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1202-0296a.png
饮定四库全书
 雪楼集卷二十一    元 程文海 撰
  碑铭
   资德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右丞燕公神道
    碑铭
公讳公楠字国材姓燕氏其先自幽蓟徙青徙曹至宋
礼部侍郎龙图阁学士赠太尉肃居汴之考城太尉生
虞部郎中处厚虞部之孙玫随高宗南迁居匡庐之下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1202-0296b.png
其曾孙森以学行为朱文公所知有子曰燮通判永州
永州生岳州搉茶分司堂配雷氏梦五色巨翼入帏生
公十岁能属文居父丧庐墓三年再与计偕不第后以
连帅辟五迁至赣州通判至元十三年皇有江南帅府
授同知本州事明年下广南有功授同知吉州路总管
府事二十二年夏召至上都奏对称旨赐名赛音曩嘉
岱命参大政辞乞补外佥江浙行中书省事俄移江淮
置尚书省复佥江淮行尚书省事在江浙时尝请置两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1202-0297a.png
淮屯田二十五年用前请以为行大司农领八道劝农
营田司按行郡县兴利举弊劾江西营田使沙布迪音
贪横罢之又明年拜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时僧格新
败蠹政未去民不堪命赴阙极陈请更张以固国本上
悦会欲易政府大臣以问公公荐巴延特尔格布呼密舍
哩克哷济苏史弼徐琰赵琪陈天祥䓁十馀人又问孰
可为首相对曰天下人望所属莫若安图问其次曰巴
延可又问其次曰旺扎勒可明日拜旺扎勒为丞相以公及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1202-0297b.png
布呼密为平章政事公固辞改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赐
弓刀及卫士十人三十年复为大司农得乾没公私田
为顷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二岁出粟为斛十五万一千
一百有奇楮币为贯二千六百帛为匹千五百麻丝为
斤二千七百元贞元年进河南行省右丞首正盐法大
德三年迁湖广五年夏徵入朝明年正月四日薨于京
师传舍年六十二𠡠中书致祭有司具仪卫遣官乘驲
护丧南归某月某日祔葬江州德安县乌石山先茔延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1202-0297c.png
祐改元夏子琦以萍乡知州秩满赴调京师以状来请
曰不幸先公弃诸孤十有三年矣而神道之文未之有
也知先公莫若先生敢请唯公以通材赡智识时审变
简知世祖起自羁旅致位疑丞虽久寄藩维无岁不召
而公于当世之务奋然以为己任大者陛陈小者驿闻
未尝不称善可谓千载一时者矣最公前后条上时政
凡百数十事在至元间多言屯田盐法赋役便宜往往
著为律令在元贞以后皆立国之规树化之本当时虽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1202-0297d.png
不尽用今多踵而行之若公沮桑哥欲罢廉访司之谋
免崔中丞于谴料刘深征西南夷必挑变取败深竟诛
死及语平章刘国杰必先积粮思播顺元然后进兵不
从卒残湖南北数千万转饷之民倭人入市庆元有司
不能用公前后待之之道而利其货宝劫之以兵反被
杀略烧焚之祸沅州唐运判豪横夺民田武昌县尹刘
权杀主簿诬系其妻子悉正其罪淮东西饥秦赈粟三
十五万斛湖南北饥亦然且先赈而后闻然皆人所易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1202-0298a.png
能至于世祖数欲置公左右辄以疏远辞一荐完泽天
下享和平清静之乐馀十五年此则人之所难也公每
谓余曰可与慷慨论天下事惟君与仆耳然余固陋退
怯无毫发补益而叨禄窃位遂四十年今又铭公墓道
略不辞让虽曰知己独不愧于公乎公娶某氏子六璋
某路总管府判官某龙兴路新建县尹琦新抚州路总
