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a 页 WYG0578-009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中水利全书卷三 明 张国维 撰
水源
水源详究其高下来脉与经绕分合自远而近之形
势故叙次及外郡
天目山发源
吴中水源天目为大湖州府志云安吉州天目山去州
西南六十里其高三万六千丈其广八百里上有三
吴中水利全书卷三 明 张国维 撰
水源
水源详究其高下来脉与经绕分合自远而近之形
势故叙次及外郡
天目山发源
吴中水源天目为大湖州府志云安吉州天目山去州
西南六十里其高三万六千丈其广八百里上有三
卷三 第 1b 页 WYG0578-0090d.png
十六洞天有十二龙潭其巅有仙人洞千丈岩其东
南有瀑布下注其汇曰蛟龙池其东北一峰曰翔凤
林上有平地其方一千五百丈有两湖天目所由名
也一统志云道家谓第三十四洞天山下两湖若左
右目杭州府志云于潜县西天目山去县东四十五
里左目高二千丈右目高二千五百丈名太微玄盖
洞天寰宇记云高三千九百丈广五百五十里水因
山曲折东西有源东出临安县为大溪水汎溢东流
南有瀑布下注其汇曰蛟龙池其东北一峰曰翔凤
林上有平地其方一千五百丈有两湖天目所由名
也一统志云道家谓第三十四洞天山下两湖若左
右目杭州府志云于潜县西天目山去县东四十五
里左目高二千丈右目高二千五百丈名太微玄盖
洞天寰宇记云高三千九百丈广五百五十里水因
山曲折东西有源东出临安县为大溪水汎溢东流
卷三 第 2a 页 WYG0578-0091a.png
为苕水宁国府志云宣城县东南一百五十里本浙
西巨镇面杭背宣东溪之水出焉虽各志互异然其
脉长而泉远又山高则势如建瓴洵为吴水之发源
详核则属湖州府安吉州者曰西天目为阴属杭州
府临安县者曰东天目为阳
杭州府来源
自天目来至湖西天竺诸山发玉泉等源凡十六曰武
林山泉曰冷泉曰茯苓泉曰白河泉曰大悲泉曰寒
西巨镇面杭背宣东溪之水出焉虽各志互异然其
脉长而泉远又山高则势如建瓴洵为吴水之发源
详核则属湖州府安吉州者曰西天目为阴属杭州
府临安县者曰东天目为阳
杭州府来源
自天目来至湖西天竺诸山发玉泉等源凡十六曰武
林山泉曰冷泉曰茯苓泉曰白河泉曰大悲泉曰寒
卷三 第 2b 页 WYG0578-0091b.png
泉曰参寥泉曰后仆夫泉曰玉泉曰一勺泉曰寒光
泉曰惠泉曰喷月泉曰法华泉曰真珠泉曰虎跑泉
汇而为西湖中亘六桥湖分上下二𣲖东泄一由城
堧石函以入杭城运盐司前分布诸河一由昭庆寺
桥北行西折历三闸为下湖河分支入武林水门为
大河即运河与盐运司前水会散衍流濩河皆盈溢
从凤山门即正阳门出东十二里至龙山闸又浑水
闸北与候潮门水会为外沙河循城而北至永昌门
泉曰惠泉曰喷月泉曰法华泉曰真珠泉曰虎跑泉
汇而为西湖中亘六桥湖分上下二𣲖东泄一由城
堧石函以入杭城运盐司前分布诸河一由昭庆寺
桥北行西折历三闸为下湖河分支入武林水门为
大河即运河与盐运司前水会散衍流濩河皆盈溢
从凤山门即正阳门出东十二里至龙山闸又浑水
闸北与候潮门水会为外沙河循城而北至永昌门
卷三 第 3a 页 WYG0578-0091c.png
东南通钱塘江有坝内水大则溢出江潮大则溢入
永昌坝节而复注再北过清泰门即螺蛳门庆春门
即菜市门与内河合仍循城转西无星桥至会安坝
下注艮山河西入泛洋河北转至德胜桥为德胜坝
是为上塘河
下塘河即运河在府城东北四𣲖皆合于馀杭塘河一
𣲖由府城溜水桥沿东西马塍至卖鱼桥西合馀杭
塘河一𣲖由打水楼南折至江涨桥入一𣲖由八字
永昌坝节而复注再北过清泰门即螺蛳门庆春门
即菜市门与内河合仍循城转西无星桥至会安坝
下注艮山河西入泛洋河北转至德胜桥为德胜坝
是为上塘河
下塘河即运河在府城东北四𣲖皆合于馀杭塘河一
𣲖由府城溜水桥沿东西马塍至卖鱼桥西合馀杭
塘河一𣲖由打水楼南折至江涨桥入一𣲖由八字
卷三 第 3b 页 WYG0578-0091d.png
塘至古塘桥下折入一𣲖由西堰桥西至饮马桥亦
折入是河由馀杭县来凡七十里
上塘河由东南外沙河北行为后沙河在艮山门外北
达蔡官人塘北去艮山门九里东由何□店汤镇赭
山又东北达赤岸河去府城东北三十里通高塘横
塘北十五里达施河村河又东北十五里达方兴河
至临平镇东为长安坝
按杭城附郭德胜等五坝东临平与长安等五坝
折入是河由馀杭县来凡七十里
上塘河由东南外沙河北行为后沙河在艮山门外北
达蔡官人塘北去艮山门九里东由何□店汤镇赭
山又东北达赤岸河去府城东北三十里通高塘横
塘北十五里达施河村河又东北十五里达方兴河
至临平镇东为长安坝
