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578-08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中水利全书卷二十四 明 张国维 撰
  记
 自唐历宋迄元凡兴修水利记文并从纪载诸书搜
 采编次
 唐
   刘允文元和塘记(元和/二年)
吴之薮曰具区郡之大惟苏州商为货居农实邦本锡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578-0885b.png
 贡多品厥田上中土宜在民地利乎水常熟塘按图
 经云南北之路自城而遥百有馀里旁引湖水下通
 江潮支连𣲖分近委遐输左右惟强家大族畴接壤
 制动涉千顷年登万箱岂伊沿溯之功实繇灌溉之
 利故名常熟岁无𤯝焉洎贞元以来时属大旱繇是
 填淤荐为涂泥而沦胥怨咨殖物痡矣郡守陇西李
 素字人原始睹弊则曰在穿导之遂闻于本道廉使
 吏部尚书韩公秉文惟谨施德惠人发令为适观风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578-0886a.png
 悦随人无间言言我得从政摄令吴县主簿李仲芳
 禀其成规请事疏凿于是参井邑之役则经费其力
 而长洲当三之一焉县宰李暵复善供命乃计工量
 日候隙庀徒为利涉之宜蔽反壤之害询蓄泄之势
 增远近之防人不告劳事为永逸先期而望表绳直
 不日而终朝予来塘开地中工毕泉出山泽作气江
 湖发源积为长流实自新浙舟楫鳞集农商景从春
 秋有施水旱斯备嗟乎塘之堙郁也久矣何壅之无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578-0886b.png
 虑而启之有时非体仁宏多应用高朗曷以越前所
 未暇逮今而行其志哉则史之决渠书之涤源以流
 其恶润彼稻田况山川襟带之广林盐沃饶之资规
 同九州殷列七县其提刑底绩固良二千石之能惟
 李公敏于直方精在损益为信安未半岁而吴郡馀
 一年焉政犹风行惠与时至文学备全清慎寡欲通
 贷丰财五行因之顺下致理之实不其伟欤去岁诸
 方搆患而郡邑连陷公驱白徒以捏狂寇挺拔凶党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578-0886c.png
 修浚城池皇帝闻而嘉之俾金章与紫绶给诰垂美
 必将大阐王度绍休朝廷岂惟与民分忧是塘之为
 政也使人士以允文在公之宇备详其事请刻于石
 庶词之可复铭曰瞻彼塘矣昔之所辟物利乘舟土
 膏其泽岁有堙塞时罔疏涤谁为澄流变为广潟降
 是良牧猗欤陇西揆日爰凿经旬洞开湖水南迤江
 源北来旁分沟洫潜蓄风雷政可施利役无劳止力
 均二邑功逾百里舟楫攸往田畴所视义实通方智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578-0886d.png
 侔经始浚自高岸岂云随山人欢在路鱼乐于泉伊
 此化远矧夫事宣立石川上维无穷焉自唐迄今通
 流如故
 宋
   章岘华亭县开顾浦记(庆历/元年)
禾兴郡领邑四号繁剧者华亭居其首唐天宝中析吴
 郡东境而置焉负海控江土为上腴其鱼盐之饶版
 图之盛视他邑之不若也国朝重驭民之官宰是者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578-0887a.png
 非名通闺籍秩在京寺则未始轻授庆历辛巳岁夏
 六月彭城钱君以九棘丞来吏县章君再调百里(阙/四)
 (字/)  凡积政间有困仍未遑者(阙/)思念穷乏颛乎
 改为如恐不及直县西北走六十里趋青龙镇浦曰
 顾会南通漕渠下达松江舟艎去来实为冲要平畴
 芳甸傍罗迤逦灌溉之厚民斯赖焉自簳山之阳地
 形中阜积淤不决渐与岸等每信潮吐纳财及半道
 而止者垂三十年康定建元之后愆泽仍岁田无刈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578-0887b.png
 穫傍人其咨舍舟而徒钱君恻然有浚浦便民之志
 首建是议明年春山青龙睨江澜所来图上其状遂
 以议白府会府公集仙钱侯偃藩之初锐于振举周
 览风俗悯时菑凶期于顺成刻意沟渎乐闻斯议深
 然其请乃籍新江海偶北亭集贤四乡之民得役夫
 三千五百二十人府教以尉孙君专董其役既授成
 算乃克济美庀徒之始患谷高民饥又重发官廪募
 邑之大姓洎濒浦豪右力能捐金钱助庸者量其丰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578-0887c.png
 约疏之于渎诱言孔丼喜输丛来凡得钱一百三十
 六万计粟之直头会而晨敷之繇是揆日戒告标明
 部分定帜胪呼荷锸云集泽门废不勉之抶东山赋
 忘劳之诗兴三月辛酉讫四月己丑始于邑郛终于
 江澨增深四尺槩广八丈无虑役工十万二千九百
 五十畚土平道者不预焉距县半里旧设堰埭壅其
 上流今则仍贯按图经县管塘浦大而居其最者五
 顾会是其一焉次曰盘龙曰崧塘曰赵屯曰大盈而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578-0887d.png
 崧塘首源与顾会合俱支流股引聚渍民壤钱君又
 谕垦田乘农之隙户出丁壮咸至顾会疏导之其或
 岁苦淫雨水沴且作则败去防庸纵其澶漫自浦而
 泄汇于大川若骄阳盛怒蕴隆为虐则潴渟潮波分
 注疆圳繇浦而入润及千顷夫然则阴阳惨舒之权
 岁时丰穰之候可移于人手何水旱之足虑哉尔其
 大堤屹起素波盛满烟霞澄灭乎万状奫沦朝夕而
 两至行商力穑者各适其便拿音壤歌而欢腾其间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578-0888a.png
 于是邑民之耄老鼓舞聚而言曰玆浦之堙为吾侪
 病久矣曩时字人者虽廉得利害而啬于经费岂物
 有通否必待其人耶今吾宁以和惠浸人髓以针石
 去民瘼兴坏起废易于转圜是举也靡残乎私罔耗
 于公因民所欲而利之则图大垂久之制孰愈于是
 哉
   胡宿晋陵浚渠记(庆历/二年)
常领四邑治吴西境晋陵户二万生齿十万过江来东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578-0888b.png
 列为大县其土会之法田第九赋第七帛宜丝枲谷
 宜粳稻美川泽饶鱼鳖太湖底定于其南大江绕出
 于其北閒民无事擅渔采之利以生其生有二浸之
 大而农不能引以灌迹其所以民非弃之顾上谋之
 未及究旅力之不能集尔天时稍或亢缩人心乘以
