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191-00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问卷五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胡绍安(平湖人康熙庚辰科进士)问春秋记孔子生日与他书不
 同明儒宋景濂作辨云公羊传云鲁襄公二十一年
 冬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榖梁氏之说其年与日同
 于公羊而谓冬十月孔子生则其月与公羊实差一
 月
春秋鲁史但记孔子卒未尝记孔子生也孔子之生仅
卷五 第 1b 页 WYG0191-0052b.png
见于春秋襄二十一年公羊传文然与史世家列传及
家语诸书凡所记孔子出处皆不合故宋王伯厚直谓
此无可考者今第就公羊所言校之则实与春秋经文
大相剌谬经云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而公羊云十
有一月庚子孔子生夫经以十月朔为庚辰则自庚辰
至庚寅十日庚寅至庚子又十日其二庚相距祗二十
日耳经以庚辰为十月朔日而传乃以庚子为十一月
卷五 第 2a 页 WYG0191-0053a.png
是一月祗二十日大不通矣公羊善悖经予作春秋传
历历辟之而后儒亦不善读春秋自汉宋至今并无能
实指其非甚至洪兴祖冯去疾辈必推算长历以验其
得失一何愚也
且其云谷梁谓冬十月孔子生亦不读春秋者谷梁何
尝云冬十月孔子生乎经于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后又云曹伯来朝又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
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然后谷梁云庚子孔子生并无
冬十月三字但附其文于会商任后与公羊同而宋儒
卷五 第 2b 页 WYG0191-0053b.png
不识春秋妄以前经有月日而后经不书月日则多承
上经为言此经有冬十月而谷梁不加十有一月四字
则必承上文为言者殊不知春秋书例凡承上文者则
传不另书时日如隐二年夏五月莒人入向即承云无
骇帅师入极而传不另书夏字以间之此承五月也若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即承之云纪子伯莒子盟于密则
不承十月何也以传云冬纪子帛与莒子盟密另起冬
卷五 第 3a 页 WYG0191-0053c.png
字以间之则不承十月也今经云曹伯来朝而传即间
之云冬曹武公来朝则是曹伯来朝时已非冬十月矣
谷梁苟能识公羊之误而改承十月何难别记孔子生
三字于冬十月日食之后而必越来朝会商任二事而
然后记之则其同于公羊之十一月而并非十月断可
知也宋氏言非也
 其辨又云史孔子世家云孔子生于襄公二十二年
 则与公羊榖梁又差一岁其日虽与公羊同而月复
 与谷梁异杜预主司马迁说以证左氏传谓二十二
卷五 第 3b 页 WYG0191-0053d.png
 年生司马贞主公谷说以证史记谓二十一年生迁
 误为二十二年者盖以周正十一月属之明年也
史记作二十二年亦不知所据或者二字即一字之讹
亦不可考但史记云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并无
庚子二字而云其日与公羊同又并无十一月三字而
云其月复与谷梁异真不可解岂宋氏家藏史记文有
别本耶杜预据史记以证左传此见之左传孔子卒注
卷五 第 4a 页 WYG0191-0054a.png
