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山东通志 卷六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a 页 WYG0539-025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东通志卷六
  山川志
  禹贡之叙九州也纪以名山大川为疆域标准而
  职方因之其在东土者岱为宗沂作镇河润千里
  济注独流而海实百川之长其他则群峰巀嶪凌
  汉参云众壑沦涟浮霞映日殚郭璞之笔竭桑钦
  之词岂易状此高深综其巨细哉是志踵事加详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b 页 WYG0539-0254b.png
  按区析载仍作山总水总以冠之盖山分支干则
  险易可以周知水悉源流则津渠可以因度体
 国经野之策一披卷而得之君子闳雅博物所以贵
  致用也若藉以资登高之赋代卧游之图又其馀
  事矣作山川志
 山总(岱川各有总山总则志其脉络自东北而西南/ 宗之来龙过峡护卫迎送开帐穿心灼然可)
 (见旧志所未及也至各州县所有之山/仍照旧志谨其方位道里而釐正之)
 山宗岳岳宗岱言岱而东省之山具统矣顾不辨其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a 页 WYG0539-0255a.png
  脉之所自出而钜细错陈犹举网之无纲也志山经
  者多以岱宗发脉西南随河济而抵于渤澥按之方
  位向背参差不合盖数千年无證之者我
圣祖仁皇帝之论曰古今论九州山脉但言华山为虎泰
  山为龙地理家亦仅云泰山特起东方张左右翼为障
 总未根究泰山之龙于何处𤼵脉朕细考形势深究地
 络遣人航海测量知泰山实𤼵龙于长白山也长白绵
  亘乌喇之南山之四围百泉奔注为松花鸭绿土门三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b 页 WYG0539-0255b.png
 大江之源其南麓分为二干一干西南指者东至鸭绿
 西至通加大抵高丽诸山皆其支裔也其一干自西而
 北至纳禄窝集复分二支北支至盛京为天柱隆业山
 折而西为医巫闾山西支入兴京门为开运山蜿蜒而
 南磅礴起顿峦岭重叠至金州旅顺口之铁山而龙脊
 时伏时现海中皇成鼍矶诸岛皆其𤼵露处也接而为
 山东登州之福山丹崖山海中伏龙于是乎陆起西南
  行八百馀里结而为泰山穹崇盘屈为五岳首此论虽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a 页 WYG0539-0255c.png
 古人所未及而形理有确然可据者或以界海为疑夫
 山势联属而喻之曰龙以其形气无不到也班固曰形
 与气为首尾今风水家有过峡有界水渤海者泰山之
 大过峡尔宋魏校地理说曰傅乎江放乎海则长白山
 之龙放海而为泰山也固宜且以泰山体位證之面西
 南而背东北若云自函谷而尽泰山岂有龙从西来而
 面反西向乎是又理之明白易晓者也
圣言直指旷若𤼵矇按脉以寻表里洞见谨以岱脉为本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b 页 WYG0539-0255d.png
  以左右翼卫为支次第详述之如左
  泰山之脉由辽东旅顺口渡海为北皇成(一作/隍城)岛南
  皇成岛小钦岛大钦岛鼍矶岛高山岛长山岛(其附/脉之)
  (岛则有大竹岛小竹岛沙门/岛侯鸡岛大黑岛小黑岛)登陆入蓬莱县境左翼
  为栖霞县之翠屏山(分支东结福山宁/海文登荣成诸山)出清阳水至
  之罘海口为之罘山右翼为栖霞县之蚕山出黄水
  河西北径黄县境至黄河营海口为𡴕屺岛其中为
  正脉居东北而达西南自丹崖山而西为平山又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a 页 WYG0539-0256a.png
 为崮山(三山皆蓬莱县南其聚脉之山东则有福山/县之崱屴山西则有蓬莱县之赤山紫金山)
 (石门山南则有蓬莱县之九目山磁山三山牛头山/石劈山龙山虎山平山巨山密水山望海岭黄县之)
 (蔚阳山栖霞县/之公山松山)又西南入栖霞县境为艾山(西大河/南流)
 (分支东南结海阳莱/阳即墨诸县之山)又入招远县境为罗山(颖门河/北流)
 又西入黄县境为莱山为卢山(其拥脉之山有黄榆/山丫角山绛山石城)
 (山鲁基山/凤喙山)又西南为蹲犬山(随家疃河北流/大沽河南流)又南复
 入招远县境为滚粟山又南为分水岭(石星河北流/岭以南涧水)
 (南/流)为齐山又南径莱阳县境为志霞山(平南河/北流)为芝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b 页 WYG0539-0256b.png
 山(东良河/北流)复入招远县境为塔子山又西入掖县境
 为沙岘岭旋沟岭(二山之水入/万岁河西流)为唐家山(苏郭河/西流)
 南为崮山为分水岭(白沙河北流/庙埠河南流)分水岭之西北则
 为莱州郡城城北濒海结为三山岛(其拥脉之山则/有双山雄山大)
 (基山寒同山笔架山皇/城顶福山禄山单山)自分水岭折而东南为马鞍
 山(小沽河/南流)为大泽山岱脉之所聚也(其聚脉之山则/有两目山青山)
 (天柱山崮山黑土山两髻山高望/山海眼山芝莱山界山三户山)又南为明堂山自
 此地旷水分中隆为脊东南至胶莱河河中有分水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a 页 WYG0539-0256c.png
 岭(左水径即墨出胶州淮子/口右水径掖县出海仓口)渡河而南入胶州境为
 棘埠岭(直路屯河/西北流)为九层岭(墨河/东流)为七宝山(洋河/东流)
 南为五努山(即铁橛山胶水西北流朱阳河东北流/ 分支西北结诸城安邱潍昌邑诸山)
 又南为长城岭(其拥脉之山则有艾山东石耳山西/石耳山蜈蚣山灵鹊山捉马山小珠)
 (山大珠山空/同山松山)又西南入诸城县境县西南有回头山
 岱脉之所回也(分支南结日照安东卫诸山其拥脉/之山则有云母山芍药山鼓山石楼)
 (山重罗山藏马山/牛龙山琅琊山)自此折而西为竹山为雷石山(长/城)
 (所/经)为障日山(百尺水/东北流)为卢山(卢水/北流)为大仙山为桃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b 页 WYG0539-0256d.png
 山为马耳山有黄草关(长城所经流/白敛河北)又西为分流山
 (小水河北流仙其拥脉之山则/有五朵山九 山昆山石屋山)又西南入莒州境为
 高柘山(浯水东北流莒分支北结安邱潍/县诸山南结 州兰山郯城诸山)为卧牛山
 (长城/所经)又西南为箕屋山(潍水东/北流)又西入沂水县境为
 大弁山(长城/所经)有穆陵关(沭水南流之其拥脉之山南/则有莒州 云孔山壶山七)
 (宝山黄山独坐山沂水县之大岘山荆山外则有安/邱县之摘药山望海山擂鼓山鹰嘴山凤皇山灯台)
 (山/)又西入临朐县境为沂山古所谓东泰山也实为
 岱脉结顶之处(沂水南流瀰汶北流蒙分支南结沂/水蒙阴䢿费诸山由 山分支南结)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a 页 WYG0539-0257a.png
 (滕峄邹泗新泰宁阳诸山北结青州府治益/都诸山又西北结博山淄川长山邹平诸山)列为东
 镇与岱埒尊(其左右拥脉之山北则有临朐县之嵩山/山黑山冶源山胊山纪山柳山龙山粟)
 (逢山仰天山石门山莲花山八岐山南/则有蒙阴县之范协岭鲁山松仙岭)又西为莲儿
 山又西入博山县境为鹿町山为南博山又西入莱
 芜县境为黄谷山为瓮口岭有青石关(分支南结莱/芜新泰诸山)
 为大昆崙山又西为原山岱脉之要枢也(汶水南流/淄水北流)
 (北其拥脉之山南则莱芜县之文字岭石马山苍山/ 则博山县之神头山岳阳山黑山凤皇山又西有)
 (淄川县/甲山)又西入章邱县境为黑牛岭为长城岭(一名/长春)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b 页 WYG0539-0257b.png
 (岭莱芜接界分支北结益都诸山其拥脉之山南则/有莱芜县之马鞍山方舟山大舟山香山肃然山北)
 (则有章邱县之赵洞山天仓/岭平顶山冶山西龙洞山)又西南入历城县界循
 长城而西为梯子山岭络群峰为岱宗北障(锦绣川/西北流)
 (门川南则有屏风山金庐山龙集山平头山龙/ 山瓦子岭川北则康王山迤至大佛顶诸山)其西
 南为长城岭为仙台岭(有北拱南/拱二台)为鹤山为孤山(孤/山)
 (西为桃花峪为分水岭分支西/结长清肥城东平平阴诸山)为九龙冈又南为泰
 山其最高处世谓之玉皇顶也(其岱北拥脉之山左/有玉女山右有石马)
 (山又有明月峰孤山襁山鹤山鹁鸽/障自仙台岭以南诸山俱详泰安县)岱顶以东则为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a 页 WYG0539-0257c.png
 秦观峰为日观峰为独秀峰为雕窝峰为东神霄山
 为青山为升仙岭岱顶以西则为周观峰为月观峰
 为丈人峰回雁峰为西神霄山为百丈崖为傲来山
 为凌汉峰岱顶以南则为三天门二天门一天门黄
 岘岭御帐坪红门其罗列于岱阳者有高里山石闾
 山介石山亭亭山云云山徂徕山梁父山此则泰山
 之大结也泰山左卫 自栖霞县之翠屏山分支而
 东为岠嵎山又东北入宁海州境为岿山(五丈河/北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b 页 WYG0539-0257d.png
 㟙山(辛安河北流/㟙山河南流)又东南为分水岭为黄堆山(沁水/河北)
 (流/)又东为昆嵛山(龙泉河北流/黄龙河南流)又东入文登县境为
 著棋山(送驾河/北流)又东为成山头(荣城/县境)濒于海又东南
 为铁查(一作/槎)山为五垒山亦濒于海 自栖霞县之
 艾山分支而东南为大方山(县河/南流)为唐山(陶漳河/南流)
 东南入海阳县境为林寺山(昌水西/南流)为嵩山(嵩潜河/南流)
 为招虎山(沽头河/南流)为三驾山濒于海又分支而西南
 为小方山又南入莱阳县境为旌旗山为莱凤山为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a 页 WYG0539-0258a.png
 长清山为天井山为双山又西南入即墨县境为灵
 山为黄山为狐狸山(石河西/南流)为石城山(墨水西/南流)又南
 为大崂山小崂山濒于海群峰耸峙为岱脉之东南
 障 自诸城县之回头山分支而南为琅琊台循海
 而西南入日照县境为三柱山为柏林山为驮儿山
 (传疃河/东南流)为固山(固河东/南流)为烽火山又西南入安东卫
 境为关山为阿掖山为石门山又南为笔峰山左濒
 于海右入江南赣榆县境 自莒州之高柘山分支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b 页 WYG0539-0258b.png
 而南为七宝山为灵山为青山(袁公水/西南流)为卢山为巨
 公山(浔水西/南流)为马鬐山为大王岭又西南入兰山县
 境为苍山为马陵山绵亘数百里径郯城县境(有山/口池)
 (由吾洞望/海岭诸名)入江南宿迁县境濒于黄河(古泗水入/淮处也)
 临胊县之沂山分支而行一南入沂水县境为白马
 崖为织女洞为双崮山为龙山为灵山濒于沂(东汶/与沂)
 (水交/会)一西南入蒙阴县界为松仙岭(松仙河/东流)为鲁山
 为范协岭为艾山(沂水东/南流)为嵩崮山为雕崖山为龙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a 页 WYG0539-0258c.png
 堂山(与新泰/县接界)又东南为巨围山(巨围水/东南流)又南为龙冈
 阜为分水岭(小汶水西流/堂阜水东流)又南为五女山又南为蒙
 山有云蒙中蒙龟蒙之异名绵亘数百里自沂河以
 西小汶河以东凡左卫岱岳诸山皆由蒙山发脉(蒙/山)
 (兼蒙阴/费二县)自蒙阴县之蒙山分支而东为九女关又东
 入费县境为龟蒙顶为紫荆关(蒙山水/东南流)又南为五彩
 崮入兰山县境为西旂山为大柱山东南濒于沂(蒙/山)
 (水与沂/水交会)自费县之蒙山白马关分支而南为聪山(浚/水)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b 页 WYG0539-0258d.png
 (东南/流)为妫亭山(左有漏/泽湖)又南为南城山为分水岭又
 东南为大□崮(祊水/东流)为抱犊崮(泇水西/南流)又东入兰山
 县境为泉崮(香水河/南流)为神谷山入郯城县境为芙容
 山为磨山为优偻山入江南邳州境濒于泗(今为黄/河水经)
 (流/)自蒙山白马关分支而西南为香山为圣公山(二/山)
 (在泗/水县)又南入滕县境为述山(泉流西/入漷水)为太白山(小沂/水东)
 (北流漷水/西南流)为宝峰山(东江水/西流)为胡陵山(西江水/西流)又南
 为张山为茱萸山又西南入峄县境为熊耳山为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a 页 WYG0539-0259a.png
 盘山(氶水/南流)为闵公山为青檀山为石屋山为寨山为
 金陵山为葛峄山又西南为平山为黄邱山(南入江/南铜山)
 (县界濒/于泗)又西为微山(下为湖山/特立波中)自蒙山又分支而西
 南连冈通阜入泗水县境为陪尾山(泗水/西流)为安山又
 西为二旗山(分支入曲阜县为戈山/防山为 圣林之左卫)又西南入邹县
 境为尼山(智源水/西流)为昌平山为四基山为九龙山(白/马)
 (河西/南流)为唐口山为峄山又西南入鱼台县境为凫山
 为黄山为独山濒于湖(即独/山湖)自蒙山分支而西入新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b 页 WYG0539-0259b.png
 泰县境为关山(小汶水北流/洙水南流)为横山为龟山(在县/西南)
 西南入宁阳县境为玲珑山为灵山又南为九仙山
  圣林之所凭也(山在林北三十五/里漕水西南流)一支自灵山西
 出为凤屏山为爵山为彩山为告山又西为伏山为
 云山为鹤山为嵩山濒于汶隔岸与东平州之龙山
 相接 自莱芜县之原山分支而南为仓山为茜山
 为棋山为葫芦山(牟汶/西流)折而西为笔架山为新甫山
 (嬴汶北流苏村/羊流等河南流)又西南为冠山又西南入泰安县境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a 页 WYG0539-0259c.png
 为徂徕山至于西麓濒于汶(大汶小汶交会此一支/为泰山近卫以徂徕作)
 (案/)泰山右卫 自胶州之五弩山分支而西北入诸
 城县境为白龙山为山又北入安邱县境一支为
 峡山为岞山又西北入潍县境为塔山(东于河/北流)为程
 符山(西小于/河北流)为黄山又西北入昌乐县境为孤山一
 支自峡山西南出为三山为盖公山为圣水山又西
 入乐昌县境为白狼山(白狼河/东北流)为纪山(西丹河/北流)为尧
 山(在临朐益都县/界尧河水北流)两支俱由西北入寿光县境濒于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b 页 WYG0539-0259d.png
 海 自临朐县之沂山分支而西北为明月峰为冶
 源山(薰冶水/东北流)为莲花山为仰天山又西入益都县境
 为三阳山为北峰山又西北为石膏山(南阳水/东北流)为九
 回山(北阳水/东北流)为鼎足山(山与临淄县联/界女水东北流)又西为金山
 又北为铁山入新城县境濒于济(小清/河)自沂山分支
 而行一自北而西为嵩山入博山县境为岳阳山为
 黑山又西北为黄石坞山又北入淄川县境为甲山
 为伏山为凤皇山一西北入长山县境为长白山连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a 页 WYG0539-0260a.png
 峰罗列拱护西南实为岱岳之后扆昔人有副岳之
 目焉(按岱宗𤼵脉于辽左之长白山/而此山名与相符亦可异也)又西北入邹平
 县境至九龙山濒于济(临浒/山泺)自章邱县之长城岭分
 支而北为鸡山为西龙洞山入历城县境为东龙洞
 山为桃花岭为八达岭为幡竿岭又西北为历山又
 北为华不注山濒于济(即太/清河)自泰山北麓分支而西
 为分水岭迤北入长清县境为长城岭又西入肥城
 县境为孙家岭为五道岭有大石关又西为孝堂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b 页 WYG0539-0260b.png
 入平阴县境为庙山为峻玉山为圣容山为云门山
 又西南入东阿县境为亭山为龙头山为黄崖山(狼/溪)
 (水西/北流)为天池山(洪范池/西北流)折而西为扈山又北为聚宝
 山为虎窟山又西为碻磝山为巨山又西为子路山
 为豆山为腊山入东平州境为卧牛山为金山(至安/山湖)
 为安民山为梁山入郓城县境为金线岭连阜纡折
 循脉而东南入嘉祥县境为章山为商村山为南武
 山为遂山又南入金乡县境濒于昭阳湖 自泰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a 页 WYG0539-0260c.png
 西分水岭入肥城县境为五道岭分支而西南为牛
 山为陶山入平阴县境为寨山为大菩萨山为紫盖
 山为赤沟山又南入东平州境为芦泉山又东南为
 雕鹗岭为金螺山为龙山濒于汶隔岸与宁阳县之
 嵩山相接 沿海岛屿 其以岛屿卫列沿海者必
 以其脉之所注者为重岱脉自北而南自南而西捍
 外卫内重在东南是以循长山岛而卫于右者为候
 鸡岛大黑岛小黑岛桑岛㟂屺岛至莱郡之芙蓉岛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b 页 WYG0539-0260d.png
 而止(岱脉自莱郡/折而东南行)而东南诸岛笏拱标联今书其最
 著者东则有沙门岛崆峒岛养马岛刘公岛鸡鸣岛
 转而南行则有倭岛镆邪岛延真岛又折而西则有
 五垒岛苏山岛琵琶岛黄岛青岛田横岛大管岛车
 门岛福岛古迹岛唐岛斋堂岛沭官岛至于莺游门
 入江南省海洋抵云梯关为南济合河淮出海之处
 皆岱宗海外之左卫也(以上敷陈大略备具本支条/理天然不烦矫凿盖泰山之)
 (脉与济水相应济自西南来至曹郡之双河口分南/北流南流由江南安东县入海北流由东省利津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4a 页 WYG0539-0261a.png
 (入海泰山从丹崖山起脉蜿蜒西南而行左右叠卫/会于金乡鱼台之间齐鲁诸山无一非南北济之所)
 (包裹而济之南为淮为江济之北为九河故道则又/四渎之所环焉济流顺趋岱脉逆迓山泽通气阴阳)
 (互根以之保合太和𤼵育万物帝出/乎震是岂群岳之所得而侪焉者哉)
 济南府(有山之州/县凡九)
 历城县 茂陵山(在县东八里山有/五峰又名五顶山)庙山(在县东十/里上有舜)
 (庙因/名)鲍山(在县东三十里相传齐鲍叔曾居此因/名明佥事李攀龙白雪楼故址在山前)
 头山(在县东/七十里)大佛山(在县东南十里一名/佛慧山上有文笔峰)龙洞山(在/县)
 (东南三十里山如重甗上有东西二洞西洞透深一/里许东洞高出绝壁之上洞口釜鬵犹存烟火之迹)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4b 页 WYG0539-0261b.png
 (如墨昔人避兵引絙以上中有泉一泓莫测其底又/有翠屏岩独秀峰三秀峰白云峰峰侧又有一洞龙)
 (潜其中旱祷辄应宋元丰间封为灵虚宫顺应侯下/有黑龙潭悬珠泉凡域志云禹尝登此山故又名禹)
 (登/山)青头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金庐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山下为朗公峪)屏风
 山(在县东南/八十里)梯子山(在县东南/一百里)历山(在县南五里又/名千佛山或云)
 (乃仙祓讹音也齐乘曰图记皆谓齐之南山为历山/故名其县曰历城一统志历山一在蒲州一在濮州)
 (一在济南府皆称/舜耕处未知孰是)玉函山(在县南二十里即含山也/又名卧佛山酉阳杂俎云)
 (齐郡函山有鸟名王母使者汉武帝尝登此山得玉/函将启之化白鸟飞去故名玉函山山南有蕊珠泉)
 (山东北有花山/峪泰山北麓也)仙台岭(在县南四十里泰山北界详/山总汉武帝于此望祀蓬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5a 页 WYG0539-0261c.png
 (故/名)石崮寨山(在县南五十里四面险峻惟西南一径可/通南燕慕容超尝据此前有娥眉洞桃花)
 (峪下有渴马崖东有虎山南有瓢峰幡/竿岭凤皇山西有丁公岭黄花寨诸胜)红山(在县南/五十里)
 (中宫/镇东)康王山(在县南/五十里)马鞍山(在县西/南四里)龙山(在县西南/十二里又)
 (名兴/隆山)奎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宝石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又名/卧狼山中有马武寨)
 卧虎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岱阴/诸峪之水至此合流)黄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泰山西趾也)
 (山势周围如城郭岱阴诸峪之水奔流至山西汇而/为池虽盈不溢伏流地中至城西忽见为趵突泉)
 标山(在县西北八里/山石并立如标)筐山(在县西/北十里)紫荆山(在县西/北十里)
 山(在县西北/一十五里)鞍山(在县西北十五里药山之南左传/成公二年晋师伐齐陈于鞍即此)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5b 页 WYG0539-0261d.png
 九里山(在县东北九里/俗名卧牛山)华不注山(在县东北十五里/又名金舆山下有)
 (华泉左传齐晋战于鞍齐师败绩晋师逐之三周华/不注逢丑父与公易位使公下车取华泉以饮乃免)
 虞山(在县东北/五十里)铁牛山(在城中府学门左平地涌一/铁牛掘之愈深则牛亦随深)
 (而隐填之则仍出土面故名铁牛山而实非山也详/按历城县志云志内所载诸山皆崷嵂著名者故)
 (列之他如甲山孤山青山抗头山楼斗山火焰山平/头山皆以一拳自附又如漆山之在龙山南葫芦之)
 (在卧狼西和山之在城东龙岾之在将陵北雪山之/在凤皇西六罗之在果老庵铃铛之在锦绣川将山)
 (之在鲍山东龟山之在九曲里铁子之在甲山东鼓/楼之在文庄铜锣之在井家沟破钱之在大涧沟无)
 (影之在董家庄全子之在含山北黍穰之在火闹南/马山之在彭家庄胡迷之在大涧西完备之在穰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6a 页 WYG0539-0262a.png
 (东琵琶之在王家庄桃行之在锅堰外大姑之在佛/慧南转头之在赵家庄小山之在堰头镇土山之在)
 (邵家庄瓦居之在石栏峪质既培塿名亦俚鄙此等/虽以山名无□采择皆略而不书以历城例之馀州)
 (县准/此)章邱县 东陵山(一名槎枒山在县东五十里/长白山之西南峰也山势巉)
 (岩怪石林立石多土少孔穴皆通一/窟著火则遍山生烟白獭河源𤼵此)太湖山(在县东/南八十)
 (里俗名青山齐乘曰长白山西南又有太湖山二/山并有石室又有败漆船上有记云皆尧时物也)
 仓岭(在县东南七十里邑志昔有军士困此见巨蚁/衔粟前过因随觇至岭上得穴焉𤼵之获粟以)
 (济因/名)赵八洞(在县东南/七十里)龙堂洞(在县东南六十里又/名四暨山上有二洞)
 (东曰东龙洞高广深邃中有龙卧遗迹旁有石柱卓/立俗呼为系龙柱石壁上具神仙像数十馀皆天造)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6b 页 WYG0539-0262b.png
 (不由人力西曰西龙洞深可数里许有/泉自上滴下石盆承之四时常注不竭)寨山(在县南/五十里)
 (其山高深人迹罕到山半有一洞有双鹰巢于上形/高二尺许每年抱二雏大者辄飞去小者留此岁以)
 (为常山有南麓北麓中麓中麓/即李伯华读书处南为长城岭)乐盘山(在县南二十/七里三齐记)
 (云下有乐盘城即汉东/陵王饮饯阳邱侯处)龙盘山(在县南二十八里东/有一山亦曰东陵山)
 黑牛岭(在县南一百/里郎长城岭)危山(在县西南/四十里)鸡山(在县西南/四十里邑)
 (志昔有锦鸡鸣其上罗者得之乃一石子洁白/如玉因名锦鸡山巨合水𤼵源于此名双水泉)赵山
 (在县西南六十里又名四门/山四峰并峙如门中通行李)亭山(在县西南五十里/隋置亭山县以此)
 (得/名)虎山(在县西南/六十五里)冶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唐/时冶铁于此因名)女郎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7a 页 WYG0539-0262c.png
 (在城西北一里又名小田山上有三/阳洞齐记云昔章亥葬女于此因名)邹平县 于兹
 山(在县东南十里上/有于兹仙翁祠)黄山(在县东/南三里)景相公山(在县西/南三里)
 (上有后周平章景范/墓因名详陵墓志)会仙山(在县西南十五里长白/山迤北之最高峰也邑)
 (志云每岁三月三日则群仙来集仙灯或远或近冉/冉而至居民常聚观之及至登山则寂无所见山东)
 (南为摩诃顶上有玉皇阁金母祠转而南下为宣风/洞南入淄川县界折而北为萝圈峪又折而东为老)
 (人峰巨石错立状如老人俗名黄姑山盖黄鹄之误/也又东为煅砧峰形如覆斗顶中突起一石铁色如)
 (煅砧高可三丈许广坐百人当县治之南十三里又/名印台山南北两障间谓之大峪内有二十四村土)
 (沃泉甘嘉木成荫又有象山松山东至黄山而分峡/矣山南为黉堂岭旧入章邱志实邑境也上有汉郑)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7b 页 WYG0539-0262d.png
 (康成著书处有宋范仲淹祠山北为石户顶两山对/峙崖下滴水不绝又名滴水崖折而西北为九龙山)
 (势如奔马为县西之屏蔽至浒山/泊而止山下为隘阜口又名塔山)宿山(在县西十里/隘阜口道北)
 (圆峰孤立于九龙山/尽处俗称九龙戏珠)淄川县 东山(在县东/十二里)摘星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苍龙峡(在县东南/三十里)笠山(在县南/十里)禹王山(在/县)
 (南十/里)大堆山(在县南二十五里或作大圭山又名奎/山齐乘云山上往往拾有海螺壳石壁)
 (间有大铁镮相传/洪水时系船处也)万山(在县南/三十里)昆崙山(在县西南/三十里)
 台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三峰/鼎立故俗又名支锅山)爬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原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为莱芜博山淄川三县界汶水出/其阳淄水出其阴山下孝妇怀德二乡旧为县境故)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8a 页 WYG0539-0263a.png
 (以淄名县后割入益都今复析置博山淄水不在境/内县名则仍其旧云原山称谓不一艺文志有原山)
 (考/)甲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上有夹谷台春秋定公十/年公会齐侯于夹谷旧志云即此也夹谷之)
 (名互见各志迄无定名要以莱芜淄川者近是详见/古迹志水经注萌水出般阳县甲山北入泷水萌水)
 (即今范阳河泷水/即今白泥河详水)焕山(在县西十五里南接禹王山/北为萌山常有山市现城市)
 (楼台树木人物之/状有类海市云)瑚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月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又名马)
 (鞍/山)断金砦(在县西南五十里高出众山之表俗名仙/人枕后有泉澄泓彻㡳虽旱不竭其西有)
 (小砦岩壑更为幽胜其北为游奕岭/峰峦插天俗名仙人脚皆可避兵)团峰(在县西南/六十里山)
 (下有桃花泉东有/一洞可以避兵)冲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泷水所出)伏山(在县西/四十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8b 页 WYG0539-0263b.png
 (白泥河径其南/伏流里馀故名)儒山(在县西/五十里)窦家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明山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即/萌山也萌水径其西北)荆山(在县西北/三十里)箕山(在县西/北三十)
 (里/)白云山(在县西北四十里长白山迤南之最高峰/也原名玉皇顶上有玉皇宫与邹平县之)
 (摩诃顶相望遥见泰岳于诸山之外西为凤皇山与/邹平县联界山北为青山雪山玉清山玉清山之南)
 (为柱子山西为豹山豹山之南麓有/泉东流注为溪北至黉山入长山县)浮山(在县北三/十里俗名)
 (唐家山山北有/村即名浮山驿)磨山(在县北三十/里南接浮山)梓潼山(在县东北/十五里与)
 (黉山相接天将雨则云生而/山鸣如鼓居民常以此验之)黉山(在县东北十/里入长山县)长山
 县 长白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山高二千九百丈东/西径六十里南北半之述征记曰以其)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9a 页 WYG0539-0263c.png
 (云雨常白故又名常白又名常在山道书第六十一/洞天抱朴子曰长白山泰山之副岳也山跨四县界)
 (西南为章邱东南为淄川西北为邹平东北为县境/县以此得名故系之山西南为上书堂即黉堂岭南)
 (为邑境有宋范仲淹读书处在醴泉寺山上本有一/泉在寺后仲淹读书时又增一泉今名范公泉寺侧)
 (为□头峰狻猊峰其阴为萝圈峪入邹平县界故黉/岭与邹邑共之西南为太湖山入章邱县界东则回)
 (路峪齐乘曰乃葫芦峪之讹音也沙河之水出焉又/东则桃花峪超壑峪劈尖顶水尖顶皆邑境南障诸)
 (山/也)米山(在县南三十里邑志云齐桓公将伐鲁/积土为山以米覆其上故又名虚粮墩)卧牛
 山(在县东/六十里)新城县 马公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山址/仅周一里不生草木名)
 (一亩石上有泉天将雨则泉上云气如盖不移/时即雨相传马公得道之处不知何时人未详)四角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9b 页 WYG0539-0263d.png
 山(在马公山东南元史作/四脚山山之东为罗山)铁山(又名商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跨益都临)
