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018-041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公易说卷一      宋 朱鉴 撰
   河图洛书 先天图附
世传一至九数者为河图一至十数者为洛书考之于
 古正是反而置之予于启蒙辨之详矣读大戴礼书
 又得一證甚明当篇有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之语
 而郑氏注云法龟文也然则汉人固以此九数者为
 洛书矣閤皂甘君叔怀欲刻二图山中览者未必深
卷一 第 1b 页 WYG0018-0416d.png
 考又当大启争端聊书以谂之庆元丁巳上元节日
 遁翁书(书河图洛书后/)
先生谓甘叔怀曰曾看河图洛书数否无事时好看且
 得自家心流转得动(辅广录/)
河图既无四隅则比之洛书固亦为圆矣注中三句本
 唐书历志一行之说二始者一二也一奇故为刚二
 耦故为柔二中者五六也五者十日六者十二辰也
 二终者十与九也闰馀之法以十九岁为一章故其
卷一 第 2a 页 WYG0018-0417a.png
 言如此然一章之数似有附会当时姑借其说以明
 十数之为河图耳(荅廖德明/)
论虽以四十五为河图五十五者为洛书然序论之文
 多先书而后图盖必以五十五数为体而后四十五
 者之变可得而推又况易传明有五十有五之文而
 洪范又有九位之数耶(荅程大昌/)
河图洛书熹窃以大传之文详之河图洛书盖皆圣人
 所取以为八卦者而九畴亦并出焉今以其象观之
卷一 第 2b 页 WYG0018-0417b.png
 则虚其中者所以为易也实其中者所以为洪范也
 其所以为易者已见于前段矣所以为洪范则河图
 九畴之象洛书五行之数有不可诬者恐不得以其
 说出于纬书而略之也(与郭冲晦/)
林夔孙问前日承先生说云老阳少阴老阴少阳即除
 了本身一二三四便是九八七六之数今观启蒙阳
 进阴退之说也是如此荅曰他进退亦是自然如此
 不是人去强教他进退但是以十言之则大故分晓
卷一 第 3a 页 WYG0018-0417c.png
 这物事好则剧问云看河图上此数便牵走了曰天
 地只是不会说倩圣人出来说若天地自会说想见
 更说得好如河图洛书便是天地画出底
或问河图自五之外如何一便成六七八九十荅曰皆
 从五过则一对五而成六二对五而成七三对五而
 成八四对五而成九到末梢五又撞着个五五便成
 十又曰河图是常数洛书是变数(舒高录/)
问温公河图洛书之说荅云温公以河图洛书为怪妄
卷一 第 3b 页 WYG0018-0417d.png
 未是若说果无此夫子何以说河不出图尚书云云
 此理盖有之温公又以系辞为非圣人之书亦缘图
 书之说故也(吕煇录/)
问或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数五十何也铢
 窃谓天地之所以为数不过五而已五者数之祖也
 盖参天两地三阳而二阴三二各阴阳错而数之所
 以为数五也是故三其三三其二而为老阳老阴之
 数两其三一其二而为少阴之数两其二一其三而
卷一 第 4a 页 WYG0018-0418a.png
 为少阳之数皆五数也河图自天一至地十积数凡
 五十有五而其五十者皆因五而后得故五虚中若
 无所为而实乃五十之所以为五十也(一得五而成/六二得五而)
 (成七三得五而成八四得五而成九五得/五而成十无此定数则五十者何自来耶)洛书自一
 五行至九五福积数凡四十有五而其四十者亦皆
 因五而后得故五亦虚中若无所为而实乃四十之
 所以为四十也(一六共宗而为太阳之位数二七为/朋而为少阴之位数三八成友而为)
 (少阳之位数四九同道而为太阴之/位数不得此五数何以成此四十耶)即是观之河图
卷一 第 4b 页 WYG0018-0418b.png
 洛书皆五居中而为数宗祖大衍之数五十者即此
 五数衍而乘之各极其十则合为五十也是故五数
 散布于外为五十而为河图之数散布于外为四十
 而为洛书之数衍而极之为五十而为大衍之数皆
 自此五数始耳是以于五行为土于五常为信水火
 木金不得土不能各成一气仁义礼智不实有之亦
 不能各为一德此所以为数之宗而揲蓍之法必衍
 而极于五十以见于用也不知是否荅云此说甚是
卷一 第 5a 页 WYG0018-0418c.png
 (答董铢/)
问河图之数不过一奇一耦相错而已故太阳之位即
 太阴之数太阴之位即太阳之数少阴之位即少阳
 之数少阳之位即少阴之数见其迭阴迭阳阴阳相
 错所以为生成也天五地十居中者地十亦天五之
 成数盖一二三四已含六七八九者以五乘之故也
 盖数不过五也洛书之因一二三四以对九八七六
 其数亦不过十盖太阳占第一位已含太阳之数少
卷一 第 5b 页 WYG0018-0418d.png
 阴占第二位已含少阴之数少阳占第三位已含少
 阳之数太阴占第四位已含太阴之数虽其阴阳各
 自为数然五数居中太阳得五而成六少阴得五而
 成七少阳得五而成八太阴得五而成九则与河图
 一阴一阳相错而为生成之数者亦无以异也不知
 可如此看否启蒙言其数与位皆三同而二异三同
 谓一三五二异谓河图之二在洛书则为九河图之
 四在洛书则为七也盖一三五阳也二四阴也阳不
卷一 第 6a 页 WYG0018-0419a.png
 可易而阴可易阳全阴半阴常从阳也然七九特成
 数之阳所以成二四生数之阴则虽阳而实阴虽易
 而实未尝易也不知是否荅云所论甚当河图相错
 之说尤佳(同上/)
二始者一为阳始二为阴始二中者五六二终者九十
 五便是十干所起六便是十二律所生圆者星也圆
 者河图之数言无那四角底其形便圆(㬊渊录/)
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七八九六因五得数积五
卷一 第 6b 页 WYG0018-0419b.png
 奇五耦而为五十有五(㬊渊录/)
昆仑大无外旁薄下深广阴阳无停机寒暑互来往皇
 牺古神圣妙契一俯仰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浑
