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190-00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谨按足利学所藏周易四通一通正义即宋板也三通
皆写本也二通上下经彖象文言耳一通逸夬至未济
又别有略例一本孔颖达正义序及八论共一本其所
存者辗转书写残阙之馀甚劳于比校矣今考文所引
别有曰足利本者本足利学所刊活字板而今所藏诸
卷一 第 1b 页 WYG0190-0008b.png
本是其元本也但此本前后校雠去非从是与三通写
本稍有同异为可据耳臣东归之后获诸同学其写本
三通各有出入故三通同者作三本同二通同者作二
本同共称曰古本本是一种类本辗转致有异也臣未
识其孰为元本为不可择焉尔
 周易正义序
考异业资九圣注疏诸本九作凡但崇祯本与足利写
卷一 第 2a 页 WYG0190-0008c.png
本同彼后人旁注九圣伏牺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王
孔子 写本欲取改新之义新作辛 考察其事察作

 第一论易之三名
考异写本天以烂明烂作烱 崔觐刘贞简等并用此
义简上有周字 皆是易义下有也字
 第四论卦辞爻辞谁作
考异写本东邻谓纣文武之时武作王正德嘉靖二本

卷一 第 2b 页 WYG0190-0008d.png
谨按足利学所藏宋板正义本不载孔颖达序及八论
略例释文等诸篇从正德本以下为完备耳但崇祯本
亦不载略例释文臣之所校参政本多豫州(藤原忠统)家藏
也今更比校写本及经典释文加以正德嘉万等本而
附之卷尾云尔
周易兼义上经乾传第一

谨按古本宋板题目各异惟后世梓者妄意改换遂失
卷一 第 3a 页 WYG0190-0009a.png
本真按陆氏释文所引及历代经籍志等王弼注本当
以古本为正也正义本宋板可据今更记其篇目分数
以复古观云尔
周易上经乾传第一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文言备矣)九二见

右古本足利本

周易注疏卷第一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颖达奉敕

卷一 第 3b 页 WYG0190-0009b.png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贞疏(正义曰云云)

右宋板不用抬头空字法疏下直书经文馀卦仿







考异古本经九四或跃或作惑二本同注并象文言仿
此 反复道也道上有之字二本足利本共同(补遗一本无也)
(字) 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二或作惑二本同注(九二)
卷一 第 4a 页 WYG0190-0009c.png
曰在田下有也字三本同 四则或跃二本足利本或
作惑谨按足利本惟此注作惑 (九三)故免龙战之灾下
有也字二本同 (九四)乾道革之时也一本乾下有之字
 (九五)非飞而何而作如三本足利本宋板并同 (用九)
柔顺而为不正下有之主二字三本足利本并同 坤
利在永贞下有也字三本同 (彖曰)故六位不失其时而
成下有也字三本同 太和二本宋板足利本作大和
 不和而刚暴作不和而刚则暴也三本足利本并同
 (象曰)反覆皆道也皆下有合字二本足利本同 (文言)
卷一 第 4b 页 WYG0190-0009d.png
危无咎下有也字三本同 不为之助下三本共有也
字 而下曰乾元亨利贞下二本有也字 各随其义
下有也字三本同 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也三本也
上有者字 天下至理理作治二本同 与天时俱不
息下有也字三本同与时运俱终极下九刚直之物下
唯乾体能用之下并同疏此潜龙始起(二叶左一行)宋板此
作比 他皆效此(六行)效作放 所以重体避少阳七数
卷一 第 5a 页 WYG0190-0010a.png
(三叶右七行)体作钱下(八行)故交其体同 九二至利见大人
(三叶左三行)无此七字谨按经传下疏更引经文者宋板刊
去直云正义曰以下皆然今不尽录 且初之与二(四行)
初作一下二在初上同 且大人之云(九行)云作文 处
于地上至唯二五焉(四叶右一行)作出潜至五焉谨按凡此
类今本文甚衍长无所取裁也以下当以此推之也
三与上相应矣(二行)矣作是属下 是九二处其地上所
田食之处(四行)其作于 观辅嗣之注焉(同上)焉作意 谓
周而普独(六行)独作遍 二为大人(七行)人作夫 言范模
卷一 第 5b 页 WYG0190-0010b.png
乾之一卦(九行)范模作此据 故但自明当爻之地(四叶左八)
(行)地作理 相终竟空(五叶左九行)相作礼 当若厉也(六叶)
(右一行)当作常 正以九三与上九相并(五行)正作王 跃
于在渊(左四行)于在作在于 迟疑犹豫(七叶右三行)迟作持
 亢阳之至大而极盛(左七行)大作天 纯阳虽极(八行)
作进 此名乘驾六龙(九叶左四行)名作明 保合太和(十叶)
(右四行)太作大 或难其解(十叶左四行)其作具 以能保安
卷一 第 6a 页 WYG0190-0010c.png
合会大利之道(七行)利作和 似头首出于众物之上(十一)
(叶右一行)似作以正嘉二本同 退在潜处在渊(十三叶左三行)
在作则 故略而不言也(十五叶右八行)而作知 若限尚圣
(十五叶左一行)尚作局 或在事后言(十六叶右三行)言作者 亦
于爻下有之(十六叶左六行)有作言 隐潜避世心志守道(十七)
(叶右八行)隐潜作潜隐无志字 而不凶咎(十八叶左三行)不下有
犯字 至失时不进(十九叶左八行)至作若 犹非群众而行
(二十叶右六行)非作依 但九四欲前进(八行)欲作于 而础柱
(左五行)础柱作柱础 磁石引针(二十一叶右七行)磁作磁谨
卷一 第 6b 页 WYG0190-0010d.png
按淮南鸿烈解有此语彼亦作磁 感应之事应(左一行)
下应作广 圣人设戒(二十二叶右六行)戒作诫 文言之首
不先说乾(八行)不作应 此一节是文言第二节(二十三叶右二)
(行)二作三 故云天下治也(八行)无也字 貌恭心狠(二十)
(三叶左二行)狠作恨细注云当作狠今本遂作狠 其六爻
发挥之义(二十五叶右四行)谨按从此以下解下文者乃误在
此但宋板每章通为一节间不杂疏故无此误 初上
卷一 第 7a 页 WYG0190-0011a.png
虽无正位(六行)上作末 乾彖云(同上)乾上有故字 下又
即云(二十六叶左二行)又作文 故心或之也(二十七叶左四行)或作
惑谨按一行之内多或字惟此或作惑
补遗古本经其不可拔下有者字 可与几也与下有
言字二本足利本同注(九三)惕犹若厉也作犹惕若厉也
 (九四)无定位所处足利本所作可 (文言)知终者乎下有
也字 虽在下下上有其字 生于义也也上有者字
 乾体皆龙乾下有之字足利本同 行其正正作政
疏乃元天则(二十四叶左三行)宋板元作见
卷一 第 7b 页 WYG0190-0011b.png
存旧周易注疏卷第二(宋板)谨按今本分为九卷宋板
为十三卷按文献通考云孔颖达正义十四卷陈氏曰
序云十四卷馆阁书目亦云今本止十三卷云云据此
说则宋板为近古耳