若司马贞说则即史记索隐注也索隐未尝以史记为
误景濂引书皆不确但索隐又大误者其云周正十一
月属之明年则从来三正推法祗以后月属前月并无
以前月属后月者周正十一月第能为夏正九月未闻
又能倒而为夏正之正月者此在孩竖犹知之而索隐
不知何怪宋氏之梦梦也
 辨又云宋洪兴祖谓周之十月即夏之八月然乎曰
 非也三代虽异建而月则未尝改也殷尝建丑矣书
 则曰惟元祀十有二月秦尝建亥矣史则曰元年冬
卷五 第 4b 页 WYG0191-0054b.png
 十月举前后以例之则周制可知孔子作春秋行夏
 之时为万世法何尝改月否则春入于夏夏入于秋
 错乱而不成岁矣
此则又不读春秋矣春秋经传皆改时改月予作春秋
传已一一辨之今复举一二如隐九年书三月震电以
周正三月属夏正寅月未启蛰也桓八年冬十月雨雪
以周正十月属夏正八月不宜有雪也若行夏之时则
卷五 第 5a 页 WYG0191-0054c.png
三月启蛰十月小雪俗所云惊蛰见蛰小雪见雪为祥
不为灾矣推之而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其所记无不
然者故僖五年传春王正月日南至以正月而遇冬至
庄三十二年夏公如齐观社以夏月而观春社不惟改
月兼且改时故叔孙昭子曰周之六月当夏之四月而
梓慎曰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其
在春秋时人每自言夏殷周三正皆改时改月明白如
此而宋氏袭胡安国说尚自尊信曰他日当为受春秋
者言虽罄徂徕之松以为煤尽剡溪之藤以为楮未能
卷五 第 5b 页 WYG0191-0054d.png
竭吾喙也今但举数行经传而其喙已截去三尺馀矣
况尚书以建丑为十有二月秦史以建亥为冬十月此
真胡氏无学之言不足据也商正建丑改夏十一月为
十二月其云元祀十有二月者以周正踰年改元商制
踰月即改元是时先君仲壬以商正十一月死即夏之
十月也而太甲于十二月即为改元即夏之十一月也
则此一年者自十一月以前凡十一个月为仲壬四年
卷五 第 6a 页 WYG0191-0055a.png
祗此十二月一个月为太甲元年其在夏正十二月一
个月又为太甲二年故此元祀十有二月者非夏十二
月亦非商正月正商十二月而为夏正之十一月在冬
至祀天之候故汉律历志引商书惟太甲元年十有二
月乙丑伊尹祀于先王作伊尹代太甲越茀祭天之文
祀方明以配上帝则其为冬至十一月而改称十二月
非建丑十二月公然可知何则十二月不当有冬至也
若秦史本纪为汉史作太初历后依汉正所改而旧本
不然故秦始二十九年始皇东游其勒石之罘文有云
卷五 第 6b 页 WYG0191-0055b.png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以秦二月中春为夏十一月冬至
一阳初升之候谓之方起而三十一年改十二月为嘉
平因是年九月闻神仙茅君之谣有如欲效之腊嘉平
语遂改是名则分明改九月为十二月矣读古不深考
遽欲起而议圣经经不受也
 乃后儒调和者云史记襄二十二年即周灵王之二
 十一年也公羊以周灵之二十一年误作鲁襄之二
卷五 第 7a 页 WYG0191-0055c.png
 十一年遂注此于鲁襄二十一年之内而不知为二
 十二也是以作通鉴纲目前编者直云周灵王庚戌
 二十有一年冬十一月孔子生则公谷与史记俱可
 通矣何如
曰又非也公羊传春秋但以春秋年月为据安知有所
谓周灵年月可相参考者故周王崩葬赴告时日其有
不同者策书备记之而公谷茫然此固不足怪也且今
本春秋凡卷首载周与列国诸年皆宋明儒者作括略
提要以渐搀入原非春秋旧本且公羊道听并鲜证据
卷五 第 7b 页 WYG0191-0055d.png
而必强为之说以著其所误之由来谬矣况十一月生
则仍与经悖而作通鉴前编者仍然不知则总非信史
