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578-061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七 明 张国维 撰
书
书以敷陈利病反覆周详纵笔罄所欲言读之可畅
水学
宋
范仲淹上宰执论水利书
仲淹连蹇之人常欲省事及观民患不忍自安去年姑
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七 明 张国维 撰
书
书以敷陈利病反覆周详纵笔罄所欲言读之可畅
水学
宋
范仲淹上宰执论水利书
仲淹连蹇之人常欲省事及观民患不忍自安去年姑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578-0619b.png
苏之水踰秋不退计司议之于上穷俗语之于下淹
为民之长岂敢曲沮焉然初未甚晓惑于群说及按
而视之究而思之则了然可照今得一二以陈焉姑
苏四郊略平窊而为湖者十之二三西南之泽尤大
谓之太湖纳数郡之水湖东一派浚入于河谓之松
江积雨之时湖溢而江壅横没诸邑虽北压杨子江
而东扺巨浸河渠至多湮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惟
松江退落漫流始下或一岁大水久而未耗来年暑
为民之长岂敢曲沮焉然初未甚晓惑于群说及按
而视之究而思之则了然可照今得一二以陈焉姑
苏四郊略平窊而为湖者十之二三西南之泽尤大
谓之太湖纳数郡之水湖东一派浚入于河谓之松
江积雨之时湖溢而江壅横没诸邑虽北压杨子江
而东扺巨浸河渠至多湮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惟
松江退落漫流始下或一岁大水久而未耗来年暑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578-0620a.png
雨复为沴焉人必荐饥可不经画今疏导者不惟使
东南入于松江又使东北入于杨子江与海也其利
在此夫水之为物蓄而渟之何为而不害决而流之
何为而不利或曰江水已高不纳此流淹谓不然江
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耳岂独不下于此耶
江流若高则必滔滔旁来岂复姑苏之有乎矧今开
畎之处下流不息亦明验矣或曰日有潮来水安得
下淹谓不然大江长淮无不潮也来之时刻少而退
东南入于松江又使东北入于杨子江与海也其利
在此夫水之为物蓄而渟之何为而不害决而流之
何为而不利或曰江水已高不纳此流淹谓不然江
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耳岂独不下于此耶
江流若高则必滔滔旁来岂复姑苏之有乎矧今开
畎之处下流不息亦明验矣或曰日有潮来水安得
下淹谓不然大江长淮无不潮也来之时刻少而退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578-0620b.png
之时刻多故大江长淮会天下之水毕能归于海也
或曰沙因潮至数年复塞岂人力之可支淹谓不然
新导之河必设诸闸常时扄之以禦来潮沙不能塞
也每春理其闸外工减数倍矣旱岁亦扄之注水溉
田可救暵涸之菑涝水则启之疏积水之患或谓开
亩之役重劳民力淹谓不然东南之田所植惟稻大
水一至秋无他望灾沴之后必有疾疫乘其羸惫十
不救一谓之天灾实繇饥耳如能使民以时导达沟
或曰沙因潮至数年复塞岂人力之可支淹谓不然
新导之河必设诸闸常时扄之以禦来潮沙不能塞
也每春理其闸外工减数倍矣旱岁亦扄之注水溉
田可救暵涸之菑涝水则启之疏积水之患或谓开
亩之役重劳民力淹谓不然东南之田所植惟稻大
水一至秋无他望灾沴之后必有疾疫乘其羸惫十
不救一谓之天灾实繇饥耳如能使民以时导达沟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578-0620c.png
渎保其稼穑俾百姓不饥而死曷为其劳哉民勤而
生不犹愈于惰而死乎或谓力役之际大费军食淹
谓不然姑苏岁纳苗米三十四万斛官司之籴又不
下数百万斛去秋蠲放者三十万官司之籴无复有
焉如丰穰之岁春役万人日食三升一月而罢用米
九千石耳荒歉之岁日以五升召民为役因而赈济
一月而罢用米万五千石耳量此之出较彼之入讵
谓费军食哉或谓陂泽之田动成沙弥导川而无益
生不犹愈于惰而死乎或谓力役之际大费军食淹
谓不然姑苏岁纳苗米三十四万斛官司之籴又不
下数百万斛去秋蠲放者三十万官司之籴无复有
焉如丰穰之岁春役万人日食三升一月而罢用米
九千石耳荒歉之岁日以五升召民为役因而赈济
一月而罢用米万五千石耳量此之出较彼之入讵
谓费军食哉或谓陂泽之田动成沙弥导川而无益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578-0620d.png
也淹谓不然吴中之田非水不植减之使浅则可播
种非必决而涸之然后为功也昨开五河泄去积水
今岁平和秋望七八积而未去者犹有二三未能播
种复清理数道以分其流使不停壅纵遇大水其去
必速而无来岁之患矣又松江一曲号曰盘龙父老
传云出水尤利如总数道而开之菑必大减苏秀间
有秋之半利已大矣畎浍之事责在郡县不时开导
刺史县令之职也然今之世有所兴作横议先至非
种非必决而涸之然后为功也昨开五河泄去积水
今岁平和秋望七八积而未去者犹有二三未能播
种复清理数道以分其流使不停壅纵遇大水其去
必速而无来岁之患矣又松江一曲号曰盘龙父老
传云出水尤利如总数道而开之菑必大减苏秀间
有秋之半利已大矣畎浍之事责在郡县不时开导
刺史县令之职也然今之世有所兴作横议先至非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578-0621a.png
朝廷主之则无功而有毁守土之人恐无建事之意
矣苏常湖秀膏腴千里国之仓庾也浙漕之任及数
郡之守宜择精心尽力之吏不可以寻常资格而授
恐功利不至重为朝廷之忧且失东南之利也
卫泾与提举郑霖论水利书
泾寓居江湖每见陂湖之利为豪彊所占农人被害无
所赴愬淀山一湖广袤四十里泽被三郡数十年来
湖之围为田者大半无非豪右之家旱则独据上流
矣苏常湖秀膏腴千里国之仓庾也浙漕之任及数
郡之守宜择精心尽力之吏不可以寻常资格而授
恐功利不至重为朝廷之忧且失东南之利也
卫泾与提举郑霖论水利书
泾寓居江湖每见陂湖之利为豪彊所占农人被害无
所赴愬淀山一湖广袤四十里泽被三郡数十年来
湖之围为田者大半无非豪右之家旱则独据上流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578-0621b.png
沿湖之田无所灌溉水则无所通泄沿湖被淹民田
无虑数千顷反为不耕之地细民不能自伸抑郁受
弊而已淳熙间今佥书罗点为使者因阅词诉开掘
山门溜五千馀亩乃一湖喉襟繇是数十年之害一
旦尽除灌溉之利渐复八年间小有水旱果不为灾
此利害晓然易见者绍熙初忽为中天竺寺指占使
司吏辈并缘为奸子宜徐丈亦不深究遽尔给佃后
因民词愬得旨开掘缘冒佃者不曾行遣小人无所
无虑数千顷反为不耕之地细民不能自伸抑郁受
弊而已淳熙间今佥书罗点为使者因阅词诉开掘
山门溜五千馀亩乃一湖喉襟繇是数十年之害一
旦尽除灌溉之利渐复八年间小有水旱果不为灾
此利害晓然易见者绍熙初忽为中天竺寺指占使
司吏辈并缘为奸子宜徐丈亦不深究遽尔给佃后
因民词愬得旨开掘缘冒佃者不曾行遣小人无所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578-0621c.png
忌惮今春复有顽民数辈约从毁撤向来禁约石碑
公然围筑浙西多仰陂湖之利非他处比前后围裹
陂湖禁戢最严具载甲令臣僚申请亦多泾昨陛辞
曾论此事甚详少定简寻得当录呈求教也
黄震代平江府回马裕斋催泄水书
所在水利皆源高而流下故泄之易惟本郡西南受荆
溪以上江东数郡水既高若建瓴东北自昆山之太
仓连亘常熟其势又亢若仰盂水亦反流而趋内四
公然围筑浙西多仰陂湖之利非他处比前后围裹
陂湖禁戢最严具载甲令臣僚申请亦多泾昨陛辞
曾论此事甚详少定简寻得当录呈求教也
黄震代平江府回马裕斋催泄水书
所在水利皆源高而流下故泄之易惟本郡西南受荆
溪以上江东数郡水既高若建瓴东北自昆山之太
仓连亘常熟其势又亢若仰盂水亦反流而趋内四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578-0621d.png
面皆源独其中受水之流水反蓄而不泄故近郭之
田虽茫为一壑而滨海之田则枯涸自如古人随地
形而为之计则亦曲尽其妙第废坏已久有非一旦
可复古人于宜兴以西金陵管下设为五堰使西南
水不入荆溪而繇分水银林二堰入伍子胥伐楚之
运河以入大江东北则于昆山常熟以东之横塘设
冈门斗门闭高地之水以自溉高地之田使水不得
反流而趋内然此特措置四境之高仰如此若中间
田虽茫为一壑而滨海之田则枯涸自如古人随地
形而为之计则亦曲尽其妙第废坏已久有非一旦
可复古人于宜兴以西金陵管下设为五堰使西南
水不入荆溪而繇分水银林二堰入伍子胥伐楚之
运河以入大江东北则于昆山常熟以东之横塘设
冈门斗门闭高地之水以自溉高地之田使水不得
反流而趋内然此特措置四境之高仰如此若中间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578-0622a.png
地卑水聚不能以时入海则又设为塘浦焉盖吴地
中间不特太湖三万六千顷长洲有沙湖尹山湖常
熟有昆承湖昆山有阳城湖他如斜塘等诸瀼黄天
等诸荡市宅等诸村皆蓄水深处脉络无不与太湖
贯通水面阔远止藉吴淞一江通注入海水去不速
而所藉者又在塘浦浦者导诸处之水皆自趋吴淞
江以入海塘者防水不得入民田必使繇浦以入于
江塘浦原计一百三十二条浦之阔率二三十丈塘
中间不特太湖三万六千顷长洲有沙湖尹山湖常
熟有昆承湖昆山有阳城湖他如斜塘等诸瀼黄天
等诸荡市宅等诸村皆蓄水深处脉络无不与太湖
贯通水面阔远止藉吴淞一江通注入海水去不速
而所藉者又在塘浦浦者导诸处之水皆自趋吴淞
江以入海塘者防水不得入民田必使繇浦以入于
江塘浦原计一百三十二条浦之阔率二三十丈塘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578-0622b.png
之高率二丈大要使浦高于江江高于海水驾行高
处而吴中可以无水灾古人之为此夫岂一日一人
之力而无存者常考李氏有江南五堰以西之运河
尚通钱氏有两浙其治塘浦尚有撩清指挥之号彼
固非真能上缉古人之功而偏方小国封疆不广则
农夫之有篱落下田岁岁保治惟谨国朝幅员万里
观听不接南渡生聚益繁各便已私上焉之五堰既
以不便木箄往来而坏江东数郡水尽入太湖矣下
处而吴中可以无水灾古人之为此夫岂一日一人
之力而无存者常考李氏有江南五堰以西之运河
尚通钱氏有两浙其治塘浦尚有撩清指挥之号彼
固非真能上缉古人之功而偏方小国封疆不广则
农夫之有篱落下田岁岁保治惟谨国朝幅员万里
观听不接南渡生聚益繁各便已私上焉之五堰既
以不便木箄往来而坏江东数郡水尽入太湖矣下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578-0622c.png
焉之冈门斗门又为侧近勤耕而坏昆山常熟二县
水反入内地矣中焉之塘浦则或因行舟及安舟之
便而破其圩或因人户请射下脚而废其堤或因耕
垦增辟而攘斥其旧来之浦凡今所谓某家浜某家
泾者皆古塘浦旧地于是荡无堤障水势散漫与江
之入海处适平退潮之减未几长潮之增已至小汛
之随去未尽大汛之拥回反多往复洄洑水去迟缓
而一雨即成久浸矣古人合江浙数郡之规模而成
水反入内地矣中焉之塘浦则或因行舟及安舟之
便而破其圩或因人户请射下脚而废其堤或因耕
垦增辟而攘斥其旧来之浦凡今所谓某家浜某家
泾者皆古塘浦旧地于是荡无堤障水势散漫与江
之入海处适平退潮之减未几长潮之增已至小汛
之随去未尽大汛之拥回反多往复洄洑水去迟缓
而一雨即成久浸矣古人合江浙数郡之规模而成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578-0622d.png
之虑及万世后人求一已田宅之利便而坏之见止
一时坏既久则复之甚难自景祐以来岁岁讲求迄
无成功盖但知泄水而海口既高水非塘浦不可泄
故东坡尝请去吴江石塘王觌常奏开海口诸浦朝
廷皆疑不敢行范文正公守吴尝开茜泾亦止一时
一方之利而刘悫按行直谓开海口则反有风涛驾
入之忧唯熙宁初郏亶力请于朝尝起六郡三十四
县之人以修塘吏民喧诉击坠幞头卒鸣铙散众而
一时坏既久则复之甚难自景祐以来岁岁讲求迄
