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501-04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五
   山川(一/)
  奉天府各属
 兴京
   承德县
   辽阳州
   海城县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501-0424b.png
   盖平县
   开原县
   铁岭县
   复州
   宁海县
   岫岩城
   凤凰城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501-042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五
   山川
    (臣/)等谨案古者帝王建国必有名山大川以为
    之望淮南记六水辽居其一周官十有二州山
    镇东北曰医巫闾金史称白山黑水神皋奥壤
    实我
  国家所以发祥受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501-0425b.png
命者也(臣/)等恭考山川疆域序列前后其间如松杏诸山
    太子河懿路蒲河皆我
太祖
太宗缔造经营燮伐用张之地谨稽
实录详注事迹于篇并附古山川考于后志山川第十一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501-042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五
    山川(一/)
   奉天府各属
  兴京
启运山(城西北/十里)
(永陵在焉自长白山西麓一干绵亘层折至此重峦环拱/ 众水朝宗万世)
(鸿基实肇于此乾隆八年十九年四十三年四十八年俱/ 有)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501-0425d.png
(永御制谒十九年有/ 陵诗又)
(启御制恭瞻均恭载/ 运山作歌)
 (天章门/)
   萨尔浒山(国语萨尔浒木橱也城西一/百二十里明神宗十一年我)
(太祖大破明师于此注乾隆四十八年敬镌/战迹谨详萨尔浒城)
 (御制萨尔浒书事/ 勒石山上)
   东舍利山(国语舍利泉也城西一百七十里舍/利河发源于此又四里为西舍利山)
   烟筒山(城西南/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501-0426a.png
  哈尔萨山(国语哈尔萨密鼠也城西南二十一里/哈尔萨河发源于此东为哈尔萨台接)
   (十顶山又南/曰苇子谷村)
  石烟筒山(城西南七/十一里)
  车山(城西南八十里札库穆河/布尔哈图河发源于此)
  高丽城山(城西南一百/二十五里)
  青龙洞山(城西南一/百三十里)
  鸠鸣台山(城四南/二百里)
  哈穆嘉山(国语哈穆嘉黄蒿也又/芩也城西南二百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501-0426b.png
  嘉拉库山(国语嘉拉库隔断板也城西北三十里/嘉拉库河发源于此原作甲里库今译)
   (改/)
  雅尔哈山(国语雅尔哈豹也/城西北五十里)
  代岷山(国语代岷雕也城西北五/十三里原作达敏今译改)
  札喀山(国语扎喀边也/城西北六十里)
  乌林山(国语乌林财帛也/城西北七十五里)
  大黑山(城西北/八十里)
  阿尔丹山(蒙古语阿尔丹有花/纹也城西北九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501-0426c.png
   幽葫芦东山(城西北/九十里)
   尖顶山(城西北/九十里)
   滩舟山(城西北九/十五里)
   八王沟山(城西北/一百里)
   阿济格尼雅勒玛山(国语阿济格小也尼雅勒/玛人也城西北一百里)
   安巴尼雅勒玛山(国语安巴大也城西一/百里原作谙巴今译改)
   莲花山(城西北一百里相/近一峰名来鹿山)
   安巴尼雅勒玛西山(国语解见本卷前/城西北一百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501-0426d.png
   幽葫芦山(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铁背山(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其西为界藩山上有/界藩二城迤南为吉林崖我)
(太祖高皇帝乙酉年击败哲陈浑河诸部兵于此又天命/ 四年以兵五百人破明四路兵数十万众歼杜)
(战迹谨详松于铁背山即此/ 于萨尔浒城注下) (山之北即古杬家路有高/)
    (丽营营/盘庄)
   虎头山(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音和罗山(国语音兽径和罗谷也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其东有音和罗东山)
   舒勒山(城西北一百四十里北有/干穆瑚村西接莲花套)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501-0427a.png
   哈勒罕岭(国语哈勒罕犁也城西一百/十三里原作哈尔汉今译改)
   挫草岭(城北二/十五里)
   飞牛岭(城北五/十里)
   托和伦岭(国语托和伦钖也城西南五十六/里托和伦河索尔和河发源于此)
   望蓝岭(城西南一百十五里/西襄河发源于此)
   两岭(城西南一/百三十里)
   八盘岭(城西南一百九十八/里赫图河发源于此)
   玛呼岭(国语玛呼鬼脸也城西南一百八/十里清河玛哈丹河发源于此)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501-0427b.png
   赖花岭(城西北/六十里)
   十八道岭(城西北一百三十里峰峦/起伏绵亘有十八层故名)
   理嘉峰(城西北四里亦称李家哈达土人讹为里/吉雅哈达今译改 哈达国语解见京城)
    (卷/)
   费延勒库峰(国语费延勒库无保也城西南一百/九十五里旧称飞野勒库哈达今译)
    (改/)
   匮子峰(城西北五十里其南曰太尔冈我/)
(太祖高皇帝乙酉年击败/ 浑河步兵于此)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501-0427c.png
  玛库峰(城西北/七十里)
  希卜苏峰(国语希卜苏峰蜜/也城西北九十里)
  呼勒峰(国语呼勒斛也/城西北九十里)
  勒富峰(勒富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城西北一百十里)
  堂子冈(城西一百十七里冈之西为觉罗察阿拉/呼兰哈达罗里小罗里都喀冈固禄山)
   (国语阿拉冈也罗里树枝下垂也都喀门/也固禄朴质也呼兰哈达解见京城卷)
  望城冈(城西南一百/七十五里)
  托克托谷(国语托克托定也城西北八/十里原作通同谷今译改)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501-0427d.png
  乌勒间谷(国语乌勒间猪也城西北八/十里原作乌尔吉延今译改)
  曹子峪(城西南一百七十七/里曹子河发源于此)
  板长峪(城西南一百/九十五里)
  松树䃳子(城西南三/十六里)
  冈台沟(城北/一里)
  小张七沟(城西北/九十里)
  图克善坡(国语图克善牛犊也城西一百十里亦/称图克善梅佛赫 国语梅佛赫坡也)
  德勒石(城西一百五十里亦称德勒/沃赫 蒙古语沃赫石也)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501-0428a.png
   扎库穆河(城西一百十三里源/出车山入赫图河)
   布尔噶图河(蒙古语布尔噶图有丛柳处也城西/一百二十里源出车山西北流入浑)
    (河/)
   赫图河(国语赫图横也城西一百五十里源出/八盘岭西北流入浑河亦作温都河)
   萨尔浒河(萨尔浒国语解见本卷前城西/一百二十馀里西接舍哩卫)
   曹子峪河(城西一百七十里源/出曹于峪入赫图河)
   舍利河(舍利国语解见本卷前城西一百七十/里源出舍利山入赫图河流入浑河)
   嘉哈河(嘉哈国语详见京城卷城南十六里/源出分水岭入边门西流入苏子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501-0428b.png
   苏子河(城北半里源出呼伦岭国语名苏克素护/河流经尼玛兰及与章京玛嘉哈当阿拉)
(启运山之发等诸河会即为苏子河逸索勒和等河北折/ 南西注受哈尔萨河理嘉河)
    (经黑门穆奇水手堡又北经界藩西南入浑河/河之南曰讷图村拉门庄又南曰栋兴阿李)
    (家地/大屯)
   理嘉河(城东南三里源出边外/分水岭入边会苏子河)
   锦密森河(国语锦靛花也密森大瓮也城东/十五里源出分水岭西入苏子河)
   索勒和河(国语索勒和朝鲜也城西南三/里源出托和罗岭入苏子河)
   哈尔萨河(哈尔萨国语解见本卷前城西南十/一里源出哈尔萨山入索勒和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501-0428c.png
   托和伦河(托和伦国语解见本卷前城西南五/十八里源出托和伦岭入太子河)
   西襄河(城西南八十六里源出/望蓝岭入托和伦河)
   费叶棱乌河(国语费药棱乌树鸡也城西南一百/里源出边外三股泉山入太子河)
   小峡河(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分水岭入太子河)
   青龙洞河(又名水洞城西南一百四十里源出青/龙洞山俗名哈达洞河西南流入太子)
    (河/)
   清河(城西南一百四十五里源/出玛呼岭入太子河我)
(太祖癸巳年破叶赫哈达等九部兵于此什按清/ 河之南支流曰石河又南曰哈 玛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501-0428d.png
   碱厂河(城西南一百五十里源/出分水岭入太子河)
   玛哈丹河(玛哈丹蒙古语解见疆域形胜卷城西/南一百九十里源出玛呼岭入小峡河)
   金口峪河(城西南一百九十里源出金口峪/入玛哈丹河由小峡河流入浑河)
   哈当阿河(国语哈当阿有山峰也城东北二十五/里源出吉林纳噜窝集西入辽河会苏)
    (子/河)
   玛嘉河(城东北三十里源/出纳噜窝集西入)
  (兴京边会苏/ 子河)
   章京河(国语章京司员也城东北三十五里源出/纳噜窝集入苏子河亦作阿津又西为夹)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501-0429a.png
    (河窝/集)
   尼玛兰河(国语尼玛兰桑树也城东北三十五/里源出纳噜窝集西流入苏子河)
   纳噜河(城东北八十五里源出纳噜窝集/流入安巴尼雅勒玛山即为浑河)
   嘉拉库河(嘉拉库国语解见本卷前城西北/五里源出嘉拉库山流入苏子河)
