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327-00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存研楼文集卷四
             编修储大文撰
  杂著
   西陵
夷陵州故城州志初在下牢唐贞观中徙治步阐垒宋
建炎中徙石鼻山绍兴中复旧端平中徙江南元复徙
江北即今城也楚志又曰陆抗城在州西五里赤溪址
卷四 第 1b 页 WYG1327-0044b.png
存临江城在州南二十里魏武筑梁置临江郡暨县后
周置临州隋州郡胥废安蜀城在州境陈宣帝征江陵
后周军于峡口筑垒以备陈名安蜀城又宜都城在州
境吴陆逊筑晋置郡唐为县后废而宜都县夷道城汉
置隶南郡晋隶宜都郡隋隶峡州唐废入宜都此见荆
楚之形势尤重西陵而陆抗智虑审密赤溪址尤宜详
覈也(夷陵州城明洪武十二年千户许胜因故基甃砌/周八百六十二丈崇二丈二尺门七胥建楼东南)
(北三面胥有濠广四丈五尺深二丈惟西一面/临大江成化间甃以砖然献贼亦尝平城云)
卷四 第 2a 页 WYG1327-0045a.png
   巴陵
楚尝使王孙由于城麋及昭王败于楚奔郧秦救至复
入郧亟使由于城麋吴鲁肃城巴邱晋陶侃复城巴邱
在今府东八里宋元嘉十六年因鲁肃旧围增筑内跨
冈岭外滨三江梁王僧辨守巴陵即此城也历代因之
有门三曰楚泽碧湘会泉明洪武四年拓筑二十五年
指挥晋亮加甃砌周千四百九十八丈计七里崇二丈
六尺有奇雉堞千三百六十有六崇四尺为六门后存
卷四 第 2b 页 WYG1327-0045b.png
四胥有月城东南门外胥桥一北凿河周千丈有奇深
二丈广二十丈有奇即古湟也西滨大江嘉靖中西城
倾陷前后修葺计帑金万而不克成隆庆初副使施笃
臣议由江滨起筑壁立直上而别筑土堤禦水知府李
时潜司之费亦钜万矣六年同知钟崇文于冈上砌女
城自南徂北周数百丈崇六尺而予尝过之堞雉多颓
又东南逼冈阜未尝见其克巩固也然而巴陵卒号天
险者恃江湖之阻也(陶侃故城在府东八里宋/元嘉城恐非侃故城址)
卷四 第 3a 页 WYG1327-0045c.png
   夷陵
蜀先主攻吴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历数十屯吴
大都督陆逊疏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
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
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才凭奉威
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
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其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
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
卷四 第 3b 页 WYG1327-0045d.png
也此与抗表胥荆州经世要篇
   夷陵
杨世恩庄烈时官湖广副总兵七年春败贼竹溪大雨
山水骤涨贼多漂溺死馀溃走世恩疾击斩镇山虎等
四十馀人已追贼石泉埧连战康家坪纳溪功最八年
冬败贼孝感九年春祖宽大破贼滁州世恩从卢象升
驰至复大破之十年春与秦翼明破刘国能于细石岭
获其魁新来虎贼陷隋州责戴罪自赎十一年冬督师
卷四 第 4a 页 WYG1327-0046a.png
杨嗣昌令守宜城会贼罗汝才惠登相分屯兴山远安
夷陵告急嗣昌檄世恩及荆门守将罗安邦赴救至洋
坪猴儿洞道险甚嗣昌再檄召还而安邦繇祚峪世
恩繇重阳坪已两道深入期至马良坪合兵汝才登相
围之香油坪嗣昌连发数道兵往援皆以道远不能进
世恩等被困久突围走黄连坪绝地无水士饥渴甚
贼至两军尽覆世恩安邦并死此宜与陆抗围步阐
