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327-00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存研楼文集卷六
             编修储大文撰
  杂著
   独石长城形制
自葛峪堡并青边羊房赵川堡并大小白阳则夫今之
赵川堡犹昔之大白阳赵川小白阳三堡也赵川六台
子新墩南为香炉石坝口又南为虾蟆口虾蟆口东为
卷六 第 1b 页 WYG1327-0076b.png
独石路龙门关南北墩又东为龙门关明宣德五年置
龙门卫于龙门县筑关暨护关殊闳壮繇关北入卫城
南至良乡西北八十里天津关凡十五口而龙门口号
大龙门关盖独石路龙门山在云州堡东北五里两山
对峙如门独石红山二水出其下又名龙门峡而川亦
名龙门川繇峡迤南至石壁在旧龙门县辽地理志龙
门县有石壁如门徼外诸河繇此趋海又龙门嵯在龙
门所西北八里嵯峨巀嶭六月云出辄大雨一名龙磨
卷六 第 2a 页 WYG1327-0077a.png
嵯长安岭堡长安岭一名桑乾岭一名枪竿岭有石植
立似枪竿介怀来龙门之间为全燕北障史籍多书龙
门岭辽地理志亦曰奉圣州有龙门山明金文靖公幼
孜尝序滦京百咏曰南行百折入淙流峡望应昌而至
滦河又西行过乌桓经李陵台趋独石涉龙门出李老
谷迤逦纡徐度枪竿岭遵怀来而归元虞文靖公集又
尝题滦阳胡氏雪溪卷曰予与侍御史马公同被召出
居庸未尽东折入马家瓮望缙山度龙门百折之水登
卷六 第 2b 页 WYG1327-0077b.png
色泽岭过黑谷至于沙岭乃还周左丞伯琦纪行诗跋
亦曰过居庸关而北遂自东路至瓮山明日至车坊在
缙山县之东又明日入黑谷过色泽岭高峻曲折凡十
八盘遂历龙门及黑石头过黄土岭至程子头又过磨
儿岭至颉家营历白塔儿至沙岭自车坊黑谷至此凡
三百一十里皆深林复谷村坞僻处山路将尽两山高
耸如洞门尤多巨材近沙岭惟土山连亘地皆白沙深
没马足过此则朔漠平川如掌天气陡凉风物大不同
卷六 第 3a 页 WYG1327-0077c.png
矣其十八盘岭诗曰车坊尚平地近岭昼生寒拔地数
千丈凌空十八盘而袁文清公诵诗亦曰桑乾岭上十
八盘曰有岭名枪竿其上若栈阁左丞龙门诗曰千岩
奇互献万壑势争趋而马文贞公祖常诗亦曰万壑奔
流一峡开乃编修贤诗曰联冈疑路断峭壁忽中裂注
元统间知枢密院事都哷特穆尔过峡中见二羊斗山
椒树间顷刻大雨水溢姬妾辎重胥漂溺云今独石东
南为龙门所西南为龙门卫而关亦名龙门关(一书隆/门关当)
卷六 第 3b 页 WYG1327-0077d.png
(以龙门/为正)繇关北龙门卫分镇二墩长城复折而西北又
北为黑山墩乃全折而北墩东直垣内杨家冲墩又北
为永安墩上建敌楼以瞭远又北为杨家冲墩又北为
镇边墩东直龙门卫城城方四里高三仞厚二仞辟门
二门楼四乃明宣德六年所筑也又北为镇西墩又北
为车头沟墩墩前垣微凸而西墩东直许家冲墩有老
王沟繇墩东暗墙入墩南亦建瞭楼明嘉靖三年敌尝
繇许家冲入龙门守备马骥以兵少不敢战度敌必繇
卷六 第 4a 页 WYG1327-0078a.png
旧道出乃断两山间道浚濠深二丈敌大惊以精甲拒
后绳牵蚁渡而去土人曰是时得官军一营至则敌可
歼也又北为莺窝新墩又北为东高山墩东直高山又
北为镇鲁墩垣凸而西垣外有环堑又北为安边二墩
垣内建双望墩又北为驮腰墩又北为镇静二墩剪子
峪繇此始又北为镇静新墩垣微凹而东垣外又有护
垣凸而西又北为镇静一墩东直三岔口又北为平顶
墩东直金家庄堡明弘治十四年所筑以守剪子峪也
卷六 第 4b 页 WYG1327-0078b.png
又北为平梁墩剪子峪至此止又北为静远沟墩垣内
有总照墩又北为人头草墩垣微凸而西又北为制胜
墩东直镇宁堡明弘治十一年所筑也又北为威镇墩
垣微凸而西又北为盘道墩垣又微凸而西乃龙门卫
界首也繇分镇二墩至此凡为垣四十九里而剪子峪
外卫东五里有红石山产红石西十五里有双塔山两
峰胥建浮图又名塔沟山北二十里有双峰山山亦两
峰四十里有大松山古松似盖明成祖尝驻跸于此又
卷六 第 5a 页 WYG1327-0078c.png
有娘子山泉凉水泉清水河此其可附记者也龙门卫
北赤城堡南有关关北为赤城松林墩明赵恭襄公炳
然秋防疏敌若近边副总兵统领奇兵暂驻赤城北控
独石马营云州之险东拒雕鹗所南下隆永之路以其
为独石适中地也松林北为长岭垣斜凸而西又北为
平顶墩又北为水窊又北为宁朔墩小关关内建镇远
墩又北为镇夷墩垣凸而西堑又环垣而西又北为静
新墩垣凹而东垣内建闫家墩又北为玉石沟墩垣凸
卷六 第 5b 页 WYG1327-0078d.png
而西垣内建苇梁墩墩东又有沟径左右堑又北为红
石嵯墩垣凹而东又北为红石嵯二墩野鸡山二墩垣
凸而西东直赤城堡城方三里高三仞厚二仞辟门暨
门楼二明宣德五年镇朔大将军阳武侯薛禄之所城
也嘉靖二十五年敌尝入赤城守备戴纶却之又北为
野鸡山墩垣凹而东又北为千儿梁墩繇红石嵯南至
千儿梁北垣外胥有堑又北为野鸡山新墩垣斜凸而
西又北为镇寇墩墩北有小关南直石家梁墩又北为
卷六 第 6a 页 WYG1327-0079a.png
野鸡山尖平尖峰有墩又北为小石嵯圆尖峰有小石
嵯三墩又北为偏头山偏尖峰有墩又北为擒狐二墩
墩北有连垣小关二又北为擒狐一墩又北为宁界墩
乃赤城堡界首也繇松林墩至此为垣三十九里而野