 (淄三/县界)蜈公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长清县 马鞍山(在县东/八里)
 山(在县东/二十里)石虎山(在县东南一里邑志云昔有人晨/兴见一虎逐之乃石也因建祠祀)
 (之/)崮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今设驿于此)青崖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五峰山(在/青)
 (崖山之右有/泉出于山上)隔马山(在县东南/六十里)通明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峭壁中)
 (有二孔日光东西明透初名屏风/山又名明孔山明御史郭嘉易之)鸡鸣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山)
 (上一台高耸尝/夜半闻鸡鸣声)灵岩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四面方正/又名方山齐乘曰即水经所)
 (谓玉符山也上有黄龙甘露独孤双鹤卓锡石龟六/泉下为灵岩寺寺内有铁袈裟山石黑锈如铁覆地)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0a 页 WYG0539-0264a.png
 (如袈裟披摺之状又寺东有明/空山石孔南北相通题名甚多)朗公山(在县东南九/十里一名朗)
 (公谷符秦时有僧朗公事/梵僧佛图澄卓锡于此)南黄山(在县东南一百里/泰山之西下趾也)
 雷山(在县南一里明弘治中有道人赵天雷/祷雨辄应今遗有风雷雨三碑在山下)张山(在/县)
 (南五十里张夏店北邑志云昔有人于山上/结庐卖药济人问其姓曰张遂以名其山)双陆山
 (在县南/四十里)滚粟山(在县南/四十里)碛湑山(在县南三里一统志/云山有真像院来政)
 (和三年西域译经三藏尝凿义井以惠渴者偶/于石龛中得金刚佛像梵言白碛湑遂以名山)腊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德州 方山(在州东二十里/土山高五六丈)德平县 基
 山(在县西二十里土山/高五六丈山上有寺)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0b 页 WYG0539-0264b.png
 兖州府(全属皆/有山)
 滋阳县嵫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县在山之阳故曰滋/阳邑志改称滋阳山非是县字改嵫从)
 (滋详建置志山/不应改仍从嵫)曲阜县 防山(在县东三十里十启/圣王墓在山北 里)
 尼山(在县东南六十里与邹县联界本名尼邱山避/ 圣讳也祖庭广记曰颜氏祷于尼山升之谷)
 (草木之叶皆上起降之谷草木之叶皆下坠其山五/峰连峙谓之五老峰中峰之麓有宣圣庙庙东为中)
 (和壑沂水出焉流而下注为智源溪其上为坤灵洞/洞有三门中为一室广可两楹有石床石几皆天成)
 (也宋仁宗皇祐二年以尼山为孔子诞生之地封为/毓圣侯东为颜母山上有圣井西为昌平山与邹县)
 (联/界)甑山(在县北四十里又名九仙山/与宁阳县联界东为戈山)石门寺山(在县/东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1a 页 WYG0539-0264c.png
 (五十里与宁/阳县联界)宁阳县 九峰山(在县东四十里又名/九仙山即甑山也)
 凤仙山(在县南/六十里)魏山(在县西/三十里)云山(在县西北十五里/山有石窦常出云)
 (气因名又西北为翥亭山又西/北为龟山鹤山与汶上县联界)宁山(在县北二十里/县在山之南故)
 (曰宁阳北为伏/山或又名佛山)告山(在县东北/二十里)陪山(在告/山西)虎尾山(在/告)
 (山/北)杏山(在县东北/三十里)爵山(在县东北五十/里西为彩山)灵山(在县东/北九十)
 (里界联/新泰县)玲珑山(在灵/山东)邹县 五龙山(在县东五里上/有灵泉谓之五)
 (龙潭南/为阳山)四基山(在县北三十里麓/亚圣墓在山南)塘口山(在县东/南十里)
 山(在县东南/十二里)峄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邹峄山/所以别于葛峄也水经注邹峄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1b 页 WYG0539-0264d.png
 (周围二十里高秀特出积石相临殆无土壤石间多/孔穴洞达相通有如数间屋处俗谓之峄孔晋永嘉)
 (中太尉郗鉴将乡曲避乱于此今山南有郗公峄山/南为太通岩岩下石洞宏厂有孔子坐像岩上为妙)
 (光洞山左为白云洞洞上为五花峰由洞穴穿入上/至峰顶有纪子墓在焉山下为孤桐寺禹贡所谓峄)
 (阳孤桐者也山北有绝岩铭曰书门云是秦始皇观/礼于鲁命李斯所篆岩北为小邱山俗名高王埠又)
 (北为/舆山)马鞍山(在县北二十里/孟母墓在其上)昌平山(在县东北十五/里孔子生鲁昌)
 (平乡即此山之乡山之东与曲阜/县联界故曰鲁昌平解鄹邑者误)商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越山(在县东北/三十里)珠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左为石经埠)九龙山(在县东/北三十)
 (里/)尼山(在县东北五十里/与曲阜县联界)泗水县 陪尾山(在县东/五十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2a 页 WYG0539-0265a.png
 (泗水𤼵源/于此详水)石屋山(在县东/五十里)谷朵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香山(在/县)
 (东南四/十里)商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安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龟山(在县东/北五十)
 (里以形似言非龟蒙之龟山/也太小各别相去百馀里)凤皇山(在县东/南五里)伯石山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圣公山(在县东南六十里上/有孔子书台遗迹)历山(在县东/南六十)
 (五/里)二旂山(在县南/二十里)红山(在县南二/十二里)玖奇山(在县南二/十五里与)
 (邹县/联界)尖山(在县西南十五/里下有巧石埠)戈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与曲阜县联界)
 头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奉仙山(在县西北/三十里)栲栳山(在县西北/三十里)
 龙门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尧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滕县 云龙山(在/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2b 页 WYG0539-0265b.png
 (东二十里其下有泉流而入/于东江山之阳为峄县界)薛山(在县东四十里一/名雪山其上有悟)
 (真岩有磐陀石有青龙白云超仙观音/黄龙丹阳诸洞下有泉水流而为薛河)马山(在县东/四十里)
 (明水𤼵/源于此)云峰山(在县东/七十里)卧云山(在云峰山东/西为曾家峪)泉崮(在/县)
 (东九十里东为胡陵/山东江水𤼵源于此)狐台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俗呼/省台字遂讹为壶山春)
 (秋襄公四年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台杜预注鲁国蕃县东有狐台山)蚕母山(在县东/南三十)
 (里又东为落凤山相传有/凤皇落此又东为三山)老君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又南为梁山)
 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太平御览云即华采山也上有/泉井有鸟巢于井上金喙黑色见即大水亦名义)
 (珠山今讹/为桃山)观山(在县东南/七十里)天保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张山(在/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3a 页 WYG0539-0265c.png
 (东南九十里/下为张山湖)茱萸山(在县东南一百里上有九十九/峰九十九峪圣寿之泉出焉流)
 (而为/泉河)奚公山(在县南六十里山西为薛城夏车正奚/仲所封国也山南为铜阁山又南为筐)
 (山又南为临山临/山之下为临城)丰山(在县南/四十里)檀山(在县南四十里/黄沟之水出焉)
 微山(在县南一百里下为微山湖又东南为赤山下/为赤山湖又东南为吕孟山下为吕孟湖三湖)
 (相/联)染山(在县西北/五十里)龙山(在县北二十五里上有/龙秋泉流为小白河)双谷
 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上有圣水泉)莲青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有东西二峰)青龙山(在/县)
 (东北五十里南为寄宝山又南为屏山屏山/西为华盖山皆石孔出泉流而为西江水)楼山(在/县)
 (东北七十里上有飞泉下为胭脂沟/水天将雨则水如桃花色雨止如故)越峰山(在县东/北七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3b 页 WYG0539-0265d.png
 (里由莲青山东涉漷水而得此山高出云表南为连/珠山其左一里为旗山其右八里为獐山即唐帽山)
 (也/)太白山(在县东北八十里上有太白洞西为仙姑/山南为凤皇岭由岭而东上为崆峒山中)
 (有洞产白蝙/蝠大者如鸦)黄叶山(在县东北/九十里)大崖阜山(在县东北/九十里高)
 (峰如削南为巉山上有/两泉相对洒下为瀑布)述山(在县东北一百里其/麓有泉流而为漷水)
 县 青石山(在县东七里/上有仙人洞)葛峄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即柱子山县以此)
 (得名也但禹贡所云峄阳孤桐确系邹峄山盖邹峄/山无土壤故孤桐为可贵观王氏诗传凫绎二山皆)
 (徐州地绎与峄同则峄阳之为邹峄无妨于徐州之/贡也不知孔颖达何故必欲以葛峄当之岂以滕峄)
 (为徐而邹泗为鲁耶不知邹泗皆徐州域也保有凫/绎遂荒徐宅此明徵矣或以邹峄山多石而葛峄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4a 页 WYG0539-0266a.png
 (多土桐非土不生则/王氏之解高人一等)白山(在县南/二十里)望仙山(在县南/二十里)
 公山(在望/仙西)黄邱山(在县南六十里路史黄帝都彭/城寿邱在其山北附存以备考)
 角山(在县西南/二十里)牛山(在县西南/三十里)黄垆山(在县西南七/十里路史颛)
 (顼修黄帝之政采葛峄山之铜/铸鼎以藏天下之神主是也)马山(在县西南/九十里)白茅
 山(在县西/十五里)石屋山(在县西/二十里)圆山(在县西四十/里石可为砥)闰公山
 (在县西北/五十里)柏山(在县北/四十里)云谷山(在县北五十里其南/为九阳洞西北为梁)
 (王/洞)君山(在县北六十里述征记曰丞县君山有抱犊/崮壁立千仞去海三百里上有池深可数尺)
 (水不增减西泇之水出焉皆有隐者王老抱犊而耕/故又名抱犊山北为费县界西泇水出其境详费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4b 页 WYG0539-0266b.png
 巨梁山(在县北六十里一名巨龙山/南一里为将军山西南斗山)车稍山(在县北/六十里)
 (即寰宇记之所谓花盘山也凔浪/之渊水出焉北有龙洞旱祷辄应)熊耳山(在县北六/十里上有)
 (黄龙禅师/委脱处)夹山(在县北/七十里)榜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天台山(在县/东北)
 (五十/里)金乡县 阳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以其在众/山之阳故曰阳山东二里为吴)
 (山相传吴隐之讲学处也又北为葛山以山下居民/多葛姓故名又北十里为鱼山 按金乡故高平也)
 (水经注曰高平山东西十里南北五里高四里与众/山相连顶上方平邑取名焉则县中应有高平山或)
 (者阳山即近是又有以钜野之金乡山与嘉祥之平/山为古高平山者皆无所依据之言存之以备考)
 鱼台县 独山(在县东四十里/独立湖中因名)黄山(在县东五十里/黄良泉水出焉)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5a 页 WYG0539-0266c.png
 凤皇山(在县东/五十里)听山(在县东/五十里)大青山(在县东/七十里)桃花山
 (在县东/七十里)凫山(在县东北/七十里)平山(在县东/七十里)庙山(在县东南/七十里又)
 (前为寨山/后为兖山)济宁州 琵琶山(在州东/五里)两城山(在州东/南五十)
 (里山分合/如两城状)牛来山(在州东南/六十里)马岭山(在州东南六十/里与鱼台县凫)
 (山相/接联)疃里山(在州西/三十里)旷山(在州西/二十里)彭子山(在州西南/三十里)
 缙云山(在州西南/三十里)空山(在州西南/五十里)嘉祥县 东卧龙
 山(在县东/南五里)云山(在县东南十四里与/济宁州缙云山联界)礼山(在县东南/四里其南)
 (为鲁翟山又南为莹山又/南为郗山郗山下有郗城)华林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左为东磨山西为)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5b 页 WYG0539-0266d.png
 (闰公/山)澹台山(在县南三里下有澹台桥其南为泼山/又南为羊鹿山又旁为马山马山之前)
 (为覆金山羊鹿山之前为凤皇岭又南为钓鱼/山上有石如钓台有巨人迹甚肖长尺有四寸)属山
 (在县南/三十里)丹凤山(在县南/七里)范山(在县南/二十里)塔山(在县南二/十里上有)
 (石塔下有紫云洞云出则雨/前为小金山又前为富山)青龙山(在县南二十二/里前为云头山)
 (又南为土山广平无石/可以耕艺又西为固山)大鼎山(在县南二十五/里南为武瞿山)琵琶
 山(在县南二/十四里)紫云山(在县南三十里南为黄/山黄山之东为二龙山)锁石山
 (在县南二十二里前/为牛山后为洪山)中山(在县南二/十五里)南凤皇山(在县/南三)
 (十七/里)崱山(在县南四十里/南为黄路山)垛山(在县南四/十五里)南武山(在/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6a 页 WYG0539-0267a.png
 (南四十五里西为柏井/旧有巨井柏覆其上)七日山(在县南四/十八里)芜萸山(在/县)
 (南五十里南为韭山又南为遂山山/西麓有洞深二三里又南为萧氏山)平山(在县南五/十五里又)
 (名基平山南与金乡县/联界故疑为高平山也)队南山(在县西南七里又南/为檀佛山又西南为)
 (舟山又西/南为商山)小独山(在县西/南十里)大妇山(在县西南十二里/旁一山名小妇山)
 青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又三里/为焦氏山又五里为铁山)狭山(在县西南/二十里)社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熏火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陈庄山(在县西南/二十八里)布山
 (在县西南/二十八里)空空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佛耳山(在县西南三十/里旁为鲜白山)
 郎家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午落山(在县西四里迤北为箕山/尖岳山又西为故县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6b 页 WYG0539-0267b.png
 西凤皇山(在县西/七里)西卧龙山(在县西/十里)坨山(在县西/北十里)
 山(在县西/北十里)枣山(在县西/北十里)北凤皇山(在县北/五里)萌山(在县/城内)
 (北金大定间徙县治此其支脉入城东为/横山横山之前为独坐山其后为柏山)汶上县
 蜀山(在县南/五里)昙山(在县东北/三十里)采山(在县东北/三十二里)破当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阳谷县 谷山(在城中县/治东南)黄山(在县东北/八十里)
 土山(在县北/十五里)寿张县 凤山(在县东/南一里)梁山(在县东南/七十里邑)
 (志云本名良山因梁孝王游猎于此故名梁山考县/本名寿良因光武帝避叔讳改名寿张则山之改良)
 (为梁/以此)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7a 页 WYG0539-0267c.png
 东昌府(有山之州县凡十志按东郡平原沃壤绝无/陵麓而各州县所 虽土阜皆以山名今仍)
 (其/旧)
 聊城县 平山(在城内西南土阜隆起如/山旧设平山卫得名以此)堂邑县
 骆驼山(邑志云县西十八里/地形隐起如伏驼状)博平县 鹅子岿(邑志/云县)
 (西北十五里土阜魏然即古/鹅子岿也鲁义姑庙在焉)茌平县 茌山(城内土/山应劭)
 (曰茌本山名因县在山之平陆故曰茌平也土脉赤/坟横亘五百馀步相传金元时取土筑城其山遂平)
 莘县 弇山(在县北四十里马桥镇左传闾邱婴出/奔兖中即此北魏孝昌二年忽有泉涌)
 (出号曰弇山泉宋赵蒙治莘时旱/祷辄应请于朝敕赐建庙曰显仁)临清州 大阜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7b 页 WYG0539-0267d.png
 (在州北镇定门外二里土阜/广而且高为州城之主山)馆陶县 陶山(在县南/七十里)
 (土阜高起云/是古陶镇)邱县 平邱山(在县治东尔/雅小陵曰邱)恩县 西
 山(在县西四十里旧恩州城/遗址在焉或曰紫微山也)高唐州 高唐山(在州/东北)
 (五/里)鸣石山(在州东北十里山高数十仞/取山石扣之声音清越故名)
 青州府(有山之/县凡七)
 益都县 牛耳山(在县城/内西南)香山(在县东/四十里)云门山(在县/南五)
 (里号大云顶上有通穴如门可容数百人东南为劈/山峰峦峻削如劈上有八仙台西为驼山上有潭名)
 (龙湫西南为凤皇岭岭下/为花林疃南为云台山)青山(在县南/十里)黄山(在县南/十五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8a 页 WYG0539-0268a.png
 冶岭山(在县西南四里又名为山在广县侧山/麓有五龙口广固藉此为守详古迹志)方山
 (在县西/南十里)石膏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南阳水𤼵源于此)北峰山(在县西/南三十)
 (里/)朗公山(在县西南/四十里)三阳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本名/三朗山明恭王葬此因)
 (更今/名)九回山(在县西二十里一名九扈/又名九会北阳水源此)大小龙山(在/县)
 (西三十里两山/相对蜿蜒若龙)公泉峪(在县西七十里/内有白龙洞)马鞍山(在县/西九)
 (十里西/为鲁山)水泉峪(在县西一百里多/产音石类钟乳)尧山(在县西北八/里齐记补遗)
 (云尧所登也/上有尧庙)二王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上有田齐二王冢)铁山(在县/西北)
 (七十里金岭镇与新城临淄二县联界南十里/为孟邱山又南十里为金山金岭名镇以此)临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8b 页 WYG0539-0268b.png
 县 牛山(在县南十里/淄水径其下)峱山(在县西南十二里齐风/遭我乎峱之间即此地)
 (里志作嶩或又作夔/云相联于嶩山也)稷山(在县西南十三里齐记补/遗云山有后稷祠故名)
 愚公山(在县西二十里东为/愚公冢北为愚公谷)杜山(在愚公山南齐宣/王猎于杜山遇闾)
 (邱先/生处)鼎足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又名/兔头山女水𤼵源于此)昌乐县 凤山
 (在县东二十里一名孤山界联/潍县东为长龙山西为贺家山)方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东丹河之水)
 (出/焉)黄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宝泉/出焉又南为西黄山)桃花山(在县南/二十里)二姑
 山(在县南二十五里相传有二/仙姑修道于此北为随姑山)乔山(在县南三十里/山之西红水出)
 (焉/)擂鼓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又名马驹/岭界联潍县白狼河源此)柳山(在县西/南六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9a 页 WYG0539-0268c.png
 (里/)临朐县 朐山(在县东二里水经所谓覆釜山是/也在巨瀰水东岸石皆黑色斸之)
 (往往为/铁柱形)英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柳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沂山(在县南/九十里)
 (称小泰山周礼职方氏五镇之一山之东谷为东镇/庙规模宏丽松柏皆数千年物历代石碣森立庙中)
 (自黄帝封东泰山汉武帝设祀于此后世修之不绝/也庙西南五六里为百尺崖东南二十里为大平山)
 (即水经之大弁山也唐沈亚之沂水杂记讹为大平/山遂相沿不改太平山东北三十里为金轿山与安)
 (邱县联界沂山之南为大岘山四面方百馀里重山/邃谷一径通行即古穆陵关也沂山之西北四十里)
 (为明月峰峰北二十里为双笔峰峰之中为天鹿峰/天鹿之东南为天马峰天鹿北十里为九秀峰九秀)
 (之东为龙头山西为虎卧山双笔峰西北二十里为/黄山黄山之西为月明崖崖之北十里为海浮山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29b 页 WYG0539-0268d.png
 (之西南十里为半壁山又西南为米山又西为三/壹山又东南三十里为禅堂崮皆沂山之名胜也)
 宝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又名/嵩山南五里为黑山)仰天山(在县西五十五/里上有十道人)
 (峰一坐九立奇状天成后有佛光崖北岩下入一小/洞东出揽铁索而上为观音阁石壁上圆明径尺其)
 (光如鉴东为文殊阁阁后至山背为水帘洞洞口厂/豁水自内平铺而出流注为河即石沟河之源也山)
 (南有四渊皆以龙名渊深莫测中有龙能兴云雨旱/祷辄应宋祥符崇宁间皆有封号与山北之水帘洞)
 (相通投以糠秕三昼夜从洞中出仰天山东二里为/八旗山即魏书之八士山也下如九叠屏风上则八)
 (峰骈秀俗又名八岐山又东望则呼为香炉峰/钓鱼台南望则呼为阁老崮随所望而异名)石门
 山(在县西十五里又山之西为孟婆山/螺峰如髻岩中空旷可容数百人)逢山(在县西/二十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0a 页 WYG0539-0269a.png
 (壁立千仞上有石鼓鼓鸣则年岁/不登述征记云逢山祠并祀石鼓)龙山(在县东北十/里下有龙潭)
 (因/名)纪山(在县东北十五里龙山之东即丹山也邑志/云或作丸或作几皆传写之误按公玉带云)
 (黄帝封东泰山禅丸山则丸山其古名后因纪国建/此遂名纪山上有纪王台下有纪王桥纪山之名自)
 (从此起又因南北二丹水所出故又曰丹山而几字/之误起于纪音之相同丸丹皆可并称亦非传写之)
 (形似/也)方山(在纪山/西十里)灵山(在纪山/东十里)行山(在纪山东/北十里)尧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尧水之所出)仓山(在尧山东/北五里)双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宝瓶
 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安邱县 圣水山(在县东/十八里)盖公山(在县/东四)
 (十里上有/盖公祠墓)三山(在县南/十五里)牟山(在县西南/十五里)蒿里山(在县/西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0b 页 WYG0539-0269b.png
 (二十/里)刘山(在县西南四十里高一百馀丈峰峦九/出上有桃源洞东为土山西为孤山)
 山(在县西南/四十里)神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峰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上有仙姑洞东北)
 (曰冇子山又东北曰/白云山亦有黄花洞)𡸷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峿山(在县西南/六十里一)
 (名巨平山上宽/平可数百亩)牛沐山(在县西南七十里/旁有小山曰龟山)书院山(在/县)
 (西南八十里本名灯台山/上有公冶长书院因名)太平山(在县西南八十里/详临朐县山上有)
 (长城岭其左右联络者曰金鞍山即今轿山一山跨/两县而各异其名曰望海山鸡鸣时东望日出海波)
 (涌若浮金曰摘药山曰凤皇山曰鹰嘴山络绎/不绝直抵穆陵关上多古城石砦可以避兵)雨萝
 山(在县西/六十里)望高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担山(在望高/山东北)峡山(在县/西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1a 页 WYG0539-0269c.png
 (四十里两山相/夹潍水流其中)柴埠(在县西四十里今俗呼为赤埠/ 按水经注汶水自郚城东北)
 (径柴埠山西而今汶水实行赤埠之北疑柴埠/或当为紫埠之误而土人又讹紫为赤之误云)诸城
 县 烽火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山之东为卧/虎山南为石门山北为琵琶阜)卢山(在/县)
 (东南三十里秦博士卢敖隐居于此因名俗名/休粮洞上有饮酒台圣灯岩皆敖之遗迹也)障日
 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一名奕山)五弩山(在县东南三十里胶水出/焉又名铁橛山又南为陶)
 (山其南为徐山/又南为管山)竹山(在县东南/三十二里)牛台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南为智)
 (通/山)回头山(在县东南七十五里泰山之脉南去阻海/而回头向西也详山总上有鼓山卓山髻)
 (山大青门山小青门山大枯山小枯山兔耐山以上/皆山之西南诸山高山芍药山筐垛山石楼山南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1b 页 WYG0539-0269d.png
 (山北黄山公母山赦山云母山以上皆山之东/南诸山巨石奇形千态万状无不回头西向者)重罗
 山(在县东南/八十里)藏马山(在县东南/一百里)牛龙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琅邪山(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上有琅邪台详古迹/志齐景公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即指此山也)
 (山上有神渊人污之则竭斋戒则通又有崇摆山/紫良山朱家山陈家山纪邱山皆琅邪山名胜也)
 山(在县南二十里齐记曰祷雨常应故曰常山宋宣/和间立常山祠祠前二泉并出苏轼守郡时题名)
 (曰雩/泉)黄山(在常山南十里俗呼/黄茅冈又曰黄坂)转头山(在县南四十/里亦回头之)
 (意/)桃林山(在县南六十里南为虎貔山马/鞍山东为横山北为大仙山)石屋山(在/县)
 (西南三/十二里)苔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介诸/莒之间或莒山之误也)马耳山(在县/西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2a 页 WYG0539-0270a.png
 (五十里水经注云山高百丈上有两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东北为东垛山夹山铁牛山南为孝)
 (顺山鞍山瓦笼山西南为花/山横山瓮山斗山固子山)分流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汉武帝种金)
 (杏于此上有风门山两峰中阔如门风至则有声外/有萝卷山高山团山黑石山孤峰岭龟峰皆分流之)
 (胜/也)磨石山(在县西南五十/黑石可为砺)昆山(在县西南六十里东/为挂衣山北为梳妆)
 (河/)九仙山(在县西南八十七里上有兴云寺寺北有/万寿峰邑志云汉明帝时有九老不详姓)
 (氏日携酒饮万寿峰下年或一百二十岁或一百一/至少者八十几忽同一日殁人因称为九仙并以名)
 (其山世又传苏氏兄弟九人得道于此未知孰是山/上有八朵峰舍身峰玉女峰洗妆峰望海峰天门石)
 (窖天乳泉从寿岭自从寿西下为战国时孙膑读书/处有磨剑石石迹峰龙纹涧怡神台秘灵峡环奎峰)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2b 页 WYG0539-0270b.png