互㩁
卷四 第 4b 页 WYG1327-0046b.png
   方城
楚志惟辨方城最覈今书之曰水经注郡国志曰叶县
有方城郭仲产曰因山以表名尸子曰楚狂接舆耕于
方城盛宏之云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瀙水达泚
阳界南北联络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郦县
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
相去六百里南北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
南故屈完答齐桓公云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卷四 第 5a 页 WYG1327-0046c.png
杜预曰方城山名在叶南未详孰是按一统志裕州有
方城山裕之属为叶秦置南阳郡属荆州屈完所谓方
城其即在叶者与蜀杨慎丹铅馀录云左传方城以为
城古本方本万字古字万亦作万故讹尔唐勒奏七论
曰我是楚也世伯南土自越以至叶垂宏境万里故曰
万城也斯说凿矣此辨可审义阳北内乡东之形胜宜
入左氏传注
   大岘
卷四 第 5b 页 WYG1327-0046d.png
魏都督淮南扬州刺史任城王澄进次大岘而东关九
山淮陵分布诸将并有尅获宣武帝诏曰长旌始舒贼
徒慑气锐旅方驰东关席卷时梁将姜庆真袭据寿春
外郭齐王萧宝夤击走之澄遂攻钟离又诏曰钟离若
食尽三月已前固有可尅如至四月淮水汎涨舟行无
碍宜善量之及梁攻肥梁散骑常侍使持节征南将军
都督扬徐州中山王英击破阴陵又频破梁军于梁城
斩获甚众先是诏英曰贼势滋甚围逼肥梁边将后规
卷四 第 6a 页 WYG1327-0047a.png
以至于此故有斯举必期胜捷而出军淹滞肥梁巳陷
闻之惋懑实乖本图今众军云集十有五万进取之方
其算安在克殄之期复当远近竟以几日可至贼所必
胜之规何者为先故遣步兵校尉领中书舍人王云指
取机要至是复诏劳之英又追梁将至马头马头戍主
委城遁遂围钟离而诏曰贼城险固卒难攻屠冬春之
交稍非胜便十万之众日费无赀且可密装徐严为振
旅之意
卷四 第 6b 页 WYG1327-0047b.png
   夏口城
楚志曰夏口城在府城西黄鹄山吴主孙权筑对岸则
入沔津故城以夏口为名至刘宋顺帝时柳世隆等守
之沈攸之攻不克梁末陈初周将史宁为土山长梯攻
之不能破黄巢之乱止陷其外郭盖是城依山负险四
周不越二三里乃知古人筑城欲坚不欲广也又曰郢
城在黄鹄山刘宋郢州治此更名郢城万人敌城在府
城东黄鹄山顶旧有城宋建炎间兵犯城郡守命城上
卷四 第 7a 页 WYG1327-0047c.png
以强弩射之遂退因名此宜与陈同甫论台城形势同
(楚志曰夏口城万人敌城据胜敌险元因之明洪武/四年江夏侯周德兴增拓修筑周十七里有奇计三)
(千九十八丈盖与欲坚不欲广之旨殊相剌谬矣/又曰南有龙窝西即大江此天堑也亦宜附录之)
   却月城
图经却月城在汉阳军北六里太平寰宇记却月城与
鲁城相对以形如却月故名旧传黄祖守此三国志董
袭传祖于大江中横两艨冲挟守沔口以栟榈大绁系
石为碇盖蕲内恃却月城之势而外横艨冲以守之也
卷四 第 7b 页 WYG1327-0047d.png
楚志马骑城在却月城西二里周五里今长棚冈即其
址也又南史梁武帝自襄阳趍建业邓元起会军于夏
口筑汉口城以守鲁山楚志曰今大别山横顶城即其
基也又曰萧公城在府城西五里梁武帝尝筑城戍兵
于此盖汉阳军寔无险可据虽大别山亦去培塿不甚
远而其险即在江暨汉口故古之攻战者虽间守之而
不克久也惟登大别山顶横望东北湖江云渺丝联乃
知汉阳之以无险为险(水经翼际山上有吴时江夏太/守陆奂所治城唐元和郡县志)
卷四 第 8a 页 WYG1327-0048a.png
(即汉阳军故城宋宣和三年圮明初跨凤栖山筑汉阳/府城东南临江周七百五十六丈是匪直不逮却月城)
(并不逮翼际/山上城也)
   黄岘关
楚志曰魏书地形志南司州宋安郡有东随县注云东