无成功盖但知泄水而海口既高水非塘浦不可泄
故东坡尝请去吴江石塘王觌常奏开海口诸浦朝
廷皆疑不敢行范文正公守吴尝开茜泾亦止一时
一方之利而刘悫按行直谓开海口则反有风涛驾
入之忧唯熙宁初郏亶力请于朝尝起六郡三十四
县之人以修塘吏民喧诉击坠幞头卒鸣铙散众而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578-0623a.png
止政和六年御笔修平江诸浦三十六闸差霖措置
通设六十四万馀工宣和初再措置支见钱四十一
万贯有奇卒又勾收人吏送狱根磨而止今浦闸尽
废尤甚前日而海沙壅涨又前日之所无地之高下
非人力可移沙之壅涨非人力可遏惟复古人之塘
浦驾水归海可冀成功然所费当几钱所役当几人
大丰州县既无此事力荒岁饿莩又无此人力纵有
之又当历几时几日而成乃欲救其目前之急此泄
通设六十四万馀工宣和初再措置支见钱四十一
万贯有奇卒又勾收人吏送狱根磨而止今浦闸尽
废尤甚前日而海沙壅涨又前日之所无地之高下
非人力可移沙之壅涨非人力可遏惟复古人之塘
浦驾水归海可冀成功然所费当几钱所役当几人
大丰州县既无此事力荒岁饿莩又无此人力纵有
之又当历几时几日而成乃欲救其目前之急此泄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578-0623b.png
水一说未可仓卒议也若止从人户就近泄放则彼
此皆水虽欲以邻田为壑不可得议者多谓围田增
多水无归宿然亦只见得近来之弊古者治水有方
之时污下皆成良田其后堤防既坏之后平陆亦成
川泽熙宁八年旱太湖露丘墓街井今瀼荡等处尚
有古岸隐见水中以此知近来围田不过因旱岁水
减将旧来平地被水处间行筑捺耳就使围田尽去
水之未能速入海自若也何能遽益于事况围田未
此皆水虽欲以邻田为壑不可得议者多谓围田增
多水无归宿然亦只见得近来之弊古者治水有方
之时污下皆成良田其后堤防既坏之后平陆亦成
川泽熙宁八年旱太湖露丘墓街井今瀼荡等处尚
有古岸隐见水中以此知近来围田不过因旱岁水
减将旧来平地被水处间行筑捺耳就使围田尽去
水之未能速入海自若也何能遽益于事况围田未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578-0623c.png
易去者乎于今救急省事之策惟有告谕田主多发
夫工就塍岸渐露处次第修筑各于水中自为堤障
即车水出堤障之外而耕种之此事昨已施行镂榜
晓谕近承专官之来又严加督催并已差官随之行
县矣某非不愿大发工力为久远计而量时度力实
非所能更望熟议
明
龚诩上巡抚周忱论水利书
夫工就塍岸渐露处次第修筑各于水中自为堤障
即车水出堤障之外而耕种之此事昨已施行镂榜
晓谕近承专官之来又严加督催并已差官随之行
县矣某非不愿大发工力为久远计而量时度力实
非所能更望熟议
明
龚诩上巡抚周忱论水利书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578-0623d.png
直𨽻镇海卫老疾军龚诩上言钦差巡抚大人执事诩
窃惟天时水旱何代无之人事堤防从古而有钦惟
圣朝自洪武年间东南田地高下不一雨多则忧潦
晴久则惧旱频年河港湮塞岸塍摧圯无所资其灌
溉注泄遂至永乐三年大水十四年大旱人民流离
饿殍盈路税粮逋负盗贼生发原其所繇良以失于
疏浚堤防之故以致朝廷忧之特遣大臣专督东南
水利是以连年田地颇得成熟人民颇得聊生近年
窃惟天时水旱何代无之人事堤防从古而有钦惟
圣朝自洪武年间东南田地高下不一雨多则忧潦
晴久则惧旱频年河港湮塞岸塍摧圯无所资其灌
溉注泄遂至永乐三年大水十四年大旱人民流离
饿殍盈路税粮逋负盗贼生发原其所繇良以失于
疏浚堤防之故以致朝廷忧之特遣大臣专督东南
水利是以连年田地颇得成熟人民颇得聊生近年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578-0624a.png
以来人情忽怠常生于所易渐觉疏慢各处州县虽
设治农之官而无治农之实一切文具苟且反生扰
害之端倘一旦或有水旱之臻恐不能无永乐三年
十四年之患诩愚以为国家所以为国家者以其有
斯民也民以食为天食不足则无以生无以生则祸
乱易作诚朝廷所宜深忧而当预防者也今执事职
居巡抚斯民衣食根源国家所系轻重莫大之事尤
不可缓如蒙听纳愚言熟思审处专一提督经略勿
设治农之官而无治农之实一切文具苟且反生扰
害之端倘一旦或有水旱之臻恐不能无永乐三年
十四年之患诩愚以为国家所以为国家者以其有
斯民也民以食为天食不足则无以生无以生则祸
乱易作诚朝廷所宜深忧而当预防者也今执事职
居巡抚斯民衣食根源国家所系轻重莫大之事尤
不可缓如蒙听纳愚言熟思审处专一提督经略勿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578-0624b.png
事虚文务求实效如此则灾未至而有以备之而小
民流离饥饿盗贼之患不足忧矣
龚诩再上巡抚周忱修水利书
向者僭陈东南水旱必须预防者盖以国家租赋从此
而出小民衣食繇此而资最为重务往年朝廷忧于
未然所以各处州县特设治农官一员不使干预杂
事专一提督经略当时居斯任者多得其人繇其责
有所归不得不苦心极力以营治之虽遇年时调润
民流离饥饿盗贼之患不足忧矣
龚诩再上巡抚周忱修水利书
向者僭陈东南水旱必须预防者盖以国家租赋从此
而出小民衣食繇此而资最为重务往年朝廷忧于
未然所以各处州县特设治农官一员不使干预杂
事专一提督经略当时居斯任者多得其人繇其责
有所归不得不苦心极力以营治之虽遇年时调润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578-0624c.png
亦时常往来巡视不怠所以岸塍坚固河港流通数
年以来民享其利近年此官罢设惟于本县自行委
官提督奈何所委者多非其人滥管他事之时常多
经年累月并无足迹下乡设或一来不过取其文具
应答而去竟不问其实效如何送往迎来徒增烦扰
其中有等粮里知道理识干系之人于农隙自行起
督工夫修浚其无知者但知剥民苟安姑息一旦灾
至祸临无所措手所以民受其害而不可胜言且如
年以来民享其利近年此官罢设惟于本县自行委
官提督奈何所委者多非其人滥管他事之时常多
经年累月并无足迹下乡设或一来不过取其文具
应答而去竟不问其实效如何送往迎来徒增烦扰
其中有等粮里知道理识干系之人于农隙自行起
督工夫修浚其无知者但知剥民苟安姑息一旦灾
至祸临无所措手所以民受其害而不可胜言且如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578-0624d.png
今年低处岸塍十坏八九高乡河港鲜有流通一值
久雨久晴湖水涨泛无以扺禦潮汐不通无以灌溉
遂致稻禾渰没枯槁两皆失之兼之小民田段四散
缺食无力父母妻子东奔西走营救不暇呼天叩地
所不忍闻小民苦楚如此执事备知其情今年被灾
税粮当行上闻必可蠲免惟是小民一年衣食将何
所望窃恐饥饿困迫盗贼流离繇是而起当此之时
政执事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之秋也倘蒙深怀圣心
久雨久晴湖水涨泛无以扺禦潮汐不通无以灌溉
遂致稻禾渰没枯槁两皆失之兼之小民田段四散
缺食无力父母妻子东奔西走营救不暇呼天叩地
所不忍闻小民苦楚如此执事备知其情今年被灾
税粮当行上闻必可蠲免惟是小民一年衣食将何
所望窃恐饥饿困迫盗贼流离繇是而起当此之时
政执事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之秋也倘蒙深怀圣心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578-0625a.png
多方措置督责有司禁其烦苛凡官府一应不急公
作悉行停止召集人夫尽力修浚勿事文具勿吝出
纳务求全济必使小民感恩怀德不忍为非不去乡
土救急之务莫善于斯稍待水平之日乞为奏请各
处凡有水旱州县仍特设治农官一员专管水利敢
有违越使者受者各得其罪著为常令使永遵守更
在执事时加体察责问成效验其能否或有贪残冗
懦及为斯民害者询问众情以罢黜之或难其人俾
作悉行停止召集人夫尽力修浚勿事文具勿吝出
纳务求全济必使小民感恩怀德不忍为非不去乡
土救急之务莫善于斯稍待水平之日乞为奏请各
处凡有水旱州县仍特设治农官一员专管水利敢
有违越使者受者各得其罪著为常令使永遵守更
在执事时加体察责问成效验其能否或有贪残冗
懦及为斯民害者询问众情以罢黜之或难其人俾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578-0625b.png
得兼授更乞禁奸草弊信赏必罚勿夺农时恤其劳
苦以尽人事以回天心诚为利便此系民情当今急
务伏愿执事熟思之
史鉴答巡抚侣钟书
吴江草莽生史鉴承德音赐召问以生民疾苦令条具
上陈凡三件其二坍荒田粮宜与分豁江南诸州县
北枕大江东濒沧海而太湖一水潴其中近水之田
风涛吞啮日削月朘十亡四五而粮额尚存未经放
苦以尽人事以回天心诚为利便此系民情当今急
务伏愿执事熟思之
史鉴答巡抚侣钟书
吴江草莽生史鉴承德音赐召问以生民疾苦令条具
上陈凡三件其二坍荒田粮宜与分豁江南诸州县
北枕大江东濒沧海而太湖一水潴其中近水之田
风涛吞啮日削月朘十亡四五而粮额尚存未经放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578-0625c.png
免贫民包赔岁岁无已虽经具告官司勘申待报动
阅岁年迄无了结胥吏邀求百端剥肤吸髓反以为
射利之资谣有锦灰堆之目此之谓也而贫民意幸
除豁欲罢不能宁卖庐舍鬻子孙以副其求是则困
穷之中又添一厄也今造册在迩适当其时若不开
除又迟十载是民之困苦无有息端之时也宜选清
强官属履行勘报奏请开除则吾民有幸深痼之疾
庶乎其有瘳也
阅岁年迄无了结胥吏邀求百端剥肤吸髓反以为
射利之资谣有锦灰堆之目此之谓也而贫民意幸
除豁欲罢不能宁卖庐舍鬻子孙以副其求是则困
穷之中又添一厄也今造册在迩适当其时若不开
除又迟十载是民之困苦无有息端之时也宜选清
强官属履行勘报奏请开除则吾民有幸深痼之疾
庶乎其有瘳也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578-0625d.png
史鉴与陈璚论水利书
近会沈启南读吾子所寄书尾有水利一事载与伍佥
事言单锷之所建白者噫是夫恶足以语此哉但能
奉权贵通富豪以桩石为名欲费国家数万金钱侵
牟实私橐耳向非巡抚侣公巡按张公郡守孟公合
力以遏之则是役成矣役成而有利于民何惜于所
费但恐财尽而民穷水利无纤毫之益尔故建议之
初上自侍从之家中至举人之属下及胥吏之流无
近会沈启南读吾子所寄书尾有水利一事载与伍佥
事言单锷之所建白者噫是夫恶足以语此哉但能
奉权贵通富豪以桩石为名欲费国家数万金钱侵
牟实私橐耳向非巡抚侣公巡按张公郡守孟公合
力以遏之则是役成矣役成而有利于民何惜于所
费但恐财尽而民穷水利无纤毫之益尔故建议之
初上自侍从之家中至举人之属下及胥吏之流无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578-0626a.png
不垂涎朵颐则其所以自为谋者非浅浅也是夫也
恶足以语此哉夫江南水之为害者莫甚于湖州苏
州松江三府也地势既卑百川奔凑湖州西连广德
宣州南接杭州严州诸山诸溪之水道于湖而入于
苏太湖东南之巨浸也容汇停蓄过于江而达于松
以放之海则夫官是职者其可斯须而离此地哉其
地势之要害有非他州之可比也其他如常如镇如
杭如嘉地既高亢水不停潴相视设施固当次之也
恶足以语此哉夫江南水之为害者莫甚于湖州苏
州松江三府也地势既卑百川奔凑湖州西连广德
宣州南接杭州严州诸山诸溪之水道于湖而入于
苏太湖东南之巨浸也容汇停蓄过于江而达于松
以放之海则夫官是职者其可斯须而离此地哉其
地势之要害有非他州之可比也其他如常如镇如
杭如嘉地既高亢水不停潴相视设施固当次之也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578-0626b.png
而当时议设水利官属之时失于详究特令带衔浙
宪彼庸常之人莫不怀恋安逸沈醉声乐啸歌湖山
利害不接于其目愁叹不闻于其耳休戚不关于其
心孰肯去妻子舍朋俦远逸乐日趋于垫溺之乡以
亲卑湿之事也哉不过岁一再行以避文法尔至于
茭草之属悉令估卖挪东掩西踪迹诡谲凡有小词
讼则一槩行提人踰数百高抬纸价利其赢馀至于
大水怀襄之际吾民曾不能望见其旌节尚何得其
宪彼庸常之人莫不怀恋安逸沈醉声乐啸歌湖山
利害不接于其目愁叹不闻于其耳休戚不关于其
