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071-04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毛诗集解卷二十五  宋 李樗黄櫄 撰
小弁(步于/反)刺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
弁彼鸒(音/预)斯归飞提提(是移/反)民莫不榖我独于罹(力知/反)
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踧踧(徒历/反)
道鞠为茂草我心忧伤惄焉如𢷬假寐永叹维忧用老
心之忧矣疢如疾首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
依匪母不属(音/烛)于毛不离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菀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071-0471b.png
(音/郁)彼柳斯鸣蜩(音/条)嘒嘒(呼惠/反)有漼(于罪/反)者渊萑苇淠淠
(孚计/反)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鹿斯之
奔维足伎伎(其宜/反)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譬彼坏木疾用
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
人尚或墐之君子秉心维其忍之心之忧矣涕既陨之
君子信谗如或酬(市由/反)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伐木掎
(寄彼/反)矣析薪杝(敕以/反)矣舍彼有罪予之佗(吐贺/反)矣莫高
匪山莫浚匪泉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无逝我梁无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071-0472a.png
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李曰太子宜臼平王也且曰申后之子也幽王既爱
 褒姒生子伯服遂废申后以伯服为太子遂逐宜臼
 左传曰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
 王奸命诸侯黜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携王指伯服
 也王嗣指宜臼也详左氏之文则是幽王既死伯服
 自立故谓之携王诸侯黜之而立王嗣也此诗平王
 为太子见弃之时其傅之所作也弁彼鸒斯此章言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071-0472b.png
 己之失其所也弁乐也鸒斯鸟名尔雅曰鸒鹎名卑
 居又名雅乌郭璞曰雅乌小而多群腹下白江东呼
 为鹎(音/匹)鸟广雅曰不反哺者谓之雅其谓之鸒斯
 者孔氏曰斯者语辞犹蓼彼萧斯菀彼柳斯孔氏以
 刘孝标之博学而类苑鸟部立鸒斯之目为不精然
 扬子云曰频频之党甚于鸒斯子云之意岂不因诗
 中之文而言之提提毛氏以为群不如王氏以为安
 好人提提亦是安也榖养也言以鸒斯之鸟乃能弁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071-0472c.png
 乐群飞而且安然今太子不得所安则曾鸒斯之不
 若也凡民莫不得以相养而我乃独见弃于父母则
 凡民之不如也既不如鸒又不如民于是号呼而告
 之于天曰我有何罪乎又曰我之罪当何如邪惟其
 无罪见逐故心之忧以为将如之何踧踧周道此章
 则言周之将亡也踧踧说文曰行平易也以周道之
 平易而尽鞠为茂草乎见其国之将亡也汉伍被谓
 淮南王曰臣将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周道鞠为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071-0472d.png
 茂草正犹王宫生荆棘皆以见其将亡也此诗言鞠
 为茂草非是当时已如此特预言之耳如赫赫宗周
 褒姒灭之是以褒姒之宠而知国之将亡也其后黍
 离大夫过宗周而尽为黍岂太子傅之言为有验邪
 自古废嫡立庶未有国不受其祸秦废太子扶苏而
 立胡亥晋废悯怀太子而立惠帝隋废太子勇而立
 炀帝不旋踵而祸及之幽王所为如此其受祸也必
 矣此我心之忧伤惄焉如𢷬也惄思也𢷬如以物而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071-0473a.png
 𢷬心也不脱衣冠曰假寐如宣公二年赵盾盛服将
 朝尚早坐而假寐是不脱衣冠也假寐之中长叹此
 事维忧其老故其心之忧如夫人之头痛也诗言其
 心之忧矣有五其言之重复者以见其忧之甚也维
 桑与梓范内翰曰此章言宜臼孝敬而幽王之不察
 也陆农师曰桑梓父兄所植尚或敬之也礼曰见君
 子几杖则起其类是乎盖以见君子之几杖则起其
 敬于君子也可知矣父兄种之木尚加敬止况人之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071-0473b.png
