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
卷一百 第 1a 页 WYG0506-038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一百

  序

  北周

  赵国公集序         庾 信

  窃闻平阳击石山谷为之调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
与夫含吐性灵抑扬词气曲变阳春光回白日岂得
同年而语哉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逸态
卷一百 第 1b 页 WYG0506-0389b.png
横生新情振起风雨争飞鱼龙各变方之圭璧涂山
之会万重譬似云霞赤城之岩千丈文参历象即入
天官之书韵涉丝桐咸归总章之观论其壮也则鹏
起半天语其细也则鹪巢蚊睫岂直熊熊旦上增城
抱日月之光燄燄宵飞南斗触蛟龙之气昔者屈原
宋玉始于哀怨之深苏武李陵生于别离之世自魏
建安之末晋太康以来雕虫篆刻其体三变人人自
谓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矣公斟酌雅颂谐和律
卷一百 第 2a 页 WYG0506-0390a.png
吕若使言乖节目则曲台不顾声止操缦则成均无
取遂得栋梁文囿冠冕词林大雅扶轮小山承盖

  唐

  清明日南皮泛舟序      萧颖士

  昔建安中魏文为王太子与朋友诸彦有南皮之游
飏鸣葭浮甘瓜清泉奫沦千古一色此城隅托胜之
旧也由小而方大则贵贱之欢可齐以今而喻古则
风流之事不易矧乃日清明时升平氓庶阜海滨之
卷一百 第 2b 页 WYG0506-0390b.png
利讴吟动齐右之曲亦明代一方之乐也邑宰东海
徐君洎英僚二三皆人杰秀出吏能高视郊驿继当
时之欢濠梁重庄叟之兴相与矫翠帟腾清波红妆
屡舞绿醑徐进管弦迎风以响亮士女环岸而攒杂
可以娱圣泽表人和也层城影移碧潭阴起荡暄妍
之气色纵鱼鸟之游泳其思夫阙塞崇崒昆池清冷
关河千里帝京不见斯兴情之极致也爰命墨客纪
他乡之胜事云尔

卷一百 第 3a 页 WYG0506-0390c.png
  崔文贞公文集序       权德舆

  昔舜禹之代股肱昌言以祗承于帝修六府叙九功
曰都曰俞殷周之际有伊训说命太保太师旅獒金
縢之书以戴翼其代皆有大烈格于皇天自三代以
还君臣感会何尝不经纬斯文裁成百度太傅文贞
公寅亮天工致建中之理左辅右弼缉熙光明居中
一岁以至大病悯策尊名为唐宗臣公薨二十九岁
天子命公嗣子植为右拾遗植乃捧公遗文三十编
卷一百 第 3b 页 WYG0506-0390d.png
见咨论叙德舆以为君子消长之道值乎其时而文
亦随之得其时则章明事业以宣利泽不得其时则
放言寄意以摅志气公自门阀秀士被服荐绅至于
登朝宰政四十年间作为文章以修人纪以达王事
惧喜怒之不中节故有作威诫惩苟得之害正故有
重请钟铭恐匪人之干纪故有与永王璘笺书诮时
宰之不能上广聪明故有台封说悼谷风之诗废故
有僚友箴虑法吏边吏之失其官守故有猫鼠议是
卷一百 第 4a 页 WYG0506-0391a.png
惟无作作则有补于时以至于修事功断国论导志
通理昭明易直施于名命为雅诰刻于金石无愧辞
康庄逸轨卓荦浚发九流六艺鼓舞奔走陈思王所
谓俨乎若崇山勃乎若蒸云惟公信然公姓崔氏讳
祐甫字贻孙博陵安平人先孝公之清德与公始中
终之盛烈勒于帝籍藏在惇史升公堂奥之君子多
为之撰录大较以同人之中正大有之刚健中庸之
明诚洪范之攸好德艰贞践履出入光大皆充其义
卷一百 第 4b 页 WYG0506-0391b.png
如其文尝试言之天下公器也匪皇极不乂操柄者
务广通则其弊以流纵私回则其弊以没以是至于
纪纲淆乱官职耗废败坏凌夷而不可为务守者弊
以隘则窘若梏拲于是才滞而不发事壅而不宣其
于病王猷盩大伦一也及公平衡宰物为之折衷使
文皇明皇之风粲然复兴崇起教化万方同轨道协
气宣臻至理而无疠疵为仁由已善善若不及溯其
心源存乎斯文君子曰观文贞之文而知其道知其
卷一百 第 5a 页 WYG0506-0391c.png
道然后知其理世之易易也昔公能修先孝公之志
类其文章赵郡李公遐叔实为之序今植亦能修公
之志而德舆无似惧辱命焉凡九百二十篇以为一
家之言云尔

  送高阳齐皞下第序      韩 愈

  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
惟其宜可焉其下之视上也亦惟视其举黜之当否
不以亲疏远迩疑乎其上之人故上之人行志择谊
卷一百 第 5b 页 WYG0506-0391d.png
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
于上也是故为君不劳而为臣甚易见一善焉可得
详而举也见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及道之衰上
下交疑于是乎举雠举子之事载之传中而称美之
而谓之忠见一善焉若亲与迩不敢举也见一不善
焉若疏与远不敢去也众之所同好焉矫而黜之乃
公也众之所同恶焉激而举之乃忠也于是乎有违
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内愧之名若然者俗所谓良
卷一百 第 6a 页 WYG0506-0392a.png
有司也肤受之诉不行于君巧言之诬不起于人矣
呜呼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
为人向道者不亦勤乎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
之过也则曰有司焉则非有司之过也则曰今举天
下人焉则非今举天下人之过也盖其渐有因其本
有根生于私其亲成于私其身以己之不直而谓人
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
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已矣乎其
卷一百 第 6b 页 WYG0506-0392b.png
终能复古乎若高阳齐生者其起予者乎齐生之兄
为时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齐生举进
士有司用是连枉齐生齐生不以云乃曰我之未至
也有司其枉我哉吾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抱负其
业东归于家吾观于人有不得志则非其上者众矣
亦莫计其身之短长也若齐生者既至矣而曰我未
也不以闵于有司其不亦鲜乎哉吾用是知齐生后
日诚良有司也能复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命不惑
卷一百 第 7a 页 WYG0506-0392c.png
者也

