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0504-03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十九
山
河间府
万春山 献县东十里
桃林花放烂如铺锦(府志)
云台山 献县东南十五里
白草山 献县北十八里
畿辅通志卷十九
山
河间府
万春山 献县东十里
桃林花放烂如铺锦(府志)
云台山 献县东南十五里
白草山 献县北十八里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0504-0376b.png
三山皆高陵一望数十里
建成山 在献县
汉以此名县高祖封曹参为建成侯又封吕泽为
建成侯又公沙穆尝居建成山依林阻为室(畿辅旧志)
天胎山(一名天台山) 东光县南十里临靳河亦名小天
台山
东光有天胎山(隋书地理志)
小天台山在东光县界(寰宇记)
建成山 在献县
汉以此名县高祖封曹参为建成侯又封吕泽为
建成侯又公沙穆尝居建成山依林阻为室(畿辅旧志)
天胎山(一名天台山) 东光县南十里临靳河亦名小天
台山
东光有天胎山(隋书地理志)
小天台山在东光县界(寰宇记)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0504-0376c.png
青山 东光县西北三十里又土山在青山西十五
里
青山又鲁阳山俱在县境皆冈陇之属今皆湮废
(县志)
金沙岭 任邱县东四十里东西绵亘数十里隐约
蜿蜒如见如伏其岭断处细沙流出如金星故名
欢喜岭 故城县西三里
白马峰 任邱旧志在县境内其状类马今失其处
里
青山又鲁阳山俱在县境皆冈陇之属今皆湮废
(县志)
金沙岭 任邱县东四十里东西绵亘数十里隐约
蜿蜒如见如伏其岭断处细沙流出如金星故名
欢喜岭 故城县西三里
白马峰 任邱旧志在县境内其状类马今失其处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0504-0376d.png
桂岩 任邱旧志县西北深邃如巨室多桂木相传
为献王子读书所今失其处
卢师谷 景州东
天津府
条山 沧州北三里
大台山(一作大台山) 南皮县北
南皮有大小台山(金史地理志)
大台山隐隐隆隆起伏断续为一方胜槩(河间府志)
为献王子读书所今失其处
卢师谷 景州东
天津府
条山 沧州北三里
大台山(一作大台山) 南皮县北
南皮有大小台山(金史地理志)
大台山隐隐隆隆起伏断续为一方胜槩(河间府志)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0504-0377a.png
小台山 在大台山东北
箧山 盐山县东南二十馀里
浮水东径箧山北魏氏土地记曰高城东北五十
里有箧山长七里(水经注)
箧山一名峡山(寰宇记)
盐山 盐山县东南八十里
阔山 盐山县东南九十里通志作阁山河间旧志
作关山
箧山 盐山县东南二十馀里
浮水东径箧山北魏氏土地记曰高城东北五十
里有箧山长七里(水经注)
箧山一名峡山(寰宇记)
盐山 盐山县东南八十里
阔山 盐山县东南九十里通志作阁山河间旧志
作关山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0504-0377b.png
此山及盐山并低小无峰峦树木(郡国县道记)
骝山(一名小山) 盐山县东北七十里跨山东海丰县界
老乌山 在庆云县
无棣县有老乌山(寰宇记)
起县治东南由学宫跨文运井左缘城址蜿蜒一
里馀至于鬲津北岸(县志)
中山 青县南二里
西山 青县西南五里山高峻而其顶平衍
骝山(一名小山) 盐山县东北七十里跨山东海丰县界
老乌山 在庆云县
无棣县有老乌山(寰宇记)
起县治东南由学宫跨文运井左缘城址蜿蜒一
里馀至于鬲津北岸(县志)
中山 青县南二里
西山 青县西南五里山高峻而其顶平衍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0504-0377c.png
长城岭 庆云县南四十里
势如冈陵旧志为齐长城或云夏禹所筑九河故
堤(河间旧志)
卧龙冈 庆云县东二里在鬲津河中蜿蜒数里若
卧龙然
正定府
海山 获鹿县东五里下有穴水常不竭
横山 获鹿县东南十二里
势如冈陵旧志为齐长城或云夏禹所筑九河故
堤(河间旧志)
卧龙冈 庆云县东二里在鬲津河中蜿蜒数里若
卧龙然
正定府
海山 获鹿县东五里下有穴水常不竭
横山 获鹿县东南十二里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0504-0377d.png
玉山 获鹿县南三十里其石粹白无瑕
屏风山 获鹿县西南三十里高数百仞宛若屏风
为一郡之胜形如卧虎一名虎山
牛山 获鹿县西一里上有双井四时不竭
抱犊山 获鹿县西八里
旧名蓖山汉书韩信伐赵吏人持赤帜从间道登
蓖山而望即此后魏葛荣之乱民有不从者于此
抱犊而死因改今名(畿辅通志)
屏风山 获鹿县西南三十里高数百仞宛若屏风
为一郡之胜形如卧虎一名虎山
牛山 获鹿县西一里上有双井四时不竭
抱犊山 获鹿县西八里
旧名蓖山汉书韩信伐赵吏人持赤帜从间道登
蓖山而望即此后魏葛荣之乱民有不从者于此
抱犊而死因改今名(畿辅通志)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0504-0378a.png
海螺山 获鹿县西十里其北为莲花山下有白鹿
泉隋因以名县
奇石山 获鹿县西北二里怪石峻起县之镇山也
虎山 在获鹿县东北七里其势雄峙又名虎峰
大翮山 在获鹿县
鹿泉县有大翮山(隋图经)
剑山 井陉县东十里其形似剑
神山 井陉县东五十里上有古山神祠
泉隋因以名县
奇石山 获鹿县西北二里怪石峻起县之镇山也
虎山 在获鹿县东北七里其势雄峙又名虎峰
大翮山 在获鹿县
鹿泉县有大翮山(隋图经)
剑山 井陉县东十里其形似剑
神山 井陉县东五十里上有古山神祠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0504-0378b.png
城山(一名障城山) 井陉县东南三十里
