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提要
提要 第 1a 页 WYG0190-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七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五经总义类
提要

    (臣)等谨按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二百六卷原本题西
    条掌书记山井鼎撰东都讲官物观校勘详其序文
    盖井鼎先为考文而观补其遗也皆不知何许人
    验其板式纸色盖日本国所刋凡为易十卷书十
    八卷诗二十卷礼记六十三卷论语二十卷
    孝经一卷孟子十四卷别孟子于七经之外
提要 第 1b 页 WYG0190-0001b.png
    者考日本自唐始通中国殆犹用唐制欤前
    有凡例称其国足利学有宋板五经正义一
    通又有古本周易三通略例一通毛诗二通
    皇侃义疏一通古文孝经一通孟子一通又
    有足利本礼记一通周易论语孟子各一通
    又有正德嘉靖万历崇祯十三经注疏本崇
    祯本即汲古阁本也其例首经次注次疏次
提要 第 2a 页 WYG0190-0002a.png
    释文专以汲古阁本为主而以诸本考其异
    同凡有五目曰考异曰补阙曰补脱曰谨案
    所称古本为唐以前博士所传足利本乃足
    利学印行活字板今皆无可考信书中所称
    宋板五经正义今以毛居正五经正误及岳
    珂九经三传沿革例所引宋本参核如尚书
    益稷篇注粉若粟冰六经正误引绍兴本作
    粟冰监本作粟水兴国军本作粟米今汲古
    阁本作粟冰而此书不引粟水粟米二条毛
提要 第 2b 页 WYG0190-0002b.png
    诗䲭鸮章予尾翛翛经传沿革例引监本蜀
    本越本作脩脩今汲古阁作翛翛而此书不
    引脩脩一条生民章笺吁谓张口呜呼经传
    沿革例引余仁仲本鸣作呜今汲古阁本作
    呜而是书不引鸣字一条春秋左氏传隐四
    年老夫耄矣六经正误引潭本耄作 今汲
    古阁本作耄而此书不引 字一条襄三十
提要 第 3a 页 WYG0190-0002c.png
    一年夭厉不戒六经正误引临川本夭作天
    今汲古阁本作夭而此书不引天字一条礼
    记曲礼二名不偏讳经传沿革例引蜀大字
    本兴国本偏作遍今汲古阁本作偏而此书
    不引遍字一条悉与毛岳两家所称宋本不
    符不知所据宋本定出谁氏然如周易小过
    九四注不为责主此书引宋板责作贵与六
    经正误所引善本合又春秋传昭十二年昔
    我先王熊绎与吕级此书引宋永怀堂本级
提要 第 3b 页 WYG0190-0002d.png
    作伋与六经正误所引兴国本合昭二十四
    年注不佞献王此书引宋板王作玉与六经
    正误所引临川本合僖三十二年注济水荥
    阳东过鲁之西此书引宋永怀堂本荥作荧
    与经传沿革例所据之善本合僖二十三年
    怀其安实败名此书引宋永怀堂本其作与
    与经传沿革例所引监本蜀本及诸善本合
提要 第 4a 页 WYG0190-0003a.png
    礼记曾子问注则卒哭而致事此书引宋板
    则作周丧服小记殇无变文不缟此书谓缟
    乃缛字之误皆与经传沿革例所引兴国本
    合考经传沿革例所载宋板二十一种多不
    附释文其附释文者独有建本及蜀中大字
    本此书载宋板毛诗左传独附释文则或为
    监本及蜀中大字本欤又鼎称足利本乃统
    括古本而所引古本如尚书舜典注云使各
    陈进治理之言古理作礼而六经正误所引
提要 第 4b 页 WYG0190-0003b.png
    监本亦云理作礼则知古本非无稽也至所
    正释文错误多称元文不知元文为何本今
    以通志堂所刋考之一一皆合盖徐本未出
    以前其书已传入彼国矣欧阳修作日本刀
    歌曰徐福行时书未焚遗书百篇今尚存今
    考此书所列尚书与中国之本无异又明丰
    坊伪造诸经皆称海外之本今考此书与坊
提要 第 5a 页 WYG0190-0003c.png
    本亦无一同是亦足释千古之疑也乾隆四
    十三年七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提要 第 5b 页 WYG0190-0003d.png
提要 第 6a 页 WYG0190-0004a.png

凡例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凡例
一世称十三经而今曰七经者据足利学所有也臣(鼎)
 赐告三年校书其中所藏经书古本五经之外论语
 孝经孟子耳且自汉唐艺文志及文献通考有五经
 六经七经九经之目而不称十三经尔雅孟子古不
 列之经经之者自十三经始挽近之称也(按国史经籍志云唐)
 (定注疏始为十三经未详其所据也)今奉命录上其所校同异题曰七
 经孟子考文亦尚古也
一其所录
提要 第 6b 页 WYG0190-0004b.png
 有曰考异者字若句有所异而莫能识其孰可者两
 存以广异闻也但经文及注以古本为主疏以宋板
 为主以其多异同出入者为主也故初题古本或宋
 板以下统之其馀诸本各有异同者具记以本名云
 有曰补阙者世流布本缺字若句者今据所校以补
 之
 有曰补脱者释文所阙乃据其元文补入之也
提要 第 7a 页 WYG0190-0004c.png
 有曰正误者字若句无所缺而误写灼然者也
 有曰谨按者其似涉两可而实窥其不然者亦获诸