按杭城附郭德胜等五坝东临平与长安等五坝
卷三 第 4a 页 WYG0578-0092a.png
皆高二三仞自上塘河水日溢而各泻于下塘河
殆无停晷一遇霖潦驾坝襄塍牛驰马逸横入崇
德桐乡嘉兴松江以入吴淞江黄浦诸港凡下流
皆先为漫涨所占太湖无归宿之路矣
下塘河自武林门水由西湖过吴山水驿接清河上中
下三闸至德胜桥与城东外沙河等水合分为二𣲖
一由东北至长安坝一由西北过德胜坝下注至江
涨桥与子塘河合流至北新桥北入湖州府界东北
殆无停晷一遇霖潦驾坝襄塍牛驰马逸横入崇
德桐乡嘉兴松江以入吴淞江黄浦诸港凡下流
皆先为漫涨所占太湖无归宿之路矣
下塘河自武林门水由西湖过吴山水驿接清河上中
下三闸至德胜桥与城东外沙河等水合分为二𣲖
一由东北至长安坝一由西北过德胜坝下注至江
涨桥与子塘河合流至北新桥北入湖州府界东北
卷三 第 4b 页 WYG0578-0092b.png
接新开运河遂通苏松二府
官塘河去府城西北三十五里南达北新江涨河北达
奉口河
馀杭县南上湖南下湖在县城南汉时所开源发自天
目由临安来至县南从石门入两湖东流为南渠河
又东为馀杭塘河(塘河说/见前)
按通志谓两湖相接潴泄水势可见但可为湖不
可为田也民间占佃为科田嘉靖二十二年巡按
官塘河去府城西北三十五里南达北新江涨河北达
奉口河
馀杭县南上湖南下湖在县城南汉时所开源发自天
目由临安来至县南从石门入两湖东流为南渠河
又东为馀杭塘河(塘河说/见前)
按通志谓两湖相接潴泄水势可见但可为湖不
可为田也民间占佃为科田嘉靖二十二年巡按
卷三 第 5a 页 WYG0578-0092c.png
御史傅凤翔知其居嘉湖苏松之上流为害甚大
痛为釐革会题得旨掣其浮粮改入嘉湖代办仍
复为湖画界树碑犯者有法盖诵宋郏侨之论所
谓杭州迁长河堰以宣歙杭睦等山源决于浙江
则东南之水不入太湖若使水不入浙趋下之势
何由而减殆于溧阳五堰事体相符
天目又一源东发而为临安县南溪过县东南入馀杭
界 又一源南发而为马溪又高陆山去县北二十
痛为釐革会题得旨掣其浮粮改入嘉湖代办仍
复为湖画界树碑犯者有法盖诵宋郏侨之论所
谓杭州迁长河堰以宣歙杭睦等山源决于浙江
则东南之水不入太湖若使水不入浙趋下之势
何由而减殆于溧阳五堰事体相符
天目又一源东发而为临安县南溪过县东南入馀杭
界 又一源南发而为马溪又高陆山去县北二十
卷三 第 5b 页 WYG0578-0092d.png
五里源发而为猷溪各入馀杭至双桥合流而为双
溪又东过山港径山源水来会东入河港过灵源港
入钱塘县境通会于塘河
临安县溠水出双林山半瀑入大溪
馀杭县閒林河一名五福渠去县东南二十里水入钱
塘县
由拳青嶂山在县西南十里发源二一为东溪俱东北
经钱塘又折而北入德清县
溪又东过山港径山源水来会东入河港过灵源港
入钱塘县境通会于塘河
临安县溠水出双林山半瀑入大溪
馀杭县閒林河一名五福渠去县东南二十里水入钱
塘县
由拳青嶂山在县西南十里发源二一为东溪俱东北
经钱塘又折而北入德清县
卷三 第 6a 页 WYG0578-0093a.png
高陆山去馀杭县八十六里一源发而东过仇山之北
独松岭八十里一源发而东至仇山之下二水合流
而北过卢公桥东行十二里入苕溪
按诸水自西南来错综弥漫繇桐乡崇德合德清
武康之水皆入吴江县西乡半繇七十二溇以入
太湖半繇莺脰湖过汾湖
天目之阳发源而为馀不溪东过临安县治又东过馀
杭县入钱塘县界之安溪又为凤口溪东南入德清
独松岭八十里一源发而东至仇山之下二水合流
而北过卢公桥东行十二里入苕溪
按诸水自西南来错综弥漫繇桐乡崇德合德清
武康之水皆入吴江县西乡半繇七十二溇以入
太湖半繇莺脰湖过汾湖
天目之阳发源而为馀不溪东过临安县治又东过馀
杭县入钱塘县界之安溪又为凤口溪东南入德清
卷三 第 6b 页 WYG0578-0093b.png
县界仍为馀不溪有吴羌山之石壶泉汇而为龟溪
又越山之瀑布泉石璧山之月泉皆来会而东又散
入桐乡县运河车溪横湖皂林诸泾又分支为北流
水其施诸溪水亦来会其溪源出上强山本溪东行
二十里入归安县至敬山漾漾水合焉又过菱湖湖
水合焉西北过荻港折而西为大湾与前溪水合则
乌程县之黄蘖山源发而为黄浦又妙喜山源发而
为妙喜港又王村诸山源发而为黄墅港又菁山等
又越山之瀑布泉石璧山之月泉皆来会而东又散
入桐乡县运河车溪横湖皂林诸泾又分支为北流
水其施诸溪水亦来会其溪源出上强山本溪东行
二十里入归安县至敬山漾漾水合焉又过菱湖湖
水合焉西北过荻港折而西为大湾与前溪水合则
乌程县之黄蘖山源发而为黄浦又妙喜山源发而
为妙喜港又王村诸山源发而为黄墅港又菁山等
卷三 第 7a 页 WYG0578-0093c.png
