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1327-02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存研楼文集卷十一
             编修储大文撰
  序
   山西通志序
钦惟我
皇上以精一执中之传绥猷建极而其灿为
天章者实上符于陶唐氏之文思有虞氏之文明政隆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1327-0208b.png
教洽庶绩咸熙万国咸宁爰
命儒(臣/)纂修一统志岁戊申复
命直省胥修通志谆谕制抚务俾详明用以釐职方之
图而广外史之掌甚盛典也维山西
神京右辅实古平阳蒲坂地其上稽唐虞轶事旁综历
代治忽隆替以迄
熙朝英彦蜚英腾实树骏流鸿胥详次厥编而克对扬
圣天子之丕显休命者视它行省尤亟(臣某/)谫材狭识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1327-0209a.png
叠蒙
圣恩巡抚兹地又兼理提督军务谊应恪共趋事乃偕
布政司(臣某/)议按察司(臣某/)提督学政(臣某/)佐之爰是
敦延耆俊蒐订经籍芟浮辞覈实迹祛绮语准史例讹
误者正之阙佚者补之一事而彼此并见者互研之一
地而东西错峙者分纪之纲举目张以挈其要部居州
次以恊其宜庶几少克副于详明之
旨晨夕罔暇获底成编凡为类得四十益前志三倍有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1327-0209b.png
奇关隘兵制增十之九水利马政古迹增十之八学校
山川田赋封建职官寺观增十之七星野疆域盐法祠
庙选举人物杂志增十之六馀胥增十之三四复益经
籍遗事武事辨證四类附入屯田漕运钱法氏族等又
十类有奇申绎掌故推阐义旨以史释经以例约史举
典必可徵诸事徵事必可措诸用而凡辞之玉卮无当
言之河汉无极者胥在所不取虽仿宋明编纂体閒存
一二亦必识其流别以俾僚属人士编校者无或至嗜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1327-0209c.png
浮辞绮语而不适于用此则(臣/)毣毣之诚惓惓之志也
夫彰往所以察来监古所以宪今邓林之植非以侈名
材也而其任寄于楹栋于阗之玉非以矜华饰也而其
典秩于琮璜载籍极博浩如烟海而通志之体凡𨽻属
府州县又必汇人与地而胥载之合道与法而胥范之
是故阅其边腹山川阨塞要害之势则凡五原六镇斥
堠屯戍以暨表里山河句注飞狐羊肠孟门风堆天桥
防汛控扼胥可坐而筹也按其军府监牧士马之数则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1327-0209d.png
凡河东河中昭义大同振武天德诸节度岚州三监以
暨西南西北路之统司阳和之军门代北之囧寺遗制
遗址胥在也核其田壤赋税户口版籍土贡物产之数
则凡秸总粟米代田露田三则九等以暨租庸调两税
之更新差科簿黄册之沿袭胥可按籍而徵握筹而办
也校其建置沿革之始城池堡镇廒廨邮驿关津亭传
道里之详则夫为冀州为并州司州为河东道河东南
北路为西京冀宁晋宁路封守四千里以暨右卫拊定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1327-0210a.png
襄之背偏砦扼武川之吭新设岩疆锁钥全晋胥可方
丈图之指掌计之也稽其风俗贞讹学校因创经籍繁
约之渐则夫唐虞之比户可封唐魏之忧深思远汉晋
唐金文史纷纶冠冕海宇以暨西河河汾涑水晋城下
迄河津学士霍州学正塾训乡约之规条司牧司铎胥
可淬砺也叙次其理学经学勋望忠烈孝义高隐文苑
艺术之行实则凡纪乘所书竹素所垂先贤耆旧高士
列于传名臣言行著于录以暨珍翰藻于寓贤标芳徽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1327-0210b.png
于女史者胥可激扬风化以振鹿洞鹅湖之学规而刋
都省册府之甲令也㩁论其统率丞辖牧尹寮寀爵秩
政治之迹则凡载在简编者胥(臣/)等师资也若夫象纬
禨祥有志而可占三晋之星缠测候独加广远焉河渠
有志而可定西北水利之肯要焉鹾政有志而可画开
中之法总青白韦红之筴焉秩祀有志而可肃纪
昭代恒岳之钜典先啬之隆仪以暨汾阴之源流汉寿
之英烈焉封建氏族有志而可徵累代冠盖之盛选举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1327-0210c.png
有志而可徵唐金科目之盛焉古迹墟冢有志而濩泽
同游首阳偕隐千载下可尚友焉伽蓝道院法苑真诠
有志而雁门净土之肇宗永乐金丹之总𣲖胥可鉴其
清而釐其溷焉武事以明关隘兵制辨證以明沿革人
物遗事则追蠡之思虽器物必录杂志则輶轩之采虽
俚谚必登而复继之以文匪浮辞也殿之以诗匪绮语
也盖所谓彰往以察来监古以宪今者于是乎胥可考
(臣/)幸获生明备之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1327-0210d.png
盛时班著作之末议扩充见闻斟酌损益若典举矣而
实可徵诸事事徵矣而实可措诸用则(臣/)职业之所宜
殚者抑于兹编有重赖焉此(臣/)既以自励而又以励藩
臬郡县诸臣暨三晋人士之尊所闻于家修而行所知

廷献者也如第曰集之为类林资之为谈薮远拟于山
经水注下等于齐谐虞初则曷思古之自名一家都为
一集而体与通志相类者亦止传荆齐益湘交广南兖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1327-0211a.png
南雍南徐州记吴录会稽典录诸编已尔即其以志名
者亦止传华阳国志豫章旧志海岱志颍川志以暨陈
留幽州人物志已尔至若汾晋分疆龙门而降号多文
籍而自程机上党记王松年三晋记外其见于四库书
目者亦止传太原事迹杂记壶关录以暨永宁公狄梁
公诸记传其见于崇文总目者亦止传龙门王屋羊角
山记盐池录晋阳见闻要录以暨温公丰公诸事状差
可备通志裁酌而明季修一统志又叠修通志非不翻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1327-0211b.png
阅金石编摩岁月亦止传杨慎之于蜀黄佐之于广薛
应旂之于浙陈沂之于齐马汝骥之于秦魏裳之于楚
王宗沐之于西江粗可观览至山右一编自胡周二学
使后惟永宁李氏名播艺林而霍山选赋既𨽻灊皖高
平撰传亦淆泾原则犹似非其所手定者尔夫以一代
之典一时之才亦既殚力成编而或纰漏而不闲于史
迂漫而不要于例纪人不足以證地纪法不足以显道
华辨有馀而质之于实则绌彝章略具而施之于用则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1327-0211c.png
疏则虽摹瑑刻之工诩黼黻之美而于经术经世务又
奚裨哉此(臣/)既饬藩臬郡县诸臣暨三晋人士而尤不
敢不自饬其实以务底详明俾(臣/)暨诸(臣/)职业以兹编
较之如符印之不谬毫釐如权衡之不差铢黍坐言起
行胥可契合而仰赞
圣天子协德唐虞之至治者也(臣/)既令蒇剞劂工俟一
统志馆(臣/)采择而复恭书简端辞无雕饰祇叙厥实盖
(臣/)之所以仰报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1327-0211d.png
圣恩者亦庶几三复兹编少效涓埃云尔谨序
   河套志序
质夫陈君尝分巡宁夏宁夏东四十里横城东即河套
境洎寓秦纂河套志一卷此君克勤其官之符也予爰
序之曰要哉言乎虽夏州暨六州图经不是过矣夫明
人议河套疏无虑百十家然而河套讫弃既弃而讫不
克复者繇图志胥佚无所考覈故也今君是志自周朔
方南仲建城秦蒙恬收河南地以阴山为塞置新秦中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1327-0212a.png
四十四县徙临河适戍以充实之王恢曰叠石为城树
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汉卫青收河南地置朔方
郡𨽻三封修都朔方临河呼酋窳浑渠搜沃野广牧临
戎十县募民徙者十万口复置南部都尉治徙山东贫
民于关西北地朔方新秦中七十馀万口主父偃曰河
南地肥饶北阻河请城之省转戍广中国攘外之本也
盖经画河套之首议也后汉朔方郡𨽻临戎三封朔方
沃野广牧大城六城而度辽将军跨河为营以控制河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1327-0212b.png
东西晋朔方郡废赫连夏建统万都城北魏置夏州度
河北列六镇北齐置朔州隋置胜州榆林郡而丰胜夏
三州间画河为固以居启民唐朔方军经略军辖六胡
州而度河北列三城设纥那牛心山诸戍千八百馀所
后置夏绥银节度使拓跋思恭遂世有银夏绥宥静五
州地通典曰太宗纳温彦博议置突厥馀种于河南朔
方之地元和志曰高宗调露元年以降突厥置鲁州丽
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为刺史谓之六胡州武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1327-0212c.png
后长安元年升为匡长二州中宗神龙二年置兰池州
都督府分六州为县玄宗开元十年复置鲁州丽州塞
州迁北人于河南及江淮间二十六年还所迁北户置
宥州宥州本汉三封县地天宝中改宁朔郡后寄理于
经略军宪宗元和十五年复置宥州于长泽县宋雍熙
中废夏州后熟番来义二族居之并于夏而唐龙镇讫
靖康时为市易地元丰志曰唐龙镇地势险峻东至黄
