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50055c 页
卷七 第 1a 页 0462-172.png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卷之七圣七
    和光散人高守元集
   周穆王(夫禀生受有谓之形俛仰变/异谓之化神之所交谓之梦)
   (形之所接谓之觉原其极也同归虚/伪何者生质根滞百年乃终化情枝)
   (浅视瞬而灭神道恍惚若存若亡形/理显著若诚若实故洞监知生灭之)
   (理均觉梦之涂一虽万变交陈未关/神虑愚惑者以显昧为成验迟速而)
   (致疑故窃然而自私以形骸为真宅/孰识生化之本归之于无物哉○卢)
   (曰天地成器无所不包人生其中但/保其有曾不知神为形主无制于有)
   (圣人所以养其本愚者但知养其形/约以为生贪生而不识生之主形谢)
   (以为死不知神识之长存迷者为凡/人悟者通圣智惑者多矣故先说悟)
卷七 第 1b 页 0462-173.png
   (者以辩之○政和道无真妄物有彼/是犹之梦觉自生纷错唯大圣知之)
   (通为一○范曰滞于有者一毫成隔/悟于无者万法同宗体道之人浮游)
   (乎万物之祖造形而上与化人同游/悟理之微与造物默契一死生之理)
   (齐梦觉之途虽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一无所知虽天地四方水火寒暑一)
   (无所别太虚无物还性宅之/自然又孰弊弊以物为事)
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化幻/人也)入水火
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碍
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旦易
人之虑
 能使人暂忘其宿所知识
卷七 第 2a 页 0462-174.png
 政和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水
 火之所不能害金石之所不能礩高下一
 体虚实两忘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则亦神
 矣然神者妙万物而不可测也变物之形
 易人之虑是特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尔
 谓之化人以此
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
 卢曰凡人之虑不过嗜欲忧憎名利仁义
 矣化人今反其真故云易也化人者应物
 之身也穷圣极智应用无方千变万化未
卷七 第 2b 页 0462-175.png
 始有极者也
推露寝以居之引三牲以进之选女乐以娱
之化人以为王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
厨馔腥蝼而不可飨(蝼蛄/臭也)王之嫔御檀恶而
不可亲
 卢曰陋王之宫室腥王之厨膳膻王嫔御
 者明化人不贵声色滋味及居处也
穆王乃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垩之色无遗
巧焉五府为虚而台始成其高千仞临终南
之上号曰中天之台简郑卫之处子娥媌靡
卷七 第 3a 页 0462-176.png
曼者
 娥媌妖好也靡曼柔弱也
施芳泽正蛾眉设笄珥(笄首饰/珥瑱也)衣阿锡(阿细/谷锡)
(细/布)曳齐纨(齐名纨/所出也)粉白黛黑佩玉环杂芷若
(芷若/香草)以满之(充满/台馆)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
乐之
 承云黄帝乐六莹帝喾乐九韶舜乐晨露
 汤乐
月月献玉衣旦旦荐玉食(言其/珍异)化人犹不舍
然不得已而临之
卷七 第 3b 页 0462-177.png
 卢曰王不达其意更崇饰之化人犹不释
 然明心不在此之也
 政和世之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臭腐
 神奇臭腐迭相为化则美恶奚辩化人以
 王之宫室厨馔嫔御为不可而必改筑简
 择然后临之是未能忘美恶之情者也故
 穆王钦之特若神而已
 范曰孔子曰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所谓
 化人者殆亦化为人者耶故水火金石可
 入而贯山川城邑可反而移以无有入无
卷七 第 4a 页 0462-178.png
 间不坠于虚以无厚入有间不碍于实千
 变万化不可穷极无体也有以变物之形
 无思也有以易人之虑谓之化人固宜如
 此穆王乃尽钦事之道推露寝以居之曾