金末太宗以德裕使正定其地悉平诏赐井陉北
障城田(元史焦德裕传)
射垛山 井陉县东南六十里秦将王剪伐赵下井
陉于此射垛
鸾台山 井陉县东南七十里
隋文帝邀其女妙阳公主驻跸于此(名胜志)
苍岩山 井陉县西南七十里层峦耸翠高出云表
金末太宗以德裕使正定其地悉平诏赐井陉北
障城田(元史焦德裕传)
射垛山 井陉县东南六十里秦将王剪伐赵下井
陉于此射垛
鸾台山 井陉县东南七十里
隋文帝邀其女妙阳公主驻跸于此(名胜志)
苍岩山 井陉县西南七十里层峦耸翠高出云表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0504-0378c.png
中有石泉虽旱不竭
百华山 井陉县西十里
大台山 井陉县西北二十里亦名五峰山
观音坨山 井陉县北四十里
井陉山 井陉县东北五十里与获鹿县接界
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汉书陈馀传)
陉山在井陉县东南八十里(元和志)
河北道名山曰井陉(唐十道志)
百华山 井陉县西十里
大台山 井陉县西北二十里亦名五峰山
观音坨山 井陉县北四十里
井陉山 井陉县东北五十里与获鹿县接界
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汉书陈馀传)
陉山在井陉县东南八十里(元和志)
河北道名山曰井陉(唐十道志)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0504-0378d.png
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山视如井故
名井陉亦名铏山(寰宇记)
穆天子传猎于铏山之西河铏山即陉山也其险
为河北河东关要(县志)
团尖山 井陉县北六十里峰圆而锐
云凤山 井陉县东北四十里山势回翔有险可恃
元末土人保此曰凤山砦
仙翁山 井陉县东北四十里相传张果尸解处上
名井陉亦名铏山(寰宇记)
穆天子传猎于铏山之西河铏山即陉山也其险
为河北河东关要(县志)
团尖山 井陉县北六十里峰圆而锐
云凤山 井陉县东北四十里山势回翔有险可恃
元末土人保此曰凤山砦
仙翁山 井陉县东北四十里相传张果尸解处上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0504-0379a.png
有紫云洞
离隔山 在井陉县
井陉有离隔山(唐书地理志)
神岩山 元氏县西南十里
盘龙山 元氏县西二十三里
无极山 元氏县西三十五里
汉置无极县取此上有无极神祠并汉时封号𨽻
书碑刻(明统志)
离隔山 在井陉县
井陉有离隔山(唐书地理志)
神岩山 元氏县西南十里
盘龙山 元氏县西二十三里
无极山 元氏县西三十五里
汉置无极县取此上有无极神祠并汉时封号𨽻
书碑刻(明统志)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0504-0379b.png
三公山 元氏县西七十里县界六名山之一
石溜山 元氏县西北二十五里岩石环列旁有长
溪回绕下注深壑可引以溉又湖山在县西北三
十里
灵山 元氏县西北三十里与封龙无极并峙
元氏县有灵山(唐书地理志)
长山 元氏县西北四十里顶有石墙围砌可容万
人南麓有长山泉其相接者曰黄山与封龙山隔
石溜山 元氏县西北二十五里岩石环列旁有长
溪回绕下注深壑可引以溉又湖山在县西北三
十里
灵山 元氏县西北三十里与封龙无极并峙
元氏县有灵山(唐书地理志)
长山 元氏县西北四十里顶有石墙围砌可容万
人南麓有长山泉其相接者曰黄山与封龙山隔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0504-0379c.png
溪相对又西北十里曰白石山
无极以下诸山与封龙山皆冈脉相接所谓县境
六名山也东汉光和中俱锡以封号载在祀典(县志)
白羊山 元氏县西北四十五里连接封龙
封龙山 元氏县西北五十里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王军取石邑封龙(史记)
永嘉三年石勒寇常山安北将军王浚使鲜卑骑
救之大破勒于飞龙山(晋书怀帝纪)
无极以下诸山与封龙山皆冈脉相接所谓县境
六名山也东汉光和中俱锡以封号载在祀典(县志)
白羊山 元氏县西北四十五里连接封龙
封龙山 元氏县西北五十里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王军取石邑封龙(史记)
永嘉三年石勒寇常山安北将军王浚使鲜卑骑
救之大破勒于飞龙山(晋书怀帝纪)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0504-0379d.png
元氏有封龙山(唐书地理志)
封龙河北之名山(唐十道志)
元氏西北有封龙山山势如伏龙欲飞举状旧名
飞龙山唐改今名李公绪为记(山堂肆考)
上有华盖螺峰玉石狮子诸峰又金榆山枓障山
在封龙山修真观前左右对峙(畿辅旧志)
峰峦泉石回环错列称为奇胜其最著者为龙首
熊耳华盖诸峰(县志)
封龙河北之名山(唐十道志)
元氏西北有封龙山山势如伏龙欲飞举状旧名
飞龙山唐改今名李公绪为记(山堂肆考)
上有华盖螺峰玉石狮子诸峰又金榆山枓障山
在封龙山修真观前左右对峙(畿辅旧志)
峰峦泉石回环错列称为奇胜其最著者为龙首
熊耳华盖诸峰(县志)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0504-0380a.png
九女山 元氏县西北五十里以九峰并列而名
磨盘山 元氏县西北七十里顶平圆如磨
楸山 灵寿县西七十里山多楸树故名
凤凰石山(一名鲁柏山) 在楸山东
两山夹峙有口可通谓之龙门口绝顶有石屹如
飞凤(畿辅旧志)
佛护山 灵寿县西北七十五里又县西北八十里
有浸山百里有沙岭山
磨盘山 元氏县西北七十里顶平圆如磨
楸山 灵寿县西七十里山多楸树故名
凤凰石山(一名鲁柏山) 在楸山东
两山夹峙有口可通谓之龙门口绝顶有石屹如
飞凤(畿辅旧志)