 (啸台皆/其遗迹)锡山(在县西北四十里上/有先贤公冶长墓)荆山(在县西北/四十里)
 玉山(在县北五里洪武四年三月十五日河/汉社忽大风终日拥白沙而成此山)汉王山
 (在县北/四十里)白龙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巴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博山县
 岳阳山(在县东南十里跨莱芜益/都三县界淄水出山之阴)黑山(在县东南十/里山石多黑)
 (煅之如铁/汁利器用)峨眉山(在县南一里/又名峨岭)石马山(在县南三十/里又名黄红)
 (岭/)凤皇岭(在县西南十里即神头山上/有玉皇宫颜文姜祠故名)博山(在神头/山之南)
 (又南为高阁山/又南为三泉山)樵岭(在县西/南十里)八子砦(在县西/十里)禹山(在/县)
 (西十五里又/名大王岭)虎山(在县北五里/又名虎豹崖)英山(在县北六里/南为鹁鸽崖)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3a 页 WYG0539-0270c.png
 口山(在县西南二十里自土门道至青石辟/口南为莱芜县界北接淄川县之甲山)
 登州府(全属皆/有山)
 蓬莱县 漏天岩(在县东三十里岩石俯瞰如覆/石孔如筛冬夏滴水如漏故名)
 高山(在县东八十里/临海多产滑石)白辰山(在县东九十里山北有/门三空隔山可以望海)
 三山(在县东九十里/又名笔架山)芝山(在县东南/十五里)羽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书)
 (殛鲧于羽山孔安国注曰在齐东海中蔡沉注曰在/徐州寰宇记曰今徐州既有羽山鲧庙则孔注误也)
 巨山(在县东南/四十里)九目山(在县东南七十里齐/记云山有九窍故名)密神山
 (在县南山麓有贵溪即密水/也又名密水山一峰名奎山)马儿山(在县南十五里/又名马鞍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3b 页 WYG0539-0270d.png
 虎山(在县南/十五里)平山(在县南/二十里)龙山(在县南/四十里)邱山(在县南/七十里)
 牛头山(在县南/八十里)崮山(在县南/八十里)望海岭(在县西南/十五里)影口
 山(在县西南/三十里)荆山(在县西/一里)西山(在县西五里即西王/庄之东山又西为赤)
 (山又南为/登高山)石门山(在县西十里又/西为黑石山)田横山(在县西北/三里即横)
 (与其徒五百人退保海上处也即墨县亦有田横岛/盖奔窜非一处耳明万历间因倭寇立城垣于此)
 丹崖山(在城北三里海上来龙至此陆起详山总东/西二面石壁峭立上有蓬莱阁及半仙狮子)
 (等十三洞下/有珠玑岩)沙门岛(在海中去县北约六十里上有/龙女庙又名庙岛齐乘曰沙门)
 (岛在登州北海中相联属者有鼍矶牵牛/大竹小竹等岛海市现灭常在此五岛上)黑山岛(在/沙)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4a 页 WYG0539-0271a.png
 (门岛/西)鼍矶岛(在沙门岛北/其石可为砚)高山岛(在沙门/岛北)长山岛(在/沙)
 (门岛南长亘三十里上/有徂岛鹿岛半洋岛)小竹岛(在长山/岛东)大竹岛(在小/竹岛)
 (东/)牵牛岛(在大竹/岛西北)羊驼岛(在驼矶/岛北)钦岛(在羊驼/岛西)漠岛
 (在海中东北/约五六百里)南隍城岛(一作皇成沙门岛/北去郡四百馀里)北隍城岛
 (南隍城之北九十里南/为山东界北为辽东界)黄县 马岭(在县东南/十五里)蔚阳
 山(在县东南/二十里)黄山(在县东南二十/里西为了角山)洚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洚水河)
 (𤼵源/于此)石门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两山相对如门)土山(在县东南/四十里)贵岭
 (在县西南十五/里俗名黄县岭)龙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卢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晋时卢童)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4b 页 WYG0539-0271b.png
 (子升仙/处因名)凤嘴山(在县西南/三十里)蹲犬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大沽河𤼵源于此)
 义门山(在县西南/三十里)白鹤顶山(在县西南/三十里)里山(在县西/南四十)
 (里界联/招远县)乾山(在县西北/二十里)莱山(在县南二十里封禅书/齐八神六曰月主祀之)
 (莱山今上有/月主真君祠)鲁基山(在县西南四十/七里一名黄山)石城山(在县南/四十里)
 (一名芝/阴山)㟂屺山(在海中去县/西北二十里)桑岛(在海中去县/北六十里)福山
 县 东山(在县东/八里)榛山(在县东/十里)祝圣山(在县东南二/里又名芝山)
 (南有升仙峰芝阳洞即马/丹阳升仙之地图刻尚存)涂山(在县东/南七里)西牟冈(在县/东南)
 (十/里)神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东为造书山)高㠠山(在县东南/四十里)蛤蠦山(在/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5a 页 WYG0539-0271c.png
 (东南四十五里上/有蛤蠦寺圣水泉)青龙山(在县南/二里)马山(在县南/二十里)狮子
 山(在县南/四十里)迷鸡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黑石山(在县西南/二十里)积金
 山(在县西/一里)朱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又东为疋/山又东为蛇山横亘十馀里)次兴冈
 (在县西/北十里)侧立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磁山(在县西北/五十里)白石阜山
 (在县西北/五十里)福山(在县北五里/县以此得名)沙山(在县北/十里)海洋山(在/县)
 (东北二/十八里)棋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之罘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齐乘云山高九里周)
 (五十里长三十馀里封禅书五曰阳主祀/之罘山有阳主庙或作芝罘界联文登县)海洋岛(在/海)
 (中去县/北十里)韩家岛(在县东/北五里)潘家岛(在县东/北五里)宫家岛(在县/东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5b 页 WYG0539-0271d.png
 (十/里)胡家岛(在县北/五里)栖霞县 灵山(在县界/七里)棋山(在县十/东三)
 (里山之东/又有寨山)虎斑洞(在县东五十里深邃莫测居/人常以火试之烟辄出山后)唐山
 (在县东/南十里)凤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院山(在县东南/七十里)翠屏山(在县/南一)
 (里/)大方山(在县西南二十里/西又有小方山)南斑山(在县西十五里/北有北斑山)
 交毛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北曲山(在县西北/三十里)艾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山)
 (上有温泉可浴又山之阳产艾每五月五/日平明后艾皆空心相传为神仙采去)蚕山(在县/西北)
 (五十/里)公山(在县北/十五里)松山(在县北/三十里)岠嵎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又名金)
 (山又名锯齿牙/山最为险固)龙山(在县东北/四十里)荭花洞(在县东北四/十里中有石)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6a 页 WYG0539-0272a.png
 (门稍折而下空㓊如屋高广可一丈容坐数百人又/折而东循梯磴而上有积水深数尺澄彻可鉴饮之)
 (可以/疗疾)百涧山(在县东北七/十里产铁)招远县 罗山(在县东二/十五里)
 黑山(在县东/四十里)齐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望儿山(在县西/六十里)灵应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汤泉阜(在县北五里齐乘云泉出阜南/极热东流合冷泉入池始可浴)
 画山(在县北/十五里)凤喙山(在县北三十五里本名牛心山/元陈节斋过此鄙之乃易今名)
 黄山(在县北/四十里)虎空山(在县北/四十里)云屯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会仙
 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斑仙洞(在县东北三十里萝山/之麓为羽士修真之所)莱阳县
  望石山(在县东/二里)福阜山(在县东六十里/与海阳县联界)昌山(在县/东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6b 页 WYG0539-0272b.png
 (二十/四里)五龙山(在县南二十里/五龙河水径此)韭山(在县南三十里俗/名荆山寰宇记作)
 (薤山尔雅/作霍山)凤皇山(在县南/五十里)迎驾山(在县南/五十里)高丽山(在/县)
 (西南九十里本名嵯峨山司/马懿征高丽置戍于此因名)天井山(在县西南一百/里上有泉穴如)
 (井/)双山(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福山(在县西/七十里)亭子山(在县西/北三里)
 凤山(在县北/八里)芝山(在县西/北十里)旌旗山(在县西北/三十里)紫霞山
 (在县西北/九十里)三螺山(在县东北/四十里)榆科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宁海
 州 卢山(在州东二十里齐乘云/与大现山东牟山相联)系马山(在州东四/十里齐乘)
 (云秦始皇系马于此至今山/上草生犹多作系结之状)金牛山(在州东/七十里)侯至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7a 页 WYG0539-0272c.png
 (在州东南/二十里)大昆嵛山(在州东南四十里齐乘云嵎夷/海岸名山也秀拔为群山之冠)
 (本名姑馀山仙经云麻姑于此修道上升馀址犹存/因名姑馀后世遂讹为昆嵛也又相连有小昆嵛山)
 (王重阳/修道处)黄堆山(在州东南/八十五里)龙洞山(在州东南一/百一十里)圣水
 岩(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凤山(在州东南一/百三十里)交山(在州南/五里)岿山
 (在州南/三十里)鹰嘴山(在州南/三十里)溪山(在州西南/三十里)风山(在州西/南三十)
 (里北史云牟平/有风山即此)雀山(在州西南四十里上/下皆有温泉可浴)两欹山(在/州)
 (西南六/十里)牟山(在州北/七里)崆峒岛(在海中去州/北约一百里)栲栳岛(在/州)
 (南海/中)浮山岛(在州南/海中)文登县 文山(在县东二里齐/乘作文登山寰)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7b 页 WYG0539-0272d.png
 (宇记曰秦始皇召集/文人登此因以名山)鸺鹠山(在县东二里山/多此鸟因名)卢山(在/县)
 (东十/五里)牛仙山(在县东南/六十里)五个顶山(在县南/十里)五垒山(在/县)
 (南五十里南北成行宛如营/垒前有石门山作旗门之状)马鞍山(在县南七十里/上多石洞可以)
 (避/兵)铁槎山(在县南一百二十里界联荣成县齐乘作/铁查山山有九顶南瞰大海山下有水帘)
 (洞东西各一又/东为云光洞)千佛洞(在县南一/百二十里)万石山(在县西南/十二里)
 了角山(在县西/四十里)长学山(在县西四十里汉郑康成授/徒于此有书堂遗址焉详古)
 (迹/志)紫金山(在县西五十里上/有紫金峰东华洞)昆嵛山(在县西六十/里详宁海州)
 山(在县西/六十里)铁官山(在县西一百四十里/汉时冶铁置官于此)驾山(在县东/北三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8a 页 WYG0539-0273a.png
 (里/)著棋山(在县东北/五十里)烧车岭(在县北/三十里)白鹿山(在县北/四十里)
 幞头山(在县北/五十里)艾山(在县北/七十里)刘公岛(在县北海中去/威海巡检司五)
 (里/)苏门岛(在县南海中/一百四十里)海阳县 垛山(在县东/二十里)唐儿
 山(在县东/三十里)黄庵嘴山(在县东/四十里)七子山(在县西南/七十里)榆山
 (在县西/八十里)三驾山(在县西/八十里)昌山(在县西八十里界联莱/阳县昌水𤼵源于此)
 福台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即/莱阳县之福阜山)罐山(在县西北/一百里)槐山(在/县)
 (西北一百/一十里)招呼山(在县北三/十五里)林寺山(在县北/一百里)竹岛(在/县)
 (东北一/百里)荣成县 成山(在县东十里古不夜城侧史/记秦始皇过黄腄穷成山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8b 页 WYG0539-0273b.png
 (禅书七曰日主祀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齐北隅以/迎日出汉志作盛山汉武帝太始三年礼日于盛山)
 (齐乘云成山与召石山相近因秦始皇/会海神于此故后人遂呼成山曰神山)召石山(在县/东四)
 (十里三齐记略云始皇造石桥渡海观日出处有神/人召石城阳一十山岌岌相随而行石去不驶神人)
 (鞭之见血至今召石山石色皆赤又成山东入海道水/中有竖石往往相望似桥柱之状又有柱石乍出乍)
 (没伏琛云始皇渡海立此石标之以为/记云今山下有海神庙始皇庙望海台)龙山(在县东/南一百)
 (二十/里)峨石山(在县南/三十里)马山(在县南/八里)高洛山(在县南一/百一十里)
 镆铘岛(在县东南海中/一百五十里)鸡鸣岛(在县北/海中)海牛岛(在县/北海)
 (中/)海驴岛(在县北/海中)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9a 页 WYG0539-0273c.png
 莱州府(全属皆/有山)
 掖县 雄山(在县东/七里)双山(在县东/十二里)大基山(在县东二/十里上有)
 (道士/峪)崮山(在县东/四十里)寒同山(在县东南十五里液水𤼵/源于此上有虚皇洞三清)
 (洞五祖洞六真洞长生洞披/云洞灵官洞山北有仙姑洞)马鞍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小姑河𤼵源)
 (于此又前有军/山士山金山)高望山(在县南十五里/东为笔架山)黄山(在县南/四十里)
 (山产白/石如玉)福山(在县西/南五里)禄山(在县西北五里上/产温石北临大海)单山(在/县)
 (北五/里)三山岛(在县北六十里封禅书八/曰阴主祀三山祠即此)蜉蝣岛(在县/西北)
 (一百里/海中)平度州 石屋山(在州东/十二里)固山(在州东/十五里)鱼脊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39b 页 WYG0539-0273d.png
 山(在州东二/十五里)六曲山(在州东/五十里)红山(在州东/六十里)金钱山(在/州)
 (东南三十五里一名金泉山舆/地志云金泉明堂发而为胶水)文武山(在州西十八/里下有秦王)
 (河/)三固山(在州西七十里又名三户山/汉宣帝祀三户于下密即此)界山(在州西/北五十)
 (里/)公沙山(在州北十八里/汉公沙穆故居)小豁山(在州北/二十里)大豁山(在/州)
 (北二十/五里)凤台山(在州北/三十里)明堂山(在州北/四十里)云山(在州北/五十里)
 天柱山(在州北/五十里)之莱山(在州北五十里齐记云东连/大泽明堂御驾诸山黄帝之)
 (所常游也秦汉/祀月皆在此山)高望山(在州北五十里上有/寒岩石与掖县各别)茶山(在/州)
 (北六/十里)墨山(在州北六十里石色/如墨墨水𤼵源于此)大泽山(在州北七十/里联掖县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0a 页 WYG0539-0274a.png
 (山顶有石城故址昔人避兵所筑有涌泉峰瑞云峰/飞来峰宝案峰摩云顶金刚崮流云峡白虎溪望莲)
 (台邀月台聚景台钓鱼台楼子石拄腰石锦屏石试/剑石蟾蜍石天耳石天眼石清凉石船石香积石桃)
 (花涧仙人桥/诸名胜处)两髻山(在州东北/十三里)嵖岈山(在州东北/三十里)
 山(在州东北/六十里)落叶山(在州东北/六十里)潍县 塔山(在县东/南五十)
 (里寰宇记曰山形如塔又名/溉源山东丹河𤼵源于此)程符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与昌乐县联)
 (界/)黄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昌邑县 东山(在县东/二里)狗冢山(在/县)
 (东二/十里)青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又名青石埠)卧虎山(在县南/三十里)博陆山
 (在县南四十里汉封霍光为博陆侯食邑于此因以/名其山唐天宝六载赐名霍侯山山之东为石臼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0b 页 WYG0539-0274b.png
 (山顶有石臼凡九相传麻姑捣药于/此山上有麻姑池山下常闻杵声)岞山(在县南/八十里)
 山(在县南九十里/界联安邱县)西岩山(在县西二里/俗呼新峪埠)胶州 蜈蚣山(在/州)
 (南三十里/石可为砺)艾山(在州南三十五里俗呼为石耳山山/之东南为白山黄山旗山鼓山山西)
 (南为陈山树山花山/七宝山小竹山方山)小珠山(在州南九十里山之东/硝石特立下出清泉味)
 (极甘美齐乘云小/珠山错水所出)大珠山(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又名/玉泉山壁立千仞势压群)
 (峰齐筑长城东/至大珠山而止)灵山(在州南一百二/十里旧建卫)铁撅山(在州西/南一百)
 (一十里即诸城县之五弩山山顶一泉自石罅流出/清寒滴沥一名滴水涯岩上飞瀑注泻即胶水之源)
 (也/)松山(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黄岛(在州东南海/中六十里)薛家岛(在州/东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1a 页 WYG0539-0274c.png
 (海中九十里明阳武侯薛禄故居东为封/山西连青泥岛桃林岛穇子岛李家岛)唐岛(在州/南海)
 (中九十里上/有饮马池)古镇岛(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海中)石臼岛(在州南/一百二)
 (十里/海中)高密县 白羊山(在县东/南十里)王子山(在县南/五十里)小青
 山(在县西/北十里)砺埠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一名/刘宗山石可为砺故名)即墨县
 天井山(在县东十五里/上有井泉甚甘)窑家山(在县东/二十里)天柱山(在县/东三)
 (十/里)石门山(在县东三十里两峰如/门天欲雨则云自门出)四舍山(在县东四/十里或云)
 (四社或/云肆赦)高山(在县东四/十五里)三标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铁旗山(在/县)
 (东南三/十里)劈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峡口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马山(在县/东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1b 页 WYG0539-0274d.png
 (四十/里)鹤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单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华楼山(在县东/南八十)
 (里又谓之/华表峰)阴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上/有小池虽大旱不洞)午山(在县东南/九十里)
 小蓬莱山(在县东南/七十里)大妙山(在县南/十里)不其山(在县南/二十里)
 (又名驯虎山汉不其/令童恢事详宦绩志)石城山(在县南/三十里)劳山(在县南六/十里滨于)
 (海其山有二高者曰大劳差小者曰小劳二山相连/高二十五里周八十里齐记云泰山虽云高不如东)
 (海劳又名劳盛山寰宇记秦始皇登牢盛山望蓬莱/是也其上有鹤山宝珠山清风岭王乔崮凌烟崮金)
 (刚崮虎啸峰凤皇峰狮子峰巨人峰翠屏岩仙岩碧/落岩玉皇洞犹龙洞白龙洞华岩洞明霞洞华阳洞)
 (白云洞夕阳洞松风口八仙墩/玉女盆僧帽石皆山之名胜也)浮峰山(在县南/九十里)女姑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2a 页 WYG0539-0275a.png
 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有汉明堂遗址汉志/不其祀太乙仙人女姑殆事神之巫也)楼山(在县/西南)
 (四十/五里)孤山(在县西南/九十里)马鞍山(在县西/二十里)镜容山(在县北/一里山)
 (高丈许水涨/则山随而高)灵山(在县北四十里/与胶州各别)盟旺山(在县东/北十里)
 山(在县东北/十五里)黑山(在县东北/二十里)青山(在县东北/五十里)钱谷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老匙山(在县东北/九十里)巉山(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福岛
 (在县南五十里海中相传徐福将童男女三千入海/住此岛故名其旁曰小岛香花岛塔沙岛积谷岛巉)
 (山岛车牛/岛白马岛)阴岛(在县西九/十里海中)田横岛(在县东海中/去岸二十里)颜武
 岛(在县北一/百里海中)管岛(在县东北一百里有/大小二岛又竹槎岛)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2b 页 WYG0539-0275b.png
 武定府(有山之/县二)
 海丰县马谷山(在县北六十里俗名大山高三里/周六七里山西南之半有洞深不)
 (可测相传有龙马自中出故名马谷山按金/史无棣有老乌山未详其处或云即此山也)骝山(在/县)
 (西北一百里俗名小山高一里许自南而北复折而/西形如环带延袤十馀里土石相半山上有望海亭)
 (北一里为七龙口山乃中断/山以西之潴水径此而东)无影山(在县东北一百/里高阜隆起土)
 (多石少泉洌而甘地/产金顶艾灸病甚验)分水岭(在县西北四十里唐/史无棣县有分水岭)
 花岭(在县东北一里因古/堤为阜植桃其上)沾化县 久山(在县东北/七十里相)
 (传秦始皇筑此以镇海口今名久山镇山形蜿蜒相/续名称各异东五里曰黄柏岭南十里曰鱼山折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3a 页 WYG0539-0275c.png
 (西曰孤山北十里曰敖家山十五里曰担山又二十/三里曰李家山曰太白山曰四角山曰于家山抵海)
 (丰县界山之名不一而/足而实不可以言山也)
 沂州府(全属皆/有山)
 兰山县 马陵山(在县东九十里北与郯费二县联/界南抵江南之宿迁县绵亘八百)
 (里中有由吾洞白龙潭水出焉其旁为苍山/皆境以内山也旧志以为古琅邪山者误)赤石山
 (在县南一里山有二阜曰金雀环曰银雀环东西/相峙中为桃花洞有泉水出焉南流为阳明洞)
 山(在县南八十里/县以此得名)层山(在县南九十里旁/为柱子山黄山)册山(在县/西南)
 (四十/里)杏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大冶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旁/为朗公山麒麟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3b 页 WYG0539-0275d.png
 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左/为石柱山右为平山)宝山(在县西南九十/里东为铁角山)黄柱山
 (在宝/山西)安乐山(在县西南/九十里)大孤山(在县西南九十/里旁为小孤山)石龙
 山(在县西南/一百里)帽山(在县西南/一百十里)鲁卿山(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又名季)
 (山季文子/祠墓在焉)青山(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石城崮(在县西南一/百四十里)
 龙山(在县西南一百四十里上/有龙潭龙祠旱祷辄应)艾山(在县西二十五/里东为铁牛山)
 五坪山(在县西/四十里)大柱山(在县北九十里前为荆山左/为映旗山右为银锡岭大柱)
 (之北汶水/𤼵源于此)汤山(在县东北六十里有泉出如沸/汤古谓之温泉坂流而为汤河)
 城县 孔望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即马/陵山之峰也详兰山县)石梁山(在县/西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4a 页 WYG0539-0276a.png
 (六十/里)芙蓉山(在县西北/六十里)七岌山(在县西北六十/里一名七级山)神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羽山(在县东北七十里禹贡羽畎夏翟即/此山海经注云羽山在东海祝其县)
 (西南鲧殛处也上有二泉汇为羽潭左传子产云鲧/殛羽山其神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则此羽山为鲧殛)
 (处无/疑矣)九龙山(在县东北九十/里沭水所径)有馀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入邳州界)
 万松山(在县西北/五十五里)磨山(在县西北/六十里)费县 萧山(在县/东二)
 (十五/里)方山(在县东/南十里)荻子山(在县东/南十里)苍山(在县南三里/西为楼子峪)
 由吾山(在县南四十里即马/陵山也详兰山县)广泉山(在由吾/山北)柱子崮
 (在县南/四十里)吴家崮(在县西南七十/里上可避兵)南城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即曾子)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4b 页 WYG0539-0276b.png
 (葬父处也亦名曾子山其麓为印山有/子游祠其旁为石门山武城遗址在焉)大筐崮(在县/西南)
 (一百三十里有/泉流为祊河)圣堂山(在县西/五十里)历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蒙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禹贡蒙羽其艺诗奄有龟蒙即此百/蒙山也山址与莱芜新泰二县之龟山相联延亘一)
 (三十里山之北为蒙阴县界东为九女关西为紫金/关诸泉水俱出其下流入于沂齐乘云蒙山前阳口)
 (山有玉皇观老子故/宫也北为平仙顶)聪山(在县西北一百四/十里浚水出焉)箕山(在/县)
 (东北二十里/东泇水出焉)莒州 乔山(在州东/二十里)梁父山(在州东三/十五里)
 摘药山(在州东一百六十/里与安邱县联界)焦原山(在州南四十里又/名峥嵘谷俗呼青)
 (泥巷两壁峻立如巷下临百仞之溪李白诗/乎执飞猱抟雕虎足蹑焦原未云苦即此也)马鬐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5a 页 WYG0539-0276c.png
 (在州南六十里上有二/井相去仅尺一甘一卤)几山(在州南六十/里又名驼山)寨山(在州/南六)
 (十/里)集卢山(在寨山/东南)(在集卢/山东南)望海山(在州南/七十里)浮来
 山(在州西北二十/里一名浮邱山)檀特山(在浮来/山西)屋楼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
 (一名石牟山绎史昔/有巢氏治此山南)箕屋山(在州西北九十里水经/注潍水出琅邪箕县即)
 (此/)护石崖(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其崖虚/空每大水则出羊肚石鹅管石)基山(在州/北一)
 (百/里)七宝山(在州北一百里出宝/土金银非此土不液)高柘山(在州北一百/三十里一名)
 (巨平山又名抬头山浯水/出其下东流与潍水会)石壁山(在州北一/百五十里)云孔山
 (在州北一/百五十里)雹山(在州东北/一百里)张暹山(在州东北/一百里)公婆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5b 页 WYG0539-0276d.png
 (在州西南/二十五里)土山(在州西南/五十里)络山(在州西北/四十里)雪山(在州/西北)
 (六十/里)蒙阴县 棉山(在县东十里山上多产木棉因/名又十里为尧山又十里为红)
 (山又十里为长山其山/起伏联络延长数十里)中山(在县东/二十里)檀山(在县东/四十里)
