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018-07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公易说卷十五     宋 朱鉴 撰
   文言传
伏羲自是伏羲易文王自是文王易孔子自是孔子易
 伏羲分卦乾南坤北文王卦又不同故曰周易元亨
 利贞文王以前只是大亨而利于正至孔子方解作
 四德易只是尚占之书(廖德明录/)
文言上不必大故求道理看来只是恊韵说将去潜龙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018-0717b.png
 勿用何谓也以下大槩各就他要说处便说不必言
 专说人事天道伊川说乾之用乾之时乾之义难分
 别到了时似用用似义
周贵卿问元亨利贞以此四者分配四时却如何云乾
 之德也曰它当初只是说大亨利于正不以分配四
 时孔子见此四字好后始分作四件说孔子之易与
 文王之易略自不同伏羲易自是伏羲易文王易自
 是文王易孔子易自是孔子易(黄义刚录/)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018-0717c.png
乾之元亨利贞本是谓筮得此卦则大亨而利于守正
 而彖辞文言皆以为四德熹尝疑如此等类皆是别
 立说以发明一意至如坤之利牝马之贞则发得甚
 相似矣(杨道夫录/)
元亨利贞在这里都具了杨宗范却说元亨属阳利贞
 属阴此却不是乾之利贞是阳中之阴坤之元亨是
 阴中之阳(㬊渊录/)
致道问元亨利贞曰元是未通底亨利是未收成底贞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018-0717d.png
 是已成底譬如春夏秋冬冬夏便是阴阳极处其间
 春秋便是过接处(林恪录/)
文王本说元亨利贞为大亨利正夫子以为四德梅蕊
 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物生为元
 长为亨成而未全为利成熟为贞(甘节录/)
乾之元亨利贞天道也人得之则为仁义礼智之性(袭/盖)
 (卿录/)
先生又曰仁为四德之首而智则能成始而成终犹元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018-0718a.png
 为四德之长然元不生于元而生于贞盖天地之化
 不翕聚则不能发散也仁智交际之间乃万化之机
 轴此理循环不穷吻合无间不贞则无以为元也(董/铢)
 (录/)
以天道言之为元亨利贞以四时言之为春夏秋冬以
 人道言之为仁义礼智以气候言之为温凉燥湿以
 四方言之为东西南北(甘节录/)
生底意思是仁杀底意思是义发见嘉会是礼收(又记/是深)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018-0718b.png
 (字/)藏不测是智(同上/)
又曰温底是元热底是亨凉底是利寒底是贞(同上/)
问知觉是仁中之一件否久之曰生底是仁乂曰仁义
 礼智是四个根子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是根上所发
 底苗又曰生是元长是亨收敛是利藏是贞只是一
 个气理无形故就气上看理也是恁地次日又曰仁
 是根爱是苗又曰古言仁多以慈祥岂弟易则曰安
 土敦乎仁故能爱何尝以知觉为仁乂曰程子曰仁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018-0718c.png
 是理此说太虚如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此说
 却是𦂳要底节问仁如何包四者荅曰易便说得好
 元者善之长义礼智莫非善这个却是善之长又曰
 义礼智无仁则死矣何处更讨义礼智来(同上/)
问文言四德一段先生曰元者善之长以下四句说天
 德之自然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以下四句说人事之
 当然元只是善之长万物生理皆始于此众善百行
 皆统于此故于时为春于人为仁亨是嘉之会此句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018-0718d.png
 自来说者多不明嘉美也会犹齐也嘉会众美之会
 犹言齐好也春天发生万物未大故齐到夏时洪纤
 高下各各畅茂盖春方生育至此乃无一物不畅茂
 其在人则礼仪三千事事物物大大小小一齐到恰
 好处所谓动容周旋皆中礼故于时为夏于人为礼
 (周子遂/唤作中)利者为义之和万物至此各遂其性事理至
 此无不得宜故于时为秋于人为义贞者乃事之干
 万物至此收敛成实事理至此无不的正故于时为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018-0719a.png
 冬于人为智此天德之自然其在君子所当从事于
 此者则必体仁乃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
 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此四句倒用上面四个字极