佛护山 灵寿县西北七十五里又县西北八十里
有浸山百里有沙岭山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0504-0380b.png
朱山 灵寿县西北九十里上有寨场一名石疃山
灵寿有石疃山小而峻三面削绝惟南面稍可跻
陟一名五岳山又名五台山有五峰在县西北有
袈裟水出焉(寰宇记)
大吃水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其北又有小
吃水山
银洞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三十里旧时产矿处
沟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三十里
灵寿有石疃山小而峻三面削绝惟南面稍可跻
陟一名五岳山又名五台山有五峰在县西北有
袈裟水出焉(寰宇记)
大吃水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其北又有小
吃水山
银洞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三十里旧时产矿处
沟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三十里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0504-0380c.png
山形峭拔下有石洞形如狮子水从口出味甘而
清近山居民资焉(畿辅旧志)
石佛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一十里
四岭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三十里四面皆险北接
阜平县界其东南十里又有六岭山六岭相连
滴水塘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三十里麓有石洞泉
出其中
墨黑驼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九十里
清近山居民资焉(畿辅旧志)
石佛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一十里
四岭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三十里四面皆险北接
阜平县界其东南十里又有六岭山六岭相连
滴水塘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三十里麓有石洞泉
出其中
墨黑驼山 灵寿县西北一百九十里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0504-0380d.png
文山 灵寿县北六十里上有周文王庙
雷奎山 平山县东二十里有两峰对峙
窦山 平山县东南八里相传唐时窦建德常屯兵
于此
开花山 平山县东南八里许
光禄山 平山县南十里上有后唐所封金紫光禄
大夫祠即山神封爵山势巃嵷南拱邑治
庐山 平山县西五十里
雷奎山 平山县东二十里有两峰对峙
窦山 平山县东南八里相传唐时窦建德常屯兵
于此
开花山 平山县东南八里许
光禄山 平山县南十里上有后唐所封金紫光禄
大夫祠即山神封爵山势巃嵷南拱邑治
庐山 平山县西五十里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0504-0381a.png
觉山 平山县西六十里连接太行诸峰周回百馀
里高入云汉
房山 平山县西北
元和三年进幸赵祠房山于灵寿(后汉书章帝纪)
在今恒州房山县西北俗名王母山上有王母祠
(后汉书章帝纪注)
在县西北五十里亦曰西山(元和志)
林山 平山县二十里东西两峰对峙亦名林峰有
里高入云汉
房山 平山县西北
元和三年进幸赵祠房山于灵寿(后汉书章帝纪)
在今恒州房山县西北俗名王母山上有王母祠
(后汉书章帝纪注)
在县西北五十里亦曰西山(元和志)
林山 平山县二十里东西两峰对峙亦名林峰有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0504-0381b.png
石横出丈许下视百馀丈
鹿驼山 阜平县东五十里山北为王快寨南即王
快镇也
陈摊庄山 阜平县南三十里山径盘折路通灵寿
大派山 阜平县西北五里以派水所径而名又东
为小派山
大茂山 阜平县东北七十里接曲阳县界即恒山
之岭一名神尖石晋与契丹分界处今阜平曲阳
鹿驼山 阜平县东五十里山北为王快寨南即王
快镇也
陈摊庄山 阜平县南三十里山径盘折路通灵寿
大派山 阜平县西北五里以派水所径而名又东
为小派山
大茂山 阜平县东北七十里接曲阳县界即恒山
之岭一名神尖石晋与契丹分界处今阜平曲阳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0504-0381c.png
唐县庆都皆缘大茂之麓
常岑半属契丹以大茂分脊为界(梦溪笔谈)
北山 阜平县东北山岭盘互县境诸川多发源于
此又县东三里有醒悟山东北三里有玉芝山皆
高峻
柏山 行唐县西四十里上有古柏
昆山 行唐县西北四十里
箕山 行唐县西北五十里其西为牛饮山
常岑半属契丹以大茂分脊为界(梦溪笔谈)
北山 阜平县东北山岭盘互县境诸川多发源于
此又县东三里有醒悟山东北三里有玉芝山皆
高峻
柏山 行唐县西四十里上有古柏
昆山 行唐县西北四十里
箕山 行唐县西北五十里其西为牛饮山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0504-0381d.png
双岭山 行唐县西北八十里以双岭并峙而名其
西曰龟山又西山在县西七十里
缶山 行唐县北三十里上有龙祠旱祷多应
玉女山 行唐县北三十六里
行唐有玉女山(金史地理志)
团山 行唐县北六十五里又黑山在县西北五十
里其南五里曰伏山
五马山 赞皇县东十里上有五马石因名岩隙出