 山(一在县东三里一在县西三/里两山对峙各秀三峰故名)九女山(在县东/南十里)黄墩
 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仙洞山(在县南八里/亦名蒙阴山)蒙山(在县南三十/里其阳为平)
 (仙顶详费县其/北麓为九仙山)龟山(在县南五十里详/新泰莱芜二县)双山(在县西/二十五)
 (里/)浮来山(在县西北三/十里详莒州)敖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详新泰县)艾山(在/县)
 (西北一百三十/里详兰山县)方山(在县北/八里)飞蛾山(在县北八里/一名凤皇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6a 页 WYG0539-0277a.png
 县山(在县北六十里一名龙亭洞/西北与新泰县联界因名)嵩崮山(在县北一/百十里)
 临乐山(在县北一百三十里/狗跑泉出山之东北)鲁山(在县北一百六十/里螳螂之水出焉)
 具山(在县东北十五/里详新泰县)云云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详泰安县)昔贤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即/沂水县之晏婴山也)黄鹄山(在县东北八十/里小沂水出焉)乾山(在/县)
 (东北九/十里)卢崮山(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山/北为鹿岭卢原水出焉)沂水县
 东皋山(在城东一里学宫在其南麓又/东为蛾山又东北为牛心山)(在县南/十里)
 扈山(在县/二十) (南/里)四门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望仙山(在县西南/七十里)
 芦山(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黄山(在县西/二十里)双崮山(在县西/三十里)柴胡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6b 页 WYG0539-0277b.png
 山(在县西/三十里)灵山(在县西/四十里)龙山(在县西/五十里)磨石山(在县西/五十里)
 晏婴山(在县西六十里界/联蒙阴县名昔贤)雪王山(在县西/六十里)兀儿山(在/县)
 (西北二/十五里)雹山(在县西北四十/里一名爆山)文峰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宿山
 (在县西北/五十里)纪山(在县西北七十里相/传纪候去国曾居此)闵公山(在县西/北八十)
 (里闵子骞避地于此又有/子路依栖谷今号二贤庄)白马山(在县西北一/百三十里)凤皇
 山(在县西北一百馀里上有织女洞洞临沂水高峻/险绝人莫敢俯瞰中有石形若鼓击之有声每岁)
 (七夕云气触空环如结绮近/而耳之隐隐如闻机杼声)荆山(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沂山
 (在县北/一百里)大岘山(在县北一百里上为穆陵关/东北即大弁山详临朐县)永福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7a 页 WYG0539-0277c.png
 (在县东北六里/又俗名罗谷山)日照县 聚奎山(在县东南/二十里)虎山(在/县)
 (南十/里)观山(在县南/二十里)风火山(在县南/五十里)矮岐山(在县西南/五十里竹)
 (子河源/出此)三柱山(在县西南/五十里)韩家寨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桃源
 洞山(在县西南/六十里)磴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小儿山(在县西南七/十里邑志云)
 (即小儿与孔子/难日处今有庙)幽崮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得踪山(在县西南/八十里)
 白垛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南北铁山(在县西南/八十里)高子山(在县/西五)
 (十/里)不落固山(在县西/六十里)花山(在县西北/二十里)马陵山(在县西/北三十)
 (里详兰/山县)灵樵山(在县西北/四十里)空中水山(在县西北/六十里)五姑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7b 页 WYG0539-0277d.png
 洞山(在县西北/六十里)马空山(在县西北/六十里)谷仓山(在县西北/八十里)
 盘谷山(在县西北八十里顶上有/泉其深无底俗名海眼)铁骨山(在县西北/一百里)
 柏林山(在县西北/一百里)笔架山(在县西北/一百里)驮儿山(在县西/北一百)
 (一十里寨/河源𤼵此)昆山(在县西北/一百里)洪宁山(在县西北/一百里)龙姑山
 (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河山(在县北/二十里)白石山(在县北/四十里)
 泰安府(全属/有山)
 泰安县 徂徕山(在县南二/十五里)石闾山(在县南/五十里)介石山
 (在县南/五十里)梁甫山(在县南/一百里)云云山(在梁甫山之东亦名/梁父与新泰莱芜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8a 页 WYG0539-0278a.png
 (县联/界)亭禅山(在县西南三里一名/高里山俗讹为蒿里)泰山(在县北五里/亦曰东岳亦)
 (曰岱宗书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诗泰山岩岩周/礼职方兖州山镇曰岱山尸子曰泰山中有神房阿)
 (阁三十六洞天之一也道藏经曰山周围一百六十/里畸五十步方面各四十里郭璞书从山下至顶四)
 (十八里三百步凡十八盘而上泰山之见于经传子/史者不胜殚述兹就本岳之名胜曰峰曰崖曰洞曰)
 (岭曰峪曰岩以类序之其馀分见/巡狩秩祀古迹等志兹不复载)天柱峰(在岳顶/西南)
 观峰(在岳顶东每于鸡鸣时观/海上日出今建有观海亭)月观峰(在日观峰西/对日观而言)
 (取月朏庚方之/义俗讹为越观)秦观峰(在月观峰西又有周观峰旧/志云秦观可以望长安周观)
 (可以望河洛越观则以吴门白马證之岱史改为月/观以为对日观而言而以周观秦观或为周秦封禅)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8b 页 WYG0539-0278b.png
 (时所名取/义近是)丈人峰(在秦/观西)回雁峰(在岳顶/西南)独秀峰(在岳/阳石)
 (上多/题名)狮子峰(在独秀/峰下)莲花峰(在独/峰东)秀芙蓉峰(在西/溪上)
 泉峰(在岳/阳西)凌汉峰(在岳/西)君子峰(在岳/顶东)爱身崖(与日观/相联峰)
 (之东西南三面皆峭壁千仞有石突出丈许其缺处/可三尺旧名舍身崖愚民于缺处往往自投崖下以)
 (邀轮回之福明巡抚何起鸣缭/以垣勒石示禁易其名曰爱身)东百丈崖(在岳顶西/南其下有)
 (瀑布汇而为/池名曰天绅)西百丈崖(与东崖相去三百步其高倍/于东崖惟东崖南向而西崖)
 (则东/向耳)仙影崖(在岳西南傲来山石/皆苍黝而仙影独白)五花崖(在碧霞宫/南五峰如)
 (障/)三字崖(在岳阳一名马棚崖又名歇马崖石上/有墨书三画虽风雨不改故名三字崖)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9a 页 WYG0539-0278c.png
 帐崖(在二天门宋真宗止御仗处上有古松一株即/秦始皇所封五大夫松也今非秦时物五大夫)
 (盖秦之爵级而相沿/以为五株松者误也)青岚岭(在岳顶/西南)回马岭(在三字/崖前马)
 (至此不/得上也)黄岘岭(在御帐崖西/一名快活三)西横岭(在岳西削/壁横亘)十峰
 岭(在回马/岭右)分水岭(在岳东北/汉明堂后)升仙岭(在分水/岭东)长城岭
 (在岳北从平阴而/来即长城巨防也)仙台岭(在岳北六十/里历城县界)大小龙峪(二/峪)
 (俱在西南趾西/溪之水出焉)桃花峪(在岳顶西南/二十五里)仙趾峪(在傲来/山后有)
 (仙人履迹长尺许行马躧之辄加/长寸馀移时而复又名马蹄峪)经石峪(在岳阳又/名石经峪)
 (石上皆刻金刚/经隶楷书悉备)迎阳洞(在碧霞宫前/又名朝阳洞)遥观洞(在迎阳/洞前)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49b 页 WYG0539-0278d.png
 黄伯阳洞(在岳西十五里/战国时隐士)金丝洞(在岳北元邱/长春炼丹处)桃花
 洞(在磨崖/碑下)仙闾岩(在岳顶西汉/武帝赐名)凤皇山(在岳阳有/白云洞)
 山(在凤皇/山下)青山(岳东/麓)傲来山(在岳西南俗/名扇子崖)东神霄山
 (在岳/顶东)西神霄山(在岳/顶西)玉女山(在岳东十里内有石屋/相传玉女修真之处)
 雕巢山(在岳西/十五里)石马山(在岳西北/十五里)三尖山(在岳西/十里)
 山(在岳北/十里)鹤山(在岳北十里以上诸山皆岱岳四周/之名胜也通谓之泰山在他处俱详)
 (附本山之下兹尊岱岳而变例书之/其名之俚鄙山之培塿者犹从其略)肥城县 塔山
 (在县东六里/上有石塔)孤山(在县/十里)东石屋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周山(在/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0a 页 WYG0539-0279a.png
 (南二/十里)紫榆山(在县南二/十五里)柱亭山(在县南/四十里)天井峪(在县/南四)
 (十里上/有瀑布)虎门山(在县南/四十里)凤皇山(在县南/四十里)狼山(在县西/南五十)
 (里明置/狼山屯)郁葱山(在县西八里本名金牛山宋真宗东/巡驻跸于此改今名山南有龙洞旱)
 (祷辄/应)陶山(在县西/三十里)七佛山(在县西/七十里)孝堂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本)
 (名巫山汉孝子郭巨葬/母于此与平阴县联界)寨山(在县东北/十五里)新泰县 具
 山(在县东三里南/联蒙阴县界)丹山(在县东/十八里)鹰崖山(在县东/三十里)圣水
 山(在县东二/十五里)黄山(在县东三/十五里)寨山(在县东三/十五里)牛心山
 (在县东四/十五里)嶅山(在县东南十五里界联蒙阴县左传/先公以献武废二山盖鲁献公名具)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0b 页 WYG0539-0279b.png
 (武公/名敖)平阜山(在县南/二十里)鹿角山(在县南/二十里)关山(在县南四/十里即蒙)
 (山西/麓也)峙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山上有羊蹄迹云/是龙女牧羊处山下有祠旱祷辄应)黄寨
 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法云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横山(在县西南四十/里上有雷山雨)
 (山荆/山)龟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梁父山(在县西四十里/与泰安县连界)杏山(在/县)
 (西北/五里)新甫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即宫山与莱芜县连/界诗云新甫之柏新甫其本名也自汉)
 (武帝封禅时于山上见仙人迹遂建离宫/于山上改名宫山今仙台石鞦韆柱犹存)雌山(在县/西南)
 (七十/里)曝书山(在县北/五里)榆山(在县东/北十里)五峰山(在县东北/十五里山)
 (下有宝泉北/为青龙崮)太公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下有/太公村相传太公望居此)孤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1a 页 WYG0539-0279c.png
 (在县东北/三十里)龙堂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下/有大小二池旱祷辄应)莱芜县
 大屋山(在县东二十里一名大室山嘶马河源出此/南五里为大突山恐即一山二名而室与突)
 (相近而大室或/又讹为大屋也)鹏山(在县东二/十五里)黄山(在县东三十里/又名黄羊山)
 棋山(在县东/五十里)大石山(在县东南/十三里)二尖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岭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葫芦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凤皇山(在县南二/十里又名)
 (凤皇寨山阳有安期洞又/名朝阳洞有天然石屋)宫山(在县南四十里即/新甫山详新泰县)
 山(在县西南/三十里)矿山(在县西北三里下有伏龙洞与凤/皇山之朝阳洞相通天每欲雨则)
 (两洞之/云相连)方舟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冠山(在县西北五十里邑/志汉昭帝元凤间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1b 页 WYG0539-0279d.png
 (忽汹汹如千人声有大石自立高一丈五尺/围四十八尺三石在下一石居上如冠形)杨邱山
 (在县西北五十里又名/羊邱或云羊叔子居此)云云山(在县西北五十里界/连泰安县金史以为)
 (古肃然也酉阳杂俎/又以长白山当之)香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大舟山(在县西/北六十)
 (里山下东有白龙/潭西有黑龙潭)照壁山(在县西北七十里山阴一/石如斧削高数百丈影蔽)
 (黑龙潭祠如/照壁故名)阴凉山(在县北/三十里)马鞍山(在县北/六十里)杈枒山
 (在县北八十/里或讹茶芽)万福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岩壑幽深可/以避兵俗讹为望夫山附会望)
 (夫化石故/事今正之)夹岭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仓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杓山(在/县)
 (东北六/十里)原山(在县东北七十里界联博山县汶水出/山之阳为邑境内淄水出山之北入博)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2a 页 WYG0539-0280a.png
 (山/界)黄谷山(在县东北/八十里)石马山(在县东北八十五里/二山皆博山县联界)
 石关(在县东北/九十里)东平州 龙山(在州东五十五里/水经所谓峗山也)
 民山(在州西南/三十五里)梁山(在州西南五十/里详寿张县)棘梁山(在州西/四十里)
 (山巅石崖东西相对横石其/上可通往来又名曰天桥山)荆山(在州西北/三十里)金山(在/州)
 (西北四十里北为南蜡山其/南为坤山马跑泉水出焉)王陵山(在州北五里上/有望祭台明成)
 (祖望祭泰山之/处西为杏花冈)蚕尾山(在州北三十里其阴有九女/泉右有小洞庭湖西为凤皇)
 (山山之西/为黄石岩)凤山(在州北/三十里)黄华山(在州北/三十里)斗山(在州东/北二十)
 (里/)金螺山(在州东北三十/里又名白佛山)芦泉山(在州东北/三十里)东阿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2b 页 WYG0539-0280b.png
  少岱山(在县东一里在岱宗之西故名其东为/金山产石如弹丸摇之有声曰铃石)
 山(在县东十里旁为/黑山又旁为万山)冠山(在县东/南三里)念山(在县东南/十二里)
 池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山/顶出泉下为东流水)(在县东南三十里水/经所谓大槛山也其)
 (颠为两岩谓之锦屏岩两岩之南为磴道谓之天门/观北岩之侧有泉自石中出名天乳泉北为王母岩)
 (其绝顶有井/云出则而降)云翠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山顶有巨石/高数十丈其形方正谓之印峰)
 (亦曰天柱峰北为南天观上为/长春洞洞中有泉谓之天一泉)扈山(在云峰/山北)寺山(在/县)
 (南一里南/为聚宝山)龙头山(在县南二十里白雁泉/水出焉南为歇马岭)黄崖山(在/县)
 (南二十五里/狼溪水出焉)大髻山(在县南/三十里)六工山(在县南三十里/旁为堂子山又)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3a 页 WYG0539-0280c.png
 (南为北腊山又西为百木山又/西为子路山又西为凤皇山)虎窟山(在县西三里/南为碻磝山)
 吾山(在县西八里即鱼山汉武帝瓠子歌所谓吾山/平者也隋书鱼山上有曹子建读书二台一曰)
 (柳书一/曰羊茂)鹅山(在县西/十五里)苫山(在县西/二十里)黄山(在县北五里/即谷城山也)
 (张良葆祠/黄石处)香山(在县北十五里北为艾山又北为凌/山西为曲山考地道记即渠邱山也)
 平阴县 会仙山(在县东/一里)孝妇山(在县东/三十里)大檀山(在/县)
 (东南/七里)文山(在县南/二里)紫盖山(在县南/三十里)悬洞山(在县南三/十五里)
 水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亭山(在县西南三十二/里西为石门山)台山(在县西/南三十)
 (七/里)龙桥山(在县西十八里一名龟山/左为卧牛山右为圣容山)峻玉山(在县北/二里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3b 页 WYG0539-0280d.png
 (多白/石英)龙骨山(在县东/北十里)
 曹州府(有山之州/县凡八)
 荷泽县 历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上有虞帝庙)凤咮山(在县西/二里)单县
  栖霞山(在县东/五里)大陵山(在县西/五里)城武县 文山(在/县)
 (西一里汉高/祖驻跸于此)钜野县 金乡山(在县东南五十里西/为焦氏山西征记曰)
 (焦氏山北有数山汉司𨽻校尉鲁恭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曰金乡山)郓城
 县 独孤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曹县 景山(在县东南四十/里故楚邱城北)
 (卫文公徙居楚邱诗云望楚/与堂景山与京即此景山也)曹南山(在县南八里俗/名土山诗云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4a 页 WYG0539-0281a.png
  (山朝隮是也论衡曰大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国曹之南山雨一国之山也)荷山(在县西十/里地里志)
  (荷山在济/阴定陶间)左山(在县东二十里即左城也又/名左冈左邱明之父墓在焉)青山(在/县)
  (东北五十里/旁为卧龙冈)定陶县 髣山(在县西北十里土阜/彷佛如山故曰髣山)
  州 历山(在州城东南七十里详荷泽县县按一统/志舜耕历山在濮州今入荷泽 山南有)
  (虞帝/祠)
  水总(水总分南北二条凡径历数州县者为经列于/总条之内其流见于一州一邑中者虽与经水)
  (相会而川渠甚多不胜殚述仍附见于各州县之下/至源委悉遵水经而古名或非今地故就现在村庄)
  (稽其道里使考古者以今證古易如指掌他如济漯/故渠九河遗迹昔有今无者以故道二字别之现在)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4b 页 WYG0539-0281b.png
  (通行者则直书某水/云此水总之例也)
  岱自丹崖而西南聚脉以迎于济济水自乘氏而东
  北分流以环于岱一顺一逆迹象可寻或以史记有
  中国山川东北流维之说遂意泰山在黄河以西亦
  尾没于渤碣者我
圣祖仁皇帝曰登莱诸山之脉自关东南结为泰山是北
 干分支之一而在黄河之东而黄河之西山脉自终南
 太乙南届淮汝者为中干分支之一仰绎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5a 页 WYG0539-0281c.png
圣论知岱脉在黄河之东则山本逆上水乃顺行顺逆相
  生自然之理不可易也今以济水为总源至双河口
  则分南北条以左右贯之自北济以北领西北诸水
  环岱而北入于海其自大沽口牡蛎口历海仓口以
  至黄水河口(俱在丹/崖之西)皆北条之所统也自南济以南
  领东南诸水环岱而东入于海其自云梯关口东历
  麻湾口以至清阳河口(俱在丹/崖之东)皆为南条之所统也
  循条会脉原委秩然以此合之山总则分水之脊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5b 页 WYG0539-0281d.png
  脉存焉不更显而有据乎并次第详列之如左
  黄河故道今谓之老黄河(按历代黄河故道不一详/见河防志此河自直𨽻元)
  (城县至德州为禹洒二渠之贝邱川汉为王莽遂空/又为屯氏河支渎自德州至乐陵县为鬲津河故道)
  (自直𨽻盐山县至海丰县大沽河口则唐时所开之/无棣沟也今成一渠通谓之老黄河重加修浚可以)
  (泄漕河溢/水故述之)自直𨽻元城县入山东冠县界循陈公堤
  (详古/迹志)而北径馆陶县至临清州踰会通河绕旧城威
  武门外始有沙河之名北径铺头樊存厂郭家庄至
  管家新店入清平县界又北径柴庄松林至马家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6a 页 WYG0539-0282a.png
 入夏津县界又北径乔官屯五里庄十里庙马道庄
 至苏留庄入恩县界(河形已见/水渐通流)老黄河东北径岳觉
 寺大邢王庄梨行屯苦水铺(恩县境内行/六十五里)又东北径
 平原县境之看坟村至赵家庄转入德州界又东北
 径甜水铺至九龙庙口有四女树减水闸引河水入
 之(减水闸在恩县运河东岸由四女树径杨家庄东/入德州界穿陈公堤径茶棚陈官屯至九龙庙入)
 (老黄/河)又东北径黄河涯抬头寺果子李家庄尹家庄
 青杨寺至避雪店(德州境内行/五十六里)入直𨽻吴桥县界又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6b 页 WYG0539-0282b.png
 径县城南至玉泉庄有哨马营滚水坝支河水入之
 (滚水坝在德州城北运河东岸由哨马营径/鲁家庄出曹家堤口循古钩盘河东北流入)又东北
 至黄家镇入直𨽻宁津县又径南皮县境东北至王
 家桥复入山东乐陵县界又东北径狗獐寨商家桥
 旧县镇邓家桥(北岸系直𨽻/盐山县境)又东北径郑家桥三间
 堂至王双全庄(乐陵县境内/行四十五里)入直𨽻盐山县界又东
 至王信家庄入直𨽻庆云县界又东至南台桥复入
 盐山县界又东北至白鹅枣行复入山东海丰县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7a 页 WYG0539-0282c.png
 又东北径三官庙郭家桥泊头桥夹河桥张仲桥信
 家庄至马谷山前由大沽河口入海(海丰县境内/行五十四里)
 马颊河故道(唐时黄河故道因导水入笃马/河故亦有马颊之称非禹迹也)自直𨽻
 元城县白冢村入东省朝城县界东北径张浒涯孙
 家庄营头二郎庙至潘家庄(朝城县境内/行一十二里)入莘县界
 东北径南无村东王庄海佛寺至弇山庙(莘县境内/行三十九)
 (里/)入冠县界又东北径吴庄寺至王家海(冠县境内/行六里)
 入堂邑县界又东北径千户营张家堂至孔家庄分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7b 页 WYG0539-0282d.png
 为二支南支由三空桥至中闸口入运河北支由元
 谷涵洞入运河(堂邑县境内行七十里以上故道皆/湮仅存遗迹至博平县田家口运河)
 (东岸滚水坝/下方见河身)马颊河自博平县田家口运河东岸滚
 水坝出水东北至蔺家桥入清平县界又东至吕家
 桥复入博平界东北径周家桥伦家桥至土山寺桥
 (博平县境内二段/共行一十八里)复入清平界东北径丁家堤至杜
 家洼(清平县境内二段/共行二十七里)入高唐州界又东北径张家
 桥囤家桥马颊桥至陶家桥(高唐州境内/行三十里)入夏津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8a 页 WYG0539-0283a.png
 界又东北径卞官桥董姑桥至盆刘家桥(夏津县境/内行二十)
 (里/)入恩县界(南岸系平/原县境)又东径津期桥流宁桥折而
 北径夏家庄许家桥至王家庄(恩县境内/行四十里)入平原县
 界又东北径刘龙桥董路口至曲陆店(平原县境内/行二十五里)
 入德州界又东北径土桥边临镇王解庄至义渡口
 (德州境内/行九十里)入德平县界东北径义渡桥与笃马河会
 有鬲津河之上源焉
 鬲津河(九河/之一)自平原县西南张官店大兴庄汇水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8b 页 WYG0539-0283b.png
 流径董家林炉坊绕城西北门又东北径郑家屯至
 谭家庄(平原县境内/行四十九里)入德州界又东径王满店至菜
 园庄(德州境内行/三十五里)入陵县界又东径县城西门桥分
 流环城至东桥合流东北径三官庙与笃马河会
 笃马河(亦名马笃/河见汉志)俗名鸿沟河自平原县南石家洼
 汇流东北径何家洼松林王家桥至明吉店北有赵
 王河水入之(赵㠪河详/后高唐州)又西北径吕家庄至潘家庄
 (平原县境内/行六十二里)入陵县界北至县城东与鬲津河会又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9a 页 WYG0539-0283c.png
 东北径神头店至王宣庙东(陵县境内行/六十八里)入德平县
 界又东径田家堰(德平县境内/行二十五里)至张习家桥入马颊
 河 马颊河又东径张习家桥范家桥杜家桥至韩
 家桥(德平县境内行六十/里以下俱马颊河)入乐陵县界又东北径通
 津桥善化桥美政桥至杜家庄(乐陵县境内/行六十七里)入直𨽻
 庆云县界又东至枣园桥复入东省海丰县界又东
 北径刘家庄(自枣园桥至刘家庄内夹庆/云县河道四段共长九里)大山车镇
 下泊头至月河口(俗名沙/土河口)入于海(海丰县境内共行/一百四十四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59b 页 WYG0539-0283d.png
 漯水故道(漯水源𤼵东武阳县今朝城尚有故陂遗/迹仍以漯川目之自高唐州以下通名徒)
 (骇/河)自朝城县西南诸陂从杨家陂导流东北径雁林
 铺至贾家河头(朝城县境内/行四十七里)入阳谷县界又东北径
 范家庄白衣阁有夹堤河水入之(夹堤河详/观城县)又东北
 径孔家桥至武家庄入西湖景又西北由戴家沟朱
 家河至黑龙潭口有石人陂水入之(石人陂水详莘/县 阳谷县境)
 (内行四/十馀里)又北注鲁家堤决口入莘县界西北径盛家
 河黄家河至县城东北有沙河水入之(沙河详/观城县)又东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0a 页 WYG0539-0284a.png
 北流复入阳谷县之莲花泓东由圯桥入鹅鸭陂至
 姜家沟(阳谷县境内/又行三十里)入聊城县界又东径龙泉寺至
 南龙湾闸入运河(在聊城县境内行三十馀里今姜/家沟淤阻水自鹅鸭陂东北流径)
 (杨家庄白家洼由进水闸入运/一南进水闸一永通闸涵洞)漯水(即今徒/骇河)自聊城
 县运河东岸减水闸分流注七里河同会于夏家桥
 (旧制桥有一空二空三空四空五空其五空桥分支/南流入大清河津道已湮自一空至四空均东北流)
 (入七里河今三空四空故道亦塞修复者惟/一空二空七里河又名小湄河另详聊城县)又北径
 李家口至戴家桥(聊城县境内又/行三十八里)入博平县界又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0b 页 WYG0539-0284b.png
 径孙家桥至邓家桥为古鸣犊河(一河而/异其名)又北至许
 家桥又东北径陶家桥池家桥谷家庄至南镇桥(博/平)
 (县境内行/五十二里)入高唐州界俗名土河旧志遂谓之徒骇
 河也徒骇河东北径于家庄夹滩庄至杨官屯又东
 北径茌平县境之侯家庄至珍珠庙(高唐州境内行/六十三里茌平)
 (县境内/行十里)入禹城县界又东北径葛户屯油房桥至三
 岔河口有管氏河入之(管氏河详/茌平县)又东径董家桥西
 桥店至麦陂口有赵牛河入之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1a 页 WYG0539-0284c.png
 赵牛河 自茌平县杜家洼汇水为源东北径赵家
 岩苏家庄入东阿县界径孟尝君庙(东阿县境内/行九十里)
 入茌平县境又东北至赵家水口径平阴县境之朱
 家海至杨家桥复入茌平境(茌平县境内共/行五十六里)又东北
 入长清县界径祁家河口东北分支作赵牛岔河入
 管氏河以转入徒骇河其经流入齐河县界又径禹
 城县境复入齐河受倪伦刁强二河之水入于徒骇
 河(禹城县境内河一段名漯水河盖古漯水所径也/ 禹城县境内行二十二里齐河县境内共行五)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1b 页 WYG0539-0284d.png
 (十/里)徒骇河又东北至张韩家桥(禹城县境内行/一百零三里)入齐
 河县界又东北径祝家楼田家口桥蒋家桥至冯家
 庄(齐河县境内/行三十七里)入临邑县界又东北径广惠桥博济
 桥至齐家集(临邑县境行/一十三里)复入齐河境径邢王桥至
 长庄(齐河县境内/复行九里)复入临邑境东北径闫家桥至潘
 家桥(临邑县境内/复行五里)入济阳县界又东径夏口镇有万
 工河水入之(万工河详/济阳县)又东北径路家桥田家屯杜
 家水口商家楼至刘清道口(济阳县境内/行六十四里)入商河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2a 页 WYG0539-0285a.png
 界又东径岳桥井家坞桥魏家庄黄家桥至周家庄
 (商河县境内/行五十三里)入惠民县界又东径韩家口北为大湾
