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六


卷四十六 第 1a 页 WYG1203-06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清容居士集卷四十六
             元 袁桷 撰
  题跋
   书孝宗赐史忠定王褒贤臣颂后
右王褒圣主得贤臣颂乾道八年先忠定王守福唐孝
宗皇帝御书遣使繇郡治所赐也始忠定为直讲时尝
沐是赐实署御名且书王字于后是后缴帖以进遂复
卷四十六 第 1b 页 WYG1203-0601b.png
被是赐焉猗欤盛哉惟圣主之得贤臣唯高宗传说事
相吻合方王之为直讲吁谟定计盖已见于三善之陈
告监先王之成宪惟孝宗足以承式克钦承旁招俊乂惟
忠定足以继旧学之素夫岂若持守希阿光禹辈然哉
故其在相位也知恢复为正论时有未至则宁受众诮
而不避相位三月正色引去未几符离溃师张魏公首
乞速定和议则昔之未敢出师盖实在是家居十年王
之心事露白于天而昔之言恢复者皆大言取官位一
卷四十六 第 2a 页 WYG1203-0601c.png
无所成就至是君臣交孚过阙入对宝画森著实彰厥
旨非偶然也桷之外大父敷文户部为王嫡孙是生会
稽郡君桷实亲出学术荒薄为国朝史官十五年获纂
金宋旧史简帙繁广犹未克就五世孙公升王之大宗
获宝是卷他日愿上于太史俾有考焉延祐七年十月
己酉外曾孙具官袁桷拜手顿首谨书
   书彭忠毅汝方赠官诰后
忠毅公实尚书器资公之亲弟以尚书门功补太庙斋
卷四十六 第 2b 页 WYG1203-0601d.png
郎故终身为右选官方腊陷歙睦杭三州衢介于中公
以孤城分守卒骂贼以死当时赠典亦至厚矣呜呼丰
亨豫大之说行驯致靖康长驱中原皆望风迎降尝读
两朝忠义录而悲之则公盖居其首见危致命臣子之
当为彻彼桑土不能不憾于宣政之事使龙图公正色
朝著事宁有是哉
   书高安蔡中允诰后
呜呼宋仁宗世康莭邵先生以为日之方中至今南北
卷四十六 第 3a 页 WYG1203-0602a.png
议论无以易何则贤人多而朝廷治故也今观高安蔡
中允诰身而桷世为史官请得以考焉故事进士第一
独命词以其相继者为首次其甲乙若幕职县佐则总
其词命以畀之石扬休字昌言眉山人苏明允先生所
敬尊者以高第为同州推官诰中首称是也元丰前率
沿唐官制旧六曹尚书侍郎总为阶官入政府始得之
吏部专职则有三班审官流内铨等官诰中署权判即
判流内铨也知制诰舍人职也亦元丰正之翰林学士
卷四十六 第 3b 页 WYG1203-0602b.png
权判曰郊宋郊也言前已改名非也李淑五为翰林学
士景祐间元宪同院淑忌其先登谮之曰姓符国号名
应祀天实斯年也始更名焉曰绛阳夏谢希深也谓为
韩绛者亦非也是年父亿为参知政事无父子同要地
之理窃考仁宗更元凡九而史官与历年图景祐止四
年为宝元今诰曰景祐五年倘不知者宁不置疑焉吾
敢为蔡氏子孙言之景祐实有五年六月前犹五年也
至秋七月郊上尊号曰宝元皇帝凡十四字遂更宝元
卷四十六 第 4a 页 WYG1203-0602c.png
焉是则自七月始为宝元纪年者莫知遂悉以宝元元
年书之先正献公以秘书监礼部侍郎领史事先越公
为秘丞著作郎睹旧史闻于家庭者若是辅之不鄙谓