河二十里河东曰东缠河西曰西缠骑兵所不能越金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1327-0212d.png
取宋六馆旧地元废宥州至元八年立平夏中兴行省
以𨽻之明弃东胜而守绥德后又舍绥德而守榆林弃
河套于外宁夏反在其北孝宗十四年北部遂驻牧不
复去班绝域矣此胥志所编录也繇朔方郡度河东经
五原云中境又东南经云中桢陵县南沙南县北又东
屈西南过沙陵县西又南过赤城东又南过定襄桐过
县西河流二县之间以达西河繇贺兰山尾度河径接
阴山之高阙阳山马阴山陶山钟山凡昔号阴山今号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1327-0213a.png
大青山者且不翅千里有奇又屈南经赤石山麓而入
偏头之连山削壁保德之天桥峡石州之孟门山以达
龙门而浮转运载笔写契之材木暨丰州新秦中粟米
者此又河套三面形势而临河指画以蒇是志者也夫
明人弃东胜又弃河套筑大边城王琼又弃徐廷璋黄
河石嘴之墙蹙地二百里秦纮徐斌水青沙岘之墙号
为二边者又复久以湮没不少存形迹惟恃杨一清西
距河东接大边之横城墙裁四十馀里王琼之西距乾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1327-0213b.png
涧乾沟北过定边又西过花马池又西过兴武营北接
新边墙二百三十馀里唐龙之改筑定边花马池墙四
十馀里刘天和之北起乾沟西过乾涧接二边筑城六
十馀里凡三百里暨余子俊榆林镇中路东路之旧边
墙而阴霾浮壅大率如定边营南北二沙比以此明边
患弥深而河套图志之宜考覈也尤亟今君是志其编
录河套者曰河套东西袤二千里南北广八九百里首
尾或五六百里或三四百里河水三面弯环差类河州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1327-0213c.png
莽刺捏工二川小套而雄阔且倍蓰之山有犁元麦垛
海子牛心骆驼抬瓮石崖沙岭川有红盐池长盐池旧
花马池月儿海北海子川海子葫芦海鸳鸯湖咂把湖
叉罕脑儿可可脑儿圁水紫河鲊鲍河石崖河佛堂沟
野马湾那诺井故城少存形迹者有唐龙镇麟州故城
连谷城银州故城金肃城连城武花城尅留运城林州
城红子城黄羊城古城子白城子交城子忻都城石窑
川城叉罕脑儿城峰城儿省嵬城又有耿波党把汉波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1327-0213d.png
党佛堂寺狄青牢石牌楼此业已举其大凡矣乃若东
繇紫塞城经黄甫川渡太子滩娘娘滩以达偏头之唐
家会渡岢岚之楼子营西入红山堡马鞍山以达横城
堡镇远关而并循河西岸以达贺兰山后南繇那诺井
可可脑儿南入花马池盐场堡定边营以达乾涧乾沟
而环庆平固罔不可达又东繇忻都城南入宋栲栳城
兀刺城保安军以达芦关又东繇白城儿南入红山市
左右而西越无定河以达鱼河归德大川之冲东达榆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1327-0214a.png
林镇之城东驼山沙峰城下海潮寺又东繇邵家梁抬
瓮山迤东南间道繇飞鸦川取万户路以北达宋麟州
今神木县永兴堡地而清水横城分道南入又经沙井
驿临河堡岳家楼突至汉伯堡以达灵州之大沙井北
繇君子济盛乐渡以达大小红山口蚰蜒径蜈蚣坝笔
写契袄儿都司此又河套四至八达之枢要而熟绎君
志可以旁推交通者也又若繇黄河石嘴西岸经石台
坏洞黄羌头湾双河堡沙枣树白塔而达船站又繇船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1327-0214b.png
站经欧德而达达希图垓又繇达希图垓经布克特之
东垓拉图萨尔奇拉崇奇克库克布里图阿拉克莫里
图布䘵儿托而达鄂尔博尔阿博又东繇鄂尔博尔阿
博经达拉布隆布古图萨察莫都回蚬哈拉吴素都勒
而达乌兰托落海又东繇乌兰托落海经特木尔吴尔
虎乌兰诺尔纪特库而达哈喇乌苏又繇哈喇乌苏经
鼐珠尔而达喀喇苏巴克以北达喀喇苏巴南达偏头
以西达葭州东达老营堡丫角山右卫而北繇白道黑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1327-0214c.png
河以达大青山者此又以黄河故道计水程而隔河
套境即可步量也夫君子济盛乐渡燕魏所交争也
河清军金肃军辽夏所交争也夏州城则齐神武自
北水攻之迹红盐池则王威宁自南夜袭之勋也旧
花马池旧边大塞则又本筑于余青神而弃于王晋
溪者也乃若志析支城渠搜城则可参禹贡之注志
沙南则可正怀仁志之讹虞青白红白之易溷则志
红盐池长盐池虞套马驽下之说则志紫河马虞前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1327-0214d.png
强后弱之说则志套马惯射兔地煖宜畜驼而麦垛
山铁以为兵河柳以为笴虞易取难守之说则志赫
连夏蒸土筑城暨秦汉诸故城以破土浅沙深之疑
又志红柳林园沃野秸稿而并志黄羊青羊鱼诸物
产虞赵元昊芟草之策唐襄文火攻之辩则志芕䓀
草酥油草白茨什把以裁其利否虞唐于将作议造
战舰教水师明巡抚张文魁战舰之难成则志北魏
旌旗楼橹暨洛京材木之尽出阴山者而尤叹宁夏水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1327-0215a.png
工之果为天下长技也然则叶文庄之议河套议无庸
复余青神之报榆林工翁襄毅之驳复套议其识虑实
有所不逮而宜偕汉主父偃之议夏胡义周之颂统万
都城北魏元晖业之议经画六镇郦道元之注水经北
河唐张燕公之碑薛讷裴行俭吕温之碑三受降城卢
坦之议西城不可移元和志之详叙三城韩文公之序
送韩约宋范文正公之议金明白豹大顺欧阳文忠公
之议麟州司马文正公之议丰州元天桥峡之镵石明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1327-0215b.png
王威宁之奏红盐池捷曾襄悯之复套十二策王襄毅
之议套中款市胥傅夏州暨六州掌故也故曰陈君是
志综秦边纪而举其要者也
   夏忠靖公集序
明夏忠靖公集六卷遗事一册始刋于常又刋于苏又
刋于其乡湘阴岁久磨灭邑教谕某君将复刋之而徵
序于予予按忠靖公中洪武庚午湖广乡试入监授户
部主事晋右侍郎成祖即位迁左侍郎晋尚书仁宗立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1327-0215c.png
加太子少傅晋少保其卒也宣宗赠柱国太师公始终
任职皆在户部洪武时常采访福建永乐初治两浙水
利北行兼行在礼部都察院旋兼刑部辅皇太孙监国
兼行在礼部都察院后又兼工部而考其实则相也自
秦汉以来宰相任特重唐制合班在亲王上明太祖以
任者非其人废丞相职后用翰林官票旨寝号辅臣然
符檄不下省府体制异古而其业亦殊不竞独公与蹇
忠定公虽分部事实兼九卿之任参决机务而公辅太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1327-0215d.png
孙百官总已以听任寄尤专其拟批诏旨所云该部知
道者至今閤中守之无敢变及谢实录宴得疾犹拟旨
上进可谓克举其职者也以视繇坊院入者能调护斟
酌之而不能行一事其轻重何如哉公与石首杨文定
公同时名公卿而公先达文定虽办閤事然任寄不如
公茶陵李文正公曰事涉民社多出公人才多从蹇军
旅多从杨文敏礼仪制度多从杨文贞自馀诸閤老尚
书各领厥务而已文定领閤务者之一也公与文定后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1327-0216a.png
湖南北德望尤著者无如华容刘忠宣公嘉鱼李康惠
公然二公皆不及相忠宣在孝宗时英谟密画差与公
似然任寄终不若公之专文正公与江陵张文忠公相
矣文忠尤得行其志然功名终始之际皆若有遗憾焉
此予三复楚志参考閤部源流辄用公首宰辅勋而深
太息于政事堂之制之无可废也公所著诗杂文暨家
乘所录遗事前贤论之详矣其功烈在明史而治两浙
水利尤有德于吴公没几三百年遗绩廑在省大吏与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1327-0216b.png
乡之谈河渠学者屡议修复然洮滆震泽白茆淀山柘
浦诸港渎堰𡍪日就湮废苟非熟考三江名实仿郏亶
单锷之书而营画行之公之功其可几哉予吴人也公
集又常刋于常既著公之克举相职而复系吴人之德
公者以示某君且遗公裔孙某
   明大司马卢公传记序
明兵部尚书总督援师赠太子少师卢公邑桃溪里人
也公忠勇大节繇明史外良常宗璠曹氏暨阳黄氏定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1327-0216c.png
九陈氏西川铸万唐氏毗陵青门邵氏予从祖在陆先
生胥有传四明季野万氏有明史藁传邑雪城许氏有
戎车日记清江机部杨公有记实而公昆季胥有传铸
万青门在陆先生号工古文词季野最熟明一代事雪
城宾公幕而杨公又当时诗人所谓参军新命一朝下
单骑夜出长安城者也按诸编胥载公汝州朱龙桥七
顶山之捷贼几歼以楚郧二抚不能截汉江贼乃繇光
化羊皮滩逸入荆夔郧兴诸山史藁又谓援剿诸骑军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1327-0216d.png
不能入山乃偕秦督易将而入援之命下贼复炽按公
尝令监纪张令文募滇军石屏土舍龙在田谓滇军轻
走远跳善搜山公又尝请调四川及镇筸兵若踰月无
入援得耑意办贼而间檄川黔滇兵佽击之则贼必可
歼也公尝疏督臣理臣宜有耑兵有耑饷若使如古巨
