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191-018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问卷十六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盛唐问先生祭礼通俗谱其于祖与四亲及祧与不
 祧诸室俱已斟古酌今处置各当矣第后来之制亦
 不可不推广言之以杜遗弊如身卒而子祔吾于祢
 而祧高子又卒而孙祔子于祢而祧曾倘兄弟不一
 将见数世以还即有无祖无祢之庙而吾之兄弟即
 有不祀祖祢之子若孙矣是犹立宗法也必身卒而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191-0186b.png
 不遽祔庙而祭于家吾兄弟相继主祭以至于尽然
 后登祔而吾子主祭子卒亦然则主祭皆有四亲而
 拜于下者皆卑幼此不立大宗之大宗而诸兄弟之
 子孙各奉祖祢而祭于其家其世次既多则听再辟
 一庙如展氏游氏然分氏为族为小宗其说何如
曰通俗谱本以谐俗惟恐说繁故作意简省多有引而
不发之处如此节则在第二卷主祭之人条予己约略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191-0186c.png
言之有曰兄弟虽异居而必同祭者重同父也同堂兄
弟虽同居而必分祭者以彼自有父也原其说谓子无
不祭父者一父十子虽十居而必同祭以共此父也吾
父之子与伯叔父之子虽一居而不共祭以吾父之子
有父伯叔父之子又各有父也推此则吾身卒而吾之
子与吾兄弟之子皆各父而非同父吾子卒而吾之孙
与吾兄弟之孙亦皆各父而非同父岂有吾之子吾之
孙尚可与吾之兄弟溷作同父之祭者然则身卒祧高
而谓兄弟之主祭者或无高子卒祧曾而谓兄弟之主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191-0186d.png
祭者或无曾此皆必不然之事而不足虑也盖身卒则
身之子当祭身身之子卒则身之孙又当祭子此其说
在前一条固引之而特未尝明言之也即后一条已明
言之而又未尝推类而究竟言之也其明言之者何也
后一条曰孙而为子则不与同祭其云孙而为子者谓
主祭者之犹子即所祭之父之孙也万一主祭之兄弟
夫妇偕亡则此犹子者本孙也而今为子矣为子当祭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191-0187a.png
父于是立考妣之主而分祭之而祖与高与始祖则设
牌焉此明言之者也然而但曰主祭者之犹子则人第
知为长子主祭而支庶兄弟之子为犹子殊不知长子
倘死而支庶兄弟以次主祭则长子之子亦犹子也此
未尝究竟言之者也此可推也又曰若兄弟夫妇有一
亡者则祔于祖堂以俟后之入祭室谓兄弟亡妇则兄
弟俨在与祭其子不得背父而私祭其母如国君亡后
后不得先入祢庙但间一庙而祔于祖妣之傍此云祔
于祖室者正祔祖妣傍也此明言之者也然但言夫妇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191-0187b.png
有一亡而不言夫亡万一兄弟先妇亡则子当祭父兄
弟之子自当奉父主而祭于其寝不俟母之偕亡矣此
如国君先后亡则后君不俟后亡而即奉君主以入祢
庙故后祭仪条有云主人主妇为一列倘有母则列西
上一位有庶毋列西稍上一位正指未偕亡者言也此
亦未尝究竟言之者也此又可推也
乃推其致疑之由则皆由庙制不明以致有此盖庙即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191-0187c.png
寝也古官师一庙与庶人祭于寝总皆以家之寝室当
之故居室多者以居傍一室为寝庙居止一室则即以
室后半室为寝庙未尝缺也今兄弟同祭止在一室而
兄弟之子分祭则又辟一室或半室原不必仍祭一处
如必俟兄弟主祭毕而后分祭立庙如展氏游氏则失
时矣且展氏游氏之庙皆小宗庙也近代无宗法惟宗
堂之祭稍类大宗可百世不迁而五世则迁之小宗庙
则反无之以宗法既分祀其父又当合五世之祀于小
宗之家然后又合百世之祀于大宗之家今但作一始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191-0187d.png