心孰肯去妻子舍朋俦远逸乐日趋于垫溺之乡以
亲卑湿之事也哉不过岁一再行以避文法尔至于
茭草之属悉令估卖挪东掩西踪迹诡谲凡有小词
讼则一槩行提人踰数百高抬纸价利其赢馀至于
大水怀襄之际吾民曾不能望见其旌节尚何得其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578-0626c.png
处分之万一哉故自设官以来未尝有一人称职者
岂人之性皆然哉繇理势与循习致尔莫若请选清
彊刚正郎中一员俾令挈其家属建牙于苏居数郡
之中道里既均往来又易又当其要害之处巡视相
度不失机宜较之坐守一城之中者利害不可同日
语也有明永乐初年户部尚书夏忠靖公治水江南
亦以三府为急巡行劳徕不常厥后以通政使赵公
居任踵而行之此即往事之明验也或者又以为杭
岂人之性皆然哉繇理势与循习致尔莫若请选清
彊刚正郎中一员俾令挈其家属建牙于苏居数郡
之中道里既均往来又易又当其要害之处巡视相
度不失机宜较之坐守一城之中者利害不可同日
语也有明永乐初年户部尚书夏忠靖公治水江南
亦以三府为急巡行劳徕不常厥后以通政使赵公
居任踵而行之此即往事之明验也或者又以为杭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578-0626d.png
州地滨于海海患常作今年西湖水漂入城治水官
属雅宜居此鉴请有以答之海水之啮暂不为常不
暇远举姑以近代言之永乐间海啮仁和海宁比时
虽有治水通政以为汎而不专特遣张侍郎发民塞
之成化十三年海啮海宁今都御史侣公方以监察
御史巡按浙江帅布按二司官属塞之于时亦有水
利吴佥事在未尝与力也今年西湖上山倾水溢卒
然涌入三司之官相率避于镇海楼上水利佥事亦
属雅宜居此鉴请有以答之海水之啮暂不为常不
暇远举姑以近代言之永乐间海啮仁和海宁比时
虽有治水通政以为汎而不专特遣张侍郎发民塞
之成化十三年海啮海宁今都御史侣公方以监察
御史巡按浙江帅布按二司官属塞之于时亦有水
利吴佥事在未尝与力也今年西湖上山倾水溢卒
然涌入三司之官相率避于镇海楼上水利佥事亦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578-0627a.png
在其中未闻出一计施一策以退水也幸其倏来倏
去不能为灾以此观之则水利之官不居于杭无损
于事明矣此则治水之官当年之常法也启南又以
为若欲开泄壅滞任重而役大有非部属之官所能
独荷必得重臣以专任之始克集事众论以为当在
今户部侍郎刘公璋鉴又以为不然刘公循规蹈矩
之人也昔为布政今为侍郎最为得人若处之以方
面恐其非应变之才也以耳目之所闻见者莫如湖
去不能为灾以此观之则水利之官不居于杭无损
于事明矣此则治水之官当年之常法也启南又以
为若欲开泄壅滞任重而役大有非部属之官所能
独荷必得重臣以专任之始克集事众论以为当在
今户部侍郎刘公璋鉴又以为不然刘公循规蹈矩
之人也昔为布政今为侍郎最为得人若处之以方
面恐其非应变之才也以耳目之所闻见者莫如湖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578-0627b.png
广按察使刘公乔当其知归安也深恤民隐甚有能
名讲求水利最为详悉故献议于巡抚滕公奏设此
官今本官敡历中外无不相知者久矣不审其节行
才名比前何如吾子必详知之若使其有加无替则
舍斯人而莫可况其官资已高陟之执政其孰曰不
宜其次莫如前吾苏郡守孟公俊其为人也毅而有
守悫而有文谦而有礼但以前居苏时屡忤权贵故
得谤言天地鉴视日月照临率无纤毫之实也官资
名讲求水利最为详悉故献议于巡抚滕公奏设此
官今本官敡历中外无不相知者久矣不审其节行
才名比前何如吾子必详知之若使其有加无替则
舍斯人而莫可况其官资已高陟之执政其孰曰不
宜其次莫如前吾苏郡守孟公俊其为人也毅而有
守悫而有文谦而有礼但以前居苏时屡忤权贵故
得谤言天地鉴视日月照临率无纤毫之实也官资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578-0627c.png
尚卑升之以重职专委任之则其所行必有大过人
者鉴鄙夫碌碌自守已无意于世今以吾子书中有
及贱名故谬陈管见如右居庙堂而忧其民吾子之
责也惟亮察万万不宣
蔡羽与伍水部书
窃惟执事负平当贡禹之学为水曹之官近者河渠纷
纷事须熟讲虽所将不同忧国为民之心一也前者
白茆之役大司空为国家兴利奋断不惑遂建不世
者鉴鄙夫碌碌自守已无意于世今以吾子书中有
及贱名故谬陈管见如右居庙堂而忧其民吾子之
责也惟亮察万万不宣
蔡羽与伍水部书
窃惟执事负平当贡禹之学为水曹之官近者河渠纷
纷事须熟讲虽所将不同忧国为民之心一也前者
白茆之役大司空为国家兴利奋断不惑遂建不世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578-0627d.png
之业一劳永定不计小费诚伟诚善然亦多得于天
人之助苟不因天时相地利乘人和未见其济也今
渎川之役忧在监司监司执事之僚友也平心而熟
讲之势独不得乎今赴江赴海道有远近稽产赋工
册有情实而道路諠然者弊有所起也夫疏凿河渠
本为国家兴利万民生福然愚民不见万世之利先
见目前之忧智者曰凿白茅之阻而百川速浚吴淞
之尾而东江顺事既徵矣愚者曰大害既除小利可
人之助苟不因天时相地利乘人和未见其济也今
渎川之役忧在监司监司执事之僚友也平心而熟
讲之势独不得乎今赴江赴海道有远近稽产赋工
册有情实而道路諠然者弊有所起也夫疏凿河渠
本为国家兴利万民生福然愚民不见万世之利先
见目前之忧智者曰凿白茅之阻而百川速浚吴淞
之尾而东江顺事既徵矣愚者曰大害既除小利可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578-0628a.png
缓旧冬力役新冬暂纾兹所以諠然道路也太湖达
娄齐孰速于盘门之鲇鱼口达江阴孰速于无锡之
独山二水既裕长桥既多门宜不待于渎川也或谓
光福东通渎川西出浒墅清横塘以纳百川修纵浦
以向横沥郏亶单锷并有成说势不得已宁失之缓
无失之骤则天人应徵科繁碎宁失之轻无失之重
则胥奸消民有占田额多而官租不足无阡无陌而
居积钜万者监司岂知之乎草茅之人不知忌讳惟
娄齐孰速于盘门之鲇鱼口达江阴孰速于无锡之
独山二水既裕长桥既多门宜不待于渎川也或谓
光福东通渎川西出浒墅清横塘以纳百川修纵浦
以向横沥郏亶单锷并有成说势不得已宁失之缓
无失之骤则天人应徵科繁碎宁失之轻无失之重
则胥奸消民有占田额多而官租不足无阡无陌而
居积钜万者监司岂知之乎草茅之人不知忌讳惟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578-0628b.png
矜而采之
姚文灏论亲行点视书
昨会从容备闻疵谬非执事仆何繇而得此欣慰欣慰
但其中有一事愚心所未渝不敢不质其疑于左右
承谕云凡诸堤岸沟渠亲行点视不惟不能遍且不
胜其劳矧小民被呼噪之烦仆𨽻肆侵渔之毒又云
在县官为之亦且为小以见仆之为之又小之小者
也至烦引郭橐驼传为证执事之意彰彰矣而仆尚
姚文灏论亲行点视书
昨会从容备闻疵谬非执事仆何繇而得此欣慰欣慰
但其中有一事愚心所未渝不敢不质其疑于左右
承谕云凡诸堤岸沟渠亲行点视不惟不能遍且不
胜其劳矧小民被呼噪之烦仆𨽻肆侵渔之毒又云
在县官为之亦且为小以见仆之为之又小之小者
也至烦引郭橐驼传为证执事之意彰彰矣而仆尚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578-0628c.png
闇焉夫为政有体随时而在非自明理之儒孰能免
胶柱之诮哉仆之愚迷其失固多然窃谓效劳之事
无上下大小之殊有殊者或后世之失也是故天子
徇农诸侯省耕大夫协工士庶尽力昔者大舜负圣
人之资摄帝尧之位内而九官分摄外而十二牧分
民舜于此时端居冀方总率宇内岂不称尊严之体
免臣庶之扰哉乃与群后更迭觐巡仆仆然一岁而
周四岳所至之处祭天可已祀地可已朝诸侯可已
胶柱之诮哉仆之愚迷其失固多然窃谓效劳之事
无上下大小之殊有殊者或后世之失也是故天子
徇农诸侯省耕大夫协工士庶尽力昔者大舜负圣
人之资摄帝尧之位内而九官分摄外而十二牧分
民舜于此时端居冀方总率宇内岂不称尊严之体
免臣庶之扰哉乃与群后更迭觐巡仆仆然一岁而
周四岳所至之处祭天可已祀地可已朝诸侯可已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578-0628d.png
又屑屑然礼器之是修量衡之是较何舜之自小而
不自尊也岂当时岳牧皆不足以办此欤后世人主
则得矣穆然于九重之上和銮不响而警跸尘消诸
侯无奔走之劳百姓无供给之费执事以为与舜之
事孰简而孰烦耶苟以为非人君之体而不可为则
是后世之君皆贤于舜而舜之事适足以为万世戒
也禹之治水在尧舜重华之下居益稷赞助之上其
他佐贰司空之职又不知其几为禹者授以成算坐
不自尊也岂当时岳牧皆不足以办此欤后世人主
则得矣穆然于九重之上和銮不响而警跸尘消诸
侯无奔走之劳百姓无供给之费执事以为与舜之
事孰简而孰烦耶苟以为非人君之体而不可为则
是后世之君皆贤于舜而舜之事适足以为万世戒
也禹之治水在尧舜重华之下居益稷赞助之上其
他佐贰司空之职又不知其几为禹者授以成算坐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578-0629a.png
收全功岂不合大臣之体无细事之劳哉然书称其
乘四载而随山刋木史称其手足胼胝何也尝考四
载云者谓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乘輴山乘梮也夫
禹以一人而领九州之水必不得而往取通衢大川
相其大势可矣其他泥淖山径之处尽遣其属以行
而已不劳焉岂不可哉而禹方且崎岖跋涉惟恐不
及意者救饥拯溺之心横于中不暇顾事体之宜不
宜也又胼胝云者谓手足皮厚也是必躬有执作之
乘四载而随山刋木史称其手足胼胝何也尝考四
载云者谓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乘輴山乘梮也夫
禹以一人而领九州之水必不得而往取通衢大川
相其大势可矣其他泥淖山径之处尽遣其属以行
而已不劳焉岂不可哉而禹方且崎岖跋涉惟恐不
及意者救饥拯溺之心横于中不暇顾事体之宜不
宜也又胼胝云者谓手足皮厚也是必躬有执作之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578-0629b.png
劳乃至此若但擘画指挥乎其间则焦劳或有而胼
胝必无论语亦称其躬稼是则禹之于水不独自往
又自为之也后之为人臣者则得矣职位稍崇即自
尊大偃然于僚属之上孰肯少贬以就劳事曰此有
司之守耳为有司者又复若是曰此百姓之役耳繇
是自百姓而上无复有服劳者何其与禹之见异也
执事谓此皆惩禹之失而不为耶抑道有不类而不
能为耶苟以为非大臣之体而不可为则是后世之
胝必无论语亦称其躬稼是则禹之于水不独自往
又自为之也后之为人臣者则得矣职位稍崇即自
尊大偃然于僚属之上孰肯少贬以就劳事曰此有
司之守耳为有司者又复若是曰此百姓之役耳繇
是自百姓而上无复有服劳者何其与禹之见异也
执事谓此皆惩禹之失而不为耶抑道有不类而不
能为耶苟以为非大臣之体而不可为则是后世之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578-0629c.png
臣皆贤于禹而禹之事适足以为万世戒也舜大圣
人也禹亦大圣人也古称其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
世仆不闻其以君相自尊而忽于劳役之事此所以
不能无疑于执事之教也夫舜与世远典籍辽邈又
圣凡不同事难为据姑以近世提举浙西者言之宋
时有徐宗正者亲操畚锸率先众庶我明有赵通政
者巡行阡陌泊宿州渚若是者何如也皆可以为戒
欤然此又所未见也近日刘都宪总治张秋文武官
人也禹亦大圣人也古称其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
世仆不闻其以君相自尊而忽于劳役之事此所以
不能无疑于执事之教也夫舜与世远典籍辽邈又
圣凡不同事难为据姑以近世提举浙西者言之宋
时有徐宗正者亲操畚锸率先众庶我明有赵通政
者巡行阡陌泊宿州渚若是者何如也皆可以为戒
欤然此又所未见也近日刘都宪总治张秋文武官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578-0629d.png
僚执役于河上者不可胜数为刘公者坐乎一堂之
上令乎一堂之下亦足以重国体而致河成矣乃便
