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一


卷四十一 第 1a 页 WYG1203-05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一
             元 袁桷 撰
  议(状附/)
   进郊祀十议状
桷近奉敕牒受桷前件官拜命以来实窃战汗自惟庸
驽俚儒滨海蛰处平时所习不过以雕虫篆刻粉饰其
固陋诚不自意俾获擢用扪心顾影愈积愧腼思欲上
卷四十一 第 1b 页 WYG1203-0535b.png
报朝廷之万一退揆素志愿以上陈窃伏思念国家车
书混同之后声文昭明典章纯备议礼考文实惟圣明
之大本观会通以行典礼今维其时然因循有待几三
十年得非睹历代仪文之繁缛费用之浩博故由是而
未举也桷尝质五经之本文较群说之同异自汉而下
良由郑玄注释殽杂遂不得其当若郊坛神位之侈靡
牲牢尊罍之加多又皆出于东西两汉之旧增益愈繁
而古礼愈失有司益惮其费而不敢议若岁必亲祀之
卷四十一 第 2a 页 WYG1203-0536a.png
说下至唐宋承平大盛犹不能一岁一祀则历代所行
足以知非五经之正礼矣昔孙叔通奉汉高旨意成野
外之仪独鲁两生不至方是时承秦绝学使鲁两生号
为知礼其补亡正误当不至如叔孙通绵蕝而已故儒
先惜两生之不来而复议两生之迂介金马碧鸡之颂
茂陵封禅之书桷虽愚贱度不敢为独怀区区之说以
陈者实以郊祀为国之大事不应阔略而未议方今翰
林为清切之职典章文物悉自此成而众贤肃和讨论
卷四十一 第 2b 页 WYG1203-0536b.png
色不忧其不至谨献所为郊祀十议以补缺佚备皇
朝之礼明郊祀之本其亦有在若夫登降燔燎之仪礼
文丰杀之异非十议所尽当别具以献知其纲则其目
可知矣将仕佐郎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袁桷状
   郊祀十议序
 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所由来尚矣损益之
 道其旨同焉嬴政绝灭三代典礼臆为之制礼经废
 缺残灰断壁收合于西汉之世名为宗周而祠祭广
卷四十一 第 3a 页 WYG1203-0536c.png
 衍皆祖秦旧逮王莽尊信周官后汉二郑申释名义
 违异于五经者旁傅曲会皆得以合自汉而降言礼
 者悉本于此愚尝䌷绎经传尊闻审问繄儒先是證
 郊社大典秦汉而下莫有疑议惟合祭同异其详可
 得闻矣若郊非圜丘帝非天帝沿袭旧说卒无与正
 夫天无二日是天尤不得有二也五帝非人也然不
 得谓之天作昊天五帝议祭天岁或为九或为二或
 以变礼者为正作祭天名数议圜丘不见于五经郊
卷四十一 第 3b 页 WYG1203-0536d.png
 不见于周官作圜丘非郊议后土社也先儒言之而复
 疑焉作后土即社议三岁一郊非古也作祭天无间岁
 议燔柴古经之可见者也周官以禋祀为天其义各
 旨作燔柴泰坛议祭天之牛角茧栗用牲于郊牛二
 合配而言之也礼成于周公未之有改增群祀而合
 祠焉非周之制矣作郊不当立从祀议郊质而尊之
 义也明堂文而亲之义也作郊明堂礼仪异制议郊
 用辛鲁礼也卜不得常为辛犹至日之不常为辛作
卷四十一 第 4a 页 WYG1203-0537a.png
 郊非辛日议北郊不见于三礼尊地而遵北郊郑玄
 之说也作北郊议多闻阙疑先圣有训私不自量揆妄
 为之说实有恧焉鸿藻硕儒洽通上下其必有以折
 衷而深證之大德五年春三月具官袁桷序
    昊天五帝议
言昊天者有三说郑玄六天之妄攻之者众矣王肃谓
祭天有二冬郊圜丘春祈农事若明堂迎气皆祭人帝
历唐而下则谓郊祀配天者为昊天明堂配上帝者为
卷四十一 第 4b 页 WYG1203-0537b.png
五帝甚者因其说之不通并孝经后稷配天本文而非
之其说纷杂良由天与帝之号不明故耳夫在郊者谓
之天在明堂者谓之帝河南程氏曰万物本乎天人本
乎祖故冬至祭天而以祖配之以冬至者气之始也万
物成形于帝人成形于父故季秋飨帝而以父配之以
季秋者物成之时也胡宏氏曰天言其气帝言其性其
说是矣故由其在郊则以其远祖配尊而无文之义也
由其在明堂则以其父配尊而亲之之义也郑氏六天
卷四十一 第 5a 页 WYG1203-0537c.png
本于谶纬攻之者虽力而卒莫敢废汉魏以来名号不
一汉初曰上帝曰太一元始曰皇天上帝魏初元间则
曰皇皇天帝梁则曰天皇大帝至唐始曰昊天上帝从
长孙无忌之议而废六天之谬后复尊郑而不敢废者
盖郑氏谓星经之天皇即周官之昊天上以合夫周官
而下复合夫从祀于是郊之所主为昊天而其坛之二
等复有天皇焉此存郑之说至于唐宋而不敢废者以
此也王肃言明堂为人帝者固非而攻王者未尝不泥
卷四十一 第 5b 页 WYG1203-0537d.png
于五帝至以明堂之祀五帝其来已久或者又谓禋祀
五帝为祭天以此病肃然卒无以归于一当之论愚尝
独谓五帝非人帝其所谓人帝者五帝之配耳且五帝
非天也新安朱氏之定五帝有取夫家语五帝之说天
有五行木火土金水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
帝而不敢加天以混之唐永昌之敕亦曰天无二称帝
是通名承前诸儒互生同异乃五方之帝亦谓为天自
