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a 页 WYG0066-040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古文疏證 山阳 阎 咏 撰
附录
朱子古文书疑(语类四十七条/)
尚书一
孔壁所出尚书如禹谟五子之歌胤征泰誓武成囧命
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君牙等篇皆平易伏生所传皆难
读如何伏生偏记得难底至于易底全记不得此不可
尚书古文疏證 山阳 阎 咏 撰
附录
朱子古文书疑(语类四十七条/)
尚书一
孔壁所出尚书如禹谟五子之歌胤征泰誓武成囧命
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君牙等篇皆平易伏生所传皆难
读如何伏生偏记得难底至于易底全记不得此不可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b 页 WYG0066-0400d.png
晓如当时诰命出于史官属辞须说得平易若盘庚之
类再三告戒者或是方言或是当时曲折说话所以难
晓(人杰○以下/论古今文)
伏生书多艰涩难晓孔安国壁中书却平易易晓或者
谓伏生口授女子故多错误此不然古今书傅中所引
书语已皆如此不可晓僩问如史记引周书将欲取之
必固与之之类此必非圣贤语曰此出于老子疑当时
自有一般书如此故老子五千言皆缉缀其言取其与
类再三告戒者或是方言或是当时曲折说话所以难
晓(人杰○以下/论古今文)
伏生书多艰涩难晓孔安国壁中书却平易易晓或者
谓伏生口授女子故多错误此不然古今书傅中所引
书语已皆如此不可晓僩问如史记引周书将欲取之
必固与之之类此必非圣贤语曰此出于老子疑当时
自有一般书如此故老子五千言皆缉缀其言取其与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a 页 WYG0066-0401a.png
已意合者则入之耳(僩/)
问林少颖说盘诰之类皆出伏生如何曰此亦可疑盖
书有古文有今文今文乃伏生口传古文乃壁中之书
禹谟说命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泰誓等篇凡易读者皆
古文况又是科斗书以伏生书字文考之方读得岂有
数百年壁中之物安得不讹损一字又却是伏生记得
者难读此尤可疑今人作全书解必不是(大/雅)
伯丰问尚书古文今文有优劣否曰孔壁之传汉时却
问林少颖说盘诰之类皆出伏生如何曰此亦可疑盖
书有古文有今文今文乃伏生口传古文乃壁中之书
禹谟说命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泰誓等篇凡易读者皆
古文况又是科斗书以伏生书字文考之方读得岂有
数百年壁中之物安得不讹损一字又却是伏生记得
者难读此尤可疑今人作全书解必不是(大/雅)
伯丰问尚书古文今文有优劣否曰孔壁之传汉时却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b 页 WYG0066-0401b.png
不传只是司马迁曾师授如伏生尚书汉世郤多传者
晁错以伏生不曾出其女口授有齐音不可晓者以意
属成此载于史者及观经传及孟子引享多仪出自洛
诰却无差只疑伏生偏记得难底却不记得易底然有
一说可论难易古人文字有一般如今人书简说话杂
以方言一时记录者有一般是做出告戒之命者疑盘
诰之类是一时告语百姓盘庚劝谕百姓迁都之类是
出于记录至于蔡仲之命微子之命囧命之属或出当
晁错以伏生不曾出其女口授有齐音不可晓者以意
属成此载于史者及观经传及孟子引享多仪出自洛
诰却无差只疑伏生偏记得难底却不记得易底然有
一说可论难易古人文字有一般如今人书简说话杂
以方言一时记录者有一般是做出告戒之命者疑盘
诰之类是一时告语百姓盘庚劝谕百姓迁都之类是
出于记录至于蔡仲之命微子之命囧命之属或出当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a 页 WYG0066-0401c.png
时做成底诏诰文字如后世朝廷词臣所为者然更有
脱简可疑处苏氏传中于乃洪大诰治之下略考得些
小胡氏皇王大纪考究得康诰非周公成王时乃武王
时盖有孟侯朕其弟小子封之语若成王则康叔为叔
父矣又其中首尾只称文考成王周公必不只称文考
又有寡兄之语亦是武王与康叔无疑如今人称劣兄
之类又唐叔得禾传记所载成王先封唐叔后封康叔
决无侄先叔之理吴才老又考䆒梓材只前面是告戒
脱简可疑处苏氏传中于乃洪大诰治之下略考得些
小胡氏皇王大纪考究得康诰非周公成王时乃武王
时盖有孟侯朕其弟小子封之语若成王则康叔为叔
父矣又其中首尾只称文考成王周公必不只称文考
又有寡兄之语亦是武王与康叔无疑如今人称劣兄
之类又唐叔得禾传记所载成王先封唐叔后封康叔
决无侄先叔之理吴才老又考䆒梓材只前面是告戒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b 页 WYG0066-0401d.png
其后都称王恐自是一篇不应王告臣下不称朕而自
称王耳兼酒诰亦是武王之时如此则是断简残编不
无遗漏今亦无从考正只得于言语句读中有不可晓
者阙之又问壁中之书不及伏生书否曰如大禹谟又
郤明白条畅虽然如此其间大体义理固可推索但于
不可晓处阙之而意义深远处自当推究玩索之也然
亦疑孔壁中或只是畏秦焚坑之祸故藏之壁间大槩
皆不可考矣(按家语后云孔腾字子襄畏秦法峻急乃/藏尚书于孔子旧堂壁中又汉史记尹敏)
称王耳兼酒诰亦是武王之时如此则是断简残编不
无遗漏今亦无从考正只得于言语句读中有不可晓
者阙之又问壁中之书不及伏生书否曰如大禹谟又
郤明白条畅虽然如此其间大体义理固可推索但于
不可晓处阙之而意义深远处自当推究玩索之也然
亦疑孔壁中或只是畏秦焚坑之祸故藏之壁间大槩
皆不可考矣(按家语后云孔腾字子襄畏秦法峻急乃/藏尚书于孔子旧堂壁中又汉史记尹敏)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4a 页 WYG0066-0402a.png
(传云孔鲋/所藏○㽦)
伯丰问尚书未有解曰便是有费力处其间用字亦有
不可晓处当时为伏生是济南人晁错却颍川人止得
于其女口授有不晓其言以意属读然而传记所引却
与尚书所载又无不同只是孔壁所藏者皆易晓伏生
所记者皆难晓如尧典舜典皋陶谟益稷出于伏生便
有难晓处如载采采之类大禹谟便易晓如五子之歌
胤征有甚难记却记不得至如泰誓武成皆易晓只牧
伯丰问尚书未有解曰便是有费力处其间用字亦有
不可晓处当时为伏生是济南人晁错却颍川人止得
于其女口授有不晓其言以意属读然而传记所引却
与尚书所载又无不同只是孔壁所藏者皆易晓伏生
所记者皆难晓如尧典舜典皋陶谟益稷出于伏生便
有难晓处如载采采之类大禹谟便易晓如五子之歌
胤征有甚难记却记不得至如泰誓武成皆易晓只牧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4b 页 WYG0066-0402b.png
誓中便难晓如五步六步之类如大诰康诰夹著微子
之命穆王之时囧命君牙易晓到吕刑亦难晓因甚只
记得难底却不记得易底便是未易理会(㽦/)
包显道举所看尚书数条先生曰诸诰多是长句如君
奭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只是一句越只是及
罔尤违是总说上天与民之意汉艺文志注谓诰是晓
谕民若不速晓则约束不行便是诰辞如此只是欲民
易晓显道曰商书又却较分明曰商书亦只有数篇如
之命穆王之时囧命君牙易晓到吕刑亦难晓因甚只
记得难底却不记得易底便是未易理会(㽦/)
包显道举所看尚书数条先生曰诸诰多是长句如君
奭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只是一句越只是及
罔尤违是总说上天与民之意汉艺文志注谓诰是晓
谕民若不速晓则约束不行便是诰辞如此只是欲民
易晓显道曰商书又却较分明曰商书亦只有数篇如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5a 页 WYG0066-0402c.png
此盘依旧难晓曰盘却好曰不知怎生地盘庚抵死要
恁地迁那都若曰有水患也不曾见大故为害曰他不
复更说那事头只是当时小民被害而大姓之属安于
土而不肯迁故说得如此曰大槩伏生所传许多皆聱
牙难晓分明底他又却不曾记得不知怎生地显道问
先儒将十一年十三年等合九年说以为文王称王不
知有何据曰自太史公以来皆如此说了但欧公力以
为非东坡亦有一说但书说惟九年大统未集予小子
恁地迁那都若曰有水患也不曾见大故为害曰他不
复更说那事头只是当时小民被害而大姓之属安于
土而不肯迁故说得如此曰大槩伏生所传许多皆聱
牙难晓分明底他又却不曾记得不知怎生地显道问
先儒将十一年十三年等合九年说以为文王称王不
知有何据曰自太史公以来皆如此说了但欧公力以
为非东坡亦有一说但书说惟九年大统未集予小子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5b 页 WYG0066-0402d.png
其承厥志却有这一个痕瑕或推泰誓诸篇皆只称文
考至武成方称王只是当初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
殷也只是羁縻那事体自是不同了(义/刚)
书有两体有极分晓者有极难晓者某恐如盘庚周诰
多方多士之类是当时召之来而面命之面教告之自
是当时一类说话至于旅獒毕命微子之命君陈君牙
囧命之属则是当时修其辞命所以当时百姓都晓得
者有今时老师宿儒之所不晓今人之所不晓者未必
考至武成方称王只是当初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
殷也只是羁縻那事体自是不同了(义/刚)
书有两体有极分晓者有极难晓者某恐如盘庚周诰
多方多士之类是当时召之来而面命之面教告之自
是当时一类说话至于旅獒毕命微子之命君陈君牙
囧命之属则是当时修其辞命所以当时百姓都晓得
者有今时老师宿儒之所不晓今人之所不晓者未必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6a 页 WYG0066-0403a.png
不当时之人却识其词义也(道/夫)
书有易晓者恐是当时做底文字或是曾经修饰润色
来其难晓者恐只是当时说话盖当时人说话自是如
此当时人自晓得后人乃以为难晓尔若使古人见今
之俗语却理会不得也以其间头绪多若去做文字时
说不尽故只直记其言语而已(广/)
尚书诸命皆分晓盖如今制诰是朝廷做底文字诸诰
皆难晓盖是时与民下说话后来追录而成之
书有易晓者恐是当时做底文字或是曾经修饰润色
来其难晓者恐只是当时说话盖当时人说话自是如
此当时人自晓得后人乃以为难晓尔若使古人见今
之俗语却理会不得也以其间头绪多若去做文字时