余世习台阁故事遂书以归若夫赞美感慨有诸贤说
在不容于言矣至治元年九月丁丑史官袁桷书
   题放翁训子帖
放翁先生送其子之官独书庄子二章以训或曰五经
切近而书庄子何耶余曰自农师右丞相尊临川临川
卷四十六 第 4b 页 WYG1203-0602d.png
宗老庄故其家学世守之此二章足以涉世变清而容
物远祸之基也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进德之本也绍
熙党祸萌蘖故逢迎者废于嘉定标榜者锢于庆元虽
善恶岐而当时仕进者宁不自重先生教子之意深矣晚岁
一出终能全身以归观此盖可知矣袁桷书
   题汪龙溪与从子书后
汪氏皆祖新安故先生祭其远祖有曰散处诸邑非云
则仍今玉山番阳宣城新安皆同所自独新安之宗其
卷四十六 第 5a 页 WYG1203-0603a.png
别为三贵贱贫富角立不相通叙世远源分故若是耶
先生居饶之德兴而宣城诸房皆祖之先生尝谢其宗
衮举刻有曰渡江而上伤不见于它扬其敦叙同姓无
彼我之异中兴诰令盖合王苏之精整明畅文献益远
桷以荒陋备员词林踰十年每惕念罔敢替敬观遗墨
因以识景仰之志至治元年十月壬戌四明后学袁桷

   跋朱文公与辛稼轩手书
卷四十六 第 5b 页 WYG1203-0603b.png
晦庵尝以卓荦奇才股肱王室期辛公此帖复以克已
复礼相勉朋友琢磨之道备矣尝闻先生盛年以恢复
为最急议晚岁则曰用兵当在数十年后辛公开禧之
际亦曰更须二十年阅历之深老少议论自有不同焉
者矣公所居号带湖一夕而烬时文公犹无恙庆元四
年公复殿撰此书盖戊午岁以后所作至六年则文公
梦奠矣今观此帖益知前贤讲道弥老不废炳烛之功
良有以也夫
卷四十六 第 6a 页 WYG1203-0603c.png
   跋蔡君谟帖
苏文忠评忠惠行书第一后见莆田所刻亦主此论京
卞师其从兄而名莭亏丧愧恧多矣尔雅姊妹之子为
甥至晋世则谓之郎忠惠日习晋帖语与之俱化矣
   题曾文昭诗
文昭文肃当贫苦时皆舍人抚字迄见有成至于制诰
则殆青过于蓝尚书省记实公所作后评文者谓当为
万世法器资番阳彭公与公同台熙丰改更乃若有不
卷四十六 第 6b 页 WYG1203-0603d.png
者幸以内相谢事卒为全人后作史者宜深考焉
   跋曾文肃帖
顾子敦为河北转运时实司马公作相之时子宣犹在
外服建中调停之说既兴善恶玉石党碑既成则子宣
亦复同传后之作史其去取为如何尝读丞相日记类
其子侄若公衮辈缘饰术不可不慎于绍兴作史见之
   跋杨补之月赋逃禅老人出处清峭当与魏林同传思陵爱其所作宫
卷四十六 第 7a 页 WYG1203-0604a.png
梅将召见之一夕遁去此真方外士昔人言蜀无他杨
以九州言扬州或言轻扬或言维扬子云寂寞赖此能
绍宗矣
   跋米元章帖
中年养生惟独宿第一东坡贬谪有权发遣之语山谷
戒行坚严有漫种老生涯之诗信知未易脱释景远余故
人能宝襄阳二帖晚岁煎熬良不能自存释氏尝于此验生死关闻之者足以戒矣
卷四十六 第 7b 页 WYG1203-0604b.png
   书东坡寄真隐诗
东坡先生作续养生论知及之而未知守者晚岁慕丹
元子真隐翁桷尝深疑之道以气为母文以思为宗二
者相反聚散有不同耳神行六虚止者合于自然朝市