 焦窘庆历之元高阳许君恢以大理丞治于斯既视
 邑事精恤民隐审江湖之利可以活夫田也乃叹曰
 昔西门豹治邺漳水在邺旁豹不能用故史记讥之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578-0888c.png
 谓其不足以言智今兹邑南趋湖北倚江据是美利
 田其舍诸委而弗谋大惧后世之嗤予也因环按四
 封周咨野老乃得申港戚墅灶子三港皆往时溉田
 之川中间废不复治绪馀且在因作图言状列于外
 计且曰湖水可以灌戚港江水可以灌申灶计司移
 官覆视其利信然比得符文报从所请始吁厥众开
 陈以利民饴其言悦以承使不戒而廪食具未几而
 鼛鼓兴其集如云乃畚乃锸自二年冬十月浚申港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578-0888d.png
 凡三十八里引潮水抵城之西北隅朝夕再至为灶
 子港去申港三十里自江口浚之凡四十里并趣县
 之东北不与申港合戚墅港东南去县二十里自湖
 口浚之凡九十里太湖之舟艑至焉三港之溉申港
 最博繇大港之侧听民自射其便股引支水分注运
 渎东函等十九小港以酾其利长波之所贯众渠之
 所杀变瘠土成腴壤稽于大浸畅于四支约凡溉田
 万顷计工二十六万前后凡三月而罢役不加扰众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578-0889a.png
 靡告劳耒耨者赖焉网罟者依焉明年郡境仍旱渠
 田独稔冒碛卤生梁稻华穗薿薿清畎泱泱牛羊来
 思鸡豚萃止野有高廪神有丰豆噫江湖以善利利
 万物不私所利至矣哉从于政者犹夫川也据能济
 之势操有为之资利足以培害足以刬弃而弗营者
 力非有之繇无志于民尔从是而观高阳君之政其
 美志所潜惠化所孚在民博矣后之长此邑者尚监
 前良之勤恤百姓之欲嗣而浚之绳而广之使继继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578-0889b.png
 不绝则三港之利衣食兹土庸可竭乎
   丘与权至和塘记(至和/二年)
吴城东闉距昆山县七十里俗谓之昆山塘北纳阳湖
 南吐淞江繇堤防之不立故风波相凭以驰突废民
 田以潴鱼鳖其民病赋入之侵蟊相从以逋徙奸人
 缘之以邀劫行旅通盐贾以自利吏莫能禁父老相
 传自唐至今三百馀年欲有营作而弗克也有宋至
 道二年陈令公之守苏尝与中贵人按行之邑人朱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578-0889c.png
 珏父子相继论其事为州县者亦继经度之皆以横
 绝巨浸费用十数万缗中议而沮皇祐中发运使许
 公建言苏之田膏腴而地下尝苦水患乞置官司以
 畎泄之请令舒州通判殿中丞王安石先相视焉朝
 廷从之王君既至从县吏拿荒梗浮倾沮讯其乡人
 尽得其利害度长绳短顺其故道施之图绘疏曰请
 议如许公朝廷未之行也至和初今太守吕公既下
 车问民所愁苦盖有意于疏导矣明年与权为昆山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578-0889d.png
 簿始陈五利一曰便舟楫二曰辟田野三曰复租赋
 四曰止盗贼五曰禁奸商其馀所济非可以胜拟期
 约故制役民以兴作经费寡而售效速若其不成请
 以身塞责既而令钱君复太守尝念所以兴利之计
 喜其谋之协从于是列而上闻其副以决于监司乃
 诫庸力经远迩兴屯舍宿糇薪既成以授有司郡相
 元君实总之粤十月甲午治役先设外防以遏上流
 立横埭以限之乃自下流浚而决焉畚锸所至皆于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578-0890a.png
 平陆其始戒也猖风号霾迅雷以雨乃用牲于神至
 癸巳夜半雨息逮明休霁以卒其役人皆以为有相
 之者始计月馀盖旬有九日而成深五尺广六十尺
 用民力才一十五万六千工费民财若干贯米才四
 千六百八十石为桥梁五十二莳榆柳五万七千八
 百其贰河植茭蒲芙蕖称是计其入以为修完节民
 之馀治小虞自严村至于鳗鲡瀼治新洋江自朱沥
 至于清港治山塘自南山至于东浚诸泾六十四浦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578-0890b.png
 四十四塘六于是阳城诸湖瀼皆通而及江田无洿
 潴民不病涉矣初治河至唯亭得古闸用柏合抱以
 为楹盖古渠况今深数尺设闸者以限淞江之潮势
 耳耆旧莫能详之呜呼为民者因循而至此乎是役
 也自城东走二十里曰任浦昆山县治其东长洲治
 其西以俗名非便于是议请更之曰至和识年号也
 建亭曰乙未记岁功也太守嘉其有成谓权实区区
 于其间其言必详命之为记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578-0890c.png
   蒋静江阴重建黄田闸记(政和/二年)
暨阳城北一里许有港曰黄田世传以为楚黄歇开以
 溉田北引大江横贯城中南出于郭截蔡泾过□镇
 至五泻堰凡七十五里距二浙之漕渠而溉田顷以
 万计皆资潮汐为膏腴昔人即港口置上闸以启北
 江之潮又即蔡泾为下闸以节制旁浦之水于是旱
 无焦枯之忧霪无漂垫之患比年以来港浸及壤闸
 亦破毁大观戊子徐侯申来守毗陵会命尹徐君充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578-0890d.png
 邑丞于君□踵至会岁事稍登人乐自效得钱三百
 万市材命工以庚寅季冬下上闸之良址于旧基之
 北百步为之而成于明年政和改元之正月其版筑
 刚实规制宏壮反观旧址若坐嵬阜视培塿焉乃更
 浚上下流之积沙去支港之游土复以馀材作新下
 闸而阖境之民亡凶岁忧漕输者亦省率而功倍矣
   蒋静江阴河港堰闸记(政和/五年)
惟江阴地广民稠为毗陵五邑之冠壤四高中下而旱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578-0891a.png
 乾水溢比旁县为鲜尝窃怪之已而披按地图大江
 横其北太湖处其东南而挹北江之潮汐酾具区之
 泛滥为河港以十数港之中又有港焉𣲖而为沟洫
 潨而为畎遂若身之血脉失其节宣则病或乘之此
 天禧之崔屯田立嘉祐之杨都官士彦所以汲汲于
 横河市墩令节蔡港以为下军政治之先而书诸国
 史形于褒诏记之杨蟠之文民到于今称焉盖导江
 水而南彼其最巨者繇黄田港闸距五䣃堰为漕渠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578-0891b.png
