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a 页 WYG0184-08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典稽疑卷下
明 陈耀文 撰
易经
乾元亨利贞
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乾秉纯阳之性故能
首出庶物各得元始开通和谐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
子法乾而行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贞矣(子夏/传)
经典稽疑卷下
明 陈耀文 撰
易经
乾元亨利贞
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乾秉纯阳之性故能
首出庶物各得元始开通和谐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
子法乾而行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贞矣(子夏/传)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b 页 WYG0184-0821b.png
君秉二仪之纯粹履元亨之贞和(晋江传襄邑/令传浑颂)
孝文诏曰尉元游明根并元亨利贞明允诚素(魏/书)
皇甫鏄荐山人柳泌等宪宗服其药日增燥渴裴璘上
疏曰陛下合日月照临之明禀乾元利贞之德(旧/唐)
初九潜龙勿用
王弼曰文言备矣沈驎士曰称龙者假象也天地之气
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龙
比君子之德也初九既尚潜伏故言勿用
孝文诏曰尉元游明根并元亨利贞明允诚素(魏/书)
皇甫鏄荐山人柳泌等宪宗服其药日增燥渴裴璘上
疏曰陛下合日月照临之明禀乾元利贞之德(旧/唐)
初九潜龙勿用
王弼曰文言备矣沈驎士曰称龙者假象也天地之气
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龙
比君子之德也初九既尚潜伏故言勿用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a 页 WYG0184-0822a.png
系辞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
其占夫乾之六画之类象也而筮之则为变曰初九潜
龙勿用之属者词也而值之则为占象见乎体者也变
生乎动者也词有准占无方易也者无方者也(陆氏/义说)潜
龙象也亦占也勿用占也亦象也系辞圣人见赜立象
见动生爻而不及占明占寓于象也岂有平居直观潜
龙之象而不及勿用之占乎假令象外有占圣人何蕲
于一言耶(序/)
其占夫乾之六画之类象也而筮之则为变曰初九潜
龙勿用之属者词也而值之则为占象见乎体者也变
生乎动者也词有准占无方易也者无方者也(陆氏/义说)潜
龙象也亦占也勿用占也亦象也系辞圣人见赜立象
见动生爻而不及占明占寓于象也岂有平居直观潜
龙之象而不及勿用之占乎假令象外有占圣人何蕲
于一言耶(序/)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b 页 WYG0184-0822b.png
夕惕若厉
易曰潜龙勿用者言时之不可以行也故君子终日云
云无咎终日乾乾以阳动也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
以动因夜以息唯有道者能行之(淮南人/间训)
张悚为陈崇奏莽功德曰易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公
之谓矣(汉/书)
后汉书班固荐谢夷吾云臣以顽钝器非其畴尸禄负
乘夕惕若厉注言君子终日乾乾至于夕犹怵惕戒惧
易曰潜龙勿用者言时之不可以行也故君子终日云
云无咎终日乾乾以阳动也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
以动因夜以息唯有道者能行之(淮南人/间训)
张悚为陈崇奏莽功德曰易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公
之谓矣(汉/书)
后汉书班固荐谢夷吾云臣以顽钝器非其畴尸禄负
乘夕惕若厉注言君子终日乾乾至于夕犹怵惕戒惧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a 页 WYG0184-0822c.png
若危厉早朝旰食夕惕若厉(风俗通/韩棱下)
后汉马太后云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
张衡思玄赋夕惕若厉以省愆兮惧余身之未敕
说文骨部引易云夕惕若厉(夕部引易云/夕惕若夤)
后汉崔寔大赦赋朝乾乾于万几夕处敬而厉惕
荀爽曰脩辞谓终日乾乾立诚谓夕惕若厉(集/解)
三国志先主上言汉帝曰寤寐永叹夕惕若厉
选陆机让平原内史表俛首顿膝忧愧若厉
后汉马太后云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
张衡思玄赋夕惕若厉以省愆兮惧余身之未敕
说文骨部引易云夕惕若厉(夕部引易云/夕惕若夤)
后汉崔寔大赦赋朝乾乾于万几夕处敬而厉惕
荀爽曰脩辞谓终日乾乾立诚谓夕惕若厉(集/解)
三国志先主上言汉帝曰寤寐永叹夕惕若厉
选陆机让平原内史表俛首顿膝忧愧若厉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b 页 WYG0184-0822d.png
王弼云终日乾乾至于夕惕犹若厉也(注/疏)
虞翻曰夕惕若厉故不骄也 晨竞夕惕每恻于怀(宋袁/粲传)
晋惠帝永平元年诏曰战战兢兢夕惕若厉
周武帝诏文皇帝敬顺昊天忧劳庶政予小心弗克遵
行夕惕若厉 昧旦乾乾夕惕若厉(梁武帝净/业赋序)
陈宣帝大建六年诏曰一物乖方夕惕犹厉
晋传玄叩头虫赋无咎生于惕厉悔吝来亦有由
白居易贺雨表发于若厉之诚散作如膏之泽
虞翻曰夕惕若厉故不骄也 晨竞夕惕每恻于怀(宋袁/粲传)
晋惠帝永平元年诏曰战战兢兢夕惕若厉
周武帝诏文皇帝敬顺昊天忧劳庶政予小心弗克遵
行夕惕若厉 昧旦乾乾夕惕若厉(梁武帝净/业赋序)
陈宣帝大建六年诏曰一物乖方夕惕犹厉
晋传玄叩头虫赋无咎生于惕厉悔吝来亦有由
白居易贺雨表发于若厉之诚散作如膏之泽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a 页 WYG0184-0823a.png
旧唐文宗试刘贲贤良策任贤惕厉宵衣旰食
马骐讲乾夕惕若厉孝宗曰当读为若厉
按文言虽危无咎疏云心怀惕惧虽危不宁以其知
终知至故无咎则若厉为句亦自可通况淮南九师
去古未远则必有所受之者矣
其唯圣人乎
再称圣人者叹美用九之君能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
正故得大明终始万国咸宁乘六龙以御天也(集/解)
马骐讲乾夕惕若厉孝宗曰当读为若厉
按文言虽危无咎疏云心怀惕惧虽危不宁以其知
终知至故无咎则若厉为句亦自可通况淮南九师
去古未远则必有所受之者矣
其唯圣人乎
再称圣人者叹美用九之君能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
正故得大明终始万国咸宁乘六龙以御天也(集/解)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b 页 WYG0184-0823b.png
黄裳元吉
阴登于五柔居尊位若成昭之主周霍之臣也百官总
己专断万机虽情体信顺而貌近僭疑周公其犹病诸
言必忠信行必笃敬然后可以取信于神明无尤于四
海故曰黄裳元吉(干宝/易解)
伊川不满于宣仁故注易有云臣居尊位羿莽是也
犹可言也妇居尊位女娲武后是也非常之变不可
言也故有黄裳之戒其实用此寄意耳前辈亦尝言
阴登于五柔居尊位若成昭之主周霍之臣也百官总
己专断万机虽情体信顺而貌近僭疑周公其犹病诸
言必忠信行必笃敬然后可以取信于神明无尤于四
海故曰黄裳元吉(干宝/易解)
伊川不满于宣仁故注易有云臣居尊位羿莽是也
犹可言也妇居尊位女娲武后是也非常之变不可
言也故有黄裳之戒其实用此寄意耳前辈亦尝言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a 页 WYG0184-0823c.png
之矣然胡明仲读史管见论武后革命则特举此语
以言之盖不悟其本有所为也及毛伯玉著易传乃
大辟其非曰甚矣正叔之陋也臣子于君父皆阴也
羿莽是已何必专以女娲武氏当之必以妇人为阴
是儿童之见耳况女娲事不经见若武氏之变固未
甚于羿莽也而谓彼犹可言殆有胥吏舞文之态胡
明仲宗主程氏一至于此得无所见偶同耶抑私其
所主耶晦庵明知此语有为而发乃宛曲为之说曰
以言之盖不悟其本有所为也及毛伯玉著易传乃
大辟其非曰甚矣正叔之陋也臣子于君父皆阴也
羿莽是已何必专以女娲武氏当之必以妇人为阴
是儿童之见耳况女娲事不经见若武氏之变固未
甚于羿莽也而谓彼犹可言殆有胥吏舞文之态胡
明仲宗主程氏一至于此得无所见偶同耶抑私其
所主耶晦庵明知此语有为而发乃宛曲为之说曰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b 页 WYG0184-0823d.png
伊川举武氏女娲事看来要立议论教人可向别处
说此爻何曾有这义都是硬入这意可谓欲盖而弥
彰也(志雅堂/杂抄)
后得主而有常
阴主卑退若在事之后不为物先即得主也此阴之恒
理故云有常(注/疏)
程子以主利为一句朱子因之遂以文言后得主为
阙文然彖传后顺得常与后得主而有常意正一律
说此爻何曾有这义都是硬入这意可谓欲盖而弥
彰也(志雅堂/杂抄)
后得主而有常
阴主卑退若在事之后不为物先即得主也此阴之恒
理故云有常(注/疏)
程子以主利为一句朱子因之遂以文言后得主为
阙文然彖传后顺得常与后得主而有常意正一律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a 页 WYG0184-0824a.png
似未见其为阙文也(余读易/偶记)
以从禽也
即鹿无虞何以从禽也(蔡邕石经/郭京举正)
小贞大贞
汉书谷永传孟康注云膏者所以入润肌肤爵禄亦所
以养人也小贞臣也大贞君也遭屯难饥荒君当开仓
廪振百姓而反吝则凶臣吝啬则吉也
贞当如周礼训问周礼有祈永贞贞亦占之美辞又周
以从禽也
即鹿无虞何以从禽也(蔡邕石经/郭京举正)
小贞大贞
汉书谷永传孟康注云膏者所以入润肌肤爵禄亦所
以养人也小贞臣也大贞君也遭屯难饥荒君当开仓
廪振百姓而反吝则凶臣吝啬则吉也
贞当如周礼训问周礼有祈永贞贞亦占之美辞又周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b 页 WYG0184-0824b.png
礼天府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美恶郑司农云贞问也
易曰师贞丈人吉问于丈人国语曰贞于阳卜康成曰
问事之正曰贞礼中又有所谓大贞谓卜迁国立君也
(读易/偶记)
丈人
崔憬曰子夏传作大人并王者之师也按彖云师众贞
正也云云王矣老子曰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则
知夫为王者必大人也岂以丈人而为王哉
易曰师贞丈人吉问于丈人国语曰贞于阳卜康成曰
问事之正曰贞礼中又有所谓大贞谓卜迁国立君也
(读易/偶记)
丈人
崔憬曰子夏传作大人并王者之师也按彖云师众贞
正也云云王矣老子曰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则
知夫为王者必大人也岂以丈人而为王哉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a 页 WYG0184-0824c.png
师或舆尸
二刚也三柔居上是兼其领故曰舆尸若无君上之命
则免矣故曰或也(干/宝)
舆众也尸主也(王介/甫)舆师若作师徒挠败凶莫甚焉何
必言艰贞亦凶(西蜀/周氏)
诸家皆谓师不可以众主晦庵独本古注以为兵败舆
尸而归按六三师或舆尸犹可言兵败若六五弟子舆
尸言兵败于文义未恊(黄氏/日抄)
二刚也三柔居上是兼其领故曰舆尸若无君上之命
则免矣故曰或也(干/宝)
舆众也尸主也(王介/甫)舆师若作师徒挠败凶莫甚焉何
必言艰贞亦凶(西蜀/周氏)
诸家皆谓师不可以众主晦庵独本古注以为兵败舆
尸而归按六三师或舆尸犹可言兵败若六五弟子舆
尸言兵败于文义未恊(黄氏/日抄)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b 页 WYG0184-0824d.png
有孚盈缶
鲁恭疏云易曰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言甘雨满我之
缶诚来有他而吉也注比卦坤下坎上坤为土缶之象
也坎为水雨之象也坎在坤上故曰甘雨满我之缶有
诚信则他人来附而吉也(后汉/书)
显比
王因天下显习兵于蒐狩焉驱禽而射之三则已发军
礼也失前禽者谓禽在前来者不逆而射之傍去又不
鲁恭疏云易曰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言甘雨满我之
缶诚来有他而吉也注比卦坤下坎上坤为土缶之象
也坎为水雨之象也坎在坤上故曰甘雨满我之缶有
诚信则他人来附而吉也(后汉/书)
显比
王因天下显习兵于蒐狩焉驱禽而射之三则已发军
礼也失前禽者谓禽在前来者不逆而射之傍去又不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a 页 WYG0184-0825a.png
射惟背去者射之不中亦已是皆所以失之用兵之法
亦如之降者不杀奔者不禁背敌不杀以仁恩养威之
道(康/成)失前禽舍逆取顺也(周易/举正)
系于苞桑
九五系于苞桑犹纣囚文王羑里之狱四臣献珍异之
物而终免于难系于苞桑之谓也(康/成)
韦谀冉闵时为光禄大夫时闵拜其子胤为大单于而
以降胡一千处之麾下谀谏曰或有刺客变起悔之何
亦如之降者不杀奔者不禁背敌不杀以仁恩养威之
道(康/成)失前禽舍逆取顺也(周易/举正)
系于苞桑
九五系于苞桑犹纣囚文王羑里之狱四臣献珍异之
物而终免于难系于苞桑之谓也(康/成)
韦谀冉闵时为光禄大夫时闵拜其子胤为大单于而
以降胡一千处之麾下谀谏曰或有刺客变起悔之何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b 页 WYG0184-0825b.png
及愿深思圣王苞桑之诫也(晋儒/林传)
陆宣公收河中后请罢兵状云海内大摇物情几去天
命莫保于寸晷王威不出于一城邦国之杌𣕕艰屯绵
绵联联若苞桑赘旒幸而不殊者屡矣
噬乾胏得金矢
四体离阴卦骨之象骨在乾肉脯之象金矢所以获野
禽故食之反得金矢君子于味必思其毒于利必备其
难(王肃/注)
陆宣公收河中后请罢兵状云海内大摇物情几去天
命莫保于寸晷王威不出于一城邦国之杌𣕕艰屯绵
绵联联若苞桑赘旒幸而不殊者屡矣
噬乾胏得金矢
四体离阴卦骨之象骨在乾肉脯之象金矢所以获野
禽故食之反得金矢君子于味必思其毒于利必备其
难(王肃/注)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9a 页 WYG0184-0825c.png
贲于丘园
荀爽曰艮山震林失其正位在山林之间贲饰丘陵
以为园圃隐士之象也五为王位体中履和勤贤之
主尊道之君也故六五曰贲于丘园束帛戋戋有终
吉君臣失正故吝能以中和饰上成功故终吉而有
喜也
王肃云失位无应陋处丘园盖蒙闇之人道德弥明必
有束帛之聘也戋戋委积之貌
荀爽曰艮山震林失其正位在山林之间贲饰丘陵
以为园圃隐士之象也五为王位体中履和勤贤之
主尊道之君也故六五曰贲于丘园束帛戋戋有终
吉君臣失正故吝能以中和饰上成功故终吉而有
喜也
王肃云失位无应陋处丘园盖蒙闇之人道德弥明必
有束帛之聘也戋戋委积之貌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9b 页 WYG0184-0825d.png
东京赋聘丘园之耿洁旅束帛之戋戋
无妄
六十四卦象皆释卦名天下雷行物与当读以释无妄
之义故张清子集注与字即应字天雷而物应故先王
对时而育物皆无妄也(经书/补注)
过涉灭顶
赵温与李漼书云于易一为过再为涉三而弗改灭其
顶凶(后赵/典传)
无妄
六十四卦象皆释卦名天下雷行物与当读以释无妄
之义故张清子集注与字即应字天雷而物应故先王
对时而育物皆无妄也(经书/补注)
过涉灭顶
赵温与李漼书云于易一为过再为涉三而弗改灭其
顶凶(后赵/典传)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0a 页 WYG0184-0826a.png
樽酒簋贰
处重险而履正以柔居柔履得其位以承于五五亦得
位刚柔各得其所不相犯位皆无馀应以相承比明信
显著不存华饰处坎以斯虽复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
缶之器纳此至约自进于牖乃可羞之于王公荐之于
宗庙故终无咎也(王辅/嗣)
正用一樽之酒贰以一簋之食盛之瓦缶质而约也物
薄诚至纳之自明故无咎约者六四之诚牖者九五之
处重险而履正以柔居柔履得其位以承于五五亦得
位刚柔各得其所不相犯位皆无馀应以相承比明信
显著不存华饰处坎以斯虽复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
缶之器纳此至约自进于牖乃可羞之于王公荐之于
宗庙故终无咎也(王辅/嗣)
正用一樽之酒贰以一簋之食盛之瓦缶质而约也物
薄诚至纳之自明故无咎约者六四之诚牖者九五之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0b 页 WYG0184-0826b.png
明也(补/注)
六四上承九五又互体在震上又辰在丑丑上值斗可
以斟之象斗上有建星建星之形似簋贰副也建星上
有井井星之形又如缶天子大臣以王命出会诸侯主
国尊于簋副缶设玄酒而用缶也(康/成)
胡一桂曰自二至五似离虚明有窗牖之象
酒饮养阳簋食养阴刚柔际也然象以释爻辞爻象同
辞岂得皆错(补/注)
六四上承九五又互体在震上又辰在丑丑上值斗可
以斟之象斗上有建星建星之形似簋贰副也建星上
有井井星之形又如缶天子大臣以王命出会诸侯主
国尊于簋副缶设玄酒而用缶也(康/成)
胡一桂曰自二至五似离虚明有窗牖之象
酒饮养阳簋食养阴刚柔际也然象以释爻辞爻象同
辞岂得皆错(补/注)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1a 页 WYG0184-0826c.png
黄离
离南方之卦离为火土托位焉土色黄火之子喻子有
明德能附丽于父之道文王之子发旦是也(康成/易)
离九三
鼓缶而歌当衰而乐也大耋之嗟当衰而哀也盛衰之
道天之常也君子之心顺其常而已不乐则哀皆伪其
动心而失其常者故凶(蔡伯/静)
初登于天
离南方之卦离为火土托位焉土色黄火之子喻子有
明德能附丽于父之道文王之子发旦是也(康成/易)
离九三
鼓缶而歌当衰而乐也大耋之嗟当衰而哀也盛衰之
道天之常也君子之心顺其常而已不乐则哀皆伪其
动心而失其常者故凶(蔡伯/静)
初登于天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1b 页 WYG0184-0826d.png
应劭曰明夷者明伤也初登于天者初为天子言以善
闻于天也后入于地者伤贤害仁佞恶在朝必以恶终
入于地也(杜邺/传注)
文举引易曰小人处盛位虽高必崩不盈其道不恒其
德而能以善终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盐铁/论)
汤武革命
贾逵历论云易金火相革之卦象曰君子以治历明时
闻于天也后入于地者伤贤害仁佞恶在朝必以恶终
入于地也(杜邺/传注)
文举引易曰小人处盛位虽高必崩不盈其道不恒其
德而能以善终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盐铁/论)
汤武革命
贾逵历论云易金火相革之卦象曰君子以治历明时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2a 页 WYG0184-0827a.png
又曰汤武革云云应乎人言圣人必历象日月星辰明
数不可贯数千岁其间必改更先距求度数取合日月
星辰所在而已(后汉律/历志)
昔者圣人之作历也阴阳有分寒暑有节若夫祐术开
业淳耀天光重黎其上也承圣帝之命若昊天典历象
三辰以授民事立闰定时以成岁功羲和其隆也取象
金火革命创制治历明时应天顺民汤武其盛也(同/上)帝
舜叶时月正日汤武革命治历明时言承平者叶之承
数不可贯数千岁其间必改更先距求度数取合日月
星辰所在而已(后汉律/历志)
昔者圣人之作历也阴阳有分寒暑有节若夫祐术开
业淳耀天光重黎其上也承圣帝之命若昊天典历象
三辰以授民事立闰定时以成岁功羲和其隆也取象
金火革命创制治历明时应天顺民汤武其盛也(同/上)帝