 所恃惟母所怙惟父敢不恭敬乎恭敬如此而乃见
 弃岂我之不属于毛乎岂我之不离于里乎属离皆
 附丽之辞也夫人之所以见爱于父母者以其受父
 之皮肤处母之胞胎今我独不受父之皮肤乎独不
 得处母之胞胎乎辰者日月星辰所会也言我所生
 而遭难如此岂其所生之辰不祥邪如韩退之我生
 之辰月宿南斗惟其所生之辰不祥如此故其所以
 遭谗谤也宜臼之遭见弃者宜亦生辰之不祥也故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071-0473c.png
 曰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菀彼柳斯此章言王之不知
 己也菀然而茂者柳也其上则有鸣蜩之嘒嘒然漼
 然而深者渊也其傍则有萑苇之淠淠然而茂柳繁
 则有鸣蜩渊深则有萑苇柳之与渊皆能容物今王
 为父而不能容其子乃使之如不系之舟不知所至
 故我心之忧至不遑假寐也鹿斯之奔此章言王之
 无恩御其子禽兽之不如也鹿之奔走者宜其疾速
 今乃伎伎然而舒迟者待其群也雉之朝时雊然而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071-0473d.png
 鸣者求其雌而并飞今幽王弃其子是全无亲亲之
 恩弗如鹿之有所待而雉之有所求也王既弃其嫡
 譬如木之无枝则其势孤矣此我心之所以忧而曾
 莫有知之者夫以此诗既言菀彼柳斯有漼者渊以
 刺王之不能容其子曾柳渊之不如也又言鹿尚待
 其群维足伎伎雉之朝雊尚求其雌则是又鹿雉之
 不如也夫以鹿尚待其群雉尚求其雌而王乃安然
 而弃其子是诚何心哉虎狼有父子之仁以虎狼犹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071-0474a.png
 爱其子而王乃弃其子是禽兽之不如也相彼投兔
 相视也视彼掩兔者尚有先驱而走之者道中有死
 人尚有掩覆之者墐埋藏也左氏曰道墐相望是也
 夫以兔特禽兽耳涂之死人又非亲戚皆有不忍之
 心今幽王之存心乃忍为此此我心之所以忧而至
 于垂泪也文王之葬朽骨当时之人以为文王之仁
 尚及于死者况生者乎文王之于朽骨非有父子之
 亲犹且爱之则其心可知也幽王之于父子之亲犹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071-0474b.png
 且如此疏者亦可见也况欲泽及于斯民乎君子信
 谗范内翰曰此章言王之信谗怒其子而不循理也
 盖言幽王之信谗如献酬之无不受饮而幽王既不
 爱其子故内谗言更不舒究其为何如也王苟能徐
 究之则谗言亦不难见也如太子申生归胙于公公
 田姬寘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
 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夫寘诸宫六日则其诬谮
 不亦甚明献公不能徐而察之此申生所以有新城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071-0474c.png
 之祸幽王之诛其子何以异此然申后宜臼之见黜
 必有谗言交构于其间观申生楚太子之见黜而骊
 姬费无极之徒奸言巧辞可谓深矣今申后宜臼之
 见黜则褒姒之徒其谮之也必有以深讪之特幽王
 之不察耳伐木者掎其巅而伐之不欲妄踣之也析
 薪者必观其理而杝之者盖随其理而渐析之不欲
 妄挫之也今幽王御其子不循理舍彼谗言有罪之
 人而加罪于我则是妄加人之罪矣佗加也幽王之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071-0474d.png
 时若舍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有罪伏
 辜者犹且舍之况于彼谗人之有罪变白为黑幽王
 安能辨之邪夫父子天属之亲也今幽王弃天属之
 亲视之如路人乃以谗言为可信而以其子为不足
 恤则幽王之不明也甚矣其不仁也亦甚矣莫高匪
 山莫浚匪泉高莫如山也而人则登之浚莫如泉也
 而人则入之王者勿以九重之邃天子之尊轻易其
 言而人莫我听也而人将有属耳于垣墙而听之者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071-0475a.png
 王苟轻其言而不能爱太子则小人将乘间以离人
 之父子不可不戒无逝我梁四句与谷风同逝梁发
 笱譬如褒姒伯服夺其子母之爱今我躬之不容安
 能恤其后事哉
 论曰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吾于
 小弁见之夫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
 怨劳之而怨固非理也至于弃之而不怨亦非理也
 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高子徒知劳而不怨之理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071-0475b.png
 而不知所当然者故孟子深陈其曲折而辟之曰有
 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已谈笑而道之无他疏