西曰龟山又西山在县西七十里
缶山 行唐县北三十里上有龙祠旱祷多应
玉女山 行唐县北三十六里
行唐有玉女山(金史地理志)
团山 行唐县北六十五里又黑山在县西北五十
里其南五里曰伏山
五马山 赞皇县东十里上有五马石因名岩隙出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0504-0382a.png
泉甚甘美名白马泉
建炎二年武功大夫和州防禦使马扩奔正定五
马山砦聚兵即此(宋史高宗纪)
粟堆山 赞皇县东南十五里以形如委粟故名
赞皇山 赞皇县西南二十里高百馀丈
癸丑至房子登赞皇山(穆天子传)
房子赞皇山注在县西南六十里(后汉书郡国志)
山在县东南二十六里隋因名县(元和志)
建炎二年武功大夫和州防禦使马扩奔正定五
马山砦聚兵即此(宋史高宗纪)
粟堆山 赞皇县东南十五里以形如委粟故名
赞皇山 赞皇县西南二十里高百馀丈
癸丑至房子登赞皇山(穆天子传)
房子赞皇山注在县西南六十里(后汉书郡国志)
山在县东南二十六里隋因名县(元和志)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0504-0382b.png
太行山 赞皇县西八十里层峦叠嶂延袤一带县
境诸山皆其交垄也
四望山 赞皇县西北二十里山高耸登临可以望
远
坛山 赞皇县东北十五里高百馀丈上有避暑台
金马山 新乐县北本名马家冈为一邑主山
茅山 新乐县西北高仅二丈许卷石错杂天晴有
光气
境诸山皆其交垄也
四望山 赞皇县西北二十里山高耸登临可以望
远
坛山 赞皇县东北十五里高百馀丈上有避暑台
金马山 新乐县北本名马家冈为一邑主山
茅山 新乐县西北高仅二丈许卷石错杂天晴有
光气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0504-0382c.png
童山 新乐县西北二十馀里曲阳县南二十里一
名见龙山山高数仞绵亘数里下有小溪萦带流
入沙河
隋图经新乐县有黄山出细石愞白可为器物后
讹为童山(名胜志)
鼓城山 晋州西五里即废鼓城县相传春秋时鼓
子所居之地隋因以名县今有土阜是其遗址
无极山 无极县西南二十里
名见龙山山高数仞绵亘数里下有小溪萦带流
入沙河
隋图经新乐县有黄山出细石愞白可为器物后
讹为童山(名胜志)
鼓城山 晋州西五里即废鼓城县相传春秋时鼓
子所居之地隋因以名县今有土阜是其遗址
无极山 无极县西南二十里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0504-0382d.png
山脉自元氏县封龙无极诸山而来山不甚高而
冠以无极之名亦以由此而西太行绵亘大山长
谷邈无穷尽也(县志)
土山 藁城县西南二十五里
本春秋宜安故城冈阜崛起因名(名胜志)
割髭岭 井陉县东五十里与元氏县接界中有径
通井陉
光武略河北驻跸元氏尤来大抢之徒皆割髭变
冠以无极之名亦以由此而西太行绵亘大山长
谷邈无穷尽也(县志)
土山 藁城县西南二十五里
本春秋宜安故城冈阜崛起因名(名胜志)
割髭岭 井陉县东五十里与元氏县接界中有径
通井陉
光武略河北驻跸元氏尤来大抢之徒皆割髭变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0504-0383a.png
帽由此遁去岭因以名(县志)
石墙岭 井陉县东南八十里悬崖险峻有路仅通一线
两下岭 井陉县西三十里山脊隆起东西陡削如
墙壁然
青石岭 井陉县北三十五里上产青石
鹿耳岭 井陉县北四十里
青泉岭 井陉县东北三十五里本名叱日岭
石墙岭 井陉县东南八十里悬崖险峻有路仅通一线
两下岭 井陉县西三十里山脊隆起东西陡削如
墙壁然
青石岭 井陉县北三十五里上产青石
鹿耳岭 井陉县北四十里
青泉岭 井陉县东北三十五里本名叱日岭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0504-0383b.png
唐景福三年春晋攻天长军王镕出兵救之败于
叱日岭晋军遂出井陉(五代史杂传)
金珠岭 井陉县东南七十里
横山岭 灵寿县西北八十里
长冈岭 灵寿县北十五里突起一山盘亘甚远
圣佛岭 灵寿县北五十里
黄安岭 平山县西南一百四十里
车道岭 平山县西三十里山厓积石不生草木下
叱日岭晋军遂出井陉(五代史杂传)
金珠岭 井陉县东南七十里
横山岭 灵寿县西北八十里
长冈岭 灵寿县北十五里突起一山盘亘甚远
圣佛岭 灵寿县北五十里
黄安岭 平山县西南一百四十里
车道岭 平山县西三十里山厓积石不生草木下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0504-0383c.png
有深川鸟道盘曲
分水岭 平山县西一百五十里五台太行之水于
此分流东西故名
神堂岭 平山县西二百里一名神堂关
陡岭 平山县西北二百六十里山势陡峻不可登
陟
孙子岭 阜平县东南二十里
县境诸山皆从恒岭分支此岭仰视大茂山拱列
分水岭 平山县西一百五十里五台太行之水于
此分流东西故名
神堂岭 平山县西二百里一名神堂关
陡岭 平山县西北二百六十里山势陡峻不可登
陟
孙子岭 阜平县东南二十里
县境诸山皆从恒岭分支此岭仰视大茂山拱列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0504-0383d.png
如儿孙因名俗讹为孙膑所居又白蛇岭在县南
六十里
鞍子岭 阜平县西三十里
杨川岭 行唐县西北一百二十里
郜河之源出此又县西北八十里有红蛇岭(旧志)
铁脚岭 赞皇县东南十二里高险崎岖艰于登陟
因名元至正中邑令武纪稍凿平之以便行者
十八盘岭 赞皇县西六十里山势嵯峨林木郁茂
六十里
鞍子岭 阜平县西三十里
杨川岭 行唐县西北一百二十里
郜河之源出此又县西北八十里有红蛇岭(旧志)
铁脚岭 赞皇县东南十二里高险崎岖艰于登陟
因名元至正中邑令武纪稍凿平之以便行者
十八盘岭 赞皇县西六十里山势嵯峨林木郁茂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0504-0384a.png
中有小径萦纡上下凡十八盘