而能之者无是也故近世方外之说释性命为二途平
叔之学不复传言语动作一谓之性卒未见有超然者
巽堂内翰明至理通玄微异时登紫霄峰愿相与竟其说
仙游八极之表必抚掌视吾二人矣
卷四十六 第 8a 页 WYG1203-0604c.png
   跋晋帖
晋帖见于淳化多不成文盖唐文皇去其断烂以成卷
轴今十七帖号可读馀则不然矣姜尧章作绛帖释文
旁證曲引有功于金石缺亦疑之此帖盖唐人拓本欲
求文义则几臆说矣
   跋于湖帖
于湖先生与王宣子皆绍兴进士第一而皆以政事发
身二公皆守湖南此帖盖于湖江东宣子尹京时也杼
卷四十六 第 8b 页 WYG1203-0604d.png
山刘季高寓金陵于湖守行宫纳谒杼山杼山曰守谒
当有故于湖曰愿求书法杼山野服以肃于湖拜而受
之今其书盖与刘无异也文献彫落因巽堂内翰出其
书敢以过庭所闻者告焉
   书陆子履贺复熙河诗后
王枢密开熙河功成而万骨枯矣至元祐初司马公坚
欲弃横山之地深恐生事之人复启边隙故耳维州牛
李之事是温公去取之本心后之评史当于是考焉陆
卷四十六 第 9a 页 WYG1203-0605a.png
子履欧公之上客作是诗其亦有媚夫上之意厥今皇
图穷吐蕃而西唐宋之耻一洗而尽时则有若总帅汪
公以元戎经略桷旧为史官得铺扬其伟绩今获观此
卷始知英贤夷考往事以展拓其素蕴盛矣哉
   跋定武稧帖
欧阳公著集古录言定武二民家各有石较其本纤毫
不异是则定武有二本从来久矣后宋诸贤谓薛向之
子嗣昌私易定武本别刻石以留公库此论千人一律
卷四十六 第 9b 页 WYG1203-0605b.png
今以欧公所论则明有二本薛守定武果易以归则民
间犹有一本是公库本为第三本矣议者又谓嗣昌镵
损湍流带右天以乱真后入宣和曲水亭余尝毫发辨
證亦微有不同此卷压角小印正嗣昌名印而米襄阳
亲跋尤真旧藏张参政孝伯家其子寺丞即之以书名
一时大变古体遂不能传印识犹可考也今以余平昔
所见本悉疏于后
 不损本
卷四十六 第 10a 页 WYG1203-0605c.png
  赵明诚本前有李龙眠蜀纸画右军象后明诚亲
  跋明诚之妻李易安夫人避难寓吾里之奉化其
  书画散落往往故家多得之后有绍勋小印盖史
  中令所用印图画者今在燕山张氏家
  王顺伯本第一跋是王黼顺伯名厚之号复斋有
  金石录家藏石刻钟鼎篆籀鉴铭泉谱侔内府其
  家兵后不废近岁丁未饥越新昌尤惨遂悉散落
  始归于龙翔道士黄石翁黄秘不示人后有顺伯
卷四十六 第 10b 页 WYG1203-0605d.png
  为浙西提举时携入秘省诸贤题名皆有其最著
  者楼宣献刘文莭今亦归张氏
  赵子俊孟吁得于闽中有楼宣献跋剪碎作册叶
  与前一本无异今归子昂承旨家
  苏承旨易简第一跋后有元丰诸贤同观于鄞之
  城南崇法院有舒信道字画然不著名在内侍谭
  氏家精神无毫发恨
  赵子固本舟过嘉兴遇风舟没子固疾呼曰兰亭
卷四十六 第 11a 页 WYG1203-0606a.png
  在否舟人负以出子固作跋识其事复题八大字
  曰性命可轻此宝难得子固死入贾相家贾败籍
  于官有官印归济南张参政斯立今在集贤大学
  士李叔固家
  潘经略畤本题识皆德鄜手书满轴余以有米跋
  本遂赠邓善之文原邓借田师孟师孟有借书不
  还癖因留之余跋乃剪去矣
 损本
