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059-06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融堂书解卷十七
             宋 钱时 撰
立政
周公作立政
 周公复辟六官之制固已大备虽然政则备矣而所
 以立其政者则全在人也周公此日作书以告成王
 专以得人为立政之本而知人又得人之本如曰迪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059-0611b.png
 知曰克知曰灼见曰灼知及推原文王则又自克厥
 宅心之外无他说呜呼至矣哉此心不明安能知人
 不能知人安能得人
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
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
鲜哉
 若曰者史氏记述之言也周公拜手稽首而后告则
 当如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矣而此云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059-0611c.png
 尔者盖致君尽礼既躬行之又宣言之曰敢拜手稽
 首以告如召诰锡周公曰拜手稽首旅王若公也用
 咸戒于王先儒谓周公率群臣进戒与说命咸谏同
 然说命明言群臣咸戒谏于王而此书未尝有群臣
 之文周公叔父也今既复辟遂以立政之要倾倒为
 王言之非群臣所得预也咸皆也咸戒者特罄竭底
 蕴悉以戒王耳与下文咸告孺子同常伯常任准人
 即三宅是也看得此书后面虽举众官而纲领全在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059-0611d.png
 三宅节节变文不同曰乃牧曰牧夫曰司牧人皆谓
 常伯也曰乃事曰任人曰常事曰立事皆谓常任也
 曰乃准曰准夫皆谓准人也先儒谓常伯三公百官
 之长此说虽近之而未明盖成王时周召分陕为二
 伯周公既没召毕为二伯中分天下而治之康王之
 诰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
 应门右二伯即常伯也居中以统治诸侯故亦曰牧
 三公实任之其唐虞之四岳欤或以为州牧侯伯则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059-0612a.png
 如之何而在王左右也常任六卿也以其分掌天地
 四时之事故曰常任准人者弹纠之官此朝廷之绳
 墨上下所取以为准则者故曰准人或以为士官者
 不然司寇固六卿之一不应又复出此一官也缀衣
 掌幄帐虎贲卫士皆在王左右者也或曰三宅之官
 任莫重焉诚不可不知恤矣若缀衣虎贲何为而与
 三宅并论呜呼此圣人之深虑也盖侍御仆从所以
 旦夕承弼厥辟有小人焉厕其间则出入起居无非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059-0612b.png
 蠹心败德之地尤为人情所易忽而勿之恤者周公
 之旨深矣
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
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首后矣曰宅乃
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
兹乃三宅无义民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
 上文既言知恤者鲜于是遂历举夏商文武之事以
 告之此节却是言夏之盛衰由知恤与否也然看得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059-0612c.png
 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首后矣与上文拜手稽首
 告嗣天子王矣其情状正同此正是周公举以为今
 日告成王作例子知此则上下文义皆明矣谓古之
 人如皋陶者导迪有夏乃当夏室大盛之时招集贤
 俊不使穷厄在下而以尊崇上帝虽然吁而不能知
 犹不吁也又导迪之使知诚信于九德之行焉诚知
 者谓有以验其行之实然也夫如是乃敢告教其君
 曰拜手稽首君矣君道如何曰宅乃事宅乃牧宅乃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059-0612d.png
 准三者皆得所宅此足以为君矣谓既吁之又知之
 而后宅之而君道可无愧也然犹未也人君方面见
 而询谋之用能大训于德则乃始宅其人焉此乃三
 宅非细事也岂可无义民以居之乎义民则俊之别
 称
亦越成汤陟丕釐上帝之耿命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
三有俊克即俊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后其在商邑用
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呜呼其在受德暋惟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059-0613a.png
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厥
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此节是言商之盛衰由此恤与否也耿光也上帝光
 命在命德讨罪吁俊之所以尊上帝者以此桀不吁
 俊而惟暴德是任是大乱上帝之光明也及成汤由
 诸侯而升于是大正之焉大正如何乃用三有宅克
 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而已克用二字极宜细玩天