 有力体者以仁为体仁为我之骨我以之为体仁皆
 从我发出故无物不在所爱所以能长人嘉会足以
 合礼者言须是美其所会也欲其所会之美当美其
 所会盖其厚薄亲疏尊卑小大相接之体各有节文
 无不中节即所会皆美所以能合于礼也利物足以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018-0719b.png
 和义者使物物各得其利则义无不和物各得其宜
 不相妨害自无乖戾而各得其分之和所以为义之
 和也苏氏说利者义之和却说义惨杀而不和不可
 徒义须着些利则和此则义是一物利又是一物义
 是苦物恐人嫌须着些利令甜此不知义之言也义
 中自有利使人而皆义则不遗其亲不后其君自无
 不利非和而何贞固足以干事者贞正也知其正之
 所在固守而不去故足以为事之干干事言事之所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018-0719c.png
 依以立盖正而能固万事依此而立在人则是智至
 灵至明是是非非确然不可移易不可欺瞒所以能
 立事也干如板筑之有桢干今人筑墙必立一木于
 中为骨俗谓之夜叉木无此则不可筑横曰桢直曰
 干无是非之心非知也知得是是非非之正坚固确
 守不可移易故曰知周子则谓之正也(董铢录/)
问周子不言礼智而言中正如何先生曰礼智说得犹
 宽中正则切而实矣且谓之礼尚或有不中节处若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018-0719d.png
 谓之中则无过不及无非礼之礼乃节文恰好处也
 谓之智尚或有正不正若谓之正则是非端的分明
 乃智之实也(同上/)
先生曰伊川语录中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说得
 太深无捉摸处易传其手笔只云四德之元犹五常
 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又曰仁者天下之
 公善之本也易传只此两处说仁说得极平实学者
 当精看此等处(同上/)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018-0720a.png
春秋传言元即仁也仁人心也固有此理然不知仁如
 何却唤做元如程先生曰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
 不善易传曰成而后有败败非先成者也得而后有
 失非得何以有失也便说得有根源(金去伪录/)
道夫问伊川云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
 言则包四者曰须是先识得元与仁是甚物事更就
 自家身上看甚么是仁甚么是义礼智既识得这个
 便见得这一个能包得那数个若有人问自家如何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018-0720b.png
 一个便包得数个只荅云只为是一个问黄干曰公
 于此处见得分明否曰向来看康节诗见得这意思
 如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正与程子
 所谓静后见万物皆有春意同且如这个卓子安顿
 得恰好时便是仁盖无乖戾便是生意穷天地亘古
 今只是一个生意故曰仁者与物无对以其无往非
 仁此所以仁包四德也曰如此体仁便不是便不是
 生底意思卓子安顿得恰好只可言中不可谓之仁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018-0720c.png
 元只是初底便是如木之萌如草之芽其在人如恻
 然有隐初来底意思便是所以程子谓看鸡雏可以
 观仁为是那嫩小底便有仁底意思在问如所谓初
 来意思便是不知思虑之萌不得其正时如何曰这
 便是地头着贼便是那元字上着贼了如合收敛而
 不曾收敛时便是利底地头着贼了如合贞静时不
 能贞静便是正底地头着贼了以一身观之元是头
 亨便是手足利便是胸腹贞便是元气所归宿处所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018-0720d.png
 以人头亦谓之元首穆姜亦曰元者体之长也今若
 能知得所谓元之元元之亨元之利元之贞上面一
 个元字便是包那四个下面元字则是偏言则一事
 者恁地说则太煞分明了须要知得所谓元之元亨
 之元利之元贞之元者盖见得此则知得所谓只是
 一个也若以一岁之体言之则春便是元然所谓首
 夏清和便是亨之元孟秋之月便是利之元到那初
 冬十月便是贞之元也只是初底意思便是道夫曰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018-0721a.png
 如先生之言正是程子说复其见天地之心复之初
 爻便是天地生物之心也曰今只将公所见看所谓
 心譬如榖种生之性便是仁阳气发处乃情也观之
 便见久之复曰正如天官冢宰以分职言之特六卿
 之一耳而曰建邦之六典则乂统六卿也(杨道夫录/)
先生问干以仁包四者之义干曰康节先生诗云天根
