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018-060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公易说卷九      宋 朱鉴 撰
   系辞上傅
系辞恐并彖辞亦是盖彖系于全卦之下而爻繇分系
 于逐爻之下其经只是连书并在卦下不再画卦如
 今所定之本也(荅吴仁杰/)
彖傅释彖辞象傅释爻辞系辞傅则通释卦爻之辞故
 统名之曰系辞傅恐不可以系辞傅为说卦盖说卦
卷九 第 1b 页 WYG0018-0606d.png
 之体乃分别八卦方位与其象类故得以说卦名之
 系辞傅两篇释卦爻之义例辞意为多恐不得谓之
 说卦也(同上/)
大傅言系辞者四今考其二上文皆兼卦爻而言恐不
 得专以为爻辞其一虽专指爻辞则爻辞固系辞之
 一也其一为七八九六而言七八九六虽是逐爻之
 数然全卦七八则当占本卦辞三爻七八则当占两
 卦辞全卦九六则当占之卦辞卦辞固不害其为系
卷九 第 2a 页 WYG0018-0607a.png
 辞也蔡墨谓乾之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则覆卦之象
 有不可行者矣(同上/)
昔者圣人作易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几多分晓
 熹所以说易只是卜筮之书
熟读六十四卦则觉得系辞之语其为精密是易之括
 例
敬之问诗书序曰古本自是别作一处如易大傅班固
 叙傅并在后(廖德明录/)
卷九 第 2b 页 WYG0018-0607b.png
又曰此等礼古人目熟耳闻凡其周旋曲折升降揖逊
 无人不晓后世尽不得见其详却只有个说礼处云
 大礼与天地同节云云又如乐尽亡了而今却只空
 留得许多说乐处云流而不息合同而化云云又如
 周易许多占卦浅近底物事尽无了却空有个系辞
 说得神出鬼没(沈僩录/)
孔子之辞说向人事上者正是要用得(同上/)
孔子七十岁方系易作春秋而王通未三十皆做了圣
卷九 第 3a 页 WYG0018-0607c.png
 人许多事业气象去不得了宜其死也(同上/)
上下系辞说那许多爻直如此分明他人说得分明便
 浅近圣人说来却不浅近有含蓄所以分在上下系
 也无甚意义圣人偶然去这处说又去那处说尝说
 道看易底不去理会道理却只去理会这般底譬如
 读诗者不去理会那四字句押韵底却去理会那十
 五国风次序相似(㬊渊录/)
六十四卦只是上经说得齐整下经便乱董董地系辞
卷九 第 3b 页 WYG0018-0607d.png
 也如此只是上系好看下系便没理会论语后十篇
 亦然孟子末后却刬地好然而那般以追蠡样说话
 也不可晓
道夫曰前辈皆有一病如欧公又却疑系辞非孔子作
 曰这也是他一时所见如系辞文言若是孔子做如
 何又却有子曰字某尝疑此等处如五峰刻通书相
 似去了本来所有篇名却于每篇之首加一周子曰
 字通书去了篇名有篇内无本篇字如理性命章者
卷九 第 4a 页 WYG0018-0608a.png
 煞不可理会盖厥彰厥微匪灵弗莹是说理刚善刚
 恶柔亦如之中焉正矣是说性自此以下却说命章
 内全无此三字及所加周子曰三字又却是本所无
 者次第易系文言亦是门人弟子所剿入耳(杨道夫/录)
李德之问系辞精义编得如何先生曰编得亦杂只是
 前辈说话有一二句与系辞相杂者皆载只如触类
 而长之前辈曾说此便载入更不暇问是与不是(袭/盖)
 (卿录/)
卷九 第 4b 页 WYG0018-0608b.png
问系辞第一章第二节盖言圣人因造化之自然以作
 易先生曰论其初则圣人是因天理之自然而著之
 于书此是后来人说话又是见天地之实体而知易
 之书是如此如见天之尊地之卑却知得易之所谓
 乾坤者如此见天之高地之下却知得易之所分贵
 贱者是如此又曰此是因至著之象以见至微之理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观天地则见易也(沈僩录/)
问系辞首章之义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上句是言造
卷九 第 5a 页 WYG0018-0608c.png
 化之实以明下句易中之事天尊地卑故易中乾坤
 定矣龟山之说解得深了易中固有言屈伸往来之
 乾坤处然此只是说乾坤之卦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上句是说天地间有卑有高故易之六爻有贵贱之
 位也故曰列贵贱者存乎位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伊
 川说是亦是言天下之事物各以类分故存乎易者