 校雠之际然恐骤视者之或惑故敢断以已意也
 有曰存旧者篇题之文卷数之分后纂脩十三经者
 擅以已意更张改为几失古观假如礼记按唐书艺
 文志文献通考等皆云郑玄注二十卷孔颖达正义
 七十卷今校之于古本宋板与志考所言相吻合矣
 而今诸刻十三经注疏本分为六十三卷永怀堂所
 刊注本随其篇数分为四十九卷之类皆后世梓者
提要 第 7b 页 WYG0190-0004d.png
 胡乱改易遂失其真如此之等各随其处详记之也
 凡斯数者一篇之内皆各逐经文标以考异补阙等
 目各白书经若注等字以别之也如其礼记每篇文
 长故以疏为限每提经文首末二句中间嵌以一至
 字卷首细书篇名恐其淆也其补缺者则必存上下
 数字以使相接续而中间围其所补字别之但其阙
 漏之处诸本皆阙而崇祯本(世所谓汲古阁本)接续备具者
提要 第 8a 页 WYG0190-0005a.png
 多系强补甚难信用故今据宋板别摘其字称某作
 某又别标补阙目充其原所阙字以朱围(今系重围)别之
 一以见崇祯本妄作一以为补诸本阙漏者之便尔
一其所校诸本
 有曰宋板者乃足利学所藏五经正义一通所以识
 其为宋板者字体平稳如钱大款格宽广每行字数
 参差不齐绝无明世诸刻轻佻务整齐者之态且凡
 字遇宋诸帝讳辄缺其点画如殷作弘作弘胤作
 胤敦作眩作眩徵作敬作让作慎作之
提要 第 8b 页 WYG0190-0005b.png
 类各避其所讳也臣向得唐九成宫石刻谷梁传残
 本高祖讳渊作太宗讳世民作又尝阅唐玄
 宗八分书墨刻孝经(所谓石台孝经)亦尔唐宋之际避讳之
 例可以见也以此验之其为宋板无疑
 有曰古本者亦足利学所藏书写本也周易三通各
 三本略例一通尚书一通三本毛诗二通各十本礼
 记一通十本论语二通各二本皇侃义疏一通十本
提要 第 9a 页 WYG0190-0005c.png
 古文孝经一通孟子一通七本皆此方古博士家所
 传也所以识者其礼记书尾犹存永和年中清原良
 贤句读旧跋又活字板礼记其和训用朱点别有一
 法(世所谓于古止点)非复今时专用假名者比皆古博士家
 所授受者而每卷末有落款之可徵焉盖亦俨然古
 时物也而凡古本其经文注文皆与宋板明板颇有
 异同助字甚夥而其体例不一者间或有之岂亦展
 转书写之所输欤其论语集解与义疏中者全同如
 适莫章今注疏本无注而此本有之又按文献通考
提要 第 9b 页 WYG0190-0005d.png
 石经论语述而篇举一隅下有而示之三字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上又有我字之类今校古本与石经同
 亦足以證古本可据也孟子有题辞(注疏本或无之)及章指
 矣(初修考文时疑孙奭删去之后阅文献通考唐陆善经删去之也其说具于孟子考文)古文
 孝经今所梓行者文字多误而此本颇佳序有刘炫
 释尚书孔安国传字体太奇多古文今别为古文考
 且如晋书杜预奏议引书传云亮信也阴默也宋板
提要 第 10a 页 WYG0190-0006a.png
 明板皆无亮信也三字而此本有之周易王弼注与
 略例别行凡如此之类皆唐以前所传者亦无疑也
 有曰足利本者亦本学所印行活字板也细玩其本
 后人檃栝古本者而五经论语孟子世或有之学中
 所存者今廑有礼记一通耳其馀周易论语孟子(臣)
 又别得之于友人之手云(左传考文称足利本者宋板经传集解本也今以活)
 (字板验之是为其原本也但以本名相混并称足利本亦与活字板无异)
 有曰正德本者乃明正德刊十三经注疏世稀有之
 有曰嘉靖本者乃明嘉靖刊十三经注疏世流布本
提要 第 10b 页 WYG0190-0006b.png
 也
 有曰万历本者乃明万历刊十三经注疏世流布本
 也
 有曰崇祯本者乃明崇祯年中汲古阁刊十三经注
 疏世流布本也
 右注疏本四种或通称今本而此编所校以崇祯本
 为主参以诸本以崇祯本世所尚也但论语孟子无
提要 第 11a 页 WYG0190-0006c.png
 疏可校故止校其经文与注而论语皇侃义疏别拟
 刊行古本宋板不载陆德明释文今复别校经典释
 文而其有讹谬脱落者改正补写而称以元文也
校雠经文
 宋板五经正义    正德板十三经注疏本
 嘉靖板十三经注疏本 万历板十三经注疏本
 永怀堂板十三经注本 古本礼记
 足利本礼记     古本尚书
 古本周易三通   足利本周易
提要 第 11b 页 WYG0190-0006d.png
 古本略例     古本毛诗二通
 古本论语二通   足利本论语
 皇侃义疏论语   古本孟子
 足利本孟子    古本孝经
 陈浩礼记集说   蔡沈书传
 程颐易传     朱熹周易本义
 林尧叟左传直解  朱熹四书集注
提要 第 12a 页 WYG0190-0007a.png
 陆德明经典释文
援引书目
 周礼        仪礼
 公羊传       榖梁传
 尔雅注疏      大戴礼
 国语        孔子家语
 白虎通       风俗通
 管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史记
提要 第 12b 页 WYG0190-0007b.png
 前汉书       后汉书
 晋书        唐书
 文选        挚虞集
 崔骃集       韩文
 柳文        文献通考
 国史经籍志     容斋随笔
 经籍会通(胡元瑞笔丛载)   居家必备
提要 第 13a 页 WYG0190-0007c.png
 说文        洪武正韵
 小补韵会      字汇
 续字汇       正字通
 金石韵府      古篆汇选
 摭古遗文
提要 第 13b 页 WYG0190-0007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