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1205-034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定宇集卷十二      元 陈栎 撰
  记 铭 赞 赋
   谦斋记
谦之象见于易谦之说见于书伏羲画卦于艮下
坤上名之曰谦未有辞也人未知谦之益也伯益
赞于禹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虽非论易谦
之益明于此文王为彖辞始曰谦亨周公为爻辞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1205-0340d.png
始于谦上三爻皆吉利馀六十三卦则六爻未有
纯吉利而不凶悔吝者夫子为彖传始曰天道亏
盈而益谦纯用伯益之辞之意不过以亏代损以
盈代满而谦之益于是大明谓非祖书之说以赞
易之象可乎同邑谢君益字谦甫儒家稚弟以儒
习吏退食燕坐之书室扁曰谦谒记于余余辞谢久
之请不懈则谂之曰谦之理具见易与书中先儒发
明无馀蕴何用后学重下注脚君其书伏羲之卦伯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1205-0341a.png
益之赞于斋壁而潜心焉汉名卿自酂侯而下多由吏
进身君能心谦之理而充之无一念不谦无一事不谦
今日之习为吏谦之卑而不可踰也他日之由吏以进
身谦之尊而光也全受谦之亨吉利而无他卦爻凶悔
吝受益孰大于是谦人道也益谦天道也人道尽天道
见矣谦甫以此为予之言乎非也予闻之先儒先儒闻
之伏羲伯益文王周公孔子伏羲伯益文王周公孔子
闻之天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1205-0341b.png
   养心堂记
养心之义于轲书屡见养心二字于寡欲章特见周子
究极孟子所未言至矣婺源王君泽远揭二字扁其堂
寄声徵记于予予学素昧重以存庵胡公之言敢不勉
为之言窃谓寡之又寡以至于无周子不欲学者仅至
寡欲而止故以大贤以上之无欲望之无欲故静尚包
涵说无欲则静虚动直遂究极说非可泛责之学者也
孟子欲学者之养心必自寡欲始故以寡欲而心存望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1205-0341c.png
之存即养也心为性之郛郭欲为心之蟊贼养心不自
寡欲始不可也孟子本章辞不待赘窃谓寡欲养心在
大学属诚意正心尽心知性在大学属致知格物非知
性尽心以致其知误认人欲为天理者有矣其于欲也
虽欲勉强以寡之东窒而西流朝薙而暮茁求寡其欲
戛戛乎其难哉必知性尽心以致其知则见善既明用
心必刚更加诚意正心之功庶几欲可得而寡矣勉勉
循循而不自已寡之又寡以至于无未必不由此而进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1205-0341d.png
者点雪不容于红炉冰澌自释于旭日非寡焉而犹留
其根也蝉脱人欲之私春融天理之妙是心也始焉操
之而后存今焉不待操而自存矣堂不在堂此心即堂
升高明正大之堂入蕴奥精深之室是由孟之寡进周
之无于以养心其至矣乎既以复王君且以自励云
   朝阳楼记
朝阳楼子西金侯之所创也其先君子桐冈公捐馆之
一月侯闻讣自江陵官所奔归水陆三千里以十有一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1205-0342a.png
日而达又二月即其祖宅之东建为楼三层高明宏敞
不二三月竣事亟为之者何承先志也其名若何标先
字也祖居西涧涧之东可一楼其地数十弓犬牙入邻
壤楼几无地起两世数十稔欲之未得侯以大义交相
感楼址甫完书所云考作室厥子构者此楼之所创也朝
阳之云见于卷阿桐冈公字实本诸此自雅号熟齿颊
字鲜克知楼岿然宅东大明东升楼先受日公之音容
日远日忘登斯楼也旦旦寅宾思亲而不得见见朝阳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1205-0342b.png