 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珍重无极翁为我重指掌(感/兴)
 (诗/)
一二三四九八七六最妙一藏九二藏八三藏七四藏
 六(廖德明录/)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者一理之判始生一奇一耦而为
卷一 第 7a 页 WYG0018-0419c.png
 一画者二也两仪生四象者两仪之上各生一奇一
 耦而为二画者四也四象生八卦者四象之上各生
 一奇一耦而为三画者八也爻之所以有奇有耦卦
 之所以三画而成者以此而已是皆自然流出不假
 安排圣人又已分明说破亦不待更着言语别立议
 论而后明也此乃易学纲领开卷第一义然古今未
 见有识之者至康节先生始传先天之学而得其说
 且以此为伏羲之易也说卦天地定位一章先天图
卷一 第 7b 页 WYG0018-0419d.png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序皆本
 于此若自八卦之上又放此而生之至于六画则八
 卦相重而成六十四卦矣六十四卦之上又放此而
 生之至十二画则六十四卦相重而成四千九十六
 卦矣焦贡易林是也(荅虞大中/)
陈淳问先天图有自然之象数伏羲当初亦知其然否
 先生曰直图据见在底画较自然圆图作两段来拗
 曲恁地转来㡳是奇恁地转去㡳是耦有些造作不
卷一 第 8a 页 WYG0018-0420a.png
 甚依他元初㡳伏羲当初只是太极下面有个阴阳
 便知得一生二二又生四四又生八恁地推去做成
 这物事不觉成来如此齐整
林学履问先天图阳在阴中阳逆行阴在阳中阴逆行
 阳在阳中阴在阴中皆顺行何谓也先生曰图左一
 边属阳右一边属阴左自震一阳离兑二阳乾三阳
 为阳在阳中顺行右自巽一阴坎艮二阴坤三阴为
 阴在阴中顺行坤无阳艮坎一阳巽二阳为阳在阴
卷一 第 8b 页 WYG0018-0420b.png
 中逆行乾无阴兑离一阴震二阴为阴在阳中逆行
又问先天图心法也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
 先生曰其中间白处便是太极三十二阴三十二阳
 便是两仪十六阴十六阳底便是四象八阴八阳底
 便是八卦
又问图虽无文终日言之不离乎是何也曰一日有一
 日之运一月有一月之运一岁有一岁之运大而天
 地之始终小而人物之生死远而古今之世变皆不
卷一 第 9a 页 WYG0018-0420c.png
 外乎此只是一个盈虚消息之理本是个小底变成
 大底到那大处又变成小底如纳甲法乾纳甲坤纳
 乙艮纳丙兑纳丁震纳庚巽纳辛离纳壬坎纳癸亦
 是这个又如火珠林若占一屯卦则初九是庚子六
 二是庚寅六三是庚辰六四是戊午九五是戊申上
 六是戊戌亦是此又如道家以坎离为真水火为六
 卦之主而六卦为坎离之用自月初三为震上弦为
 兑望日为乾望后为巽下弦为艮晦为坤亦不外此
卷一 第 9b 页 WYG0018-0420d.png
 又曰乾之一爻属戊坤之一爻属已留戊就己方成
 坎离盖乾坤是大父母坎离是小父母(黄义刚录/)
杨至曰正义谓易者变化之总号代换之殊称乃阴阳
 二气生生不息之理窃见此数语亦说得好先生曰
 熹以为易字有二义有变易有交易先天图一边本
 都是阳一边本都是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便是阳
 往交易阴阴来交易阳两边各各相对其实非此往
 彼来只其象如此然圣人当初亦不恁地思量只是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18-0421a.png
 画一个阴画一个阳每个便生两个就一个阳上又
 生一个阳一个阴就一个阴上又生一个阴一个阳
 只管恁地去自一为二二为四四为八八为十六十
 六为三十二三十二为六十四既成个物事便自然
 如此齐整皆是天地本然之妙元如此但略假圣人
 手画出来如乾一索而得震再索而得坎三索而得
 艮坤一索而得巽再索而得离三索而得兑初间画
 卦时也不是恁地只是画成八个卦后便见有此象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18-0421b.png
 耳(黄义刚录/)
先天图八卦为一节不论月气先后(李闳祖录/)
天一生水三生木木阳东北也次而北又次而东此阳
 之生也地二生火四生金金阴西南也次而南又次
 而西此阴之生也(刘砥录/)
包扬问康节以数推物如何曰此知康节之下者耳今
 覆射者亦能之康节之学本于明理明道所谓观天
 地之运化然后颓然其顺浩然其归乃康节所到处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18-0421c.png
 康节之学得于先天盖是专心致志看得这物事熟
 了自然前知又云康节看物事便成四个渠只是怕
 处其盛且如看花方其蓓蕾向盛也半开渐盛正开
 大盛则衰矣人之势焰者必衰强壮者必死是其理
 如此康节一见则便能知之先天图有一月之𧰼自
 复而震属初三日月之生也至兑属初八日月之上
 弦也乾月之望也巽月之始亏也至艮属二十三日
 月之下弦也坤则其晦日也(万人杰录/)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18-0421d.png
先天图一日有一个恁地道理一月有一个恁地道理
 以至合元会运世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亦只是这个
 道理且以月言之自坤而震月之始生初三日也至
 兑则月之上弦初八日也至乾则月之望十五日也
 至巽则月之始亏十八日也至艮则月之下弦二十
 三日也至坤则月之晦三十日也(辅广录/)
问昨日先生说程子谓其体则谓之易体犹形体也乃
 形而下者易中只说个阴阳交易而已然先生又尝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18-0422a.png
 有言曰在人言之则其体谓之心又是如何曰心只
