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041-00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筮述卷一
             华阴王宏撰撰
  原筮第一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
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周易本义晦庵朱子曰四者皆变化之道神之所为
 者也
卷一 第 1b 页 WYG0041-0004b.png
  大传所言率卜筮之事而卜筮之文始见于此辞
  变象占释载于后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
如向(古文/响字)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
孰能与于此
 朱子曰此尚辞尚占之事言人以蓍问易求其卦爻
 之辞而以之𤼵言处事则易受人之命而有以告之
 如向之应声以决其未来之吉凶也以言与以言者
卷一 第 2a 页 WYG0041-0004c.png
 尚其辞之以言义同命则将筮而告蓍之语冠礼筮
 日宰自右赞命是也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
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朱子曰此尚象之事变则象之未定者也参者三数
 之也伍者五数之也既参以变又伍以变一先一后
 更相考覈以审其多寡之实也错者交而互之一左
 一右之谓也综者总而挈之一低一昂之谓也此亦
卷一 第 2b 页 WYG0041-0004d.png
 皆谓揲蓍求卦之事盖通三揲两手之策以成阴阳
 老少之画究七八九六之数以定卦爻动静之象也
 参伍错综皆古语
  错综其数圣言甚明此错字与八卦相错之错字
  虽同而用之自异来瞿塘以错为阴与阳相对父
  与母错长男与长女错中男与中女错少男与少
  女错六十四卦皆不外此错作错卦图予證之周
  礼之云经卦别卦者已言其误矣又为综卦之说
卷一 第 3a 页 WYG0041-0005a.png
  云综即织布帛之综或上或下颠之倒之者也作
  综卦图予尝采入周易图说述中今按其法即先
  儒所谓覆卦也然必颠之倒之乃有或上或下其
  实止言颠倒则上下在其中矣予谓或上或下与
  颠之倒之复当有别如所举屯蒙相综水雷屯颠
  之倒之为山水蒙覆卦也若或上或下则水雷屯
  应为雷水解履小畜相综天泽履颠之倒之为风
  大小畜覆卦也若或上或下则天泽履应为泽天
卷一 第 3b 页 WYG0041-0005b.png
  夬此又两卦乘承之义也然以此言则乾坤坎离
  四宫之卦与覆卦同震巽艮兑四宫之卦与覆卦
  异予故以为有别也是言综不如言覆为无弊且
  今观易中言卦言成列言相错言相荡𩔖不一而
  足从未有以综言者综字仅见于此言数而非言
  卦也即朱子所谓交互左右总挈低昂亦祇言其
  数耳来氏乃言卦自矜为山中三十年研穷之力
  诸儒失之而已独得之而不知其已备于覆卦之
卷一 第 4a 页 WYG0041-0005c.png
  说矣然此实皆本之序卦杂卦传来氏既以综言
  又分别正综杂综谓四隅之卦虽杂亦不杂似乎
  有不足于杂者不得已而言杂而予谓易中变化
  之妙全在于杂故曰杂而不越曰六爻相杂曰杂
  物撰德曰刚柔相杂正所谓流行不常非胶固一
  定者也来氏之言赘矣要之易道广大朱子所云
  通透得去者固是而自然之合与勉然之合则不
  可不晰也或曰覆卦亦所未言子非综而是覆何
卷一 第 4b 页 WYG0041-0005d.png
  也曰覆字是先儒自已立言故无嫌来氏是解经
  以言数为言卦故未敢谓然也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
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朱子曰此四者易之体所以立而用所以行者也易
 指蓍卦无思无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体感通
 者寂之用人心之妙其动静亦如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卷一 第 5a 页 WYG0041-0006a.png
 朱子曰研犹审也几微也所以极深者至精也所以
 研几者至变也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
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朱子曰所以通志而成务者神之所为也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朱子曰此章言易之用有此四者
 平庵项氏曰四者虽云辞变𧰼占而其下文所论则