 吉有吉类凶有凶类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变化是易中阴阳二爻之变化故又曰变化者进退
卷九 第 5b 页 WYG0018-0608d.png
 之象也进者阴变而为阳退者阳变而为阴方变而
 未定故曰进退若已定则是刚柔也刚柔相推是说
 阴阳二气相推八卦相荡是说奇耦杂而为八卦(在/天)
 (则刚柔相推在/易则八卦相荡)一说刚柔相推而为八卦八卦相荡
 而成六十四鼓之以雷霆以下四句是说易中所有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通人物而言之虽植物亦有牡
 麻之类皆离阴阳二字不得
易知则有亲夫易知底人人心自然去亲他若其中险
卷九 第 6a 页 WYG0018-0609a.png
 深不可测则人谁亲之易从则有功做事不烦碎人
 所易从有人从之功便可成若是头项多做得事来
 艰难底必无人从之如何得有功易知而人亲附自
 然可以长久易从而有功则所为之事自然广大
问可久可大只是说贤人德业杨氏曰可而已非其至
 也如何曰其说亦是此虽不说是圣人至成位乎其
 中则是圣人也又问成位乎其中程张二说孰是曰
 此只是说圣人程子说不可晓(吴必大录/)
卷九 第 6b 页 WYG0018-0609b.png
天尊地卑上一截皆说面前道理下一截是说易书圣
 人做这个易与天地准处如此如今看面前天地便
 是他那乾坤卑高便是贵贱圣人只是见成说这个
 见得易是准这个若把下面一句说做未画之易也
 不妨然圣人是从那有易后说来(㬊渊录/)
天尊地卑止变化见矣上一句皆说天地下一句皆说
 易如贵贱是易之位刚柔是易之变化类皆是易不
 必专主乾坤二卦而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只是
卷九 第 7a 页 WYG0018-0609c.png
 事训术训道善有善之类恶有恶之类各以其类而
 聚也(周谟录/)
系辞天尊地卑至变化见矣是举天地事理以明易自
 是故以下却举易以明天地间事(万人杰录/)
方以类聚方犹事也(同上/)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先生云方向也所向善则善底人
 皆来聚所向恶则恶底人皆来聚物又是通天下之
 物而言是个好物事则所聚者皆好物事也若是个
卷九 第 7b 页 WYG0018-0609d.png
 不好底物事则所聚者皆不好底物事也
问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曰物各有类善有善类恶有恶
 类吉凶于是乎出又曰方以事言物以物言(刘砥录/)
问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不知变化二字以成
 象成形者分言之不知是衮同说曰莫分不得变化
 二字下章说得最分晓文蔚曰下章云变化者进退
 之象如此则变是自微而著化是自盛而衰曰固是
 变是自阴而阳化是自阳而阴易中说变化惟此处
卷九 第 8a 页 WYG0018-0610a.png
 最亲切如言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刚
 柔是体变通不过是二者盈虚消息而已此所谓变
 化故此章亦云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
 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所谓立本变化者进退之象
 所谓趋时又如言吉凶者失得之象悔吝者忧虞之
 象悔吝便是吉凶底交互处悔是吉之渐吝是凶之
 端(陈文蔚录/)
问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不知是变以成象化以成形或
卷九 第 8b 页 WYG0018-0610b.png
 是变化二字同在象形之间先生曰不必如此分下
 章说得分明又问下章之变化者进退之象此是变
 则自渐而著化则自盛而衰否先生曰是变自阴而
 阳化自阳而阴易中说变化惟此处最亲切(林学蒙/录)
问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变化非因形象而后
 有也变化流行非形象则无以见故因形象而变化
 之迹可见也日月星辰象也山川动植形也象阳气
 所为形阴气所为然阳中有阴则日星阳也月辰阴
卷九 第 9a 页 WYG0018-0610c.png
 也阴中有阳则山阴而川阳然阴阳未尝不相错而
 各自为阴阳细推之可见矣不知是否荅云亦是(荅/董)
 (铢/)
问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窃谓六十四卦之初刚柔两画