镇牙内亲军银枪效节诸营制则较标兵机兵势弥壮
而骄弁悍卒亦罔敢聚噪矣是故明之亡不亡于贼亡
于兵制之不讲而并屯卫粗合府兵意而胥失之也予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1327-0217a.png
少闻长老言公日肄马于楼级部队踬者辄罚治盖公
兵本可入山故尝偕陈保德成乌林关乜家沟狮子山
功时谓无穴不搜而援剿诸军不能尽如公肄士马法
公尝疏臣与督臣有剿法无堵法有战法无守法盖明
季诸臣如武陵之分四正六隅昆明之议节短势险胥
不越堵法而代州之设总督总理其始既鞭长而不及
其末必尾大而不掉剿堵战守动辄杆格直可谓无法
公不幸当其阨又束缚于国制廷议而莫之克展不得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1327-0217b.png
已以大将兼战将而以一身兼皇甫嵩尔朱荣杨义臣
李克用狄青察罕帖木儿之战多非曩日督府束鹿青
神太原东平雍容麾幢之所克逮也史藁又谓朱龙桥
之役祖宽实首庸尝牵公衣请覈斩级后改𨽻秦督寻
以援剿山东丽辟议者谓偕贺人龙胥误用临淮斩张
用济辕门法而气象弥索惟公实始终善全之大臣体
国猜忮尽泯而宽抑亦宜偕顾显扬陆凯俞振龙暨张
令文虎大威杨国柱杨世恩李辅明李卑葛麟陈安胥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1327-0217c.png
附从祀之列者也诸编载公督宣大积谷二十万按宣
大山西兵十七万七千有奇京运年例民运盐引本折
宣府凡银百三十四万两有奇大同凡银四十七万两
粮七十一万石盐十二万引胥有奇山西凡银六十九
万两本色四万九千石胥有奇若岁积榖二十万则可
当民运之什四而缺饷无哗并剿饷亦无庸增矣此又
赵充国邓艾之硕画也及其再入援公既不得以宜宾
嘉鱼词臣尝试之辙自恕又不敢以武定鄢陵督臣疏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1327-0217d.png
闇之咎自解而新城之功薄而赏厚东莞之知彼而知
己又未尝不早见预筹之顾以衰绖在身金革变礼义
当决战以永杜长垣永宁永城虞城逗挠失律诸臣口
而兵部议关宁劲旅𨽻之监督高起潜宣云奔命旅𨽻
之公尚书陈新甲诣营又分兵予之京营将王朴又帅
大同山西兵径去庆都力战嵩水桥继之疲兵不赢五
千而转饷久缺又所谓以赐剑之灵不能使县令一开
城门者乃弥知耑兵耑饷之不可无明行阃重寄统辖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1327-0218a.png
几半天下曾不逮唐一小镇节度使是故季年大势议
者谓米脂能驱民以为盗临清能驱盗以为兵宜仿古
建侯方镇制捐中原地尽委之它堡砦豪杰准此如公
正宜首膺周方伯连帅唐兵马副元帅宋李纲议设帅
府要郡范宗尹议设镇抚使文天祥议设四阃金源封
十一公蕃辅任而经督理抚承元行省行院南台西台
之制而少更其名祗足以藉寇兵而赍盗粮也公殁于
庄烈戊寅王夫人请恤公弟象晋象观又请之越五载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1327-0218b.png
乃复兵部尚书赠太子少师而忠烈之谥耑祠之建且
犹有俟焉云间诗曰圣朝岂有中山谤海内如怜新息
侯此非尽繇谗謟蔽明而抑亦明制之廓而不实壅而
不捷者为之也史藁书象晋为象云业釐正象晋字锡
侯诸生尝疏请假步骑三千关外屯田不用晚弃家为
僧殡以缶象观殉震泽之小湄从弟象同偕死而王夫
人迄康熙甲戌予尝偕弟中子茂才蒋君谒见于暨阳
邸舍蒋君整冠叹曰此今日典型也因偕奋直猾富之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1327-0218c.png
鱼肉公裔者而夫人为卢氏忠臣复六十年盖一门之
义槩若此锡侯公孙豪然以文解宰威县适公整饬三
郡兵巡地政有廉惠声尝汇编卢氏传记以简予予爰
序而论之俾百世而后知公退筑湄隐园之志虽不克
就而五明骥跃越沙河数丈暨楼级日肄之马犹若乘
飙鞭霆而时煜爚迅闪于茗岭之上桃溪之干也
   雪苑朝宗侯氏集序
侯朝宗先生明季奋起雪苑是时侯氏群从让伯延仲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1327-0218d.png
二吴氏霖苍徐氏伯愚刘氏静子贾氏赤岸张氏胥以
制义鸣而古文辞诗歌兼胜焉海内称曰吴侯徐刘又
曰雪苑六子犹之豫章四家云间六子也先生少问业
于上虞倪文正公文正谓文必驰骋纵横务尽其才然
后轨于法先生盖繇文正东林要典诸疏议通要旨于
古文辞而弥晋而扩之尝游江左寓金陵司业山阴周
文忠公得其所撰策立造访之谈弥日人士辐辏秦淮
水阁寓至不容坐席是时执复社敦槃盟者太仓西铭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1327-0219a.png
张氏而贻书推为领袖执几社盟者青浦大樽陈氏而
贻诗曰汉家宣室为君开其它海内清望若文玉彝仲
维斗次尾孚远暨勒卣燕又朗三骏公密之如须舒章
辕文秋岳尔公若士修远于野驰黄丽京诸名彦胥缔
附之洎归里而偕贾氏暨三徐氏宋氏复以文鸣雪苑
前后六子名籍甚而先生壮悔堂文集尤焜耀一代艺
苑云嗣雪苑而起峤南者翠微十子若伯叔季三魏氏
躬庵彭氏邦士邱氏亦以古文辞鸣近日邵青门尝铨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1327-0219b.png
次先生叔子暨钝翁汪氏文号三家文钞然叔子望最
高而㩁当代古文曰侯肆而不醇某公醇而不肆姜在
醇肆之间尝自谓才不及朝宗而又曰四明姜宸英吾
爱其文与朝宗并钝翁谓文章让馀子而撰先生传业
拟为李供奉苏端明又中多微辞或谓大家文钞宜益
于一西溟或又谓并宜益梨洲平叔而天生伯吁甫草
亦间及焉要之叔子所谓肆者乃极推其才之辞即倪
文正先才后法大樽汉家宣室义指与钝翁解自别而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1327-0219c.png
集中阳羡宴集序马伶传诸文多宋建中后极笔如必
以俪体虞初体而槩削之是柳子厚不宜頫首毛颖传
醉翁亭记果宜作赋而赤壁二赋不必号文中仙也然
则三家文钞之讫未为定论也雪苑持论曰明无古文
静子又谓阳明遵岩二王氏荆川唐氏鹿门茅氏合朝
宗而五然刘文成公尝对明祖曰天下文章学士臣濂
第一臣基次之臣孟兼又次之孟兼张氏也正学先生
时又称小韩子明四大家选尝合宋刘而列圭峰崆峒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1327-0219d.png
圭峰罗氏也荆川曰宋有欧苏明有王赵赵氏浚谷也
陈大樽尊震川而湘灵钱陆灿曰圭峰第一震川次之
青门明文十家选则又并列弇州雪苑张氏尝武公安
尊文长徐氏恭士又谓艾千子文似朝宗夫文长偏才
千子文所谓才附枯槁以显不为真才者此无庸论浚
谷才骏迈终未离西北气正学亦名韩而实苏而明胥
无古文艺苑有不得不咨嗟颦蹙而从其说者盖以一
代之才高者裁能走而不能飞惟先生飞行绝迹凌出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1327-0220a.png
元姚氏虞氏揭氏柳氏黄氏欧阳氏吴氏宋子充周氏
君举陈氏伯谦吕氏诚斋杨氏正则叶氏之上以武永
康陈氏而并溯端明者天才殊绝法亦化为九转诀而
五百年莫之能或掩也至其诗歌原出少陵顿挫清壮
实克埒孟津王氏以振何信阳王仪封高祥符之中州
风雅者雪苑暨云间燕又彭氏序论详矣先生席太常
司徒公绪门阀隆贵年十有五而才名远著其游江左
也再寓予邑古阳羡撰陈氏少保公墓志贻书论定生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1327-0220b.png
先生诗谓李何后一人序秋园杂佩记十万图又序迦
陵先生诗谓大樽舒章得其年而三又序赠计部公谓
议婚时年二岁而今已向学雄谈惊其坐客时顺治壬
辰也盖八十有九年矣计部哲嗣宁夏君通政君克成
宅相而以先生壮悔堂文集暨四忆堂诗集之字多漫
漶也蕲复镵版偕先生诸孙上舍君柬予曰盍一言昔
彭氏序四忆集曰作史之才开馆援笔可备文献又曰
所作传记以称良史何愧焉夫先生凌空飙举才实在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1327-0220c.png
弇州震川上业不获如宋濂溪王华川总裁史局而年
裁三十有七又不及成史料诸书惜哉孙樵曰文章如
面史才最难予展集中试策未尝不叹天业生才而获
实收其用于金匮石室间者之滋鲜也夫朝宗先生固
尝奋起雪苑也阳羡储大文书于画山楼
   张文贞公文集序
宰执以文章名盖大易黄裳之美金铉玉铉之义指工
文章而克措诸政事乃其实也而强识博闻娴肄掌故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1327-0220d.png
春秋抑雅尚焉天祐
熙朝聿生硕辅京口张文贞公于斯三者实克兼之故
髫龀即以制义名而其古文辞尤为当代典宝公繇词
苑陟卿贰正台衡侍直扈从昕夕靡遑当其银台金銮
之所经繇铃阁鳌峰之所营搆或弥日而挥九制或片
晷而草双麻盖
国家际殷周誓诰之盛会而词臣宰臣公备任之虽李
安平之时矜天上人苏许国之十吏腕脱常杨之号制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1327-0221a.png
诰极笔晏元献之该综类要王华阳之御褒真学士曾
不足以较殊遇而㩁清文也洎夫扈
巡迤北循井而汲藏镫而爨策骑抽思周咨于润滦肯
特之高深遐览于土刺拖诺之雄胜遂获搜考金莲浮