卷一 第 5b 页 WYG0041-0006b.png
 皆占也自是以君子将有为也至天下之至精言所
 占之事也自参伍以变至天下之至变言占之法也
 自易无思也至天下之至神言占之理也凡占之法
 有数有变每爻三揲为三变每揲有𧰼两𧰼三𧰼时
 象闰象再闰为五小变此三五以变也三揲之奇分
 而计之则得三少三多一少两多一多两少之数去
 三揲之奇以左右手之正策合而计之则得四九四
 六四七四八之数此错综其数也错谓分而间之综
卷一 第 6a 页 WYG0041-0006c.png
 谓合而总之此两句止论一爻之法通六爻之变得
 十有八遂成初二三四五上以为刚柔相杂之文极
 六爻之数得七八九六遂定重单交拆以为内外两
 卦之𧰼此两句方论成卦之法故曰此言占法也蓍
 之变策之数爻之交卦之𧰼皆寂然不动之物初不
 能如人之有思亦不能如人之有为皆纯乎天者也
 及问焉而以言则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
 知来物则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皆同乎人者也故曰
卷一 第 6b 页 WYG0041-0006d.png
 此言占理也
 至精至变至神易之体也唯深唯几唯神易之用也
 故曰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立此一句以
 承上体起下用也物情难尽唯精于占者能极远近
 幽深之情而系其辞故虽深而无不至也事变至微
 人所易忽唯明于变者能推分合错综之文而见其
 𧰼故虽微而无不察也至于神则无所用其力矣研
 极之至义精用利以至于神此则夫子耳顺心从之
卷一 第 7a 页 WYG0041-0007a.png
 事非于深几之外复有所谓神也下系曰过此以往
 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此之谓也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
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
断天下之疑
 朱子曰开物成务谓使人卜筮以知吉凶而成事业
 冒天下之道谓卦爻既设而天下之道皆在其中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卷一 第 7b 页 WYG0041-0007b.png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
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
者夫
 朱子曰圆神谓变化无方方知谓事有定理易以贡
 谓变易以告人圣人体具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无事则其心寂然人莫能窥有事则神知之用随感
 而应所谓无卜筮而知吉凶也神武不杀得其理而
 不假其物之谓
卷一 第 8a 页 WYG0041-0007c.png
 项氏曰开物者知其未然也阳之始物也成务者定
 其当然也阴之终物也是故圣人用之以知人之志
 所谓开物也以定人之事所谓成务也以决人之疑
 即志与事之决也此三者皆蓍卦爻之所能也是故
 蓍用七故其德圆卦用八故其德方爻用九六故其
 义易蓍开于无卦之先所以为神卦定于有象之后
 所以为知爻决之先者也所以为贡圣人以此三物
 之德洗心以存其神退藏于密以定其体吉凶与民
卷一 第 8b 页 WYG0041-0007d.png
 同患以赞其决故其知几则神之开物也其畜德则
 知之成物也此谓聪明睿知也其断吉凶则神武之
 决也其与民同患则不杀之仁也古之人有能备是
 德者伏羲氏其人也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朱子曰神物谓蓍龟湛然纯一之谓斋肃然警惕之
 谓戒明天道故知神物之可兴察民故故知其用之
卷一 第 9a 页 WYG0041-0008a.png
 不可不有以开其先是以作为卜筮以教人而于此
 焉斋戒以考其占使其心神明不测如鬼神之能知
 来也
 项氏曰惟其聪明睿知也是以明于天道之远而察
 于民事之近唯其神武不杀也是以建立蓍策以开
 斯民占决之用圣人用以卜筮之法所以斋心而戒
 事问之于神而贡之于明者以自斋戒以自神明其
 斋则洗心也其戒则藏密也其神明其德则吉凶与
卷一 第 9b 页 WYG0041-0008b.png
 民同患也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
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
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朱子曰阖辟动静之机也先言坤者由静而动也乾
 坤变通者化育之功也见象形器者生物之序也法
 者圣人修道之所为而神者百姓自然之日用也