 漕渠之东有河曰市墩又其东曰新河新河受令节
 港之水市墩承蔡港之下流皆北引大江南汇代洪
 港而震泽之馀波暨焉犹或治而不周崔乃西起漕
 渠中绝蔡港而东至令节凿河以贯之于是从衡络
 绎与百渎相为经纬而田之洼者仰旱者泽瘠者腴
 而介于江湖之间暨杨尤为沃野此士彦所以一理
 前人之迹而百姓重飨其利也繇杨距今五十馀年
 横河故道堙没略辨市墩新河代洪港悉又反壤而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578-0891c.png
 具区之水繇无锡而入者既不得泄北江之潮繇令
 节蔡港黄田闸而注者又遏而不逝于是白鹿化成
 等十乡之田频苦旱涝而比岁六年之间秋赋之捐
 者五朝廷信赏必罚于民功尤重以承流宣化之官
 然或苟且岁月虽欲献议而部使者沮不得为而生
 财之道裕民之术所以不能仰副朝廷寄委之意者
 郡邑外台之罪也政和甲午县丞楚通仕执柔患之
 乃行视水道谓利害之当兴者莫先崔侯之所凿与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578-0891d.png
 杨守之所尝尽力者然当创闸马师唐市二桥之旁
 而仍堰邑东门之外以南泄震泽北接大江视二水
 之盈虚而为之启闭则善无以加经画既定乃度地
 计工图其状以陈而郡侯部使者遣官覆视久之阅
 岁复涝乃始得请遂因农隙且缺食者取资于官时
 贷以常平钱谷得夫一万四千七百六十七延袤深
 广计夫授步二河一港同日皆作丞躬至其所察其
 媮惰激赏劝工者而食利之家争出私钱以佐锸费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578-0892a.png
 于是市墩新河代洪港环亘七十里所流逶迤两闸
 宏壮其溉民田以顷而数四千六十作始乙未冬十
 一月辛巳而毕工十二月庚戌卜以明年三月己巳
 将浚横河会知县事王承奉有来遂相与戮力自邑
 之回堰塘出建寅门东至石牌港凡二十三里皆令
 之所董繇石牌以达令节凡二十六里则丞之所部
 合四十九里之所溉又为田二千三百一十三顷不
 逾月工就而东门之堰亦完总三河一港而计之田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578-0892b.png
 之沾其泽者凡六千五百七十三顷有畸而昔之负
 载于道路今操筏而运之一夫可以敌百折商贩之
 趋关市径且免于江涛而县征滋以致远故虽积工
 亡虑四十万而民亦不以多辞散缗料亡虑二万二
 千三百而官不以费啬乃知令丞此举不为无补于
 公私与夫职为民官而恬不以民为念者不可同日
 而语矣始丞之议是役或谓岁方歉民未可以轻扰
 而丞以岁歉之患政繇水利之不修苟佚道使民其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578-0892c.png
 将劳而不怨至是邑人果以令丞功利之实相与砻
 石以待书余谓十目所视不待记而可知而崔杨伟
 绩不芜没而无考则或在于是乃濡笔而识之俾镵
 石以示远云
   杨炬重开顾会浦记(绍兴十/五年)
三江东注震泽介其间潦集川溢畎浍皆盈而浙右数
 被水患苏秀湖三州地形益下故为害滋甚绍兴甲
 子夏大水吴门以东沃壤之区悉为巨浸部使者饬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578-0892d.png
 郡邑询求故道导源决壅以泄水势于是监州曹公
 以身任责慨然兴叹曰吾尝巡行属邑讲问民瘼亦
 既有得于此顾未有以发之也观云间之为县连亘
 百里弥望皆陂湖沮泽当春农事方兴则桔槔蔽野
 必尽力于积水而后能种艺是宜地势愈卑当有支
 渠分导潴水而纳之海乃历览川源考视高下询诸
 父老谋之邑僚得顾会浦自县之北门至青龙镇浦
 凡六十里南接漕渠而下属于松江按上流得故闸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578-0893a.png
 基仅存败木是为旱涝潮水蓄泄之限复得庆历二
 年修河记于县圃而知兹河兴废之岁月与夫浅深
 广狭之制役徒钱谷之数判然察其惠爱之实有在
 于此矣盖历百有六年浦久不浚而淹塞淤淀行为
 平陆遂以状请于朝籍县之新江海隅北亭集贤四
 乡食利之民以疏治之官给缗钱而董以县令簿尉
 公首冒风霜率先僚属兴工自十月二十有六日役
 三月而河成起青龙浦及于北门分为十部因形势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578-0893b.png
 上下为级十等北门之外增深三尺而下至镇浦极
 于一丈面横广五丈有奇底通三丈据上流筑两狭
 堤固旧基为闸而新之复于河之东辟治行道建石
 梁四十六通诸小泾以分东乡之渟浸不旬浃水落
 土坟繇是自簳山东西民田数千顷昔为鱼鳖之藏
 皆出为膏腴岂不美哉役工二十万用粮以石计七
 千二百万钱以缗计二万五千若其他凡见于前记
 者兹不暇录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578-0893c.png
   许克昌华亭县开通波大港建张泾堰闸记(乾/道)
    (二/年)
苏湖常秀四郡经渠数百畎浍数千胍络交会旁注侧
 出更相委输自松江太湖而注于海而所入之道岁
 填阏雨少过涯则泛滥瀰漫决齧堤防浸灌阡陌乃
 隆兴甲申秋八月淫雨害稼明年大饥上临朝咨嗟
 分遣使者结辙于道发廪赋粟以活饿者会有言苏
 秀势最下华亭尤近海十八港皆有堰捍潮可一切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578-0893d.png
 决之四湖所潴水宜为斗门以便节减上览而异之
 亟命两浙转运副使姜诜与令丞行视姜侯开明强
 济诚爱果达既受旨即驰布德意诹访故老周览川
 野穷源委度高下审逆顺取冲要尽得其便利以闻
 曰东南海滨之地视诸港反高虽有神禹不能导水
 使上也尽开诸堰能挽潮为害闸湖以潴水可矣将
 以决泄而下流犹壅塞无益也今宜浚通波大港以
 为建瓴之势又即张泾堰傍增庳为高筑月河置闸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578-0894a.png
 其上谨视水旱以时启闭则西北积水顺流以达于
 江东南咸潮自无从入也上称善即丐以常平之帑
 赡其役且与守臣郑闻会其事制许焉则相与庀徒
 揆日赋材计功纤悉周密费而有节既具以授之县
