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184-0636b.png
钦定四库全书
 简端录卷九
            明 邵宝 撰
春秋(凡一百六)

郑伯髡顽弑而不弑从赴也赴以疟疾则何以知其弑
也既弑矣其孰能掩诸虽然传闻之言不可以加于策
书之赴故赴卒亦卒然则讨贼之义安在诸侯在会地
则迩矣时则迫矣而不知贼之所归亦末如之何也已
矣若知而不讨则何贵于伯且会哉卒而不弑亦所以
卷九 第 1b 页 WYG0184-0637a.png
刺在会之诸侯也不弑而弑如赵盾许止者奈何止也
自责盾亦受恶异于传闻者矣
 右襄公七年郑伯髡顽如会之简
不敌而言会晋侯之志也晋侯不出境而召诸侯之大
夫以听朝聘之数固将以自便也会于是乎称然不知
体失于上权移于下于是乎兆天下之乱晋伯之衰何
足言哉郑伯在会则何言乎不敌郑伯来以献捷不以
卷九 第 2a 页 WYG0184-0637b.png
听朝聘之会
 右襄公八年季孙宿会晋侯于邢丘之简
有书爵而贬者贬莫大乎目其人目其人则不能不爵
故人其人贬爵其人亦贬
 右襄公九年楚子伐郑之简
作三军假于公以济其私也利于私必损于公公臣不
能具三耦是其验矣故穆子对武子有政将及子子必
不堪之说其为公计如此而武子不从盟且诅者盖要
其后虽不堪无易此制也斯岂为公乎
卷九 第 2b 页 WYG0184-0637c.png
 右襄公十一年作三军之简
召陵之师伐楚而得盟齐桓之义也萧鱼之师伐郑而
得会晋悼之略也
齐桓始伯天下莫彊焉齐衰而晋彊晋衰而楚彊楚衰
而吴彊此春秋之势也譬之人身其皆出于血气者乎
故有时乎衰秦在一隅蓄锐养精而不轻用至战国而
横行天下盖若有血气而知保啬之道焉者然亦非心
卷九 第 3a 页 WYG0184-0637d.png
志义理之彊也故其终也决裂而不可救当秦之彊非
能加于晋也中国之能抗秦赖有晋耳晋不分则秦不
能以独雄晋以群才而彊其用物弘矣故亦以群才而
衰不知保啬者如是况齐楚自耗以取灭亡者乎燕终
春秋不闻其彊其彊其衰皆于战国见之
 已上并襄公十一年会于萧鱼之简
非围台不可以兴师非救台不可以请命强臣擅国之
情于是乎著
 右襄公十二年季孙宿帅师救台之简
卷九 第 3b 页 WYG0184-0638a.png
礼诸侯不敢祖天子而鲁有文王之庙何居有功德而
王命立之也非王命而自立不可郑祖厉王亦犹鲁之
祖文王也皆非礼也
 右襄公十二年吴子乘卒之简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来云者有事于我也不书其事
事不外于逆也故书遂刘夏逆王后于齐以过我书过
我而无事于我故不书来传称官师从单靖公而不书
卷九 第 4a 页 WYG0184-0638b.png
说者谓得礼故同行而不同书然则得无失实乎其诸
从而不同行也是故君子惟经之信也
 右襄公十五年刘夏逆王后于齐之简
春秋之国之彊者齐晋秦楚其次则鲁卫宋郑齐晋秦
楚皆尝霸矣宋图霸而不成鲁卫郑何独无图霸之心
乎国有人焉知其力之不足也且卫当齐晋之冲郑当
晋楚之冲奔走服役朝夕不暇敢复图霸哉鲁守礼义
仲尼所谓一变至道者也閟宫之诗曰居常与许复周
公之宇则君臣之志可知矣齐有太公之履晋有文侯之
卷九 第 4b 页 WYG0184-0638c.png
钺盖其所传者旧矣故桓文修之
 右襄公十五年晋侯周卒之简
湨梁之会虽曰为讨邾莒以成父志然父之丧才三月
耳而是举非有尊王之义何汲汲也当是时晋侯在丧
虽未讲于古礼而谅闇之仪犹有存者诸臣其将挟君
以行已志之为快欤不然即君有命亦可谏也故书曰
大夫盟作春秋者其知之矣
卷九 第 5a 页 WYG0184-0638d.png
 右襄公十六年公会晋侯于湨梁之简
诸侯在而大夫盟可以观大夫矣可以观大夫则可以