管府判官某某某孙男女若干人有五峰集十五卷藏
于家铭曰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1202-0298b.png
召公翼周厥土惟燕运迈代徂氏族以绵维沂暨汴太
尉攸经四世而南匡庐载宁人歌舜风家秉周礼百五
十祀而公以起惟帝世祖有此万国孰土尔疆而逖尔
德惟公之来允国之材惟公之思允国之基帝曰弼余
惟公正直公曰臣愚愿守方伯入贰南省再宅大农人
诵公贤孰知公功孰相孰卿惟公明之孰赋孰役惟公
平之公胡不留公胡遽归生守外藩没寄京师峨峨匡
庐下有彭蠡彭蠡茫茫公在蒿里念公平生无复晤语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1202-0298c.png
匪惟公铭思我世祖
   故河东山西道宣慰副使吴君墓碑
大同吴侯卒之明年昭文馆大学士雪庵大宗师来谓
余曰伐木废阙朋友道丧久矣吾虽学隐枯禅迹寄浮
云而于纲常之懿弗敢坠也故人吴侯尚德好义奄于
西土今不幸死矣吾痛之深念所以报既往贻方来者
未之有得也庶几墓石之有刻乎敢介其孤以请余尝
读集贤大学士郭君松年所撰五福堂记述其乡人号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1202-0298d.png
侯曰五福翁而昭文为扁其堂及观延安尹单师中所
赋饥乌谣翰林集贤诸君所为歌诗美侯赈荒之事知
侯长者重以昭文之信义诚足以激颓俗振靡行乃不
让而载之辞按侯名诚字某世为湟夏大姓父德融善
锻有巧思宪宗时用为诸路银匠提举中统初世祖召
治器尚方复其家先是岁丁巳侯被旨造征南弩于太
原起家为太原路远仓粮提举监支纳至元七年夏大
司徒阿尔尼格言于昭睿顺圣皇后会建镇国仁王寺授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1202-0299a.png
诸物库提领转大都路诸物库使录建寺劳升同知大
都人匠总管府事迁奉训大夫西京路总管府治中改
泉府少卿进朝列大夫河东山西道宣慰副使未几引
年罢事婆娑邑里延祐元年八月八日己丑卒年八十
六越五日癸巳葬大同县孙贤堡西南原之先茔送者
踰万人谦抑和厚不事表暴居乡称其孝友在官号为
廉慎而未尝以为能尤善理财家累千金然一用以为
施与每岁丰储粟数千斛饥则不易价而散之其穷民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1202-0299b.png
之无告者辄以与之昭文建大同寺佛殿资之若干缗
临终犹以二万五千缗分贫疾饿者其馀释老之施不
可胜纪而未尝以为德构堂宅西北隅以奉诸佛庄严
妙丽藻镂飞动旁庋华严法华报恩金光明心地观五
大部经朝夕朔望讽诵膜拜如空山老释而未尝以为
善悬车告老日与高人达士或焚香瀹茗或烹羊
谈宴终日而未尝以为达年八十馀聪明康强如五六
十者岁时伏腊斑衣翠袂奉觞上寿充庭溢目里闾之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1202-0299c.png
所叹羡四方之所诵说而未尝以为为善之报呜呼岂
非所谓长者耶观世之人廪升斗之粟怀数金之资即
慢言骜色高视阔步淫酗放荡如莫加于己者视此可
不少愧矣乎予于侯诚有感矣侯先娶孙氏生子三男
曰仲杰景运仓使曰仲英女嫁李深再娶曹氏生子四
男曰仲仁仲义仲礼女嫁毛文举他姫子一仲实孙男
十五人仲杰之子四端济布伯奇特穆尔博诺仲英之
子一善孙仲仁之子一诺尔仲义之子三三宝努僧家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1202-0299d.png
努庆孙仲礼之子三寿孙添孙祐孙仲实之子三定孙
买孙喜孙曾孙男一重孙端济布子也侯同母弟三人
曰用武略将军大宁路川州知州曰贵曰宝忠翊校尉
巩昌路便宜总帅府同知陇州事用有四子男二曰奇
尔台布哈锡喇布哈女二贵有二子曰仲智仲信孙男曰
沙卜珠女一宝有一子曰伯奇特穆尔孙男二巴勒桑桑齐
余叙侯之子孙遂及其弟者所以广孝悌昭忠厚也其
亦侯之志与铭曰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1202-0300a.png
唯天生物浩浩无涯或衰而盛或盛而衰孰谓无涯其
实易知盛罔不厚衰罔不亏观侯之身其先可识观侯