  送幽州李端公序       韩 愈

  元年今相国李公为吏部员外郎愈尝与偕朝道语
幽州司徒公之贤曰某前年被诏告礼幽州入其地
迓劳之使里至每进益恭及郊司徒公红袜首靴裤
握刀左右杂佩弓韔服矢插房俯立迎道左某礼辞
曰公天子之宰礼不可如是及府又以其服即事某
又曰公三公不可以将服承命卒不得辞上堂即客
卷一百 第 7b 页 WYG0506-0392d.png
阶即坐必东向愈曰国家失太平于今六十年夫十
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复平平必自幽州始
乱之所出也今天子大圣司徒公勤于礼庶几帅先
河南北之将来觐奉职如开元时乎李公曰然今李
公既朝夕左右必数数为上言元年之言殆合矣端
公岁时来寿其亲东都东都之士大夫莫不拜于门
其为人佐甚忠意欲司徒公功名流千万岁请以愈
言为使归之献

卷一百 第 8a 页 WYG0506-0393a.png
  送董邵南序         韩 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
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
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彊仁者皆爱惜
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
移易吾乌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
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之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
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吾谢曰
卷一百 第 8b 页 WYG0506-0393b.png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李补阙文集序        梁 肃

  文之作上所以发扬道德正性命之纪次所以裁成
典礼厚人伦之义又所以昭显义类立天下之中三
代之后其流派别炎汉制度以霸王道杂之故其文
亦二贾生马迁刘向班固其文博厚出于王风者也
枚叔相如扬雄张衡其文雄富出于霸涂者也其后
作者理胜则文薄文胜则理消理消则言愈繁斯乱
卷一百 第 9a 页 WYG0506-0393c.png
矣文薄则意愈巧斯弱矣故文本于道失道则抟之
以气气不足则饰之以辞盖道能兼气气能兼辞辞
不当则文斯败矣唐有天下几二百载而文章三变
初则广汉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次则燕国张公说
以宏茂广波澜天宝以还则李员外萧功曹贾常侍
独孤常州比肩而作故其道益炽若乃辞源辩博驰
骛古今之际高步天地之间则有左补阙李君君名
翰赵郡赞皇人也天姿朗秀率性聪达博涉经籍其
卷一百 第 9b 页 WYG0506-0393d.png
文尤工故其作叙治乱则明白坦荡衍馀条畅端如
贯珠之可观也陈道义则游泳性情探微豁冥涣乎
春冰之将泮也广劝戒则得失相维吉凶相追焯乎
元龟之在前也颂功美则温直显融协于大中穆如
清风之中人也议者又谓君之才若崇山出云神禹
导河触石而弥六合随山而注巨壑盖无物足以道
其气而阅其行者也世所谓文章之雄舍君其谁欤
弱冠进士登科解褐卫县尉其后以书记再参淮南
卷一百 第 10a 页 WYG0506-0394a.png
节度军谋累迁大理司直天子闻其才召拜左补阙
俄加翰林学士君之处世用舍关乎才进退牵乎时
始居筮仕值蔽善者当路故屈于下位中岁多难时
方用武故委于外藩及夫入宣室而挥宸翰也方用
人文以饰王度则因疾罢免嘻昔君子贤人运与事
并得信其志者寡矣其馀属雅道丧缺黄钟毁弃若
孟子轗坷士安多病亦何可胜论惟斯文足以振当
世馀烈足以遗后嗣此之谓不朽君既退归居于河
卷一百 第 10b 页 WYG0506-0394b.png
南之阳翟家愈贫而禄不及志愈迈而文益壮暇日
以尝所述作三十卷目为前集命余序之君与余实
有伯喈仲宣之义故书于篇