也曰然则孔子何时生曰吾知孔子之卒已耳左传哀
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子卒此策书也即所云鲁史者
也史记卒不记生不特春秋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但
记崩薨葬卒而略其所生即黄帝以来尧舜禹汤文武
亦并无有记生年者公羊陋识直起宋元后庆生之节
卷五 第 8a 页 WYG0191-0056a.png
非古礼意也若此者阙之可也
 盛唐(字元白山阴人)问明英宗北狩是有明存亡一大关键
 其能使日月幽而复明社稷危而复安全藉于忠肃
 公一人之力此固千秋万世所共晓者但以忠肃大
 贤亦有二事不大满时议处一是避位谓上皇归国
 时景泰帝当避位让兄必再三恳辞而后可仍即帝
 位尔时有千户龚遂荣曾倡其说而都御史王文止
 之学士陈循阿上意下遂荣诏狱寻释而忠肃无一
 语以置可否先生稔于礼毕竟宜让与否当有定礼
卷五 第 8b 页 WYG0191-0056b.png
 解此疑案惟明示之(旧以此入史问中今史问未刻且遗命恐蹈宋人史论结习戒)
 (勿多存又此问多议典礼所系重大故仍录入经问中观者谅之)
曰往在史馆并未经议及此事且古礼亦不曾载帝王
让位之礼无可考据第因情度理就事起义则其不可
者有三一则神器重大极严授受非如仪物器币可轻
相推让郕王自监国以至立极初则太后诏之继则文
武百官齐劝进之然后上禀之天地祖宗下告之外臣
卷五 第 9a 页 WYG0191-0056c.png
及天下百姓以授受极严不可忽也今太后现在并无
他诏则新皇上皇名位一定未有不请命太后禀告天
祖而可以伛偻明谦谨也其不可一也一则上皇可让
新皇不可让上皇之让总一上皇耳新皇一让则将以
何名且将置其身于何所使居南宫耶则景皇帝不得
称上皇也使出居藩邸耶则身曾为帝龙潜旧府不得
又容一飞龙再潜之让皇帝也(让皇帝者唐睿宗长子玄宗兄也武后废睿宗)
(自立其后睿宗第三子玄宗平韦氏之乱入继大统一似睿宗长子让于弟者因名让皇帝实则未为帝亦未)
(让也然此皆父兄虚称故可贰帝从来天子无父无嫡兄有则以虚器称之如前人貤封皆虚称后人袭替皆)
卷五 第 9b 页 WYG0191-0056d.png
(实衔类盖四时递代前者必虚故上皇让皇皆前此父兄虚称使子弟称之则二帝矣)称名既亡
居处又绝自非如虞舜之蹈海滨将必如鲁桓之于鲁
隐卫成之于叔武郑人之于公子繻埽除灭迹斯已耳
西没之日岂容并见于天地之间其不可二也且有大
不可者失国之君原不得再主大器疮痍未复忽复以
失国之君居之则天下臣民危疑觊觎从此而起幸而
边塞一年幽闭七年历尽艰苦然后蓬心渐亡可以善
卷五 第 10a 页 WYG0191-0057a.png
 即真时英宗之子宪宗即已立为太子矣及景泰三
 年用广西思明府土司黄𤣾之言议易太子遂立已
 子见济为皇太子而降宪宗为沂王尔时众多以为
 非但不敢言耳而忠肃则并无一字及之甚至见济
 已薨或有劝立沂王者而忠肃仍置不问遂有召立
 外藩之谤不得明白故明儒薛应旂辈皆以此为于
 公盛德之累此则何如
曰身已为帝必欲舍其所生子而仍立上皇之子于情
于势实有未安且旧礼散亡当时亦并无一真读书人
卷五 第 10b 页 WYG0191-0057b.png
为之究竟即于公长者不肯显言然亦狃明代八比结
习读古未深虽以大贤之资天分过人亦不能明据掌
故以定可否故虽明见得决当易储而嘿不得发以无
可据也实则帝王传重惟有父传子兄传弟二法而他
皆不与礼运曰大人世及以为礼世谓传子及谓传弟
也古以父子相继为一世而兄弟相继则谓之兄终弟
及故公羊曰一生一及而其法已备并无兄传弟而弟
卷五 第 11a 页 WYG0191-0057c.png
又可传兄子者有则非绝续即篡弑矣此其法倡自五
帝而三代遵之如帝喾传帝挚传世也帝挚传帝尧传
