卷三十三 第 29b 页 WYG0071-0629d.png
使媚于天子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
吉人惟君子命媚于庶人
 李曰凤凰于飞此章言贤者以类进也古之人多以
 凤凰比贤者君子在治若凤在乱若凤凤凰之鸟非
 太平则不出翙翙众多也蔼蔼尽力也凤凰之飞翙
 翙其羽以类而进咸集于此以譬蔼蔼之吉士在有
 道之朝亦引类而进也维君子之所使媚爱天子也
 又凤凰于飞此章亦上章之意傅戾也媚于庶人言
卷三十三 第 30a 页 WYG0071-0630a.png
 爱乎庶民也
 黄曰尝观古今之天下方其盛也贤人萃焉及其衰
 也小人朋焉夫圣明之君其智固足以知之而亦安
 能尽天下之才而用之哉何贤人君子皆为之用而
 天下无遗贤也世之说曰天生圣君必生贤佐申甫
 自岳降傅说为列星贤人君子之用于世岂偶然哉
 故天欲平治天下则天下皆君子而无小人未欲平
 治天下则反之呜呼是不然也天心仁爱人君岂不
卷三十三 第 30b 页 WYG0071-0630b.png
 欲朝廷皆君子然天下有君子必有小人安能绝其
 类哉要之君子小人消长之理在人君任用之际有
 以先之也殊不知舜不相禹而相驩兜吾见鲧与放
 齐之徒翕然相与都俞于虞朝矣如成王不相周公
 而相管蔡吾见武庚之徒翕然攀援于周行矣惟舜
 用禹以先天下故皋夔稷契以类而进惟成王师周
 公以先天下故康公康叔以类而用此易所谓拔茅
 连茹也故曰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又曰凤
卷三十三 第 31a 页 WYG0071-0630c.png
 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凤凰肃肃而飞众羽翙
 翙而从凤凰飞而止众羽亦集焉凤凰飞于天众羽
 亦戾焉何众羽之趋于凤凰者如是也凤凰者众羽
 之所慕也圣人不能尽天下之贤而用之惟得一相
 如禹如周公而野无遗贤朝无倖位譬如龙翔而雨
 即霏矣虎啸而风即号矣何患天下之有遗材也尝
 观高宗未得傅说则忧思而不遑既得傅说则专任
 而无忧天下之贤不止一傅说也而高宗独汲汲于
卷三十三 第 31b 页 WYG0071-0630d.png
 说何哉吁其父归之其子焉往高宗盖知此理者也
 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又曰蔼蔼王多吉人维君
 子命初无异义盖言吉人吉士之多者以有君子在
 上也此所以实其凤凰飞而众羽从之之意也曰媚
 于天子媚于庶人盖媚于天子所以媚于庶人也爱
 君所以爱民也媚庶人所以媚天子为民所以为君
 也知媚君而不知媚民非爱君之诚也其秦高斯汉
 桑弘羊唐杨国忠之徒耳其不忠于君莫大焉吾尝
卷三十三 第 32a 页 WYG0071-0631a.png
 讲假乐之诗至于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
 之攸塈一章已妄论之矣故不复述其说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
雍喈喈
 李曰凤凰鸣矣凤凰之鸟非梧桐不栖凤凰鸣于高
 冈之上必有梧桐之木生于朝阳之地梧桐之木菶
 菶萋萋然而盛则凤凰之鸟雍雍喈喈然而和鸣言
 成王之朝能致贤者如此梧桐之木生于朝阳之地
卷三十三 第 32b 页 WYG0071-0631b.png
 者盖其朝见日阳被仁温之气为多而说者以被温
 仁之气为人君之德则凿矣
 黄曰先曰凤凰飞而众羽从此又言梧桐生而凤凰
 鸣犹方其论九官之用则曰禹先之也论三后之用
 则曰周公先之也及其论禹之所以用周公之所以
 归则又曰舜之圣成王之贤也且夫古人所以必以
 凤比君子者何哉非取其羽毛之异也非谓其罕见
 之奇也贤人君子难进而易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卷三十三 第 33a 页 WYG0071-0631c.png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犹凤凰焉非高冈不翔非梧桐
 不栖故凤凰鸣于高冈之上者以有梧桐之木生于
 朝阳之地也梧桐之木菶菶萋萋而盛凤凰之鸟雍
 雍喈喈而和且夫太公伯夷天下之大老也方其隐
 于东海北海之滨也默默然而处恐有闻焉及其盍
 归乎来之叹也翻翻而起恐或后焉向者胡为而避
 今也胡为而归此君子出处之道诗人形容之意也
 后世有如鲁二生汉四皓皆终于隐而不见于世夫
卷三十三 第 33b 页 WYG0071-0631d.png
 若人者用之虽未必能成王佐之事业要以后世之
 君轻儒慢士而贤人君子有以窥其用心也梧桐之
 不菶菶萋萋何怪乎凤凰之不雍雍喈喈也噫凤兮
 凤兮何德之衰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