黄沙岭 赞皇县西北七十里槐水源出此盖即寰
宇记所谓黄石山也
孔子岭 赞皇县赞皇山
赞皇有孔子岭(隋书地理志)
孔子岭有石室宽博其下有石相拒状若楹柱室
内有石人象类执卷故名
九女峰 赞皇县西南七十里相传有九女修炼于
黄沙岭 赞皇县西北七十里槐水源出此盖即寰
宇记所谓黄石山也
孔子岭 赞皇县赞皇山
赞皇有孔子岭(隋书地理志)
孔子岭有石室宽博其下有石相拒状若楹柱室
内有石人象类执卷故名
九女峰 赞皇县西南七十里相传有九女修炼于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0504-0384b.png
此
孟尝冈 元氏县西十八里两冈横亘中通一线曰
鸡鸣道口相传孟尝君度关处
白马冈 灵寿县东八里
卧龙冈 栾城县东八里
盘曲如卧龙状冈畔有浪头邱高二丈馀上立五
岳四渎庙
白佛图 平山县西南里许又赤砂冈在县西十五
孟尝冈 元氏县西十八里两冈横亘中通一线曰
鸡鸣道口相传孟尝君度关处
白马冈 灵寿县东八里
卧龙冈 栾城县东八里
盘曲如卧龙状冈畔有浪头邱高二丈馀上立五
岳四渎庙
白佛图 平山县西南里许又赤砂冈在县西十五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0504-0384c.png
里土石皆赤
黄冈天相岭抱儿石俱在境内见宋书(名胜志)
百陵冈 赞皇县东
百陵冈在县东十里赵郡李氏别业在此(元和志)
黄龙冈 无极县东二十里广二百步高二丈土色
黄盘绕如龙
蝇子岩 井陉县东南四十五里
千佛岩 井陉县南四十里高三百馀丈两壁镌千
黄冈天相岭抱儿石俱在境内见宋书(名胜志)
百陵冈 赞皇县东
百陵冈在县东十里赵郡李氏别业在此(元和志)
黄龙冈 无极县东二十里广二百步高二丈土色
黄盘绕如龙
蝇子岩 井陉县东南四十五里
千佛岩 井陉县南四十里高三百馀丈两壁镌千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0504-0384d.png
佛像
大砦岩 赞皇县西南十八里
障石岩 赞皇县西南一百十里上有石乳泉
牛口峪 井陉县东南七十里窦建德与唐兵战此
青草峪 元氏县西八十里
石佛峪 灵寿县西北一百十里
南容村邱 栾城县南有三村并峙高四丈有馀
彪家村 栾城县西三里高二丈馀
大砦岩 赞皇县西南十八里
障石岩 赞皇县西南一百十里上有石乳泉
牛口峪 井陉县东南七十里窦建德与唐兵战此
青草峪 元氏县西八十里
石佛峪 灵寿县西北一百十里
南容村邱 栾城县南有三村并峙高四丈有馀
彪家村 栾城县西三里高二丈馀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0504-0385a.png
龙居洞 井陉县东三十里岁旱祷雨于此
长银洞 井陉县东南四十里相传旧常产银
仙洞 井陉县西二十里
北峪洞 井陉县西二十五里
联珠洞 获鹿县海螺山之阳岩洞深邃相接如门
屋金世宗赐额曰灵岩洞石刻尚存
老君洞 获鹿县韩侯寨之阳内有老子石像
九仙洞 元氏县西三十里西贾村南势极险峻
长银洞 井陉县东南四十里相传旧常产银
仙洞 井陉县西二十里
北峪洞 井陉县西二十五里
联珠洞 获鹿县海螺山之阳岩洞深邃相接如门
屋金世宗赐额曰灵岩洞石刻尚存
老君洞 获鹿县韩侯寨之阳内有老子石像
九仙洞 元氏县西三十里西贾村南势极险峻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0504-0385b.png
禅师洞 平山县西一百三十里山势峻绝上有石
洞出泉汹涌冬夏不竭又白龙洞在县西北二十
里内有龙潭水深莫测
水帘洞 阜平县东南四十里峰峦秀拔上有石洞
泉从洞口飞下如帘
金龙洞 阜平县东北九十里大茂山之口也北接
倒马关旧为戍守要地又神仙洞在县东北八十
里
洞出泉汹涌冬夏不竭又白龙洞在县西北二十
里内有龙潭水深莫测
水帘洞 阜平县东南四十里峰峦秀拔上有石洞
泉从洞口飞下如帘
金龙洞 阜平县东北九十里大茂山之口也北接
倒马关旧为戍守要地又神仙洞在县东北八十
里
卷十九 第 20a 页 WYG0504-0385c.png
示衣坂 藁城县西北三十里唐天宝十四载安禄
山至藁城赐常山太守颜杲卿金紫使仍守常山
杲卿指其衣谓长史袁履谦曰何为著此衣履谦
悟其意乃阴与杲卿谋起兵讨禄山后人因名其
坂
顺德府
土山 在府城内
昔冉闵攻石祗于襄国为土山地道此其遗址(元和
山至藁城赐常山太守颜杲卿金紫使仍守常山
杲卿指其衣谓长史袁履谦曰何为著此衣履谦
悟其意乃阴与杲卿谋起兵讨禄山后人因名其
坂
顺德府
土山 在府城内
昔冉闵攻石祗于襄国为土山地道此其遗址(元和
卷十九 第 20b 页 WYG0504-0385d.png
志)
石梯山 府城西南五十里路陡如梯又五里为牛
家峪
栲栳红山 府城西南七十五里山径盘曲旋绕故
名
鼎梅山 府城西南与栲栳红山相连
石门山 府城西南九十里
石季龙进据石门(十六国春秋)
石梯山 府城西南五十里路陡如梯又五里为牛
家峪
栲栳红山 府城西南七十五里山径盘曲旋绕故
名
鼎梅山 府城西南与栲栳红山相连
石门山 府城西南九十里
石季龙进据石门(十六国春秋)
卷十九 第 21a 页 WYG0504-0386a.png
龙冈县有石门山(寰宇记)
八盘山 府城西南九十馀里自麓至巅旋绕八级
老翁山 府城西南百里一峰陡绝状如老人故名
其西相连为子母山状如妇抱小儿又名孩儿山
天红山 府城西南百二十里老翁山之西石色多
红故名
封山 府城西二十五里以邢侯初封此故名亦谓
之西山自此而西绵亘数百里直接太行皆西山
八盘山 府城西南九十馀里自麓至巅旋绕八级
老翁山 府城西南百里一峰陡绝状如老人故名
其西相连为子母山状如妇抱小儿又名孩儿山
天红山 府城西南百二十里老翁山之西石色多
红故名
封山 府城西二十五里以邢侯初封此故名亦谓
之西山自此而西绵亘数百里直接太行皆西山
卷十九 第 21b 页 WYG0504-0386b.png
矣
孤山 封山西十里陡绝多石
风门山 府城西四十里
龙冈有风门山冬夏多风其西即清风岭七里河
出此(寰宇记)
百花山 府城西四十二里石色青白有类百花又
西十里为香炉寨又五里为五马寨铁笔寨
清城山 在百花山西