观诸侯可以观诸侯则可以观天下矣其盟也以高厚
歌诗不类而诸侯之有异志也其盟曰同讨不庭诸侯
事也而盟大夫何也下陵上替于是乎极
 右襄公十六年戊寅大夫盟之简
宋灾故小事而大之也当是时事有大者顾不举焉世
道益可闵矣岂独蔡之贼哉
 右襄公二十年公会晋侯盟于澶渊之简
卷九 第 5b 页 WYG0184-0639a.png
地可以哉举其图籍则民随之矣
 右襄公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之简
晋以一国一人之事而再勤诸侯其肆然甚矣无逸曰
文王以庶邦惟正之供供不以正且不可以令而况于
会乎会何以为正会莫正于尊天王攘夷狄而诛乱讨
贼救灾恤患次之
 右襄公二十一年公会晋侯于商任之简
卷九 第 6a 页 WYG0184-0639b.png
陈侯藉屈建之力屈建挟陈侯之分是以能杀二庆当
是时若使庆氏有惠于民如完之于齐鲍之于宋陈人
皆为庆守则杀之成否未可知也
 右襄公二十三年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之简
栾盈帅曲沃之甲因魏献子以昼入绛此经所谓栾盈
复入于晋也栾氏乘公门范鞅用剑以帅卒栾氏退摄
车从之栾乐死栾鲂伤栾盈奔曲沃晋人围之此经所
谓入于曲沃也入于晋则入栾氏有人也入于曲沃晋
犹有人也不然晋殆矣
卷九 第 6b 页 WYG0184-0639c.png
 右襄公二十三年晋栾盈复入于晋之简
春秋列国史于弑君之事隐而不书者有之书而逊词
者亦有之不然何齐晋二史独以直笔称邪
 右襄公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其君光之简
秦霸西戎楚奄征南海其国势一也然秦不闻其侵陵
小国而楚屡灭之如庸如舒鸠不一而足故秦久而益
彊楚虽彊而不能久也
卷九 第 7a 页 WYG0184-0639d.png
 右襄公二十五年楚屈建帅师灭舒鸠之简
子展子产之入陈也君子以为有礼然而不能止其君
使无是举焉子展子产之所以为子展子产者也当是
时谋国者如此盖亦以时势而不能大贞也能以礼行
之而已是故夹谷之会可以观仲尼陈国之入可以观
子展子产
 右襄公二十五年郑公孙夏帅师伐陈之简
诸侯不生名书法之正也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取卒
之名加之伐楚之上书法之变也
卷九 第 7b 页 WYG0184-0640a.png
 右襄公二十五年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之简
湨梁之会诸侯既会无中事而大夫盟故止言大夫若
宋则会者大夫也盟者亦大夫也自夏徂秋中有他焉
再举则文繁不再举则志晦故必曰诸侯之大夫盖凡
会者皆在前目后凡书法固当然哉
宋之盟向戍为之也其有战国仪秦之风乎晋伯其衰
矣戌其伯者之罪人乎晋楚之从交相见也自宋之盟
卷九 第 8a 页 WYG0184-0640b.png

 已上并襄公二十七年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之
 简
季氏之势盛矣襄公之不敢归畏武子也况昭公之于平
子乎公冶有子家之节而才识弗逮
 右襄公二十九年公至自楚之简
札之使史记在王馀祭之二年然其书乃后于馀祭之
弑则孰先孰后曰使先弑后弑之书也以所闻所闻先
故先使之书也以所至所至后故后
卷九 第 8b 页 WYG0184-0640c.png
 右襄公二十九年阍弑吴子馀祭之简
吴子使札来聘在夷末卒十八年前仲尼岂得而预
贬之兄亡弟及既有先君之命矣则札也实君之贰也
夫吴子乌得而使之札亦乌得而承之此春秋贬札之