说不尽故只直记其言语而已(广/)
尚书诸命皆分晓盖如今制诰是朝廷做底文字诸诰
皆难晓盖是时与民下说话后来追录而成之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6b 页 WYG0066-0403b.png
典谟之书恐是曾经史官润色来如周诰等篇恐只似
如今榜文晓谕俗人者方言俚语随地随时各自不同
林少颖尝曰如今人即日伏惟尊候万福使古人闻之
亦不知是何等说话(人/杰)
尚书中盘庚五诰之类实是难晓若要添减字硬说将
去尽得然只是穿凿终恐无益耳(时/举)
道夫请先生点尚书以幸后学曰某今无工夫曰先生
于书既无解若更不点则句读不分后人承舛听讹卒
如今榜文晓谕俗人者方言俚语随地随时各自不同
林少颖尝曰如今人即日伏惟尊候万福使古人闻之
亦不知是何等说话(人/杰)
尚书中盘庚五诰之类实是难晓若要添减字硬说将
去尽得然只是穿凿终恐无益耳(时/举)
道夫请先生点尚书以幸后学曰某今无工夫曰先生
于书既无解若更不点则句读不分后人承舛听讹卒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7a 页 WYG0066-0403c.png
不足以见帝王之渊懿曰公岂可如此说焉知后来无
人道夫再三请之曰书亦难点如大诰语句甚长今人
却都碎读了所以晓不得某尝欲作书说竟不曾成如
制度之属祗以疏文为本若其他未稳处更与挑剔令
分明便得又曰书疏载在璇玑玉衡处先说个天今人
读著亦无甚𦂳要以某观之若看得此则亦可以粗想
像天之与日月星辰之运进退疾迟之度皆有分数而
历数大槩亦可知矣(道夫○读/尚书法)
人道夫再三请之曰书亦难点如大诰语句甚长今人
却都碎读了所以晓不得某尝欲作书说竟不曾成如
制度之属祗以疏文为本若其他未稳处更与挑剔令
分明便得又曰书疏载在璇玑玉衡处先说个天今人
读著亦无甚𦂳要以某观之若看得此则亦可以粗想
像天之与日月星辰之运进退疾迟之度皆有分数而
历数大槩亦可知矣(道夫○读/尚书法)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7b 页 WYG0066-0403d.png
二典三谟其言奥雅学者未遽晓会后面盘诰等篇又
难看且如商书中伊尹告太甲五篇说得极切其所以
治心修身处虽为人主言然初无贵贱之别宜取细读
极好今人不于此等处理会却只理会小序某看得书
小序不是孔子自作只是周秦间低手人作然后人亦
自理会他本义未得且如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
申之申重也序者本意先说皋陶后说禹谓舜欲令禹
重说故将申字系禹字盖伏生书以益稷合于皋陶谟
难看且如商书中伊尹告太甲五篇说得极切其所以
治心修身处虽为人主言然初无贵贱之别宜取细读
极好今人不于此等处理会却只理会小序某看得书
小序不是孔子自作只是周秦间低手人作然后人亦
自理会他本义未得且如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
申之申重也序者本意先说皋陶后说禹谓舜欲令禹
重说故将申字系禹字盖伏生书以益稷合于皋陶谟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8a 页 WYG0066-0404a.png
而思曰赞赞襄哉与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俞帝
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相连申之二字便见是舜令禹重
言之意此是序者本意今人都不如此说说得虽多皆
非其本意也又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此是内外交相
养法事在外义由内制心在内礼由外作铢问礼莫是
摄心之规矩否曰礼只是这个礼如颜子非礼勿视听
言动之类皆是也又曰今学者别无事只要以心观众
理理是心中所有常存此心以观众理只是此两事耳
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相连申之二字便见是舜令禹重
言之意此是序者本意今人都不如此说说得虽多皆
非其本意也又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此是内外交相
养法事在外义由内制心在内礼由外作铢问礼莫是
摄心之规矩否曰礼只是这个礼如颜子非礼勿视听
言动之类皆是也又曰今学者别无事只要以心观众
理理是心中所有常存此心以观众理只是此两事耳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8b 页 WYG0066-0404b.png
(铢/)
问可学近读何书曰读尚书曰尚书如何看曰须要考
历代之变曰世变难看唐虞三代事浩大阔远何处测
度不若求圣人之心如尧则考其所以治民舜则考其
所以事君且如汤誓汤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熟读岂
不见汤之心大抵尚书有不必解者有须着意解者不
必解者如仲虺之诰太甲诸篇只是熟读义理自分明
何俟于解如洪范则须著意解如典谟诸篇辞稍雅奥
问可学近读何书曰读尚书曰尚书如何看曰须要考
历代之变曰世变难看唐虞三代事浩大阔远何处测
度不若求圣人之心如尧则考其所以治民舜则考其
所以事君且如汤誓汤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熟读岂
不见汤之心大抵尚书有不必解者有须着意解者不
必解者如仲虺之诰太甲诸篇只是熟读义理自分明
何俟于解如洪范则须著意解如典谟诸篇辞稍雅奥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9a 页 WYG0066-0404c.png
亦须略解若如盘庚诸篇已难解而康诰之属则已不
可解矣昔日伯恭相见语之以此渠云亦无可阙处因
语之云若如此则是读之未熟后二年相见云诚如所
说(可/学)
问读尚书欲裒诸家说观之如何先生历举王苏程陈
林少颖李叔易十馀家解讫却云便将众说看未得且
读正文见个意思了方可如此将众说看书中易晓处
直易晓其不可晓处且阙之如盘庚之类非特不可晓
可解矣昔日伯恭相见语之以此渠云亦无可阙处因
语之云若如此则是读之未熟后二年相见云诚如所
说(可/学)
问读尚书欲裒诸家说观之如何先生历举王苏程陈
林少颖李叔易十馀家解讫却云便将众说看未得且
读正文见个意思了方可如此将众说看书中易晓处
直易晓其不可晓处且阙之如盘庚之类非特不可晓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9b 页 WYG0066-0404d.png
便晓了亦要何用如周诰诸篇周公不过是说周所以
合代商之意是他当时说话其间多有不可解者亦且
观其大意所在而已又曰有功夫时更宜观史(必/大)
语德粹云尚书亦有难看者如微子等篇读至此且认
微子与父师少师哀商之沦丧已将如何其他皆然若
其文义知他当时言语如何自有不能晓矣(可/学)
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
是六朝时文字小序断不是孔子做(义刚○/论孔序)
合代商之意是他当时说话其间多有不可解者亦且
观其大意所在而已又曰有功夫时更宜观史(必/大)
语德粹云尚书亦有难看者如微子等篇读至此且认
微子与父师少师哀商之沦丧已将如何其他皆然若
其文义知他当时言语如何自有不能晓矣(可/学)
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
是六朝时文字小序断不是孔子做(义刚○/论孔序)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0a 页 WYG0066-0405a.png
汉人文字也不唤做好却是粗枝大叶书序细弱只是
魏晋人文字陈同父亦如此说
尚书注并序某疑非孔安国所作盖文宇困善不类西
汉人文章亦非后汉之文或言赵岐孟子序却自好曰
文宇絮气闷人东汉文章皆然(僩/)
尚书决非孔安国所注盖文字困善不是西汉人文章
安国汉武帝时文章岂如此但有太粗处决不如此困
善也如书序做得善弱亦非西汉人文章也(卓/)
魏晋人文字陈同父亦如此说
尚书注并序某疑非孔安国所作盖文宇困善不类西
汉人文章亦非后汉之文或言赵岐孟子序却自好曰
文宇絮气闷人东汉文章皆然(僩/)
尚书决非孔安国所注盖文字困善不是西汉人文章
安国汉武帝时文章岂如此但有太粗处决不如此困
善也如书序做得善弱亦非西汉人文章也(卓/)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0b 页 WYG0066-0405b.png
尚书孔安国傅此恐是魏晋间人所作托安国为名与
毛公诗传大段不同今观序文亦不类汉文章(汉时文/字粗魏)
(晋间文/字细)如孔丛子亦然皆是那一时人所为(广/)
孔安国尚书序只是唐人文字前汉文字甚次第司马
迁亦不曾从安国授尚书不应有一文字软即当地后
汉人作孔丛子者好作伪书然此序亦非后汉时文字
后汉文字亦好(扬/)
孔氏书序不类汉文似李陵答苏武书因问董仲舒三
毛公诗传大段不同今观序文亦不类汉文章(汉时文/字粗魏)
(晋间文/字细)如孔丛子亦然皆是那一时人所为(广/)
孔安国尚书序只是唐人文字前汉文字甚次第司马
迁亦不曾从安国授尚书不应有一文字软即当地后
汉人作孔丛子者好作伪书然此序亦非后汉时文字
后汉文字亦好(扬/)
孔氏书序不类汉文似李陵答苏武书因问董仲舒三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1a 页 WYG0066-0405c.png
策文气亦弱与晁贾诸人文章殊不同何也曰仲舒为
人宽缓其文亦如其人大抵汉自武帝后文字要入细
皆与汉初不同(必/大)
传之子孙以贻后代汉时无这般文章(义/刚)
孔安国解经最乱道看得只是孔丛子等做出来(泳○/论孔)
(传/)
某尝疑孔安国书是假书如毛公诗如此高简大段争
事汉儒训释文字多是如此有疑则阙今此却尽释之
人宽缓其文亦如其人大抵汉自武帝后文字要入细
皆与汉初不同(必/大)
传之子孙以贻后代汉时无这般文章(义/刚)
孔安国解经最乱道看得只是孔丛子等做出来(泳○/论孔)
(传/)
某尝疑孔安国书是假书如毛公诗如此高简大段争
事汉儒训释文字多是如此有疑则阙今此却尽释之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1b 页 WYG0066-0405d.png
岂有千百年前人说底话收拾于灰烬屋壁中与口传
之馀更无一字讹舛理会不得兼小序皆可疑尧典一
篇自说尧一代为治之次序至让于舜方止今却说是
让于舜后方作舜典亦是见一代政事之终始却说历
试诸艰是为要受让时作也至后诸篇皆然况先汉文