之后唯侯之积后方无穷理亦不息欲永弗替莫若为
德罔浚弗深罔固弗殖于千百世监于兹石
   奉圣州法云寺柔和尚塔铭
佛法之行其来远矣至皇元而益盛山林空寂之士一
旦乘时际运左右人主倾动王侯奔走天下生被显宠
没享荣名者不知其几弘教通理大师则不然渊然其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1202-0300b.png
若虚退然其若藏萧条静深无所愿乎其外至于诱引
慈济则孳孳搰搰如抱漏瓮沃焦釜得其法者莫不饱
满慰喜若涉万里而还其家师之道其不可及矣乎故
师之生也七岁事永安寺广行大师能默诵金刚楞严
诸经二十悟华严奥旨二十八受法广严寺传戒大师
乃去滋味绝华好日课金光明经一部礼佛百拜深惟
静念孤征独诣道益闳以肆宪宗闻其名号曰弘教通
理大师命主清凉大会于台山释教都总统宝集坛主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1202-0300c.png
秀公慕其德聘摄华严讲席于京师又传菩萨三聚净
戒于佛子山及蔚罗黄楼诸刹自是日与所度弟子定
慧和纯顺遇䓁七人嗣法弟子扶宗弘教大师行育䓁
二十馀人讲演秘乘敷析本统昭揭天下俾有知觉皆
造佛地历四十年弗懈益勤尔后若金河之英楼台之
清五华之聪咸化之明黄梅之剖开宿昱义温朗显德
之徒皆能追踪先进腾英海内为一时龙象则师之不
可及可知已师尝闻弘法寺大藏经板之阙勒而补之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1202-0300d.png
极挍雠之善悯永安寺之废撤而新之穷土木之丽病
德兴河南二桥之圯更而甃之尽柱石之固且师之于
身也疏食饮水而饭僧万馀收声灭视而问法千数则
师之不可及又可知已呜呼其人不可作矣夫师讳善
柔董姓德兴之永兴人父讳毓母房氏皆好善师历住
持奉圣州水西法云二寺以至元六年正月三日化于
法云之北堂寿七十有二僧腊三十有八塔在寺傍后
四十七年定慧请载其行因镌之兹碑铭曰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1202-0301a.png
人皆有有不能无有人皆无无不能有无我思柔公其
道惟一所触皆空空罔不实寒泉在沼明月在天寒泉
照月月照寒泉又如明镜物来鉴之妍者谁妍媸者谁
媸惟师之道亦复如是惟师之志普度一切呜呼柔公
廓落洪融生非其始死岂其终其徒孔多其道孔赫师
如可作监此玄石
   廖隐君墓志铭
临江廖氏自五季之乱有讳凝者仕周为连州刺史马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1202-0301b.png
氏据湖南弃官隐衡山复徙临江新喻之黄原其曾孙
克顺仕宋为殿中丞赠虞部郎中郎中生礼部侍郎赠
工部尚书鼎臣尚书生大理寺丞询大理第四子曰谦
始居今邑之槐江先是一日至江上乐其风土折槐一
枝倒植其地曰后三年我当复至槐若生吾必家焉已
而果生遂徙居之故号其里曰槐江其九世孙讳应瑞
字祥国是为隐君君始冠产紫芝三茎于庭其僮仆不
之识也掇而去之辄复生其父以为祥乃以命名君长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1202-0301c.png
身美须髯善辞令见者皆乐与交少从胡观道丁守廉
受戴氏礼寒暑不释卷崇孝敬敦信义虑必周乎物动
必由乎礼如其义委之千金不爱焉非其人一言一笑
不可得岁积粟数万斛不以丰凶贰其价不以出入易
其量事上遇下必主于诚训敕子弟必本于学故跞患
难而不跲处逸乐而不渝孝养三十馀年无违志人皆
谓君得施其学于政讵可量哉君中岁以来益放情丘
壑抗亭累榭莳花蓺竹窅然冥然若无与于世者元贞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1202-0301d.png
三年正月二日竟无疾而卒年五十有五葬里之银城
山至大三年十月三日改兆袁州宜春县温汤之原延
祐二年二月其子瓒来京师介其里人欧阳应丙乞铭
君之曾大父讳嗣富大父讳楠事荆湖诸连帅有声父
伯云长沙赵葵镇淮右辟安陆尉君之配钟氏继张氏
皆有贤行子男六长玙播州路平溪上塘长官次璜太
平路万成州判官次琪两浙钱清场盐司管勾次瓒次