如见其亲焉揭而彰之示不忘亲此楼之所名也涧之
西濒涧旧有亭侯鼎新之夹涧有梅益增植之取其尊
先大父主簿公之旧扁曰春先者扁之主簿公游国学
登上第春先事业受用未尽标以遗后之人侯不忘祖
训复揭以期子侄朝阳之楼不忘父也春先之亭不忘
祖也虽一楼一亭而伦纪关焉斯亭一涧隔之欲登楼
由宅门度寿安之桥不翅百举步始克蔇乃横一桥屋
其上为舟形以通之扁曰横舟虽状形纪实亦不无意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1205-0342c.png

   等慈庵记
休宁于新安为县县之南有黄原原有等慈庵庵之僧
有碧庵上人永宁以其出伦纪人而其事关伦纪可尚
也已庵肇基唐贞观间实临溪方兴寺支流久为祝圣
道场灯灯相传宗风克振今庵主心庵潜上人碧庵师
也碧庵出率溪何氏先世宗博公昂为时名卿其后仕者
相踵父原清文学世其家享年六十有二母程氏合美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1205-0342d.png
媲德享年八十有四碧庵生官宦儒家十有三岁出家
等慈二十六而祝发附方兴南院籍身出家心不忘家
也葛藟之本根蓼莪之生育切切于衷苦心劬躬铢累
分积买田十亩以兄次子本中纯孝嗜学可托也祝之
收所入永为烝尝资又买田入庵之常住嘱其徒为奉
先世祀亩数亦如之僧俗表里相交期为悠久其用心亦
密矣自大德九年秋九月肇此谋至十年春正官有旨
僧续置田土许归并元籍中甫克立文册谓竞其志讵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1205-0343a.png
知事有不然志犹未竟延祐元年春闰三月不戒于火
庵烬焉二年夏午檀施重构规模视前益崇以敞众缘
所不逮倒钵囊足之又自建钟楼于门之东偏妥何氏
神主其下前所云嘱其徒为奉先者始有定所又惧久
而易泯也将镵之石而属笔于予奉先之田皆详诸碑
阴庶竟其志吁其用心亦远矣予窃谓凡佛所宫一是
皆祝万寿为本尊君也君身所自立也鲜闻以报亲为
务如碧庵者亲身所自出也谓事关伦纪非与此固儒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1205-0343b.png
家说也而实亦佛家说按四十二章经有人事天地神
祗不如孝其亲二亲最神也旨哉言乎儒佛有异教教
以孝无二理天典民彝人孰外哉然不于他寺若庵乎
见惟见诸等慈何以故碧庵儒家子故耳昔墨者
其亲厚孟氏质之引儒道以对先儒谓其援儒而入
于墨予谓非儒家子濡染伦纪之教不能因而通于
儒碧庵何宗博之裔其墨名儒行也亦宜予故曰以出
伦纪人而事关伦纪可尚不可尚哉表而出之非徒为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1205-0343c.png
学佛者劝亦使儒名墨行者愧矣事勒坚珉世谓不朽
然石可泐碑可仆其文章不可磨文岂不寿于石矣乎
若予者非老于文学且自弃于时其能寿于石以垂不
朽乎抑昔东坡与维琳同生寄之诗曰与君皆丙子今
予于碧庵有刘白同壬子之宿缘此遂不复辞云延祐
五年六月十日
   星洲寺记
星洲寺以地名名寺也溪南涯数钜石怪奇突兀旱不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1205-0343d.png
趾露涨不顶漫寺门面之相距约百举武尝闻地之石
天之星也證之春秋传邵子说地理书靡不合金华仙
之诗尤切曰星宫著地化为宝坊是也今寺独擅此胜
非得地欤寺始创于唐太宗贞观十年丙申立公开山
僧也三代而下最称太平未有及贞观者此寺之建首
逢此时非得时欤始建迄今六百八十有九年嗣而堂
构代不乏人寺僧一荣自咸淳癸酉祝发劬躬节用为
寺出力三门寝堂土地神祠鼎新为之佛殿钟楼则蛊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1205-0344a.png
坏而葺之他如塑绘圬镘凿筑甃砌等殆不胜书亦既
