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a 页 WYG0541-05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东通志卷三十五之十六
  艺文志十六(书/)
  遗燕将书         (周/)鲁 连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者不怯死而灭名忠
 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
 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
 名灭后世无称非智也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b 页 WYG0541-0570b.png
 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详计而无
 与俗同也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
 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
 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合则楚国之形
 危且弃南阳断右壤存济北计必为之今楚魏交退
 燕救不至齐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即
 臣见公之不能得也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彼
 燕国大乱君臣过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a 页 WYG0541-0570c.png
 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僇公
 闻之乎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敝祸多
 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聊城之民拒全齐之兵期年
 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
 膑吴起之兵也能已见于天下矣故为公计不如罢
 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
 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上辅孤主以
 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b 页 WYG0541-0570d.png
 可立也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请裂地定封
 富比陶卫世世称寡与齐久存此亦一计也二者显
 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一焉且吾闻效小节者不
 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管仲射桓公中
 钩篡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东缚桎梏辱身也
 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使管子终穷抑
 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
 行矣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a 页 WYG0541-0571a.png
 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
 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光烛邻国曹子为鲁将
 三战三北而亡地五百里向使曹子计不反顾议不
 旋踵刎颈而死则亦不免为败军擒将矣曹子弃三
 北之耻而退与鲁君计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
 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
 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
 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行小节死小耻也以为杀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b 页 WYG0541-0571b.png
 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
 立终身之名弃忿捐之节定累世之功是以业与三
 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敝也愿公择一而行之
  遗公孙弘书        (汉/)邹长清
 夫人无幽显道在则尊虽生刍之贱也不能脱落君
 子故赠君生刍一束诗人所谓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五丝为䌰倍䌰为升倍升为緎倍緎为纪倍纪为緵
 倍緵为襚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士之立功勋效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4a 页 WYG0541-0571c.png