 而已两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
 二而六十四皆是自然生生不已而谓之摩荡何也
 先生曰摩如物在一物上面摩旋底意思亦是相交
 意思如今人磨子相似下面一片不动上面一片只
卷九 第 9b 页 WYG0018-0610d.png
 管摩旋推荡不曾住自两仪生四象则老阳老阴不
 动而少阴少阳则交自四象生八卦则乾坤震巽不
 动而兑离坎艮则交自八卦而生六十四皆是从上
 加去下体不动每一卦生八卦故谓之摩荡又言乾
 以易知坤以简能以上是言乾坤之德易则易知以
 下是就人而言人兼体乾坤之德也乾以易知者乾
 健不息惟主于生物都无许多艰深险阻故能以易
 而知大始坤顺承天惟以成物都无许多繁扰作为
卷九 第 10a 页 WYG0018-0611a.png
 故能以简而作成物大抵阳施阴受乾之生物如瓶
 施水其道至易坤为承天以成物别无作为故其理
 至简其在人则无艰阻而白直故人易知顺理而不
 繁扰故人易从易知则人皆同心亲之易从则人皆
 协力而有功矣有亲可久则为贤人之德是就存主
 处言有功可大则为贤人之业是就做事处言盖自
 乾以易知便是指存主处坤以简能便是指教事处
 故易简而天下理得则与天地参矣又言变化者进
卷九 第 10b 页 WYG0018-0611b.png
 退之象是刚柔之未定者昼夜之象是刚柔之已成
 者盖柔变而趋于刚是退极而进刚化而趋于柔是
 进极而退既变而刚则昼而阳既化而柔则夜而阴
 犹言子午卯酉卯酉是阴阳之未定子午是阴阳之
 已定又如四象之有老少故此两句惟以子午卯酉
 言之则明矣然阳化为柔只恁地消缩去无痕迹故
 曰化阴变为刚是其势浸长有头面故曰变此亦见
 阴半阳全阳先阴后阳之轻清无形而阴之重浊有
卷九 第 11a 页 WYG0018-0611c.png
 迹也铢曰阴阳以气言刚柔以质言既有卦爻可见
 则当以质言而不得以阴阳言矣故彖辞多言刚柔
 不言阴阳不知是否先生曰是(董铢录/)
问刚柔相磨八卦相荡荅云磨是两个相磨荡是渐渐
 荡磨是两个磨做四个四个磨做八个荡是八个相
 荡做十六个十六个相荡做三十二个三十二个相
 荡做六十四个比磨便阔了(吕煇录/)
成数虽阳固亦生之阴也如子者父之阴臣者君之阴
卷九 第 11b 页 WYG0018-0611d.png
 摩是那两个物事相摩戛荡则是圆转推荡将出来
 磨是八卦以前事荡是八卦以后为六十四卦底事
 荡是有那八卦了圆旋推荡那六十四个出来荡是
 磨转底意思(黄显子录/)
相荡只是相摩
摩是那两个物事相摩戛荡则是圜转推荡将出来摩
 是八卦以前事荡是八卦以后为六十四卦底事荡
 是有那八卦了团旋推荡那六十四卦出来汉书所
卷九 第 12a 页 WYG0018-0612a.png
 谓荡军是圜转去杀他磨转它底意思(㬊渊录/)
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阴阳两端循环
 不息者立天地之大义阴阳循环如磨游气纷扰如
 磨中出者易曰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
 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此阴阳之循环也乾
 道成男坤道成女此游气之纷扰也(李闳祖录/)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方是说做这卦做这卦了那鼓之
 以雷霆与风雨日月寒暑之变化皆在这卦中那成
卷九 第 12b 页 WYG0018-0612b.png
 男女之变化也在这卦中见造化关棙子才动那许
 多物事都出来易只是模写他这个(㬊渊录/)
易中说卦爻多只是说刚柔这事半就人事上说去连
 那阴阳上面不全就阴阳上说卦爻是有形质了阴
 阳全是气彖辞所说刚柔亦半在人事上此四件物
 事有个精粗显微分别健顺刚柔之精者刚柔健顺
 之粗者
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岂得男便都无阴女便都无阳
卷九 第 13a 页 WYG0018-0612c.png
 这般须错看(陈淳录/)
天地之初如何讨个人种自是气凝结成两个人后方
 生出许多万物所以先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后方
 说化生万物当初若无那两个人如何有而今许多
 人那两人便似而今人身上虱子是自然爆出来
问西铭曰更须子细看他说理一而分殊而今道天地
 不是父母父母不是天地不得分明是一理乾道成
 男坤道成女则凡天下之男皆乾之气凡天下之女
卷九 第 13b 页 WYG0018-0612d.png
 皆坤之气从这里便彻上彻下都即是一个气都透