及也而夏周传世殷商传及二法划然然且传及之法
终归传世何也夫传及者非及之而可已也父子无穷
而兄弟有限纵或一及或再及三及而其既结末一及
必须传世则是兄之传弟原归之父之传子且此结末
一及岂不知前此之兄皆有父子何难返而传之兄之
子而必不然者以为传及之穷必归传世无二法也盖
位无逆传季弟传子则顺返而传之兄之子则逆矣位
卷五 第 11b 页 WYG0191-0057d.png
无疑传季传子则信又传兄之子则可伯可仲疑矣疑
则争逆则乱是以兄弟相继虽名曰及而入庙之后则
总归父子而称之为世即僖兄闵弟仍以父子之法处
之故五庙七庙及亦多有而尚书曰七世之庙荀子曰
有天下者事七世是传重大礼先王限之以二法曰父
子兄弟即又限之以一法曰父子而必不使叔侄群从
得参预于其间何则社争乱也是以殷商授受凡二十
卷五 第 12a 页 WYG0191-0058a.png
八君皆兄传之弟弟传之子并无弟复传兄子者惟弟
绝而传兄子则有二君一则太丁未立而死传弟外丙
又传弟仲壬而仲壬无子始反而传之太丁之子太甲
此一君也一则祖辛传弟沃甲而沃甲之子南庚年幼
先立祖辛之子祖丁而后还南庚乃当未还南庚时祖
丁身死已有子阳甲可传子矣以为非法必还之南庚
俟南庚无子然后又传之祖丁之子阳甲此又一君也
外此则太甲之子沃丁传弟太庚而太庚子小甲
传弟雍已又传弟太戊而太戊子中丁立中丁传弟
卷五 第 12b 页 WYG0191-0058b.png
外壬又传弟河亶甲而河亶甲子祖乙立祖乙无弟传
子祖辛祖辛传弟沃甲而沃甲子南庚立及南庚无子
而还阳甲前所称二君是也乃阳甲传弟盘庚又传弟
小辛又传弟小乙而小乙子武丁立武丁无弟传子祖
庚祖庚无弟传子廪辛廪辛传弟庚丁而庚丁子武乙
立乃自武乙传太丁太丁传帝乙帝乙传受辛皆无弟
传子而商祚终焉则是传弟之后终归传子此一定之
卷五 第 13a 页 WYG0191-0058c.png
法不可暂易是以宋宣让位于其弟宋穆而宋穆不传
之子冯而反而传之兄子与夷则谓之乱吴诸樊馀祭
馀昧兄弟相禅宜及馀昧之子僚而诸樊之子光篡之
则谓之争乱与争则弑逆生焉是景皇易储考之古礼
按之今情而皆无可遗议者忠肃之缄默而无一言非
无见也况宪宗为太后所立非英宗立也太后初立太
子监国以郕王摄之既而诏郕王即真则监国废矣是
太子之废出自太后与景皇何与耶不幸而其事发自
土司以蛮中小人而搆此大事又不幸而英宗复辟宪
卷五 第 13b 页 WYG0191-0058d.png
宗且相继为帝在彼则日见其伸而在此则日求其绌
遂至踪迹掩然难暴白耳若其后见济之薨劝景皇仍
立宪宗则亦无礼者主上方富于春秋焉见四年之后
必至不禄而预为此禅后之举至于召襄王立外藩则
御史萧维桢所搆狱词实徐有贞主使之以陷忠肃者
岂可以此复置喙耶
 然又有说于此论者谓忠肃之不立宪宗原有深意
卷五 第 14a 页 WYG0191-0059a.png
 当上皇初狩时即宜立上皇之子使郕王居摄乃遽
 使郕王即真者一则谓中国有君使彼绝所觊望抱
 空质无用而后我可以徐图守禦之策一则虑宪宗
 父子情重恐恋上皇则彼仍得挟所质以要我是
 必使主器之人绝父子之情朝野臣民却君臣之恋
 所谓以金注不如以瓦注而后社稷得以安上皇得
 以返此真忠肃用心深处而世鲜识者往时高岱陈
 建皆主此论不审当否
曰此皆不读书人所言自明迄今并无有知其非者往
卷五 第 14b 页 WYG0191-0059b.png
在史馆同官颂于公立君之忠为国忘身自中国已有
君矣一语出而敌人丧气徒挟英庙无所用以致上皇
复辟社稷再安而不知杀身之基已兆于此合座皆叹
息归而憩饮施侍读邸舍予微言曰于公立君是有明
中兴一大良策第不审晋之永嘉宋之靖康在当时何
以不立一君使怀悯徽钦皆得返国建康临安全有中
夏而乃见不及此坐令中国无君神州板荡此皆可笑
卷五 第 15a 页 WYG0191-0059c.png
之甚者侍读始愕然有省拍案叫快夫天下未有失君