今郊祀惟昊天上帝称天馀五帝皆称帝證以二说则
卷四十一 第 6a 页 WYG1203-0538a.png
六天之说不攻而自破五帝之误可證而不诬矣独黄
干泥夫郑学谓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非人帝所
能为殊不知五人帝者若太皞是也五人神者若勾芒
是也今以五行之官名佐成上帝而称五帝何忧不能
寒暑节风雨时独不可称天帝以混夫昊天上帝之号
耳陈祥道言五帝无预乎昊天上帝其说良是而下文
言上帝则五帝兼存焉此亦泥夫郑说又谓明堂之上
帝兼昊天与五帝而一之其说又不通独三山林岊言
卷四十一 第 6b 页 WYG1203-0538b.png
古之祭上帝与祭五帝之礼以经推之礼莫盛于周周
之祭上帝亦曰祀天郊祀之天明堂之上帝即一也郊
祀从简为报本反始以稷配明堂从备为大飨报成以
文王配稷王业所始文王王业所成从其类也祭于郊
曰天于明堂曰上帝天言兆朕帝言主宰也周官先言
祀上帝次言祀五帝亦如之谓大臣之赞相有司备具
至其圭币则五帝各有方色未尝与上帝混同也愚尝
妄谓周官无明堂郊天之文先儒必欲合于五经其说
卷四十一 第 7a 页 WYG1203-0538c.png
愈不可解天官太宰祀五帝则掌誓戒后云祀大神示
亦如之郑谓大神示即天地也是重五帝于大神示也
五帝之说盛于吕不韦之月令先儒尝言周官为战国
时书故周官之言五帝多于祀天而其礼之大者未尝
不与祀天并玉乐虽重于上帝而充人掌牲牷止于五帝小司寇之实镬水纳亨士师之沃尸及王盥皆止于
五帝诗书所载未尝有五帝之号尊上帝而黜五天帝
要不为无据也
卷四十一 第 7b 页 WYG1203-0538d.png
    祭天名数议
天岁有九祭郑玄之说也何以谓之九祭祀昊天于圜
丘五天帝于四郊复立郊祀明堂而为二龙见而雩帝
于南郊此九祭也王肃之祭有二谓天惟有一岁有二
祭南郊之祭为圜丘以冬祭其祈农事也以春祭谓之
二祭梁崔灵恩宗郑而黜王不过谓郊丘不可为一而
五帝之祀同为天帝明堂之不可废犹大雩之不可废
也自唐以后非六天者皆是而九祭之名微与郑异者
卷四十一 第 8a 页 WYG1203-0539a.png
则谓春祈谷夏大雩秋明堂冬圜丘兆五帝于四郊为
九祭历代尊黜异同不过出于三者之说愚独以为其
说皆无足取證郑氏之五天帝不得为天前已辨之详
矣以圜丘南郊为二者分帝为太微为天皇而非昊天
之本名也王肃之祈农事先儒之言大雩愚请得而论
之按月令元日祈谷于上帝噫嘻之小序春夏祈谷于
上帝祈谷之祭非郊与明堂之比也善乎卢陵胡氏之
论曰郑谓此即郊按郊特牲云郊之用辛此云元日善
卷四十一 第 8b 页 WYG1203-0539b.png
日则不必辛郊特牲又云郊迎长日之至注引易说谓
春分日渐长则此未春分也易说三王之郊一用夏正
孟献子云启蛰而郊则此未启蛰也献子又云郊祀后
稷以祈农事此不祀后稷而祀帝也足明此但祈谷非
郊天大祭诗云春夏祈谷岂谓郊乎先儒亦言祈者以
民食之重有求于天不得与南郊明堂并而大雩之祭
尤不宜与二大祭同议按春秋之书雩旱祭也司巫女
巫之舞雩皆不得已吁嗟乎而求之义其甚者则歌哭
卷四十一 第 9a 页 WYG1203-0539c.png
而请礼之变也尔雅曰雩号祭也春秋书雩之例三传
虽有异同大较纪其旱灾之极若昭公之季年一月而
两书焉足以见夫旱之极矣谓夫子纪鲁之僣者非也
鲁之雩坛舞咏而归者非欤又按郑注周雩坛在南郊
之旁则非郊天之坛明矣诗之小序自欧阳氏苏氏朱
氏疑而去之者已久详小序之笺则先已有疑于本文
故其笺曰月令孟春祈榖于上帝夏则龙见而雩是与
夫是与者疑之之辞也春犹得以祈榖言夏不得以祈
卷四十一 第 9b 页 WYG1203-0539d.png
谷言矣孔疏知是与为若不审之辞复引仲夏大雩以
祈谷实为證是徇小序之失不若毛氏之置疑也祀天
之礼有常有变有因事之祭若国故之旅于上帝师行
之类于上帝天地之大灾疾病水旱皆不得不祷于天
谓雩旱而可为常祭者也今定以南郊为一明堂为
二此为一岁之大祭若祈农事虽非变礼要为祭之次
者吕令固有议之者矣独祈农于上帝诚不可废而元
日之祭不得与郊祭并故两存而复议之
卷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1203-0540a.png
    圜丘非郊议
圜丘之名独见于周官大司乐诗书春秋仪礼之所不
载二戴礼先儒谓出于汉儒今不复引以周官考之圜
丘非祀天之地其本文曰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
为徵姑洗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
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
皆降可得而礼矣函钟为宫太簇为角姑洗为徵南吕
为羽灵鼓灵鼗孙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
卷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1203-0540b.png
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