 下未尝无贤者在于能用与不能用耳有而不能用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059-0613b.png
 贤者不屑也先儒谓三宅已用之贤三俊未用之贤
 殆未安夏之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正是处所吁之
 俊俊者其人也宅者以其人而居其位也观乃用三
 有宅克即宅而继以曰三有俊克即俊此一曰字文
 义甚明盖乃用三有宅而能就其宅之所任亦曰三
 有俊而能就其德之所堪尔克即宅者克即俊故也
 各称其职者各称其德之谓也如曰克用三宅三俊
 而用协于厥邑用丕式见德谓三俊为未用可乎前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059-0613c.png
 论吁俊而申言九德之行则俊固不止于三也谓之
 俊者因三宅而立名也此书才言宅必言俊盖非此
 俊断不可以宅此任此正立政之要旨故兼言之以
 深致其意羞进也进刑犹言嗜杀不已也周公至此
 特曰钦罚非真知天心之不得已不能道此一字
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
上帝立民长伯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虎贲缀衣趣
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059-0613d.png
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烝三
亳阪尹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
俊有德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
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亦越武王率惟
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以并受此丕丕基
 上文商不知恤故有周受命于是遂申言文武之所
 以知悉者如此也云克知又云灼见大抵知心固难
 而灼见其心尤不易不是灼然见得分晓洞彻底蕴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059-0614a.png
 无纤毫微蔽则其知之亦必有不尽者周公于克知
 下再言灼见三有俊心尤更有力三宅以官言三俊
 专以德言也古语每每只说知人知与见本亦无异
 然二字并出则不能无轻重见如见其肺肝之见直
 曰灼见则分明如数一二如辨黑白矣朝廷之官莫
 重于三宅此立政之纲领夏商则专言之至论文武
 虽杂举众官而首亦止称三宅焉三宅得人则其他
 可知克知以下是总提知人之要立政以下是备著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059-0614b.png
 得人之实三事即三宅也以德言之则曰三俊以居
 言之则曰三宅以职言之则曰三事一也读书至此
 慨想古有道之君使人起敬起叹内而朝廷外而都
 鄙远而侯国又远而蛮夷凡命之于上而为王官者
 无一非吉士究其指要只在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
 有俊心上呜呼所以为文武之盛欤虽然抑又有本
 也文王之宅心即禹之安汝止也此心不宅扰扰昏
 昏则何以洞照三宅三俊之心文王惟能宅其心乃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059-0614c.png
 能立此常事司牧人以能俊有德者而用之曰惟克
 曰乃克曰以克正是承上文推本而言举事与牧则
 准在其中前只言俊而此特申言俊有德所以明非
 徒俊也必有德而后可以言俊也故尧典亦云克明
 俊德虽然使文王之于众务未免以身兼之则亦非
 所以能用也庶言凡朝廷议论与凡出而为号令者
 皆是也庶狱凡狱事也庶慎即庶事事无一之可忽
 皆当谨之故以庶慎名也朝廷众务莫过此三者独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059-0614d.png
 举有司之牧夫则三宅皆包言之矣不特无所兼也
 于庶狱庶慎且无敢知焉一有敢知之心即是预其
 事也即是欲有所兼之根也兼在事知在心庶言虽
 不可兼然谋谟议论岂容不定于上此却不可不知
 故止曰庶狱庶慎圣人之心澄然如太空如止水未
 尝纤毫微动敬玩罔敢二字真若有所畏忌然者若
 武王之时又与文王不同故专以功言非文王宅心
 用俊德而武王不能也武王所以伐商者皆文王已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059-0615a.png
 用之俊德也义德用德之贤也义与容非是有两种
 越及也此书屡言亦越皆因上文之辞
呜呼孺子王矣继自今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我其
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乱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
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
民呜呼予旦已受人之徽言咸告孺子王矣继自今文
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自古商人亦
越我周文王立政立事牧夫准人则克宅之克由绎之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059-0615b.png
兹乃俾乂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不训于德是罔显在
厥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