 又东径聂索镇桥申家桥杜家桥金家桥折而北至
 夏家桥(惠民县境内/行八十六里)至丁家道口有商河水入之
 商河(即占滴河/上源无考)今自济阳县新市大庄汇水东流径
 东西瓦屋头至温家桥入商河县界东径安子庄太
 平桥邴家桥至瞻圣桥(商河县境内行/一百一十里)入惠民县界
 东径杨家堰为龙踪河又径歇马亭□场店至永利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2b 页 WYG0539-0285b.png
 镇入滨州界至丁家道口入徒骇河 徒骇河自丁
 家道口又东北流有沙河水入之
 沙河自德平县境朱家庄汇流东入商河县界径左
 家庄沙河镇至杨家庵(德平县境内/行四十五里)入惠民县界又
 东径梨行郭家庄申家庄至前屯庄(惠民县境内/行三十六里)
 阳信县界东北至钦风镇岳家湾复入惠民境由桑
 落墅新河东入徒骇河 徒骇河又东径王郎中桥
 二十里铺桥石家庄至流钟口(滨州境内行/四十一里)入沾化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3a 页 WYG0539-0285c.png
 县界又东北径黄升店又东北有宽河水入之(宽河/详滨)
 (州/)又东北径泊头镇分为岔河径富国镇合流至大
 洋堡口入于海(沾化县境内行/一百三十里)
 北清河上源(即济水也杜佑通典曰济水通得清之/名故南为鲁济北为齐济南济即曰南)
 (清河北济即曰北清河但因济水伏现无定/源分而流各不同齐水本渎另见于后云)魏河自
 直𨽻开州石墓头入东省濮州界(本黄河决口故道/由河南原武县黑)
 (羊山东北径开州受澶渊之水径七空桥清水/头鲁家河又东北径王明屯小濮州至石墓头)东北
 径傅家庄常家庄又东经毛家冈有西无名河水入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3b 页 WYG0539-0285d.png
 之(西无名河/详濮州)又东北径李家桥冯家堤口至史家桥
 (濮州境内行/七十七里)入范县界又东至岔河口与洪河会
 洪河自直𨽻开州梅家桥入濮州界(上承滑县/青龙陂水)东北
 径董家口韩家桥周家桥又东北径旧城南桥徐家
 桥至拐头堤与小流河会 小流河自直𨽻东流县
 导流入东省荷泽县界东北至和家庄(按旧州志地/图所径有吕)
 (陵集葭蔤集/蔺家口等处)入濮州界又东北径三河口至黄家口
 有东无名河水入之(东无名河/详濮州)又东北径李家桥崇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4a 页 WYG0539-0286a.png
 兴集苏家桥杨家河口至刘家桥与瓠子河会 瓠
 子河自荷泽县北境(本古句/阳县地)汇水北流至陈家庄入
 濮州界折而西北径刘家楼又东北径纸坊韩家桥
 又西北径连家楼至陈家庄与小流河会两河合流
 又西北至张家桥与洪河会又合流至沈家桥(濮州/境内)
 (洪河行八十五里小流河行/八十里瓠子河行七十里)入范县界又西北至岔
 河口与魏河会(魏河自史家桥至岔河口行六里洪/瓠子小流三河自沈家桥至岔河口)
 (行九/里)自此四河合流名曰清河 清河自范县岔河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4b 页 WYG0539-0286b.png
 口上承魏洪瓠子小流四河之水东北径马老口宋
 名口至县城东南又东北径飞龙桥至豆腐店(自岔/河口)
 (至此范县境/内行四十里)入寿张县界(俗/沙)名河东北径八里店辛家
 桥白家岭又东径古贤桥影塘元家桥至沙湾大坝
 折而北入引河由道人桥至卢家庄(寿张县境内/行六十六里)
 东阿县界由引河口入运河与灉河会
 灉河(即古灉沮/会同也)上源为贾鲁河本黄河决口故道自
 河南仪封县黄陵冈东北由祥符县境至刘家亮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5a 页 WYG0539-0286c.png
 入东省曹县界东北径桃源集苑家桥又东径安陵
 集张家湾又东北至朱家桥(曹县境内/行二十里)入荷泽县界
 (两界中有定陶/县河道一段)又东北径金堤集至县城东折而北
 至双河口一支东流入钜野嘉祥达牛头河(详后南/清河)
 一支东北流又分为二一入雷泽一达郓城其入郓
 城者为古灉河又为枣林河自双河口北径李家庄
 至阎什口(荷泽县境内行/一百二十里)入濮州界又东北至红船口
 (西岸为/濮州)入郓城县界为西里河又东北径殷家庙水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5b 页 WYG0539-0286d.png
 保集至五岔曰有冷庄河水入之(冷庄河详/郓城县)又东北
 径潘家渡萧皮口新兴屯至张家楼(郓城县境内/行七十馀里)
 汶上县界又东至黑虎庙(汶上县境内/行二十里)入寿张县界
 又东径范城桥温家口鱼户口至岔河桥为赵王河
 (自黑虎庙以下为宋时运道/寿张县境内行二十三里)入阳谷县界又东北至
 万家桥(阳谷县境/内行十里)复入寿张界又东北径半边店至
 积水闸入运河(寿张县境内复行一十五里塞按以/上诸河在各州县境内虽通 不同)
 (而故道源流历历可数虽各命以异名而其为清河/之脉络相通固支分而条贯也再详济水之分流会)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6a 页 WYG0539-0287a.png
 (合/者)
 马颊水 水经注谓之马颊口(另一马颊/名同河异)北清河上
 源悉为运河所截惟此水为东会济汶之故道今自
 东阿县运河东岸五空桥东北流径洙泗口(有苇河/自曹家)
 (单薄下汇流北注又有支河自月堤下/汇流东北注会于洙泗口名三岔河)又径晋城庄
 吴家庄至大洪口有龙潭水入之(黑龙潭白龙潭皆/在张秋镇东北乃)
 (济水伏流之所𤼵/也东南入马颊水)又东北径史家桥关山桥洪桥至
 庞家口(东阿县境内/行六十里)与济汶二水会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6b 页 WYG0539-0287b.png
 济水故渎 由定陶县北至荷泽县之宝珠寺入钜
 野县界径安兴墓集又东北入郓城县界折而东流
 至县南八里河环城东北流径七里铺至柳条园入
 安山湖(在东平州境内明代潴/为水匮在运河西岸)由似蛇沟出水入运
 河(按禹贡导流水东流为济又云东出于陶邱北又/云导菏泽被孟潴则济水之见于曹濮间者乃禹)
 (迹也自会通河横截南北而济水不得北会于汶其/运河以南之济水惟南济东流入泗而北济仍散见)
 (于廪邱大野之间虽有故渎或溢或潴无敢轻议疏/瀹以还其固有者皆因瞻顾运道恐其奔溃为患也)
 (然济潜行地中随处𤼵见其会汶入海之/性犹在故踰运而复出者仍与汶合入海)复由东岸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7a 页 WYG0539-0287c.png
 之金线闸分流下注即今之三空桥也东径牛家楼
 西汪村入东阿县界又东北径渰汪村至班鸠店与
 汶水会(自桥下至班鸠/店行六十里)按水经济水东北至安民亭
 汶水从东北来注之今东平州西有亭子泊即安民
 亭也有渠曰七里河自州西王家洼西北径吴家桥
 亭子泊桥折而东北由清河沟又径王家桥石板桥
 至卢家村与汶水会
 汶河(即古/汶也)水有数源其经流曰大汶一自莱芜县东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7b 页 WYG0539-0287d.png
 北原山之阳发源西南流径普通庄麻塔庄又西径
 危石庄雪野庄折而南流又径太舟山东合长城岭
 南汇夹沟水河芹泉径新兴堡会新兴诸泉又西南
 径旧寨保合鱼池等泉至板桥湾入泰安县界又西
 南至故县镇又一自泰安县泰山之北仙台岭𤼵源
 东南流径祝阳集山口集至故县镇二水合流谓之
 大汶河(一名/堑汶)又西南径焦家店与莱芜县之牟嬴二
 汶会 牟汶有二一自县东南寨子村(与蒙阴/县联界)海眼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8a 页 WYG0539-0288a.png
 泉𤼵源合湖眼莲花等泉西流径颜庄至盘龙庄(邑/志)
 (谓之浯汶非也浯汶在安邱县/水经注以此为牟汶今从之)一自县东古牟城东
 响水湾𤼵源会鹏山赵家诸泉西南流至盘龙庄二
 水合流又西有孝义河水入之(孝义河详/莱芜县)又西至滤
 马河合于嬴汶 嬴汶有二一自莱芜县南宫山之
 阴石漏河𤼵源北流径安仙寺至滤马河会牟汶又
 西径县城南坡草洼至嘶马河一自县东北大小龙
 潭𤼵源南流径垂杨保受垂杨乌江等泉径镇里保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8b 页 WYG0539-0288b.png
 受镇里诸泉至方下集为嘶马河又南流会牟汶并
 南嬴汶水合为一流又西径新庄保南宫保鲁西集
 半壁店复会南北诸泉入泰安县界至焦家店合于
 大汶自此北纳范家湾诸泉南受北滚顺河诸泉径
 无盐山西与北汶会 北汶本名泮水自泰安县泰
 山西桃花峪𤼵源水经注云汶水又南右合北汶水
 出分水溪又云溪一源两分半水出山茬县(汉县名/在长清)
 (县/境)西北流半水南出泰山入汶即此水也东南流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9a 页 WYG0539-0288c.png
 石拉村新庄大楼庄粥店至高里山南又径旧镇南
 又东至郡城南有渿河水入之又东南至郡城东有
 环水入之又东南流有石汶水入之(泮水渿水环水/石汶水俱详泰)
 (安/县)又东南至无盐山西合于大汶自此又西南流循
 徂徕山西麓南径龙堂村香城村至大汶口西与小
 汶水会 小汶水自新泰县东北龙堂山南麓𤼵源
 会诸涧水南流径嶅阳店由蒙阴县之汶南庄至南
 鲍庄西复入新泰界有龙池河水入之又西流径大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69b 页 WYG0539-0288d.png
 峪庄有平阳河水入之又西流径西都庄右受杏山
 涧水又西至古河保有西周河水入之又西流径刘
 官庄又西有广宁河水入之又西有广明河水入之
 又西有羊流河水入之(以上诸河俱/详新泰县)又西流径灵查
 保至安家庄(新泰县境内行/一百二十里)入泰安县界左受浊河
 泉为淄水(淄水详/泰安县)径徂徕山南故梁父城又西南径
 故柴城北世谓之柴汶也又西南径韩家庄又西至
 大汶口(即古静/封镇)合于大汶(水经注无小汶之名目/此水为淄水又曰柴汶)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0a 页 WYG0539-0289a.png
 河自大小二水合流又西南径大汶口桥砖舍集又
 西有浊河水入之(浊河一名会/河详泰安县)又西径沙河口有沙
 河水入之(沙河详/肥城县)又西至道沟入东平州界(其南岸/则自泰)
 (安县三娘娘庙对岸入宁阳县界径石梁口冈城坝/春城口桑家口至小山头共行六十里入汶上县界)
 又西流径杨郭口至东西出水口有衡鱼河水入之
 (衡鱼河详/肥城县)又西径坎河之戴村坝溢水北出与清河
 会(详后大清河古/济水会汶处也)其经流屈而西南径刘家口至孙
 家村(东平州境内/行四十八里)入汶上县界又西南流径四汶口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0b 页 WYG0539-0289b.png
 至新河口有鲁沟水入之(鲁沟详/汶上县)又西南径草桥镇
 由白马河鹅河(本宋之运道涸为/故渠汶水由之)至黑马沟又西南
 至南旺分水口南北分流入运河(南旺口为水衡之/脊南流四分北流)
 (六分或云南流三分北流七分盖汶之故道原/属北流仅溢出一支南流作洸水耳详漕运志)其北
 流者历三空桥五空桥仍分派东北流入大清河
 大清河(济汶合流实/汶水故道也)汶水故道按之水经云自冈县
 北西南过东平章县南又过无盐县南至安民亭入
 济今由东平州东南戴村坝分泄汶河之水西径城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1a 页 WYG0539-0289c.png
 子村(一支分向西南径夹河村绕/州城至东隅复与经流会)龙堌村古台寺夹
 河寺又西北至和尚林坝分支环城会于西北其东
 北濠有芦泉水入之(芦泉水详/东平州)又西北径马家口至
 卢家村与七里河会古济汶合流处也又北至朱家
 屯(东平州境内/行九十里)入东阿县界又西北径堂子村侯家
 河至班鸠店与三空桥水会又至庞家口与五空桥
 水会合为一流是谓清河世谓之大清河因小清河
 得名也(俗又名盐河因/盐艘往来其中)又北流径鱼山南桥庄至大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1b 页 WYG0539-0289d.png
 河口有狼溪水入之(狼溪详/东阿县)又东北径丁家口庄汝
 家道口至滑口庄有八里堂河水入之(八里堂河/详东阿县)
 东北至郭家口庄(东阿县境内/行六十五里)入平阴县界又东北
 径凌家庄大义屯至原家口南有锦水入之(锦水详/平阴县)
 又东北径孙家溜吴溪渡至黄家渡有柳木沟水入
 之(柳木沟详/东阿县)又东至马官庄(平阴县境内/行三十三里)入肥城县
 界又东北径许家道口傅家岸至孟家道口(肥城县/境内行)
 (一十/二里)入长清县界有沙河水入之(沙河详/长清县)又西北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2a 页 WYG0539-0290a.png
 吴家渡口阴河寺至张村口有中川水入之(中川水/详长清)
 (县/)又东北径李家寨二郎庙至大清桥开河口有丰
 齐河水入之(丰齐河详长清县十长清/境内大清河行四 七里)入齐河县界
 (此南岸界也其北岸界/在大清桥西南张村集)又东北至丁家口入历城县
 界(其北岸自张村集径袁家口邱家岸至朱家/圈入历城县界 齐河县境内行五十七里)又东
 径马家渡至泺口有泺水会诸河之水入之(泺水详/历城县)
 又东径马家堂邢家渡张侍渡有巨合水入之(巨合/水详)
 (历城/县)又东北径清河寺至任家岸(历城县境内/行七十七里)入济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2b 页 WYG0539-0290b.png
 阳县界径县城南而东北至鄢家渡(济阳县境内/行七十里)
 齐东县界径延安镇有淯河水入之(俗名坝河/详章邱县)又东
 北径刘家圈至县城东北赵岩渡又东有减水河入
 之(即陈恺沟/详章邱县)又东北径吴家庄至史家庄(齐东县境/内行五十)
 (五/里)入青城县界东径归仁镇至董家口有土河水入之
 (土河详/青城县)又东至韦家口(青城县境内/行三十五里)入蒲台县界(其/北)
 (岸自济阳县界唐张道口入惠民县界东径马头镇/清河镇至老君堂共行八十里入滨州界又东径开)
 (河华岩寺丁家口至刘家口/共行八十四里入利津县界)又东径县城北关韩家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3a 页 WYG0539-0290c.png
 屯三岔镇曹家店至吕家马头(蒲台县境内/行六十里)入利津
 县界又东径县城南关绕至东关折而北径永阜场
 西滩丰国镇至牡蛎口入于海(利津县境内行/一百三十八里)小清
 河本济水故道今以章邱县东南东陵山□水为源
 北流径普集东皋庄山头店太平桥至万家口分支
 东入浒山泺(泺周四/十里)其经流又北径通济桥折而东
 径纪家口至段家桥(章邱县境内/行九十一里)入邹平县界又东
 径宋家口至清河沟浒山泺之水复归入之又东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3b 页 WYG0539-0290d.png
 对门口(北岸有驾鸭湾白/云湖详高苑县)有沙河水入之(沙河详/邹平县)
 东径开河庄至郭家口有白条河水入之(白条河详/邹平县)
 又东北径姚王庄(邹平县境内/行七十里)入长山县界又东北
 径旧口庄安家桥至陶唐口庄南岸分支作月河入
 清沙泊(详新/城县)其经流又东北径三教堂至北宋家套
 (长山县境内/行五十一里)入新城县界(行八/里)其北岸接入高苑县
 界折而东南清沙泊水复归入之又东至军张闸口
 分为二支一支东流径黑水湾岔河口(孝妇河旧道/从此入小清)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4a 页 WYG0539-0291a.png
 (河/)径高苑桥又东南至闸上庄(河系新城高苑二县/分水共行五十五里)
 入博兴县界又东径湾头桥会孝妇河入麻大泊之
 水又至利建桥会孝妇河入会城泊之水合而东流
 又北径柳桥至毛家道口(博兴县境内/行五十里)入乐安县界
 又东北径草桥缪家道口王家沟至宽阔稍一支东
 北流入军张闸为支脉沟又径红沟桥五空桥至堰
 头庄(高苑县境内/行六十里)入博兴县界又东北径马家桥杨
 家枣行(博兴县境内/行六十三里)入乐安县界又东径官庄桥崔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4b 页 WYG0539-0291b.png
 家桥燕儿口至宽阔稍二支复会而合流又东北径
 延家沟三柳树至马家楼由淄河门入于海(自毛家/道口乐)
 (安县交界起行七十八里至宽阔稍又二十里至马/家楼又六十七里至淄河门计共行一百六十五里)
 孝妇河 自博山县南颜文姜祠下𤼵源北径永济
 桥至县城西北隅有范河水入之(范河详/博山县)又北至石
 臼口入淄川县界又北径县城西南有般水入之(般/水)
 (详淄/川县)又北至义集(淄川县境内/行六十里)入长山县界又西北
 至黄土涯有萌水入之(萌水详/淄川县)又西北径于家套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5a 页 WYG0539-0291c.png
 家庄又径县城南范公祠由永安桥通济桥又西北
 径雍家庄折而东北径夏寨至宰村(长山县境内/行七十里)
 新城县界东径县城东南又东北至拔头村入麻大
 泊(即鱼/龙湾)有德会水由郑黄沟入之(麻大泊详新城县/郑黄沟详长山县)
 (德会水详/淄川县)又东入博兴县界有时水入之(时水详/益都县)
 东入会城泊(在新城/高苑界)有渑水入之(渑水详/临淄县)自麻大泊
 东北受时水即由傅家口至湾头桥西入小清河又
 自会城泊受渑水即径后子洼至利建桥入小清河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5b 页 WYG0539-0291d.png
 同归淄河门入海又一支由会城泊东入预备河(在/博)
 (兴县/境)至金安桥入乐安县界又自石村镇开浚新河
 东径三里庄桓台大营庄桑科庄高家港东北坞由
 龙门口(乐安县境内/行六十馀里)仍会小清河同归淄河门入海
 淄河 自莱芜县原山发源初名太河东流至长庄
 入博山县界折而北径博山庄郭庄原泉庄至太河
 庄(博山县境内/行八十里)又北入益都县界始名淄河又东北
 径抬头庄后即入临淄县界东北径淄河店牛山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6a 页 WYG0539-0292a.png
 天齐渊至县城东又东北径古安平城至帅王庄(临/淄)
 (县境内行/七十里)入乐安县界又东北径丰台口折而东径
 朱家道口至大马头木桥(乐安县境内行/二百一十里)又东径寿
 光县央上村右会清水泊左会小清河至马车渎入
 海
 女织河(俗名女/水河)自临淄县东南鼎足山𤼵源伏流十
 五里至马台复出北流径马石桥至赵家营(临淄县/境内行)
 (四十/五里)入寿光县界又东北径璩家屯(寿光县境内/行六十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6b 页 WYG0539-0292b.png
 乐安县界又东北径陈家官庄坡石桥饮牛口又北
 分为二支西支径孟家庄城吴寺刁家庄(庄北有岔/河通于东)
 (支/)又北流径高家庙至官庄又东北与东支会东支
 径大王桥前后屯庄至蔡家沟会西支合流至水磨
 庄(乐安县境内/行三十里)入寿光县界又北径刘家河头三庄
 楼至小官庄(寿光县境内/行一十一里)入钜定湖转入马车渎至
 皮邱沈入海
 北阳河(即绳/水)自益都县西九回山𤼵源东北径五龙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7a 页 WYG0539-0292c.png
 口尧山刘家店至张孟口(益都县境内/行七十里)入寿光县界
 又东北径臧台苏家庄至阳河庄桥入乐安县界又
 东北径葛家桥大王桥至李家桥由旧道径明家楼
 复入寿光县界又东北径道口洋头庄至郑家辇入
 钜定湖其新道自李家桥东流径草桥至郭家店复
 入寿光县界又东北至傅家庄有滑石沟水入之(滑/石)
 (沟详益/都县)又东北至北洋头庄有王钦河水入之(王钦/河详)
 (寿光/县)又东北入钜定湖由马车渎入海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7b 页 WYG0539-0292d.png
 巨瀰河 自临朐县南沂山发源东北流至县城南
 有龙泉河水入之(龙泉河详/临朐县)东北径朐山之西委粟
 山之东又径龙山之西有石沟河水入之(石沟河详/临朐县)
 又北至闵家庄(临胊县境内行/一百五十二里)入益都县界又北径
 赤涧店至城东有南阳河水入之(南阳河详/益都县)又东北
 径巨瀰店刘振口至庄家庄(益都县境内/行六十五里)入寿光县
 界又北径王家庄牛角口马疃茶臼庄乐成庄寒桥
 黑冢泊至七里庄入海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8a 页 WYG0539-0293a.png
 丹河 有二源大丹河自昌乐县西南纪山𤼵源北
 流至北郝庄小丹河自昌乐县东南方山西麓𤼵源
 西北流径边下庄绕县城西至北郝庄(小丹河行/二十里)
 河合流北至田马庄(大丹河在昌乐县/境内行五十五里)入寿光县界
 又东北径梁家庄稻田庄至仉家庄有尧河水入之
 (尧河详/昌乐县)又东北径斟灌城有跪河水入之(跪河详/昌乐县)
 东北入潍县界会大于河水入海
 大于河 自昌乐县方山东麓𤼵源至平受社入潍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8b 页 WYG0539-0293b.png
 县界北径成章社董里社大于河桥永平社又西北
 径流饭桥高里社至台底社(潍县境内/行八十里)与昌乐之东
 丹河会东北入于海
 白狼河 自昌乐县南擂鼓山发源东北径马宋店
 至逯家庄社(昌乐县境内/行五十里)入潍县界又北径姚官庄
 社坟庄社循县城东门又北径万年桥朱马社温国
 社至常寨社有小于河水入之(小于河/详潍县)又北径北马
 头社入海(潍县境内行/一百一十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9a 页 WYG0539-0293c.png
 虞河(即溉/水)自潍县东南塔山𤼵源北流径马思社
 路
社有宁家沟水入之(详潍/县)又东北径虞河桥贾庄
 社张氏社格孙社至固柳社(潍县境内/行九十里)径昌邑县北
 入海
 汶河(即浯/汶)自临朐县沂山百丈崖瀑布𤼵源东北径
 大关小关至蒋峪又东径赵庄社白塔社至高堐庄
 (临朐县境内/行九十里)入安邱县界又东北径单家庄冯家庄
 平原集谢家道口庄岔口庄又东北至杞城庄台上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79b 页 WYG0539-0293d.png
 庄至黄旗埠庄(妾邱县境内行/二百九十里)入潍县界与潍河会
 潍河 自莒州西北箕屋山𤼵源东北流径古箕城
 又东流径仲固山有折泉水入之(折泉水/详莒州)又东北至
 汉王店(莒州境内行/一百一十里)入诸城县界又径只沟集普庆
 庄松园庄至堐头庄有沃淇河合涓水入之(二水俱/详诸城)
 (县/)又东径官庄吕对庄至诸冯庄有铁沟河水入之
 又东北径大营庄至久台庄有卢河水入之(二水俱/详诸城)
 (县/)又东北至下泊庄与百尺水会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0a 页 WYG0539-0294a.png
 百尺水(即密/水)有二源一自诸城县东障日山东北流
 一自胶州五弩山西北流会为一川西流径百尺河
 集(在诸城/县境)至下泊庄合潍河 潍河又东北径巴山
 后(诸城县境内行/一百五十里)入高密县界又径韩信坝龙且城
 砺阜山又北径凉台庄至北张落村与浯水会
 浯水 自莒州巨平山𤼵源东受磨山涧水径卧牛
 城阴东径石埠镇受锡山涧水径朱耿村又东北入
 诸城县界受荆河水(荆河详/诸城县)至王家庄入高密县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0b 页 WYG0539-0294b.png
 至北张落村合于潍
 潍水又北径贾戈庄入安邱县界又径宿戈庄朱蓼
 庄盖公祠石堐子庄东邵庄刘家套至岞山北合汶
 河东北流(安邱县境内行/一百五十里)入潍县界又径讲召社至
 木村社有渭水溪入之(渭水溪/详潍县)又东北径辛木社营
 里社至周家庄社(潍县境内/行五十里)入昌邑县界北径潍水
 堤县城东东山又北至下营口入海
 五龙河 自诸城县九龙山𤼵源受官庄河赵家河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1a 页 WYG0539-0294c.png
 各水入高密县界为五龙河北流径呼家庄至郭家
 集有店子河入之(店子河详/昌邑县)又径坊岭集康家庄至
 余塘桥入昌邑县界有高阳河入之(高阳河详/高密县)又北
 径王家庄至斜沟口有石龙河入之(石龙河详/昌邑县)又北
 流入胶莱北河
 胶水 自胶州西南五弩山(一名铁/撅山)𤼵源北流径塔
 桥庄柏庄良乡庄至谭疃铺入高密县界北流径王
 吴庄大吕庄伏家庄徐家官庄入城北百脉湖(周一/百馀)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1b 页 WYG0539-0294d.png
 (里/)东北出水由董家屯楚家沟入胶莱北河(高密县/境内行)
 (九十/五里)
 张鲁河 自胶州西棘埠岭𤼵源北流至紫兰村入
 高密县界有孝源河水入之(孝源河/详胶州)又北径石桥张
 鲁寺刘家庄至草桥北(高密县境内/行三十五里)入平度州界又
 径杨家庄至窝铺闸西入胶莱北河
 胶莱北河(河身南自胶州麻湾口北至掖县海仓口/共长三百七十里本元人运道故迹尚存)
 (其河心高处为泰山伏脉名分水岭岭左归南岭右/归北今以南北条分属之故有北河南河之目云)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2a 页 WYG0539-0295a.png
 自平度州境内分水岭导水西流径窝铺闸受白沙
 河之水(白沙河详/平度州)又西会张鲁河胶河又径亭口闸
 有现河水入之(现河详/平度州)又西会五龙河径周家闸有
 邓化沟水入之(邓化沟详/平度州)又径玉皇闸有龙王河水
 入之(龙王河详/平度州)又拆而北径杨家闸入昌邑县界西
 岸有媒河(详昌/邑县)通于潍水又北径新河闸有药石河
 水入之(药石河详/平度州)又北径姚家庄至海仓镇又北径
 海仓闸由哈哩厂入于海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2b 页 WYG0539-0295b.png
 掖河 自掖县东南寒同山𤼵源西流至郡城南会
 福山涧水绕城而西有七里河水入之(详掖/县)又西北
 流至海仓东(境内行三/十馀里)入于海
 万岁河 自招远县西南诸山汇水流至战村社入
 掖县界西北径日道集复受砂岘岭旋沟岭诸涧水
 西径朱流集平里店西由集(掖县境内/行九十里)至三山口入
 海
 东良河 自莱阳县北芝山𤼵源(即分/水岭)北流会平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3a 页 WYG0539-0295c.png
 河(平南河详/莱阳县)入招远县界又东北流为石星河径县
 城东滚泉山又西北为横掌河受辛疃双山诸涧水
 径内里村入基由河张星河至东良河桥入海
 颖门河 自招远县罗山𤼵源西北流径韩家村至
 栾家村入黄县界又西北至灵源观有南栾河水入
 之(南栾河详/招远县)又西北至吕社入海
 绛水河 自黄县东绛山𤼵源北流径郑家村至孙
 家疃有老黄河水入之又北至秦家村有饮马湾水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3b 页 WYG0539-0295d.png
 入之(二水俱/详黄县)又北流与黄水河会
 黄水河 自栖霞县蚕山𤼵源西北流至赵家村入
 黄县界径迟家村至刘家村有黄城渠水入之又西
 北流至唐家庄有庄头河水入之(二水俱/详黄县)又北合绛
 水河北至黄河营有大沙河水入之(大沙河详/蓬莱县)又北
 入于海(黄县境内行六十里西以上俱系北条之水/所谓自北济以北领 北诸水环岱而北入)
 (于海者是也/以下南条水)
 涞河 自曹县大行堤北汇流而东至赵云集入单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4a 页 WYG0539-0296a.png
 县界东径郭村集(分一支作/顺堤河)又东北流为涞河径张
 家集崔家口至县城南绕而东北径天齐庙至彭家
 桥有南堤河水入之(南堤河/详曹县)又东至雷家冈有顺堤
 河水入之(顺堤河/详单县)又东流有北堤河水入之(北堤河/详曹县)
 又东北入金乡县界径石佛寺八里河闫家桥苏家
 桥至引河口与柳林河会
 柳林河 自定陶县西南古河汇流东北径河滨寺
 至县城北径宝乘塔又东北有中渠水入之(中渠详/定陶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4b 页 WYG0539-0296b.png
 又径孟家海有南渠水入之(南渠详/定陶县)又东北径柳林
 集入钜野县界为柳林河东径戴家楼至泗河集入
 城武县界又东至赵家桥复入钜野县界至贺家桥
 入金乡县界又东径武家坑入三家湾河会彭家河
 (三家湾河详金乡县/彭家河详钜野县)又东径石家桥十里铺桥至张
 家土坝折而南入小引河与涞河会自此合流东北
 径北田寺入鱼台县界又径孙家桥清河桥张家楼
 至柳沟口入济宁州会顾儿苜蓿牛头(三河详/济宁州)诸河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5a 页 WYG0539-0296c.png
 之水入旧运河
 金山河 自钜野县章缝集汇水东流径谷家庄闫
 家桥又东南径邢家洼金山洼绕金乡山至唐家洼
 入嘉祥县界为蔡河又东流径满家峒北径明水洼
 又东至翟家桥入金乡县界又东径齐家桥至谈家
 桥入济宁州界为顾儿河又南径亢父城会苜蓿河
 至王家口与牛头河会
 南清河 自荷泽县双河口分支东流为清河(此南/济也)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5b 页 WYG0539-0296d.png
 (即水经所云/南为菏水)南受定陶县诸水东北流径清浪集李
 家庄至许家楼入钜野县界为闫家河东北至支家
 屯有蒋家河水入之(河详定/陶县)又东北径董官屯桥田
 家桥天鹅泊双碑泊李家桥邵家口薛家桥又绕城
 而北径潴水口莲花池石碑泊扳罾口至安家桥南