诸山源发而为泽水皆来会北经归安县之岘山漾
即碧浪湖入江子汇是为霅溪
湖州府来源
天目之阴为孝丰县之广苕山去县西南三十里发源
是为苕溪一名西溪一名大溪一名龙溪郡志曰水
至长潭险潭与石相啮淙淙然类吕梁倾倒之势故
名至狄浦溪水来合溪去县三十五里其源出天目
诸水有景村来者有五港来者有泽口下者有石柱
即碧浪湖入江子汇是为霅溪
湖州府来源
天目之阴为孝丰县之广苕山去县西南三十里发源
是为苕溪一名西溪一名大溪一名龙溪郡志曰水
至长潭险潭与石相啮淙淙然类吕梁倾倒之势故
名至狄浦溪水来合溪去县三十五里其源出天目
诸水有景村来者有五港来者有泽口下者有石柱
卷三 第 7b 页 WYG0578-0093d.png
村下者有黄圩溪来者各有坝节以灌田灌足而后
泄又过除口至山公潭潭水来合潭源亦出天目至
归山下洛溪水来合溪即归山潭其源发广德州石
溪又董岭水亦分入至西屿横溪水来合溪繇大岭
发源过孝丰县而东下沿千如湖水来合溪去孝丰
县北十里源发广德州金鸡岭一名金车有葛溪有
青山口出中馆溪有奚埠皆相通贯入安吉州境南
过邵渡而丘渡独松岭水来合出独松为五沟合众
泄又过除口至山公潭潭水来合潭源亦出天目至
归山下洛溪水来合溪即归山潭其源发广德州石
溪又董岭水亦分入至西屿横溪水来合溪繇大岭
发源过孝丰县而东下沿千如湖水来合溪去孝丰
县北十里源发广德州金鸡岭一名金车有葛溪有
青山口出中馆溪有奚埠皆相通贯入安吉州境南
过邵渡而丘渡独松岭水来合出独松为五沟合众
卷三 第 8a 页 WYG0578-0094a.png
山之水东过浮石山古所谓苕溪之水有二源是也
南屿山水亦合焉山与浮石相接有白水池泉至塔
潭分支而北者为里溪本溪为外溪即苕溪里溪之
行也至石埭埭水来合埭源发湖南山去州北十里
又西龙湖水来合至石鼓堰堰水曹埠水皆出天目
西坑渎水皆来合其外溪东北行也杨子湖源出杨
子山其水西出丹阳湖东与邸阁水分流入苕邸阁
水源出长兴县之廪山同来合至马家渎渎水来合
南屿山水亦合焉山与浮石相接有白水池泉至塔
潭分支而北者为里溪本溪为外溪即苕溪里溪之
行也至石埭埭水来合埭源发湖南山去州北十里
又西龙湖水来合至石鼓堰堰水曹埠水皆出天目
西坑渎水皆来合其外溪东北行也杨子湖源出杨
子山其水西出丹阳湖东与邸阁水分流入苕邸阁
水源出长兴县之廪山同来合至马家渎渎水来合
卷三 第 8b 页 WYG0578-0094b.png
渎去州东三里有三源曰由千山曰樊坞曰岘山又
至丁埠前冈水来合冈水发源昆铜二山去州北三
十里过富山塘紫溪之水来合内有姚湖五湖四龙
湖五龙湖南获湖皆贯通交组于其中至浮石山里
溪之水复来合至梅溪镇梅溪与浑水渎水皆来合
梅溪山去州北三十里其源有二一自昆铜山发一
自苏州山影苏池发又乐平山发者为薛坦浮山发
者为潭入魏塘汇为东海堰而达焉渎水发源金鸡
至丁埠前冈水来合冈水发源昆铜二山去州北三
十里过富山塘紫溪之水来合内有姚湖五湖四龙
湖五龙湖南获湖皆贯通交组于其中至浮石山里
溪之水复来合至梅溪镇梅溪与浑水渎水皆来合
梅溪山去州北三十里其源有二一自昆铜山发一
自苏州山影苏池发又乐平山发者为薛坦浮山发
者为潭入魏塘汇为东海堰而达焉渎水发源金鸡
卷三 第 9a 页 WYG0578-0094c.png
岭俱入鱼池晏子安福三溪而来是为总溪即西溪
因诸溪之分合故名西北一支与长兴县之荆溪接
一支又为龙溪北行入归安县入凡常湖湖源出长
兴县石城山去县南五十里和平诸山水合潘店水
出乌程县和平诸山栖贤水出乌程县栖贤山皆来
合又过罨画溪即箬溪又长兴县之四安塘诸水皆
来注之四安溪一名周渎溪水出石涧经善岸塘与
广德水俱来汇而仍为西溪北过钓鱼台而分者三
因诸溪之分合故名西北一支与长兴县之荆溪接
一支又为龙溪北行入归安县入凡常湖湖源出长
兴县石城山去县南五十里和平诸山水合潘店水
出乌程县和平诸山栖贤水出乌程县栖贤山皆来
合又过罨画溪即箬溪又长兴县之四安塘诸水皆
来注之四安溪一名周渎溪水出石涧经善岸塘与
广德水俱来汇而仍为西溪北过钓鱼台而分者三
卷三 第 9b 页 WYG0578-0094d.png
其一经小梅湖入太湖其中一过湖州府城东北入
江子汇其南一过定安与岘山漾南来水会亦入江
子汇是为霅溪
武康县铜岘山发源为前溪一名馀英溪东过县治北
过黄陇山东抵砂溪两溪之支流长流于溪之下流
德清县之北馀不溪之支流水注焉后溪之水发源
乌回山过龙尾来会之水亦注焉北经岘山漾入江
子汇为霅溪霅溪受苕溪馀不溪前溪诸流之水迤
江子汇其南一过定安与岘山漾南来水会亦入江
子汇是为霅溪
武康县铜岘山发源为前溪一名馀英溪东过县治北
过黄陇山东抵砂溪两溪之支流长流于溪之下流
德清县之北馀不溪之支流水注焉后溪之水发源