荷豫儿呼勒得苏诸种之岐形殊汇以尽究甘露川黑
风川之枢要而裨助军筹增长词锋者虽傅北地之尤
工符檄温祁县之互录起居贾义成之记皇华四达李
卫国之草诏中书固云迦而靖天德苏清源之编北门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1327-0221b.png
会盟耶律文正之从征河中寻思于铁门关印度不翅
数万里匪明杨建安金新淦胡吉水所克逮而公尤深
感于湛然集见月思亲之什者曾不足以较神威而㩁
壮藻也若夫絜情准理通诸政事者则李太尉之议指
坚鳊诸葛忠武之文体质实陆宣公之进奏纡馀剀亮
欧阳文忠之上劄敷鬯曲沁苏文定之近仿端明李忠
定之远埒宣公胥公治平要略也殚见洽闻发诸文章
者则匡丞相之湛深六义胡太尉之综理万事裴司空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1327-0221c.png
之经纬九州王文宪之谱叙百家杜司徒之研精三礼
邱琼海之该总三通胥公笥中典籍其淹贯群史而用
史法以总裁明纪叙次当代元老名贤暨民庸战多则
沈武康之撰四朝史魏钜鹿之才擅史檄魏文贞之汇
志五朝欧阳文忠之唐表志五代纪传司马文正之通
鉴实胜荀氏汉纪而考异尤为明辨晰胥公卷中史籍
也至若书辞剀朗而沉深诔辞新丽而悽怆序波荡而
克密记飙逸而克雅经解不涉于训诂梵夹旁通于音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1327-0221d.png
释盖举裴仆射王中令之清论房太尉李邺侯之仙标
王东海之格超七子徐郯城之词冠六朝王荆国之三
经总持李洹水之荀子笔力范氏律赋洪氏燕谈公又
兼得之而要之其质凝悫则权文公也其体整钜则益
国周文忠公也文公握文枋三十年文忠公号古今应
制第一手此则集厥大成实为典宝雅匪明吉水泰和
荼陵所克逮而重之以午桥嗜吟渭南题集用李苏长
寿景龙之正裁参陈范建炎乾道之新响者也昔燕国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1327-0222a.png
张公集以鸿茂广波澜当为唐文甲曲江张公诗赋亦
甲开元柳子厚犹谓燕国文诣极而诗未副曲江诗诣
极而文未副公既兼克副之而重之以计相之谙练卫
将军之识书三箧司空之博物紫岩之洞解易义泰岳
之晓鬯边务此则范阳清河夐绝于琅琊阳夏诸贵族
之上而永传文献者也公孙武定藩岳二公曾孙冠伯
蕲镵公集而大文先为疏其义指爰俾当世胥瞻黄裳
而钦金玉铉焉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1327-0222b.png
   濩泽田公文集序
三晋之文自汉太史令龙门司马氏肇其宗而吾邱光
禄张冯翊鲍司𨽻冯从事衍之其后介休郭氏遂为海
宇学者文行之宗至魏晋而河东文学大盛安邑魏尚
书卫氏以逮晋黄门洗马中都冯翊孙氏闻喜八裴太
原诸王胥以文名世南渡则闻喜郭记室号中兴文章
第一冯翊孙廷尉号一时文宗秘监又号良史而其涉
钧枢而言克立者则魏太原王氏司空之治论晋录尚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1327-0222c.png
书之号文籍先生闻喜裴氏司空之图地域职贡司空
子右仆射之论崇有辨才而魏太原司空元孙中书令
文献公之论废庄而美通葛也元魏以降常侍太原温
氏天才清婉江东至有恨我词人数穷百六之嘅内史
汾阴薛氏号齐周隋三代文宗而是时龙门王氏元经
礼乐论续诗续书续易中说实为千百祀学者演经析
道之宗内史予唐天策记室当时称其文曰登泰山俯
沧海王氏弟太乐丞孙弘文学士递衍河汾业以逮沛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1327-0222d.png
府修撰天才弘杰自龙朔以后又实为唐二百年文章
之宗解柳州柳氏偕韩吏部胥号大家太原少傅白氏
百道判诸篇飙驰海宇当时且疑掩出吏部右其它若
祁县中书侍郎二温氏观察王氏河东给事王氏修撰
柳氏河中衡州吕氏谏议樊氏太原左仆射王氏虞乡
常侍柳氏礼部司空氏又祁县襄阳巡官温氏以文名
世未易悉数陟钧枢而工言者亦滋繁而其尤克较著
则祁县中书令温氏之书命汾阴记室子中书令之文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1327-0223a.png
诰而闻喜裴氏司徒中书令文忠公之隽弘辞而入制
策异等也宋承唐五代后惟侍御史大名柳氏其系实
出于解而陟钧枢而言立者则介休守太师文氏之隽
省元夏左仆射文正公司马氏之集百一十六卷又通
鉴稽古家范日录诸书多至数百卷以翼经析道而实
克立千百祀承学士宗也金承唐宋后文学尤盛忻州
左司元氏又实为六百年来文章之宗而太原讲议李
氏佽佐之以逮元陵川侍读学士郝氏雁门台经历萨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1327-0223b.png
氏晋宁承旨张氏暨明梁园蒙溪白岩紫岩虎谷楼居
文谷肖山藐山诸公胥以文名至陟钧枢而蕲立言者
则蒲州二少师张氏韩氏山阴少保王氏而河津文清
公薛氏虽不蕲言立而言抑实克模楷学者以约之宗

国家文治熙融覃薄海内外古文辞之诀独视宋元祐
建中以后为正公卿大臣渐渍沐浴而濩泽田公少读
书于城东之虎谷研精制义尤肆力于古文辞其言丰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1327-0223c.png
而不侈藻而不缛约而不啬廉而不刿明晰而不为径
尽繁匝而不为骫骳盖不惟材博格钜得裴司空温中
令当制之体而郭记室之奇采薛记室之峥泓柳柳州
之俶削柳侍御之疏纵千汇万状实克牢笼而经纬之
不惟折汉宋两司马之衷而并得其识与骨以言之精
宣经之奥㩁行之实以克定厥宗抑以拔奇标正于宋
刘检讨史志通历金李应奉遗集元郝读学续书外传
之表而偕之参翔小有辉映大形不惟宋南渡以后邈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1327-0223d.png
焉鲜俪而抑当晋而索其宗于西汉传解中唐集录之
间此则俟百世知言之君子繇魏晋以后陟钧枢而言
立者胥参覈焉而抑克少令海宇憔悴枯槁之士较工
拙于秒忽者之庸有以乐乎此也公为文雅多散轶哲
嗣省曹君搜得若干篇而札命大文撰序大文尝侍公
诲指陈古今文章雅俗真伪谆复不厌而于三晋前辈
以上溯汉唐宋人士之列在儒林文苑者论之尤详以
确爰敷绎诲指而推其繇流别而衷统要者若此若夫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1327-0224a.png
公在日月之际谟谋密勿暨他涖职治绩以克缵文忠
文正文清者此则俟之史官不具论
   丰溪存藁序
唐诗传世者有五百家集又有八百家集比日铨次全
唐诗寝备矣当唐广明后河东世膺吕公繇洛师徙歙
又繇歙堨田徙旌德之丰溪日追逐紏峰栅山间搜剔
水石嗜吟年九十有七卒属其子曰勿请撰志铭书唐
诗人丰溪渔叟之墓足矣今存藁四十有五首其裔繇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1327-0224b.png
丰溪徙庙首世藏弆之予谓此宜开雕以续唐五百家
八百家之后而偕晚唐诗人之栖约澹宕如陈陶周朴
辈以胥辟户牖者也抑元英处士曰却是偶然行未到
元来有路上寥天夫吕公诗则业置身寥天之表矣其
行而果克到行到而果克上也当日坐丰溪涯盘石俟
之荆溪储某肃草授公裔积初书
   鲭馀诗集序
吾友伯安万子将刋其诗曰鹤溇集鲭馀集凡十有二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1327-0224c.png
卷而予序之伯安名家子少时逸气溢出如山子纤离
不受衔勒而凡马望影而莫之及雅工制义尤喜骈丽
语予年十六七即识伯安时同游者多邑里才隽后多
光显而伯安垂老明一经人士皆惜之伯安久游燕喜
为诗与海内士从容赠答王公贵人多知者己卯慈溪
西溟姜先生主文得伯安卷喜甚名业序列矣会共事
者蕲售其私人乃易去西溟殊怅惜然竟不能制也呜
呼西溟四十年名士晚得一第司衡京辅为人牵掣至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1327-0224d.png
不克顺其道而死其古文辞可传于后而门生交旧亦
未有爱惜郑重而卒定湛园未定之藁者可慨也宁都
魏冰叔曰吾爱其文与朝宗并世有识者定价自别伯
安每论西溟辄太息不已时发之诗假令己卯卷不回
易今遂跻要地其感慨当何如哉然则士之相知要不
必在门生交旧予用此重为西溟惜而是时共事者乃
弗俾久御魑魅以至今日而尤而效之且滋甚此尤乐
育人才者之所宜愤激也左氏传曰帝鸿氏不才子贪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1327-0225a.png
于饮食冒于货贿崇欲侵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
绝极不恤孤寡不分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夫贪饮
食冒货贿而聚敛积实者古之所谓饕餮唐虞所先诛
殛也若济之以比周丑类崇饰恶言四凶不烈于此矣
呜呼邑有类是者力犹能齮龁伯安诗曰投畀有北有
北不受岂其人龌龊亡俚赖虽魑魅不屑与游耶抑天
将昌伯安诗而佽之以奋于世哉伯安喜读史叙轶事
尤有法予特引伯安诗并次其龃龉于世者以代诗说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1327-0225b.png