礼矣郑康成释以为禘祭又谓天神为北辰地示为昆
崙历代相承皆谓祀天于圜丘王肃之徒虽难郑说能
知禘之非祀天而谓郊即圜丘圜丘即郊其说牵杂而
不能定愚按圜丘非郊也圜丘非祀天之所独郑康成
言之既不能合于诗书仪礼而于周官复有所背以周
官之本文言之止言于地上圜丘奏之不闻其祀天于
圜丘也况大司乐前云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
卷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1203-0540c.png
神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夫祀天神祭地示
其乐与圜丘所奏实异则当以黄钟大吕云门为祀天
不当用圜丘降神之所而遽言为祀天之所也其祭地
也亦当以太簇应钟咸池为祭地不当用方丘降神之
所为祭地之所也郑康成知其说之不通遂释前天神
为五帝日月星辰圜丘之天神为北辰后来纷纷沿袭
其说而王肃六天之辨复泥于祀天圜丘之说不能详
明其本文而折其谬乃谓郊即圜丘圜丘即郊故崔灵
卷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1203-0540d.png
恩孔颖达咸宗郑而黜王夫大司乐既无祀天圜丘之
文而郑氏天神复释为二有不待辨而明按释圜丘者
谓为自然之丘非人力所为其说与尔雅合雍镐近郊
宜或有此若后代国都于平衍之地将人力而为之耶
抑亦为坛以象之耶或曰圜丘祀天郑康成必本于前
代愚曰诗书易春秋仪礼之所无者不必信郑氏之说
本于秦始皇祠八神地主之圜丘又汉武帝作十九章
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二者皆非祀天郑氏
卷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1203-0541a.png
阴取之而不敢明證其事若谓南郊即圜丘北郊即方
丘不知周官四郊非南北郊之郊诗书春秋之郊非圜
丘之制不得合而为一谓祀天于圜丘者特郑氏之说
初非周官大司乐之本文陈祥道礼书谓祭祀必于自
然之丘所以致敬燔瘗必于人为之坛所以尽文亦宗
郑之说而微异崔灵恩义宗亦宗郑黜王而所谓郊即
圜丘圜丘即郊之误乃不能正其说历汉至宋诸儒悉
不过以周官傅合于诗书春秋滋以启后来之误故为
卷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1203-0541b.png
之辨(新安朱氏亦疑大司乐本文五峰胡/氏非圜丘天神降地示出见文集)
    后土即社议周官无祭地之文先儒言之详矣而其言近于地者有
五曰地示大示土示后土社是也郑氏之释地示则曰
北郊神州之神及社稷夫以北郊为祀地此祀之大者
不得合社与稷而言合社与稷是为三祀非祭地明矣
曰大示郑无明释或谓大示乃地示之大者祀地以北
郊为大则地示之大者将何以祀之曰土示郑谓原隰
卷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1203-0541c.png
平地之神此又非祀地矣曰后土郑氏则直谓后土黎
所食者后土官名死为社而祭之又曰后土土神不言
后土社也其答田琼则曰此后土不得为社者圣人制
礼岂得以世人之言著大典明后土土神不得为社至
于太祝建邦国告后土郑复曰后土社神独此说违戾
特甚启历代之讹谬实自此始按尚书曰告于皇天后
土孔注曰社也泰誓之宜于冢土亦社也召诰之社于
新邑者亦后土也甫田之以社以方注社后土也后土
卷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1203-0541d.png
与社皆地之称今悉疏经文之可證者而言之泰誓曰
郊社不修礼曰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
以列地利也又曰郊所以明天道社所以神地道又曰
郊社所以事上帝又曰明乎郊社之义又曰礼行于郊
而百神受职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若然则社即后土
后土即社郑氏之释大宗伯既以黎所食者为是而复
有所疑而不决于是答田琼之问以后土不得为社四
者之说更相背谬而方丘北郊复为二说终莫䏸定至
卷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1203-0542a.png
胡宏氏始定郊社之义以为祭地于社犹祀天于郊也
故泰誓曰郊社不修而问公祀于新邑亦先用二牛于
郊后用太牢于社记曰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而
周礼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血祭祭社稷别无地示之
位四圭有邸舞云门以祀天神两圭有邸舞咸池以祭
地示而别无祭社之说则以郊对社可知后世既立社
又立北郊失之矣此说足以破千古之惑故新安朱氏
中庸郊社亦以社为祭地取夫胡氏而独以其废北郊