  李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    郑 亚

  纶綍之兴载籍之始先王发号施令明罚敕法盖本
于此也唐虞之盛二典存焉夏殷之隆厥有训诰自
胤征甘誓乃有誓命之书皆三代之文一王之法也
虞夏之际代祀绵远其代工掌制之名氏莫得而知
卷一百 第 11a 页 WYG0506-0394c.png
至于成汤太甲则有仲虺伊尹为之训诰高宗得傅
说则有说命之篇周公召公相成王则有洛诰酒诰
周官顾命秦始皇帝并一区宇丞相李斯实掌其言
汉兴当秦焚书之后侍从之臣皆不习文史萧曹之
辈又乏儒墨之用每封功臣建子弟其辞多天子为
之纵委于执翰者亦非彰灼知名之士武帝使司马
相如视草率皆文章之流以相如非将相器也厥后
寖微寖长下于魏晋亦代有其人我高祖革隋文物
卷一百 第 11b 页 WYG0506-0394d.png
大备在贞观中则颜公师古岑公文本兴焉在天后
时则李公峤崔公融出焉燕许角立于玄宗之朝常
杨继美于代宗之世洎宪宗皇帝英武启运雄图赫
张中兴之业高映前古其时则先太师忠公翱翔内
署有密勿赞佐之绩平吴定蜀实惟其功及登枢衡
作霖雨尊王室卑诸侯图蔡料齐外定内理显王言
于典诰彰帝范于图籍纪在徽册播于无穷特进太
子少保分司东都卫公长庆中事惠皇为翰林学士
卷一百 第 12a 页 WYG0506-0395a.png
训诰之业彰于传闻昭肃皇帝统握乾符寤寐良弼
诏自淮海复升台庭尽付元机允厌神度每彤墀奏
罢别承天眷帝亦讲伊训说命之旨定元首股肱之
契以太平之制度上古之文教咸属于公焉会先太
后懿号未立帝明发有永怀之痛公述沙麓神井之
瑞赞绕枢怀日之庆懋遵圣绪光慰孝思于是承命
有宣懿祔庙之制及武宗郊昊天拜清庙文物胥备
朝廷有礼华夷述职河朔修贡乃显神休荐徽号奉
卷一百 第 12b 页 WYG0506-0395b.png
扬一德以示万方于是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之册
封域无虞天子翛然有求元之思乃范贞金模圣表
隆准日角烛于宫庭中外臣寮咸欲以颂山河而褒
日月也公于是有圣客之赞天街之北獯鬻攸居因
饥凭凌怙众强禦严之以刁斗而勃尔无惧申之以
文告又腆然不率天子震怒旋命征之公独运沈机
上资宸断万里胜负决于帷中雷霆既振犬羊遂溃
疣赘披拽腥膻解离遁其名王复我贵主公于是有
卷一百 第 13a 页 WYG0506-0395c.png
讨北狄之诏天宝末蓟门为首乱之地疮痏榛棘袭
世未平至是渔阳帅仲武扫除妖孽臧获仇雠奉扬
威神乃底康靖仍愿勒石于卢龙之塞以叙圣功飞
章上闻帝用允若公祗应明命舒展格言呼啸神祗
吐纳嵩华当昼而文星现下寐而白凤来成诸侯不
朽之勋尊元后无私之化公于是有幽州纪圣功之
碑潞帅刘从谏死其子因关河之险恃甲兵之众请
爵争地屡闻王庭中外疑迷互挠天听帝将耀神武
卷一百 第 13b 页 WYG0506-0395d.png
公累献忠谋且言曰重耳在丧不闻利父雄渠受戮
秪以拒君况明皇旧宫天井内地跨连河北胁倚山
东岂可行有匪人坐为污俗若是可忍孰不可容沃
心无疑蹑足乃定又曰上党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
喉今漳水雄兵常山劲卒是为唇齿实惧因依不若
乘于未萌制其将动帝俞其奏乃妙选使臣以劳谕
之严立刑赏以劝戒之魏侯镇侯勠力从命绝壶关
之右臂收冱水之上游获兹渠魁在此成算又辕门
卷一百 第 14a 页 WYG0506-0396a.png
叛将横水馀凶窃上相之旌旗盗晋阳之管钥帝怒
斯赫人心愈疑咸以师老于郊枭巢尚固议罢兵者
蚊聚请宥过者雷同公又扬笏而言曰彼地则义师
介宗室是元祖勤商之邑后稷造周之邦瓜瓞具存
堂构斯在苟亏策画不袭仇雠则是将弥牟逐主之
风长冒顿射亲之俗诗称筑室于道书谓疑谋勿成
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
虑远必契神机授钺之臣服膺承命谢安之围棋尚
卷一百 第 14b 页 WYG0506-0396b.png
拗曹参之饮酒方酣果有军书继闻戎捷砥磨周钺
兵淬郑刃万里来袁绍之头颅二冢葬蚩尤之肩髀
欢声虽震于朝市喜气不见于形容何其纂立功勋
镇定风俗若是之重公于是有伐上党之制平晋阳
之敕宗英可汗献琛输赆越自绝域通于本朝文毕
伯士之胄呼韩鹿蠡之师或执玉而朝灵囿或请吏
而拜甘泉并垂于册书光彼明命公于是有谕回鹘
之命五慰竖昆之书四文章等于训传机事出于神
卷一百 第 15a 页 WYG0506-0396c.png
明固将偃仰邳石之符傲倪鬼钳之录闻之者可以
袪聋瞆得之者可以弼邦国每牙管既拔芝泥将熟
尝于前席亲授笔札公亦分阴可就落简如飞时有
急宣关于密画内廷外制皆不与闻或势切疾雷机
难终日宣室未召武帐莫开公则疏于封章达于旒
衮当乙夜观书之际未尝不称美再三此又岂可与
传洞箫而讽于后庭闻子虚而嗟不同世者论功较
德邪岁在乙丑群公常伯以天子之道贯于神祗一
卷一百 第 15b 页 WYG0506-0396d.png
年而风雨攸序灾沴不作二年歼丑虏兴北伐之讨
四年诛狡童咏东征之歌而又伐摩尼之风坏浮图
之俗偃兵返朴四海胥定思欲增鸿名光下武公乃
观东序之图按西昆之牒铺舒名实藻缛文采类于
上帝为唐神宗公于是纂章天成功神德明道之册
文号位既毕华夷会同方将命礼官召儒者访匡衡
后土之仪采公玉明堂之图考肆觐之礼于梁生取
封禅之书于天子尽皇王之盛事极臣子之殊功而
卷一百 第 16a 页 WYG0506-0397a.png
轩鼎将成禹书就掩然犹进先尝之药献高手之医
藏周旦请代之书追汉宣易名之美作于大诰祈于
昊天始终一朝绍续九德其攻伐也既如彼其制作
也又如此故合武宗一朝册命典诰奏议碑赞军机
羽檄凡两帙二十卷辄署曰会昌一品制集纪年追
圣德也书位旌官业也岁丁卯亚自左掖出为桂林
九月公书至自洛以典诰制命示于幽鄙且使为序
以集成书寻玄珠不究于倪域听希声莫穷于高下
卷一百 第 16b 页 WYG0506-0397b.png
承命震惴几移朝夕援笔而复止者三四伏念江陆
修荡辞让不及因斋洁以叙焉夫全功难持大名难
兼日赫于昼而乏清媚月皎于夜而无温煦冬之为
候也则雪霜飘暴冻入肌发夏之为用也则金流石
铄火走肤脉如阳春高秋者稀焉南则瘴风毒虺之
为厉也北则獯戎黠虏之为患也如雒邑咸秦者几
焉雕鹫不傅之以驰骋骅骝不授之以骞翥如应龙
者鲜焉仲尼圣贤之宗也位不过司寇师聃道德之
卷一百 第 17a 页 WYG0506-0397c.png
祖也官不过柱史如姬旦者几焉是以保衡傅说佐
佑殷宗召公毕公寅亮周室咸著大训克为元龟书
契以来未之多有李斯以刻石纪号之文胜而不在
休明之运又何足数哉周勃霍光虽有勋伐而不知
儒术枚皋严忌善为文笔而不至岩庙自是以降其
类实繁惟君蕴开物致君之才居元弼上公之位建
靖难平戎之业垂经天纬地之文粹于厥躬庆是全
德盖四序之阳春九州之咸雒品汇之应龙人伦之
卷一百 第 17b 页 WYG0506-0397d.png
姬旦后之学者其景行之