 是个动静感应而已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是
 也看那几个字便见得因言易是互相博易之义观
 先天图便可见东边一画阴便对西边一画阳盖东
 一边本皆是阳西一边本皆是阴东边阴画皆是自
 西边来西边阳画都是自东边来姤在西是东边五
 画阳过复在东是西边五画阴过互相博易而成易
 之变虽多般然此是第一变广云程子所谓易中只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18-0422b.png
 说反复往来上下者莫便是指此言之否曰看得来
 程子之意又别邵子所谓易程子多理会他底不得
 盖他只据理而说都不曾去问他(同上/)
池阳士人何巨源以书问邵子诗有曰须探月窟方知
 物未蹑天根岂识人又先生赞邵子有曰手探月窟
 足蹑天根莫只是说阴阳否先生荅之云先天图自
 复至乾阳也自姤至坤阴也阳主人阴主物手探足
 蹑亦无甚意义但姤在上复在下上故言手探下故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18-0422c.png
 言足蹑
先天图今所写者是以一岁之运言之若大而古今十
 三万五千六百年亦只是这圈子小而一日一时亦
 只是这圈子都从复上推起来(李方子录/)
问先天图阴阳自两边生若将坤为太极与太极图不
 同如何曰他自据他意思说即不曾契勘濂溪底若
 论他太极中间虚者便是他亦自说图从中起今不
 合被横图在中间塞却待取出放外它两边生者即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18-0422d.png
 是阴根阳阳根阴这个有对从中出即无对(陈文蔚/录)
前书所论先天太极二图久无好况不暇奉报先天乃
 伏羲本图非康节所自作虽无言语而所该甚广凡
 今易中一字一义无不自其中流出者太极却是濂
 溪自作发明易中大概纲领意思而已故论其局格
 则太极不如先天之大而详论其义理则先天不如
 太极之精而约盖合下规模不同而太极终在先天
 范围之内又不若彼之自然不假思虑安排也若以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18-0423a.png
 数言之则先天之数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八
 以为八卦太极之数亦自一而二(刚/柔)自二而四(刚善/刚恶)
 (柔善/柔恶)遂加其一(中/)以为五行而遂下及于万物盖物
 理本同而象数亦无二致但推得有大小详略耳近
 日讲论及修改文字颇多当候相见面言之(荅黄干/)
如先天之说亦是太极散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而一卦一爻莫不具一太极(同上/)
问邵康节男子吟先生曰康节诗乃是说他先天图中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18-0423b.png
 数之所从起处天根月窟指复姤二卦而言(杨道夫/录)
示喻人物之说未知康节之意果如何但如来喻以阴
 阳分之似亦有理大抵先天图自复至乾为阳自姤
 至坤为阴阴阳所主既有淑慝之分则人物所禀亦
 不能无纯驳之辨也手探足蹑出于一时之谬说无
 足深论当时但以姤在上而复在下故以手足言之
 耳(荅何进之/)
问近略考卦变以彖辞考之说卦变者凡十九卦盖言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18-0423c.png
 成卦之由凡彖辞不取成卦之由则不言所变之爻
 程子专以乾坤言变卦然只是上下两体皆变者可
 通若只一体变者则不通两体变者凡七卦随蛊贲
 咸恒渐涣是也一体变者两卦讼无妄是也七卦中
 取刚来下柔刚上柔下之类者可通至一体变者则
 以来为自外来故说得有碍大凡卦变须观两体上
 下为变方知其所由以成之卦先生曰便是此处说
 得有碍且程传贲卦所云岂有乾坤重而为泰又自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18-0423d.png
 泰而变为贲之理若其说果然则所谓乾坤变而为
 六子八卦重而为六十四皆由乾坤而变者其说不
 得而通矣盖有则俱有自一画而二二而四四而八
 而八卦成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
 四而重卦备故有八卦则有六十四矣此康节所谓
 先天者也若震一索而得男以下乃是己有此卦了
 就此卦生出此义皆所谓后天之学今所谓卦变者
 亦是有卦之后圣人见得有此象故发于彖辞安得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18-0424a.png
 谓之乾坤重而为是卦则更不可变而为他卦耶若
 论先天一卦亦无既画之后乾一兑二离三震四至
 坤居末又安有乾坤变而为六子之理凡今易中所
 言皆是后天之易耳以此见得康节先生后天之说
 最为有功(董铢录/)
先天图如何移出方图在下先生云是熹挑出(汤泳录/)
先天之说昨已报商伯矣来喻亦推得行然皆未能究
 其缊须先将六十四卦作一横图则震巽复姤正在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18-0424b.png
 中间先自震复而却行以至于乾乃自巽姤而顺行
 以至于坤便成圆图而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昏
 旦皆有次第此作图之大指也又左方百九十二爻
 本皆阳右方百九十二爻本皆阴乃以对望交相博
 易而成此图若不从中起以向两端而但从头至尾
 则此等类皆不可通矣试用此意推之当自见得也
 (荅叶永卿/)
    太极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18-0424c.png
看易须是看他卦爻未画以前是怎模样却就这上见