 名节亦复如之勿以小善不足修而不为也故赠君
 素丝一襚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其有入窍而
 无出窍满则扑之土粗物也钱重货也入而不出积
 而不散故扑之士有聚敛而不能散者将有扑满之
 败可不诫与故赠君扑满一枚猗嗟盛与山川阻修
 加以风露次卿足下勉作功名窃在下风以俟嘉誉
  诣公孙弘书        (汉/)董仲舒
 江都相董仲舒拜上言君侯以周召自然体质擢升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4b 页 WYG0541-0571d.png
 三公统理海内总缉百寮未有半言之教郡国翕然
 望风更思改新以助至治群众所占必有成功仲舒
 愚戆素无治名大汉之检式数蒙君侯哀怜之恩误
 被非任无以称职仲舒窃见宰职任天下之重群心
 所归须推贤佐以成圣化愿君侯大开萧相荐贤之
 路广选举之门既得其人接以周公下士之义即奇
 伟隐世异伦之人各思竭愚归往盛德英俊满朝百
 能备具即君侯大立则道德宏通化流四极仲舒愚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5a 页 WYG0541-0572a.png
 陋经术浅薄所识褊陋不能赞扬万分君侯所弃捐
 且闻春秋曰贤圣博观以章其名择善者从之无所
 不听又曰近而不言为谄远而不言为怨故辄披心
 陈诚夫尧舜三王之业皆由仁义为本仁者所以理
 人伦也故圣王以为治首或曰发号出令利天下之
 民者谓之仁政疾天下之害于人者谓之仁心二者
 备矣然后海内应以诚惟君侯深观往古思本仁义
 至诚而已方今关东五谷咸贵家有饥饿其死伤者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5b 页 WYG0541-0572b.png
 半盗贼并起发亡不止良民被害为圣主忧咎皆由
 仲舒等典职防禁无素当先坐仲舒至愚以为扶衰
 止奸本在吏耳宜一考察天下领民之吏留心署置
 以明消灭邪枉之迹使百姓各安其产业无有寇盗
 之患以蠲主忧谨奉春秋署置术再拜君侯足下
  与公孙弘书        (汉/)东方朔
 爵禄不相责以礼同类之游不以远方为嫌故东门
 先生居蓬户空穴之中魏公子一朝以百骑造之吕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6a 页 WYG0541-0572c.png
 望未尝与文王同席而坐一朝让以天下半大丈夫
 相知何必接尘而游垂发齐年哉
  上乐陵侯荐匡衡书     (汉/)杨 兴
 将军以亲戚辅政贵重于天下无二然众庶议论令
 闻休誉不专在将军者何也彼诚有所闻也以将军
 之幕府海内莫不仰望而所举不过私门宾客乳母
 子弟人情忽不自知然一夫窃议语流天下夫富贵
 在身而列士不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古人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6b 页 WYG0541-0572d.png
 病其若此故运体劳心以求贤为务传曰以贤难得
 之故而曰事不待贤以食难得之故而曰饱不待食
 惑之甚者也平原文学匡衡材智有馀经学绝伦但
 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将军诚召置幕府学士
 翕然归心与参事议观其所以贡之朝廷必为国器
 以此显示众庶名流于世
  与邴原书         (汉/)孔 融
 修性保真清虚守高危邦不入久潜乐土王室多难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7a 页 WYG0541-0573a.png
 西迁镐京圣朝劳谦畴咨俊乂我徂求定策命恳恻
 国之将陨嫠不恤纬家之将亡缇萦跋涉彼匹夫也
 犹执此义实望根矩仁为己任授手援溺振民于难
 乃或晏晏居息莫我肯顾谓之君子固如此乎根矩
 根矩可以来矣
  戒子书          (汉/)郑康成
 夫吾家旧贫不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
 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7b 页 WYG0541-0573b.png
 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授焉遂博稽六艺粗
 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
 田播殖以娱朝夕遇阉尹擅执坐党禁锢十有四年
 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公车
 再召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
 王臣故宜式序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
 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
 从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8a 页 WYG0541-0573c.png
 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今我
 告尔以老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安性覃思以终业自
 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睹省野物胡
 尝扶杖出门乎家事大小汝一承之咨尔煢煢一夫
 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
 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