祖以下之宗堂而五世以下即分祀焉不必合也又何
子游子展之庙可再辟为(详见大小宗通绎庙制折衷二书)
 又问通俗谱下祭用长子主祭序前列子侄助祭者
 在次列设子侄有贵者则长子用摄祭例揖贵者升
 前而使主裸奠此大较也设贵者为侄孙曾侄孙而
 先于分尊之亲得毋臲卼不安乎
大抵兄弟同祭定无及孙与曾者前条已明言矣万一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191-0188a.png
有之则侄孙曾虽贵仍序之孙曾之列中至裸奠时则
摄主者肃之使前至裸奠毕而仍还其列何不安焉
 又问通祭贵者不可祧万一各房有卑幼而贵者其
 人苟卒宜在不祧之列而世次在高曾以下自不当
 越高曾而祔世室矣其位何居
不祧者历四亲之尽当宜祧时始去四亲之庙而入于
不祧之室则方其未宜祧时亦必列高曾祖之下而以
次而进未有越高曾而遽入于世室者也然则其居世
室时无高曾矣后之高曾皆其子若孙矣若既入世室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191-0188b.png
则本房世室在始祖傍宗堂世室亦在始祖之室傍与
高曾祧室各匰各庙又何碍乎
 又问礼纬钩命决曰夏祗五庙者夏无太祖禹与二
 昭二穆而已先生作庙制折衷辨之极详大抵谓诸
 祖在旁而先虚一己以俟祧入必非禹意及释诸侯
 五庙则谓齐楚始封当虚一实四以俟始封者之祧
 入之得毋天子诸侯之制有不同欤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191-0188c.png
曰天子诸侯之制固不同而禹则尤不同天子诸侯之
不同何也天子自为制必无自立七庙时豫虚太祖一
位于中以俟已入而先实四亲于在傍此易晓也诸侯
则天子得限之矣齐之吕尚楚之鬻熊前既无功德之
祖可为始祖然又非王者之后与帝王子弟宗诸侯之
国可以直溯古帝兼祀出王则必虚一实四以俟吕尚
鬻熊始封之君之祧入此固庙制所限无可辞也若天
子则谁限之乎至于禹之尤不同则禹原有高祖黄帝
王考颛顼皆可为太祖而谓禹无太祖固已无理况以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191-0188d.png
黄帝颛顼在昭穆而云尚可虚其中以俟己入则虽不
肖丧心亦不至此而曰禹为之此真齐东语也故曰尤
不同也若三代以后则开国先世并无功德而又无帝
王神圣以启其前则不得不祖始封之君如汉祖沛公
唐祖唐侯皆与齐楚诸侯等然而同堂异室以次祧祔
则在中不著而虚位可泯此又庙制之变之无如何也
夏商无是也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191-0189a.png
 又问时俗葬亲多信青乌家言相地卜兆踰年不葬
 即葬而数迁此丧礼大弊吾说篇四卷言之详矣特
 不知仕宦之葬他乡者当迁而归不乎禹葬会稽天
 子以天下为家不在此例而嬴博葬子以亲制令非
 子于亲所敢同至或乐其山川风土遗命弗归或其
 邑人民讴思欲留祠墓虽振古有人然礼之变也先
 王父以鼎革后卒康熙戊子王淇逆命
王师屠建州惧罹兵燹不得已葬建之东塔源而先父以
 康熙癸丑卒甲寅耿逆又罹兵变葬建之白鹤山在祖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191-0189b.png
 父之志则无时不思东归且先祖妣已先葬山阴先
 嫡母犹厝江南均未合祔若稍能成家于越断无使
 祖父他葬之理但恐入土已久必欲迁发使化者不
 安今伯兄原在建守墓或者仿朱元晦周茂叔例但
 留子姓于彼供祭扫己乎抑必当迁归乎
以举世聩聩之际能独发此问审处所安可谓意识过
人矣第父母分葬在汉唐以来并无此说其弊实始于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191-0189c.png
朱元晦趋吉异议而后之青乌家特载之地理全书反
谓元晦祖父母身四地分葬且各远数百里为不侵祖
不狃俗烛理甚明钱唐王草堂曾辨之谓伯鱼子思皆
葬于孔子墓前不为侵祖孔子合葬母于防不为狃俗
且此一圣二贤皆非烛理不明者其说亦既了鬯矣特
世尚有聩聩者予尝谓分葬一说不特于心不忍实亦
不幸而出此毋论古重墓兆死不得出乡其在夫妇离
合尤有关系礼非出毋改嫁母与有罪而死及不成妇