服按行日夕堤上泥涂有所不顾风雨有所不避宁
不计官吏之伺侯仆𨽻之侵渔哉是执事所亲也岂
亦以为非欤夫是三公者亦大臣也其事皆载在方
册著在人耳目仆不闻其以大臣自尊而忽于劳役
之事此所以不能无疑于执事之教也所谓必不能
遍者然矣仆意禹之汲汲如此岂自度其能遍九有
上令乎一堂之下亦足以重国体而致河成矣乃便
服按行日夕堤上泥涂有所不顾风雨有所不避宁
不计官吏之伺侯仆𨽻之侵渔哉是执事所亲也岂
亦以为非欤夫是三公者亦大臣也其事皆载在方
册著在人耳目仆不闻其以大臣自尊而忽于劳役
之事此所以不能无疑于执事之教也所谓必不能
遍者然矣仆意禹之汲汲如此岂自度其能遍九有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578-0630a.png
而后为哉亦尽其力之所及所不及者则亦已矣若
预计其不能遍而槩不行焉非圣贤意也夫子谓冉
有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是圣人不责人之
中道而废而责人之画也彼计其不能遍而不行者
非画欤所谓不胜其劳者然矣但既已受上之命而
用下之望则不得不尽其劳谁敢佚居哉昔韩子论
孔席不煖而云圣人非不知安逸之为乐诚畏天命
而悯人穷也夫圣人未用犹且上畏下悯皇皇如此
预计其不能遍而槩不行焉非圣贤意也夫子谓冉
有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是圣人不责人之
中道而废而责人之画也彼计其不能遍而不行者
非画欤所谓不胜其劳者然矣但既已受上之命而
用下之望则不得不尽其劳谁敢佚居哉昔韩子论
孔席不煖而云圣人非不知安逸之为乐诚畏天命
而悯人穷也夫圣人未用犹且上畏下悯皇皇如此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578-0630b.png
假使见用于时其急又何如哉诸葛武侯亦曰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夫瘁亦人之所不欲死亦人之所大
恶也彼岂独不尽人情哉诚以熊掌与鱼有不可以
兼得也所谓小民被呼噪之烦者有之矣仆使往年
开运河尝呼噪其民于镇江去年浚诸浦尝呼噪其
民于海滨已而大修圩岸又呼噪其民于田野若是
者皆可以已乎意者择可劳而劳之不必避号召之
烦以佚道使之不必虑怨尤之起也倘谓农田之事
尽瘁死而后已夫瘁亦人之所不欲死亦人之所大
恶也彼岂独不尽人情哉诚以熊掌与鱼有不可以
兼得也所谓小民被呼噪之烦者有之矣仆使往年
开运河尝呼噪其民于镇江去年浚诸浦尝呼噪其
民于海滨已而大修圩岸又呼噪其民于田野若是
者皆可以已乎意者择可劳而劳之不必避号召之
烦以佚道使之不必虑怨尤之起也倘谓农田之事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578-0630c.png
百姓之心听其自为不待督责则农官不必设水监
不必开夏忠靖不必来于前徐司空不必继于后矣
所谓仆𨽻肆侵渔之毒者亦有之矣但此辈害人无
往不然顾驭之何如耳得其法虽野外亦不敢肆失
其道虽庭中且不能防执事谓一切官僚不出门庭
者便能免左右之渔猎乎恐不可因此而废彼也惟
其谨严其约束减损其人数而已仆每惩此故凡
入乡之日止用门仆一人𨽻卒六人更无书办等役
不必开夏忠靖不必来于前徐司空不必继于后矣
所谓仆𨽻肆侵渔之毒者亦有之矣但此辈害人无
往不然顾驭之何如耳得其法虽野外亦不敢肆失
其道虽庭中且不能防执事谓一切官僚不出门庭
者便能免左右之渔猎乎恐不可因此而废彼也惟
其谨严其约束减损其人数而已仆每惩此故凡
入乡之日止用门仆一人𨽻卒六人更无书办等役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578-0630d.png
窃效昔人单骑之行不谓外人犹复云云也所谓在
县官为之亦且为小者执事之警仆切矣无非欲仆
之识其大也然仆以为不必论其大小是非而已耳
故尝谓政有可以坐理官有可以堂居较文听讼之
类是也乃若水部农官则不然必以舟航为衙署阡
陌为几席探源索委度高量卑然后为无负于人苟
或不然皆心之所未尽义有所未安欲以称于世曰
贤水部良农官仆未之信也况律有之府县官他事
县官为之亦且为小者执事之警仆切矣无非欲仆
之识其大也然仆以为不必论其大小是非而已耳
故尝谓政有可以坐理官有可以堂居较文听讼之
类是也乃若水部农官则不然必以舟航为衙署阡
陌为几席探源索委度高量卑然后为无负于人苟
或不然皆心之所未尽义有所未安欲以称于世曰
贤水部良农官仆未之信也况律有之府县官他事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0578-0631a.png
不许下乡而点视圩岸独不在禁限安得为县官为
之亦小也昔者子路为宰问政夫子告之曰先之劳
之明道程子之令晋城也暇时每至乡村召集老幼
而告教之诗书为之句读社会为之科条夫宰与令
亦今之县官也彼一圣一贤者其所以诲人处已皆
不于其大而于其小何也岂古今不同举措异耶所
谓郭橐驼传可以为法者执事之警仆者又切矣无
非欲仆之不扰人也仆谓柳子此说亦因其警丛脞
之亦小也昔者子路为宰问政夫子告之曰先之劳
之明道程子之令晋城也暇时每至乡村召集老幼
而告教之诗书为之句读社会为之科条夫宰与令
亦今之县官也彼一圣一贤者其所以诲人处已皆
不于其大而于其小何也岂古今不同举措异耶所
谓郭橐驼传可以为法者执事之警仆者又切矣无
非欲仆之不扰人也仆谓柳子此说亦因其警丛脞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0578-0631b.png
者耳非以此为足以尽理官之道而凡为理者事事
当如是也若然则尽力沟洫之圣反不如郭橐驼之
守约也且驼之于树非蔑然无事也先尽其培植之
功然后用其弃置之术今则未也堤防未尽修川泽
未尽导犹之种树未及培也而遽以呼集劳来为戒
亦同于枯槁而已矣岂善学驼者哉况彼之所病正
以长民者不亲视而徒使吏号于其乡故小民有馈
吏之烦而无得食之实今仆则躬自往来询其难易
当如是也若然则尽力沟洫之圣反不如郭橐驼之
守约也且驼之于树非蔑然无事也先尽其培植之
功然后用其弃置之术今则未也堤防未尽修川泽
未尽导犹之种树未及培也而遽以呼集劳来为戒
亦同于枯槁而已矣岂善学驼者哉况彼之所病正
以长民者不亲视而徒使吏号于其乡故小民有馈
吏之烦而无得食之实今仆则躬自往来询其难易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0578-0631c.png
勤者劳之惰者威之与子厚之说似不类执事比而
同之仆滋惑焉夫惟执事宏达又甚相爱平时议论
多所领解此独未悉者意执事未及见仆之行事初
自远方而归咻于庄岳之众未暇为仆少致思耳盖
此一事其最不便者官吏忌其精察粮长畏其刑威
此其腾说倒置实繁以执事未思之情而听二者之
说此所以累言而累疑也尚冀荡除目前平视千古
远稽圣贤之迹近审诸子之规必若以为理有所不
同之仆滋惑焉夫惟执事宏达又甚相爱平时议论
多所领解此独未悉者意执事未及见仆之行事初
自远方而归咻于庄岳之众未暇为仆少致思耳盖
此一事其最不便者官吏忌其精察粮长畏其刑威
此其腾说倒置实繁以执事未思之情而听二者之
说此所以累言而累疑也尚冀荡除目前平视千古
远稽圣贤之迹近审诸子之规必若以为理有所不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0578-0631d.png
可事有所不宜循之则为偾事之辙改之则为宜民
之途明白指趣纤悉开示虽愚迷敢不励转圜之莭
服苦口之剂以一烝人之心以副知已之望哉
张槚答张寅论水利书
吴中之水曰震泽曰具区曰太湖一也其西之南则严
湖杭天目诸山之原有自苕霅而来者其西则宣歙
池九阳江之水有自五堰而来者其北则润州之金
坛延陵之丹阳与宜兴之荆山之水有自荆溪百渎
之途明白指趣纤悉开示虽愚迷敢不励转圜之莭
服苦口之剂以一烝人之心以副知已之望哉
张槚答张寅论水利书
吴中之水曰震泽曰具区曰太湖一也其西之南则严
湖杭天目诸山之原有自苕霅而来者其西则宣歙
池九阳江之水有自五堰而来者其北则润州之金
坛延陵之丹阳与宜兴之荆山之水有自荆溪百渎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0578-0632a.png
而来者其入海之道虽曰三江而二江已绝吴江南
岸又筑石堤以便纲运而震泽之水渐以北徙观于
今日自江宁之五堰既治而九阳之水不东注于震
泽而西下常州芜湖之港渎以时而修望亭之设堰
在所得己未数年前严州有山倾之变水皆南下浙
江而苕霅之水为之少杀刘家河开夏驾浦疏而娄
江之塞者以通华亭诸泖之水有所归而东江之微
者以大其为患如淀山湖者亦于是乎少息斜堰决
岸又筑石堤以便纲运而震泽之水渐以北徙观于
今日自江宁之五堰既治而九阳之水不东注于震
泽而西下常州芜湖之港渎以时而修望亭之设堰
在所得己未数年前严州有山倾之变水皆南下浙
江而苕霅之水为之少杀刘家河开夏驾浦疏而娄
江之塞者以通华亭诸泖之水有所归而东江之微
者以大其为患如淀山湖者亦于是乎少息斜堰决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0578-0632b.png
而四湖有泄水尾闾七鸦不复当以诸浦论而又为
吴中一大川矣太湖入海之道虽曰三川而其出吾
州者已有其二每为浑潮所淤则吾州先被其害一
议修治则吾州独当其劳思患预防一曰修闸以禦
潮沙谚曰海水一潮其泥一箬新造之浦必设闸以
禦潮沙不能壅也在吾太仓除娄江七浦上原洪阔
海潮所不能壅者不必置闸外其诸屡浚屡塞如杨
林入七浦湖川入娄江之处与盐铁塘南出娄江北
吴中一大川矣太湖入海之道虽曰三川而其出吾
州者已有其二每为浑潮所淤则吾州先被其害一
议修治则吾州独当其劳思患预防一曰修闸以禦
潮沙谚曰海水一潮其泥一箬新造之浦必设闸以
禦潮沙不能壅也在吾太仓除娄江七浦上原洪阔
海潮所不能壅者不必置闸外其诸屡浚屡塞如杨
林入七浦湖川入娄江之处与盐铁塘南出娄江北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0578-0632c.png
通七浦者皆不可无闸其他如石婆港千步泾之类
则多置木窦而又旁通月河设为輗坝每遇大旱大
涝用以济窦闸之所不及吐纳且以便小舟之往来
二曰专职掌以守成业周礼遂人掌邦野稻人掌稼
地曰以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
舍水以浍泻水旱则引川水于浍以泻之于川宋定
兴开江兵级专治浦闸茜泾镇乃其屯兵处议卒以
时启闭常常理其闸外使不至日积月淤而屡烦浚
则多置木窦而又旁通月河设为輗坝每遇大旱大
涝用以济窦闸之所不及吐纳且以便小舟之往来
二曰专职掌以守成业周礼遂人掌邦野稻人掌稼
地曰以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
舍水以浍泻水旱则引川水于浍以泻之于川宋定
兴开江兵级专治浦闸茜泾镇乃其屯兵处议卒以
时启闭常常理其闸外使不至日积月淤而屡烦浚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0578-0632d.png
治功不啻百倍耶三曰轻地租以防壅塞吾太仓之
田赋虽均而其名尚有曰田曰地曰山曰池沟涂荡
之异而其赋亦各有等第以今之堈身名之曰地而
比于涂荡之赋立为界畔不得仍前废弃侵占则堈
身可以常存而限水易为力矣四曰慎升科以抑豪
强凡以利为名利耑于一人而被其害者必众豪强
欲谋兼并每指沟洫塘浦为涂荡而升科之以升斗
之米易十百千丈之业或塞或沃壤或堰或鱼塘而
田赋虽均而其名尚有曰田曰地曰山曰池沟涂荡
之异而其赋亦各有等第以今之堈身名之曰地而
比于涂荡之赋立为界畔不得仍前废弃侵占则堈
身可以常存而限水易为力矣四曰慎升科以抑豪
强凡以利为名利耑于一人而被其害者必众豪强
欲谋兼并每指沟洫塘浦为涂荡而升科之以升斗
之米易十百千丈之业或塞或沃壤或堰或鱼塘而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0578-0633a.png
小民遂无从畎引必严禁痛革此弊可也五曰纂图
志以便考阅曰诸侯恶其害巳而皆去其籍先时清
查圩图详于田赋而未及于沟洫之制愚意吾州三
百有十里必合几十里为一图四至皆以塘浦为界
而复备开其各圩四至之沟洫并圩中之沟洫而备
书之俾为人所共知则虽欲耑之而册籍井如不可
得已禹贡职方之叙扬州不过数言而山川贡赋民
生物产所繇适于畿甸之路无所不备此圣人之经