 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吾虽无
 绂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8b 页 WYG0541-0573d.png
 后人之羞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
 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日西方暮
 其可图乎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
 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宽恨若忽忘不识亦已
 焉哉
  在东郡答陈琳书      (汉/)臧 洪
 隔阔相思发于寤寐幸相去步武之间耳而以趋舍
 异规不得相见其为怆恨可为心哉前日不遗比辱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9a 页 WYG0541-0574a.png
 雅贶述叙祸福公私切至所以不即奉答者既学薄
 才钝不足塞诘亦以吾子携负侧室息肩主人家在
 东州仆为仇敌以是事人虽披中情堕肝胆犹身疏
 有罪言甘见怪方首尾不救何能恤人且以子之才
 穷该典籍岂将闇于大道不达余趣哉仆小人也本
 因行役寇窃大州恩深分厚宁乐今日自还接刃每
 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友之周旋抚弦搦矢
 不觉流涕之覆面也当受任之初自谓究竟大事共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9b 页 WYG0541-0574b.png
 尊王室岂悟天子不悦本州见侵郡将遘牖里之厄
 陈留克创兵之谋谋计栖迟丧忠孝之名杖策携背
 亏交友之分揆此二者与其不得已丧忠孝之名与
 亏交友之道轻重殊途亲疏异画故便收泪告绝若
 使主人少垂故人住者侧席去者克己不汲于离友
 信刑戮以自辅则仆抗季札之志不为今日之战矣
 何以效之昔张景明亲登坛歃血奉辞奔走卒使韩
 牧让印主人得地然后但以拜章朝主赐爵获传之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0a 页 WYG0541-0574c.png
 故旋时之间不蒙观过之责而受夷灭之祸吕奉先
 讨卓来奔请兵不获告去何罪复见斫刺滨于死亡
 刘子璜奉使踰时辞不获命畏威怀亲以计求归然
 辄僵毙麾下不蒙亏除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
 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
 中哉实且欲一统山东增兵讨雠惧战士狐疑无以
 沮劝故抑废王命以崇承制慕义者蒙荣待放者被
 戮此乃主人之利非游士之愿也故仆鉴戒前人困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0b 页 WYG0541-0574d.png
 穷死战仆虽下愚亦尝闻君子之言矣此实非吾心
 也乃主人招焉凡吾所以背弃国民用命此城者正
 以君子之违不适敌国故也是以获罪主人见攻踰
 时而足下更引此义以为吾规无乃辞同趋异非吾
 子所为休戚哉吾闻之也义不背亲忠不违君故东
 宗本州以为亲援中扶郡将以安社稷一举二得以
 徼忠孝何以为非而足下欲使吾轻本破家足下或
 者见城围不解救兵未至感婚姻之义惟平生之好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1a 页 WYG0541-0575a.png
 以屈节而苟生胜守义而倾覆也昔者晏婴不降志
 于白刃南史不曲笔以求生故身著图象名垂后世
 况仆据金城之固驱士民之力散三年之蓄以为一
 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但惧
 秋风扬尘伯圭马首南向张扬飞燕膂力作难北鄙
 将告倒悬之急股肱奏乞归之诚耳主人当鉴我曹
 辈反旌退师治兵邺垣何宜久辱盛怒暴威于吾城
 下哉昔高祖取彭越于钜野光武创基兆于绿林卒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1b 页 WYG0541-0575b.png
 能龙飞中兴以成帝业况仆亲奉承玺书与之从事
 行矣孔璋足下徼利于境外臧洪授命于君亲吾子
 托身于盟主臧洪策命于长安子谓余身死而名灭
 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悲哉本同而末离努力努
 力夫复何言
  答韩范书        (三国/)管 宁
 乾道辅诚诞膺嘉祚膺受多福为国蕃维虽分陜之
 任未足比盛远近属望何庆如之昔值险阻越窜海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2a 页 WYG0541-0575c.png
 表于裔历载风纲不纪暨蒙国恩还践旧土薄佑多
 难恒婴笃疾愧使区区展之无阶泛受遇隆远辱论
 墨降尊诱卑训喻遇泰见得思义抱以踧踖不胜来
 顾裁因答辱
  答东阿王曹植书      (魏/)吴 质
 质白信到奉所惠贶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
 慰喻之绸缪乎夫登东岳者然后知众山之逦迤也
 奉至尊者然后知百里之卑微也自旋之初伏念五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2b 页 WYG0541-0575d.png
 六日至于旬时精散思越惘若有失非敢羡宠光之
 休慕猗顿之富也诚以身贱犬马德轻鸿毛至乃历
 玄阙排金门升玉堂伏虚槛于前殿临曲池而行觞
 既威仪亏替言辞漏渫虽恃平原养士之懿愧无毛
 遂跃颖之才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谖三窟之
 效屡获信陵虚左之德又无侯生可述之美凡此数
 者乃质之所以愤积于胸臆怀眷而悁邑者也若追