而死皆合而不分则祗此一分而明明以失节与罪恶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191-0189d.png
视其亲矣且不读中庸耶视死如视生试问人生时有
愿夫妻异处者乎有愿祖父母身各四远离散者乎此
不必烛理人始明之也
若仕宦而葬于他所则必以官为家家在斯墓在耳未
有家迁而墓独留者然且家可迁墓不可不归汉韦贤
葬平陵其子元成继为相已徙家杜陵矣至临卒而上
书曰不胜父子之恩愿乞骸骨归平陵则且有家迁而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191-0190a.png
墓反合者矣故唐人以官为家而柳子厚卒于官其故
人裴行立特出赀使归葬河东至今墓志犹称之是凡
死官所皆当归葬纵或不得已不能遽归亦必谋所以
归之之道至必不能归而后留子姓以守其墓否则宁
负骨以归勿轻弃也
如谓已葬而迁归恐死者不安则古原有迁葬礼春秋
葬桓王榖梁谓改葬服缌而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有
问服于子思之事则迁葬有礼不必问安不安也且迁
葬而异处耶则不安迁葬而还归则安之之甚东汉温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191-0190b.png
序作护羌校尉为隗嚣所杀光武殓其尸已赐葬洛阳
城旁而序子温寿忽梦父曰久客思乡里寿遂弃官上
书乞移骨归葬则此一还归为死者魂梦所祈求而不
可得者反不安耶如谓入土久而恐不安则仍请较之
朱氏当朱氏父卒遗命葬崇安之五夫里此不知在何
年朱氏自云熹幼是也及至乾道年而迁之白水里之
鹅子峰下则已有年矣乃至庆元年而又迁之武夷乡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191-0190c.png
上梅里寂历山中则自乾道至庆元已不啻二十馀年
是此三四十年间凡三发其骨而后孤留之寂历之山
至今未云不安也乃一迁遽归而以此为虑过矣
至谓周茂叔亦葬母他所则宋初议礼多属杜撰实与
三代周孔夏商礼周礼春秋礼迥然不同固不当引之
为据然茂叔事可原当其葬父营道县时家卑微幼不
能立稍长即随其母郑氏依养于江南丹徒舅氏家而
母卒遂葬之母氏之党此不得已也及暮年知南康军
家于庐山闻水齧母墓因迁葬于清泉社之莲花岑此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191-0190d.png
又不得已也然而终不归葬者王草堂辨云茂叔母继
妻也其父与前妻唐氏合葬唐生子砺砺生子仲章则
同穴有人守墓有人不烦迁矣况茂叔临卒命葬于母
墓之侧则死不忘亲与世之贪地利而故为隔绝者相
去甚远如此则犹可原耳故曰必不能归而后留子姓
以守其墓不然宁负骨以归此至言也今子遭不幸而
出于此无如何矣虽然或亦于此言思之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191-0191a.png
 汪煜(字宇昭吏科给事中台州人)问婚礼娶妇时有两告庙一谒
 庙在春秋周易诸礼载之甚详然皆不谓之庙见以
 告庙谒庙虽死舅姑原在庙然非为特见舅姑而行
 告行谒则仍非妇见舅姑之礼故须三月后可以行
 祭然后专见舅姑于庙中谓之庙见此礼经先生发
 明已长夜一旦矣但疑此是适士以上之礼而士官
 师与庶人不与焉适士二庙一祖一父祖可以告谒
 而父可以庙见若中士下士与在官之有职事者则
 止一父庙矣庶人则祭父于寝并无庙矣是娶日之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191-0191b.png
 告谒者此死父也三月之庙见者亦此死父也娶日
 而告谒己见之矣乃又必三月而始庙见于礼未合
 故曰此非士庶礼也何如
一庙无二主若谓士官师一庙无坛则祖曾祧主仍存
庙中庶人祭寝无庙则祖曾祧主亦仍存寝中此固叔
孙杜撰之言不足道也盖一庙则祧主在寝祭寝则祧
主又在寝半故一庙只一父一寝亦只一父此定礼也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191-0191c.png
独不曰庙寝虽一而行礼有殊乎月朔有朝享而告朔
因之然告朔非朝享也军还当告至而献捷随之然献
捷非告至也今告谒庙见明分三礼告庙非谒庙而谓