 不知其卑陋而不可处也引三牲以进之
 曾不知腥蝼而不可飨也选女乐以娱之
 曾不知膻恶而不可亲也于是筑中天之
 台简郑卫之态奏云韶之乐献以玉衣荐
 以玉食曾不知其犹不舍然也不得已而
 临是直随其遇而安一宅而寓于不得已
卷七 第 4b 页 0462-179.png
 焉耳
居亡几何谒王同游王执化人之祛(袪衣/袖也)
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宫化人之宫
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
之据望之若屯云焉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
尝皆非人间之有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
广乐帝之所居
 清都紫微天帝之所居也传纪云秦穆公
 疾不知人既寤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
 游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
卷七 第 5a 页 0462-180.png
 声动心一说云赵简子亦然也
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王自以
居数十年不思其国也
 所谓易人之虑也
 卢曰中天至灵之心也以穆王未能顿忘
 其嗜欲故化以宫室之盛夺其所重之心
 焉
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
不见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音响
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百骸六藏悸而不凝
卷七 第 5b 页 0462-181.png
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
 太虚恍惚之域固非俗人之所涉心目乱
 惑自然之数也
 政和言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
 之所居则明其非也构以金银络以珠玉
 观听尝纳皆非人间之所有而王至于不
 思其国其可乐如此其所及之处仰不见
 日月俯不见河海目不能视耳不能听而
 王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其不乐如此此
 之谓变物之形而易人之虑
卷七 第 6a 页 0462-182.png
化人移之(移犹/推也)王若陨虚焉(陨坠/也)
 卢曰至极之理即化人所及之处也万象
 都尽也何日月江海之可存众昏皆除也
 何光景之能有此俗形所不能止常心所
 未曾知常恋未忘故请归也
既寤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犹向者之人视
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扶贵/反)王问所从来左
右曰王默存耳由此穆王自失者三月而复
更问化人
 问其形不移之意
卷七 第 6b 页 0462-183.png
 卢曰亡攀缘之虑入寂照之方一念之间
 万代所不及至人之域岂更别有方圣故
 酒未清肴未昲左右见王之默坐而都无
 所往来王因坐忘三月不敢问矣
化人曰吾与王神游也形奚动哉
 所谓神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以近事喻
 之假寐一昔所梦或百年之事所见或绝
 域之物其在觉也俛仰之须臾再抚六合
 之外邪想淫念犹得如此况神心独运不
 假形器圆通玄照寂然凝虚者乎
卷七 第 7a 页 0462-184.png
且曩之所居奚异王之宫曩之所游奚异王
之圃王间恒疑暂亡
 彼乏与此俱非真物习其常存疑其暂亡
 者心之惑也
变化之极徐疾之间可尽模哉
 变化不可穷极徐疾理亦无间欲以智寻
 象模未可测
 卢曰夫神之异形此益明矣王但闲习常
 见故有疑于暂亡若夫至道之人常亡其
 形者复何疑哉神之变化徐疾不可尽言
卷七 第 7b 页 0462-185.png
 政和神心恍惚经纬万方则神游者其疾
 俛仰之间再抚四海之外形不必动而心
 与之俱矣世之人以常有者为真以常无
 者为妄故闲习于常存而置疑于暂亡著
 有弃空蔽于一曲不知彼之与此俱非真
 也明乎此则曩之所居奚异王之宫曩之
 所游奚异王之圃
 范曰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