  宋

  定州阅古堂序        富 弼

  天下十八道惟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就其中
又析大名府定州真定府高阳关为四路惟定州最
要定为一路治所实天下冲要之最知是州者兼本
路兵马都部署居则治民出则治兵非夫文武全才
望倾于时者不能安疆场屏王室也然自国初以来
卷一百 第 18a 页 WYG0506-0398a.png
专以武臣帅诸路庆历七年甘陵妖贼据城叛河北
妖党相摇以谋应卒骄将愞人心大震天子悟始议
选儒臣帅四路以督诸将乃起知郓州资政殿学士
给事中昌黎韩公帅真定以遏乱萌明年春贼诛人
安既而夏大雨河决商胡东北入于海河北灾人复
不宁流徙失业者四出咸不啻千里僵殍满道天子
恤然且虞他奸遂以公帅定定既要重天下宿兵素
多属伤残之后官民枵困征赋逋逃无几而兵不少
卷一百 第 18b 页 WYG0506-0398b.png
减兵袭旧幸歉益骄以悍公夙夜裁整以威以怀兵
之骄不从令者捽其首恶斩以徇略为条教馀帖帖
就约不敢諠哗及至有调发者远而弥戢如公亲临
已而招集逋亡四流争还如啼孩奔父母惟恐其后
至则充然各得其欲农无废陇赋有馀粒不旁诛横
敛而上下足堙漏补罅一面完固公既击强梗之兵
又育彫瘵之民左行斧钺右哺饮食乱者毕治亡者
毕存礼法政教向之人所不得闻者今渐濡酣饫无
卷一百 第 19a 页 WYG0506-0398c.png
不贯彻自是边人革其耳目新其肝肠优为而乐从
故人易治而功成速也又明年秋天子图公之功诏
加大学士公先尝表其志幸终三年不愿亟易也至
是天子抑骑召而使即以授姑遂公请亦以慰斯人
爱公之心也公惕宠处官虽无事未尝辄自豫念兵
与民之急宜无过者矧临要重之路忧虞所系凡事
计画不可以无法乃择取历代贤守良将总若干人
行事创大屋以类相次绘于周壁榜之曰阅古堂盖
卷一百 第 19b 页 WYG0506-0398d.png
欲阅古之人所为而为之法也噫公雅文杰武自当
视乎古人且天下方冀公入辅以致太平若其安疆
场屏王室岂庸考古而后能哉实公冲然不自有其
有而归乎古人也其悬示来者不师绘事而公是师
也虽然榻古蒐善惠人警已之意其至矣乎公邮问
索诗因粗序所致之旨以志其始而示于后诗曰朔
方之兵劲于凡土尤劲而要粤惟定武兵劲在驭用
则熊虎失驭而劲骄不可举曰保曰贝闭壁连阻武
卷一百 第 20a 页 WYG0506-0399a.png
爵斯守束手就虏皇帝曰咨汝武曷取有敝必革以
儒于抚公来帅定始以威武有兵悍横一用于斧连
营闻之胆栗腰伛既惧而教如脂如孔以利以射以
钲以鼓无一不若师师旅旅列城自刺靡不和附阴
沴为梗降此大雨大河被泄在河之浒民被昏垫田
入污莽流离荡析不得其所公戚曰吁予敢宁处乃
大招徕乃大保聚乃营帛粟寒衣饥茹民归而安水
下孰禦彊弱死生由公复虑曰义曰仁震肃春煦合
卷一百 第 20b 页 WYG0506-0399b.png
和蒸天天顺以序公境独稔爰麦爰黍公俗独乐夫
耕妇杼人虽曰康公亦奚豫谓此一方民与兵具务
剧任重稽古人裕人皆谓公与古为伍公文化民公
武禦侮何思古人公不自许遂择奇将绘于堂宇列
其行事指掌可数前有古人在我门户后有来者依
我墙堵斯堂勿坏有堂有故堂之不存来者曷睹宏
乎焕乎千载是矩

  赠清河先生序        文彦博

卷一百 第 21a 页 WYG0506-0399c.png
  秘校清河君器识淹雅文行渊懿学有师法名高士
林游五经之郛超然深诣驰六艺之驾邈矣远至载
丁家艰未充英彀濡滞之叹有识所同天圣初某始
到都下接诸公游首得清河君以文相会以道相合
行藏游息相得甚欢未几予忝荣名则雾露之润朋
友之益从可知矣予仲弟彦若尝师于清河君授以
经义教之艺文虽未能传其家法亦庶几得其一枝
前年春彦若复忝科级旋为外诸侯奉辞总郡学讲
卷一百 第 21b 页 WYG0506-0399d.png
授之职则清河君之善教又可知矣今予之季弟彦
伯又得师事君一日彦伯谓余曰某依张先生之门
垂三年矣愚冥之识颇有开悟尝于群弟子之末预
闻先生之言夫业文者必始于通经通经者必在乎
讲贯故先师曰学而不讲是吾忧也以是群弟子尝
请于先生愿闻讲习始则讲大戴礼终则讲左氏春
秋论叙精敏晓譬详明学者所疑涣然开释先生之
于五经无不通者将与群弟子请于先生愿讲尚书
卷一百 第 22a 页 WYG0506-0400a.png
一经以重烦而未白也予应之曰昔与清河游亟闻
其谈经也于典谟训诰誓命之文禹贡洪范之说尤
所精达余遇有所疑就而质问若叩洪钟大小必应
未尝不虚往而实归一行为吏十岁于兹不闻益友
之高论久矣今将与尔偕就学焉翌日躬请于清河
君君亦重违余之勤请巽辞以从曰虞夏商周之书
历代宝以为训昔尝学于斯文勉与诸君评之莫逆
于心可知也将布席以发论当闻善而相告好古博
卷一百 第 22b 页 WYG0506-0400b.png
雅与我同志者愿闻来学年月日太常博士文某白