 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已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
 之也盖父母弃而不怨则愈疏舜号泣于天曰父母
 之不我爱于我何哉舜不见爱于父母则思其所以
 不见爱之由是怨慕也故公明高以为孝子之心为
 不若是恝也小弁之诗曰何辜于天我罪伊何亦是
 怨慕之意韩文公著履霜操以尹吉甫之子伯奇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071-0475c.png
 罪为后母疾而见逐故著此操注曰追帝舜之事明
 怨其身之不父母怜也言人之不得于父母者当益
 亲也其辞曰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
 为又曰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是
 亦舜怨慕之意尔盖子而见弃苟或不怨是犹路人
 相遭一不得意愤怨而去无复介意曾何有恩义哉
 故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则与路
 人等尔即此观之小弁安得为小人之诗邪虽然幽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071-0475d.png
 王之黜太子宜臼固非也而太子宜臼之立周已东
 迁周室自是不复兴则平王亦非贤王也幽王黜之
 诗人乃讥之者盖嫡庶之分人主所当先务也叔孙
 通曰太子天下之本也本一摇则天下震动惠帝柔
 懦之主也高帝欲废之而张良之徒为之谋成帝亦
 昏恣之主也元帝欲废之而师丹正諌盖嫡庶之分
 不正则天下震动其祸兆矣故虽惠帝之柔懦成帝
 之荒恣不敢废也宜臼虽非贤主幽王废之卒致骊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071-0476a.png
 山之祸则知天下之本其不可动摇如此
巧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怃(火吴/反)昊天已
威予慎无罪昊天泰怃予慎无辜乱之初生僭始既涵
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
庶遄已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君子信盗乱是用暴盗言
孔甘乱是用餤(音/谈)匪其止共(音/恭)维王之邛奕奕寝庙君
子作之秩秩大猷圣人莫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071-0476b.png
(他历/反)(士咸/反)兔遇犬获之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
言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
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李曰郑氏曰悠悠思也其意以谓大夫忧思而诉之
 于天王氏曰悠悠不疾之意夏曰昊天凡言昊天则
 望之以其明也天不疾于用明则令已遇谗郑氏则
 以为大夫之忧王则以为天不疾于用明王氏之言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071-0476c.png
 固失之矣郑氏之言亦未为得也夫悠悠昊天者只
 是言天远大之意言大夫遇谗则呼天曰悠悠昊天
 乃民之父母也今既无罪无辜而遭此乱如是之大
 且语辞耳郑氏以且为苟且之且不惟文义不合诗
 人之意兼以其字属于父母之下岂诗人之体乎怃
 大也郑氏曰敖也郑氏之言固有所据如礼记鲁令
 薛令皆曰无怃无敖则怃亦敖也然此诗但言其乱
 如此之大不当为敖盖郑氏以父母为王故以怃为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071-0476d.png
 王之敖慢无法度然此诗乃是言天为父母而降此
 大乱也昊天已威此四句亦上章意言上天降丧乱
 亦甚威矣然我其实畏谨无罪也天降丧乱亦甚大
 矣然我其实谨慎无辜也慎毛氏以为诚不如欧苏
 以为谨乱之初生涵容也僭郑氏曰不信也郑氏以
 为不信其训诂则得之矣然其群臣之言不信与信
 尽同之不别也诗只言僭不当言信者也此乃言小
 人之为谗有渐其始也必为不信之言以尝试君之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071-0477a.png
 喜怒人君苟涵容而不拒则其志得矣小人于是无
 所忌惮而后进谗言人君必信任之此乱之所以又
 生也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
 谓明也已矣孔子此言最尽小人之情状夫以水之
 浸润渐于坏物皮肤之受尘渐受尘垢小人之谗如
 水之浸润皮肤之受尘亦以其渐人君苟不察则小
 人得以逞其志必相谓曰吾之言君不我怒矣我何
 惮而勿为奸哉唐太宗时陈师合上拔士论谓一人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071-0477b.png
 不可总众职微刺讽如晦等太宗曰玄龄如晦等不
 以勋旧进特其才足与有为天下女欲离间我君臣