卷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1203-0542b.png
之说为未然愚按北郊不见于经独见于郑氏郑氏之
北郊非至日方丘之祭攻郑氏神州之说者多而不能
辨郑氏北郊之不经攻合祭之说者力而不攻以地为
郊之失亦始于王氏郊以祀天社以祀地谓郊为祀地
吾知其不出于六经也春秋书鲁之郊止于郊天不闻
其郊地也用牲币于社间于两社皆天子之制也谓鲁
为僭郊社则可以鲁郊为祀地则不可云汉之诗曰祈
年孔夙方社不莫又曰自郊徂宫宫社宫也告天地之
卷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1203-0542c.png
礼郊宫为二则诗之郊亦非祀地也朱氏亦曰周官止
言祀昊天不言祀后土先儒之言祭社者为是其言周
官礼大神祭大示皆无明文是深有疑于周官之非全
书也或谓社不足以尽地此盖因诸侯大夫皆得立社
遂因此以致疑按大宗伯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又曰建
邦国先告后土谓之后土者建国之始称若武成之告
于后土者是也左祖右社亲地之道也此言社之名成
于告后土之后也先儒谓尊无二上故事天明独行于
卷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1203-0542d.png
天子而无二事地察故下达于庶人而且有公私焉胡
宏氏曰诸侯之不敢祭天犹支庶之不敢继祖也诸侯
之得祭地犹支庶之各母其母也其说为是且社有等
差至于州党族闾愈降愈少独天子之社为群姓而立
王社之说孔疏谓书传无文其说莫考陈祥道释社后
土之辨终泥于郑氏至谓建邦国先后土为非社曾不
知社之未立其不谓之后土其可乎    祭天无间岁议
卷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1203-0543a.png
古者天必岁祭三岁而郊非古制也然则曷为三岁而
郊也三岁之礼始于汉武其祀天也不于泰坛而于甘
泉坛有八觚席有六采文章采镂之饰玉女乐石之异
鸾辂骍驹之靡瑄玉宝鼎之华其礼也侈其用民也劳
如之何其勿三年也至于后世不原其本而议其末三
年之祭犹不能举其能力行者若唐之太宗享国长久
亦不过三四至宋仁宗以后始克遵三年之制夫三年
一祭己不得为古则一二举者尤非礼也苏氏曰秦汉
卷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1203-0543b.png
以来天子仪物日以滋多有加无损以至于今非复如
古之简易也今所行皆非周礼三年一郊非周礼也先
郊二日而告原庙一日而祭太庙非周礼也郊而肆赦
非周礼也优赏诸军非周礼也自后妃以下至文武官
皆得荫补亲属非周礼也自宰相宗室已下至百官皆
有赐赉非周礼也先儒又曰古之郊礼以事天也以报
本反始以教民尊上也天子前期斋戒命冢宰誓百官
而莅事焉事之莫尊者也近世则变矣三年而一郊其
卷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1203-0543c.png
所事者则军旅亿丑之赏赉耳事军旅亿丑之赏赉则
诚不专于享帝制不一于报本夫郊以报一岁生物之
功也夫岂三岁一生物而三岁一报耶古者大路素而
越席大圭不琢大裘不饰牲用茧栗器用陶匏谓德产
精微物所以称故其文至简而其诚至悫近世盛鸾辂
冕服珠玉金缯之饰惟惧不华内阙观宫一夕之具惟
恐不工其文至繁而其费至广岂所以降格天神之意
邪如是则郊天之礼自汉而下皆非古制礼乐百年而
卷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1203-0543d.png
后兴诚能如三代之礼其茧栗陶匏费不为甚广罢坛
陛从祀之位止以始祖为配则千百年之废礼坠乐由
是而举岂不甚盛其或不与祭则如大宗伯所谓若王
不与祭祀则摄位郑氏之释量人亦曰冢宰佐王祭亦
容摄祭庶几破千古之陋上以合于天道而下足以解
诸儒之疑议云    燔柴泰坛议
仪礼觐礼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沈祭地瘗祭
卷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1203-0544a.png
法亦曰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尔雅
曰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薶祭法尔雅虽各自为书而
其说与仪礼合者独燔柴无异周官曰以禋祀祀昊天
上帝实柴祀日月星辰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夫
周官之柴归于日月星辰而以禋祀为祀天是不与仪
礼合也礼器曰至敬不坛扫地而祭不坛非燔柴也扫
地而祭非周官之祀也合仪礼周官礼器三书而言之
实有不同自郑氏必欲合三礼之说为一而后人附会
卷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1203-0544b.png