  安先生文集序        虞 集

  晦庵集者诗文凡若干篇槁城安君敬仲之所作与
门人赵郡苏天爵之所辑录者也既缮写乃来告曰
昔容城刘静修先生得朱子之书于江南因以之溯
乎周邵程张之传以求达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之
说古所谓闻而知之者此其人欤闻其风而慕焉者
卷一百 第 23a 页 WYG0506-0400c.png
敬仲也与静修之居间数百里耳然而未尝见焉徒
因其门人乌叔备承问其说以为学则是敬仲之于
静修盖亦闻而知之者乎愿序而传焉嗟乎知之为
知有未易一概言者圣贤之道大矣世之豪杰能因
其才识之所至而知其所及者其人岂易得哉昔者
天下方一朔南会同缙绅先生固有得朱子之书而
尊信表章之者今其言衣被四海家藏而人道之其
功固不细矣而静修之言曰老氏者以术欺世而自
卷一百 第 23b 页 WYG0506-0400d.png
免者也阴用其说者莫不以一身之利害而节量天
下之休戚其终必至于误国而害民然而特立于万
物之表而不受其责焉而自以孔孟之时义程朱之
名理自居而人莫知夺之也观其考察于异端几微
之辨其精如此则其下视一世之苟且污浊者不啻
蠛蠓之细犬彘之秽岂不信然敬仲氏终身师慕之
则其所见何可量哉然静修门人尝有与余同为国
学官者从问其师说不予告也退而求诸其书见其
卷一百 第 24a 页 WYG0506-0401a.png
告先圣文曰因蚤躁狂若将有志中实脆屈未立已
颓揆厥无成实由贪懦时驰意去凛不自容顾念初
心恍焉如失观乎此言则静修道德之所至可见矣
噫吾道之大岂委靡不振卤莽依托者所可窃假于
斯哉其必有振世之豪杰而后可也以予观于国朝
混一之初北方之学者高明坚勇孰有过于静修者
哉诚使天假之年逊志以优入不然使得亲炙朱子
以极其变化充扩之妙则所以发挥斯文者当不止
卷一百 第 24b 页 WYG0506-0401b.png
是哉又尝求敬仲于其书矣其告先圣文曰追忆旧
闻卒究前业洒扫应对谨行信言馀力学文穷理尽
性循循有序发轫圣途以存诸心以行诸已以及诸
物以化于乡然则敬仲得于朱子之端绪平实切密
何可及哉诚使得见静修廓之以高明厉之以奋发
则刘氏之学不既昌大于时已乎惜乎静修既不见
朱子而敬仲又不获亲于静修二君子者皆未中寿
而卒岂非天乎予与敬仲年相若也少则持未成之
卷一百 第 25a 页 WYG0506-0401c.png
学以出及粗闻用力之要而血气尚衰凛然有不及
之叹视敬仲之蚤有誉于当世宁无慨然者乎若苏
生之拳拳于其师之遗书如此亦可见其取友之端
矣是皆予之所敬畏而感发者故题以为序也

  明

  赠太学生石大用序      陈敬宗

  大学生石大用蓟州丰润县人自邑庠登太学有年
处六馆诸生间恂恂谨饬惟强力植志务学不少自
卷一百 第 25b 页 WYG0506-0401d.png
衒故自祭酒司业以下皆不甚知其为人正统甲子
夏祭酒李先生坐困首木于太学三日不解炎暑蒸
郁先生耄昏不能胜大用蹙然号于众曰师犹父也
父师罹难而弟子奚忍坐视大用察众志不与己合
乃退去闭户疏奏恳请自代先生亟遣人止之弗听
同辈亦沮之大用奋然作色言朋友急难诗歌鹡鸰
况师乎亦弗听竟挟所奏走谒银台银台难之且惧
之以法大用曰生以义死亦以义何惧之有银台知
卷一百 第 26a 页 WYG0506-0402a.png
其不可抑遏遂以其请闻于上蒙并释之于是在廷
文武缙绅莫不叹息曰此前代之所仅有而近世之
所绝无者也争欲求识其面予闻唐德宗贞元十四
年国子司业阳城坐送薛约贬道州刺史太学生何
蕃季偿王鲁卿李谠等二百人顿首阙下请留城守
阙数日为吏遮抑不得上蕃等皆涕泣饯送立石纪
德集贤正字柳宗元致书蕃等贺之以为昔李膺嵇
康时太学诸生叩阙执诉仆谓讫千百年不可复见
卷一百 第 26b 页 WYG0506-0402b.png
乃在今日今大用卓卓如此予亦谓自蕃后讫千年
不可复见乃在今日也以蕃等伏阙数日卒不得通
与大用诚意悃愊能感动天听排释难困于时刻之
顷则其贤似有过古之人也夫师固不与于五伦而
五伦弗得弗明故于三事之道均焉凡天下之为师
为弟子莫不知有是道也而谓讫千百年不可复见
者盖以师之为教无实德弟子之为学无实心上下
名分依稀典故而已而于三事之道视之为虚器焉
卷一百 第 27a 页 WYG0506-0402c.png
固无怪其不可复见也先生秉仁迪义凡所以施教
于太学无非实德太学生恒三千人而陶铸醇懿涵
煦粹美者甚众大用至是发其所积奋勇不顾利害
惟义是蹈此固出于大用之素禀然亦先生训迪渐渍
之极致然也先生之于阳公大用之于蕃等皆可无
愧而凡天下之为师弟子者岂不亦有闻风而兴起
者哉是岁大用以书经显擢京闱乡试高等说者咸
以为积善理或然矣是用播诸歌咏以为后世名教
卷一百 第 27b 页 WYG0506-0402d.png
劝诗曰有伟石生义激于衷陈厥悃愊彻听宸聪帝
曰释兹复厥章服用显名教维新化育簪缨貂珰爰
及儒绅合词赞诵卓哉斯人棫朴菁莪多士攸同翘
楚错薪颖脱奏功惟初倡议众且望望爰播颂声能
弗泚颡三事道均云胡弗尊兹焉弗笃惭负圣门师
道岌圯延乎植之陶煦醇懿明效在兹左右高徒前
后国士众人之中大用崛起山有钜材群木蔽之贡
珍明堂公输忸怩天佑善类靡德弗报显擢高科斯
卷一百 第 28a 页 WYG0506-0403a.png
文有耀昌黎纪传集贤致书我作诗歌永扬令誉