卷四十六 第 11b 页 WYG1203-0606b.png
  龙图阁学士刘公克庄本细书满纸后有贾相跋
  亦满纸括苍郑陶孙为福建儒学副提举得之为
  翰林应奉贫质于瓷器刘氏屡入子钱卒以逋重
  为刘氏所得(有叔信/父印)
  损本多有叔信父篆印盖宣和曲水亭既成亟以
  御笔繇京兆薛嗣昌家宣取留内珰所暮夜以匮
  金纸(即越蝉/翼纸)叠三纸连印故下本肥中本着中上
  本微瘦然皆无异此本子昂得于都城装成册叶
卷四十六 第 12a 页 WYG1203-0606c.png
  瓷器刘生手之不置以银壶杯盂易之
  翰林承旨赵孟頫家本得于霅溪陈侍郎振孙伯
  玉号直斋其家藏书冠东南今尽散落余家亦得
  其数十种此本亦有叔信甫印  翰林侍读学士张伯淳本有黄豫章跋余每疑镵
  损与山谷差有后先然本无异前数本更俟他日
  以考
   题薛绍彭帖
卷四十六 第 12b 页 WYG1203-0606d.png
长安薛道祖与米元章刘巨济为三友朝夕议论晋唐
杂迹图画然其作字则各自成一家绍兴中购薛米书
最急悉以小玺印缝后御府刻米帖十卷而道祖书不
得入石客杭见道祖书一巨卷于驸马都尉杨公家精
神峻整遂深疑绍兴不入石之故问于子昂子昂曰薛
书诚美微有按模脱墼之嫌余不能书而深识其语私
尝谓米襄阳书政如黄太史作诗之变芒角刷掠求于
椟韫川媚则蔑有矣学鲁独居之男子于道祖见之
卷四十六 第 13a 页 WYG1203-0607a.png
至治二年八月乙亥袁桷记
   鲁公坐位帖
坐位帖真迹在京兆安氏家尝刻以传世吴中复守永
兴谓安氏石未尽笔法因再模刻此二本余家咸有之
安氏子孙分析坐位帖乃剖为二此帖至行香寺仆射
指后不复有盖吴安石刻本卓头高指后别为一行遂
由是平分为两是安氏兄弟不学之谬东坡见安师文
时帖尚全尝手拓数十本余得坡公拓本于东平王氏
卷四十六 第 13b 页 WYG1203-0607b.png
无纤毫失真旁用眉阳苏氏及赵郡苏轼印记米襄阳
少年尝临之邵伯温亦云安氏析后不复见全本此卷
笔法绝类米老往见乞米帖墨迹于子昂家子昂以重
资得之余心有疑而不敢言余得此帖纸色行墨绝相类
遂定为米老所临无疑延祐二年八月丁丑袁桷氏记
   书梅圣俞诗后
都官公与欧阳公繇河南幕府缔交最久至嘉祐元年
始一荐为直讲距都官之死仅五年耳故王荆公挽诗有
卷四十六 第 14a 页 WYG1203-0607c.png
云贵人怜公青两眸吹嘘可使高岑楼坐令隐约不见
收空能乞钱助馈馏此盖为欧公发也昆体之变至公
而大成变于江西律吕失而浑厚乖驯致后宋弊有不
胜言者敬观诗帖精思以求益为之惧至治三年岁次
癸亥正月丁未后学袁桷书
   黄华帖(名庭/筠)
米襄阳学段季展得其刷掠奋迅故作大字悉祖之考
诸右军笔阵实未有是体萧斋丈二盖其鼻祖季展之
卷四十六 第 14b 页 WYG1203-0607d.png
变繇是始沈传师实为云仍米良有所本矣黄华老人
百一帖评品悉祖宝章故其大字超轶抗衡桷旧阅金
帝实录老人为脩撰时坐擅议朝政受杖噫使在庆历
元祐宁有是耶至治三年二月史官袁桷书
   书钱王板授某官长洲县
五代扰攘十国各有年号独武肃不以数十州之地自
负崎岖航海入贡中土其设心置虑良远至再传则亦
建立元号良繇更易不常尊重其一方者不得不尔唐