舜叶时月正日汤武革命治历明时言承平者叶之承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2b 页 WYG0184-0827b.png
乱者革之(月令/章句)
何承天新法表曰虞书著钦若之典周易明治历之训
言当顺天以求合非为合以验天也(宋书/历志)
彖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魏晋而降凡禅代者
必据以为说按辕固与黄生争论汤武于景帝前但评
受命之是非不引易为證象曰君子以治历明时其意
了不相涉洪偃云按唐一行大衍历日度议曰颛帝历
上元甲寅辰初合朔立春七曜皆直艮维之首汤作殷
何承天新法表曰虞书著钦若之典周易明治历之训
言当顺天以求合非为合以验天也(宋书/历志)
彖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魏晋而降凡禅代者
必据以为说按辕固与黄生争论汤武于景帝前但评
受命之是非不引易为證象曰君子以治历明时其意
了不相涉洪偃云按唐一行大衍历日度议曰颛帝历
上元甲寅辰初合朔立春七曜皆直艮维之首汤作殷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3a 页 WYG0184-0827c.png
历更以十一月合朔冬至为上元周人因之此谓治历
也至于三统之建夏以寅为岁首得人统殷以丑为得
地统周武王改从子为得天统此谓明时也刘歆作三统
历及谱以说春秋云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汤武革云云
应乎人又曰治历明时所以和人道也又引逸书曰先
其算命师古曰言王者统业先立算数以命百事也推
此而言所云革命盖谓是耳非论其取天下也况大衍
之用四十有九一行以之起历而革卦之序在易正当
也至于三统之建夏以寅为岁首得人统殷以丑为得
地统周武王改从子为得天统此谓明时也刘歆作三统
历及谱以说春秋云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汤武革云云
应乎人又曰治历明时所以和人道也又引逸书曰先
其算命师古曰言王者统业先立算数以命百事也推
此而言所云革命盖谓是耳非论其取天下也况大衍
之用四十有九一行以之起历而革卦之序在易正当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3b 页 WYG0184-0827d.png
四十九然则专为历明甚且上云天地革而四时成尤
极显白然诸儒赞易皆不及此王弼亦无一言(容斋/四笔)
田氏曰自乾至革其卦凡四十有九大衍之用也分而
象两天地革矣揲之以四四时成矣是以至革则治历
后世以大衍为历者岂非得是欤(玉/海)
林之奇曰夏以建寅为正汤革之始以建丑为正是革
正为用商正也革正之事古未尝有盖始于汤而武王
因之遂以建子为正故易曰汤武革命云云
极显白然诸儒赞易皆不及此王弼亦无一言(容斋/四笔)
田氏曰自乾至革其卦凡四十有九大衍之用也分而
象两天地革矣揲之以四四时成矣是以至革则治历
后世以大衍为历者岂非得是欤(玉/海)
林之奇曰夏以建寅为正汤革之始以建丑为正是革
正为用商正也革正之事古未尝有盖始于汤而武王
因之遂以建子为正故易曰汤武革命云云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4a 页 WYG0184-0828a.png
冯衍显志赋曰禹承平而革命注舜禅位于禹禹承尧
舜之后而改制度禅子故曰承平革命也
魏高堂隆议曰帝王之兴受禅之与干戈皆改正朔所
以明天道定民心也易曰革元亨利贞有孚改命吉汤
武革命应乎天顺乎人其义曰水火更用事犹王者必
改正朔易服色也是以舜禹虽继平受禅犹制礼乐改
正朔以应天顺民(宋礼/志)
上九鸟焚其巢
舜之后而改制度禅子故曰承平革命也
魏高堂隆议曰帝王之兴受禅之与干戈皆改正朔所
以明天道定民心也易曰革元亨利贞有孚改命吉汤
武革命应乎天顺乎人其义曰水火更用事犹王者必
改正朔易服色也是以舜禹虽继平受禅犹制礼乐改
正朔以应天顺民(宋礼/志)
上九鸟焚其巢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4b 页 WYG0184-0828b.png
易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言王者
处民上如鸟之处巢也不顾恤百姓百姓畔而去之若
鸟之自焚也虽先快意说笑其后必号而无及也百姓
丧其君若牛亡其毛也故称凶(汉成帝报/许后书)
易简之善配至德
荀爽曰乾德至健坤德至顺乾坤易简相配于天地故
易简之善配至德
伊川云乾坤易简之功乃至善之德
处民上如鸟之处巢也不顾恤百姓百姓畔而去之若
鸟之自焚也虽先快意说笑其后必号而无及也百姓
丧其君若牛亡其毛也故称凶(汉成帝报/许后书)
易简之善配至德
荀爽曰乾德至健坤德至顺乾坤易简相配于天地故
易简之善配至德
伊川云乾坤易简之功乃至善之德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5a 页 WYG0184-0828c.png
天一地二
此简本在第十章之首程子曰宜在此今从之
天数五
此简本在大衍之后今按宜在此
晦庵移天一地二五句加大衍前至神之所为为一
章蔡节齐亦移天一地二为章首于理甚顺(日/抄)
易曰天一地二云地十天数五云行鬼神也(汉律/历志)
卫元嵩元包云天一云云鬼神矣(运蕃/篇)
此简本在第十章之首程子曰宜在此今从之
天数五
此简本在大衍之后今按宜在此
晦庵移天一地二五句加大衍前至神之所为为一
章蔡节齐亦移天一地二为章首于理甚顺(日/抄)
易曰天一地二云地十天数五云行鬼神也(汉律/历志)
卫元嵩元包云天一云云鬼神矣(运蕃/篇)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5b 页 WYG0184-0828d.png
按律历志已如此位置而元包因之非独程朱也诸
公云云岂班志不足据耶
引伸触类
虞翻曰引谓伏羲引伸三才兼而雨之以六画触动也
谓六画以成六十四卦也
袁子正论云伏羲画八卦触类而长六十四卦
易系曰引伸触类曰乾为天为君离为日坎为水为云
为雨是触类而长之义也(北堂/书抄)
公云云岂班志不足据耶
引伸触类
虞翻曰引谓伏羲引伸三才兼而雨之以六画触动也
谓六画以成六十四卦也
袁子正论云伏羲画八卦触类而长六十四卦
易系曰引伸触类曰乾为天为君离为日坎为水为云
为雨是触类而长之义也(北堂/书抄)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6a 页 WYG0184-0829a.png
本义云凡四千九十六卦乃焦延寿易林变卦之法
似与说卦六位成章不合
知变化之道
程传曰此节合与上文相连不合在下
虞翻云孔子叹易曰知变化云为乎以美大衍四象之
作而荀谞(爽别/名)上为篇首尤可怪笑(吴志/别传)
易逆数也 作易以逆睹来事以前民用(韩康/伯注)
数往者顺谓数已往之事则顺而易知也知来者逆谓
似与说卦六位成章不合
知变化之道
程传曰此节合与上文相连不合在下
虞翻云孔子叹易曰知变化云为乎以美大衍四象之
作而荀谞(爽别/名)上为篇首尤可怪笑(吴志/别传)
易逆数也 作易以逆睹来事以前民用(韩康/伯注)
数往者顺谓数已往之事则顺而易知也知来者逆谓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6b 页 WYG0184-0829b.png
预度未来之事则逆而难知也易之道无他其于未来
之事可逆睹而前知也故曰易逆数也(学易/记)
易言藏往知来彰往察来则方来已往之事易皆有以
知之然往者已过而易知来者未形而难见易之占筮
为知来设故曰易逆数也正如所谓占事知来所谓遂
知来物所谓前民用皆逆数之谓也(丘/氏)
先天后天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伊川易传专主于辞邵康节得陈
之事可逆睹而前知也故曰易逆数也(学易/记)
易言藏往知来彰往察来则方来已往之事易皆有以
知之然往者已过而易知来者未形而难见易之占筮
为知来设故曰易逆数也正如所谓占事知来所谓遂
知来物所谓前民用皆逆数之谓也(丘/氏)
先天后天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伊川易传专主于辞邵康节得陈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7a 页 WYG0184-0829c.png
抟数学于李挺之乃别求易于辞之外谓今之易后天
之易也而有先天之易焉用以推占事物无不可以前
知自是二说并兴莫能相一言理学者宗伊川言数学
者宗康节至朱子作易本义启蒙乃兼二说穷极古始
谓易本为卜筮而作康节先天图得作易之原伊川言
理甚备于象数犹有阙学者遂翕然向往之揣摩图象
日演日高以先天为先后天为次而易经之上晚添祖
父矣夫康节所谓先天之说则易之书本无有也虽据
之易也而有先天之易焉用以推占事物无不可以前
知自是二说并兴莫能相一言理学者宗伊川言数学
者宗康节至朱子作易本义启蒙乃兼二说穷极古始
谓易本为卜筮而作康节先天图得作易之原伊川言
理甚备于象数犹有阙学者遂翕然向往之揣摩图象
日演日高以先天为先后天为次而易经之上晚添祖
父矣夫康节所谓先天之说则易之书本无有也虽据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7b 页 WYG0184-0829d.png
其援易为證者凡二章亦未见其确然有合者也其一
章援易有太极云云四象生入卦曰此先天之卦画于
是尽改易中伏羲始作八卦之说与文王演易重为六
十四卦之说而以六十四卦皆为伏羲先天之卦画其
法自一画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
二三十二而六十四然生两生四生八易有之矣生十
六生三十二易此章有之否耶其一章援易言天地定
位云云水火不相射曰先天之卦位也于是尽变易中
章援易有太极云云四象生入卦曰此先天之卦画于
是尽改易中伏羲始作八卦之说与文王演易重为六
十四卦之说而以六十四卦皆为伏羲先天之卦画其
法自一画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
二三十二而六十四然生两生四生八易有之矣生十
六生三十二易此章有之否耶其一章援易言天地定
位云云水火不相射曰先天之卦位也于是尽变易中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8a 页 WYG0184-0830a.png
离南坎北之说与凡震东方卦兑西方卦之说而以乾
南坤北为伏羲先天之卦位其说以离为东以坎为西
以兑巽为东南西南以震艮为东北西北然天地定位
安知非指天位乎上地位乎下而言南方炎为火北方
寒为水亦未见离与坎之果属东与西而可移离坎之
位以位乾坤也易之此章果有此位置之意否耶且易
之此二章果谁为之也谓出于孔子孔子无先天图盖
方士托易为之如参同契援易作书云尔文周孔子卦
南坤北为伏羲先天之卦位其说以离为东以坎为西
以兑巽为东南西南以震艮为东北西北然天地定位
安知非指天位乎上地位乎下而言南方炎为火北方
寒为水亦未见离与坎之果属东与西而可移离坎之
位以位乾坤也易之此章果有此位置之意否耶且易
之此二章果谁为之也谓出于孔子孔子无先天图盖
方士托易为之如参同契援易作书云尔文周孔子卦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8b 页 WYG0184-0830b.png
爻彖象无是义也夫羲皇尧舜三代几万年矣而图之
说不见于经春秋至汉唐几千年矣而图之说不见于
传何至陈抟而始传之耶邵子云天地定位章伏羲八
卦之位帝出乎震章其卦位文王所定夫上下经文秦
火固未亡也曾何言及于图分羲与文耶盖孔子随事
理以发明卦蕴如此故以岁时物理生成之序衍卦义
也则曰出齐见役说战劳成以法象对待而发明卦之
义理性情也则云天地山泽雷风水火此气化物理之
说不见于经春秋至汉唐几千年矣而图之说不见于
传何至陈抟而始传之耶邵子云天地定位章伏羲八
卦之位帝出乎震章其卦位文王所定夫上下经文秦
火固未亡也曾何言及于图分羲与文耶盖孔子随事
理以发明卦蕴如此故以岁时物理生成之序衍卦义
也则曰出齐见役说战劳成以法象对待而发明卦之
义理性情也则云天地山泽雷风水火此气化物理之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9a 页 WYG0184-0830c.png
必然者何主于文何主于羲耶且神妙万物章先以雷
风火泽水坎为次复以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
气而言以为羲又涉于文以为文复涉于羲岂不自相
杂乱矛盾乎至此则先天后天之说不通矣注云此章
所推卦位之说多未详者亦自不能为辞也(王浚/川集)
伏羲之作易也造端于阴阳二画而已故曰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后自然之序有
非人力强为排比者若曰因河图之数以作易是不从
风火泽水坎为次复以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
气而言以为羲又涉于文以为文复涉于羲岂不自相
杂乱矛盾乎至此则先天后天之说不通矣注云此章
所推卦位之说多未详者亦自不能为辞也(王浚/川集)
伏羲之作易也造端于阴阳二画而已故曰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后自然之序有
非人力强为排比者若曰因河图之数以作易是不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19b 页 WYG0184-0830d.png
太极以为易缘图之对偶而然矣岂不于易有太极之
论相戾乎(同/上)
朱震字子发经学深醇有汉上易解云陈抟以先天图
传种放放传穆脩脩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
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穆脩
以太极图传周惇颐惇颐传程颢程颐其论图书授受
源委如此盖莫知其所自云(宋/史)
穆脩之易受之种放放受之陈抟源流最远其图书象
论相戾乎(同/上)
朱震字子发经学深醇有汉上易解云陈抟以先天图
传种放放传穆脩脩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
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穆脩
以太极图传周惇颐惇颐传程颢程颐其论图书授受
源委如此盖莫知其所自云(宋/史)
穆脩之易受之种放放受之陈抟源流最远其图书象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0a 页 WYG0184-0831a.png
数变通之妙秦汉以来鲜有知者北海李之才初为卫
州获加主簿权共城令闻邵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
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
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象
此宋道学儒林传所载也陆子静与朱子书亦云朱
子发谓周子之传出于希夷其必有考故知先天后
天东发之说有据而羲文卦之位序图之圆横要皆
易外之添足者矣
州获加主簿权共城令闻邵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
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
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象
此宋道学儒林传所载也陆子静与朱子书亦云朱
子发谓周子之传出于希夷其必有考故知先天后
天东发之说有据而羲文卦之位序图之圆横要皆
易外之添足者矣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0b 页 WYG0184-0831b.png
河图洛书
谶出河图洛书但有朕兆而不可知后人复妄加依
托称是孔丘误之甚也(桓谭/新论)
易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五行志刘歆以
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
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先达共为此说龟负
洛书经无其事中候及诸纬多说黄帝尧舜禹汤文武
受图书之事皆云龙负图龟负书纬候之书通人谓起
谶出河图洛书但有朕兆而不可知后人复妄加依
托称是孔丘误之甚也(桓谭/新论)
易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五行志刘歆以
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
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先达共为此说龟负
洛书经无其事中候及诸纬多说黄帝尧舜禹汤文武
受图书之事皆云龙负图龟负书纬候之书通人谓起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1a 页 WYG0184-0831c.png
于哀平(孔颖达尚/书正义)
易系辞云大易之始河出龙图洛出龟书(扬雄覈/灵赋)
盖河洛写天意符谶述圣心昭晰著明与天谈也故易
曰河出云则之孙将军子当为魏将军著在图谶犹光
武受命李氏为辅并见符纬也(魏文/册)
邓艾报后主书曰自古圣帝爰逮汉魏受命而王者莫
不在乎中土河出图云云则之以兴洪业(蜀/记) 龙图出
而皇道明龟书见而帝德昶斯实冥中之书契也(魏李/彪表)
易系辞云大易之始河出龙图洛出龟书(扬雄覈/灵赋)
盖河洛写天意符谶述圣心昭晰著明与天谈也故易
曰河出云则之孙将军子当为魏将军著在图谶犹光
武受命李氏为辅并见符纬也(魏文/册)
邓艾报后主书曰自古圣帝爰逮汉魏受命而王者莫
不在乎中土河出图云云则之以兴洪业(蜀/记) 龙图出
而皇道明龟书见而帝德昶斯实冥中之书契也(魏李/彪表)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1b 页 WYG0184-0831d.png
欧阳脩曰夫河图之出也谓八卦之文已具乎则伏羲
受之而已复何所为也其曰仰观俯察远求近取于是
始作八卦则所谓河图者何所与于其间哉若曰已授
河图又须有为而立卦则观于天地鸟兽取于人物者
皆备言之矣而独遗其本始所授于天者不曰取法于
河图此岂近于人情乎(童子/问)
禹治洪水彝伦攸叙箕子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亦谓
禹能顺水之性不失高下之宜盖天锡以知九畴之叙
受之而已复何所为也其曰仰观俯察远求近取于是
始作八卦则所谓河图者何所与于其间哉若曰已授
河图又须有为而立卦则观于天地鸟兽取于人物者
皆备言之矣而独遗其本始所授于天者不曰取法于
河图此岂近于人情乎(童子/问)
禹治洪水彝伦攸叙箕子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亦谓
禹能顺水之性不失高下之宜盖天锡以知九畴之叙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2a 页 WYG0184-0832a.png
故无逆水之失汉儒不审乃拘于洛书龟背本文多少
之数岂知天文者况太古文籍未生天果以龟文示人
亦未必有所谓二十七字三十八字之详也又按易系
只言河出图洛出书即无龟龙之说汉世纬书起始曰
龙负图龟负书殆汉儒增也(兰丛/识遗)
易大传曰河出云云则之汉儒曰羲受河图画八卦禹
锡洛书陈九畴矣夫孔子赞易原庖羲氏始画八卦备
矣无一言及河图是非因图画卦也洪大也范法也畴
之数岂知天文者况太古文籍未生天果以龟文示人
亦未必有所谓二十七字三十八字之详也又按易系
只言河出图洛出书即无龟龙之说汉世纬书起始曰
龙负图龟负书殆汉儒增也(兰丛/识遗)
易大传曰河出云云则之汉儒曰羲受河图画八卦禹
锡洛书陈九畴矣夫孔子赞易原庖羲氏始画八卦备
矣无一言及河图是非因图画卦也洪大也范法也畴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2b 页 WYG0184-0832b.png
类也治天下大法有九类犹言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也天锡者天纵也言天笃生圣人其思若启行若翼之
也箕子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仲虺曰天乃锡王勇智
一也今曰天锡禹洛书矣则汤之勇智天何锡焉(鲁邦/彦朝)
(选就/正录)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诗鲁/颂)
