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50152c 页
卷二十 第 1a 页 0466-054.png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卷之二十德九
    和光散人高守元集
   说符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
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
帝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牛又复生白犊
其父又复令其子问孔子其子曰前问之而
失明又何问乎父曰圣人之言先迕后合其
事未究姑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孔子孔子曰
吉祥也复教以祭其子归致命其父曰行孔
卷二十 第 1b 页 0466-055.png
子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
攻宋围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
壮者皆乘城而战死者太半此人以父子有
疾皆免及围解而疾俱复
 此所谓祸福相倚也
 卢曰夫仁者爱人义者济物三世不息其
 于积善深矣若有其才则招禄无其才则
 致福此馀庆之所钟也吉祥之应为善之
 徵克全其生而获其利积行之报岂虚言
 也哉
卷二十 第 2a 页 0466-056.png
 政和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祸兮
 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则倚伏之
 理何常之有唯德厚者福衍故福生有基
 而祸亦不来此宋人之行仁义所以能因
 祸致福
 范曰福之兆乎物谓之祥祸之兆乎物亦
 谓之祥所谓吉祥者岂非吉之先见者与
 然梱之祥也其父以为不祥巫祝所以为
 不祥者神人以为大祥盖忧喜聚门吉凶
 同域而祸福之相为倚伏特未可知也唯
卷二十 第 2b 页 0466-057.png
 圣人为能知其所以然
宋有兰子者
 凡人物不知生出主谓之兰也
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
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
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又有兰
子又能燕戏者
 如今之绝倒投狭者
闻之复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
寡人者(谓先/侨人)技无庸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
卷二十 第 3a 页 0466-058.png
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拘而拟戮之
经月乃故
 此技同而时异则功赏不可预要也
 卢曰夫积仁义以守道者福可全也恃力
 技以侥倖不常禄也列子两举其事以彰
 德行之为益耳
 政和理无常是事无常非顾所遇之时如
 何耳乃若执技而不通乎道尤非所谓可
 常之道也君子知分之无常所以谨于去
 就
卷二十 第 3b 页 0466-059.png
 范曰得时者昌失时者亡苟骋徼利之心
 而昩适时之道鲜不及矣
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
 伯乐善相马者
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问伯乐之种姓有能相马继乐者不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马之良者可以形骨取也
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天下之绝伦者不于形骨毛色中求故髣
卷二十 第 4a 页 0466-060.png
 髴恍惚若存若亡难得知也
若此者绝尘弭𨅊
 言迅速之极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
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者
 负索薪菜盖贱役者
有九方单比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非臣之下言有过于己
 卢曰担缠薪菜者贱役者也子姓者子弟
 之同姓者也
卷二十 第 4b 页 0466-061.png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己得之
矣在沙丘(地/名)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
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
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谓九/方皋)色物牝牡尚弗
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
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言其相马之妙乃如此也是以胜臣千万
 而不可量
 卢曰皋之相马相其神不相其形也形者
 常人之所辩也伯乐叹其忘形而得神用
卷二十 第 5a 页 0466-062.png
 心一至于此自以为不及皋之无数倍也
 故穆公以为败伯乐以为能也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天机形骨之表所以使蹄足者得之于心
 不显其见
得其精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精内谓天机粗外谓牝牡毛色
见其所见
 所见者惟天机也
不见其所不见
卷二十 第 5b 页 0466-063.png
 所不见毛色牝牡也
视其所视
 视其所宜视者不忘其所视
而遗其所不视
 所不应视者不以经意也
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