   拉发河(城西北十里源出嘉拉库/山挫草岭流入苏子河)
    承德县
天柱山(城东二/十里)
(福陵在焉近则浑河环于前辉山兴隆岭峙于从远则发/ 源长白俯临沧海洵王气所钟也顺治十六年)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501-0429b.png
(天柱从祀封山曰/)
(方泽/)
隆业山(城西北/十里)
(昭陵在焉自城东北叠巘层峦至此而宽平宏敞有包罗/ 万象统御八荒之势辽水右回浑河左绕轮囷)
(隆业与/) (葱郁永固丕基顺治十六年封山曰/)
(启运山同从祀/天柱山)
(方泽/)
   铜喇叭台山(城东八十里相近有棋盘山西为噶/布拉村李云屯乌勒阁村村之北有)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501-0429c.png
   (扎穆峪二泉屯汪明屯间国语噶布拉馋/也扎穆茨蘼花也乌勒 国语解见前注)
  铙钹山(城东八/十五里)
  莺落山(城东九/十里)
  嘉班山(城东一百十里/东即嘉班城)
  扎克丹山(国语扎克丹柏树也/城东一百十五里)
  德库山(城东一百/二十里)
  四台山(城东一百/二十里)
  斡尔达山(城东一百/二十二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501-0429d.png
  前山城山(城东一百/二十三里)
  长山(城西一/百里)
  二台子山(城北/十里)
  团山(城东南/十五里)
  麦子山(城东南二/十五里)
  黄山(城东南/三十里)
  孤头山(城东南三/十五里)
  古塔山(城东南四十里山上有城周/围二里半东南一门塔一座)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501-0430a.png
  架板山(城东南四/十六里)
  小尖山(城东南/五十里)
  双台子山(城东南五/十二里)
  东山口山(城东南五/十三里)
  红宝石山(城东南五/十五里)
  冈大山(城东南/六十里)
  烟笼山(城东南/六十里)
  歪头山(城东南六十里上有城周围一百九/十五步东南一门上有斗帝庙旧址)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501-0430b.png
  香炉山(城东南六十五里/蒲河发源于此)
  簸箕山(城东南六/十五里)
  马儿山(城东南六/十五里)
  高素屯山(城东南六十五里高素屯河发/源于此相近有黑背山塔儿峪)
  三块石山(城东南六/十七里)
  䃳子寺山(城东南七/十二里)
  望女儿山(城东南七/十三里)
  前山台山(城东南七/十七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501-0430c.png
  向山(城东南/八十里)
  金牛儿山(城东南八/十一里)
  老虎台山(城东南八/十八里)
  骆驼山(城东南九/十四里)
  大宁台山(城东南一百十里有/泉流出为大宁台河)
  康宁台山(城东南一/百十二里)
  大瓜寨山(城东南一/百三十里)
  阎王山(城东南一百/三十二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501-0430d.png
  山城寨山(城东南一/百六十里)
  辉山(城东北四十里层峦叠嶂为诸山之/冠山出白土河以代灰俗亦名灰山)
  水田山(城东北五十里马/官桥河发源于此)
  石碑山(城东北/八十里)
  塔湾山(城西北十五里/相近有珠儿山)
  十方寺山(城西北/九十里)
  八角岭(城东八/十里)
  寒塔岭(城北六/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501-0431a.png
   盘头岭(城东南五/十五里)
   龙须岭(城东南/七十里)
   小孩儿岭(城东南八十里拉/古峪河发源于此)
   汉儿岭(城东南/九十里)
   王千户岭(城东南九十二里/沙河发源于此)
   偏岭(城东南一/百三十里)
   大高台岭(城东南一百三十五里/伊尔登河发源于此)
   小高台岭(城东南一/百四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501-0431b.png
   偏古道岭(城东南一/百四十里)
   花岭(城东南一百五十里/林庄河发源于此)
   兴隆岭(城东北三/十里在)
(天柱山后/)
   兰家峪(城东南/六十里)
   老堂峪(城东南六十五里北/塔铺河发源于此)
   郝家峪(城东南一百四十里/小峡河发源于此)
   金口峪(城东南一/百四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501-0431c.png
  马官桥河(城东十五里源出/水田山流入浑河)
  抚顺河(城东八十里南曰抚顺河口台其西支流/曰二道河北为二道房身东为德固村又)
   (东南为阿津屯也/蒙古语德固弟)
  辽河(城西一百里国语曰老哈即古句骊河也一/作枸柳河谓是枸河柳河合流之处今名巨)
   (流河国语曰珠尔呼珠源出边外有二其一自/西北来者远不可考其一自东来者亦出长白)
   (山西北诸窝集中为克尔素等河合而北流出/边西北绕邓子村又西南折与自西北来之一)
   (河合而为一遂西南流自开原县明安贝勒屯/东十里入边流经铁岭县城北清河自东来会)
   (入双峡口西南分为二曰内边河外辽河绕县/之西南合而为一至开原城为巨流又分流复)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501-0431d.png
   (南汇经海城县之西与太子河会谓之三㲼河/入海此河左右即辽东辽西所由分又辽河桥)
   (遇而泥淖难行康熙五十八年雍正六/年叠次兴修遂成坦途乾隆八年有)
(御制渡句骊河渡辽水诗十九年有年有/御制过句骊河诗四十三年四十八)
(御制渡句骊诗俱恭载月奉/天章门又四十三年八)
(旨于濒河高阜处所专建/ 河神庙并)
(御制碑文以记落/ 成年月)
  事迹
  谨稽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501-0432a.png
实录崇德三年五月十一日
太宗命修
  盛京城至辽河大岸宽十丈高三尺两旁掘濠
   五里河(城南五里西为永安桥/东曰万泉河科音佛)
   浑河(城南十里一名小辽水国语曰瑚努和明一/统志浑河源出塞外西南流至沈阳卫合沙)
    (河又西南流至都司城西北入太子河今按浑/河源出长白长纳噜窝集名曰纳噜河西流入)
  (兴京英莪边门会噶桑阿河为浑河又西南经又有/ 界内有硕宾河自开原县界西南流注之)
  (兴京苏子河自注之又南绕/ 界西北流)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501-0432b.png
  (盛京城南至辽阳州西北王大人屯太子河自东南/ 来会焉又西合辽河为三汊河行六百五十五)
 (旨于/) (里乾隆四十三年奉/)
  (盛京城东兴建/河神庙并)
 (御制碑文以记落成年月四十八年有/御制浑河诗恭载)
 (天章门/)
   事迹
   谨稽
实录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501-0432c.png
太祖天命六年三月壬子征明沈阳梯盾营栅之具悉载
   以舟顺浑河而下水陆并进拔沈阳城忽谍知浑
   河以南有兵自辽阳来
太祖率兵迎之时明总兵陈策统四川步兵二万营黄山
   闻我兵进攻沈阳遂渡浑河来援离城七里分立
   二营皆执长鎗大刀利剑铠胄之外冒以棉帽棉
   被
太祖见之遣右翼四旗兵取棉甲楯车徐进击之其右翼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501-0432d.png
   四旗红甲护军不待棉甲楯车奋勇先登两军鏖
   战久之不退
太祖见之令后军往助冲突而入明兵大败追至浑河尽
   溺水死阵斩总兵陈策及参将张名世我兵既歼
   二营复见浑河南二里外有明兵万馀布置楯车
   鎗炮浚濠安营用秫秸为阵以泥涂之我兵将往
   战会奉集堡武靖营援兵又至先击破之追奔四
   十里收兵回时日已暮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501-0433a.png
太祖复击浑河以南步兵布楯车冲入破其营斩副将童
   仲贵参将张大斗等悉歼其众乃收兵
   白塔铺河(城南二十里源出老堂峪至曹庄屯南/入浑河 河南曰米山屯于山屯又南)
    (口张立屯西曰河水桥台/东北曰王大人屯水家屯)
   沙河(城南四十里源出王千户岭至杨家湾合十/里河入浑河 河西曰任家冈子村小堡屯)
   高素屯河(城东南四十里源出高/素屯山北流入浑河)
   拉古峪河(国语拉古蟪蛄也城东南四十一/里源出小孩儿岭北流入浑河)
   伊尔登河(城东南七十里源出/高台岭流入浑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501-0433b.png
   大宁台河(城东南八十里源出/大宁台岭流入浑河)
   小峡河(城东南一百二十里源/出郝家峪流入浑河)
   小林庄河(城东南一百三十五里源出/花岭入小峡河流入浑河)
   于家台河(城西南二十里源/出大堡南入浑河)
   十方河(城东北九十馀里/西南为达岱塔)
   蒲河(城西北四十里源出香炉/山经永安桥入莲花泊)
   小沈水(城南四里俗名五里河自东关观音阁东/泉眼发源一曰万泉河至骡子圈南入浑)
    (河州按春秋榖梁传水北曰阳故曰沈阳辽金/沈 元沈阳路明沈阳中卫并以此水得名)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501-0433c.png
  官鱼泊(城南关外/黑牛圈东)
  八角泊(城西南/二里)
  菱角泊(城西南/四里)
  莲花泊(城西北/十五里)
   辽阳州
  老大台山(城东二/十五里)
  华表山(城东六十里以丁令威化鹤/得名俗名一担山又名横山)
  官马山(城东七/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501-0433d.png
  本溪湖山(城东一百二十里峰峦回抱多产煤铁/本溪湖发源于此北曰鹞子峪张海屯)
  向阳寺山(城南二/十里)
  响山(城南三/十五里)
  石门山(城南四十里旧有石门砦明神/宗时李如柏救朝鲜道出于此)
  平安寺山(城南四/十六里)
  凤凰山(城南五/十里)
  关门山(城南五/十里)
  千山(城南六十里世传唐征高丽驻跸于此奇峰/叠耸峭壁嵯峨上有祖越龙泉沓岩中会大)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501-0434a.png
    (安五寺莲花月芽狮子弥勒净瓶钵盂海螺于/琼松苔上夹下夹笔架等峰卧象献宝鹁鸽三)
    (台太极三□鹦哥三石石佛片石花岩三岩振/衣冈松石屏罗汉洞石洞玉皇阁万佛闾濯缨)
    (泉松门双井西湖井歇凉台仙人台仙/人奕棋石枰诸胜迹沙可发源于此)
(圣祖仁皇帝东巡有/御制入千山诗恭载)
(圣制门乾隆八年/ 皇上东巡有)