志以便考阅曰诸侯恶其害巳而皆去其籍先时清
查圩图详于田赋而未及于沟洫之制愚意吾州三
百有十里必合几十里为一图四至皆以塘浦为界
而复备开其各圩四至之沟洫并圩中之沟洫而备
书之俾为人所共知则虽欲耑之而册籍井如不可
得已禹贡职方之叙扬州不过数言而山川贡赋民
生物产所繇适于畿甸之路无所不备此圣人之经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0578-0633b.png
所当取法者此五者祇为备旱计然高乡之河港既
通亦低乡之所必繇以导水者也但水性下因而导
则顺而易为力激而行之则逆而难为功故郏氏于
低田虽筑圩岸欲其高固浚塘浦欲其阔深而其于
高田设堰潴水而又浚其经界沟洫使水尝周流浸
润夫然后立堈门以防其壅斯可以常无枯旱之患
而高低皆熟矣
柴奇上阁部请兴水利书
通亦低乡之所必繇以导水者也但水性下因而导
则顺而易为力激而行之则逆而难为功故郏氏于
低田虽筑圩岸欲其高固浚塘浦欲其阔深而其于
高田设堰潴水而又浚其经界沟洫使水尝周流浸
润夫然后立堈门以防其壅斯可以常无枯旱之患
而高低皆熟矣
柴奇上阁部请兴水利书
卷十七 第 29a 页 WYG0578-0633c.png
顷承明问敢进瞽言方切兢惭乃蒙采纳谓兴水利实
今日吃紧第一议七年之病三年之艾及今图之犹
未晚也奇愚有以知执事之心不惟欲活东南百万
生灵之命抑欲培国家千百世富庶之基也奇谨拜
稽为朝廷得人贺而复述水利之详为执事告焉禹
贡三江之旧不可得而复矣太湖之水惟并于娄江
而溢于白茅七鸦二浦为入海之道七鸦犹为通利
而白茅则湮塞成堤水不能不泛溢而为害故有体国
今日吃紧第一议七年之病三年之艾及今图之犹
未晚也奇愚有以知执事之心不惟欲活东南百万
生灵之命抑欲培国家千百世富庶之基也奇谨拜
稽为朝廷得人贺而复述水利之详为执事告焉禹
贡三江之旧不可得而复矣太湖之水惟并于娄江
而溢于白茅七鸦二浦为入海之道七鸦犹为通利
而白茅则湮塞成堤水不能不泛溢而为害故有体国
卷十七 第 29b 页 WYG0578-0633d.png
之忠者恒抱将来之虑焉何以言之五代时钱氏窃
据一方藉数郡所输以为国计竭力经营故有国百
馀年止长兴一罹水灾宋初水利不修东南告歉则
取诸淮北诸郡水患逾五十年南渡后日夜讲求浚
治之法故百五十馀年水灾仅一二见胜国之事大
率类此国初亦未见常稔自夏忠靖公经理其地水
患始息而周文襄公继之东南财赋遂甲于天下今
仍岁不登公私交困方议措置事辄中止所以难之
据一方藉数郡所输以为国计竭力经营故有国百
馀年止长兴一罹水灾宋初水利不修东南告歉则
取诸淮北诸郡水患逾五十年南渡后日夜讲求浚
治之法故百五十馀年水灾仅一二见胜国之事大
率类此国初亦未见常稔自夏忠靖公经理其地水
患始息而周文襄公继之东南财赋遂甲于天下今
仍岁不登公私交困方议措置事辄中止所以难之
卷十七 第 30a 页 WYG0578-0634a.png
者盖不过为三说所屈耳愚请别白言之为浚治之
难者曰白茅海口涨沙为梗海潮一日再至停积泥
沙虽大兴工力浚治数年旋亦壅塞矣往岁之役可
鉴也愚窃以为不然海口涨沙似非人力可为白茅
傍近有马草浜可五里许浚而广之可以曲避涨沙
之梗往时开浚所起之土悉堆其傍一夕霖雨两岸
倾圯不几月而河流遂塞势使然也吴中父老尝以
白茅长亘九十里水行迂曲相度其傍有湖漕上接
难者曰白茅海口涨沙为梗海潮一日再至停积泥
沙虽大兴工力浚治数年旋亦壅塞矣往岁之役可
鉴也愚窃以为不然海口涨沙似非人力可为白茅
傍近有马草浜可五里许浚而广之可以曲避涨沙
之梗往时开浚所起之土悉堆其傍一夕霖雨两岸
倾圯不几月而河流遂塞势使然也吴中父老尝以
白茅长亘九十里水行迂曲相度其傍有湖漕上接
卷十七 第 30b 页 WYG0578-0634b.png
芝塘不过三十里径入大江但漕水浅狭必须开广
以其事上之监司因欲坏民庐舍坟墓遂不果行今
惟复白茅之旧而疏马草港之水于是为便于势为
易旧时港身东起海口西抵芝塘凡长六千五百馀
丈今欲即工之时必择收穫之后自芝塘而马草自
马草而海口每丈计用几人每人开深几尺少壮相
间畚锸相继而复步设健勇几人搬运新土离置数
丈两岸所长之田悉垦去之若有新升之税亦覈实
以其事上之监司因欲坏民庐舍坟墓遂不果行今
惟复白茅之旧而疏马草港之水于是为便于势为
易旧时港身东起海口西抵芝塘凡长六千五百馀
丈今欲即工之时必择收穫之后自芝塘而马草自
马草而海口每丈计用几人每人开深几尺少壮相
间畚锸相继而复步设健勇几人搬运新土离置数
丈两岸所长之田悉垦去之若有新升之税亦覈实
卷十七 第 31a 页 WYG0578-0634c.png
而开除之马草迤西至白鱼洪等处遇有乾浅亦用
疏通七鸦支水为杨林塘为湖川塘各三十里久已
湮塞亦复开浚使通则白茅七鸦水势驶疾太湖不
能泛溢而为害矣为工费之难者曰方今四隅多盗
辇毂之下工作繁兴为此大举所费不支欲取之郡
县耶则饥馑迭臻公私告竭欲请之朝廷耶则司农
少府辄以匮闻徐议而缓图之可也愚窃以为计大
事者不可惜小费图永逸者不可惧先劳往日己巳
疏通七鸦支水为杨林塘为湖川塘各三十里久已
湮塞亦复开浚使通则白茅七鸦水势驶疾太湖不
能泛溢而为害矣为工费之难者曰方今四隅多盗
辇毂之下工作繁兴为此大举所费不支欲取之郡
县耶则饥馑迭臻公私告竭欲请之朝廷耶则司农
少府辄以匮闻徐议而缓图之可也愚窃以为计大
事者不可惜小费图永逸者不可惧先劳往日己巳
卷十七 第 31b 页 WYG0578-0634d.png
庚午二岁水灾朝廷蠲放已及百万量前日之所放
计今日之所费量今日之所费计后日之所输孰多
而孰寡耶疏远小臣固不敢罔意论列草野之间尝
闻逆瑾之所积以万万计无非取之闾阎之下以饱
溪壑之贪者也谓宜合词上请无惜数万之费以建
百世之功则范文正公所谓国之仓庾晋人所谓外
府者也往岁开浚白茅自芝塘而海口长六千五百
五十丈凡用五万九千人其一时因而即工者亦数
计今日之所费量今日之所费计后日之所输孰多
而孰寡耶疏远小臣固不敢罔意论列草野之间尝
闻逆瑾之所积以万万计无非取之闾阎之下以饱
溪壑之贪者也谓宜合词上请无惜数万之费以建
百世之功则范文正公所谓国之仓庾晋人所谓外
府者也往岁开浚白茅自芝塘而海口长六千五百
五十丈凡用五万九千人其一时因而即工者亦数
卷十七 第 32a 页 WYG0578-0635a.png
处总计用人凡十二万用米凡九万公私耗费亦万
计计今日之所费宜不出此况乎失业之民不辗转
四方聚而为盗监司郡县窃有隐忧诚能募而用之
兴非常之功弭不测之变活垂毙之民一举而三善
备焉亦何惮而不为乎为责任之难者曰言天下事
易成天下事难成天下事易善天下事难往岁朝廷
尝命大臣躬为经理事竣之后或不免于物议焉此
当其事之难也愚以为大臣任天下之重贵尽一已
计计今日之所费宜不出此况乎失业之民不辗转
四方聚而为盗监司郡县窃有隐忧诚能募而用之
兴非常之功弭不测之变活垂毙之民一举而三善
备焉亦何惮而不为乎为责任之难者曰言天下事
易成天下事难成天下事易善天下事难往岁朝廷
尝命大臣躬为经理事竣之后或不免于物议焉此
当其事之难也愚以为大臣任天下之重贵尽一已
卷十七 第 32b 页 WYG0578-0635b.png
之职业不顾在人之是非往岁之役议夺于众人之
见功亏于一篑之馀非有所损也今日欲兴大功为
国家计为生民计岂忍因之以为前郤耶浙江宪司
虽设有水利佥事分管苏松等处地方然地远而耳
目有未及权分而职任有不专事干抚按动见掣肘
弘治间工曹奏设导河等夫每岁每里佥夫一名折
收工价银六两其后减收三两雇倩人夫开挑河道
虽若粗有成迹继之者乃不然焉亦遂革去今日无
见功亏于一篑之馀非有所损也今日欲兴大功为
国家计为生民计岂忍因之以为前郤耶浙江宪司
虽设有水利佥事分管苏松等处地方然地远而耳
目有未及权分而职任有不专事干抚按动见掣肘
弘治间工曹奏设导河等夫每岁每里佥夫一名折
收工价银六两其后减收三两雇倩人夫开挑河道
虽若粗有成迹继之者乃不然焉亦遂革去今日无
卷十七 第 33a 页 WYG0578-0635c.png
谓难其人也忠靖身任其事跋涉泥途者二十年文
襄请截纲运四十万为经理费故当时水利疏通为
国大利庙堂之上岂无闻二公之风而兴起者乎执
事具疏上请特发内帑亲遣大臣会同抚按诸臣询
问父老相度地宜如前所列先以白茅为急大举而
浚治之其次疏七鸦之壅塞葺溧阳之五堰复江阴
之一十四渎则可以兴百年之利而增重朝廷之根
本若小小兴作一二补苴此盖有司之事非所望于
襄请截纲运四十万为经理费故当时水利疏通为
国大利庙堂之上岂无闻二公之风而兴起者乎执
事具疏上请特发内帑亲遣大臣会同抚按诸臣询
问父老相度地宜如前所列先以白茅为急大举而
浚治之其次疏七鸦之壅塞葺溧阳之五堰复江阴
之一十四渎则可以兴百年之利而增重朝廷之根
本若小小兴作一二补苴此盖有司之事非所望于
卷十七 第 33b 页 WYG0578-0635d.png
执事者也干冒尊严不胜悚仄
王同祖上阁部设吴中治水专官书
王者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唐虞之时禹作司
空以平水土周礼六卿之制有冬官大司空阙典无
考先儒讲论周礼以大司空之属逸在五卿若遂师
县师稻人草人之类是也禹之时洪荒草昧故其任
职也专周公之时治定功成故其立法也备帝王之
制为万世程宪若此我朝设官大率因周礼六卿之
王同祖上阁部设吴中治水专官书
王者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唐虞之时禹作司
空以平水土周礼六卿之制有冬官大司空阙典无
考先儒讲论周礼以大司空之属逸在五卿若遂师
县师稻人草人之类是也禹之时洪荒草昧故其任
职也专周公之时治定功成故其立法也备帝王之
制为万世程宪若此我朝设官大率因周礼六卿之
卷十七 第 34a 页 WYG0578-0636a.png
名取大唐六典之法而参酌宋元之旧以成一代之
规至为详且备矣工部所掌都水虞衡屯田所司可
举而言也外有东南府县皆有治农专官府有通判
县有县丞使岁时循行阡陌兴修水利以利民田又
每遇水灾则或敇巡抚都御史等官治水若正统间
侍郎周忱景泰间侍郎李敏天顺间都御史崔恭成
化间都御史毕亨弘治间都御史何鉴朱瑄正德嘉
靖间尚书李充嗣是也或特敇尚书侍郎等官专治
规至为详且备矣工部所掌都水虞衡屯田所司可
举而言也外有东南府县皆有治农专官府有通判
县有县丞使岁时循行阡陌兴修水利以利民田又
每遇水灾则或敇巡抚都御史等官治水若正统间
侍郎周忱景泰间侍郎李敏天顺间都御史崔恭成
化间都御史毕亨弘治间都御史何鉴朱瑄正德嘉
靖间尚书李充嗣是也或特敇尚书侍郎等官专治
卷十七 第 34b 页 WYG0578-0636b.png
水患若永乐间户部尚书夏元吉弘治间侍郎徐贯
正德间都御史俞谏是也或置佥事于浙江专管苏
松水利则自成化八年始若吴㻞伍性雷士旃是也
至弘治中裁革或敇工部郎中或主事专治水利若
弘治间主事姚文灏郎中傅潮臧麟是也至正德初
裁革末年复因水灾遣郎中朱衮治水未几裁革嘉
靖初复敇郎中颜如环林文沛治水未几裁革迄于
今仍以浙江佥事董水利事若蔡乾江良贵蔡时田
正德间都御史俞谏是也或置佥事于浙江专管苏
松水利则自成化八年始若吴㻞伍性雷士旃是也
至弘治中裁革或敇工部郎中或主事专治水利若
弘治间主事姚文灏郎中傅潮臧麟是也至正德初
裁革末年复因水灾遣郎中朱衮治水未几裁革嘉
靖初复敇郎中颜如环林文沛治水未几裁革迄于
今仍以浙江佥事董水利事若蔡乾江良贵蔡时田
卷十七 第 35a 页 WYG0578-0636c.png
玉今朱衮是也自弘治以来治水之官或设或罢率
无定制故嘉靖初都御史许廷光都给事中吴岩相
继论列请特设重臣以任治水之责十一年大理寺
左寺丞周凤鸣疏请设专官治水是皆深知东南水
利所系不小故惓惓焉形之章疏莫有能举而行之
者盖水利之官遇水患兴修固为甚急若岁丰无虞
则坐享优游以为閒冗故议者辄以为不宜专设殊
不知思患豫防之策要在于平居而久安长治之规
无定制故嘉靖初都御史许廷光都给事中吴岩相
继论列请特设重臣以任治水之责十一年大理寺
左寺丞周凤鸣疏请设专官治水是皆深知东南水
利所系不小故惓惓焉形之章疏莫有能举而行之
者盖水利之官遇水患兴修固为甚急若岁丰无虞
则坐享优游以为閒冗故议者辄以为不宜专设殊
不知思患豫防之策要在于平居而久安长治之规
卷十七 第 35b 页 WYG0578-0636d.png
实繇于积习非一朝一夕之所能办也且东南低下
之区岁有水患但大小不同耳夫苟水势不涨未足
为患一遇大水荡为巨浸有司相顾束手无策然后
县以闻于府府以闻于抚按抚按会议以闻于朝事
下户部覆议动经旬日比及旨下文移往来勘踏灾
伤又复浃月徐议所以救荒之策官廪不足继以处
画处画不足继以劝借比及关支饿殍已十之八九
矣然后差官治水量财调役开江浚浦不亦晚乎是
之区岁有水患但大小不同耳夫苟水势不涨未足