 言皋之此术岂止于相马而已神明所得
 必有贵于相马者言其妙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卢曰夫形质者万物之著也神气者无象
卷二十 第 6a 页 0466-064.png
 之微也运有形者无象也用无象者形物
 也终日用之而不知其功终年运之而不
 以为劳知而养之者道之主也皋之见乎
 所见者以神也契其神者而贵于马也代
 人皆不知所贵矣
 政和道在体无体若灭若没视之不可见
 若亡若失搏之不可得绝尘弭𨅊逐之不
 能及中人以下才士也岂足以识此可以
 言论者物之粗可以意致者物之精得其
 精忘其粗者言之所不能论也知之外矣
卷二十 第 6b 页 0466-065.png
 不知内矣在其内忘其外者知之所不能
 知也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此其见之
 所以独视其所视不视其所不视此其视
 之所以神惟其所索者不在于形骸之内
 故其所得者非见于形骸名声之末是乃
 进乎圣人之道良马以喻才天下马以喻
 圣人之道
 范曰牝而黄牡而骊相去远矣九方之相
 马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则忘其外
 造天机之妙而色物牝牡无所致知此伯
卷二十 第 7a 页 0466-066.png
 乐所以喟然而叹以为千万臣而无数也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
 詹何盖隐者也
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
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
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
末楚王曰善
 卢曰损物以厚生小人之常情也损生以
 利物好名之诡行也安社稷者后其身也
卷二十 第 7b 页 0466-067.png
 善理身者国自理之矣君者国之主神者
 形之主理国在乎安君理身在乎安神神
 安则道崇道崇则国理神者身之本道者
 神之功故不敢以末对
 政和国之本在身是以明明德于天下者
 欲治其国先脩其身所谓治其本面末从
 之也古之人以道之真治身其绪馀以为
 国家岂有身治而国乱
 范曰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善为国者
 岂有他哉盖亦反其本矣詹何之钓鱼也
卷二十 第 8a 页 0466-068.png
 以弱制强也以轻致重而曰治国诚能若
 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由是观之举斯心
 以加诸彼固其所慢为也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楚大/夫也)曰人有三怨子知
之乎
 狐丘邑名丈人长老者
孙叔敖曰何谓也对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
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孙叔敖曰吾爵益
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
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乎
卷二十 第 8b 页 0466-069.png
 卢曰夫心益下君道之用也施益博者德
 之用也用道以下身者无怨恶也用德以
 周施者主恩惠也向之三怨复从何而生
 哉
 政和君子不欲多尚人爵益高心益下此
 所以免于人之妒而无失其为高官益大
 心益小此所以免于上之忌而无失其为
 大禄益厚施益博此所以免于怨之远而
 无失其为厚是谓持后而处先
 范曰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
卷二十 第 9a 页 0466-070.png
 而无忧色以是而期免于怨固无往而不
 可矣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
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汝必无受利地楚越
之间有寝丘者此地不利而名甚恶楚人鬼
而越人禨
 信鬼神与禨祥
 卢曰禨字(巨衣切又/居希切)淮南传曰吴人鬼越
 人畿畿祥也
可长有者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
卷二十 第 9b 页 0466-071.png
其子子辞而不受请寝丘与之至今不失
 汉萧何亦云子孙无令势家所夺即此类
 也
 卢曰人所争者有力必取之利之薄者人
 所不用焉不争之物则久有其利必争之
 物则不能常保人知利厚而共争不知长
 有而利深故嗜欲者必争之地也全道者
 长久之方也善于道者触类而长之何适
 而非道
 政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唯处众
卷二十 第 10a 页 0466-072.png
 人之恶而不争者为几于道而可以长久
 范曰古之得道者处众人之所恶不以自
 好累乎其心以寝丘之封孙叔敖所以戒
 其子也
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郸遇盗于耦
沙之中尽取其衣装车牛步而去视之欢然
无忧吝之色盗追而问其故曰君子不以所
养害其所养盗曰嘻贤矣夫既而相谓曰以
彼之贤往见赵君便以我为必困我不如杀
之乃相与追而杀之燕人闻之聚族相戒曰
卷二十 第 10b 页 0466-073.png
遇盗莫如上地之牛缺也皆受教俄而其弟
适秦至阙下果遇盗忆其兄之戒因与盗力
争既而不如又追而以卑辞请物盗怒曰吾
活汝弘矣而追吾不已迹将著焉既为盗矣
仁将焉在遂杀之傍害其党四五人焉
 牛缺以无吝招患燕人假有惜受祸安危
 之不可预图皆此类
 卢曰夫知时应理者事至而不惑时来而
 不失动契其真运合于变矣若见名示迹
 不适其时则无往不败也牛缺不知时其
卷二十 第 11a 页 0466-074.png
 弟亦过分亦犹孟氏之二子出于文武哉
 矫名过当者未尝不如此也
 政和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
 牛缺之见杀是巳富贵者以养伤身贫贱
 者以利累形燕人之见杀是已然则轻生
 固所不免而重生者亦未离于有累圣人