完美延祐甲寅不幸燬于火仅存藏殿寝堂又能硬着脊
梁心弗退转经始于乙卯陆续于累年佛殿重营厥费
颇夥倒已囊鬻已田用溃于成塑像制器种种渐备用
钞以锭者千计持钵所获者居什之一其徒大椿则创
钟楼永庆则创斋厅皆与有劳焉所未有为者亦既规
度且将不愆于素今夫千金子万石君世岂无之一再
传之或三四传王承福不免叹为则李师道欲赎其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1205-0344b.png
所质矣今寺随燬随创金地清净木天高明赫奕如昨
何以故有人如荣公与其徒者乎非得人欤昔温彦博
与马周俱告太宗曰愿常如贞观初则善矣易曰神而
明之存乎其人有人焉则地以人重时以人来苟非其
人地由是弗兴恐不免铁炉步之叹矣荣公绍往开来
灯灯相赏常得其人则此寺常如贞观初岂非善之善
者乎又况寺将崇成国家改元方新重逢今之泰定即
如初逢古之贞观也荣公将匹休立公焉抑荣公所可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1205-0344c.png
书又不止是拨已田若干亩入常住赡其徒详于碑阴
慈也荣公本藏溪汪氏二亲长干创屋一区于墓傍
近墓田亦若干亩屋则往来居之他日付其徒继居焉
又孝也孝于其亲亦四十二章经所教也事关伦纪尤
所宜书予幼家五城经寺门望茶烟累矣今委纪之倘
续后游偿金华仙昼吟山入座之愿庶不为寺中生客
荣公者丛林老宿尝为都纲云
   眉寿庵记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1205-0344d.png
歙石门静轩吾宗也构庵于所拟寿藏许扁曰眉寿述
生平大概得吉始末徵记于予予檃括润色书之公幼
嗜学长益淹该亶为克绍箕裘历江湖持门户露宿风
餐鲜有宁日宜其蛊裕先畴鼎新石库增乡闾壮观望
粹圭璋气凌云霓胡可涯涘乃能鉴老氏知足知止之
戒超出世之沉溺不休者其于先世窆事孜孜不能怠
固异乎漫不警省者庸术是听而但苟简尤异乎觊觎
荣达者肤学阴阳而堕因循天诱其衷地呈其宝祖若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1205-0345a.png
考若妣之吉兆壹是逢之不宁惟是公配程氏媲德偕
老亦预获拟藏双剑之所于戴村流抱峙环朝揖天造
虽献者名术相实自天何以證之公效傅修期司空表
圣自营茧室由经始迄就绪动罔不吉此岂偶然哉诹
所以名庵之义则曰天其鉴我夫妇方寸契造化而锡
以齐眉朋寿乎按诗曰眉寿以表寿证今取其辞异其
义此公所愿也又以田三百而赢永入庵中赡守庵人
戒子孙无违辞并详田亩勒碑阴此公所虑也予谓公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1205-0345b.png
仁孝人也仁莫大于爱亲孝莫大于襄事以报亲公于
祖考妣允为仁孝之子孙天必生仁孝人以为公子孙
此理昭昭可信不诬公所心得躬行子孙将是则是效
谨守先业又可大焉公夫若妇齐眉朋寿此福之在其
身者佳城之应如羊叔子之登三事陶士衡之督八州
此福之在子孙者不待必之天而必之此心之天朱子
曰天即理也以理知天公之所愿必遂其所虑者必无
心即天也天岂远哉公名一德静轩号也又号梅匆生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1205-0345c.png
前丙辰今年六十有五配生前庚申今年六十有一其
寿方隆未艾云
   洪氏閒云堂铭
水泉雨云坎象所共云为雨体雨为云用未雨之云似
閒非閒既雨之云閒也真閒出云降雨学非忘世雨齐
云归学非徇世君云其心坐閒云堂休时閒閒与云行

   书灯铭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1205-0345d.png
    义所读书檠令予铭之因书其罩铭曰
雪平跧窗月仄踞屋昔人无灯如许勤读今我有灯篝
幕荧荧不其光用晦而明非雪而炤不月而曜陋彼
囊萤徒千其爝敢有不勤籁沉更深烛奸雄胆洞圣贤

   家传祖砚铭