  送同年光子英之任真定序   归有光

  余读史观项羽救赵诸侯兵军钜鹿下者十馀壁莫
敢纵兵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
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韩信以兵数万
东下井陉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与赵大战破
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楚威振天下及汉破楚垓
下以得淮阴侯而淮阴之功始此皆在今真定之境
卷一百 第 28b 页 WYG0506-0403b.png
尝欲一至观其战处而不可得真定本古中山国赵
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北略地其事固已伟矣典午之
南刘石慕容苻秦继起燕赵而慕容道明建国都于
此固亦一代之雄也唐自大历贞元以后强藩不制
而成德一军尤为骁悍天下视河北若回鹘吐蕃然
盖不为王土者百年宋因石晋失山后诸州则真定
遂与契丹为境其后金人陷两河二路寻亦不守而
国事不可为矣国家今为畿辅重地而太平二百年
卷一百 第 29a 页 WYG0506-0403c.png
议者以为其悲歌慷慨之习已大变于古而不知燕
赵之人出于其性然者独以朝廷威灵有所俛首畏
伏而终不能以帖然也盖古所谓骁悍不可制者其
平时未尝不俛首畏伏及其一旦激于其所不可忍
而骁悍之性乃得而见耳夫以中山之地为古豪杰
力战之区而奸雄窃据之所都唐失河北势日陵夷
宋没两路国遂南渡况今翼卫神京为万世帝王之
业此古京兆冯翊扶风之地非得良有司拊循教化
卷一百 第 29b 页 WYG0506-0403d.png
无以使安土乐业而壮国家之藩卫也今使驿之所
出兵调之所加坐派日增民生蹙耗甚矣而议者徒
思重三关之戍守烦边徼之供亿谓燕赵之民荏弱
屏息而可怵者亦未之思也栾城韩山童之事可以
鉴矣今制推府佐郡治狱然常为监御史之所委寄
而监御史实能制一方之命余以是为光君告焉君
与余同年进士今选为真定府推官者也奥学通才
为人聪明仁恕犴狱之事余无足以为君赘矣

卷一百 第 30a 页 WYG0506-0404a.png
  杨忠悯公集序        汪道昆

  嘉靖中大将军仇鸾主市议几误国杨忠悯力言其
谬不可鸾间入贬临洮无何族鸾召还忠悯忠悯则
又极言大学士严嵩不法状嵩主吏议傅上刑会县
官欲论他囚忠悯不免其后七年而嵩败嵩子世蕃
伏诛今上奉先帝遗诏恤诸直臣首忠悯先帝操下
廪廪其明日月其威雷霆两疏较若丹书闻者可立
辨已一不入则贬再不入则刑之何急也诸先后言
卷一百 第 30b 页 WYG0506-0404b.png
事者率皆骨鲠之臣要以得罪状而务尽言宜莫如
忠悯当忠悯抗疏岂不当先帝心无亦视将相若股
肱将藉之以奉社稷投鼠犹然忌器况社稷乎衣不
敝不新成股肱谓何耳故宁失药石无失股肱彼一
时也及庸人上变而鸾族谏者后至而籍嵩家藉第
令能言何有加于畴昔卒之一怒而罪无赦则忠悯
先入之日更而明雷伏而震其所由来者渐也夫兵
莫憯于志无论镆铘忠悯起牧竖间居常不忘沟壑
卷一百 第 31a 页 WYG0506-0404c.png
方其讨罪君侧其志不万死岂发哉纵彼反戈中之
业已剚刃于其腹然则忠悯所被其殷帝之含光邪
后之人言听而法行则镆铘之属也人谓忠悯以直
言死明主未之前闻即二氏歼曾何足以当忠悯夫
鸾跋扈嵩父子为邪忧在社稷忠悯以身当社稷身死
而社稷无忧得死所矣先帝不舍忠悯而卒用其言
死且不朽天王圣明犹将报恩地下忠悯岂虚语哉
初忠悯当大辟王元美抵嵩客说嵩会嵩党格客议
卷一百 第 31b 页 WYG0506-0404d.png
不行遂甘心忠悯元美从徐子与及诸郎哭忠悯郊
外治其丧严氏迹之螫诸哭郊外治丧者于是元美
首及难子与亦行乃今诏下九原二大夫递起元美
自魏为忠悯状籍其遗书传魏都子与分部汉阳则
以籍授孙汉阳传之楚余入楚子与属余序之当二
大夫哭忠悯时余在告往余欲为忠悯立传会有诏
录先帝故实亡敢侵官元美有良史才状备矣孙汉
阳为大宗伯公子余从忠悯元美后皆公门下士云