易云河出云云则之象数之说昉于此矣然易言河出
图而不明言图之故也言洛书而不明言书之故也列
言图书而不言其象之奇偶也数之多寡也曰圣人则
也天锡者天纵也言天笃生圣人其思若启行若翼之
也箕子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仲虺曰天乃锡王勇智
一也今曰天锡禹洛书矣则汤之勇智天何锡焉(鲁邦/彦朝)
(选就/正录)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诗鲁/颂)
易云河出云云则之象数之说昉于此矣然易言河出
图而不明言图之故也言洛书而不明言书之故也列
言图书而不言其象之奇偶也数之多寡也曰圣人则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3a 页 WYG0184-0832c.png
之而不言其因图以画卦因书以立范也盖其说始于
汉儒之附会失在于过求圣人之道而不稽其实成于
宋儒之因袭失在于重违汉儒之议而喜于附圣人也
(丁未/会录)
本义云四者作易之由也然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孔
子有已矣之叹可谓已其赞易正乐之功耶
河出云则之孔安国云河图八卦洛书九畴马融王肃
元信等并云得河图而作易礼含文嘉曰伏羲则龟书
汉儒之附会失在于过求圣人之道而不稽其实成于
宋儒之因袭失在于重违汉儒之议而喜于附圣人也
(丁未/会录)
本义云四者作易之由也然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孔
子有已矣之叹可谓已其赞易正乐之功耶
河出云则之孔安国云河图八卦洛书九畴马融王肃
元信等并云得河图而作易礼含文嘉曰伏羲则龟书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3b 页 WYG0184-0832d.png
乃作八卦并乘流而逝不探其源搆虚传实滋误后生
去圣久矣众言不一正史之书不经宣尼笔削则未可
全是况儒者臆说耶按左传庖牺氏有龙瑞以龙纪官
非得八卦八卦若先列于河图又文王等重之则伏羲
何功于易也又夫子不言因图而画卦自黄帝尧舜及
周公摄政时皆得图书河以通乾出天包洛以流坤吐
地符是知有圣人膺运则河洛出图书何必八卦九畴
九畴者天始锡禹而黄帝己获洛书易曰天生蓍龟圣
去圣久矣众言不一正史之书不经宣尼笔削则未可
全是况儒者臆说耶按左传庖牺氏有龙瑞以龙纪官
非得八卦八卦若先列于河图又文王等重之则伏羲
何功于易也又夫子不言因图而画卦自黄帝尧舜及
周公摄政时皆得图书河以通乾出天包洛以流坤吐
地符是知有圣人膺运则河洛出图书何必八卦九畴
九畴者天始锡禹而黄帝己获洛书易曰天生蓍龟圣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4a 页 WYG0184-0833a.png
人则之然则伏羲岂则蓍龟而作易言圣人者通谓后
世易经三古不独指伏羲也夫蓍龟者或悔吝有忧虞
之象或失得有吉凶之徵或否泰有险易之辞或刚柔
有变通之理若洛书者或天地彝伦之法或帝王兴亡
之数或山川品物之制或治化合神之符故圣人则之
而已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是也(张怀/瓘书)
(断/)
葵丘之会天子致胙桓公曰昔三代受命者其异于此
世易经三古不独指伏羲也夫蓍龟者或悔吝有忧虞
之象或失得有吉凶之徵或否泰有险易之辞或刚柔
有变通之理若洛书者或天地彝伦之法或帝王兴亡
之数或山川品物之制或治化合神之符故圣人则之
而已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是也(张怀/瓘书)
(断/)
葵丘之会天子致胙桓公曰昔三代受命者其异于此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4b 页 WYG0184-0833b.png
乎管仲曰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
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虽曰受命无乃失诸乎(管/子)
朱子易图有伏羲八卦图文王八卦图伏羲图乾与坤
对艮与兑对震与巽对离与坎对文王图则乾位西北
坤位西南巽东南而艮东北坎离震兑各居四方其说
本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曰此说伏羲易也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
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又曰震东方也
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虽曰受命无乃失诸乎(管/子)
朱子易图有伏羲八卦图文王八卦图伏羲图乾与坤
对艮与兑对震与巽对离与坎对文王图则乾位西北
坤位西南巽东南而艮东北坎离震兑各居四方其说
本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曰此说伏羲易也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
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又曰震东方也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5a 页 WYG0184-0833c.png
巽东南也离者明也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兑正秋
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艮东北之
卦也此说周易也夫八卦自是有定位非圣人所与岂
有羲文之异如以说卦天地定位为乾与坤对山泽通
气为艮与兑对雷风相薄为震与巽对水火不相射为
离与坎对遂别之为伏羲卦图则杂卦所谓乾刚坤柔
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亦是卦卦相对当又为
孔子卦图乎(扪虱/新话)
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艮东北之
卦也此说周易也夫八卦自是有定位非圣人所与岂
有羲文之异如以说卦天地定位为乾与坤对山泽通
气为艮与兑对雷风相薄为震与巽对水火不相射为
离与坎对遂别之为伏羲卦图则杂卦所谓乾刚坤柔
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亦是卦卦相对当又为
孔子卦图乎(扪虱/新话)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5b 页 WYG0184-0833d.png
昔者箕子为周武王陈禹所有洪范之书条其事为九
类别其说为九章谓之九畴考其说初不相附属而刘
向为五行传乃取其五事皇极庶徵附于五行以为八
事皆属五行欤则至于八政五纪三德稽疑福极之类
又不能附至俾洪范之书失其伦理有以见所谓旁引
曲取而迁就其说也(唐五/行志)
朱子主卜筮所尚不同惟以牵合故本义则依违释解而
易说则屡致异辞其答吕伯恭云后人但见孔子所说
类别其说为九章谓之九畴考其说初不相附属而刘
向为五行传乃取其五事皇极庶徵附于五行以为八
事皆属五行欤则至于八政五纪三德稽疑福极之类
又不能附至俾洪范之书失其伦理有以见所谓旁引
曲取而迁就其说也(唐五/行志)
朱子主卜筮所尚不同惟以牵合故本义则依违释解而
易说则屡致异辞其答吕伯恭云后人但见孔子所说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6a 页 WYG0184-0834a.png
义理不复推本文周本意因鄙卜筮以为不足言其所
言易遂远于日用之实类皆牵合委曲偏主一事无复
包含该贯若但如此则圣人当时自可别作一书明言
义理何用假说卦象为此艰深隐晦之辞乎又黄子显
录云孔子之易非文王之易文王之易非伏羲之易学
者且依古易次第先读本文则见本旨无非欲人主占
而不主理耳鸣呼圣人之道如天覆物也孔子说义理
岂有委曲而不该贯者哉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孔子之
言易遂远于日用之实类皆牵合委曲偏主一事无复
包含该贯若但如此则圣人当时自可别作一书明言
义理何用假说卦象为此艰深隐晦之辞乎又黄子显
录云孔子之易非文王之易文王之易非伏羲之易学
者且依古易次第先读本文则见本旨无非欲人主占
而不主理耳鸣呼圣人之道如天覆物也孔子说义理
岂有委曲而不该贯者哉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孔子之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6b 页 WYG0184-0834b.png
易与羲文之易岂有不同而可二三者哉顾惟孔子明
义理则卜筮在其中矣朱子专主卜筮岂足以尽易之
道哉(上稍增语/录正文)
论语小道可观注谓医卜之属则卜又何物耶
自伏羲而文王周公虽自略而详所谓占筮之用则一
(叶贺/孙录)至于文言之类却又就上面发明道理非是圣人
本意(潘时/举录)
熹解一部易只是作卜筮之书今人说得来太精了更
义理则卜筮在其中矣朱子专主卜筮岂足以尽易之
道哉(上稍增语/录正文)
论语小道可观注谓医卜之属则卜又何物耶
自伏羲而文王周公虽自略而详所谓占筮之用则一
(叶贺/孙录)至于文言之类却又就上面发明道理非是圣人
本意(潘时/举录)
熹解一部易只是作卜筮之书今人说得来太精了更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7a 页 WYG0184-0834c.png
入粗不得如熹说虽粗却入得精精义皆在其中若晓
得熹说则晓得羲文之易本是如此有许多道理在方
不失易之本意今未晓得圣人作易之本意便先说道
理纵说得好只是与易不相干圣人分明说圣人设卦
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几多分晓熹所以说易只是卜
筮此类可见(沈僩/录)
夫以明吉凶谓主卜筮矣不曰弥纶天地顺性命而
类万物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乎独举一隅又不与
得熹说则晓得羲文之易本是如此有许多道理在方
不失易之本意今未晓得圣人作易之本意便先说道
理纵说得好只是与易不相干圣人分明说圣人设卦
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几多分晓熹所以说易只是卜
筮此类可见(沈僩/录)
夫以明吉凶谓主卜筮矣不曰弥纶天地顺性命而
类万物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乎独举一隅又不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7b 页 WYG0184-0834d.png
他日所疑小道不足以尽易者相戾耶
论语注云圣人所以知来盖如此非若后世谶纬术数
之学又辟邵子先知云吾之所知者惠迪吉从逆凶谦
受益满招损若是明日晴后日雨又安能知耶由是推
之朱子真信卜筮耶(荷亭/辨论)
黄子显录云语孟说极详易说大略此譬如笼烛添一
条骨则障了一路明若尽去其障使之统体光明乃更
好盖着不得详说也夫烛之加笼所以蔽风非以助明
论语注云圣人所以知来盖如此非若后世谶纬术数
之学又辟邵子先知云吾之所知者惠迪吉从逆凶谦
受益满招损若是明日晴后日雨又安能知耶由是推
之朱子真信卜筮耶(荷亭/辨论)
黄子显录云语孟说极详易说大略此譬如笼烛添一
条骨则障了一路明若尽去其障使之统体光明乃更
好盖着不得详说也夫烛之加笼所以蔽风非以助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8a 页 WYG0184-0835a.png
经之加注正以助明譬如灯台添油非若烛笼添骨也
若夫枝说障道其烛笼添骨者与(同/上)
本义
语录云其作易本义欲将文王卦辞只大纲依文王本
义略说至其所以然之故如此乃不失文王本意于孔
子彖辞中发之但未暇整顿耳向见老儒括苍叶大庆
云晦庵此语似乎不满孔子彖词之意别欲与文王重
作彖辞无奈何孔子已作了故不得已言却于孔子彖
若夫枝说障道其烛笼添骨者与(同/上)
本义
语录云其作易本义欲将文王卦辞只大纲依文王本
义略说至其所以然之故如此乃不失文王本意于孔
子彖辞中发之但未暇整顿耳向见老儒括苍叶大庆
云晦庵此语似乎不满孔子彖词之意别欲与文王重
作彖辞无奈何孔子已作了故不得已言却于孔子彖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8b 页 WYG0184-0835b.png
辞发之耳晦庵聪明至当古人说话无一个中他意虽
孔子彖易之辞亦不然之也可笑此语已闻之五十年
(志雅堂/杂抄)
书经
大麓
麓录也纳舜使大麓万机之政阴阳和风雨时各以其
节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德合于天(孔/传)
宰我问书云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何谓也孔子曰
孔子彖易之辞亦不然之也可笑此语已闻之五十年
(志雅堂/杂抄)
书经
大麓
麓录也纳舜使大麓万机之政阴阳和风雨时各以其
节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德合于天(孔/传)
宰我问书云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何谓也孔子曰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9a 页 WYG0184-0835c.png
此言人事之应乎天也尧既得舜历试诸艰己而纳之
于尊显之官使大麓万机之政是故阴阳清和五星来
备烈风雨各以其应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行合于天
也(孔丛/子)允执其中入光大麓(伽蓝记长广/王禅广陵文)
昔尧试舜于大麓者领录天下事如今之尚书矣宜得
大贤乃可使处议持平焉(桓谭/新语)
大麓三公之位也居一公之位大总录三公之事(论/衡)
伊川云若司马迁谓纳舜于山麓岂有试人而纳于
于尊显之官使大麓万机之政是故阴阳清和五星来
备烈风雨各以其应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行合于天
也(孔丛/子)允执其中入光大麓(伽蓝记长广/王禅广陵文)
昔尧试舜于大麓者领录天下事如今之尚书矣宜得
大贤乃可使处议持平焉(桓谭/新语)
大麓三公之位也居一公之位大总录三公之事(论/衡)
伊川云若司马迁谓纳舜于山麓岂有试人而纳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29b 页 WYG0184-0835d.png
山麓耶(全/语)蔡邕杨秉碑统大麓之重
百姓昭明
孔传曰百姓百官孔颖达疏云九族己亲睦矣又使之
恊和显明于百官之族姓经传之言百姓或指天下百
姓此下句乃有黎民故知百姓即百官也百官谓之百
姓者隐八年左传云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谓建立有
德以为公卿因其所生之地而赐之以为其姓令其收
敛族亲自为宗主明王者任贤不任亲故以百姓言之
百姓昭明
孔传曰百姓百官孔颖达疏云九族己亲睦矣又使之
恊和显明于百官之族姓经传之言百姓或指天下百
姓此下句乃有黎民故知百姓即百官也百官谓之百
姓者隐八年左传云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谓建立有
德以为公卿因其所生之地而赐之以为其姓令其收
敛族亲自为宗主明王者任贤不任亲故以百姓言之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0a 页 WYG0184-0836a.png
百姓如丧考妣传云言百官感德思慕疏云诸经传言
百姓或为百官或为万民知此百姓是百官者以丧服
庶民为天子齐衰三月畿外之民无服不得如考妣故
知百官也
郑玄书注云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
蔡注谓百姓畿内民庶及丧考妣注似皆未然
陟方乃死
宰我问帝舜子曰有虞三十五年在位嗣帝五十载陟
百姓或为百官或为万民知此百姓是百官者以丧服
庶民为天子齐衰三月畿外之民无服不得如考妣故
知百官也
郑玄书注云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
蔡注谓百姓畿内民庶及丧考妣注似皆未然
陟方乃死
宰我问帝舜子曰有虞三十五年在位嗣帝五十载陟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0b 页 WYG0184-0836b.png
方岳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家/语)
鲁语展禽曰舜勤民事而野死韦昭注谓征有苗死于
苍梧之野
吴都赋乌闻梁岷有陟方之馆行宫之基与刘渊林注
书云舜陟方谓南巡狩也
舜陟方乃死为巡狩而死之说为是以后面周公教成
王以诘戎兵陟禹迹推之可见盖欲成王整点六师巡
狩方国则以陟方为巡狩何疑(读书/管见)
鲁语展禽曰舜勤民事而野死韦昭注谓征有苗死于
苍梧之野
吴都赋乌闻梁岷有陟方之馆行宫之基与刘渊林注
书云舜陟方谓南巡狩也
舜陟方乃死为巡狩而死之说为是以后面周公教成
王以诘戎兵陟禹迹推之可见盖欲成王整点六师巡
狩方国则以陟方为巡狩何疑(读书/管见)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1a 页 WYG0184-0836c.png
九嶷之葬二妃之溺退之黄陵碑云皆不可信彼孔安
国解书以陟方训升道其说尤拘书固曰升高必自下
陟遐必自迩陟岂专训升乎然退之近舍孟子而远引
竹书纪年帝王之没皆曰陟何也(陆筠/翼孟)
无教逸欲有邦
哀帝时日食举直言王嘉奏封事曰咎繇戒帝舜曰亡
敖佚欲有国(汉/书)
刘元城疑敖字转写作教字
国解书以陟方训升道其说尤拘书固曰升高必自下
陟遐必自迩陟岂专训升乎然退之近舍孟子而远引
竹书纪年帝王之没皆曰陟何也(陆筠/翼孟)
无教逸欲有邦
哀帝时日食举直言王嘉奏封事曰咎繇戒帝舜曰亡
敖佚欲有国(汉/书)
刘元城疑敖字转写作教字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1b 页 WYG0184-0836d.png
怠弃三正
怠惰废弃天地人之正道言乱常(孔/传)
怠弃三正传以为子丑寅之正不知王朝颁朔三正并
颁于诸侯耶抑止颁寅正也而奈何责有扈以怠弃三
正且不奉正朔是欲擅变礼乐改易制度何得云怠弃
或者以为禹论养民莫重于六府三事威侮五行是不
脩六府怠弃三正是不务三事为诸侯而不知养民此
天所以绝之也(读书/管见)
怠惰废弃天地人之正道言乱常(孔/传)
怠弃三正传以为子丑寅之正不知王朝颁朔三正并
颁于诸侯耶抑止颁寅正也而奈何责有扈以怠弃三
正且不奉正朔是欲擅变礼乐改易制度何得云怠弃
或者以为禹论养民莫重于六府三事威侮五行是不
脩六府怠弃三正是不务三事为诸侯而不知养民此
天所以绝之也(读书/管见)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2a 页 WYG0184-0837a.png
马融云子丑寅三正(注/疏)
血流漂杵甚言之也明曰血流舂杵不近人情今以杵
当为捍字之误也按诗云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左传郤
至举此云公侯之所以捍城其民也则是古人读干为
汗捍一名楯一名橹汉书云血流漂橹橹即捍俗呼为
傍牌此物体轻或可漂也(兼明/书)
我旧云刻子
微子曰我旧云孩子王子不出纣为孩子之时微子睹
血流漂杵甚言之也明曰血流舂杵不近人情今以杵
当为捍字之误也按诗云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左传郤
至举此云公侯之所以捍城其民也则是古人读干为
汗捍一名楯一名橹汉书云血流漂橹橹即捍俗呼为
傍牌此物体轻或可漂也(兼明/书)
我旧云刻子
微子曰我旧云孩子王子不出纣为孩子之时微子睹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2b 页 WYG0184-0837b.png
其不善之性性恶不出众庶长大为乱不变故云也(论/衡)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
孔传云敬为所不可不敬之德则下敬奉其命矣正义
云王必敬为此不可不敬之德
蔡云所处所也犹所其无逸之所王能以敬为所则
无往而不居敬矣古作一句读所作虚字说蔡作两