 有黄沙河水入之(黄沙河详/钜野县)又东南流分而为二一
 支东流径蒋家林冯家庄至获麟集入嘉祥县界又
 东南径杨家桥至丁家楼一支东南流为薛公新河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6a 页 WYG0539-0297a.png
 径姚家桥至陶官屯(钜野县境内行一百五里凡诸/河径行州县有不载里数者皆)
 (系上源故道纡折/断续不便遽定也)入嘉祥县界绕种火山至马官屯
 二流复合为一东径丁家桥为澹台河又东径澹台
 桥于家桥陈官屯(嘉祥县境内/行三十三里)又东南入济宁州界
 (俗名急/三道河)又径钱纪屯至红庙屯喻官屯张官屯为苜
 蓿河又东南径刘家屯会顾儿河至王家口与牛头
 河会
 济水故渎 自荷泽县宝珠口入钜野县界为安兴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6b 页 WYG0539-0297b.png
 墓河东北入郓城县界折而东至龙母庙有北行故
 道(此本北济由郓城县城东七里铺/柳条园下注安山湖详前北条水)为土坝所塞遏
 之东流径柏林铺御屯黄堆集又东南至纸坊入嘉
 祥县界(本黄河/决道)东至万善桥左接忙生闸泄水故渠
 (忙生闸在南旺湖/南设以泄涨今塞)为小黄河南流径王家桥至李家
 桥入济宁州界又南径第八屯至新挑河有永通闸
 泄水入之(永通闸在济宁州运河通济闸之南/泄运河溢水西注折而南入南阳湖)又东
 南入耐牢陂径河长口桥唐家口桥至王贵屯桥为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7a 页 WYG0539-0297c.png
 牛头河南至王家口会苜蓿顾儿二河之水又东南
 径刘家桥入鱼台县界又南径张家庄至广运闸(即/塌)
 (场/口)又南径梅家庄李家桥至柳沟河口与柳林涞河
 二水会合流南入旧运河
 旧运河 上承钜野嘉祥荷泽曹单定陶城武济宁
 金乡之水会于柳沟河入钓钩嘴(在南阳湖西/有马公桥)径玉
 皇庙至谷亭镇入旧运河又南径八里湾闸白塔寺
 鸡鸣台沙河桥湖陵故城至安家口(自北田寺至此/行一百六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7b 页 WYG0539-0297d.png
 入江南沛县界南注塔具湖又东南至夏镇西之李
 家口入微山湖一支西南径西柳庄留城黄家闸至
 荆山闸桥又南由泉河至猫儿窝入运一支东南汇
 湖水由滕县之湖口闸入运河(湖口闸在/韩庄闸南)
 洸河 本汶河南出之支流今宁阳县北冈城坝即
 其道也故迹自坝下西南会诸泉水入滋阳县界径
 高吴桥至八道湾有漕水入之(漕水详/宁阳县)又西南至兴
 文镇(滋阳县境内/行九十里)入济宁州界径薛家口桥黄坨村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8a 页 WYG0539-0298a.png
 至洸河口会泗水支流绕州城北径望仙桥环而西
 南径夏家桥分为二支北支入马场湖(蓄水济运/详济宁州)
 支由会通桥入运河
 洙水 自泗水县东北关山𤼵源(与新泰/县联界)西南流至
 卞城之阴会盗泉水又西至泉林合于泗水
 泗水 自泗水县东陪尾山𤼵源四泉并𤼵汇为一
 渠复纳诸泉西北流出卞桥与洙水会合而西流径
 故卞城黄沟村李家坡东岩店鲍村玉梁庄至县城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8b 页 WYG0539-0298b.png
 东北受醴泉河水(详泗/水县)又西流径三角湾村至楚家
 寺村(泗水县境内/行九十里)入曲阜县界又西径 启圣公林
 陶乐村少昊陵又西有崄河水之(崄河入详/曲阜县)又西径
 至圣林北又径林西村受新安诸泉折而南至颜家
 河口(曲阜县境内/行九十里)入滋阳县界又南径白家庙古城
 村至黑风口分支入兖郡城东门吊桥贯城西出仍
 分流绕郭至西门外复合为一径平政桥受县北蒋
 诩诸泉径八里铺土娄闸至二十里铺(滋阳县境内/行三十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9a 页 WYG0539-0298c.png
 入济宁州界又西南流径杏林闸孙氏闸五泰闸至
 杨家坝折而西北流径林家桥会洸河入马场湖其
 经流径郡城东金口坝至粉店村有沂河水入之
 沂河 源出邹县北尼山之麓西流至程庄村入曲
 阜县界又西径河头村至曲阜城南径舞雩台又西
 受泉沟之水至八里铺入滋阳县界又西径三官庙
 前迤南入于泗 泗水又南径泗水桥马家村又径
 邹县之小屯村许家村至安上口复入滋阳县界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89b 页 WYG0539-0298d.png
 张家口至柳沟村(滋阳县境内经流/共行七十五里)入济宁州界又
 西南至吴家桥张家桥至两川桥会白马河由鲁桥
 入运河
 白马河 自邹县北九龙山下溪湖𤼵源会陈沟白
 马马山孟母四泉合为一渠西南径屯头桥复会诸
 泉水至崇义桥南有蓼河水入之(蓼河详/邹县)又南径平
 阳桥至故夏社有大沙河水入之(大沙河/详邹县)又西南径
 徐镇桥济滕桥又径黄路桥永济桥至两川桥会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0a 页 WYG0539-0299a.png
 水由鲁桥入运河
 北沙河 自邹县峄山𤼵源南流入滕县界径龙山
 绕出其左南至周林受七里泉至洪疃分为二支一
 支出休城南西至马家口入运一支出休城北受大
 吴泉又西受北石桥水(详滕/县)又西有白水河入之(白/水)
 (河详/滕县)又西南入鱼台县界受圣母池水至张家桥注
 独山湖由赵家口入运河
 郭水(即南/沙河)自滕县东北述山西南麓𤼵源西南径崆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0b 页 WYG0539-0299b.png
 峒山故祝其城会黄约山诸泉折而南径凤皇山东
 受龟步水又南径华盖山折而西受石沟水(二水俱/详滕县)
 西至梁上村又南径沧浪渊有明河水入之(明河详/滕县)
 又径沧沟沙河店至皇甫坝折而稍北趋赵沟与南
 梁河会
 南梁河 自滕县东北趵突荆沟二泉𤼵源西流径
 洪村黄山桥又西径跻云桥循故滕县城北又西南
 受绞沟水会于漷水西注独山湖由姚家口入运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1a 页 WYG0539-0299c.png
 薛河 自滕县南宝峰山东汇泉为渊谓之西江水
 南流径青莲步复折而西受永丰凤皇二泉又西至
 于薛山是为薛河受悟真岩茶泉水又南至云龙山
 会东江水(详滕/县)又南径斩蛟台折而西径故昌虑城
 南陶山下潴为刁潭又西纳玉华三山诸泉水西南
 径丰山官桥又西径故薛城分为二支一支由城南
 至东邵坝折而东南径灰沟桥至修永闸入运一支
 由城东至奚公山受南明河水(详滕/县)又西至永兴村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1b 页 WYG0539-0299d.png
 又西南径柏山至截沙坝折而北由新支河入运河
 氶水 自峄县北车稍山𤼵源即沧浪渊也南流径
 龙门至裴宋桥与许池泉会许池泉出峄县北岭阜
 下南流入会水桥又南合于沧浪水又南径县西门
 由孺子桥折而东流又南有金注河水入之又东会
 义河水(二水俱/详峄县)至泥沟坝折而西由丁家庙闸东针
 沟口入运河
 泇河 有东西二源东泇水自费县箕山下𤼵源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2a 页 WYG0539-0300a.png
 流入兰山县界径卞庄汇入郯城县境之芙蓉湖又
 南入江南邳州界径大道口至三合村受阳明河水
 (阳明河详/兰山县)又与西泇水会西泇水自费县抱犊山下
 瀑布水𤼵源东南流径崖头洞入邳州界至三合村
 会东泇水又南合于武河至泇口入运河
 涑河(即武/河)自费县西南柱子崮下天井汪𤼵源东北
 径马庄集毛家河西单集又东至朱保村(费县境内/行六十里)
 入兰山县界又东至堰上村分为二支一支东流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2b 页 WYG0539-0300b.png
 故即邱城后东至郡城西门复分二支环城而入于
 沂一支南流为武河至庄坞头入郯城县界至耿家
 墩有苏河水入之(苏河详/郯城县)又南有燕子河水入之(燕/子)
 (河详兰/山县)又南至红沟园(郯城县境内/行三十五里)入江南邳州界
 会泇水由泇口入运河
 沂水(太沂/水)自临朐县沂山西岭𤼵源南源出柞泉山
 北源出鱼穷山合成一川东南入沂水县界一会松
 仙河水经注所谓螳螂水也源出蒙阴县北鲁山之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3a 页 WYG0539-0300c.png
 松仙岭东南流径沂水县之钓鱼台又东合于沂一
 会南川河水经所谓源出艾山寰宇记以为即狗泉
 是也源出蒙阴县北鲁山南麓东南径雕崖山艾山
 至临乐山受狗跑泉水又东流至高庄合于沂又东
 南径织女洞至盖县故城南又东径浮来山又南径
 爆山受张庄泉(详沂/水县)又南径县西有小沂水入之(小/沂)
 (水详蒙/阴县)又南合闾山之水(详沂/水县)径东安故城东又南
 有大石泉水入之(大石泉水/详沂水县)又南至交梁村与东汶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3b 页 WYG0539-0300d.png
 河会
 东汶河 本桑泉水又名东汶河自蒙阴县西南五
 女山𤼵源东北流至张疃庄有巨围水入之(详蒙/阴县)
 东至田庄有堂阜水入之(详蒙/阴县)又东径于墟庄与㟬
 崮水会㟬崮水源出蒙阴县西南九仙山二源合流
 东北径西城子村㟬崮山(即虎/头崖)至于墟庄合桑泉水
 世谓之汶河也又东径县城东南有方川水入之又
 东有南竺院水入之又东径保德庄至城子庄折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4a 页 WYG0539-0301a.png
 北至月庄有蒙阴水入之又东至苏家堠西有桃墟
 河水入之又北流径官庄铁城复折而东径重山庄
 与梓河会(方川水以下/俱详蒙阴县)梓河源出沂水县西北甄家
 疃东南流至上汪村入蒙阴县界受楼山诸水又东
 南受卢川水又东南径坦埠庄至著善庄受著善河
 水又南径朱夏旧寨荆汶庄至重山庄(梓河行六/十五里)
 于汶水又东至马头崮有黄草关(蒙阴县境内/行九十五里)入沂
 水县界又东南流有雪王台泉水入之(详沂/水县)又东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4b 页 WYG0539-0301b.png
 径隋家店至交梁村(自𤼵源至此共/行二百二十里)合于沂水 沂
 水又南流至葛沟集(沂水县境内行/一百七十里)入兰山县界又
 南有蒙山水入之(蒙山水/详费县)又南径诸葛城石梁头至
 柳行头有孝河水入之(孝河详/兰山县)又南至沂郡城北与
 浚水会
 浚水 自费县西北聪山𤼵源山在白马关前南流
 径仲村集至张庄受小淮河之水(小淮河/详滕县)又东南至
 同石集有同石水入之(同石水/详费县)又折而东北流至古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5a 页 WYG0539-0301c.png
 鄪城南汇为湖又东北有洪河水入之又东有塔河
 水入之(三水俱/详费县)又东南径秦家屯至戴家屯合于祊
 水(浚河共行一/百四十里)
 祊水 自费县东南大筐崮𤼵源东北流径关阳镇
 梁邱集又东北至梁山口有柳毅河水入之又东北
 有苍山水入之又东北至县城东南隅汇为桃花渊
 又东北径颜鲁公祠又东有乾河水入之(四河俱/详费县)
 东至王庄受浚河之水又东径许田城至朱里村(费/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5b 页 WYG0539-0301d.png
 (境内行一/百四十里)入兰山县界东径沂泉庄薛家庄匡庄院
 朱武村至郡城东北入于沂水(祊河共行一/百四十里)沂水又
 南径郡城东镇海门外受涑河之水(涑水自堰上村/分支西流至郡)
 (城西门一支环城北为小沂水/一支环城南为涑水均入于沂)又南径楼子头龙塘
 口萧庄至李家庄转而西南至江风口华埠村尚庄
 至红佛寺入郯城县界又西南至马头集有白马河
 水入之(白马河详/兰山县)又南流至重坊集(郯城县境内/行五十里)
 江南邳州界会武河水分为二支一支由徐塘口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6a 页 WYG0539-0302a.png
 南入运一支入骆马湖东南入海
 沭水 自沂水县北沂山连麓之大弁山𤼵源东流
 径邳乡南又南受岘山之水径老牛岭复受箕山之
 水(二水详/沂水县)又南径马站集至赵北湖集(沂水县境内/行八十五里)
 入莒州界径朱汉庄至络山有络水入之又东南径
 杨家店有袁公水入之又南径州城东有沙河水入
 之(三水俱/详莒州)又南径西娄牌有鹤水入之(鹤水详/日照县)又南
 有浔水入之又南会三泉山水(浔水三泉水/俱详莒州)又西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6b 页 WYG0539-0302b.png
 至许口集(莒州境内行/三百五十里)入兰山县界径常汪村又南
 有温泉水入之(详兰/山县)又南径苍山会武阳沟水(详兰/山县)
 又南流循马陵山东入郯城县界由山口池穿峡抵
 禹王台又循马陵山西径茅茨庄重兴集至红花埠
 (郯城县境内/行五十里)入江南宿迁县界转入沭阳县径桑塸
 湖为涟水东南入于海
 胶莱南河 自平度州境内分水岭导水东南流径
 谈家村至吴家口闸东有云河水入之(云河详/平度州)西流入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7a 页 WYG0539-0302c.png
 胶州界径陈家庄杜家庙又南有碧沟河水入之(碧/沟)
 (河详/胶州)又南径夹河套会沽河至麻湾口入于海
 沽河(即左传姑尤以/西之姑水也)有大沽小沽二源大沽河自黄
 县南蹲犬山𤼵源南径招远县境又西南入莱阳县
 界径马恋庄又西南径福阜山至辛庄疃入即墨县
 界又西南有吴姑河入之(吴姑河详/莱阳县)又西南径瓦哥
 庄至袁家庄(与平度/州联界)径大沽桥至吕哥庄与小沽河
 会小沽河自掖县南马鞍山𤼵源南流入莱阳县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7b 页 WYG0539-0302d.png
 径毛家埠院上墩又西南入平度州界至吕哥庄会
 大沽河入即墨县境统谓之沽河又西南流径七级
 村至张元庄入胶州界又径尹疃社至夹河套河于
 庄会胶莱南河至麻湾口入海
 墨水河(县名即/墨以此)自即墨县东南马兰岭𤼵源西流至
 县城南有淮涉河水入之又西径县城西有石河水
 入之(二河俱详/即墨县)又西南流为远西河径石桥至女姑
 口入海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8a 页 WYG0539-0303a.png
 五龙河 上承数源一为九里河自莱阳县西北韭
 山𤼵源东南流径马山埠受荆河水(详莱/阳县)又南至徐
 家庄入五龙河一为县河自栖霞县方山𤼵源西南
 流入莱阳县界径莱阳山红土堐会陶漳河西南入
 五龙河一为陶漳河自栖霞县𤼵源一出唐山一出
 院山西南流至柳口村合而为一入莱阳县界又西
 南径南务集望石山至红土堐会县河入五龙河一
 为昌水河自海阳县𤼵源一出林寺山一出招虎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8b 页 WYG0539-0303b.png
 至险子口入莱阳县界又径昌阳城至五龙山入五
 龙河各河分流西南径凤皇山至高山墩入海
 古桥河 自文登县西了角山𤼵源径三十里铺又
 南有送驾河水入之(详文/登县)又西南径长学山撇彗山
 虎窠山至姚山头入海
 沁水河 自宁海州东南黄堆山𤼵源北流径州城
 东杏林铺又北至戏山墩入海
 大姑河 自莱阳县三螺山东麓𤼵源东北流径栖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9a 页 WYG0539-0303c.png
 霞县境至毛子厂入福山县界又东北径高炉寺回
 里村石粉窝山会东北诸涧水又西北流径石彭子
 山黄山至诸记村循芝罘山入海
 清阳河(即声洋水/见汉志)自栖霞县翠屏山𤼵源东北流径
 义井社入福山县界又东径水都社折而北径金堆
 寺循青龙山至县城东关又北径初家店至大沙埠
 村(分支与大/姑河会)又径潘家岛有流子河水入之(详福/山县)
 流入于北海(以上俱系南条之水所谓自南济以南领/西南诸水环岱而东入于海者也其馀小)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99b 页 WYG0539-0303d.png
 (水仍分列/于各州县)
 济南府
 历城县 古明湖(在城内西北汇在城诸泉之水周/十馀里由北水门出会泺水水经)
 (注泺水北为大明湖则大明/湖亦源于泺与今池亭不合)大清河(在县西北十/二里详水总)
 塘河(在县西南十五里源𤼵奎山下东北径黄冈/由八卦桥茶棚桥至孙家闸桥与听水会)
 水(在县东北十里自西南马鞍玉函诸山涧水会流/至捍石桥东北径迎仙桥孙家闸口北与柳塘河)
 (会又北与泺水会水经谓之历/水陂馀波西注即今之响河也)泺水(在县北十三里/谓之泺口源出)
 (城西南趵突泉合金线诸泉东北受东流水达于城/北大明湖之水自水辟出与泺水会至听水闸入大)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0a 页 WYG0539-0304a.png
 (清河曾巩齐州二堂记曰岱北诸谷之水西北汇于/黑水之湾至于渴马崖泪然而止北至历城西盖五)
 (十里有泉涌出名曰趵突泉齐人谓尝有/弃糠于黑水湾者见之于此北注为泺水)巨合水(在/县)
 (东七十里一名全节河源出县东榆科泉西北流径/巨里村即龙山镇北与武原水合又西北会白泉沙)
 (河之水同/入大清河)武原水(在县东七十里源出龙山镇南江/水泉径东平陵故城西至镇西与)
 (巨合/水会)白泉河(在县东三十里水出王舍庄之东北/会合诸泉西北会巨合水入遥墙河)
 河(在县东北十五里卧牛山后西径/张马屯入遥墙河同入大清河)遥墙河(在沙河/北二十)
 (里/)阎家河(在中宫东南梨谷中源/出印度泉流入锦阳川)锦阳川(在中宫/东南)
 云川(在中宫南/一名南川)云河(源出渎米黄攎等泉/汇流入中宫锦绣川)锦绣川(在/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0b 页 WYG0539-0304b.png
 (南五十里地名中宫镇今曰北川又俗名谓之太/涧沟行六十里西流径崛山桥入长清县丰齐河)
 龙潭(在县西一里潭深/不测祷雨多应)华泉(在城北十里华不注山/下井深莫测其底泉甘)
 (而洌即左传鞍之战逢丑父/使公下车取饮以免即此也)㟙山湖(旧在县北十五/里㟙山之前今)
 (久/淤)趵突泉(在县西一里七十二名泉之一也其水平/地三窟水涌若轮又谓之温泉泉旁蔬甲)
 (经冬常荣盖泉之在齐鲁者/皆济水之伏流而见者也)金线泉(在趵突泉东北/泉源乱𤼵时有)
 (金线一道/浮出水面)皇华泉(金线泉/东北)柳絮泉(金线泉/东南)卧牛泉(金/线)
 (泉/东)东高泉(金线/泉南)漱玉泉(金线/泉南)无忧泉(漱玉/泉北)酒泉(无忧/泉南)
 湛露泉(无忧/泉西)满井泉(趵突/泉北)北煮糠泉(趵突泉/西北)望水泉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1a 页 WYG0539-0304c.png
 (趵突泉西以上十二/泉俱汇流入趵突泉)登州泉(即今白/龙池)北珍珠泉(城内/西北)
 (入古/明湖)散水泉(北珍珠/泉东)溪亭泉(散水/泉东)濯缨泉(北珍珠/泉西)
 氏泉(北珍珠/泉西北)灰泉(濯缨泉/西北)知鱼泉(灰泉/东南)朱砂泉(灰泉/西)
 云楼泉(刘氏泉南北珍珠以下诸泉/皆汇于此乃古明湖之源也)马跑泉(金线/泉东)
 钵泉(马跑/泉西)浅井泉(马跑/泉东)舜泉(即舜/庙井)香泉(舜庙西庑下/其泉六十年)
 (一𤼵𤼵则/奔流满城)监泉(南门外/吊桥西)杜康泉(舜庙西/小巷内)黑虎泉(东南/城濠)
 (崖下甃/石方池)双忠泉(城内西北/双忠祠内)不匮泉(济东道/署内)孝感泉(西/门)
 (内太/平寺)玉环泉(布政/司街)罗姑泉(县治东/罗姑巷)混沙泉(灰泉/南)灰池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1b 页 WYG0539-0304d.png
 泉(五龙/潭东)西蜜脂泉(五龙/潭西)南珍珠泉(城东南/濠内)芙蓉泉(府/庠)
 (前芙/蓉街)灰湾泉(五龙/潭东)悬清泉(五龙潭东又名贤/清今名三娘子湾)双桃泉
 (丁家/街)温泉(船巷内又/名东流水)汝泉(神通/寺内)龙门泉(神通/寺东)染池泉
 (神通/寺东)悬泉(中宫/镇东)都泉(中宫镇/东南)柳泉(太微/观西)车泉(柳泉/东)
 糠泉(四里山道/旁野井)炉泉(南山/下)甘露泉(大佛/寺内)林汲泉(佛峪/内)
 白泉(王舍店东/北五里)金沙泉(龙洞/西北)白龙泉(金沙泉/西北)花泉(张/马)
 (屯/)独孤泉(天麻/岭下)醴泉(四合/寺内)浆水泉(百尺/涧)南煮糠泉(臈/山)
 (窝/)苦苣泉(袁洪/峪内)熨斗泉(梨峪门/家庄)鹿泉(石崮/寨后)龙居泉(张/城)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2a 页 WYG0539-0305a.png
 (岭/西)白虎泉(大佛/山)石湾泉(趵突西/今塞)金虎泉(齐乘云在李/承务巷今述)
 东蜜脂泉(天镜泉东以上七十二名泉郡邑志皆同/其各州县入运之泉另详漕河志不复载)
 章邱县 小清河(在县北三十里详水总历按小清/河本济水故道济水自 城而下)
 (即会巨合水入章邱而东今大清河自历城以下东/北行济阳者乃古漯渎也自宋熙宁间大河夺济由)
 (漯渎而趋东北入海于是章邱以东之故道日微因/分名大小清河而不知小清乃古济之故道考水经)
 (注则源流自见今水总所志乃就现在小清河径行/之源流故云今自东陵山水北流实非小清源此也)
 百脉水(在县南三十里明水镇方圆半亩其源上涌/百脉沸腾左会东麻湾右会西麻湾二水合)
 (流为绣江之源曾巩曰岱阴诸泉皆伏/地而𤼵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爪漏河(在县/西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2b 页 WYG0539-0305b.png
 (七里水出平顶山下东北径/渗水湾伏而再见为百脉泉)淯河(在城东一里又名/绣江自百脉泉会)
 (东西麻湾之水西北径县城东绣江桥绕女郎山后/西径水寨折而北有王母河水入之又北至新庄入)
 (齐东县界为坝河又北/径余家庄入大清河)王母河(在县西北二十里/卢家寨陂水汇流)
 恺沟(在县北三十五里明成化间邑人陈恺凿此沟/以泄小清河之水由西北入齐东县减水沟达)
 (于大清/河今塞)白云湖(旧在县西七里一/名刘郎中陂今废)
 邹平县 小清河(在县北十三/里详水总)沙河(在县西一里齐/乘谓之蒙水源)
 (出会仙山之大峪庄径城西至/对门口南岸入小清河今淤)白条河(在县东七里/一名鱼子沟)
 (源出会仙山东柳泉口三十五里径旧/口庄西郭家口南岸入小清河今淤)浒山泺(在县/西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3a 页 WYG0539-0305c.png
 (十里自章邱县之万家口水溢灌入成/泺周四十里至清河沟仍入小清河)醴泉(在黉堂/岭北有)
 (醴泉寺宋范仲淹读书/时另出一泉名范公泉)圣水泉(在县西十五/里旱祷辄应)
 淄川县 孝妇河(在城南一里详水/总又详博山县)般水(源出县南/二十五里)
 (名头河庄西北流径城南会孝妇水别分一支北注/由城东北折绕西仍与孝妇水合县旧名般阳水经)
 (注曰县在般水之阳也/齐乘云又名左阜水)萌水(俗名范阳河源出县甲/山东北径焕山萌山又)
 (东北径北岭庄张/楼庄入孝妇河)德会水(俗名丰水一名东朱龙河/源出县东北范王庄又名)
 (泉河头西北流至司家桥入长山县界又西径大小/石桥闫家庄至范留庄共行二十五里入新城县界)
 (又径于家堤口西入郑黄沟又径崔/楼易合庄共行四十里入麻大泊)白泥河(亦名泷/水源出)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3b 页 WYG0539-0305d.png
 (县西玉清山之阳名青嶂泉流径响水湾万安溪沁/水泉右注之又东径伏山南龙泉水左注之又东南)
 (径冲山北折而东/注萌水入孝妇河)三台泉(在三台山南下曰安子泉/山东曰马蹄泉山北曰龙)
 (湾泉又北曰大/锡泉俱入萌水)煖水泉(在黉山东麓北流曰煖水河/又北汇东南山涧诸水曰漫)
 (泗水俱西/入孝妇河)龙泉(在县西北五十里长白山之阳合山/南诸峪之水东南流至伏山东复折)
 (而入于/白泥河)苍龙峡湾(在峡中水深无底俗传/龙蟠其中旱祷辄应)蓝泉(在县/东南)
 (半里俗名双井相去尺许其/色一蓝一绿其味一甘一苦)
 长山县 小清河(在县西北三/十里详水总)孝妇河(在县西一/里详水总)
 阳河(即淄川县之萌水自北岭入境东/北行六里至张楼庄入孝妇河)东朱龙河(即/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4a 页 WYG0539-0306a.png
 (川县之德会水自司家桥入境径水云庵大石楼莲/花池至范留庄共行十二里合郑王沟入新城县麻)
 (大/泊)郑王沟(在县西南受山涧诸泉之水/北流径礼参铺东入猪龙河)系水(在县北/二十里)
 (西与孝妇河接寻常无水每遇淫涝/孝妇河溢即挟而东流同入郑王沟)
 新城县 小清河(在县北二十/五里详水总)孝妇河(在县北二十/里详水总)
 猪龙河(自长山县范留庄至张店入境径于家堤西/入郑黄沟径崔楼易合庄行四十里入于麻)
 (大/泊)乌河(在县东三十里即益都县之时水北流径索/镇入邑境过索镇桥东北径麻大泊入博兴)
 (县/界)麻大泊(在县东北三十里又名鱼龙湾俗讹马踏/泊乌河径其东北孝妇德会二水从西南)
 (来俱会于此汇而成湖周围五十里跨新成高苑/博兴三县之地流至博兴县湾头仍与乌河合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4b 页 WYG0539-0306b.png
 淄河(源出铁山径县东/索镇口入乌河)青沙泊(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双连泉(在/铁)
 (山颠两泉分穴而连/脉击彼则此动故名)
 齐河县 大清河(在县东门/外详水总)徒骇河(在县北四十/里详水总)
 牛河(在县西二十/里详水总)倪伦河(在县西二十五里泄杨家/坡水自郑家坡径孟家店)
 (赵良屯又西北流为温聪河径/大刘家庄张保屯入赵牛河)刁强河(在县东北四/十里自怀家)
 (洼汇流北径米家洼李方大屯又西北/为丁聪河径孙耿镇钱官屯入赵牛河)
 齐东县 大清河(在县北一/里详水总)减水河(在县东二里自/章邱县之陈恺)
 (沟至薛渡口旧闸径管家桥入邑境又东北径麻/姑堂张虎镇由永济桥共行四十八里入大清河)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5a 页 WYG0539-0306c.png
 水河(在县西南二十里即章邱县之绣江河自新庄/入境径草庙余家庄曹家马头纾行二十五里)
 (至延安镇/入大清河)德异泉(在儒学明伦堂左平地涌泉味极/甘美又延安镇文庙旁亦有井曰)
 (圣惠泉味甘而香延安镇/即宋之夹河巡检司也)
 济阳县 大清河(在县南门/外详水总)徒骇河(在县西七十/里详水总)
 河(在县西北五十里/俗名土河详水总)万工河(在县西南七十里南自/兴同庄之流水沟起径)
 (太平庄前分为二支一西北出夏口桥河/一东北会哈叭沟官庄之水同入徒骇)
 禹城县 徒骇河(在县西三里详水总邑志作鬲津/河故城西门曰鬲津门跨河之桥)
 (曰鬲津桥今上自高唐州下而齐河等县俱名徒骇/禹城一县何得自异然所谓鬲津者亦未必为禹疏)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5b 页 WYG0539-0306d.png
 (之鬲津也以今河而被以古名者独一徒骇也哉故/凡各州县志内牵合古名者必附载之以俟后之考)
 (正/者)圣经河(在县西南五十里即茌平县之管氏河也/行境内四里行长清县境内五里复入境)
 (内与新河会至水牛李家庄与赵牛岔/河会又西北行与漯河会同入徒骇河)新河(在圣经/河北自)
 (茌平县红庙桥入境/径李𤼵桥入圣经河)赵牛岔河(在县西南四十里自/齐河县入境行二十)
 (二里入/赵牛河)
 临邑县 徒骇河(在县东南/详水总)黑水湾(在夏/口东)娄家泊(在/夏)
 (口/西)小洪河(在县南四/十五里)沙沟水(在县南/三十里)青阳河(在县南/四十里)
 (以上三河皆无源之水通塞/不常故径行出入俱不载)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6a 页 WYG0539-0307a.png
 长清县 大清河(在县北三十/里详水总)赵牛河(在县西北/详水总)
 牛岔河(上承赵牛河之水至连杨陂分/支西会管氏河东入齐河县界)沙河(在县南/二十里)
 (源𤼵五峰山径青崖山南滚粟山/北又西流至沙河门入大清河)中川水(源𤼵泰山/西麓西流)
 (至界首村入境折而西北径垫台长城铺新庄张/夏村小崮山又径王宿铺叶家庄西北入大清河)
 齐河(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历城县南棋子岭齐城/峪长城岭三支会流径中宫镇合为锦绣川西)
 (流至崛山桥入长清县界汇而成河径丰齐店至开河/口入大清河水经济水北右会玉水注源出泰山朗公)
 (峪旧名琨瑞溪其水西北流径玉符山又名玉水又/西北枕祝阿县故城东野井亭西俗谓是水为祝阿)
 (涧水北流/注于济)卓锡泉(在灵岩山北魏僧法定开创山寺/苦无泉谋于佛图澄澄曰水行地)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6b 页 WYG0539-0307b.png
 (中何处无之乃以九环锡杖卓地得泉故名又有黄/龙泉甘露泉双鹤泉独孤泉石龟泉皆在山寺东西)
 (法定/所疏)
 陵 县 鬲津河(在县西北二/十里详水总)笃马河(在县东南三/里详水总)
 盘故道(在县东四十五里名盘河店犹/有潴水邑志云即古钩盘河也)白龙湾(在县/东四)
 (十里名/龙家洼)
 德 州 运河(在州西一里/详漕河志)马颊河(在州东四十/里详水总)
 津河(在州南四十/里详水总)老黄河(在州南三十/五里详水总)减水引河(一/在)
 (四女树一在哨/马营俱详水总)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7a 页 WYG0539-0307c.png
 德平县 马颊河(在县西北十/里详水总)笃马河(在县西十/里详水总)