 得他许多卦爻象数是自然如此不是杜撰也且诗
 则因风俗世变而作书则因帝王政事而作易初未
 有物又是悬空说出当其未有卦画则浑然一太极
 在人则是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一旦发出来则阴阳
 吉凶事都在里面人须是就至静虚中见得这道理
 周遍通珑方好若先靠定一事说则滞泥不通了此
 所谓洁静精微易教也(荅王遇/)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18-0424d.png
看易须是看它未画卦爻以前是怎生模样却就这里
 看他许多卦爻象数非是杜撰都是自然如此未画
 之前在易只是浑然一理在人只是湛然一心都未
 有一物在便是寂然不动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也忽
 然在这至虚至静之中有个象方发出许多象数吉
 凶道理来所以灵所以说洁静精微之谓易易只是
 个洁静精微若是如今人说得恁地拖泥带水有甚
 理会处(沈僩录/)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18-0425a.png
未有文字已有此书谓有此理财可谓有此书则不可
 (荅吴斗南/)
昔我抱冰炭从君识乾坤始知太极蕴要妙难名论谓
 有宁有迹谓无复何存惟应酬酢处特达见本根万
 化自此流千圣同兹源旷然远莫禦惕若初不烦云
 何学力微未胜物欲昏涓涓始欲达已被黄流吞岂
 知一寸胶救此千丈浑勉哉共无斁此语期相敦(酬/张)
 (南轩/)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18-0425b.png
㬊渊问太极两仪五行先生曰两仪即阴阳阴阳是气
 互行是质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是气立地之道曰柔
 与刚是质又如人魂是气体魄是质渊又云太极生
 两仪两仪生四象此如母生子子在母外之义若二
 气五行却是子在母内先生曰是如此阴阳五行万
 物各有一太极又云太极动而生阳只是如一长物
 不免就中间截断说起其实动之前未尝无静静之
 前又未尝无动如继之者善也亦是就此说起譬之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18-0425c.png
 俗语谓自今日为头已前更不受理意思
或问太极一阴阳先生曰一阴阳道也阴阳器也(廖谦/录)
赵师夏谓心为太极林学蒙谓心具太极师夏举以为
 问先生曰这般处极细难说看来心有动静其体则
 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叶贺孙录/)
夫下之理无独必冇对至足之蹈之曰真个是未有无
 对者看得如此时果是诧异好笑然亦有无对者一
 阴一阳相对者也太极却无对五行中土亦无对然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18-0425d.png
 太极却是与阴阳二物相对五行中四物与一土对
 四物有方土无方四物皆资土故也湖南学者云善
 无对不知恶乃善之对恶者反乎善者也(吴必大录/)
杨至问通书水阴根阳火阳根阴与五行阴阳阴阳太
 极为一截困时运行万物终始与混兮辟兮其无穷
 兮为一截混兮是利贞诚之复辟兮是元亨诚之通
 注下自五而一自五而万之说则是太极常在贞上
 恐未稳先生曰便是犹有此等硬说处(李方子录/)
卷一 第 20a 页 WYG0018-0426a.png
易言太极生两仪一生二也所以大衍之数虚一周子
 言太极动而生阴静而生阳则一在二中然要其实
 一虽生二依旧只在二中但易摘出说耳(刘砥录/)
杨道夫问窃谓夫子之道如太极天下之事如物之有
 万物虽有万而所谓太极者则一大极虽一而所谓
 物之万者未尝亏也至于曾子以忠恕形容一贯之
 妙亦如今人以性命言太极也不知是否曰太极便
 是一到得生两仪时这太极便在两仪中生四象时
卷一 第 20b 页 WYG0018-0426b.png
 这太极便在四象中生八卦时这太极便在八卦中
 (杨道夫录/)
太极中全是具一个善若三百八十四爻中有善有恶
 皆阴阳变化以后方有(叶贺孙录/)
程大昌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先生荅云熹恐此道
 字即易之太极一乃阳数之奇二乃阴数之耦三乃
 奇耦之积其曰二生三者犹所谓二与一为三也若
 直以一为太极则不容复言道生一矣详其文势与
卷一 第 21a 页 WYG0018-0426c.png
 列子易变而为一之语正同所谓一者皆形变之始
 耳不得为非数之一也(荅程大昌/)
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致耳有是理即有是物无先后
 次序之可言故曰易有太极则是太极乃在阴阳之
 中而非在阴阳之外也今以大中训之又以乾坤未
 判大衍未分之时论之恐未安也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今论太极而曰其物谓之神又以
 天地未分元气合而为一者言之亦恐未安也有是
卷一 第 21b 页 WYG0018-0426d.png
 理即有是气气则无不两者故易曰太极生两仪而
 老子乃谓道先生一而后一乃生二则其察理亦不
 精矣老庄之言之失大抵类此恐不足引以为證也
 (荅程迥/)
熹前书所谓太极不在阴阳之外者正与来教所谓不
 倚于阴阳而生阴阳者合但熹以形而上下者其实
 初不相杂故曰在阴阳之中吾丈以形而上下者其
 名不可相杂故曰不在阴阳之外虽所自而言不同
卷一 第 22a 页 WYG0018-0427a.png
 而初未尝有异也但如今曰所引旧说则太极乃在
 天地未分之前而无所与于今日之为阴阳此恐于
 前所谓不倚于阴阳而生阴阳有自相矛盾处更望
 详考见教(荅程迥/)
太极图立象尽意剖析幽微周子盖不得已而作也观
 其手授之意盖以为唯程子为能受之程子之秘而