 前宴谓之未究欲倾海为酒并山为肴伐竹云梦斩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3a 页 WYG0541-0576a.png
 梓泗滨然后极雅意尽欢情信公子之壮观非鄙人
 之所庶几也若质之志实在所天思投印释黻朝夕
 侍坐钻仲父之遗训览老氏之要言对清酤而不酌
 抑嘉肴而不享使西施出帷嫫母侍侧斯盛德之所
 蹈明哲之所保也若乃近者之观实荡鄙心秦筝发
 徽二八迭奏埙箫激于华屋灵鼓动于座左耳嘈嘈
 于无闻情踊跃于鞍马谓可北慑肃慎使贡其楛矢
 南震百越使献其白雉又况权备夫何足视乎还治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3b 页 WYG0541-0576b.png
 讽采所著观省英玮实赋颂之宗作者之师也众贤
 所述亦各有志昔赵武过郑七子赋诗春秋载列以
 为美谈质小人也无以承命又所答贶辞丑义陋申
 之再三赧然汗下此邦之人闲习辞赋三事大夫莫
 不讽诵何但小史之有乎重惠苦言训以政事恻懚
 之恩形乎文墨墨子回车而质四年虽无德于民式
 歌且舞儒墨不同固已久矣然一旅之众不足以扬
 名步武之间不足以骋迹若不改辙易御将何以效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4a 页 WYG0541-0576c.png
 其力哉今处此而求大功犹绊良骥之足而责以千
 里之任槛猿猴之势而望其巧捷之能不胜见恤谨
 附遣白答不敢繁词吴质白
  与从弟书         (晋/)羊 祜
 吾以布衣忝荷重任每以尸素为愧大命既隆惟江
 南未夷此人臣之责是以不量所能毕力吴会当凭
 朝廷之威赖士大夫之谋以全克之举除万世之患
 年已朽老既定边事当角巾东鲁还归乡里于坟墓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4b 页 WYG0541-0576d.png
 侧为容棺之墟假日视息思与后生味道此吾之至
 愿也以凡士而居重位何能不惧盈满贻责耶疏广
 吾师也圣主明恕当不夺微志耳
  与吏部谢万书       (晋/)王羲之
 古之辞世者或被发徉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今
 仆坐而获免遂其宿心其为庆幸岂非天赐违天不
 祥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
 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5a 页 WYG0541-0577a.png
 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或以轻薄庶令举
 策数马彷佛万石之风君为此何如比当与安石东
 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颐养閒暇衣食之馀欲与亲
 知时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
 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邪常依陆贾
 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老夫志愿尽于
 此也
  贻张衡书         (隋/)房彦谦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5b 页 WYG0541-0577b.png
 窃闻赏者所以劝善刑者所以惩恶故疏贱之人有
 善必赏尊贵之戚犯恶必刑未有罚则避亲赏则遗
 贱者也今诸州刺史受委宰牧善恶之间上达本朝
 慑惮宪章不敢怠慢国家祇承灵命作民父母刑赏
 曲直升闻于天寅畏照临亦宜谨肃故文王云我其
 夙夜畏天之威以此而论虽州国有殊高下悬邈然
 忧民慎法其理一也至如并州衅逆须有甄明若杨
 谅实以诏命不通虑宗社危逼徵兵聚众非为干纪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6a 页 WYG0541-0577c.png
 则当原其本情议其刑罚上副圣主友于之意下晓
 愚民疑惑之心若审知内外无虞嗣后篡统而好乱
 乐祸妄有觊觎则管蔡之诛当在于谅同恶相济无
 所逃罪枭悬孥戮国有常刑其间乃有情非协同力
 不自固或被拥逼沦陷凶威遂使籍没流移恐为冤
 滥恢恢天网岂其然乎罪疑从轻斯义安在昔叔向
 寘鬻狱之死晋国所嘉释之断犯跸之刑汉文称善
 羊舌宁不爱弟廷尉非苟违君但以执法无私不容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6b 页 WYG0541-0577d.png
 轻重且圣人大宝是曰神器苟非天命不可妄得故
 蚩尤项籍之骁勇伊尹霍光之权势李老孔丘之才
 智吕望孙武之兵术吴楚连磐石之据产禄承母后
 之基不应历运之兆终无帝王之位况乎蕞尔一隅
 蜂扇蚁聚杨谅之愚鄙群小之凶慝而欲凭陵畿甸
 觊幸非望者哉开辟以降书契云及帝皇之迹可得
 而详自非积德累仁丰功厚利孰能道洽幽显义感
 灵祗是以古之哲王昧旦丕显履冰在念御朽兢怀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7a 页 WYG0541-0578a.png
 逮叔世骄荒曾无戒惧肆于民上骋嗜奔欲不可具
 载请略陈之曩者齐陈二国并居大位自谓与天地
 合德日月齐明罔念忧虞不恤刑政近臣怀宠称善
 而隐恶史官曲笔掩瑕而录美是以民庶呼嗟终闭
 塞于视听公卿虚誉日敷陈于左右法网严密刑辟
 日多徭役烦兴老幼疲苦昔郑有子产齐有晏婴楚
 有叔敖晋有士会凡此小国尚足名臣齐陈之疆岂
 无良佐但以执政壅蔽怀私徇躯忘国忧家外同内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7b 页 WYG0541-0578b.png
 忌设有正直之士才堪干持于已非宜即加摈压倘
 遇谄佞之辈行多秽匿于我有益遽蒙荐举以此求
 贤何从而至夫贤材者非尚膂力岂系文华唯须正
 身负载确乎不动譬栋之处屋如骨之在身所谓栋
 梁骨鲠之材也齐陈不任骨鲠信近谗䛕天高听卑