 邪遂斥之岭表使为君者皆如太宗则小人必不敢
 以尝试之言入之至于汉元帝优游不断是以恭显
 之徒周堪萧望之刘更生张猛四人重相辨论其始
 也元帝不之察其终也萧望之皆为恭显所排原其
 所由则僭始既涵之所致也君子如怒遄疾也沮止
 也司马温公尝举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071-0477c.png
 庶遄已此言无所臧否为患大矣盖幽王无所臧否
 不能用刑赏以别白善恶以成此乱故诗人教之曰
 王如能怒以惩奸则乱庶几遄止矣如能祉以进君
 子则乱庶几遄已矣以言幽王之不能然也苏氏曰
 君子以为不幸而至此矣若人君一日觉悟大有所
 诛赏如楚庄齐威之事则乱犹庶几可止也此实名
 言先儒以君子为在位者其说固非王氏以如怒为
 至诚之威以如祉为至公之德亦非也此但言王如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071-0477d.png
 能怒能祉则可以止乱矣君子屡盟夫治世岂有君
 与臣盟哉使不善之人犯刑诛之可也何至于盟哉
 考之春秋如伯有之乱郑伯与其臣下盟盖盟生于
 君臣相疑而致也君臣相疑不能察其实而但为盟
 誓适所以长乱矣盗者指小人也礼曰与其有聚敛
 之臣宁有盗臣以其害人如盗贼然君子信之此所
 以用暴也餤进也盗言小人之言也小人之言甚甘
 人君徒知其甘而不知其祸此乱之所以日进而不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071-0478a.png
 已也汉张良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君子之言如苦口之药此所以能治疾小人之言如
 味之甘者乃所以为毒也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
 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逊汝之言即小人
 之甘言也逆汝之言即君子苦口之言也唐人之言
 曰鼷鼠之牙食人有其类虽齧尽而不痛俗谓之甘
 口鼠也鲁国之牛鼠食其角矣牛之寝龁有蚊蚋挠
 其肤毛必致鼓耳摇尾以挥之及鼷鼠食之即不知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071-0478b.png
 痛也鼠之一牙岂不甚于蚊蚋之千噆乎以其口甘
 虽贯心撤骨而不知也况其角乎朝廷之盗亦鼷鼠
 乎食君之角矣又将贯骨与心也观此则知孔甘之
 言安得而不为乱乎匪其止共家语尝说此句而继
 之曰此伤奸臣蔽主为乱也王肃注曰止息也邛病
 也谗人不知所止息故惟王之病此言不甚分明孔
 氏曰此小人好为谗佞者非特于其职废此供奉而
 己又为王之病害也此言似亦未安王氏曰孔甘之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071-0478c.png
 言非止于共适足以病王而已此说是也礼记曰为
 君止于仁为臣止于敬止共即所谓止于敬也孟子
 非仁义不敢陈于王前当时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
 以仁义为不美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
 不敬莫大乎是惟其心主于敬则无如孟子之告齐
 王尧舜之道也此大人所以能格君心之非也小人
 不能恭敬以事主肆为谗谮适所以病王也奕奕寝
 庙奕奕大也秩秩有伦也此四句颇难晓今且从欧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071-0478d.png
 氏之说寝也庙也众工之所成也然规为制度本于
 君子先王之大道圣人之所谟也意谓聪明之人下
 通小人之贱事上达圣人之大道无所不知而至于
 忖度常人之心则不待聪明者虽予亦能之盖叹幽
 王独不能而为谗邪所惑也跃跃毚兔遇犬获之欧
 氏易其章为第五章今亦当从之毚兔说文曰狡兔
 兔之骏者为狡兔以譬狡恶之人王所当诛也荏染
 柔木以譬善人君子王当树立之也至于往来行路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071-0479a.png
 之人言又乌足数乎焉先儒读为夷然切当从欧阳
 读作于虔切蛇蛇硕言蛇蛇安閒也小人之情不可
 测安閒而为大言也出自口矣此与好言自口莠言
 自口同言之好恶惟其口之所出曾无实巧言如簧
 巧言如笙中之簧以说人出其言曾无愧耻以见其
 厚貌深中也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惟其巧言则
 必崄峻其心而外貌则安然无所耻此所以鲜矣仁
 也彼何人斯即谗人也麋水草之交左氏所谓吾赐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071-0479b.png
 汝孟诸之麋是也居河之麋指谗人所居尔谗人既
 无拳力又无勇主为乱阶又且疾病尔勇伊何言无
 所能也尔雅曰骭痬为微肿足为尰说文曰胫气足
 肿夫以此人无勇力又有疾病其人信尪羸矣其谋
 大可畏其人心之险也如此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言其为谋既大而且多尔居徒几何而能然哉此言
 为谗谮之谋决非一人能之必众人道之者