随县有黄岘关按黄岘关即今孝感九里关在南北朝
谓之东关隋书文帝开皇九年改东随为礼山县即今
应山也历代地形分割不一今孝感疆域袤出黄岘外
数十里繇县治抵北界约三百馀里岂魏时孝昌地狭
卷四 第 8b 页 WYG1327-0048b.png
而黄岘内外旧属东随耶抑割孝昌之黄岘以益东随
耶然魏改孝昌为岳州岳山郡则地固未宜割也岂孝
昌东随以黄岘为界耶此亦考大隧冥扼形胜者之所
宜详画也
   子胥城
楚志曰子胥城在兴国州东六十里相传子胥筑即永
兴故城也荆州记曰麦城东有驴城沮水西有磨城伍
子胥造此二城以攻麦城谚云东驴西磨麦自破按磨
卷四 第 9a 页 WYG1327-0048c.png
城在当阳县东四十里而麦城在当阳县东六十里楚
昭王筑关公走麦城即此此见子胥之图楚非直恃章
山一再战也
   鲁肃城
太平城在蒲圻县西南八十里吴遣鲁肃征零陵于此
筑城鲁肃城在岳州府南肃尝屯兵于此而益阳故城
在县西南亦肃所筑唐魏齐公元忠曰将大兵如擎盂
水一跌其可复乎此伍员赵充国诸葛亮鲁肃桓冲韦
卷四 第 9b 页 WYG1327-0048d.png
孝宽李光弼何承矩李允则岳飞之为将所以宜详考

   上明
桓冲字幼于温诸弟太元初督荆州七郡会姚襄将张
骏掠武昌府库冲讨获之进监江州荆州豫州六郡军
事冲至荆度形胜乃上疏曰宜全重江南轻戍江北且
孱陵乐乡北枕大江西接三峡若狂狡送死则旧郢以
北坚壁不战远乘其敝扑剪为易臣司阃外随宜处分
卷四 第 10a 页 WYG1327-0049a.png
于是移镇上明冲为将持重似赵营平诸葛忠武侯淝
水之役半属天幸而未可以是短之也
   荆州南
天宝后吕諲拜荆州长史澧朗峡忠等五州节度使始
建议请荆州置南都诏可于是更号江陵府以諲为尹
置永平军万人遏吴蜀之冲以湖南之岳潭郴道邵连
黔中之涪凡七州𨽻其道知荆而不知襄此諲之识所
以庸陋也
卷四 第 10b 页 WYG1327-0049b.png
   乐乡
乐乡城在松滋县东七十里吴陆抗与羊祐对垒此其
要地也(乐乡城有二其一在巴/东县治东后周置县)上明城在松滋境晋桓
冲退屯时筑又松滋有楚城号郧城书之所以著陆桓
诸公之识也
   归州
归州故城始在江北宋端平时徙治江南曲沱次徙新
滩又徙白沙又徙南浦明初徙丹阳而丹阳城在州东
卷四 第 11a 页 WYG1327-0049c.png
七里濒江即屈沱楚王城也(元和志周成王封楚熊绎/于荆丹阳之地即此后又)
(移枝江亦/曰丹阳)夔子城在州东二十里乃春秋夔子国也(水/经)
(江水东经夔城南注云熊/挚始治巫城后移此城)刘备城在州境昭烈连营七
百里下至秭归城盖当时所筑也书之亦以著筑城之
得失云(武昌县西南二里有鄂王城乃楚熊渠/子红封国城也书之亦可与郢城互考)
   长阳
长阳县在大江南东接松滋枝江西北接巴东而牙错
宜都施州容美宣慰使间前后有东峰凤凰诸山壁立
卷四 第 11b 页 WYG1327-0049d.png
环绕四面阻塞西则施州建始诸水奔流赴壑汇为清
江东出大河而县治中域焉乃天成城堑也宋时有土
城至明毅宗十六年令朱方乾请修筑临江一面甃以
石并建东南西门城楼后山一面累土为城覆以瓦而
十七年土司唐镇邦率蛮兵来攻城遂陷寻复堕于闯
此非天险不足据而守之者无其人也
   平林新市绿林
质实诸书曰平林城在随州城东北八十里王莽末关
卷四 第 12a 页 WYG1327-0050a.png
东平林人陈牧廖堪起兵号平林兵梁为县隋𨽻随州
新市城在孝感县北而南新市城在京山县南三十里
汉光武起兵讨王莽尝聚于此后置县曰南新市魏改
富水绿林山在当阳县东北百二十里即王莽末绿林
兵起地赤眉山在枣阳县东八十里而三王城在均州
王康王常王凤三人各筑一城故名延岑城在榖城西
南八里岑南阳人起兵武当筑城于此是东繇天台山
木兰山西北缘大洪山又西越汉江缘太和山胥汉兵
卷四 第 12b 页 WYG1327-0050b.png
薮也又松子山在应山县东北八十里地名新店楚志
以为即新市是又宜陟龙爬牛心礼山诸山寨而详画
以弭其隙者也
   蕲州
蕲州古罗州城去今州六十里宋嘉定中金人攻陷知
蕲州李诚之死之景定四年元兵据白云山西去今州
八里安抚使王益乃迁城麒麟山四面胥江汇为池形