为患一遇大水荡为巨浸有司相顾束手无策然后
县以闻于府府以闻于抚按抚按会议以闻于朝事
下户部覆议动经旬日比及旨下文移往来勘踏灾
伤又复浃月徐议所以救荒之策官廪不足继以处
画处画不足继以劝借比及关支饿殍已十之八九
矣然后差官治水量财调役开江浚浦不亦晚乎是
卷十七 第 36a 页 WYG0578-0637a.png
皆官不专设水利之法久废一旦仓卒遇灾遂不可
支以至于此也或曰府县皆有治农官非专设乎夫
治农官之设固祖宗良法美意但行之既久不能无
弊职任不专或委以别务贤愚不一或杂以庸才且
工力财用非所能办不过于岁时督民修筑疏导应
行故事而已又焉足以兴大事修大功也或曰巡抚
都御史兼之可也夫巡抚之职固无所不统但其管
辖地方广大政务浩繁欲其专治水利下行有司之
支以至于此也或曰府县皆有治农官非专设乎夫
治农官之设固祖宗良法美意但行之既久不能无
弊职任不专或委以别务贤愚不一或杂以庸才且
工力财用非所能办不过于岁时督民修筑疏导应
行故事而已又焉足以兴大事修大功也或曰巡抚
都御史兼之可也夫巡抚之职固无所不统但其管
辖地方广大政务浩繁欲其专治水利下行有司之
卷十七 第 36b 页 WYG0578-0637b.png
事亦日不暇给矣或曰今浙江佥事之设专管苏松
水利独非专官乎是固然也但名虽专管实则兼治
今治所犹在浙江岁时不过巡行一二次而已至其
文移下行有司视为末务漫不加省亦不过取具依
准回申而已如此而谓之专官可乎或曰郎中主事
昔尝差委治水亦专官也然有事则差事已则革废
置不常久暂不定又焉得为专官乎愚以为必如今
日佥事之设专管苏松水利内职则郎中主事可也
水利独非专官乎是固然也但名虽专管实则兼治
今治所犹在浙江岁时不过巡行一二次而已至其
文移下行有司视为末务漫不加省亦不过取具依
准回申而已如此而谓之专官可乎或曰郎中主事
昔尝差委治水亦专官也然有事则差事已则革废
置不常久暂不定又焉得为专官乎愚以为必如今
日佥事之设专管苏松水利内职则郎中主事可也
卷十七 第 37a 页 WYG0578-0637c.png
外台则副使佥事可也即于苏州建立衙门常时住
劄其松常镇嘉湖杭等府不时巡行及浙东温台宁
绍等府濒海之区海塘堰坝成法具在无俟兴修者
则但委有司管辖不必躬亲往阅使得专于苏松相
时立法若前所言水利农田之事地利有缓急工程
有大小次第举行以期成效则庶为专官矣然又须
久任责成假以岁月毋徒苟且止办目前三载考绩
视其勋业所就量加旌擢虽复迁官仍其旧任如此
劄其松常镇嘉湖杭等府不时巡行及浙东温台宁
绍等府濒海之区海塘堰坝成法具在无俟兴修者
则但委有司管辖不必躬亲往阅使得专于苏松相
时立法若前所言水利农田之事地利有缓急工程
有大小次第举行以期成效则庶为专官矣然又须
久任责成假以岁月毋徒苟且止办目前三载考绩
视其勋业所就量加旌擢虽复迁官仍其旧任如此
卷十七 第 37b 页 WYG0578-0637d.png
行之既久则东南之水患庶乎可弭矣何也盖官专
而地近则有司知所策励凡有兴作期于必行而无
废阁因循之弊任久而法著则下民安于趋赴凡有
工役期于必成而无作辍偷惰之虞是则专官久任
为今日水利之急务如此其所以量才而授任者则
在于持钧衡者焉
归有光上兵道熊桴水利书
有光生长东南祖父皆以读书力田为业然未尝窥究
而地近则有司知所策励凡有兴作期于必行而无
废阁因循之弊任久而法著则下民安于趋赴凡有
工役期于必成而无作辍偷惰之虞是则专官久任
为今日水利之急务如此其所以量才而授任者则
在于持钧衡者焉
归有光上兵道熊桴水利书
有光生长东南祖父皆以读书力田为业然未尝窥究
卷十七 第 38a 页 WYG0578-0638a.png
水利之学闻永乐初夏忠靖公治水于吴朝廷赐以
水利书夏公之书出于中秘求之不可得见独于故
家野老搜访得书数种因尽阅之间采其议尤高者
汇为一集尝见汉世国家有一事必令公卿大臣与
博士议郎杂议始元中诸儒相论难盐铁及宣帝时
桓宽推衍之至数万言而盛称中山刘子九江祝生
之徒欲以究成治乱定一家之法有光所取水利论
仅止一二然以为世所传书皆无逾于此者郏大夫
水利书夏公之书出于中秘求之不可得见独于故
家野老搜访得书数种因尽阅之间采其议尤高者
汇为一集尝见汉世国家有一事必令公卿大臣与
博士议郎杂议始元中诸儒相论难盐铁及宣帝时
桓宽推衍之至数万言而盛称中山刘子九江祝生
之徒欲以究成治乱定一家之法有光所取水利论
仅止一二然以为世所传书皆无逾于此者郏大夫
卷十七 第 38b 页 WYG0578-0638b.png
考古治田之迹盖浚畎浍距川潴防沟遂列浍之制
数千百年其遗法犹可寻见如此昔吴中尝苦水独
近年少雨多旱故人不复知其为害而堤防一切废
坏不修今年雨水吴中之田淹没几尽不限城郭乡
村之民皆有为鱼之患若如郏氏所谓塘浦阔深而
堤岸高厚水犹有大于此者亦何足虑哉当元丰变
法扰乱天下而郏氏父子荆舒所用之人世因以废
其书至其规画之精自谓范文正公所不能逮非虚
数千百年其遗法犹可寻见如此昔吴中尝苦水独
近年少雨多旱故人不复知其为害而堤防一切废
坏不修今年雨水吴中之田淹没几尽不限城郭乡
村之民皆有为鱼之患若如郏氏所谓塘浦阔深而
堤岸高厚水犹有大于此者亦何足虑哉当元丰变
法扰乱天下而郏氏父子荆舒所用之人世因以废
其书至其规画之精自谓范文正公所不能逮非虚
卷十七 第 39a 页 WYG0578-0638c.png
言也单君锷本毗陵人故多论荆溪运河古迹地势
蓄泄之法其一沟一港皆躬自相视非苟然者独不
明禹贡三江未识松江之体势欲截西水入杨子江
上流工绪支离未得要领扬州薮泽曰具区其川三
江盖泽不患其潴而川患其不流也今不专力于松
江而欲涸其源是犹恶腹之胀不求其通利徒闭其
口而夺之食岂理也哉近世华亭金生纲领之论实
为卓越然寻东江古道于嫡庶之辨终犹未明诚以
蓄泄之法其一沟一港皆躬自相视非苟然者独不
明禹贡三江未识松江之体势欲截西水入杨子江
上流工绪支离未得要领扬州薮泽曰具区其川三
江盖泽不患其潴而川患其不流也今不专力于松
江而欲涸其源是犹恶腹之胀不求其通利徒闭其
口而夺之食岂理也哉近世华亭金生纲领之论实
为卓越然寻东江古道于嫡庶之辨终犹未明诚以
卷十七 第 39b 页 WYG0578-0638d.png
一江泄太湖之水力全则势壮故水驶而常流力分
则势弱故水缓而易淤此禹时之江所以能使震泽
底定而后世之江所以屡开而屡塞也松江源本洪
大故别出而为娄江东江今江既细微则东江之迹
灭没不见无足怪者故当复松江之形势而不必求
东江之古道也周生胜国时以书于行省及都水庸
田使司皆不能行其后伪吴得其书开浚诸水境内
丰熟迄张氏之世略见功效至论松江不必开其乖
则势弱故水缓而易淤此禹时之江所以能使震泽
底定而后世之江所以屡开而屡塞也松江源本洪
大故别出而为娄江东江今江既细微则东江之迹
灭没不见无足怪者故当复松江之形势而不必求
东江之古道也周生胜国时以书于行省及都水庸
田使司皆不能行其后伪吴得其书开浚诸水境内
丰熟迄张氏之世略见功效至论松江不必开其乖
卷十七 第 40a 页 WYG0578-0639a.png
谬之甚有不足辨者寻周生之论要亦可谓之诡时
达变得其下策者矣有光迂末之议独谓大开松江
复禹之迹以为少异于前说然方今时势财力诚未
可以及于此伏惟执事秉节海上非特保障疆圉且
以生养吾东南之赤子生民依怗之者切矣迩者风
汛稍息开疏瓦浦五十馀年湮没之河一旦通疏连
月水势泛滥凡瓦浦之南相近二十馀里水皆北向
而流百姓皆临流叹诵明公之功德盖下流多壅水
达变得其下策者矣有光迂末之议独谓大开松江
复禹之迹以为少异于前说然方今时势财力诚未
可以及于此伏惟执事秉节海上非特保障疆圉且
以生养吾东南之赤子生民依怗之者切矣迩者风
汛稍息开疏瓦浦五十馀年湮没之河一旦通疏连
月水势泛滥凡瓦浦之南相近二十馀里水皆北向
而流百姓皆临流叹诵明公之功德盖下流多壅水
卷十七 第 40b 页 WYG0578-0639b.png
欲寻道而出其势如此不得其道则㳽漫横暴而不
制以此见松江不可不开也松江开则自嘉定上海
三百里内之水皆东南向而流矣顷二十年以来松
江日就枯涸惟独昆山之东常熟之北江海高仰之
田岁苦旱灾腹内之民宴然不知遂谓江之通塞无
关利害今则既见之矣吴中久乏雨水今雨水初至
若以运数言之恐二三年不止则仍岁不退之水何
以处之当此之时朝廷亦不得不开江也天下之事
制以此见松江不可不开也松江开则自嘉定上海
三百里内之水皆东南向而流矣顷二十年以来松
江日就枯涸惟独昆山之东常熟之北江海高仰之
田岁苦旱灾腹内之民宴然不知遂谓江之通塞无
关利害今则既见之矣吴中久乏雨水今雨水初至
若以运数言之恐二三年不止则仍岁不退之水何
以处之当此之时朝廷亦不得不开江也天下之事
卷十七 第 41a 页 WYG0578-0639c.png
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明公于瓦
浦实亲试之矣且以倭寇未作之前当时建议水利
动以工费无所于出为解然今十数年遣将募兵筑
城列戍屯百万之师于海上事穷势迫有不得不然
者若使倭寇不作当时有肯捐此数百万以兴水利
者乎若使三吴之民尽为鱼鳖三吴之田尽化为湖
则事穷势迫朝廷亦不得不开江矣弘治四年五年
大水至六年百姓饥疫死者不可胜数正德四年亦
浦实亲试之矣且以倭寇未作之前当时建议水利
动以工费无所于出为解然今十数年遣将募兵筑
城列戍屯百万之师于海上事穷势迫有不得不然
者若使倭寇不作当时有肯捐此数百万以兴水利
者乎若使三吴之民尽为鱼鳖三吴之田尽化为湖
则事穷势迫朝廷亦不得不开江矣弘治四年五年
大水至六年百姓饥疫死者不可胜数正德四年亦
卷十七 第 41b 页 WYG0578-0639d.png
如此今年之水不减于正德四年尚未及秋民已嗷
嗷矣救荒之策决不可缓欲望早为措置米谷设法
赈济或用前人之法召募饥民浚导松江姑且略循
近世之迹开去两岸茭芦自昆山漫水江迤东至嘉
定上海使江水复繇跄口入海放今年停潴之流备
来年荐至之水亦救时之策也有光蹇拙非有计虑
足以裨当世独荷执事知爱尽其区区之见或有可
备末议者伏惟裁择之幸甚
嗷矣救荒之策决不可缓欲望早为措置米谷设法
赈济或用前人之法召募饥民浚导松江姑且略循
近世之迹开去两岸茭芦自昆山漫水江迤东至嘉
定上海使江水复繇跄口入海放今年停潴之流备
来年荐至之水亦救时之策也有光蹇拙非有计虑
足以裨当世独荷执事知爱尽其区区之见或有可
备末议者伏惟裁择之幸甚
卷十七 第 42a 页 WYG0578-0640a.png
归有光上知府王仪书
有光昨承明府论及水利匆遽辞别不及尽言有光非
能知水学者然少尝有意考求见卢公武郡志止抄
录事迹略无纲要今新志因之而近来言水利者不
过祖述此耳尝访求故家野老得书数种独取郏氏
二三家断以为专门之学遂汇录成书非能特有所
见也惟以三吴之水潴于太湖太湖之水泄于松江
古今之论无易此者故著论以畅前人之旨尝又读
有光昨承明府论及水利匆遽辞别不及尽言有光非
能知水学者然少尝有意考求见卢公武郡志止抄
录事迹略无纲要今新志因之而近来言水利者不
过祖述此耳尝访求故家野老得书数种独取郏氏
二三家断以为专门之学遂汇录成书非能特有所
见也惟以三吴之水潴于太湖太湖之水泄于松江
古今之论无易此者故著论以畅前人之旨尝又读
卷十七 第 42b 页 WYG0578-0640b.png
禹贡注三江者迄无定论惟郭景纯及后来边实之
论为是故定以为三江之图明府见谕谓吴淞江与
常熟县无预有光所论三吴之水非为常熟一县之
水也江水自吴江经繇长洲昆山华亭嘉定上海之
境旁近之田固藉其灌溉要之吴淞江之所以为利
者盖不止此独以其直承太湖之水以出之海耳今
常熟东北江海之边固皆高仰中间与无锡长洲昆
山接壤之田皆低洼多积水此皆太湖东流不快之
论为是故定以为三江之图明府见谕谓吴淞江与
常熟县无预有光所论三吴之水非为常熟一县之
水也江水自吴江经繇长洲昆山华亭嘉定上海之
境旁近之田固藉其灌溉要之吴淞江之所以为利
者盖不止此独以其直承太湖之水以出之海耳今
常熟东北江海之边固皆高仰中间与无锡长洲昆
山接壤之田皆低洼多积水此皆太湖东流不快之
卷十七 第 43a 页 WYG0578-0640c.png
故若吴淞江开浚则常熟自无积水然则吴淞江岂
当与许浦白茅并论耶明府又谓杨子江钱塘江何
与于吴中水利有光之意特欲推明三江之说盖自
来论吴中之水必本禹贡三江既入之文自孔安国
以下以中江北江为据既失之泥班固韦昭桑钦近
似而不详故当从郭景纯唯三江之说明然后吴中
之水可得而治也经曰三江既入震泽㡳定先儒亦
言三江自入震泽自定文不相蒙然吴淞一江之入
当与许浦白茅并论耶明府又谓杨子江钱塘江何
与于吴中水利有光之意特欲推明三江之说盖自
来论吴中之水必本禹贡三江既入之文自孔安国
以下以中江北江为据既失之泥班固韦昭桑钦近
似而不详故当从郭景纯唯三江之说明然后吴中
之水可得而治也经曰三江既入震泽㡳定先儒亦
言三江自入震泽自定文不相蒙然吴淞一江之入