 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程先生亦云静后见
 万物皆有春意且如一卓一椅安顿得是便是仁盖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018-0721b.png
 无乖戾便是生意故曰仁者与物无对以其无往非
 仁此仁之所以包四者也先生曰一卓一椅安顿得
 是只可谓之中不可谓之仁要理会得仁当就初生
 处看便见得仁字分明以人身观之元是头亨是胸
 腹利贞是元气归宿处所以人头谓之元首穆姜亦
 曰元者体之长也如春夏秋冬春为一岁之首由是
 而为夏由是而为秋为冬皆自此生出所以谓仁包
 四德者只缘四个是一个以元亨利贞言之只是一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018-0721c.png
 个元却有元之元元之亨元之利元之贞上四个元
 字便是包四德下一个元便是主一事又有亨之元
 利之元贞之元晓得此意则仁包四者尤明白亨之
 元者夏四月初是也利之元者秋七月初是也贞之
 元者冬十月初是也程先生亦谓鸡雏可以见仁者
 亦是看其初生意思也问物理固如此就人心思虑
 上观之如何先生曰思虑方萌持守得定便是仁如
 思虑方萌时错了便是贼其仁当施为时错了便是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018-0721d.png
 贼其礼当收敛时错了便是贼其义当贞静时错了
 便是贼其智凡物皆有个如此道理
所论春不可以包夏秋冬亦未然若如所论则是元字
 是总说下面须更添一字与亨利贞别为四德矣岂
 理也邪(荅林德久/)
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德此
 段只于易元者善之长与论语言仁处看若天下之
 动贞夫一者也则贞又包四者周易一书只说一个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018-0722a.png
 利则利又大也元者善之长也善之首也亨者嘉之
 会也好底会聚也义者宜也利即义也万物各得其
 所义之合也干事事之骨也犹言体物也看此一段
 须与太极图通看四德之元安在甚处剥之为卦在
 甚处乾天也一段在甚处方能通成一片不然则不
 贯通少间看得如此了犹未是受用处在(此因问近/思录首数)
 (条○叶/贺孙录)
光祖问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一事专言包四者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018-0722b.png
 曰元是初发生出来生后方会通通后方始向成利
 者物之遂方是成得六七分到贞处方是十分此偏
 言也然发生中已具后许多道理此专言也(叶贺孙/录)
道夫问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
 仁也此也只是先生向所谓初之意否曰万物之生
 天命流行自始至终无非此理但初生之际淳粹未
 散尤易见耳只如元亨利贞皆是善而元则为善之
 长亨利贞皆自那里来仁义礼智亦皆善也而仁则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018-0722c.png
 为万善之首义礼智皆从这里出耳(杨道夫录/)
或问论语言仁处先生云理难见气易见但就气上看
 便见如看元亨利贞是也元亨利贞也难看且看春
 夏秋冬春时尽是温厚之气仁便是这般气象夏秋
 冬虽不同皆是阳春生育之气行乎其中故偏言则
 一事专言则包四者(郑南升录/)
又曰天之生物便有春夏秋冬阴阳刚柔元亨利贞在
 人则为仁义礼智是个胚扑里便有这底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018-0722d.png
仁义礼智只把元亨利贞春夏秋冬看便见知觉自是
 智之事在四德是贞字而知所以近乎仁便是四端
 循环处若无这智便起这仁字不得
元亨利贞只就物上看亦分明所以有此物便有此气
 所以有此气便有此理所以易传只说元者万物之
 始(云/云)不说气只说物者言物则气与理皆在其中至
 云天地间无无理之气所以有此气者以其有此理
 也(杨至录/)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018-0723a.png
元亨利贞理也有这四段气也有这四段理便在气中
 两个不曾相离
元亨利贞仁义礼智金木水火春夏秋冬将这四个只
 管涵泳玩味尽好
故曰乾元亨利贞他把乾字当君子(㬊渊录/)
问元者善之长曰元亨利贞皆善也而元为四者之长
 是善端初发见也
元亨利贞有次第仁义礼智因感而发则无次第曰发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018-0723b.png
 时无次第生时却有次第(萧佐录/)
气无始无终是从元处说起元之前又是贞了如子时
 是今日子之前又是昨日之亥无空缺时然天地间
 有个局定底如四方是也有个推行底如四时是也
 理都如此元亨利贞只就物上看亦分明所以有此
 物便有此气所以有此气便有此理故易传只说元