句读所作实字说然古注不费力(日/钞)
君子所其无逸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
孔传云敬为所不可不敬之德则下敬奉其命矣正义
云王必敬为此不可不敬之德
蔡云所处所也犹所其无逸之所王能以敬为所则
无往而不居敬矣古作一句读所作虚字说蔡作两
句读所作实字说然古注不费力(日/钞)
君子所其无逸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3a 页 WYG0184-0837c.png
孔传云叹美君子之道所在念德其无逸豫正义曰所
犹处也君子处位为政其无自逸豫也
蔡云君子以无逸为所愚意君子所能无逸者以先
知稼穑之艰云云小人之依故虽身居安逸而此心
终不敢自逸耳所字疑只是虚字平平说过(日/钞)
书大传无逸作毋逸
度作刑以诘四方
周礼太宰之职五曰刑典以诘邦国注引书曰度作祥
犹处也君子处位为政其无自逸豫也
蔡云君子以无逸为所愚意君子所能无逸者以先
知稼穑之艰云云小人之依故虽身居安逸而此心
终不敢自逸耳所字疑只是虚字平平说过(日/钞)
书大传无逸作毋逸
度作刑以诘四方
周礼太宰之职五曰刑典以诘邦国注引书曰度作祥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3b 页 WYG0184-0837d.png
刑以诘四方汉刑法志度时作刑以诰四方(诰治/也)
诗
诗序
作诗者不必有序今之说者曰序与诗同作无乃惑欤
且逸诗之传者岐下之石鼓也又安睹序耶谓美文王
有声为继伐是文王以伐纣为志武王以伐纣为功庭
燎沔水鹤鸣白驹箴规诲刺于宣王则云汉韩奕崧高
烝民之作妄也未有小雅之恶如此而大雅之善如彼
诗
诗序
作诗者不必有序今之说者曰序与诗同作无乃惑欤
且逸诗之传者岐下之石鼓也又安睹序耶谓美文王
有声为继伐是文王以伐纣为志武王以伐纣为功庭
燎沔水鹤鸣白驹箴规诲刺于宣王则云汉韩奕崧高
烝民之作妄也未有小雅之恶如此而大雅之善如彼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4a 页 WYG0184-0838a.png
者也孟子荀卿左氏贾谊刘向汉诸儒论说及诗多矣
未尝有一言以诗序为议者则序之所作晚矣(晁景迂/诗序论)
卫宏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今行于世(后儒/裱传)
关关
淮南子关雎兴于鸟而君子美之为其雌雄之不乖居
也(泰/族)扬雄羽猎赋王雎关关鸿雁嘤嘤群娭乎其中师
古曰娭戏也选作娱五臣作嬉乐也
张衡思玄赋鸣鹤交颈雎鸠相和处子怀春精魂回移
未尝有一言以诗序为议者则序之所作晚矣(晁景迂/诗序论)
卫宏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今行于世(后儒/裱传)
关关
淮南子关雎兴于鸟而君子美之为其雌雄之不乖居
也(泰/族)扬雄羽猎赋王雎关关鸿雁嘤嘤群娭乎其中师
古曰娭戏也选作娱五臣作嬉乐也
张衡思玄赋鸣鹤交颈雎鸠相和处子怀春精魂回移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4b 页 WYG0184-0838b.png
归田赋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郑笺
挚之言至也谓王雎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
尔雅翼云夫曰相和曰交颈盖尝乘居而匹游矣乌
在论其有别耶则古之说诗者与此异矣且后妃之
意方将乐得淑女与其君子相与如雎鸠之相顾岂
暇言其别且云群娭似亦并游而相狎矣安知其性然耶
关雎
周道缺诗人本之祍席关雎作(史记诸/侯年表)夫周室衰而关
挚之言至也谓王雎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
尔雅翼云夫曰相和曰交颈盖尝乘居而匹游矣乌
在论其有别耶则古之说诗者与此异矣且后妃之
意方将乐得淑女与其君子相与如雎鸠之相顾岂
暇言其别且云群娭似亦并游而相狎矣安知其性然耶
关雎
周道缺诗人本之祍席关雎作(史记诸/侯年表)夫周室衰而关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5a 页 WYG0184-0838c.png
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儒林/传)
魏哀王为太子政纳妃于秦而美王将自纳焉如耳之
母曲沃负上书云周之康王夫人晏出朝关雎起兴思
得淑女以配君子夫关雎之鸟犹未尝见乘居而匹处
也父子同女国政危矣王遂止(列女/传)
前汉书杜钦说王凤云佩玉晏鸣关雎叹之李奇注云
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周康王后不然故诗人叹而
伤之此事见鲁诗今亡
魏哀王为太子政纳妃于秦而美王将自纳焉如耳之
母曲沃负上书云周之康王夫人晏出朝关雎起兴思
得淑女以配君子夫关雎之鸟犹未尝见乘居而匹处
也父子同女国政危矣王遂止(列女/传)
前汉书杜钦说王凤云佩玉晏鸣关雎叹之李奇注云
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周康王后不然故诗人叹而
伤之此事见鲁诗今亡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5b 页 WYG0184-0838d.png
周康之时颂声作乎下关雎作乎上习治也故习治则
伤始乱也(扬/子)
冯衍显志赋美关雎之识微兮悯周道之将崩(后汉/书)
周衰而诗作盖康王时也康王德缺于房大臣刺晏故
诗作(论衡谢/短篇)
显宗永平八年诏曰昔应门失守关雎刺世(注/)春秋说
题辞曰人主不正应门失守故歌关雎以感之宋均云
应门听政之处也言不以政事为务则有宣淫之心关
伤始乱也(扬/子)
冯衍显志赋美关雎之识微兮悯周道之将崩(后汉/书)
周衰而诗作盖康王时也康王德缺于房大臣刺晏故
诗作(论衡谢/短篇)
显宗永平八年诏曰昔应门失守关雎刺世(注/)春秋说
题辞曰人主不正应门失守故歌关雎以感之宋均云
应门听政之处也言不以政事为务则有宣淫之心关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6a 页 WYG0184-0839a.png
雎乐而不淫思得贤人与之共化脩应门之政者也
班固离骚赋序云君子道穷命矣故潜龙不见是而无
闷关雎哀周道而不伤
杨赐上封事曰康王一朝晏起关雎见几而作(后汉/书)
昔周王承文王之盛一朝晏起夫人不鸣璜宫门不击
柝关雎之人见几而作
韩诗曰关雎刺时也薛君章句曰诗人言雎鸠贞洁慎
匹以声相求必于河之洲隐蔽无人之处故人君动静
班固离骚赋序云君子道穷命矣故潜龙不见是而无
闷关雎哀周道而不伤
杨赐上封事曰康王一朝晏起关雎见几而作(后汉/书)
昔周王承文王之盛一朝晏起夫人不鸣璜宫门不击
柝关雎之人见几而作
韩诗曰关雎刺时也薛君章句曰诗人言雎鸠贞洁慎
匹以声相求必于河之洲隐蔽无人之处故人君动静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6b 页 WYG0184-0839b.png
退朝入于私宫后妃御见去留有度应门击柝鼓人上
堂退及燕处体安志明今时人君内倾于色贤人见其
萌故咏关雎说淑女正容仪以刺时也
张超诮青衣赋云周渐将衰康王晏起毕公喟然深思
古道感彼关雎性不双侣愿得周公妃以窈窕防微消
渐讽谕君父孔氏大之列冠篇首(古文/苑)
康王晚朝关雎作讽宣后宴起姜氏请愆(后汉后/妃传序)
后妃
堂退及燕处体安志明今时人君内倾于色贤人见其
萌故咏关雎说淑女正容仪以刺时也
张超诮青衣赋云周渐将衰康王晏起毕公喟然深思
古道感彼关雎性不双侣愿得周公妃以窈窕防微消
渐讽谕君父孔氏大之列冠篇首(古文/苑)
康王晚朝关雎作讽宣后宴起姜氏请愆(后汉后/妃传序)
后妃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7a 页 WYG0184-0839c.png
匡衡疏曰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
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理万物
之宜故诗曰窈窕云云好逑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自
上世已来三代兴废莫不由此(前汉/书)
桓彦范上中宗书云诗以关雎为始言后妃者人伦之
本理乱之端也故皇英降而虞道兴任姒归而姬宗盛
桀奔南巢祸阶妹喜鲁桓灭国惑以齐媛(旧唐/书)
按卜序毛郑止云匡桓引诗不称谁氏集解以为文
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理万物
之宜故诗曰窈窕云云好逑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自
上世已来三代兴废莫不由此(前汉/书)
桓彦范上中宗书云诗以关雎为始言后妃者人伦之
本理乱之端也故皇英降而虞道兴任姒归而姬宗盛
桀奔南巢祸阶妹喜鲁桓灭国惑以齐媛(旧唐/书)
按卜序毛郑止云匡桓引诗不称谁氏集解以为文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7b 页 WYG0184-0839d.png
王太姒岂因妒记以为周公所作耶
卫山斋云向见先生言关雎后妃之德注家皆以为太
姒非也盖后即君也妃乃夫人以夫人为后乃自秦始
然也当考(志雅堂/杂钞)
书大禹谟后克艰厥后后非众罔与守邦诗商颂方
命厥后周颂允王维后易后以财成辅相后以施命
诰四方凡皆谓君也世本黄帝四妃檀弓二妃未从
列女传禹妃涂山女汤妃有莘女大雅思齐太任思
卫山斋云向见先生言关雎后妃之德注家皆以为太
姒非也盖后即君也妃乃夫人以夫人为后乃自秦始
然也当考(志雅堂/杂钞)
书大禹谟后克艰厥后后非众罔与守邦诗商颂方
命厥后周颂允王维后易后以财成辅相后以施命
诰四方凡皆谓君也世本黄帝四妃檀弓二妃未从
列女传禹妃涂山女汤妃有莘女大雅思齐太任思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8a 页 WYG0184-0840a.png
媚周姜太姒嗣徽音皆未称后也琐语宣王夜卧晏
起姜后脱簪待罪王曰寡人不德非夫人之罪春秋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纪季姜归于京师左氏曰凡
诸侯之女行惟王后书孟子称礼曰夫人蚕缫以为
衣服战国策秦有太后吕不韦曰王后之门必生蓬
蒿齐策齐王夫人死闵王立太史氏女为君王后赵
有威后是其时后与夫人未始有定称也至秦制适
正为皇后汉兴因之名始不易尚书大传古者后夫
起姜后脱簪待罪王曰寡人不德非夫人之罪春秋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纪季姜归于京师左氏曰凡
诸侯之女行惟王后书孟子称礼曰夫人蚕缫以为
衣服战国策秦有太后吕不韦曰王后之门必生蓬
蒿齐策齐王夫人死闵王立太史氏女为君王后赵
有威后是其时后与夫人未始有定称也至秦制适
正为皇后汉兴因之名始不易尚书大传古者后夫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8b 页 WYG0184-0840b.png
人将侍君前周官上春诏王后礼记天子之妃曰后
率皆汉人语则谓太姒为后妃为序者追称之盖亦
依违迁就之词山斋之言不为无见久则难变谁其
信之矣
吕氏诗记云关雎正风之首鲁齐韩者乃以为刺馀
可知矣夫去古日远无从质问则作者竟是何人传
者讵知谁是耶若云篇首不可为刺则乾九三无日
夕之厉上九无亢龙之悔矣
率皆汉人语则谓太姒为后妃为序者追称之盖亦
依违迁就之词山斋之言不为无见久则难变谁其
信之矣
吕氏诗记云关雎正风之首鲁齐韩者乃以为刺馀
可知矣夫去古日远无从质问则作者竟是何人传
者讵知谁是耶若云篇首不可为刺则乾九三无日
夕之厉上九无亢龙之悔矣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9a 页 WYG0184-0840c.png
兔罝
古者圣王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有能则举之故
尧举舜于服泽之中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
中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其谋得文王举闳夭
泰颠于罝罔之中西土服(墨/子)
兔罝之诗与此正合肃肃敬也兔罝贱事而能敬可
知其贤故文王取之冀缺耕于野夫妇相敬如宾胥
臣荐之文公茅容避雨危坐郭林宗见而异之率是
古者圣王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有能则举之故
尧举舜于服泽之中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
中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其谋得文王举闳夭
泰颠于罝罔之中西土服(墨/子)
兔罝之诗与此正合肃肃敬也兔罝贱事而能敬可
知其贤故文王取之冀缺耕于野夫妇相敬如宾胥
臣荐之文公茅容避雨危坐郭林宗见而异之率是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39b 页 WYG0184-0840d.png
道也颠夭先为文王奔走禦侮之邻后为武王将威
刘杀之人信乎干城腹心者矣(诗缉纲/目前编)
父母孔迩
韩诗曰汝坟辞家也其卒章曰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
则如燬父母孔迩薛君章句言鲂鱼劳则尾赤君子劳
苦则颜色变以王室政教如烈火矣犹触冒而仕者以
父母迫近饥寒之忧为此禄仕 外传同
列女传曰汝坟周南大夫之妻所作也与韩同义
刘杀之人信乎干城腹心者矣(诗缉纲/目前编)
父母孔迩
韩诗曰汝坟辞家也其卒章曰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
则如燬父母孔迩薛君章句言鲂鱼劳则尾赤君子劳
苦则颜色变以王室政教如烈火矣犹触冒而仕者以
父母迫近饥寒之忧为此禄仕 外传同
列女传曰汝坟周南大夫之妻所作也与韩同义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0a 页 WYG0184-0841a.png
驺虞 驺者天子之囿虞者囿之司兽者(贾谊/新书)
齐诗章句驺虞为天子掌鸟兽官(解颐/新语)
鲁诗傅云古有梁驺天子之田也
欧阳氏曰诗首句言田猎之得时次言君仁不尽杀卒
叹虞人之得礼(诗本/义) 严氏曰驺御虞人(诗/衡)
驺虞操者即国女之所作也古有圣王在上君子在位
役不踰时不失嘉会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及周道衰微
礼义废弛强凌弱众暴寡万民骚动百姓愁苦男怨于
齐诗章句驺虞为天子掌鸟兽官(解颐/新语)
鲁诗傅云古有梁驺天子之田也
欧阳氏曰诗首句言田猎之得时次言君仁不尽杀卒
叹虞人之得礼(诗本/义) 严氏曰驺御虞人(诗/衡)
驺虞操者即国女之所作也古有圣王在上君子在位
役不踰时不失嘉会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及周道衰微
礼义废弛强凌弱众暴寡万民骚动百姓愁苦男怨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0b 页 WYG0184-0841b.png
外女伤其内内外无主内迫性情外逼礼义叹伤所谗
而不逢时于是援琴而歌(蔡邕/琴操)
集传云驺虞不食生物诸侯仁心即真驺虞夫一𤼵
五豝则害物而反于驺虞矣吁嗟之词得非禽荒之
刺乎
汎彼柏舟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序/)
孔子诛少正卯语子贡曰诗云忧心云云群小小人成
而不逢时于是援琴而歌(蔡邕/琴操)
集传云驺虞不食生物诸侯仁心即真驺虞夫一𤼵
五豝则害物而反于驺虞矣吁嗟之词得非禽荒之
刺乎
汎彼柏舟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序/)
孔子诛少正卯语子贡曰诗云忧心云云群小小人成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1a 页 WYG0184-0841c.png
群斯足忧矢(家/语) 孔子曰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
可易也(孔丛/子)
柏舟毛序以为仁而不遇朱子以为妇人之作而引
刘向列女傅为證然向上封事论弘恭石显倾陷正
人引诗云忧心云云群小而继之曰小人成群诚足
愠也正毛序之意夫一刘向也列女傅可信封事独
不可信手盖朱子恶序之意太过而援引指摘似亦
未能尽出于公平而当人心也(文献/通考)
可易也(孔丛/子)
柏舟毛序以为仁而不遇朱子以为妇人之作而引
刘向列女傅为證然向上封事论弘恭石显倾陷正
人引诗云忧心云云群小而继之曰小人成群诚足
愠也正毛序之意夫一刘向也列女傅可信封事独
不可信手盖朱子恶序之意太过而援引指摘似亦
未能尽出于公平而当人心也(文献/通考)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1b 页 WYG0184-0841d.png
孟子忧心悄悄注云诗本言卫之仁人见怒于群小
孔子当之夫说诗鄙序而解孟复用之何居
夫序以为顷公之时谓其依托欺罔矣然集传云岂
亦庄姜之诗固亦臆断也可必后人之已信耶
二子乘舟
乘舟之诗为伋寿作也左传云宣公烝于庶母夷姜生急
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是为宣姜生寿
及朔属于左公子夷姜缢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诸
孔子当之夫说诗鄙序而解孟复用之何居
夫序以为顷公之时谓其依托欺罔矣然集传云岂
亦庄姜之诗固亦臆断也可必后人之已信耶
二子乘舟
乘舟之诗为伋寿作也左传云宣公烝于庶母夷姜生急
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是为宣姜生寿
及朔属于左公子夷姜缢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诸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2a 页 WYG0184-0842a.png
齐盗待诸莘将杀之寿子告之使行不可寿子载其旌
以先盗杀之遂兄弟并命案宣公于鲁隐四年立至桓
十二年卒凡十有九年姑以即位之始便成烝乱而伋
子即以次年生势须十五岁然后娶既娶而夺之又生
寿朔朔以能同母谮兄寿又能代为使者以越境非十
岁以下儿所能办也然则十九年间如何消破此最难
晓也(容斋/随笔)
或谓夷姜必宣公未立时事曰其父庄公兄桓公在位
以先盗杀之遂兄弟并命案宣公于鲁隐四年立至桓
十二年卒凡十有九年姑以即位之始便成烝乱而伋
子即以次年生势须十五岁然后娶既娶而夺之又生
寿朔朔以能同母谮兄寿又能代为使者以越境非十
岁以下儿所能办也然则十九年间如何消破此最难
晓也(容斋/随笔)
或谓夷姜必宣公未立时事曰其父庄公兄桓公在位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2b 页 WYG0184-0842b.png
渠敢灭礼贼伦如此则必不赦之矣敢复以烝子属右
公子哉春秋称逆公子晋于邢未有已为公子而子复
称左右公子者噫新台乘舟之诗圣善昭闻之谥至是
愈无据矣(郊亭/偶见)
卫宣公之子伋也寿也朔也伋前母子也寿与朔后母
子也寿之母与朔谋欲杀太子伋而立寿也使人与伋
乘舟于河中将沉而杀之寿知不能止也因与之同舟
舟人不得杀伋方乘舟时伋傅母恐其死也闵而作诗
公子哉春秋称逆公子晋于邢未有已为公子而子复
称左右公子者噫新台乘舟之诗圣善昭闻之谥至是
愈无据矣(郊亭/偶见)
卫宣公之子伋也寿也朔也伋前母子也寿与朔后母
子也寿之母与朔谋欲杀太子伋而立寿也使人与伋
乘舟于河中将沉而杀之寿知不能止也因与之同舟
舟人不得杀伋方乘舟时伋傅母恐其死也闵而作诗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3a 页 WYG0184-0842c.png
二人乘舟之诗是也其诗曰二人乘舟云云养养于是
寿闵其兄之将见害作忧思之诗黍离之诗是也其诗
曰行迈靡靡云云此何人哉又使伋之齐将使盗见载
旌要而杀之寿止伋伋曰弃父之命非子道也不可寿
又与之偕行寿之母知不能止也因戒之曰寿无为前
也寿又伪前窃伋旌以先行几及齐矣盗见而杀之伋
至见寿之死痛其代已死涕泣悲哀遂载其尸还至境
而自杀兄弟俱死故君子义此二人而伤宣公之听谗
寿闵其兄之将见害作忧思之诗黍离之诗是也其诗
曰行迈靡靡云云此何人哉又使伋之齐将使盗见载