 (御制望千山诗十九年有四十三年有/御制欲游千山复不果诗)
 (御制寄题千山诗俱恭载/天章门)
   通明山(城南七十/里上有洞)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501-0434b.png
   八谷寨山(城南八/十五里)
   晾甲山(城东南五十里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驻师于此)
   高峰寺山(城东南/六十里)
   浪子山(城东南/六十里)
   香山(城东南/六十里)
   哈崉寺山(城东南六/十二里)
   报恩寺山(城东南/七十里)
   达喇河山(国语达喇腰也/城东南八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501-0434c.png
  麻𡹬山(城东南/八十里)
  首山(城西南十五里连接海城县界一名手山上/有凊风寺山颠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状泉出)
   (其中取之不竭晋司马懿征公孙渊于襄平有/星坠首山即此旧志又名驻跸山唐太宗亲征)
   (高丽常驻跸焉今按驻跸山在安市不当近傍/辽城方舆纪要谓盖州东分水岭诸山乃唐太)
   (宗驻跸处则此山/乃传闻之误耳)
  麦山(城西南二/十五里)
  小陵山(城西南/三十里)
  㟳山(城西南/四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501-0434d.png
  瞭高山(城西南六十里即辽/郊山俗呼了角山)
  图们山(图们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城西南六十里)
  岩垆山(城东北十里上有墓/俗称为公主墓无考)
  石嘴寺山(城东北/十里)
  韩家䃳山(城东北/五十里)
  黑鹰台山(城东北五/十一里)
  石城山(城东北五十七里上有古石城相传即/高丽白崖城唐置岩州于此详见古迹)
  关门山(城东北/六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501-0435a.png
  石灰窑山(城东北/六十里)
  摩旗山(城东北/七十里)
  半䃳山(城东北七十八/里山出石灰)
  鸡冠山(城东北/十五里)
  寒坡岭(城东六/十里)
  火石岭(城南二/十五里)
  豆腐浆岭(城南二/十七里)
  牛儿岭(城南四/十三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501-0435b.png
  七岭(城南四/十五里)
  八盘岭(城南六/十里)
  生铁岭(城南一百/六十里)
  歪山岭(城南一百/六十五里)
  峦子山(城南一百/七十五里)
  灰岭(城东南/三十里)
  大石门岭(城东南三十五/里下有漱石泉)
  小石门岭(城东南/四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0501-0435c.png
  关爷岭(城东南四十三/里亦曰关家峪)
  琵琶岭(城东南/五十里)
  千户岭(城东南五/十五里)
  摩天岭(城东南一/百三十里)
  庙儿岭(城东北六十里十/里河发源于此)
  曹千户岭(城东北八十里/柳河发源于此)
  梨花峪(城南三/十七里)
  鼓手峪(城南五/十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0501-0435d.png
  莫峪(城南七/十五里)
  黑峪(城南八/十里)
  马蹄峪(城东南五/十五里)
  张家冈(城东南/二十里)
  高丽冲(城东南二/十五里)
  王油匠沟(城东南三/十五里)
  詹家台(城东南四/十三里)
  沙河(城南三十里源出千山流至船城南入太子/河又支流曰温水河又东曰拉们河阿津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0501-0436a.png
   太子河(城北十五里国语曰塔思哈源出吉林萨/穆禅山自苇子峪东入边西南流至州西)
    (北合浑河又西至海城县西北入辽河为三汊/河明一统志太子河源出斡罗山西流五百里)
    (至都司城东北五里许西南流至浑河会辽河/入海 按旧一统志因塔思哈咅与太子相近)
 (御制浑遂传会为燕太子丹匿于此今谨遵水之误/ 河诗注意辨正其讹并删旧注犬梁)
    (国语塔思/哈虎也)
   事迹
   谨稽
实录天命六年取辽阳进师虎皮驿辽阳城守者放太子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0501-0436b.png
   河水于濠闭西闸壬戌
太祖谕统兵贝勒诸臣令左四旗兵掘城西闸口以泄绕
   城之水以右四旗兵塞城东水口
太祖亲率右四旗兵布楯车堵列城边以卫众军俾得囊
   土运石壅遏水口时明兵三万出营东门外会水
   口将涸左四旗前队绵甲军遂布列楯车进击之
   明兵连发鎗炮我兵出楯车外渡濠大呼而进又
   有红旗红甲白旗白甲兵一时夹攻明骑兵步兵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WYG0501-0436c.png
   皆败初次四旗诸将以闸口难掘使人来请夺桥
太祖然之左四旗兵遂夺武靖门桥分击守濠之兵奋勇
   冲突树梯登城夺西城一面据其两隅城内大扰
   日将夕使人驰告时右四旗兵方攻城北面
太祖遂撤攻城兵以益左翼登城之众是夜城内列炬而
   战达旦破之遂取辽阳七年春三月筑城于太子
   河边名曰
  东京(详见前/京城卷)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WYG0501-0436d.png
   蛤蜊河(城北四/十五里)
   十里河(城北六十里源出庙儿岭流至杨家湾合/沙河入浑河旧名稠柳河明时虎皮驿即)
    (在此/处)
   汤河(城东南五十二里源出分水岭流至高城子/北入太子河 汤河铺北曰蛾眉庄西曰石)
    (厂峪/屯)
   达喇河(达喇国语解见本卷前城东南八十里/源出海城黑山流至马蹄峪西入汤河)
   柳河(城东北六十里源出曹千户岭经/䃳子山红宝石山南入十里河)
   本溪湖(城东北一百二十里源出/本溪湖山南入太子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WYG0501-0437a.png
  龙潭(城外东北隅潭水深不可测相/传有人曳橹于此即龙王也)
   海城县
  厝石山(县新城内今学宫即在此山之阳山西有/潭相传龙潜其下虽风雨晦冥水中常有)
   (月形故龙潭夜月/为海城八景之一)
  南双山(城东/四里)
  东水泉山(城东/十里)
  石羊山(城东二/十三里)
  穆察山(城东二十五里穆/察河发原于此)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WYG0501-0437b.png
  雁窝山(城东三/十里)
  马方屯山(城东三/十三里)
  小米塞山(城东四/十里)
  南水泉山(城南三十五里有/水西流为八里河)
  璎珞山(城南四/十里)
  佛沟山(城南五十五/里即佛爷沟)
  鸡冠山(城南五/十八里)
  石柱山(城南七十里/俗呼石柱沟)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WYG0501-0437c.png
  柳河山(城北十/五里)
  麻崖山(城北二十里/俗名烟台山)
  骆驼山(城北三/十七里)
  铁石山(城北三/十八里)
  鞍山(城北六十里上有西/阳寺一洞深邃莫测)
  拦河山(城东南八里一名狼/虎山又名烂柯山)
  绣岭山(城东南十一里上/有三泉色白味甘)
  嬴城山(城东南/十三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WYG0501-0437d.png
  白山(城东南二十里/俗呼勒马峪)
  大歪山(城东南二/十五里)
  三角山(城东南/三十里)
  金塔山(城东南四十里/上有金塔寺)
  盖山(城东南五十/里上有小堡)
  鹰首山(城东南五十里/俗呼鹰首沟)
  圣泉山(城东南五十二/里上有圣泉寺)
  山城山(城东南五/十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WYG0501-0438a.png
  斜文寨山(城东南五/十五里)
  鹁鸽山(城东南六十里/上有城有井)
  养猪圈山(城东南/六十里)
  蟒沟山(城东南六十五/里即高丽馆山)
  海留般山(城东南七/十五里)
  松𡹬山(城东南八/十一里)
  黑山(城东南八十三/里东为八沟峪)
  牛心山(城东南/九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WYG0501-0438b.png
  唐帽山(城东南一百里/相近有弟兄山)
  砥柱山(城东南一/百八里)
  白沙山(城东南一/百十里)
  蘑菰山(城东南一/百二十里)
  香炉山(城东南一/百四十里)
  𡺭峒山(城东南一百五十/里俗呼矿洞山)
  关门山(城东南一/百六十里)
  赤崖山(城东南一/百九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9a 页 WYG0501-0438c.png
  一面山(城东南二百/五十五里)
  鱼山(城西南五里一名迎/驾山俗呼为宁家山)
  平顶山(城西南十里上有积水不涸俗名浴盆山唐/太宗驻跸于此一名车驾山又曰唐望山)
  灵晖山(城西南/二十里)
  塔山(城西南/三十里)
  降龙山(城西南三/十五里)
  妙山(城西南三/十五里)
  老虎山(城西南五/十三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29b 页 WYG0501-0438d.png
  张家洼山(城西南五/十三里)
  雪梨山(城西南五/十七里)
  珠子山(城西南六十里/即老山寺山)
  关山(城西南六十五里俗呼/观马山又曰关门山)
  圣水山(城西南七十里古圣水寺/有水西南流即为淤泥河)
  迷真山(城西南七十里俗呼瞭高山/又曰晾甲山上有娘娘庙)
  大孤山(城西南/七十里)
  莲华山(城西南九十里上有天门石室群/峰叠翠秀若芙蓉俗呼芙蓉山)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0a 页 WYG0501-0439a.png
  荷花山(城西南二/百馀里)
  北双山(城东北/五里)
  山城山(城东北三/十五里)
  瓮圈山(城东北三/十五里)
  驸马营山(城东北/四十里)
  大团山(城东北/四十里)
  黑山(城东北/八十里)
  青山(城东北八/十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0b 页 WYG0501-0439b.png
  天马峰(城南十/七里)
  朝阳岭(城东三/十八里)
  东分水岭(城东八十里绵亘数百里山下/有泉东西分流东南入盖平境)
  灰窑岭(城南二/十里)