 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焉其
 视夫中天之台为如何哉耳目所视听鼻
卷七 第 8a 页 0462-186.png
 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其视夫郑卫之
 态云韶之乐献玉衣而荐玉食者为何如
 哉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
 居曾不知变物之形易人之虑有若是也
 故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则变
 物之形可知王自以居十数年不思其国
 也则易人之虑可知虽然止是耳矣由非
 其至故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
 见日月则非所谓上见光者俯不见河海
 则非所谓下为土者光影所照王目眩不
卷七 第 8b 页 0462-187.png
 能得视以其未能见晓故耳者音响所来
 王耳乱不能得听以其未能闻和故耳百
 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
 怖其径庭惕然震悸殆将自涯而反矣已
 而既寤则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犹向者
 之人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王问其所
 从来曾不知其默存于此而形未尝动也
 故以是为神游焉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
 而至立乎不测游乎无有俛仰而再抚四
 海恍惚而经纬万方又岂形之所能累耶
卷七 第 9a 页 0462-188.png
 审造乎是则变化之极徐疾之间在我而
 已化人之宫夫何远之有
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
 感至言故遗世事之治乱忘君臣之尊卑
 也
肆意远游
 卢曰庄子之论夫贵道之人遗天下而不
 顾是犹尘垢糠秕将犹陶铸尧舜也孰肯
 以物为事乎且声色嗜欲之溺也岂有道
 之所耽玩乎故王大悦其道不恤国事不
卷七 第 9b 页 0462-189.png
 乐臣妾也远游者忘于近习者也
命驾八骏之乘右服𦽊(古华/字)骝而左绿耳右
骖赤骥而左白𣚘(古义/字)主车则造父为御𧮼
𠜦(上齐下合此/古字未审)为右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
左踰轮左骖盗骊而右山子柏天主车参百
为御奔戎为右驰驱千里至于巨蒐氏之国
巨蒐氏乃献白鹄之血以饮王具牛马之湩
以洗王之足
 湩乳也以己所珍贵献之至尊
及二乘之人已饮而行遂宿于昆崙之阿赤
卷七 第 10a 页 0462-190.png
水之阳
 山海经云昆崙山有五色水也
别日升于昆崙之丘又观黄帝之宫而封之
以贻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人类也虎齿蓬发戴胜善啸也出
 山海经
西王母为王谣(徒歌日谣/诗名白云)王和之(和荅也诗/名东归)
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穆天子传云/西登弇山)一日
行万里王乃叹曰于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
谐于乐谐辩后世其追数吾过乎
卷七 第 10b 页 0462-191.png
 自此已上至命驾八骏之乘事见穆天子
 传
穆王几神人哉(言非/神也)
 政和神不疾而远不行而至穆王不知所
 以出入六合在此而命驾骖乘日行万里
 故虽至巨蒐之国升昆崙之丘观黄帝之
 宫宾王母于瑶池之上非乘云气御飞龙
 游乎四海之外者也故曰几神人哉言近
 于神而非神也
能穷当身之乐犹百年乃徂
卷七 第 11a 页 0462-192.png
 知世事无常故肆其心也
世以为登假焉
 假字当作遐世以为登假明其实死也
 卢曰择翘骏拣贤才应用随方不限华夷
 之国唯道所趣不远轩辕之宫穷天地之
 所有极神知之所说不崇德以矜用方乐
 道以通神千载𩨝化而上升世俗之人以
 为登遐焉矣
 范曰穆王悟化人之言乃不恤国事臣妾
 驾八骏之乘至巨蒐之国宿昆崙之阿封
卷七 第 11b 页 0462-193.png
 黄帝之宫觞瑶池之上肆意远游一日万
 里亦可谓神矣然语之以乘云气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未也故以为几神而
 已
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三年不告老成子