旌要而杀之寿止伋伋曰弃父之命非子道也不可寿
又与之偕行寿之母知不能止也因戒之曰寿无为前
也寿又伪前窃伋旌以先行几及齐矣盗见而杀之伋
至见寿之死痛其代已死涕泣悲哀遂载其尸还至境
而自杀兄弟俱死故君子义此二人而伤宣公之听谗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3b 页 WYG0184-0842d.png
也(新/序)
焉得谖草
释文云谖本又作萱说文作萱云令人忘忧也或作萱
正义曰谖训为忘非草名故传本其意言焉得谖草谓
欲得令人善忘忧之草不谓谖为草名故释训云谖忘
也孙氏引诗云焉得谖草是谖非草名也背者向北之
义故知在北妇人欲树草于堂上冀数见之明非远地
也妇人所常处者堂也故知北堂
焉得谖草
释文云谖本又作萱说文作萱云令人忘忧也或作萱
正义曰谖训为忘非草名故传本其意言焉得谖草谓
欲得令人善忘忧之草不谓谖为草名故释训云谖忘
也孙氏引诗云焉得谖草是谖非草名也背者向北之
义故知在北妇人欲树草于堂上冀数见之明非远地
也妇人所常处者堂也故知北堂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4a 页 WYG0184-0843a.png
俗谓母为萱堂考之诗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注云
背北堂也笺云忧以生疾恐将危身欲忘之是诗既
以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而作以忘忧解之极通于母
何干预(鼠/璞)野客丛书同
按萱草名也诗曰焉得云云之背谖与萱同音而谖
之义为忘故草名萱亦取其能忘忧北堂谓之背妇
洗在北堂见于昏礼之文而萱草忘忧出于叔夜之
论后世相承以北堂喻母道而又有萱堂之称不知
背北堂也笺云忧以生疾恐将危身欲忘之是诗既
以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而作以忘忧解之极通于母
何干预(鼠/璞)野客丛书同
按萱草名也诗曰焉得云云之背谖与萱同音而谖
之义为忘故草名萱亦取其能忘忧北堂谓之背妇
洗在北堂见于昏礼之文而萱草忘忧出于叔夜之
论后世相承以北堂喻母道而又有萱堂之称不知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4b 页 WYG0184-0843b.png
何据聂夷中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
门不见萱草花乃谓母思其子有忧而无欢虽有忘忧
之草如不见焉非以萱比母也(覆瓿/集)
江淹拟潘岳悼妇诗销忧非萱草永怀寄梦寐(文/选)
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心如膏火独夜自煎思等
流波终朝不息始知萋萋萱草忘忧之言不实团团
轻扇合欢之用为虚(艺文/类聚)皆作妇事用
郑卫淫声
门不见萱草花乃谓母思其子有忧而无欢虽有忘忧
之草如不见焉非以萱比母也(覆瓿/集)
江淹拟潘岳悼妇诗销忧非萱草永怀寄梦寐(文/选)
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心如膏火独夜自煎思等
流波终朝不息始知萋萋萱草忘忧之言不实团团
轻扇合欢之用为虚(艺文/类聚)皆作妇事用
郑卫淫声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5a 页 WYG0184-0843c.png
郑卫之乐皆为淫声然卫诗三十有九而淫奔之诗才
四之一郑诗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诗已不翅七之五卫
犹为男悦女之词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是则郑声之
淫有甚于卫矣故夫子独以郑声为戒(集/传)
郑卫皆淫声孔子独先于郑今郑之淫诗顾少于卫
何也诗之见在者孔子所存以为世戒也圣笔所删
多矣言郑声淫者举其大体言之不备今诗之多寡
不必尽黜国史所题例目之为男女之诗以求合于
四之一郑诗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诗已不翅七之五卫
犹为男悦女之词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是则郑声之
淫有甚于卫矣故夫子独以郑声为戒(集/传)
郑卫皆淫声孔子独先于郑今郑之淫诗顾少于卫
何也诗之见在者孔子所存以为世戒也圣笔所删
多矣言郑声淫者举其大体言之不备今诗之多寡
不必尽黜国史所题例目之为男女之诗以求合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5b 页 WYG0184-0843d.png
郑声淫之说也(诗/缉)
季札来聘请观乐叔孙穆子使工为之歌弼鄘卫曰
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
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
也是其先亡乎(襄二/十九)
郑卫多淫风季子皆曰美哉且谓康叔武公之德如
是郑虽讥其细亦不及于淫何也(震泽/长语)
晋韩起聘于郑六卿饯于郊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
季札来聘请观乐叔孙穆子使工为之歌弼鄘卫曰
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
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
也是其先亡乎(襄二/十九)
郑卫多淫风季子皆曰美哉且谓康叔武公之德如
是郑虽讥其细亦不及于淫何也(震泽/长语)
晋韩起聘于郑六卿饯于郊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6a 页 WYG0184-0844a.png
赋亦以知郑志子齹赋野有蔓草宣子曰孺子善哉
吾有望矣子产赋郑之羔裘宣子曰起不堪也子大
叔赋褰裳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子游
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萚兮宣子喜曰郑
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
好也二三君子数世之主也可以无惧矣(昭十/六)
按六卿所赋郑志也若为淫诗岂肯引以自况而不
讳乎宣子之喜岂惟恐其倦而伪赞其庶乎
吾有望矣子产赋郑之羔裘宣子曰起不堪也子大
叔赋褰裳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子游
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萚兮宣子喜曰郑
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
好也二三君子数世之主也可以无惧矣(昭十/六)
按六卿所赋郑志也若为淫诗岂肯引以自况而不
讳乎宣子之喜岂惟恐其倦而伪赞其庶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6b 页 WYG0184-0844b.png
青青子衿
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大宁中徵虞喜为博士诏曰丧乱以来儒雅陵夷每
览子衿之诗未尝不慨然(北/史)
集传此亦淫奔之诗其非小序谓词意儇薄施之学
校尤不相似然白鹿洞赋广青衿之疑问则又从序
说安成刘瑾谓其断章取义夫毛郑去古未远其说
当有所自故吕氏诗记宗之朱子乃戏其为毛郑佞
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大宁中徵虞喜为博士诏曰丧乱以来儒雅陵夷每
览子衿之诗未尝不慨然(北/史)
集传此亦淫奔之诗其非小序谓词意儇薄施之学
校尤不相似然白鹿洞赋广青衿之疑问则又从序
说安成刘瑾谓其断章取义夫毛郑去古未远其说
当有所自故吕氏诗记宗之朱子乃戏其为毛郑佞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7a 页 WYG0184-0844c.png
臣焉若刘子者殆亦朱子之佞臣乎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序/)
淫奔之女言当此之时见其所期之人而心悦也
(集/传)
袁粲初名悯孙峻于仪范废帝裸之迫使走粲雅步
如常顾而言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南/史)
郭馨叛吕光遗杨轨书曰陵霜不彫者松柏也临难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序/)
淫奔之女言当此之时见其所期之人而心悦也
(集/传)
袁粲初名悯孙峻于仪范废帝裸之迫使走粲雅步
如常顾而言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南/史)
郭馨叛吕光遗杨轨书曰陵霜不彫者松柏也临难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7b 页 WYG0184-0844d.png
不移者君子也何图松柏彫于微霜而鸡鸣已于风
雨(载/记)
梁简文于幽絷中自序云梁正士兰陵萧纲立身行
已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非欺暗室何况三
光数至如此命也如何(广弘/明集)
风雨之诗序以为世乱君子不改其度而必以为淫
奔之诗王风君子阳阳序以为贤人仕于伶官与邶
风简兮同意而必以为室家思夫之作夫毛公之序
雨(载/记)
梁简文于幽絷中自序云梁正士兰陵萧纲立身行
已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非欺暗室何况三
光数至如此命也如何(广弘/明集)
风雨之诗序以为世乱君子不改其度而必以为淫
奔之诗王风君子阳阳序以为贤人仕于伶官与邶
风简兮同意而必以为室家思夫之作夫毛公之序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8a 页 WYG0184-0845a.png
诗与朱子之释诗皆未得诗人之面命也即如序说
犹足以存礼义于衰乱昭贤达之忧勤乃改曰淫奔
室家之辞夫必欲捐成说而任独见此则朱子之过
也(田汝/成)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郑玄云言周道将兴五岳为之生贤辅佐仲山甫及申
伯为周之干臣(礼仲尼/閒居注)
此诗尹吉甫美申伯而以山甫并言推原于岳降以尊
犹足以存礼义于衰乱昭贤达之忧勤乃改曰淫奔
室家之辞夫必欲捐成说而任独见此则朱子之过
也(田汝/成)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郑玄云言周道将兴五岳为之生贤辅佐仲山甫及申
伯为周之干臣(礼仲尼/閒居注)
此诗尹吉甫美申伯而以山甫并言推原于岳降以尊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8b 页 WYG0184-0845b.png
之犹蒸民言天生仲山甫耳非申甫实为岳神也旧说
谓姜氏之先主四岳之祀岳神福兴其子孙则执着于
岳降之文以辞害意矣郑氏注礼既以甫为山甫而笺
诗乃以甫为甫侯自为异义(诗/缉)
刘定之云申者宣王之舅申伯甫者宣王之相仲山
甫二人左右宣王如鸟之有羽翰于左右以翼其身
故吉甫作诗美之于崧高首章总言之自第二章至
八章专美申伯凡曰申伯者十有七乃结之曰吉甫
谓姜氏之先主四岳之祀岳神福兴其子孙则执着于
岳降之文以辞害意矣郑氏注礼既以甫为山甫而笺
诗乃以甫为甫侯自为异义(诗/缉)
刘定之云申者宣王之舅申伯甫者宣王之相仲山
甫二人左右宣王如鸟之有羽翰于左右以翼其身
故吉甫作诗美之于崧高首章总言之自第二章至
八章专美申伯凡曰申伯者十有七乃结之曰吉甫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9a 页 WYG0184-0845c.png
作诵以赠申伯蒸民第一章至八章专美仲山甫凡
曰仲山甫者十有二乃结之曰仲山甫永怀以慰其
心盖先总言而后分结之也唐吕温分赞房杜末云
万有千古永称房杜如周申甫盖希吉甫而变化之
者今诗传于嵩高总言申甫处不言仲山甫而以甫
即穆王时甫侯作吕刑者或曰作吕刑者之子孙失
之矣(明文/衡)
王伯厚云申吕形势要地甫即吕也岳降通耶
曰仲山甫者十有二乃结之曰仲山甫永怀以慰其
心盖先总言而后分结之也唐吕温分赞房杜末云
万有千古永称房杜如周申甫盖希吉甫而变化之
者今诗传于嵩高总言申甫处不言仲山甫而以甫
即穆王时甫侯作吕刑者或曰作吕刑者之子孙失
之矣(明文/衡)
王伯厚云申吕形势要地甫即吕也岳降通耶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49b 页 WYG0184-0845d.png
熠耀宵行
毛云熠耀燐也燐萤火也古今注本草埤雅尔雅翼通
志诗缉因之不曰熠耀其羽乎陈思王论萤火夜飞故
曰宵行集传曰宵行虫名不曰肃肃宵征乎
鹿鸣
仁义陵迟鹿鸣刺焉(史/记)鹿鸣操者周大臣之所作也王
道衰君志倾留心声色内顾妃后设旨酒嘉殽不能厚
养贤者尽礼极欢形见于色大臣昭然独见必知贤士
毛云熠耀燐也燐萤火也古今注本草埤雅尔雅翼通
志诗缉因之不曰熠耀其羽乎陈思王论萤火夜飞故
曰宵行集传曰宵行虫名不曰肃肃宵征乎
鹿鸣
仁义陵迟鹿鸣刺焉(史/记)鹿鸣操者周大臣之所作也王
道衰君志倾留心声色内顾妃后设旨酒嘉殽不能厚
养贤者尽礼极欢形见于色大臣昭然独见必知贤士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0a 页 WYG0184-0846a.png
幽隐小人在位周道陵迟必自是始故弹琴以讽諌歌
以感之庶几可复歌呦呦鹿鸣云云示我周行此言禽
兽得美甘之食尚知相呼伤时在位之人不能乃援琴
而刺之故曰鹿鸣也(琴/操)
鄂不韡韡
郑笺曰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足也正义曰以鄂
足比于弟华比于兄鄂既承华又与拊连则鄂拊同比
兄弟之相佐犹华鄂之相承覆也
以感之庶几可复歌呦呦鹿鸣云云示我周行此言禽
兽得美甘之食尚知相呼伤时在位之人不能乃援琴
而刺之故曰鹿鸣也(琴/操)
鄂不韡韡
郑笺曰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足也正义曰以鄂
足比于弟华比于兄鄂既承华又与拊连则鄂拊同比
兄弟之相佐犹华鄂之相承覆也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0b 页 WYG0184-0846b.png
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
矣(序/)
诸家皆同朱子谓此序全失诗意然白鹿洞赋乐菁
莪之长育又指为学校事矣
鹤鸣
序曰鹤鸣诲宣王也笺云教周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
其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言身隐而名著喻贤者
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
矣(序/)
诸家皆同朱子谓此序全失诗意然白鹿洞赋乐菁
莪之长育又指为学校事矣
鹤鸣
序曰鹤鸣诲宣王也笺云教周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
其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言身隐而名著喻贤者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1a 页 WYG0184-0846c.png
虽隐居人咸知之(注/疏)
后汉杨震疏曰令野无鹤鸣之叹朝无小明之晦杨赐
传速徵鹤鸣之士
韩诗云九皋九折之泽(释/文)
集传云鹤身白颈尾黑遇九皋之介鸟伟胎化之仙
禽其黑者尾耶
沈僩云先生于诗传自以为无复遗恨曰后世若有
扬子云必好之矣而意不甚满于易本义盖本义反
后汉杨震疏曰令野无鹤鸣之叹朝无小明之晦杨赐
传速徵鹤鸣之士
韩诗云九皋九折之泽(释/文)
集传云鹤身白颈尾黑遇九皋之介鸟伟胎化之仙
禽其黑者尾耶
沈僩云先生于诗传自以为无复遗恨曰后世若有
扬子云必好之矣而意不甚满于易本义盖本义反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1b 页 WYG0184-0846d.png
大传终疑为孔子所胜故有遗恨诗传反小序谅不
为汉儒所胜故无遗恨(荷亭/辨论)
此章集传不用郑笺不容置喙矣然鹤乃人所共见
者而其说如此又即风济盈不濡轨谓轨与晷同推
类而言无复遗恨谅其然耶
天夭是㧻
速速方谷天夭是㧻毛云速速陋也郑云谷禄也言鄙
陋小人将贵而得禄也夭杀也掾破之也韩诗亦同此
为汉儒所胜故无遗恨(荷亭/辨论)
此章集传不用郑笺不容置喙矣然鹤乃人所共见
者而其说如此又即风济盈不濡轨谓轨与晷同推
类而言无复遗恨谅其然耶
天夭是㧻
速速方谷天夭是㧻毛云速速陋也郑云谷禄也言鄙
陋小人将贵而得禄也夭杀也掾破之也韩诗亦同此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2a 页 WYG0184-0847a.png
作毂者盖谓小人乘宠方毂而行也(后汉/书注)
张衡应间云利端始萌害渐亦牙速速方榖夭夭亦
加欲丰其屋乃蔀其家据此则以天夭为夭夭也衡
去古未远疑得其真且佌佌速速夭夭连文为是不
应速速下又特出天夭也(丹铅/续录)
夭夭之说近之此蔡邕释诲语也以为应间误
先祖匪人
先祖匪人胡宁忍子盖刺幽王在位贪残怨乱并兴而
张衡应间云利端始萌害渐亦牙速速方榖夭夭亦
加欲丰其屋乃蔀其家据此则以天夭为夭夭也衡
去古未远疑得其真且佌佌速速夭夭连文为是不
应速速下又特出天夭也(丹铅/续录)
夭夭之说近之此蔡邕释诲语也以为应间误
先祖匪人
先祖匪人胡宁忍子盖刺幽王在位贪残怨乱并兴而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2b 页 WYG0184-0847b.png
作注谓我先祖非人乎人则当知患难何为使我当此
乱世詈先祖为非人岂理也哉不若曰先祖不以为人
乎何忍使我当此乱世(野客/丛书)
惟桑与梓必恭敬止
言桑梓人赖其用故养而成之莫肯残毁寓恭敬之道
况父子相与岂特如人之亲桑梓今乃以父母之邦称
桑梓者非也(温叟诗话/野客丛书)
有渰萋萋兴云祁祁
乱世詈先祖为非人岂理也哉不若曰先祖不以为人
乎何忍使我当此乱世(野客/丛书)
惟桑与梓必恭敬止
言桑梓人赖其用故养而成之莫肯残毁寓恭敬之道
况父子相与岂特如人之亲桑梓今乃以父母之邦称
桑梓者非也(温叟诗话/野客丛书)
有渰萋萋兴云祁祁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3a 页 WYG0184-0847c.png
毛云渰阴云貌萋萋云行貌祁祁徐貌也笺云古者阴
阳和风雨时其来祁祁然不暴疾也按渰已是阴云何
劳复云兴云祁祁耶云当为雨俗写误耳班固灵台诗
云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此其證也
(颜氏/家训)
陆德明经典释文云渰汉书作黤雨本或作兴云非
也按汉无极山碑文有云兴云祁祁雨我公田乃知
汉以前本皆作兴云颜氏初无所据德明因而改之
阳和风雨时其来祁祁然不暴疾也按渰已是阴云何
劳复云兴云祁祁耶云当为雨俗写误耳班固灵台诗
云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此其證也
(颜氏/家训)
陆德明经典释文云渰汉书作黤雨本或作兴云非
也按汉无极山碑文有云兴云祁祁雨我公田乃知
汉以前本皆作兴云颜氏初无所据德明因而改之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3b 页 WYG0184-0847d.png
故后来本皆作雨(金石/录)吕览引诗云有晻凄凄兴云
祁祁
汉食货志引诗兴云祁祁雨我公田诗韩奕云诸娣
从之祁祁如云则祁祁兴云无疑(风俗通嫁娶/篇引诸作侄)
姜嫄简狄
毛公注生民诗姜嫄生后稷履帝武敏歆之句曰从于
高辛帝而见于天也玄鸟诗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句
曰春分玄鸟降简狄配高辛帝帝与之祈于郊禖而生
祁祁
汉食货志引诗兴云祁祁雨我公田诗韩奕云诸娣
从之祁祁如云则祁祁兴云无疑(风俗通嫁娶/篇引诸作侄)
姜嫄简狄
毛公注生民诗姜嫄生后稷履帝武敏歆之句曰从于