鸡山在西北七十里多产雉墩裁据山之半赤城山在
堡东五里山石多赤迤西为红石嵯玉石沟又有玉沟
山偏头又自为山上谷旧志赤城又有大领浩舋青羊
刘不老山堡东东河繇独石云州东南流经古北口为
卷六 第 6b 页 WYG1327-0079b.png
通州白河上源堡西西河汇温泉东流一入城一经城
左汇东河堡西南十五里温泉穴径六尺热似沸汤浴
者疾辄愈而附侧小泉甚清冷辽志亦曰奉圣州有两
河会温泉旧志亦曰赤城有汤泉此其可附记者也赤
城堡北马营堡南有连垣小关关北有沟又北为马营
磨台嵯墩又北为磨台嵯垣凹而东东直松树堡明嘉
靖二十五年总督翁襄毅公万达之所筑也又北为总
望墩垣晋而西又北为镇永墩垣弥晋而西又北为连
卷六 第 7a 页 WYG1327-0079c.png
垣敌楼四小关一关南直马营堡城城方六里高四仞
厚三仞辟门暨门楼四乃明宣德七年议置哨马营于
云州之北元猫儿峪地而即营城之者也关北连垣又
有水关一水繇关入暗墙经马营城北东流小关水关
垣外为西宁墩关又北为四望墩长城复折而东长城
垣亦凸而北又东为镇口墩垣复凹而南又东为马兰
顶墩垣复凸而北又东为中高墩垣微凸而北马兰顶
中高二峰间北直十四台墩又东为天太墩南直君子
卷六 第 7b 页 WYG1327-0079d.png
堡亦明嘉靖二十五年所筑也先是马营西有松树堡
东有君子堡胥在两山之间南通马营土极平饶而以
多警弃不守总督翟鹏尝议脩复至万达乃城之兵部
尚书杨襄毅公博又于上哨建司家沟口李树沟口羊
奶子沟口二队沟口四墩以达君子堡下哨建冯家科
小岭儿二墩以达松树堡而迤南羊房堡段家冲迤西
九窠窖冲口亦胥建墩马营之守始固中高天太间北
又建瞭远墩天太墩又少东北直威远门此万达所谓
卷六 第 8a 页 WYG1327-0080a.png
宣府西路黑山台直望马营威远墩不百三十里而尹
佥事耕之所谓接威远墩塞于黑山墩者也又东为镇
宁关连垣敌楼四垣内有总镇墩总镇东有镇宁墩北
直小尖山镇宁南又有望关墩东有公廨又东为三岔
口墩乃马营堡界首也繇磨台嵯墩至此为垣一百一
十一里而城东五十里雷山祠址雨雪辄融岁春则祀
之以祈省风霾南二十五里苍岩古有飞泉又名苍崖
北五十里桦岭古产桦木东北二里鹤山古多植松桧
卷六 第 8b 页 WYG1327-0080b.png
以栖鹤旧志又曰马营有官帽山红石山东山明宣德
四年尝命开平百户杨洪以精骑二百巡徼塞上继命
城西猫儿峪留兵以戍遇敌红山转战败之红石一名
红下有红泉东汇龙门峡城北又有神泉池方一里浴
之亦辄愈疾此其可附记者也抑按独石路八城堡马
营最边西北明正统已已卫喇特之役堡亦最先陷故叶
文庄公盛协赞理军务首陈八事曰独石马营孤悬口
外第一要冲又曰独石马营特出境外若有北边声息
卷六 第 9a 页 WYG1327-0080c.png
必当先知而去宣府二百里山路险峻又隔龙门卫关
缓急易至误事若有𦂳关边报宜与宣府并行遣时贡
使繇马营分道入又力言马营所收弓箭宜送至宣府
大道交割而都督董斌亦言独石马营城守严固则腹
里自然无虞少保于谦团营疏又言夜不收往独石哨
探称哨马营一带俱有兵其势浩大西猫儿峪守备周
贤又呈敌骑犯边俱从大小石门桦皮岭入桦皮岭即
桦岭小石门即镇口大石门即磨台嵯蓟辽总督杨襄
卷六 第 9b 页 WYG1327-0080d.png
毅公博又言哨探在独石参将蓟镇但得其情独石则
得其形嘉靖九年六月敌尝以三万骑入围参将赤城
守备刘傅闻传炮即率所部百数十骑往援中途抟战
令士下马步斗射其酋毙之敌咬指引去而傅亦中矢
如猬毛创卒此又宜与已已之役类记者也自明永乐
二十二年成祖幸独石宣德四年诏岁运粮四万石立
十一堡堡屯军千名胥具牛车转运以六十日达独石
又繇独石达开平五年二月阳武侯薛禄始城独石遂
卷六 第 10a 页 WYG1327-0081a.png
移开平卫于城而弃元上都之地盖三百馀里故文庄
尝疏论其事曰宁弃开平专守独石至正统十四年已
已秋七月卫喇特入守备杨俊先遁与马营偕陷云州继
陷诸堡亦胥惊溃弃仓粮九十九万石有奇景泰元年
少保于忠肃公谦请遣镇朔大将军昌平侯杨洪行障
塞洪言独石八城胥宜修复乃诏都督董斌提督独石
马营云州雕鹗赤城龙门长安岭李家庄诸城工礼部
尚书杨宁难之谦抗疏曰我退一尺则贼进一尺我失
卷六 第 10b 页 WYG1327-0081b.png
一寸则贼得一寸不宜自蹙土地且守备各城自用原
有兵马而非那移他处官军以理势论之必当修复整
理其议乃决三年夏五月又诏山西参政叶盛赞理独
石军务盛乃上兴革事宜八条行之即所谓首陈八事
也军民繇是有固志盛复立社学以教子弟置医药以
济疾病立义冢以瘗死亡设煖铺以便行旅均蔬圃以
给将士制度品式纤琐胥备少保谦亦议发谪戍于八
城堡又运粮八万石至独石盛又益请独石广积仓马
卷六 第 11a 页 WYG1327-0081c.png
营广盈仓云州堡仓赤城广备仓龙门广盈仓龙门仓
雕鹗堡仓长安岭仓胥广募攒运五年置分守北路参
将驻独石辖口外八城堡而开平卫遂复为雄镇后又
增辖滴水崖青泉镇安镇宁金家牧马诸堡至成化二
十一年余肃敏公子俊修宣大长城又言宣府以独石
为首以柴沟为尾而垣工亦寖列九塞之冠矣今繇马
营独石沟霍家庄东北为独石马营沟孔家庄又东北
为胡家庄又东北为独右路开平卫城而繇马营三岔
卷六 第 11b 页 WYG1327-0081d.png