卷四十六 第 15a 页 WYG1203-0608a.png
末多板授官于此见之唐有敕授官与此无异隆杀有
等惟钱氏能守之相时以行一门盛事上极宰辅内为
都尉与宋同为终始吁盛矣哉吴越皆本武肃而散处淮
亦其苗裔展观无斁因为之书
   书孔子庙堂碑
永兴公守智永旧法故唐能书人尽变唯永兴号为第
一以右军谱系犹在也余尝见大周本于故家精神遒
整其云仍散落不复可考此当在嫡孙行唐人唯魏华
卷四十六 第 15b 页 WYG1203-0608b.png
得正传孔颖达碑与虞相似或云孔卒时永兴下世已久
   书皇甫君碑
渤海公以险劲易王体故碑石照耀四裔大小皆合宜
右军世传皆小楷霜寒帖稍展至笔阵图则疑非真再
传为千文为庙堂碑确守绳墨稍广拓非欧不能余尝
评欧书化度第一皇甫碑与温恭公伯仲临池积年必
领其妙余幼不学书酷喜藏历代金石览此益重自弃
之叹
卷四十六 第 16a 页 WYG1203-0608c.png
   题刘共甫与朱文公书
刘共甫枢密世济忠节而其文词昭示于隆兴乾道之
际四方耸动讵止一经生学士哉枢密隧碑实文公所
撰文公受知枢密实繇韦斋吏部先友事契此书盖在
江东留守时所作扶植故家解释僚友非盛德不至是
古道寥落肃观益增泚颡至治三年十有二月袁桷书
   跋李公择尚书帖
公择尚书手迹惟凤墅石刻一见之元祐间为正人以
卷四十六 第 16b 页 WYG1203-0608d.png
黄太史为甥它不足论山房藏书以待天下士盛德至
矣哉
   题子昂书灵宝经
承旨公作小楷着纸如飞每谓欧褚而下不足论此经
尾题讵下世才两月痛当作恸
   书徽宗御书诗
道君书此诗当在宝箓宫所制笔法飞动有凌云步虚
之意真元杳冥(诗中有一点真/元在杳冥之句)验于五国城下殆诗谶
卷四十六 第 17a 页 WYG1203-0609a.png
与泰定元年三月癸卯袁桷书
   跋李时雍墨迹
思陵翰墨志谓熙丰以后蔡襄李时雍体制方入格律
繇是绍兴初年二公字画俱用绍兴小玺印缝此卷政
初年所收宋世诸贤笔法终不逮唐陇西公书深有怀
素气象观此足以知其源委
   徽宗赐温益拓本黄庭
温益以王邸旧僚崇宁初即拜中书侍郎其倾邪翕訾
卷四十六 第 17b 页 WYG1203-0609b.png
见于陈忠肃公之疏迫邹忠公渡海侵侮范忠宣诸贤
之贬湖南而崇宁之主愈近而不疑何哉贾生师傅之
论得之矣益死未二十年而其子已登次对典大藩又
何哉国之亡也宜矣黄庭真迹在建中靖国刻为秘阁
续帖后易为大观帖余旧得刘无言双钩兰亭今复得
此感昔人宠遇之非当因书以为累臣之痛泰定二年
七月丙寅袁桷记
   跋米元章书赵崇公墓志
卷四十六 第 18a 页 WYG1203-0609c.png
故事宗室墓志例属翰苑撰述尝观欧阳公王华阳李
淇水王临川所撰殆得玉牒之五六而其蕃衍盛大一
一皆然今观崇公墓志多有可书故郑太宰所作得尽
制作之美噫京城括索尽籍以行独太祖诸孙号为疏
远渡江勃兴皆得奉朝请人事之不可料襄阳此卷龙
跳虎卧不尽赞述太宰此文亦称合作惜与王将明蔡
元长同传讫蔽其名可为叹息
   刘贡父与罗正之手帖
卷四十六 第 18b 页 WYG1203-0609d.png
彭城刘舍人晚入西掖以元祐元年十二月赤城罗公
为开封县令此帖云相望累年不忘瞻渴盖元祐二年