 项氏曰阖户谓之坤言画偶爻也凡偶皆属坤辟户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41-0008c.png
 谓之乾言画奇爻也凡奇皆属乾一阖一辟谓之变
 六画既成刚柔相杂言成卦也往来不穷谓之通九
 六之动交相往来言之卦也皆自神而明之也按其
 迹而言之见于蓍策谓之象形于卦爻谓之器制而
 用之谓之卜筮之法可谓明矣究其用而言之则枯
 草之茎败木之椠而内外静作之务皆资之以利其
 用王公皂𨽻之人皆用之以决其疑极深研几其妙
 如此岂非天下之至神乎此自明而神之也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41-0008d.png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朱子曰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阴阳之变太极
 者其理也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四象者次为
 二画以分太少八卦者次为三画而三才之象始备
 此数言者实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丝毫智
 力而成者画卦揲蓍其序皆然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朱子曰有吉有凶是生大业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41-0009a.png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
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
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
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朱子曰富贵谓有天下履帝位亹亹犹勉勉也疑则
 怠决故勉(言六者功用之大正形容蓍龟/功用之大也故终言之又起下)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
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41-0009b.png
 朱子曰此四者圣人作易之所由也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
以断也
 朱子曰四象谓阴阳老少示谓示人以所值之卦爻
 此章专言卜筮
 项氏曰制作之本有三有立象之本有制器之本有
 作书之本其一曰是故易有太极易之太极即礼之
 太一也有太一则有阴阳是谓两仪此八卦之第一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41-0009c.png
 爻也两仪各有一阴一阳是谓四象此第二爻也四
 象又各有一阴一阳是谓八卦此第三爻也八卦既
 成则六十四卦皆具而吉凶可见矣吉凶之变不可
 胜穷万事万物皆生于吉凶二字故曰吉凶生大业
 此六句言爻象之所由生也其二曰是故法象莫大
 乎天地万物皆具奇偶之法象而天地其最大者也
 万物皆具九六之变通而四时其最大者也万物皆
 有爻象之著明而日月其最大者也三者具而易之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41-0009d.png
 道备矣一家一乡一国各有占也而据崇高之极可
 以作天下之易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者也山巫野
 祝皆能占也而具神知之全可以为天下之利者圣
 人也折筳剡篿毁瓦灼鸡皆可占也而有探索钩致
 之神决疑成务之知可以供圣人之用者蓍龟也三
 者具而易之器成矣此六句言成器之所由立也其
 三曰是故天生神物神物即蓍龟也圣人则其知来
 之神以立卜筮天地变化即四时也圣人效其阴阳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41-0010a.png
 之变以立卦天垂象即日月也圣人象其刚柔之𤼵
 挥以画爻此七八九六之四象所以示也河图洛书
 天地之文字也圣人则其义理之明以作彖辞爻辞
 此系辞之所以告吉凶之所以断也此四者易书之
 所由作也是三节者起于太极成于系辞而易之始
 终备矣
 诗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书洪范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41-0010b.png
 (龟兆形有似雨/者有似雨止者)曰蒙(阴/闇)曰驿(气络驿/不连属)曰克(兆相交错/五者卜筮)