  南蟠岭(城南三/十五里)
  枣儿岭(城南六/十里)
  石门岭(城东南二/十六里)
  滑石岭(城东南/三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1a 页 WYG0501-0439c.png
  缸窑岭(城东南三/十五里)
  缸一岭(城东南三十五里出/红白土可烧琉璃瓦)
  东盘岭(城东南三/十五里)
  虹霓岭(城东南七十五/里俗呼红旗岭)
  黄土岭(城东南/八十里)
  南分水岭(城东南九十五里有水西流/为杨柳河五重河发源于此)
  小片岭(城东南一/百五里)
  大片岭(城东南一/百二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1b 页 WYG0501-0439d.png
  老观岭(城东南一百/六十四里)
  头道湖岭(城东南一百/七十八里)
  二道湖岭(城东南一/百九十里)
  三道湖岭(城东南一/百九十里)
  大岭(城东南/二百里)
  四道湖岭(城东南二/百六里)
  搭连岭(城东南二/百二十里)
  五道湖岭(城东南二/百三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2a 页 WYG0501-0440a.png
  金钱岭(城西南四/十五里)
  寒蒲岭(城西南五十里/峡河发源于此)
  猪窝岭(城东北四十五里有水/西流曰土河入太子河)
  高岭(城东北/六十里)
  双塔岭(城东北七十里鞍/山河发源于此)
  康家峪(城东三/十五里)
  安家峪(城东四/十里)
  訾家峪(城南二/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2b 页 WYG0501-0440b.png
  荫子峪(城南四/十里)
  丁家峪(城东南/十五里)
  羊角峪(城东南四/十二里)
  灵通峪(城东南四/十六里)
  大同峪(城东南四/十八里)
  怛怛峪(城东南/五十里)
  楼房峪(城东南/六十里)
  羊喇峪(城东南六/十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3a 页 WYG0501-0440c.png
  塔子峪(城东南六/十五里)
  莽噶笪峪(城东南/七十里)
  八斗峪(城东南七/七五里)
  柳子峪(城东南七/十五里)
  海留般峪(城东南七/十五里)
  黑峪(城东南七/十五里)
  花红峪(城东南/八十里)
  石棚峪(城西南/五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3b 页 WYG0501-0440d.png
  冰峪(城西南八十里山/阴常有冰故名)
  三盘峪(城东北一/百十里)
  汤冈(城北四十五里东麓/有温泉水涌如沸)
  老虎洞(城西南/三十里)
  姑嫂石(城东南五十三里上有城相/传百二女登石仙去故名)
  海(城西南七百三十里东自凤凰城南鸭绿江口/辽西绕宁海县东南西三面又迤东北历复州)
   (熊岳盖平海城之西接锦州府界回曲二千馀/里路通山东登莱二郡及直𨽻天津府亦曰渤)
   (海唐书地理志安东都护府西南至都里海口/六百里辽史地理志辽阳府东至北乌鲁呼克)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4a 页 WYG0501-0441a.png
    (四百里南至海边铁山八百六十里西至望平/海三百六十里东西南三面抱海旧志海在益)
    (州卫西十里又西十里为归州又西南一百十/里曰苇子套波涛险恶不利行舟又复州卫西)
    (四十五里有白沙洲最为险要南为南信口北/为北信口全辽志海道考金州旅顺关口南达)
    (登州新河水关岸径行五百五十里盖自旅顺/口起抵海中洋𡹬黄城二岛约三百里自黄城)
    (南抵钦岛鼍矶岛约三十里钦鼍二岛抵井岛/约七十里井岛抵沙门岛一百三十里沙门岛)
    (抵新河水关仅二十里各岛相接如驿递而岛/之住户顺属纳水利银两于金州方舆纪要旧)
    (志运道由登州新河海口至金州铁山旅顺口/通计五百五十里海中岛口至海州梁房口三)
    (岔河亦五百五十里海中岛屿相望皆可湾船/避风运道由此而达可直抵辽阳沈水以迄开)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4b 页 WYG0501-0441b.png
    (原城西之老米湾河东十四卫俱可无不给之/□自正德以后旧制浸废嘉靖中尝举行复罢)
  (本朝康按明时海运皆自登州抵金州旅顺口/ 熙三十三年)
(圣祖仁皇帝亲幸天津访海道自大沽口达三汊较便于/ 登州遂用商船三昼夜即抵三汊自后)
(御制盛京海运多由直沽有/)
(圣制盛京海运记恭载/ 门)
   穆察河(城东三十里源出穆/察岭南流入杨柳河)
   三汊河(城西六十里系辽河浑/河太子河合流入海处)
   杨柳河(城南一里源出南分水岭西/北流入三汊河一名沙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5a 页 WYG0501-0441c.png
  八里河(城南八里源出南/水泉山西流散漫)
  石嘴河(城南一百里即东沙河源出/高岭南流至五块石入海)
  五重河(城北十五里自偏岭东向南流行人连过/五次故名方舆纪要在盖州卫东北一百)
   (五十里源出分水岭流经城东北有杓子河流/合焉下流汇清河泥河之水为临江注于海临)
   (江在东南三百里源出县南分水岭东南流/经岫岩城合凤凰城之杓子河俗名五道河)
  土河(城北十五里源有二一出分水岭一出猪窝/岭西北流至土河铺合流经牛庄西北入三)
   (汊/河)
  鞍山河(城北六十里源出双塔岭入太子/河其下流曰新开河曰大龙湾)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5b 页 WYG0501-0441d.png
  峡河(城西南二十里源出寒蒲岭西/流至妙山北散漫入莲花泊)
  英纳河(城西南六十里源出冰峪/东南流至黑山岛东入海)
  耀州河(城西南六十二里又支流曰桥头铺河/铺东南曰铁岭屯又北曰曹官屯山屯)
  淤泥河(城西南六十五里源出圣水山西流至迷/真山西散漫河之南相传唐太宗陷马处)
   (河内系/盖平界)
  济寺沟(城西南六十里源出冰峪东南入石佛沟/乃通诸海口之总路碑有济寺二字故名)
  莲花泊(城西南六十里相/传自生莲藕故名)
   盖平县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6a 页 WYG0501-0442a.png
  白谷山(城东/十里)
  张郎寨山(城东十/五里)
  王宝山(城东三/十里)
  方家山(城东三/十里)
  大王塞山(城东五/十里)
  哈达山(国语解已见前注城东一百里/俗呼哈达哩清河发源于此)
  雕山(城东二百/五十五里)
  白狼山(城西/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6b 页 WYG0501-0442b.png
  清风山(城西十/五里)
  十道口山(城南十/五里)
  清凉山(城南四/十里)
  分山(城南四/十里)
  丝拉铺山(城南四/十里)
  馒头山(城南五/十里)
  黄哨山(城南七/十五里)
  铁场山(城南九十里/即李官坟山)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7a 页 WYG0501-0442c.png
  石棚山(城南九十里上有石/棚可容数人故名)
  龙门汤山(城南一/百里)
  䃳子山(城南一/百里)
  上马石山(城南一百/二十里)
  野狐山(城北二里又/名银锭山)
  观家山(城北/七里)
  蚂蟥嘴山(城北二/十里)
  博罗山(蒙古语博耀青色/也城北三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7b 页 WYG0501-0442d.png
  砀石山(城北四/十里)
  松𡹬山(城东南/十五里)
  灶突山(城东南二十里众山环绕一峰屹/立若灶突然故名即娘娘庙山)
  雁窝山(城东南三十里/上有高丽城)
  断流山(城东南/七十里)
  阎家石山(城东南八十里又/北曰夹山河村)
  梨儿山(城东南/九十里)
  赤山(城东南一百里日/入山有赤光故名)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8a 页 WYG0501-0443a.png
  布雾山(城东南一百四十里峰峦高峻常有雾云/在其上□哩河发源于此俗呼步步山)
  鸡冠山(城东南一百五十/里少河发源于此)
  莲花山(城东南一百八十/里详见海城县)
  团山(城西南/十里)
  伴仙山(城西南十五里明天顺中有道士号黄/花老人居此修炼数年乘鹤而去故名)
  套里山(城西南/二十里)
  灰山(城西南/二十里)
  望海台山(城西南/三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8b 页 WYG0501-0443b.png
  望海山(城西南四十里辽/史熊岳山即此)
  圣井山(城西南四十里上有石穴阔/深尺许其水常满汲之不竭)
  火石山(城西南五十里冷/水河发源于此)
  官帽山(城东北/三里)
  石城山(城东北十三里一名高丽城山唐太宗征/高丽土人居此避兵相传内有龙潭朔夜)
   (见/月)
  杨胡子山(城东北十八里/俗呼杨胡子沟)
  花儿山(城东北三十里相传上有树一枝高丈馀/远近望之大小如一不知何名开小白花)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9a 页 WYG0501-0443c.png
   (其叶凌冬不凋犯之/者辄病土人神之)
  点头山(城东北三/十五里)
  盘山(城东北/八十里)
  平山(城西北四十二里明置二/万卫盐场百户所于此)
  牛心山(城西北四/十二里)
  邋遢山(城西北四十三/里俗呼拉拉山)
  小孤山(城西北/五十里)
  铁塔山(城东五里相传有铁/塔飞去今以石为之)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39b 页 WYG0501-0443d.png
  七岭(城东/七里)
  八岭(城东/八里)
  牵马岭(城东三/十里)
  李二岭(城东五/十里)
  石门岭(城东七十里明/设关于此今废)
  七盘岭(城东九/十里)
  秀才岭(城东/百里)
  兰姑岭(城东一/百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0a 页 WYG0501-0444a.png
  狸儿岭(城东一百六十里石佛沟/河毕哩河俱发源于此)
  鸣珂岭(城南三十里/一名沙根台)
  王小儿岭(城南五/十二里)
  舞鹦哥岭(城南一百/二十里)
  万家岭(城南一百二十里/浮渡河发源于此)
  徐家大岭(城南一百三十里又相/近有岭曰魏家大岭)
  琵琶岭(城南一百八十/里俗呼爬爬岭)
  青石岭(城北七里旧/设关今废)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0b 页 WYG0501-0444b.png