以遂歌
 李曰君子之车此章言其所以宠锡君子者甚厚矣
 韩文公曰假如贤者至乃一见之愚者不得见焉则
卷三十三 第 34a 页 WYG0071-0632a.png
 贤者莫不至而愚者日远矣假如愚者至以千金与
 之贤者至亦以千金与之则愚者莫不至而贤者日
 远矣盖待贤者之道当异于众人苟以众人待之则
 彼将有辞曰吾君待我以何礼而责我以何事也故
 必待之甚厚则贤者乐告之以善道也今也君子之
 车马如此之富则其礼猊可知矣然君子岂在于车
 马之间哉盖以车马之多则见其礼待之甚厚也召
 公之作诗其辞不多惟使乐人歌之欲使成王以为
卷三十三 第 34b 页 WYG0071-0632b.png
 戒也召公虽曰此诗不多然其辞谆谆如此已为多
 矣犹曰矢诗不多者盖召公爱其君甚切其心犹以
 为少也
 黄曰先儒之论此章皆曰人君待贤者之礼当如此
 其厚也故必有车马以锡之如书所谓车服以庸易
 所谓锡马蕃庶也愚窃谓不然夫康公之意固欲成
 王之待贤者以礼矣然不告其君以待贤者之诚而
 告其君以待贤者之物康公之意必不尔也夫车必
卷三十三 第 35a 页 WYG0071-0632c.png
 曰君子之车马必曰君子之马犹杜子美之诗曰座
 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人孰无酒不若对贤人酒人
 孰无车不若听长者车爱其人而贵其物也天下之
 言弓者必曰乌号之弓言履者必曰曲阜之履岂贵
 其物乎抑贵其人乎康公先言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而继之曰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
 盖谓梧桐之木盛则凤凰鸣矣人君之诚至则贤者
 至矣吾君苟有好贤之诚则天下之贤者莫不愿立
卷三十三 第 35b 页 WYG0071-0632d.png
 于其朝将有不远千里而来者矣君子之车而庶且
 多君子之马而闲且驰指车马而曰君子以见朝廷
 无憸人也夫如是康公爱君之意遂矣故曰维以遂
 歌夫康公作卷阿诗其辞非不详也而犹曰矢诗不
 多维以遂歌盖其爱君之诚动于中而爱君之辞形
 于外则辞多犹以为少也吁康公之爱其君也为何
 如后世之言为人臣者必曰周召信乎其为人臣者
 必如二公而后无愧
卷三十三 第 36a 页 WYG0071-0633a.png
民劳召穆公刺厉王也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
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民亦
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悯
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民亦劳止
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
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民亦劳止汔可
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
卷三十三 第 36b 页 WYG0071-0633b.png
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民亦劳止汔可小安
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
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李曰召穆公者召康公十六世孙也召康公当武王
 成王之世言听谏从其所陈者无非切直之言而王
 能听之故天下大治召穆公者当厉王之世非无切
 直之言也观民劳与荡之诗其言非不忠也奈其王
 之不听何故天下大乱其爱君之心非不同特所遇
卷三十三 第 37a 页 WYG0071-0633c.png
 之时异耳江汉之诗所谓召虎即穆公也当厉王之
 世不见信用其所见于世者惟其言耳至于宣王之
 世能信用之乃有平淮夷之功所谓百里奚非愚于
 虞而智于秦者正此类也考之国语王行暴虐侈傲
 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王怒使人监谤召公
 谏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
 必多民亦如之则知穆公在厉王之世其忠谏屡矣
 非独民劳与荡二篇也其后厉王奔于彘太子静匿
卷三十三 第 37b 页 WYG0071-0633d.png