 不示疑亦未有能受之者尔夫既未能默识于言意
 之表则道听涂说其弊必有甚焉(近年已觉颇/有此弊矣)观其
卷一 第 22b 页 WYG0018-0427b.png
 荅张闳中书云书虽未出未尝不传第患无受之者
 及东见录中论横渠清虚一大之说使人向别处走
 不若且只道敬则其微意亦可见矣若西铭则推人
 以知天即近以明远于学者之用为尤切非若此书
 详于天而略于人有不可以骤而语者也孔子雅言
 诗书执礼而于易则鲜及焉其意亦犹此耳韩子曰
 尧舜之利民也大禹之虑民也深其周子程子之谓
 乎熹向所谓微意者如此不识高明以为如何(荅张/栻)
卷一 第 23a 页 WYG0018-0427c.png
太极图无极而太极上一圈即是太极但挑出在上(汤/泳)
 (录/)
太极一圈便是一画只是撒开引长一画(同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四象八卦皆有形状至于太
 极有何形状故周子曰无极而太极正谓无此形状
 而有此道理耳(吴必大录/)
周子太极之书如易六十四卦一一有定理毫发不差
 自首至尾只不出阴阳二端而已始处是生生之初
卷一 第 23b 页 WYG0018-0427d.png
 终处是已定之理始有处说生已定处说死死则不
 复变动矣(徐宇录/)
周先生太极通书便只是衮这几句易之为义也只是
 如此只是阴阳交错千变万化皆从此出故曰易有
 太极这一个便生两个两个便生四个四个便生八
 个八个便生十六个十六个便生三十二个三十二
 个便生六十四个故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圣人
 所以说出时只是使人不迷于利害之涂耳(林夔孙/录)
卷一 第 24a 页 WYG0018-0428a.png
或问太极图下二圈固是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各有
 一太极也如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方始万物化生
 易中却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是如何先生曰太极所说乃生物之初阴阳之精自
 凝结成两个后来方渐渐生去万物皆然如牛羊草
 木皆牝牡一为阳一为阴万物有生之初亦各自有
 两个故曰二五之精妙合而凝阴阳二气更无停息
 如金木水火土是五行分了又三属阳二属阴然而
卷一 第 24b 页 WYG0018-0428b.png
 各又有一阴一阳如甲便是木之阳乙便是木之阴
 丙便是火之阳丁便是火之阴只这个阴阳更无休
 息形质属阴其气属阳金银坑有金银矿矿便是阴
 其光气为阳(叶贺孙录/)
问太极图自一而二自二而五即推至于万物易则自
 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八自八而十六自十六而
 三十二自三十二而六十四然后万物之理备西铭
 则止言阴阳洪范则止言五行或略或详皆不同何
卷一 第 25a 页 WYG0018-0428c.png
 也先生曰理一也人所见有详略耳然道理亦未始
 不相值也(李闳祖录/)
论横渠正蒙说道体处如太和太虚虚空云者止是说
 气说聚散处其流乃是个大轮回盖其思虑考索所
 至非性分自然之知若语道理惟是周子说无极而
 太极最好如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
 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亦说得有
 理由气化有道之名如所谓率性之谓道是也然使
卷一 第 25b 页 WYG0018-0428d.png
 明道形容此理必不如此说伊川所谓横渠之言诚
 有过者乃在正蒙以清虚一大为万物之原有未安
 等语概可见矣(万人杰录/)
来书反复其于无极太极之辨详矣然以熹观之伏羲
 作易自一画以下文王演易自乾元以下皆未尝言
 太极也而孔子言之孔子赞易自太极以下未尝言
 无极也而周子言之夫先圣后圣岂不同条而共贯
 哉若于此有以灼然实见太极之真体则知不言者
卷一 第 26a 页 WYG0018-0429a.png
 不为少而言之者不为多矣何至若此之纷纷哉今
 既不然则吾之所谓理者恐其未足以为群言之折
 衷又况于人之言有所不尽者又非一二而已乎既
 蒙不鄙而教之熹亦不敢不尽其愚也且夫大传之
 太极者何也即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具于三者之先
 而缊于三者之内者也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
 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犹曰举天下之至极无以
 加此云耳初不以其中而命之也至如北极之极屋
卷一 第 26b 页 WYG0018-0429b.png
 极之极皇极之极民极之极诸儒虽有解为中者盖
 以此物之极常在此物之中非指极字而训之以中
 也极者至极而已以有形者言之则其四方八面辏
 将来到此筑底更无去处从此推出四方八面都无
 向背一切停匀故谓之极耳后人以其居中而能应
 四外故指其处而以中言之非以其义为可训中也
 至于太极则又初无形象方所之可言但以此理至
 极而谓之极耳今乃以中名之则是所谓理有未明
卷一 第 27a 页 WYG0018-0429c.png
 而不能尽乎人言之意者一也通书理性命章其首
 二句言理次三句言性次八句言命故其章内无此
 三字而特以三字名其章以表之则章内之言固已
 各有所属矣盖其所谓灵所谓一者乃为太极而所
 谓中者乃气禀之得中与刚善刚恶柔善柔恶者为
 五性而属乎五行初未尝以是为太极也且曰中焉
 止矣而又下属于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之云是亦复
 成何等文字义理乎今来喻乃指其中者为太极而