高辛帝而见于天也玄鸟诗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句
曰春分玄鸟降简狄配高辛帝帝与之祈于郊禖而生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4a 页 WYG0184-0848a.png
契故本其为天所命以玄鸟至而生焉其说本自明白
至郑氏笺始云帝上帝也敏拇也祀郊禖时有大人之
迹姜嫄履之足不能满履其拇指之处心体歆歆然如
有人道感已者遂有身后则生子又谓鳦遗卵简狄吞
之而生契其说本于史记谓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忻然
践之因生稷简狄行浴见燕堕卵取吞之因生契夫适
野而见巨迹人将走避之不暇岂复故欲践履以求不
可知之禨祥飞鸟堕卵知为何物而遽取以吞之耶固
至郑氏笺始云帝上帝也敏拇也祀郊禖时有大人之
迹姜嫄履之足不能满履其拇指之处心体歆歆然如
有人道感已者遂有身后则生子又谓鳦遗卵简狄吞
之而生契其说本于史记谓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忻然
践之因生稷简狄行浴见燕堕卵取吞之因生契夫适
野而见巨迹人将走避之不暇岂复故欲践履以求不
可知之禨祥飞鸟堕卵知为何物而遽取以吞之耶固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4b 页 WYG0184-0848b.png
不待辨而明矣(容斋/随笔)
三代世表言五帝三王皆黄帝子孙自黄帝转相生不
更禀气于天及作本纪言契母简狄浴于川遇玄鸟坠
卵吞之遂生契焉及周本纪言后稷母姜嫄野出见大
人迹履之则娠身生后稷焉夫观世表则契与后稷黄
帝之子孙也读殷周本纪则玄鸟大人之精气也二者
不可两传而太史公兼纪不别按帝王之妃不宜野出
浴于川水今言浴于川吞玄鸟之卵出于野履大人之
三代世表言五帝三王皆黄帝子孙自黄帝转相生不
更禀气于天及作本纪言契母简狄浴于川遇玄鸟坠
卵吞之遂生契焉及周本纪言后稷母姜嫄野出见大
人迹履之则娠身生后稷焉夫观世表则契与后稷黄
帝之子孙也读殷周本纪则玄鸟大人之精气也二者
不可两传而太史公兼纪不别按帝王之妃不宜野出
浴于川水今言浴于川吞玄鸟之卵出于野履大人之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5a 页 WYG0184-0848c.png
迹违尊贵之节误是非之言也(论/衡)
泮水辟廱 王朗云辟雍所以脩礼乐太学所以
集儒林(魏士/注)
泮水一诗八章五章为伐淮夷发首二章述鲁侯涖泮
之仪仅第二章内匪怒伊教一语似学校中事泮水果
为学校作则当铺张黉宇之制颂说教养之美与人才
兴盛之效今皆不然而释者例以学校明之其说实肇
于汉儒王制王制曰天子辟廱诸侯頖宫盖谓环水为
泮水辟廱 王朗云辟雍所以脩礼乐太学所以
集儒林(魏士/注)
泮水一诗八章五章为伐淮夷发首二章述鲁侯涖泮
之仪仅第二章内匪怒伊教一语似学校中事泮水果
为学校作则当铺张黉宇之制颂说教养之美与人才
兴盛之效今皆不然而释者例以学校明之其说实肇
于汉儒王制王制曰天子辟廱诸侯頖宫盖谓环水为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5b 页 WYG0184-0848d.png
天子之学则泮水为诸侯之学又以诗言献囚献馘献
功遂于天子出征之下系以受成于学反释奠于学以
讯馘告等语其实汉儒本释泮水辟廱本匪怒伊教一
语后儒援以释诗自唐陆德明始不知汉儒泥于一语
通牵诸章之旨也孟子言古之学惟曰校庠序而诗本
旨及小序俱不以泮名学郑玄礼记注曰頖者班也所
以颁政教窃谓释为班政之所则小大从公饮酒落成
事祖事帝献囚献功献俘献琛所举甚宏不然何必事
功遂于天子出征之下系以受成于学反释奠于学以
讯馘告等语其实汉儒本释泮水辟廱本匪怒伊教一
语后儒援以释诗自唐陆德明始不知汉儒泥于一语
通牵诸章之旨也孟子言古之学惟曰校庠序而诗本
旨及小序俱不以泮名学郑玄礼记注曰頖者班也所
以颁政教窃谓释为班政之所则小大从公饮酒落成
事祖事帝献囚献功献俘献琛所举甚宏不然何必事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6a 页 WYG0184-0849a.png
事自学出也(识/道)
孟子曰学则三代共之荀子曰立大学设庠序以导
之俱不云泮宫岂荀孟不知诸侯之学名耶
鲁宝潭士能云泮水非颂僖公诗其中多言伐淮夷稽
之书伯禽尝征淮夷徐戎小序曰颂僖公亦误矣又参
閟宫诗曰鲁侯者指伯禽曰鲁公者指僖公泮水曰鲁
侯只当为颂伯禽诗(识/遗)
春秋僖十六年冬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
孟子曰学则三代共之荀子曰立大学设庠序以导
之俱不云泮宫岂荀孟不知诸侯之学名耶
鲁宝潭士能云泮水非颂僖公诗其中多言伐淮夷稽
之书伯禽尝征淮夷徐戎小序曰颂僖公亦误矣又参
閟宫诗曰鲁侯者指伯禽曰鲁公者指僖公泮水曰鲁
侯只当为颂伯禽诗(识/遗)
春秋僖十六年冬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6b 页 WYG0184-0849b.png
男邢侯曹伯于淮传曰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十七
年九月公至自会传曰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
而取项齐人以为讨而止公秋声姜以公故会齐侯
于卞九月公至书曰至自会犹有诸侯之事焉且讳
之也
木讷赵鹏飞曰淮夷今临淮也东邻鲁西逼宋与徐
有疆场之交前日徐为楚所败齐救不及齐惧淮夷
诱徐为鲁宋之患故为兵车之会合诸侯以观兵于
年九月公至自会传曰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
而取项齐人以为讨而止公秋声姜以公故会齐侯
于卞九月公至书曰至自会犹有诸侯之事焉且讳
之也
木讷赵鹏飞曰淮夷今临淮也东邻鲁西逼宋与徐
有疆场之交前日徐为楚所败齐救不及齐惧淮夷
诱徐为鲁宋之患故为兵车之会合诸侯以观兵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7a 页 WYG0184-0849c.png
淮亦未尝有伐功然则此齐桓垂末之举事已可怜
僖公不过尝预会而鲁人至借以颂僖公何哉
夫淮之会公且见执次年夫人往会公始得归而诗
所云既克淮夷竟是谁之功耶宝潭之说似为可凭
鲁泮宫汉儒以为学观菁菁者莪序谓乐育人才而诗
叙教养之盛中阿中陵孰不知为育才之地惟泮水序
止曰颂僖公能脩泮宫而诗言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则
征伐之事言顺彼长道屈此群丑则克敌之功言淮夷
僖公不过尝预会而鲁人至借以颂僖公何哉
夫淮之会公且见执次年夫人往会公始得归而诗
所云既克淮夷竟是谁之功耶宝潭之说似为可凭
鲁泮宫汉儒以为学观菁菁者莪序谓乐育人才而诗
叙教养之盛中阿中陵孰不知为育才之地惟泮水序
止曰颂僖公能脩泮宫而诗言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则
征伐之事言顺彼长道屈此群丑则克敌之功言淮夷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7b 页 WYG0184-0849d.png
攸服既克淮夷淮夷卒获则颂淮夷之服借曰受成于
学献馘献囚可也于此受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之毕
集何也或曰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此在泮之士然不言
教养之功而继以桓桓于征狄彼东南不过从迈之多
贤何也又曰载色载笑匪怒伊教此公之设教然不言
教化及于群才而先以其马蹻蹻其音昭昭不过宴游
之和乐何也合序与诗初无养才之说(鼠/璞)
按通典云鲁郡乃古鲁国郡有泗水县泮水出焉然后
学献馘献囚可也于此受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之毕
集何也或曰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此在泮之士然不言
教养之功而继以桓桓于征狄彼东南不过从迈之多
贤何也又曰载色载笑匪怒伊教此公之设教然不言
教化及于群才而先以其马蹻蹻其音昭昭不过宴游
之和乐何也合序与诗初无养才之说(鼠/璞)
按通典云鲁郡乃古鲁国郡有泗水县泮水出焉然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8a 页 WYG0184-0850a.png
知泮乃鲁水名僖公建宫于上诗言翩彼飞鹗集于泮
林林者林木所聚以泮水为半水泮林亦为半林乎泮
为地名与楚之渚宫晋虒祁之宫无以异也(鼠/璞)泮诸侯
乡射之宫辟雍天子乡饮之处(说/苑)
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者明相见有积
渐之义有事于上帝谓祭天也必先有事于頖宫之中
告后稷告以将配天也是先告卑然后祭尊也(礼注/疏)据
此亦非言学校事
林林者林木所聚以泮水为半水泮林亦为半林乎泮
为地名与楚之渚宫晋虒祁之宫无以异也(鼠/璞)泮诸侯
乡射之宫辟雍天子乡饮之处(说/苑)
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者明相见有积
渐之义有事于上帝谓祭天也必先有事于頖宫之中
告后稷告以将配天也是先告卑然后祭尊也(礼注/疏)据
此亦非言学校事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8b 页 WYG0184-0850b.png
白虎通曰辟廱外圆内方明德当圆行当方蔡邕明堂
论曰辟廱外圆内方拟王者动作法天地水环四周譬
德广四海也不知泮水象诸侯行不当方德不当广乎
其释辟廱虽明而于泮水则碍(兰丛/识遗)
诗于乐辟廱传曰水旋丘如辟曰辟廱以节观者
庄子言历代乐名黄帝尧舜禹汤武王有咸池大章韶
夏濩武中曰文王有辟廱是以辟廱为天子学亦非也
诗言于论鼓钟于乐辟廱又云镐京辟廱无思不服亦
论曰辟廱外圆内方拟王者动作法天地水环四周譬
德广四海也不知泮水象诸侯行不当方德不当广乎
其释辟廱虽明而于泮水则碍(兰丛/识遗)
诗于乐辟廱传曰水旋丘如辟曰辟廱以节观者
庄子言历代乐名黄帝尧舜禹汤武王有咸池大章韶
夏濩武中曰文王有辟廱是以辟廱为天子学亦非也
诗言于论鼓钟于乐辟廱又云镐京辟廱无思不服亦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9a 页 WYG0184-0850c.png
无养才之意庄子去古未远必有传授(鼠/璞)
胡致堂云灵台诗所谓于乐辟廱辟君也廱和也文王
有声所谓镐京辟廱义亦若此且灵台之诗叙台池苑
囿与民同乐故以矇瞍奏公终之胡为剿入学校之可
乐与钟鼓谐韵而成文哉文王有声止于继伐功作丰
邑筑城池建垣翰以成京师亦于学校无预上章曰皇
王维辟下章曰镐京辟廱则知辟之为君无疑也泮水
诗言鲁侯戾止且曰于迈固疑非在国都之中且诗意
胡致堂云灵台诗所谓于乐辟廱辟君也廱和也文王
有声所谓镐京辟廱义亦若此且灵台之诗叙台池苑
囿与民同乐故以矇瞍奏公终之胡为剿入学校之可
乐与钟鼓谐韵而成文哉文王有声止于继伐功作丰
邑筑城池建垣翰以成京师亦于学校无预上章曰皇
王维辟下章曰镐京辟廱则知辟之为君无疑也泮水
诗言鲁侯戾止且曰于迈固疑非在国都之中且诗意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59b 页 WYG0184-0850d.png
主于服淮夷故献馘献囚出师征伐皆于泮宫乌知泮
宫之为学校也
艳妻扇方处
小序曰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毛传曰艳妻褒姒也
(集传/因之)
笺曰当为刺厉王正月恶褒姒灭周此篇疾艳妻扇方
处幽王时司徒乃郑桓公非此篇之所云番也
中候摘雒贰曰昌受符厉倡嬖期十之世权在相又曰
宫之为学校也
艳妻扇方处
小序曰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毛传曰艳妻褒姒也
(集传/因之)
笺曰当为刺厉王正月恶褒姒灭周此篇疾艳妻扇方
处幽王时司徒乃郑桓公非此篇之所云番也
中候摘雒贰曰昌受符厉倡嬖期十之世权在相又曰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0a 页 WYG0184-0851a.png
剡者配姬以放贤山崩水溃纳小人家伯罔主异载震
言昌受符为王命之始即云期十之世自文数之至厉
王除文王为十世也剡艳古今字耳以剡对姬知其为
姓以此知非褒姒也剡与家伯与此篇事同山崩水溃
即此篇百川沸腾山冢崒崩是也(疏/)
孙毓评曰褒姒龙齝之妖所生褒人养而献之无有私
党皇父以下七子之亲又尚书纬谓厉王之妇不斥褒
姒又雨无正有宗周既灭之言若是幽王既为犬戎所
言昌受符为王命之始即云期十之世自文数之至厉
王除文王为十世也剡艳古今字耳以剡对姬知其为
姓以此知非褒姒也剡与家伯与此篇事同山崩水溃
即此篇百川沸腾山冢崒崩是也(疏/)
孙毓评曰褒姒龙齝之妖所生褒人养而献之无有私
党皇父以下七子之亲又尚书纬谓厉王之妇不斥褒
姒又雨无正有宗周既灭之言若是幽王既为犬戎所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0b 页 WYG0184-0851b.png
杀则无所刺若王尚存不得谓之既灭郑笺皆谓厉王
流于彘之后于义为安
春秋
春王正月
汉章帝元和二年旱贾宗等以为断狱不尽三冬故阴
气微弱阳气发泄以致旱议下公卿陈宠奏曰冬至阳
气始萌故十一月有兰射干芸荔之应天以为正周以
为春十二月阳气上通雉雊鸡乳地以为正殷以为春
流于彘之后于义为安
春秋
春王正月
汉章帝元和二年旱贾宗等以为断狱不尽三冬故阴
气微弱阳气发泄以致旱议下公卿陈宠奏曰冬至阳
气始萌故十一月有兰射干芸荔之应天以为正周以
为春十二月阳气上通雉雊鸡乳地以为正殷以为春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1a 页 WYG0184-0851c.png
十三月阳气已至蛰虫始振人以为正夏以为春三微
成著以通三统若以此时行刑则殷周岁首皆当流血
不合人心不稽天意帝纳之遂以冬初十月断狱报重
(本/传)
定王使单襄公聘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
道茀不可行也川无舟梁归谓王曰先王之教曰雨毕
而除道水涸而成梁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今
陈废先王之教其能久乎(国/语)
成著以通三统若以此时行刑则殷周岁首皆当流血
不合人心不稽天意帝纳之遂以冬初十月断狱报重
(本/传)
定王使单襄公聘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
道茀不可行也川无舟梁归谓王曰先王之教曰雨毕
而除道水涸而成梁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今
陈废先王之教其能久乎(国/语)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1b 页 WYG0184-0851d.png
冬十有二月螽(哀十二/十三年)季康子问于孔子曰今周十二
月夏之十月而犹有螽何也对曰火伏而后蛰者毕今
火犹西流司历过也康子曰所失者几月也曰于夏十
月火既没矣今火见再失闰也(家/语)
孟子徒杠舆梁正此月数谓周不改时与月然耶
左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昭子曰当夏四
月谓之孟夏冬有星孛于大辰申须曰火出于夏为三
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
月夏之十月而犹有螽何也对曰火伏而后蛰者毕今
火犹西流司历过也康子曰所失者几月也曰于夏十
月火既没矣今火见再失闰也(家/语)
孟子徒杠舆梁正此月数谓周不改时与月然耶
左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昭子曰当夏四
月谓之孟夏冬有星孛于大辰申须曰火出于夏为三
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2a 页 WYG0184-0852a.png
此月数本传自明而说者纷纷何耶
春王正月胡传谓以夏时冠周月而引颜渊问为邦孔
子答以行夏之时为證夫孔子之答颜渊也以议道以
立法故斟酌四代礼乐无不可者盖孔子之私言也春
秋鲁国纪事之书也纪事而用夏正则其所纪者夏事
与周事与用前代之正朔以纪当代之事则不可以成
文改当代之正朔以纪当代之事则不可以成史孔子
之事莫大乎春秋春秋之事莫大乎正朔而乃任意为
春王正月胡传谓以夏时冠周月而引颜渊问为邦孔
子答以行夏之时为證夫孔子之答颜渊也以议道以
立法故斟酌四代礼乐无不可者盖孔子之私言也春
秋鲁国纪事之书也纪事而用夏正则其所纪者夏事
与周事与用前代之正朔以纪当代之事则不可以成
文改当代之正朔以纪当代之事则不可以成史孔子
之事莫大乎春秋春秋之事莫大乎正朔而乃任意为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2b 页 WYG0184-0852b.png
之以为国史将为私言乎将为公言乎且左传僖公五
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使用夏正则正月安得日
南至也(昭公二十年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成公元年经书二月无冰使
用夏正则二月惊蛰舟楫既通矣何以书无冰也(桓十/四年)
(正月书无冰襄二/十八年书春无冰)秋大水无麦苗(庄/七)夏正之秋安得有
麦也十月殒霜杀菽(定/元)夏正十月安得有菽冬十月雨
雪(桓/八)冬大雨雪(僖/十)夏正之冬正雨雪之候而何以为灾
也诸若此者其理自明断非夏正无疑也(春秋正旨赵/访陈定宇说)
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使用夏正则正月安得日
南至也(昭公二十年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成公元年经书二月无冰使
用夏正则二月惊蛰舟楫既通矣何以书无冰也(桓十/四年)
(正月书无冰襄二/十八年书春无冰)秋大水无麦苗(庄/七)夏正之秋安得有
麦也十月殒霜杀菽(定/元)夏正十月安得有菽冬十月雨
雪(桓/八)冬大雨雪(僖/十)夏正之冬正雨雪之候而何以为灾
也诸若此者其理自明断非夏正无疑也(春秋正旨赵/访陈定宇说)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3a 页 WYG0184-0852c.png
(稍/同)
桓十四年春正月无冰胡传云仲冬之月燠而无冰
则政治纵弛不明之所致也故书于册此用夏正耶
庄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此周之四月也当夏正建
卯之月则改时改月甚明(赵访春/秋师说)胡传止云不闻诸侯
相会观社不明言社为何时事张敷言云诸儒之论各
执所见主改者遇不改之文则没而不书主不改者遇
改月之义则讳而不录信矣
桓十四年春正月无冰胡传云仲冬之月燠而无冰
则政治纵弛不明之所致也故书于册此用夏正耶
庄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此周之四月也当夏正建
卯之月则改时改月甚明(赵访春/秋师说)胡传止云不闻诸侯
相会观社不明言社为何时事张敷言云诸儒之论各
执所见主改者遇不改之文则没而不书主不改者遇
改月之义则讳而不录信矣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3b 页 WYG0184-0852d.png
公子益师卒
公子益师卒不书日程子以为因旧史是矣而传曰日
之书否恩数有厚薄也及考文公而上一百一十四年
书日百有七十次宣公而下一百二十八年书日二百
二十次年数略同而日数近倍则前卒者何恩之薄而
后卒者何恩之厚乎(郊亭/偶见)
夫事或时而不月或月而不日或时月而又日之旧史
之文也二百年后而孔子脩春秋使直欲书日以谨恶
公子益师卒不书日程子以为因旧史是矣而传曰日
之书否恩数有厚薄也及考文公而上一百一十四年
书日百有七十次宣公而下一百二十八年书日二百
二十次年数略同而日数近倍则前卒者何恩之薄而
后卒者何恩之厚乎(郊亭/偶见)
夫事或时而不月或月而不日或时月而又日之旧史
之文也二百年后而孔子脩春秋使直欲书日以谨恶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4a 页 WYG0184-0853a.png
而史或阙之则何以补之哉(林少颖/春秋说)
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隐/元)十有一月夫