 过了又曰继之者善便是公共底成之者性便是自
 家得底只是一个道理不道是这个是那个不是如
 水中鱼肚中水便只是外面水(叶贺孙录/)
次夜味道问天下万事不离阴阳荅曰泛观天地近观
 人情物理皆然如一刚一柔通书说刚善刚恶柔善
 柔恶便是刚柔各生一刚一柔而四也又曰只是一
 阴一阳一阴上又生一阴一阳一阳上亦有一阴一
卷九 第 14a 页 WYG0018-0613a.png
 阳自此凡三四(阙/)加之即成六十四卦万事备足如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且道男子身上岂不具阴阳若
 不具阴阳者便不成此身也(黄显子录/)
问乾知大始程子云乾当始物乾以易知程子又云乾
 始物之道易似不以此知字为知崇及极高明之意
 当字如何形容荅曰乾便是物之大始故以当字言
 之最为密切(荅吕祖俭/)
问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知是知坤作是行否曰是又
卷九 第 14b 页 WYG0018-0613b.png
 问通乾坤言之有此理否曰有又问如何是易简曰
 他行健所以易易是知阻难之谓人有私意便难简
 只是顺从而已若外更生出一分如何得简今人多
 是私意所以不能简易易故知之者易简故从之者
 易有亲者惟知之者易故人得而亲之此一段通天
 人而言(钱木之录/)
乾知大始(知主之意也/如知州知县)乾为其初为其萌芽坤作成物
 坤管下面一截有所作为乾以易知乾阳物也阳刚
卷九 第 15a 页 WYG0018-0613c.png
 健故作为易成坤以简能坤因其乾先发得有头脑
 特因而为之故简(甘节录/)
或问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如何是
 知先生曰此知是训管字不当解作知见之知大始
 是万物资始乾以易故管之成物是万物资生坤以
 简故能之大抵谈经只要自在不必泥于一字之间
 (袭盖卿录/)
问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曰乾坤则
卷九 第 15b 页 WYG0018-0613d.png
 是健顺之理易知易从不必皆主圣人但易时自然
 易知简时自然易从(金去伪录/)
问乾以易知与易则易知之知字不同乾以易知知犹
 主也知如知郡县之知盖乾健不息惟主于生物如
 瓶施水无它艰阻故以易知大始也易则易知言人
 体乾之易故白直无艰阻而人易知之也荅云文义
 亦得之(荅董铢/)
乾德刚健他做时便通透彻达拦截障蔽他不得人刚
卷九 第 16a 页 WYG0018-0614a.png
 健者亦如此乾以易知只是说他恁地做得不费力
 (㬊渊录/)
乾以易知盖乾惟行健其所施为自是容易观造化生
 长则可见只是这气一过时万物皆生了可见其易
 要生便生更无凝滞要做便做更无等待非至健不
 能也(沈僩录/)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问如何是易
 知曰且从上一个易字看看得易字分晓自然易知
卷九 第 16b 页 WYG0018-0614b.png
 久之又曰简则有个睹当底意思看这事可行不可
 行可行则行不可行则止所以谓之顺易则无睹当
 无如何若何只是容易行将去如口之欲语如足之
 欲行更无因依口须是说话足须是行履如虎啸风
 冽龙兴致云自然如此更无所等待非至健何以如
 此这个只就健字上看惟其健所以易虽天下之至
 险亦安然行之如履平地此其所以为至健坤则行
 到面前遇著有阻处便不行了此其所以为至顺(同/上)
卷九 第 17a 页 WYG0018-0614c.png
问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荅曰乾坤
 只是健顺之理非可以乾坤为天地亦不可指乾坤
 为二卦在天地卦中皆是此理易知易从不必皆主
 圣人但易时自然易知简时自然易从(周谟录/)
易简一画是易两画是简(汤泳录/)
问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曰简字却易理会易字难理会
 看他是怎生便会易遂曰被他健了为他是自然恁
 地所以都不劳气力才从这里过要生便生所谓同
卷九 第 17b 页 WYG0018-0614d.png
 行不妨掉臂便是这样说话又曰系辞中有数处说
 易简皆是这意子细看便见
方伯谟问乾坤易简曰易只是一个要做便做简只是
 个恁地都不入自家思惟意思惟顺他乾道做将去
 又问乾健德行常易以知险坤顺德行常简以知阻
 曰自上临下为险自下升上为阻故乾无自下升上
 之义坤无自上降下之理(叶贺孙录/)
乾以易知者乾健不息惟主于生物都无许多艰难险
卷九 第 18a 页 WYG0018-0615a.png