 监其淫僻故总收神器归我大隋向使二国祇敬上
 玄惠恤鳏寡委任方直斥远浮华卑菲为心恻隐为
 务河朔彊富江湖险隔各保其业民不思乱泰山之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8a 页 WYG0541-0578c.png
 固弗可动也然而寝卧积薪晏安鸩毒遂使禾黍生
 庙雾露沾衣吊影抚心何嗟及矣故诗云殷之未丧
 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万机之事何者不
 须熟虑哉伏惟皇帝望云就日仁孝夙彰锡社分圭
 大成规矩及总统淮海盛德日新当璧之符遐迩佥
 属缵历甫尔宽仁已布率土苍生翘足而喜并州之
 乱变起仓卒职由杨谅诡惑诖误吏民非有搆怨本
 朝弃德从贼者也而有司将帅称其愿反非止诬陷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8b 页 WYG0541-0578d.png
 良善亦恐大玷皇猷足下宿当重寄早预心膂粤自
 藩邸柱石见知方当书名竹帛传芳万有稷契伊吕
 彼独何人既属明时须存謇谔立当世之大诫作将
 来之宪范岂容曲顺人主以爱亏刑又使胁从之徒
 横贻罪谴忝蒙眷遇辄写微诚野人愚瞽不知忌讳
  与博昌父老书       (唐/)骆宾王
 某月日骆宾王致书于博昌父老等承并无恙幸甚
 幸甚云雨俄别风壤异乡春渚青山载劳延想秋天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9a 页 WYG0541-0579a.png
 白露几变光阴古人云别易会难不其然与自解携
 襟袖十五年交臂存亡略无半在张学士溘从朝露
 辟闾公倏掩夜台故吏门人多游蒿里耆年宿德但
 见松邱呜呼泉壤殊途幽明永隔人理危促天道奚
 言感今怀旧不觉涕之无从也过隙不留藏舟难固
 追惟游者浮生几何哀缘物兴事因情感虽蒙庄一
 指殆先觉于劳生秦失三号讵忘情于怛化啜其泣
 矣尚何云哉又闻移县就乐安故城廨宇邑居咸徙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19b 页 WYG0541-0579b.png
 其地里闬阡陌徒有其名荒径三秋蔓草滋于旧馆
 颓墉四望拱木多于故人嗟乎仙鹤来归辽东之城
 郭犹是灵乌代谢汉南之陵谷已非昔吾先君出宰
 斯邑清芬虽远遗爱犹存延首城池何心天地虽则
 山河四望足称无棣之墟松槚千秋有切维桑之里
 故每怀宿昔尚想经过于役不遑愿言徒拥今西成
 有岁东户无为野老清谈怡然自得田家浊酒乐以
 忘忧故可洽赏当年相欢卒岁宁复惠存旧好追思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0a 页 WYG0541-0579c.png
 昔游所恨跂予望之经途密尔伫中衢而空望巾下
 泽而莫因风月虚心形留神往山川在目室迩人遐
 以此怀劳增其叹息情不遗旧书何尽意
  答员半千书(员全节人/)    (唐/)骆宾王
 张评事至辱惠书及诗把玩无厌暂如有序上言离
 恨下勖交情笃以猛风乾苏之谈弥以骤雨湿薪之
 喻虽闻义则从道存于起予而拟失人伦事均乎玩
 物借如诚说盖足下之不言倘或剧谈岂吾人之所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0b 页 WYG0541-0579d.png
 仰望夫鲲之为鱼也潜碧海泳沧流沈鳃于渤澥之
 中掉尾乎风涛之下而濠鱼井鲋自以为可得而齐
 焉鹏之为鸟也刷毛羽恣饮啄戢翼于天地之间宛
 颈乎江海之畔而双凫乘雁自以为可得而亵焉及
 其化羽垂天搏风九万振鳞横海击水三千宁岂借
 翰于抢榆假力于在藻资江滨涓流之水待堀堁扬
 尘之风哉故张子房之达人也击水抟风之适焉朱
 买臣之屈己也戢翼沈鳃之致焉足下雅得古人之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1a 页 WYG0541-0580a.png
 致不乏先贤之道自守庄筌无婴魏网亦宁不知在
 藻抢榆之力非击水搏风之助乎而词旨殷勤深所
 未喻盍言尔志岂若是乎夫人生百年物理千变名
 利宠辱之形立矣爱憎毁誉之迹生焉其有道在则
 尊德成而上幽贞为虚白之室静默为太玄之门知
 轩冕是倘来悟荣华非力致苟斯道不坠亦何患乎
 无成而欲图侥倖于权重之交养声誉于众多之口
 斯所以杨朱徘徊于岐路阮籍怵惕于穷途嗟乎霜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1b 页 WYG0541-0580b.png
 往露来岁寒不待山高河广离会无时桂树寒花公
 子去而忘返松岩春草王孙游乎不归去矣员生远
 离隔矣音尘不嗣情其劳矣畏途空谷静躁殊矣惠
 存好我无密尔音
  上孔中丞书        (宋/)石 介
 夫子之道不行于当年传于其家直四十馀世以俟
 子孙如此其远也夫子没后世有子思焉安国焉颖
 达焉止于发扬其言而已自汉相光唐相纬虽得位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2a 页 WYG0541-0580c.png
 亦不能尽行其道夫子之道其肯郁然蟠伏于其家
 乃跃起奋出散漫于天下天下人皆可以得之汉高
 祖唐太宗能得之于上以之有天下三百年孟轲扬
 雄文中子韩愈能得之于下以之有其名于亿万世
 唯孔氏子孙无有得之者俟四十馀世仅二千年阁
 下乃得之今夫子之道不专在于阁下也阁下又且
 赫然有声烈于天下复得位于朝见用于天下阁下
 徒能得夫子之道其将以夫子之道事于圣君施于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2b 页 WYG0541-0580d.png
 天下俾国家为二帝为三王为两汉为钜唐矣夫子
 之志曰吾志在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世衰道微邪
 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夫
 子惧之而又时无君已无位不能诛不能正乃作春
 秋焉所以正王纲举王法故春秋成乱臣贼子惧为
 司寇则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摄相事则齐