者曲为之迁就崔灵恩则谓先燔柴及牲玉于丘讫次
乃扫地而祭祭天之法皆于地上以下为贵故不祭于
人功之坛陆佃则曰祭天之礼升烟于泰坛奏乐于圜
丘所以致天神也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然后扫地而祭
乐者阳也其声无形故奏于自然之圜丘烟者阳中之
阴其气有象故燔于使然之泰坛至于禋祀实柴有异
于仪礼郑氏则云禋烟也三祀皆积柴实牲体于日月
言实柴于昊天言禋三祀互相备矣其释觐礼则曰燔
卷四十一 第 19a 页 WYG1203-0544c.png
柴祭天祭日也祭天为祭日则祭地瘗者祭月也日月
而云天地灵之也敢各疏其穿凿以从古礼经之正周
官之不与仪礼易诗书春秋合者不止于祀天地今止
因三礼之异同诸儒之附会而言其非是夫周官之圜
丘乃奏乐之所非坛也自汉而下皆祀于圜丘己失周
官之意崔氏谓圜丘即坛为人功之坛按释圜丘者为
自然之丘非人功之坛崔说与释圜丘者异矣使果从
坛下扫地而祭则燔柴于人功之坛不可谓质而独扫
卷四十一 第 19b 页 WYG1203-0544d.png
地之祭得谓之质矣若然则仪礼之燔柴为末而扫地
之祭为本历考梁陈以来不闻有祭于圜丘之下者是
崔氏之说不得以行也陆氏谓自然者为丘使然者为
泰坛是祀天之坛有二愚尝谓合于周官则泰坛之制
未尝有合于仪礼则燔柴之制无圜丘历代之失祀于
圜丘非是陆氏独不能證其误是为二坛者亦非也郑
氏谓禋烟也诗生民之禋祀书之禋于六宗禋于文武
释者谓禋敬也又曰精意以享之谓也使从郑说以禋
卷四十一 第 20a 页 WYG1203-0545a.png
为烟则六宗之祀不得与上帝并而祀文武于宗庙又
难与燔柴之祭同也郑氏之释燔柴以祭天为祭日祭
地为祭月其说尤妄是殆尊周官之书其不可合者遂
臆说以非古礼如夏正郊天迎长日之至圜丘南郊二
天帝之说类皆若是古礼经独觐礼为天子礼舍燔柴
为祭天则此书又如王安石之罢黜不能以用于世戴
记之合于经传者先儒类皆取之若王制礼器儒行明
堂位等篇固有疑之者矣独燔柴泰坛为祭天与古礼
卷四十一 第 20b 页 WYG1203-0545b.png
合特取其说泰坛虽不见于仪礼然从古传袭未尝不
以坛壝为正觐礼之坛十有二寻周公之三坛同墠司
仪之为坛三成去祧为坛下至周末齐侯为柯之盟有
坛先君适四国未尝不为坛况祀天钦崇之实其可
坛壝哉
    郊不当立从祀议
郊有从祀西汉未之见也礼之失始于建武建武采元
始之制而为之元始王莽之政也王莽之失在分牢在
卷四十一 第 21a 页 WYG1203-0545c.png
同祭不闻其从祀也杜佑尊时王之礼而深知其非谓
从祀之坐近古皆有梁陈及于国朝始相沿袭夫谓之
近古者非古明矣开元之礼成于徐坚之徒而开宝所
作祖于开元大较从祀损益咸取于建武今因开元所
定而论著其非是其第一坛曰五帝曰大明夜明以周
官言之五帝之祀在四郊大明夜明以实柴而朝日夕
月之制复见于经传此不得混而一之之證也坛之第
二与第三皆以星经为之制杜佑谓天有万一千五百
卷四十一 第 21b 页 WYG1203-0545d.png
二十星地亦如之考其所祭知其坛壝之不足以容也
遂为外官内官以别而节其数开宝以后又复增五岳
四渎风师雨师之类而并祭之其坛愈广其牲牢愈繁
而其礼愈失考于周官则大宗伯之实柴槱燎此又不
得混而为一之證也今考于虞书其类上帝之后则行
六宗山川群神之祀不闻其合祭也汤之玄牡武成之
柴望皆若此矣召诰用牲于郊牛二者后稷配天之始
也若鲁之三望虽为非礼亦皆无总祀之理自汉而下
卷四十一 第 22a 页 WYG1203-0546a.png
牲犊尊罍之数不胜其烦其郊礼之费竭九州之贡赋
不足以供由是虽三年之祭亦不能举坛壝繁杂宫县
四立有司临事登降偪仄惧不能以周旋跛倚颠仆无
所不至昔之儒先能议合祭天地之非而不能正合祭
群祀之失能以亲郊为是而不能以三年一郊为非能
知牛羊供给之费广而不能尽角茧栗之诚悫甚者配
帝之争不决遂有二配帝于坛上依违莫从一至于是
今若悉如三代典礼不伤财不害民一岁一郊则何惮
卷四十一 第 22b 页 WYG1203-0546b.png
其不可行也(按晋泰始明堂罢六天止设昊天上帝坐/唐显庆亦止祀昊天于明堂宋元丰明堂)
(亦罢从祀独郊天/从祀循袭旧误)
    明堂与郊天礼仪异制议
晋挚虞议曰郊丘之祀扫地而祭牲用茧栗器用陶匏
事反其始故配以远祖明堂之祭备物以荐三牲并陈
𥸅豆成列礼同人理故配以近考新安朱氏曰为坛而
祭故谓之天祭于屋而以神示祭故谓之帝晋傅玄亦
云于郊尚质于明堂尚文若然则仪文悉皆有异矣郊
卷四十一 第 23a 页 WYG1203-0546c.png
以特牲明堂以牛羊诗曰我将我享维羊维牛此牲之
异者也燔柴以报阳也犹宗庙之祼鬯也明堂与宗庙
近则燔柴乎何有(沈约宋志谓郊有燔柴明堂无禋燎/郊以远人而尊堂以近人而亲不必)
(尽同此/说是)席用藁秸器用陶匏象天之质也玉爵代匏尊
罍簋俎之属一以宗庙此元丰议礼之得也郊之祭用
气也进孰之失始于唐自唐以降未之有改也记曰郊
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解者曰郊祭天也大飨袷祭
也三献社稷五祀也一献群小祀也郊不以血而以孰
卷四十一 第 23b 页 WYG1203-0546d.png
荐礼之亵而失之甚者也然则明堂之祭其不进孰与