卷十七 第 43b 页 WYG0578-0640d.png
震泽底定实系于此经文简略不详耳有光诚恐论
者不知此江之大漫与诸浦无别不辨原委或泥张
守节顾夷之论止求太湖下之三江用力虽劳反有
支离湮汨之患也但欲复禹之迹诚骇物听即如宋
郏亶时之丈尺时力亦恐未及而水势积壅为害欲
求明府先令所在略据今日河影开挑茭芦使自昆
山夏驾口至嘉定栅桥寻入海之口则江水有通流
之渐矣今春量拨赈饥之谷召募饥民或可即工又
者不知此江之大漫与诸浦无别不辨原委或泥张
守节顾夷之论止求太湖下之三江用力虽劳反有
支离湮汨之患也但欲复禹之迹诚骇物听即如宋
郏亶时之丈尺时力亦恐未及而水势积壅为害欲
求明府先令所在略据今日河影开挑茭芦使自昆
山夏驾口至嘉定栅桥寻入海之口则江水有通流
之渐矣今春量拨赈饥之谷召募饥民或可即工又
卷十七 第 44a 页 WYG0578-0641a.png
旁江之民积占茭芦指以告佃为名所纳升斗之税
所占即百顷之江兼之涨滩之税亦多吏胥隐没官
司少获其利昔宋时围田皆有禁约今奸民豪右占
江以遏水道更经二三年无吴淞江矣若责所占之
人免追花利止令随在开挑以复旧迹则官不费而
奸有所惩矣有光二十年屏居江上未尝敢献书当
事者异日吕公有意水利然以平日非相知不敢有
所陈前以分司旧识因开瓦浦问及之而明府亲屈
所占即百顷之江兼之涨滩之税亦多吏胥隐没官
司少获其利昔宋时围田皆有禁约今奸民豪右占
江以遏水道更经二三年无吴淞江矣若责所占之
人免追花利止令随在开挑以复旧迹则官不费而
奸有所惩矣有光二十年屏居江上未尝敢献书当
事者异日吕公有意水利然以平日非相知不敢有
所陈前以分司旧识因开瓦浦问及之而明府亲屈
卷十七 第 44b 页 WYG0578-0641b.png
二千石之重敦行古谊虚怀下接且惓惓以吾民之
鱼鳖为忧故特有言耳然区区所望于明府有大于
此者昔魏王召史起问漳水可以灌邺田子何不为
寡人为之史起曰臣恐王之不能为也王曰子诚能
为寡人为之寡人尽听子矣史起敬诺言之于王曰
臣为之民必大怨臣大者死其次乃籍臣臣欲死愿
王之使他人遂之也王曰诺使之为邺令史起因往
为之邺民大怨欲籍史起史起不敢出而避之王乃
鱼鳖为忧故特有言耳然区区所望于明府有大于
此者昔魏王召史起问漳水可以灌邺田子何不为
寡人为之史起曰臣恐王之不能为也王曰子诚能
为寡人为之寡人尽听子矣史起敬诺言之于王曰
臣为之民必大怨臣大者死其次乃籍臣臣欲死愿
王之使他人遂之也王曰诺使之为邺令史起因往
为之邺民大怨欲籍史起史起不敢出而避之王乃
卷十七 第 45a 页 WYG0578-0641c.png
使他人遂为之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繇此言之兴一
世之功不当恤流俗之议也区区之见要以吴淞江
必不可不开即日渡江远离节下岂胜瞻恋不宣
归有光与昆山知县彭富论水利书
承明侯以本县十一十二十三保之田土荒莱居民逃
窜岁逋日积十数年来官于玆土者未尝不深以为
忧而不能为吾民终岁之计明侯戚然于此下询刍
荛有光生长穷乡谈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窃惟三
世之功不当恤流俗之议也区区之见要以吴淞江
必不可不开即日渡江远离节下岂胜瞻恋不宣
归有光与昆山知县彭富论水利书
承明侯以本县十一十二十三保之田土荒莱居民逃
窜岁逋日积十数年来官于玆土者未尝不深以为
忧而不能为吾民终岁之计明侯戚然于此下询刍
荛有光生长穷乡谈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窃惟三
卷十七 第 45b 页 WYG0578-0641d.png
区虽𨽻本县而连亘嘉定迤东沿海之地号为冈身
田土高仰而吴淞江为三州太湖出水之大道水之
经流也江之南北岸二百五十里间支流数百引以
灌溉自顷水利不修经河既湮支流亦塞然自长桥
以东东流之水犹驶迨夏驾口至安亭过嘉定青浦
之境中间不绝如线是以两县之田与安亭连界者
无不荒以三区言之吴淞既塞故瓦浦徐公浦皆塞
瓦浦塞则十一十二保之田不收重以五六年之旱
田土高仰而吴淞江为三州太湖出水之大道水之
经流也江之南北岸二百五十里间支流数百引以
灌溉自顷水利不修经河既湮支流亦塞然自长桥
以东东流之水犹驶迨夏驾口至安亭过嘉定青浦
之境中间不绝如线是以两县之田与安亭连界者
无不荒以三区言之吴淞既塞故瓦浦徐公浦皆塞
瓦浦塞则十一十二保之田不收重以五六年之旱
卷十七 第 46a 页 WYG0578-0642a.png
沟浍生尘嗷嗷待尽而已此民之所以困也先时言
水利者不知本原苟徇目前修一港一浦以塞责而
已必欲自原而委非开吴淞江不可开吴淞江则昆
山嘉定青浦之田皆可垦议者不究其本因见沿江
种芦苇之利反从而规取其税自甪直浦索路港诸
地悉为豪民之所占向也私占而已今取其税是教
之塞江之道也上流既壅下流安得而不淤乎生愚
为三区之田而欲开吴淞江似近于迂然恐吴淞江
水利者不知本原苟徇目前修一港一浦以塞责而
已必欲自原而委非开吴淞江不可开吴淞江则昆
山嘉定青浦之田皆可垦议者不究其本因见沿江
种芦苇之利反从而规取其税自甪直浦索路港诸
地悉为豪民之所占向也私占而已今取其税是教
之塞江之道也上流既壅下流安得而不淤乎生愚
为三区之田而欲开吴淞江似近于迂然恐吴淞江
卷十七 第 46b 页 WYG0578-0642b.png
不开数年之后不独三区而三州之民皆病也若夫
开瓦浦溉十一十二保之田开徐公浦溉十三保之
田此足支持目前下策也生愚闻之古之君子为生
民之计必不肯拘挛于世俗之末议而决以敢为之
志况此三区本县蕞尔之地在明侯之宇下得升斗
之水可以活矣伏愿毅然举行庶几垂死而再苏之
其有德于吾民甚大又今旱魃为灾明侯昔日车马
所通濒河人迹所至之处禾稼仅有存者至于腹里
开瓦浦溉十一十二保之田开徐公浦溉十三保之
田此足支持目前下策也生愚闻之古之君子为生
民之计必不肯拘挛于世俗之末议而决以敢为之
志况此三区本县蕞尔之地在明侯之宇下得升斗
之水可以活矣伏愿毅然举行庶几垂死而再苏之
其有德于吾民甚大又今旱魃为灾明侯昔日车马
所通濒河人迹所至之处禾稼仅有存者至于腹里
卷十七 第 47a 页 WYG0578-0642c.png
无复青草近经秋潦往往千亩之田枯苗数茎随水
荡漾而已救荒之策真如拯溺救焚万不可缓者惟
明侯留意焉
王世贞与阁下王锡爵书
江南设有水利宪臣议尚未定或有为当设佥事或有
以为宜复御史者或有以为宜特遣大臣者复御史
不过仍委兵道多挟郡僚临期一以移文塞责而已
下僚多一番承应百姓多一番骚扰至于添设大臣
荡漾而已救荒之策真如拯溺救焚万不可缓者惟
明侯留意焉
王世贞与阁下王锡爵书
江南设有水利宪臣议尚未定或有为当设佥事或有
以为宜复御史者或有以为宜特遣大臣者复御史
不过仍委兵道多挟郡僚临期一以移文塞责而已
下僚多一番承应百姓多一番骚扰至于添设大臣
卷十七 第 47b 页 WYG0578-0642d.png
尤属童稚之见彼岂有不避艰劳不求速化如夏忠
靖周文襄者况年力愈衰体面愈重费用愈广何益
之有无已则佥事乎于民为近于简为慎然鄙意则
以未烦铨曹议定官府先须抚按计处钱粮今东南
民力竭矣救死不赡安能枵腹而事版筑若损官储
而借之赈饥则可然仓庾竭矣何所请发而以供役
徒且今岁之潦在湖海之涨下流满而不受不在上
流阏而未泄也第以为此事宜暂缓唯先有司修筑
靖周文襄者况年力愈衰体面愈重费用愈广何益
之有无已则佥事乎于民为近于简为慎然鄙意则
以未烦铨曹议定官府先须抚按计处钱粮今东南
民力竭矣救死不赡安能枵腹而事版筑若损官储
而借之赈饥则可然仓庾竭矣何所请发而以供役
徒且今岁之潦在湖海之涨下流满而不受不在上
流阏而未泄也第以为此事宜暂缓唯先有司修筑
卷十七 第 48a 页 WYG0578-0643a.png
圩岸为主盖费小利大目前之至讣也若久远之图
唯庙堂更熟虑焉
陆树声与巡按李尧民论水利书
承示别劄仰见仁台轸念穷黎焦劳经画为吴民造命
者无遗算矣而犹计及停折德意所加切于乳哺信
吴民有二天矣其将百世颂之所论河工已浚当事
者业有成绩窃闻之先猷谓治水之大要有二曰蓄
曰泄非畜无以防旱非泄无以禦涝盖旱则资蓄以
唯庙堂更熟虑焉
陆树声与巡按李尧民论水利书
承示别劄仰见仁台轸念穷黎焦劳经画为吴民造命
者无遗算矣而犹计及停折德意所加切于乳哺信
吴民有二天矣其将百世颂之所论河工已浚当事
者业有成绩窃闻之先猷谓治水之大要有二曰蓄
曰泄非畜无以防旱非泄无以禦涝盖旱则资蓄以
卷十七 第 48b 页 WYG0578-0643b.png
灌输涝则资泄以疏导非独有泄而无蓄也故三吴
谓之泽国者水所钟也如主于治涝欲一决而涸之
不几于因噎而废食乎今吴江而下浦港支渠分流
而东者谓之西水西水盛则海潮不能驾越迩缘支
河浅涩西水之来者微缓海潮之至者湍汛故潮至则
势急而退速潮去则沙留而易凝退速则无灌输之
实易凝则多淤淀之虞如仁台所谓水咸泥浊者或
以此也今所虑者潮沙日积河身渐仰其于蓄泄不
谓之泽国者水所钟也如主于治涝欲一决而涸之
不几于因噎而废食乎今吴江而下浦港支渠分流
而东者谓之西水西水盛则海潮不能驾越迩缘支
河浅涩西水之来者微缓海潮之至者湍汛故潮至则
势急而退速潮去则沙留而易凝退速则无灌输之
实易凝则多淤淀之虞如仁台所谓水咸泥浊者或
以此也今所虑者潮沙日积河身渐仰其于蓄泄不
卷十七 第 49a 页 WYG0578-0643c.png
无两妨论者谓吴江长桥之水迤逦而东繇浦港支
渠分流放于海而下犹之自咽喉而达胸腹肠胃以
下注尾闾者也如令咽喉鲠噎胸腹肠胃壅塞则尾
闾虽通而津液不注关鬲且将不利矣故浦港支河
尤宜浚治务令深下则停蓄流通无所壅塞遇涝则
水藉以容纳而不至于漫延遇旱则水得以车戽而
不苦于乾暵此两利之道也乃若田间水道则责令
田户各加疏浚此又不待言矣今吴淞之工已毕闻
渠分流放于海而下犹之自咽喉而达胸腹肠胃以
下注尾闾者也如令咽喉鲠噎胸腹肠胃壅塞则尾
闾虽通而津液不注关鬲且将不利矣故浦港支河
尤宜浚治务令深下则停蓄流通无所壅塞遇涝则
水藉以容纳而不至于漫延遇旱则水得以车戽而
不苦于乾暵此两利之道也乃若田间水道则责令
田户各加疏浚此又不待言矣今吴淞之工已毕闻
卷十七 第 49b 页 WYG0578-0643d.png
之当事者亦将有事于此仆老耄懵于世故因承下
问率尔布此第恐言之无当且以犯越俎之嫌也惟
仁台亮之
赵用贤与水利道许应逵论常熟水利书
吴淞为上流所急是矣考宋史自张献叔及本朝钱溥
皆云松江东南高仰西北洼下其受水分流之大者
曰吴淞黄浦今台下已浚吴淞于此两分之说盍再
加察恐上流应浚者不止吴淞一江而已自此以下
问率尔布此第恐言之无当且以犯越俎之嫌也惟
仁台亮之
赵用贤与水利道许应逵论常熟水利书
吴淞为上流所急是矣考宋史自张献叔及本朝钱溥
皆云松江东南高仰西北洼下其受水分流之大者
曰吴淞黄浦今台下已浚吴淞于此两分之说盍再
加察恐上流应浚者不止吴淞一江而已自此以下
卷十七 第 50a 页 WYG0578-0644a.png
其流益分其入海之道亦益缕析所不及详数贤常
熟人则一邑水道所身历而可指数者敝邑居吴郡
城东北太湖之水一繇长洲而下繇巴城而上以常
熟昆山为尾闾常州诸流则自无锡百渎望亭宛山
荡而下无虑数十道亦皆以常熟为汇故唐宋治水
言上流必于吴淞言下流必于白茅七浦考之赵霖
尝云自田圩既废水通为一若遇南风则太湖淞江
与昆山积水尽奔常熟北风反则常熟水之东赴者
熟人则一邑水道所身历而可指数者敝邑居吴郡
城东北太湖之水一繇长洲而下繇巴城而上以常
熟昆山为尾闾常州诸流则自无锡百渎望亭宛山
荡而下无虑数十道亦皆以常熟为汇故唐宋治水
言上流必于吴淞言下流必于白茅七浦考之赵霖
尝云自田圩既废水通为一若遇南风则太湖淞江
与昆山积水尽奔常熟北风反则常熟水之东赴者
卷十七 第 50b 页 WYG0578-0644b.png
亦然是见敝邑形势最关诸水冲要其后任古陈弥
作相继相度皆言常熟之浦二十四悉北入于江昆
山之浦十有二悉东入于海盖昔人患淞江不能独
胜太湖之注而独重于敝邑如此及详治水诸策莫
精于钱武肃其所设开江指挥专驻常熟范文正时
稍益卒至二千馀则其重又可知今欲尽复二十四
浦之旧必非力所可及若所谓白茅许浦福山黄泗
四浦则似与吴淞江之势相为联络必不可缓盖此
作相继相度皆言常熟之浦二十四悉北入于江昆
山之浦十有二悉东入于海盖昔人患淞江不能独
胜太湖之注而独重于敝邑如此及详治水诸策莫
精于钱武肃其所设开江指挥专驻常熟范文正时
稍益卒至二千馀则其重又可知今欲尽复二十四
浦之旧必非力所可及若所谓白茅许浦福山黄泗
四浦则似与吴淞江之势相为联络必不可缓盖此
卷十七 第 51a 页 WYG0578-0644c.png
四浦者元人尝资为运道至张士诚据吴不惮劳民
大发卒浚之故我圣祖平吴因置四巡检于四港之