书也尝考二公相知之旧始于彭城公之守曹曹为盗
区彭城公缓刑而盗息赤城公时为济阴县其必有裨
于刘公故其以事罢归即需章留之有曰伏以罗适自
临百里将及二期奉诏条主于恪恭听狱讼号为简谅
有识咏颂咸谓得古人之风愿民服从可以当属城之
最惜其未尽施设遽尔罢归辄徇舆情亟陈囊奏朝廷
卷四十六 第 19a 页 WYG1203-0610a.png
遂允其请后自开封推官为府界提点刑狱其制词曰
强力民事知其要务亦公所为也罗公政绩湮落少见
漫摭其事书于后云
   书潞公帖潞公两守永兴其一自秦州徙知皇祐之五年也其一
自洛入觐到郡不数日即召还为枢密使治平之二年
也此帖谓旦夕赴雍游嵩之约竟不如愿盖入觐时所
作也尝考潞公之居洛始于皇祐二年之立庙其三年
卷四十六 第 19b 页 WYG1203-0610b.png
罢政知许州五年徙秦复知永兴未尝一日归河南也
至嘉祐三年始判河南八年复判河南居洛凡六年方
家居无事畅心适意莫过于穷极山水之乐而嵩山去
洛无信宿乃不能一践此约何哉昔王逸少欲游蜀都
汶岭弗果每为终身恨公晚年居洛几三十年山水清
咏见于篇什其与逸少之恨异矣潞公学苏灵芝书余
尝见灵芝易州碑丰峭特甚观此笔法尤相肖越国袁
桷书
卷四十六 第 20a 页 WYG1203-0610c.png
   跋荆公帖
吕嘉问以元丰元年自金陵改知润州二年四月落职
罢郡方是时朝廷积息之弊极矣公时家居然犹不悟
其非何哉昔山谷老人尝言荆公不甚知人痛痒余谓
说殊不近理夫人之厚薄皆生于情之好恶方熙宁
间荆公之所恶者多矣至于晚年而其所好者又皆背
叛构祸宜其平昔简牍漠然若无世俗之情今观此帖
劳问勤恳且忧其乏绝噫以嘉问之奸何得公之深若
卷四十六 第 20b 页 WYG1203-0610d.png
此余尝读荆公与嘉问诗末章云所怀在分襟藉草泪
如洗惜不为范蜀公司马公诸贤发之
   跋富韩公帖
神宗初年锐志更治虚席以俟富公之来然当其时言
不足以胜辨德不可以厌智君臣之际难矣此帖谓舁
杖自便盖斯时也尝三复公求退之章未始不扼腕痛
愤而或者谓公逆知五行休咎之说而退则过矣
   跋蔡忠惠帖
卷四十六 第 21a 页 WYG1203-0611a.png
蔡忠惠书笔圆韵满盖其楷法精到所至今人作书先
事行草是犹未能言而强之以歌也近世行体多尚妩媚
回视忠惠书凛凛有清介之气   跋王岐公帖
前贤作家问语质而情周非如今人从事笔墨长语今
观此帖亦足以少励薄俗矣
   赵清献公帖
清献公祖墓与陶山陆右丞祖墓相迩绍兴间陆氏地
卷四十六 第 21b 页 WYG1203-0611b.png
为攒陵清献旁近墓地亦皆归朝廷而不绝其祠祭先
朝陵寝遭贼韬之酷痛通于天而赵氏祖墓亦莽为丘
墟矣又闻陆氏祖墓复归王氏今观此帖慨不自胜   陆放翁答杜贤良求牒试书
金华杜氏昆弟文学行义大科异等固其常也然自孝
皇设科之初有司辄抑而不取故李文简公之子贤良
犹不免谤议自此其科遂废今观此帖有爱莫助之之
意则一试牒其肯为杜氏惜昔叶正则序龙川之文曰
卷四十六 第 22a 页 WYG1203-0611c.png
使同甫不登进士则为狼藉人矣噫科举之弊果足以
困天下之士哉
   书东坡凉热偈
东坡先生作藏院记自谓梦中所作文不加点至作鱼
魫冠颂落笔惊坐则所谓梦中语特神其说耳今观凉