章重厚有力量今大序格致极轻疑是晋宋间文章况
孔书至东晋方出前此诸儒皆不曾见可疑之甚(大/雅)
尚书小序不知何人作大序亦不是孔安国作怕只是
之馀更无一字讹舛理会不得兼小序皆可疑尧典一
篇自说尧一代为治之次序至让于舜方止今却说是
让于舜后方作舜典亦是见一代政事之终始却说历
试诸艰是为要受让时作也至后诸篇皆然况先汉文
章重厚有力量今大序格致极轻疑是晋宋间文章况
孔书至东晋方出前此诸儒皆不曾见可疑之甚(大/雅)
尚书小序不知何人作大序亦不是孔安国作怕只是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2a 页 WYG0066-0406a.png
撰孔丛子底人作文字软善西汉文字则粗大(夔孙○/论小序)
书小序亦非孔子作与诗小序同(广/)
书序是得书于屋壁已有了想是孔家人自做底如孝
经序乱道那时也有了(焘/)
书序不可信伏生时无之其文甚弱亦不是前汉人文
字只是后汉末人又书亦多可疑者如康诰酒诰二篇
必定武王时书人只被作洛事在前惑之如武王称寡
兄朕其弟却甚正梓材一篇又不知何处录得来此与
书小序亦非孔子作与诗小序同(广/)
书序是得书于屋壁已有了想是孔家人自做底如孝
经序乱道那时也有了(焘/)
书序不可信伏生时无之其文甚弱亦不是前汉人文
字只是后汉末人又书亦多可疑者如康诰酒诰二篇
必定武王时书人只被作洛事在前惑之如武王称寡
兄朕其弟却甚正梓材一篇又不知何处录得来此与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2b 页 WYG0066-0406b.png
他人言皆不领尝与陈同甫言陈曰每常读亦不觉今
思之诚然
徐彦章问先生却除书序不以冠篇首者岂非有所疑
于其间耶曰诚有可疑且如康诰第述文王不曾说及
武王只有乃寡兄是说武王又是自称之词然则康诰
是武王诰康叔明矣但缘其中有错说周公初基处遂
使序者以为成王时事此岂可信徐曰然则殷地武王
既以封武庚而使三叔监之矣又以何处封康叔曰既
思之诚然
徐彦章问先生却除书序不以冠篇首者岂非有所疑
于其间耶曰诚有可疑且如康诰第述文王不曾说及
武王只有乃寡兄是说武王又是自称之词然则康诰
是武王诰康叔明矣但缘其中有错说周公初基处遂
使序者以为成王时事此岂可信徐曰然则殷地武王
既以封武庚而使三叔监之矣又以何处封康叔曰既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3a 页 WYG0066-0406c.png
言以殷馀民封康叔岂非封武庚之外将以封之乎又
曾见吴才老辨梓材一篇云后半截不是梓材缘其中
多是勉君乃臣告君之词未尝如前一截称王曰又称
汝为上告下之词亦自有理(壮/祖)
问序云聪明文思经作钦明文思如何曰小序不可信
问恐是作序者见经中有钦明文思遂改换钦字作聪
字否曰然
大禹谟序帝舜申之序者之意见书中皋陶陈谟了帝
曾见吴才老辨梓材一篇云后半截不是梓材缘其中
多是勉君乃臣告君之词未尝如前一截称王曰又称
汝为上告下之词亦自有理(壮/祖)
问序云聪明文思经作钦明文思如何曰小序不可信
问恐是作序者见经中有钦明文思遂改换钦字作聪
字否曰然
大禹谟序帝舜申之序者之意见书中皋陶陈谟了帝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3b 页 WYG0066-0406d.png
曰来禹汝亦昌言故先说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又
使禹亦陈昌言耳今书序固不能得书意后来说书者
又不晓序者之意只管穿凿求巧妙尔(广/)
书中迪字或解为蹈或解为行疑只是训顺字书曰惠
迪吉从逆凶惟影响逆对顺恐只当训顺也兼书中迪
字用得本皆轻棐字只与匪同被人错解作辅字至今
误用只颜师古注汉书曰棐与匪同某疑得之尚书传
是后来人做非汉人文章解得不成文字但后汉张衡
使禹亦陈昌言耳今书序固不能得书意后来说书者
又不晓序者之意只管穿凿求巧妙尔(广/)
书中迪字或解为蹈或解为行疑只是训顺字书曰惠
迪吉从逆凶惟影响逆对顺恐只当训顺也兼书中迪
字用得本皆轻棐字只与匪同被人错解作辅字至今
误用只颜师古注汉书曰棐与匪同某疑得之尚书传
是后来人做非汉人文章解得不成文字但后汉张衡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4a 页 WYG0066-0407a.png
已将棐字作辅字使不知如何王若曰周公若曰只是
一似如此说底意思若汉书皇帝若曰之类盖是宣导
德意者敷演其语或录者失其语而退记其意如此也
忱谌并训信如云天不可信张元德问惟几惟康其弼
直东莱解几作动康作静如何曰理会不得伯恭说经
多巧良久云恐难如此说问元德寻常看予克厥宅心
作存其心否曰然曰若说三有俊心三有宅心曰三有
宅三有俊则又当何如此等处皆理会不得解得这一
一似如此说底意思若汉书皇帝若曰之类盖是宣导
德意者敷演其语或录者失其语而退记其意如此也
忱谌并训信如云天不可信张元德问惟几惟康其弼
直东莱解几作动康作静如何曰理会不得伯恭说经
多巧良久云恐难如此说问元德寻常看予克厥宅心
作存其心否曰然曰若说三有俊心三有宅心曰三有
宅三有俊则又当何如此等处皆理会不得解得这一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4b 页 WYG0066-0407b.png
处碍了那一处若逐处自立说解之何书不可通良久
云宅者恐是所居之位是已用之贤俊者是未用之贤
也元德问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
汝听曰亦不可晓汉书在治忽作七始咏七始如七均
之类又如工以纳言时而飏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
之一段上文说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
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皆不可晓如命龙之辞
亦曰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
云宅者恐是所居之位是已用之贤俊者是未用之贤
也元德问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
汝听曰亦不可晓汉书在治忽作七始咏七始如七均
之类又如工以纳言时而飏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
之一段上文说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
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皆不可晓如命龙之辞
亦曰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5a 页 WYG0066-0407c.png
朕命惟允皆言谗说此须是当时有此制度今不能知
又不当杜撰胡说只得置之元德谓侯以明之挞以记
之乃是赏罚曰既是赏罚当别有施设如何只靠射岂
有无状之人才射得中便为好人乎元德问五言东莱
释作君臣民事物之言曰君臣民事物是五声所属如
宫乱则荒其君骄宫属君最大羽属物最小此是论声
若商放缓便是宫声寻常琴家最取广陵操以某观之
其声最不和平有臣陵其君之意出纳五言却恐是审
又不当杜撰胡说只得置之元德谓侯以明之挞以记
之乃是赏罚曰既是赏罚当别有施设如何只靠射岂
有无状之人才射得中便为好人乎元德问五言东莱
释作君臣民事物之言曰君臣民事物是五声所属如
宫乱则荒其君骄宫属君最大羽属物最小此是论声
若商放缓便是宫声寻常琴家最取广陵操以某观之
其声最不和平有臣陵其君之意出纳五言却恐是审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5b 页 WYG0066-0407d.png
乐知政之类如此作五言说亦颇通又云纳言之官如
汉侍中今给事中朝廷诰令先过后省可以封駮元德
问孔壁所传本科斗书孔安国以伏生所传为𨽻古定
如何曰孔壁所传平易伏生书多难晓如尧典舜典皋
陶谟益稷是伏生所传有方鸠僝功载采采等语不可
晓大禹谟一篇却平易又书中点句如天降割于我家
不少延用宁王遗我大宝龟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
定辟与古注点句不同又旧读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作
汉侍中今给事中朝廷诰令先过后省可以封駮元德
问孔壁所传本科斗书孔安国以伏生所传为𨽻古定
如何曰孔壁所传平易伏生书多难晓如尧典舜典皋
陶谟益稷是伏生所传有方鸠僝功载采采等语不可
晓大禹谟一篇却平易又书中点句如天降割于我家
不少延用宁王遗我大宝龟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
定辟与古注点句不同又旧读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作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6a 页 WYG0066-0408a.png
一句今观古记款识中多云俊在位则当于寿字绝句
矣又问盘庚如何曰不可晓如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
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全无意义又当时迁
都更不明说迁之为利不迁之为害如中篇又说神说
鬼若使如今诰命如此好一场大鹘突寻常读尚书读
了太甲伊训咸有一德便著鞔过盘庚却看说命然高
宗肜日亦自难看要之读尚书可通则通不可通姑置
之(人/杰)
矣又问盘庚如何曰不可晓如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
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全无意义又当时迁
都更不明说迁之为利不迁之为害如中篇又说神说
鬼若使如今诰命如此好一场大鹘突寻常读尚书读
了太甲伊训咸有一德便著鞔过盘庚却看说命然高
宗肜日亦自难看要之读尚书可通则通不可通姑置
之(人/杰)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6b 页 WYG0066-0408b.png
尚书二
问胜殷杀受之文是如何曰看史记载纣赴火死武王
斩其首以悬于旌恐未必如此书序某看来煞有疑相
传都说道夫子作未知如何(贺/孙)