口墩长城东为独石南兔儿墩又东为连垣有镇西关
关外建镇西墩连垣又东有水繇暗墙入又东为望嵯
墩垣凸而北又东为昭庆墩北直宁塞梁又东为境安
墩东有水繇山沟入汇镇西墩东水又东为宁塞墩境
安宁塞间北为两山间保安栅子重垣栅内有墩栅外
北直窑子头所以控宁塞梁之阨也又东为西兔儿墩
垣凹而南又东为镇安墩垣寖晋而北又东为得胜墩
北对灭虎墩宁塞梁阨至此止得胜又东为碾子冲连
卷六 第 12a 页 WYG1327-0082a.png
垣垣有水关水繇关入重墙东流汇独石城东水水关
东又有小关关东南建墩又东为东安墩垣寖晋而北
又东为镇寨墩墩南建寨寨南建总镇墩又东为北栅
子连垣垣建附墙敌台二垣南建北栅子墩西台北建
旧庄墩东台北建四望墩东台东有水繇暗墙入南流
经独石城西又东为宁朔墩又东为山泉墩南直北路
开平卫独石城卫建城北西南距宣府镇三百里城方
五里高四仞厚三仞辟门楼三即薛禄所城也城北东
卷六 第 12b 页 WYG1327-0082b.png
有永安墩又东有砖墩又东有镇冲墩三墩外长城垣
北直大沙窊即古鸳鸯泊东界也垣又东为白塔儿墩
又东为连垣垣内有护冲墩北直白塔又北直赤把都
城址护冲垣东有水繇垣暗墙入南流经镇冲墩东石
左右限萦独石城西垣又东为青山山尖有墩又东
为连垣又东为平山尖平彝墩北直小沙窊即古察罕
脑儿西界也又东为连垣北直双塔又东为连垣北直
孤塔又东为总高山墩墩北有二水萦孤塔之左右而
卷六 第 13a 页 WYG1327-0082c.png
汇于墩前又东为连垣又东为团山平尖建墩北直马
梁繇独石团山儿墩西至马营四望墩胥东西垣也又
东为马梁墩山与垣胥𥤮凸而东北长城复折而南又
南为两山间连垣总高墩北水经马梁山折而东南入
墙又入垣暗墙而南流经云州城西以入龙门峡者也
又南为镇宁墩山突凸而东又南为连垣东直丛峦又
南为隆昌墩山复凸而东又南为镇塞墩山暨垣弥凸
而东又南为连垣有水繇垣暗墙入南流汇马梁山水
卷六 第 13b 页 WYG1327-0082d.png
入两山间重墙以萦青泉堡之东者也又南为护安墩
山暨垣弥凸而东又南为崇宁墩乃独石路开平卫界
首也繇南兔儿墩至此凡为垣一百二十一里而总高
山在卫东北十里可瞭辽海簪缨山在东三十里土亦
有墩可瞭三百里一名东望山星山在南一里平地石
屹起明宣府巡抚张佳尹独石行曰独石城南一片石
突兀霜空削如壁又一名丈夫石崆峒山在南十里太
保峪在西南十五里中有古墓又明一统志独石山牛
卷六 第 14a 页 WYG1327-0083a.png
心山亦在卫独石者星山也独石泉又别在卫东北冽
而甘盈而不溢香河兔泉箕泉亦在卫样田河又源独
石口外明嘉靖二十八年二月塞外人又语墩卒曰台
吉马首已东将趋明沙滩矣明沙滩者独石垣北地也
此其可附记者也抑白塔北直赤巴图城赤巴图城东
少北直旧开平城城东有东石柱城西有西石柱明为
旧开平卫而元为上都路开平府元宪宗欲建都太保
刘秉忠曰桓水东滦水北维龙冈寔吉六年乃诏营开
卷六 第 14b 页 WYG1327-0083b.png
平府中统四年夏五月又加号上都诏以达噜噶齐乌
拉齐为上都路达噜噶齐总管董铨为上都路总管兼
开平府尹又诏岁巡幸总管行留守司事而开平遂与
大都对建东五十里有凉亭西百五十里又有凉亭自
大都幸上都东出为巴纳十有八西还为巴纳二十有
四至明而成祖北驾往来胥由此东路有凉亭沈河寨
峰黄崖四驿接大宁以达辽东西路有桓州威鲁明安
隘宁四驿接独石以达兴和它若城北三里有卧龙山
卷六 第 15a 页 WYG1327-0083c.png
为元上都北枕龙冈地北四十里有偏岭山南四十里
有南帡山西北八里有毡帽川川有毡帽山(元编修纳/延金台集)
(国朝皇后太子/陵皆在毡帽山)明洪武十四年四月指挥使丁忠尝败
敌于毡帽山二十三年二月颍国公傅友德又出塞擒
鼐尔布哈于伊都山宣德五年二月阳武侯薛禄又败
之于奇黄山洪武四年八月参政华云龙又尝命裨将
赵端等追击僧嘉努至开平大石崖分攻刘学士诸寨
克之而滦河源炭山经古桓州南流入开平界又南流
卷六 第 15b 页 WYG1327-0083d.png
入迁安寨以至乐亭入于海香河簸箕河闾河胥源开
平东北松林以汇滦河旧志又有乐阳水此胥宜与东
西答林子海青驿类记者也独石崇宁墩南为云州堡
镇堡墩又南为镇彝墩垣凸而东西直棋盘栅子墩墩
北两山间即马梁水所经重墙也又南为打锣墩南直
青泉堡明景泰四年所筑也又南为驮腰墩垣平凹而
西又南为常胜墩山暨垣晋而东又南为遇狐墩又南
为镇边墩有二水汇于墩前又南为孙桦墩垣寖迤而
卷六 第 16a 页 WYG1327-0084a.png
西又南为镇狐墩又南为永安墩两山之凹也又南为
定虏墩又南为永胜墩又南有连垣水关镇边墩前水
繇关入南流经盘道岭峡而萦于镇安堡之前即龙门
峡上口也又南为擒虏墩尖山倏凸而东又南为平鲁
墩又南为新尖山墩又南为尖山墩尖山之凹也垣内
水西北有平狐墩南有双护墩垣又南为大定墩又南
为擒狐墩二垣内水西有双宁墩垣又南为定远墩西
直云州城城方三里高三仞厚二仞辟门楼二角楼四
卷六 第 16b 页 WYG1327-0084b.png
明宣德五年所筑也又南为得胜墩垣凸而东垣内有
镇口墩墩西南有水繇两山间暗墙入又南为镇岭墩
又南凹垣内水西有盘道岭墩又南为新安墩岭暨垣
迤而东又南为安宁墩西直盘道峡暗墙又南为接口
墩又南为大庄窝墩又南为靖宁墩又南为苇子沟墩