 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
 物之成不说气只说物者言物则气与理皆在其中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018-0723c.png
 伊川所说四句自动不得只为遂字成字说有未尽
 熹略添字说尽(舒高录/)
易中言元者善之长说得最亲切无渗漏仁义礼智莫
 非善这个却是善之长仁是有滋味底物事说做知
 觉时知觉却是无滋味底物事仁则有所属如孝弟
 慈和柔爱皆属仁
元亨播群品利贞固灵根非诚谅无有五性实斯存世
 人逞私见凿智道弥昏岂若林居子幽探万化原(斋/居)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018-0723d.png
 (感兴诗/)
先生问道夫曰公别看甚文字曰只看近思录今日问
 个明日复将温寻子细熟看曰如适间所说元亨利
 贞是一个道理之大纲目须当时复将来子细研究
 如濂溪通书只是反覆说这一个道理盖那里虽千
 变万化千条万绪只是这一个做将去(杨道夫录/)
体仁如体物相似人在那仁里做骨子故谓之仁仁只
 是个道理须着这人方体得他做得他骨子比而效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018-0724a.png
 之之说却觉不是
伊川说利物足以和义觉见它说得糊涂如何唤做和
 合于义四句都说不力(㬊渊录/)
问孟子言仁义礼智义在第二太极图以义为利却成
 在第三曰礼是阳故云亨谓之仁义礼智犹东西南
 北所谓元亨利贞犹东南西北一个是对说一个是
 从一边说(林夔孙录/)
元亨利贞只就物上看所以有此物便有是气所以有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018-0724b.png
 此气便有是理都在这里伊川元者万物之始亨者
 万物之通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四句自动
 不得只为遂字成字说不尽故某略添字说教尽八
 兄云自易说元亨利贞了直至濂溪康节始发出来
 佛书中说六根六尘六识四大十二缘生之类皆极
 精巧故前辈学佛者必谓此孔子所不及今学者且
 便截断必欲穷究其说恐不能得己身出来(实际理/地不染)
 (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018-0724c.png
仁为四德之首而智则能成始而成终犹元为四德之
 长然元不生于元而生于贞盖天地之化不翕聚则
 不能发散也
曾祖道问元亨利贞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先生
 云元者乃天地生物之端乾言大哉乾元万物资之
 以始至哉坤元万物资之以生乃知元者天地生物
 之端倪也元者生意在亨则生意之长在利则生意
 之遂在贞则生意之成若言仁便是这意思仁本是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018-0724d.png
 生意乃恻隐之心也苟伤著这生意则恻隐之心便
 发若羞恶也是仁去那义上发若辞逊也是仁去那
 礼上发若是非也是仁去那智上发若不仁之人安
 得更有礼智信(黄先之录/)
先生曰乾之四德元譬之则人之首也手足之运动则
 有亨之意思利则配之胸脏贞则元气之所藏也又
 曰以五脏配之尤明白且如肝属木木便是元心属
 火火便是亨肺属金金便是利肾属水水便是贞(杨/道)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018-0725a.png
 (大录/)
元之为义不专主于生熹窃详此语恐有大病请观诸
 天地而以易彖文言程传反复求之当见其意若必
 以此言为是则宜其不知所以为善之长之说矣此
 乃义理根源不容有毫釐之差窃意高明非不知此
 特命辞之未善尔(与张栻/)
元者用之端而亨利贞之理具焉至于为亨为利为贞
 则亦元之为尔此元之所以包四德也若分而言之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018-0725b.png
 则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其体用固有在矣恐亦
 不得如龟山之说也(以用言则元为主以体言/则贞为主○答方士繇)
时举问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元亨是春夏利贞是
 秋冬秋冬生气既散何以谓之收敛先生曰其气已
 散收敛者乃其理耳曰冬问地下气暖便也是气收
 敛在内先生曰上面气自散了下面暖底乃自是生
 来却不是已散之气也
黄干问利贞诚之复如先生注下言复如伏藏先生曰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018-0725c.png
 复只是四来这个是周先生添这一句孔子只说乾
 道变化各正性命又曰这个物事(又记物事二/字是气字)流行
 到这里来这里住著却又复从这里做起又曰如母
 子相似未生之时母无气不能成其子既生之后子