   留砚堂诗集序
滇南诗学明杨文襄公张愈光先生尤著文襄提举陜
西学扬㩁省试士曰今岁无李子则张子第一矣既而
崆峒先生果发解其精鉴若此则其诗之工有以也愈光
发解陆文裕公为记月坞曰吾子求道于六籍修词于
两都诚古矣抑今置馆阁设论思所以华国而经世者非
俗学之所用也愈光瞿然而讫不以不第故贬技故滇
南诗人终明之世克与秦豫齐吴旗鼓相当者未有高于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1327-0225c.png
愈光者也吾师石屏张公少而工经义尤精诣于诗洎
入秘禁列侍从长篇简什舂容肆应凡得千馀首比
诏试词臣以民事佥谓成周故壤非公不可乃铨注知
分陜郡其才猷懋著且将度越文襄而诗律之工抑岂
愈光所几及哉献岁始和授留砚堂诗集于大文曰盍
一言请即以砚喻之昔崔鴳铭古砚曰知其白守其黑
似老学不厌教不倦似孔唐庚序古砚铭曰砚之寿以
世计又曰以静为用夫公诗律之尤工也则用志不分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1327-0225d.png
厌倦胥泯而专笃守静之效也滇南山水衍秀其发而
为人物多蕴古风而公尤静以粹是故用以精鉴则上
嗣文襄用以求道修词则华国经世胥大远于俗学而
其词克宗浑噩之章者其政亦克底淳闷之化诗小序
曰诸侯之风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刘梦得送东
都留守诗曰春风处处有甘棠然则留砚之赋夫固上
源于国风而采诸輶轩被诸乐府其才与时道与法胥
非文襄公愈光先生之所得几及抑非滇南之所得私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1327-0226a.png
也今者双旌徐引清伊广洛铿锵鼓舞洋洋盈耳所谓
一国之风系一人之本者吾知公逌然而赋且自此弥
远矣
   碧鲜斋诗集序
常熟云含孙子视予碧鲜斋诗集曰蕲一言予惟孙子
学赡而律练殊类南北宋名家请舍唐元明而论宋昔
宋元祐初司马温公吕申公当国始变王氏学复用诗
赋取士收召才彦苏黄张秦晁陈皆聚于朝而元祐之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1327-0226b.png
诗学为盛绍圣后章子厚蔡元长继枋国复师王氏说
黜诗赋专用经义尤号尚敦朴立三舍法重学职多擢
至侍从宰执又诏漕刑举实行说非不美而海内士行
未克敦先束书不复检阅人才日以阘冗蕲如范蜀公
之赋长啸刘侍读之辨松亭卒不可蚤暮得遂为辽金
源诮侮以启靖康之祸而曩所诩八行先生国子学清
秩不惟无以振国家急抑且无一人焉间附李刘死事
传士不读书而蕲行克敦固未之有而建鼓而号者之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1327-0226c.png
祇以自蹙其国也当是时大晟亟用乐府工词者閒被
收录词律差振其它文率纰芜不得已而立词学兼茂
科如秦会之辈皆列选体益破坏唯李忠定公学主经
世雅不受荆舒牢笼故其奏议轶出它如陈简斋汪浮
溪孙鸿庆裁克具体而谢曾曹吴之徒诗亦浸以不竞
建炎光复绍兴更化取士复用元祐甲令而卒卒鲜暇
重之以明圣定都会之专国胁三馆三学生低拱噤默
号为老成非是者率摈勿用又雅矜掾史笔搢绅向企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1327-0226d.png
胥习讦谳而弃诗书用此诗学日绌比其季年士乃复
稍稍开口议论而徽国朱文公吕成公王梅溪范石湖
周平园陆放翁洪景卢容斋杨诚斋萧千岩尤延之罗
春伯以暨辛稼轩王顺伯薛季宣郑渔仲景望陈止斋
龙川刘改之僧宗杲辈才彦始郁奋而出号为文章中
兴诗律尤振予故曰宋繇元祐八年迄绍兴二十有五
年凡六十年胥无诗也孙子诗类宋盍综宋源流本末
而参覈之孟子论知言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1327-0227a.png
政害于其事朱文公为格物学令学者必肄经史不敢
以金溪简易之说而误天下至论吕文靖谓范欧尹诸
公皆不用负才跅𧿇如石曼卿辈亦不能用裁荐引王
随陈尧佐李淑辈浮湛唯诺驯致元昊之祸非起范公
西事且不能定又谓范文正经西事多收拾人才盖文
正公主南都学舍日课诗赋自天圣后有声场屋士皆
出其门又授富郑公制科学以暨帅延庆部署四路力
荐种狄滕张诸公城大顺葫芦泉经理金汤白豹塞水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1327-0227b.png
洛城扼邠长武其操纵阖辟之机实钧也孙子尚论宋
纪盍并唐元明例赋之至其辞之工予请举文正公碧
鲜亭诗曰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不及繁引
   瞿甥诗文稿序
盖文有楷模宋明而西北人士辄薄之曰此裁可名时
文不得名古文又标西北之文以殊别之音节谐吴越
而又薄为西体何则气不足也气不足而思且不能强
半矣初唐㩁文者尝谓北多重浊卢黄门往往高飞南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1327-0227c.png
多轻清庾中丞时时不坠轻清偕重浊交讥而鉴真者
又率右北而左南凡诗古文词胥一辙也瞿甥时夏家
震泽湖滨业已日沐浴七十二峰之秀又尝偕子行燕
齐眺海岱适楚裴徊云杜观音岩侧又偕予陟大行巅
指点梁公望云处婆娑晋祠双泉驾出虹梯关以归所
至著诗歌古文飙发涛涌独雄艺苑抽思既已高飞鍊
气又复不坠此所谓合南北之长而曲探其真诀以成
一家言者也今夫瞿氏之学钱塘谐和黄梅综博此人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1327-0227d.png
所知也若文懿公之经义明人谓人知其圆鍊不知其
清深夫圆鍊近于南体清深近于北体惟文懿公兼得
之而又以清深兼圆鍊以克补文懿之所不逮凡诗古
文胥一辙也时夏盍复观震泽乎今夫阶成之天湖广
袤越百里黄山之环溪葭菼崇积洋山陈钱彭湖之环
海水山中湖也天池龙湫长白之四江阴山之千岐万
𣲖殆类山上湖也而震泽之消夏湾则湖中山又山中
湖也万顷震荡不翅气蒸波撼而重之以缥缈峰之遥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1327-0228a.png
朗林屋洞之迥邃消夏湾之绮逸以备及千里湖山之
胜天地之文章其气豪者其思弥远矣惟时夏可以语
此予爰撰序阐诗古文之真诀而别裁伪体以振艺苑
之衰焉
   弟泛云诗序
先曾祖太学公天才赡逸家蓄女乐二部工绝吴下尝
建高楼于室之西偏为宾客觞咏地题曰溪头云影催
诗雨屋角晴峦补画山是时高忠宪董文敏以通家故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1327-0228b.png
来馆咨赏不置文敏尝曰风流公子今世惟阳羡储君
耳晚而姬人多入道及遣去者题曰数茎鹤发愁中短
几许蛾眉梦里长表叔祖史云臣祖姑丈陈其年先生
时向予兄弟述之叹奇绝也先祖文林公尤邃选杜学
甲乙后弃所应注官屏居田间与蒋韦人先生更唱迭
和今先祖集既残失而韦人先生诗尤高亦无能振之
者可惜也洎先君以诗古文辞伏一世而予兄弟颇好
吟咏然予閒考古今篇什尝谓诗至今日更无著手处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1327-0228c.png
外间宗元宗初明祗益刻画以此三四年来绝意不为
而舍弟汜云晚出独为之不辍每一篇成子辄加点勘
又陈子求夏曹子湛斯蒋子岂潜谢子应云皆人黄子
隆吉萧子揆三暨予兄弟时时集应云西堂湛斯杲亭
而予家九峰楼尤数间有撰述觞馀烛灺交互扬㩁而
南兰邵青门梁溪顾华封金沙周东会诸先生暨家叔
祖在陆先生各以所见论之青门先生尤细加研覈子
为合诸家之论序而次之并书先世遗事于简端使海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1327-0228d.png
内知予家自唐御史公来代有诗名汜云当益深造且
日网罗先辈放失以大昌其学而张之也
   长源诗序
子弟不必工诗而抑不必不工诗五弟汜云少嗜吟而
年裁越五十成进士而讫不克注南曹或曰诗人多穷
或曰非也汜云之子长源复蕲工诗予语之曰夫遇克
通且正而诗不必工诗工矣抑不必深造暨诗克工且
深造而遇抑不必通且正者不具论若夫梁之沈休文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1327-0229a.png
唐之张子寿宋之陈简斋明之李西涯其诗不可谓不
工且深造遇不可谓不通而子寿抑不可谓不通且克
正矣予尝绎其诗大率以恬雅不以贙悍以节制不以
驰驱治诗者能若此虽谓之诗人少穷而多达可也长
源之诗以恬雅为宗以节制为用陂塘纡漾卉树明瀰
夫人胥可问津而寓目而要不敢以外强中乾暨壮其
貌而柔其骨胁之词欺一世而蕲据之上则夫诗克工
又克深造而遇抑实克通而正者予其为华之披实之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1327-0229b.png
揽乎此所谓子弟不必工诗而抑不必不工诗者也
   秋琴诗藁序
诗暨古文辞克不作公家言而雅多事外远致此即所
谓不传之秘也庄子尝居于濮又尝偕惠子观鱼而曰
鱼之乐吾知之濠上也彼其所以知之者可传乎不可
传乎夫惟知之者之夫人蕲传之而讫莫之克传也是
故濠濮间想㩁艺尤尚之位存史子诗既多事外远致