告谒即庙见可乎且子不讲妇见礼乎庙见死舅姑其
礼难明当于妇见生舅姑推之当娶妇之日公羊传云
昏礼婿不称主人必父主之故昏礼妇至主人揖妇而
入此主人生舅也及质明而又赞见妇于舅姑此妇见
之舅亦生舅也夫即此生舅而在作主人时已见妇矣
乃必至次日而又名妇见然则死舅之庙见亦犹是矣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191-0191d.png
且子第知一庙之主只一父因谓一父不宜行数礼不
知三庙五庙中皆有父也当楚公子围之亲迎于郑也
曰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夫所谓庄者围之祖
所谓共者即围之父也父非专庙犹必并告是多庙之
父亦未尝不与一庙一寝之父告谒并行而谓士庶之
礼之有异岂通见乎
 又问祠堂之制若从朱氏家礼则误认长房为宗子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191-0192a.png
 合通族尊长而助祭长房之四亲一如王族伯叔父
 之助祭天子此其为无礼固不待言矣若近代祭法
 祗以族长主祭而祭始祖则族长不专祭四亲而助
 祭不皆尊长虽死者不祧不杀犹是僭罔而生者不
 僭犹可藉口此义经先生发明极为痛快但先生又
 云自祠堂一兴而天下之人皆不祭父夫王族助祭
 仍私祭四亲今自祠堂一祭外而家祭尽彻其在朱
 礼则长房有四亲而通族无之在今祭则并主祭之
 族长亦无四亲是祠堂一兴而并无父祖曾高不止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191-0192b.png
 一父也先生祗言父何也
曰大夫无高适士无曾中士下士以下便无祖矣故祗
言父而不得概言四亲何则以原有不得祭四亲者也
且言父可概四亲言四亲不可以概父彼不得祭四亲
而祗祭父者不可谓不祭四亲何则以祖与曾高皆从
父而递祧之既已祭父则今之祧者即向之祭之者也
惟不祭父而四亲之祭俱绝矣何则以并不曾享一祭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191-0192c.png
也况父祭之重为何如者自天子至庶人七庙有隆杀
而父祭不杀自郊社以至室神诸祭有分限而父祭不
限则凡有生者皆必祭父而今并父祭而亦绝之故云
然非有他也
 然而彼制祠堂者未尝以为不祭也奠祭礼于堂享
 共祖而馀皆配食配食亦祭也且三献之后主祭者
 分爵而献于两序亦以此明祭意矣而先生竟曰不
 祭则必有说以处此
曰古无配食礼惟殇与无后之主祔祭于宗子之室谓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191-0192d.png
之祔食又或夫妇亡其一未立祭匰则中一以祔于祖
室之傍亦谓之祔食他惟祖孙相继兄弟相继于祧祔
之际有碍则偶一迁附馀无所为祔食者盖礼有犆祭
有合祭犆祭必特设不待言矣即合祭一堂亦必各设
祭礼于主前如朝践献牲则牲之肩胉髀脊必分诸体
审先后以别尊卑是各有牲也出尸绥祭则祝必涤肝
离胏授诸尸以为挼物擩祭之用是于牲之馀体又且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191-0193a.png
各有分也至于迁馔撤馔进粢进饮在室在堂行酳受
胙诸节则凡主皆备而每尸必周今但陈牲于庭铺几
筵而设簠簋鼎俎笾豆于中堂其在两序配食者枵然
也曾荐腥乎曾荐烂乎曾荐黍稷菹醢乎祗此一杯之
分而合序共之不惟不祭抑且不荐不惟不荐抑且不
籑庶人无庙犹得入市市肉腥熟之以专献其亲而祠
堂一设竟至合通族之父而皆为若敖之鬼言至此亦
可畏矣予制通俗谱救时之弊不乏大声疾呼处而究
以未著全礼往多轶漏有志于此者当细审之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191-0193b.png
 昂天䎖(字扶上山东平原县知县合肥人)问朱氏谓笙诗有声无词
 如礼记投壶之记鲁鼓薛鼓但有其音节而并无诗
 歌今无学之徒动引其言以为据先生白鹭洲所辨
 其诸所参证亦既详矣而于此翻未之及学者疑之
 岂朱氏此说果足据耶
曰朱氏论诗礼全不足据但彼时所辨祗凭主客客未
问及主何能答今子能问及则亦自有可辨者朱氏读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191-0193c.png