家今文子文孙孺子王矣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
夫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
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呜呼继自
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前既言禹汤之所以兴即继言桀纣之所以亡正是
 与当日作样子然则上文所陈文武立政者如是成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059-0615c.png
 王将何以处乎无逸说殷先王与后王之所以寿不
 寿同是此例此节言孺子王矣者三言继自今者四
 当分作四截看呜呼孺子王矣而下是一截呜呼予
 旦已受人之徽言而下是一截国则罔有立政用憸
 人而下是一截今文子文孙孺子王矣而下是一截
 成王幼冲周公居摄从前实未尝亲政今既复辟是
 孺子为天下王矣任大责重事体一新非复前日之
 比继自今已往当一如下文所告可也频频提此一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059-0615d.png
 语深足以警动成王之听小人之言尝乘隙而入微
 有疑贰即残贼之门也直是自一话一言之出我则
 终惟成德之彦以治我受民断断乎其无他则无隙
 之可乘矣上文既言和我庶狱庶慎此又专以勿误
 为戒益𦂳切也勿误二字极宜细玩后世用非其人
 务行邪道以致误国误天下生民涂炭社稷为墟可
 为叹息者多矣既曰克灼知厥若又曰克由绎之其
 于知人之说明矣然不明言所顺者何道所绎者何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059-0616a.png
 事则亦未为尽也大抵用人不过邪正之两端吉士
 则顺乎德者憸人则不顺乎德者所贵于宅而绎之
 者绎此而已诘尔戎兵诘者责实之名古者井田兵
 农不分比闾族党即伍两军师之制禹迹所历大抵
 皆然诘之使治以遍登乎禹迹之内则四方旁行至
 于海表无有不服足以觐文王之耿光足以扬武王
 之大烈矣言狱而及戎兵推类言之足以警成王宴
 安玩弛之渐也周家立政用人实自文王始所以此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059-0616b.png
 书推原文王者最详前克知灼见一节虽总论文武
 至于克厥宅心以克俊有德以至罔兼罔知以至文
 子文孙以至克由绎觐耿光皆以文王为言若武王
 则独曰率敉功而此亦独曰扬大烈也
周公若曰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兹
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上文一截既言勿误庶狱克用常人立政之旨已备
 矣苏忿生为公而兼司寇又兼太史是时在旁故周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059-0616c.png
 公语已遂呼而勉之周家深仁厚泽卒绵过历之期
 而周公独以长我王国归之苏公之由狱而苏公由
 狱又独归一敬字此正勿误庶狱之深旨虽曰勉苏
 公而亦以示成王欤
周官
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
 成王之为周王固也史氏叙述其事则如所谓惟王
 建国之例足矣何必曰周王且自周公居摄以至复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059-0616d.png
 辟诸书不闻有此称谓独揭之此书之首此正是明
 周家一代设官分职之制于此而定故书曰周官而
 史氏则首提曰周王惟孔子知之于序特书曰成王
 既黜殷命其旨深矣
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群辟
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
 四征商奄徐夷之四国也四国正在侯甸二服之内
 故曰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先儒往往泥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059-0617a.png
 巡为时巡遂谓巡狩而独止于侯甸二服未免疑焉
 殊不知下文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
 度于四岳方是定为此制见得前此实未讲行时巡
 之礼则所谓巡侯甸者特出而亲征二服之弗庭者
 耳
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曰唐虞稽古
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
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059-0617b.png
人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
厥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官不必备惟其人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寅
亮天地弼予一人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司徒掌
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司马
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司
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