苇靖墩二墩胥以沟名又南为总镇墩岭迤而西西直
镇安堡明成化八年之所筑也又南为岩梁墩两山之
凹云州城界首也繇镇堡墩至此凡为垣四十里而城
卷六 第 17a 页 WYG1327-0084c.png
北四里拂云堆堆少东即龙门峡西南十五里金阁山
前有游仙峪为元上都崇真宫之贰东北四十里棋盘
山峦峻鲜克陟仙人方石棋局今存杨襄毅公又尝建
墩于夜不收岭明一统志又有望国崖旧志又有东猫
儿峪北六十里有滦京滦河宝济乡有暖汤穴七十又二
明一统志又有泺河旧志又有琼泉龙门川外有望云
川辽望云县治元自缙山至望云尝置海青驿东北又
有金莲川金薛王府掾梁襄疏曰金莲川在重山之北
卷六 第 17b 页 WYG1327-0084d.png
地极阴冷五谷不生中夏降霜一日间寒暑交至元世
祖尝以太弟开府金莲川纪行诗跋又曰过沙岭历黑
觜儿至实巴尔图地多泥淖又名牛群头驿路至此相
合无树木遍生地椒野茴香葱韭芳气袭人草多异花
有名金莲花者似荷而黄此亦可备土风地产记者也
抑明置开平卫之明年春二月参政华云龙率廖美孙
恭攻云州万户谭济出居庸夹击克其城获元平章和
尔哈达右丞噶海又明年八月元平章僧嘉努北牙头
卷六 第 18a 页 WYG1327-0085a.png
入云州云龙侦知之潜以精兵袭其营禽僧嘉努并获
驼马四百复追破国公律尔军至二十五年都督刘真
指挥使李彬行障塞增设隘口洪熙元年薛禄又击败
之于东北大松岭而卫喇特之入云州也永宁守备孙刚
谷春来援战不利死之死义者凡九十馀人嘉靖二十
五年八月敌繇青泉堡入云州守备易纲以家丁数十
骑驰至永镇堡据险对射敌疑有伏不进督府督阵官
赵升呼延绥游击陈言曰彼不通大举者恃山险也少
卷六 第 18b 页 WYG1327-0085b.png
缓之出险矣言介而驰寇少却纲驰入言军同进战数
合即胥北偕戴纶追出塞始还盖纶亦尝以家丁数十
骑夺回赤城人口牲畜云先是北路号岩险又李家庄
塞外诸部雅不与大营连合故北路鲜警比李家庄部
歼遂有二十五年云州之役彼不得志去复谋曰北路
险远即入不战而罢矣不若繇北路左右腋窥隆永二
十七年九月遂犯镇安堡总督翁万达檄总兵赵卿曰
镇安险可据也扼镇安彼不能入矣时卿驻兵云州去
卷六 第 19a 页 WYG1327-0085c.png
镇安裁三十里会独石报警卿悉军走独石而敌遂繇
镇安斜坡岭入万达闻卿弃镇安惊曰敌入矣复檄卿
曰敌入镇安必繇长安岭长安岭死地也分遣精锐间
道截击雕鹗合河黄家白草之间我可以一当百而卿
欲匿形纵之南俾无犯天寿于是敌遂掠隆永比万达
师至乃退繇滴水崖出盖乌梁海诺延太宁福馀三卫
实为乡导云云州所南龙门所北镇静墩二所之界也
又南为龙门所北高山墩山复迤而东又南为三十九
卷六 第 19b 页 WYG1327-0085d.png
号永宁三十八号灭狐三十七号五墩又南为连垣垣
内有双牛墩又南为抚宁墩望川墩墩据尖山又南为
擒狐关关外有擒狐墩又南垣折而西又南垣复折而
南又南为永平墩又南为擒望墩墩据迤山又南为连
垣西直牧马堡明弘治十年所筑也又南为窑子冲墩
垣凸而东又南为平安三墩东直晾马台又南为威远
墩垣斜凸而东又南为连垣又南为平镇墩总镇墩又
南为后沟梁墩石窑墩垣内有窑子口墩又南为连垣
卷六 第 20a 页 WYG1327-0086a.png
西直墩南水暗墙二又南为青远青安青塞三墩垣微
凸而东垣内有云川墩云川西有西高墩垣又南为连
垣垣内有青平墩青平南有镇川墩墩南有水萦龙门
所城西又南为灭鲁关子岭偏嵯三墩岭暨垣凸而东
西直护城墩又南为接边垣内外墩西直龙门所城城
方四里高三仞厚二仞辟门楼二明景泰元年都督董
斌筑李家庄而后易为所者也又南为望关墩宣威墩
垣内有水沟梁墩梁南北有沟又南为连垣垣内有莺
卷六 第 20b 页 WYG1327-0086b.png
窝望镇二墩又南为望关宁靖二墩垣迤而东垣内有
韩家冲墩又南为沙沟岭沙沟口二墩又南为石山金
山墩垣胥迤晋而东堂子岭之巅也又南为镇门拒敌
堂子岭墩垣迤缩而西又南为堂子口墩两山之凹也
又折东而为新安墩墩外有堑又迤东而为孤石梁安
靖墩垣内北有高镇墩南有大宁墩又南为双望墩又
迤南而东为宁川双镇墩垣内有大安墩又南为连垣
又南为盘道口墩盘道墩垣盘而东又南为常胜墩西
卷六 第 21a 页 WYG1327-0086c.png
直盘道石限又南为张千户岭接岭镇岭墩平岭也又
南为镇鲁墩又南为红石崖墩永定墩崖迤凸而东南
又南为缺崖垣又南为镇戒墩水泉墩崖差平又南复
为缺崖垣又南为陈家梁墩镇涧墩东直水窊又南为
添镇墩镇泉墩垣迤晋而东又南为接安墩垣弥晋而
东又南为得胜接嵯防禦三墩又南为分岭墩长城复
折而西繇西复折而迤北为接口墩又迤北为太平墩
关山墩又迤西为安靖墩长城复削山垣折而西山垣
卷六 第 21b 页 WYG1327-0086d.png
内有总望墩长城又折而南又南为平狐墩垣迤晋而
东又南为洞山靖嵯虎山三墩垣内有镇嵯墩又南为
安宁靖平偏墙三墩垣内有新岭墩又南为尖嵯接盘
靖盘二四墩垣胥弥迤晋而东又南为靖边墩墩外有
护墩龙门所界首也繇北高山墩至此凡为垣九十七
里而所自龙门嵯西高山外西北十五里聚阳山岩有
孔洞明云出似龙门嵯元时尝开冶于此南十里黑峪
有仙鹤洞鹤尝栖此又有燕窝山石形似窝东四十里
卷六 第 22a 页 WYG1327-0087a.png
有狮子石石形似狮子旧志又有红石七峰鹰窝鹰嘴
孔竉笔架东北高山有独石南流样田河凉泉温泉龙