请其过而求退尹文先生揖而进之于室屏
左右而与之言曰昔老聃之徂西也顾而告
予曰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
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
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
卷七 第 12a 页 0462-194.png
 穷二仪之数握阴阳之纪者陶运万形不
 觉其难也
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难穷难终
 造物者岂有心者自然似妙耳夫气质愦
 薄结而成形随化而往故未即消灭也
因形者其巧显其功浅故随起随灭
 假物而为变革者与成形而推移故暂生
 暂没功显事著故物皆骇
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
 注见篇目已详其义
卷七 第 12b 页 0462-195.png
吾与汝亦幻也奚须学哉
 身则是幻而复欲学幻则是幻幻相学也
 卢曰夫形气之所变化新新不住何殊于
 幻哉故神气所变者长远而难知法术之
 所造从近而易见乃不知乎难知者为大
 幻易见者为小幻耳若知幻化之不异生
 死更何须学耳
老成子归用尹文先生之言深思三月遂能
存亡自在憣校四时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
走者飞
卷七 第 13a 页 0462-196.png
 深思一时犹得其道况不思而自得者乎
 夫生必由理形必由生未有有生而无理
 有形而无生生之与形形之与理虽精粗
 不同而迭为宾主往复流迁未始暂停是
 以变动不居或聚或散抚之有伦则功潜
 而事著修之失度则迹显而变彰今四时
 之令不乖则三辰错序雷冰反用器物蒸
 烁则飞鍊云沙以成水澒得之于常众所
 不疑推此类也尽阴阳之妙数极万物之
 情者则陶铸群有与造化同功矣若夫偏
卷七 第 13b 页 0462-197.png
 达数术以气质相引俛仰则一出一没顾
 眄则飞走易形盖术之末者也
终身不著其术固世莫传焉
 日用而百姓不知圣人之道也显奇以骇
 一世常人之事耳
 卢曰精乎神气之本审乎生死之源则能
 变化无方此必然之理也会须心悟体證
 故不可以言语文字传者也
 政和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揖而进之
 于室者以此不可与往者慎勿与之屏左
卷七 第 14a 页 0462-198.png
 右而与之言者以此阴阳之运四时之行
 万物之理俄造而有倏化而无故曰有生
 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物以生为始以死
 为终以生为常以死为变而皆冥于造化
 阴阳之所运者也故曰造化之所始阴阳
 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既穷造化阴阳
 之数又达有气有形之变则谓之化付之
 系于数变者复因其形而移易之则谓之
 幻造物者天也天则神矣故巧妙而不可
 测功深而不可究此所以难终难穷因形
卷七 第 14b 页 0462-199.png
 者人也人则明矣故巧显而遽成巧浅而
 俄坏此所以随起随灭夫生死固然也幻
 化或使也自道观之皆非真常则知幻化
 之不异于生死也奚往而非幻哉今且吾
 与汝皆幻也而学幻焉是犹所谓梦之中
 又占其梦者与自在存亡者言物或存或
 亡而吾固自存也憣校四时则役阴阳而
 不役于阴阳冬起雷夏造冰则制四时而
 不制于四时飞者走走者飞则驰万物而
 不驰于万物巧妙功深且与造物者游矣
卷七 第 15a 页 0462-200.png
 终身不著其术世莫传焉则为其难终难
 穷难测难识故也故善学幻者建之以常
 无有然后足以尽此
 范曰以我幻物倒而本正非所以通物也
 然自道观之所以通物犹是也故气兆芒
 忽形分混沌无物不然范于炉锤者为造
 化之所始设于机缄者为阴阳之所变生
 死得以命之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
 者未能超出于无数之先因形移易者未
 能顿革于无形之表幻化得以命之故谓
卷七 第 15b 页 0462-201.png
 之化谓之幻是二者或本于造物而得之
 自然故巧妙功深而难终难穷或本于因
 形而未能无待故巧显功浅则随起随灭
 若夫槩之以道则幻化之与死生亦未尝
 异兹偃师之倡者所以能与造物同功欤
 苟明是理则汝身非汝有也孰有之哉是
 亦幻而已矣以幻学幻与夫梦之中又占
 其梦者奚异老成子归用尹文先生之言
 深思三月则由未能不思而得也然遂能
 存亡自在而不累于物憣校四时而不拘
卷七 第 16a 页 0462-202.png
 数雷冰反用飞走异形终身不著其术又