珙播州儒学正次震为族人后女一适周沿孙男四志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1202-0302a.png
宏志一道宏凤孙女五曾孙男一孟孙女一嗟夫以君
之才之学何施不可而以隐沦终然年不满六十及见
诸子皆骎骎宦途诸孙曾皆向学夫焉有所憾哉铭曰
孰不为学兮学之丰孰不为德兮德之隆不远其施兮
谁所穷勖尔后兮休罔终
   诸路头陀教门都提点诚公塔铭
头陀为学佛者众行之本自迎叶启教弥勒受托得其
道必离贪远痴少欲知足守十二行鍊磨三境精进坚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1202-0302b.png
固卓然出于世者故曰若有苦行人我法即存若无我
法即不存然行愈坚而传愈寡矣迨于我朝乃有广化
诚公怀贞抱朴髫龀慕道不伤生不茹荤年十四从清
凉寺头陀师翟公受五戒六斋之法为在家弟子十六
父母命之娶不娶诱之以计不变诎之以威又不变从
而逃之外家父追及之又逃之公林栖禅院从提点尘
公剪发出家又追及之终不变十九入京祀七代宗师
受大戒从迁曲河院宋师没始主尘公之常乐院至元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1202-0302c.png
十四年为大都路禅录二十四年主九代宗师之清安
寺明年得隙地都之灵椿里构兰若曰广化而师之行
益固道益高十一代宗师授以金字戒本大德元年夏
天子降玺书赐号静照妙行大禅师诸路头陀教门都
提点师自授道至入灭四十九年弊衣蔬食受经诵戒
持诸部咒仡仡朝夕未尝以寒暑废于其教可谓无愧矣
若乃神诡变幻至人所不道然史氏称澄什之流多惊
耳悸目之事载而不废岂无取焉若师平居昼之所止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1202-0302d.png
常有异气入室结如善财像夜之所息则有白光洞胸
经时不散尝有群雀集项如立朽株都人邹氏女累年
为魑魅所凭以念珠拂之立止十代宗师遣其徒李纯
辈四人之江南踰年不返师一日坐见李至因问其介
及宗教事有顷李果至又一日见许善友者从保定来
言寂照师没已而许果来若此甚众尝有盗入室戒勿
捕或横逆相加置弗校非其道圆满清净真实无上者
欤大德九年秋九月十五日手书发菩提心论金字戒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1202-0303a.png
本授弟子法云付以宗门事曰吾将逝矣越三日召云
等侍焚香易服口诵如来者三右胁累足而化寿六十
五茶毗得五色舍利三十有二将封平章政事通政院
使多年尚书右丞同知太常礼仪院事达音达实奉皇
太子教塔于清安寺旁延祐二年夏四月昭文馆大学
士雪庵大宗师介其徒法云请铭谨按师姓杨氏缙山
人讳志诚初从七代宗师请名问何志曰诚而已遂以
命之自号寂庵父讳林以勇材仕金守居庸关太祖南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1202-0303b.png
伐以其众降命为都元帅母房氏生子二师为长师既
为浮屠氏弟子五人法云法聪法麟法性法智云累被
锡命为大都路头陀教禅录今住持清安云铭曰
我闻头陀众行之首或云杜多华言抖擞何以衣之弊
袖粪埽何以饫之羹藜饭糗冢间树下予户予牖行之
孔艰学之弥少于粲静照旧自童幼超陵真觉摆落尘
垢动如神行止若木朽瞻迦叶前忽弥勒后精进勇猛
具足成就如何长往如夜弗昼师行罔加师德罔究非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1202-0303c.png
死非生与天地久
   故平阳路提举学校官陈先生墓碑
近代名臣之后有世秉纯白恪勤先训绵数百𥜥而弗
坠者惟河东陈氏乎陈氏自宋太常少卿累赠金紫光
禄大夫刑部尚书太子太保讳希亮起巴蜀以忠正刚
直策大名嘉祐中七世至平阳提学公不少贬方是时
中原衽兵且百馀岁师道久废我元建国覃怀许文正
公衡进而师于上保定刘徵君因退而师于下名贤遗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1202-0303d.png
老并列周行而公亦起为河东儒师学者始有所向方
矣公讳庾字子京其先眉之青神人自太保居洛太保
之孙慈州士曹挥迁临晋士曹之孙少中大夫国子监