卷一百 第 32a 页 WYG0506-0405a.png
  孝友堂宴语序      鹿善继

  孝友堂者吾友孙君兄弟之所搆以觞客客就
诸大夫表阅之文而名之也堂岁集胜友不啻
如云戊午仲冬之集则长君崇我之立嗣也昆玉
四人长崇我次相我次钟元次思皇今嗣崇我
者钟元之幼子望雅也崇我未嗣诸弟欲推以嗣
之者心所同也而独取钟元幼子者以钟元方歌
鼓盆幼子失恃而徐嫂愿为之母也幼子失母而
卷一百 第 32b 页 WYG0506-0405b.png
得母崇我乏嗣而得嗣钟元得遂其嗣兄之心而
相我思皇于兄若弟若侄三处系情一朝释然所
称一事而众美具也墓侧六载草木尽枯四君
所同也钟元君苦节凌霜昆仲嘉与共为固穷
则弟有志而兄所成也即今之立嗣兄为弟耶
弟为兄耶总之互相为而非各自为也天下事
相为则治自为则乱故四君懿美未易更仆即立
嗣一端亦见全体也

卷一百 第 33a 页 WYG0506-0405c.png
  本朝

  畿辅人物志序          王崇简

  畿辅人物志徵君孙北海先生所论著也先生自予告
归第闭门养重拥万卷书搜讨古人予时一过之深
堂萝径之中几榻萧然图书在列未尝不相对忘反
复营退谷于西山当松粒春新柿林霜老先生携笈
其间辄经时月数年如一日也撰述既多以斯志属
予序之予既得卒业而叹曰此非先生閒居自适之
卷一百 第 33b 页 WYG0506-0405d.png
作乎抑何义正而例严也止于几辅以其近而易稽
断自明初不事久远而不可考其有书有不书不以
所不知而失实也昔龙门著史记所称尝过某处见
长老云云或称予于某善故得闻之予于某之子之
孙善之类皆据其实而书之以传信昔者先生出宰
大邑入为谏官留心人物咨诹中外之间其公卿大
夫贤否是非之实与夫前哲流风遗事之在人耳目
者皆日属月累而识之今复博综前人所载以及章
卷一百 第 34a 页 WYG0506-0406a.png
奏志表诸文或得诸后昆遗裔之所传说详论约取
俾其人瑕瑜不相掩虽贵显而无称不以录有一言
一行之可传即山泽布衣之伦汲汲焉采之而不遗
呜呼时代迁流昔之人得丧毁誉久而不传或传而
讹易世而后浸以零落有不能知其姓字者况乎是
非之隐邪正之微乎记事之书盖可少乎哉先生之
勤勤斯志亦惧其久而失实湮没而不可复求也其
于甲申之变寇偪城下守禦之策百僚不得与闻独
卷一百 第 34b 页 WYG0506-0406b.png
二三阉人哃喝要挟遂致君崩国丧此先生之所见而
知之尤不能已于欷歔太息而三致意者焉予以为
斯志也非惟可以藏之名山大壑之间方当

  圣天子博览典故嘉意于前世将立一代之史旁罗遗乘
取其因人而可以知其事因事而可以论其世闻见
真而鉴戒正者莫善于此矣以之备纂述成全史所
益固不大哉岂独为先生閒居论著以自适之书与

  杨忠悯先生家训序      刁 包

卷一百 第 35a 页 WYG0506-0406c.png
  尝读魏郑公传而深有感于良臣忠臣之分也忠悯
杨先生所遭遇者圣明也而乃同龙逢比干不获为
良臣尚论者未尝不悲其遇而怜其才陈几亭曰国
朝人才自王文成而外莫若杨忠悯噫知人哉虽然
几亭之知先生也以才愚之知先生也以学学以济
才然后临大事而不乱盖徵诸家训矣家训者先生
临命之前一日援笔直书以训其家者也方是时系
徽墨而寘丛棘明知旦夕人耳而从容暇豫为忠臣
卷一百 第 35b 页 WYG0506-0406d.png
若无以异于为良臣岂非其学有大过人者与先生
之学本苑洛韩先生韩先生远祖横渠近宗泾野其
学得关中嫡派在留都为大司马时先生以属吏北
面焉其于朝闻夕可之道讲习盖有日矣夫朝闻夕
可其道莫著于易系辞云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此太极图所为以此终篇者也先生从苑洛先生受
乐书而知六律之理与八卦相通遂妙契乎始终之
旨始若终岂有他哉生死而已矣生若死岂有他哉
卷一百 第 36a 页 WYG0506-0407a.png
昼夜而已矣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是故可生亦可死
其从容暇豫为忠臣无以异于为良臣者有以也然
则天假之年先生之学何必不媲美文成而岂徒以
其才与之相颉颃哉昔文信国凛凛大节日星为昭
而吊古者未免以夷齐之志掩程朱之学愚于斯文
正统中备言之先生成孔之仁取孟之义与信国异
世合符人皆知之至于渊源所自则未之或知也故
特表而出之使天下后世知先生一代才人亦一代
卷一百 第 36b 页 WYG0506-0407b.png
学人也先生有孙讳远条字蕃升英年称选士克世
其家常繇金容诣祁出家训问序言愚于先生曾孙
为十世之好义不可辞故因几亭陈先生之言而进


  杨妇贞烈序         刁 包

  杨氏妇徵君先生之仲女也归范阳杨士弘丙子城
陷率其子若女暨乳母王氏投井死或以贞名或以
烈名表其实也然则贞与烈异乎曰否贞固所以烈
卷一百 第 37a 页 WYG0506-0407c.png
也贞之说莫备于易而发明妻道则专在坤卦坤之
彖曰利牝马之贞又曰安贞吉杨氏妇能以贞为安
故不以井为危其烈烈而死不泯泯而生也岂非牝
马柔顺健行之义乎吾尝仰稽六经春秋诗节妇各
一若烈妇则诗不经见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惟宋
伯姬一人而已伯姬死于火杨氏死于水或以此疑
于贞吉之说是又不然何也圣人以道义配吉凶妇
得正而毙何吉如之若亏体辱亲凶莫甚焉是故贞
卷一百 第 37b 页 WYG0506-0407d.png
然后烈烈然后吉趋吉避凶之道可以观矣虽然文
姬辱蔡氏中郎以失身倡也杨妇光孙氏徵君以守
身倡也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
之吾于训女亦云