 终不敢窥兵河南当时之君则昏也当时之位则摄
 也尚不及阁下得明君有大位为中丞逾月而未闻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3a 页 WYG0541-0581a.png
 有举焉阁下在朝朝廷尚有奸臣敢在位天下蠹贼
 未悉除是夫子道犹未克尽举岂夫子直四十馀世
 仅二千年以俟阁下阁下宜念之且天子之设御史
 府尊其位崇其任不与他府并旧有大夫则中丞亚
 大夫而领其属今大夫阙则中丞其长也故中丞之
 任特重焉中丞之责尤重焉君有佚豫失德悖乱无
 道荒政咈谏废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相有依
 违顺旨蔽上罔下贪宠忘谏专福作威御史府得以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3b 页 WYG0541-0581b.png
 纠绳之将有憍悍不顺恃武肆害玩兵弃战暴刑毒
 民御史府得以举劾之君至尊也相与将至贵也且
 得諌责纠劾之馀可知也御史府之尊严也如轩陛
 之下庙堂之上进退百官行政教号令明制度纪赏
 罚有不如法者御史得言之御史府视中书枢密虽
 若卑中书枢密亦不敢与御史府抗威争礼而反畏
 悚而尊事之御史府之重其无与比然须得如阁下
 者居之始贵矣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礼曰人存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4a 页 WYG0541-0581c.png
 则政举阁下圣人之后又能得圣人之道以方重刚
 正公忠清直烈烈在于朝为天子献可替否赞谋猷
 持纲纪天下想望其风采者十五年间简于清衷期
 将大用且历试于外更观其能违更三大藩皆卓然
 有治声闻于天府浃于日下御史府中丞虚位日班
 于紫宸殿下佩金煌煌行声锵锵且有百数天子弗
 录之乃南走三百里以驿召阁下直入其府登其位
 自陛下独决万机来登崇俊良黜逐纤人革故鼎新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4b 页 WYG0541-0581d.png
 百度修举太平之望日月以隆然而天人之心犹郁
 然不大舒释者以阁下尚稽大任也至是天人之心
 始大舒释矣阁下自初及终皆以直道进诗曰靡不
 有初鲜克有终介尝闻朝大夫语曰有某人为某官
 时忠鲠直谠謇謇敢言触龙逆鳞不避诛死繇是人
 主知之声名蔼然耸动朝野不四五年取显仕今为
 某官位弥高身弥贵禄厚位渥私庭曳青绶者五六
 人门前炎炎可炙手顾此势力荣宠有所惜也如有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5a 页 WYG0541-0582a.png
 物塞其耳如有叶蔽其目如有钳缄其口朝廷有阙
 政国家有遗事若不闻若不见而不复言则向之忠
 鲠谠直謇謇敢言乃沽名耳其以为速进之媒乎意
 士之积道德富仁义于厥身盖假于权位以布诸行
 事利于天下也岂有屑屑然谋夫衣食者欤正色直
 己立于朝廷行其道乃使天下有此论庸无伤乎古
 今君子少小人多君子常不胜小人小人不惟常胜
 君子而又不能容之恶直丑正龂龂实繁幸而有一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5b 页 WYG0541-0582b.png
 君子在于朝则百小人排之非铁心石肠刚正不折
 未有不随而靡者小人不容君子也如是而不能死
 节以永终誉中途晚节稍有渝变宜其为小人之所
 排也今有人位未显身在下能坚正不顾其身敢直
 言极諌犯天子颜色封章抗疏论天下利害群小人
 必丛立指点曰此人速进也沽虚名也非以行道也
 吁吾徒不见容于小人也不取信于天下也固若是
 乎学周公孔子之道不用则卷而怀之用则肯已乎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6a 页 WYG0541-0582c.png
 实将施及国家布于天下以左右吾君绥吾民耳群
 小人排毁不已无足怪也阁下亦当大警戒之勿使
 天下有所论则君子幸甚天下幸甚
  密州上韩丞相书       苏 轼
 史馆相公执事轼到郡二十馀日矣民物椎鲁过客
 稀少真愚拙所宜久处也然灾伤之馀民既病矣自
 入境见民以蒿蔓裹蝗虫而瘗之道左累累相望者
 二百馀里捕杀之数闻于官者几三万斛然吏皆言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6b 页 WYG0541-0582d.png
 蝗不为灾甚者或言为民除草使蝗果为民除草民
 将祝而来之岂忍杀乎轼近在钱塘见飞蝗自西北
 来声乱浙江之涛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
 望萧然此京东馀波及淮浙者耳而京东独言蝗不
 为灾将以谁欺乎郡已上章详论之矣愿公少信其
 言特与量蠲秋税或与倚阁青苗钱疏远小臣腰领
 不足以荐鈇钺岂敢以非灾之蝗上罔朝廷乎若必
 不信方且重复检按则饥羸之民索之于沟壑间矣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7a 页 WYG0541-0583a.png
 且民非独病旱蝗也方田均税之患行道之人举知
 之税之不均也久矣然而民安其旧无所归怨今乃
 行一切之法成于期月之间夺甲与乙其不均又甚
 于昔者而民之怨始有所归矣今又行手实之法虽
 其条目委曲不一然大抵恃告讦耳昔之为天下者
 恶告讦之乱俗也故有不干已之法非盗及强奸不
 得捕告其后稍稍失前人之意渐开告讦之门而今
 之法揭赏以求人过者十常八九夫告讦之人未有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7b 页 WYG0541-0583b.png
 非凶奸无良者异时州县所共疾恶多方去之然后
 良民乃得而安今乃以厚赏招而用之岂吾君敦化
 相公行道之本意欤凡为此者欲以均出役钱耳免
 役之法其经久利病轼所不敢言也朝廷必欲推而
 行之尚可择其简易为害不深者轼以为定簿便当
 节用五等古法惟第四等五等分上中下昔之定簿
 者为役役未至虽有不当民不争也役至而后诉耳