矣而予复举苏端明语曰空濛寂历烟雨灭没曰空山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1327-0229c.png
无人水流花开以实濠濮间想之确境然则予偕位存
且全知濠上之乐矣夫溪涯林曲胥濠上也又奚不可
传之有
   矜秋阁词序
齐梁高沈诗任笔予观乐安氏令表笺启诸体雅克代
兴平原百代文宗讵容三人而史称晚年诗𨽻事太多
转不流便则亦右沈左任之习谈也如乐安逸笔明珠
鲜圆触处成采今澹存任子得其法以行乐府飞霞漾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1327-0229d.png
波获参近世陈宋彭朱之列殊匪外彊中乾暨柔支迤
节者埒吾知兰台之聚雅不在甑山麓而在文孙五色
雕琯也爰为澹存昕夕蕲之
   送冯夔飏序
岁在已吾友夔飏冯子暨季方谔庭胥诎顺天试既而
龙光汉阶大章师洛试复诎越二月夔飏作楚游储子
曰唐贞元八年陆宣公知贡举得韩李欧阳诸公号为
极盛而赞宣公者梁补阙也补阙文尤高惟补阙为知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1327-0230a.png
韩文公文不能补阙即文能补阙而宣公不知而任之
奚望得文公也宋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知贡举得程
张曾苏诸公实克继唐贞元八年而文忠公辟佐编阅
者梅直讲也直讲得苏文忠公文谓有孟轲之风乃置
第二然则直讲之识当远越王子玉梅公仪而非文忠
公知而辟之则嘉祐二年之贡举或未必若是其盛故
文忠公之功不在得程张曾苏诸公而在辟直讲也彼
独断自用而谓可以无失天下之士者亦已难矣志曰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1327-0230b.png
得鸟于罗之一目而一目之罗无时得鸟又曰任已则
劳任人则逸欧阳文忠公曰成汤圣人也仲虺不称其
无过而称其改过明张文毅公主嘉靖庚戌曾试归熙
甫诎文毅公出告人曰吾为国得士三百人不以为喜
而失一士以为恨然则熙甫不中会试式虽得三百士
犹不得一士也文毅公知其过太息悼恨故能力抗分
宜之焰而文隐卒易名文毅是时草制辞者即熙甫也
熹宗丁卯江西乡试主文者叹曰吾失大士而后文止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1327-0230c.png
夫文止后文止犹得也文止得大士犹可不得也主文
者重用为恨不敢以其过之少减也而文止故能卒全
素节而大士亦旋举庚午江西乡试夔飏世家金溪去
大士故里不远今癸巳业为大士之丁卯意当以甲午
楚归作大士庚午而有司者其克蕲知之不邪昔宋吕
成公得金溪陆文安公文曰心开目明知为江西陆子
静噫有司者而胥如成公之心开目明也夫何议不然
苟如张文毅公暨主丁卯江西乡试者虽不能内任直
卷十一 第 45b 页 WYG1327-0230d.png
讲外任补阙以上继陆宣公欧阳文忠公而犹未失为
知过而能改也乐育人才之君子其庸有鉴乎吾见夔
飏暨龙光诸子且继熙甫大士后振耀腾跃胥入罗之
一目而颓落如予且喜而游一目之罗之外也
   送徐编修册封琉球序
琉球明初始入贡与婆罗东西洋诸国之能自达者同
遣官册封后三佛齐满刺加亡榜葛刺锡兰山古里柯
枝苏门答刺浡泥瓜哇胥荒远或一再封辄寝暹罗斛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1327-0231a.png
真腊占城安南封贡亦多中绝日本绝不通中朝唯朝
鲜琉球迄今袭彝典不少变而使琉球诸录纪杨载后
姓氏尤析朝鲜安南封使多院坊司寺官或间遣重臣
而琉球自正统七年例遣给事中行人至
今天子纪元之二十有一年始用检讨中书五十有七
年戊戌乃
命编修长洲徐先生偕检讨海公以往两词臣并
命益以章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1327-0231b.png
圣朝文教之远而秘院本储殿閤选
国家兼出班制抚入筦铨枢则其所博考而详画者讵
止于周咨之录外纪之编而已乎夫琉球自南宋迄明
立国颠末迥于古判隋元所图雅可不论元兵威雄海
内外而独诎五龙杨详张浩师亦挫缩尤以滋经国者
之疑而不知晋宋隋元于林邑占城唐于百济天竺元
于瓜哇明于锡兰山苏门答刺未尝不就俘剪琉球山
恃姑米太平沙恃铁板而老模之馘岛槌之执未尝不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1327-0231c.png
载于书传海外诸国所以奉琛恐后者正繇
国家威德震耀亿万里是故惕息而不敢肆则夫东沙
之驭舟那霸之演武不得以为微琐而莫之简察也琉球
雅号守礼国事中朝尤谨然北通朝鲜南通暹罗前志画
然可考而隋之辨彝邪久布甲明之敕谕于柴山诇实于
陈甲者不得以法司耳目暨迎伴诸职役绝口不道而辄
置之况举国臣民多通文字如蔡瀚郑迥皆能往来关说
披露情疑又不得以海宇肃谧万不至如明季世有惧泄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1327-0231d.png
其谋而属令无贡者而不图所以讯覈之也当明之寖溃
尝警奏北山外五百艘协取鸡笼今彭佳且为内地鸡笼
浪峤纷纶礼乐群不逞如林道乾刘香辈亦且销声匿影
胥化耕氓万无萃啸洲岛之虑然自明武肃以降和兰干
系腊市易舶货充牣濒海郡邑而攘据大崙万老以为铦
镖巨炮鳄豗鸟逝之丛窟又性慑疆犷易𨽻驱役则夫当
日之筹海氛所以北至闲山临津西至八百古刺而
国家之所以东西洋胥不波者其渊谟胜算南运于青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1327-0232a.png
州城而东及于西海南海路也鸡笼为琉球更船道夫
亦梯台朗啸慨然北望而诵王会职贡之篇乎琉球初
繇广东东莞贡市舶𨽻广州后移于福其出海之道繇
梅花复移五虎先生偕海公明岁秋冬蒇封典复繇鸡
笼小琉球以达虎门入
奏文石陛当骤膺制抚铨枢殿閤之擢而益画海疆吾
知拂菻以西日本以东且胥海外而朝鲜琉球之矣
   送张岂石知无锡县序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1327-0232b.png
世尝说南楚士号为剽锐而春秋战国时如斗谷于菟
蔿艾猎公子贞屈建申包胥沈诸梁黄歇率毅忍坚重
耐剧事艾猎服郑而南辕贞请城郢诸梁请无遣右领
左史伐陈卜令尹子月公孙朝而歇徙距秦兵百六十
里之陈以都寿春又置淮北十二郡大城吴都邑此岂
不返顾不旋眴攘臂袒体逞一决者哉自汉以降寿陈
宛别𨽻不具论今𨽻湖南北人士如胡广之详练故事
黄盖之十舰著前中江举帆蒋琬之出屯涪城而罢轻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1327-0232c.png
舟缘沔以下襄阳潘浚之见樊胄从事武昌馔州人十
馀度自起比及日中而知五千兵足以擒之张兴世之
舰径泊钱溪立城砦以扼鹊尾上游徐度之垒冶城寺
以断石头兵张柬之之年七十馀而对贤良策第一周
行逢之知杨师璠而讫制张文表余玠之知冉琎冉璞
而城钓鱼山徙合州赵范赵葵之守扬州议夹城包平
山瞰雷塘蕲复周世宗前古城制而李庭芝讫克成之
此其才胥不类而其不敢逞一决以讫蕲无偾者钧也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1327-0232d.png
明如夏湘阴杨石首暨刘伍李三司马业以厚重著而
世尤伟江陵枋政勋今考其注措繇主兵部事员外郎
郎中而外任备兵道监军繇备兵而任操抚督内而贰
枢筦辖戎政以至尚书不更他职则高文襄之前政也
蓟镇练兵缮墙无所课功厥功上上则戚武庄之纪效
也蒲州嘉鱼暨郑吴诸制抚率禀羁縻忠顺指最西鹘
莽逻娑至令锁南附化译通手信中外臣僚讫不得逞
异日魏叶佐斗之说而司计本兵如张谭诸公率假其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1327-0233a.png
权殚其画而莫之能少展转缩匿也然则江陵盖重臣
而非直才臣也泊夫夏首之有事已庚也则曰渐进转
蹙而已常武之有事丁戊也则曰无浪战而已于戏畸
用实虽虚事亦实畸用虚虽实事亦虚夫以中台积重
之势阅科特敕之威金币累万之扬声铁骑十万之借
力而叠章鳊抗勤练车营若夫经事有时而变用变事
有时而秘用则又宁议笺牍而不议筅炮宁用瞽卜厩
𨽻之贱而不用要官华使揖让朝著雍容节阃之班虽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1327-0233b.png
国是舛迕之格例紏盭之群议哗咻之而曾莫之少更
也然则是礭礭者不返顾不旋眴而返顾旋眴且不翅
数也故曰攘臂袒体之克逞也鲜湘潭岂石张君嗜古
工古辞而精晓吏事比铨简知无锡无锡故望邑而君
且不淹岁陟省台综纲要予谨以南楚士毅忍坚重雅
不沾沾事剽锐者献诸座右
   送张念耕知全州序
京口念耕张子铨注广西知全州事蕲予一言予惟张
卷十一 第 51a 页 WYG1327-0233c.png
子世阀盖今之东武城阳夏少治易通史传杂家言工
制义而尤精诣于诗其高殆不后唐会昌大中诸传藁
自比日扬㩁所谓馀事作诗人者兹不具论请即以京
口喻之夫京口为金陵门户而永生洲又为京口门户
洲在松寥圌山万寿围下南近孟渎北近周家桥而东
望五狼地界润常扬三郡为海门入江要道明神宗时
巡江御史朱吾弼又疏言永生洲西至京口八十馀里
京口西至金陵百八十馀里而金陵东南繇句曲云阳
卷十一 第 51b 页 WYG1327-0233d.png
至洲亦裁百八十馀里道便而地要论者谓雅得经世
略今全为广西门户楚东安飞山铺零陵东木安道二
铺为全门户而西北新宁登云庵绾大云枫门走集隘