丞克基复徙猗顿公官平阳又家焉遂为河东人曾祖
讳灏赠儒林郎祖即克基考讳仲谦昭勇大将军三白
规措使骁骑尉颍川郡伯公少与赵定刘绘张澄同学
号为四秀又与兄河东两路宣慰司参议赓弟东平劝
农使膺齐名号为三凤随亲宦青州崇庆壬申四方兵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1202-0304a.png
起携家还猗顿河东破乃西涉河客华阴二载河东平
出关居洛西十馀岁贞祐丙子兵大入转徙无常兴定
庚辰隐卢氏山中元光正大再与贡再试春官不利去
省亲于陕丁父艰九移解梁复有母之忧服除辟聘交
至乃应平阳高雄飞之招署郡教授日与高第弟子宁
源李兟之徒讲习问辩来学日众会中书令耶律铸奏
置经籍所平阳命公校雠领所事世祖徵至六盘山与
语大悦中统初以宣抚张德辉荐授平阳路提举学校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1202-0304b.png
官进德义树教化勉学戒惰风俗为之一变明年年六
十八卒呜乎惟公之学沉潜贯穿先行后言其事亲也
旦暮必盛服与兄弟妇姒序拜堂下问起居受训敕然
后退居洛西日每佳辰令节具琴尊约亲友奉昭勇公
升篮舆登女几山历白马乌喙诸峰上龙门临八节滩
徘徊嵩少访裴司空邵先生遗迹然后归及遭乱离父
母继没犹执丧尽礼至兵寇相戒无犯其境其与人交
必尽其道陵川刘昂霄太原元好问河中李献卿洛阳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1202-0304c.png
李微奉天杨奂虞乡麻革济南杜仁杰曹南商挺诸贤
咸相友善而仁杰豪宕滑稽善骂独与公莫逆每谒升
堂拜母或揖丘嫂索酒与客饮终始无戏言吏部尚书
贾损之尝称为端雅君子早居汴翰林学士赵秉文杨
云翼参知政事杨慥监察御史雷渊刘祖谦争相荐引
莫能屈太原李汾者负材使气一日会相国寺语侵公
公正色曰汉有董贾唐有韩柳宋有欧苏皆能上为国
家重下为儒林表我辈幸遭盛明不能以道义相尚追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1202-0304d.png
踪前辈徒以文墨小技陵人将安用之李沮而退坐客
大服故其教人也一本诸道德仁义或问政曰以礼曰
何谓礼曰临事以敬律身以义用人惟贤养民惟惠体
风俗而施教察过失而立防行之以宽柔简易之道辅
之以中正裁制之宜谨之以进退赏罚之节故曰有礼
政事得其施无礼政事失其施也或问政之大者曰政
莫大于守法爱民任廉去奸曰刑可用乎曰恳恳用刑
不如行恩孳孳求奸未若礼贤且民不见德惟刑是闻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1202-0305a.png
公之政殆矣或问寡过曰行不归义皆过也反求诸义
其庶乎问寡欲曰无过则欲自寡临终手书为学之要
凡九篇以遗子孙公尝有马病腰医小愈或欲售之公
不肯曰安用误人为后乡里见人憸薄辄曰君是不鬻
马陈先生耶尝暮归得金钗玉珰道旁求主名三日不
得潜瘗其所过乐安误碎逆旅主人器偿不受密缄白
金卧所而去及还主人曰是封银偿我者邻里传闻聚
观叹息平居见贫乏不能自存孤孑不能昏嫁者必资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1202-0305b.png
给之一日语兄赓曰吾闻财多害身今丧乱若此而吾
廪有馀粟藏有馀布不散不止与为他人守孰若分诸
邻里乡党乎兄大喜立散之公之制行又如此人皆谓
有太保之风信夫呜呼岂性当世之师百世之师也其
所著书有经史要论三十卷三代治本五卷唐编年二
十卷澹轩文集三十卷方为春秋解未成会卒娶王氏
某州节度副使栋之女再娶杨氏卢氏令起之妺子男
二元义解盐司判官元忠以学行闻孙男二造早世观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1202-0305c.png
今翰林脩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脩官为学有家法
女一适麻怀祖曾孙男二仁寿同祖仁寿为参议后女
一公以中统二年秋八月六日卒以至元二十有五年
秋七月二十有五日归葬临晋北原疑山先茔以杨夫
人祔延祐二年春二月观以予相知翰林久请文刻墓
铭曰