凡数自一至五五在中自九至五五亦在中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五亦在中又曰若有前四者则方可以建极
一五行二五事三八政四五纪是也后四者却自皇极
中出三德是皇极之权人君所向用五福所威用六极
问胜殷杀受之文是如何曰看史记载纣赴火死武王
斩其首以悬于旌恐未必如此书序某看来煞有疑相
传都说道夫子作未知如何(贺/孙)
凡数自一至五五在中自九至五五亦在中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五亦在中又曰若有前四者则方可以建极
一五行二五事三八政四五纪是也后四者却自皇极
中出三德是皇极之权人君所向用五福所威用六极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7a 页 WYG0066-0408c.png
此曾南丰所说诸篇所说惟此说好又曰皇君也极标
准也皇极之君常滴水滴冻无一些不善人却不齐故
曰不协于极不罹于咎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此
便是皇建其有极又曰尚书前五篇大槩易晓后如甘
誓胤征伊训太甲咸有一德说命此皆易晓亦好此是
孔氏壁中所藏之书又曰看尚书渐渐觉晓不得便是
有长进若从头至尾解得便是乱道高宗肜日是最不
可晓者西伯戡黎是稍稍不可晓者太甲大故乱道故
准也皇极之君常滴水滴冻无一些不善人却不齐故
曰不协于极不罹于咎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此
便是皇建其有极又曰尚书前五篇大槩易晓后如甘
誓胤征伊训太甲咸有一德说命此皆易晓亦好此是
孔氏壁中所藏之书又曰看尚书渐渐觉晓不得便是
有长进若从头至尾解得便是乱道高宗肜日是最不
可晓者西伯戡黎是稍稍不可晓者太甲大故乱道故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7b 页 WYG0066-0408d.png
伊尹之言𦂳切高宗稍稍聪明故说命之言细腻又曰
读尚书有一个法半截晓得半截晓不得晓得底看晓
不得底且阙之不可强通强通则穿凿又曰敬敷五教
在宽只是不急迫慢慢地养他(节/)
书中可疑诸篇若一齐不信恐倒了六经如金縢亦有
非人情者雨反风禾尽起也是差异成王如何又恰跟
去启金縢之书然当周公纳策于匮中岂但二公知之
盘庚更没道理从古相传来如经传所引用皆此书之
读尚书有一个法半截晓得半截晓不得晓得底看晓
不得底且阙之不可强通强通则穿凿又曰敬敷五教
在宽只是不急迫慢慢地养他(节/)
书中可疑诸篇若一齐不信恐倒了六经如金縢亦有
非人情者雨反风禾尽起也是差异成王如何又恰跟
去启金縢之书然当周公纳策于匮中岂但二公知之
盘庚更没道理从古相传来如经传所引用皆此书之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8a 页 WYG0066-0409a.png
文但不知何故说得都无头且如今告谕民间一二事
做得几句如此他晓得晓不得只说道要迁更不说道
自家如何要迁如何不可以不迁万民因甚不要迁要
得人迁也须说出利害今更不说吕刑一篇如何穆王
说得散漫直从苗民蚩尤为始作乱说起若说道都是
古人元文如何出于孔氏者多分明易晓出于伏生者
都难理会(贺/孙)
惟三月哉生魄一段自是脱落分晓且如朕弟寡兄是
做得几句如此他晓得晓不得只说道要迁更不说道
自家如何要迁如何不可以不迁万民因甚不要迁要
得人迁也须说出利害今更不说吕刑一篇如何穆王
说得散漫直从苗民蚩尤为始作乱说起若说道都是
古人元文如何出于孔氏者多分明易晓出于伏生者
都难理会(贺/孙)
惟三月哉生魄一段自是脱落分晓且如朕弟寡兄是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8b 页 WYG0066-0409b.png
武王自告康叔之辞无疑盖武王周公康叔同叫作兄
岂应周公对康叔一家人说话安得叫武王作寡兄以
告其弟乎盖寡者是向人称我家我国长上之辞也只
被其中有作新大邑于周数句遂牵引得序来作成王
时书不知此是脱简且如梓材是君戒臣之辞而后截
又皆是臣戒君之辞要之此三篇断然是武王时书若
是成王不应所引多文王而不及武王且如今人才说
太祖便须及太宗也又曰某尝疑书注非孔安国作盖
岂应周公对康叔一家人说话安得叫武王作寡兄以
告其弟乎盖寡者是向人称我家我国长上之辞也只
被其中有作新大邑于周数句遂牵引得序来作成王
时书不知此是脱简且如梓材是君戒臣之辞而后截
又皆是臣戒君之辞要之此三篇断然是武王时书若
是成王不应所引多文王而不及武王且如今人才说
太祖便须及太宗也又曰某尝疑书注非孔安国作盖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9a 页 WYG0066-0409c.png
此传不应是东晋方出其文又皆不甚好不是西汉时
文(义/刚)
问周诰辞语艰涩如何看曰此等是不可晓林文说艾
轩以为方言曰只是古语如此窃意当时风俗恁地说
话人便都晓得如这物事唤做这物事今风俗不唤做
这物事便晓他不得如蔡仲之命君牙等篇乃当时与
士大夫语似今翰林所作制诰之文故甚易晓如诰是
与民语乃今官司行移晓谕文字有带时语在其中今
文(义/刚)
问周诰辞语艰涩如何看曰此等是不可晓林文说艾
轩以为方言曰只是古语如此窃意当时风俗恁地说
话人便都晓得如这物事唤做这物事今风俗不唤做
这物事便晓他不得如蔡仲之命君牙等篇乃当时与
士大夫语似今翰林所作制诰之文故甚易晓如诰是
与民语乃今官司行移晓谕文字有带时语在其中今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19b 页 WYG0066-0409d.png
但晓其可晓者不可晓处则阙之可也如诗景员维河
上下文皆易晓却此一句不可晓又如三寿作朋三寿
是何物欧阳公记古语亦有三寿之说想当时自有此
般说话人都晓得只是今不可晓问东莱书说如何曰
说得巧了向常问他有疑处否曰都解得通到两三年
后再相见曰尽有可疑者(淳○义刚录云问五诰辞语/恁地短促如何曰这般的不)
(可晓林择之云艾轩以为方言曰/亦不是方言只是古语如此云云)
安卿问君牙囧命等篇见得穆王气象甚好而后来乃
上下文皆易晓却此一句不可晓又如三寿作朋三寿
是何物欧阳公记古语亦有三寿之说想当时自有此
般说话人都晓得只是今不可晓问东莱书说如何曰
说得巧了向常问他有疑处否曰都解得通到两三年
后再相见曰尽有可疑者(淳○义刚录云问五诰辞语/恁地短促如何曰这般的不)
(可晓林择之云艾轩以为方言曰/亦不是方言只是古语如此云云)
安卿问君牙囧命等篇见得穆王气象甚好而后来乃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0a 页 WYG0066-0410a.png
有车辙马迹驰天下之事如何曰此篇乃内史太史之
属所作犹今之翰林作制诰然如君陈周官蔡仲之命
微子之命等篇亦是当时此等文字自有个格子首呼
其名而告之末又为呜呼之辞以戒之篇篇皆然观之
可见如大诰梓材多方多士等篇乃当时编人君告其
民之辞多是方言如卬字即我字沈存中以为秦语平
音而谓之卬故诸诰等篇当时下民晓得而今士人不
晓得如尚书尚衣尚食尚乃守主之意而秦语作平音
属所作犹今之翰林作制诰然如君陈周官蔡仲之命
微子之命等篇亦是当时此等文字自有个格子首呼
其名而告之末又为呜呼之辞以戒之篇篇皆然观之
可见如大诰梓材多方多士等篇乃当时编人君告其
民之辞多是方言如卬字即我字沈存中以为秦语平
音而谓之卬故诸诰等篇当时下民晓得而今士人不
晓得如尚书尚衣尚食尚乃守主之意而秦语作平音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0b 页 WYG0066-0410b.png
与常字同诸命等篇今士人以为易晓而当时下民却
晓不得(义/刚)
诗一
因论诗历言小序大无义理皆是后人杜撰先后增益
凑合而成多就诗中采摭言语更不能发明诗之大旨
才见有汉之广矣之句便以为德广所及才见有命彼
后车之言便以为不能饮食教载行苇之序但见牛羊
勿践便谓仁及草木但见戚戚兄弟便谓亲睦九族见
晓不得(义/刚)
诗一
因论诗历言小序大无义理皆是后人杜撰先后增益
凑合而成多就诗中采摭言语更不能发明诗之大旨
才见有汉之广矣之句便以为德广所及才见有命彼
后车之言便以为不能饮食教载行苇之序但见牛羊
勿践便谓仁及草木但见戚戚兄弟便谓亲睦九族见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1a 页 WYG0066-0410c.png
黄耇台背便谓养老见以祈黄耇便谓乞言见介尔景
福便谓成其福禄随文生义无复论理卷耳之序以求
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为后妃之志事固不伦矣况诗
中所谓嗟我怀人其言亲昵太甚宁后妃所得施于使
臣者哉桃夭之诗谓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为后妃之所
致而不知其为文王刑家及国其化固如此岂专后妃
所能致耶其他变风诸诗未必是刺者皆以为刺未必
是言此人必附会以为此人桑中之诗放荡留连止是
福便谓成其福禄随文生义无复论理卷耳之序以求
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为后妃之志事固不伦矣况诗
中所谓嗟我怀人其言亲昵太甚宁后妃所得施于使
臣者哉桃夭之诗谓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为后妃之所
致而不知其为文王刑家及国其化固如此岂专后妃
所能致耶其他变风诸诗未必是刺者皆以为刺未必
是言此人必附会以为此人桑中之诗放荡留连止是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1b 页 WYG0066-0410d.png
淫者相戏之辞岂有刺人之恶而反自陷于流荡之中
子衿词意轻儇亦岂刺学校之辞有女同车等皆以为
刺忽而作郑忽不娶齐女其初亦是好的意思但见后
来失国便将许多诗尽为刺忽而作考之于忽所谓淫
昏暴虐之类皆无其实至遂目为狡童岂诗人爱君之
意况其所以失国正坐柔儒阔疏亦何狡之有幽厉之
刺亦有不然甫田诸篇凡诗中无诋讥之意者皆以为
伤今思古而作其他谬误不可胜说后世但见诗序巍
子衿词意轻儇亦岂刺学校之辞有女同车等皆以为
刺忽而作郑忽不娶齐女其初亦是好的意思但见后
来失国便将许多诗尽为刺忽而作考之于忽所谓淫
昏暴虐之类皆无其实至遂目为狡童岂诗人爱君之
意况其所以失国正坐柔儒阔疏亦何狡之有幽厉之
刺亦有不然甫田诸篇凡诗中无诋讥之意者皆以为
伤今思古而作其他谬误不可胜说后世但见诗序巍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2a 页 WYG0066-0411a.png
然冠于篇首不敢复议其非至有解说不通多为饰辞
以曲护之者其误后学多矣大序却好或者谓补凑而