    族侄孙赞子襄捧其高祖十九省元所留付
    佳砚求予铭谨序而铭之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1205-0346a.png
吾祖通判公以诗经擢乡举官终三山倅贡元公公其
亲弟也亦以是经冠乡举复会诸侯于东都至驾言徂
东之题其文至今脍炙人口所谓自东其驾以东诸侯
之驾者谓之绝妙好辞非欤将赴南宫不幸赍志以逝
平生用一龙尾佳砚东坡所谓无田食砚者用之不尽
留以遗后之人有二曾孙学绍祖钵文传祖灯迨其玄
孙亦好学不倦猗欤美哉食砚田而不坠有能四五传
而绳绳者岂非世之所鲜有乎余甚嘉之言之不足申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1205-0346b.png
之以铭
铭曰无田食砚东坡有云高祖一砚五世所珍学钵文
灯绳绳善继永言宝之钦于世世
   敏斋铭
    三衢徐南塘登杨龟山之门番阳明善程公
    实师之星源王拙斋登朱文公之门明善之
    孙可庵实师之今敏斋君名时敏以敏名斋
    者明善之六世孙可庵之曾孙也父云岩以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1205-0346c.png
    数名儒之后志道据德依仁而游于艺精工
    医术敏斋继之儒家阀阅穹崇如是谁能或
    之先以儒饰医匪业岐黄之术而已世居饶
    德兴之程村云岩始迁婺之中平敏斋今寓
    歙城予未之识族侄实卿与之稔转为求予
    一言录示董盘涧所为明善堂铭且云斯堂
    也程去华实记之予于诸公师友渊源闻之
    久矣遂为作敏斋铭云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1205-0346d.png
程朱之学上溯孔孟南塘拙斋其传也正敏斋之先实
师徐王儒学承承累世昭彰云岩继之志道游艺迨至
敏斋匪专方技六经学字始见傅岩逊敏与怀三义相
参学自逊入济之以敏岂徒谦退汲汲勉进勤敏不已
允怀不失修者乃来来者乃积颜实若虚进未见止拳
拳服膺吻合乎此岂惟儒学医学亦然真积力久艺宜
精专匪直良医可达良相以敏启沃时来毋让
   处善斋铭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1205-0347a.png
    邑居刘长卿以处善斋记文等求予文予阅
    之有张士元一记尽平正略云善之所在先
    知所择而后安所处知行之学自有次第紫
    阳阙里讲贯已熟刘君于行处用力不患不
    知所择矣余不复架屋上之屋也馀皆閒言
    语紧要只此十数句而已馀人之作皆可无
    也余为作一铭
铭曰安于处善天人策语先师语注亦尝采取善虽本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1205-0347b.png
性未易审处处且未易安尤难遽处之云乎止而不去
不先明善善在何许明善伊何必自学始学以明善见
善明矣择善处焉故士得已居之而安纯熟方尔元善
之长曰仁是已终当处仁为安宅主明善其初处仁而
止处善而仁善斯纯至处仁而安希圣地位忠爱长卿
谀吾所止作此铭诗卿其勖只
   族谱赞
    九族之云昉于尧典释者谓父族四母族三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1205-0347c.png
    妻族二欧阳文忠取斯说朱子韪之昔齐晏
    子不隐君之赐固犹是也世之谱族尚矣未
    闻兼谱异姓之亲今伯英为高曾世谱而解
    吴王三氏皆有记焉其惇九族厚彝伦之义
    尤笃敬为赞
禹疆徐州姬祚徐土族蕃括苍班班绶组哲人伊何钱
塘歙浦观光用宾奉母视女月溪令子曰伯英甫学绍
箕裘筮仕孔膴养终者代敬宗尊祖自流溯源江浙修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1205-0347d.png