人风氏薨(文/四)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三
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王使召伯来会葬(文/五)
胡传曰前赗仲子则名冢宰后葬成风王不称天其法
严矣夫圣人立言取诸大义或曰王或曰天王无异同
也夫以天子之尊而会葬诸侯之妾是冠履倒置纪法
扫地甚矣只据事直书所贬自见固不在乎王之天与
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隐/元)十有一月夫
人风氏薨(文/四)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三
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王使召伯来会葬(文/五)
胡传曰前赗仲子则名冢宰后葬成风王不称天其法
严矣夫圣人立言取诸大义或曰王或曰天王无异同
也夫以天子之尊而会葬诸侯之妾是冠履倒置纪法
扫地甚矣只据事直书所贬自见固不在乎王之天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4b 页 WYG0184-0853b.png
不天也且仲子事与成风同于成风书曰王使召伯来
会葬于仲子书曰天王使宰咺来归赗在此则王不称
天而召伯称爵岂其罪在王不在伯欤在彼则王称天
而宰咺称名岂其罪在宰不在王欤且狩于河阳是何
理也而称天王使毛伯来锡命使家父来求车是何理
也而皆称天王又毛伯以爵家父以字抑又何欤故知
春秋之大旨固自有在非惟不系乎王之天与不天而
或书名或书字亦非必有意于其间也二百四十馀年
会葬于仲子书曰天王使宰咺来归赗在此则王不称
天而召伯称爵岂其罪在王不在伯欤在彼则王称天
而宰咺称名岂其罪在宰不在王欤且狩于河阳是何
理也而称天王使毛伯来锡命使家父来求车是何理
也而皆称天王又毛伯以爵家父以字抑又何欤故知
春秋之大旨固自有在非惟不系乎王之天与不天而
或书名或书字亦非必有意于其间也二百四十馀年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5a 页 WYG0184-0853c.png
王朝列国诸臣其名其字安得必可考知或亦据鲁史
旧文书之耳(正/旨)
有年(桓/三)大有年(宣十/六)
胡传曰二公获罪于天宜得水旱凶灾之谴今乃有年
则是反常也故以为异又曰有年大有年一耳古史书
之则为祥仲尼笔之则为异此言外微旨也
榖梁曰五谷皆熟为有年公羊曰以喜书也或曰记异
愚恐求之过也谓桓不当有年为异而书则螽与大水
旧文书之耳(正/旨)
有年(桓/三)大有年(宣十/六)
胡传曰二公获罪于天宜得水旱凶灾之谴今乃有年
则是反常也故以为异又曰有年大有年一耳古史书
之则为祥仲尼笔之则为异此言外微旨也
榖梁曰五谷皆熟为有年公羊曰以喜书也或曰记异
愚恐求之过也谓桓不当有年为异而书则螽与大水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5b 页 WYG0184-0853d.png
无冰皆当为桓之常又何为书春秋岂专记人之凶荒
而不幸人之丰熟哉各书其实尔(日/钞)
戴岷隐曰其书大者喜之甚也按宣公六年螽七年旱
十年水十三年螽十五年螽连年凶荒今忽大有年圣
人云胡不为之喜世儒反以为讥贬者何忍也(日/钞)
夫祥则书之为祥异则书之为异乃直笔也今既书有
年大有年矣而意则以为记异圣人固不若是之诡也
胡氏之说曰有年大有年先儒说经者多列于瑞庆之
而不幸人之丰熟哉各书其实尔(日/钞)
戴岷隐曰其书大者喜之甚也按宣公六年螽七年旱
十年水十三年螽十五年螽连年凶荒今忽大有年圣
人云胡不为之喜世儒反以为讥贬者何忍也(日/钞)
夫祥则书之为祥异则书之为异乃直笔也今既书有
年大有年矣而意则以为记异圣人固不若是之诡也
胡氏之说曰有年大有年先儒说经者多列于瑞庆之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6a 页 WYG0184-0854a.png
门至程氏发明奥旨然后以为记异信斯言也则所谓
水旱凶灾者君当之欤民当之欤年虽大杀何艰于君
而民则流殍且相食矣天诚有意诛罚无道乃降水旱
凶灾之谴而使无辜之百姓当之亦非所以为天矣而
况其理实有非人所能测识者乎春秋书祥异不书事
应而后儒必以事应符合之盖非惟无以得圣人大公
之旨而又徒以启人君矫诬之心故知不足取信而徒
以滋惑矣(正/旨)
水旱凶灾者君当之欤民当之欤年虽大杀何艰于君
而民则流殍且相食矣天诚有意诛罚无道乃降水旱
凶灾之谴而使无辜之百姓当之亦非所以为天矣而
况其理实有非人所能测识者乎春秋书祥异不书事
应而后儒必以事应符合之盖非惟无以得圣人大公
之旨而又徒以启人君矫诬之心故知不足取信而徒
以滋惑矣(正/旨)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6b 页 WYG0184-0854b.png
齐小白入于齐(庄/九)
胡传云左氏书子纠二传曰伐齐纳纠君子以公榖为
正纠不书子明纠不当立以小白系之齐明小白宜有
齐也襄公见弑纠与小白皆以庶子出奔而纠弟也又
未尝为世子按榖梁曰大夫出奔反以好曰归以恶曰
入齐公孙无知弑襄公公子纠公子小白不能存出亡
齐人弑无知迎公子纠小白不让公子纠先入又杀之
于鲁故书曰齐小白入于齐恶之也公羊曰其言入何
胡传云左氏书子纠二传曰伐齐纳纠君子以公榖为
正纠不书子明纠不当立以小白系之齐明小白宜有
齐也襄公见弑纠与小白皆以庶子出奔而纠弟也又
未尝为世子按榖梁曰大夫出奔反以好曰归以恶曰
入齐公孙无知弑襄公公子纠公子小白不能存出亡
齐人弑无知迎公子纠小白不让公子纠先入又杀之
于鲁故书曰齐小白入于齐恶之也公羊曰其言入何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7a 页 WYG0184-0854c.png
篡词也其称子纠何贵也其贵奈何宜为君者也据此
则两家所以论纠小白者何如也孰兄孰弟也而胡氏
自以为主二家也(李子/田)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庄二/十一)
文姜之恶极矣春秋终始以夫人之礼书之然则孰谓
春秋夺人之爵或至贬及天王哉亦实书其事而善恶
自见耳(日/钞)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庄二/十二)
则两家所以论纠小白者何如也孰兄孰弟也而胡氏
自以为主二家也(李子/田)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庄二/十一)
文姜之恶极矣春秋终始以夫人之礼书之然则孰谓
春秋夺人之爵或至贬及天王哉亦实书其事而善恶
自见耳(日/钞)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庄二/十二)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7b 页 WYG0184-0854d.png
书文姜之葬如此然则孰谓不书葬者为贬哉(日/钞)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僖/元)
胡传曰不称姓者杀于齐不去氏者受于鲁(公榖/稍同)
木讷云齐杀之鲁诛之也不书姜阙文也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僖/二)
春秋书哀姜终之以礼如此则上文姜氏偶阙姜字而
指以为贬者亦过矣(日/钞)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成八/年)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僖/元)
胡传曰不称姓者杀于齐不去氏者受于鲁(公榖/稍同)
木讷云齐杀之鲁诛之也不书姜阙文也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僖/二)
春秋书哀姜终之以礼如此则上文姜氏偶阙姜字而
指以为贬者亦过矣(日/钞)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成八/年)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8a 页 WYG0184-0855a.png
临诸侯曰天王君天下曰天子盖一人之通称(胡/传)
秦山孙复云天王天子王者之通称亦非有异义
齐人来归郓欢龟阴田(定/十)
郓齐所取以居昭公者欢阳虎所挟以入齐者龟阴则
龟山之阴也三田皆鲁之有而齐所侵齐既与鲁平而
归之也左氏谓孔子却莱夷所致叶石林云夹谷之事
匹夫之勇智者所不为而谓孔子为之乎(日/钞)
夹谷之会侵田来归夫子时虽与会然鲁国事也固
秦山孙复云天王天子王者之通称亦非有异义
齐人来归郓欢龟阴田(定/十)
郓齐所取以居昭公者欢阳虎所挟以入齐者龟阴则
龟山之阴也三田皆鲁之有而齐所侵齐既与鲁平而
归之也左氏谓孔子却莱夷所致叶石林云夹谷之事
匹夫之勇智者所不为而谓孔子为之乎(日/钞)
夹谷之会侵田来归夫子时虽与会然鲁国事也固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8b 页 WYG0184-0855b.png
鲁史之所当书者胡氏以为夫子自序其绩圣人会
人物于一身万象异形而同体通古今于一息百王
异世而同神且曰以天自处而亦何嫌呜呼圣人之
心尔耶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哀/)
春秋何以终获麟适终也仲尼以哀公十一年自卫反
鲁而后述成旧章犹有诗书礼乐之事春秋其后及者
也于是鲁史之记适至获麟尔仲尼取而述之踰一年
人物于一身万象异形而同体通古今于一息百王
异世而同神且曰以天自处而亦何嫌呜呼圣人之
心尔耶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哀/)
春秋何以终获麟适终也仲尼以哀公十一年自卫反
鲁而后述成旧章犹有诗书礼乐之事春秋其后及者
也于是鲁史之记适至获麟尔仲尼取而述之踰一年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9a 页 WYG0184-0855c.png
而卒故于获麟之后不及他事焉(郑夹漈/春秋解)
西狩获麟或云感麟而作故文止于所起或曰文成而
麟至以为瑞应夫春秋立百王之大法拨乱世反之正
是万代之纲常也而何与于麟若云感麟而作则使麟
终不出春秋不作与使麟出于哀公之前在十一公之
间春秋固遂止此与若曰文成而麟至以为瑞应则安
知麟之所出端为已与且后世亦每有麟焉岂亦皆圣
经之应与其终于获麟者是时孔子年已七十一矣越
西狩获麟或云感麟而作故文止于所起或曰文成而
麟至以为瑞应夫春秋立百王之大法拨乱世反之正
是万代之纲常也而何与于麟若云感麟而作则使麟
终不出春秋不作与使麟出于哀公之前在十一公之
间春秋固遂止此与若曰文成而麟至以为瑞应则安
知麟之所出端为已与且后世亦每有麟焉岂亦皆圣
经之应与其终于获麟者是时孔子年已七十一矣越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69b 页 WYG0184-0855d.png
岁而孔子没则鲁史之脩宜止于此麟非常有之物有
之即直书之而已固非取义于麟也圣人不语怪神夫
岂以茫昧不可知者而符已之事为若是诞乎且麟一
兽耳与人理无与亦何足为圣经轻重也后人不知重
圣人而以圣人借重于麟不知重圣人之春秋而以春
秋借重于麟至亦惑矣故谓经感于麟是圣人经世之
书乃因一物而起何视经之浅也谓麟应于经是术家者
流幻妄之说何诬经之深也其曰反袂拭面曰吾道穷
之即直书之而已固非取义于麟也圣人不语怪神夫
岂以茫昧不可知者而符已之事为若是诞乎且麟一
兽耳与人理无与亦何足为圣经轻重也后人不知重
圣人而以圣人借重于麟不知重圣人之春秋而以春
秋借重于麟至亦惑矣故谓经感于麟是圣人经世之
书乃因一物而起何视经之浅也谓麟应于经是术家者
流幻妄之说何诬经之深也其曰反袂拭面曰吾道穷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0a 页 WYG0184-0856a.png
矣者此又诬圣人之甚者也夫圣人乐天知命而不忧
者也且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岂必俟获麟始知而泣乎
(正/旨)
左传非丘明
左丘明夫子以前贤人如史佚迟任之流焚书之后学
者见传及国语俱题左氏遂引以为丘明且左传国语
之体不伦序事多乖定非一人所为也(□助/辨疑)
万见春镇云古者天子建德因生赐姓岂止一丘明姓
者也且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岂必俟获麟始知而泣乎
(正/旨)
左传非丘明
左丘明夫子以前贤人如史佚迟任之流焚书之后学
者见传及国语俱题左氏遂引以为丘明且左传国语
之体不伦序事多乖定非一人所为也(□助/辨疑)
万见春镇云古者天子建德因生赐姓岂止一丘明姓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0b 页 WYG0184-0856b.png
左哉卫有胥靡逃之魏卫君请以左氏易之韩非内储
说著左氏卫之都邑若以邑为姓则后之子孙皆可得
姓不止丘明可姓也扬雄曰左氏品藻司马迁曰左丘
失明厥有国语独刘歆七略断然曰左丘明与圣人好
恶同亲受经于仲尼而作传其后诸儒从而和之至杜
预集其说注春秋遂锢不可解所谓乘虚袭伪而不反
者也尝以传语考之左氏端为战国时人当战国时齐
有邹衍著书推五德之运以符应为验而昭九年传云
说著左氏卫之都邑若以邑为姓则后之子孙皆可得
姓不止丘明可姓也扬雄曰左氏品藻司马迁曰左丘
失明厥有国语独刘歆七略断然曰左丘明与圣人好
恶同亲受经于仲尼而作传其后诸儒从而和之至杜
预集其说注春秋遂锢不可解所谓乘虚袭伪而不反
者也尝以传语考之左氏端为战国时人当战国时齐
有邹衍著书推五德之运以符应为验而昭九年传云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1a 页 WYG0184-0856c.png
陈水属也水火配也而楚所相哀九年炎帝为火师姜
姓其后也凡此等语皆与邹子同意周官保章氏虽以
星土辨九州土地然不言某国为某星自三家分晋之
后堪舆书出十二次之说行始有燕为木赵为火梁齐
为玄枵卫为豕韦吴越为星纪等说而昭十一年传云
今岁在豕韦岁及大梁襄二十八年传云岁在星纪而
淫于玄枵凡此等语皆与堪舆书合酎酒之名起周末
而传叙郑人对晋曰寡人以朝见于尝酎秦惠王十二
姓其后也凡此等语皆与邹子同意周官保章氏虽以
星土辨九州土地然不言某国为某星自三家分晋之
后堪舆书出十二次之说行始有燕为木赵为火梁齐
为玄枵卫为豕韦吴越为星纪等说而昭十一年传云
今岁在豕韦岁及大梁襄二十八年传云岁在星纪而
淫于玄枵凡此等语皆与堪舆书合酎酒之名起周末
而传叙郑人对晋曰寡人以朝见于尝酎秦惠王十二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1b 页 WYG0184-0856d.png
年初腊传叙宫之奇之言曰虞不腊矣秦孝公时商鞅
始立赏级爵曰不更曰庶长而传云秦败绩获不更女
父又云秦庶长鲍帅师及晋战于栎如此数者皆出春
秋后而左氏之传其为战国时人可知矣又子不语怪
力乱神使丘明果受经于仲尼而作传必当达圣人之
旨何公子彭生之为豕太子申生之请帝伯有之厉实
沈台骀之为祟鲧化黄熊石言于晋内蛇外蛇新鬼故
鬼鸟鸣亳社神降于莘等说累累书之是足信左氏非
始立赏级爵曰不更曰庶长而传云秦败绩获不更女
父又云秦庶长鲍帅师及晋战于栎如此数者皆出春
秋后而左氏之传其为战国时人可知矣又子不语怪
力乱神使丘明果受经于仲尼而作传必当达圣人之
旨何公子彭生之为豕太子申生之请帝伯有之厉实
沈台骀之为祟鲧化黄熊石言于晋内蛇外蛇新鬼故
鬼鸟鸣亳社神降于莘等说累累书之是足信左氏非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2a 页 WYG0184-0857a.png
受经丘明明矣(兰丛/识遗)
王介甫疑左氏为六国时人者十一事(困学/纪闻)
左传云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杜预曰史记
晋懿公之四年鲁悼公之十四年知伯帅韩魏围赵
襄子于晋阳韩魏反与赵氏谋杀知伯于晋阳之下
在春秋后二十七年陈氏曰丘明不应年少后亡如
此故或疑非孔子所称左丘明别自是一人为史官
者(通/考)
王介甫疑左氏为六国时人者十一事(困学/纪闻)
左传云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杜预曰史记
晋懿公之四年鲁悼公之十四年知伯帅韩魏围赵
襄子于晋阳韩魏反与赵氏谋杀知伯于晋阳之下
在春秋后二十七年陈氏曰丘明不应年少后亡如
此故或疑非孔子所称左丘明别自是一人为史官
者(通/考)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2b 页 WYG0184-0857b.png
礼记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太上致极之称犹言大备全德之人也全德之人自得
而已夺之不以为损予之不以为益爱之不自以为仁
利之不自以为义所谓不知有之者也其次夺之知损
予之知益爱之为仁利之为义所谓亲之誉之者也故
施则必报是以不可无礼也自礼记左氏老子凡所言
太上者皆若此系其人不系其时(七经/小传)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太上致极之称犹言大备全德之人也全德之人自得
而已夺之不以为损予之不以为益爱之不自以为仁
利之不自以为义所谓不知有之者也其次夺之知损
予之知益爱之为仁利之为义所谓亲之誉之者也故
施则必报是以不可无礼也自礼记左氏老子凡所言
太上者皆若此系其人不系其时(七经/小传)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3a 页 WYG0184-0857c.png
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娶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卜之者乃恐
同姓也注曰卜其吉凶岂本文意乎(郊亭/偶见)
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檀/弓)
舜葬苍梧三妃未从未祔之葬也谓祔葬自周公始然
舜卒于鸣条苍梧时在要荒之外事未必然尧妻舜二
女三妃亦无所考(胡/氏)三妃见帝王世纪恐附会
孟春鸿雁来
娶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卜之者乃恐
同姓也注曰卜其吉凶岂本文意乎(郊亭/偶见)
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檀/弓)
舜葬苍梧三妃未从未祔之葬也谓祔葬自周公始然
舜卒于鸣条苍梧时在要荒之外事未必然尧妻舜二
女三妃亦无所考(胡/氏)三妃见帝王世纪恐附会
孟春鸿雁来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3b 页 WYG0184-0857d.png
郑注今月令鸿皆为候吕览候雁北高诱注候时之雁
从彭蠡来北过北极之沙漠也方春非雁来之时
仲春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
吕览曰入舞舍采注命乐官正率卿大夫之子入学宫
习舞也舍犹置也初入学宫必礼先师置采帛于前以
贽神也周礼春入学舍采合舞秋讼学舍声以六乐之
会正舞位此之谓也此云习舞释菜郑云将舞必释菜
于先师以礼之夫临祭岂方习舞释奠岂独用菜乎
从彭蠡来北过北极之沙漠也方春非雁来之时
仲春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
吕览曰入舞舍采注命乐官正率卿大夫之子入学宫
习舞也舍犹置也初入学宫必礼先师置采帛于前以
贽神也周礼春入学舍采合舞秋讼学舍声以六乐之
会正舞位此之谓也此云习舞释菜郑云将舞必释菜
于先师以礼之夫临祭岂方习舞释奠岂独用菜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4a 页 WYG0184-0858a.png
王瓜生
月令立夏之后十日王瓜生诸儒及本草多不详识明
曰王瓜即括楼也括楼与土瓜形状藤叶正相类但括
楼大而土瓜小耳以其大于土瓜故以王字别之尔雅
诸言王者皆此类也今验括楼立夏之后其苗始生正
与月令文合故知先儒之说皆非也(兼明/书)
吕氏春秋王善生注云善或作瓜□也
仲夏毋烧灰
月令立夏之后十日王瓜生诸儒及本草多不详识明
曰王瓜即括楼也括楼与土瓜形状藤叶正相类但括
楼大而土瓜小耳以其大于土瓜故以王字别之尔雅
诸言王者皆此类也今验括楼立夏之后其苗始生正
与月令文合故知先儒之说皆非也(兼明/书)
吕氏春秋王善生注云善或作瓜□也