势差可恃德祐元年元徇蕲知蕲州管宗模虽以城降
卷四 第 13a 页 WYG1327-0050c.png
而至正中刘福通徐寿辉复据之及陈友谅败理始出
降明洪武中遣指挥赵应清守禦千户许胜修砌永乐
中指挥胡善增筑周九里三十三步计一千一百三十
丈崇一丈八尺池东南北胥广十丈八尺而西即大江
也门六胥建楼下江防道驻守焉
   南豫州
宋永初二年分淮东为南豫州治历阳而淮西为豫州
泰始中淮西没复分淮东置南豫州齐太祖建元二年
卷四 第 13b 页 WYG1327-0050d.png
垣崇祖既破魏师上欲罢并二豫敕南兖州刺史柳世
隆曰比思江西萧索二豫两办为难议者多云省一足
一于事为便吾谓非乃乖谬卿以为云何可具以闻遂
省南豫州至永明二年王俭谓各自军府备禦为易即
败亦不虞奔突乃割扬州宣城淮南豫州历阳谯庐江
临江六郡复置南豫州焉齐太祖尝敕柳世隆曰历阳
城大恐不可卒治正宜断隔之深为保固处分百姓若
不将家守城单身亦难可委信也又曰吾更历阳外城
卷四 第 14a 页 WYG1327-0051a.png
若有贼至即勒百姓守之故应胜割弃也然则历阳难
守不逮宣城复障而必合历阳谯庐江为一者淮西之
淮东形胜故不获已也
   南兖州
齐南兖州刺史陈显达之镇魏师退太祖敕曰虏经破
散后当无复他关理但国家边防自应过存备豫宋元
嘉二十七年后江夏王作南兖徙镇盱𣅿沈司空亦以
孝建初镇彼政当以淮上要于广陵耳卿谓前代此处
卷四 第 14b 页 WYG1327-0051b.png
分云何今佥议皆云卿应据彼地吾未能决乃当以扰
动文武为劳若是公计不得惮之此金人所以必守盱
眙也太祖尝敕(南兖前/刺史)柳世隆曰彼郭既无关要用宜
开除使去金城三十丈故佳耳又曰民间若有丁多而
细口少者悉令戍非疑也又曰钟离间贼已渡淮卿好
参候之有急令诸小戍还镇不可贼至不觉也又曰定
攻寿阳吾当遣援军也盖其危急如此此宋季淮东淮
西之制置所以未为扼要也
卷四 第 15a 页 WYG1327-0051c.png
   石公山
元至元十二年世祖以宋兵皆聚扬州临安倚之为重
四月命阿珠分兵围守扬州庚申次真州败宋兵于珠
金沙斩二千馀级遂抵扬州造楼橹战具于瓜洲漕粟
于真州树栅以断其粮道宋都统姜才领步骑二万来
攻栅敌军夹河为阵阿珠麾骑士渡河击之战数合坚
不能却众军佯北才逐之遂奋而回击万矢雨集才军
不能支擒其副将张林斩万八千级七月庚午宋两淮
卷四 第 15b 页 WYG1327-0051d.png
镇将张世杰孙虎臣以舟师万艘驻焦山东每十船为
一舫联以铁锁以示必死阿珠登石公山望之舳舻连
接旌旗蔽江曰可烧而走也遂选强健善射者千人载
以巨舰分两翼夹射阿珠居中合势进击继以火矢烧
其蓬樯烟焰涨天宋兵既碇舟死战至是欲走不能前
军争赴水死后军散走追至圌山获黄白鹞船七百馀
艘自是宋人不复能军十月拜阿珠中书左丞相仍谕
守淮南时诸军进取临安阿珠驻兵瓜洲以绝扬州之
卷四 第 16a 页 WYG1327-0052a.png
援巴延所以兵不血刃而下宋者阿珠控制之力为多
十三年二月夏贵举淮西诸城来附阿珠谓诸将曰今
宋已亡独李庭芝未下以外助犹多故也若绝其声援
塞彼粮道尚恐东走通泰逃命江海乃栅扬之西北丁
村以扼高邮宝应之馈运贮聚湾头堡以备捍禦留屯
新城以逼泰州又遣千户巴延彻尔率甲骑三百助湾
头兵势且戒之曰庭芝水路既绝必从陆出宜谨备之
如丁村烽起当首尾相应断其归路六月甲戌姜才知
卷四 第 16b 页 WYG1327-0052b.png
高邮米运将至果夜出步骑五千犯丁村栅至晓巴延
彻尔来援所将皆阿珠牙下精兵旗帜画双赤月众军
望其尘连呼曰丞相来矣宋军识其旗才脱身走追杀
骑兵四百步卒免者不满十人壬辰庭芝挟才东走阿
珠追袭杀步卒千人庭芝仅入泰州遂筑垒守之七月
乙巳朱焕以扬州降乙卯泰州守将孙良臣开北门纳
降执庭芝才两淮悉平得府二州二十二军四县六十
七予尝登石公山江滨象山东小山也而系大江中焦
卷四 第 17a 页 WYG1327-0052c.png
山松山寥山暨北至万寿围沙东至圌山势尤要
   丁家洲
元至元十三年春正月阿珠自蕲趋江州宋兵部尚书
吕师夔知江州钱真孙降丙戍巴延至江州即以师夔