曰圣人亨以享上帝上帝明堂之称也用于明堂而不
用于郊其义明矣特牲少牢之始于荐孰大夫之礼也用大夫之礼于郊不可也用于明堂近宗庙也配群祀
于郊非礼矣明堂国中也邑外曰郊引而近之其渎莫
大焉尊罍尚质也彝以盛郁鬯郊得以用之也记曰黄
目郁气之上尊彝得谓之尊也(孔疏六彝上经八尊无/郁鬯以言宗庙有郁鬯)
(其实天地亦有秬鬯之彝用疏布宗/庙亦有八尊用画布互举以明义)定尊罍于天地六
卷四十一 第 24a 页 WYG1203-0547a.png
彝于宗庙郑氏之说也开元遵而不用于郊犹曰以质
不以文明堂宗庙之近而文物之极也其不用也则野
矣凡此皆礼仪文质之异不可以不辨也
    郊非辛日议
郊特牲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又曰郊之用辛也
周之始郊日以至郑玄谓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也
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其释周之始郊日以至则谓鲁之
始郊日以至鲁无冬至祭天圜丘之事是以建子之月
卷四十一 第 24b 页 WYG1203-0547b.png
郊天示先有事也夫以迎长日为建卯胡氏非之至矣
三王之郊以寅则冬至圜丘之祭是周以冬为春矣正
月正岁犹曰以子为首若以冬为春则非矣盖郊之用
辛言鲁礼也周之始郊日以至言周以冬至而郊也易
周为鲁以附夫臆凿之论则大有所不可周为周王鲁
为鲁公合周鲁为一礼曷不曰鲁之始郊日以至叶梦
得氏曰以郊为迎长日之至下言郊之用辛周之始郊
日以至正以别鲁礼郑氏反之强以建卯为日至甚矣
卷四十一 第 25a 页 WYG1203-0547c.png
其好诬也冬至祭天此周之正礼不可易者孟春建寅
之郊盖祈榖之祭鲁虽得郊不得同于天子是以因周
郊之日以上辛三卜不从至建寅之月而止鲁郊殆周
祈榖之郊故左氏谓启蛰而郊也或曰郊必以辛周之
制与曰以至日而祭则至日非常以辛也鲁之郊雩皆
辛是用辛鲁之礼也然则周郊非辛与曰周官祀大神
则卜日崔灵恩谓卜日以至为主不吉始用他日是有
疑于卜也横渠张氏谓日至不必卜日周之始郊日以
卷四十一 第 25b 页 WYG1203-0547d.png
至言日至则不容卜言月至则有卜卜日则失气至之
时矣是定以为不卜日也曲礼曰大飨不问卜吕大临
谓天时阴阳之至日月素定故不问卜若他飨则问卜
矣或又曰周之不用辛有所本与召诰曰越三日丁巳
用牲于郊非辛也至翼日而社非卜也五经异义春秋
公羊说礼郊及日皆不卜常以正月上丁成王命鲁使
卜从乃郊故鲁以上辛郊不敢与天子同也是足以明
周郊之非辛矣历代之月时不一独唐武德以冬至祀
卷四十一 第 26a 页 WYG1203-0548a.png
天孟春辛日祈谷于南郊能二说而裁正之号为
古故特表而出之
    北郊议
北郊之名不见于五经谓北郊见于周官郑玄之论也
周官无北郊之本文因郑玄谶纬之说而与周官并行
者王莽刘歆实为之始也先儒能攻王莽南北合祭之
议而不知立北郊之说者始于匡衡成于王莽舍其大
而议其细相承谬误今千七百馀年矣敢推其本始而
卷四十一 第 26b 页 WYG1203-0548b.png
详言之夫周官圜丘方丘为奏乐之地非祭之所圜丘
之辨详矣郑氏祭地之法有二夏至之日祭昆崙之神
于泽中之方丘一也正月祭神州地示于北郊二也是
方丘北郊为二今合而言之不知其何所始也按大宗
伯之本文郑氏之不能释者有二曰以血祭以狸沈以
副辜则曰不言祭地此皆地示祭地可知以黄琮礼地
则曰礼地以夏至谓神在昆崙者至于大司乐之地示
则又曰祭于北郊郑氏既以方丘北郊为二而后人之
卷四十一 第 27a 页 WYG1203-0548c.png
尊郑者未尝不以方丘北郊合而为一神州谶纬非之
者至矣至若方丘之不为祭所北郊之无所经见皆泥
其说而无有辨之者或曰北郊始于匡衡非王莽自为
之说谨按汉志高帝因北畤而备五帝至武帝时后土
犹未立建始之际方正南北郊匡衡张谭以天随王者
所居援据礼经皆自为损益若所引祭地于泰折在北
郊就阴位之说今戴记无北郊之文陈祥道礼书知其
说之无所据遂谓南郊祀天则北郊祭地祀天就阳位
卷四十一 第 27b 页 WYG1203-0548d.png
则祭地就阴位以强合夫郑氏北郊之说夫郊非天不
足以言社非地不足以尽二者相对如天地之不可以
合祭也谓之郊地其何所据哉先儒能明祭之不可以
合而不能辨社之不可以为郊沿袭建始之弊自汉而
降无有知其非者祀地之为社详见于后土之议尊地
之说莫先于罢方丘废北郊以全古礼之正或者谓玄
璜礼北方孟冬迎气北郊古不得而废愚谓郑氏之言
人帝五精帝于地无预王肃之攻郑玄其说虽行于
卷四十一 第 28a 页 WYG1203-0549a.png
始惜其说犹以郊丘为一故宗郑者多而王说复废驯
致今日郊社盛礼方由是损益以承三代之正罢北郊
之谬其不在兹乎
   国学议
成周国学之制略于大司乐其遗礼可法者见于文王
世子三代而上详莫得而闻焉汉武表章六经兴太学
至后汉为尤盛唐制微附益之而其制愈加详密今可
考也宋朝承唐之旧而国学之制日隳至于绍兴国学
卷四十一 第 28b 页 WYG1203-0549b.png
愈废虽名三学而国学非真国子矣(当时布衣从公卿/牒补入国学而真)
(国子入学者/十无一二)夫所谓三舍法者崇宁宣和之弊也至秦