孤山 封山西十里陡绝多石
风门山 府城西四十里
龙冈有风门山冬夏多风其西即清风岭七里河
出此(寰宇记)
百花山 府城西四十二里石色青白有类百花又
西十里为香炉寨又五里为五马寨铁笔寨
清城山 在百花山西
卷十九 第 22a 页 WYG0504-0386c.png
牛洞山 府城西五十里与老雪山龙尾山相接
薛村山 府城西七十里
翠阳山 府城西八十里又十里为牛心山又十里
为巨山
三尖五平山 府城西一百二十里
水门山 府城西一百二十五里又五里为广阳洞
又二十里即黄榆岭
紫金山 府城西一百四十里元刘秉忠张文谦张
薛村山 府城西七十里
翠阳山 府城西八十里又十里为牛心山又十里
为巨山
三尖五平山 府城西一百二十里
水门山 府城西一百二十五里又五里为广阳洞
又二十里即黄榆岭
紫金山 府城西一百四十里元刘秉忠张文谦张
卷十九 第 22b 页 WYG0504-0386d.png
易王恂读书处
夷仪山 府城西一百五十七里
乐平县东南有夷仪岭道通襄国(晋地道记)
皤皤山(一名婆婆山) 府城西一百五十里黄榆岭下
仙翁山 府城西北三十里山腰有张果洞
马鞍山 府城西北三十八里山脊隆起宛似马鞍
山腰有洞可容千馀人戍兵防秋常屯于此
龙山(一名石婆山) 在马鞍山北
夷仪山 府城西一百五十七里
乐平县东南有夷仪岭道通襄国(晋地道记)
皤皤山(一名婆婆山) 府城西一百五十里黄榆岭下
仙翁山 府城西北三十里山腰有张果洞
马鞍山 府城西北三十八里山脊隆起宛似马鞍
山腰有洞可容千馀人戍兵防秋常屯于此
龙山(一名石婆山) 在马鞍山北
卷十九 第 23a 页 WYG0504-0387a.png
雷公山 府城西北四十三里
山上有雷公庙(明志)
陵霄山 府城西北七十里径路崎岖山上宽平西
坡下为黄谷岩又西北二十里为温居山又西北
二十里即马岭口
百岩山 府城西北一百里
龙冈县西北有百岩山其山极峻有百岩故名(寰宇
记)
山上有雷公庙(明志)
陵霄山 府城西北七十里径路崎岖山上宽平西
坡下为黄谷岩又西北二十里为温居山又西北
二十里即马岭口
百岩山 府城西北一百里
龙冈县西北有百岩山其山极峻有百岩故名(寰宇
记)
卷十九 第 23b 页 WYG0504-0387b.png
梅龟活山 沙河县西南七十里宋王舜据此为寇
为杨业所擒今有梅龟寨
磬口山 沙河县西南九十八里本名磬山
磬口山在西南九十八里汉魏时旧铁官也(元和志)
五明山 沙河县西南百八十里
禾山 沙河县西三十里
白龙山 沙河县西三十五里
黑山 沙河县西四十里出铁
为杨业所擒今有梅龟寨
磬口山 沙河县西南九十八里本名磬山
磬口山在西南九十八里汉魏时旧铁官也(元和志)
五明山 沙河县西南百八十里
禾山 沙河县西三十里
白龙山 沙河县西三十五里
黑山 沙河县西四十里出铁
卷十九 第 24a 页 WYG0504-0387c.png
凤凰山 沙河县西四十里相近有龟山
狼牙山 沙河县西四十里
王母山 沙河县西五十里
广阳山 沙河县西七十里上有泉曰漆泉
赫山 沙河县西八十里下有龙潭前有神龙祠
鸡冠山 沙河县西九十里
仓门山 有二小仓门山在沙河县西百里大仓门
山在县西百二十里亦名仓口唐时尝置仓于此
狼牙山 沙河县西四十里
王母山 沙河县西五十里
广阳山 沙河县西七十里上有泉曰漆泉
赫山 沙河县西八十里下有龙潭前有神龙祠
鸡冠山 沙河县西九十里
仓门山 有二小仓门山在沙河县西百里大仓门
山在县西百二十里亦名仓口唐时尝置仓于此
卷十九 第 24b 页 WYG0504-0387d.png
故名
七鹗山 沙河县西百二十里
和尚山 沙河县西百三十里其山平顶
五指山 沙河县西百四十里远望山岭俨如五指
排列故名
汤山 沙河县西北七十一里汤水出焉
山上有石室绝无尘秽俗号圣人室(寰宇记)
笔架山 南和县南门外山峰列峙形如笔架
七鹗山 沙河县西百二十里
和尚山 沙河县西百三十里其山平顶
五指山 沙河县西百四十里远望山岭俨如五指
排列故名
汤山 沙河县西北七十一里汤水出焉
山上有石室绝无尘秽俗号圣人室(寰宇记)
笔架山 南和县南门外山峰列峙形如笔架
卷十九 第 25a 页 WYG0504-0388a.png
铁牛山 南和县东北二里旧有铁牛元末刘绍祖
守顺德销之以铸兵器遗址存焉
干言山 唐山县西北四里山势延袤数千里接内
邱县界
内邱有干言山(隋书地理志)
诗弼风出宿于干饮饯于言注适卫所经之地今
合为一山(正字通)
尧山 唐山县西北八里有元魏武定三年残碑所
守顺德销之以铸兵器遗址存焉
干言山 唐山县西北四里山势延袤数千里接内
邱县界
内邱有干言山(隋书地理志)
诗弼风出宿于干饮饯于言注适卫所经之地今
合为一山(正字通)
尧山 唐山县西北八里有元魏武定三年残碑所
卷十九 第 25b 页 WYG0504-0388b.png
载惟兹巏𡺱陶唐采封八字
夫子山 唐山县北十里一名孔冈相传孔子停车
处
元许衡建书院于此后有圣裔孔璠自曲阜徙居
因于其冈建奉圣祠祭器多得之土中(畿辅旧志)
宣务山 唐山县北十二里
邢国有巏𡺱山(山海经)
世俗或呼为宣务山或呼为虚无山莫知所出余
夫子山 唐山县北十里一名孔冈相传孔子停车
处
元许衡建书院于此后有圣裔孔璠自曲阜徙居
因于其冈建奉圣祠祭器多得之土中(畿辅旧志)
宣务山 唐山县北十二里
邢国有巏𡺱山(山海经)
世俗或呼为宣务山或呼为虚无山莫知所出余
卷十九 第 26a 页 WYG0504-0388c.png
尝为赵州佐读柏人城西内碑是汉桓帝时所立
铭云有巏𡺱山王乔所仙方知此巏务山也巏字
无所出俗音当名权务入都为魏收说之值其为
赵州庄严寺碑铭曰权务之精即用此也又名𡺟
𡺱山(颜氏家训)
柏乡有𡺟𡺱山一名巏𡺱山按宣务山即尧山之
东麓也(隋书地理志)
宣务山一名虚无山高一千五百五十丈山西三
铭云有巏𡺱山王乔所仙方知此巏务山也巏字
无所出俗音当名权务入都为魏收说之值其为
赵州庄严寺碑铭曰权务之精即用此也又名𡺟
𡺱山(颜氏家训)
柏乡有𡺟𡺱山一名巏𡺱山按宣务山即尧山之
东麓也(隋书地理志)
宣务山一名虚无山高一千五百五十丈山西三
卷十九 第 26b 页 WYG0504-0388d.png
里出五色文石亦名权务山(寰宇记)
茅山(一名旄山) 唐山县东北十五里山际出茅有刺而
三脊
卧牛山 在茅山西一里
青山 内邱县西二十里