考异古本经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冰下有至字三
本足利本同谨按容斋随笔引易举正正其讹谬取其
卷一 第 8a 页 WYG0190-0011c.png
明白者二十处其初云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
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今本于象文霜字下误
增坚冰二字右举正云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注定
传授真本比校近世流行本云云据此观之则古本可
信亦可疑也 盖言谨也一本无也字 夫玄黄者天
地之杂也三本杂下有色字注马在下而行者也行下
三本有地字 而又牝焉顺之至也三本足利本焉作
马 唯利于牝马之贞下二本有也字 故曰得朋下
三本有也故曰丧朋下同 而后获安贞吉下有者也
卷一 第 8b 页 WYG0190-0011d.png
二字三本同 (彖曰)坤以马行地下有也字 与刚健为
耦与上有而字三本同 而以永保无疆以作能三本
足利本宋板并同 求安难矣下有哉字一本足利本
作难哉 (象曰)其势顺下有也字二本同 (初六)而后积著
者也三本足利本积上有至字 则以初为潜一本则
作故二本潜下有也字 (六二)而无不利下三本有也
(六三)故不擅其美下三本有也(六四)非泰之道下同 (六五)
卷一 第 9a 页 WYG0190-0012a.png
文在中也也上二本足利本有者字 补遗中上一(上本有其字) 六 
故战于野下二本有也 (文言)动之方直三本足利本宋
板直作正 疑盛乃动故必战下二本有也字 非阳
而战下三本足利本共有也字 为阳所灭下二本有
也 故称血下三本有也疏盖乾坤合体之物(二十八叶左九)
(行)宋板盖作但 乾之所贞利于万事(二十九叶右一行)贞作
利谨按正德嘉万三本利字阙崇祯本强补作贞当以
宋板为正也 当以柔顺为贞正(同上)正作假属下 还
借此柔顺(二行)还作假 马虽比龙为劣钝而亦能广远
卷一 第 9b 页 WYG0190-0012b.png
(四行)钝而作所行谨按注疏三本比字所字阙崇祯本补
比为是所作钝属强补也当从宋板改正补写也 以
其至柔当待唱而后和(二十九叶左五行)柔作阴 今以阴诣
阴乃得朋(六行)乃作是谨按是字三本阙说同于前 又
向阴柔之方(七行)方作所 其褊狭非复弘通之道(三十叶右)
(一行)其下有理字复作易谨按易字三本阙 坤位居西
(同上)居作在 及二德之首也(八行)二作元 与乾相通
卷一 第 10a 页 WYG0190-0012c.png
共文也(九行)通作连 以和顺承平于天(三十叶左三行)平作奉
 自此已上论坤元之义也(五行)义作德 包含以厚(同上)
以作弘 但坤比元(同上)元作乾 顺行地无疆(七行)顺作
故 重释利贞之善(三十一叶右五行)善作义 以阴在事之
(同上)事作物 人得主利(六行)人作乃 地势方直是不
顺也(三十一叶左四行)势作体 义所谓阴道(三十二叶右二行)义下
有取字 故分爻之辞象(三十二叶左一行)辞象作象辞 而
遂以坚冰为戒(五行)遂作逆 正义曰文言云(八行)文言云
上有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者九字谨按宋板爻象连为
卷一 第 10b 页 WYG0190-0012d.png
一节经文终乃有疏每卦为然如此篇地道光也下始
有疏故疏字下无六二至无不利六字直作正义曰直
方大不习无不利者文言云云云今本断章裁句与宋
板稍异 施其谨慎(三十四叶左四行)施作由 故云文在其
(三十五叶右七行)无其字 故事得宜(三十七叶右六行)故作于
以直内理(七行)理作心 名以方正(八行)名作各 既云义
以方外(同上)既作下谨按下字诸本阙亦属强补 故曰
卷一 第 11a 页 WYG0190-0013a.png
不疑其所行(三十七叶左一行)曰下有即字 苟或从王事(四行)
苟作若 而见血也(三十八叶左四行)血作灭谨按正嘉二本
灭作成万历本改作血崇祯本从之也
补遗古本经直以方也无也字 草木蕃下二本有茂
字 嫌于无阳也无也字注(六二)自生不假生下二本有
故字 (六五)黄中之色也无也字疏长久天疆(三十叶左四行)
板天作无 人君得静(三十一叶右八行)君作若