 (之常/法)曰贞曰悔(内卦曰贞/外卦曰悔)凡七
 礼记曲礼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
 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与一/作豫)
 表记子言之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
 筮之用不敢以其私亵事上帝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
 易(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者也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变也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杜子)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41-0010c.png
 (春云连山宓/戏归藏黄帝)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三易别/卦之数)
 (亦同其名占异也每/卦八别者重之数)
 占人掌占龟以八簭占八颂以八卦占簭之八故以
 视吉凶(颂谓繇也八故谓八事不卜而徒筮之/也其非八事则用九筮占人亦占焉)
 一曰征(谓征伐/人也)二曰象(谓灾变云物如众赤鸟之属/有所象似易曰天垂象见吉)
 (凶春秋传曰天/事恒象皆是也)三曰与(谓予人/物也)四曰谋(谓谋/讥也)五曰果
 (谓事成/与不也)六曰至(谓至/不也)七曰雨(谓雨/不也)八曰瘳(谓疾瘳/不也)
 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41-0010d.png
 九簭之名一曰巫更(九巫字皆筮之误也/更谓筮迁都邑也)二曰巫咸
 (谓筮众心/欢不也)三曰巫式(谓筮制作/法式也)四曰巫目(谓事众筮/其要所当)
 (也/)五曰巫易(谓民众不说/筮所改易也)六曰巫比(谓筮与民/和比也)七曰
 巫祠(谓筮牲/与日也)八曰巫参(谓筮御/与右也)九曰巫环(谓筮可致/师不也)
 以辨吉凶凡国之大事先簭而后卜上春相簭凡国
 事共簭
 仪礼士冠礼筮于庙门(不于堂者嫌蓍/之灵由庙神)主人玄冠朝
 服缁带素韠即位于门东西面(筮必朝服尊/蓍龟之道也)有司(群/吏)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41-0011a.png
 (有事/者)如主人服即位于西方东面北上筮与席所卦
 者具馔于西塾(筮所以问吉凶谓蓍也所卦者所以/画地记爻易曰六画而成卦馔陈也)
 布席于门中闑西阈外西面筮人执筴抽上韇兼执
 之进受命于主人(筮人有司主/三易者也)宰自右少退赞命(宰/有)
 (司主政教者也赞佐也/佐主人告所以筮也)筮人许诺右还即席坐西面
 卦者在左(卦者有司主画/地识爻者也)卒筮书卦(筮人以方写/所得之卦也)
 以示主人主人受视反之(特牲馈食礼诸篇略同/其云卦以木所谓方也)
  以上节取经文略见古圣人之重卜筮如此曲礼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41-0011b.png
  倒筴侧龟于君前有诛戒之慎也柴世宗在民间
  诣王处士卜一蓍跃出卜者曰先人遗言凡筮而
  蓍自跃出者贵为天下主得非天下主乎世宗佯
  诘责之而私心甚喜此蓍之神也唐高祖时有西
  僧能口吐火以威人傅奕奏曰此不足信若火能
  烧臣即为圣者高祖试之僧口吐火触奕奕端笏
  念乾元亨利贞火反焰烧僧立死此易之正也邪
  术之无与于易也又筮者所不可不知也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41-0011c.png
 子夏曰蓍也者神也虚而周也含其数而无太极之
 象也物始兆故参无以有之曰天两而形之曰地依
 其数而推之得四象之生成焉人理之变化焉(子夏/易传)
 (出唐人/张弧)
 濂溪周子曰童蒙求我我正果行如筮焉筮叩神也
 再三则渎矣渎则不告也
 明道程子曰易因爻象论变化因变化论神因神论
 人因人论德行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41-0011d.png
 先见则吉可知不见故致凶
 伊川程子曰占出于自然之理
 卜筮将以决疑也今之人独计其一身之穷通而已
 非惑夫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易因象以知数得其
 义则象数在其中矣必欲穷象之隐微尽数之毫忽
 乃寻流逐末术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务也管辂郭
 璞之学是也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41-0012a.png