  长岭(城东南/十里)
  阳关岭(城东南三十里/上有高丽城)
  滚马岭(城东南五十五里/沙河发源于此)
  哈什蚂岭(城东九/十一里)
  长岭(城东南一百/二十五里)
  搭连岭(城东南一百/三十七里)
  兔儿岭(城西南/十五里)
  招军岭(城东北/三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1a 页 WYG0501-0444c.png
  三道岭(城东北/七十里)
  白土岭(城东北九十里西/有岭曰金长岭)
  柴家谷(城东三/十里)
  胡家谷(城东五/十五里)
  片石崖(城东南二十/里有石独立)
  马鬣峪(城东五/十七里)
  莽家峪(城东六/十里)
  苇子峪(城东八十里又/有峪曰连云峪)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1b 页 WYG0501-0444d.png
  剉草峪(城东一/百十里)
  龙爬峪(城东一百/五十里)
  阎家峪(城南十/三里)
  枣儿峪(城南五/十里)
  苏子峪(城南九十里熊/岳河发源于此)
  戴家峪(城东南三/十三里)
  瓦房峪(城东南/四十里)
  赵家峪(城东南一/百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2a 页 WYG0501-0445a.png
  虎斗马峪(城东北/十里)
  狮子峪(城东北/四十里)
  塔儿峪(城东北五/十五里)
  红花峪(城西北/八里)
  连云岛(城西十五里明时设关于此/有戍兵今废西曰红革岛)
  兔儿岛(城西南七/十五里)
  三块石(城西北/十里)
  仙人嘴(城东二百/六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2b 页 WYG0501-0445b.png
  谎粮堆(城西北二十里相传唐征高丽家/粮夜筑土堆覆米其上以示敌)
  石棚洼(城西南/九十里)
  瓦子堂(城东一/百十里)
  清河(城南二里内出秋生子鱼甚美明一统志清/河源出盖州卫分水岭西流入海今按河源)
   (出哈达山流至连云岛入海/又支流曰盖州河谟笕河)
  南沙河(城南三十五里即𡹬头河源出/瀼马岭流至望海山南入海)
  冷水河(城南四十里源出火石/山北荒甸西流入海)
  熊岳河(城南六十一里源出苏子峪流至兔儿岛/入海其南曰李官屯河亦流至兔儿岛入)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3a 页 WYG0501-0445c.png
   (海/)
  浮渡河(城南九十里源出万家岭老虎峪/流至铅矿山北入海即铁场河)
  新安河(城南九十五里源出新安/铺南西北流入浮渡河)
  淤泥河(城北五十五里/详见海城县)
  毕哩河(城东南九十里源出布雾山猫儿岭两处/流至归服堡东入海又支流曰吊桥河)
  沙河(城东南一百六十里源出鸡/冠山流至小松岛东入海)
  石佛沟(城东二百七十里源出猫儿/岭东南会祭祀沟入英纳河)
   开原县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3b 页 WYG0501-0445d.png
  塔山(城东二十五里/亦曰小塔山)
  华家沟山(城东四/十里)
  台子山(城南十五里东起史家堡/西至清水沟南及辽水)
  光头山(城南四/十里)
  阎王鼻山(城东南十五里断崖陡绝清/流下濑中流纡径可通车马)
  磴儿山(城东南/十五里)
  养马大屯山(城东南/二十里)
  鼻子山(城东南/三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4a 页 WYG0501-0446a.png
  长山(城东南/三十里)
  西石䃳子山(城东南三/十五里)
  莲花泊山(城东南四十里山下/有泊每夏莲花盛开)
  聂家沟山(城东南/五十里)
  喜鹊沟山(城东南/五十里)
  照壁山(城东南/七十里)
  范家山(城东南/七十里)
  黄顶山(城东南/九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4b 页 WYG0501-0446b.png
  东关门山(城东南一/百十里)
  黑背山(城东南一/百十里)
  西关门山(城东南一/百六十里)
  大黄山(城东南一/百六十里)
  小黄山(城东南一/百七十里)
  拐磨子山(城东南一百九十五/里硕宾河发源于此)
  英莪口山(英茷国谒解见彊域形/胜卷城东南二百十里)
  长龙山(城东南二/百十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5a 页 WYG0501-0446c.png
  歪头山(城西南一/百八十里)
  骆驼山(城西南一/百九十里)
  威远堡山(城东北/三十里)
  松山堡峰(城南四十五里即松山堡哈达沙河发/源于此又东有鄂尔多峰浓坚屯在其)
   (南/)
  黄龙冈(城北三里山势芊绵委蛇起㐲东连巨岭/西抵辽河俨如卧龙之状今冈上插柳为)
   (边以限内外谓之/新边即古黄龙塞)
  黄泥冈(城东南/四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5b 页 WYG0501-0446d.png
  大清河(城东三十里源有二一出吉林城西南香/岭一出吉林城西南安巴和托峰俱北流)
   (至兴克山合为一河名瞻河又西南会叶赫河/入威远堡边至开源县界为大清河亦曰扣河)
   (水南流至县东南小清河/自东南来会合流入辽河)
  华家沟河(城东四十里源出吉林外/嘉石山至尚阳堡入清河)
  马鬃河(城西二十里源出边外自漾/铺西入境至史家堡入辽河)
  亮子河(城西四十五里明一统志源出三万卫东/北枪杆岭南流入辽河今按亮子河源出)
   (边外由庆云堡西入境/至史家堡入马鬃可)
  小清河(城南二里源出县东南边外达扬阿岭曰/哈达河西流合觉罗阿噜十八里等河为)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6a 页 WYG0501-0447a.png
   (小清河至县东南与大清河/合流总名清河又西入辽河)
  沙河(城南三十里源出松山堡峰/入辽河又南曰山头铺河)
  十八里河(城东南七十里源出吉林安/巴和托峰北入境会清河)
  阿噜河(蒙古语呵噜山阴也城东南九十/里源出吉林安巴和托峰入清河)
  觉罗河(城东南一百八十五里源出吉林/穆克哩音布曕会阿达河入清河)
  哈达河(国语解已见前注城东南一百九十五里/原出吉林达扬阿岭与达扬阿岭河会为)
   (清/河)
  硕宾河(城东南一百九十五里源出拐磨/子山及铁岭分水岭合流入浑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6b 页 WYG0501-0447b.png
  噶桑阿河(国语噶桑阿哀怨也城东南二百十里/源出吉林纳噜窝集入边会纳噜河为)
   (浑/河)
  金线河(城东北隅西流出西水关南/流入清河夹堤多柳故名)
   铁岭县
  首龙山(城东二里许旧志称上有龙王庙乃三/清观北山也迤逦而南俱称龙首山云)
  小枣山(城东/十里)
  东塔山(城东/十里)
  白翎山(城东二/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7a 页 WYG0501-0447c.png
  鬏髻山(城东三/十里)
  陕西台山(城东三/十里)
  山城山(城东二/十里)
  马儿山(城东三/十五里)
  鹅脖山(城东三/十五里)
  光山(城东五/十里)
  仙人洞山(城东五/十里)
  双山(城东五/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7b 页 WYG0501-0447d.png
  照壁山(城东六/十里)
  黑山(城东八/十里)
  黑背山(城东八/十八里)
  关门山(城东九/十里)
  双顶山(城东九/十七里)
  黑䃳子山(城东九/十七里)
  后石䃳子山(城东一/百里)
  虎头山(城东一/百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8a 页 WYG0501-0448a.png
  松顶山(城东一/百十里)
  老古洞山(城东一百二十里山石赤黄/巉岩中有洞洞口有古庙)
  碜背山(城东一百/三十里)
  背阴汀山(城东一百/四十里)
  小波罗红山(城东一百/五十里)
  大波罗红山(城东一百/五十里)
  弯岭背山(城东一百/六十五里)
  石猴儿山(城东一百/七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8b 页 WYG0501-0448b.png
  红崖山(城西十/五里)
  蛇山(城西一/百五里)
  大马山(城南十/五里)
  帽儿山(城南十/五里)
  香山(城南二/十里)
  百落山(城南三/十里)
  塔山(城南三/十里)
  段透山(城南三/十五里)   石炭山(城南四/十二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9a 页 WYG0501-0448c.png
   韭菜山(城南五/十五里)
   小平山(城南五/十五里)
   阎王鼻山(城南五/十五里)
   王家林山(城南五十六里懿/路河发源于此)
   赵指挥山(城南六/十里)
   烟台山(城南六/十里)
   峰山(城北/十里)
   驻跸山(城东南二里/康熙十年)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49b 页 WYG0501-0448d.png
(圣祖仁皇帝驻跸于此故名帽山之东/ 曰塔儿峪又东曰 峰山)
   骆驼山(城东南二/十五里)
   大青山(城东南/四十里)
   水口山(城东南/四十里)
   朝阳洞山(城东南/四十里)
   大宝山(城东南五十二里按/辽史大宝山即此)
   小宝山(城东南五/十三里)
   带钩子山(城东南五/十八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0a 页 WYG0501-0449a.png
   龙潭口山(城东南五/十八里)
   冰洼里山(城东南五/十九里)
   老鹳台山(城东南/六十里)
   香炉山(城东南/六十里)
   松献阳山(城东南六/十三里)
   龙湾顶山(城东南/七十里)
   当铺山(城东南/七十里)
   梆子街山(城东南七/十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0b 页 WYG0501-0449b.png
   叶儿星山(城东南七/十七里)
   鸡冠山(城东南/八十里)
   孙家寨山(城东南八/十五里)
   富勒哈山(国语富勒哈山树也城东南一百里其/东北为尚间崖距西三里外为斐芬山)
(太祖高皇我己未破明兵四十万于此事迹谨详载萨尔/ 帝)
    (浒城注北山之西曰/霞峰东 接香围山)
   牤牛背山(城东南一/百五里)
   嘉穆瑚山(城东南一里五十二/里范河发源于此)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1a 页 WYG0501-0449c.png