 自是子母自是母又曰如树上开一花结一子未到
 利贞处尚是运下面气去荫(又记是/养字)他及到利贞处
 自不用养(又记养字/是恁地字)又问自一念之萌以至于事之
 得其所是一事之元亨利贞先生应而曰他又自这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018-0725d.png
 里做起所谓生生之谓易也是恁地又记曰气行这
 里住著便立这里既立在这里则又从这里做起(甘/节)
 (录/)
又问元亨利贞乾之四德仁义礼智人之四德然亨却
 是礼次序却不同何也先生曰此仁义礼智犹言春
 夏秋冬也因问李子思易说以诚敬二字说乾坤如
 何先生曰其说乾坤二卦本于诚敬就其说中此条
 为善盖渠以乾卦云闲邪存其诚坤卦云敬以直内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018-0726a.png
 故说及诚敬耳(董铢录/)
问太极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本无先后曰此四句配
 金木水火土而言中有礼底道理正有智底道理如
 乾之元亨利贞元即仁亨即中利即义贞即正皆是
 此理
问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何也曰中正仁义皆
 谓发用处正者中之质义者仁之断中则无过不及
 随时以取中正则当然之定理仁是恻隐慈爱之处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018-0726b.png
 义是裁制断决之事主静者主正与义也正义便是
 利贞中是亨仁是元(今案皆谓发用处及之处之事/等语皆未晓更考○廖德明录)
学者疑问中谓就四德言之仁却是动智却是静先生
 云周子太极图中乃是如此说又云熹前日荅一朋
 友书云仁体刚而用柔义体柔而用刚(荅董铢问/说卦书)
问通书明通公溥庶矣乎旧见履之所记先生语以明
 配木公配火溥配金溥何以配金曰溥如何配金溥
 正是配水此四字只是依春夏秋冬之序相配将去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018-0726c.png
 明配木(仁/元)通配火(礼/亨)公配金(义/利)漙配水(智/贞)想是他记
 错了
问五行之体质属土否曰横渠正蒙有一说好只说金
 与木之体质属土水与火却不属土问火附木而生
 莫亦属土否曰火自是个虚空中物事问只温热之
 气便是火否曰然(沈僩录/)
专言仁则包三者言仁义则又管摄礼智二者如智之
 实知斯二者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廖德明录/)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018-0726d.png
元亨利贞譬诸榖可见榖之生萌芽是元苗是亨穟是
 利成实是贞谷之实又复能生循环无穷(同上/)
问向蒙戒谕说仁意思云义礼智信上著不得又须见
 义礼智信上少不得方见仁统五常之意大雅今以
 树为喻夫树之根固有生气然贯彻首尾岂可谓干
 与枝花与叶无生气也荅曰固然只如四时春为仁
 有个生意在夏则见其有个亨通意在秋则见其有
 个成实意在冬则见其有个贞固意在夏秋冬生意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018-0727a.png
 何尝息木虽凋零生意则常存大抵天地间只一理
 随其到处分许多名字出来四者于五行各有配惟
 信配土以见仁义礼智实有此理不是虚说又如乾
 四德元最重其次贞亦重以明终始之义非元则无
 以生非贞则无以终非终则无以为始不始则不能
 成终矣如此循环无穷此所谓大明终始也(余大雅/录)
元亨利贞理也有这四段气也有这四段理理便在气
 中两个不曾相离若是说时则有那未涉于气底四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018-0727b.png
 德要就气上看也得所以伊川说元者物之始亨者
 物之遂利者物之实贞者物之成这虽是就气上说
 理便在其中伊川这段说话不得谓是有气则理便
 具所以伊川只恁地说便可见得物里面便有这理
 若要亲切莫若只就自家身上看恻隐须有恻隐底
 根子羞恶须有羞恶底根子这便是仁义仁义礼智
 便是元亨利贞孟子所以只得恁地说若不恁地说
 更无说处仁义礼智以一个包子里面合下都具了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018-0727c.png
 一理浑然非有先后元亨利贞便是如此不是说道
 有元之时有亨之时(㬊渊录/)
仁与义是柔软底礼智是坚实底仁义是头礼智是尾
 一似说春秋冬夏相似仁义是阳底一截礼智是阴
 底一截(同上/)
乾道便只是天德不消分别乾道变化是就乾道上说
 天德是就他四德上说(同上/)
元亨利贞无断处贞了又元今日子时前便是昨日亥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018-0727d.png
 时物有夏秋冬生底是到这里方感得生气它自有
 个小小元亨利贞气无始无终且从元处说起元之
 前又是贞了