 阻故能以易而知大始坤顺承天惟以成物都无许
 多繁扰作为故能以简而作成物
问乾以易知为是他恁地健所以行得易而万物生看
 他都不费气力然而他恁地健又不是要恁地盖是
 实理自然合如此在人则顺理而行便自容易更不
 须安排人物便自是顺从他曰是如此但顺理而行
 便是简底事所谓易便只是健健便自是易(吕煇录/)
天行健故易地承乎天柔顺故简简易故无艰难
卷九 第 18b 页 WYG0018-0615b.png
问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曰简字易晓易字难说他了自
 然恁地不劳气力才从这里过要生便生所以同行
 不妨掉臂是这样说话系辞有数处说易简皆是这
 意又问健不是要恁地是实理自然如此在人则顺
 理而行便自容易不须安排(吕煇录/)
先生云顺底便是简底事所谓易便是健自是易(同上/)
先生说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他自是从上面乾知大始
 坤作成物处说来文蔚曰本义以知字作当字解其
卷九 第 19a 页 WYG0018-0615c.png
 义如何曰此一如说乐著太始太始就当体而言言
 乾当此大始然亦自有知觉之义文蔚曰此是那性
 分一边事曰便是他属阳坤作成物却是作成物乃
 是顺乾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在乾坤易则易知
 简则易从却是以人事言之两个易字又自不同一
 个是简易之易一个是难易之易要之只是一个字
 但微有毫釐之间因极论天地间只有一个阴阳故
 程先生云只有一个感与应所谓阴与阳无处不是
卷九 第 19b 页 WYG0018-0615d.png
 且如前后前便是阳后便是阴又如左右左便是阳
 右便是阴又如上下上面一截便是阳下面一截便
 是阴文蔚曰先生易说中谓伏羲作易验阴阳消息
 两端而已此语最尽曰阴阳虽是两个字然却只是
 一气之消息一进一退一消一长进处便是阳退处
 便是阴长处便是阳消处便是阴只是这一气之消
 长做出古今天地间无限事来所以阴阳做一个说
 亦得做两个说亦得(陈文蔚录/)
卷九 第 20a 页 WYG0018-0616a.png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问如何是易
 知先生曰且从上一个易字看得易字分晓自然易
 知久之又曰简则有个睹当底意思看这事可行不
 可行可行则行不可行则止所以谓之顺易则都无
 睹当无如何只是行将去都无因依如口之欲语足
 之欲行更无因依口须是说话足须是行履如虎啸
 风冽龙兴致云自然如此更无所等待非至健何以
 如此这个只就健字上看惟其健所以易虽天下之
卷九 第 20b 页 WYG0018-0616b.png
 至险亦安然行之如履平地此其所以为至健坤则
 行到前面遇着有阻处便不行了此其所以为至顺
 后又见先生云前日说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
 以知险错了乾到险处便止不行所以为恒易知险
 坤亦然
问易则易知先此作乐易看今闻先生之论又却作容
 易说是如何曰未到乐易处砺曰容易如何便易知
 曰不须得理会易知且理会得易字了不得如破竹
卷九 第 21a 页 WYG0018-0616c.png
 又曰这便是无言可解说只是易又曰怕不健若健
 则自易易自是易知这如龙兴而云从虎啸而风生
 相似又曰这如鸿毛之遇顺风巨鱼之纵大海却不
 费气力又曰简便顺理而行却有商量(周标录/)
问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先生曰乾
 坤只是健顺之理非可指乾坤为天地亦不可指乾
 坤为二卦在天地与卦中皆是此理易知易从不必
 皆指圣人但易时自然易知简时自然易从(周标录/)
卷九 第 21b 页 WYG0018-0616d.png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以下只为易知易从故可亲可久
 如人不可测度者自是难亲亦岂能久烦碎者自是
 难从何缘得有功也(同上/)
黄子功问系辞乾坤易简之理继之以久大贤人之德
 业何以不言圣人之德业而言贤人之德业曰未消
 理会这个得若恁地理会亦只是理会得一段文字
 良久乃曰乾坤只是一个健顺之理人之性无不具
 此虽千万人吾往矣便是健虽褐宽博吾不惴焉便
卷九 第 22a 页 WYG0018-0617a.png
 是顺如刚果奋发谦逊退让亦是所以君子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非是刚彊健之理如
 此至于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非是巽懦顺