乌回山过龙尾来会之水亦注焉北经岘山漾入江
子汇为霅溪霅溪受苕溪馀不溪前溪诸流之水迤
卷三 第 10a 页 WYG0578-0095a.png
逦北行散入于乌程大钱小梅等二十七渎(绍兴二年/知乌程县)
(王回浚渎更其名曰丰登稔熟康宁安乐瑞庆福禧和/裕年通惠泽吉利泰兴富足冠以常字其俗但记旧名)
(如杨溇沈溇以为/便而官名竟不称)以入太湖 内孝丰之坝三十七安
吉之坝三十六武康之堰七十二德清之堰九湖一浦
一归安湖二漾十乌程之漾十皆所以潴而后泄于太
湖者也又霅溪折而东过仓桥溪湾又东出迎春门与
岘山漾合东入乌程县界大会诸水于毗山漾过八里
店是为运河即荻塘东流为旧管为浔溪入吴江县界
(王回浚渎更其名曰丰登稔熟康宁安乐瑞庆福禧和/裕年通惠泽吉利泰兴富足冠以常字其俗但记旧名)
(如杨溇沈溇以为/便而官名竟不称)以入太湖 内孝丰之坝三十七安
吉之坝三十六武康之堰七十二德清之堰九湖一浦
一归安湖二漾十乌程之漾十皆所以潴而后泄于太
湖者也又霅溪折而东过仓桥溪湾又东出迎春门与
岘山漾合东入乌程县界大会诸水于毗山漾过八里
店是为运河即荻塘东流为旧管为浔溪入吴江县界
卷三 第 10b 页 WYG0578-0095b.png
北分流诸溇入太湖东循荻塘至平望入莺脰湖
长兴县白岘山去县西北八十里诸水东过悬脚岭岭水
入焉去县西七十里为杨店水东过苍云岭梓方涧
之水汇而为合溪与荆溪水通南过竹山塘塘水入
焉又东过罨画溪即箬溪溪水分入焉东北过赵渎
出太湖
顾渚山去长兴县西四十里金河泉达而为水口水东
南历紫花涧分折东北成德桥入太湖 其水口镇
长兴县白岘山去县西北八十里诸水东过悬脚岭岭水
入焉去县西七十里为杨店水东过苍云岭梓方涧
之水汇而为合溪与荆溪水通南过竹山塘塘水入
焉又东过罨画溪即箬溪溪水分入焉东北过赵渎
出太湖
顾渚山去长兴县西四十里金河泉达而为水口水东
南历紫花涧分折东北成德桥入太湖 其水口镇
卷三 第 11a 页 WYG0578-0095c.png
东分为卢祥湖一名巴泽折而东北出新桥入太湖
白石山去长兴县西七十里发源达而为青山港南会
于苕溪
川山与北川山去长兴县北二十五里二水合流为常
丰涧历黄沉潭入太湖
花渚泉从落石涧经沙埠入荆溪五山发源经合溪至
转入荆溪长兴县荆溪以下泄入太湖之港凡三十
有四
白石山去长兴县西七十里发源达而为青山港南会
于苕溪
川山与北川山去长兴县北二十五里二水合流为常
丰涧历黄沉潭入太湖
花渚泉从落石涧经沙埠入荆溪五山发源经合溪至
转入荆溪长兴县荆溪以下泄入太湖之港凡三十
有四
卷三 第 11b 页 WYG0578-0095d.png
按自杭州天竺山至此皆西南之水源
常州府水源(常州府亦承受来/源之水故先叙入)
宜兴县之东泻溪即罨画溪去县南三十六里宜兴长
兴邻界于此相出入
君山发源为洑溪去县东三里入荆溪
章山去宜兴县西南七十里为张渚合流于童渚以入
荆溪
山去宜兴县西南六十里发源而为虾泾入荆溪
常州府水源(常州府亦承受来/源之水故先叙入)
宜兴县之东泻溪即罨画溪去县南三十六里宜兴长
兴邻界于此相出入
君山发源为洑溪去县东三里入荆溪
章山去宜兴县西南七十里为张渚合流于童渚以入
荆溪
山去宜兴县西南六十里发源而为虾泾入荆溪
卷三 第 12a 页 WYG0578-0096a.png
又一源发为莲河溪东为白云泾北分受长荡湖之
水又东为西九溪自西溧阳县界中贯土于九里河
东与洴浰合入荆溪
洴浰渰去宜兴县西二十七里受溧阳诸水注于荆溪
荆溪在宜兴县南以在荆南山之北故名汉地理志曰
中江出芜湖湖之西南至阳羡入海者此也通志曰
南受宣歙芜湖之水注太湖内有塞溪慈湖章溪东
分而为百渎达于太湖
水又东为西九溪自西溧阳县界中贯土于九里河
东与洴浰合入荆溪
洴浰渰去宜兴县西二十七里受溧阳诸水注于荆溪
荆溪在宜兴县南以在荆南山之北故名汉地理志曰
中江出芜湖湖之西南至阳羡入海者此也通志曰
南受宣歙芜湖之水注太湖内有塞溪慈湖章溪东
分而为百渎达于太湖
卷三 第 12b 页 WYG0578-0096b.png
广德州来源(按广德州与湖州府连界其东南/发源入湖之水备载湖州水源下)
(此则东/北来者)
建平县梅渚河去县北三十里历溧阳三塔堰入长荡
湖属溧阳金坛宜兴三县出太湖
宁国府来源
宣城县南湖在县南周广四十里东受溧阳广德建平
诸水宣城诸溪涨亦泻入焉诸溪繇南入者曰洪林
河西曰西溪南曰岳屿沟湖泛则自西南出曲河至
(此则东/北来者)
建平县梅渚河去县北三十里历溧阳三塔堰入长荡
湖属溧阳金坛宜兴三县出太湖
宁国府来源
宣城县南湖在县南周广四十里东受溧阳广德建平
诸水宣城诸溪涨亦泻入焉诸溪繇南入者曰洪林