 河(在境内朱家庄汇流东入商河县界径左家庄沙/河镇至杨家庵共行四十五里入惠民县界又东)
 (径梨行郭家庄申家庄至前屯庄共行三十六里入/阳信界东北径钦风镇至岳家湾复入惠民县界由)
 (桑落墅新河/东入徒骇河)
 平原县 马颊河(在县西十二/里详水总)鬲津河(在县南张官/店汇水起详)
 (水/总)鸿沟河(在县东二十里即笃/马河上源详水总)老黄河(在县东北六/十里详水总)
 兖州府
 滋阳县 泗河(在县东五里详水总/入城者又名府河)洸河(即汶河又/名高吴桥)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7b 页 WYG0539-0307d.png
 (河详/水总)沂河(在县东五/里详水总)漕水(在县北三十五里一名上/汇河源出宁阳县九仙山)
 (口名九龙湾西南流至苑家庄入邑境径大厂村漕/河铺又西南受[泳-永+罗]河之水径新桥至八道湾共行七)
 (十五里入/于洸河)雩河(在县东八里铺自曲阜县入邑境/至三官庙后乃雩河入泗之故道)
 源(旧泉八新泉六凡入/运者俱详漕河志)
 曲阜县 洙河(在县西北五/里详水总)泗河(在县北八/里详水总)崄河(在/县)
 (东北五十里源出石门山南/流径大庙庄西南入于泗河)雩河(在县南五里源出/邹县之马跑泉西)
 (流入邑境径城南折/而西入滋阳县界)沂水(在县东南五十里即/智源溪也又详水总)坰泽
 (在县东九里玉海云即鲁僖/公牧马之地今名连泉泽)泉源(旧泉十八新泉/十俱详漕河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8a 页 WYG0539-0308a.png
 宁阳县 汶河(在县西五十/里详水总)洸河(即汶河溢出之/支流也详水总)[泳-永+罗]
 河(今名县河源出县北十五里蛇眼诸泉之水汇而/成河绕城东南复折而西行二十五里入滋阳县)
 (界会于/漕水河)泉源(旧泉十二新泉/三俱详漕河志)
 邹 县 泗河(在县西五十/里详水总)白马河(在县东十/里详水总)蓼河
 (在县东北二十里源𤼵九龙山麓西南流/径蓼河桥和尚堂铺至崇义桥入白马河)大沙河(在/县)
 (东北四基山𤼵源会费县西南山谷之水流径胡家/山唐口山又径西韦社至县城南望峄楼折而西北)
 (径连沟社受黄卷泉/至高家桥入白马河)沂水(源出境内尼/山详曲阜县)雩水(源出境/内马跑)
 (泉详曲/阜县)五龙潭(在五龙/山下)泉源(旧泉十新泉三/俱详漕河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8b 页 WYG0539-0308b.png
 泗水县 洙水(在县东北六十里关山之阳与新泰费二/县接壤西南流至卞桥与泗水会水经谓)
 (其源出泰山盖县艾山/旷远莫考辨见漕河志)泗水(在县东五十里陪尾山之阳/山阴为费县境有湖曰漏泽)
 (泽方十五里渌水澄渟石穴通透酾为灵渎𤼵于陪尾今在/泉林寺内四泉同𤼵故谓之泗水寺之左右有泉数十互相)
 (灌输合而成流出于卞桥与洙水合径故卞城北而西流/县之南北复会泉数十统谓之泗水云详见水总并漕河)
 (志/)金线河(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南流入泗)百丁河(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南流入泗)故事湾
 (在县东五十里石属村夏秋钟水/成渊冬间冰冻巧结人形物像)盗泉(尸子云孔子止于卞/城渴矣而不饮盗泉)
 (之水是此水不远于泗可知而今不可考俗皆以名不雅驯/弃之夫里名胜母曾子不入圣贤存省之功随处𤼵见尸子)
 (所言亦垂戒之意也详绎入泗之泉前后数十焉/知非后人之易其名而故湮没也耶故附载之)醴泉河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9a 页 WYG0539-0308c.png
 (源出县南之醴泉庄又受凤皇/谷水北流径仲子祠东入于泗)泉源(新旧泉凡七十/有九详漕河志)
 滕 县 运河(在县南朱姬庄/入境详漕河志)漷河(在县南十五里/详水总即南沙)
 (河也春秋传鲁取邾田/以漷水为界即此水也)薛河(在县南四十/里详水总)北沙河(在/县)
 (北十五里/详水总)南梁河(在县东北十/五里详水总)龟步水(源出县东北/连珠山西径)
 (欧家峪入/于漷河)石沟水(源出县东北巉山南流/径宝峰山下入于漷河)明河水(源/出)
 (县东马山西流径/灵邱城入于漷水)东江水(源出县东胡陵山西径吴戬/山下伏流过铁脚山至柳泉)
 (复出又至鹳山前潴为濯笔/渊又径云龙山会西江水)南明河(在城东十里源出/峄县黑风口受诸)
 (山涧水西径梁山又西/过奚公山合于薛河)北石桥水(源出县南三十里官/桥东循龙山西南麓)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09b 页 WYG0539-0308d.png
 (径万安铺/入北沙河)白水河(在县北三十五里即界河也亦谓之/小白河出县北龙山流径邹县之界)
 (河驿会白马河因有白河之名西流五里有小白桥跨/之又折而南径染山前西南折为郁郎渊即温水湖又)
 (西流入/于沙河)小沂水(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即小淮河也其/源有二一受曾子银谷诸山泉西流径)
 (太白山受瀑布水至彭庄集一受牛坂山泉东流受樵/山瀑布水亦至彭庄集合为小沂水入费县之蒙山东)
 (径南阳集唐村集折而北流至平邑集为兴水河至张/庄入于浚水齐乘云沂水南至沂州城东小沂水西来)
 (入焉遂疑其源出于蒙山西/而不知其源固出于滕境也)百中河(在县南八十里源/出百中社南流至)
 (三里湾河折而西/流至留城入运)刁潭(在县东五十/里陶山下)微山湖(在县西南/七十里凡)
 (境内大小诸湖如郗山吕孟等以湖名/者不一皆统于微山湖昭阳其别名也)泉源(凡三十二/详漕运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0a 页 WYG0539-0309a.png
 峄 县 运河(在县南黄林庄/入境详漕河志)氶水河(在县北六十/里详水总寰)
 (宇记作氶治水后讹为氶冶元/和志云氶县以西北氶水得名)西泇水(本出费县境/内抱犊崮而)
 (即境内君山之/北故系载之)金注河(源出县西石屋山龙塘泉东/流会青檀寺水至萧桥入氶)
 义河(在县东北/三十里)许池泉(出县北会水桥桥南别有一/泉西来注之而后南会沧浪)
 (渊水齐乘云今沧浪渊水微细/不及远赴独许池泉为正源矣)彭河(在县东南五十/里巨梁桥下一)
 (名中心沟又名新河源出县之白茅山下玉华泉东/汇众水流为彭河又东会氶水入泇土人谓之运铁)
 (河玉海云彭城北及氶皆旧有铁官其南有铸钱山/今所通泇口是矣又元和志云氶县界有陂十三所)
 (皆自贞观以来修立以溉田者今沂峄二州仰泇氶/二水溉田青徐水利莫与为匹皆十三陂之遗迹也)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0b 页 WYG0539-0309b.png
 巨龙河(在县西北六十里源𤼵县之巨梁山自西暨/集径流七十里入滕县微山湖郡志又名光)
 (武泉云汉光武帝/征董宪驻跸处也)泉源(旧泉五新泉五/俱详漕河志)
 金乡县 涞河(在县西北详水/总一名新挑河)柳林河(在县西/详水总)金山河(在/县)
 (北详水总又/名蔡家河)三家湾河(即柳林河西入境内武家坑又会彭/家河径石家桥高河店桥东行直达)
 (鱼台之南阳湖乃旧道也今于高河桥东筑一土坝别/闻引河一道由苏家桥入于涞河同流入北田寺河)
 鱼台县 运河(在辛庄桥入县/境详漕河志)济水故渎(详水/总)旧运
 河(详水/总)北沙河(详水/总)孝感河(在谷亭镇相传有子母/渡河其子负母而过俗)
 (名负/娘河)圣母池水(在沙河/镇南)南阳湖(在县东三十里东为/独山湖与滕县之微)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1a 页 WYG0539-0309c.png
 (山湖相连以/马公桥分界)泉源(新旧泉凡二/十详漕河志)
 济宁州 运河(在州城南一/里详漕河志)泗河(在州东四十/里详水总)洸河
 (在州北十八里详水总内有府河一道系泗水分流/贯兖郡城而出者故曰府河自入州境至黄坨村已)
 (合于洸故/不分载)柳林河(详水/总)急三道河(即嘉祥县境内之/澹台河也自陈家)
 (屯入州/西境)苜蓿河(在州西南/张官屯)顾儿河(在州西南/刘官屯)牛头河
 (在州西南二十里即/旧运河之耐牢陂也)马场湖(在城西/二十里)蜀山湖(在马场/湖西二)
 (湖相接中设安居水门蓄水济运旧洸水出州城东/天井闸入运今阻于杨家堰皆入马场蜀山二湖)
 泉源(旧泉三新泉一/俱详漕河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1b 页 WYG0539-0309d.png
 嘉祥县 运河(在县东北小长沟/入境详漕河志)金山河(亦名蔡家/河详水总)
 澹台河(即南清河也自钜野县获麟集入邑境径澹/台山下姚河泊水西来入焉径于家桥陈官)
 (屯入济/宁州界)姚河泊(即姚官屯河也自钜野县之薛公新/河绕种火山而东至马官屯复合为)
 (一同入澹台河皆/为南清河之分支)济水故渎(详水/总)
 汶上县 运河(在县南孙村入/境详漕河志)汶河(在县西南/详水总)灉河
 (详水/总)鲁沟水(源𤼵县境龙闻诸泉会宁阳县之泺当/鲁姑二泉西流径坡石桥大石桥金龙)
 (口至木湾桥受蒲湾泊水又径八里/桥至崔家桥共行九十五里入于汶)白马河(在县西/南十二)
 (里/)鹅河(在县西南/三十七里)黑马沟(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南旺湖(在县西/南四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2a 页 WYG0539-0310a.png
 (里东为蜀山湖在运河西岸中有/阙城及蚩尤冢详漕河并古迹志)蒲湾泊(在城东北/亦名仲勾)
 (陂周围二/十馀里)鱼营泊(在县西北十五里泄汶/河溢水周围四十里)石楼泊(在/县)
 (西南二十里亦汶河泄水道也尝有楼台人马之状/出于水上谓之水市其水盈涸不常周围三十里)
 新开河(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泉源(旧泉三新泉四/俱详漕河志)
 阳谷县 运河(在县东南五里/入境详漕河志)灉河(详水/总)漯河故渎
 (详水/总)沙河(在县东二/十五里)西湖坡(在县西/十五里)
 寿张县 运河(在县东南戴家庙/入境详漕河志)灉河(在县东南三/十里详水总)
 (又名/里河)南清河(在县南十二/里详水总)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2b 页 WYG0539-0310b.png
 东昌府
 聊城县 运河(在县南官窑铺/入境详漕河志)徒骇河(在县东三/里详水总)
 河故道(详水/总)小湄河(自县东南旧州陂水汇流入博/平县界北行绕城而东又北至)
 (许家桥东/入七里河)
 堂邑县 运河(在县南梭堤入/县境详漕河志)马颊河上源(详水/总)
 博平县 运河(在县西四十/里详漕河志)徒骇河(在县西十五/里详水总)
 颊河(在县西北四/十里详水总)七里河(上承小湄河下为鸣/犊河即今徒骇河也)
 茌平县 徒骇河(详水/总)赵牛河(详水/总)管氏河(自县境/李家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3a 页 WYG0539-0310c.png
 (汇水东北行三十八里至榆科庄入禹城县界为圣/经河行禹城县境内五里行长清县境内四里复入)
 (禹城县界行二/十里与新河会)新河(自县境刁家洼汇水东北径红/庙桥至禹城县之李𤼵桥入管)
 (氏/河)小冯家河(自县南门外大庙前起至邢家桥/以南泄城南之洼水东入管氏河)
 莘 县 漯河故道(详水/总)马颊河上源(详水/总)石人坡
 水(自县南境东北径牛王/庙循古堤东入黑龙潭)弇山泉(在县北四十里/马桥镇详山志)
 清平县 运河(在县南田家口/入境详漕河志)马颊河(在县西北三/十里详水总)
 老黄河故道(详水/总)龙湫潭(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冠 县 马颊河上源(详水/总)老黄河故道(详水/总)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3b 页 WYG0539-0310d.png
 临清州 运河(自清平县二十里铺入州境至板闸/而会通河止此下接卫河详漕河志)
 老黄河故道(详水/总)
 馆陶县 卫河(在县西二里/详漕河志)漳河(在县西南五十/里详漕河志)
 黄河故道(详水/总)
 邱 县 宋八疃河(即漳河在县城东今漳/河行馆陶县涸为故渎)盛水湾
 (黄河/故道)
 恩 县 运河(在县西北/详漕河志)马颊河(在县东南四/十里详水总)黑龙
 潭(在津期桥东/西有白龙潭)减水河(自四女树径杨家庄东入德/州界穿陈公堤又径茶棚陈)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4a 页 WYG0539-0311a.png
 (官屯至九龙/庙入老黄河)
 高唐州 马颊河(在州西北四/十里详水总)徒骇河(即鸣犊河也/详水总州为)
 (汉灵县地永光五年河决灵鸣犊口灵县之/鸣犊口也今河虽名徒骇讵可忘其故欤)赵王河
 (自州境小庵庄汇流入平原界东北径新章店黄家/坊杨柳寺范宁屯至卢家庄共行八十二里东南入)
 (笃马/河)
 夏津县 运河(在县西四十/里详漕河志)马颊河(在县东南二/十里详水总)
 黄河(详水总自境以/东河水通行矣)
 武城县 运河(在县西横河口/入境详漕河志)沙河(在县东南十五/里自临清州八)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4b 页 WYG0539-0311b.png
 (里湾陂水漫流至师家堤口入县境流径马家寺箭/口至南北双庙又入晁官营杨官营十八户过夏津)
 (县陶家店西北至大王陂今河身/虽淤塞断续而雨涝则瀰漫过野)蔡河(在运河西五/里西通黄芦)
 (河湮废已久河迹仅存数里今浚界沟水入之备泄/雨涝黄芦河一作黄潞河乃漳水故道在直𨽻清河)
 (县/境)
 青州府
 益都县 淄河(在县西北/详水总)北阳水(在县西三十里即/绳水也详水总寿)
 (光安箕曰郡有绳渑两水异派殊名在益都城北者/自为绳水所谓绳水带城不可攻拔者是也在临淄)
 (城西者自为渑水所谓黄金横带骋乎淄渑之间者/是也世因字画之误遂以绳渑二字错出误用昔伏)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5a 页 WYG0539-0311c.png
 (琛晏谟并言东阳城在绳水之阳而平昌庞氏又有/维彼绳泉之句是确以益都之水为绳也淮南子曰)
 (淄渑之水合易牙尝而知之是确以临淄/之水为渑也一从水一从系益易混淆尔)巨瀰河(详/水)
 (总/)滑石沟(出县苗家庄西洼北径朱鹿庄杨家营入/寿光县界由张高店古河至南阳头庄入)
 (北阳/河)七里河(在县南五里源出劈山北流径响水崖/又北入于家河东北径穆家庄与龙渊)
 (水/合)于家河(在县南/一里)龙渊(在县东七里平地出泉东北/流入巨瀰河一云此即建德)
 (水/)圣水池(在县东十里/池上有祠)石子涧(在县城西南隅一名/瀑水涧水经注所谓)
 (石井/也)康浪河(在县东三十里郑母店/临淄县别有康浪水)芹泉(在县西南/五十里)
 南阳水(出县西南石膏山东北流径赵家小河庄又/径郡城西绕至北门外由万年桥共行四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5b 页 WYG0539-0311d.png
 (五里东/入瀰河)
 临淄县 淄河(在县西南十/里详水总)女水(即女织河详水总/齐乘水出东安平)
 (县之鼎足山俗呼二王冢又谓桓公与其女之/冢因名女水又名裙带河径乐安县名女织河)时水
 (即乌河源出县西南二十五里矮槐树村北流径杜/山愚公山受澅水系水径新城县之索镇口又受涝)
 (淄河水东南入博兴/县界下注麻大泊)澅水(水经注齐乘皆云澅水出/时水东去临淄城十八里)
 (所谓昼中也俗呼为宿留水盖取孟子三宿之义云/又史记兵围昼邑即此字当从澅水为是水南有王)
 (墓引水溉田之迹/尚存今呼为小泥河)系水(在县西齐乘云系水出临/淄古城西门外即申池也)
 (𤼵源门侧小阜曰包山故又名包河/折而西北流受澅水西入于时水)汉凑水(又名渑/水源出)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6a 页 WYG0539-0312a.png
 (古齐城长胡衕北流分为二支一支由李家桥一支/由砖桥俱入泺安县界各流至安家桥南复合为一)
 (西北径鲍家桥广才桥共行三十二里入博兴县界/又西北径贾台社入会城泊齐乘云申池之北又别)
 (出一支曰渑水左传晋侯与齐侯晏/曰有酒如渑即此也世谓之汉凑水)天齐渊(在县东/南八里)
 (汉志曰齐所以为齐者以其有天齐渊也秦祀八神/一曰天主祀天齐渊在淄水之东女水之西平地出)
 (泉广可半亩魏永平中水溃出木五北齐天保中又/出木四皆五采类松柏而香搆亭水上临淄俗上已)
 (祓禊于此祠/曰休应之庙)康浪水(在城西十里杜佑通典云/临淄康浪水宁戚所歌也)温泉
 (在牛山西北/泉出则岁丰)
 博兴县 小清河(详水/总)乌河(自新城县流入县境径/通济桥合小清河同东)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6b 页 WYG0539-0312b.png
 (流入乐/安县界)汉凑河(即渑水详/临淄县)支脉沟(自高苑县堰头庄/入县境径西马头)
 (马家桥杨家枣行共行/八十里入乐安县界)
 高苑县 小清河(在县西南/详水总)支脉沟(在县南二里由/军张闸口起东)
 (行四十五里至堰头庄入博兴县界金史济水故道/由高苑县北下趋千乘皇统间邑令高通改由县南)
 (旧长沙沟更名曰支脉沟然则小/清入海之道金以前皆县北也)
 乐安县 淄河(在县南二/里详水总) 小清河(详水/总)女织河(在/县)
 (东南详/水总)北阳水(在县东南二十/五里详水总)汉凑河(详临/淄县)支脉沟
 (自博兴县杨家枣行入邑境径官庄桥崔家桥/燕儿口入宽阔稍会小清河入淄河门归海)清水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7a 页 WYG0539-0312c.png
 泊(在县东十里即巨定/湖也另详寿光县)(在县东北一百三十/里 口岸详海疆志)
 寿光县 淄河(详水/总)丹河(在县东南三/十里详水总)巨瀰河(详水/总)
 女织河(在县西四十/里详水总)北阳河(在县西北三/十里详水总)跃龙河(又/名)
 (夹河有东西二道东河源出县西十里河头村北流/径官桥庄吕家庄西河源出县西十五里南营庄北)
 (流至罗桥庄二水合流/径袁家桥入清水泊)王钦河(在县西二十里源出/高家庄北行三十里)
 (入清/水泊)尧河(详临/胊县)跪河(详昌/乐县)清水泊(在县西北五十里/古巨殿湖也又作)
 (巨淀亦作钜定汉武帝征和四年幸东莱耕于钜定/其西北为汉钜定县即今乐安县之东境也故泊与)
 (乐安共之然邑境居其什七但/由马车渎入海则乐安县境也)黑冢泊(在县东北五/十里古望海)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7b 页 WYG0539-0312d.png
 (台下述征记谓之乌常汎晋设盐/官于此今泊内水涸为官台盐场)温泉(在县西南一/里大旱不涸)
 (大寒不水/故名之)(县东北一/百二十里)
 昌乐县 大丹河(在县西八/里详水总)小丹河(在县南五/里详水总)白狼
 河(在县东南五/十里详水总)跪河(源出县东孤山北流径朱留店/共行二十里西北入寿光县界)
 (又径王望至斟/灌城北入丹河)汗河(源出境内方山东麓合宝泉汇/流宋庆历初涌出石僧伽像一)
 (夕顿长/三尺馀)宝泉(源出黄山下/与汗河合流)新泉(在县东北平地/涌泉西入丹水)
 临朐县 巨瀰河(在县南九十/里详水总)南汶河(在县南九十/里详水总)
 尧河(源𤼵县东北仓山北流径董家坊尧沟店又径/益都县之香山又东北至纪台入寿光县界又)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8a 页 WYG0539-0313a.png
 (东北径尧水庄至/南皮台入于丹河)龙泉河(源出县西市泊社东流径/冯家梢门庄至县城南共)
 (行十七里/入巨瀰河)石沟水(源出县西仰天山水帘洞东径逢/山之阴绕县城北共行九十三里)
 (入巨/瀰河)鸣琴泉(出沂山北麓东/北流入巨瀰河)
 安邱县 南汶河(在县北五/里详水总)潍河(在县东五十/里详水总)浯水
 (在县东四十/里详水总)灵河(一名凌子河在牟山西十/里北流径白云山入于汶)雹泉(在/县)
 (西南四十里东/南流入于浯)温泉(在县西南七十里水/可浴北流入于汶)石泉(在县/南十)
 (里/)甘泉(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林泉(在县西南/三十里)东泉(在县东/十里)西泉
 (在县西十里/二泉俱入汶)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8b 页 WYG0539-0313b.png
 诸城县 潍河(在县北五/里详水总)百尺河(即密水/详水总)浯河(详水/总)
 □淇河(源出县南常山北流径朱□庄朱家村至县/城西南受涓水又径邱家庄至白玉山西共)
 (行七十里/入于潍河)涓水(源出县南马耳山受白敛河之水又/径北戈庄至朱盘庄入于□淇河)
 卢河水(即久台水源出县东南卢山西北流径/卢山庄至昌城集共行三十里入潍河)荆河
 (出县西北荆山西为长行沟沟水出夹冈埠北/流入于荆河径平昌故城台下合雹泉入于浯) 朱盘
 河(出马耳山东八里寨山之阴/有泉北流径朱盘村故名)两河(出常山西北流/径马家庄十里)
 (入于朱/盘河)注辅河(出县南五十里柳树店泉水北流径/注辅店南又西北流七里与朱盘河)
 (会流入/□淇河)合河(在县东十五里俗名合河头有二源东/源出卢山之阴西北流西源出烽火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9a 页 WYG0539-0313c.png
 (之阴东北流分流约五里径曹阵村合/而为一故名合河径合河头村入卢水)官庄河(在县/北五)
 (里龙河/水径此)胜水河(即盘池河至三里庄始名胜水河/东南入吉利河西南来家口入海)
 河(出九仙山天井湾东南径榆林庄/又径两城山东南至宋家口入海)白马河(出回头/山西西)
 (会潮河/入海)铁沟河(出县东南桃林山西北流径王满/庄铁沟村共行六十里入于潍河)
 湾(在琅邪/山北)清水潭(在信阳乡草桥社明宣/德三年潭内产龙马)古泉(在县/东南)
 (古城内泉出沟崖之阴泉流用筒瓦接连水从筒/出瓦筒长尺围尺有半遍镂花纹秦汉以前物也)
 泉(在琅邪山下人或污/之则竭斋戒则通)雩泉(在常山下苏轼守郡时/祷雨而应书雩泉二字)
 (以铭/之)(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19b 页 WYG0539-0313d.png
 博山县 淄河(源𤼵县东南原山详水总水经淄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地理志曰原山)
 (淄水所出淮南子曰水出自饴山盖山别名也俗谓/之穷桑谷水又曰圣水齐乘云水黑为淄出今颜神)
 (镇东南二十五里岳阳山东麓地名泉河古莱芜地/岳阳即原山也东北流径莱芜谷又北径马陵俗名)
 (长峪道今原山在县境/而所谓圣水殆不可考)孝妇河(在县西南一里详水/总古名孝水青州郡)
 (志北齐颜文姜事姑孝远道取水以供姑嗜寒暑不/间灵泉感生其室文姜尝以缉笼覆之值姜出姑偶)
 (𤼵其笼水即涌出坏其居宅故又曰笼水今水犹从/祠前岩下出然笼水之说近于传讹颜山杂记辨之)
 (甚/悉)范河(在县东城外氶黑山诸涧水西北径后乐桥/受范公泉即名范河绕城西北会城南二女)
 (泉水入于/孝妇河)珍珠泉(在城南即/二女泉也)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0a 页 WYG0539-0314a.png
 登州府
 蓬莱县 搭地桥河(在县东五里自境内三家疃𤼵/源至宁家村行八里东入于海)
 沙河(在县东十里自境内平山𤼵源径刘家/村行二十里至沙河李家村东入于海)安香河
 (在县东二十里自境内马儿山𤼵源径安/香村至大皂孙家村行四十里西入于海)大沙河(在/县)
 (南一百一十里自县南官山𤼵源西北径张家村温/石汤隋家窑宅科店至闫家村共行七十里入黄县)
 (界径黄河营/入黄水河)黑水(在县西南十里𤼵源黑/石山经城西北入海)密水(在县/南十)
 (里𤼵源密神山北流/与黑水会流入城)密分水(在县东南一里有数泉/汇注又名乐稼河由小)
 (水门入径弘济登/瀛诸桥入于黑水)之罘水(在县南十五里源出羽山/东北流与石门山泉合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0b 页 WYG0539-0314b.png
 (入/海)温泉(一出石岭社一/出崮山之阳)冷泉(在县北丹崖山/之阴泉甘而洌)金沙泉
 (在县西门外/君子洲之南)响水湾(在县南/二里)(在县城北/另有水城)
 黄 县 绛水河(在县东一/里详水总)黄水河(在县东十/里详水总)颖门
 河(在县西十/里详水总)大沽河(在县西南三/十里详水总)老黄河(出县东石/良社西北)
 (流至竹园村受圣水泉径李家村/至孙家疃共行二十里入绛水河)圣水泉(源出县东/玉皇庙径)
 (王家村至竹园/桥入老黄河)饮马湾水(出县城外西南隅径城/北至秦家村入绛水河)
 头河(源出县东平山西流径金沙寺至/苗家村共行二十里入黄水河)黄城渠(在县/东二)
 (十里名东黄水河径刘家/村行五里合于黄水河)东高小渠(在县北二十里/自刘家村𤼵源)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1a 页 WYG0539-0314c.png
 (西入/于海)隋家疃河(在县西三十三里源出蹲犬山之/阴径王家村至白沙村北入于海)
 疃河(在县西四十五里源𤼵鲁基山径/徐家村行二十里至马停社入海)界首河(在县/西五)
 (十里源出鲁基山径隋/家村至马停村入于海)寒泉(在县东/南三里)黑虎泉(在莱山/寺泉出)
 (石洞流至寺/门西而止)(在县北/二十里)
 福山县 清洋河(即古声阳水也/在县东详水总)大姑河(在县东二/里此从北)
 (入海之大姑河也亦作大沽/左传姑尤以西字从姑也)流子河(在县西北十里/源出县境峆㠠)
 (山径十里铺陈家/庙入于清洋河)官渠(在县西南自马神/庙北直抵清洋河)圣水泉(县/有)
 (二一在侧立山东北一在峆㠠/山顶皆著灵异岁旱祷雨辄应)奇泉(在县西三里从/石窦中流出冬)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1b 页 WYG0539-0314d.png
 (温夏/凉)(在县东北/各有近处)
 栖霞县 清洋河(在县南一/里详水总)黄水河(详水/总)五龙河(详/水)
 (总/)大姑河(详水/总)原疃河(源出境内蚕山之北流径招/远县城东行九十五里合东)
 (良平南二河/东北入海)滨水(在县北十里/滨都宫前)交水(在县北三里以/东西南北四水)
 (交流/故名)盛水(在大方山南水/自石龙口喷出)温水(在县西南三十/里源出艾山)仙源
 泉(在县北十五里元邱处机修建道观于南/方募得大木辄投诸水中悉从此泉浮出)平泉(在/县)
 (东北四十里平地/涌出夏凉冬温)
 招远县 颖门河(详水/总)东良河(在县东一/里详水总)大沽河(详/水)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2a 页 WYG0539-0315a.png
 (总/)南栾河(源出县西北林家口村西北流至刘家村/入黄县界径灵源观又西北入颖门河)
 圣女湾(在县东南/三十里)德新泉(在城东一里二泉并𤼵一/寒一温甃石为池引泉注)
 (之以便浴构堂其上/曰德新因以名泉)(在县北/九十里)
 莱阳县大沽河(在县西七十/里详水总)小沽河(详水/总)五龙河
 (详水/总)大姑河(自县境三螺山𤼵源/北行入海详水总)九里河(在县西九/里自韭山)
 (𤼵源东南流径马山埠受荆/河水由徐家庄入五龙河)荆河(出县西荆山/东入九里河)县河
 (在县东二里自栖霞县方山𤼵源流入/县境径沐浴店集红土堐入五龙河)平南河(在县/西北)
 (九十里自紫霞山𤼵源西北/流至招远县会东良河入海)吴姑河(源出县西北紫/霞山西南流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2b 页 WYG0539-0315b.png
 (长清山至店埠集入即/墨县界入于大沽河)昌水河(昔县名昌阳以此水/名也今入海阳县但)
 (于境内五龙/山前入海尔)龙湾(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水深/无底有龙女庙旱祷辄应)玉泉(在/县)
 (西北十/五里)
 宁海州 沁水河(在州东五/里详水总)五丈河(在州西八里源/出境内岿山行)
 (四十里北/入于海)辛安河(在州西十里源出雀山/行六十里北流入海)龙泉河(在/州)
 (东四十里源出昆嵛山/行六十里北流入海)黄龙河(在州东南四十里源/出昆嵛山之南行七)
 (十五里南/入于海)九龙池(在州南三/十五里)(州南一百五十/里州北十五里)
 文登县 古桥河(在县西四十/里详水总)送驾河(源出境内著/棋山西南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3a 页 WYG0539-0315c.png
 (径蒋家泊至文星石会抱龙河/水又西南径七里汤入古桥河)抱龙河(源出县东驾/山西南流径)
 (驾山店文登营至/文星石合送驾河)昌水河(源出海阳县昌山齐乘云/南合黑水北纳昌阳汤通)
 (名昌水西南过莱阳县会五龙河南入于海按昌山/在莱阳县东南二十四里今入海阳县界而昌阳汤)
 (确在县北七里复转从西南过莱阳/会五龙水故昌水亦境内所有也)柘埠河(在县东/北六十)
 (里源出道谷中/径温泉北入海)千八港(在县东南六十里邑志云此/港计程至南北京师各一)
 (八百/里也)惠民河(在县西南/五十里)白龙泉河(在县西南/四十里)七里汤
 (在县北七里即昌阳汤也二泉并发一热一冷味皆/甘洁甃石为池以便浴元副使王贡易名如意汤又)
 (东北六十里/有温汤泉)呼雷汤(在县东南/三十里)甘泉(在县西三十里/水出石穴色莹)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3b 页 WYG0539-0315d.png
 (味/甘)灵源泉(在县西五十/里紫金峰后)五龙池(在县西/四十里)九阳池(在县/西五)
 (十里紫金峰后其池有九曰玉华曰金莲曰龙吟曰/虎啸曰化生曰婴姹曰王母曰洞天曰彩云皆马丹)
 (阳所名旱涝水不/增减今在契遇庵)长湾(在县东三十里长/一里馀深不可测)金钟湾(在/县)