  盘道山(城东南/二百里)
  红石䃳子山(城东南二/百十里)
  范河东山(城西南三十里上/有古塔下有仙洞)
  塔儿山(城西南/四十里)
  大猪儿山(城西南/五十里)
  小猪儿山(城西南五十五/里一名黄山)
  娘娘庙山(城西南五/十五里)
  老古台山(城东北/十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1b 页 WYG0501-0449d.png
  团山(城东北/二十里)
  象牙山(城东北/六十里)
  鹰首山(城东北/八十里)
  大石䃳子山(城东北/一百里)
  黑鹰䃳子山(城东北一/百六十里)
  硕伦山(国语硕伦木偶人/也城西北十里)
  平顶山(城西北/二十里)
  科昂阿山(国语科阴沟也昂阿/口也城西北二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2a 页 WYG0501-0450a.png
  苫茅山(城西北/三十里)
  保山(城西北三/十五里)
  刀鞸山(城西北七十里明一统志在三万/卫西南一百五十里俗呼貂皮山)
  察罕齐老山(蒙古语察罕齐老白石/也城西北一百三十里)
  鄂尔多峰(国语鄂尔多亭/也城东一百里)
  萨哈连峰(国语萨哈连黑色/也城东南六十里)
  榛子岭(城南二/十里)
  寒坡岭(城南六/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2b 页 WYG0501-0450b.png
  哈什蚂岭(城东南一百四十里/老古洞河发源于此)
  分水岭(城东南一百八十里开源硕/宾河本境柴河俱发源于此)
  冰峪(城东九/十五里)
  韭菜峪(城东一/百十里)
  枪杆峪(城东北/七十里)
  妈妈谷(城东一百/二十里)
  窝集谷(城东南/七十里)
  老古洞河(城东一百二十五里源出哈什蚂岭至/下冷格寨入柴河而柴河复西入于辽)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3a 页 WYG0501-0450c.png
    (河/)
   外辽河(城西十里辽河自下/塔子分出为外辽河)
   蛤蜊河(城西六/十里)
   范河(城南三十里一名汛河源出/嘉穆瑚山至马峰沟入辽河)
   懿路河(城南六十里源出王家林山至/大猪儿山西散漫旧名小清河)
   事迹
   谨稽
实录天命五年秋八月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3b 页 WYG0501-0450d.png
太祖统师征明由懿路蒲河二路进收兵驻营侦卒以明
   兵越我地驰告
太祖方坐遽起曰此沈阳兵宜击之奔回俾填拥于城门
谕毕遂上马引兵迎击时明总兵贺世贤副将鲍承先总
   兵李秉诚副将赵率教各率兵出沈阳城驻二十
   里外见我兵俱退
太祖命三贝勒莽古尔泰往追莽古尔泰引护军百人追
   击李秉诚赵率教兵过沈阳城东抵浑河始还又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4a 页 WYG0501-0451a.png
   左翼一旗兵追击贺世贤鲍承先兵抵沈阳北门
   斩百馀级
太宗欲进击大贝勒代善与侍卫扈尔汉劝止之于是以
   所俘获按功分给军士乃还
   柴河(城北二里金史地理志铜山县南析兴县北/有柴河方舆纪要柴河源出铁岭卫东松山)
    (之西会诸水人辽河今按源出县东南分水岭/西北流至背阴汀山北折而西至席家庄入辽)
    (河/)
   月湖(城西/八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4b 页 WYG0501-0451b.png
   鸳鸯湖(城西三/十里)
   凌湖(城北二/十里)
    复州
   东平山(城东二/十里)
   尖山(城东四/十里)
   太白山(城东一/百里)
   鸡冠山(城东一百十里/沙河发源于此)
   刺榆山(城东一百/三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5a 页 WYG0501-0451c.png
  伊拉塔山(国语伊拉塔各三数也城东一百六/十里宁海县归服堡河发源于此)
  安博罗山(城东二百/八十里)
  名扬山(城东二百/五十里)
  台子山(城东二百/五十里)
  各拉岛山(城东二百/九十里)
  将军石山(城东三/百里)
  西屏山(城西二/十里)
  双山(城西二/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5b 页 WYG0501-0451d.png
  红崖子山(城西二/十五里)
  花山(城西三/十二里)
  碧山(城西三/十二里)
  娘娘宫山(城西四十里即天妃/宫又东北为𡺭峒山)
  望海蛇山(城西四/十里)
  北汛口山(城西四/十里)
  号子蛇山(城西五/十里)
  长兴岛山(城西八/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6a 页 WYG0501-0452a.png
  秀龙山(城南/八里)
  孤山(城南十/五里)
  清泉山(城南五/十里)
  歪头山(城南六/十里)
  栾古山(城南七/十里)
  缸窑山(城南八/十里)
  磨盘山(城南九/十里)
  莲花山(城南九/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6b 页 WYG0501-0452b.png
  五湖嘴山(城南九/十里)
  狼虎山(城南九/十里)
  石洞儿山(城南一/百里)
  德哩山(国语德哩盘石也城北/二十里上有德哩城)
  长岭子山(城北百/十五里)
  五十寨山(城北七/十里)
  铅矿山(城北九/十里)
  双台子山(城东南/十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7a 页 WYG0501-0452c.png
  夹河山(城东南/二十里)
  栗子山(城东南/四十里)
  䃳子山(城东南/九十里)
  钯犁山(城东南九十里栾/古河发源于此)
  望海台山(城东南一/百五十里)
  石城岛山(城东南三/百三十里)
  小王家岛山(城东南三/百三十里)
  大王家岛山(城东南三/百五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7b 页 WYG0501-0452d.png
  寿鹿岛山(城东南三/百五十里)
  龙王庙山(城西南七/十馀里)
  漠落歪山(城西南七/十馀里)
  南汛口山(城西南七/十馀里)
  花椒岛山(城西南七/十馀里)
  中岛山(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焚木岛(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大龙口山(城东北/五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8a 页 WYG0501-0453a.png
  小龙口山(城东北/九十里)
  香炉山(城东北/一百里)
  万家岭山(城东北/一百里)
  雪茂山(城东北二/百七十里)
  老瓜岛山(城西北四/十五里)
  骆驼山(城西北五十里/窑河发源于此)
  复岭(城北/八里)
  琵琶岭(城东北一/百五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8b 页 WYG0501-0453b.png
  新开岭(城东北二/百四十里)
  佛爷岭(城东北二/百四十里)
  老虎峪(城东北/一百里)
  长山岛(城南四十/里上有塔)
  复州河(城东十五里按明一统志有沙河源出复/州卫东得利嬴城山流经本卫城南合麻)
   (河入海今按河源出安博罗山/流至北汛口入海即沙河也)
  毕哩河(城东二百里/详盖平县)
  沙河(城东二百五十/里详盖平县)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9a 页 WYG0501-0453c.png
  大盐场沟河(城东二百/九十里)
  黄姑嘴河(城东三/百里)
  窑河(城西一里源出骆驼/山荒甸东流入沙河)
  麻河(城南七十里源出钯犁山/西流入沙河俗呼栾古河)
  大龙口河(城北五/十里)
  新安河(城北八十五里源出/新安铺南入浮渡河)
  小龙口河(城北九/十里)
  浮渡河(城北一百十/里详盖平县)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59b 页 WYG0501-0453d.png
  东沙河(城东南一/百十里)
  清水河(城东南一百二十里北近察尔图山/ 蒙古语察尔图草上有冻雪之谓)
  望簪河(城东南一百三十里源出大/北山流至红嘴堡东入海)
  岔沟河(城东北二百二十里/又北有河曰大庄河)
   宁海县(旧名金州/)
  萧家山(城东四里泉水/河发源于此)
  大黑山(城东十里上有古城相传唐太/宗驻跸处小沙河发源于此)
  凤凰山(城东十里又东/一山名大和山)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0a 页 WYG0501-0454a.png
  团山(城东七/十里)
  豹山(城东八十里/今名豹子岛)
  城子山(城东九/十里)
  平山(城北十里又/北曰台落山)
  半边山(城北四/十里)
  龙凤口山(城北四/十里)
  小黑山(城北六十里骆马河/澄沙河俱发源于此)
  两乳山(城北七/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0b 页 WYG0501-0454b.png
  铁场山(城北一百/二十里)
  狼虎山(城北一百/二十里)
  五湖觜山(城北一百/三十里)
  炭窑山(城东南/四十里)
  细腰山(城东南/四十里)
  骆马山(城东南/五十里)
  葛针铺山(城西南/四十里)
  鞍子山(城西南四十五里/夏家河发源于此)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1a 页 WYG0501-0454c.png
  围屏山(城西南六十里/沙河发源于此)
  金龙山(城西南七十里/泥河发源于此)
  棒槌岛山(城西南/八十里)
  黄泥川山(城西南/九十里)
  架子山(城西南/九十里)
  夹河山(城西南/一百里)
  夹棒嘴山(城西南一/百五里)
  龙王庙山(城西南一/百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1b 页 WYG0501-0454d.png
  蔡家山(城西南一/百十五里)
  枣羊山(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黄金山(城西南一百/二十七里)
  盐场口山(城西南一百/二十七里)
  新旅顺山(城西南一/百三十里)
  扇子石山(城西南一/百三十里)
  八只船山(城西南一/百四十里)