之国而不立君者毋论国已有君之语系春秋郑公孙
申拒晋之辞列国争君与中原争帝大别然即以列国
论晋执卫成公则卫人必立叔武楚执蔡哀侯则蔡人
必立子肸岂有四海之大人民之众而可一日无共主
此微忠肃在朝亦谁有不议立一帝者是以晋立琅琊
宋立康王成败虽殊有君则一况郕王即真诏出太后
其时举朝大臣皆有公论不必尽出于公也第国已有
君一语在边臣拒寇当有此言如寇入大同拥上皇以
卷五 第 15b 页 WYG0191-0059d.png
呼启门而郭登不答则上皇诃詈袁彬小人且至以头
触关门而鸣其忠勇则不得不出中国有君一语以抵
塞之(袁彬哈铭二人伏侍上皇塞外甚谨然此特妇寺之忠如秦之子车氏齐之徒人费孟阳贾举邴师)
(之类虽以死代君而夫子不与观其以头触关门则正属此辈盖小人中之忠谨者也近小说家有极诟王文)
(郭登辈以及忠肃而反以袁哈为中兴良臣故并及之)其实社稷之得安与上皇
之得返全不在是向使忠肃无大策大力急为抵禦则
虽徽后有钦怀后又有悯任国立十君而彼将长驱以
卷五 第 16a 页 WYG0191-0060a.png
入之而谓有明之中兴在此一举此真孩竖不读书之
言而举世称之良可叹也故于公史传究不知如何操
笔而世鲜读书人从前是非未免失实予尝揽其大概
知于公经济学问迥出古大臣上而又加以忠果之心
清坚之操则自能有济观其定乱在期月之间应变猝
办在数日之内而宏识大略无远不到当上皇初狩时
即召官舍剩丁收沿河漕运更替官军起集附近州县
民夫然后立格募义勇同以尺籍隶神机营操练听用
一面敕工部办物料内外局厂昼夜迸工造攻战具于
卷五 第 16b 页 WYG0191-0060b.png
是徙郭外居民入城且遣在城官员关支通州坝上仓
粮准作月俸勿使资寇乃出武清伯石亨于狱使与都
督孙镗卫颖辈统京营兵马出九门守禦而选给事中
御史为之分巡然后严择兵部官如罗通孙祥辈皆敕
为副都御史使分守居庸紫荆等关又然后选翰林官
行监察御史分镇河南山东西等处地方而飞檄各省
招募民壮命本地方官督帅操练以便调用其调度中
卷五 第 17a 页 WYG0191-0060c.png
外精详次第且顷刻立决如此是以寇再薄都城挟上
皇议和而忠肃拒之有倡南迁说者而忠肃严斥之寇
不利去及其又寇仍大举长驱焚烧陵寝直薄都城忠
肃命石亨拒城北孙镗拒城西屹然不动而别遣交趾
将王通为都督与都御史杨善出城败之额森遁既而
宣府辽东调兵至又败之又遁然后拥上皇北去使来
议和忠肃复不即已旋遣都督杨洪孙镗范广等帅兵
二万击馀寇之未去者大破于固安直逐至关而尽歼
之夺回人口万馀夫然后调兵守九边而嗣此寇辽东
卷五 第 17b 页 WYG0191-0060d.png
不利遁去寇甘州不利又遁去及寇朔州则郭登又大
败之然且立京营团操法以五卫兵马分隶神机三十
六营者并为十营操练官军一十五万使各营分领之
又且城固原修独石马营等八城守堡筑沙湾堤甫一
年而规模大定边境偃然于是南平海盗黄萧养山贼
邓茂七西平湖广广东泷水贵州平越诸苗使南北无
事寇不近关者七年至天顺改元忠肃被难后而博啰
卷五 第 18a 页 WYG0191-0061a.png
摩哩诸寇纷然以起然后知忠肃之为功大也若祗立
君则举朝之人皆能为之此与忠肃何与焉乃复谓不
立宪宗所以绝父子之情则尤不通彼但知宋钦宋高
皆徽宗之子而不知晋悯晋元皆非怀帝子也且亦知
郑公孙申倡立君之谋正父子乎当时郑成公为晋景
所执郑人初立公子繻晋不归君及立髡顽而后栾武
子曰彼已立君吾执君何益不如伐郑而归之以求成
焉所为髡顽正郑成公子也是君之得归全在求成不
在立君即在立君亦并不在立弟立子而以此为说此
卷五 第 18b 页 WYG0191-0061b.png
不通之尤甚者世无儒术吾安得起王文成于忠肃两
公而亲质之
 经问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