阻昭穆益辽涂人胥睹取则欧苏聿亲乘谱次图懿亲
若姑若母卓哉伯英亲仁好古九族义明由兹惇叙奕
奕云仍继志绳武拭目华编岂云小补
   画马赞
骢青其质龙文在脊匪渥洼产胡尔神特冠带绯衣懿
何人斯靿履揭裳徐引长羁岂伊仆臣职典天厩驭马
千里敬供万寿龙马不世良御应星妙写天真何代丹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1205-0348a.png
   孤竹赞
    见墨竹二轴其一孤竹上有赞云眉山老人
    题孤竹君其一双竹上有题云清献公双竹
    吟因和其韵
竹竹孤竹国君此其遗族独立亭亭与谁同绿龙想单
吟凤难双宿应契特立独行者之心不动群趋旅进者
之目千亩不见其有馀一竿不见其不足竹竹似鲁狷
士不见亲厚之凉凉如卫君子斐然有文之郁郁月来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1205-0348b.png
影自伴琅玕风至声能戛珠玉特操何假于依附高节
了无所阿曲嗟彼朋邪之徒岂不有愧于孤竹
   宋弥章自号莲舟赞
异哉运乎生华峰头飘十丈花为一叶舟广平苗裔太
一之俦帆无尽风泳馀波流吾道正派絽孟者周爱莲
谁同心今与侔身艘心柁圣涯是游由濂溯洙勿虚勿
浮风月无边穆穆飕飕良不偶然来从吾游颂中有规
子领也不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1205-0348c.png
   澄潭赞
    长汀圣公上人号澄潭今年夏五邂逅瞻其
    顶相惜匆匆未及交箭锋机兹承寄声需余
    为下一转语思韩之于文畅柳之于浩初皆
    为下笔今亦何忍答以不语禅乎因为澄潭
    赞寄之
赞曰传灯要妙性海心源有澄斯潭渊渊其渊禅定有
素湛然止水如珠在盘盘定珠慧澄不在潭而在心珠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1205-0348d.png
现水月中寂炤空虚惟千载心秋月寒水儒释同处我
闻朱子
   扇赞
昔张无垢纸扇三年自誇其俭我将倍旃人无好事我
无长钱一裘阅世可希此贤
   和不求人赞
    不求人赞曾大父唱之通判和之唱者不可
    得见矣幸得见和者而知曾大父之尝为此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1205-0349a.png
    赞也曾孙不肖想像先世意而僭补之癸亥
    十月初四日晡时
疴痒切身倩谁搔之斲木为手具体依稀天赋风骚芒
刺背贞一搔一快胜呼丑妇噫报落金兮截盛金盘
思麻姑仙爪兮岂不利夫麻顽孰若此手兮木居士女
借名李衡家兮木奴以命汝噫虽不求人兮未免求木
奴之指孰若反掌以自搔兮君子求诸已
   和五六公不求人赞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1205-0349b.png
梓人挥斤刻木成指虽乏纤纤可侍君子搔我疴痒及
我背膂尔力所至不仁者止我有旨酒只可养气我有
诗书只可适志予美亡此谁侍巾栉丑妇之功赖有尔
耳尔予相亲俾不求人无忝名义
   婺源李复初字赞
婺源李复初兄馆寓颇相近淳雅可敬然过从亦疏丁
未冬十月晦来言别索字说甚勤予念坡颖名说老泉
自为之晦庵冠子祝辞屏山为之非父非师谁其僭之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1205-0349c.png
敢请益坚予曰说之不可也赞之可赞之曰人同此性
性同此初性者安焉奚以复为圣降而贤复焉不免复
之奚在曰在明善明善属知复之属行舜曰精一思曰
明诚圣门善复莫如颜子不远之复能复于礼孔博以
文知之于先又约以礼行之次焉以复其初至于亚圣
沙澄水清尘磨镜净复初学颜亦颜之徒入百圣域守
三字符
   庭芳字赞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1205-0349d.png
    戴兄兰字庭芳云坡公之曾孙震斋公之
    杞