 所以有身为大患
 范曰牛缺以无吝招辜燕人以力争遇害
 祸福之理不可预图有如此者
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钱帛无量财
卷二十 第 11b 页 0466-075.png
货无訾登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击博楼上
侠客相随而行楼上博者射明琼张中反两
榻吐合切鱼而笑
 明琼齿五白也射五白得之反两鱼获胜
 故大笑
飞鸢适坠其腐鼠而中之侠客相与言曰虞
氏富乐之日久矣而常有轻易人之志吾不
侵犯之而乃辱我以腐鼠而此不报无以立
懂于天下(懂/勇)请与若等勠力一志率徒属必
灭其家为等伦皆许诺至期日之夜聚众积
卷二十 第 12a 页 0466-076.png
兵以攻虞氏大灭其家
 骄奢之致祸败不以一涂虞氏无心于凌
 物而家破者亦由谦退之行不素著故也
 卢曰前章言学仁义三代以致祥此章言
 积骄奢一朝以招祸行之不著飞灾所钟
 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此之双举诫之深焉
 政和祸福之来惟人所召而天之所恶孰
 知其故
 范曰道者去奢去泰奢则淫于德泰则侈
 于性岂道也哉虞氏富乐日之久矣肆轻
卷二十 第 12b 页 0466-077.png
 易之心亡谦恭之行故其亡也立而待也
东方有人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
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餔之爰旌目
三餔而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
人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盗邪胡为而餐我
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
喀喀然遂伏而死狐父之人则盗矣而食非
盗也以人之盗因谓食为盗而不敢食是失
名实者也
 卢曰求名失实违道丧生其爰旌目之谓
卷二十 第 13a 页 0466-078.png
 乎有道者不然矣使盗者变其心成乎仁
 也身行其道人沐其化君子济危食之两
 全也欧则双失又喀喀而吐伪愚也哉
 政和贤者过之道之所以难行也此伯夷
 之隘君子所以不由
 范曰嘑尔之与乞人弗屑嗟来之食饿者
 弗受矧夫所谓盗者哉然有禦人于国门
 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虽孔子
 受之讵曰以其人之盗而不食其食乎
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为不知己者居海上夏
卷二十 第 13b 页 0466-079.png
日则食菱芰冬日则食橡栗莒敖公有难柱
厉叔辞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为不
知己故去今往死之是知与不知无辩也柱
厉叔曰不然自以为不知故去今死是果不
知我也吾将死之以丑后世之人主不知其
臣者也凡知则死之不知则弗死此直道而
行者也柱厉叔可谓怼以忘其身者也
 卢曰彼终不知己也乃死其身以明彼之
 不知己岂有道者所处乎名之累愚多若
 是矣与夫全生宝道者远矣
卷二十 第 14a 页 0466-080.png
 政和君子有杀身以成仁者仁不可去也
 有舍生而取义者义不可辞也忿诚无由
 适足以杀其躯而已不能惩忿窒欲而刻
 意异俗以丧其生此未闻君子之大道也
 范曰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顾所以
 处之如何耳死者非难处死者难公子纠
 之难召忽死而管仲不死古之人未尝不
 非子纠而多管仲矧夫所谓不知己者哉
 以怼忘身君子不贵也
杨朱曰利出者实及怨往者害来
卷二十 第 14b 页 0466-081.png
 利不独往怨不遍行自然之势
发于此而应于外者唯请
 请当作情情所感无远近幽深
是故贤者慎所出
 善著则吉应恶积则祸臻
 卢曰唯请者若自召之也祸福之来若影
 与响耳故贤者慎其所出也今之慕道者
 皆脱略名教轻弃礼法放情任己以为达
 生以任义为桎梏以屋宅为裈裤忽彼报
 应人事不修故嵇康之徒死亡而不暇嗣
卷二十 第 15a 页 0466-082.png
 宗之辈世疾如仇雠而不知真理乎
 政和言出乎身加乎人行发乎迩见乎远
 言有招祸行有招辱君子不可不慎也曰
 发于此而应于外者唯请盖言祸福荣辱
 之来唯人所召
 范曰祸福无门惟人所召荣辱之来各象
 其德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可不慎乎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
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多岐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
卷二十 第 15b 页 0466-083.png
曰岐路之中又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
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
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弟子
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
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
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
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
 身体发肤不敢毁伤也
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
卷二十 第 16a 页 0466-084.png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杨子
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
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