 况夫体道者乎操至权以独运斡万化于
 不测固有所谓密用而独化者世岂能识
 之者哉
子列子曰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
 取济世安物而已故其功潜著而人莫知
 焉
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
化而成孰测之哉
 帝王之功德世为之名非所以为帝王也
卷七 第 16b 页 0462-203.png
 揖让干戈果是所假之涂亦奚为而不假
 幻化哉但骇世之迹圣人密用而不显焉
 政和五帝之德三王之功其道密庸者言
 其道之藏诸用其功同人者言其功之显
 诸仁五帝曰德三王曰功其迹之所履者
 尔其心未尝不一也然既已为智勇之力
 而未敢必又以为由化而成而或者疑之
 其善为化莫测如此是谓与天地同流者
 欤
 范曰其道密庸藏诸用也其功同人显诸
卷七 第 17a 页 0462-204.png
 仁也是道也非体神为化未易致此然道
 者其本也功者特其馀事耳故藏诸用者
 虽曰退藏于密而可用可见者本焉显诸
 仁者虽曰为徒于人亦未尝不侔于无也
 为化若是则尘垢秕糠犹足以陶铸帝王
 彼智勇之任是时应世之踪迹耳岂其所
 以迹哉古之人所以藏其利器不以示人
 酬酢万变淡然无事者诚以此道也然则
 虽鬼神之幽将不能窥而况于世俗之昏
 亦何以测其妙乎
卷七 第 17b 页 0462-205.png
觉有八徵梦有六候
 徵验也候占也六梦之占义见周官
奚谓八徵一曰故(故/事)二曰为(作/为)三曰得四曰
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徵
形所接也奚谓六候一曰正梦(平居/自梦)二曰蘁

 周官注云蘁当为惊愕之愕谓惊愕而梦
三曰思梦(因思念/而梦)四曰寤梦(觉时道/之而梦)五曰喜
(因喜悦/而梦)六曰惧梦(因恐怖/而梦)此六者神所交

卷七 第 18a 页 0462-206.png
 此一章大旨亦明觉梦不异者也
 范曰周穆王之神游似至非至老成子之
 学幻似真非真审造其极则等视世间万
 殊有同觉梦故于此复继以觉梦之说也
 庄周齐物之篇其言觉梦与此同意故与
 为则涉于事得与丧则异乎物哀乐则萌
 于心生死则系于数此八者形所接也其
 事为可验故谓之八徵平安而梦是为正
 梦惊愕而梦是为蘁梦思梦则思而有所
 感若孔子之梦周公是也寤梦则寤而有
卷七 第 18b 页 0462-207.png
 所见若狐突之梦太子是也喜梦则有所
 喜而梦惧梦则有所惧而梦此六者神所
 交也其兆为可占故谓之六候
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
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所
由然则无所怛
 夫变化云为皆有因而然事以未来而不
 寻其本者莫不致惑诚识所由虽谲怪万
 端而心无所骇也
 卢曰夫虚心寂虑反照存神则能通感无
卷七 第 19a 页 0462-208.png
 碍化被含灵矣人徒见其用化之迹不识
 夫通化之本也何者以其道密用而难知
 其功成不异于人事故五帝三王人但知
 其智勇之力不能识其感化而成之者也
 然觉有八徵梦有六候者生人之迹不过
 此矣故为得丧哀乐生死形所接也正愕
 思寤喜惧神所交也形所接者咸以为觉
 神所交者感以为梦而觉梦出殊其于化
 也未始有别知八徵六候之常化也是则
 识其所由矣夫知守神不乱而化之有由
卷七 第 19b 页 0462-209.png
 则所遇徵候何所惊怛也
 政和其觉也涉事故验之以八證其梦也
 藏理故占之以六候所遭谓之故所作谓
 之为得言所益丧言所失哀乐累其心死
 生变于己之八者形开而可验者也故曰
 此八證者形所接也正愕思寤喜惧之六
 者魂交而可占者也故曰此六候者神所
 交也其梦也魂交其觉也形开昼夜之变
 也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
 然盖不知其梦而自以为觉也识感变之
卷七 第 20a 页 0462-210.png
 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所谓大觉而
 知此其大梦者也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者
 万物一齐敦觉敦梦何怛化之有
 范曰觉有八徵虽形所接因其八徵而验
 之未尝不形于梦梦有六候虽神所交因
 其六候而占之未尝不始于觉然则感变
 之所起殆亦有因而然者耶不识其所起
 则事之至也惑其所由然识其所起则事
 之至也知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则死生
 亦大矣不得与之变而况利害之端夫孰
卷七 第 20b 页 0462-211.png
 足以患心已怛如怛化之怛心有所爱则