山公之子好学不倦翩翩佳公子也尝从
    予游屡以其字求说窃谓名二子说老泉为
    之文公冠子祝辞屏山为之予不欲僭以赞
    易说辞美之之中寓勉之之意云
骚集众芳首兰是称晋人谓兰宜生阶庭托根幽深无
人自媚欲秘其香风不汝秘根培愈固芽茁愈萌培根
安在重席带经扬于王庭自家庭始侍中裔孙流芳无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1205-0350a.png

   程与京草虫手卷赞
草卉昆虫造化生成精微奇妙岂力所能一以贯之实
大巧流行爰有良工妙夺造化若草若虫逼真非画小
巧云乎哉天机呈宝无价体仁主人手卷横陈能事擅
场出戴子淡云云行无心淡然任天真偶泄天巧不彫
琢谢锄耘采芣苢菁莪在中沚芥菜方紫纳须弥待其
子矍麦亦著花亶谓四美蝶洵有情蜂如有声雍容閒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1205-0350b.png
雅可尚乎蜻蜓蜥蜴昂首若寄奴所惊蚱蜢折臂蛾子
腊遇之将舁以行我闻周子庭草交翠观生物气象谓
同自家意思张子厚闻驴鸣亦谓如此又闻诗家以画
为真今诸草诸虫生意津津勿微小视之囿大化无垠
体仁主人一披玩之养胸中生物之仁
   夏君文藁赞
文气所形尤贯道器气信豪放道更精诣集义生气气
配道义道气合一文响天地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1205-0350c.png
   风雩亭赋
    判县先生创风雩亭弘斋曹先生记之至矣
    尽矣然昔张宣公风雩亭词之馀意犹有可
    言者里晚学陈栎敢发宣公未尽言之蕴而
    赋之
云屋赵公风雩有亭家世琴鹤其风最清不此焉以为
足上溯沂水之曾慕彼舞雩之风适乐意之舂容观点
也之所怀与三子兮不同龙见而雩坛壝聿崇爰有茂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1205-0350d.png
树荫蔚可蒙当春和气风景恬融见天理之流行欲无
芥乎其中风来自天风之者人淡荡适至偶披其襟风
此春风宇宙吾心宜圣师之所与独喟然其赏音点也
虽狂其心不泯春风无穷千古常新坐风雩以乘风谅
何古兮何今大儒先生椽笔作记穷深发微巳诣其至
今复赋之毋乃或赘辨不厌明敢献所疑点之见处深
契圣师行有不掩以狂获讥既曰与之曷又狂之始超
出于由求卒仅侪于牧皮昔子张子已虑及兹初新岳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1205-0351a.png
麓之亭特系风雩之词谓寻点心之所造当究颜氏之
深工防外诱务敬恭浸私意之脱落斯乐意之内充今
究颜氏深又安在非在乎他克已复礼点见处之虽高
惜行处之未实使徒慕其气象而未知所用力宁不荒
于过高致有体而用虚必以克复之学补曾点之所无
克去已私复乎天理匪徒见此地位必实致其践履倘
私欲之蝉蜕得春融乎理趣迨颜乐之不改庶风雩之
无弊惟云屋公卓哉先觉岂惟风曾点之风盖以乐颜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1205-0351b.png
子之乐亭扁翠侍克己睎颜翠不于其蛾于其山侍不
于其人于其峦不复阳台云梦兴入苍翠之间已克兮
礼复欲净兮理纯俨仪刑之相对为乐山静寿之仁人
吹面而受和风披予襟兮欣欣临风雩兮长啸如唳鹤
而鼓琴
   木猫赋
惟木猫之为器兮非有取于象形设机械以得鼠兮配
猫功而借名谅哉猫之字蒙贵兮实依人以寝处岂猫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1205-0351c.png
之偏可爱兮见鼠之深可怒鼠罪不可胜数兮大罪在
害夫吾书圣贤所以心天地命生民兮多噬嚼而无馀
外啮衣与毁器兮并穴仓而盗肉难偻指以尽其恶兮
惟良猫渐可歼其族奈良猫每难畜兮食不可以无鱼
或钝庸而不捕兮遂谋设夫阱机外匣板以四周兮柱
双峙而梁横悬重木其若砧兮下箪盛夫膻腥妙在分
釐梗之活系兮微有触而轰击鼠行而冒入兮危机动