何人斯苏公刺暴公也暴公为卿士而谮苏公焉故苏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071-0479c.png
公作是诗以绝之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
暴之云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
不如今云不我可彼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
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
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祇搅我心尔之安行亦不遑舍
尔之亟行遑脂尔车壹者之来云何其盱尔还而入我
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壹者之来俾我祇也伯氏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071-0479d.png
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
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腼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
以极反侧
 李曰王氏云暴也苏也皆畿内国名按左传成公十
 一年曰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
 则苏国在温杜预注云今河内温县是苏在王畿之
 内者也至于暴为畿内国名无所经见岂郑氏见作
 序者为卿士则以为在王畿之内邪苏在春秋则称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071-0480a.png
 子而此称公者孔氏云盖子爵而为三公也此说是
 也正犹祭伯祭公祭之所称伯者爵也犹此苏之称
 子也祭公之所以称公者乃三公也犹此苏之称公
 也彼何人斯郑氏云彼何人乎谓与暴公俱见于王
 者也疑其与之而未察斥其姓名为太切故言何人
 欧氏破之以谓下文云伊谁云从维暴之云是直指
 暴公斥其名也岂于同行之侣未斥其姓名乎从郑
 氏之说谓彼何人斯为暴公之侣也从欧氏说则是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071-0480b.png
 暴公也上文言彼何人斯下文言维暴之云欧氏以
 谓听谮者伊谁乎乃维暴公之言是从则下文二人
 者其说迂回也当从郑氏以为暴公之侣郑氏之说
 固然矣但不当以为未察斥其姓名为太切郑氏于
 巧言何人斯谓愬谗人也贱而恶之故曰何人今此
 又曰未察斥其姓名为太切其说自相矛盾则下文
 彼何人斯亦当从谗人贱而恶之其文势不得不如
 此经言维暴之云二人从行序但言暴公为卿士者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071-0480c.png
 盖序特言谮之所由其始自暴公始也其心孔艰郑
 氏言特其心甚难知不如欧氏以为心倾险而不平
 易也夫人心险于山川惟其心倾险此其所以为谮
 也胡逝我梁郑氏谓鱼梁也在苏国之门外则以鱼
 梁非是譬喻也欧氏破之以为诗前后多言毋逝我
 梁皆是取喻盖以鱼梁者皆是取喻无足疑者何为
 逝我鱼梁欲利我所有也不入我门者与我绝也其
 所以不入我门者必其心有愧耻夫以人之谮人不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071-0480d.png
 免有所愧耻如象日以杀舜为事而颜厚有忸怩谮
 者伪心也愧耻者真心也人能充其愧耻之心则无
 往而不为义矣二人从行二人者谓暴公之侣相从
 而行我不知谁为此祸何为逝我而不入吊我也始
 也如是之厚不若今日之薄如今之行不以我为可
 乎以见后之不如旧也陈堂涂也孙炎注尔雅云堂
 下至门之径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以见小人之情状
 于此见之矣不愧于人不畏于天欧氏以苏公自内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071-0481a.png
 省无所愧畏然此所谓斥谗人言尔之所为者不愧
 于人不畏于天亦犹胡不畏天胡不愧人皆是责小
 人也彼何人斯其为飘风喻小人往来无节如飘风
 之起胡不自南胡不自北叹已适遭之也其犹不自
 我先不自我后亦是叹已之所遭胡为而逝我梁祇
 所以搅乱我心以见不入唁我之意尔若安顺而行
 之则汝何不閒暇而舍息尔若急速而行乎则汝之
 閒暇脂汝之车何为而不唁我也苟壹者之来则云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071-0481b.png
 何其病也尔还而入见我则我安还而不入见我则
 我心否塞而难知也以壹者之来则俾我祇安也此
 皆责不入我之家亦以见谗谮之人愧不敢来也伯
 氏吹埙仲氏吹篪此又言其相应和如伯仲氏之吹
 埙篪也埙烧土为之大如雁卯郑司农云埙六孔尔
 雅云大埙谓之嘂(音/叫)郭璞云烧土为之如鹅子锐上
 平底形似称锤六孔小者如鸡子尔雅曰大篪谓之