 令侍其铨侍其亦健吏也始恊谋终尽力威以柅奸
 说以使人一木一石一夫一工必手自赋给不可廋
 匿简程视作弗容苟简乃浚河自簳山达青龙江口
 二十有七里其深可以负千斛之舟因其土治高岸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578-0894b.png
 护青墩傍故水所败田数万亩还为膏腴置闸于邑
 东南四十有八板板尺有一寸月河之长三千三百
 五十有五尺广长有六尺凡浚河之工万有一千二
 百金工石工木工畚筑之工伐取运致之工总其数
 槩七倍于浚河糜钱缗九千三百五十四粟石二千
 三百有九十始于仲冬之朔凡五十有五日而毕盖
 敛未尝及民而民亦若不知有是役也于是耕夫野
 人相与来言曰昔也十日不雨吾倚锄而待泽十日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578-0894c.png
 而雨吾捧土以增防今四境之人自是知耕敛而已
 雨旸惟天可也惟吾君之泽而二三大夫之力吾侪
 鄙人也持牛尾抃蹈而歌呜呜言语下俚不可听也
 乃为歌五章以遗斯民其词曰水横流兮无津涯浩
 浩洋洋兮谁东之帝不宁兮谋臣来谋臣兮夙夜水
 滔滔兮迤而下不摩茭兮但耕稼君王智兮如伯禹
 川后雨师兮莫余敢侮且决且溉兮介我稷黍我受
 一廛兮终善且有汝行四方兮曾不足以糊其口盍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578-0894d.png
 归来兮君王锡汝以万金之亩帝谓兮三臣锡之福
 兮慰汝勤报吾君兮岁后天施我子孙兮弥丰年
   章洽乾道治水记(乾道/六年)
上即位之六年岁在丙戍诏遣转运副使姜公诜按视
 浙西四郡水利与守臣条具以闻遂以八月次于江
 阴知军事徐公蒇相与研究利病延见父老审订其
 说曰江阴北临大江地势洿下潮汐往来浮沙停淖
 港渎善淤夏秋淫雨浙西数郡百川并委濒港七乡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578-0895a.png
 并湖三山低卬之田混为一区寻丈而增肤寸而落
 十年之间没㲻者一百六十七万馀亩岁蠲秋苗以
 一二万计公私病焉故申港利港皆宜治蔡泾之闸
 西通夏港大江之潮繇之以上下东连漕渠五泻之
 水以因之盈缩摧废既久亦宜治乃并衔上奏有旨
 以丁亥岁兴申港二役己丑岁浚利港辍马御之资
 以充经费越孟春正月鸠徒僝工两役并举轺车隼
 旟联辔于迈抚勉存问众说忘劳迨仲春二十三日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578-0895b.png
 讫工起三河口以西浙抵江地与毗陵犬牙相错分
 治其在吾境者二十九里深九尺广六丈下流之广
 几倍焉用工三十六万有奇闸之故基距河差远两
 翼迫蹙波流悍急易以颓坏乃移基并东直抵漕渠
 斥而大之易木以石屹然对峙长各十有三丈四尺
 高一丈八尺洪之阔二丈三尺岸之西北汇为过矗
 分杀水怒土木铁石之工万有九百费钱以缗计者
 三万二千三百有奇米以石计者一万一千四百有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578-0895c.png
 奇而二利兴焉出陂泽为平畴变沮洳为膏壤七乡
 岁入增十馀万石毗陵诸邑固当倍蓰凡浙西之田
 阴获利者又不知其几千万顷也盖自嘉祐六年朝
 廷遣都水监簿相视河渠郡守都官郎中杨士彦建
 议开导擦柱等六河下及申利二港厥后水利不讲
 且踰百祀而蔡泾闸坏已二十年矣至是工役荐兴
 徐公曰动大众建大利幸圣君矜吾民财用许出于
 官而郡止一邑调度不支且奈何重费大农乎再岁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578-0895d.png
 于此擿奸欺汰浮冗铢积寸累凡得缗钱一十万非
 以备之绝将焉用建闸浚港既以是充且谓利港在
 毗陵之利多宜以属之而江阴所宜增浚漕渠下通
 黄田以防汛滥绝壅滞预请于朝储所赢钱六万八
 千六百缗命郡从事王淙掌之以备他日工役之费
 报可闻者太息咸谓上不耗国用下不敛民财是举
 也善之善矣姑叙颠末俾来有考云
   范成大昆山新开塘浦记(乾道/元年)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578-0896a.png
隆兴三年浙河以西郡国七大水吴之属县五昆山为
 甚长老之记以为三江具区占扬州地势最下是为
 东南水之所都其东地益下为昆山又东愈益下海
 也故昆山常受三江具区之委以入于海其野甚平
 而善于霖潦时至则水多高居必以衡塘从浦疏瀹
 四出然后民得污邪而稼之今岁久弗浚涂泥满沟
 夫地愈益下而胍络壅底则其沈涩独甚于他邑固
 宜明年春二月民大饥且疫皆仰哺于官河阳李结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578-0896b.png
 次山适为其邑长思念水利未修则水害亡终穷也
 按农田令甲岁荒得杀工直以募役乃饰供上之羡
 若劝分所得为之糗粮扉履畚锸号召前仰哺者一
 时麇至浚浦五曰新洋江曰小虞曰茜泾曰下张曰
 顾浦浚塘曰郭泽曰七丫曰至和五旬而告休用民
 之力役凡十有三万四千六百有奇糜缗钱万一千
 二百有奇稻麦以钟计七千七百有奇而官储不知
 公徒无所与焉余时备史官次山使来勾书以为记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578-0896c.png
 余闻其土水患旧矣间者朝议屡欲遣使发官钱用
 诸费以从事论议藏有司充屋卒以事大重无敢承
 命者次山独能饿羸之馀尝试之其绩已不可掩后
 有来者逢年而有馀力必且思前人之意彷佛其绪
 而缉之随水之变而为之救将终古无后艰此予之
 所以欲书者饥疫之烈也延缘数十县见大夫错立
 其间左奉食右执饮嗟饿者于路穷日力且弗给方
 是时人其敢以从容修废望其长哉有能贾濒死者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578-0896d.png
 之馀力以举是役君子谓之贤劳而黯然无传仅与
 不为者相绝如毛氂耳事固有屈于一时而伸于后
 此又余之所以欲书者所谓至和塘者是姑苏道也
 异时舟行则一长亭辄胶则折入其旁湖泖以达于
 郡盗区寒荒亡以卫不然遇祸不可胜计今虽暮夜
 犹肆行塘中如过舟枕席之上憧憧者身亲蒙其利
 不可诬馀虽在绝远僻陋之滨以一至和之亲见足