卷一 第 27b 页 WYG0018-0429d.png
 属之下文则又理有未明而不能尽乎人言之意者
 二也若论无极二字乃是周子灼见道体迥出常情
 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
 敢说底道理令后之学者晓然见得太极之妙不属
 有无不落方体若于此看得破方见得此老真得千
 圣以来不传之秘非但架屋下之屋叠床上之床而
 已也今必以为未然是又理有未明而不能尽人言
 之意者三也至于大传既曰形而上者谓之道矣而
卷一 第 28a 页 WYG0018-0430a.png
 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岂真以阴阳为形而上者
 哉正所以见一阴一阳虽属形器然其所以一阴而
 一阳者是乃道体之所为也故语道体之至极则谓
 之太极语太极之流行则谓之道虽有二名初无两
 体周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
 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
 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全体无乎
 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今乃深诋无极
卷一 第 28b 页 WYG0018-0430b.png
 之不然是直以太极为有形有方所矣直以阴阳为
 形而上者则又昧于道器之分矣又于形而上者之
 上复有况太极乎之语则是又以道上别有一物为
 太极矣此又理有未明而不能尽乎人言之意者四
 也至熹前所谓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
 为万化根本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
 万化根本乃是推本周子之意以为当时若不如此
 两下说破则读者错认语意必有偏见之病闻人说
卷一 第 29a 页 WYG0018-0430c.png
 有即谓之实有见人说无即以为真无耳自谓如此
 说得周子之意已是大煞分明只恐知道者厌其漏
 泄之过甚不谓如老兄者乃犹以为未稳而难晓也
 请以熹书上下文意详之岂谓太极可以人言而为
 加损者哉是又理有未明而不能尽乎人言之意者
 五也来书又谓大传明言易有太极今乃言无何耶
 此尤非所望于高明者今夏因与人言易其人之论
 正如此当时对之不觉失笑遂至被劾彼俗儒胶固
卷一 第 29b 页 WYG0018-0430d.png
 随语生解不足深怪老兄平日自视为如何而亦为
 此言邪老兄且谓大传之所谓有果如两仪四象八
 卦之有定位天地五行万物之有常形邪周子之所
 谓无是果虚空断灭都无生物之理邪此又理有未
 明而不能尽乎人言之意者六也老子复归于无极
 乃无穷之义如庄生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云
 尔非若周子所言之意也今乃引之而谓周子之言
 实出乎彼此又理有未明而不尽乎人言之意者七
卷一 第 30a 页 WYG0018-0431a.png
 也高明之学超出方外固未易以世间言语论量意
 见测度今且以愚见执方论之则重使世俗观笑既
 而思之若遂不言则恐学者终无所取正较是二者
 宁可见笑于今人不可得罪于后世是以终不获已
 而竟陈之不识老兄以为如何(荅陆九渊/)
来书云直以阴阳为形器(止/)道器之分哉荅曰若以阴
 阳为形而上者则形而下者复是何物更请见教若
 熹愚见与其所闻则曰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
卷一 第 30b 页 WYG0018-0431b.png
 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如是则来书所谓始终晦
 明奇耦之属皆阴阳所为之器独其所以为是器之
 理如目之明耳之聪父之慈子之孝乃为道耳如此
 分别似差明白不知尊意以为如何此一条亦极分
 明切望略加思索便见愚言不为无理而其馀亦可
 以类推矣(同上/)
六月一日林黄中来相访问曰向时附去易解其间恐
 有未是处幸见谕子应之曰大凡解经但令纲领是
卷一 第 31a 页 WYG0018-0431c.png
 当即一句一义之间虽有小失亦无甚害侍郎所著
 却是大纲领处有可疑者林问如何是大纲领处可
 疑予曰系辞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此是圣人作易纲领次第惟邵康节见
 得分明今侍郎乃以六画之卦为太极中含二体为
 两仪又取二互体通为四象又颠倒看二体及互体
 通为八卦若论太极则一画亦未曾有何处便有六
 画底卦来如此恐倒说了兼若如此即是太极包两
卷一 第 31b 页 WYG0018-0431d.png
 仪两仪包四象四象包八卦与圣人所谓生者意思
 不同矣林曰惟其包之是以能生之包之与生实一
 义尔予曰包如人之怀子子在母中生如人之生子
 子在母外恐不同也林曰公言太极一画亦无即是
 无极矣圣人明言易有太极而公言易无太极何耶
 予曰太极乃两仪四象八卦之理不可谓无但未有
 形象之可言尔故自此而生一阴一阳乃为两仪而
 四象八卦又是从此生皆有自然次第不由人力安
卷一 第 32a 页 WYG0018-0432a.png
 排然自孔子以来亦无一人见得至邵康节然后明
 其说极有条理意趣可玩恐未可忽更详之林云著
 此书正欲攻康节尔子笑语之曰康节未易攻侍郎
 且更子细若此论不改恐终为有识者所笑也林艴
 然曰正要人笑(记林栗辨易/)
太极中正仁义之说若谓四者皆有动静则周子于此
 便列四者之目为剩语矣但熟玩四字指意自有动
 静其于道理极是分明盖此四字便是元亨利贞四
卷一 第 32b 页 WYG0018-0432b.png
 字(仁元中亨/义利正贞)元亨一通一复岂得为动静乎近日深
 玩此理觉得一语嘿一起居无非太极之妙正不须