 之理如此但要施之得其当施之不当便不是乾坤
 之理且如孝子事亲须是下气怡声起敬起孝若用
 健便是悖逆不孝之子事君须是立朝正色犯颜敢
 谏若用顺便是阿谀顺旨中庸说君子而时中时中
 之道施之得其宜便是文蔚曰通书云性者刚柔善
卷九 第 22b 页 WYG0018-0617b.png
 恶中而已此一句说得亦好先生点头曰古人自是
 说得好了后人说出来又好徐予融曰上蔡尝云一
 部论语只如此看今听先生所论一部周易亦只消
 如此看先生默然(陈文蔚录/)
如陆子静说良知良能说四端根心只是他弄这物事
 其他有合理会者渠理会不得却禁人理会(阙/) 之
 会渠作诗云易简工夫终久大彼所谓易简者苟简
 容易耳全看得不子细乾以易知者乾是至健之物
卷九 第 23a 页 WYG0018-0617c.png
 至健者要做便做直是易坤是至顺之物顺理而为
 无所不能故曰简此言造化之理至于可久则贤人
 之德可久者日新而不已可大则贤人之业可大者
 富有而无疆易简有几多事在岂容易苟简之云哉
 (万人杰录/)
先生谓祖道曰陆子静荅贤书说个易字他却说(阙/)
 了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是甚意思如何只容易说(阙/)
 了乾之体健而不息行而不难故易坤则顺义理而
卷九 第 23b 页 WYG0018-0617d.png
 不为故简不是容易苟简也(曾祖道录/)
坤以简能坤最省事更无劳攘也即承受那乾底生将
 出来他生将物出来便见得是动阴则是一个若不
 不顺如何配阳而生物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而今工夫易得间
 断便是不能久见道理偏滞不开展便是不能大须
 是两头工夫齐着同乃得也(周僩录/)
圣人设卦观象至生变化三句是题目下面是解说这
卷九 第 24a 页 WYG0018-0618a.png
 个吉凶悔吝自大说去小处变化刚柔自小说去大
 处吉凶悔吝说人事变化刚柔说卦画从刚柔而为
 变化又自变化而为刚柔所以下个变化之极者未
 到极处时未成这个物事变似那一物变时从萌芽
 变来成枝成叶化时是那消化了底意思(㬊渊录/)
问本义云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之极复为刚柔流
 行于一卦六爻之中而占者得所值以断吉凶也窃
 意在天地之中阴阳变化无穷而万物得因之以生
卷九 第 24b 页 WYG0018-0618b.png
 生在卦爻之中变化无穷人始得因其变以占吉凶
 先生云易自是占其变若都变了只是一爻不变或
 都全不变则又以不变者为主则不变者又反为变
 也(吕煇录/)
系辞中如吉凶者失得之象一段解得自有功恐圣人
 本意未必不是如此问圣人以此洗心一段亦恐非
 先儒所及曰也且得如此说不知毕竟是如何(杨道/夫录)
问本义说悔吝者忧虞之象以为悔自凶而趋吉吝自
卷九 第 25a 页 WYG0018-0618c.png
 吉而向凶切意人心本善物各有理若心之所发鄙
 吝而不知悔这便是自吉而向凶先生曰不然吉凶
 悔吝正是对那刚柔变化说刚极便柔柔极便刚这
 四个循环如春夏秋冬相似凶便是冬悔便是春吉
 便是夏吝便是秋秋又是冬去曰此以配阴阳则其
 属当如此于人事上说则如何曰天下事未尝不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若这吉处不知戒惧自是生出
 吝来虽未至于凶必竟是向那凶路去又曰日中则
卷九 第 25b 页 WYG0018-0618d.png
 昃月盈则食自古极乱未有不生于极治(林学蒙录/)
问忧悔吝者存乎介悔未至于吉凶是那初萌动可以
 向吉凶之微处介又是悔吝之微处介字如所谓界
 至界限之界是善恶初分界处于此忧之则不至于
 悔吝矣曰然
系辞一字也不胡乱下只人不子细看如吉凶者失得
 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
 柔者昼夜之象也中间两句悔是自凶而向乎吉吝
卷九 第 26a 页 WYG0018-0619a.png
 是自吉而趋乎凶进是自柔而向乎刚退是自刚而
 趋乎柔又如乾知险坤知阻何故乾言险坤言阻近
 因登山晓得自上而下来方见险处故以乾言自下
 而上去方见阻处故以坤言
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
 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四句皆互换往来似不
 贯穿细看来不胜其密吉凶与悔吝相贯悔自凶而
 趋吉吝自吉而向凶进退与昼夜相贯进自阴而趋
卷九 第 26b 页 WYG0018-0619b.png