青山本名黑山以周太祖讳黑獭故改名隋置青
山县取此(元和志)
虎头山 内邱县西四十里
茅山(一名旄山) 唐山县东北十五里山际出茅有刺而
三脊
卧牛山 在茅山西一里
青山 内邱县西二十里
青山本名黑山以周太祖讳黑獭故改名隋置青
山县取此(元和志)
虎头山 内邱县西四十里
卷十九 第 27a 页 WYG0504-0389a.png
白银山 内邱县西六十里百花岩南上出云母遥
望如银上有观音洞
天台山 内邱县西六十五里上有九仙洞
黑壁山 在天台山东
黑壁山在天台山下其石多黑故名(县志)
逢山(一名鹊山又名蓬鹊山) 在内邱县西上有白云洞
鹊山在县西六十三里昔扁鹊将虢太子游此山
采药因名(元和志)
望如银上有观音洞
天台山 内邱县西六十五里上有九仙洞
黑壁山 在天台山东
黑壁山在天台山下其石多黑故名(县志)
逢山(一名鹊山又名蓬鹊山) 在内邱县西上有白云洞
鹊山在县西六十三里昔扁鹊将虢太子游此山
采药因名(元和志)
卷十九 第 27b 页 WYG0504-0389b.png
内邱有蓬鹊山亦名龙腾山即汉志蓬山也(寰宇记)
与鹊山并峙者为龙腾山上有太子岩相传虢太
子与鹊并游之所岩东有乔家洞(县志)
夹耳山 内邱县西七十里形如人耳相夹故名
十八盘山 内邱县西七十里山有盘道十八
上凌霄山 内邱县西七十五里其峰峭拔插空
攫山 内邱县西北十三里
砺水出攫山(寰宇记)
与鹊山并峙者为龙腾山上有太子岩相传虢太
子与鹊并游之所岩东有乔家洞(县志)
夹耳山 内邱县西七十里形如人耳相夹故名
十八盘山 内邱县西七十里山有盘道十八
上凌霄山 内邱县西七十五里其峰峭拔插空
攫山 内邱县西北十三里
砺水出攫山(寰宇记)
卷十九 第 28a 页 WYG0504-0389c.png
峰岩错峙势如搏击故名(明志)
思亲山 内邱县西北十七里本名孤山唐天宝六
载敕改今名
石河山 内邱县西北
双峰山 内邱县西北
攫山思亲左枝石河山思亲右枝双峰山思亲中
枝(畿辅旧志)
且停山 内邱县西北四十里虎头山北下有马跑
思亲山 内邱县西北十七里本名孤山唐天宝六
载敕改今名
石河山 内邱县西北
双峰山 内邱县西北
攫山思亲左枝石河山思亲右枝双峰山思亲中
枝(畿辅旧志)
且停山 内邱县西北四十里虎头山北下有马跑
卷十九 第 28b 页 WYG0504-0389d.png
泉
露萝岭 府城西八十里
清风岭 府城西一百六十里有边墙一道涧水通
流其中
黄榆岭 府城西北一百六十里石径盘旋形险道
冲有边墙一道
焦山岭 府西南七十里
秦王岭 府西北一百四十里
露萝岭 府城西八十里
清风岭 府城西一百六十里有边墙一道涧水通
流其中
黄榆岭 府城西北一百六十里石径盘旋形险道
冲有边墙一道
焦山岭 府西南七十里
秦王岭 府西北一百四十里
卷十九 第 29a 页 WYG0504-0390a.png
马岭 府西北一百六十里其地峻险为戍守要地
唐天祐三年河东将李嗣昭攻邢州朱全忠将张
筠引兵助守州城因设伏于马岭
岭设边墙二道外有沟涧名曰鬼谷沟(府志)
夜歇岭 内邱县西六十里
鹤度岭 内邱县西一百七十里
在蓬鹊山西(寰宇记)
漫天岭 在鹤度岭北
唐天祐三年河东将李嗣昭攻邢州朱全忠将张
筠引兵助守州城因设伏于马岭
岭设边墙二道外有沟涧名曰鬼谷沟(府志)
夜歇岭 内邱县西六十里
鹤度岭 内邱县西一百七十里
在蓬鹊山西(寰宇记)
漫天岭 在鹤度岭北
卷十九 第 29b 页 WYG0504-0390b.png
麦穗岭 在漫天岭东
龙驹岭 内邱县西北五十里
乜须岭 内邱县西北九十里
黄谷岩 府西七十里
中岩 接黄谷岩
黄背岩 沙河县西一百五十里五指山北和尚山
南南去数道岩三十五里
大伏岩 沙河县西一百五十里有白龙洞
龙驹岭 内邱县西北五十里
乜须岭 内邱县西北九十里
黄谷岩 府西七十里
中岩 接黄谷岩
黄背岩 沙河县西一百五十里五指山北和尚山
南南去数道岩三十五里
大伏岩 沙河县西一百五十里有白龙洞
卷十九 第 30a 页 WYG0504-0390c.png
落丝岩 沙河县西九十里
滴水岩 沙河县西一百里石泉自绝壁而下四时
不涸
舍身岩 沙河县西一百八十里
数道岩 沙河县西南一百七十里涧沟之路旋绕
数层故名相近又有大岭口
嘲岩 在马岭北
爱子岩 内邱县西一百七十里
滴水岩 沙河县西一百里石泉自绝壁而下四时
不涸
舍身岩 沙河县西一百八十里
数道岩 沙河县西南一百七十里涧沟之路旋绕
数层故名相近又有大岭口
嘲岩 在马岭北
爱子岩 内邱县西一百七十里
卷十九 第 30b 页 WYG0504-0390d.png
圣佛岩 内邱县西南
鹿城冈 府西北三十里
邢侯欲于此筑城立标巳定夜有鹿衔标徙于今
城处(畿辅旧志)
石井冈 在府西北
晋大宁元年天旱佛图澄于石井冈掘得一龙长
尺馀咒之腾空而上雨即下因名龙冈(后赵录)
冈在县西北七里上有井大如车轮又任县南亦
鹿城冈 府西北三十里
邢侯欲于此筑城立标巳定夜有鹿衔标徙于今
城处(畿辅旧志)
石井冈 在府西北
晋大宁元年天旱佛图澄于石井冈掘得一龙长
尺馀咒之腾空而上雨即下因名龙冈(后赵录)
冈在县西北七里上有井大如车轮又任县南亦
卷十九 第 31a 页 WYG0504-0391a.png
有龙冈山脊横亘东西二十里(元和志)
圣水冈 沙河县西四十里
马峰冈 内邱县思亲山东相近有卧龙冈仙人冈
娘子冈响冈
永固冈 内邱县西十里
邵明冈 内邱县北十五里
程子冈 内邱县西南三十里
龙冈 在任县南
圣水冈 沙河县西四十里
马峰冈 内邱县思亲山东相近有卧龙冈仙人冈
娘子冈响冈
永固冈 内邱县西十里
邵明冈 内邱县北十五里
程子冈 内邱县西南三十里
龙冈 在任县南
卷十九 第 31b 页 WYG0504-0391b.png
岭南冈 任县东北二十里
广阳洞 府西一百二十五里
石佛洞 在府西北又有仙翁洞
琉璃坡 府南三十里西山垂尽处唐龙纪初李克
用败孟方立于琉璃坡即此
牛口峪 沙河县西七十里亦名牛神口上流泉水
至此入地
广平府
广阳洞 府西一百二十五里
石佛洞 在府西北又有仙翁洞
琉璃坡 府南三十里西山垂尽处唐龙纪初李克
用败孟方立于琉璃坡即此
牛口峪 沙河县西七十里亦名牛神口上流泉水
至此入地
广平府
卷十九 第 32a 页 WYG0504-0391c.png