 召公之宫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
 不从以及此难也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怼而怒
 乎事君者险而不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子代
 宣王太子卒得脱观此则穆公之所存可谓大过人
 矣庆郑之于晋惠公骤谏不从及战于韩原戎马还
 泞而止公号庆郑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
 逃焉遂去之庆郑之于惠公固谓忠谏至其君陷于
 难安然坐视而不之救是以其君怨怼而雠之也闻
卷三十三 第 38a 页 WYG0071-0634a.png
 召公之风可以少愧矣观此诗与荡诗其言优游而
 不迫则召穆公之忠厚可见于此二诗况其肯雠君
 于急难之中乎召穆公既脱太子于难乃与周公行
 政谓之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乃立太子静
 为王夫以十四年之间朝廷无主召公乃与周公行
 政于天下天下不以为专宣王不以为疑此非其才
 如伊尹者不能也而召公能之可不谓之大贤乎召
 公之贤如此则学者于此诗不可不详考之也迄毛
卷三十三 第 38b 页 WYG0071-0634b.png
 氏曰危也郑氏曰几也毛氏之说以为民皆罢劳而
 又危则其说不甚简径不如郑氏之说为优易之井
 卦曰汔至亦未繘井汔亦训几汔而未为用则未为
 有功也此迄字同也言告于王曰当时之民亦劳苦
 矣庶几厉王可以少安之乎言少安者未敢望厉王
 奋然大安斯民但冀其少康之使之得休息足矣中
 国毛氏曰京师也四方毛氏曰诸夏也郑氏亦同皆
 非也中国只是说诸夏王氏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卷三十三 第 39a 页 WYG0071-0634c.png
 自中国以至夷狄皆绥之是也但王氏又以下文四
 国为中国而又失之泥矣毛郑之失则以中国为京
 师王氏之失则以四国为中国其失一也安民之道
 必有其序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此先
 后之序也圣人之于天下非不欲一视而同仁也然
 未能治近而先欲治远正孔子所谓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然而可以施惠者惟在
 于无纵诡随而已诡随者苏氏曰不顾是非而妄从
卷三十三 第 39b 页 WYG0071-0634d.png
 人者是也毛郑皆以为诡人之善随人之恶其说不
 甚近夫小人欲仕于朝廷者必先中君之欲然后可
 以得志如唐太宗尝玩庭中树宇文士及从而誉之
 不已帝正色曰魏徵尝劝我远佞人我不知佞人为
 谁意疑是汝宇文士及从旁称美可谓诡随也盖彼
 不顾理之是非君以为是亦以为是君以为非亦以
 为非既合君之意然后可以要君之爵矣天下之事
 惟吾之所欲则天下之人必受其祸矣王能无纵诡
卷三十三 第 40a 页 WYG0071-0635a.png
 随之人无良之人既以谨慎则寇虐不畏法之人亦
 将遏止之也孔氏曰恶有小大诡随未为大害故直
 云不得纵之也无良则为小恶己著故谨敕之寇虐
 则加害于民故遏止之自古人臣之肆其大恶而无
 所忌惮者则以人君有以纵之于始也左氏传曰人
 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有一人焉幸而从事则天下必
 受其祸矣不于诡随之时而禁止之至于为寇虐而
 欲遏止之亦已晚矣如唐代宗之时所用之人如元
卷三十三 第 40b 页 WYG0071-0635b.png
 载李辅国之徒皆大奸恶无如之何至遣刺客杀之
 其无策甚矣柔远即上文绥四方是也能迩即上文
 惠中国是也远近既安则上亦安如远人已叛而近
 者已离王虽欲一日之安得乎故曰柔远能迩而后
 可以安我王也休息也以为民逑逑聚也言使民无
 离散也宣王之时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
 定安集之则知厉王之时斯民流离散乱于四方矣
 故告之曰以为民逑也悯怓乱也无弃尔劳郑氏以
卷三十三 第 41a 页 WYG0071-0635c.png
 为无废汝始时勤政事之功不如苏氏以为尔劳旧
 也诡随者禁之旧者用之苟有功者勿弃则君子在
 朝小人在野岂不为王之休美乎民亦劳止以绥四
 国即上文绥四方也罔极不中也无俾作慝遏止寇
 虐之人使不得作邪慝也敬慎威仪以近有德言王
 当敬慎其威仪则能亲近有德之人盖礼猊苟衰则
 有德之人必去矣如汉武不冠不见汲黯至于公孙
 弘则不冠亦见之唐姚崇宋璟为相每进见明皇辄
卷三十三 第 41b 页 WYG0071-0635d.png