 沂李巡云大篪其声非一也郭璞云以竹为之长尺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071-0481c.png
 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径三分横吹之及尔如贯言
 如物之在绳索之贯此皆言其相应和也如此尔岂
 不知我心哉我以为不我知何为而疑我也尔不谮
 我则出此三物以诅尔三物豕犬鸡欧氏以为埙篪
 贯三物不如郑氏以豕犬鸡之为安也世本云暴辛
 公作埙苏成公作篪谯周古史考云幽王之时暴卒
 公善埙苏成公善篪二书但见此诗言伯氏吹埙仲
 氏吹篪遂以为埙乃暴公之所善篪乃苏公之所善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071-0481d.png
 皆求诗之过也为鬼为蜮蜮如鳖三足生于南越南
 越妇人多淫故其地多蜮淫女惑乱之气所生也陆
 玑注云一名射影江淮水皆有之人在岸上影见水
 中投人影则杀之故曰射影汝所为为鬼为蜮则诚
 不可得而见汝今乃人尔有腼面目而视人无穷言
 终必见我胡为而为此国语曰面而腼然注曰而目
 之貌后世用此句者以为愧耻非也于是作此歌以
 穷尔反侧之心也自古谗人如骊姬之谮太子申生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071-0482a.png
 如武后之谮王皇后如李林甫杨国忠之谮张九龄
 可谓难知矣如此言我闻其声不见其身其小人之
 情状可谓隐然而难知也然以此诗穷小人之情状
 反侧亦可以见其髣髴云
巷伯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哆兮侈兮成
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
言也谓尔不信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071-0482b.png
迁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
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寺人
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李曰苏氏曰巷伯寺人是也郑氏曰巷伯阉官寺人
 内小臣也郑氏之意以谗人谮寺人寺人又伤其将
 及巷伯故以名篇是以巷伯寺人为二人此说不然
 据此诗所言巷伯序诗者遂以寺人释之非二人也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0071-0482c.png
 郑氏以何人斯为二人则是以此为二人则非也萋
 斐文章相错也说文云萋字从糸今且从经作此萋
 字贝锦文如贝文也左太冲蜀都赋曰贝锦斐成濯
 色江波王氏曰锦斐也哆侈皆是张大之意郑氏之
 意则以谓箕星之所以成由踵已哆又侈而为舌故
 也然不如苏氏之说南箕也因其有是形而命之耳
 谗人之诬君子亦必因其近似而遂名之斯言是也
 盖古之论虚名者多说南箕也维南有箕不可以簸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0071-0482d.png
 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徒有其名耳上言成是
 贝锦则以喻谗人织其罪也此言成是南箕因其近
 似而遂谮之也彼谮人者不亦大甚乎谁适与之谋
 乎怪其谋之巧也正所谓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是
 也缉缉翩翩缉缉毛氏曰口舌声也翩翩毛氏曰往
 来貌也捷捷犹缉缉幡幡犹翩翩此言谗人之意惟
 欲谮人尔无他营为也既而告之曰尔无谋欲谮人
 然亦当慎尔言君亦有时以尔为不信而去之君于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0071-0483a.png
 尔言岂不受之乎既而亦舍之而迁去也如江充之
 谮太子其始也虽足以投其志其终也身亦受其祸所
 谓既其女迁是也骄人好好好好自以得意也骄人
 谗人也劳人被谗者也草草忧也劳人之忧无可奈
 何故呼天而告之曰察此骄人之有罪乎闵此劳人
 之无辜乎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若不受则投畀
 于北北方寒凉之地使冻杀之北方若不受则掷还
 与有昊使制其命盖言恶之之深也杨园园名也亩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0071-0483b.png
 丘丘名也郑氏曰欲之杨园之道当先历亩丘以言
 此谗人欲谮大臣故从近小者始孟子寺人之字言
 我寺人孟子作此诗凡百君子当敬而行之使自防
 也
 论曰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故爵不渎而民
 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观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