池又黑峪迤南为黑谷关可经三个岭以达隆怀北有
近道可转运独石此又宜与望云驿互记者也先是李
家庄外有部夷六七百善盗塞亦能盗大营敌马寇觉
追之山深险无可如何号为万塔黄崖明都御史赵时
春纪略曰大营敌恒自独石岭折而东北行千六七百
里始过太行山麓繇黄榆沟湘河川以入古北口者亦
卷六 第 22b 页 WYG1327-0087b.png
北山之夷遮之也至嘉靖二十二年春三月总兵郤永
袭击之斩四十馀级二十五年秋七月游击吕阳北路
参将董麒又袭斩三十馀级守备陈勋战死失亡多而
李家庄部以失援遂为大营所歼迄启二十九年庚戍
之警云龙门所靖边墩南为滴水崖接嵯二墩盖接龙
门嵯云繇墩而西即内边嘉靖二十八年总督翁万达
之所筑也繇墩而南为嵯中墩一墩胥有护墩又南为
嵯中连垣垣内有小嵯墩白河水源于垣外之南繇垣
卷六 第 23a 页 WYG1327-0087c.png
暗墙入南流萦滴水崖城东又折而东流经永宁仓房
沟宁静二墩间而复出于垣外以汇通州之浑河者也
又南为永镇墩东直白河源河外胥石嵯又南为常胜
墩嵯寖迤而东又南为总高墩顶嵯墩又南为栅口高
陵口墩垣弥晋而东又南为接嵯墩又南为水泉墩嵯
有泉又南为酒务头墩又南为常靖墩垣少凹又南为
双镇墩水泉南墩东安墩垣寖迤晋而东又南为平定
口又南为靖狐墩二西直滴水崖城城方三里高三仞
卷六 第 23b 页 WYG1327-0087d.png
厚二仞明弘治八年之所筑也城南有南河至永宁入
白河垣又南为靖鲁墩又南为冯家冲墩二又南为宁
界墩新宁界墩嵯暨垣弥晋而东乃滴水崖界首也繇
接嵯二墩至此凡为垣五十四里繇新宁界墩长城复
折而东为东路界墩乃独石永宁界也先是镇安之役
总督翁万达策敌繇滴水入已而繇镇安入后复檄将
校曰敌悔前役矣再入必滴水崖二十八年春即议伏
兵于崖而蓝伏胜者大同谍也会有明水滩之报乃檄
卷六 第 24a 页 WYG1327-0088a.png
大同总兵周尚文曰宣大相援制也其以兵援滴水崖
又疏请尚文代赵卿将时守将董旸江瀚随卿在滴水
卿以兵三千人授旸瀚曰为我戍滴水崖而径归镇候
代敌至仰塞急攻二日不能拔分步卒攀危岩悬绠登
高华沟转双盘道夹攻之旸瀚兵败力战杀数十人而
死敌遂繇永宁向怀来而尚文兵至壁石柱村战二日
杀伤过当万达兵亦至乃遁世传清风店后奇勋四十
二年敌入滴水崖事官刘汉亦力战却敌云繇敌水崖
卷六 第 24b 页 WYG1327-0088b.png
东为雕鹗堡城方二里高三仞厚二仞辟门楼二明宣
德六年即云州雕窠而筑者也盖榆木川之役宣宗尝
奉迎于堡云堡北二十五里浩门岭上多松东四十里
碧落岩石岩滴水距地百仞有奇东又有香炉峰南二
十里有样田河差可纪繇雕鹗堡东繇龙门卫南为长
安所堡城方五里高三仞厚二仞辟门楼二角楼二明
永乐九年以守臣建议最先八城堡而筑者也堡东南
一里有松山西一里有龙潭山悬瀑布泉西二里有八
卷六 第 25a 页 WYG1327-0088c.png
仙山峻顶八石室深以丈计者二广以尺计者七旧志
又有凤凰山马鞍山双尖山石盘山松山东山西北三
里有鹰窠泉引流入堡汇而成池西又有宏赞井差可
纪而长安岭在堡北周左丞诗曰兹山西北来旋转十
二雷东北迤袤于塞外沙岭又东南迤三卫境其隶长
安岭堡者有狮子峪又有李老峪金文靖公幼孜所谓
出李老峪度抢竿岭而归者也编修纳延又曰鎗竿岭
山腰长城遗迹尚存盖魏泰常八年以柔然数犯边乃
卷六 第 25b 页 WYG1327-0088d.png
东自赤城西至五原筑长城二千馀里备置戍卫岭迤
北胥魏赤城地长城实元魏遗迹明职方郎中魏焕又
著巡边总论曰独石马营诸城地虽悬远然南阻长安
岭彼难径下嘉靖二十八年总督翁万达遂请相度雕
鹗长安岭龙门卫问别为内塞西接东路之六台子墩
东接东路之永宁墩其疏曰独石左腋龙门卫杨许二
冲右腋龙门所滴水崖一带厚为之备绝其必窥使彼
仍贪入须繇独石马营而南逡巡前却于溪谷僻仄之
卷六 第 26a 页 WYG1327-0089a.png
间攻不可隳掠无所获疲其力而冲其中虚伺其隙而邀
其归路当无不覆之敌矣又曰内垣一道与北路新墙
连而为一北路官军不轻内调内垣城守别措兵马不
止备金汤之设崇虎豹在山之威亦且成首尾之形收
率然相应之利此可尽独石迤南大势而万达又先之
曰拟于东路镇南墩与蓟州火焰墩接界塞其中空筑
垣仅三十馀里可以省百数十里之戍自北而西历四
海冶永宁光头岭新宁墩地势可守循其旧边地势不
卷六 第 26b 页 WYG1327-0089b.png
可守少为更改寻偕巡抚郭宗皋以轻骑循白河而西
出塞陟山指副总兵徐珏参将刘环曰寇冲光头岭至
永宁墩不百馀里可接内边镇南墩至蓟州火焰墩不
三十里可合山北可垣山南河可为悬楼繇是盘道荆
棘黑峪黄家白草间胥为腹里复城宁远清远平远三
堡以招东路巡边论又曰蓟州外边横山山势连亘且
千里山以外又有撒江环绕自然之险远胜内边盖与
正统三年左参将杨洪建议加筑开平城拓龙门所自
卷六 第 27a 页 WYG1327-0089c.png
独石至潮河川增置堠台六十其说实相表里而张佳
尹界岭北望诗曰微茫山尽处当日大宁城其说亦宜
参考此又独石路东南迤接横岭古北口潮河川龙井
关马兰峪之大势也抑元繇大都达上都其道有四曰
东路二一古北口东路御史按行处即明洪武二年繇
古北口下惠州循大宁至开平道也一黑峪辇路即元
虞文靖周左丞明金文靖所记是也一驿路即繇缙山
至望云繇望云至牛群头驿是也繇驿至察罕诺尔水