 横渠张子曰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故撰德于卦
 虽爻有小大及系辞必谕之以君子之义示人吉凶
 其道显矣知来藏往其德行神矣语蓍龟之用也
 康节邵子曰象起于形数起于质名起于言意起于
 用天下之数出于理违乎理则入于术世人以数而
 入术故失于理也
 晦庵朱子曰易只是尚占之书
 某解一部易只是作卜筮之书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41-0012b.png
 象数乃作易根本卜筮乃其用处之实
 八卦之画本为占筮伏羲画卦止为奇偶之画何尝
 有许多说话文王重卦作繇辞周公作爻辞亦是为
 占筮设到孔子方始说从义理去
 上古之时民心昧然不知吉凶所在故圣人作易教
 之卜筮使吉则行之凶则避之此是开物成务之道
 故系辞云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
 之疑正谓此也初但有占而无文往往如今人用火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41-0012c.png
 珠林起课者但用其爻而不用其辞则知古者之占
 不待辞而后见吉凶至文王周公方作彖爻之辞使
 人得此爻者便观此辞之吉凶至孔子又恐人不知
 其所以然故又复逐爻解之谓此爻所以吉者谓以
 中正也此爻所以凶者谓不当位也明言之使人易
 晓耳至如文言之类却是就上面𤼵明道理非是圣
 人本意知此方可学易卦爻之辞本为卜筮者断吉
 凶而具训戒至彖象文言之作始因其吉凶训戒之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41-0012d.png
 意而推说其义理以明之后人但见孔子所说义理
 而不复推本文王周公之本意因鄙卜筮为不足言
 而其所以言易者遂远于日用之实类皆牵合委曲
 偏主一事而言无复包含该贯曲畅旁通之妙若但
 如此则圣人当时自可别作一书明言义理以贻后
 世何用假托卦象为此艰深隐晦之辞乎故今欲凡
 读一卦一爻便如占筮所得虚心以求其辞义之所
 指以为吉凶可否之决然后考其象之所以然者求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41-0013a.png
 其理之所以然者推之于事使上自王公下至庶民
 所以修身治国皆有可用私窃以为如此求之似得
 三圣之遗意
 程先生说易得其理则象数在其中固是如此然溯
 流以观却须先见象数的当下落方说得理不走作
 不然事无实證则虚理易差也
  以上略举先贤正论如此见占筮有道不可流于
  邪也(崇祯十四年改文庙六人/木主称先贤称子今从之)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41-0013b.png
  筮仪第二
 作筮室(择地洁处/南其户)蓍床(长三尺广二尺五/寸置室之中北)蓍椟(以竹/简或)
 (坚木为之圆径三寸长于蓍弱半在/上强半在下别为台函之使不仆)蓍百茎(袭以纁/帛囊以)
 (黝帛纳椟中/奠于床中北)置香炉一于椟南香合一于炉南日炷
 香致敬别为筮床(长五尺广三尺/置室之东壁下)设木格(以横木板/为之高六)
 (寸长少杀于床中为两大刻大刻/之左为三小刻相距各五寸许)陈砚一笔一墨一
 黄漆板一(列于/床)洗帨(置室之/西壁下)将筮则洒扫拂拭主人
 斋洁衣冠盥手至蓍床前北面(若使人筮则/筮者为之)炷香致
卷一 第 20a 页 WYG0041-0013c.png
 敬出蓍(两手举上椟置下椟之东/去囊启袭置下椟之西)于百数中取四十
 九策合两手奉之熏于炉上命之曰假尔泰筮有常
 假尔泰筮有常某官姓名今以某事云云未知可否
 爰质所疑于神于灵吉凶得失悔吝忧虞唯尔有神
 尚明告之乃筮(主人少退立执事举筮床横置蓍床/前主人即床筮若使人筮则主人焚)
 (香毕退西乡立筮者前出蓍退东乡立受命于主人/主人命筮者如上辞筮者许诺执事纵置筮床筮者)
 (述主人之命/命筮即床筮)分挂揲扐三变成爻十有八变成卦乃
 玩占(若使人筮则筮者以/卦示主人而玩占)筮人纳蓍(主人奉蓍执事/彻筮床反于故)
卷一 第 20b 页 WYG0041-0013d.png
 (所敛笔砚墨板主人前并蓍/袭之囊之纳于下椟加上椟)炷香致敬而退(若使人/筮则筮)
 (者纳蓍主人炷香/致敬揖筮者而退)
 礼三正记天子蓍长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
 尺蓍阳故数奇也鸿范五行传云蓍百年一本生百
 茎说文云生千岁三百茎论衡云七十岁生一茎七
 百岁生十茎神灵之物故生迟也(陵阳李氏曰于犍/为郡田野间亲见)
 (蓍草一本百茎绝无馀/支但长可二尺馀耳)
 史记褚先生曰闻蓍生满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
卷一 第 21a 页 WYG0041-0014a.png