热偈语亦与前二文相似释氏之书皆自梁隋诸臣翻
译故语质而文窘至若楞严由房融笔授始觉畅朗公
文如万斛泉风至水涌凤翔祈文与训诰相表里则房
卷四十六 第 22b 页 WYG1203-0611d.png
融文体一规近之如洗金以盐濯锦以鱼不亦易也焦
火凝冰廓然于得丧之域岭海炎瘴又何足道三挹遗
墨清风泠然
   书郑资政伯祖中散题名后山水清事非矻矻朱墨吏所可与郑公邑长于斯而三
游雁山则其清净之政盖可见矣雁荡之名自唐末始
著故前贤罕有至者此碑字画颇有颜鲁公东林题名
笔意益可为郑氏家宝
卷四十六 第 23a 页 WYG1203-0612a.png
   跋米元章书
    (陶寂本唐彦谦后石晋时避帝讳改/曰陶后纳唐氏为婿可怪米元章书)
欧阳公常曰士大夫不明氏族与禽兽无异然自晋世
渡江谱牒散亡夷虏殽互赐姓别族漫不可考要难以
尽责也潞公之先本敬氏易而为文失制字之体今陶
氏为婚于唐亏人伦之义盖石郎之害不止割十六郡
而已米老本旷达之士而能书此为戒亦足以知前辈非
苟于一艺者
卷四十六 第 23b 页 WYG1203-0612b.png
   吴传朋书曾丞相夫人虞美人草诗
    (鸿门玉斗纷如雪十万降兵夜流血咸阳宫/殿三月红霸业已随烟烬灭阴陵失道非天)
    (亡刚强必死仁义王英雄本学万人敌安用/惨戚悲红妆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
    (中老香魂先逐剑花飞新血化为原上草芳/心寂寞寄寒枝旧曲闻时似敛眉怨悒徘徊)
    (愁不语恰如初听楚歌时清魂杳杳令谁主/玉骨他年耻为土会当移植汉王宫更伴樽)
    (前戚/姬舞)
    (右瀛国魏夫人虞美人草歌绍兴乙/卯七月廿八日吴传朋为沈守约书)
南丰诸曾与王广陵为文字交吴紫溪实广陵之外孙
卷四十六 第 24a 页 WYG1203-0612c.png
于曾氏有素则此诗为文肃夫人所作无疑噫熙宁之
逢迎建中之调停夫人独无一语谏其夫而且倚声弄
笔尚论汉高之戚姬何耶前辈尝言妇人与知文墨非
美事殆有深意然曾氏子孙空青艇斋世传江西之灯
阃庭渊懿有自来矣紫溪自谓笔法得柳半叶体不知
此语何所自岂与鲁公屋漏法相类然不可强解也
   跋黄太史帖
此一帖疑在黔南时所作有云慎言重行盖息影畏祸
卷四十六 第 24b 页 WYG1203-0612d.png
之馀意释氏与太史有缘辍钱奉马其意盖可见
   跋东坡黄州谢表昌黎公潮州谢表识者谓不免有哀矜悔艾之意坡翁
黄州谢表悔而不屈哀而不怨过于昌黎多矣然余尝
读岭海谢表有云人皆相传其已死臣亦自厌其馀生
言至于此章蔡之罪可胜数哉
   书刘元城与李庄简公书后
崇观间老京窃威簸权天下善类皆禁锢不用而汪龙溪
卷四十六 第 25a 页 WYG1203-0613a.png
叶石林陈简斋号为渡江名贤亦尝出门下至若元城
先生龟山先生庄简李公进退言议为一代矩范而元城奉祠南京龟山被召庄简为尚书郎始余尝疑之久
而后知拯世之道有不得不如是也原老京当垂耄之
年逆知公论之不可掩张觷以一书生微言警悟悔心
之萌党祸渐解向微诸公少贬以自逭则其无所顾藉
之意将必置诸死地而后止方了斋之为尊尧也其意
盖亦若是至于群奸轇轕用权之道迄不可救由是声