 故簿不可用今之定簿者为钱民知当户出钱也则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8a 页 WYG0541-0583c.png
 不容有大缪矣其名次细别或未尽其详然至于等
 第盖已略得其实轼以为如是足矣但当先定役钱
 所须几何预为至少之数以赋其下五等其馀委自
 令佐度三等以上民力之所任者而分与之夫三等
 以上钱物之数虽其亲戚不能周知至于物力之厚
 薄则令佐之稍有才者可以意度也借如某县第一
 等凡若干户度其力共可以出钱若干则悉召之庭
 以其数予之不户别也令民自相差择以次分占尽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8b 页 WYG0541-0583d.png
 数而已第二等则逐乡分之凡某乡之第二等若干
 户度其力可以共出钱若干召而分之如第一等第
 三等亦如之彼其族居相望贫富相悉利害相形不
 容独自侥倖者也相推相诘不一二日自定矣若析
 户则均分役钱典卖则著所割役钱于契要使其子
 孙与买者各以其名附旧户供官至三年造簿则不
 复用举从其新如此而朝廷又何求乎所谓浮财者
 决不能知其数凡告者亦意之而已意之而中其赏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9a 页 WYG0541-0584a.png
 不赀不中杖六十至八十极矣小人何畏而不为乎
 近者运器监须牛皮亦用告赏农民丧牛甚于丧子
 老弱妇女之家报官稍缓则挞而责之钱数十千以
 与浮浪之人其归为牛皮而已何至是乎轼在钱塘
 每执笔断犯盐者未尝不流涕也自到京东见官不
 卖盐狱中无盐囚道上无迁乡配流之民私窃喜幸
 近者复得漕檄令相度所谓王伯喻者欲变京东河
 北盐法置市易盐务利害不觉慨然太息矣密州之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29b 页 WYG0541-0584b.png
 盐岁收税钱二千八百馀万为盐一百九十馀万秤
 此特一郡之数耳所谓市易盐务者度能尽买此乎
 不能尽民肯舍而不煎煎而不私卖乎顷者两浙之
 民以盐得罪者岁万七千人终不能禁京东之民悍
 于两浙远甚恐非独万七千人而已纵使官能尽买
 又须尽卖而后可苟不能尽其存者与粪土何异其
 害又未可一二言也愿公救之于未行若已行其孰
 能已之轼不敢论事久矣今者守郡民之利病其势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0a 页 WYG0541-0584c.png
 有以见及又闻自京师来者举言公深有拯救斯民
 为社稷长计远虑之意故不自揆复发其狂言可则
 行之否则置之愿无闻于人使孤危衰废之踪重得
 罪于世也干冒威重不胜战慄
  密州上文侍中书       苏 轼
 轼再拜轼备员偏州民事甚简但风俗武悍恃奸强
 劫加以比岁荐饥椎剽之奸殆无虚日自轼至此明
 立购赏随获随给人用兢劝盗亦敛迹准法获强盗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0b 页 WYG0541-0584d.png
 二人至死者给五十千流以下半之近有旨灾伤之
 岁皆降一等既降一等则当复减半自流以下得十
 二千五百而已凡获一贼告于捕者率常不下四五
 人不胜则为盗所害幸而胜则凡为盗者举雠之其
 难如此而使四五人者分十二千五百以殒其躯命
 可乎朝廷所以深恶强盗者为其志不善张而不已
 可以驯致胜广之资也由此言之五十千岂足道哉
 夫灾伤之岁尤宜急于盗贼今岁之民上户皆阙食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1a 页 WYG0541-0585a.png
 冬春之交恐必有流亡之忧若又纵盗而不捕则郡
 县之忧非不肖所能任也欲具以闻上而人微言轻
 恐不见省向见报明公所言无不立从东武之民虽
 非所部明公以天下为度必不间也故敢以告比来
 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
 二者也常窃怪司农寺所行文书措置郡县事多出
 于本寺官吏一时之意遂与制敕并行近者令诸郡
 守根究衙前重难应缘此毁官文书者皆科违制且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1b 页 WYG0541-0585b.png
 不用赦降原免考其前后初不被旨谨按律文毁弃
 官文书重害者徒一年今科违制即是增损旧律令
 也不用赦降原免即是擅改新制书也岂有增损旧
 律令擅改新制书而天子不知三公不与有司得专
 之者今监司郡县皆恬然受而行之莫敢辨此轼之
 所深不识也昔袁绍不肯迎天子以谓若迎天子以
 自近则每事表闻从之则权轻不从则拒命非计之
 善也夫不请而行袁绍之所难也而况守职奉上者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2a 页 WYG0541-0585c.png
 乎今圣人在上朝廷清明虽万无此虞司农所行意
 其出于偶然或已尝被旨而失于开坐皆不可知但
 不请而行其渐不可开耳轼愚惷无状孤危之迹自
 亦岌岌夙蒙明公奖与过分窃怀忧国之心聊复一
 发于左右犹幸明公密之无重其罪戾也
  上文侍中论𣙜盐书     (宋/)苏 轼
 留守侍中执事当今天下勋德俱高为主上所倚信
 华实兼隆为士民所责望受恩三世宜与社稷同忧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2b 页 WYG0541-0585d.png
 皆无如明公者今虽在外事有关于安危而非职之
 所忧者犹当尽力争之而况其事关本职而忧及生
 民者乎窃意明公必已言之而人不知若犹未也则
 愿效其愚顷者三司使章惇建言乞𣙜河北京东盐
 朝廷遣使按视召周革入觐已有成议矣惇之言曰
 河北与陜西皆为边防而河北独不𣙜盐此祖宗一
 时之误恩也轼以为陜西之盐与京东河北不同解
 池广袤不过数十里既不可捐以予民而官亦易以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3a 页 WYG0541-0586a.png
 笼取青盐至自虏中有可禁止之道然犹法存而实
 不行城门之外公食青盐今东北循海皆盐也其欲
 笼而取之正与淮南两浙无异轼在馀杭时见两浙
 之民以犯盐得罪者一岁至万七千人而莫能止奸