 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传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
 茎长丈其丛生满百茎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
 度不能得满百茎长丈者取八十茎已上蓍长八尺
 即难得也人民好用卦者取满六十茎已上长满六
 尺者即可用矣王者能得百茎蓍并得其下龟以卜
 者百言百当足以决吉凶长有天下四夷宾服
  筮(时制切许氏说文作□从竹从□□古巫字省/作□作簭通作筮一作筴误曲礼龟为卜筴为)
  (筮筴作策以其形似故误然字书无筴/或又误作策筮也者信也见其卦也)
卷一 第 21b 页 WYG0041-0014b.png
  蓍(申之切从草蒿属或以其似竹作误毛诗草/木疏云似藾萧青色科生论衡蓍之为言耆也)
  (明狐疑之事当问耆/硕也又久长意也)
  揲(他协切犹数也说文阅/持也或入巫部作𢶅非)
  挂(古买古话二切悬也古易本作挂太玄亦作挂/石经乃作挂挂置而不用也既在营中则是悬)
  (之以用非置/之不用也)
  扐(卢白切马氏云指间也筮者著蓍指间也程氏/曰扐者数之馀也或作仂礼王制祭用数之仂)
  (丧用三年之仂注十分之一也通作阞周礼考上/记以其围之阞捎其数注三分之一也馀也太玄)
  (作艻注与扐通范氏曰今之数十取出一名以为/艻又作泐考工记石有时以泐赵氏曰合古语考)
卷一 第 22a 页 WYG0041-0014c.png
  (之则扐阞仂泐艻也者皆以馀为义也至唐人始/为蓍之衔指者为扐按扐之为义乃指间勒物之)
  (处以其分合皆属人乎故从手从力者勒之省也/归奇于扐言归此馀数于指间也故朱子曰扐字)
  (乃归馀数之处而非所归馀数之名今直谓扐为/馀则其曰归奇于扐者乃为归馀于馀而不成文)
  (理矣作泐者谓取/勒入之义不切)
  蓍数第三
大衍之数五十
  此承上文言伏羲则天地之数而大衍之以揲蓍
  求卦也为数百五十体数也
卷一 第 22b 页 WYG0041-0014d.png
其用四十有九
  四十有九用数也合上体数共为九十有九馀一
  按天生神物蓍茎百合于图书之数是其全数也
  今云五十则去其半非蓍之全矣而无如其全数
  何姑云当大衍之数五十者二当二之说无义盖
  未察大传并数之文而漫为之辞也又因其用四
  十有九之文遂添出去一之法而大传则元无去
  一之文也揲法固以分二起也唯于百数中置大
卷一 第 23a 页 WYG0041-0015a.png
  衍体数之五十不用而用四十有九之用数故别
  其不用者曰其用非以其用指五十言也用四十
  有九矣则存一为不动之体邵子所谓用以体为
  基也且有不穷之义有不可以盈之象易有七八
  九六无十十即一也理之自然非有心置之出于
  人为也与旧说之去其一以象太极者不同矣然
  则太极与揲蓍无所统括乎曰蓍在椟中时此太
  极也易所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邵子所谓思虑
卷一 第 23b 页 WYG0041-0015b.png
  未起鬼神莫知朱子所谓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
  立于有物之后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
  之中者也夫太极无形也何为以一策象之又何
  为以去之象其不用哉
  按王辅嗣云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王童
  溪云数有体有用一者数之体也体则不动四十
  有九者用也用则见于分二挂一揲四归奇之际
  刘长民云大衍既后天地之数则太极不可配虚
卷一 第 24a 页 WYG0041-0015c.png
  其一之位也此言皆可以为予说之助予说本之
  伏羲大衍倚数图
 一与二倚为 三 合三五七九为二十四
 二与三倚为 五
 三与四倚为 七
 四与五倚为 九
 五与六倚为十一 一居中合前后共四十九
 六与七倚为十三
卷一 第 24b 页 WYG0041-0015d.png
 七与八倚为十五
 八与九倚为十七
 九与十倚为十九 合三五七九为二十四
 易东丁氏曰河图之数五十有五中五居无事外自
 天一以至地十实得五十合而大衍之得九位共数
 九十有九而一居中左右皆三五七九为奇内含五
 十为偶今除五十还河图本数盖十阴数也阴体静
 而气浊静则不可以为用浊则不可以通神故五十
卷一 第 25a 页 WYG0041-0016a.png
 不用而所用四十九者皆纯奇之合阳清而无杂奇
 圆而能动是故生生成变化行鬼神也
 古易考原云前后各二十有四分二之象也一居于
 中挂一之象也三五七九有四者揲四之象也又三
 五七九有四者再揲之象也皆出于天机自然之法
 象而非一毫人力私知得以营为于其间于此见伏
 羲制作之神妙有非常情所能窥测者
  此说与旧说异而不害其为同旧说于五十去一
卷一 第 25b 页 WYG0041-0016b.png
  所用之四十九即五十是四十九在五十之中此
