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018-078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公易说卷十八     宋 朱鉴 撰
   作易
易大槩欲人恐惧脩省(杨与立语略/)
易有两义一是变易便是流行底一是交易便是对待
 底(同上/)
易文本是两下说在那里不可执定看(同上/)
易是虚设之辞不可以实迹论(同上/)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018-0786b.png
易难看无个言语可形容得盖爻辞是说个影象在那
 里无所不包
汉书易本隐以之显春秋推见至隐易与春秋天人之
 道也易以形而上者说出在那形而下者上春秋以
 形而下者说上那形而上者去(沈僩录/)
洁静精微之谓易自是不惹着事只悬空说一样道理
 不比似他书各着事上说所以后来道家取之与老
 子为类便是老子说话也不就事上说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018-0786c.png
洁静精微是不犯手(记曾云洁静精微是各自/开去不相沾○黄显子录)
洁静精微是不滞着一个物事
易自伏羲至伊川自成四样(杨与立编/)
伏羲易自是伏羲易文王易自是文王易孔子易自是
 孔子易
孔子之易非文王之易文王之易非伏羲之易伊川易
 传又自程氏之易也故学者且依古易次第先读本
 爻则见其本旨矣(黄显子录/)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018-0786d.png
圣人作易有说得极疏处甚散漫如大象盖是泛观天
 下万物取得来阔往往只髣髴有这意思故曰不可
 为典要又有说得极密处无缝罅盛水不漏如说吉
 凶悔吝处是也学者须是大着心胸方看得譬如天
 地生物极细巧者又有突兀粗拙者近赵子钦得书
 云语孟说极详易说太略此譬云烛笼添一条骨则
 障了一路明若能尽去其障使之统体光明更好盖
 着不得详说也(黄显子录/)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018-0787a.png
上古之时民心昧然不知吉凶所在故圣人作易教之
 卜筮吉则行之凶则避之此是开物成务之道故系
 辞云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正谓此也初但有占而无文往往如今人用火珠林
 起课者相似但用其爻而不用其辞则知古人占不
 待辞而后见吉凶至孔子又恐人不知其所以然故
 又复逐爻解之谓此爻所以吉者谓以中正也此爻
 所以凶者谓不当位也明言之使人易晓尔至如文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018-0787b.png
 言之类却是就上面发明道理非是圣人本意知此
 方可学易(潘时举录/)
先生曰看易须是看他未画卦爻以前是怎生模样却
 就这里看他许多卦爻象数非是杜撰都是合如此
 未画以前便是寂然不动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只是
 个至虚至静而已忽然在这至虚至静之中有个象
 方说出许多象数吉凶道理所以礼曰洁静精微易
 教也盖易之为书是悬空做出来底谓如书便真个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018-0787c.png
 有这政事谋谟方做出书来诗便真个有这人情风
 俗方做出诗来易却都无这已往底事只是悬空做
 底未有爻画之先在易则浑然一理在人则湛然一
 心既有爻画方见得这爻是如何这爻又是如何然
 而皆是就这至虚至静中做出许多象数道理出来
 此其所以灵若是似而今说得来恁地拖泥合水便
 都没理会处了(吕煇录/)
林少颖解放勋之放作推而放之四海之放比之程氏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018-0787d.png
 说为优人自有合读底书如大学语孟中庸等书岂
 可不读读此四书便知人之所以不可不学底道理
 与其为学之次序然后更看诗书礼乐某才见人说
 看易便知他错了未尝识那为学之序易自别是一
 个道理不是教人底书故记中只说先王崇四术顺
 诗书礼乐以造士不说易也语孟中亦不说易至左
 传国语方说然亦只是卜筮耳盖易本为卜筮作故
 夫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如程子/所说)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018-0788a.png
 以动者尚其变(已是卜筮了易以变者占故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
 (而玩/其占)以制器者尚其象(十三卦/是也)以卜筮者尚其占文
 王周公之辞皆是为卜筮后来孔子见得有是书必