陈基姚虞爰启于眉太保振迹乃胤邦畿拥旄秉钧世
济弗隳联辉竹帛坚贞并持蔼蔼平阳古学是师刚简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1202-0305d.png
易直孝友具宜河水之东洛水之西馀风可想遗教足
稽怀哉诸老邈矣当时五十五年追载此碑孝孙之思
邦人之贻
   故河东两路宣慰司参议陈公墓碑
参议陈公讳赓字子飏退居之十年至元十一年正月
六日卒年八十五后十有五年秋七月二十有五日葬
河中府疑山先茔以夫人张氏祔延祐二年夏从孙翰
林脩撰观请为墓道文谨次其槩如左公之先唐广明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1202-0306a.png
中有讳琼者避黄巢乱自京兆万年举家入蜀居眉青
神四传至宋太常少卿赠太子太保希亮与从子太子
中允庸职方员外郎知蜀州谕同登天圣五年进士第
邑令张逸表其闾曰三俊世号三俊陈氏太保迁洛又
四传至与义遂参大政为渡江名臣太保长嫡曰京东
转运使忱京东生慈州士曹挥居临晋慈州生儒林郎
灏儒林生金国子监丞克基居猗顿监丞生耀州三白
渠规措使颍川郡伯仲谦颍川之子五人公为长与长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1202-0306b.png
弟平阳提举庾季弟东平劝农使膺齐名太原元好问
号为三凤故乂号三凤陈氏公风仪秀整器量闳大言
论必本于理喜怒不形于色时称长者公之仕在金以
父泽起家监蓝田子午酒改陕盐场管勾入国朝用解
梁仪总帅荐为帅府经历辟解盐司判官张德辉宣抚
河东张仲一建行省皆署参议又以行省言授河东两
路宣慰司参议金正大初偕弟庾入汴丞相高汝砺专
恣不道即伏阙上封事乞斩以谢天下不报又为书责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1202-0306c.png
諌议大夫陈规不早諌规入极言不听公长叹而去汝
砺竟恚死历事四大幕一摄宣抚事皆能推诚尽礼以
事其上正身脩德以化于下故奸宄屏息谤讟不兴而
政以行方朝廷用兵西北日不暇给责平阳太原各输
粟万斛公请出盐劵募民入粟民欢趋之顷之谢疾归
解与沙门道优辈游每夏五入王官谷历白石万固俯
西岩寻吕纯阳故居登五老峰至秋乃还岁以为常无
少间金崇庆中河南乱奉二亲窜华阴还买田洛西治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1202-0306d.png
生产日置酒速客登山临水以乐其亲凡十馀年正大
中避乱于陕居颍川公丧哀毁柴立时寇盗四起所向
汹汹乃奉母间行入卢氏山中数与盗遇盗辄指善道
使去竟免于难弟膺之幼张夫人实乳哺之稍长随兄
庾迁平阳及从军山东有子元凯未龀公复载至解教
育之遂为名大夫居家戒子弟必以孝弟忠信遇乡党
无少长必以和而不违于礼或步至其家相劳苦人人
自以为亲已人有所缓急倾囊倒廪救之不爱也有所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1202-0307a.png
忿争不之邑而之公一言感动往往自谢去或愧悔终
身壬辰之乱有沈千户者捍公一门后百计求之不可
得每岁时率弟侄设位而祭之故公没之后闻道公姓
名者必以手加额唏嘘不自胜公之学闳肆演迤以力
行为本不棘棘章句不矜矜自道其为文雄健雅丽务
极其意有默轩集二十卷坞西漫录十二卷嵩隐谈露
五卷弊帚集十卷尤工行草书得笔外意公之游在洛
西则贾某损之赵某庆之麻某平甫刘某光甫薛继先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1202-0307b.png
曼卿辛愿敬之赵元宜之和某献之在汴则赵秉文周
臣杨慥叔玉麻九畴知几雷渊希颜李汾长源北渡则
元好问裕之李献卿钦止杨奂焕然杨弘道叔能赵著
光甫之属此其尤贤者呜呼士之生也德岂不足尚耶
才岂不足贵耶学岂不足明文岂不足工耶贤而不达
自古已然逄而不然又乌足贤若公之神可与元气游
名可与天地终又何乖逄之足计哉公之夫人张氏德
足以配君子先七年卒二子皆夭死从孙述为后又死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1202-0307c.png