书颇忽略且不耐根柢但见投壶义有鼓节而其傍无
字便谓有声无词不知前经明有命弦曰请奏狸首之
文则此正狸首诗词之鼓节也古凡奏乐必歌诗歌诗
而后琴瑟笙管籥箫篪笛埙编钟编磬凡十一器皆足
以倚之乃其节之者则有三器柷也鼓也搏拊也若射
与投壶奏乐则但以琴瑟倚歌以鞞鼓与大鼓作节而
不用柷与搏拊盖射必听歌使容体步止与歌声相应
而总以二鼓为之节是以天子歌驺虞有七节谓歌七
终先虚听三终而后一终一发矢凡四矢诸侯歌狸首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191-0193d.png
大夫采蘩士采蘋皆五节谓歌五终先虚听一终而后
一终一发矢凡四矢四矢乘矢也特其听声时祗记鼓
节如审弓省度勾弦发筈皆记鼓节以行事故孔子曰
何以听何以射言循声按节当费经营或鞞或鼓毋令
差误然后客比礼而声比乐则是此鼓者正听之以应
此歌诗者也祗以投壶之节半于射礼而其为歌则又
限于狸首一诗而无天子诸侯大夫之等以致战国时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191-0194a.png
有鲁薛两家子弟其辞不同而鼓节又异因之有鲁鼓
薛鼓之谱见于投壶其半字以前皆射礼之节半字以
后则投壶之节方者鞞鼓圆者大鼓谱记甚明朱氏于
乐理既未谙而礼当璅细处又涉猎一过但见方圆满
纸必以为器色工谱定无有词而不知其误也诗无徒
歌瑟无徒步鼓可有徒鼓乎予年老不能口授而著书
又无力后有学者当亦因此而憬然省惕然惧凡说诗
论礼必寻求至当而后已庶于经学少有裨乎予望之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191-0194b.png
 田得名(字絅卿康熙乙丑进士刑部郎中保定人)问女子未嫁闻夫死而
 守志礼与
非礼也春秋公羊传云在家称女在途称妇未嫁而在
家则女也女则谁守矣且在途亦非妇也曾子问曰女
未庙见而死则如之何孔子曰三月而庙见成妇之义
也若不庙见而死则不迁于祖不祔于皇姑婿不杖不
菲不居丧次归葬于女氏之党何则未成妇也夫娶妇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191-0194c.png
三月婚已成矣祗以不见死舅姑于庙尚以为非妇而
婿不终丧归其棺而离异之今以未经娶归之女生不
妇见死不庙见而妄称夫妇无端而为之守志此则乱
伦渎类之甚者而以为礼可乎
 然而古礼未之禁何与
古礼明有禁而不善读礼者不解也周礼媒氏禁迁葬
与嫁殇者夫媒氏掌男女之判者也反判为合然而反
合亦为判判者禁也故一禁迁葬谓禁夫生未为夫妇
而死而迁葬使同穴也盖生不共室则死不同穴何则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191-0194d.png
非夫妇也故旧注曰非夫妇而相从不可也此以判男
女之未婚而偕亡者也此一禁也若夫一死一生则女
倘先死男子谬认以为妇而娶女棺而葬之谓之嫁殇
嫁殇有禁男倘先死女子谬认以为夫而不他嫁而归
于其家谓之殇娶殇娶亦有禁旧注所云生不相接死
而合之为乱伦为渎类此则男女未婚一死一生之又
当判也此又一禁也然则未婚而守志正在所禁而读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191-0195a.png
周礼而不之解何与
 然则先生在史馆作孟贞女传曾称明洪武间监察
 御史蒋文旭妻孟氏为贞女而近作严贞女状且未
 婚而为夫死矣若此者何也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向为此言者殊志也盖恶夫畸行
异节之不传于世而第以庸劣之迹冒中行也以为世
固有不中礼而贞志亦可取者此类是也而第不可以
是为训也今所言者正礼也吾惧夫世之不明是礼而
妄以轻生苟殉者之反以是为正经也此则不可不辨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191-0195b.png
者也故予自二文而外凡以是请者俱拒之以为男女
之礼自有正者宁为正勿为变可也
 经问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