  故太傅孙文正公集序     魏象枢

  传谓颂诗读书论世三者于尚友古人之法备矣然
必其人之文若行有足以为法传世者始从而歌咏
之玩索之流连不能去怀往复不忍释手咨嗟凭吊
卷一百 第 38a 页 WYG0506-0408a.png
之下寤寐羔墙之间彷佛其人正襟端坐伸纸急书
与夫侃侃言天下事也虽相去几千百载如或见之
矧近在数十年中时地非远隔也高山景行又当何
如乎余蚤岁即稔闻故太傅恺阳孙先生名时于碑
版中见所为诗古文词窃自念曰此特其一脔顾安
得全鼎而尝之迨释褐登朝先生已驾寻虹长往垂
十年所先生浩气虽无日不流行天壤至欲求其遗
文如曩所谓全鼎者杳不可得又自念曰岂兵燹之
卷一百 第 38b 页 WYG0506-0408b.png
馀残阙无存耶抑其家人欲秘为藏书耶否则其子
孙或无力表章之耶倘亦余偶未之见也我

  国家褒忠之典不遗往代如甲申死事诸臣

  赐谥

  予祭尤千古旷典又常下购书之

  诏以备采择如先生所撰著要皆馆阁时经世垂教之言
讵同草莽之管窥蠡测者比且今海内澄平凡名山
其人之鸿文奥论当与孔壁汲冢渐次以出无宁先

卷一百 第 39a 页 WYG0506-0408c.png
  生遗稿终销沉于断碣焦梨已哉及余得请里将母
又十年所无何苫块馀息中公孙太学□自高阳寄
声不孝曰从来乞言难为先公乞言尤难若夫品行
事业文章其人一出于真而不获其言以光先集是
□生平一大阙失也惟先生序之余未敢任又越三
年所余罢读礼乃出所寄家刻五种详披阅焉得睹
大学士李坦园先生所搆先生全集续集两序始豁
然曰曩固谓尝厥一脔兹即非全鼎其鼎中之椒馨
卷一百 第 39b 页 WYG0506-0408d.png
津津有味乎其言之也计公先后著述亡虑数百卷
其得梓者卷仅五十许披览太学所续上下二卷若
序记志诔及杂著之微言绪论藻语韵辞与古风近
体诸诗靡不本英分摅雄才即文章寓经济无只字
单句不高步古作者之林而究无泥乎古者是乃深
于古今是以髣髴先生全集或庶几有当于万一然
余固犹执一脔以概全鼎且终未敢任属序意也嗟
乎先生身历将相珰焰方炽独有以折其气叉不附
卷一百 第 40a 页 WYG0506-0409a.png
东林介然孤立以身系一代安危三十馀年孟氏所谓豪
杰非欤余谬于颂诗读书之馀论及其世如此馀详具
孙徵君所为墓志与大学士魏柏乡先生所撰墓表中

  重修鹿忠节祠序       张 岊

  前读定兴志载忠节祠祀太常伯顺先生也再读徵
君昔年建祠小引云以静修养高尚志之心蹈椒山
杀身成仁之事两言可尽先生矣吾乡自文靖而后
斯学中绝越二百有馀年先生生于江村德邻相距
卷一百 第 40b 页 WYG0506-0409b.png
可四十馀里深慨夫子臣弟友之道遭蚀而晦名教
不大著于时起而修明以倡导之爰著四书说约一
编直进而探源洙泗俾后之读是书者身体而力行
则升堂入室兹有阶矣绍往开来攸赖不在河津新
建之后也先生没后迄今五十馀载祠亦中圯有心
者能无对茂草而陨涕乎安可不大启其宇以矜式
夫诸大夫国人也哉噫嘻是祠也盖昔之创之者因
忠节今之葺之也由理学忠节之表章其褒嘉在一
卷一百 第 41a 页 WYG0506-0409c.png
时在朝廷理学之尊崇其渊源在万世在吾儒也凡
我同人身子臣弟友之伦岂可不为子臣弟友之道
惜为子臣弟友之道惜乌得不重念夫修明倡导之
人将矻矻焉欲升之堂欲入之室而忍荆棘夫门墙
也欤幸今先生之曾孙宾追念前徽不匮孝思同人
推之操持其事而谋丹雘之嗟嗟斯轮斯奂吾辈之
责也若夫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奚藉于是

  孙北海近刻序        李光地

卷一百 第 41b 页 WYG0506-0409d.png
  余始读书翰林问旧人旧事于师友间或告之曰此
地北海孙先生前朝遗献也年八十矣而论道著书
不息子其见之乎先生与蔚州环极魏公厚余于是
修后辈礼从公谒见望其神气清健如五六十岁人
独两耳偏塞然有所问叩辄酬酢如应响盖所谓能
以目听者古之真人与先生在前代遍友天下士所
与深契则刘念台黄石斋蒋八公数人尔故余之假
归也先生以书送之曰某平生师友尽在闽中谓黄
卷一百 第 42a 页 WYG0506-0410a.png
蒋也顾明之季年学无师法横骛别驱议论大驳其
宗指皆与程朱相抵排虽刘黄诸君子不免先生独
断然以洛闽为宗寻其厉阶戎首以为异学蜂兴姚
江倡之也故于伯安学术言行擿抉批绳无所假借
晚于诸经皆有著述而断断然朱子是翼曰吾翼朱
者所以翼孔也

  畿内学者其后如魏柏乡张武承皆能确守朱学柏乡
尽读宋人书而武承攘斥馀姚不遗馀力其端皆自
卷一百 第 42b 页 WYG0506-0410b.png
先生发之余视学时其孙琰以教职日进见慨念前
辈期待之敦喟然怀旧又十馀年以其家刻请序适

  圣天子昌明正学之会而邦畿首善之区诸君子殆应候
之先声而先生尤为剥尽之硕果余固亦受

  天子之道化而与闻于斯者于是乎书



  畿辅通志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