 乎阳退自阳而趋乎阴也(周谟录/)
吉凶悔吝四者正如刚柔变化相似四者循环周而复
 始(先生易解云悔自凶而/趋吉吝自吉而向凶)悔了便吉吉了便吝吝了
 便凶凶了便悔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似盖忧
 苦患难中心悔悔便是吉之渐及至吉了少间便安
 意肆志必至做出不好可羞吝底事出来这便是吝
 吝便是凶之渐矣又至凶矣又却悔只管循环不已
 正如刚柔变化刚了化化了柔柔了变变便是刚亦
卷九 第 27a 页 WYG0018-0619c.png
 循环不已吉似夏吝似秋凶似冬悔似春(夫吉凶者/失得之象)
 (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沈僩录)
吉凶悔吝之象吉凶是两头悔吝在中间悔者自凶而
 趋于吉吝者自吉而趋于凶(林夔孙录/)
吉凶悔吝吉过则悔既悔必吝吝又复吉如动而生阳
 动极复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悔属阳吝属阴悔是
 逞快做出事来了有错失处这便生悔所以属阳吝
 则是那隈隈衰衰不分明底所以属阴亦犹骄是气
卷九 第 27b 页 WYG0018-0619d.png
 盈吝是气歉
凡物各有四处之如吉凶者得失之象悔吝者忧虞之
 象变化者进退之象刚柔者昼夜之象吉凶善恶之
 著悔吝善恶之微刚柔为之著变化为之微凡皆如
 此则成四(黄显子录/)
过便悔不及便吝(吴必大录/)
悔者将自恶而入善吝者将自善而入恶(甘节录/)
悔阳而吝阴(黄显子录/)
卷九 第 28a 页 WYG0018-0620a.png
刚过当为悔柔过当为吝(甘节录/)
问悔吝是二义否曰悔者将趋于吉而未至于吉吝者
 将至于凶而未至于凶又问所以谓之小疵者只是
 以其未便至于吉凶否曰悔是知道是错便有进善
 之理吝只是心下不足又不肯说只管荫恶庇护没
 分晓然未至大过故曰小疵(吴必大录/)
问变化者进退之象与化而裁之存乎变曰这变化字
 又相对说那化而裁之存乎变底变字又说得来重
卷九 第 28b 页 WYG0018-0620b.png
 如云幽则有鬼神本皆属幽然以鬼神二字相对说
 则鬼属幽神又自属明变化相对说则变是长化是
 消问消长皆是化否曰然也都是变更问此两句疑
 以统体言则皆是化到换头处便是变若相对言则
 变属长化属消化则渐渐化尽以至于无变则骤然
 而长变是自无而有化是自有而无问顷见先生说
 变是自阴而阳化是自阳而阴亦此意否曰然只观
 出入息便见又问气之发散者为阳收敛者为阴否
卷九 第 29a 页 WYG0018-0620c.png
 曰也是如此如鼻气之出入出者为阳收回者为阴
 入息如螺蛳出壳了缩入相似是收入那出不尽底
 若只管出去不收便死矣问出入息毕竟去时渐渐
 消到得出尽时便死否曰固是如此然那气又只管
 生(沈僩录/)
吉凶悔吝圣人说得极密若是一向疏去却不成道理
 若一向密去又不是易底意思
问明通公溥于四象何所配曰只是春夏秋冬模样曰
卷九 第 29b 页 WYG0018-0620d.png
 明是配冬否曰似是就动处说曰便似是元否曰是
 然这处亦是偶然相合不是正恁地说又曰也有恁
 地相似处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悔便是悔恶向善意如曰震无咎者存乎悔非如迷
 复字意吝是未至于恶只管吝渐渐入恶刚柔者昼
 夜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变是进化是退便与
 悔吝相似且以一岁言之自冬至至春分是进到一
 半所以谓之分自春分至夏至是进到极处故谓之
卷九 第 30a 页 WYG0018-0621a.png
 至进之过则退至秋分是退到一半处到冬至也是
 退到极处天下物事皆只有此两个问人只要全得
 未极以前底否曰若以善恶配言则圣人到那善之
 极处又自有一个道理不到得履霜坚冰至处若以
 阴阳言则他自是阴了又阳阳了又阴也只得顺他
 易里才见阴生便百种去裁抑他固是如此若一向
 是阳则万物何由得成他自是恁地国家气数盛衰
 亦恁地尧到那七十载时也自衰了便所以求得一
卷九 第 30b 页 WYG0018-0621b.png
 个舜分付与他又自重新转过若一向做去到死后
 也衰了文武恁地到成康也只得恁地持盈守成到
 这处极了所以昭王便一向衰扶不起了汉至宣帝
 以后便一向衰去直至光武又只得一二世便一向
 扶不起了国统屡绝刘曰光武便如康节所谓秋之
 春时节曰是(叶贺孙录/)
问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盖化无痕迹而变有头面
 逐渐消缩以至于无者化也阳化为刚阴化为柔暖