  铁山(城西南一/百六十望)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2a 页 WYG0501-0455a.png
  蛇山(城西南一/百六十里)
  石门口山(城东北/十里)
  老鹳嘴山(城东北一/百十里)
  双山(城东北一百二十里/龙凤口河发源于此)
  鹳山(城东北一百二十里沙河/发源于此俗呼鞍子河)
  大北山(城东北一百三十里复州望簪河/与本境清水沟河俱发源于此)
  独山(城东北一百五十里/以挺然独秀而得名)
  龙王庙山(城东北一/百六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2b 页 WYG0501-0455b.png
  伊拉塔山(国语解已见前注城/东北一百八十里)
  壁立山(城东北二/百三十里)
  群鹿山(城东北三/百十里)
  城子山(城东北三/百三十里)
  台晖山(城东北三/百四十里)
  官架山(城东北三百/四十五里)
  对面山(城东北三/百七十里)
  万木山(城东北三/百八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3a 页 WYG0501-0455c.png
  龙王庙山(城西北/二里)
  荞麦山(城西北/三十里)
  虎山(城西北三/十二里)
  七顶山(城西北三/十五里)
  龙凤寺山(城西北/四十里)
  二十里铺岭(城北二/十里)
  甲匠铺岭(城北二/十里)
  双台岭(城北一百十里/相近有栾古岭)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3b 页 WYG0501-0455d.png
  双岭(城东北三百/七十五里)
  松岭(城东北四/百二十里)
  望城冈(城北/十里)
  红土崖(城南十/二里)
  唐家峪(城西北/五十里)
  望海𡹬(城东北六十里即/明刘江胜倭处)
  壶瓶𡹬(城西南/一百里)
  羊头𡹬(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4a 页 WYG0501-0456a.png
   金线岛(城东七十里又有岛曰莲花岛萧家岛明/一统志其东一百五十里名萧家岛有兵)
    (戍/守)
   骷髅岛(城东一/百十里)
   马鞍岛(城东一/百十里)
   广鹿岛(城东一百/二十里)
   皮岛(城东一百三十/里西接无明岛)
   事迹
   谨稽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4b 页 WYG0501-0456b.png
实录自辽阳属我
  朝后明总兵毛文龙招集辽人居此联络朝鲜牵制
   我师屡以兵来犯我耀州海州鞍山驿萨尔浒等
   城天聪二年文龙欲与我
  国通好私遣使致书
太宗因遣使赍书答之往来数次文龙虑事泄以我使臣
   科扩送燕京时袁崇焕为宁远巡抚恶文龙专擅
   杀之分其兵为两协以副将陈继盛领东协参将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5a 页 WYG0501-0456c.png
   刘兴治领西协未几兴治杀继盛作乱参将沈世
   魁袭杀兴治明以黄龙为总兵登州参将孔有德
   游击耿仲明旧为毛文龙部校至是来降我
  朝导我师取旅顺口城黄龙自刭死沈世魁代镇皮
   岛副将尚可喜亦来降崇德二年春
太宗征服朝鲜
命英亲王阿济格贝子硕托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各
   率兵乘朝鲜船攻皮岛明兵约二万人分路拒战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5b 页 WYG0501-0456d.png
   伤我兵四十馀人巴图鲁鳌拜准塔连船渡海先
   众登岛破敌阵众军齐进尽殪敌兵斩总兵沈世
   魁副将金日观等俘获无算自是旁近岛众相率
   来降明亦不复遣兵驻岛
    (又按皮岛即东江/绵亘海面八十里)
   葛藤岛(城东一百/三十里)
   海仙岛(城东一百/五十里)
   舍哩岛(国语解已见前注/城东一百六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6a 页 WYG0501-0457a.png
  大长山岛(城东一百/六十里)
  小长山岛(城东一百/六十里)
  八叉岛(城东一百/七十里)
  獐子岛(城东一百/七十里)
  搭连岛(城东一百/七十里)
  大耗子岛(城东一百/八十里)
  小耗子岛(城东一百/八十里)
  王家岛(城东一百九十/里西接石城岛)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6b 页 WYG0501-0457b.png
  乌满岛(城东一百/九十里)
  海洋岛(城东二/百里)
  杏园岛(城西四/十里)
  玛延岛(玛延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城西四十里)
  三山岛(城南七/十里)
  小三山岛(城南七/十里)
  博罗岛(国语解已见前/注城北八十里)
  小海青岛(城东南/二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7a 页 WYG0501-0457c.png
  大海青岛(城东南/五十里)
  扇子岛(城西南/五里)
  南关岛(城西南二十/里即南关岭)
  和尚岛(城西南/二十里)
  罗家岛(城西南二/十三里)
  燕岛(城西南三/十五里)
  零水岛(城西南六十里/今名菱角湾)
  沙河岛(城西南六十里/今名沙河口)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7b 页 WYG0501-0457d.png
  棒槌岛(城西南/八十里)
  小平岛(城西南八十里/与唊岛相接)
  过岛(城西南/九十里)
  猪岛(城西南一百里其/东北有岛曰牛坨)
  双岛(城西南一百四十五里明袁/崇焕杀毛文龙于双岛即此)
  海猫岛(城西南一/百六十里)
  青山岛(城东北一百/里即青山台)
  鹿岛(城西北/三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8a 页 WYG0501-0458a.png
  荞麦岛(城西北三/十五里)
  兔儿岛(城西北五十里相近有岛/曰长兴亦名长生上有塔)
  殷家口(城西南一/百十里)
  龙王堂(城西南/一百里)
  海(东南西三面皆海接/锦州界详见海城县)
  泉水河(城南一里源出萧家山/泉流至城西南入海)
  小沙河(城北半里源出本境大黑/山流至龙王庙南入海)
  龙凤口河(城北四十里源出双山流至龙凤/寺南入海又北一百里曰横头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8b 页 WYG0501-0458b.png
  骆马河(城东南四十里源出本境小/黑山前流至王官寨东入海)
  泥河(城西南四十里源出金龙/山流至架子山西南入海)
  夏家河(城西南五十里源出围/子山东流至山北入海)
  沙河口(城西南六十里源出围/屏山流至沙河岛入海)
  澄沙河(城东北七十里源出本境小黑山东北流/至团山北入海西为罗木河有罗木卫)
  沙河(城东北北十里源出鹳/山流至红嘴堡西入海)
  清水沟河(城东北一百五里源出大/北山流至红嘴堡西入海)
  归服堡河(城东北一百五十里源出复州伊拉/塔山流至龙王庙东南入毕哩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9a 页 WYG0501-0458c.png
  鲇鱼湾(城东南/六十里)
   岫岩城
  梯子山(城东六/十里)
  关门山(城东八/十里)
  送子山(城西三十里/一名龙巴峪)
  骆驼山(城西六/十里)
  木鱼山(城西九/十里)
  墨山(城南一/百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69b 页 WYG0501-0458d.png
  全龙山(城南一/百里)
  靴帽山(城南一百/三十里)
  磨盘山(城南一百/三十五里)
  木耳山(城南一百/八十里)
  一面山(城东南/七十里)
  团山(城东南一/百二十里)
  小孤山(城东南一/百三十里)
  大孤山(城东南一百四十里有水自山西/流出曰赫图河赫图解见本卷前)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0a 页 WYG0501-0459a.png
  蓉华山(城西南九十里/其北曰雪梅山)
  鸡冠山(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西一面山(城西南一/百六十里)
  荷花山(城西南一/百七十里)
  老黑山(城西南一/百八十里)
  关家山(城西南一/百九十里)
  拉子山(城西南一/百九十里)
  明阳山(城西南二/百二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0b 页 WYG0501-0459b.png
  尖山(城西南二/百六十里)
  窟窿山(城东北/八十里)
  弟兄山(城西北九十里/南接青山口)
  牛心山(城西北一/百五十里)
  头道湖岭(城东/五里)
  二道湖岭(城东二/十五里)
  三道湖岭(城东三/十五里)
  四道湖岭(城东四/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1a 页 WYG0501-0459c.png
  蜜蜂岭(城西四/十里)
  蓝姑岭(城西九/十里)
  新开岭(城南三/十里)
  高岭(城南七/十里)
  黄岭(城南八/十里)
  石头岭(城南八/十里)
  双塔岭(城南一百/二十里)
  大偏岭(城北六/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1b 页 WYG0501-0459d.png
  小偏岭(城北七/十五里)
  分水岭(城北一百/五十里)
  猫儿岭(城西南/九十里)
  佛爷岭(城西南一/百六十里)
  长岭(城西南/二百里)
  搭连岭(城西南/二百里)
  火石岭(城西南二/百十里)
  哈什蚂岭(城西南二/百二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2a 页 WYG0501-0460a.png
  红土岭(城东北九十里/西为科博栾屯)
  卫家岭(城西北六十里又/有岭曰康家岭)
  西分水岭(城西北八/十五里)
  对子峪(城北一百/四十里)
  夺獐峪(城北一百/四十五里)
  柳子峪(城北一百/五十里)
  大黑峪(城北一百/五十里)
  花红峪(城北一百/五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2b 页 WYG0501-0460b.png
  城儿峪(城西南/十五里)
  冰峪(城西南一/百三十里)
  黑峪(城西南一百八/十里一名盘谷)
  槽子峪(城东北/九十里)