口以当时四港最大为盐盗之出没也百馀年后渐
至湮塞弘治中都御史何公鉴主事姚文灏并大加
开涤今又百馀年湮塞等于平陆矣夫此四浦者白
茅居邑之正东折而入于海百二十里稍纡东北曰
许浦入江八十里当邑城之北曰福山港入江最近
三十六里西北则曰黄泗浦入江九十里白茅往为
大发卒浚之故我圣祖平吴因置四巡检于四港之
口以当时四港最大为盐盗之出没也百馀年后渐
至湮塞弘治中都御史何公鉴主事姚文灏并大加
开涤今又百馀年湮塞等于平陆矣夫此四浦者白
茅居邑之正东折而入于海百二十里稍纡东北曰
许浦入江八十里当邑城之北曰福山港入江最近
三十六里西北则曰黄泗浦入江九十里白茅往为
卷十七 第 51b 页 WYG0578-0644d.png
巡抚海公瑞略加疏浚虽未迄工海口尚未大利然
今流幸稍通数年已来亦赖其利乃其最径而切又
稍近而易为工者则莫若福山一港而已此港受东
来直注之水到江最易宜与白茅称亚其旁多良田
顷者渐瘠卤不堪矣然而未有言及之者以白茅昔
时称为运道其名最著故言者往往先之又福山之
湮已久有势力之家不蓄产于此日者敝邑所议开
乃皆在三丈浦奚浦所费亦不资则以此二港有三
今流幸稍通数年已来亦赖其利乃其最径而切又
稍近而易为工者则莫若福山一港而已此港受东
来直注之水到江最易宜与白茅称亚其旁多良田
顷者渐瘠卤不堪矣然而未有言及之者以白茅昔
时称为运道其名最著故言者往往先之又福山之
湮已久有势力之家不蓄产于此日者敝邑所议开
乃皆在三丈浦奚浦所费亦不资则以此二港有三
卷十七 第 52a 页 WYG0578-0645a.png
四要人田庐尽在其间故出力得首从事耳且旧籍
所载福山港所开工食大约不过四千二百有奇以
易具之费而成三吴最急之工亦宜少留神焉不才
又闻言今海口俱高于内地即加开治终亦无利
此近孩童不解事语昔范仲淹上吕相书其辨江流
若高必无姑苏一语足破千古又濒海之地特高于
他处谓之冈身盖天地之气至边则少结以限海潮
惟不浚则海口之沙日壅望之似高耳惟台下先烛
所载福山港所开工食大约不过四千二百有奇以
易具之费而成三吴最急之工亦宜少留神焉不才
又闻言今海口俱高于内地即加开治终亦无利
此近孩童不解事语昔范仲淹上吕相书其辨江流
若高必无姑苏一语足破千古又濒海之地特高于
他处谓之冈身盖天地之气至边则少结以限海潮
惟不浚则海口之沙日壅望之似高耳惟台下先烛
卷十七 第 52b 页 WYG0578-0645b.png
此说之谬然后循次修举又若敝邑目前所极要者
筑围一莭台下未及施工于治河则宜加意于筑岸
许光凝曰开一江有一江之利浚一浦有一浦之利
郏亶曰筑圩可以禦小水而不可以禦大水然则必
浚河而又筑圩则吴之田利而无患矣若止浚一吴
淞譬如人身毛窍八万四千独举一窍治之其馀壅
蔽为害亦不细耳
赵用贤与兵道李涞论水利书
筑围一莭台下未及施工于治河则宜加意于筑岸
许光凝曰开一江有一江之利浚一浦有一浦之利
郏亶曰筑圩可以禦小水而不可以禦大水然则必
浚河而又筑圩则吴之田利而无患矣若止浚一吴
淞譬如人身毛窍八万四千独举一窍治之其馀壅
蔽为害亦不细耳
赵用贤与兵道李涞论水利书
卷十七 第 53a 页 WYG0578-0645c.png
敝邑居郡城之东北吸浙西苕霅太湖东泄诸水繇吴
江经郡城会于常熟自无锡而北太湖分流及荆溪
孟河诸水亦会于常熟常熟在汉唐有三十二港以
泄全湖建瓴之势旱则资潮汐潦则藉分杀故田常
稔而有此名至元末独存四港已东为白茅尝资为
运道其流最大稍北为许浦正北为福山港极西北
为三丈浦至正中亦几湮废故江南水灾无日不闻
伪吴之起首浚四港圣祖因之故于此四港并设巡
江经郡城会于常熟自无锡而北太湖分流及荆溪
孟河诸水亦会于常熟常熟在汉唐有三十二港以
泄全湖建瓴之势旱则资潮汐潦则藉分杀故田常
稔而有此名至元末独存四港已东为白茅尝资为
运道其流最大稍北为许浦正北为福山港极西北
为三丈浦至正中亦几湮废故江南水灾无日不闻
伪吴之起首浚四港圣祖因之故于此四港并设巡
卷十七 第 53b 页 WYG0578-0645d.png
司防禦海警以总势论盖太湖之水大半归于敝邑
而正东所受郡城及阳城湖娄江众流亦下而归于
敝邑故敝邑乃三吴之尾闾敝邑入江诸港无壅则
长洲吴江无锡诸浸杀其六七矣又以四港论白茅
入海稍纾而东计百二十里许浦亦不下百里独福
山港在县城正北入江仅三十六里最径而三丈浦
则以泄邑西太湖之水其利在西北一方于邑似少
缓焉隆庆间抚台海公尝浚白茅一港几成而去然
而正东所受郡城及阳城湖娄江众流亦下而归于
敝邑故敝邑乃三吴之尾闾敝邑入江诸港无壅则
长洲吴江无锡诸浸杀其六七矣又以四港论白茅
入海稍纾而东计百二十里许浦亦不下百里独福
山港在县城正北入江仅三十六里最径而三丈浦
则以泄邑西太湖之水其利在西北一方于邑似少
缓焉隆庆间抚台海公尝浚白茅一港几成而去然
卷十七 第 54a 页 WYG0578-0646a.png
累年犹少赖之至许浦福山二港则置不讲顷年惟
三丈浦既大浚又旁及奚浦鹿苑纷纷动众皆为一
方计又皆为有势力者计耳而邑之大形势大利害
或未及也故为今目前最急计无如择其近而易为
力者如福山一港先加开浚然后以次及于白茅许
浦白茅尤易浚以海公之浚尚不远犹能通流故也
福山港一通则郡城直注之水径从北入江敝邑长
洲吴江诸浸可杀其六矣
三丈浦既大浚又旁及奚浦鹿苑纷纷动众皆为一
方计又皆为有势力者计耳而邑之大形势大利害
或未及也故为今目前最急计无如择其近而易为
力者如福山一港先加开浚然后以次及于白茅许
浦白茅尤易浚以海公之浚尚不远犹能通流故也
福山港一通则郡城直注之水径从北入江敝邑长
洲吴江诸浸可杀其六矣
卷十七 第 54b 页 WYG0578-0646b.png
王焕如曰海忠介于隆庆末开吴淞江毕即疏白
茅港以解任匆迫不竟厥功甫数载而白茅淀淤
万历初年林江台奉特遣至吴所赐玺书坐浚白
茅反覆勘估仓猝竣役上章累数千言叙劳勚之
绩如画及梓行册考谓忠介糜金钱四万馀缗而
彼仅半之迄今列郡黎民追忠介吴淞之伐户祝
家尸而海虞一邑谓忠介白茅之役远孙江台赵
文毅虞人也素持月旦目击先后之疏治兹谈水
茅港以解任匆迫不竟厥功甫数载而白茅淀淤
万历初年林江台奉特遣至吴所赐玺书坐浚白
茅反覆勘估仓猝竣役上章累数千言叙劳勚之
绩如画及梓行册考谓忠介糜金钱四万馀缗而
彼仅半之迄今列郡黎民追忠介吴淞之伐户祝
家尸而海虞一邑谓忠介白茅之役远孙江台赵
文毅虞人也素持月旦目击先后之疏治兹谈水
卷十七 第 55a 页 WYG0578-0646c.png
利竟无只字诵江台此其功罪之案何如也忠介
贞操与日月争光而白茅遗憾岂奉行者不得其
法与愚读文毅斯萹为之浩叹
赵用贤再答兵道李涞问水利书
辱明问具见留意民瘼盖东吴无百年不治之水以地
独卑洼内汇太湖之巨浸而四灌以江海之洪流故
其通易塞少塞则中流溢出而渰溺之祸岁岁不免
盖在西境则吴江黄浦娄江诸港最大在东北境入
贞操与日月争光而白茅遗憾岂奉行者不得其
法与愚读文毅斯萹为之浩叹
赵用贤再答兵道李涞问水利书
辱明问具见留意民瘼盖东吴无百年不治之水以地
独卑洼内汇太湖之巨浸而四灌以江海之洪流故
其通易塞少塞则中流溢出而渰溺之祸岁岁不免
盖在西境则吴江黄浦娄江诸港最大在东北境入
卷十七 第 55b 页 WYG0578-0646d.png
江者则无如昆山常熟而在常熟独有四港以分其
势即宋所置开江营独重此一邑可知矣惟明公再
筹之如惠临敝邑当造膝以对
周永年复吴江县知县熊开元问水利书
伏蒙手扎下询水利备见留心禹绩此百世之永赖非
一方之偏计仁台智欲窥五行之先仁能窥万姓之
便故肯究竟此事奈此学久无专门永年妄意筹量
亦心长目短兹奉明问仅以臆对大都论水于江北
势即宋所置开江营独重此一邑可知矣惟明公再
筹之如惠临敝邑当造膝以对
周永年复吴江县知县熊开元问水利书
伏蒙手扎下询水利备见留心禹绩此百世之永赖非
一方之偏计仁台智欲窥五行之先仁能窥万姓之
便故肯究竟此事奈此学久无专门永年妄意筹量
亦心长目短兹奉明问仅以臆对大都论水于江北
卷十七 第 56a 页 WYG0578-0647a.png
则利在漕论水于江南则利在田顾名思义知水之
何以利则治水之大纲在握矣欲求水之利先审水
之害害在淤塞则利在疏通害在泛溢则利在停泓
而泛溢之病又根于淤塞其要总不出蓄泄二字故
岁修之计无如深其浜溇高其岸塍以治田之法治
水深者益深则流疾而不至上涌高者益高则峻防
而不受溃入此尝面奉台议洞中肯𥧾得官民同心
年岁继踵便可久远绝阳侯之虐惟是大兴水利则
何以利则治水之大纲在握矣欲求水之利先审水
之害害在淤塞则利在疏通害在泛溢则利在停泓
而泛溢之病又根于淤塞其要总不出蓄泄二字故
岁修之计无如深其浜溇高其岸塍以治田之法治
水深者益深则流疾而不至上涌高者益高则峻防
而不受溃入此尝面奉台议洞中肯𥧾得官民同心
年岁继踵便可久远绝阳侯之虐惟是大兴水利则
卷十七 第 56b 页 WYG0578-0647b.png
事关苏松二郡役费金钱巨万而敝邑县治适介左
江右湖之中则言浚决者不能不于此注意东坡所
谓尽徙吴江一县之民者既为迂论单锷所谓凿吴
江岸为千木桥者亦非捷法计惟有用决法于江海
之交用浚法于江湖之间而新涨为势家所有则畚
未动而肘先掣是辟除之难浮土无别地可积则堆
近于岸而还复于水是安顿之难作坝以浚水浚竟
而坝根微在则泥沙即以渐聚插竹结草以捕鱼捕
江右湖之中则言浚决者不能不于此注意东坡所
谓尽徙吴江一县之民者既为迂论单锷所谓凿吴
江岸为千木桥者亦非捷法计惟有用决法于江海
之交用浚法于江湖之间而新涨为势家所有则畚
未动而肘先掣是辟除之难浮土无别地可积则堆
近于岸而还复于水是安顿之难作坝以浚水浚竟
而坝根微在则泥沙即以渐聚插竹结草以捕鱼捕
卷十七 第 57a 页 WYG0578-0647c.png
久而水面各分则茭苇即以潜滋是洗刷之难且无
论是诸难而浅深广狭须用仓舒秤象若水量江之
术相勾较非坐谈之客所谓快其唇吻也明问所云
泛舟规度插木表记诚所不容已者即当嘉靖间修
邑志时沈宪副亦偕白邑丞乘舫周游而其书若图
始就况即思约计工费而可凭空指画乎前闻台委
各区总开报水利永年虑此辈欲虚应故事曾详嘱
承行吏书云各区须开明本区大小湖港若干小水
论是诸难而浅深广狭须用仓舒秤象若水量江之
术相勾较非坐谈之客所谓快其唇吻也明问所云
泛舟规度插木表记诚所不容已者即当嘉靖间修
邑志时沈宪副亦偕白邑丞乘舫周游而其书若图
始就况即思约计工费而可凭空指画乎前闻台委
各区总开报水利永年虑此辈欲虚应故事曾详嘱
承行吏书云各区须开明本区大小湖港若干小水
卷十七 第 57b 页 WYG0578-0647d.png
浜溇若干其大水通流者从何而来从何而去何年
何处曾塞何年何处曾开其二都南三都西之水竟
有向入湖而今出湖者务须审实注明又须逐区挨
联画成图本以便接续成帙他日郡邑水利官按图
临视有不合者责归开报之人不知吏书区总肯以
鄙言从事否仁台既垂念此事或即可因修志以图
治水得严谕各承委者一番使其及时开载亦可据
以为案而更加辨析也其太湖向繇吴淞江入海者
何处曾塞何年何处曾开其二都南三都西之水竟
有向入湖而今出湖者务须审实注明又须逐区挨
联画成图本以便接续成帙他日郡邑水利官按图
临视有不合者责归开报之人不知吏书区总肯以
鄙言从事否仁台既垂念此事或即可因修志以图
治水得严谕各承委者一番使其及时开载亦可据
以为案而更加辨析也其太湖向繇吴淞江入海者
卷十七 第 58a 页 WYG0578-0648a.png
是其大道今长桥左右即皆变作民居民田湖水无
从直来庞山湖亦半成芦荡湖水无从尽去是江与
湖且即有间阻矣何论海口数年前尝泛吴淞已荻
苇弥望今更不知江面所存何似日侯豫瞻尝述吴
淞之在嘉定境者当其尊人少时尚见一日两渡今
可跨而越矣似此不尽成高阜不止耳自城东而抵
松郡不过五十里距海则更百里而遥太湖既不得
从长桥直东只得迤逦而南从彻浦桥八斥镇东出
从直来庞山湖亦半成芦荡湖水无从尽去是江与
湖且即有间阻矣何论海口数年前尝泛吴淞已荻
苇弥望今更不知江面所存何似日侯豫瞻尝述吴
淞之在嘉定境者当其尊人少时尚见一日两渡今
可跨而越矣似此不尽成高阜不止耳自城东而抵
松郡不过五十里距海则更百里而遥太湖既不得
从长桥直东只得迤逦而南从彻浦桥八斥镇东出
卷十七 第 58b 页 WYG0578-0648b.png
者为多幸东路有白蚬江等诸阔大处可受以转达
于松之淀泖不尽恃庞湖与吴淞为承受耳若讲求
水利之书以所见则林江台所刻三吴水考悉吴中
之事沈宪副所作吴江水利考切邑中之事皆足资
考镜者也
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七
于松之淀泖不尽恃庞湖与吴淞为承受耳若讲求
水利之书以所见则林江台所刻三吴水考悉吴中
之事沈宪副所作吴江水利考切邑中之事皆足资
考镜者也
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