 以信其馀之可传此又余之所以遂书而不辞者是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578-0897a.png
 为记
   邹补之武进县重开后河记(淳熙阙/)
毗陵郡城大抵西仰而东倾漕渠贯其中故水悉东下
 独南水门受荆溪流注之惠明河道舜宜桥并卧龙
 街抵迎秋门酾为二股一自月斜桥以达于金斗桥
 一自迎秋水门入经状元桥略州仓后接于县桥与
 金斗水汇地格势禁不可前往庆历中李公馀庆以
 国子博士守州始穿顾塘河经大市益引惠明水东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578-0897b.png
 注之漕渠郡人既以漕渠为前河遂指顾塘为后河
 以其在互市间故亦曰市河云中稍填淤崇宁元年
 太守给事中朱公彦更浚之未几复罹兵祸夹河民
 居荡为瓦砾悉推纳其中又继居者多冶铁家子顽
 矿馀滓日月增益故其地转坚悍繇是河之不浚治
 者馀四百甲子间有勇于兴作当官不为去官而后
 太息者皆是淳熙十三年春太守四明林公实来既
 视事辄访民间利害亟罢行之居复深念常为东南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578-0897c.png
 大州富于文雅顾今风俗不加于旧而文士日逊焉
 他日肩篮舆访井落谓彼顾塘桥于州位为东南势
 为喉襟此殆易所谓巽东南也文明以止者耶文明
 者不可使晦喉襟者不可使壅暇日合里居缙绅士
 道之后有出郡人道乡先生侍郎邹公浩所为开河
 记文历道余公中霍公端友所以魁天下状益證前
 说道乡尝受大学于河南二程夫子之门绍圣中为
 御史言宫掖间事视死如归宁媚此阴阳拘忌说耶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578-0897d.png
 于是益思所以为经纪之具踰一年浮议摇摇几为
 沮败者数矣夏六月属时不雨于浚沼为宜乃蒐卒
 之羡斥帑藏之遗馀十月戒事仍令晋陵武进令丞
 四戎官护作役不浃旬河复故道袤三百丈阔三十
 尺深于旧为尺者五向之晦者日以白向之壅者日
 以辟煌煌乎继庆历崇宁循吏之懋绩其不在兹乎
 然君子于是役也见公惠民之德四焉以议论者尚
 其决以力役者尚其神以文学者尚其明以舟楫者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578-0898a.png
 尚其利兴一役而四德具焉是宜特书大书以无忘
 公德郡文学掾三衢邹补之执笔睨其傍请书之遂
 书以为开后河记公名祖洽官为朝奉大夫
   郑霖重修昆山塘记(淳熙/六年)
至和塘自郡城东属于昆山亘七十里北纳阳湖南吐
 淞江旧名昆山塘至和中调民兴役始成故以年名
 详见丘与权所记淳祐中魏峻复修之(以下阙/十六字)
            天一生水水行乎地中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578-0898b.png
 治之存乎人自排决疏瀹载于书于是五行以陈六
 府以修厥后河渠沟洫皆有志所以著因革明利害
 非徒纪述而已吴为泽国三江所汇胍络贯通为湖
 为浦为堰为梁皆顺水性之宜以便人之居者行者
 自郡娄门至昆山七十二里塘曰至和南吐新洋江
 北纳阳城湖又有沙湖鳗鲡湖介乎东西之间唯亭
 之东二十五里𨽻昆山四十七里𨽻长洲支𣲖连亘
 淀山湖吴淞江接顾泾黄泗浦以达于海自驷马桥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578-0898c.png
 至金潼桥乃新洋江阳城湖两水交击之会自黄墓
 头至夹潮塘凡七里民并河而居潮水往来淤泥易
 塞考之图志厥初水势澎湃瀰漫茫无畔岸行旅病
 涉田夫病耕自唐历本朝至和三百年间接续用力
 经营始就水有所归泽者潴之浅者浚之岸以通乎
 衢堤以捍其冲桥以续其断塘成名至和纪以年也
 然自至和以迄于今又一百三十年虽旧迹尚存奈
 何修治之功不加故狐鼠凭恃乘其乾涸拦绝作坝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578-0898d.png
 遇有负载邀阻四出憧憧往来非复由行之旧则不
 从新洋江出吴淞江斜塘以至葑门必自明水港鳗
 鲡阳城二湖取蠡塘港以达娄门呜呼艰矣哉飓风
 急涛不惟有葬鱼腹之忧阴霾蓄盗又有罹红巾之
 惧方泉魏公峻以发运节领郡披阅狱讼莫此为甚
 开藩半载周询民隐审所欲恶知其尤无良害民者
 乃遣官吏相度便宜复至和旧矩自界牌东至昆山
 驷马桥凡二十七里计三千四百二十一丈三尺西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578-0899a.png
 至戴墟浦计九百五十四丈又自黄墓头至夹潮塘
 七里计九百三十八丈五尺凿浅通窒障狂植溃潮
 入于真义曹泾两浦则捍之断港无壅始于季春而
 成于孟夏富民争出财以助工官无重费不越四旬
 而竣事公又虑港汊纷错盗夫潜影盐贾借径以萃
 渊薮又于修葺之暇自泾桥至于陆泾港凡三十二
 处立栅三层防筑坚固禁不踰越共阔一百六十丈
 六尺用桩木长短一万一千七百四十根横拦栅木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578-0899b.png
 五百八十八丈四尺是役也约前后工费出于民者
 不计出于官者钱二万二千二百缗米一百二石有
 奇是皆增至和塘之未有兴于农时人不为病助以
 众力人不为扰可以想舆情之所共趋不以役我劳
 我也昔霖作邑嘉定诣府白事经从数矣目击其害
 慨然欲为厄于位卑而不能为逮今将常平指职所
 当为又夺于所急而未暇为伟公之敏于有为而功
 成若无所为尤人之所难能者昔主簿丘君与权之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578-0899c.png
 记此塘有五利便舟楫辟田野复租赋止盗贼禁奸
 商非虚语也自非有贤侯相望后先果孰任其责邪
 以时计之前乎有唐以至至和后乎至和以至于今
 人免乎登涉之险其间皆可考而知也夫因利致利
 者不可无忧民之忧者未尝乏岂其历年之久曾不
 见邪庸讵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勇不足以行之天
 下事功之不立岂但一塘之利而已哉愧予之未能
 幸有如吾志故书之以示来者云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578-0899d.png
   史弥坚重浚归水澳记(淳熙十/六年)