河西曰西溪南曰岳屿沟湖泛则自西南出曲河至
卷三 第 13a 页 WYG0578-0096c.png
油榨沟西北出湖北河至浑水港俱与大河合北至
于水阳慈溪亦东合高淳水入焉繇牛儿港有方家
港溯流而进东通五堰以达于句吴
按李默辑宣城志曰溯流以进云者言泛也不泛
则水不入以常年论之泛时多不泛时少三吴其
能免诸
应天府来源
高淳县固城湖去县南五里旧溧水县析置高淳遂属
于水阳慈溪亦东合高淳水入焉繇牛儿港有方家
港溯流而进东通五堰以达于句吴
按李默辑宣城志曰溯流以进云者言泛也不泛
则水不入以常年论之泛时多不泛时少三吴其
能免诸
应天府来源
高淳县固城湖去县南五里旧溧水县析置高淳遂属
卷三 第 13b 页 WYG0578-0096d.png
焉溧水志云大山水发源为固城湖经五堰入三塔
港过宜兴以达太湖一统志云有水四𣲖与太平府
分界南畿志云高淳曰丹阳石臼固城三湖汇合其
流分二𣲖一出芜湖一出姑孰固城者东经宜兴入
太湖又谓源出东庐山又谓遮军山北有水入焉
按志谓三湖汇合夫所谓汇合者言相流通也又
谓丹阳石臼之流西出大江而固城者出太湖盖
不涝之年水之分流固也使大江泛溢或宣歙发
港过宜兴以达太湖一统志云有水四𣲖与太平府
分界南畿志云高淳曰丹阳石臼固城三湖汇合其
流分二𣲖一出芜湖一出姑孰固城者东经宜兴入
太湖又谓源出东庐山又谓遮军山北有水入焉
按志谓三湖汇合夫所谓汇合者言相流通也又
谓丹阳石臼之流西出大江而固城者出太湖盖
不涝之年水之分流固也使大江泛溢或宣歙发
卷三 第 14a 页 WYG0578-0097a.png
洪其涨每高几丈有不倒奔而逆驰以灌于太湖
者乎沈宪副[启-口+山]立议谓能于湖之连处堤而截之
不相通贯则震不于其躬于其邻矣害未有不杜
者亦确论也
广通坝在广通镇原属溧水县今割高淳县与建平县
连界建平志胥溪去县北四十里上接广通镇下通
三塔堰南畿志则曰余家堰去溧水县东南一百五
十里东通太湖西入大江昔吴王伐楚开此运粮溧
者乎沈宪副[启-口+山]立议谓能于湖之连处堤而截之
不相通贯则震不于其躬于其邻矣害未有不杜
者亦确论也
广通坝在广通镇原属溧水县今割高淳县与建平县
连界建平志胥溪去县北四十里上接广通镇下通
三塔堰南畿志则曰余家堰去溧水县东南一百五
十里东通太湖西入大江昔吴王伐楚开此运粮溧
卷三 第 14b 页 WYG0578-0097b.png
水志止于丹阳湖下注曰西南桐水出自白石山属
广德州白石之水冲突则丹阳石臼固城三湖泛溢
此水繇五堰自宜兴入太湖昔已堙塞故老云当时
虑后人复开此道则苏常之间必被水患遂以石窒
五堰又液铁以固石至洪武二十五年开通河道永
乐元年复筑云
互按二志一曰胥溪一曰余家堰似一地二名又
似各有其地及考诸生吴思所撰三塔桥碑其略
广德州白石之水冲突则丹阳石臼固城三湖泛溢
此水繇五堰自宜兴入太湖昔已堙塞故老云当时
虑后人复开此道则苏常之间必被水患遂以石窒
五堰又液铁以固石至洪武二十五年开通河道永
乐元年复筑云
互按二志一曰胥溪一曰余家堰似一地二名又
似各有其地及考诸生吴思所撰三塔桥碑其略
卷三 第 15a 页 WYG0578-0097c.png
曰春秋吴将伍员为复楚之役穿地为胥溪以通
饷道繇芜湖而广通而溧阳而震泽后楚水泛溢
溧阳之桑田为濑江矣濑水即子胥投金处历世
以来虽置闸以时启闭而溧之险阻未远我明成
化改元用守臣之议废闸为坝百川皆暂潴于邑
之五堰而分散于荆溪之百渎溧始为成平之乡
矣繇是而观则一地二名可信广通有坝其来已
久屡筑而毁屡毁而筑旧有坝官亦皆汰去廨址
饷道繇芜湖而广通而溧阳而震泽后楚水泛溢
溧阳之桑田为濑江矣濑水即子胥投金处历世
以来虽置闸以时启闭而溧之险阻未远我明成
化改元用守臣之议废闸为坝百川皆暂潴于邑
之五堰而分散于荆溪之百渎溧始为成平之乡
矣繇是而观则一地二名可信广通有坝其来已
久屡筑而毁屡毁而筑旧有坝官亦皆汰去廨址
卷三 第 15b 页 WYG0578-0097d.png
犹存嘉靖三十二三年坝犹无恙其阔一十五里
路皆平陆走马负担今奸豪之家就中开港剥船
邀货以规商利日夜山水倾注渐成大河于四十
年大涝则宣歙之水怀襄而过东吴被害可胜言
哉虽然昔人立坝果此地否乎窃有疑焉
五堰去溧阳县西八十里自广通坝而东十五里曰新
坝因将广通坝凿成河故从东复筑此亦不堰水自
此而东九里第一堰曰升平堰又南九里曰三塔湖
路皆平陆走马负担今奸豪之家就中开港剥船
邀货以规商利日夜山水倾注渐成大河于四十
年大涝则宣歙之水怀襄而过东吴被害可胜言
哉虽然昔人立坝果此地否乎窃有疑焉
五堰去溧阳县西八十里自广通坝而东十五里曰新
坝因将广通坝凿成河故从东复筑此亦不堰水自
此而东九里第一堰曰升平堰又南九里曰三塔湖