牧阜成兆民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059-0617c.png
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此下皆成王董正治官之辞也猷道也愚于此有以
 见成王之学大进六通四辟无往而非道矣使其学
 未至六通四辟之地则昔之人制治于未乱是制治
 而已保邦于未危是保邦而已安知其为大道也成
 王既提此三语而重著一曰字正是应上文言昔之
 大道所以制治保邦者如此也百揆尤尊盖不常置
 尧在位七十载得舜而后始宅舜亦得禹而后始宅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059-0617d.png
 四岳大臣亦不止于掌四方诸侯也尧欲治水则咨
 之欲巽位则咨之及舜欲宅百揆则咨之事体可见
 不惟其官惟其人如皋之刑夔之乐益之虞垂之工
 之类断断乎不容错居而杂处真所谓惟其人矣冢
 宰而下谓之六卿则各有职掌矣然周官六卿三百
 六十官而不列三公至宰夫之职则云正王及三公
 六御群吏之位盖三公非常职也有其人则任之若
 六卿则不可一日缺者尝考周公为师而又位冢宰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059-0618a.png
 顾命所称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六卿也
 而太保毕毛实三公以此见得三公之任未必别建
 其人往往六御之中足以任三公者则兼之耳山顶
 曰冢位居最上故取冢义司徒徒众也司众之道莫
 大于教也师之于弟子亦以徒目之即此义欤司空
 空有平治恳辟之义土不空则何以居民大概六卿
 之属各六十冢宰者六卿之纲也六卿者三百六十
 官之纲也朝廷者又九州之纲而九州之牧又天下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059-0618b.png
 诸侯之纲也前言六服群辟而此言五服一朝何也
 盖周有九服而夷镇蕃三服在九州之外羁縻之而
 已故前止言六服六服之中要服最远舜之五服服
 五百里乃并王畿算之周之九服亦服五百里乃在
 王畿千里之外然则周之要服去舜五服之外且千
 里矣其朝贡难于期定故此止言侯甸男采卫而不
 及要服欤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059-0618c.png
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
乃不迷其尔典常作之师无以利口乱厥官蓄疑败谋
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
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
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居宠思
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厖
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
 上文陈述皆职分所当然此下辞旨谆复有教有戒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059-0618d.png
 方是训迪之以职分之所以能尽者如此也观学古
 入官不学墙面等语似专为初仕者发而与下戒卿
 士之言不同然则此殆训迪卿士以下众官者欤自
 钦乃攸司至其尔典常作之师一节深一节
王曰呜呼三事暨大夫敬尔有官乱尔有政以佑乃辟
永康兆民万邦惟无斁
 前云阜成兆民此云永康永久也阜成乃一时事至
 于永康则源深流长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059-0619a.png
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
 东夷即淮夷在周为东也故序成王政亦曰成王东
 伐淮夷然必变文东夷者盖肃慎乃东非远夷书东
 所以别之且伐东夷而东北之远夷来贺成王之威
 德远畅矣既赐之以货贿又使荣伯作书以命之以
 彰其宠锡所以奖其来也异时巢伯来朝亦有命矣
 止曰芮伯作旅巢命而此特书曰王俾荣伯以见命
 出成王之特意欤荣伯同姓诸侯在朝为卿大夫贿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059-0619b.png
 说文财也
周公在丰将没欲葬成周公薨成王葬于毕告周公作
亳姑
 周公虽复辟而实终老于丰公羊传曰周公盍为不
 之鲁欲天下之一乎周也噫陋矣岂足以识圣人心
 哉且洛诰所为汲汲命公后者正是为留公之地独
 伯禽封鲁而周公实留辅成王虽已致政实未尝舍
 成王而去也故成王还归在丰而周公亦在丰然既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059-0619c.png
 在丰矣何故将没而欲葬成周乎盖营成周而迁顽
 民乃周公化商规模第一急务经营此事实身任之
 商民未纯于周化而公告老焉今成王之学成矣天
 下皆已平治一无所虑者矣而周公身后之所忧者
 独在成周耳观毕命既历三纪而犹馀风未殄犹曰
 邦之安危惟兹殷士事体可见周公且死而分正东
 郊者犹未命人然则今日如之何而可忘也周公不
 能忘而恐成王或忘之至其将死丁宁之言独拳拳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059-0619d.png
 乎欲葬此意深矣公薨而成王葬于毕何也公之意
 不在葬也成王则既领之矣周公既没即命君陈分
 正东郊成周一则曰懋昭周公之训二则曰尔尚式
 时周公之猷训三则曰尔惟弘周公丕训呜呼是公
 欲葬成周之意也虽不葬犹葬也且文武之墓在毕
 欲葬成周者周公忧国之心卒葬于毕者成王尊公
 之礼欤将葬致告而亳姑之书作然则亳姑者葬毕
 之地名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