为江州守知南康军叶阊降殿前都指挥使知安庆府
范文虎亦纳款阿珠率舟师至安庆文虎出降巴延至
湖口遣千户宁玉系浮桥以渡二月壬寅朔至安庆授
文虎两浙大都督以文虎从子友信知安庆府事命万
卷四 第 17b 页 WYG1327-0052d.png
户乔圭戍之丁未次池州都统制张林以城降庚申发
池州壬戍次丁家洲宋平章贾似道都督诸路军马十
万号百万步军指挥使孙虎臣为前锋淮西制置使夏
贵以战舰二千五百艘横亘江中似道将后军巴延命
左右翼万户率骑兵夹江而进炮声震百里宋军阵动
贵先遁以扁舟掠似道船呼曰彼众我寡势不支矣似
道闻之仓皇失措遽鸣金收军军溃众军大呼曰宋军
败矣诸战舰居后者阿珠促骑召之挺身登舟手柁冲
卷四 第 18a 页 WYG1327-0053a.png
敌船舳舻相荡乍分乍合阿珠以小旗麾何玮李庭等
并舟深入巴延命步骑左右犄之追杀百五十馀里溺
死无算得船二千馀艘及其军资器仗符籍图印似道
东走扬州贵走庐州虎臣走泰州甲子攻太平州丁卯
知州孟之缙及知无为军刘权知镇巢军曹旺知和州
王喜胥以城降庚午师次建康之龙湾三月癸酉宋沿
江制置使赵溍遁此繇道士洑至黄天荡之大势也
   五狼山
卷四 第 18b 页 WYG1327-0053b.png
宋道州静海县南有狼山五山相连上接大江下达巨
海绝江南渡抵苏州常熟县福山镇顺江东至崇明沙
扬帆乘顺风南抵明州定海县陶隐居所谓狼五山对
句章岸是也唐僖宗时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等六十
九人收党众近万人攻陷苏常乘舟往来泛江入海转
掠二浙南及福建越数岁始平后钱氏杨氏李氏兵常
交战于山之前而明霸州文安盗刘七等亦歼此山
   石头城
卷四 第 19a 页 WYG1327-0053c.png
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
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此事后追录语吴
志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
建业山谦之丹阳记石头城吴时悉土坞义熙初始加
砖甓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形势险固有奇气亦谓
之石首城也盖至汉季而石头始城至晋季而石头城
始砖甓左思吴都赋戎车盈于石城戈船掩于江湖庾
信哀江南赋戎车屯于石城戈船掩于淮泗乃胥名石
卷四 第 19b 页 WYG1327-0053d.png
城矣刘逵吴都赋注石城石头坞也在建业西临江中
有库藏军储伏滔北征记石头城建康西界临江城也
是曰京师此偕丹阳记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语尤
可徵其形胜南史梁太清二年八月戊戌侯景举兵反
十月景袭谯州进攻陷历阳己酉自横江济采石辛亥
至建业又曰上使太子家令王质率兵三千巡江遏防
景至质无故自退历阳太守庄铁降西丰公大椿弃石
头城走又曰承圣三年三月辛巳王僧辨督诸军乘潮
卷四 第 20a 页 WYG1327-0054a.png
入淮壬午陈霸先于城西落星冈筑栅共攻景又侯景
传王僧辨等进营于石头城北景列阵挑战僧辨大破
之此偕苏峻事胥石头城形胜要害之證
   城山说
萧山县城山在县西九里中卑四高宛如城堞吴伐
越次查浦勾践保此拒吴名越王城又名越王台世
传山半有池名洗马泉中产嘉鱼吴意越乏水馈以
盐鱼越取双鱼答之遂解围而嘉靖浙江志曰疑山
卷四 第 20b 页 WYG1327-0054b.png
阴越王峥非兹山也予谓守越宜守浙江守山阴会
稽宜守萧山县守萧山宜守城山昔勾践战夫椒在
今太湖西北江南常州武进宜兴地南距槜李数百
里后都琅琊台在东武今山东诸城地胥深入北境
不少慑当其栖会稽也虽丁败衄决不舍滨江城山
南窜越王峥举越之城郭庙社而胥弃掷之也今按
越王峥一名栖山上有走马冈伏兵路支更楼洗马
池故址而地在山阴城西南九十里若繇此益南且
卷四 第 21a 页 WYG1327-0054c.png