 有是理故因那阴阳消长盈虚说出个进退存亡之
 道理来要之此皆是圣人事非学者可及也今人才
 说伏羲作易示人以天地造化之理便非是自家又
 如何得知伏羲意思兼之伏羲画卦时亦无意思他
 自见得个自然底道理了因借他手画出来耳故用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018-0788b.png
 以占筮无不应其中言语亦煞有不可晓者然亦无
 用尽晓盖当时事与人言语自有与今日不同者然
 其中有那事今尚存言语有与今不异者则尚可晓
 耳(如利用侵伐是事存而词可晓者只如比卦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之頖便不)
 (可/晓)某尝语学者欲看易时且将孔子所作十翼中分
 明易晓者看如文言中元者善之长之类如中孚九
 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亦不必理会鹤如何在阴其
 子又如何和且将那系辞传中所说言行处看此虽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018-0788c.png
 浅然却不到差了盖为学只要理会自己胸中事耳
 某尝谓上古之书莫尊于易中古后书莫大于春秋
 然此两书皆未易看今人才理会二书便入于凿若
 要读此二书且理会他大义易则是个尊阳抑阴进
 君子而退小人明消长盈虚之理春秋则是个尊王
 贱霸内中国而外夷狄明君臣上下之分(辅广录/)
问易曰圣人作易之初盖是仰观俯察见得盈乎天地
 之间者无非一阴一阳之理有是理则有是象有是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018-0788d.png
 象则其数便自在这里非特河图洛书为然盖所谓
 数者祗是气之分限节度处得阳必奇得阴必耦凡
 物皆然而图书为特巧而著耳于是圣人因之而画
 卦其始也只是画一奇以象阳画一耦以象阴而已
 但才有两则便有四才有四则便有八又从而再倍
 之便是十六盖自其无朕之中而无穷之数已具不
 待安排而其势有不容已者卦画既立便有吉凶在
 里盖是阴阳往来交错于其间其时则有消长之不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018-0789a.png
 同长者便为主消者便为客事则有当否之或异当
 者便为善否者便为恶即其主客善恶之辩而吉凶
 见矣故曰八卦定吉凶吉凶既决定而不差则以之
 立事而大业自此生矣此圣人作易教民占筮而以
 开天下之愚以定天下之志以成天下之事者如此
 但自伏羲而上但有此六画而未有文字可传到得
 文王周公乃系之以辞故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
 而明吉凶盖是卦之未画也因观天地自然之法象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018-0789b.png
 而画及其既画也一卦自有一卦之象象谓有个形
 似也故圣人即其象而命之名以爻之进退而言则
 如剥复之类以其形之肖似而言则如鼎井之类此
 是伏羲即卦体之全而立个名如此及文王观卦体
 之象而为之彖辞周公视卦爻之变而为之爻辞而
 吉凶之象益著矣大率天下之道只是善恶而已但
 所居之位不同所处之事既异而其几甚微只为天
 下之人不能晓会所以圣人因此占筮之法以晓人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018-0789c.png
 使人居则观象玩辞动则观变玩占不迷于是非得
 失之涂所以是书夏商周皆用之其所言虽不同其
 辞虽不可尽见然皆太卜之官掌之以为占筮之用
 有所谓繇辞者左氏所载尤可见古人用易处盖其
 所谓象者皆是假此众人共晓之物以形容此事之
 理使人知所取舍而已故自伏羲而文王周公虽自
 略而详所谓占筮之用则一盖即那占筮之中而所
 以处置是事之理便在那里了故其法若粗浅而随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018-0789d.png
 人贤愚皆得其用盖是文王虽是有定象有定辞皆
 是虚说此个地头合是如此处置初不黏着物上故
 一卦一爻足以包无穷之事不可只以一事指定说
 他里面也有指一事说处如利建侯利用祭祀之类
 其他皆不是指一事说此所以见易之为用无所不
 该无所不遍但看人如何用之耳到得夫子方始纯
 以理言虽未必是羲文本意而事上说理亦是如此
 但不可便以夫子之说为文王之说又曰易是个有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018-0790a.png
 道理底卦影易以占筮作许多理便也在里但是未
 便说到这处如楚词以神为君以祀之者为臣以寓
 其敬事不可忘之意固是说君臣但是先为他说事
 神然后及他事君意趣始得今人解说便直去解作
 事君底意思也不唤做不是他意但须是先与结了
 那一重了方可及这里方得本末周备易便是如此