南徐地高邛漕渠贯城中为西津斗门达于海以出纳
 纲运昔之为渠谋者虑斗门之开而水走下也则为
 积水归水之澳以辅乎渠积水在东归水在北皆有
 闸焉渠满则闭耗则启故渠常通流而无浅淤之患
 岁久澳废渠亦告病余至视渠湮塞且尽斗门不开
 公私之舟跬步不进率由江阴五泻而去父老言二
 澳不可不复亟按故迹水为居民胶固盘错独归水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578-0900a.png
 澳而堤防略存澳之西南则转般仓东北则甘露港
 引而环之仓垣因以护仓受者在渠给者在濠以便
 纲运之出纳引而接之甘露别为斗门以通于江亘
 三水为之长壕于是度工改修归水故闸以通于渠
 其食壕则取其土以广仓垣之北规为广阔益受灌
 输其达于甘露港者则为上下二闸且虑其不足以
 容多舟也视闸之址有陂泽则又通之为秋月之潭
 以藏舟焉其下闸之外则浚浦百八十丈客舟浮江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578-0900b.png
 乘便舣泊以避夫风涛之害
   陈伯广练湖增置斗门䃮函记(淳熙十/六年)
(二字/阙)合八十四流布为辰溪自辰溪而为练湖湖又
 自别为重湖堤环湖四十里而筑高于旧者六尺加
 厚四十尺而半杀其上旧疏为斗门者五为石䃮者
 三为石函者十有三皆以备蓄泄也今加板于䃮十
 有二寸加函之管数倍之而易斗门之柱以石者抵
 函之数均用民力二十一万六千二百九十有七总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578-0900c.png
 为米一万八千八十一石为钱二千一百三十一万
 四千八百皆有奇而钱出于郡帑者五之三鸠工于
 冬之十一月越明年三月朔而毕其役
   王应麟毗陵重浚后河记(淳熙二/十五年)
毗陵为股肱郡文物彬蔚太守四明史公以儒雅饰吏
 事谓郡城之南曰后河实系斯文气脉自淳熙间太
 守林公疏浚之后积以填阏公昔为尉时讲闻利病
 甚悉二十五年来守亟欲酬初志乃撙浮费以度工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578-0900d.png
 而民不扰率伍籍以赋役而民不劳浚源酾流无所
 壅塞再阅月迄事计功程七千八百有奇费缗八千
 五百有奇东西三百馀丈照旧深七尺士民䜣劝焉
   陆游重修武进奔牛闸记(嘉泰/三年)
岷山导江行数千里至广陵丹阳之间是为南北之冲
 皆疏河以通餫饷北为瓜洲闸入淮汴以至河洛南
 为京口闸历吴中以达浙江而京口之东有吕城闸
 犹在丹阳境中又东有奔牛闸则𨽻常州武进县以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578-0901a.png
 地势言之自创为是餫饷河时是三闸已具矣盖无
 之则水不能节水不能节则朝溢暮涸安在其为餫
 也苏子瞻常过奔牛六月无水有仰视古堰之叹则
 水之枯涸固久地志槩述本末而不能详也今知军
 州事赵侯善防字若川以诸王孙来为郡未满岁政
 事为畿内最考古以验今约已以便人裕民以束吏
 不以难止不以毁疑不以费惧于是郡之人佥以闸
 为请侯慨然是其言会知武进县丘君寿隽来白事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578-0901b.png
 所陈利病益明侯既以告于转运使且亟以其役专
 畀之丘君于是凡问前后左右受水之地悉伐石于
 小河元山为无穷计旧用木者皆易去之凡用工二
 万二千石二千六百钱以缗计者八千米以斛计者
 五百皆有奇又为屋以覆闸皆宏杰坚牢自鸠材至
 讫役阅三时其成之日盖嘉泰三年八月乙巳也明
 年正月丁卯侯移书来请记予谓方朝廷在故都时
 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578-0901c.png
 天下足此闸尤为国用所仰淹速丰耗天下休戚在
 焉自天子驻跸临安牧贡戒贽四方之赋输与邮置
 往来军旅征戍商贾贸迁者涂出于此居天下十七
 其所系岂不愈重哉虽然犹未尽见也今天子忧勤
 恭俭以抚四海德教洋溢如祖宗时齐鲁燕晋秦雍
 之地且尽归版图则龙舟仗卫复溯淮汴以还故所
 百司庶府熊罴貔虎之师翼卫以从戈旗蔽天舳舻
 相衔然后知赵侯之功为国长虑远图之意不特为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578-0901d.png
 一时便虑而已侯吾甥也请至四五不倦故不得以
 衰耄辞
   谢原平江府重浚运河记(嘉定/十年)
平江郡闉有城四十七里夹以两河环带中外泾源港
 胍在在流通历时变迁主聚蕃塞植芦托处遥遥河
 流失其故道雨潦时至逆潏不行上者湫湿下者沮
 洳漱啮之害几及公庾岁丁丑侍郎赵公出藩于此
 曾未踰时州民以开浚泾河为请公于是亟为民条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578-0902a.png
 列其事于部使者乃约经费量公力捐公帑之馀听
 富室之助役以募召用从官给无科犯之扰而有偕
 作之乐基事于秋阅月而功以毕矣前后以工计几
 二万而糜财凡三千馀缗自锦帆泾经始衡从四丈
 出跨桥五十有五为河一千一百九十丈有奇浅深
 广狭以丈为率而随其地势稍有损益窒者既通淤
 者既行源达𣲖流脉络相贯暵则导清流而缭于中
 潦则酾游波而泄于外以利通济以备农田其功不
卷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578-0902b.png
 既远哉
   李埴镇江漕渠记(嘉定/十年)
嘉定甲戍仲冬有诏京口漕渠岁久堙阏爰命守臣史
 公弥坚总领军赋钱公仲彪行视疏瀹三公程功计
 费列上于朝越明年春赐可乃择良日分饬王旅会
 于渠上畚梮云兴绠锸麋集统师监督相率劝功自
 城南以抵江口为里者九先是居民侵冒临洿刮腐
 辇壤布于近岸一雨骤至旋复淤渠今分积涂泥高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578-0902c.png
 埒邱头并渠之家咸归所浸开空沙淀呈露垠涯层
 埼修耸清波演溢闸旧有五乃命更葺跨渠而桥前
 后唯六公曰惟城之东归水有澳以汇积流堙壅既
 入复命疏凿折而西抵通津门回环军廪东行由甘
 露港注之于江复建二闸以时启闭由南城入抵朱
 方门悉甓其岸由城南出达于吕城间石其途挽夫
 上下妥视安行以至市沟蠲浊而清东抵黄泥浚浅