不至如仙居白马山勾践避难诸说不止是亡越也
至浙江南路西城为范蠡敦兵城以其陵固可守故
谓固陵而既曰浙江南又曰大军船所置盖不离滨
江诸地近是若会稽山上北城子胥尝浮兵以守城
而子胥自守会稽山北城勾践自守城山即子胥庸
得亟浮兵乎世传范蠡筑山阴大城不筑北面盖其
气之了无所慑可知矣讵吴次查浦东距山阴城犹
百里又吴将不必尽子胥而城山适可拒守以伐其
卷四 第 21b 页 WYG1327-0054d.png
长驱会稽之谋乃遽望风促缩走匿二百馀里外乎
且越自无馀国于秦馀望南后拓地千里至勾践徙
治山北引属东海今山阴古城岭东距山阴城五十
里越王允常尝筑城故岭名古城庸讵知秦馀望南
非即指越王峥走马冈诸地非允常以上越诸王故
址而后始自越王峥徙古城又自古城徙今卧龙山
蕺山间乎予惧形势不审士了不知兵要后世必有
画宋高宗泊牡蛎滩航大浃江口出海理宗议都庆
卷四 第 22a 页 WYG1327-0055a.png
元之策者故为是说正之
   绛水
史记正义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东北十五里韩初
都平阳今晋州也应劭曰绛水出河东绛县西南胡
三省谓魏桓子韩康子之肘足盖各为都邑虑也而
引水经注谓绛水出绛县西南盖以故绛为言其水
出绛山东西北流而合于浍犹在绛县界中智伯所
谓汾水可以灌安邑或亦有之绛水可以灌平阳未
卷四 第 22b 页 WYG1327-0055b.png
识所繇而断之曰郡县离合川谷迁改有不可以一
时所睹为据者又引括地志谓绛水一名白今名沸
泉源出绛山飞泉奋涌扬波注悬积壑三十馀丈望
之极为奇观可接引北灌平阳城而断之曰郦道元
未尝至河东此盖因耳学而致疑括地志成于唐之
魏王泰泰太宗爱子罗致天下一时名儒以作此书
其考据宜精当取以为据予谓如括地志接引之说
则无水不可接引岂直汾水可灌安邑绛水可灌平
卷四 第 23a 页 WYG1327-0055c.png
阳已哉守陴者慎之馀详太原志晋水(水经注写景括/地志又精思出)
(接引/二字)
   三秦关隘
水经注诸葛孔明与步骘书曰仆前军在五丈原原在
武功西十里马冢在武功东十馀里有高势攻之不便
是以留耳盖斜水出衙岭北至郿注渭水又东径马冢
北此地里志载孔明与诸葛子瑜书者也又水经注孔
明与兄瑾书曰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重溪水纵横难
卷四 第 23b 页 WYG1327-0055d.png
用行军者逻候往来要道通人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
向陈仓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盖渭水
又东与阳溪合上承斜谷水水自斜谷分注绥阳溪北
届陈仓入者也又与瑾书曰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岸
以北阁道缘谷一百馀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
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彊
也又曰顷大水暴出赤岸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
邓伯苗一戍赤岸屯田一戍赤岸口但得缘岸与伯苗
卷四 第 24a 页 WYG1327-0056a.png
相闻而已盖孔明驻汉中出军扬声繇斜谷道令赵云
与邓芝往拒曹真而身攻岐山云芝兵弱敌彊失利于
箕谷此载蜀志赵云传者也云败退有军资馀绢孔明
使分赐将士云曰军士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
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此载赵云别传者也凡四牍胥
可注孙武子九地且可入关隘图又水经注载孔明笺