卷六 第 27b 页 WYG1327-0089d.png
泺深不可测气胥白雾又经巴纳曰郑谷店曰明安驿泥
河儿曰李陵台驿双庙儿遂至桓州曰六十里店古乌
桓地也前至南坡店去上都裁一舍耳一西路繇察罕
诺尔折而西百馀里至辉图诺尔犹言后海也曰平陀
儿曰石顶河儿土人所谓鸳鸯泊也纪行诗跋曰泺地
南北皆水水禽集育国语曰察纳哈喇巴纳犹言远望
则黑也两水间壤土隆阜商多富繇察罕诺尔至此胥
云需府境也界是而西则隶兴和路矣巴纳曰苦水河
卷六 第 28a 页 WYG1327-0090a.png
儿曰回回柴国语名乌苏图犹言有水泺也隶属州保
昌曰呼察图犹言有山羊也地饶水草野兽又西二十
里为兴和路又南三十里则野狐岭巴纳矣旧志又曰
鸳鸯泺在云州西北周八十里水渟蓄不流辽金以来
为驻牧之所明游击杨俊疏曰额森妻孥辎重去宣府
裁数百里壮健士马屯沙窝去边尤近按云州割隶后
无西北边西北即马营独石而泺川壤妍秀突过昆明
金明延芳殆与临安西湖突厥千泉埒其留连而嗜驻
卷六 第 28b 页 WYG1327-0090b.png
牧抑有出于威宁海丰州滩之上者也当金都统杲出
独石塞东南青岭宗翰出瓢岭期会军羊城泺遂以精
兵六千袭辽主于鸳鸯泺而天祚西走五院司又走大
水泺讫走阴山天德间元太祖四年首攻西夏兴中府
五年金筑乌沙堡命哲伯袭杀其众遂略地而东六年
春二月太祖自西域吉鲁尔河直趋野狐岭取大水泺
丰利等县金复筑乌沙堡七月哲伯又攻堡及乌月营
拔之分徇下云内东胜等州七年尽取桓昌抚三州而
卷六 第 29a 页 WYG1327-0090c.png
大败金将赫舍哩紏坚三十万众于獾儿觜獾儿觜即
独石路宁塞梁大水泺即威宁海此以见古之经画宣
大者东守今独石西守今大青山而兴和路桓昌抚三
州暨旧兴和以西旧榆林以东营帐之驻牧其间如若结
泉乌沙堡云需府者胥不克为枢要地而抑或当近而度
清凉山虎山猴山北八十里之汉高柳塞以全据山势虞
台岭迤西北之元实保齐牧地以益削山崖暨晋而度
迤北阴山如三才图所谓繇张家口五日行而至五云
卷六 第 29b 页 WYG1327-0090d.png
关又五日行而至玻瓈谷左编所谓五云关以卫兴和
玻瓈谷以卫开平者而踌蹰四顾于大巴延小巴延毡
帽山之间也
方逢时分巡口北时亲行塞外自龙门盘道墩以东至
靖湖堡山梁一百馀里形势联络叹曰此山天险若修
凿北可达独石南可援南山诚陵京一藩篱也及总督
宣大欲并遂前计上疏曰独石在宣府北三面邻敌势
极孤悬怀永与陵寝止限一山所系尤重其间地本相
卷六 第 30a 页 WYG1327-0091a.png
属而经行之路尚在塞外以故声援不便若设盘道之
险舍迂就径自龙门黑峪以达宁远经行三十里南山
独石皆可朝发夕至不惟拓地百里亦可渐资屯收于
战守皆利遂与巡抚吴兑经营修筑设兵戍守
正统初都指挥佥事杨洪副李谦守赤城独石后代谦
初败乌梁海兵执其部长多罗特穆尔复败其兵于西
凉亭三年击敌于巴延山马蹶伤足战益力败之擒其
部长伊尔台等四人追至宝昌州又擒阿勒坦达尔罕等
卷六 第 30b 页 WYG1327-0091b.png
五人敌大败遁去旋与乌梁海兵战三岔口又尝追寇
至伊尔图河皆有功可参考乌梁海寇延绥洪繇大同
至黑山迤北邀其归骑破之古噜苏并记
   天镇县东至龙门关长城形制
大同长城东至天镇县东阳和堡止东界牌墩者宣大
长城之界也东接宣化西阳和堡西石垛东石垛二墩
北对口外野马川又东为西石山又东为石山头又东
为箭壑山繇东石垛至西箭壑胥有堑又东为渡口堡
卷六 第 31a 页 WYG1327-0091c.png
盘道山南有盘道石墙三又东为牛心山又东为西大
山即万丈崖之西支北对西塞址又东为柴沟堡水关
柴沟水自关垣三重流入堡北关西倚万丈崖又东至
石山平顶山东大山北对东塞址胥万丈崖之东支也
山至此倏断有道通口外又东至石山西空墩长城复
折而北又北为南高山中高山西对羊圈儿址自中高
山至张家口镇口墩胥有堑又北至洗马林堡北高山
沙岭西对马安山明正德十二年敌数千骑繇北山西
卷六 第 31b 页 WYG1327-0091d.png
河入守备张杲以五百骑至馒头山敌合围杲一矢毙
其铁骑乃解北山即北高山山连西河口馒头山即沙
岭又北至西孤山宁疆山东孤山长城乃复折而东大
同东阳河堡与宣府西阳和堡洗马林堡胥号极冲故
宣德十年城洗马林新开口即哨马营也又东为新河
口堡又东为东寨有谷道南达又东为西河口有水自
口流入又东为虞台岭即野狐岭之西支明弘治十八
年七月寇繇新开口入至虞台岭宣州副总兵白玉游
卷六 第 32a 页 WYG1327-0092a.png
击张雄合参将李稽及大同副总兵黄镇禦之敌纵数
千骑尝我军玉置营土阜敌望见指笑曰彼自落乾地
败可立俟乃合围绝汲道留隘地一时总兵张俊繇隘
来援合营敌复断隘道粮水胥绝掘井十馀丈不得水
至七日天大雨乃解士卒死者八千人人马畜甲仗胥
为敌有所谓虞台之痛也又东有水沟自暗墙流入又
东为岭东第一墩北对旧兴和路城明成祖曰开平兴
和阴山之脊盖出新河新开口地形辄叠级而上也又
卷六 第 32b 页 WYG1327-0092b.png
东即新开口堡堡界虞台野狐间又东为膳房堡明嘉
靖二十三年十月敌尝溃膳房堡垣而入至广昌三家
村二十四年八月又敌膳房堡总兵赵卿禦却之堡东
北横峙野狐岭堡城直北对野狐岭关此元师入金之
路元围抚州也金将定璧通吉思忠兵四十万人阵于