成亦有此理书小序亦未是只如尧典舜典便不能通
贯一篇之意尧典不独为逊舜一事舜典到历试诸艰
之外便不该通了其他书序亦然至如书大序亦疑不
是孔安国文字大抵西汉文章浑厚近古虽董仲舒刘
向之徒言语自别读书大序便觉软慢无气未必不是
后人所作也(谟/)
以曲护之者其误后学多矣大序却好或者谓补凑而
成亦有此理书小序亦未是只如尧典舜典便不能通
贯一篇之意尧典不独为逊舜一事舜典到历试诸艰
之外便不该通了其他书序亦然至如书大序亦疑不
是孔安国文字大抵西汉文章浑厚近古虽董仲舒刘
向之徒言语自别读书大序便觉软慢无气未必不是
后人所作也(谟/)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2b 页 WYG0066-0411b.png
诗二
江畴问狡童刺忽也言其疾之太重曰若以当时之暴
敛于民观之为言亦不为重盖民之于君聚则为君臣
散则为仇雠虽如孟子所谓君之视臣如草芥则民视
君如寇雠是也然诗人之意本不如此何曾言狡童是
刺忽而序诗者妄意言之致得人如此说圣人言郑声
淫者盖郑人之诗多是言当时风俗男女淫奔故有此
等语狡童想说当时之人非刺其君也又曰诗辞多是
江畴问狡童刺忽也言其疾之太重曰若以当时之暴
敛于民观之为言亦不为重盖民之于君聚则为君臣
散则为仇雠虽如孟子所谓君之视臣如草芥则民视
君如寇雠是也然诗人之意本不如此何曾言狡童是
刺忽而序诗者妄意言之致得人如此说圣人言郑声
淫者盖郑人之诗多是言当时风俗男女淫奔故有此
等语狡童想说当时之人非刺其君也又曰诗辞多是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3a 页 WYG0066-0411c.png
出于当时乡谈鄙俚之语杂而为之如䲭鸮云拮据捋
荼之语皆此类也又曰此言乃周公为之周公不知其
人如何然其言皆聱牙难考如书中周公之言便难读
如立政君奭之篇是也最好者惟无逸一书中间用字
亦有诪张为幻之语至若周官蔡仲等篇却是官样文
字必出于当时有司润色之文非纯周公语也又曰古
人作诗多有用意不相连续如嘒彼小星三五在东释
者皆云小星者是在天至小之星也三五在东者是五
荼之语皆此类也又曰此言乃周公为之周公不知其
人如何然其言皆聱牙难考如书中周公之言便难读
如立政君奭之篇是也最好者惟无逸一书中间用字
亦有诪张为幻之语至若周官蔡仲等篇却是官样文
字必出于当时有司润色之文非纯周公语也又曰古
人作诗多有用意不相连续如嘒彼小星三五在东释
者皆云小星者是在天至小之星也三五在东者是五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3b 页 WYG0066-0411d.png
纬之星应在于东也其言全不相贯(卓/)
老庄
问孟子与庄子同时否曰庄子后得几年然亦不争多
或云庄子都不说著孟子一句曰孟子生平足迹只齐
鲁滕宋大梁之间不曾过大梁之南庄子自是楚人想
见声闻不相接大抵楚地便多有此样差异底人物学
问所以孟子说陈良云云曰如今看许行之说如此鄙
陋当时亦有数十百人从他是如何曰不特此也如庄
老庄
问孟子与庄子同时否曰庄子后得几年然亦不争多
或云庄子都不说著孟子一句曰孟子生平足迹只齐
鲁滕宋大梁之间不曾过大梁之南庄子自是楚人想
见声闻不相接大抵楚地便多有此样差异底人物学
问所以孟子说陈良云云曰如今看许行之说如此鄙
陋当时亦有数十百人从他是如何曰不特此也如庄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4a 页 WYG0066-0412a.png
子书中说惠施邓析之徒与夫坚白异同之论(历举/其说)是
甚么学问然亦自名家或云他恐是借此以显理曰便
是禅家要如此凡事须要倒说如所谓不管夜行投明
要到如人上树口衔树枝手足悬空却要答话皆是此
意广云通鉴中载孔子顺与公孙龙辩说数语似好曰
此出在孔丛子其他说话又不如此此书必是后汉时
人撰者若是古书前汉时又都不见说是如何其中所
载孔安国书之类其气象萎薾都不似西京时文章(广/)
甚么学问然亦自名家或云他恐是借此以显理曰便
是禅家要如此凡事须要倒说如所谓不管夜行投明
要到如人上树口衔树枝手足悬空却要答话皆是此
意广云通鉴中载孔子顺与公孙龙辩说数语似好曰
此出在孔丛子其他说话又不如此此书必是后汉时
人撰者若是古书前汉时又都不见说是如何其中所
载孔安国书之类其气象萎薾都不似西京时文章(广/)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4b 页 WYG0066-0412b.png
雷击所在只一气滚来间有见而不为害只缘气未掤
裂有所击者皆是已发蔡季通云人于雷所击处收得
雷斧之属是一气击后方始结成不是将这个来打物
见人拾得石斧如今斧之状似细黄石因说道士行五
雷法先生曰今极卑陋是道士许多说话全乱道蔡云
禅家又胜似他曰禅家已是九分乱道了他又把佛家
言语参杂在里面如佛经本自远方外国来故语音差
异有许多差异字人都理会不得他便撰许多符咒千
裂有所击者皆是已发蔡季通云人于雷所击处收得
雷斧之属是一气击后方始结成不是将这个来打物
见人拾得石斧如今斧之状似细黄石因说道士行五
雷法先生曰今极卑陋是道士许多说话全乱道蔡云
禅家又胜似他曰禅家已是九分乱道了他又把佛家
言语参杂在里面如佛经本自远方外国来故语音差
异有许多差异字人都理会不得他便撰许多符咒千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5a 页 WYG0066-0412c.png
般万样教人理会不得极是陋蔡云道士有个庄老在
上却不去理会曰如今秀才读多少书理会自家道理
不出他又那得心情去理会庄老蔡云无人理会得老
子通透大段鼓动得人恐非佛教之比曰公道如何蔡
云缘他带治国平天下道理在曰做得出也只是个曹
参蔡云曹参未能尽其术曰也只是恁地只是藏缩无
形影因问蔡曰公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如何说蔡曰只是无名
上却不去理会曰如今秀才读多少书理会自家道理
不出他又那得心情去理会庄老蔡云无人理会得老
子通透大段鼓动得人恐非佛教之比曰公道如何蔡
云缘他带治国平天下道理在曰做得出也只是个曹
参蔡云曹参未能尽其术曰也只是恁地只是藏缩无
形影因问蔡曰公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如何说蔡曰只是无名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5b 页 WYG0066-0412d.png
是天地之始有名便是有形气了向见先生说庚桑子
一篇都是禅今看来果是曰若其他篇亦自有禅话但
此篇首尾都是这话又问蔡曰庄子虚无因应如何点
曰只是恁地点多有人将虚无自做一句非是他后面
又自解如何是无如何是因又云庄子文章只信口流
出煞高蔡云列子亦好曰列子固好但说得困弱不如
庄子问老子如何曰老子又较深厚蔡云看庄周传说
似乎庄子师于列子云先有作者如此恐是指列子曰
一篇都是禅今看来果是曰若其他篇亦自有禅话但
此篇首尾都是这话又问蔡曰庄子虚无因应如何点
曰只是恁地点多有人将虚无自做一句非是他后面
又自解如何是无如何是因又云庄子文章只信口流
出煞高蔡云列子亦好曰列子固好但说得困弱不如
庄子问老子如何曰老子又较深厚蔡云看庄周传说
似乎庄子师于列子云先有作者如此恐是指列子曰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6a 页 WYG0066-0413a.png
这是说道理未必是师列子蔡问原于道德之意是谁
道德曰这道德只自是他道德蔡云人多作吾圣人道
德太史公智识卑下便把这处作非细看便把作大学
中庸看了曰大学中庸且过一边公恁地说了主张史
记人道如何大凡看文字只看自家心下先自偏曲了
看人说甚么事都只入这意来如大路看不见只行下
偏蹊曲径去如分明大字不看却只看从罅缝四旁处
去如字写在上面不看却就字背后面看如人眼自花
道德曰这道德只自是他道德蔡云人多作吾圣人道
德太史公智识卑下便把这处作非细看便把作大学
中庸看了曰大学中庸且过一边公恁地说了主张史
记人道如何大凡看文字只看自家心下先自偏曲了
看人说甚么事都只入这意来如大路看不见只行下
偏蹊曲径去如分明大字不看却只看从罅缝四旁处
去如字写在上面不看却就字背后面看如人眼自花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6b 页 WYG0066-0413b.png
了看见眼前物事都差了便说道即恁地蔡云不平心
看文字将使天地都易位了曰道理只是这一个道理
但看之者情伪变态言语文章自有千般万样合说东
却说西合说这里却说那里都自将自家偏曲底心求
古人意又云如太史公说话也怕古人有这般人只自
家心下不当如此将临川何言江默之事观之说道公
羊榖梁是姓姜人一手做也有这般事尚书序不似孔
安国作其文软弱不似西汉人文西汉文粗豪也不似
看文字将使天地都易位了曰道理只是这一个道理
但看之者情伪变态言语文章自有千般万样合说东
却说西合说这里却说那里都自将自家偏曲底心求
古人意又云如太史公说话也怕古人有这般人只自
家心下不当如此将临川何言江默之事观之说道公
羊榖梁是姓姜人一手做也有这般事尚书序不似孔
安国作其文软弱不似西汉人文西汉文粗豪也不似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7a 页 WYG0066-0413c.png
东汉人文东汉人文有骨肋也不似东晋人文东晋如
孔坦疏也自得他文是大段弱读来却宛顺是做孔丛
子的人一手做看孔丛子撰许多说话极是陋只看他
撰造说陈涉那得许多说话正史都无之他却说道自
好陈涉不能从之看他文卑弱说到后面都无合杀蔡
云恐是孔家子孙曰也不见得蔡说春秋吕氏解煞好
曰那个说不好如一句经在这里说做褒也得也有许
多说话做贬也得也有许多说话都自说得似又云如
孔坦疏也自得他文是大段弱读来却宛顺是做孔丛
子的人一手做看孔丛子撰许多说话极是陋只看他
撰造说陈涉那得许多说话正史都无之他却说道自
好陈涉不能从之看他文卑弱说到后面都无合杀蔡
云恐是孔家子孙曰也不见得蔡说春秋吕氏解煞好
曰那个说不好如一句经在这里说做褒也得也有许
多说话做贬也得也有许多说话都自说得似又云如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7b 页 WYG0066-0413d.png
史记秦纪分明是国史中间尽谨严若如今人把来生
意说也都由他说春秋只是旧史录在这里蔡云如先
生做通鉴纲目是有意是无意须是有去取如春秋圣
人岂无意曰圣人虽有意今亦不可知却妄为之说不
得蔡云左氏怕是左史倚相之后盖左传中楚事甚详
曰以三传较之在左氏得七八分蔡云道理则榖梁及
七八分或云三传中间有许多騃处都是其学者后来
添入(贺/孙)
意说也都由他说春秋只是旧史录在这里蔡云如先
生做通鉴纲目是有意是无意须是有去取如春秋圣
人岂无意曰圣人虽有意今亦不可知却妄为之说不