 而涹小利微害随力所及以兴以除迨及奏功甫一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578-0902d.png
 周旬民不预知官不告劳岂唯挽饷系此之赖流恶
 达壅宜民孔多
   蒋惟晓江阴开河记(嘉定十/二年)
嘉定己卯春邢侯焘以扈承出守越明年乃浚九里河
 以疏游土会水泽腹坚而漕河亦病于胶舟爰即其
 所酌从其宜命县令张君宗焘董其役起自□镇之
 □桥极于青阳之屠墅地以里计者倍十而徭役以
 乡受者才四而足面之阔为丈者八底则五之深如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578-0903a.png
 其底十之一又自□桥而上逆于朝宗门陆续鸠工
 城内外河筑顿还旧观是役也为丁夫九千三百二
 十有七始事于仲冬晦岁除而工毕
   康举之招真治记(淳祐/十年)
邑去江不及程陂湖沟浍之积自南至者倾入于江江
 潮既应则迅澜流逆于市桥下二水相制移时不能
 去可想矣自绍兴丁卯至今百馀年来泾浦淤塞至
 成委曲仅一线之水既无复开导而陂湖又多包围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578-0903b.png
 成田故水则下流不能遽泄遂决溢以成淹浸一或
 告旱而上流去水愈远易成乾涸浙西提举徐谊所
 谓昔之中田今为上田昔之下田今为中田昔之草
 荡今为下田是也极于宝庆之水嘉熙之旱无所措
 手大为邑民之病然则任斯邑之寄者水利源委盖
 不可不熟讲云
 元
   陈膺重修练湖记(大德/九年)
卷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0578-0903c.png
练湖之兴其来远矣繇晋及唐迄于今废而复坏而修
 者不可胜纪每一役辄剧劳甚费乃克底于定其最
 近而可考者淳熙之役用工人二十有二万六千三
 百九十有七米万八千八十石钱二千一百三十一
 万四千八百有奇其汗漫狼戾如此虽曰为民兴利
 除害然妨夺庶务耗蠹财物不已甚乎乃至元三十
 一年亦尝经纪于湖当时莅事者痛抑浮靡存其大
 纲损其糅目工亦不下六千四百馀人粮亦不下五
卷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0578-0903d.png
 千石钱称是然则湖之济民也虽大而其弊苦民也
 亦不细夫以幅员数十里之奥区水自长山奔流而
 汇者八十有四𣲖亦可谓一巨浸也而欲使之大旱
 不减大涝不溢可溉而田可运而河可使为利而不
 可使为害厥惟艰哉牢捍禦以防冲决深浚导以治
 填淤多门函以备蓄泄坚木石以俟悠久劳逸均而
 趋疾试省勤而集易期限蹙而费省丁徒少而功多
 凡此八者倘非俭以体国勤以恤民深知利病者孰
卷二十四 第 38a 页 WYG0578-0904a.png
 克臻其具美哉大德乙巳春都水监丞行檄相湖中
 顺大夫镇江路总管史公实董修役公以名门贵介
 春秋富而见地高力量毅而精思到以节用爱人为
 根本以至公无私为权衡惩昔大奢酌今便宜作于
 仲春之初息于莫春之首环湖上下陵垾岿然厚且
 完固斗门石䃮暨诸函窦辰次星列阳开阴阖视旧
 制无毫发遗然计工度财才及曩时三之一耳适务
 民之义蠲抑配之苛严而恕暇而整跋涉揭厉与农
卷二十四 第 38b 页 WYG0578-0904b.png
 夫野人共辛苦有不勉者至亲执锄锸训诱之异乎
 子罕之执朴以抶也将成平章政事彻尔公临视称
 善既毕工父老来言请寿诸石
   (失/名)吴淞江记(大德九年见/名臣事略)
岁甲辰前海道千夫长任仁发以吴淞江故道堙塞使
 震泽之水失其就下性为浙西居民害垂二十年上
 疏条具利病疏导之法中书省以闻特命平章彻尔
 公董其役公乃相其山川形势之宜高深广狭之度
卷二十四 第 39a 页 WYG0578-0904c.png
 工役之数钱谷之费畚锸之用饮食之需命民索绹
 乘屋厚稿桔以防其卑湿为医药以防其疾疫时作
 辍以防其倦怠上以诚感下下以诚应上民乃欢呼
 四集乐于趋事赴功始于太德八年冬十一月望前
 二日西自上海县界吴淞旧江东抵嘉定石桥洪迤
 逦入海长三十八里一百八十一步三尺深一丈五
 尺阔二十五丈役夫为数一万五千为工一百六十
 五万一千六百七十有奇至九年二月晦毕工复置
卷二十四 第 39b 页 WYG0578-0904d.png
 闸窦启闭以时物无疵厉民无天阏而事竟集
   翟思忠复修练湖记(泰定/元年)
水在天地间为利甚大利不兴害不除民之生奚以遂
 堙不通浅不浚水之利奚以兴京口漕运迤逦夹冈
 势邛微奔牛吕城闸堰之捍泻不日矣南去数百里
 皆无水源仰给练湖自长山八十四汊流为辰溪潴
 而为湖不有疏凿则有壅淤不有堤防则有奔冲丹
 阳金坛之田袤广势下微湖之承汇有年矣若夫春
卷二十四 第 40a 页 WYG0578-0905a.png
 淫夏亢潴之泄之此湖得用而河得济也岁迁月改
 淤之淀之此湖必疏而河必浚也随势上下中埂一
 为湖二函䃮斗门一一有法旱不乾枯涝不渰没湖
 水放寸运河注尺其功如何哉郡当南北要冲贡赋
 之输运聘介之往来蛮商蜀贾荆航吴楫泛闽浙上
 京师者无虚日至泰定元冬湖河浅塞牵夫顿薾进
 不能趋车挽肩输公私病之浙省平章政事拉哈光
 禄暨僚属佥谋委前都水任少监路总管毛公计工
卷二十四 第 40b 页 WYG0578-0905b.png
 程适平章政事元布达拉荣禄赴召旋得上闻命行
 省参知政事董中奉行台侍御史和托拉察噶奉亲
 临之兼司副使管本巴奉议佥事华善奉议董督之
 省镇抚会立万户警巡之凡募五郡夫万五千二十
 二人工六十日郡废钱六十二万七百二十缗米万
 八千九百馀石皆出于官由程公坝抵浦河口百二
 十里深浚四尺广上五尺广下三尺畚壤培岸霖潦
 不复灌河底半高置函管五十四一利舟漕一利田
卷二十四 第 41a 页 WYG0578-0905c.png
 溉于是河流瀰漫大艘小舫悉得通行无胶涩之厄
 又役三千人舟千只工九十日郡废钱二十七万缗
 米八千一百石以南湖泥茭根植淖不可斸锸止求
 土漕堤埂为斗门一石䃮六石函十有三一备启闭
 一借蓄泄于是湖波潋滟官漕民田悉得灌溉无旱
 涝之虞时泰定甲子春也噫昔汉开南山渠凿褒斜
 道唐门三山门凿广运潭今国家举河之重役民忘
 其劳兴湖之大利民赖其便是非天休涵濡省台赞
卷二十四 第 41b 页 WYG0578-0905d.png
 襄安能奠此大功姑记其实俾来者有所考云
   陆文圭江阴浚蔡泾闸记(至顺/三年)
暨州濒江受苏常以北之水鹅鼻湾西折入黄田港出
 上闸通五卸堰凡九里一曲第二曲至新桥夏浦之
 潮自蔡泾与港横出汇为泥沙闸废土堙水淤不泄
 至顺以来暵涝相仍行省谓江阴居湖下游首议挑