傥亦类京口之永生洲乎夫吏治紏纷而蕲索其务便
而机要者且不翅走集隘道矣傥亦类京口之宜扼永
生全之宜扼登云乎宋范文正公札韩魏公公与彦国
青春壮图宜精意远略张子尚其勤勖之全楚南名州
也文物甲于西粤张子傥索诸故家如湘山野录诸书
卷十一 第 52a 页 WYG1327-0234a.png
捃摭钩研弥弘长经世业听览以勤远略且作诗之馀
事俟匝三年偕最书胥北乎并勖
   赠通政陈君序
汉晋后重尚书选部黄散以下胥得铨注然繇北魏停
年格而选法一变至唐长名榜而法又一变至明孙富
平行掣签法而法又一大变其克甄别臧否调剂爱憎
者惟选郎暨选曹诸司是藉而比繇雍正癸丑后予邑
通政陈君筦文选郎枋凡七年昔明少保陈公尝以吏
卷十一 第 52b 页 WYG1327-0234b.png
部左侍郎代赵忠毅公署部事权珰遣南乐相属用私
人且许擢总宪公屹不可会推乔洛阳冯咸宁注婺源
三公以上胥海内清望比再起而风节弥振当时胥尊
为四朝元老季子定生先生望冠士林至计部公又克
宣力曹司比至通政君而复绾选郎篆专司久任可谓
克世其官矣昔平湖五台陆公筦铨选枋华亭相常熟
冢宰重倚之以此选法清平为二百七十年文选郎之
冠而五台公亦讫正位冢宰金陵仲若程公赵忠毅公
卷十一 第 53a 页 WYG1327-0234c.png
知其贤调为属更阅四司后先居选曹如顾端文王司
马邹兵侍不能越也而仲若公亦讫拜东阁大学士铨
司入阁繇此始陈君尝班营田水利极言天津营田不
可成果验其入选曹也朱文端公实荐之今钧衡相公
尝称其才优干济廉慎无私雅不忝少保公后贤山西
巨商以厚赀营铨注不应既而托要人来属婉辞谢之
坚不应繇此为钧衡所赏则少保公之拒南乐相暨视
盐河东劾税珰挠盐政者可武也此改秩西台仍知选
卷十一 第 53b 页 WYG1327-0234d.png
务尝巡视中城力刻满御史大学士都察院议削籍
旨下刑部严治则少保公之刻申赵黄三枢属者可武
也复繇刑垣
特晋通政乾隆戊午御史言广督浚利下
廷议君偕七人抗争曰御史言是遂书两议以上都人
号七贤则少保公之议御史杖指挥三上三却暨入台
即劾山阴相而并劾晋江相行且武之而西台东省暨
通进银台司掌故且胥入天官旧事也春秋传曰公侯
卷十一 第 54a 页 WYG1327-0235a.png
之子孙必复其始少保公繇少卿晋大理卿又晋户部
右侍郎改吏部左遂署部事比再起而晋南北左右都
御史加秩保傅君克益缵先绪行且武之而偕五台陆
公之正位冢宰仲若程公之特拜东阁大学士以上武
南阳永宁南海灵宝并暨张淄川之繇西台而为首辅
魏滑县之繇给事而入辅胥传台省盛事也君性谦抑
尝叹过时而学予曰君其勉建功业则少保公遗绪不
难复矣君深以为然君雅敦孝友承计部公堂塾训惟
卷十一 第 54b 页 WYG1327-0235b.png
谨伯兄宁夏君寓秦问遗不淹洵雅嗜施告以缓急立
应盖祗佩孝洁先生定生先生之遗风君世父检讨迦
陵先生骈体乐府高一世今诸孙且繇少保亳村里第
徙家宋州依君赡昕夕而检讨可无旧家年少僧绰儿
郎之感此又君克施诸有政而铨格选牒之所以审中
正覈流品者也
   同馆春集序
甲辰春正月望后三日辛丑同馆士雅集凡三十有五
卷十一 第 55a 页 WYG1327-0235c.png
人夫近世馆职实始明永乐二年后惟天顺八年试东
阁前乃列选其它或审年或限地或采誉望或覈试卷
至其奏进士名也或辍不选或间科一选或合三科同
选弘治后琼台荼林继当国乃议每科一选著为令而
后又或辍不选或择它京职令牧列选
皇朝文教覃洽才彦蔚兴选额浸益岁辛丑自一甲三人
赐及第外列选多至六十有二人呜呼可谓盛矣乃岁
未匝三期而太仓沈子会稽鲁子吴县邹子以乞侍养
卷十一 第 55b 页 WYG1327-0235d.png
去鄞县邵子仁和姚子东昌邓子石屏何子以艰去麻
城万予会稽司马子泰和梁子去宦晋孝感屠子平越
王子去宦豫寿光董子同官崔子去宦蜀黄冈靖子临
桂李子去宦滇苍溪李子海盐俞子去宦
畿辅华亭黄子以提举闽学去安居王子孝感夏子以
主黔晋试去至大夏子长洲李子予邑吴子遂有子期
山阳之感而乞身而去长乐吴子最先泰州张子继之
予亦获附焉比者福清李子宁津赵子又旬日前去于
卷十一 第 56a 页 WYG1327-0236a.png
是六十有五人之旅
京辇者其数裁如右而如皋姜子行宦
畿辅金溪大冯子丹徒宁夏二杨子仁和王子长洲姜
子亦将嗣往直省又有析曹署而俟铨注者胥列席焉
呜呼盖聚散无常而荣名之不足把玩若此然则诸君
子之幸而获集于献岁也事虽微尚宜谨志之纪遇也
昔宋苏文定公自知绩溪县未入三馆拜司谏赋诗曰
仕宦不繇天禄阁坐曹终日漫皇皇欧阳文忠公亟赋
卷十一 第 56b 页 WYG1327-0236b.png
思颖诗而序内制集曰顾瞻玉堂如在天上予谓欧苏
二公辞诚工矣而语道则未也今诸君子内分省院外
涖州邑殆可无文定坐曹之叹若予麋鹿性成久不诵
春明录奚论铃阁而柴车业驾旋策羸蹇而南矣惟愿
诸君子邃覈问学宏廓规模当作百代殊绝人物无廑
以琼台茶陵诸公禁扉前哲自画其出而在外亦必跻
周文襄王端毅之所罔逮而风节伟特标映馆阁尤当
谢学士之犀玉彻词林之香茗则玉堂銮坡暨选试序
卷十一 第 57a 页 WYG1327-0236c.png
差诸职志胥缄庋不展阅可也而况于聚散闪倏之迹
讵足累唏而长叹乎哉予辄序其概略以代留别章并
书姓氏于左俟它日考焉
   易学图说会通序
南齐陆彦渊澄为国子博士尝简祭酒王仲宝俭曰易
自商瞿至田何其间五传年未为远虽有异家之学同
以象数为宗数百年后乃有王弼王济云弼所悟者多
何必能顿废前儒晋太兴四年太常荀崧请置周易郑
卷十一 第 57b 页 WYG1327-0236d.png
玄注博士于时政繇王庾皆俊神清识能言玄远而舍
辅嗣而用康成泰元立王肃易当以在玄弼之间元嘉
初玄弼两立逮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意在贵玄事
成败儒谓宜两立所以合无体之义又曰杜预注传王
弼注易俱是晚出并贵后生杜之异古未如王之夺实
而俭亦答曰易体微远实贯群籍岂可专据小王便为
该备依旧存郑高同来说唐贞观纂注疏王氏说独行
至宋初且三百年有奇而华山象数之学始复传夫易
卷十一 第 58a 页 WYG1327-0237a.png
道枢键实在象数虽宋元儒者诠阐义理不必类辅嗣
之虚远而象数要不可阙晋陵符苍杨子默而著周易
图说会通凡八卷而前儒之画图立说者寖以备矣丹
黄黑白展纸瞭然盖有功于易学者也宋王称传李之
才曰易学惟邵雍得之初华山陈搏以数学授穆修修
授之才之才授雍以象学授种放放授许坚坚授范谔
昌是象学数学又析而为二也后之知数学者鲜矣奚
有于象学乎哉夫宋儒治易胥本西安长民刘氏经解
卷十一 第 58b 页 WYG1327-0237b.png
诸书阐刘氏学者十之八而刘氏亦前本华山此予所
以缘杨子之画图以晚宋数学综宋初象学而重太息
于长民氏之五十五图也
   吴氏宗谱序
繇汉宋衷世本而后谱学懋兴而载四库书目崇文总
目其尤盛者莫著于王僧孺十八州谱七百一十二卷
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大唐氏族志一百卷柳
冲大唐姓族系录二百卷至若膏腴世族家自编录如
卷十一 第 59a 页 WYG1327-0237c.png
苏氏谢氏东莱吕氏薛氏颜氏虞氏孙氏吴郡陆氏刘
氏徐氏周氏施氏马氏窦氏鲜于氏胥传谱而其尤盛
者莫著于石泉王氏之家牒十五卷家谱二十卷又王
氏著录十卷赵郡东祖李氏之家谱二卷又李氏房从
谱一卷韦氏谱十卷又韦氏诸房略一卷裴氏家牒二
十卷荥阳郑氏家谱一卷谱以订史所谓一观诸要也
谱学至宋而寖息类例鲜要今世传谱又多明人拟作
故莘县王氏谱震川归先生尝疑其赝寿州吕氏谱虽
卷十一 第 59b 页 WYG1327-0237d.png
详东莱先生世系而与周益公叙次殊多牴牾又胥不
载于史而其它载史者亦殊鲜此宋人无谱学所以无
史学也明人益不讲谱学海内世族系率多传会纰浅
而衣冠甲族之极盛者如真定梁氏蒲州杨氏三原温
氏新城王氏商邱宋氏灵宝许氏巴县刘氏黄冈王氏
吉水李氏南昌刘氏南海梁氏晋江王氏闽莆田二林
氏馀姚孙氏平湖陆氏以暨江南北之兴化李氏太仓
琅琊太原二王氏析支演谱胥与史录相表里至今犹
卷十一 第 60a 页 WYG1327-0238a.png
可考覈而予邑吴氏其最也吴氏自元至正间繇河南
行省徙予邑明洪武之十六年籍城左厢家于后留村
三传而析大房三房四房支四传则自四房析后大房
大三房支五传又自四房之仲析清华要辅花围沧溪
浜支与大三房为四巨支盖五传至大宗伯文肃公学
宪颐山公世业弥显其载于诸家文录者宰执则靳文
僖石文隐杨文忠费文宪徐文贞高文端王文肃暨邑
徐文靖诸公卿贰侍从则林文安吴文定顾文僖邵文
卷十一 第 60b 页 WYG1327-0238b.png
庄乔庄简徐司农刘文敏曾端肃许恭简李京山邓文
洁张文节吴坊学赵文介徐天远邹忠介冯具区高忠
宪曹真予刘修撰暨邑沈少司空万文恭曹司空陈司
宪卢司马诸公台掖寺曹司府则王龙溪王仲山欧桢
伯王塘南王麟洲顾端文于树峰姜养冲杨忠烈侯考
功林蔡二副郎钱京岘暨邑杭南储邵宪副王通府史
太仆张仪曹汤掌道何总制诸公其文尤著者则荼陵
李文正吴王文恪南城罗文肃武进唐襄文太仓王司
卷十一 第 61a 页 WYG1327-0238c.png
寇其书画尤著者则金陵徐子仁吴李范庵沈启南文
徵仲周公瑕云间张东海董宫保诸公胥袤篇骈章镵
诸确石实与史录谱牒相表里以传彝卣敦匜之法物
者也至若吴氏著作之盛如文肃公再请回銮疏纳言
公西台诸疏考功两阶公镇群嚣查冒滥疏黄门五山
公端士习疏光禄澈如公台垣党护大臣疏学副石渠
公中枢疏业以载诸史录若其古文辞诗乐府垂简册
而播筦弦者辨论则纳言公遗王龙溪罗宗伯邓文洁
卷十一 第 61b 页 WYG1327-0238d.png
邹忠介论学书光禄公上申文定书古格清裁则文肃
公宁庵集学副公颐山集纳言公荆南漫稿石渠公粲