得蔡云左氏怕是左史倚相之后盖左传中楚事甚详
曰以三传较之在左氏得七八分蔡云道理则榖梁及
七八分或云三传中间有许多騃处都是其学者后来
添入(贺/孙)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8a 页 WYG0066-0414a.png
历代一
汉书有秀才做底文章有妇人做底文字亦有载当时
狱辞者秀才文章便易晓当时文字多碎句难读尚书
便有如此底周官只如今文字太齐整了
战国汉唐诸子
文中子议论多是中间暗了一段无分明其间弟子问
答姓名多是唐辅相恐亦不然盖诸人更无一语及其
师人以为王通与长孙无忌不足故诸人惧无忌而不
汉书有秀才做底文章有妇人做底文字亦有载当时
狱辞者秀才文章便易晓当时文字多碎句难读尚书
便有如此底周官只如今文字太齐整了
战国汉唐诸子
文中子议论多是中间暗了一段无分明其间弟子问
答姓名多是唐辅相恐亦不然盖诸人更无一语及其
师人以为王通与长孙无忌不足故诸人惧无忌而不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8b 页 WYG0066-0414b.png
敢言亦无此理如郑公岂畏人者哉七制之主亦不知
其何故以七制名之此必因其续书中曾采七君事迹
以为书而名之曰七制如二典体例今无可考大率多
是依仿而作如以董常如颜子则是以孔子自居谓诸
公可为辅相之类皆是撰成要安排七制之君为它之
尧舜考其事迹亦多不合刘禹锡作歙池江州观察王
公墓碑乃仲淹四代祖碑中载祖讳多不同及阮逸所
注并载关朗等事亦多不实王通大业中死自不同时
其何故以七制名之此必因其续书中曾采七君事迹
以为书而名之曰七制如二典体例今无可考大率多
是依仿而作如以董常如颜子则是以孔子自居谓诸
公可为辅相之类皆是撰成要安排七制之君为它之
尧舜考其事迹亦多不合刘禹锡作歙池江州观察王
公墓碑乃仲淹四代祖碑中载祖讳多不同及阮逸所
注并载关朗等事亦多不实王通大业中死自不同时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9a 页 WYG0066-0414c.png
如推说十七代祖亦不应辽远如此唐李翱己自论中
说可比太公家教则其书之出亦已久矣伊川谓文中
子有些格言被后人添入坏了看来必是阮逸诸公增
益张大复借显者以为重耳今之伪书甚多如镇江府
印关子明易并麻衣道者易皆是伪书麻衣易正是南
康戴绍韩所作昨在南康观其言论皆本于此及一访
之见其著述大率多类麻衣文体其言险侧轻佻不合
道理又尝见一书名曰子华子说天地阴阳亦说义理
说可比太公家教则其书之出亦已久矣伊川谓文中
子有些格言被后人添入坏了看来必是阮逸诸公增
益张大复借显者以为重耳今之伪书甚多如镇江府
印关子明易并麻衣道者易皆是伪书麻衣易正是南
康戴绍韩所作昨在南康观其言论皆本于此及一访
之见其著述大率多类麻衣文体其言险侧轻佻不合
道理又尝见一书名曰子华子说天地阴阳亦说义理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29b 页 WYG0066-0414d.png
人事皆支离妄作至如世传繁露玉杯等书皆非其实
大抵古今文字皆可考验古文自是庄重至如孔安国
书序并注中语多非安国所作盖西汉文章虽粗亦劲
今书序即是六朝软慢文体因举史记所载汤诰并武
王伐纣言词不典不知是甚底齐东野人之语也(谟/)
文集六条
答孙季和
县事想日有伦理学校固不免为举子文然亦须告以
大抵古今文字皆可考验古文自是庄重至如孔安国
书序并注中语多非安国所作盖西汉文章虽粗亦劲
今书序即是六朝软慢文体因举史记所载汤诰并武
王伐纣言词不典不知是甚底齐东野人之语也(谟/)
文集六条
答孙季和
县事想日有伦理学校固不免为举子文然亦须告以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0a 页 WYG0066-0415a.png
圣学门庭命士子略知修己治人之实庶几于中或有
兴起作将来种子浙间学问一向外驰百怪俱出不知
亦颇觉其弊否宁海僧极令人念之亦可属之端叔兄
弟否若救得此人出彼陷□足使闻者悚动所系实不
轻也所疑三条皆恐未然试深味之当自见得古今书
文杂见先秦古记各有證验岂容废绌不能无可疑处
只当玩其所可知而阙其所不可知耳小序决非孔门
之旧安国序亦决非西汉文章向来语人人多不解惟
兴起作将来种子浙间学问一向外驰百怪俱出不知
亦颇觉其弊否宁海僧极令人念之亦可属之端叔兄
弟否若救得此人出彼陷□足使闻者悚动所系实不
轻也所疑三条皆恐未然试深味之当自见得古今书
文杂见先秦古记各有證验岂容废绌不能无可疑处
只当玩其所可知而阙其所不可知耳小序决非孔门
之旧安国序亦决非西汉文章向来语人人多不解惟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0b 页 WYG0066-0415b.png
陈同父闻之不疑要是渠识得文字体制意度耳读书
玩理外考證又是一种工夫所得无几而费力不少向
来偶自好之固是一病然亦不可谓无助也孔氏书序
与孔丛子文中子大略相似所书孔臧不为宰相而礼
赐如三公等事皆无其实而通鉴亦误信之则考之不
精甚矣
尚书
汉孔安国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
玩理外考證又是一种工夫所得无几而费力不少向
来偶自好之固是一病然亦不可谓无助也孔氏书序
与孔丛子文中子大略相似所书孔臧不为宰相而礼
赐如三公等事皆无其实而通鉴亦误信之则考之不
精甚矣
尚书
汉孔安国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1a 页 WYG0066-0415c.png
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陆德明曰伏羲风姓/以木德王即太皞也)
(书契刻木而书其侧以约事也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文文字籍书籍)伏羲
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
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
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陆/氏)
(曰神农炎帝也姜姓以火德王黄帝轩辕也姬姓以土/德王一号有熊氏坟大也少昊金天氏己姓黄帝之子)
(以金德王颛顼高阳氏姬姓黄帝之孙以水德王高辛/帝喾也黄帝之曾孙姬姓以木德王唐帝尧也姓伊耆)
(氏帝喾之子初为唐侯后为天子都陶故号陶唐氏以/火德王虞帝舜也姓姚氏国号有虞颛顼六世孙以土)
(书契刻木而书其侧以约事也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文文字籍书籍)伏羲
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
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
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陆/氏)
(曰神农炎帝也姜姓以火德王黄帝轩辕也姬姓以土/德王一号有熊氏坟大也少昊金天氏己姓黄帝之子)
(以金德王颛顼高阳氏姬姓黄帝之孙以水德王高辛/帝喾也黄帝之曾孙姬姓以木德王唐帝尧也姓伊耆)
(氏帝喾之子初为唐侯后为天子都陶故号陶唐氏以/火德王虞帝舜也姓姚氏国号有虞颛顼六世孙以土)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1b 页 WYG0066-0415d.png
(德王夏禹有天下之号也以金德王商汤有天下之号/也亦号殷以水德王周文王武王有天下之号也以木)
(德王揆/度也)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
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
书也春秋左氏传曰楚左氏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
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陆氏曰索求也倚相/楚灵王时史官也)先君
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
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
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
(德王揆/度也)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
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
书也春秋左氏传曰楚左氏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
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陆氏曰索求也倚相/楚灵王时史官也)先君
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
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
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2a 页 WYG0066-0416a.png
讫于周芟夷烦乱剪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
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宏至道
示人主以轨范也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举而行三千
之徒并受其义(程子曰所谓大道若性与天道之说圣/人岂得而去之哉若言阴阳四时七政)
(五行之道亦必至要之理非如后世之繁衍末术也固/亦常道圣人所以不去也或者所谓羲农之书乃后人)
(称述当时之事失其义理如许行为神农之言及阴阳/权变医方称黄帝之说耳此圣人所以去之也五典既)
(皆常道又去其三盖上古虽已有文字而国制立法度/为治有迹得以纪载有史官以识其事自尧始耳○今)