 浚分委官吏差募人夫由蔡泾北出江口十里一百
 五步积壤翻高用力尤艰同知州事万侯慨然任责
卷二十四 第 42a 页 WYG0578-0906a.png
 专督下闸以西一千八百五十馀丈用夫一千八百
 馀壬申二月起工至三月而竣事
   张天英至正石塘记(至正/七年)
吴江居具区上游昔吴郡也其地滨太湖故筑堤塘以
 为保障唐穆宗朝刺史王仲舒为桥以达其道路宋
 绍定间提刑吴渊命知县李椿重修之自版图入国
 朝以民众升州又五十馀年矣州长诺海公至州之
 明年乃谋诸僚友曰为政莫大于安民安民莫急于
卷二十四 第 42b 页 WYG0578-0906b.png
 水患繇长桥而南至于平望延袤四五十里风涛冲
 激日夜无休时置邮虑危官具修以数则民多蒙其
 害予甚欿然将筑以厚完之必镇之巨石然后可对
 曰斯塘之为民害也久矣或巨浸飓风小石皆为之
 漂荡官日修治因循塞责朝垒夕倾皆虚其费自省
 郡及州之官属往往有志于斯卒无成议今贤侯为
 吾父母有子民心以化其下下之人曷敢不竭忠以
 报方今朝廷弛佛者力役使出财以助里胥众皆义
卷二十四 第 43a 页 WYG0578-0906c.png
 公之为愿尽输其财以乐成公家事使我子孙将为
 无恐矣公大喜知州孙公嗣远闻之亦喜而赞相曰
 尝闻佛者以善诱人而信从者众以官府使民民劳
 而功半公然之遂招致空山小山清溪独芳四僧至
 堂上议皆称善命胥三人曰谢珍俞立陆文彪掌其
 财用之出入吏二人曰何宗善刘景泰掌其工事材
 器之名物而书其数凡日成月要及执事者以听于
 四大士焉明日祭白龙祠下卜人占之曰吉即经始
卷二十四 第 43b 页 WYG0578-0906d.png
 实至正六年四月也昔公治湖州事知彼官有馀石
 乃闻于省府命给与之凡三千馀版于时天无淫雨
 水不扬波五谷亦大熟况吏廉而司会计者公无私
 四人又笃行其道不避寒暑与百工分其劳市价佣
 值均给无少损是以群公无不尽其心力者总其费
 为钞八千馀锭石之工五万四千佐其役者倍之塘
 基崇文其广丈四尺有奇其修一千八十丈相其地
 势辄墄水窦以疏横流凡为窦一百三十有六众皆
卷二十四 第 44a 页 WYG0578-0907a.png
 驩然曰诚亘古未之见也既讫工复搆室道周曰丁
 亥安居有道行者以守置田若干亩岁积其入以为
 后人营缮计令不费官不役民农不违时有司不烦
 其政田里人不知有𨽻卒而大事克成以为长久之
 利使人人履坦道而跻春台微明公善政何能致若
 是哉七年春二月落成立石门于南浦亭之南乡表
 之曰至正石塘所以识年号从民望也是日公大宴
 宾客官属与百执事百工赏与有差文武宾士咸歌
卷二十四 第 44b 页 WYG0578-0907b.png
 诗献酒以为公寿且曰天将成一代之伟绩必生一
 代之伟人吴江公伟人也上世高昌氏父祖皆社稷
 臣公自中书舍人提点资乘库出治中兴郡今为是
 州乌乎石塘万古当与吾侯之名同万古也咸愿刻
 石以彰厥美而系之以歌曰震泽之阳兮吴江之州
 雍熙之世兮逢此贤侯受天之禄兮忧民之忧视民
 如子兮爰始爰谋易险以正固兮周道孔修行道之
 人兮罔弗悦怿民今无患兮繄吾侯之力蛟龙在渊
卷二十四 第 45a 页 WYG0578-0907c.png
 兮母啮我石垂千万岁兮缵禹之绩至正七年开城
 州判官张天英记
   杨维祯都水庸田使司记(至正/八年)
天地位而水为之胍络胍络运而天地之功成古者水
 病民神禹治之功侔天地代之职水者虽小大不等
 其得一日废耶此周之匠人稻人汉之水衡水司空
 之官所繇著而今都水使监之司所繇立也大德初
 司置平江曰行都水者泰定年改庸田迁松江以废
卷二十四 第 45b 页 WYG0578-0907d.png
 置不常人视为疣舍故栋其署寄署于他所至正元
 年重置司平江秩隆三品辖江东浙东西道官与风
 纪重臣交调御兼行工部事掾属亦皆视司臬吏遴
 选郡县守令咸受节制司之权崇势重视昔有加八
 年都水使者遵达纳实哩公来谓今圣天子切切焉
 以东南租税之出重在三吴而三吴水国也故署都
 水司平江而官吏寄署他所事体弗称先是请于朝
 得给官钱四万缗仍得拨地郡治西财赋府故基若
卷二十四 第 46a 页 WYG0578-0908a.png
 干亩于是鸠工庀材经始于是年十月八日不三月
 告完中堂宏厂挟室静密幕司曹舍鳞次翼张旁为
 缭垣前为崇闳气势突兀规模备具吴父老咸扶黎
 仰瞻啧啧称赞以为不自意垂白复见是司之新也
 既而群工竣事长贰率僚属位正新守相与举酒落
 成幕元僚沙君来请于维祯愿有以记维祯考中吴
 水患自宋李兵部韩殿省郏亶父子经营规画亦详
 矣其溧阳五堰江阴十四渎宜兴大吴等渎松江曰
卷二十四 第 46b 页 WYG0578-0908b.png
 塘曰浦者凡一百三十有二志籍尚可稽也然未若
 我朝知力足以兴除其利害而德足以消其震荡漂
 忽之变也大德间三江湮塞平章彻尔氏浚治功成
 民到于今称之迩者洪河暴决折而西北流天子一
 念动坤载遣使沉璧而河复故道吁官都水者上以
 圣天子之心为心下以彻尔氏之功为功三吴之民
 尚有昏垫而无诉者乎抑相水之职本诸顺天之理
 世未有顺于理而利不兴亦未有逆诸理而害能除
卷二十四 第 47a 页 WYG0578-0908c.png
 者孟子曰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行其所无事
 者顺理也鲧之反事则以方命命者何即理也以水
 为职者职与理应虽汤汤可乂不则天下之治水者
 皆鲧也可不慎哉左公字廷宪居宪府使云南岩岩
 有风采奋髯之顷奸胆尽落居官视民饥溺犹已是
 年十二月除浙东阃帅大使尚公有用字继贤是年
 九月九日于官副使算卓字质卿康公若泰字鲁瞻
 是年五月除国子监司业佥事观音努公字国宾是
卷二十四 第 47b 页 WYG0578-0908d.png
 年十二月除福建宪佥事王公仲温字辅卿照磨李
 嘏字公锡分事董者掾史钱璛奏差蔡琳李报也系
 之辞曰邈哉法象頖玄与黄坎德流长雷雨在上江
 河在下吐内阴阳维坎之德惠迪惟吉从逆惟殃帝
 悯下土具区芒芒忽焉震汤周官稻人汉司水衡利
 修于农(叶/)爰设司存保彼东方臬臣之良为天子使
 材贞且干不吴不扬相彼天时以顺地理恩肥海邦
 水居其壑土反其宅昆虫蛰藏耕食凿饮男乐其作
卷二十四 第 48a 页 WYG0578-0909a.png
 女修其红(叶/)年谷屡登顺成八方其蜡悉通(叶/)职臣
 报功曰我水庸长发农祥(作浪/反)
 
 
 
 
 
 
卷二十四 第 48b 页 WYG0578-0909b.png
 
 
 
 
 
 
 
 吴中水利全书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