卷三 第 16a 页 WYG0578-0098a.png
堰又东九里曰南渡堰又东九里曰沙涨堰一名冯
等又东九里曰前麻堰是为五堰在广通坝下流半
受广德建平高淳之水其溧水溧阳丹阳句容之水
又在五堰之北
沈[启-口+山]曰五堰之水相平霖雨稍积山源鼎沸则诸
水奔逸东驰连五堰所受者同入太湖沛如也非
五堰所能节也详宋郏侨书曰今究水利必先于
江宁治水阳江与银林江等五堰故迹决入西江
等又东九里曰前麻堰是为五堰在广通坝下流半
受广德建平高淳之水其溧水溧阳丹阳句容之水
又在五堰之北
沈[启-口+山]曰五堰之水相平霖雨稍积山源鼎沸则诸
水奔逸东驰连五堰所受者同入太湖沛如也非
五堰所能节也详宋郏侨书曰今究水利必先于
江宁治水阳江与银林江等五堰故迹决入西江
卷三 第 16b 页 WYG0578-0098b.png
单锷书曰繇宜兴而西有五堰者所以节宣歙金
陵九阳江众水直趋芜湖后废去五堰则水皆入
于宜兴之荆溪而入震泽东灌苏常湖三州矣繇
是观之则昔人所节似连五堰之水俱堰入于芜
湖又详宋黄震答泄水书云古人于宜兴以西以
金陵管下设为五堰使西南水不入荆溪而繇分
水银林五堰入于运河以至大江国初南渡以来
五堰既以不便木箄往来而坏又射林曰唐末商
陵九阳江众水直趋芜湖后废去五堰则水皆入
于宜兴之荆溪而入震泽东灌苏常湖三州矣繇
是观之则昔人所节似连五堰之水俱堰入于芜
湖又详宋黄震答泄水书云古人于宜兴以西以
金陵管下设为五堰使西南水不入荆溪而繇分
水银林五堰入于运河以至大江国初南渡以来
五堰既以不便木箄往来而坏又射林曰唐末商
卷三 第 17a 页 WYG0578-0098c.png
贩箄木繇宣歙以入两浙乃病五堰艰阻绐官中
废则金陵九阳数郡之水不西入芜湖而东入震
泽繇前后之言观之则五堰在所堰之中无疑矣
今坝设五堰之上所拒之水固是宣歙盖拒水不
入于五堰而非筑五堰邀其水以出芜湖也前言
皆以五堰为节水之具则古昔之所筑者恐在五
堰下流别有切要等处而非今之所坝者也又闻
国初欲藉五堰莭水分流以入芜湖可见五堰者
废则金陵九阳数郡之水不西入芜湖而东入震
泽繇前后之言观之则五堰在所堰之中无疑矣
今坝设五堰之上所拒之水固是宣歙盖拒水不
入于五堰而非筑五堰邀其水以出芜湖也前言
皆以五堰为节水之具则古昔之所筑者恐在五
堰下流别有切要等处而非今之所坝者也又闻
国初欲藉五堰莭水分流以入芜湖可见五堰者
卷三 第 17b 页 WYG0578-0098d.png
但可为湖而不可为田也又恐其赋税为累启后
人复堰之谋乃掣其赋于苏州代办盖期诸堰以
次蓄水而不疾趋于东吴也耆旧犹能言之今岁
更路远莫为典守闻五堰豪家隐其水利有关苏
松情莭于嘉靖三十五年乘县官入觐从摄篆府
判欺佃升科尽占为田夹筑土梗于诸湖之中坝
东之水不容馀沥停贮竭其流而决入于太湖太
湖岂为辞哉不知下流二三百里之田阴受其汨
人复堰之谋乃掣其赋于苏州代办盖期诸堰以
次蓄水而不疾趋于东吴也耆旧犹能言之今岁
更路远莫为典守闻五堰豪家隐其水利有关苏
松情莭于嘉靖三十五年乘县官入觐从摄篆府
判欺佃升科尽占为田夹筑土梗于诸湖之中坝
东之水不容馀沥停贮竭其流而决入于太湖太
湖岂为辞哉不知下流二三百里之田阴受其汨
卷三 第 18a 页 WYG0578-0099a.png
没之祸而莫之计也兹欲兴利去害以为东南足
食之图非奉上旨灼是非而分利害辨物土而决
因革操予夺而忘恩怨其孰能釐而正之耶
溧水县胭脂湖去县西十里西北通大江东通两浙
溧阳县中江一名永阳江一名水阳江去县西北三十
里下流入宜兴
千里湖去溧阳县东一十五里
长荡湖即洮湖去溧阳县北五十三里中分三界东南
食之图非奉上旨灼是非而分利害辨物土而决
因革操予夺而忘恩怨其孰能釐而正之耶
溧水县胭脂湖去县西十里西北通大江东通两浙
溧阳县中江一名永阳江一名水阳江去县西北三十
里下流入宜兴
千里湖去溧阳县东一十五里
长荡湖即洮湖去溧阳县北五十三里中分三界东南
卷三 第 18b 页 WYG0578-0099b.png
属金坛县西属宜兴县其广一百里周处韦昭郦道
元皆以为五湖之一旧泄口凡八十今所存二十七
中有浮山北滆河东接震泽西通芜湖
镇江府水源(镇江府亦承受来/源之水故先叙入)
金坛县茅山去县西五十里发源之水二一为唐王溪
一为直溪东北行入长荡湖
思湖在金坛县南之六里北受荆溪之水南入于大溪
高湖在金坛县西北一十里经五中渎来会同入长荡
元皆以为五湖之一旧泄口凡八十今所存二十七
中有浮山北滆河东接震泽西通芜湖
镇江府水源(镇江府亦承受来/源之水故先叙入)
金坛县茅山去县西五十里发源之水二一为唐王溪
一为直溪东北行入长荡湖
思湖在金坛县南之六里北受荆溪之水南入于大溪