野狐岭北元察罕觇之曰彼马足轻动不足畏穆呼哩
横戈陷阵大败之明正德九年敌又尝繇野狐岭入掠
宣府杀游击张勋倪镇即此岭也元至治三年二月尝
卷六 第 33a 页 WYG1327-0092c.png
治野狐岭道左丞周伯琦纪行诗跋繇兴和行三十里
过野狐岭上为巴纳地高风甚寒东南盘折而下平地
天气即暄无不减衣者前至得胜口宣平县境有御花
园杂植诸果其高峻约略可见也野狐岭关西有附墙
堡又有护门东有大水沟自暗墙入又有小水沟三自
暗墙流汇大水沟大小沟间北对把儿墩明景泰时总
兵朱谦杨俊遣骑伏野狐岭关旁指挥胡观孙素出关
恳宦官喜宁下马擒之关内兵鼓噪而出此其伏骑之
卷六 第 33b 页 WYG1327-0092d.png
地也又东为万全右卫黑山即野狐岭之东支凡元人
诗黑山白海双举者指此明李文忠尝出野狐岭道进
察罕诺尔元人谓白为察罕谓海为诺尔盖野狐岭北
之水泺也长城至黑山又折而南东为第三岭平顶岭
又全折而南东为万全右卫张家口堡东西二镇口墩
山水自墩间暗墙二重入又东至宁边墩复微折而北
又东至永安墩复微折而南又东为水泉山又东为乾
河口口内有石豁梁深沟梁又东为张家口关明宣德
卷六 第 34a 页 WYG1327-0093a.png
五年城张家口筑关垣二重关暨护关护门亦殊壮丽
有二水汇而繇关暗门入关北近对孤山又北对石羊
虎繇关北护门至龙门关北六台子胥有石壕明总督
翁襄毅公万达曰宣府张家口洗马林西阳和诸地最
为敌要冲且与大同天城接境西垣既成东作不举敌
将避固攻瑕矣会不以二十四年八月敌繇膳房益东
至张家口仰塞攻不利去而遂少弛其备也张家口又
东为石山又东有水沟二繇长城址经暗墙二重而入
卷六 第 34b 页 WYG1327-0093b.png
又东为羊房堡柳沟无水有暗门可出口又东为小何
家堰堰迤北至石壕又东为何家堰二堰南胥有瞭高
觜盖繇张家口东山势远不逮迤西明弘治九年敌尝
繇羊房堡入至宣府镇城北龙王堂副总兵阮兴力战
始却故防之如此其密也又东为青边口堡新口口外
又有口近石壕盖口不通外外口繇暗门出入故其规
制若此而嘉靖三十四年敌入青边口参将李光启犹
兵溃被执以死又东为馒头山石嵯山墩北十里直石
卷六 第 35a 页 WYG1327-0093c.png
嵯山又东为平顶山又东为常峪口堡西高山又东为
常峪峪南对宣府镇城峪东有清水河繇峪中长城址
经石墙二重入又东为小常峪又东为常峪新旧坝有
小常峪水繇峪中长城址经石墙三重入明洪武四年
元臣律尔众数万入居常峪即此也又东为葛峪堡东
高山又东有小尖山盘道又东为葛峪大小墩二墩中
有出口门又东为头台子明嘉靖三年议者以葛峪大
小白阳之间为要冲置参将驻葛峪堡辖羊房青边常
卷六 第 35b 页 WYG1327-0093d.png
峪大小白阳赵川七城堡及龙门关此头台之所繇设
也而六年二月敌即繇毛家沟入葛峪诸营兵未至参
将关山独将所部不满千人直前突战敌合围数十重
会风霾两军混战山遇害西路参将王经赴援至华家
营亦力战而死葛峪又东为大白阳堡总瞭墩明宣德
五年阳武侯薛禄城独石云州雕鹗赤城葛峪常峪青
边口大白阳小白阳设龙门关而长城墩亦以次设景
泰三年又城白阳常峪青边张家口而正德八年八月
卷六 第 36a 页 WYG1327-0094a.png
仍繇白阳口入九年秋又繇大白阳入至八达岭盖大
小白阳雅号极冲故以总瞭之名督之也又东为坝口
有寺儿沟水繇山峡中经石墙二重入萦大白阳堡之
西又东北对礼拜寺沟所繇名也又东为二台子北对
柳桥儿有水出五台子北山西流构柳木为梁即繇常
峪入为青水河而流经宣府镇城之西者也又东有水
繇长城址经石墙三重入萦大白阳堡之东又东为瓦
房岔北多岔道又东为盘道又东为四台子台南二土
卷六 第 36b 页 WYG1327-0094b.png
山间有堑又东为坝口墩东有水繇长城址入又东为
赵川堡五台子明宣德三年阳武侯薛禄以赵川界大
小白阳间因建城嘉靖十三年巡抚韩邦琦巡按苏祐
又议曰赵川全镇要害也贼繇此入则东掠鸡鸣西掩
镇城宜重据守示以形势乃更城赵川五台北对孤榆
树口外地难别聊以树识别也又东为小白阳堡松树
沟繇长城址经石墙三重入而东流于坝口又为石墙
名之曰总隘盖其重防之制若此又东为小盘道六台
卷六 第 37a 页 WYG1327-0094c.png
子繇此而东北则为龙门关界矣繇此而东则明嘉靖
二十八年总督翁襄毅公所筑之内塞而东历雕鹗堡
以接滴水崖城嵯二墩之垣者也夫雕鹗裁藏腹里而
龙门寔为独石八城之一则夫大小白阳者犹之独石
西南护堡也明景泰时昆山叶文庄公疏曰往者独石
马营不弃则六师何以陷土木于忠肃公谦亦曰独石
诸城外为边境藩篱内为京师屏蔽尺寸进退之机安
危治乱之所系也此为当时守备杨俊轻弃独石言之
卷六 第 37b 页 WYG1327-0094d.png
而考其常势则独石东南之龙门所滴水崖西南之马
营杨许家冲龙门关山险尤为足恃若大小白阳地形
衍漫不惟东不逮滴水龙门抑且西不逮葛峪常峪而
旧兴和十八村之地犬牙相错夷又寔逼处其间故明
自成化以来几无宁岁虽忠顺效款而青黄二部之梗
贙时闻夫岂东西殊势哉地实使然也此则议垣工者
之所首宜加意也抑翁襄毅公有言宣府西路黑山台
直望马营威远墩不百三十里地沃可耕永乐后沦彼
卷六 第 38a 页 WYG1327-0095a.png
中而塞繇此缩三周如半月形自右卫张家口羊房龙
门以至马营袤延踰三百馀里北路受敌愈多悬绝难