聪明山 府城西六十里周围俱石形势高峻上有
聪明神庙
聪明山在城西六十里之石碑社(名胜志)
娄山(一名狗山) 府城西六十里亦名邯山
临洺县狗山在县西十里山顶石上有狗迹因名
武德五年太宗亲讨刘黑闼于此立营(元和志)
邯山在府城西今名聪明山宋陈荐碑记此山盖
紫山一峰耳(寰宇记)
聪明神庙
聪明山在城西六十里之石碑社(名胜志)
娄山(一名狗山) 府城西六十里亦名邯山
临洺县狗山在县西十里山顶石上有狗迹因名
武德五年太宗亲讨刘黑闼于此立营(元和志)
邯山在府城西今名聪明山宋陈荐碑记此山盖
紫山一峰耳(寰宇记)
卷十九 第 32b 页 WYG0504-0391d.png
娄山势稍崇广唐太宗碑迹尚存故一名驻跸山
亦名太宗山(府志)
兔山 府城西六十里
石碑社口有村曰石碑村其上为兔山(名胜志)
红山 府城西七十里
红山踞紫山北山形延袤回峰环涧其下有屯曰
丰稔屯县名永年取此(名胜志)
和山 府城西北七十里
亦名太宗山(府志)
兔山 府城西六十里
石碑社口有村曰石碑村其上为兔山(名胜志)
红山 府城西七十里
红山踞紫山北山形延袤回峰环涧其下有屯曰
丰稔屯县名永年取此(名胜志)
和山 府城西北七十里
卷十九 第 33a 页 WYG0504-0392a.png
浮邱山 肥乡县南四里
浮邱山土阜高于平地数尺(名胜志)
天台山 肥乡县西南十五里土山无石高踰数丈
盘结数百步
凤起山 鸡泽县治后今仅存土阜
鸡泽山 在鸡泽境内
鸡泽山在广平府鸡泽县境杜预云在广平曲梁
西南(山堂肆考)
浮邱山土阜高于平地数尺(名胜志)
天台山 肥乡县西南十五里土山无石高踰数丈
盘结数百步
凤起山 鸡泽县治后今仅存土阜
鸡泽山 在鸡泽境内
鸡泽山在广平府鸡泽县境杜预云在广平曲梁
西南(山堂肆考)
卷十九 第 33b 页 WYG0504-0392b.png
辘轳山 广平县南二里盖培塿也
辘轳山南面横堤北负城郭四望环拱(县志)
紫荆山 广平县东北三十里山产紫荆故名
西逼河岸虽经冲突而紫荆遗本尚存(县志)
灵山 在邯郸县西
隋图经云赵武灵王登灵山因以石凿人马之形
其下有井以石覆之俗呼灵井(寰宇记)
城西有照眉池池西有高岭即古灵山刘劭赵都
辘轳山南面横堤北负城郭四望环拱(县志)
紫荆山 广平县东北三十里山产紫荆故名
西逼河岸虽经冲突而紫荆遗本尚存(县志)
灵山 在邯郸县西
隋图经云赵武灵王登灵山因以石凿人马之形
其下有井以石覆之俗呼灵井(寰宇记)
城西有照眉池池西有高岭即古灵山刘劭赵都
卷十九 第 34a 页 WYG0504-0392c.png
赋云西有灵邱即此(名胜志)
邯山 在邯郸县西
牛首水又东历邯郸阜张晏所谓邯山在东城下
者也(水经注)
邯郸县邯山在县东南五里(元和志)
邯山旧地理志在召代镇内去东南二十里岁久
山夷(名胜志)
堵山 邯郸县西三十里在紫山南连亘如墙因名
邯山 在邯郸县西
牛首水又东历邯郸阜张晏所谓邯山在东城下
者也(水经注)
邯郸县邯山在县东南五里(元和志)
邯山旧地理志在召代镇内去东南二十里岁久
山夷(名胜志)
堵山 邯郸县西三十里在紫山南连亘如墙因名
卷十九 第 34b 页 WYG0504-0392d.png
邯郸堵山牛首水所出(汉书地埋志)
紫山(一名马服山) 邯郸县西北三十里
赵奢赐号为马服君正义曰因马服山为号也括
地志云马服山邯郸县西北十里(史记赵世家汪)
邯郸有紫山(魏书地形志)
紫山春夏有气蓊郁岩间有紫石英山下有石石
上菖蒲一寸九节(隋国经)
武安县紫山唐天宝六年改为朱衣山山下有水
紫山(一名马服山) 邯郸县西北三十里
赵奢赐号为马服君正义曰因马服山为号也括
地志云马服山邯郸县西北十里(史记赵世家汪)
邯郸有紫山(魏书地形志)
紫山春夏有气蓊郁岩间有紫石英山下有石石
上菖蒲一寸九节(隋国经)
武安县紫山唐天宝六年改为朱衣山山下有水
卷十九 第 35a 页 WYG0504-0393a.png
北流中有鲋鱼名朱衣鲋(寰宇记)
紫山时有紫气覆峰顶故名(府志)
葛山 在紫山东
上有双泉林木森郁葛藟尤盛故名(畿辅旧志)
神麇山 磁州西四十里
神麇之山其上有文石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
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山海经)
贺兰山 磁州西北四十里
紫山时有紫气覆峰顶故名(府志)
葛山 在紫山东
上有双泉林木森郁葛藟尤盛故名(畿辅旧志)
神麇山 磁州西四十里
神麇之山其上有文石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
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山海经)
贺兰山 磁州西北四十里
卷十九 第 35b 页 WYG0504-0393b.png
贺兰山在磁州贺兰真人居此(神仙传)
石鼓山(一名滏山) 在磁州境
鼓山有石二所若鼓形南北相当谚云南鼓北鼓
相去十五(宋永初山川记)
邺城西有石鼓魏都赋神钲迢递于高峦是也(冀州
图)
滏口山即魏文帝邀击袁尚处太行山八陉之第
四陉曰滏口陉山岭高深实为险扼(魏地记)
石鼓山(一名滏山) 在磁州境
鼓山有石二所若鼓形南北相当谚云南鼓北鼓
相去十五(宋永初山川记)
邺城西有石鼓魏都赋神钲迢递于高峦是也(冀州
图)
滏口山即魏文帝邀击袁尚处太行山八陉之第
四陉曰滏口陉山岭高深实为险扼(魏地记)
卷十九 第 36a 页 WYG0504-0393c.png
白土山 磁州西北七十里峰顶有泉曰流泉
黄要岭 府城西七十里土岭平漫长二十里高三
里
双冈 邯郸县西北
建中中田悦围邢及临洺抱真与马燧合神策兵
败悦于双冈(唐书李抱真传)
白虎冈 清河县西南二里
牛尾冈 磁州西南三十里
黄要岭 府城西七十里土岭平漫长二十里高三
里
双冈 邯郸县西北
建中中田悦围邢及临洺抱真与马燧合神策兵
败悦于双冈(唐书李抱真传)
白虎冈 清河县西南二里
牛尾冈 磁州西南三十里
卷十九 第 36b 页 WYG0504-0393d.png
畿辅通志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