高湖在金坛县西北一十里经五中渎来会同入长荡
卷三 第 19a 页 WYG0578-0099c.png
湖白龙荡钱资荡北渚荡柘荡与诸渎诸港皆经纬
乎其中溢则南奔长荡以入太湖东则俱入运河
丹阳县练湖一名丹塘古名曲阿后河北去丹阳县城
五里周百二十里西接溧水县界北纳长山以南诸
水凡七十一𣲖每遇水涨其西南奔注溢于太湖东
泛入运河逆纳于江
珥渎河去丹阳县南之七里自漕渠口经珥渎村入金
坛县界
乎其中溢则南奔长荡以入太湖东则俱入运河
丹阳县练湖一名丹塘古名曲阿后河北去丹阳县城
五里周百二十里西接溧水县界北纳长山以南诸
水凡七十一𣲖每遇水涨其西南奔注溢于太湖东
泛入运河逆纳于江
珥渎河去丹阳县南之七里自漕渠口经珥渎村入金
坛县界
卷三 第 19b 页 WYG0578-0099d.png
吴塘在丹阳县东南二十里其半金坛县界
白鹤溪去丹阳县东南十里亦名荆溪自古荆城通金
坛县北入武进县
丹徒县丹徒镇以北至京口闸外大江冬水退落则内
水相平时或放出春夏秋三时江水涨满则与孟渎
二水并入漕渠
自宜兴东泻溪至京口皆西北水源也
沈[启-口+山]曰昔人谓西北自宁国建康等处入溧阳迤
白鹤溪去丹阳县东南十里亦名荆溪自古荆城通金
坛县北入武进县
丹徒县丹徒镇以北至京口闸外大江冬水退落则内
水相平时或放出春夏秋三时江水涨满则与孟渎
二水并入漕渠
自宜兴东泻溪至京口皆西北水源也
沈[启-口+山]曰昔人谓西北自宁国建康等处入溧阳迤
卷三 第 20a 页 WYG0578-0100a.png
逦至长塘湖并润州金坛延陵丹阳诸水会于宜
兴以入太湖少傅王公鏊之水议与少保张公治
之水策并以为然窃惟太湖虽广而能容而来水
幅员其授尤广正犹人家辟一亩方庭而外周二
亩房舍加以一尺之雨则檐溜并倾庭起三尺之
潦无疑矣沟非盈尺则渗泄不速芥舟于堂立待
可见使檐设竹瓦引他注而杀之庭潦或可稍减
一二不待知者而后知也此上流分杀之说岂可
兴以入太湖少傅王公鏊之水议与少保张公治
之水策并以为然窃惟太湖虽广而能容而来水
幅员其授尤广正犹人家辟一亩方庭而外周二
亩房舍加以一尺之雨则檐溜并倾庭起三尺之
潦无疑矣沟非盈尺则渗泄不速芥舟于堂立待
可见使檐设竹瓦引他注而杀之庭潦或可稍减
一二不待知者而后知也此上流分杀之说岂可
卷三 第 20b 页 WYG0578-0100b.png
谓其无益乎宋单锷书曰宜兴西有夹苧千渎所
以泄长塘湖东入滆湖繇大立渎塘口渎白鱼湾
高梅渎及白鹤溪而北入常州运河运河而下分
入一十四港皆入大江今皆名存实亡倘开夹苧
干通流则西来入震泽之水可以杀其势深利于
三州之田也自是以往直至正德间水部林公文
沛曰欲减太湖上流莫急于开丹阳之九曲河武
进之德胜南新旧孟子河澡港新沟江阴之夏港
以泄长塘湖东入滆湖繇大立渎塘口渎白鱼湾
高梅渎及白鹤溪而北入常州运河运河而下分
入一十四港皆入大江今皆名存实亡倘开夹苧
干通流则西来入震泽之水可以杀其势深利于
三州之田也自是以往直至正德间水部林公文
沛曰欲减太湖上流莫急于开丹阳之九曲河武
进之德胜南新旧孟子河澡港新沟江阴之夏港
卷三 第 21a 页 WYG0578-0100c.png
诸河夫为是说者非诚心以厚东南之民生者未
能探访若是其精切也彼漠然不加意于国本民
生者不曰迂腐之谈则曰荒疏之见是禹贡大田
孔子不删为可咎矣虽然给諌叶公绅之疏曰闻
昔人于溧阳则筑五堰以遏其冲于常州则穿港
渎以分其势又湖州守张公铎之志曰疏其源使
水之入者有所分导其流使水之往者有所归宇
宙大矣岂谓无人
能探访若是其精切也彼漠然不加意于国本民
生者不曰迂腐之谈则曰荒疏之见是禹贡大田
孔子不删为可咎矣虽然给諌叶公绅之疏曰闻
昔人于溧阳则筑五堰以遏其冲于常州则穿港
渎以分其势又湖州守张公铎之志曰疏其源使
水之入者有所分导其流使水之往者有所归宇
宙大矣岂谓无人
卷三 第 21b 页 WYG0578-0100d.png
嘉兴府来源
幽湖在嘉兴府西南属秀水县南纳陡门诸水北繇新
城塘卢沥塘分入车溪烂溪
车溪在府西北七十一里属秀水县阔六丈今名斜港
南自桐乡县西自乌程县会流入溪北达烂溪
麻溪芝溪在府西南属秀水县承桐乡乌程二境诸水
合烂溪北入莺脰等湖
韭溪在府西属秀水县即鸳鸯湖之支流南自运河分
幽湖在嘉兴府西南属秀水县南纳陡门诸水北繇新
城塘卢沥塘分入车溪烂溪
车溪在府西北七十一里属秀水县阔六丈今名斜港
南自桐乡县西自乌程县会流入溪北达烂溪
麻溪芝溪在府西南属秀水县承桐乡乌程二境诸水
合烂溪北入莺脰等湖
韭溪在府西属秀水县即鸳鸯湖之支流南自运河分
卷三 第 22a 页 WYG0578-0101a.png
流北入吴江县界