 民以兵仗护送吏士不敢近者常以数百人为辈特
 不为他盗故上下通知而不以闻耳东北之人悍于
 淮浙远甚平居椎剽之奸常甲于他路一旦𣙜盐则
 其祸未易以一二数也由此观之祖宗以来独不𣙜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3b 页 WYG0541-0586b.png
 河北盐者正事之适宜耳何名为误哉且𣙜盐虽有
 故事然要以为非王政也陜西淮浙既未能罢又欲
 使京东河北随之此犹患风痹人曰吾左臂既病矣
 右臂何为独完则以酒色伐之可乎今议者曰吾之
 法与淮浙不同淮浙之民所以不免于私贩而灶户
 之所以不免于私卖者以官之买价贱而卖价贵耳
 今吾贱买而贱卖借如每觔官以三钱得之则以四
 钱出之盐商私买于灶户利其贱耳贱不能减三钱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4a 页 WYG0541-0586c.png
 灶户均为得三钱也宁以予官乎将以予私商而犯
 法乎此必不犯之道也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东海皆
 盐也苟民力之所及未有舍而不煎煎而不卖者也
 而近岁官钱常若窘迫遇其急时百用横生以有限
 之钱买无穷之盐灶户有朝夕薪米之忧而官钱在
 期月之后则其利必归于私贩无疑也食之于盐非
 若饥之于五谷也五谷之乏至于节口并日而况盐
 乎故私贩法重而官盐贵则民之贫而懦者或不食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4b 页 WYG0541-0586d.png
 盐往在浙中见山谷之人有数月食无盐者今将𣙜
 之东北之俗必不如往日之嗜咸也而望官课之不
 亏疏矣且淮浙官盐本轻而利重虽有积滞官未病
 也今以三钱为本一钱为利自禄吏购赏修筑廒庾
 之外所获无几矣一有积滞不行官之所丧可胜计
 哉失民而得财明者不为况民财两失者乎且祸莫
 大于作始作俑之渐至于用人今两路未有盐禁也
 故变之难遣使会议经年而未果自古行事欲速而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5a 页 WYG0541-0587a.png
 不取众议未有如今日者也然犹迟久如此以明作
 始之难也今既已𣙜之矣则他日国用不足添价贵
 卖有司以为熟事行半纸文书而决矣且明公能必
 其不添乎非独明公不能也今之执政能自必乎苟
 不可必则两路之祸自今日始夫东北之蚕衣被天
 下蚕不可无盐而议者轻欲夺之是病天下也明公
 可不深哀而速救之欤或者以为朝廷既有成议矣
 虽争之必不从窃以为不然乃者手实造簿方赫然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5b 页 WYG0541-0587b.png
 行法之际轼尝论其不可以告今太原韩公公时在
 政府莫之行也而手实卒罢民赖以少安凡今执政
 所欲必行者青苗助役市易保甲而已其他犹可以
 庶几万一或者又以为明公将老矣若犹有所争则
 其请老也难此又轼之所不识也使明公之言幸而
 听屈己少留以全两路之民何所不可不幸而不听
 是议不中意其于退也尤易矣愿少留意轼一郡守
 也犹以为职之所当忧而冒闻于左右明公其得已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6a 页 WYG0541-0587c.png
 乎干渎威重俯伏待罪而已
  答濮阳苏侍御书      (明/)薛 蕙
 日者获遂良觌且蒙倾盖如故之契幸慰多矣别后
 两蒙赐书非爱予之深不至是也赠章之褒荣侔华
 衮敬佩玉音服之无斁它如东湖诸作皆冲澹清丽
 托意高远惟其妙悟故速省如此区区叹服不暇安
 能复赞一辞耶来教云俗累相牵习心未除其有感
 于此心之难养乎昔程子有言以昔日习心未除却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6b 页 WYG0541-0587d.png
 须存养此心久则可夺旧习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
 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窃谓此言为学之
 要也从事于此至于习心尽而天理复则存养之功
 至而学之成也古人之学如是而已其事固切近而
 易知其术亦简约而易守顾未知要者不免索之于
 支离而操存未熟者不免间之以妄动则亦有甚难
 者今执事既知之矣其守之也在加之意而已俗累
 之牵此恐势不得已张乖崖救火之说正执事之谓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7a 页 WYG0541-0588a.png
 矣然执事以仁恕简静之德俾庶位观法小民蒙福
 其益故自不细特要之古人之学则必以自已事为
 第一义故说者有尧舜事业浮云太虚之喻盖以此
 耳若曰道济天下而反不能自保其至贵此俗儒丧
 已之学古之人不然也近古若张乖崖赵清献此二
 公者并亟劳于中外更历于繁剧自其迹而观之疑
 若有所累而与之化矣然其闇然自修之心高洁出
 尘之趣岂彼世味之所能移俗纷之所能婴哉执事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7b 页 WYG0541-0588b.png
 尚友古人舍二公其谁与归复闻康节先生赠富郑
 公之诗曰阅尽人间事收归一点真盖郑公老而谢
 政之日也辄敢诵之预为公它日功成身退之献区
 区之愚可以少助于高明者仅此一端耳贪于倾竭
 不觉辞多不知以为然否承示邸报殊增惭汗蕙之
 无似岂足辱诸公之论荐况不欲仕途之志自决已
 久昨来侍坐亦未得从容渎闻也值便具此少布感
 谢之私自馀乡慕之心亦何能尽道因风时赐数字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8a 页 WYG0541-0588c.png
 是所望也不宣
 
 
 
 
 
 
 
山东通志 卷三十五之十六 第 38b 页 WYG0541-0588d.png
 
 
 
 
 
 
 
 山东通志卷三十五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