 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及林甫为相虽宠过于姚宋
 然礼遇殊卑薄矣盖为无德之人乃可以无礼待之
 苟为有德之人而倨傲之如此则将有去志矣观厉
 王之世所亲者惟荣夷公之徒安能近有德哉愒亦
 息也俾民忧泄俾民去其忧也泄去也以谨丑厉厉
 恶也无俾正败无使正道得败坏也戎虽小子而式
 弘大者言王虽号小子而所系天下之事甚重不可
 不慎也民亦劳止云云国无有残者言国无残败之
卷三十三 第 42a 页 WYG0071-0636a.png
 祸也缱绻附著也左氏昭公二十五年曰缱绻从公
 无通内外元恺曰不敢离散也说文曰不相离散也
 孔氏谓人行反覆为恶固执不舍常为恶行不如苏
 氏以为小人之固结其君无俾正反言无使正道反
 而为邪也厉王乎我欲女如玉是用大谏也自古人
 君之所以欲杀谏臣者必以为拂己而不知实爱己
 也人之谄谀虽曰逊志然犹疾疢也乃所以害之也
 人之忠直虽曰拂已然犹药石也乃所以爱之也使
卷三十三 第 42b 页 WYG0071-0636b.png
 君能察其臣之所以谏己者谓何其心不过欲其君
 为贤为圣使天下跻于太平之域则必无杀谏臣之
 患矣
板凡伯刺厉王也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
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
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
矣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
卷三十三 第 43a 页 WYG0071-0636c.png
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
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
救药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
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天之牖民如
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
多辟无自立辟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
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敬天之怒
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
卷三十三 第 43b 页 WYG0071-0636d.png
天曰旦及尔游衍
 李曰左氏传云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凡伯周
 公之后也入为王朝卿士春秋书天王使凡伯来聘
 则凡伯亦其苗裔世为王臣也上帝板板板反也瘅
 病也凡伯以厉王之不道遂言曰爱民者天之常道
 耳今天使下民皆病则反其常道矣天降祸如此可
 畏可不慎哉吾出话以告之厉王不以为然而且肆
 于民上则其所谋皆不远矣凡伯之出话无非远谋
卷三十三 第 44a 页 WYG0071-0637a.png
 也而厉王不从惟知耽乐于目前不知祸之将至也
 管管无所依恃也言厉王之心不知有圣人之法度
 故专己直情偃然无所忌惮肆为欺诈而不实于诚
 信之道也盖人苟知有圣人之法度则必战战兢兢
 不敢苟作其心既无圣人矣则矫诬诈伪何所不至
 哉惟其谋猷如此不远我是以用大谏也自下文至
 于末章皆是大谏也上既言为犹不远此又言犹之
 未远盖反覆言之矣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宪宪犹欣
卷三十三 第 44b 页 WYG0071-0637b.png
 欣也孟子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
 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尝
 闻之曰书籍难晓以古今之语不同耳在凡伯谓之
 泄泄孟子又转而为沓沓今沓沓之语又难晓但观
 孟子所谓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意
 自可见矣郑氏之说皆以天为王言王方行暴虐之
 政以艰难天下之民汝臣等无得如是欣欣然喜乐
 而劝之王之方欲动变先王之道而行邪僻之政汝
卷三十三 第 45a 页 WYG0071-0637c.png