元亨利贞其发见有次序仁义礼智在里面自有次序
 到发见时随感而动却无次序(㬊渊录/)
元亨是大通利贞是收敛情性(杨道夫录/)
问元者善之长也亦仁而已体仁则痒疴疾痛举切吾
 身故足以长人亨者嘉之会会通也会而通也通有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018-0728a.png
 交之意嘉会犹言庆会会通而不嘉者有矣如小人
 同谋其情非不通也然非嘉美之会又安有亨乎利
 者义之和和合于义即利也利物足以和义盖义者
 得宜之谓也处得其宜不逆于物即所谓利利则义
 之行岂不足以和义乎贞者事之干彻头彻尾不可
 欠阙人之遇事所以颓惰不立而失其素志者不贞
 故也此所谓贞固足以干事文言四德大槩就人事
 言之自君子体仁以下体乾之德见诸行事者也是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018-0728b.png
 以系之曰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荅云
 嘉之会众美之会也如万物之长畅茂蕃鲜不约而
 会也君子能嘉其会则可以合于礼矣如动容周旋
 无不中礼是义之和处义有分别断割疑于不和然
 行而各得其宜是乃和也君子之所谓利也利物谓
 使物各得其所非自利之私也干犹身之有骨故板
 筑之栽谓之桢干此可以识贞之理矣
问乾元亨利贞犹言性仁义礼智荅云此语最稳当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018-0728c.png
戊己土律中黄钟之宫詹卿以为阳生于子至午而尽
 到未又生出一黄钟这个说话熹思量得不是恁地
 盖似此元亨利贞黄钟略略似个乾字宫是在可字
 中间又似是非在恻隐之前其它春音角夏音徵秋
 音商冬音羽此惟说宫声如京房律准(阙/)
 弦为黄钟不动十二弦便拄起应十二月(林夔孙录/)
仁为四端之首而智则能成始能成终犹元虽四德之
 长元不生于元而生于贞盖天地之化不翕聚则不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018-0728d.png
 能发散理固然也仁智交际之间乃万物之机轴此
 理循环不穷吻合无间程子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
 始者此也(陈埴录/)
意必固我四字正与元亨利贞四德相类元者善之长
 贞便是善成就处私意之萌以至于我亦是无状成
 就(吴必大录/)
意必固我亦自有先后凡起意作一事便有必期之望
 所期之事或未至或已过又执滞而留于心故有有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018-0729a.png
 我之患意是为恶先锋我是为恶成就正如四德贞
 是好底成就处我是恶底成就处(万人杰录/)
元者善之长春秋传记穆姜所诵之语谓元者体之长
 觉得体字较好是一体之长也(沈僩录/)
元者善之长也先生曰左传作元者体之长也似到说
 得好
赵师夏问元者善之长也先生曰元亨利贞皆善也而
 元乃为四者之长是善端初发见处也(潘时举录/)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018-0729b.png
乐记言易直子谅之心昔人改子谅作子良看来良字
 却是人之初心子爱良善便是元者善之长(徐宇录/)
仁是恻隐之母恻隐是仁之子又仁包义礼智三者仁
 是长兄管属得义礼智故曰元者善之长(廖德明录/)
以万善之先名仁殊不亲切且以所引易传及四时之
 春者体之即见熹前所论统仁义礼智及四端而言
 者其分界限明而血脉通贯不必别立名字但要用
 工致力使真不失此心然后为得耳(答吕祖俭/)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018-0729c.png
且如元者善之长便是万物资始之端能发用底不可
 将仁之本体做一物又将发用底别做一物也(同上/)
如易所谓元者善之长元岂与善而二哉但此善根之
 发迥然无对既发之后方有若其情不若其情而善
 恶遂分则此善也不以恶为对矣其本则实无二也
 (此段疑有误/字○答何镐)
问仁天之尊爵先生解曰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
 先而兼统四者所谓元者善之长也如何是得之最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018-0729d.png
 先曰人先得那生底道理所谓心生道也有是心斯
 具是形以生也(辅广录/)
亨者嘉之会亨是万物亨通到此界分无一物不得其
 美故曰嘉之会也(吴必大录/)
亨者嘉之会嘉会足以合礼盖言万物各有好时然到
 此亨之时皆盛大长茂无不好者故曰嘉之会会是
 会集之义也人之修为便处处皆要好不特是只要
 一处好而已须是动容周旋皆中乎礼可也故曰嘉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018-0730a.png
 会嘉其所会也(吕煇录/)
问亨者嘉之会也与嘉会足以合礼尝读程传其义未
 通如何曰嘉是美会是聚无有不美便是亨盖自春