 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可谓恶之之深矣舜之去
 四凶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WYG0071-0483c.png
 殛鲧于羽山舜之所去者惟四凶耳而天下之人莫
 不咸服惟其恶恶如此巷伯也是以刑不试而咸服
 如后之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非不知
 其恶然不能去者以其恶恶之未深此其所以亡也
 如汉元帝之于恭显章帝之于窦宪非不知其恶而
 不能去则非所谓恶恶如巷伯也为人君者详巧言
 何人斯之诗则可以为察奸之术观巷伯之诗可以
 为去奸之术也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WYG0071-0483d.png
谷风之什诂训传第二十    小雅
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惟予与女将安将乐女
转弃予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寘予于怀将安
将乐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
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李曰风俗归厚则朋友有信虽久而钦之如伐木之
 诗是也风俗既衰则日趋于偷薄之域而朋友之道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WYG0071-0484a.png
 绝矣谷风之诗是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而刺幽王
 者文武之时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
 归厚矣故伐木之诗所以述庶人之求友以见土之
 风俗所致幽王既不能遵文武友贤不弃之道则其
 民亦从而化之此其所以刺之也习习和貌也东风
 谓之谷风毛氏曰风雨相感朋友相须盖言既有风
 而能又有雨则可以成润物之功亦犹朋友之相须
 可以辅仁也朋友之相须既如风之与雨今也当罹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WYG0071-0484b.png
 患难之时则惟我与女二人同其忧至于安乐之时
 女反弃予朋友相须之义岂如是乎颓风之焚轮者
 也风薄相扶而上喻朋友相须而成此诗以风雨为
 喻者皆是取相须之意王氏以谓相与达其道以施
 于下相与致其道以格于上则泥而不通矣将恐将
 惧寘予于怀言其当恐惧患难之时则致我于怀抱
 之中不暂忘也及其安乐之时我如遗弃之物无所
 记念也岂朋友之义所当然乎崔嵬山巅也言谷风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WYG0071-0484c.png
 之及物维山之高无所不至则风之德大矣萎衰落
 也礼记曰哲人其萎乎亦是言其死王氏曰风之于
 草木长养成就之则风之德亦大矣然不能不终以
 萎死则风有所不能免也孰为此者乎天地也天地
 尚然而况人乎此说是也盖天地之功犹有所不足
 也今也乃忘大德思我小怨非所以为朋友也
 论曰周公曰故旧无大过则不弃也则是有大过当
 弃之矣如郦寄之于吕禄则当绝之矣当是时吕禄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WYG0071-0484d.png
 之宗族亲党日夜相与思虑计议如何当时国家社
 稷之势为如何故不得不弃之今也乃欲以小怨而
 弃之其可哉大德可思而不思小怨可忘而不忘风
 俗安得淳一而敦厚哉大抵朋友之义富贵贫贼患
 难安危其心当如一与之同安乐而于患难之时则
 不以为念非也如耳馀之凶终是也与之同贫贱而
 于富贵之时则忘之亦非也如公孙述是也公孙述
 与马援同里闬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WYG0071-0485a.png
 述盛陈陛卫以延援入立旧友之位述鸾旗警跸就
 车磬折而入所谓忘其贫贱之交矣惟光武则不然
 故交严子陵与之共卧以足加于帝腹上不以为怒
 则其居富贵之时不弃如贫贱之时矣伐木之诗光
 武足以当之此其所以兴也谷风之诗公孙述似之
 此其所以不终也盖公孙述之待其旧友如陈胜光
 武待其故交如卢绾陈胜与张耳始居约时相然信
 死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回视昔日富贵无相忘之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WYG0071-0485b.png
 语岂不愧于心乎惟高祖之于卢绾与之同里同日
 生绾以太尉尝以出入卧内衣被饮食群臣莫敢望
 虽萧曹等时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绾者则其待
 之亦如贫贱之时矣卒之绾亡入匈奴非高祖之过
 乃绾自取之尔陈胜不能取天下而高祖得之公孙
 述不能服天下而光武得之但见其朋友之间已自
 有优劣矣况其他大节乎
 毛诗集解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