而微命毕闻响而再设兮或一夕获禽之三四策奇勋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1205-0351d.png
其若兹兮名木猫其奚惭然我以机心为彼械兮彼亦
因机械而触夫机心海鸥之閒雅而防犹深岂黠鼠之
不能初用之多中兮再三用之则否毋乃指祸阱以相
告语兮尽机张而饵诱木砧暮悬而诘朝兮群黠跳梁
于外而不入其中得非机械之有穷兮岂若良猫之有
常功或者因猫之难畜兮遂抑猫而扬此使木之猫果
能尽用兮则猫可以尽死患彼不捕之罢钝兮岂不可
易夫衔蝉譬之因望庸人之失职兮乃遂并众君子而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1205-0352a.png
舍旃也耶
   梅花主人赋
古舒牧伯耶律相公禀受间气生于辽东鸭绿平壤地
灵所钟期梁栋乎宇宙榜一轩兮以松松之所友允矣
梅花以髯龙之郁郁盟玉葩之横斜与素兄为主人免
其羁孤于天涯搜清吟之千首尽发舒其英华梅见诗
书实焉是取公取其花岂同儿女惟此梅之嘉实与商
鼎以和羹何以有雨肥之红绽花乃实之所由生三冬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1205-0352b.png
闭塞万木韬精独此花之先春耿冰雪而惟馨似君子
之特立殊弱植之彫零公取其花乃待其实岂作牧之
能奄行作相而爰立森万松于轩外栋明堂而当屹摘
梅实以调鼎盖权舆于今日敛大惠于一州岂独私乎
舒民寄语灊岳与皖公汝安能久留此梅花之主人
   春先亭赋
溪山种德与梅俱深亭扁春先延伫清吟吟不足而酣
赏炤疏影以频斟陋茅亭兮仪曹媲兰亭兮山阴有善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1205-0352c.png
继之贤孙念太父之手植每见此而敬恭忍等之于枯
蘖冀红葩之有实取白贲之无色俨若面乎公槐匪直
同于卿棘一枝具一乾坤阳动根于太极慨彼有唐几
昧履霜貌肖莲花惟爱六郎岂知爱梅临风一嗅广平
一赋不忘者寿年方廿五秀发华滋见已卓然挺特不
疑陪立树花厌厌醉夜笑彼江总何哉仆射尚此孤根
阳回凝闭偶点宫额岂屑街髻见魏徵兮妩媚鄙令德
兮温柔宜晓角之悲壮任吹笛于高楼当高斋之索笑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1205-0352d.png
异成蹊之不言仁权舆于微酸认生意之存存玉堂何
喜竹篱何怒贯荣悴于一视恬穷达而默悟玉质兮盼
倩远违兮莺燕日绕树兮十回朝巡檐兮百遍暨作相
于开元搜杞梓与棫柞鼎和傅说之羹笼储梁公之药
赞化调元燠寒时若接诏使而谈默辞珰宴而疾托俨
如斯梅隆冬不痿力能斡乎造化香不随乎变衰众木
方槁横枝独妍早占魁于春规忘司冬之执权特立万
物之表觉在群蒙之先嗟袭美之与元舆赋艳葩之啾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1205-0353a.png
喧岂若公之赋梅大音希声而鸣自然之天刻之屏间
妙擅奇绝廊庙之姿岂淹岩穴振七叶之貂蝉将主知
之早结观我尚之如斯不愧文贞公之节既增光于大
父尤景行乎先哲想后山翁神游而喜之曰子孙德舆
万物气吐实与梅兮同素相时来兮则奠皇图于巩固
   大禹惜寸阴赋
昔者闻之乾道行健一息万里君子法乾自强不已自
古列圣罔有不勤尧兢兢舜业业所以为圣人舜之称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1205-0353b.png
禹以克勤于邦耳克勤于邦之实尚且惜乎寸阴惟圣
希天固自强以法行健之运惟贤希圣所以有惜乎分
阴之心贤哉陶侃孳孳不息以勤自励朝暮运甓俯视
寸阴之移宝有同于尺壁纷纷学者不知自惜惜青春
之不再忍悠悠度夫白日嗟夫视寸阴而犹竞此圣人
之所以益圣等光阴之隙驹此愚人之所以益愚
   黄山堂赋
维大好之山水昔专美于新安大好中之尤者孰有大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1205-0353c.png