卷九 第 31a 页 WYG0018-0621c.png
 化为寒是也其势浸长突然改换者变也阴变为阳
 柔变为刚寒变为暖是也阳化为阴是进极而回故
 为退阴变为阳则退极而上故为进故曰变化者进
 退之象也阳化为阴阴变为阳者变化也所以变化
 者道也道者本然之妙变化者所乘之机故阴变阳
 化而道无不在两在故不测故曰知变化之道者其
 知神之所为乎不审可作如此看否荅云亦得之(荅/董)
 (铢/)
卷九 第 31b 页 WYG0018-0621d.png
问变化二字之义变是自阴之阳忽然而变故谓之变
 化是自阳之阴渐渐消磨将去故谓之化曰自阴而
 阳自是长得猛故谓之变自阳之阴是渐渐消厌将
 去
阳化而为阴只恁地消缩去无痕迹故谓之化阴变而
 为阳其势浸长便较突兀有头面故谓之变
问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何谓也曰谓卦及爻之初终如
 潜见飞跃循其序则安又问所乐而玩者爻之辞横
卷九 第 32a 页 WYG0018-0622a.png
 渠谓每读每有益所以可乐曰有契于心则自然乐
 又问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曰闲常理会得此道理动时则可以此占决(吴必大/录)
问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与居则观其象之居不同上
 居字是总就身之所处而言下居字是静对动而言
 先生曰然(林学履录/)
居则玩其占有不待占而自显者(郑可学录/)
爻者言乎变者也曰爻是两个交叉看来只是交变之
卷九 第 32b 页 WYG0018-0622b.png
 义卦分明似将一片木画挂于壁上所以为卦
问上下贵贱之位何也先生曰四二则四贵而二贱五
 三则五贵而三贱上初则上贵而初贱上虽无位然
 本是贵重所谓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在人君则为天
 子父天子师在它人则清高而在物外不与事者此
 所以为贵也(董铢录/)
齐小大者存乎卦齐有分辩之意一云犹断也小谓否
 睽之类大谓泰谦之类如泰谦之辞便平易睽困之
卷九 第 33a 页 WYG0018-0622c.png
 辞便艰险故曰卦有小大辞有险易(此说与本义异/○万人杰录)
问齐小大者存乎卦龟山曰阳大阴小如何曰齐如分
 辩之义泰卦为大否卦为小卦有小大辞有险易遇
 好卦便说得平易如泰谦之类是也凶卦便说得艰
 险如睽困之类是也(吴必大录/)
问忧悔吝者存乎介悔吝未至于吉凶是初萌动可向
 吉凶之微处以此忧之则不至悔吝矣曰然(吕煇录/)
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悔固是吉凶之小
卷九 第 33b 页 WYG0018-0622d.png
 者介又是几微之间虑悔吝之来当察于几微之际
 无咎者本是有咎善补过则无咎震动也欲动而无
 咎当存乎悔尔悔吝在吉凶之间悔是自凶而趋吉
 吝是自吉而之凶悔吝小于吉凶而将至于吉凶者
 也(周谟录/)
问卦有小大辞有险易阳卦为大阴卦为小爻辞如休
 复吉底自是平易困于葛藟自是险先生曰大约也
 是如此吉凶悔吝是对那刚柔变化说刚极便柔柔
卷九 第 34a 页 WYG0018-0623a.png
 极便刚四个循环如春夏秋冬凶是冬悔是春吉是
 夏吝是秋秋又是冬去或问此配阴阳当如此于人
 事上如何先生曰事未尝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
 吉处不知戒惧自是生出吝来虽未至于凶是凶之
 道矣(吕煇录/)
问卦有小大辞有险易阳卦为大阴卦为小观其爻之
 所问而为之辞如休复吉底辞自是平易如困于葛
 藟底辞自是险曰这般处依约看也是恁地自是不
卷九 第 34b 页 WYG0018-0623b.png
 曾见得他底透只得随众说如所谓吉凶者失得之
 象一段却是彻底见得圣人当初作易时似这处更
 移易一字不得只是其他处不尽见得如此所以不
 能尽见得圣人之心
问卦有小大旧说谓大畜小畜大过小过如此则只说
 得四卦也不知如何先生曰看来只是好底卦便是
 大不好底卦便是小如复如泰如大有夬之类尽是
 好底卦如睽如困如小过之类尽不好底譬如人光
卷九 第 35a 页 WYG0018-0623c.png
 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是不好人所以
 谓卦有小大辞有险易大卦辞易小卦辞险即此可
 见矣
 
 
 
 
 
卷九 第 35b 页 WYG0018-0623d.png
 
 
 
 
 
 
 
 文公易说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