 今人心性𥚹急更不待先说他本意便将道理来衮
 说了易如一个镜相似看甚物来都能照得如所谓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018-0790b.png
 潜龙只是有个潜龙之象自天子至于庶人看甚人
 来都使得孔子说作龙德而隐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
 其不可拔潜龙也便是就事上指杀说了然会看底
 虽孔子说也活也无不通不会看底虽文王周公说
 底也死了须知得他是假托说是包含说假托说不
 惹着那事包含是说个象在这里无所不包又曰卦
 虽八而数须是十八是阴阳数十是五行数一阴一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018-0790c.png
 阳便是二以二乘二便是四以四乘四便是八五行
 本只是五而有十者盖是一个便包两个如木便包
 甲乙火便包丙丁土便包戊己金便包庚辛水便包
 壬癸所以为十彖辞文王作爻辞周公作是先儒从
 来恁地说且得依他谓爻辞为周公者盖其中有说
 文王不应是文王自说也
问卦下之辞为彖辞左传以为繇辞何也先生曰此只
 是彖辞故孔子曰智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如元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018-0790d.png
 亨利贞乃文王所系卦下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此
 名彖辞彖断也陆氏音中语所谓彖之经也大哉乾
 元以下孔子释经之辞亦谓之彖所谓彖之传也爻
 下之辞如潜龙勿用乃周公所击之辞以断一爻之
 吉凶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大象之传潜
 龙勿用阳在下也所谓小象之传皆孔子所作也天
 尊地卑以下孔子所述击辞之传通论一经之大体
 凡体凡例无经可附而自分上系下系也左传所谓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018-0791a.png
 繇字从系疑亦是言系辞系辞者于卦下系之以辞
 也(董铢录/)
又云今人读易当自分为三等伏羲自是伏羲之易文
 王自是文王之易孔子自是孔子之易读伏羲之易
 如未有许多彖象文言说话方思得易之本意只是
 要作卜筮用也伏羲画八卦那里有许多文字言语
 只是画八个卦(此处有错后来亲/问过答见别处)某卦有某象而已
 大要不出阴阳刚柔吉凶消长之理时亦未尝说破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018-0791b.png
 只是教人知得此卦如此者吉彼卦如彼者凶及文
 王周公分为六十四卦添入乾元亨利贞坤元亨利
 牝马之贞早是非伏羲之意也是文王周公自说他
 一般道理了时犹是就人占处说如卜得乾卦则大
 亨而利于正及孔子系易作彖象文言则元亨利贞
 为乾之四德又非文王之易矣到得孔子尽是说道
 理然犹因卜筮而言也就卜筮上发出许多道理教
 人晓得所以吉凶卦爻好则吉不好则凶卦爻大好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018-0791c.png
 而自家之德相当则吉卦爻虽吉德不足亦凶爻虽
 凶而德足以胜之亦吉反复就卜筮上发诲人底道
 理如需于泥致寇至此爻自不好象却曰敬慎不败
 也盖爻虽不好占者知慎畏则亦不至于败盖需者
 待也需有可待之时故就需之时思患预防而不至
 于败也此则圣人就占处发明诲人之理也
某尝谓虽使圣人复生亦只将六经语孟之所载者循
 而行之必不更有所作为伏羲再出依前只画八卦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018-0791d.png
 文王再出依前只衍六十四卦禹再出依前只是洪
 范九畴外此更有甚差异事
问伏羲画卦以写阴阳之变化文王周公作繇爻辞以
 断天下之疑孔子作彖象以推明事物当然之理然
 爻画既具而三者已备乎其中前圣后圣互相发明
 耳答云此说近之然亦未尽(答林学蒙/)
问以伏羲易观之则看先天图如寒暑往来阴阳代谢
 若有推排而又莫知其所以然者以文王周公易观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018-0792a.png
 之则六十四卦之名乃十八变以后之私记三百八
 十四爻乃三变奇耦之私记潜龙牝马等物如今之
 卦影勿用利有攸往等语如今断卦之文以孔子易
 观之则卦名者时也事也物也初二三四五上者位
 也而初上又或为始终之义九六者人之才也处某
 事居某时用某物其才位适其所当则吉不然则凶
 答云此说近之然既知此而又不免为前段之支蔓
 穿凿何邪(同上/)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018-0792b.png