仲夏毋烧灰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4b 页 WYG0184-0858b.png
郑注曰为伤火气也陈氏因之吕览曰无烧炭注曰为
草木未成不欲夭物夫仲夏物长故戒伐木烧炭若灰
则何以烧为
季夏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郑注云土疆强㯺之地吕览注疆界畔
季秋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
吕览高注曰是月候时之雁从北方来南之彭蠡盖以
为八月来者其父母也其子羽翼稚弱未能及之故于
草木未成不欲夭物夫仲夏物长故戒伐木烧炭若灰
则何以烧为
季夏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郑注云土疆强㯺之地吕览注疆界畔
季秋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
吕览高注曰是月候时之雁从北方来南之彭蠡盖以
为八月来者其父母也其子羽翼稚弱未能及之故于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5a 页 WYG0184-0858c.png
是月来过周雒也宾爵者老爵也栖宿于人堂宇之间
有似宾客故谓之宾爵(淮南子许/慎注同)
郑注曰来宾言其客止未去也陈曰候雁以仲秋先
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孟春鸿雁来之来为主
乎为宾乎
王制周礼
秦汉之书多以先王遗说为本而杂以后世烦碎为博
王制一篇不过因孟子数语周礼六典不过因周官一
有似宾客故谓之宾爵(淮南子许/慎注同)
郑注曰来宾言其客止未去也陈曰候雁以仲秋先
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孟春鸿雁来之来为主
乎为宾乎
王制周礼
秦汉之书多以先王遗说为本而杂以后世烦碎为博
王制一篇不过因孟子数语周礼六典不过因周官一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5b 页 WYG0184-0858d.png
书从而增益以广旧闻一列于经无敢轻议往往而然
(日/钞)
周室班爵之制孟子生于周末其详已不可复闻汉文
帝时作王制果何为而反得其详汉衰而周礼出于王
莽家之刘歆又与王制不同尤恐难与孟子较异同也
今诸儒之说礼者乃欲强三者之不同以为同回护条
析动累万言何耶(日钞孟子/王制下)
周礼
(日/钞)
周室班爵之制孟子生于周末其详已不可复闻汉文
帝时作王制果何为而反得其详汉衰而周礼出于王
莽家之刘歆又与王制不同尤恐难与孟子较异同也
今诸儒之说礼者乃欲强三者之不同以为同回护条
析动累万言何耶(日钞孟子/王制下)
周礼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6a 页 WYG0184-0859a.png
曲礼刑不上大夫家语冉有问刑不上于大夫孔子曰
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其言
与贾谊书同而加详焉谊盖述夫子之言也秋官条狼
氏誓大夫曰鞭恐非周公之法(困学/纪闻)
刑止于五而秋官条狼氏誓驭曰车轘此春秋时尝有
之至秦用之岂成周之法哉(困学/纪闻)
周礼起于成帝刘歆而成于郑玄附离之者大半故林
孝存以为武帝知周官末世渎乱不验之书故作十论
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其言
与贾谊书同而加详焉谊盖述夫子之言也秋官条狼
氏誓大夫曰鞭恐非周公之法(困学/纪闻)
刑止于五而秋官条狼氏誓驭曰车轘此春秋时尝有
之至秦用之岂成周之法哉(困学/纪闻)
周礼起于成帝刘歆而成于郑玄附离之者大半故林
孝存以为武帝知周官末世渎乱不验之书故作十论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6b 页 WYG0184-0859b.png
七难以排弃之何休亦以为六国阴谋之书(正/义)
礼记则古今议其杂周礼则歆列上之时包周孟子张
林硕何休已不信为周公书近代司马温公胡致堂胡
五峰苏颍滨晁说之洪容斋直谓作于刘歆盖歆佐王
莽书与莽苛碎之政相表里且汉儒林傅叙诸经各有
傅授礼独无之或者见其详密谓圣人一事有一制意
其果周公之遗不知孔子于礼多从周使周公礼书如
此精详当不切切于把宋求夏商遗礼与夫逆为继周
礼记则古今议其杂周礼则歆列上之时包周孟子张
林硕何休已不信为周公书近代司马温公胡致堂胡
五峰苏颍滨晁说之洪容斋直谓作于刘歆盖歆佐王
莽书与莽苛碎之政相表里且汉儒林傅叙诸经各有
傅授礼独无之或者见其详密谓圣人一事有一制意
其果周公之遗不知孔子于礼多从周使周公礼书如
此精详当不切切于把宋求夏商遗礼与夫逆为继周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7a 页 WYG0184-0859c.png
损益之辞又自卫反鲁删诗定书系易作春秋独不能
措一辞于周礼即孟子时周室犹存班爵之问已云不
闻其详而谓秦火之后乃周礼灿然完备如此耶兼其
中言建国之制与书洛诰召诰异言封国之制与书武
成及孟子异书设官之制与书周官六典异周之制作
大抵出周公岂有言之与行自相矛盾乎又左传论孟
皆晚周书于易诗书多见之援引胡俱无一语援周礼
耶(识/遗)
措一辞于周礼即孟子时周室犹存班爵之问已云不
闻其详而谓秦火之后乃周礼灿然完备如此耶兼其
中言建国之制与书洛诰召诰异言封国之制与书武
成及孟子异书设官之制与书周官六典异周之制作
大抵出周公岂有言之与行自相矛盾乎又左传论孟
皆晚周书于易诗书多见之援引胡俱无一语援周礼
耶(识/遗)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7b 页 WYG0184-0859d.png
按孔子定书周官六卿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者
也今以刘歆所成周礼考之太宰掌建邦之六典夫太
宰统五官之典以为治者也岂于五官之外更有治典
哉则掌建六典歆之妄也太宰之属六十小宰也司会
也司书也职内也职岁也职币也是六官之所掌𩔖皆
期会簿书之末俗吏掊克之所为而非赞冢宰进退百
官均一四海之治者也汉兴经五伯七雄圣道绝灭大
乱之后陈平为相尚不肯任廷尉内史之事周公承文
也今以刘歆所成周礼考之太宰掌建邦之六典夫太
宰统五官之典以为治者也岂于五官之外更有治典
哉则掌建六典歆之妄也太宰之属六十小宰也司会
也司书也职内也职岁也职币也是六官之所掌𩔖皆
期会簿书之末俗吏掊克之所为而非赞冢宰进退百
官均一四海之治者也汉兴经五伯七雄圣道绝灭大
乱之后陈平为相尚不肯任廷尉内史之事周公承文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8a 页 WYG0184-0860a.png
武之德相成王为太师乃广置宫闱猥亵衣服饮食技
艺之官以为属必不然矣其末则又有夏采之官焉专
掌王崩复土者也呜呼安得是不祥之人哉礼官临大
变一时行之可矣乃预置官以俟王崩而行其职何不
祥之甚也太宰之属六十有二考之未有一官完善者
则五卿之属可知矣而可谓之经与易诗书春秋配乎
(胡/宏)
周礼世谓周公所作非也汉书儒林传尽载诸经专门
艺之官以为属必不然矣其末则又有夏采之官焉专
掌王崩复土者也呜呼安得是不祥之人哉礼官临大
变一时行之可矣乃预置官以俟王崩而行其职何不
祥之甚也太宰之属六十有二考之未有一官完善者
则五卿之属可知矣而可谓之经与易诗书春秋配乎
(胡/宏)
周礼世谓周公所作非也汉书儒林传尽载诸经专门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8b 页 WYG0184-0860b.png
师授此独无传至王莽时歆为国师始建立周官经以
为周礼且置博士而河南杜子春受业于歆还家以教
门徒郑兴及其子众往师之此书遂行歆之处心积虑
用以济莽之恶如五均六筦市官赊货诸所兴为皆是
也故当其时公孙禄既已斥歆颠倒六经毁师法矣王
安石欲变乱祖宗法度乃尊崇其言至与诗书均匹以
作三经新义其序略曰其人足以任官其官足以行法
莫盛乎成周之时其法可施于后世其文有见于载籍
为周礼且置博士而河南杜子春受业于歆还家以教
门徒郑兴及其子众往师之此书遂行歆之处心积虑
用以济莽之恶如五均六筦市官赊货诸所兴为皆是
也故当其时公孙禄既已斥歆颠倒六经毁师法矣王
安石欲变乱祖宗法度乃尊崇其言至与诗书均匹以
作三经新义其序略曰其人足以任官其官足以行法
莫盛乎成周之时其法可施于后世其文有见于载籍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9a 页 WYG0184-0860c.png
莫具乎周官之书自周之衰以至于今太平之遗迹扫
荡几尽学者所见无复全经于是时也乃欲训而发之
臣知其难也以训而发之之难则又以知夫立政造事
追而复之之为难则安石所学所行实出于此遂谓一
部之书理财居其半又谓泉府凡国之财用取具焉岁
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馀则非特摧兼并救贫阨因以
足国事之财用故虽有不庭不虞民不加赋而国无乏
事其后吕嘉问法之而置市易由中及外害遍生灵呜
荡几尽学者所见无复全经于是时也乃欲训而发之
臣知其难也以训而发之之难则又以知夫立政造事
追而复之之为难则安石所学所行实出于此遂谓一
部之书理财居其半又谓泉府凡国之财用取具焉岁
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馀则非特摧兼并救贫阨因以
足国事之财用故虽有不庭不虞民不加赋而国无乏
事其后吕嘉问法之而置市易由中及外害遍生灵呜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79b 页 WYG0184-0860d.png
呼二王托周官之名以为政其归于祸民一也(容斋/二笔)
设官之多
陈及之云或谓乡遂设官最冗六乡之民不过七万五
千家今设官至万八千九百三十人为大夫者百八十
人六遂之民亦不过十万五千家而设官乃三千九百
九十八人为大夫者四十人乡遂为十五万家官吏乃
至二万三千人十五万家之所入能几何而足以养二
万三千官吏吕氏曰总计地官公卿大夫士通用三十
设官之多
陈及之云或谓乡遂设官最冗六乡之民不过七万五
千家今设官至万八千九百三十人为大夫者百八十
人六遂之民亦不过十万五千家而设官乃三千九百
九十八人为大夫者四十人乡遂为十五万家官吏乃
至二万三千人十五万家之所入能几何而足以养二
万三千官吏吕氏曰总计地官公卿大夫士通用三十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0a 页 WYG0184-0861a.png
万夫有奇府史胥徒不在数虞衡迹人等亦不在数据
畿内之地似难容许多官畿内户口亦难供许多官黄
东发曰愚谓尽畿内之人不为民而尽为官亦无此数
黄氏曰春官之属七十自大宗伯至职丧为一节自大
司乐至司干为一节自太卜至御史为一节自中车至
凡以神仕者为一节卿大夫士总五百九十有四人府
史胥徒工又总二千五百十四人女奚百有二十人男
巫为数女巫为数凡以神仕者无数
畿内之地似难容许多官畿内户口亦难供许多官黄
东发曰愚谓尽畿内之人不为民而尽为官亦无此数
黄氏曰春官之属七十自大宗伯至职丧为一节自大
司乐至司干为一节自太卜至御史为一节自中车至
凡以神仕者为一节卿大夫士总五百九十有四人府
史胥徒工又总二千五百十四人女奚百有二十人男
巫为数女巫为数凡以神仕者无数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0b 页 WYG0184-0861b.png
孔子删诗定书系周易作春秋此四书正经也礼记虽
汉儒所集而孔门之中庸大学在焉乐记等篇亦多格
言若周礼未知其何如夹漈郑氏尝谓周礼一书详周
之制度而不及道化严于职守而阔略人主之身后来
求其说而不得或谓文王治岐之制或谓成周理财之
书或谓战国阴谋之书或谓汉儒附会之说或谓末世
渎乱不验之书林孝存作十论七难以排之至孙处又
独为之说曰周礼之作周公居摄之后书成归丰而实
汉儒所集而孔门之中庸大学在焉乐记等篇亦多格
言若周礼未知其何如夹漈郑氏尝谓周礼一书详周
之制度而不及道化严于职守而阔略人主之身后来
求其说而不得或谓文王治岐之制或谓成周理财之
书或谓战国阴谋之书或谓汉儒附会之说或谓末世
渎乱不验之书林孝存作十论七难以排之至孙处又
独为之说曰周礼之作周公居摄之后书成归丰而实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1a 页 WYG0184-0861c.png
未尝行惟其未行故建都之制不与召诰洛诰合封国
之制不与武成孟子合设官之制不与周官合九几之
制不与禹贡合凡此皆预为之而未尝行也愚恐亦意
之之言按周礼实汉成帝时刘歆始列之七略王莽时
刘歆始奏置博士尔周礼始用于王莽大败再用于王
安石又大败夹漈以为用周礼者之过非周礼之过是
固然矣然未有用而效者恐亦未可再以天下轻哉
周礼是非
之制不与武成孟子合设官之制不与周官合九几之
制不与禹贡合凡此皆预为之而未尝行也愚恐亦意
之之言按周礼实汉成帝时刘歆始列之七略王莽时
刘歆始奏置博士尔周礼始用于王莽大败再用于王
安石又大败夹漈以为用周礼者之过非周礼之过是
固然矣然未有用而效者恐亦未可再以天下轻哉
周礼是非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1b 页 WYG0184-0861d.png
周官书列于经几千百年矣戾于经而列于经此予所
以不得不辨其非所以明其是也贾氏曰六经祸于秦
惟周礼最后出也以始皇特恶之故禁绝加严也此理
不然北宫锜问周室班爵禄之制孟子谓诸侯恶其害
已而皆去其籍可闻其略而不可闻其详方战国时周
室犹存诸侯强大不禀周制故已灭去其籍也是周公
所制之典夫子所正之经已不传于世也故虽孟子博
学大儒不得闻其详何待秦之祸而后亡始皇禁绝之
以不得不辨其非所以明其是也贾氏曰六经祸于秦
惟周礼最后出也以始皇特恶之故禁绝加严也此理
不然北宫锜问周室班爵禄之制孟子谓诸侯恶其害
已而皆去其籍可闻其略而不可闻其详方战国时周
室犹存诸侯强大不禀周制故已灭去其籍也是周公
所制之典夫子所正之经已不传于世也故虽孟子博
学大儒不得闻其详何待秦之祸而后亡始皇禁绝之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2a 页 WYG0184-0862a.png
严故后出乎岂有时有周礼而孟子不见之乎孟子且
不见周礼汉世焉得而有之有之则非周公之旧后儒
为之章章矣然秦汉去周未远使其洪儒硕学请闻周
礼之旧作为一书使后知所本又何幸耶故虽非周公
之亲笔谓之周礼亦可也今乃不然所载之典大抵以
衰世之制为盛时之典其背理伤教甚众以理度之特
出于汉儒之才高而不深于道者欤所以不能使人尽
信也夫成周之制语其最大者莫若建都也又莫若封
不见周礼汉世焉得而有之有之则非周公之旧后儒
为之章章矣然秦汉去周未远使其洪儒硕学请闻周
礼之旧作为一书使后知所本又何幸耶故虽非周公
之亲笔谓之周礼亦可也今乃不然所载之典大抵以
衰世之制为盛时之典其背理伤教甚众以理度之特
出于汉儒之才高而不深于道者欤所以不能使人尽
信也夫成周之制语其最大者莫若建都也又莫若封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2b 页 WYG0184-0862b.png
国也又莫若设官也今其言皆与他经不合言建都之
制则戾书洛诰召诰之旨言封国之制则戾书武成与
孟子之说言设官之制则戾书周官之六典此其事之
最大理之最明而皆与古书戾则其小者可知矣(颐/齐)
封国
周礼封国之制先儒故有能言其非者俗学又为之委
曲求通以误后世亦无能辨焉夫子以大国为千乘之
国又曰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至孟子
制则戾书洛诰召诰之旨言封国之制则戾书武成与
孟子之说言设官之制则戾书周官之六典此其事之
最大理之最明而皆与古书戾则其小者可知矣(颐/齐)
封国
周礼封国之制先儒故有能言其非者俗学又为之委
曲求通以误后世亦无能辨焉夫子以大国为千乘之
国又曰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至孟子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3a 页 WYG0184-0862c.png
答北宫锜及慎子之言与武王列土分爵之制无少差
异则大国不过百里次七十里次五十里周法固然也
又曰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则孔孟非特闻武王
周公之制益亲见当时之诸侯则然汉儒作王制亦同
独为周官书者以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
百里男百里与论语孟子礼记之言并异无疑其为非
也陋儒郑氏释王制乃曰武王初定天下更立五等之
爵增以子男而犹因商之地以九州之界尚狭也周公
异则大国不过百里次七十里次五十里周法固然也
又曰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则孔孟非特闻武王
周公之制益亲见当时之诸侯则然汉儒作王制亦同
独为周官书者以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
百里男百里与论语孟子礼记之言并异无疑其为非
也陋儒郑氏释王制乃曰武王初定天下更立五等之
爵增以子男而犹因商之地以九州之界尚狭也周公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3b 页 WYG0184-0862d.png
致太平斥大九州之界封有功诸侯大者至五百里小
者百里盖据大司徒之文夫尧舜夏商之地不过九州
考周职方掌天下之图无以过于禹贡之域禹之疆域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夫既穷于海至于流
沙将何所广斥哉借能开辟边境取夷狄之地亦不可
增封于内此是不然也汉儒见周之衰弱诸侯相侵吞
灭小弱开疆拓地至于数百里之广乃以为周制尔子
产曰古者列国一同今大国数圻若无侵小何以至焉
者百里盖据大司徒之文夫尧舜夏商之地不过九州
考周职方掌天下之图无以过于禹贡之域禹之疆域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夫既穷于海至于流
沙将何所广斥哉借能开辟边境取夷狄之地亦不可
增封于内此是不然也汉儒见周之衰弱诸侯相侵吞
灭小弱开疆拓地至于数百里之广乃以为周制尔子
产曰古者列国一同今大国数圻若无侵小何以至焉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4a 页 WYG0184-0863a.png
孟子曰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者五又曰今海内之
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观此则知春秋之大国非
复一同也战国时鲁乃五百里齐乃千里此作周官者
故以为据也又职方氏曰千里封公方五百里则四公
方四百里则六侯方三百里则七伯方二百里则二十
五子方百里则百男皆非古之制不可信也故曰举衰
世之典而为盛时之制不可信也此类是也(艮斋/文)
设官
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观此则知春秋之大国非
复一同也战国时鲁乃五百里齐乃千里此作周官者
故以为据也又职方氏曰千里封公方五百里则四公
方四百里则六侯方三百里则七伯方二百里则二十
五子方百里则百男皆非古之制不可信也故曰举衰
世之典而为盛时之制不可信也此类是也(艮斋/文)
设官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4b 页 WYG0184-0863b.png
周礼事之最大者莫如建都封国之制予既辨其非古
矣至言设官则更甚也借谓尧舜之世事简而建官少
周之世事烦而建官多夏商不过倍唐虞之制周人亦
不过倍夏商之制何得与夏商相去乃数万倍耶盖彼
但见成周建官之多而不计其数乃其诞谩至此世儒
乃酷信之不亦伤乎王氏曰王畿受天下财赋不当以
财不足禄为疑不知官冗至此禄之当以何术世之陋
学随人东西未有如汉郑氏近世王氏也作周礼者正
矣至言设官则更甚也借谓尧舜之世事简而建官少
周之世事烦而建官多夏商不过倍唐虞之制周人亦
不过倍夏商之制何得与夏商相去乃数万倍耶盖彼
但见成周建官之多而不计其数乃其诞谩至此世儒
乃酷信之不亦伤乎王氏曰王畿受天下财赋不当以
财不足禄为疑不知官冗至此禄之当以何术世之陋
学随人东西未有如汉郑氏近世王氏也作周礼者正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5a 页 WYG0184-0863c.png
以欺若人耳(山堂/考索)
经典稽疑 卷下 第 85b 页 WYG0184-0863d.png
经典稽疑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