花楼集新韵则石渠公诸种乐府应制则石渠公稿学
佥筠若公万花楼稿暨他宿儒英游遗集遗稿又实与
传习录小心斋止水集暨怀麓崆峒弇山玉茗诸词宗
集相表里而永永传之宗谱集谱海内英贤姓氏谱衣
冠谱者也吴氏谱自宪副颐山公始创之纳言公复修
之其例綦详后亟加编纂今知卢氏县辑五君复酌于
卷十一 第 62a 页 WYG1327-0239a.png
计曹岕亭司训寄庐茂才伊嵩三君而釐校而增益之
曰诸房世系谱曰人物曰名位曰词翰曰营建而坊表
词宇祠田茔墓祠规祭仪其例滋益详乾隆四年汇板
蒇工凡为卷二十有四昔唐甲族胥撰谱而柳冲柳芳
韦述尤典以则故其书极盛而克传宋人无名谱而三
山林氏谱独传抑以唐林宝撰元和姓纂而后裔克世
其学也然则卢氏君撰谱师宋何贾孔李韦柳林之精
要祛宋明之讹褊虽偕姓苑姓纂诸书胥传焉可也
卷十一 第 62b 页 WYG1327-0239b.png
   潘氏族谱序
古今甲族首琅琊王阳夏谢然王氏二十一望谢止二
望而陈隋而后不复载于史者以唐平章石泉公之尝
纂琅琊谱也唐公卿大夫士蔑不有谱而韦氏柳氏尤
邃谱学故其书独传宋西京吕氏平江范氏联台袭衮
其文献又远被于明谱亦传衍冠盖族而考宋时谱之
获书史策者则惟建安陈氏长乐林氏为覈确也潘氏
系周太师毕公以食采为姓汉魏后左丞武陵骑省太
卷十一 第 63a 页 WYG1327-0239c.png
常彪炳史策至宋大名元枢郑武惠王平南汉南唐绩
详宋史世班戚勋七代孙古庄公始徙邑南彭庄为潘
氏始祖盖宋浦城章氏弈世相门而克缔嘉姻其书于
宋人稗编者较江南北浙东西诸家谱最为覈确至明
婺源金华新昌上海乌程胥号甲族而司农公伟望冠
南曹盖实轶松陵良常淮阴而克等埒之爰迄
国朝司农公曾孙中丞公为名文解为名司衡为名侍
从遂以文渊东阁学士出抚湖湘清望大著而族从繇
卷十一 第 63b 页 WYG1327-0239d.png
彭庄析支胥彬彬多文学今海内潘氏之书谱望者未
有先焉者也昔通议公诲内教公中丞公稽古订礼创
纂彭庄谱曰述谱例曰详谱系曰考居官曰列惇行曰
记贞行曰采文章其谱系析支曰土干曰檀村曰宣巷
曰湾头曰吴区司农公则吴区系也部居州次不讹铢
黍盖实克武唐韦曲韦氏解梁柳氏学而中丞公又命
内教公子茂才君合诸望续编之凡若干卷以武路氏
衣冠谱而彭庄暨它郡邑望且实武琅琊之兰陵清河
卷十一 第 64a 页 WYG1327-0240a.png
崔氏之东武城吴区暨它郡邑标里党望且实武华阴
杨氏之靖恭坊焉大文世附甥姻非敢曰序谨综其实
以衷于史例覈确之义云尔
   双桥范氏宗谱序
春秋左氏传曰晋主夏盟为范氏而范氏之谱系其克
始见于经也视它族尤确唐定官族而范望高平故宋
人书文正忠宣曰高平范公高平郡今兖州金乡诸县
是也文正公百世之师凡承学士胥宜颂肄之子参谋
卷十一 第 64b 页 WYG1327-0240b.png
右仆射忠宣右丞恭献环帅胥号名臣而恭献子徽猷
公孙承议公又三世至主奉公平江府牒主文正祠又
四世至望江公叔望当宋德祐元至元间携文正公图
像一玉玦一析产楮一缺鉴半繇吴徙邑之中巷婿于
余繇中巷徙西望圩又繇西望圩徙巷内双桥遂为双
桥始迁祖子四析东西南北分自东分徙滇而西分怡
溪公得良遂世为大宗子又一世至参议公豫饩于庠
以贡籍南曹仕至浙江参议惠政著闻望江公四世孙
卷十一 第 65a 页 WYG1327-0240c.png
昂偕宛庄蒋昂胥以赀雄号东西昂宅有双桥所谓双
桥范氏也桥析东西两巷所谓巷内双桥范氏也望江
公五世孙经以贡籍南曹仕至知滇赵州云南县复用
政迹闻尝著乐山文集逸居诗蓻林竞尊之望江公五
世孙绮中明孝宗辛卯府尹试式而其它仕朱邸籍六
馆列胶校者前后殆踵相望也婿少司空沈公子都事
公让以彬雅著甥西山先生杨公湛露以节著而双桥
之望于邑也滋益炽爰至
卷十一 第 65b 页 WYG1327-0240d.png
国朝英彦森起若虞庠观水子文甲郡邑进士科芳洲
君铨注南曹行武参政右仆射右丞六馆胶校籍殆难
遍以疏举丁口日衍书板者多至千四百有奇而双桥
之武高平吴以列谱望于汝南武阳华阳清江吴兴黄
县留台间也亦滋以益炽今展双桥谱有图有传有小
传其书坊里曰双桥曰西望圩曰高庄曰巷内其书宗
祠曰高庄大宗祠曰巷内小宗祠其谱例曰明宗支曰
详适庶曰定升降曰辨真伪曰撰先美曰严笔削曰别
卷十一 第 66a 页 WYG1327-0241a.png
丑类曰重婚姻曰正嗣续曰釐名号曰志始居谱义曰
睹亲疏之义曰识长幼之序曰知适庶之分曰观盛衰
之理而其裁谱式而俾不穷也曰图列五世传已自五
而递六矣复提五世作祖因而重之曰列之以分而不
以房曰有图斯即有传复有有图而或无传更有有传
而又无图整以变严以恕重有符于颜氏家训蓝田乡
约之旨而克为氏族谱衣冠谱以阐宋二贾李韦柳林
氏谱学而非宋元明诸谱傅会肤末之学所克逮也夫
卷十一 第 66b 页 WYG1327-0241b.png
汉魏讫唐谱列于史籍者不下数百家至宋而史所书
裁载五六家虽欧阳苏氏亦未殚其奥窔而寿州吕氏
吴范氏至今谱独传盖谱以人重寿州有成公吴有文
正公故其书久而克传双桥人士工文章喜谈节义予
爰仿彦升任氏之武阳尚表欧阳苏二文忠公之碑吴
文正公华阳蜀公近日华亭沈詹事之志首辅甲族序
次宗谱彼孟博希文景仁暨榖梁注序宋天圣讫绍圣
奏劄明堂长啸赋唐鉴石湖清江诗律袤延邑里锡弈
卷十一 第 67a 页 WYG1327-0241c.png
闳衍以弥振吴高平之谱望云尔若夫文正公蜀公胥
举礼部第一而殿试则文正九十有六名蜀公七十有
六名此可补高平谱之缺且为滨震泽诸村聚先声而
双桥科目仕宦业已烂如矣意于此晋绎之抑亦繇末
溯本之一助也
   丰溪吕氏族谱序
吕氏出姜姓自火运裔孙为诸侯有地在汉弘农郡从
孙伯夷佐唐掌礼使遍掌四岳为诸侯伯唐虞有四伯
卷十一 第 67b 页 WYG1327-0241d.png
后又益为八伯是也故伯夷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
赐氏曰吕封吕侯吕者膂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吕封
地唐蔡州新蔡是也而吕氏族肇此矣中更夏商世克
胙国周穆王时吕侯入为司寇佐王著吕刑载于尚书
宣王时改吕为甫大雅崧高之诗维申及甫是也疏释
尚书者又曰太岳即霍岳之阳下有吕国址晋瑕吕饴
甥吕相唐易吕州为霍州是也而齐国封肇太师实太
岳后十九世孙康公迁海滨康公七世孙礼秦昭襄王
卷十一 第 68a 页 WYG1327-0242a.png
十九年繇齐适秦为柱国少宰北平侯二子伯昌仲景
仲景子青以楚令尹从汉高祖封阳信侯谥胡公唐隋
州刺史仁宗其裔也康公裔多散居韩魏齐鲁后又徙
唐东平寿张故吕氏望东平魏有徐州刺史万年亭侯
虔字子路孙行钧后魏东平太守行钧后居河东永乐
至肃公諲相唐肃宗而浙西节度使延之礼部侍郎渭
衡州刺史温世著清望衡州文尤高此实载于林氏柳
氏专门谱录暨唐宰相世系表者也至秦之阳翟汉之
卷十一 第 68b 页 WYG1327-0242b.png
单父晋之略阳其胥准此也而梁之范县又其附东平
者也河东吕氏唐季南迁宣歙节度八世孙文仲宋集
贤院学士御史中丞于时大江以南朝士为最贵尤工
书十一世孙从庆繇歙堨田徙宣旌德之丰溪号丰溪
钓叟工诗十五世孙延瀚又繇丰溪徙庙首延征徙瑶
台而吕氏遂以丰溪望矣至安次之参政平章西京寿
州之平章平章军国重事元枢右丞升州之枢学浦城
之参政蓝田暨东平之左仆射六安之少傅元平定之
卷十一 第 69a 页 WYG1327-0242c.png
右丞明之秀水高陵新昌宁陵新安遂宁其胥准此也
而宋蓝田之学博寿州之崇政殿说书直秘阁成公亦
类附焉此则人本乎祖义从乎同之指也丰溪吕氏谱
系滋繁始纂于宋淳熙一修于元至治再修于明永乐
三修于宣德四修于嘉靖之丙戌迄今二百一十年有
奇矣耆望舜予鲁公仲会简臣公祥翼南文聚吉祥圣
嗣印侯冠五涵谷本忠暨其嗜古工文者籍于吏部礼
部者胥议复修而又恐命名之久而易重出也撰续昭
卷十一 第 69b 页 WYG1327-0242d.png
穆序次诗正厥窾会而蕲序于予昔唐四库书目有东
莱吕氏谱一卷故宋寿州右丞封东莱郡公成公亦以
世居莱州号东莱而唐肃公子季重任歙州刺史四世
孙伯禽任宣州司户参军唐人多以官为家然则吕氏
之繇河东而宣歙繇歙堨田而宣丰溪也故应参考成
公宗规滋详其综画收族恤匮之枢要于越婺二州以
兼覈崇安永康经世之宜者有纲而不坠有纪而不淆
而近世大司马吕明德先生实为中州士范此胥谱录
卷十一 第 70a 页 WYG1327-0243a.png
之所宜釐㩁也
   丰溪吕氏续昭穆序次联句序
渭玉发祥成伟烈贤能绍美锡遐昌居仁由义昭忠信
弈祀恢宏德泽长此丰溪吕氏续昭穆序次联句也盖
氏族世系首崇昭穆书穆考诗昭考礼宗庙之礼以序
昭穆昭与昭齿穆与穆齿周礼奠系世序昭穆左氏传
文之昭武之穆后世釐演谱学字以析之句以属之俾
子姓不失其伦而经义皦如矣昔唐李该造地志图而
卷十一 第 70b 页 WYG1327-0243b.png
吕衡州序之曰繁而不乱疏而不漏才识以润之丹青
以炳之使嗜学之徒未披文而见义不由户而观奥斯
训道之明也噫岂直地志哉凡世本谱牒之学实通诸
此焉唐宾客恒山郡公于邵撰河南于氏家谱后序曰
诸房昭穆既同寻而绎之可以明矣后能代习家法述
作相因从子及孙从孙及子孙孙子子兴复宗祧岂惟
两卷乎将十部而弥盛矣此今日丰溪吕氏昭穆滋以
舄弈而克缵临沂阳夏清河范阳诸谱望之符契也盖
卷十一 第 71a 页 WYG1327-0243c.png
二十八字即衡州之所谓会源流考同异务该畅从体
要者也故曰谱学也予以此简俊友明曜玉赋元起旭
临元次正也诸子而并质于丰溪耆望所以乙宾客之
阀而甲衡州之文也
 
 
 
 
卷十一 第 71b 页 WYG1327-0243d.png
 
 
 
 
 
 
 
 存研楼文集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