问易有取两卦象以为法者有取卦名之义而思所以
 处之者有取二义而思所以处之者答云亦不必如
 此笼罩(同上/)
刘砺问云圣人作易只是明个刚柔阴阳吉凶消长之
 理而已先生曰虽是如此然伏羲作易只是画八个
 卦如此何尝明说阴阳刚柔吉凶之理然其中却具
 此道理想得古人教人也不甚说只说个方法如此
 教人依而行之如此则吉如此则凶如伏羲八卦那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018-0792c.png
 个有甚么言说
圣人作易以立人极其义以君子为主故为君子谋而
 不为小人谋观泰否剥复名卦之意则可见矣而曰
 古今岂有无小人之国哉呜呼作易者其知道乎其
 不知易者甚哉(郑公艺圃折衷辨/)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亦无一节无非天理流行易三百
 八十四爻时义便正是就日用上剖析个天理流行
 底条目(陈淳录/)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018-0792d.png
问子贡既得闻之后叹其不可得闻何也曰子贡亦用
 功至此方始得闻若未行得浅近者便要知得他高
 深作甚么教圣人只管说这般话亦无意思天地造
 化阴阳五行之运若只管说要如何圣人于易方略
 说到这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只看这处便见圣人
 罕曾说及(徐宇录/)
胡叔器问谢氏文章性天道之说先生何故不取曰程
 先生不曾恁地说程先生说得实它说得虚陈安卿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018-0793a.png
 问先生不取谢氏说者莫是为它说只理会文章则
 性天道在其问否曰也是性天道只在文章中然圣
 人教人也不恁地子贡当时不曾恁地说如天命之
 谓性便是分明指那性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便是说
 天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便
 是说性与天道只是不迎头便恁地说
天下道理只是一个包两个易便只说到八个处住洪
 范说到十数住五行五个便有十个甲乙便是两个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018-0793b.png
 木丙丁便是两个火戊己便是两个土金水亦然所
 谓兼三才而两之便都是如此(黄义刚录/)
如公说易只大纲说个三百八十四爻皆天理流行若
 恁地一部周易只一句便了圣人何故作许多十翼
 从头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圣
 贤之学非老氏之比老氏说通于一而万事毕其他
 都不说少间和那一又都要无了方好学者固是要
 见总会处如今只说个总会处如与点之类只恐孤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018-0793c.png
 单没合杀下梢流入释老去如何会有咏而归底意
 思(同上/)
石洪庆问易数先生云都不要说圣人之画数何以如
 此譬之草木皆是自然恁地生不待安排数亦是天
 地间自然底物事才说道圣人要如何便不是了(潘/时)
 (举录/)
大凡易数皆六十三十六对二十四三十二对二十八
 皆六十也以十甲十二辰亦揍到六十也钟律以五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018-0793d.png
 声十二律亦积为六十也以此知天地之数皆至六
 十为节(余大雅录/)
初三日夜问学易曰恁底说也得然圣人自说易之无
 穷不成只是圣人用了他人无用处今曰易道以何
 为易只是吉凶消长天理人事是也(黄显子录/)
又问七十从心学易无大过曰圣人自言易之难尽若
 如此看却是低小了圣人(同上/)
问时与位古易无之自孔子以来方说出此义曰易虽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018-0794a.png
 说时与位亦有无时义可说者(廖德明录/)
   读易
大抵易之卦爻上自天子下至于士庶人皆有用处(杨/与)
 (立语略/)
学之正而心有不正者鲜矣学之邪而行有得者亦鲜
 矣故讲学虽所以为正心之要而学之邪正其击于
 所行之得失而不可不审者又如此易曰正其本万
 事理差之毫釐缪以千里惟望圣明之留意焉(已酉/拟上)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018-0794b.png
 (封事/)
读易之法先读正经不晓则将彖象系辞来解又曰易
 爻辞如签辞(甘节录/)
问读易未能浃洽何也先生曰须是此心虚明宁静自
 然道理流通方包罗得许多义理盖易不比诗书他
 是说尽天下后世无穷无尽底事理只一两字便是
 一个道理又人须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