 (南四十里内有钟二一取架东城门上/一在水中天将雨则水底钟鸣如牛)(县南一百/二十里县)
 (北一/百里)
 海阳县 昌水河(在县西八十里一自林寺山一自/招呼山合流径昌山入莱阳县界)
 (又径故昌阳入/五龙河入海)垛河(在县东北五十里自宁海州境/内神通庙发源径境内黄山嘴)
 (流入刘格庄河/俗又名头河)刘格庄河(在境内东二十里自境内/磐石店西𤼵源径神山庵)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4a 页 WYG0539-0316a.png
 (东由垛/山入海)白沙河(在县西北六十里自境内福台/山𤼵源径寨头至石马滩入海)纪疃
 河(在县西四十里自境内招/呼山𤼵源由潞疃入海)𤼵城河(在县东北/一百里)(在/县)
 (南一/里)
 荣成县 孤泊河(在县西南六十五里自境内古迹/顶𤼵源径崖头集至孤泊入海)
 桥头河(在县西六十里自文登县流入县/境径堆前七老婆河由蒲湾入海)饮马池(在/成)
 (山之麓相传秦/始皇饮马于此)(县东四十里县南一/百四十里县北一里)
 莱州府
 掖 县 南掖河(在县东南十/五里详水总)小沽河(源𤼵境内马/鞍山详水总)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4b 页 WYG0539-0316b.png
 万岁河(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详水总俗名大王河)七里河(出县南王城埠/至城西南五里)
 (铺会三里河水/合流入掖河)三里河(出县西南笔架山径十里庄/仲家洼五里铺会七里河水)
 (入于南/掖河)白沙河(在县南三十里由崮山发源径白沙/店刘家村福台子疃沙河店共行一)
 (百里西北至/薛村口入海)杲村河(在县西三十五里由境内凤山/埠北溪𤼵源径朱马疃龙王埠)
 (行三十五里至/海郑口入海)上官河(在县东北二十里由大基山/之道士峪𤼵源径武官疃成)
 (郭庄霍王疃上官疃共行/二十里至上官社入海)五龙泉(在县西三里/每旱祷辄应)(在/县)
 (北二十/五里)
 平度州 沽河(即大沽小沽二河也详水总左传云/姑尤以西或云姑即大沽也尤即小)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5a 页 WYG0539-0316c.png
 (沽/也)胶莱北河(在州西北七十/八里详水总)云河(出州东北云山南/流受古迹山罗药)
 (水又南受红山小沙河/水径郭庄入胶莱南河)白沙河(在州东二十里出州/北明堂山南流径申)
 (哥庄行九十/里入胶莱河)现河(在州东二里出州东北两髻山西/南流径萧场村受萧场河水至亭)
 (口闸入胶/莱北河)邓纪沟(出州北紫荆山南流径马家沟吴/庄又径昌邑县境之刘家河又入)
 (州境为陶家河至/周家闸入胶莱河)龙旺河(出州西北大豁口西南流/右会柳沟水左会太营河)
 (秦河韩邱屯等支水径昌邑县境之中河/复入州境为官亭河至郑家口入胶莱河)药石河(在/州)
 (北五十里出州北大泽山西南流径冯哥庄受苏村/河之水又西流径长乐河城子河又径三埠河至新)
 (河闸北入/胶莱河)苏村河(出州西大豁口西流/径柳埠屯入药石河)韩村河(出州/西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5b 页 WYG0539-0316d.png
 (三户山南流至杨/家闸入胶莱河)新河(在州西北八十里/详水总即张鲁河)石河(在州/西三)
 (十/里)楼溪(在州西北三/里紫荆山下)漱玉泉(在州西十八/里门村店)黑虎泉(在/州)
 (东北平地涌/泉绕城四面)定都渠(在州南七十里众/水所潴流入胶水)
 潍 县 潍河(在县东南六/十里详水总)白狼河(在县东南/详水总)虞河
 (在县东北五里详/水总又名东丹河)大于河(在县西二十/里详水总)寒浞河(在县/东二)
 (十里源出境内车留庄径马宿寒亭格孙/等社东北行二十五里由昌邑县入海)宁家沟河
 (在县南三十里源出境内柳沟庄径/辛马社盛盆社行三十里入于虞河)小于河(在县西/十里源)
 (出境内姜家庄径董官庄灵冢常寨等/庄行五十二里至杨孟社入白狼河)渭水溪(在县/东五)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6a 页 WYG0539-0317a.png
 (十里源出境内车留庄/径木村社入于潍河)膏润泉(在县东二十五里旁/有龙潭旱祷辄应)
 昌邑县 潍河(在县东三里详水/总俗呼为淮河)虞河(即东丹河/详水总)
 莱北河(详水/总)媒河(在县东四十里东通胶水西通潍/水俗言胶翁潍母此河交连二水)
 (如媒/妁也)石龙河(出县东北径鱼池河/至斜沟口入五龙河)浮糠河(在县西南/二十里又)
 (名浮唐河上接张固河下/通饱沙诸河北流入于海)张固河(在县南/二十里)低河(在县/西北)
 (二十/里)刘家河(详平/度州)小龙河(在县北/二十里)孟良河(在县北/四十里)
 河(在县西/二十里)子游泊(在县西北十里/俗又名莲花池)吴儿沟(在县东南/二十里)
 铃铛沟(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水流湍激/中多圆石相磨荡如铃声也)白龙泉(在县/南三)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6b 页 WYG0539-0317b.png
 (十/里)饮马泉(在县东南/三十里)圣水泉(在县东二十五/里俗呼为祓泉)(县西/六十)
 (里/)
 胶 州 胶河(在州西南九/十里详水总)沽河(大小沽河至此合/流也在州东北六)
 (十里详/水总)碧沟河(出州西綦家庄社东径韩家/村至新河堤南入胶莱河)孝源河
 (出州南孝源庄西北流径苑哥/庄至传家村紫兰村入张鲁河)云河(在州西南五里/自境内新置镇)
 (𤼵源径州城南门外之唐家湾行二十里东流入海/每海水潮汐如障马摩戛而来遇云水即回俗谓潮)
 (头怕云头又一水出谷家庙之石泉径州/西至匡家庄前合辛泉入海同谓之云河)三里河(在/州)
 (南三里自白果树南岭𤼵源由七/里河卞家庄行二十里东流入海)车家河(在州南十/五里自车)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7a 页 WYG0539-0317c.png
 (家庄𤼵源径新店庄/九里沟东北入海)柘沟河(在州南二十里自大岭/𤼵源径庙庄东南入海)
 朱阳河(在州南四十里自莱疃𤼵源径/沙沟薛家店朱阳桥东北入海)洋河(在州南/三十里)
 (自铁橛山𤼵源径房家庄周村昭/文柳家圈行四十七里正东入海)韩信沟(在州东二/十五里韩)
 (信/庄)砚台河(在州南/一百里)玉泉(在州南一百里源出大珠/山石门下上有玉泉寺)
 泽泉(在州南二十/五里艾山)龙泉(在州东南六十/里小竹岛东)濯砚泉(在州/西北)
 (七里州志汉儒庸生谈经于此取水涤砚/故名泉后有路曰庸生道有村曰庸生村)马蹄泉(在/州)
 (东北五里泉出/石孔状若马蹄)马家濠(在州东南九十/里详海疆志)(在州南/五里)
 高密县 潍河(在县西五十/里详水总)胶莱南河(在县东二十/里详水总)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7b 页 WYG0539-0317d.png
 张鲁河(在县东二十/五里详水总)五龙河(在县西二十/里详水总)店子河(出/昌)
 (邑县东北流入县境店子庄/始名店子河北流入五龙河)高阳河(出县北高阳社/东北入五龙河)
 拒城河(在县西三十五里即秀水河也俗/名秀女河出王子山入九穴泊)小康河(在/县)
 (城/东)黑水河(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北百脉湖(在县北十里五龙胶/水等河俱汇于此周)
 (围百/馀里)都泊(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水经谓之奚安潭/秦地图谓之剧清池即古奚养泽也)
 穴泊(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泊有九沟故名)二立泉(在县北七十里胶莱日/河滩一泉独𤼵立春)
 (后泉东流立秋日后泉/西流入于胶莱故名)
 即墨县 墨河(在县南一里详水总出境内之马兰/岭胶州墨水出九层岭平度州墨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8a 页 WYG0539-0318a.png
 (出墨水高密县亦有墨水河总之/源只一山但分流各县所入异耳)沽河(在县西北七/十里详水总)
 淮涉河(出县南窑家山西北流/径崖下村入墨水河)石河(又名石头河其/源有二俱出自)
 (县北一出龙泉一出狐狸山西南流径/十五里至段村合而为一同入远西河)远西河(在县/西三)
 (里汇墨水淮涉石头三河之水/向西南行四十里至石桥入海)大任河(在县东三十/里自寨山𤼵)
 (源东行/入于海)青山河(在县东北四十里一自狐狸山𤼵源/一自旺河水𤼵源一自解哥庄𤼵源)
 (三源各东北流约行二十馀里/至后河村合流至周疃入海)客旅店河(在县东北/六十里自)
 (西河头𤼵源至/海底村入海)长直河(在县西北三十里自金家湾/𤼵源西流至七级入于沽河)
 那城河(在县西四十里自那城/起南流至泊石桥入海)五道泊(在县北三十/五里北流通)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8b 页 WYG0539-0318b.png
 (龙化河入莱/阳县五姑河)白沙河(在县南四十里自劳山鱼鳞口/𤼵源径赵村西流入海内产仙)
 (胎鱼味甚美相传仙人/掷丹砂所化之鱼种也)(县东南/十里)
 武定府
 惠民县 大清河(在县南八十/里详水总)徒骇河(在县南五十/里详水总)
 惠民沟(在县东南二十里明景泰中徒骇河溢北入/黑洼渚因凿此沟入于沙河沙河源流详德)
 (平/县)八方泊(在县西北上承临邑商河德平之水东流/径化家铺东十字道北王家店至网口庄)
 (入阳信县界邑志亦谓之钩盘河东北径截河铺红/庙河流店集至崔家寨入沾化县界又东北至范家)
 (庄为召子河又径高家庄孙家庄互入滨州海/丰境又径永丰寺至毛家庄由月明滩入海)龙踪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9a 页 WYG0539-0318c.png
 河(在县南四十里即商河也自商河县瞻圣桥入境/东北流径杨家堰潘家庄钟家营至夏家庄北入)
 (于徒/骇河)白龙湾(在县东南八十里大清/河北岸南岸系青城县)大湾(在县西南/四十五里)
 (旱祷/多应)沙河(详德/平县)
 青城县 大清河(在县北十八/里详水总)土河(在县东十里汇/万家洼丁家洼)
 (之水至董家/口入大清河)
 阳信县 红庙河(在县南十里/即古信河)沙河(在县东南四十/里自惠民县入)
 (境径钦风镇岳家湾仍/入惠民县界详德平县)截河铺(在县西南二十/里即古屯氏河)
 海丰县 老黄河(在县西北七十里详/水总邑志作鬲津河)马颊河(在县/西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29b 页 WYG0539-0318d.png
 (二里详/水总)钩盘河(在县东三十里邑志云城北有盘河/村南自沾化县界孟良沟入境北流)
 (径张建屯孙王庄牛王庄至石/桥村共行三十八里入于海)无棣沟(在县北寰宇/记唐永徽元)
 (年刺史薛大鼎请开废无棣沟引鱼盐/之利于海故渎未详疑即今大沽口也)饮马川(在县/北三)
 (十/里)月角塘(在县东/二十里)黄牛湾(在县北二十里/俗名犁牛湾)自然泉(在/大)
 (沽口岸上海水味咸而此井独/甘洁往来行舟皆取给于此)(县东北一/百五十里)
 乐陵县 马颊河(在县南十二里详水/总邑志作徒骇河)老黄河(在县/北二)
 (十五里详水总/邑志作鬲津河)房公甘泉(在县治后北齐房豹为乐/陵太守郡地近海城中水)
 (俱咸苦豹凿此井得泉甘冽人/以为德化所致名之曰易源井)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0a 页 WYG0539-0319a.png
 商河县 徒骇河(在县南二十/五里详水总)商河(在县南三/里详水总)沙河
 (在县北二十里西自德平县/界朱家庄入境详德平县)黑水潭(在县东四十/里旱祷辄应)
 滨 州 大清河(在州南三十/里详水总)徒骇河(在州西二十/里详水总)
 商河(详水/总)宽河(在州北十五里自州西三空桥起东/北流径土桥入沾化县界又东至安)
 (头桥复入州境历韩家庄至王家庄/行三十里仍入沾化县境归徒骇河)姬家沟(在州东/南二十)
 (里自州西刘家洼汇水/东流至砖桥入大清河)葍子洼(在州东南二十五里/自沙家洼汇水东北)
 (流至梁家洼长三十五里达利津县/境州境有一百十三洼皆资宣泄)琉璃井(在州南/十五里)
 (邑志昔人以琉璃砖甃井既成一道人以火投/井中烧焰终日镕成一片其水冬温异于他处)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0b 页 WYG0539-0319b.png
 利津县 大清河(在县城南/详水总)葍子沟(详滨/州)(在县东/北一百)
 (二十里元明海运皆/从此出口详海疆志)
 沾化县 徒骇河(在县东南三/十里详水总)宽河(详水/总)八方泊水
 (在县北一里邑志亦作钩盘河或云由境内青泥沟/入海或云由海丰县入海要之源流久不可考其称)
 (名亦到处各异/存其故迹云尔)(县东八/十五里)
 蒲台县 大清河(在县北/一里)龙湖(在县东十五/里广方五顷)
 沂州府
 兰山县 沂河(在县东二/里详水总)涑河(在县西二十/五里详水总)祊河(在/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1a 页 WYG0539-0319c.png
 (北二里/详水总)沐河(在县东五十/里详水总)泇河(详水/总)白马河(出县境/花园寺)
 (南流至榆村入郯城县界会九龙山之水西径/倾盖亭又西南径围沟庄至马头集入于沂)阳明
 河(出县南金雀山下南流环向/城镇至三合村入东泇河)燕子河(出县南龙王/堂径柳庄至)
 (磨山北复分二支一循万松山径郯城县境之优偻/山转入武水一由红花沟径鸭旦村左会神山水入)
 (江南邳州界/达于运河)孝源河(出县北戚沟/湖东流入沂)蒙山水(径县界青/驼寺详费)
 (县/)枣沟湖(在县北/四十里)芙蓉湖(在县西南九十里即鄪城/湖也源出芙蓉山下灌田)
 (数千顷香粳亩钟即所谓琅邪/之稻也泇水入焉中有卞庄寺)鱼沟湖(在县西南/三十里)
 渊(在县南三十里/水中多产白石)武阳沟(出县东苍山/西流入于沭)汤河(在县东/北六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1b 页 WYG0539-0319d.png
 (里/)
 郯城县 沂河(在县西北二/十里详水总)涑河(在县西四十/里详水总)沐河
 (在县东十/里详水总)苏河(出县境桥头庄南流径兰山县之卜/庄兰山屯复由郯城县东南流入武)
 (水/)莲湖(在县南/三十里)大方湖(在县南/十五里)
 费 县 祊河(在县西南/详水总)涑河(在县南四十/里详水总)浚河(在/县)
 (西北详/水总)泇河(在县西南/详水总)蒙山水(出县西北蒙山之阴/北合沂水县诸山涧)
 (水东南径垛庄崖头村又南入兰山县界径/尚店青驼寺又东径河疃村高里村入于沂)同石河
 (出县西吴王/崮北流入浚)塔河(出县北蒙山紫荆/关下北流入浚)蒙阳河(出县北/蒙山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2a 页 WYG0539-0320a.png
 (诸峪之水/南流入浚)柳毅河(出县南铁城会黑涝坡/之水至梁山口入祊)苍山水(出/县)
 (南楼子峪/北流入祊)乾河(出县西由吾崮/流绕城北入祊) 朱龙河(在县东二/十里源出)
 (马山东北/入于祊水)桃花渊(大□崮之泉东北流径县南汇而/成渊水深多鱼上为二郎渊下为)
 (汀沟渊皆祊/水之曲也)鄪城湖(在县西南即兰山县之/芙蓉湖也两县连界)漏泽湖
 (在县西一百三十里水经注云鲁国卞县东南桃墟/有泽方十五里渌水澄渟三丈如减泽即际阜俗谓)
 (之妫亭山阜有三石穴广圆三四尺穴有通透水有/盈漏居民识其将漏预障穴口鱼鳖曝鳞不可胜载)
 (齐乘亦云泽有五穴春夏积水秋冬漏竭将漏之时/声闻数里居人每伺其漏穴扈取鱼随种麦比水至)
 (麦已收矣邑志因县有历山遂名其泽为雷/泽建有舜庙而耕稼陶渔皆罗为境内事矣)洪河(出/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2b 页 WYG0539-0320b.png
 (北蒙山九女关/下南流入浚)温泉(在县西/七十里)
 莒 州 沭河(在州东三/里详水总)浯河(详水/总)潍河(在州西北/一百里详)
 (水/总)络水(出州西北檀特山东径安庄/南至络山转而东入于沭河)袁公水(出州东/北青山)
 (西南流径影鸡山至天井汪又西径城崖头/又南径招贤集受土沟岔河各水西南入沭)吕清河
 (又名吕清原水源出络山由五/横桥过西湖入黄华水入于沭)浔水(出州东南巨公/山径马鬐山水)
 (西径灰子泊又西/南径朱陈店入沭)三泉水(出州南三汪山西南流入/于沭旧志云即葛坡水)
 鹤水(源出日照县境西流入州东径九里泊西南受/诸山涧水又西南至西鹤水村受蛮庄又径小)
 (岭集受百井/西流入于沭)析泉水(出州东北松/山北流入潍)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3a 页 WYG0539-0320c.png
 蒙阴县 汶河(即东汶水详水/总又名桑泉水)巨围水(出县北巨围/山下南流受)
 (高都庄水又南径常路村折而/东径杨庄至张疃庄入桑泉水)堂阜水(出县北东马/都庄由伏牛)
 (峪入桑泉水俗云此为西住佛河/又东数里有东住佛河亦南入之)㟬崮水(出县西南/九仙山二)
 (源合流东北径城子村虎头崖至于墟庄合桑泉水/水经注桑泉又东南与㟬崮水合二源并汇东导一)
 (川世谓之/汶水也)方川水(在县城东南出县北宰/家峪南流径方山入汶)南竺院水
 (出县南蒙山下北流径狐狸坡周家/庄至仙洞山又东径南竺院入汶)蒙阴水(出县东/南绵山)
 (西北流/入汶)桃墟河(出县东南蒙山北/流径桃墟村入汶)卢川水(出县东北/鹿岭山东)
 (南流径沂水县境/复会梓河入于汶)螳螂水(俗名松仙河出县北鲁山/之松仙岭水经注沂水源)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3b 页 WYG0539-0320d.png
 (出鲁山/是也)南河(齐乘所谓南河川也源出贾庄社北流/会玉泉水狗跑泉水至河庄注于沂水)
 (沂即汶之源也未入/㟬崮以前谓之沂水)合泉(仕泉河社平地涌出/十数泓注桑泉水)伏牛
 泉(在方山社南/注巨围水)名义泉(在名义社注桑泉/水又名官桥泉)洗砚泉(在/云)
 (云山/之麓)顺德泉(在顺/德社)龙泉(有二一在龙泉社水经谓/之诸葛泉一在龙泉观前)
 沂水(出县东北黄鹄山/东南入于沂水)
 沂水县 沂河(在县西一里详水总周礼青州其浸/沂沐郑康成注沂山沂水所出贾公)
 (彦亦曰沂水出沂山水取名于山也水经谓出盖县/艾山而元于钦以狗泉山当之按名验水斯为疏矣)
 沐河(在县北五十/里详水总)汶河(在县西南/详水总)闾山水(出县西南/四门洞山)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4a 页 WYG0539-0321a.png
 (下有龙潭/东流入沂)张庄河(出县北爆山南径/张庄西南入于沂)梓河(出县西北/甄家疃东)
 (南流至上汪村/入蒙阴县界)雪王台水(出县西南雪王台/下有泉西南入沂)岘水(出/县)
 (东北大岘山/西南入于沭)箕水(出县东北箕/山西南入沭)大石渊水(出县西南/受诸山谷)
 (之水汇为大渊东南入沂/按之水经当是时密水也)
 日照县 傅疃河(在县西北驮儿山𤼵源径红河村/沈疃集曲河庄共行一百二十五)
 (里至夹/仓入海)固河(在县西南黄山𤼵源径石汪店东/关岭行四十五里至夹仓入海)竹子
 河(在县西南矮岐山𤼵源由辛留庄巨/峰集水磨头行八十里至涛雒入海)(县西南/五十里)
 泰安府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4b 页 WYG0539-0321b.png
 泰安县 汶河(凡大汶小汶俱详水总古汶会济东/北入海乃其故道今虽屈注南旺而)
 (溢流仍入大清河故系/之北条以别于南汶云)泮河(又名北汶源出泰山西/桃花峪南北分流各半)
 (故曰泮水河水经注一源两分泮水南出/泰山入汶半水出山茌县西北流入于济)渿河(出泰/山西)
 (溪由白龙池出大峪口东南流/至县城西绕至城南入于北汶)环水河(俗名梳妆河/泰山之中溪)
 (也由黄岘岭会经石谷水帘洞诸水/径王母池至县城东南流入于北汶)石汶河(泰山之/东溪也)
 (出登仙台下会青山诸涧水东流径汉明堂故址会/明堂泉又南流入北汶旧志即名汶水石汶字见水)
 (经/)浊河(一名会河源出县西南石墙等村会灵应诸/泉西南流径上泉庄桑家庄三岔口共行四)
 (十八里入于汶水经注云汶水/又西蛇水注之俗谓之浊须水)淄水(俗名浊河泉出/县东南泉河集)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5a 页 WYG0539-0321c.png
 (平地石缝中涌出齐乘云泰山南/亦有淄水或云即徂徕山紫源也)玉女池(在泰山顶/一名圣水)
 (池宋元明皆修/浚今覆以亭)白龙池(在泰山西傲来/峰下旱祷于此)碧天泉(在岳/顶广)
 (生殿/东)碾驼泉(在丈人/峰下)天绅泉(在百/丈崖)白鹤泉(在升元/观后)
 水泉(在回/马岭)水帘泉(在岩岩亭右/即水帘洞)涤尘泉(在后土/祠内)醴泉
 (在天书/观今迷)竹溪(在徂徕山下即/唐六逸饮处)泉源(凡济运之旧泉三/十七新泉二十七)
 (俱另详/漕河志)
 肥城县 大清河(在县西北七/十里详水总)沙河(一名小会河出/县安宁村清泉)
 (社南流入泰安县界会龙王/坤温等泉入汶俗呼为沟水)衡鱼河(出县西南衡鱼/社会咸河吴家)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5b 页 WYG0539-0321d.png
 (诸泉西南流径姚家桥衡鱼桥共行二十五里入平/阴县界又西流径徐家桥曲家桥入东平州界又左)
 (右会诸泉水西南径通济桥席桥/至三岔河东西分派出口入于汶)泉源(凡一十二/详漕河志)
 新泰县 汶河(在县东五十里境/内小汶也详水总)龙池河(源出县东/北龙堂山)
 (之麓会太公鹰崖等山之水南径北/陈庄南陈庄至北鲍庄入于小汶)平阳河(源出县/东北孤)
 (山会高峪等泉南流径南师店至县城东/花园村又会名公泉共行一百里入小汶)西周河(源/出)
 (县北魏胡村会西周等泉南流径翟家庄/又东南至古河庄共行四十六里入小汶)广宁河(源/出)
 (县北青菜岭会周家泉南流径/崖头庄共行七十五里入小汶)广明河(源出县南关/山会蒙山西)
 (麓之水自涝坡庄北流径刘杜集/至云山庄共行七十里入小汶)羊流河(源出县西/北宫山之)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6a 页 WYG0539-0322a.png
 (麓会诸涧水南流径羊流店会关桥诸/水又南径裹头城至钓鱼台南入小汶)徽泉(在鹰崖/山下)
 清水泉(在上驷庄大石上/三穴水出如连珠)泉源(新旧凡三十/六详漕河志)
 莱芜县 汶河(境内牟汶瀛汶同/入于汶也详水总)淄河(淄水之源/详水总)
 义河(源出县北孝义/山南流入汶)嘶马河(在县西十里源出县东/大屋山西南入于汶邑)
 (志汉韩韶乘牝马宰是邑及去留一驹于河/上曰此莱产也其马嘶鸣故名一作司马河)滤马河
 (在县东南三里/一名逯马河)泉源(旧泉十七新泉二/十九俱详漕河志)
 东平州 运河(在州东北/详漕河志)汶河(在州东五十里即/坎河也详漕河志)
 清河(详水/总)芦泉水(出州东北芦泉山下西南径莲花/桥铁板桥至泥河口受白家河金)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6b 页 WYG0539-0322b.png
 (线河二支流西南/由王家河入于汶)安山湖(在州东三十/里详漕河志)衡鱼河(详肥/城县)
 泉源(新旧凡三十/四详漕河志)
 东阿县 运河(在县南沙湾入/境详漕河志)大清河(在县西八/里详水总)
 河(详水/总)马颊水(详水/总)赵牛河(详水/总)八里堂河(出自县/北铜城)
 (驿东南八里庄汇水东流径水坡屯/郑家屯金家桥至滑口入大清河)狼溪水(出县东/南洪范)
 (池左会东流水并丁泉白雁泉等水西北流至县城/南贯入城内径太平桥出北门又北径庙头村至小)
 (河口共行三十/里入大清河)洪范池(在山北/谓之龙池)玉女池(在洪范/池西)
 箭泉(在龙头山西相传汉高祖伐楚时军于山南乏/水见白雁飞起射之坠地拔箭而泉涌居人为)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7a 页 WYG0539-0322c.png
 (屋覆之曰高帝庙/白雁泉在其南)东流泉(在天池/山北)
 平阴县 大清河(在县西南/详水总)赵牛河(详水/总)乔口河(又/名)
 (锦水在县东南七里源出东西二乔口庄流径/城南锦川桥至县西北朱家桥迤西入大清河)衡鱼
 河(详肥/城县)柳木沟(在县西北自东阿县交界义兴集起/东行一十九里至夏家沟入大清河)
 石井泉(在县东二十里石井中泉/出如涌北流入大清河)
 曹州府
 荷泽县 灉河(在县南三十/里详水总)济水故渎(详水/总)瓠子河
 (在县东北六/十里详水总)南清河(详水/总)小流河(详水/总)雷夏泽(在县/东北)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7b 页 WYG0539-0322d.png
 (六十里山海经云泽中有雷神龙首而人颊鼓其腹/则雷故曰雷夏水经注雷夏泽在大成阳县故城西)
 (北一十馀里华胥履大人迹处东西二十馀里南北/一十五里蔡沈注禹贡雷夏既泽云本夏泽也因其)
 (神名之曰雷夏也洪水横流而入于泽泽不能受则/亦汎滥奔溃故水治而后雷夏为泽也今在县北雷)
 (泽古城之侧/仅存故迹云)
 单 县 黄河(详河/防志)涞河(在旧城东/详水总)顺堤河(即桑家/河由郭)
 (家集分支东至顺堤口折而北径二郎庙安/德庄至雷家冈入涞水又南北堤河详曹县)天齐庙
 河(在县东/十里)八里河(在县西北八里金/乡县亦有八里河)仇家河(在县北/十五里)
 杜家河(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以上诸/河俱会乐成河入于涞河)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8a 页 WYG0539-0323a.png
 城武县 柳林河(详水/总)南堤河(即桶子河/详曹县)北堤河(即/新)
 (河详/曹县)贺河(在县东北/四十里)西湖(在县城西环堤皆水文山/独峙湖心景擅一邑之胜)
 钜野县 柳林河(详水/总)金山河(详水/总)济水故渎(即安/兴墓)
 (河详水/总今淤)南清河(详水/总)彭家河(出境内泗河集东流径/李家潭彭家林古昌邑)
 (城北又径便宜桥至邱家/屯入金乡县之三家湾河)闫家河(自荷泽县周家庄/入县境径任家店)
 (南折至支家屯卢/家桥入黄沙河)黄沙河(自县西南柳林集后汇坡/水东北流径李家林刘梁)
 (寺绳家桥落凤坡/北入安家桥河)蒋家河(详定/陶县)
 郓城县 灉河(详水/总)济水故渎(详水/总)冷庄河(自荷泽/县双流)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8b 页 WYG0539-0323b.png
 (口一支入雷泽由雷泽出水右会钜野县天鹅泊火/头洼之溢水东北至白家河入县界绕金龙庙后又)
 (分支入冷家庄为冷庄河又西北流由毛家沟/径古廪邱城至五岔河口积水闸入于灉河)
 曹 县 黄河(详河/防志)灉河(详水/总)涞河(详水/总)南堤河(即/桶)
 (子河自县境湾头村汇水东流至郭家庄入城武县/界东径九女集刘家桥陈家庄又东南为三岔股河)
 (径孙孝寺至周家桥入单县界又径大义集至刘家家/庄受八里河支水又东流由仇家河径魏家庄至杜)
 (河入于/涞河)北堤河(一名坡河自直𨽻长垣县陶背河汇/水东流至魏家湾入县境径孟家桥)
 (至许家口入城武县界又东径小庙村秦家林丰乐/桥太双崮集至张家林入单县界为乐成河又东径)
 (白浮图高乡殿方贵集李/家庄至辘轳湾入涞河)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9a 页 WYG0539-0323c.png
 定陶县 柳林河(详水/总)济水故渎(详水/总)古河(自县西/南河滨)
 (寺分支北流径官堌堆杏冈寺行七十馀里入荷泽/县界又有北渠自茶堌村汇水东北流径保宁集行)
 (三十里入荷泽县界俱/由柏林镇入于南清河)中渠河(出县北髣山下东北/入于古渠即古名汎)
 (水/也)南渠河(自县西南牛王村东北流径县南三/里庙又东北至孟家海入于古渠)蒋家
 河(自县境万福集汇流入钜野县界东北径/蒋家海马家海百石屯卢家桥入闫家河)范蠡湖
 (在城内西南隅邑志范蠡去齐/入陶故曰陶朱公此养鱼池也)
 濮 州 灉河(详水/总)魏河(在州南十五/里详水总)洪河(在州南/四十里)
 (详水/总)小流河(在州东南五/十里详水总)瓠子河(在州东南六/十里详水总)东无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39b 页 WYG0539-0323d.png
 名河(自州西南崔家楼起东南径临濮集北/王召集富春集至董家桥入于小流河)西无名
 河(自州南二十里洪河头之北上接毛相河之水自/时家寨起径孙村鱼骨行至毛家冈入于魏河此)
 (二河即濮水也水经注曰濮水有二源一上受济水/于封邱班固所云濮水首受济者也一受河于酸枣)
 (杜预所云濮水出酸枣首受河者也今济伏河移不/可复辨按此则为濮水可知矣今州南有庄周钓鱼)
 (台详古/迹志)
 范 县 清河(承濮州魏洪诸河之水/汇而为清河详水总)马场河(在县/南一)
 (里自三里营起径城/东至飞龙桥入清河)夹堤河(详观/城县)
 观城县 夹堤河(自县西马陵堤下古龙潭导流入/杜家河东北径马家庄至樱桃园)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40a 页 WYG0539-0324a.png
 (共行十三里入范县界又东北径金堤口至曹家营/共行二十五里入朝城县界又径关家庄至刘家庄)
 (西北入/于漯水)沙河(自县四角池汇水北流径富南村安家/楼沙河堐至马厂庄会直𨽻南乐县水)
 (东入朝城县界又北径双庙任家屯毕家屯至新店/集入莘县界又东北径滑家营闫家营花园村李家)
 (庄于家庄绕县/城东北入漯水)古龙潭(在县东南十三里地/名竹坡口旱祷辄应)
 朝城县 马颊河上源(在县西南/详水总)漯河故道(详水/总)
 河(详观/城县)
 
 
山东通志 卷六 第 140b 页 WYG0539-0324b.png
 
 
 
 
 
 
 
 山东通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