 至夏无一物不丰盈便是亨遂若一物如此他物不
 如此则不可以为会须是众美合聚方可谓之会嘉
 会足以合礼自上文君子体仁而言谓嘉其所会此
 嘉字却说得轻如文之以礼乐文字亦是轻(阙/)
 如言礼乐之文则文字为重也谓如在人一言之美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018-0730b.png
 一行之美皆未尽善须是嘉其会使无一言一行之
 美都无私意了便能合于礼也黄㽦问利物足以和
 义都有个分别当其分时觉得似不和及各得其所
 物皆利是乃和义也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分别
 如此则君得其所以为君臣得其所以为臣父得其
 所以为父子得其所以为子各得其利所以和也若
 君处臣位臣处君位安得和乎又问觉得于上句字
 义颠倒曰惟其利于物者所以和其义耳万人杰问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018-0730c.png
 贞固二字与体仁嘉会利物之文似不同曰前日已
 说了属北方者便著用两字方能尽之(吴必大录/)
问亨者嘉之会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春天
 万物发生未大故齐到夏一齐发生都齐旺许多好
 物皆萃聚在这里便是嘉之会曰在人言之则如何
 曰动容周旋皆中理便是嘉之会嘉会足以合礼须
 是嘉其会始得
问亨者嘉之会先生曰此处难下语且以草木言之发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018-0730d.png
 生到夏时好处来凑会嘉只是好处会是期会也又
 曰贞固是固得恰好如尾生之信不贞之固须固得
 好方是贞
孔子于文言只说利者义之和是掉了那利只是义之
 和为利盖是不去利上求利只义之和处便是利(吕/煇)
 (录/)
先生云利者义之和所谓义者如父之为父子之为子
 君之为君臣之为臣各自有义然行得来如此和者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0018-0731a.png
 岂不是利利字与不利字对如云利有攸往不利有
 攸往
或问利者义之和也曰义之和处便是利如君臣父子
 各得其宜此便是义之和处安得云不利如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此便是不和也安得云利孔
 子所以罕言利者盖不欲专以利为言恐人只管去
 利上求也(金去伪录/)
明道云义无对或曰义与利对道夫问若曰利者义之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0018-0731b.png
 和则义依旧无对曰正是恁地(杨道夫录/)
利者义之和也曰义疑于不和矣然处之而各得其所
 则和义之和处便是利
问程子曰义安处便是利只是当然而然便安否曰是
 也只万物各得其分便是利字则易所谓利者义之
 和利便是义之和处然那句解得不似此语却亲切
 正好去解那句义
利者义之和义是个有界分断制底物事疑于不和然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0018-0731c.png
 使物各得其分不相侵越乃所以和也(沈僩录/)
易言利者义之和若以理言之义自是个断制底物事
 有凛然不可犯处似不和矣然实则和若臣而犯君
 子而犯父不安其分便是不义不义便不和矣孟子
 云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也
 是这意思只是个依本分若依本分时尔得尔底我
 得我底则自然和而有别若上下交征利(阙/)
 侵相夺便是不义不和而切于求利矣东坡(阙/)义者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0018-0731d.png
 义之和论却便把利做别一个物事来和这义都不
 是了东坡于理上无所见只是胡乱恁地说
易里说利者义之和利只在义之和义本是个裁割断
 制之物惟施得宜则和此所以为利往前人说这一
 句都错如东坡说道利所以为义之和他把这义做
 个惨杀之物看了却道得利方和利是乾卦(阙/)
 何这一句却去说义兼它全不识义如它处说不(阙/)
 又曰有所不行只连下面说方通如曰有所不行知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0018-0732a.png
 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如易里说其唯圣
 人乎(叶贺孙录/)
问程子曰义安处便为利只是当然便安否曰是只万
 物各得其分便是利君得其为君臣得其为臣父得
 其为父子得其为子何利如之这利字即易所谓利
 者义之和利便是义之和处程子当初此处解得亦
 未亲切不似这语却亲切正好去解利者义之和句
 义似初不和而却和截然而不可犯似不和分别后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0018-0732b.png
 万物各止其所却是和不和生于不义义则无不和