钱家溪在府西北二十五里属秀水县阔一十馀丈水
从毛家港来分二道一支北行入和尚荡雁荡一支
东行入白虎港并入吴江县界
南北和尚荡在府西北三十里属秀水县其西南俱接
横塘河北入吴江县杨溪
东郭河在府东北五里属嘉兴县水从相家湖来东往
嘉善县界二十五里北行复入吴江县界
钱家溪在府西北二十五里属秀水县阔一十馀丈水
从毛家港来分二道一支北行入和尚荡雁荡一支
东行入白虎港并入吴江县界
南北和尚荡在府西北三十里属秀水县其西南俱接
横塘河北入吴江县杨溪
东郭河在府东北五里属嘉兴县水从相家湖来东往
嘉善县界二十五里北行复入吴江县界
卷三 第 22b 页 WYG0578-0101b.png
永新泾属桐乡县皂林东去十里永安铺之东自运河
分支北流入泾直抵烂溪
康泾运河之北曰通泾南曰康泾居皂林之中南通陈
庄等河凡十北繇乌镇抵烂溪为吴江县界
烂溪在永新泾东北二十里南滨桐乡县者为东烂溪
又东行二十里出秀水县界北入吴江县莺脰湖
相家湖在府东九里属嘉兴县受西南众流东入团港
从本境再北流入吴江县界
分支北流入泾直抵烂溪
康泾运河之北曰通泾南曰康泾居皂林之中南通陈
庄等河凡十北繇乌镇抵烂溪为吴江县界
烂溪在永新泾东北二十里南滨桐乡县者为东烂溪
又东行二十里出秀水县界北入吴江县莺脰湖
相家湖在府东九里属嘉兴县受西南众流东入团港
从本境再北流入吴江县界
卷三 第 23a 页 WYG0578-0101c.png
穆溪在府东北属嘉兴县南接海盐县上谷湖西接幽
湖诸水北入吴江县界
王江泾在府北属秀水县南受运河西受闻店麻溪诸
水北入吴江县界
许家荡南北夏墓荡在嘉善县西北俱北入汾湖东入
西白荡与吴江县分界
汾湖在嘉善县西北纳王江泾莺脰湖诸水东入三白
荡
湖诸水北入吴江县界
王江泾在府北属秀水县南受运河西受闻店麻溪诸
水北入吴江县界
许家荡南北夏墓荡在嘉善县西北俱北入汾湖东入
西白荡与吴江县分界
汾湖在嘉善县西北纳王江泾莺脰湖诸水东入三白
荡
卷三 第 23b 页 WYG0578-0101d.png
芦墟三白荡在嘉善县西北西纳汾湖诸水东入鼋荡
为青浦县界
已上诸水并南自嘉兴府境北入吴江县
平川一名西塘在嘉善县北西承烂溪诸水东北流至
淀湖三泖入青浦华亭二县界
魏塘又名武塘在嘉善县后西南承嘉兴秀水二县诸
水东出秀州塘入华亭县境
海盐塘南接海盐县诸水北入马场湖东繇七里桥达
为青浦县界
已上诸水并南自嘉兴府境北入吴江县
平川一名西塘在嘉善县北西承烂溪诸水东北流至
淀湖三泖入青浦华亭二县界
魏塘又名武塘在嘉善县后西南承嘉兴秀水二县诸
水东出秀州塘入华亭县境
海盐塘南接海盐县诸水北入马场湖东繇七里桥达
卷三 第 24a 页 WYG0578-0102a.png
华亭县界
嘉善塘合嘉兴秀水桐乡三县诸水溯白莲寺而东三
十五里至嘉善县入秀州塘(塘阔三/十馀丈)至是水疾流迅
繇枫泾北入三泖
平湖塘(塘广三/十馀丈)西南接焦山门桥回而东注与马场湖
及海盐县境诸水会流经嘉善县界以达于青浦华
亭二县
枫泾在嘉善县东北即白牛塘一名清风泾南承嘉兴
嘉善塘合嘉兴秀水桐乡三县诸水溯白莲寺而东三
十五里至嘉善县入秀州塘(塘阔三/十馀丈)至是水疾流迅
繇枫泾北入三泖
平湖塘(塘广三/十馀丈)西南接焦山门桥回而东注与马场湖
及海盐县境诸水会流经嘉善县界以达于青浦华
亭二县
枫泾在嘉善县东北即白牛塘一名清风泾南承嘉兴
卷三 第 24b 页 WYG0578-0102b.png
秀水等县诸水北入三泖东入珠泾以达横潦泾
上谷湖在海盐县西南六十里东入宋坡湖
宋坡湖在县西四十里南临大海下流合于澉浦
澉浦在县西三十里东北汇于当湖
当湖在平湖县东门外上承澉浦以西诸水东下石牌
泾
石牌泾在县西北三十里承平湖东下之水繇面杖等
港入于长泖
上谷湖在海盐县西南六十里东入宋坡湖
宋坡湖在县西四十里南临大海下流合于澉浦
澉浦在县西三十里东北汇于当湖
当湖在平湖县东门外上承澉浦以西诸水东下石牌
泾
石牌泾在县西北三十里承平湖东下之水繇面杖等
港入于长泖
卷三 第 25a 页 WYG0578-0102c.png
东泖在县东北西南纳当湖诸水东北入华亭县境归
黄浦
乍浦独山塘沈清官塘官田庙港张家汇俞塘芦沥浦
丁家漾白泾界泾大茫塘皆南承浙西诸水北达于
松江
已上诸水并繇嘉兴府境西南来统入黄浦
黄浦
乍浦独山塘沈清官塘官田庙港张家汇俞塘芦沥浦
丁家漾白泾界泾大茫塘皆南承浙西诸水北达于
松江
已上诸水并繇嘉兴府境西南来统入黄浦
卷三 第 25b 页 WYG0578-0102d.png
吴中水利全书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