 以分别为嫌也(荅张敬夫/)
夫易变易也兼指一动一静已发未发而言之也太极
 者性情之妙也乃一动一静未发已发之理也故曰
 易有太极言即其动静阖辟而皆有是理也若以易
 字专指已发为言是又以心为已发之说也此固未
 当程先生言之明矣不审尊意以为如何(荅吴翌/)
卷一 第 33a 页 WYG0018-0432c.png
易之为义乃指流行变易之体而言此体生生元无间
 断但其间一动一静相为始终耳程子曰上天之载
 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
 之神正谓此也此体在人则心是已其理则所谓性
 其用则所谓情其动静则所谓未发已发之时也此
 其为天人之分虽殊然静而此理已具动而此用实
 行则其为易一也若其所具之理所行之用合而言
 之则是易之有太极者昨来南轩尝谓太极所以明
卷一 第 33b 页 WYG0018-0432d.png
 动静之蕴盖得之矣来喻以不易变易为未发已发
 恐未安试以此说推之非惟见得易字意义分明而
 求仁用力要处亦可得矣(荅吴猎/)
至静之时但有能知能觉者而无所知所觉之事此于
 易卦为纯坤不为无阳之象若论复卦则须以有所
 知觉者当之不得合为一说矣故康节亦云一阳初
 动处万物未生时此至微至妙处须虚心静虑方始
 见得若怀一点偏主彊说意思即方寸之中先自扰
卷一 第 34a 页 WYG0018-0433a.png
 扰矣何缘能察得彼之同异耶(荅吕祖俭/)
所云未发不可比纯坤而当为太极此却不是小失不
 敢随例放过且试奉扣若以未发为太极则已发为
 无极耶若谓纯坤不得为未发则宜以何卦为未发
 耶窃恐更宜静坐放教心胸虚明净洁却将太极图
 及十二卦画安排顿放令有去着方可下语此张子
 所谓濯去旧见以来新意者也如决不以为然则熹
 不免为失言者不若权行倚阁之为愈不能如此纷
卷一 第 34b 页 WYG0018-0433b.png
 拿彊聒徒费心力有损而无益也(同上/)
以未发为太极只此句便不是所以下文一向差却未
 发者太极之静已发者太极之动也须如此看得方
 无偏滞而两仪四象八卦十二卦之说皆不相碍矣
 (同上/)
问太极动而生阳云云先生荅云此段尤多可疑请且
 就通书太极体认令此数项历落分明未要添入复
 卦震咸性情等说夹杂得都不明不济事也震咸尤
卷一 第 35a 页 WYG0018-0433c.png
 无干涉性情之义亦非是须各自看乃佳(同上/)
问动而生阳元未有物且是如此动荡所谓化育流行
 也静而生阴阴主凝然后万物各正性命问继之者
 善之时此所谓性善至成之者性然后气质各异方
 说得善恶先生曰此既谓之性则终是未可分善恶
 (廖德明录/)
问阴阳若以推行言之不过一气之运而已所谓一动
 一静互为其根也以阖辟言之则有两物所谓分阴
卷一 第 35b 页 WYG0018-0433d.png
 分阳两仪立焉也既曰阴阳又曰柔刚者阴阳以气
 言刚柔则有形质矣此犹四象之有老少亦如以子
 午卯酉分言阴阳也不知是否荅曰阖辟与动静无
 异易中以对待言者自多不必引此也(荅董铢/)
阴阳有个流行底有个定位底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便
 是流行底寒暑往来是也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便是
 定位底天地上下四方是也易有两义一是变易便
 是流行底一是交易便是对待底如魂魄以二气言
卷一 第 36a 页 WYG0018-0434a.png
 之阳是魂阴是魄以一气言之则伸者为魂屈者为
 魄(黄义刚录/)
太极中正仁义之说玩之甚熟此书条畅洞达绝无可
 疑只以乾元亨利贞五字括之亦自可尽大抵只要
 识得上下主宾之辨耳(荅何镐/)
问太极图何以不言礼智而言中正莫是此图本为发
 明易道故但言中正是否曰亦不知是如何但中正
 二字较有力(李闳祖录/)
卷一 第 36b 页 WYG0018-0434b.png
太极传言中正仁义中仁言用正义言体义便有裁制
 一定之体(吴必大录/)
或问太极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之说荅曰中正仁义
 本无先后此四字配金木水火而言中有礼底道理
 正有智底道理如乾之元亨利贞元即仁亨即中利
 即义贞即正皆是此理至于主静一辞盖是以正与
 义为体中与仁为用圣人只是主静自有动底道理
 譬如人说话必须是先沉默然后可以说话盖沉默
卷一 第 37a 页 WYG0018-0434c.png
 中便有个言语底意思(周谟记问/)
问太极图中言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何也先
 生曰中正仁义分属动静而圣人则主于静盖正所
 以能中义所以能仁克己复礼义也故能仁易言利
 贞者性情也元亨是发用处必至于利贞乃见乾之
 实体万物到秋冬收敛成实方见得它本质故曰性
 情此亦主静之说也(董铢录/)
太极图言大哉易乎只以阴阳刚柔仁义及言原始反
卷一 第 37b 页 WYG0018-0434d.png
 终故知死生之说而止人之生死亦只是阴阳二气
 屈伸往来耳(吴必大录/)
黄干问向者先生说周子康节说太极只说二个易中
 是说三个曰也即是这个但周子与康节和阴阳衮
 说易中便抬起说周子言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如言太极动是阳动极而静静便是阴动时便是阳
 之太极静时便是阴之太极盖太极即在阴阳里如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先从实理处说若论其生则
卷一 第 38a 页 WYG0018-0435a.png
 俱生太极依旧在阴阳里但言其次序须有这实理
 方始有阴阳也其理则一虽然自见在事物而观之
 即阴阳函太极推原其本则太极生阴阳(刘砥录/)
阴阳五行康节说得法密濂溪说得理透闻见录载伊
 川语云惟见周茂叔论此张钦夫不以为然看得来
 是有这个说话(萧佐录/)
骧问邵先生说无极之前无极如何说前先生曰邵子