卷四十六 第 25b 页 WYG1203-0613b.png
罪而正之吁岂了斋之愿若是也朋党之祸盛于东汉
张让之丧持正论者一律独一陈仲弓往吊后卒赖以
解祸乃知志士仁人之用心虽相远数千百载盖未尝
不相同也此卷皆先生与庄简公书清名劲莭其渊源
实自兹始至绍兴和议之首庄简入参大政皆昔时所
闻于诸老救弊之说远历瘴雾其大莭盖自可见惟元
城先生字画端谨之妙有不待赞述敢因庄简出处之
事推先哲之所未发者而书于后丁酉岁正月丙寅四
卷四十六 第 26a 页 WYG1203-0613c.png
明后学袁桷书
   跋唐镇遏使侍御史倪亚手帖桷与番阳倪仲宝同为太史属一日出其先镇遏公墨
刻一通以示实象山先生识焉俾桷有述谨按镇遏使
废置之始繇贞元间悉属诸刺史而边于溪峒连于蛮
徼者则特置城镇而刺史不与焉广明以来江淮之地
秦毕孙杨迭相雄角而镇遏之职𨽻于莭度信为犬牙
要冲雄石镇之得名实贞元以前遗令唐制御史别为
卷四十六 第 26b 页 WYG1203-0613d.png
宪衔自押衙都虞候至兵马使凡十有二年而始为监
察又积年而迁止于侍御史其功高而军倍乃得为中
丞焉故当时称谓咸以中丞为贵今此帖言中丞诚尊
称也仲宝言御史之传今十六世而丘陇昭穆封植弥
谨遗言旧谍日补其未备譬之岷江初若瓮口而至于
海者其源远故也念昔吾里衣冠故胄皆为文安公之
门人俯仰变更而事有不可言敬观遗墨实劳我心仲
宝尊祖敬贤其深椟藏之俾勿坏大德乙巳四明袁桷
卷四十六 第 27a 页 WYG1203-0614a.png

   跋李后主诗藁    (右散骑常侍徐铉奉使汝阴泣观故国主诗/笔太平兴国壬午岁前十二月十六日西湖)
    (北台/记)
李主辞庙北行时犹倚声制曲不知降王宅果凄抑也
晚岁幽愤溢于歌咏竟以忧死独徐鼎臣守遗臣旧礼
痛东邻之煽祸怨归钱氏而此卷文僖宝之何耶鼎臣题
识足厉薄俗方承平时士风蔼然故莫有疑迕使以文为
卷四十六 第 27b 页 WYG1203-0614b.png
害则当如律令矣悲夫
 重光书世谓拨镫然不解何语按书记言推拖撚拽
 乃具秘诀先德学士为李西台余尝见其三体道德
 经及风后庙碑审为无疑天驷监太平兴国四年置
 监有左右复各有二故此印云第一也毕少董文简
 公裔孙繇东平南迁多藏图画杂迹后入秘府绍兴
 间人谓之毕谷董
 李丞相在翰林三十年太平兴国八年始入政地如扈
卷四十六 第 28a 页 WYG1203-0614c.png
 李二学士今玉堂集犹存其制诰赵尝预修实录所
 谓初本者是也徐公八分世不多见益可贵重时
 宜正色深宝勿为豪巧者簸侮是日袁桷重记
   跋姚子敬所藏东坡书飞白记
东坡先生语庆历皇祐未尝不感叹三复此正绍述深
意熙宁诸子乃始崇是议元符间何耶旧见蔡君谟飞
白广不盈尺此字当与是记相属思陵购先朝书入秘
府悉去题识今不可复睹而记为子敬所宝诚可感也
卷四十六 第 28b 页 WYG1203-0614d.png

   东坡玉堂制草淳化后学士院纸贡从池阳唐五代所用乃矮麻纸熙
陵爱李氏澄心遂易此制苏公此卷正号玉堂底本桷
见文潞公吕申公辞免平章批答有贾相私印疑当时
故家剪以修媚与此纸无异今留河东李士弘袁桷识
 
 清容居士集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