桧而复增之月书季考又甚夫唐明经帖括之弊唐杨
绾尝曰进士诵当代之文而不通经史明经但记帖括
投牒自举非侧席待贤之意宋之末造类不出此今科
举既废而国朝国学定制深有典乐教胄子之古意傥
得如唐制五经各立博士俾之专治一经互为问难以
尽其义至于当世之要务则略如宋胡瑗立湖学之法
卷四十一 第 29a 页 WYG1203-0549c.png
如礼乐刑政兵农漕运河渠等事亦朝夕讲习庶足以
济之实往者朱熹议贡举法亦欲以说会萃如
诗则郑氏欧阳氏王氏吕氏书则孔氏苏氏吴氏叶氏
之类先儒用心实欲见之行事自宋末年尊朱熹之学
唇腐舌弊止于四书之注故凡刑狱簿书金榖户口靡
密出入皆以为俗吏而争鄙弃清谈危坐卒至国亡而
莫可救近者江南学校教法止于四书髫龀诸生相师
成风字义精熟蔑有遗忘一有诘难则茫然不能以对
卷四十一 第 29b 页 WYG1203-0549d.png
又近于宋世之末尚甚者知其学之不能通也于是大
言以盖之议礼止于诚敬言乐止于中和其不涉史者
谓自汉而下皆霸道其不能词章也谓之玩物丧志又
以昔之大臣见于行事者皆本于节用而爱人之一语
功业之成何所不可殊不知通达之深者必悉天下之
利害灌膏养根非终于六经之格言不可也又古者教
法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若射御书数皆得谓之学
非若今所谓四书而止儒者博而寡要故世尝以儒诟
卷四十一 第 30a 页 WYG1203-0550a.png
诮由国学而化成于天下将见儒者之用不可胜尽儒
何能以病于世作国学议
   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
猥以非才备员史馆几二十年近复进直翰林仍兼史
职苟度岁月实为罔功伏睹先朝圣训屡命史臣纂修
辽金宋史因循未就推原前代亡国之史皆系一统之
后史官所成若齐梁陈隋周五代正史李延寿南北史
房玄龄等晋书或称御撰或著史臣此皆唐太宗右文
卷四十一 第 30b 页 WYG1203-0550b.png
稽古数百年分裂事志悉得全备至宋仿依唐世爰设
官局以成唐书是则先朝屡命有合太宗文明之盛卑
职生长南方辽金旧事鲜所知闻中原诸老家有其书
必能搜罗会萃以成信史窃伏自念先高叔祖少傅正
献公燮当嘉定间以礼部侍郎秘书监专修宋史具有
成书曾祖太师枢密越公韶为秘书著作郎迁秘书丞
同预史事曾叔祖少傅正肃公甫吏部尚书商俱以尚
书修撰实录谫薄弱息获际圣朝以继先躅宋世九朝
卷四十一 第 31a 页 WYG1203-0550c.png
虽有正史一时避忌今己易代所宜改正昔司马迁班
固皆以父子相传遂能成书刘知几刘餗刘赞咸以家
世旧闻撰成史通史例辄不自揆庸用条析兼本院宋
朝名臣文集及杂书纪载悉皆遗缺亦当著具书目以
备采择者
 一宋太祖实录旧有两本一是李昉诸臣所为太宗
  屡曾宣索已有避忌至真宗咸平再脩王禹偁直
  书其事出为黄州禹偁所著建隆事足见深意前
卷四十一 第 31b 页 WYG1203-0550d.png
  实录无太宗叩马一段后录增入显是迎合
 一杜太后金縢之事赵普因退居洛阳太宗嫉之后
  以此事密奏大宗大喜秦王廷美吴王德昭齐王
  德芳皆繇普以死今宋史普列传无一语及之李
  焘作通鉴长编亦不敢载私家作普别传始言普
  将死见廷美坐于床侧与普忿争其集号巽岩集
  所宜搜访
 一天圣三朝正史纪载多有谬误盖修史官夏竦所为
卷四十一 第 32a 页 WYG1203-0551a.png
  吕夷简受成而已其列传遂以寇准丁谓同传所
  宜改正若此非一
 一洪迈作神哲徽钦四朝史于时高宗在德寿宫多所
  避忌立传亦有芜类所宜刋削当直书徽宗亡国
  之罪
 一徽宗违盟契丹童贯复燕城正史回避所合改正
 一徽钦围城受辱北行幽正史不载所有杂书野
  史可备编纂今具于后
卷四十一 第 32b 页 WYG1203-0551b.png
    三朝北盟会编 靖康传信录
    孤臣泣血录  靖康草史
    靖康奉使   靖康遗录
    裔夷谋夏录  陷燕记
    南归录    靖康录
    犯阙录    伪楚录
    松漠纪闻   伪齐录    起戎录    痛愤录
卷四十一 第 33a 页 WYG1203-0551c.png
   建炎复辟记  己酉航海记
   建炎扈从录  中兴遗史
 一元符至元祐事赵鼎虽于绍兴改正亦有隐讳今
  可考證增入者今具于后
   邵氏辨诬   元祐党籍传
   尊尧集    丁未录
   符祐本末
 一宋世九朝莫详长编而可资證援参考复别有书
卷四十一 第 33b 页 WYG1203-0551d.png
  今院中长编不备诸书并缺今具于后
   续通鉴长编  长编纪事本末
   国纪     九朝通略
   编年备要   建隆编
   隆平集    元符诏旨
   治迹统类   两朝国史纪志
   东都事略   仁皇典训
   国朝要会   续会要
卷四十一 第 34a 页 WYG1203-0552a.png
 一太史公作世表年表至秦楚之际复为月表致意
  极深晋代播迁魏宗勃起所宜为表以分年统时
  兵火湮厄南北二史无所凭依卒不能就至欧阳
  脩任史官之责独能于宰相方镇年月谱系盖宰