  说以五十四十九并列为九十九是四十九在五
  十之外而要其所用祇此四十九也故曰不害其
  为同也按河图洛书为数百蓍一本百茎谓大衍
  为九十有九而存一者其说有理盖合十一之十
  十三之十十五之十十七之十十九之十凡为十
  者五是大衍之体数也合前之三五七九与后之
  三五七九为四十八并中之一共四十有九是大
卷一 第 26a 页 WYG0041-0016c.png
  衍之用数也体数不用用用数其常也与洛书之
  参天左旋千万无出一三九七两地右旋千万无
  出二四八六皆言其用数者其理有合焉故黄瑞
  节
称丁氏之说出朱蔡之外为更备者非诬也或
  有谓天地之数五十有五除地六故用四十九一
  云除六虚之位又有谓除金木水火土五数并天
  一不用故用四十有九为说纷纷不可胜举虽各
  有其似皆凿也盖大传本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
卷一 第 26b 页 WYG0041-0016d.png
  四十有九即不云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
  有九也陆秉以为脱文无据
  一三五七九阳无尾也阴为之尾也蓍之用四十
  有九阳之所以无尾也二四六八十阴无首也阳
  为之首也蓍以分二起阴之所以无首也数之理
  神矣原始要终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按苏东坡云自一至五天数三地数二明数之止
  于五也自五以往非数也皆相因而成者也故曰
卷一 第 27a 页 WYG0041-0017a.png
  倚数叶石林云阴阳天道也非人之所能进退也
  天地之正数曰一曰二曰三曰四曰五而止矣此
  正数至于六则各有所配已非正数矣作易者用
  天地之生数而不用成数故孔子曰参天两地而
  倚数此数之理也刘长民曰八卦之画乾三坤六
  震五巽四坎五离四艮五兑四皆九也易之用九
  而已而六在其中矣此数之象也
 大衍天地数图
卷一 第 27b 页 WYG0041-0017b.png
 
 
 
 
 
 
 说曰自天一至地十盖有十图今所傅戴九履一左
 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为心腹者乃天五一
卷一 第 28a 页 WYG0041-0017c.png
 图尔自天一至地十盖有十图焉乃大衍之数也自
 天五而上皆五行生数故五九之数自下而上各增
 其一地六而下皆五行成数故六九之数自上而下
 各减其一天数一三五七九而五居中地数二四六
 八十而六居中五六者天地之心也五为天心其图
 纵横八面皆三五之数六为地心其图纵横八面皆
 三六之数得天地之中故也其他所以参差不齐者
 偏阴偏阳故也又曰大衍体数五十地十图之变大
卷一 第 28b 页 WYG0041-0017d.png
 衍用数四十九天一图之变也地十图其数五十者
 盖以一对九为十二对八为二十三对七为三十四
 对六为四十连中十为五十而虚其五故天地之数
 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数五十者由虚其五而生也天
 一图四十有九者盖以二对十为十二三对九为十
 二四对八为十二五对七为十二其中一数乃揲蓍
 挂一以取四十八为六十四卦者也而虚其六故天
 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大衍之用数四十有九者由虚
卷一 第 29a 页 WYG0041-0018a.png
 而生也然大衍五十而图以十居中者盖十为数之
 终而无变也故为体数大衍用四十九而图以一居
 中者盖一为数之始而能变也故为用数窃尝以天
 五地六图参之而知数皆本于虚也何也天五图四
 十五虚十而不虚五无与乎续终之事而大衍之体
 数虚五而不虚十是于天五之数增其五以为体此
 其数之所以五十也地六图五十四虚一而不虚六
 无与乎造始之功而大衍之用数四十九则虚六而
卷一 第 29b 页 WYG0041-0018b.png
 不虚一是于地六之数减其五以为用此其数之所
 以四十九也天数皆生于虚天五图不虚十无以成
 纵横各十五之数地六图不虚一无以成纵横各十
 八之数大衍不虚五无以成五十之体不虚六无以
 成四十九之用虚者万物之府故能生实此大衍体
 数所以中虚其五而用十大衍用数所以中虚其六
 而用一然必虚五六者五为天中六为地中人受天
 地之中以生故虚中乃能生实也司马公作潜虚谓
卷一 第 30a 页 WYG0041-0018c.png
 万物祖于虚生于气人之生本于虚虚然后形形则
 数行乎事物矣是故天地犹橐籥虚而不屈动而愈
 出故能千变万化而物生不穷若实则不能生矣人
 能体此而虚其中则以道御数以虚待实乘除消长
 之理皆在我矣
  此图说元熊梅边得之熊遥溪云传自康节出于
  希夷以为大衍之的论余喜其可与愚说相𤼵明
  也故特载之
卷一 第 30b 页 WYG0041-0018d.png
 
 
 
 
 
 
 
 周易筮述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