 和则无不利矣(徐宇录/)
苏文害正道甚于老佛且如易所谓利者义之和却解
 为义无利则不和故必以利济义然后合于人情若
 如此非惟失圣言之本指又且陷溺其心先生正色
 曰熹在当时必与它辨却笑曰必被它无礼(郭友仁/录)
问子罕言利孔子自不曾说及利岂但罕言而已曰大
 易一书所言多矣利只是这个利若只管说与人未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0018-0732c.png
 必晓得以义为利之意却一向只营营贪得计较孟
 子曰未有仁而遗其亲未有义而后其君这个是说
 利但人不可先计其利惟知行吾仁非为不遗其亲
 而行仁惟知行吾义非为不后其君而行义(叶贺孙/录)
问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曰这利字是个尴尬鏖糟底物
 事若说全不要利又不成特地去利而就害若才说
 著利少间便使人生计较又不成模样所以孔子于
 易只说利者义之和又曰利物足以和义只说到这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0018-0732d.png
 里住(又曰只认义和处便是利不/去利上求利了○沈僩录)
施学谕问利者义之和先生指在坐云如何说可学云
 义乃利之和处曰义之分有别似乎无情却是要顺
 乃和处盖严肃之气也而万物不得此不生乃是和
 又曰亨者嘉之会聚也正是夏万物一齐长时然上
 句嘉字重会字轻下句会字重嘉字轻(郑可学录/)
利是那义里面生出来底凡事处制得合宜利便随之
 所以云利者义之和是义便兼得和若只理会利却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0018-0733a.png
 是从中间半截做下去遗了上面一截义底小人只
 理会后面半截君子从头来
正固便是事之干传曰亨贞之体名称其事明其义与
 乾坤不殊但各主于其事而言耳(答方士繇/)
贞者事之干伊川说贞字只以为正恐未足以尽贞之
 义须是说正而固然亦未推得到知上看得来合是
 (阙/)如此知是那默运事变底一件物事所以为事之
 干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0018-0733b.png
㬊渊问君子贞而不谅先生曰贞者正而固也(阙/)
 道理是如此便须只恁地做所谓知斯二者弗去是
 也为正字说不尽故更加固字如易所谓贞固足以
 干事若谅者是不择是非必要如此(阙/)
 固守之意谅则有固必之心也(潘时举录/)
体仁不是将仁来为我之体我之体便都是
体仁本义云以仁为体者犹言自家一个身体元来都
 是仁又云本义说以仁为体似不甚分明然也只得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0018-0733c.png
 恁地说(吕煇录/)
问体仁长人解云以仁为体是如何先生说只得如此
 要自见得盖谓身便是仁也
问伊川解体仁长人作体乾之仁看来在乾为元在人
 为仁只应就人上说仁又解利物和义作合于义而
 能利物亦恐倒说了此类恐皆未安否先生云然君
 子行此四德则体仁是君子之仁也前辈之说不必
 辨它不是只自晓得便了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0018-0733d.png
嘉会会者万事皆发见在里处得事是谓之嘉会一事
 不是不唤做嘉会会是礼发见之后意思却在未发
 见之前利物使万物各得其所乃是义之和处(义自/然和)
 (不是义外别有个/和○黄显子录)
嘉会须是有礼后底事然这意思却在礼之先嘉其所
 会时未说到那礼在然能如此则便能合礼利物时
 未说到和义在然能使物各得其利则便能和义会
 字说道是那万物一齐发见处得它尽嘉会便是如
卷十五 第 35a 页 WYG0018-0734a.png
 只一事两事嘉美时未为嘉会会字张葆光用齐字
 说说得几句也好使物各得其宜何利如之如此便
 足以和义这利字是好底如孟子所说战国时利是
 不好底这个利如那未有仁而遗其亲未有义而后
 其君之利和字也有那老苏所谓无利则义有那惨
 杀而不和之意盖于物不利则义未和(㬊渊录/)
时举问利物足以和义曰断是非别曲直近于不和然
 是非曲直辨则便是利此乃是和处也(潘时举录/)
卷十五 第 35b 页 WYG0018-0734b.png
利物足以和义凡说义各有分别如君臣父子兄弟夫
 妇之义各自不同似于不和然而各正其分各得其
 理便是顺利便是和处事物莫不皆然
上古之易方是利用厚生周易始有正德意如利贞是
 教人利于贞正贞吉是教人贞正则吉至孔子则说
 得道理又多(李闳祖录/)
赵师䢼问天体物而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以见
 物物各有天理事事皆有仁曰然赵师夏问与体物
卷十五 第 36a 页 WYG0018-0734c.png
 而不可遗一般否曰然曰先生易解将干事犹言为
 事之干体物犹言为物之体(叶贺孙录/)
 
 
 
 
 
 
卷十五 第 36b 页 WYG0018-0734d.png
 
 
 
 
 
 
 
 文公易说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