  小蘑菇峪(城东北一百/二十五里)
  南麻峪(城东北一百/三十五里)
  巴豆峪(城东北一/百五十里)
  大蘑菇峪(城东北一/百五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3a 页 WYG0501-0460c.png
  桑皮峪(城西北/六十里)
  羊拉峪(城西北一百/二十五里)
  楼房峪(城西北一/百三十里)
  达达峪(城西北一百/三十五里)
  小峪(城西北一/百四十里)
  黑岛(城南一百/八十里)
  黄古岛(城南一百/八十里)
  小岛子(城东南一/百六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3b 页 WYG0501-0460d.png
  燕儿窝(城西南一/百七十里)
  火石窝(城西南一/百七十里)
  将军石(城南一百/四十里)
  五块石(城南一百/四十里)
  姑娘石(城西北一/百三十里)
  仙人嘴(城西/十里)
  雷家洞(城西南/八十里)
  沙河(城东半里西/有沙河屯)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4a 页 WYG0501-0461a.png
  哨子河(城东六/十里)
  鸦儿河(城南/四里)
  勾蓝河(城南六/十五里)
  广福河(城南一百/五十里)
  蛤蜊河(城南一百/六十里)
  五道河(城北十/五里)
  四道河(城北十/五里)
  三道河(城北三/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4b 页 WYG0501-0461b.png
  二道河(城北三/十五里)
  头道河(城北四/十里)
  小洋河(城东南一/百四十里)
  大洋河(城东南一百五十里其西北支流曰沙津/河东南曰图纳河又东南曰伊兰博哩库)
   (河近三/堡地)
  音达珲河(国语音达珲狗也/城西南一百里)
  旋河(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大庄河(城西南一百六十里又支流/曰叶和尚河西近观冢山)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5a 页 WYG0501-0461c.png
  碧流河(城西南二/百四十里)
  大庄河(城西北/三十里)
  转湘湖(城西南/九十里)
  兴隆沟(城东十/五里)
  □子沟(城东四/十里)
  黄旗沟(城西二/十五里)
  教场沟(城西六/十里)
  龙潭沟(城西七/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5b 页 WYG0501-0461d.png
  白旗沟(城南四/十里)
  大湾沟(城南六/十里)
  围场沟(城南六/十里)
  三道沟(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矿洞沟(城东北八/十五里)
  磨盘沟(城东北八/十五里)
  韭菜沟(城东北九/十五里)
  香炉沟(城东北/一百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6a 页 WYG0501-0462a.png
  汤池沟(城西北/二十里)
   宁□□
  小横山(城西/八里)
  大横山(城西五/十里)
  挫草山(城西六/十里)
  青良山(城西九/十里)
  砀石山(城西一百/七十里)
  药山(城西二百/四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6b 页 WYG0501-0462b.png
  对头山(城南四/十里)
  雕鹗山(城南八/十里)
  长山(城南一/百里)
  妙山(城南一/百十里)
  双山(城南一百/三十里)
  额林山(国语额林横板也城南一百/三十五里龙头河发源于此)
  塔子山(城南一百/六十里)
  楼子山(城南一百/七十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7a 页 WYG0501-0462c.png
  窟窿山(城南一百/九十里)
  萨玛吉山(城北三十五/里即三鸣山)
  赛莽阿山(城北四十五里/即赛莽阿哈达)
  孤山(城北二百五里/东有孤山屯)
  狼头山(城东南/一里)
  凤凰山(城东南五里上有垒石古城可容十万众/旧志谓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 山之)
   (西南曰鄂三山又西曰舍哩屯白旗庄呼济寨/又西北曰□济哩昂阿屯亨奇埒库屯台鄂佛)
   (啰屯昂国语呼济赶虎之谓亨奇埒库锔子也/舍哩 阿语解俱见本卷前鄂佛罗语解见疆)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7b 页 WYG0501-0462d.png
   (域形/胜卷)
  尼玛善山(国语尼玛善芝麻/鸤也城西南四里)
  多和山(国语多和石灰/也城西南五里)
  帽盔山(城西南五十里六/道河发源于此)
  鵏立山(城西南一/百五里)
  松子山(城西南一/百十里)
  砥塔山(城西南一/百十里)
  迷人山(城西南一/百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8a 页 WYG0501-0463a.png
  一面山(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土城山(城西南一/百四十里)
  小黑山(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大黑山(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
  龙抓山(城西南二/百十里)
  铁山(城西南三百/三十五里)
  管家山(城西南三百五里/一名歪头䃳子)
  土龙山(城西北/四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8b 页 WYG0501-0463b.png
  图们山(图们国语解见疆域形/胜卷城西北七十里)
  龙凤台山(城西北八十五里明/一统志作龙凤山)
  刚家山(城西北一/百三十里)
  连山(城西北一/百四十里)
  笔架山(城西北一/百八十里)
  小黑山(城西北一百九十/里细河发源于此)
  大黑山(城西北二百七十里/拉们河发源于此)
  大峪山(城西北二/百八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9a 页 WYG0501-0463c.png
  青云山(城西北二百九十里即平顶山此山之䐆/接连大峪周围三十里其顶平敞可耕稼)
   (有泉涌出以石八/角甃之中有鱼)
  哈什蚂山(城西北三/百七十里)
  双岭(城北七/十九里)
  陡岭(城北八/十九里)
  白杨木岭(城北一百/六十里)
  奈磨岭(城北一百九十九里/三汊子河发源于此)
  大王岭(城北一百/七十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79b 页 WYG0501-0463d.png
  双岭(城西南/三十里)
  喀巴岭(国语喀巴双生也/城西南三十里)
  卯孤独岭(城西北二/十五里)
  长岭(城西北四/十五里)
  陡岭(城西北四/十六里)
  分水岭(城西北一百三十五里响水河通远堡河/发源于此西北并入太子河又复东南汇)
   (鸭绿江入海叉岭之/北有九顶铁 山)
  摩天岭(城西北一百七/十里俗呼高岭)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80a 页 WYG0501-0464a.png
  青石岭(城西北一百/九十五里)
  虎狼沟岭(城西北二/百六十里)
  三家岭(城西北二/百六十里)
  狗儿岭(城西北二百七十里有汤泉/俗呼狗儿汤云即此能除疾)
  平岭(城西北三/百十八里)
  分水冈(城西北一百/七十五里)
  牛头崖(城西北二百八十里出/香煤产青石可为碑)
  青苔峪(城西一百七十里西有清凉山耀/山南接关门山台又南为旧庄)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80b 页 WYG0501-0464b.png
  黄波罗峪(城北一百八十七/里一名分水岭)
  金口峪(城北二百/五十里)
  桃树峪(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即草/河哈达草河发源于此)
  梨皮峪(城西北二/百二十里)
  纠坡(国语纠麃子也城北/五十里即纠梅佛赫)
  苏斡延坡(国语苏斡延黄色/也城北五十七里)
  将军石(城西南二/百十五里)
  五块石(城西南二百/二十五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81a 页 WYG0501-0464c.png
  尖山窑(城西一百/四十里)
  小松岛(城西南/三百里)
  长甸河(城东三百七十里又东曰/黄沟河皆接鸭绿江路)
  当石河(城东二百九十里自此迤东而北曰岔沟/河榆树河虎沟河过本头曰蚂蚁河九郎)
   (堡河白马郎河城破子河踰小头道沟小二道/沟小三道沟梨河荔子沟河南入朝鲜界北接)
   (吉林/界)
  杓子河(城西二百七十里源出海城县/东分水岭会五重河流入羊河)
  龙头河(城南一百四十里源出额/林山流至窟窿山西入海)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81b 页 WYG0501-0464d.png
  叆河(城北二十里源出边外分水岭西南流自高/丽叆阳城西北五里入边至城东南二十里)
   (出边流入鸭红江又有支流曰三名河其西南/有纳河汤山河东踰索科博有安家湾河铺西)
   (河苏子/沟河)
  萨玛吉河(城北三十里源出黄/波罗峪流入叆河)
  草河(城北三十里源出桃树峪流入叆河其绕凤/凰城西北流者曰潮河又北曰绥满河近边)
   (门南流者/曰托托河)
  三汊子河(城北一百十里源/出奈磨岭入叆河)
  阿布河(国语阿布适才之谓也城东南一百馀里/镇江城之南又南曰永安河戴家木厂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82a 页 WYG0501-0465a.png
  六道河(城西南四里源出/帽盔山流入草河)
  羊河(城西南一百六十里系杓子河五/重河合流处流至将军石东入海)
  英纳河(城西南二百二十里源出海城/县水峪山流至铁山东入海)
  通远堡河(城西南三十里源出/分水岭会于草河)
  响水河(城西北一百三十里源/出分水岭流入纳河)
  细河(城西北一百四十二里源/出境内小黑山入太子河)
  拉们河(国语拉们蓝色也城西北一百八/十里源出境内大黑山入太子河)
 
钦定盛京通志 卷二十五 第 82b 页 WYG0501-0465b.png
 
 
 
 
 
 
 
钦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