 各有一理精审端正今既未尽经历非是此心大段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018-0794c.png
 虚明宁静时如何见得此不可不自勉也(董铢录/)
大凡读易到精熟后颠倒说来皆合不然则是死说耳
 (杨与立语略/)
问易如何读答云只要虚其心以求其义不要执已见
 读其他书亦然(金去伪录/)
竹几横陈处韦编半掩时寥寥三古意此地有深期(玩/易)
 (斋/)
因看赵子钦易说云读古人书看古人意须是不出他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018-0794d.png
 本来格当须看古人所以为此书者何为初间是如
 何后来又如何若如屈曲之说却是圣人做一个谜
 与后人猜搏决不是如此圣人之意简易条畅通达
 那尚恁地屈曲缠绕费尽心力以求之易之书不待
 自家意起于此而其安排已一一有定位(叶贺孙录/)
又曰易难看不比他书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
 说龙非真龙若他书则真是实孝悌便是孝悌仁便
 是仁易中多有不可晓处如王用亨于西山此却是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018-0795a.png
 享字只看王用亨于帝吉则知此是祭祀山川底意
 思如公用亨于天子亦是享字盖朝觐燕飨之意易
 中如此类甚多后来诸公解只是以己意牵强附合
 终不是圣人意易难看盖如此(同上/)
黄显子问易曰如今不曾经历得许多事过都自揍他
 道理不着若便去看也卒未得他受用孔子晚而好
 易可见这书卒未可理会如春秋易都是极难看底
 文字(同上/)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018-0795b.png
宇问五十以学易章集注先生举史记作假我数年云
 是时孔子年老已及七十欲赞易故发此语若作五
 十以学易全无意思问孔子少年不学易到老方学
 易乎曰作彖象文言以为十翼不是此时方读易也
 (徐宇录/)
问学易无大过圣人何以有过曰只是圣人不自足之
 意圣人此般话也如道者三我无能圣仁吾岂敢不
 是圣人能如此更谁能如此程子谓学易者无大过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018-0795c.png
 文势不然此章五十字误然章之大旨只在无大过
 不在五十上
看易须着四日看一卦一日看卦辞彖象两日看六爻
 一日统看方子细因吴宜之记不起云然(李闳祖录/)
旧与朋友说话每怪其不解人意而不知其所以然者
 近方觉得学者读了书听了话皆不曾着心记当䌷
 绎玩味至有两年看一部易传却不能解得𦂳要处
 虽其根钝使然亦是不肯用力乃知横渠教人读书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018-0795d.png
 必欲成诵真是学者第一义须是如此已上方有着
 力处也(答张洽/)
读书如论孟是直说日用眼前事文理无可疑先儒说
 得虽浅却别无穿凿坏了处如诗易之类则为先儒
 穿凿所坏使人不见当来立言本意此又是一种功
 夫直是要人虚心平气本文之下打叠教空荡荡地
 不要留一字先儒旧说莫问他是何人所说所尊所
 亲所憎所恶一切莫问而唯本文本意是求则圣贤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018-0796a.png
 之指得矣若于此处先有私主便为所蔽而不得其
 文意之正此犹夏虫井蛙所以卒见笑于大方之家
 也(答吕祖俭/)
器远问格物当穷究万物之理令归一如何曰事事物
 物各自有理如何硬要捏合得只是才遇一事即就
 一事竟究其理少閒多了自然会贯通如一案有许
 多器用逐一理会得少閒便自见得都是案上合有
 底物事若是要看一件晓未得又去看一样看那个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018-0796b.png
 未了又看一个到后一齐都晓不得如人读书初未
 理会得却不去究心理会问他易如何便说中间说
 话与书甚处相类问他书如何便云与诗甚处相类
 一齐都没理会所以程子说所谓穷理者非欲尽穷
 天下之理又非是止穷得一理便到积累多后自当
 脱然有悟处此语是亲切(叶贺孙录/)
今将六经做时文最说得无道理是易与春秋他经犹
 自可(徐容录/)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018-0796c.png
先生问此去做甚工夫对曰正欲请教先易后诗可否
 先生曰既尝看诗不若先诗后易(吴必大录/)
示及两卷各已批注对还幸细考之语孟更须宽心细
 意看令通彻易则恐未易读如此穿凿似枉费心力
 也盖易本卜筮之书故先王设官掌于太卜而不列
 于学校学校所教诗书礼乐而已至孔子乃于其中
 推出所以设卦观象系辞之旨而因以识夫吉凶进