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
孰非心都子嘿然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
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
道以多岐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
卷二十 第 16b 页 0466-085.png
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
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
生之况也哀哉
 卢曰羊以踰神守神不失为道也一失其
 羊而奔波歧路不可得矣但守其神为无
 丧无得而为无待也多方于仁义者亦若
 是矣
 政和自道术为天下裂百家往而不反故
 天下之人各自为方判离涣散而不见古
 人之大全此多歧所以亡羊多方所以丧
卷二十 第 17a 页 0466-086.png
 生也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盖若微子之
 去使我杀身以成名盖若比干之死使我
 身名俱全盖若箕子之智然是三仁者同
 归于道使天下之人虽殊涂而同归则无
 得丧矣
 范曰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体道者一
 以贯之岂以多为贵哉会殊涂而同归该
 百虑而一致则于道几矣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
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
卷二十 第 17b 页 0466-087.png
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
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此篇明己身变异则外物所不达故有是
 非之义不内求诸己而专责于人亦犹杨
 布服异而怪狗之吠也
 卢曰夫守真归一则海鸥可驯若失道变
 常则家犬生怖矣
 政和君子之行内守之而外不变或知白
 守黑或以黑尚白众人固不识也若丧其
 质之真而外变于白黑又岂能使物之不
卷二十 第 18a 页 0466-088.png
 怪乎
 范曰物变无常是非各异知其然不知其
 所以然者妄也真伪强生分别名实震乎
 朝暮毁誉迷于再三岂不惑哉
杨朱曰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
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
必慎为善
 在智则人与之讼在力则人与之争此自
 然之势也未有处利名之中而患难不至
 者也语有之曰为善无近名岂不信哉
卷二十 第 18b 页 0466-089.png
 卢曰求名之善人所必争故曰为善无近
 名者不与人争利也行人之所不能行而
 不伐者慎为善也
 政和善不与名期而名自至名不与利期
 而利自至货财聚而睹所争则其流生祸
 也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故言行
 之发必慎其独也庄子曰为善无近名
 范曰善者人之所欲也一有所欲则或殉
 名而不息或逐利而无厌决性命之情以
 争之而攘夺诞谩无所不至矣故伯夷饿
卷二十 第 19a 页 0466-090.png
 于首阳之下盗蹠暴于东陵之上岂不惑
 哉
昔人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不
捷而言者死燕君甚怒其使者将加诛焉幸
臣谏曰人所忧者莫急乎死己所重者莫过
乎生彼自丧其生安能令君不死也乃不诛
有齐子亦欲学其道闻言者之死乃抚膺而
恨富子闻而笑之曰夫所欲学不死其人已
死而犹恨之是不知所以为学胡子曰富予
之言非也凡人有术不能行者有矣能行而
卷二十 第 19b 页 0466-091.png
无其术者亦有矣卫人有善数者临死以决
喻其子志其言而不能行也他人问之以其
父所言告之问者用其言而行其术与其父
无差焉若然死者奚为不能言生术哉
 物有能言而不能行能行而不能言才性
 之殊也
 卢曰或人有非术者云徒能说虚词以辩
 理未有自能行而證之者故疑其所言以
 为不实耳故此章言有知之者有能知而
 未能行者有能行而不知者然则知而不
卷二十 第 20a 页 0466-092.png
 行行而不知不行不知虽俱能悟非无差
 别矣况闻斯行诸因知而获悟者岂不贤
 于不知言者乎
 政和小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
 女偊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或有其
 才或有其道所以未能俱至于圣也有术
 而不能行者有道之谓能行而无术者有
 才之谓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庶几则
 其果为圣人矣孰谓死者不能言生术哉
 范曰言人之才性不同有如此者
卷二十 第 20b 页 0466-093.png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
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
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
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
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卢曰夫人知所以善者皆事之末也若理
 其本则众所不能知而功倍于理末者皆
 若此也故小慈是大慈之贼耳名教之迹
 理其末也大道之功理其本也众人皆睹
 其小而不识其大者焉故略举放鸠以明
卷二十 第 21a 页 0466-094.png
 此大旨也
 政和天地之于万物形色智力使其自遂
 而已圣人好生之德盖亦以匝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
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