 就图上说循环之意自姤至坤是阴含阳自复至乾
卷一 第 38b 页 WYG0018-0435b.png
 是阳分阴复坤之间乃无极自坤反姤是无极之前
 (杨道夫录/)
康节云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从心上起经纶多少平易
 实见得者自别又问一中分造化曰本是一个而消
 息盈虚便生阴阳事事物物皆恁地有消便有息有
 盈便有虚有个面便有个背道夫曰这便是自然非
 人力之所能为者曰这便是生两仪之理(同上/)
熹看了康节易了都看别人底不得他说那太极生两
卷一 第 39a 页 WYG0018-0435c.png
 仪两仪生四象又都无甚玄妙只是从来更无人识
 杨子太玄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亦只
 是这个他却识只是他以三为数皆无用了他也只
 是见得一个粗底道理后来便都无人识老氏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亦剩说了一个道便如太极生阳
 阳生阴至二生三又更都无道理后来五峰又说一
 个云云便是太极函三为一意思(叶贺孙录/)
问先生说太极有是性则有阴阳五行云云此说性是
卷一 第 39b 页 WYG0018-0435d.png
 如何曰想只是熹旧时说耳近思量又不然此性字
 为禀于天者言之若太极只当说理自是移易不得
 易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则谓之善至于成之
 者方谓之性此谓天所赋于人物人物所受于天者
 也(徐宇录/)
或求先生拣近思录先生披数板云也拣不得久之乃
 曰无极而太极不是说有个物事光辉辉地在那里
 只是说这理当初皆无一物只是有此理而已既有
卷一 第 40a 页 WYG0018-0436a.png
 此理便有此气既有此气便分阴阳以此生许多物
 事惟其理有许多故物亦有许多以小而言之则(此/下)
 (疑有/脱句)无非是天地之事以大而言之则君臣父子夫
 妇朋友无非是天地之事只是这一个道理所以君
 子脩之吉小人悖之凶而今看他说这物事这机关
 一下拨转后卒乍栏他不住圣人所以一日二日万
 几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是大化恁地流
 行随得是便好随得不是便遏他不住存心养性所
卷一 第 40b 页 WYG0018-0436b.png
 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所以
 昨日说西铭都相穿透所以太极图说五行一阴阳
 也阴阳一太极也二气交感所以化生万物这便是
 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只是说得有详
 略有急缓只是这一个物事所以万物到秋冬时各
 自收敛闭藏忽然一一春来各自发越条畅这只是
 一气一个消一个息只如人相似方其默时便是静
 及其语时便是动那个满山青黄碧绿无非是这太
卷一 第 41a 页 WYG0018-0436c.png
 极所以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
 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是那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所以周先生太极通书只
 是衮这许多句继之者善是动处成之者性是静处
 继之者善是流行出来成之者性则各自成个物事
 继善便是元亨成性便是利贞及至成之者性各自
 成个物事恰似造化都无可做了及至春来又流行
 出来又是继之者善譬如禾榖一般到秋敛冬藏千
卷一 第 41b 页 WYG0018-0436d.png
 条万穟自各成一个物事了及至春又各自发生出
 以至人物以至禽兽皆是如此且如人方其在胞胎
 中受父母之气则是继之者善及其生出又自成一
 个物事则是成之者性也既成其性又自继善只是
 这一个物事今年已生了明年又生出一副当物事
 来又继之者善又成之者性只是这一个物事衮将
 去所以仁者见之谓之仁只是见那发生处智者见
 之谓之智只是见那成性处到得百姓日用而不知
卷一 第 42a 页 WYG0018-0437a.png
 则不知这物事矣所以易只是个阴阳交错千变万
 化故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圣人所以说出来时只
 是使人不迷乎利害之途(黄义刚录/)
甘节问天道流行发育万物人物之生莫不得其所以
 生者以为一身之主是此性随所生处便在否先生
 应曰一物各具一太极
张乖崖曰阳是人有罪而未书案子尚变得阴是已书
卷一 第 42b 页 WYG0018-0437b.png
 案子更变不得此人曾见希夷来言亦似太极图
梁文叔云太极兼动静而言先生曰不是兼动静太极
 有动静也(林恪录/)
问太极者本然之妙动静者所乘之机也如何先生曰
 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二者尝相依而
 未尝相离也太极犹人动静犹马马所以载人人所
 以乘马马之一出一入人亦与之一出一入盖一动
 一静而太极之妙未尝不在焉此所谓所乘之机无
卷一 第 43a 页 WYG0018-0437c.png
 极二五所以妙合而凝也(董铢录/)
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
 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因其极至故
 名曰太极(辅广录/)
 
 
 
 
卷一 第 43b 页 WYG0018-0437d.png
 
 
 
 
 
 
 
 文公易说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