 退存亡之道盖圣人当时已晓卜筮之法与其词意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018-0796d.png
 所在(如说田狩即实是田狩说祭祀即实是/祭祀征伐昏媾之类皆然非譬喻也)故就其
 间推此理耳若在今日则已不得其法又不晓其词
 而暗中摸索妄起私意窃恐便有圣贤复生亦未易
 通与其虚费心力于此不若且看诗书礼乐之为明
 白而易知也然大学论孟中庸又在四者之先须都
 理会得透彻方可略看易之大指亦未为晚今论语
 尚尔未通岂宜遽及此邪(答黎沈季/)
易难看学者不若且看大学中庸语孟诗书较好商量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018-0797a.png
 (杨与立语略/)
问看易答云未好看易易自难看易本因卜筮而设推
 原阴阳消长之理吉凶悔吝之道先儒讲解失圣人
 意处多待用心力去求是费多少时光不如且先读
 论语等书某枉费多年工夫近来于诗易略得圣人
 之意今学者不如且看大学语孟中庸四书且就见
 成道理精心细求自应有得(徐宇录/)
某尝说诗书是隔一重两重说易春秋是隔三重四重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018-0797b.png
 说春秋义例易爻象虽是圣人立下今说者用之各
 信已见然于人伦大纲皆通但未知曾得圣人当初
 本说否且不如让渠如此说且存取大意得三纲五
 常不至废坠足矣今欲直得圣人本意不差未须理
 会他经先须于论语孟子中专意
说及读易曰易是个无形影底物不如且先读诗书礼
 却𦂳要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陈淳录/)
易只是空说个道理只就此理会能见得如何不如诗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018-0797c.png
 书执礼皆雅言也一句便是一句一件事便是一件
 事(同上/)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未始及易夫子常所教人只是如
 此今人便先为一种玄妙之说(廖德明录/)
学者欲看易曰圣人不曾教学者看易诗书执礼皆以
 为教独不及易至于假我数年卒以学易乃是圣人
 自说非学者事盖易是个极难理会底物事非他书
 之比如古者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只是以此四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018-0797d.png
 者亦不及于易盖易只是个卜筮书藏于太史太卜
 以占吉凶亦未有许多说话及孔子始取而敷绎为
 十翼彖象系辞文言杂卦之类方说出道理来当初
 只是卜筮之书耳
苏宜久辞归问归去意欲观易如何曰而今若教公读
 易只看古注及近世数家注又非某之本心若必欲
 教公依某之易看某底又只说得三分自有六七分
 晓不得亦非所以为教如此看来则易便是个难理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018-0798a.png
 会底物事卒急看未得不若且未要理会圣人云诗
 书执礼皆雅言也看来圣人教人不过只是此数者
 (沈僩录/)
先生因苏丈问要看易谓之曰易难看而今道要教公
 依先儒解看则非某之本心道要教公依某底看则
 又也不敢说如某说底也只说得三四分有七八分
 理会不得所以说易难看圣人所谓诗书执礼皆雅
 言也今既看诗了且看书或看礼礼头绪多亦难看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018-0798b.png
 某思得一说欲看礼且看温公书仪盖他是推古礼
 为之其中虽有得失然于今日便可得用如冠昏丧
 祭之类皆可行若能先看此则古礼少閒亦自易理
 会记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
 学杂服不能安礼此之谓也(吕煇录/)
先生因与朋友言及易曰易非学者之急务也某平生
 也费了些精神理会易与诗然其得力则未若语孟
 之多也易与诗中所得似鸡肋焉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0018-0798c.png
所示易说足见玩意之深不胜叹服此经旧亦尝伏读
 然每病其未有入处乃承见喻使反复其论盖久不
 知其所以对也顾厚意不可以终辞姑以己意略疏
 其后未知当否惟高明裁之复有以警诲之则幸甚
 大抵圣经惟论孟文词平易而切于日用读之疑少
 而益多若易春秋尤为隐奥而难知者是以平日畏
 之而不敢轻读也(答赵善佐/)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0018-0798d.png
 
 
 
 
 
 
 
 文公易说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