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
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
并生类也类无贵贱
 同是生类但自贵而相贱
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
卷二十 第 21b 页 0466-095.png
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
蚊蚋噆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
狼生肉者哉
 卢曰夫食肉之类更相吞啖灭天理也岂
 天意乎鲍子之言得理之当也尝有俗士
 言伏羲为网罟燧人熟肉而食彼二皇者
 皆圣人也圣人与虎食肉何远耶释氏之
 经非中国圣人约人为教利人而已矣释
 氏是六通圣人约识为教通利有情焉今
 列子之书乃复宣明此指则大道之教未
卷二十 第 22a 页 0466-096.png
 尝不同也
 政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则类
 与不类相与为类然形名而降大则制小
 远近之相取高下之相倾智力消息皆其
 自尔故圣人之道任万物之自然而不为
 范曰人之于物无所不爱也所谓放生以
 示有恩者岂其然哉天之于物无所不生
 也所谓生物以为民用者岂其然哉
齐有贫者常乞于城市城市患其亟也众莫
之与遂适田氏之厩从马医作役而假食郭
卷二十 第 22b 页 0466-097.png
中人戏之曰从马医而食不以辱乎乞儿曰
天下之辱莫过于乞乞犹不辱岂辱马医哉
 不以从马医为耻辱也此章言物一处极
 地分既以定则无复廉耻况自然能夷得
 失者乎
 卢曰士有折支舐痔而取进用者亦求衣
 食也役于贱医之门者亦求衣食也获多
 利则以为荣获少利则以为耻代人亦孰
 知荣耻之实者乎
 政和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俗观之贵贱
卷二十 第 23a 页 0466-098.png
 不在已明乎此则天下之辱不足以辱其
 身此有道者之所贵也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遗/弃)归而藏之密
数其齿(刻处/似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假空名以求实者亦如执遣契以求富也
 卢曰举俗之人迷于空名失于真理皆如
 拾遗失之水契计刻齿之数以待富焉亦
 犹不耻乞丐于市而耻受役于人矣亦何
 异乎人间逃奴弃其主而别事于人执劳
 不异也而自以为不系属于人随妄情而
卷二十 第 23b 页 0466-099.png
 失实义其类皆如是矣
 政和世之所贵道者书也道虽书之所传
 而亦非书之所能得其真彼载之空言而
 因以求道则去道远矣执遗契以待富凡
 以明此
 范曰以内观为务者安至足之分故从马
 医而不以为辱以外慕为心者肆无穷之
 欲故执遣契而期以获富
人有枯梧树者其邻父言枯梧之树不祥其
邻人遽而伐之
卷二十 第 24a 页 0466-100.png
 言之虽公而失厝言之所也
邻人父因请以为薪
 又践可疑之涂
其人乃不悦曰邻人之父徒为薪而教吾
伐之也
 在可疑之地物所不信也
与我邻若此其险岂可哉
 卢曰劝之伐树公言也请以为薪理当也
 劝伐而请疑过生焉故曰人之所畏不可
 不畏勿谓无伤其祸将长此之谓也
卷二十 第 24b 页 0466-101.png
 政和处嫌疑之域则触类而生疑道之所
 以不行也
 范曰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且
 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然则践可
 疑之地失措言之所讵能使人之不疑哉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步窃鈇也颜
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
窃鈇也俄而相其谷而得鈇(相音/掘字)他日复见
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意
卷二十 第 25a 页 0466-102.png
 意所偏惑则随想念而转易及其甚者则
 白黑等色方圆共形岂外物之所能变乎
 故语有之也万事纷错皆从意生
 卢曰事有疑似而招祸者多矣自飞鸢坠
 鼠皆疑似成患唯积德守道无情不私者
 乃能无患焉故失鈇疑邻其事一也
 政和藏猜虑之心则随在而有蔽故道之
 所以不明也
 范曰万物纷错皆从意生意所偏系随念
 而易又况虚明之中有物采之沈沦性真
卷二十 第 25b 页 0466-103.png
 迷著外好则事之物变盖有甚于窃鈇者
白公胜虑乱
 虑者犹度也谋度作乱者
罢朝而立倒杖策錣上贯颐
 錣杖末锋
血流至地而弗知也郑人闻之曰颐之忘将
何不忘哉意之所属著其行足踬株埳头抵
植木而不自知也
 政和意有所至形有所忘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
卷二十 第 26a 页 0466-104.png
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
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
徒见金
 嗜欲之乱人心如此之甚也故古人有言
 察秋毫之末者不见泰山之形调五音之
 和者不闻雷霆之声夫意万物所系速著
 外物者虽形声之大而有遗矣况心乘于
 理检情摄念泊然凝定者岂因万物动之
 所能乱者乎
 卢曰张湛云嗜欲之乱人心如此之甚也
卷二十 第 26b 页 0466-105.png
 故曰察秋毫之未者不见泰山之形听五
 音之和者不闻雷霆之声心有所存形有
 所忘皆若此者也此章言嗜欲不可纵丧
 身灭性之大也今以丧其身之物意欲厚
 其身也若能无其身复何用金为所言无
 身非谁灭身也盖不厚而已矣
 政和见得而忘形见利而忘真此世俗之
 人所以丧己于物也是篇终之以攫金盖
 亦符天瑞为盗之说
 范曰白公虑乱而杖策贯颐齐人攫金而
卷二十 第 27a 页 0466-106.png
 衣冠之市意有所至而形有所忘可不慎
 欤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卷之二十



卷二十 第 27b 页 0466-1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