曰朝发南郑暮宿黑水四五十里盖汉水又东黑水注
之庾仲雍曰黑水去高桥三十里孔明笺四五十里皆
卷四 第 24b 页 WYG1327-0056b.png
指谓是水道则百里也亦可备汉水图又世传孔明远
涉帖曰师徒远涉道路甚艰自及褒斜幸皆无恙使还
驰此不复具附书
   关中
曹孟德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钟繇以侍中守
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繇至长安移书马腾韩遂
等为陈祸福各遣子入侍及官渡拒袁绍繇送马千馀
匹给军孟德报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
卷四 第 25a 页 WYG1327-0056c.png
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
军亦适当尔是时关中寔未定而腾遂等狐疑两端孟
德遂缘此以平邺并及自领冀州牧有说宜复置九州
者以为冀州所统既广天下易服将从之荀彧曰今若
依古制是为冀州所统悉有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
之地也公前屠邺城海内震骇今若一处被侵必谓以
次见夺人心易动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愿先定
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临楚郢须海内大定乃议古制
卷四 第 25b 页 WYG1327-0056d.png
此社稷长久之利也孟德报书曰微足下之相难所失
多矣盖冀部本不宜统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彧深惧关
中诸将缘此骚动也及南临楚郢之议挫于赤壁而后
西图关中遂帖服长安北诸郡又繇凉州燉煌以暨戊
己校尉此繇九州不置而关中诸将不早动之力也陈
同甫孟德论最为奇鸷而徐算其先后缓急之间犹有
宜早图者此埃彧嘉辈画之
   四正六隅
卷四 第 26a 页 WYG1327-0057a.png
明崇祯十一年三月新简兵部尚书杨嗣昌抵京议大
举平贼请以陜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
而专防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
抚分防而恊剿是谓十面之网而总督总理二臣随贼
所向专力征讨上深喜之中外亦冀其成功虽加赋人
不敢议其后以江北急总理熊文灿先议驻郧阳改驻
安庆而郧抚复留已牴牾前策及文灿受总理事即议
抚嗣昌阴主之而复上疏申已说言网张十面必以河
卷四 第 26b 页 WYG1327-0057b.png
南陜西为杀贼之地然陜有李自成惠登相等大部未
能剿绝法当驱关东贼不使合而使陜抚断商雒郧抚
断郧襄安抚断英六凤抚断亳颍而应抚之军出灵陜
保抚之军渡延津然后总理提边兵监臣提禁旅豫抚
提陈永福诸军并力合剿势期必尽若关中大贼透出
关东则秦督提曹变蛟等出关恊击其监司副将以下
悉以上方剑从事遂刻十年十二月至十一年二月为
灭贼期及文灿降刘国能张献忠谓抚必可恃竟不复
卷四 第 27a 页 WYG1327-0057c.png
言十面张网之策矣十二年昆明傅仲纶宗龙为兵部
尚书时熊文灿已罢宗龙言向者贼东西无定辅臣嗣
昌是以建分剿之策今各止其所臣请收势险节短之
效总理止辖楚豫秦督兼辖四川凤督兼辖安庆各率
所辖抚镇期十二月成功宗龙寻得罪其言亦率不雠
然而嗣昌之十面设网宗龙之势险节短胥可备画州
建镇议惜乎图之已晚任之又不得其人而讫以败亡

卷四 第 27b 页 WYG1327-0057d.png
 
 
 
 
 
 
 
 存研楼文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