 臣等无得如是沓沓然随从而助之其说皆以为王
 非也此只说上天方降灾王不可以不惧也言天方
 降大难于王何为乎欣欣然而不惧天方有警动于
 王何为乎沓沓然而不知止也天心之仁爱人君至
 矣故降灾以警动之人君欲解天心惟恐惧修省而
 已苟能慎德则虽有桑榖之变而可以致中兴苟不
 知惧则天灾日益其欲当天心者果何为哉在于治
 民而已然民岂难治哉王之教令苟和顺矣则下民
卷三十三 第 45b 页 WYG0071-0637d.png
 无有不和洽王之教令苟悦美矣则下民无有不安
 定古人曰安危在出令民之休戚系于上之人所施
 教令如何耳观尚书所载皆古帝王所以教令其臣
 民者其治乱可考也我虽异事此章又责同寮之臣
 王氏曰事虽异然其同治天下则凡伯与厉王无以
 异于同僚矣此说牵强之甚言我与尔大臣其职事
 虽异然常与尔同僚正左氏所谓吾尝与同僚敢不
 尽心焉是也以同僚之故而就尔谋而汝同僚者乃
卷三十三 第 46a 页 WYG0071-0638a.png
 听我嚣嚣而不之信我之所言诚可行也汝勿以为
 笑先世之民尝有言刍荛采薪之人其言尚可采而
 况于我乃同僚之人乎凡伯谏王不听故欲与同僚
 共陈之而其同僚乃奸邪之小人反笑其所言况欲
 与之共谏于王乎昔赵盾与士会同心以事君谏不
 入则子继之是同僚当如此也今厉王之时同僚谏
 君皆以为笑其异于赵盾士会远矣天之方虐言天
 之将虐以丧国家王何为谑谑然戏侮之也惟老者
卷三十三 第 46b 页 WYG0071-0638b.png
 知其不可不戒故以此谏王而王乃蹻蹻然不顾其
 所言小子指厉王也说文曰蹻蹻举足高也以举足
 高之意观之则蹻蹻是骄怠之意刘向新序曰老夫
 灌灌小子蹻蹻言老夫欲尽其言小子蹻而不受也
 灌灌毛氏曰犹款款也汝之所以不用我言者岂非
 以我之老故邪然我之言实非老也但是尔用忧为
 戏谑也自古庸君之朝无不播弃黎老老人之言可
 以治国反以其言之老遂以其言耄而不可用也而
卷三十三 第 47a 页 WYG0071-0638c.png
 秦穆公之于蹇叔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此
 所谓以老人之言为耄也熇熇盛也说文曰火热猊
 是亦炽盛之意言王不用我之言及其积也将如火
 之益热不可救止也天之方懠懠怒也夸毗尔雅曰
 体柔也言天方震怒王何为懦而不能自立今威仪
 皆迷乱则其无立志可知也当世所谓善人者又皆
 不敢出言尸位而已故斯民呻吟无有揆度之者斯
 民当丧乱之际无有资财曾莫有惠我众者以其聚
卷三十三 第 47b 页 WYG0071-0638d.png
 敛愈甚而斯民益困天之牖民正如所谓天序有典
 天秩有礼天命有德天讨有罪皆是为顺于天理也
 苟能顺天之理以牖民则如埙篪之相应圭璋之相
 合取携之甚易也牖如循循然善诱人之诱同且人
 之生也皆有固有之性因其善性则其教不肃而成
 其政不严而治苟将求多于民则牖民之道变易矣
 益者言其无求多也特言牖者以带上文言之耳郑
 氏曰无曰是何益诗人但言无曰益郑氏又增言无
卷三十三 第 48a 页 WYG0071-0639a.png
 曰是何益可谓凿矣民之多辟无自立辟此辟亦当
 作僻字读言今之民既多邪僻矣而王又为邪僻何
 以牖民哉未有己不正而能正民也厉王既为邪僻
 安能正民乎价人维藩大师或读作大字价人或以
 为大人或以为善人或以为掌军事者无所经见今
 姑兼存之大师大众也大邦诸侯也大宗强族也王
 所恃以为藩篱屏翰蔽其国家者在此数者苟以德
 怀之则无有不宁矣宗子维城言同姓之宗子亦当
卷三十三 第 48b 页 WYG0071-0639b.png
 以德怀之矣诗人以怀德维宁间于中则宗子维城
 亦当以德怀之也左氏曰君其修德以固宗子何城
 如之所谓宗子维城是也无使宗子之城坏无使汝
 独居则可畏也宗族既离则为厉王者眇然匹夫矣
 岂不可畏哉敬天之怒此章又戒王以畏天反覆言
 之者以见厉王忽天戒也渝变也是亦天怒之意也
 天怒如此王当戒之无敢戏豫驰驱自肆夫所谓天
 者岂远乎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鉴在兹故
卷三十三 第 49a 页 WYG0071-0639c.png
 昊天之明与尔出入与尔游衍不可以为远而忽之
 旦明也王往也观敬之一章皆是言天与人不远王
 当敬之故此诗既告之以敬天之怒又申之以昊天
 曰明敬之一篇之意尽在其中矣夫厉王之无道凡
 伯所以告之也犹尽其至如此末章所言惟文王能
 之文王陟降厥士故曰昊天之明及尔出王与尔游
 衍不以为远而忽之在帝左右是也此岂厉王之所
 能为哉而凡伯亦告之以此者盖古人责难于君以
卷三十三 第 49b 页 WYG0071-0639d.png
 孔孟之时其君皆庸主耳以孔孟告之无非尧舜禹
 汤文武之道乃知古人之事君无有不然也
 
 
 
 
 
 毛诗集解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