今以观之子仁寿奉公祀三女长适金参知政事同华
莭度使李仲脩之侄次适王次适冯皆大姓铭曰
嗟嗟陈公河岳之英遭时多艰岁靡遑宁扶老携幼日
与忧并洛西十年乃东入京京途悠悠谁秉国程昌言
罔知有弗速倾薄言还归爰属皇明既佐戎幕亦抚鳏
茕眷言顾之日月斯征孔子戒得老氏知足皎然美人
在彼空谷缅怀万端藏之一束惟仁吾居惟义吾毂惟
孝惟弟吾帛吾粟贤必大用公独吝之众人愠之公独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1202-0307d.png
信之贤必有后公独靳之众人愤之公独顺之煢煢诸
孙于以胤之春秋祭祀永言慎之
   宜兴守王君墓志铭
大德之末岁凶民流东南逾甚死者无算朝廷忧之议
悬赏劝分余时幸陪末议深赞其成因窃念四方贤守
宰岂独无分忧者乎后十年始知宜兴王使君之事使
君名德亮字仲明大父义自陈留避地范阳家焉父福
倜傥好义以善役水为硙有名燕赵间遂𨽻少府俾提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1202-0308a.png
领涿州工匠与其配胡氏俱以寿终一男一女女为杨
州盐场管勾李钧妻男使君也自幼知奋发力学兼习
象胥弱冠举为中书省断事官令史秩满授从仕郎北
京宣慰司都事以材入为中书掾御史台举干廉升承
事郎再为北京宣慰司都事纳延之乱与宣慰使伊尔
苏克俱受选任凡储偫械器城守斥堠细大悉以委之
昼夜尽瘁者十旬无乏兴无败事乱既平有旨进一阶
当路格不下君无觖望诣铨得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1202-0308b.png
郎终更迁承务郎辽阳行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转承
直郎常德路总管府判官未上改大都税课同提举期
年课羡四千定迁承德郎上都税课同提举不苛而集
升奉训大夫辽阳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居三年进奉
议大夫万亿宝源库提举宝源受天下转输众谓剧而
公甚优以才宜抚字进阶奉政出牧宜兴自以未更民
事勤心奉职孜孜在民值岁荐饥公私盖藏咸竭道殣
相枕藉至以妻子易一餐餐讫赴水死君忧形颜间身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1202-0308c.png
亲劝率皆感其诚于是得捐有济无之粟万石有奇以
赈损贵就贱之粟六千以粜山谷羸困不能出者粥活
之行视荒田谕富者资饥者分耕之宜兴之菑遂瘳猛
兽食人杀官军十三行旅殆绝君斋戒祷于山神即获
二虎一豹飞蝗大集民大骇君尽诚禜之且设方略捕
绝之稼以有秋以其暇出私帑市材佣工一新州之治
宇民闻欢趋之堂室楼门翼然毕备凡典州六十四朔
其所兴除不可计大要以利民为本代至而君已病矣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1202-0308d.png
既亟家人授简以家事请书君抵之不答天性和易轻
财好施虽以文为害进然恒不乐每励其子以学问曰
吏不可为为儒而贫抑又何恶苟弃吾训非王氏子孙
也既葬之秋子宏以范阳郑守谦之述来请志墓宏之
言曰先人出入省尸三十年嘉言善行多矣宏幼不能
知所知者宜兴之略耳余惟古循吏远矣然有能一日
勤其官子其民则语默造次皆足以及人观使君之于
宜兴庶几民之父母者欤况加以用心五六年之久是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1202-0309a.png
宜彼之思不能忘此之情不能却也君凡四娶曰葛氏
一女嫁奉议大夫冠州知州周郁曰刘氏一女嫁某官
孔特立曰唐氏一男宏曰张氏一男弼一女幼君之寿
六十有一没以皇庆元年十月庚午窆以延祐二年二
月庚寅墓在范阳县礼让乡史家里初建新阡徙祖考
序昭穆而葬焉铭曰
有美王氏由宋而燕维肇其先弗德孰延蓄之为渊演
之为川懿尔史君厥施沛然曷以其善不以其年教一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1202-0309b.png
经相活千人封德靡不报声随景从匪我期之大畀则
丰尚力于训爰亢于宗涿鹿之野其固惟崇
   许州大洪济寺益和尚塔铭