(按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周公所录必非伪妄知/春秋时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书犹有存者若果全备)
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宏至道
示人主以轨范也帝王之制坦然明白可举而行三千
之徒并受其义(程子曰所谓大道若性与天道之说圣/人岂得而去之哉若言阴阳四时七政)
(五行之道亦必至要之理非如后世之繁衍末术也固/亦常道圣人所以不去也或者所谓羲农之书乃后人)
(称述当时之事失其义理如许行为神农之言及阴阳/权变医方称黄帝之说耳此圣人所以去之也五典既)
(皆常道又去其三盖上古虽已有文字而国制立法度/为治有迹得以纪载有史官以识其事自尧始耳○今)
(按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周公所录必非伪妄知/春秋时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书犹有存者若果全备)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2b 页 WYG0066-0416b.png
(孔子亦不应悉删去之或其简编脱落不可通晓或是/孔子所见止自唐虞以下不可知耳今亦不必深究其)
(说/也)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
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秦国名始皇名政并六/国为天子自号始皇帝)
(焚诗书在三十四年坑儒在三十五年颜师古曰家语/云孔腾字子襄畏秦法峻急藏尚书孝经论语于夫子)
(旧堂壁中而汉记尹敏传云孔/鲋所藏二说不同未知孰是)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
求儒雅以阐大猷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
傅授裁二十馀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
世莫得闻(汉艺文志云尚书经二十九篇法云伏生所/授者儒林传云伏生名胜故为秦博士以秦)
(说/也)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
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秦国名始皇名政并六/国为天子自号始皇帝)
(焚诗书在三十四年坑儒在三十五年颜师古曰家语/云孔腾字子襄畏秦法峻急藏尚书孝经论语于夫子)
(旧堂壁中而汉记尹敏传云孔/鲋所藏二说不同未知孰是)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
求儒雅以阐大猷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
傅授裁二十馀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百篇之义
世莫得闻(汉艺文志云尚书经二十九篇法云伏生所/授者儒林传云伏生名胜故为秦博士以秦)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3a 页 WYG0066-0416c.png
(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孝文)
(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
(颜师古曰卫宏定古文尚书序云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
(知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已陆氏曰二十馀篇即/马郑所注二十九篇是也孔颖达曰泰誓本非伏生所)
(传武帝之世始出而得行史因以入于伏生所传之内/故云二十九篇也○今按此序言伏生失其本经口以)
(传授汉书乃言初亦壁藏而后亡数十篇其说不同盖/传闻异辞尔至于篇数亦复不同者伏生本但有尧典)
(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方多)
(士立政无逸君奭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凡二十八/篇今加泰誓一篇故为二十九篇耳其泰誓真伪之说)
(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
(颜师古曰卫宏定古文尚书序云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
(知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已陆氏曰二十馀篇即/马郑所注二十九篇是也孔颖达曰泰誓本非伏生所)
(传武帝之世始出而得行史因以入于伏生所传之内/故云二十九篇也○今按此序言伏生失其本经口以)
(传授汉书乃言初亦壁藏而后亡数十篇其说不同盖/传闻异辞尔至于篇数亦复不同者伏生本但有尧典)
(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方多)
(士立政无逸君奭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凡二十八/篇今加泰誓一篇故为二十九篇耳其泰誓真伪之说)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3b 页 WYG0066-0416d.png
(详见本篇此/未暇论也)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
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殷周之书及传论语
孝经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
不坏宅悉以书还孔氏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
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𨽻古定更
以竹简写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于
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
于顾命复出此篇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其馀
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殷周之书及传论语
孝经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
不坏宅悉以书还孔氏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
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𨽻古定更
以竹简写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于
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
于顾命复出此篇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其馀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4a 页 WYG0066-0417a.png
错乱磨灭弗可复知悉上送官藏之书府以待能者(陆/氏)
(曰共王汉景帝之子名馀传谓春秋也一云周易十翼/非经谓之传科斗虫名虾蟆子书形似之为𨽻古定谓)
(用𨽻书以易古文二十五篇者谓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三篇咸有一德说命三篇)
(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囧/命也复出者舜典益稷盘庚二篇康王之诰凡五篇其)
(百篇之序文合为一篇共为五十九篇即今所行五十/八篇而以序冠篇首者也为四十六卷者孔疏以为同)
(序者同卷异序者异卷也同序者太甲盘庚说命泰誓/皆三篇共序减八卷又大禹皋陶谟益稷康诰酒诰梓)
(材亦各三篇共序又减四卷通前减十二卷以五十八/卷减十二卷故但为四十六卷也其馀错乱磨灭者汨)
(作九共九篇槁饫帝告釐沃汤征汝鸠汝方夏社疑至/臣扈典宝明居肆命徂后沃丁咸乂四篇伊陟原命仲)
(曰共王汉景帝之子名馀传谓春秋也一云周易十翼/非经谓之传科斗虫名虾蟆子书形似之为𨽻古定谓)
(用𨽻书以易古文二十五篇者谓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三篇咸有一德说命三篇)
(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囧/命也复出者舜典益稷盘庚二篇康王之诰凡五篇其)
(百篇之序文合为一篇共为五十九篇即今所行五十/八篇而以序冠篇首者也为四十六卷者孔疏以为同)
(序者同卷异序者异卷也同序者太甲盘庚说命泰誓/皆三篇共序减八卷又大禹皋陶谟益稷康诰酒诰梓)
(材亦各三篇共序又减四卷通前减十二卷以五十八/卷减十二卷故但为四十六卷也其馀错乱磨灭者汨)
(作九共九篇槁饫帝告釐沃汤征汝鸠汝方夏社疑至/臣扈典宝明居肆命徂后沃丁咸乂四篇伊陟原命仲)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4b 页 WYG0066-0417b.png
(丁河亶甲祖乙高宗之训分器旅巢命归禾嘉禾成/王政将蒲姑贿肃慎之命亳姑凡四十二篇也今亡)承
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
群言以立训传约文申义敷畅厥旨庶几有补于将来
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
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今按此百篇之序出孔氏壁/中汉书艺文志以为孔子纂)