守若引垣直之自黑山以及威远则掣三百里戍为百
三十里戍也尹佥事耕又尝图之谓自黑山墩引塞而
东则自此而南其戍可省接威远墩塞于黑山墩则自
此而南而西其戍可省而惜乎胥未之克行此亦议飞
狐岭黑山垣工者之所宜兼及也抑王恭襄公琼有言
威宁海子在大同宣府之间敌驻此必南牧然亦多繇
卷六 第 38b 页 WYG1327-0095b.png
大小白阳口也正德中敌春驻威宁恭襄在本兵严备
之秋倏入白杨趋居庸失利乃骇愕去盖繇东阳河而
东西阳河堡垣二十二里渡口堡垣三十一里柴沟堡
垣四十里洗马林堡垣四十五里新河口堡垣二十六
里新开口堡膳房堡垣胥一十八里万全右卫垣二十
五里张家口堡垣三十一里羊房堡垣一十四里青边
口堡垣一十九里常峪口堡垣亦一十四里葛峪口堡
垣一十三里大白阳口堡垣二十一里赵川堡垣裁四
卷六 第 39a 页 WYG1327-0095c.png
里小白阳堡垣一十一里而龙门关北不与焉凡为垣
三百五十二里东阳河而西至新平堡乾水墩又寖二
十里乃北直集宁海又西至水磨砖磨口寖七十里乃
北直威宁海凡为垣寖四百五十里而宣府垣多屈曲
以塞外直道计之自威宁走马营寔不越二百馀里故
王恭襄公论威宁形势而辄长虑却顾于大小白阳之
间盖以塞外健马半日可达野狐一日可达毡帽山明
水沙也昔者锡里氏驻牧古哩泊而乘机以入雁门却
卷六 第 39b 页 WYG1327-0095d.png
特氏暨卫喇特游牧威宁海而蓄力以南入野狐东入
马营兵钤地志千载一辙今若覈汉代造阳九百馀里
之址仿元人云需府总管察罕诺尔鸳鸯泊之制复收
兴和桓抚汲溉二海则封域其庸有赖乎即不然而垣
工克巩抑亦可西绝白羊鹁鸽以迤连九十九泉之尘
而东壮万丈崖野狐枪竿岭之势也
   贺兰山口
贺兰山宁夏西屏袤五百里有奇山口约四十秦边纪
卷六 第 40a 页 WYG1327-0096a.png
亦曰口巨者三十有七小者复一十有奇今南繇宁夏
中卫西迤东北至平罗营北计之迤西曰黄沙坡曰黑
山嘴曰黄沙渡黄河两岸为金积山中为青铜峡胥近
中卫又迤东曰观音山口近枣园堡又迤东北曰大佛
寺外口里口小口偕井沟胥近广武营又迤北曰哈喇
木口曰林泉口曰灵武山口有沙罗堠山多水胥近大
坝堡曰双山南口北岔口北旧口曰磨石里口中口胥
近玉泉营曰赤木关里口曰赤木关新口百马可齐驱
卷六 第 40b 页 WYG1327-0096b.png
盖山势至此散漫多砾少水又多卑峰仄径间得土壤
而关之二口胥近宁化堡曰金塔中口曰独树里口胥
近平羌堡堡东四十里则宁夏雄镇也曰独树儿口近
杨顾堡镇威堡曰滚钟里口曰黄硖里口曰累石口曰
水吉口曰镇北口胥近镇北堡而堡𨽻墩曰黄硖外口
曰黄硖敌台曰宿嵬口曰石关曰高渠曰宿嵬曰敌台
曰乾渠曰镇靖曰下古曰马房凡十有一墩又迤北曰
白寺口曰宿嵬里口曰贺兰口拜寺口去黄硖口五十里
卷六 第 41a 页 WYG1327-0096c.png
黄硖口去贺兰口五十里贺兰口外七十里为麦垛山
又东五十里即河套界而秦边纪又谓贺兰口外河套
西番沙漠罔不可达盖综纪山之枢要若此又迤北曰
新开口曰塔硖小口大口曰西番口曰小水口曰大水
口曰汝箕口曰挑柴口又迤西北曰小风口曰大风口
曰归德口外口曰大风外口里口胥近镇朔堡而环六
盘山巅之前后左右以亘延二百里有奇者也李献吉
诗曰明发西行更回首贺兰千嶂果云霄唐人诗曰夜
卷六 第 41b 页 WYG1327-0096d.png
半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山势巉峻差可画夫
塞垣繇大坝堡北至镇朔堡有山险而无亭障洎贺兰
势极迤西北至红口儿循山而东又循山北接黄河石
嘴以东迤平罗城北九十里之镇远关为河山之交又
东南迤花马池凡袤三百九十里号北长城明嘉靖初
王琼弃关不守遂繇宁朔墩循山北接黄河堰以东迤
平罗城亦号北长城繇是关胥塌而关南五十里之北
门关筑而不克蒇工矣迤西为乾关又迤西为王玘越
卷六 第 42a 页 WYG1327-0097a.png
沙湖而至枣儿沟凡三十有五里又以斥卤辍工矣平
罗北十里筑垣西迤临山堡裁遗墩台址矣平罗西北
四十里之打硙外口中口里口三关昔所谓东守镇远
西守打硙者且胥毁于水矣平罗西八十五里之黑山
为贺兰山尾形如虎踞扼隘饮河而山前又有黑水以
限之今则营制仓储偕平湖墩架炮梁水塘墩沙竹梁
沙山老湾蜂窝山之设伏制胜胥为故纸遗闻矣是故
打硙书口而实不成乎其为隘口也乾关枣儿沟偕王
卷六 第 42b 页 WYG1327-0097b.png
玘口并不书口明既不成乎隘口而并犹之九达之逵
也抑贺兰口至黄硖口五十里又二十里至累石口又
三十里至拜寺口又二十里至大风口又十里至小风
口又二十里至黄沙坡又二百里西至银盘水其地则
靖鲁芦塘营北七十里也又迤南百六十里而至庄浪
之下红水堡塞外径亦名沟或时名水也又七十里而
至大松山繇中卫西南七十里至塞又十里至黄沙坡
又九十里而至长流水繇贺兰口外至五岔河亦松山
卷六 第 43a 页 WYG1327-0097c.png
密径而要之大佛寺为通逵金塔则银盘水之隘径也
是为贺兰山口记
 
 
 
 
 
 
卷六 第 43b 页 WYG1327-0097d.png
 
 
 
 
 
 
 
 存研楼文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