大雄氏一传而迦叶二十八传而达摩又五传而宏忍
遂岐为二能传而南秀传而北由是讲论兴焉毗卢之
书为卷五千四十有八出于佛者什二三演于缘觉声
闻者大半其语言文字亦博矣不了其义不足以深其
道不深其道不足以得其法法学矣成惟艰哉是故了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1202-0309c.png
义非难了心为难义了而心未了者有矣未有心了而
义不了者也许田栖岩和尚其宿根慧命者耶其在母
也母梦适野而得金印野有人曰亟以献佛母留也即
望见塔庙甚盛因怀印以往寤而和尚生父母异之甫
龀俾出依镇阳天宁朏公父母南归以幼复从焉十五
六衣祴北征学于燕中宝集寺又学华严圆顿于真定
净公又学唯识于大梁孝严温公岁月逾滋心义向了
遂即温讲席而坐每鸣鼓升堂义锋四起和尚惟竖十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1202-0309d.png
指迎其所至雾解冰消莫不卷舌低眉以就听位于是
四众辐凑闻所未闻和尚自以教弘遂退脩面壁观于
明月山大比丘众全公辈谓今尘刹俱空法无所住灯
昏夜永孰测迷津乃共即山中请复设席和尚感受其
言出居许州大洪济寺思究唯识宗旨母张竭资以给
购疏记三十馀部凡一千三百馀卷于是岁讲一周声
益以扬风益以远倾耳席下者恒数千百人自河以南
愿学者皆趋焉其始至也残屋与僧各不四五既而敝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1202-0310a.png
者新无者有庄严殊胜如梵天宫金地福田出入衍盖
居净侣指千悉得温饱皆和尚之功及其徒訚与灿之
力也和尚戒律精严终身坏衣疏食燃四指以炼心讲
唯识四十馀年凡三十馀周河洛之间设席以待者惟
恐不足以致樵儿牧叟类皆信向之大德中诏住持大
洪济寺汴之王公贵人皆崇以师友之礼四方欲了佛
义者皆以和尚为归亦孰知和尚所了者不徒在此也
尝预临坛一阅藏典一饭僧馀五十万度腊五十有五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1202-0310b.png
赐号佛性圆明普照大师以延祐二年四月十日示寂
岁七十有三州别驾以下千馀人送之塔于城南八里
寺笃于接引自海量以下得法者一百二十人有奇亲
授记度者馀二十人名具碑阴父成姓刘氏郑州人也
某寺沙门法洪纂其事来请余识余惟圣人之教不贵
言而贵行今若栖岩师之劬躬守法先行后言于圣人
之教亦若尝有闻者乃录其行而系之铭铭曰
道隐世庞厥生孰存因彼耀此昭兹侗昏有言不信自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1202-0310c.png
卑其尊粤古大觉启不二门嘘吸群流跃如西奔孰游
其深惟汲之浑我观栖岩繄古尊宿印佛者心式表前
躅三衣一食无悖无辱抽关剖钥显示季俗了义了缘
双林有嘱性海此舟呜呼不复
   周应卓妻李氏墓志铭
庐陵周应卓之妻李氏卒且葬李子桢以状走京师涕
泣再拜言曰桢之母死且葬父命曰汝往在京师获识
翰林程公不幸汝母死今葬矣然不得如程公者铭之
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1202-0310d.png
犹无子也桢忍死受命以行敢请志曰李氏邑士人李
某之女也幼聪慧涉书史服勤女事得父母之爱为淑
女长归周氏谨甘旨恭祭祀睦族姻以相夫子得舅姑
之欢为贤妇晚为儿女昏嫁不择势利家庭训诲壹本
忠厚得乡党之敬为慈母合是懿行斯可铭矣生以淳
祐辛亥十月十有六日卒以皇庆壬子五月十有二日
葬以癸丑十一月十日里之龙湖其墓兆也子男四祐
敬鼎桢敬出为段氏后女一适李以学孙男二岐原岐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1202-0311a.png
本桢弟某父命为桢子女五皆幼铭曰
生可法死可铭是谓妇人之贞
 
 
 
 
 
 
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1202-0311b.png
 
 
 
 
 
 
 
 雪楼集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