(书而为之序言其作意然以今考之其于见存之篇虽/颇依文立义而亦无所发明其间如康诰酒诰梓材之)
(属则与经文又有自相戾者其于己亡之篇则依阿简/略尤无所补其非孔子所作明甚然相承已久今亦未)
(敢轻议且㨿安国此序复合为一以/附经后而其相戾之说见本篇云)既毕会国有巫蛊
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
群言以立训传约文申义敷畅厥旨庶几有补于将来
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
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今按此百篇之序出孔氏壁/中汉书艺文志以为孔子纂)
(书而为之序言其作意然以今考之其于见存之篇虽/颇依文立义而亦无所发明其间如康诰酒诰梓材之)
(属则与经文又有自相戾者其于己亡之篇则依阿简/略尤无所补其非孔子所作明甚然相承已久今亦未)
(敢轻议且㨿安国此序复合为一以/附经后而其相戾之说见本篇云)既毕会国有巫蛊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5a 页 WYG0066-0417c.png
事经籍道息用不复以闻传之子孙以贻后代若好古
博雅君子与我同志亦所不隐也(陆氏曰汉武帝末征/和中江充造蛊败戾)
(太子○今按此序不类西汉文字疑或后人所托然无/所据未敢必也以其所序本末颇详故备载之读者宜)
(细考/焉)汉书艺文志云书者古之号令号令于众其言不
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
而可知也(括苍叶梦得曰尚书文皆奇涩非作文者故/欲如此盖当时语自尔也○今按此说是也)
(大抵书之训诰多奇涩而誓命多平易盖训诰皆是记/录当时号令于众之本语故其间多有方言及古语在)
(当时则人所共晓而于今世反为难知誓命则是当时/史官所撰檃括润色粗有体制故在今日亦不难晓耳)
博雅君子与我同志亦所不隐也(陆氏曰汉武帝末征/和中江充造蛊败戾)
(太子○今按此序不类西汉文字疑或后人所托然无/所据未敢必也以其所序本末颇详故备载之读者宜)
(细考/焉)汉书艺文志云书者古之号令号令于众其言不
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
而可知也(括苍叶梦得曰尚书文皆奇涩非作文者故/欲如此盖当时语自尔也○今按此说是也)
(大抵书之训诰多奇涩而誓命多平易盖训诰皆是记/录当时号令于众之本语故其间多有方言及古语在)
(当时则人所共晓而于今世反为难知誓命则是当时/史官所撰檃括润色粗有体制故在今日亦不难晓耳)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5b 页 WYG0066-0417d.png
孔颖达曰孔君作传值巫蛊不行以终前汉诸儒知孔
本五十八篇不见孔传遂有张霸之徒伪作舜典汨作
九共九篇大禹谟益稷五子之歌胤征汤诰咸有一德
典宝伊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囧命二十四篇除九共
九篇共为十六卷盖亦略见百篇之序故以伏生二十
八篇者舜典益稷盘庚二篇康王之诰及泰誓三篇共
为三十四篇并伪作二十四篇十六卷附以求合于孔
氏之五十八篇四十六卷之数也刘向班固刘歆贾逵
本五十八篇不见孔传遂有张霸之徒伪作舜典汨作
九共九篇大禹谟益稷五子之歌胤征汤诰咸有一德
典宝伊训肆命原命武成旅獒囧命二十四篇除九共
九篇共为十六卷盖亦略见百篇之序故以伏生二十
八篇者舜典益稷盘庚二篇康王之诰及泰誓三篇共
为三十四篇并伪作二十四篇十六卷附以求合于孔
氏之五十八篇四十六卷之数也刘向班固刘歆贾逵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6a 页 WYG0066-0418a.png
马融郑玄之徒皆不见真古文而误以此为古文之书
服虔杜预亦不之知见至晋王肃始以窃见而晋书又
云郑冲以古文授苏愉愉授梁柳柳之内兄皇甫谧又
从柳得之而柳又以授臧曹曹始授梅赜赜乃于前晋
奏上其书而施行焉(今按汉书所引泰誓云诬神者殃/及三世又云立功立事惟以永年)
(疑即武帝之世所得者律历志所引伊训毕命字画有/与古文略同者疑即伏生口传而晁错所属读者其引)
(武成则伏生无此篇必/是张霸所伪作者矣)
今按汉书以伏生之书为今文而谓安国之书为古
服虔杜预亦不之知见至晋王肃始以窃见而晋书又
云郑冲以古文授苏愉愉授梁柳柳之内兄皇甫谧又
从柳得之而柳又以授臧曹曹始授梅赜赜乃于前晋
奏上其书而施行焉(今按汉书所引泰誓云诬神者殃/及三世又云立功立事惟以永年)
(疑即武帝之世所得者律历志所引伊训毕命字画有/与古文略同者疑即伏生口传而晁错所属读者其引)
(武成则伏生无此篇必/是张霸所伪作者矣)
今按汉书以伏生之书为今文而谓安国之书为古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6b 页 WYG0066-0418b.png
文以今考之则今文多艰涩而古文反平易或者以
为令文自伏生女子口授晁错时失之则先秦古书
所引之文皆已如此恐其未必然也或者以为记录
之实语难工而润色之雅词易好故训诰誓命有难
易之不同此为近之然伏生倍文暗诵乃偏得其所
难而安国考定于科斗古书错乱磨灭之馀反专得
其所易则又有不可晓者至于诸序之文或颇与经
不合而安国之序又绝不类西京文字亦皆可疑独
为令文自伏生女子口授晁错时失之则先秦古书
所引之文皆已如此恐其未必然也或者以为记录
之实语难工而润色之雅词易好故训诰誓命有难
易之不同此为近之然伏生倍文暗诵乃偏得其所
难而安国考定于科斗古书错乱磨灭之馀反专得
其所易则又有不可晓者至于诸序之文或颇与经
不合而安国之序又绝不类西京文字亦皆可疑独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7a 页 WYG0066-0418c.png
诸序之本不先经则赖安国之序而可见故今别定
此本壹以诸篇本文为经而复合序篇于后使览者
得见圣经之旧而不乱乎诸儒之说又论其所以不
可知者如此使学者姑务沉潜反复乎其所易而不
必穿凿傅会于其难者云
记尚书三义(其三/)
棐本木名而借为匪字颜师古注汉书云棐古匪字通
用是也天畏匪忱犹曰天难谋尔孔傅训作辅字殊无
此本壹以诸篇本文为经而复合序篇于后使览者
得见圣经之旧而不乱乎诸儒之说又论其所以不
可知者如此使学者姑务沉潜反复乎其所易而不
必穿凿傅会于其难者云
记尚书三义(其三/)
棐本木名而借为匪字颜师古注汉书云棐古匪字通
用是也天畏匪忱犹曰天难谋尔孔傅训作辅字殊无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7b 页 WYG0066-0418d.png
义理尝疑今孔传并序皆不类西京文字气象未必真
安国所作只与孔丛子同是一手伪书盖其言多相表
里而训诂亦多出小尔雅也此事先儒所未言而予独
疑之未敢必其然也姑识其说以俟知者
书临漳所刋四经后(书/)
世传孔安国尚书序言伏生口传书二十八篇尧典皋
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
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
安国所作只与孔丛子同是一手伪书盖其言多相表
里而训诂亦多出小尔雅也此事先儒所未言而予独
疑之未敢必其然也姑识其说以俟知者
书临漳所刋四经后(书/)
世传孔安国尚书序言伏生口传书二十八篇尧典皋
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
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8a 页 WYG0066-0419a.png
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孔氏壁
中书增多二十五篇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仲虺之诰
汤诰伊训太甲上太甲中大甲下咸有一德说命上说
命中说命下泰誓上泰誓中泰誓下武成旅獒微子之
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囧命分伏生书中四
篇为九篇又增多五篇舜典益稷盘庚中盘庚下康王
之诰并序一篇合之凡五十九篇及安国作传遂引序
以冠其篇首而定为五十八篇今世所行公私版本是
中书增多二十五篇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仲虺之诰
汤诰伊训太甲上太甲中大甲下咸有一德说命上说
命中说命下泰誓上泰誓中泰誓下武成旅獒微子之
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囧命分伏生书中四
篇为九篇又增多五篇舜典益稷盘庚中盘庚下康王
之诰并序一篇合之凡五十九篇及安国作传遂引序
以冠其篇首而定为五十八篇今世所行公私版本是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8b 页 WYG0066-0419b.png
也然汉儒以伏生之书为今文而谓安国之书为古文
以今考之则今文多艰涩而古文反平易或者以为今
文自伏生女子口授晁错时失之则先秦古书所引之
文皆已如此或者以为记录之实语难工而润色之雅
词易好则暗诵者不应偏得所难而考文者反专得其
所易是皆有不可知者至诸序之文或颇与经不合如
康诰酒诰梓材之类而安国之序又绝不类西京文字
亦皆可疑独诸序之本不先经则赖安国之序而可见
以今考之则今文多艰涩而古文反平易或者以为今
文自伏生女子口授晁错时失之则先秦古书所引之
文皆已如此或者以为记录之实语难工而润色之雅
词易好则暗诵者不应偏得所难而考文者反专得其
所易是皆有不可知者至诸序之文或颇与经不合如
康诰酒诰梓材之类而安国之序又绝不类西京文字
亦皆可疑独诸序之本不先经则赖安国之序而可见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9a 页 WYG0066-0419c.png
故今别定此本一以诸篇本文为经而复合序篇于后
使览者得见圣经之旧而不乱乎诸儒之说又论其所
以不可知者如此使读者姑务沈潜反复乎其所易而
不必穿凿附会于其所难者云绍熙庚戌十月壬辰新
安朱熹识
使览者得见圣经之旧而不乱乎诸儒之说又论其所
以不可知者如此使读者姑务沈潜反复乎其所易而
不必穿凿附会于其所难者云绍熙庚戌十月壬辰新
安朱熹识
尚书古文疏證 附录 第 39b 页 WYG0066-0419d.png
尚书古文疏證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