  相之任匪轻推年可以考得失方镇之害最重因
  年可以推盛衰宋朝兴亡繇是可考目今旧书尚
  有而史院无存今具于后
   百官公卿表  宰辅拜罢表录
卷四十一 第 34b 页 WYG1203-0552b.png
   百族谱    麟台旧事   宰辅编年
 一礼乐历代帝王不相沿袭自聂崇义作三礼图多
  有舛误乐自王朴李照胡瑗范镇魏汉津房庶皆
  有异同史志所载止于一时而诸家所陈罔有纪
  载其乐志止详于乐髓新经礼书若元丰集议未
  之有载其书尚在可备讨论今具于后
   开宝通礼   开宝通礼义纂
卷四十一 第 35a 页 WYG1203-0552c.png
   分门礼选   礼阁新编   太常新礼   庆历祀仪
   太常因革礼  郊庙奉祀礼文
   致和五礼   大飨明堂礼
   卤簿记(本院止/有宣和) 濮议
   东向议
 一兵刑徭役运度支随俗施政莫敢偏废赵元昊
  用兵保甲义勇保马等制群臣各有议论王安石
卷四十一 第 35b 页 WYG1203-0552d.png
  以顾役行于河北司马温公以差役行于东南各
  有不便王安石青苗贷息大坏极弊繇是驯致靖
  康之祸所宜博采奏议及食货等书以备作志
   经济集    群臣奏议
   三司考    会计录
   救荒录    刑统
 一宋翰林视唐尤加清重有杂书可补志书者
   金坡遗事   翰林杂记
卷四十一 第 36a 页 WYG1203-0553a.png
   续翰林志
 一地志宋有成书   太平寰宇记  皇祐方域图志
   皇祐地理新书 元丰九域志
  一纂修史传必当先以实录小传附入九朝史传仍
  附行状墓志神道碑以备去取
   琬琰集    诸家文集
   涑水纪闻   邵氏闻见录
卷四十一 第 36b 页 WYG1203-0553b.png
   春明退朝录  梦溪笔谈
   龙川墓志   归田录
   续归田录   可谈   谈丛     师友杂志
   童蒙训    晁氏客语
   清丰懿范   韩忠献遗事
   忠献家传   申国春秋
   欧公本末   苏魏公谭训
卷四十一 第 37a 页 WYG1203-0553c.png
   师友谈记   王巩闻见录
   桐阴旧话   王沂公笔录
   张乖厓言行录 胡安定言行录
   王沂公别录  旧闻證误
   唐介事实   范太史遗事   邹道乡语录  丰清敏遗事
   文昌杂录   杨文公谈苑
   麈史     能改斋漫录
卷四十一 第 37b 页 WYG1203-0553d.png
   石林燕语   嘉祐杂志
   东斋纪事   谈圃
   渑水燕谈   避暑录
   王巩杂录   秀才閒居录
   却扫编    挥麈录(后录/三录)
   典故辨疑   吕氏家塾广记
  诸降王当别立传三朝史所载简略宜用伪史参
  照作世家仿欧阳脩五代史例
卷四十一 第 38a 页 WYG1203-0554a.png
   十国纪年   九国志
   吴越备史   南唐书
   江南录    南唐近事
   蜀梼杌    闽王事迹
   江南野史
 一宋代疆理北不尽燕城南不尽交趾西不尽灵夏
  东不尽高丽宜仿晋书载记各纪其事当访寻四
  境关涉诸
卷四十一 第 38b 页 WYG1203-0554b.png
   高丽图经   至道云南录
   赵元昊西夏事实
   交趾记    丙午录
   辽金誓书   国书本末
   使辽录    西夏事宜
 一李筠李重进本非叛臣实汉周之忠臣宋史作叛
  臣传所宜改正韩通亦周忠臣欧阳脩作五代史
  不立韩瞠眼传议者非之又如诸方僭窃皆宜
卷四十一 第 39a 页 WYG1203-0554c.png
  传宋史悉讳今宜会萃立传
   李顺 方腊  王则(甘陵代/叛记)
   赵谂(有事/实)   侬智高(有平蛮/事迹)
 一欧阳修作唐书历志悉取一行十议造历之法见
  于志书宋世五朝志应天历乾元历仪天历崇天
  历明天历亦号详备独熙宁奉元历元祐观天
  历崇宁占天历大观纪元历洪迈作志不能尽纪
  所宜访求历草见于志中大抵历不差不改得其
卷四十一 第 39b 页 WYG1203-0554d.png
  造历更改则后有考民间通历学者亦有其书所
  宜搜访
 一神宗元丰以前官制似唐亦有增损元丰以后官
  阶勋爵分为二途史志虽详难便检阅
   官制新典   官制旧典
   官制通考
 一艺文志自元丰后该载未尽宜以今世所行书籍
  备载旧制进呈者入书目亦当以馆阁书目为主分
卷四十一 第 40a 页 WYG1203-0555a.png
  类补入自惟志学之岁宋科举已废遂得专意宋史亦尝分汇
杂书文集及本传语录以次分别不幸西城火灾旧书
尽燬然而家世旧闻耳受目睹犹能记忆或者谓国亡
史不宜脩南方鄙儒讵敢置论年齿衰迈分宜归老田
里旷官縻职实为罔功而区区素蕴亦蕲别白以称朝
廷奖拔之厚凡所具遗书散在东南日就湮落或得搜
访或得给笔札传录庶能成书以备一代之史谨呈翰
卷四十一 第 40b 页 WYG1203-0555b.png
林国史院谨状
  
 
 
 
 
 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