于黄山峙古歙之西北高戛日而摩天四千仞之苍翠
三十六之峰峦上峻极之绝颠下无底之深潭既白悬
于布水亦红盎于砂泉信山灵之都会尝此炼乎神丹
峰标名之各异事稽迹而犹存曰容成与浮丘更昭揭
夫轩辕奇名六六之内此鼎立而为三黄帝二仙以尝
游宜姓山以黄而永传欲识山之真面目奚必亲履夫
巉岩凡宦游于此邦惟閒眺而遐观择郡治之胜地搆
高堂之数间纳远翠于轩楹数天际之烟鬟凭阑干而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1205-0353d.png
俛仰若再生于云端自清浊之既判何山不屹于人寰
孰以此山当三皇之世来神圣之跻攀繇皇而帝与王
霸孰能回世运之涛澜眷新安之古郡欲醇古而弗諠
鲜嚚讼之珥笔多岌嶪其儒冠以静重而涖之将卧治
兮非难惟字民之良牧又观风之大贤登斯堂而送目
见太古之山如见太古之人焉彼盖公之明黄老犹避
堂见舍于曹参何如黄山之在望常若挹黄帝与群仙
法黄山之作镇仁心静而常淳涵法黄山之兴云仁潭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1205-0354a.png
霈而苏茕鳏俨威刑之静对送万古以无言存古意于
胸中心见山而常安噫嘻降古而今时固为之返今而
古理可固然尝望黄山而无愧于黄帝坐见太古淳风
之挽还
   汉林赋
予闻周南之咏六州王矣乎德化有源修身刑家厥所
广及江汉之涯宜广汉之诗人必推广而赞美谓德广
之所及能感化乎游子世有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1205-0354b.png
苟欲适乎正道何可外文德之纯文所以文纯亦不已
德广所及其用兮之德之纯其本体维南兮乔木德化
兮膏沐乔木分参天森森兮林麓岂果汉滨之木真寒
绿成林自有不林之林兮种德末茂而根深彼儒林与
书林非真林木之可见矣所种之林林兮蔚盛德之符
验吴君本市隐兮当暂焉而山栖今又舍山栖而市隐
兮此林随此身之所之十年计种以木兮百年计种之
以德德愈广而林愈茂兮身所至即江汉之域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1205-0354c.png
   燕山八景赋
粤自昔之京师称为众大之区今大业之覆焘亶亘古
之所无建皇都于燕山信广大而超卓稽载籍之所传
跨亳殷与京洛仰景致之佳绝殚泓颖而难穷味绮名
之有八恍莫措其形容仙凡隔于苑墙邃深而琼其岛
天未纵夫春阳花命长而鲜好池虽仍于古称木蕖艳
其佳色与景秋而最宜凉飔生夫粼碧潴为琼玉之浆
几万斛之珠滴岁酿万寿之觞横晴江之下垂爱一壶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1205-0354d.png
之天成金知出于谁铸待夕阳之炤出色黄明而自媚
山屹峙于兑方席花种而峥嵘市烘黄绵之袄夭现白
玉之屏津赵北与燕南鸡呼兔而澄澈银螮蝀之高卧
玉狻猊其如活轩辕裔之蓟封雨飞门而河翻妙胜庐
阜之瀑高出龙门之滩史尝纪夫居庸名列三关之一
山虽皴而万叠翠欲滴于一色是为八景之略愧其详
之未知彼潇湘与凤翔亦人题之昭如兹偏方兮下国
何皇都之足齿中涵盖其无极岂八景而但已山水自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1205-0355a.png
于西北景清淑之所钟地广漠而深厚极域阙之宏崇
合官府兮市里暨民物之富庶孰非可观之景顾观光
之犹未将究极而论之曰在德不在景山川以人而重
德与景而悠永亳殷京洛之区今视昔而依然谓愚言
之不信何一盛而莫肩如宋玉想像夫高唐苏子亲见
夫处境虽铺张恐涉于虚无知初咏未得其要领也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1205-0355b.png
 
 
 
 
 
 
 
 定宇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