考异古本注则无险故利贞下有也三本同得主则定
卷一 第 11b 页 WYG0190-0013b.png
下同 (彖曰)故曰屯元亨利贞下乃得满盈下始交之所
为下三本共有也 莫善建侯也善下二本有于字
(象曰)经纶之时下三本有也 (六二)故曰十年乃字下二本
有也 (六三)往吝穷也一本往作无 (六四)往吉无不利下
三本有也 补遗故曰往吉(九一本无曰字) 五 大贞之凶下三本有也
 (上六)不与相得下二本有也 故泣血涟如下三本有
也疏一难也一盈也(三十九叶左五行)宋板下一作二 其义
卷一 第 12a 页 WYG0190-0013c.png
不一(四十叶右一行)义作例 纶谓纲纶(四十叶左一行)纲作绳 姚
信云纶谓纲也(同上)纲作纬 恒欲以静息乱也(四十一叶右六)
(行)恒作但 则得其五为婚媾矣(四十二叶右一行)其作共
数极则复(三行)复作变 故不得为几微之义(四十三叶右五行)
义作几
补遗古本经志行正也无也字 大得民也无也字注
(六二)志在乎五乎作中 则本志斯获无本字疏常恢弘
博施(四十四叶右一行)宋板常作当
卷一 第 12b 页 WYG0190-0013d.png


考异古本经童蒙求我蒙下有来字二本同 蒙亨以
亨行时中也时上有得字三本足利本同(补遗一本也作矣)
六四困蒙吝吝一本作咎象同谨按非 利禦寇三本
作利用禦寇注(彖曰)退则困险宋板作困退用险谨按恐
非 二为众阴之主也也上有者字三本同 无刚失
中无上三本有若字失三本足利本宋板共作决 (初六)
蒙发疑明下二本复有疑明二字 刑不可长下二本
卷一 第 13a 页 WYG0190-0014a.png
宋板有也字 故刑人也刑上三本有利字 (九二)故包
蒙吉也故下三本足利本宋板共有曰字一本无也字
 克家之义下二本有也 (六三)而无攸利下二本有也
字 (六四)故曰吝也一本吝作咎谨按爻象注同 (六五)
曰童蒙吉下三本有也 顺以巽也三本足利本也上
有者字 (上九)利禦寇也三本利下有用字疏一理而剖
告之(四十五叶右四行)宋板剖作则 利以义正(八行)义作养正
嘉二本同 此卦系辞(四十五叶左二行)系作繇 君子当发
此蒙道(四十六叶左二行)发作法 刑人说桎梏皆得当(八行)
卷一 第 13b 页 WYG0190-0014b.png
桎字 出往往之(九行)下往作行 童蒙悉来归已(四十七叶)
(左行)一童作群 任内理中(二行)任作在 王氏曰亲而得
中者(三行)王氏曰作正义曰 以已之两阳(同上)两作刚
所以不须者(四十八叶右四行)须下有取字 正义曰顺以巽
(四十九叶右三行)也作者 巽以顺也(同上)以作亦 而专委
任于二(五行)专作事 是貌顺也(六行)顺作巽
补遗古本经以往吝吝作咎注同注断夫疑者也疑下
卷一 第 14a 页 WYG0190-0014c.png
有之字 (彖曰)闇者求明明者不咨于闇上明下有者字
二本同 (六三)故勿用取女故下有曰字二本足利本同
 (上九)故不利为寇故下有曰字足利本同疏蒙之象也
(四十六叶右九行)宋板蒙下有昧字 尔雅云杻(左八行)尔作小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
卷一 第 14b 页 WYG0190-0014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