 忘所忧而暧心有所怛则虑所患而明识
 感变之所起则无患矣何怛之有
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人与阴阳通气身与天地并形吉凶往复
 不得不相关通也
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
 失其中和则濡溺恐惧也
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焫(火性猛烈遇/则燔焫也)
阳俱壮则梦生杀
卷七 第 21a 页 0462-212.png
 阴阳以和为用者也抗则自相利害或生
 或杀也
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
 有馀故欲施不足故欲取此亦与觉相类
 也
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沈实为疾者
则梦溺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
 此以物类而致感也
将阴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舞者哭
 此皆明梦或因事致感或造极相反即周
卷七 第 21b 页 0462-213.png
 礼六梦六义理无妄然
 卢曰神气执有则化随阴阳所感则梦变
 或曾极而为应或像似而见迹或从因而
 表实或反理而未表情若凝理会真冥神
 应道者明寂然通变忧乐不能入矣
 范曰形有盈虚气有消息虽天地之大此
 实与之通虽物类之夥此实与之应梦觉
 相符岂苟然哉故梦之所见或以阴阳为
 之寇或以物变为之感或与觉相反或与
 事相类殆有所因而然也古之人以日月
卷七 第 22a 页 0462-214.png
 星辰占六梦之吉凶其以此欤
子列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事
 庄子曰其寐也神交其觉也形开
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
 此想为觉时有情虑之事非如此间常语
 昼日想有此事而后随而梦也
故神凝者想梦自消
 昼无情念夜无梦寐
信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
 梦为鸟而戾于天梦为鱼而潜于渊此情
卷七 第 22b 页 0462-215.png
 化往复也
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真人无往不忘乃当不眠何梦之有此亦
 寓言以明理也
 卢曰夫六情俱用人以为实意识独行人
 以为虚者同呼为幻梦行人以为梦为实
 者同呼为真是曾不知觉亦神之运梦亦
 神之行信一不信一是不达者也若自忘
 则不梦岂有别理者乎
 政和通天下一气耳此所以盈虚消息皆
卷七 第 23a 页 0462-216.png
 通于天地应于物类阴气壮则梦大水而
 恐惧阳气壮则梦大火而燔焫阴阳俱壮
 而和则或梦生阴阳俱壮而乖则或梦杀
 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沈实为疾者则
 梦溺盈虚之理也甚饱梦与甚饥梦取将
 阴梦火将疾梦食消息之理也藉带而寝
 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因其类也饮酒
 者忧歌舞者哭反其类也盖形之所接存
 于昼故神之所遇生于夜是则神形所遭
 皆盈虚消息之自尔若夫冥以一真每与
卷七 第 23b 页 0462-217.png
 道俱则觉梦一致实妄两忘是之谓真人
 范曰其寐也魂交故遇而为梦其觉也形
 开故接而为事昼想夜梦是直形神之所
 遇耳必有神凝者焉通昼夜而知融梦觉
 而一成然寐遽然觉物之化往来未尝容
 心于其间故梦为鸟而戾于天梦为鱼而
 没于渊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不知蝴蝶
 之梦为周欤万形自化化无欣戚非大觉
 者孰能为此虽然梦若反一犹有妄见道
 至于真人者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
卷七 第 24a 页 0462-218.png
 波以真冥妄真妄一真觉之与梦一无所
 别兹所以其觉自妄其寝不梦也然黄帝
 之华胥不为未至者是特寓是以明理而
 已矣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卷之七





卷七 第 24b 页 0463-0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