实也
季氏同母兄弟四季子弱而才兄弟同爱之请无与子
而与弟兄弟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夷昧也死则国宜
卷九 第 9a 页 WYG0184-0640d.png
之季子也季子使而亡焉使者迹也亡者心也此季氏
辞国之实也公羊此言可谓得其心矣不当使而使不
当亡而亡春秋责备于季子者其在斯乎乃若僚弑而
致国焉季子不受曰尔弑君而吾受国吾与尔为篡也
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为季子之道固当如此春秋
于季子与何诛
季札让国而安于为臣故居则居出则出一毫无容心
焉臣道也春秋于其出也使则使聘则聘名则名一毫
无加礼焉所以成其臣道也成其臣道也者所以著其
卷九 第 9b 页 WYG0184-0641a.png
让国之节也札之让始于寿梦之欲立已终于光之致
国于已终辞于乱可能也始辞于未乱不可能也如以
让责季札则莫如讨贼僚死而光篡天子方伯无可告
矣若擅兴兵于国也是以光治光也札之所守固无责
焉耳矣或谓使而亡焉是所以为其身者重而所以为
社稷先君者轻乱不我弭则自我生矣以是责札札亦
何辞之有
卷九 第 10a 页 WYG0184-0641b.png
季子凡四让始之辞父礼也叔齐之道也继之辞兄义
也子臧之道也终之不与为篡法也叔肸之道也此三
让者得矣至于托使以亡是逃僚也逃僚何义哉苟欲
洁身焉必以国老自处明嫡长之义使国有所归而已
无与焉可也今也不然春秋之书其不谓此也夫
 已上并襄公二十九年吴子使札来聘之简
孟子曰世衰道微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
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何春秋有弑君而无弑父也
春秋国书也父孰非君子孰非臣非君非臣不书是以
卷九 第 10b 页 WYG0184-0641c.png
有弑君而无弑父也
 右襄公三十年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之简
成公九年伯姬归于宋又九年公薨至襄公三十年伯
姬卒凡三十九年由是观之伯姬之年盖几六十矣犹
待姆而逮乎火吁其贤哉
 右襄公三十年叔弓如宋之简
子产之不党驷丰晏子之不死齐庄季札之不讨吴光
卷九 第 11a 页 WYG0184-0641d.png
何如子产义也晏子礼也季札知也其皆巽以出之而
成章者乎
 右襄公三十年郑人杀良霄之简
蔡固之葬归首恶于固也固也淫而不父首恶必归焉
春秋书葬以为葬而后讨贼可也讨贼而后葬者罪无
所逃葬而后讨贼者恶有所分此春秋之微权也然则
许买之葬何以异于是乎君子以为赦止之罪辞也非
分恶于买也
 右襄公三十年葬蔡景公之简
卷九 第 11b 页 WYG0184-0642a.png
鲁襄公作楚宫而穆叔知其必死卫出公效吴言而子
之知其不免妖孽见乎四体固其然哉
 右襄公三十一年公薨于楚宫之简
麇死于弑而以卒赴春秋亦卒之者何哉治楚之罪盖
有大于此者矣春秋天下之书也
楚麇弑而书卒其故何也从策赴也其义何也责中国
诸侯之不能知贼也讨贼者存乎力知贼者存乎知知
卷九 第 12a 页 WYG0184-0642b.png
不足斯从之矣苟从之虽知犹不知也
 已上并昭公元年楚子麇卒之简
贼可讨贼乎贼固人人之所得讨也贼亦人也何独不
可是故楚围可戮庆封或将戮围虽围可也而况不为
围者乎
 右昭公四年执齐庆封杀之之简
舍中军毁三而为四也此季孙之志也故不曰作四军
而曰舍中军中军季孙之所有也中军既舍则其势不
得不二不得不二则不得不四此季孙之志也当其作
卷九 第 12b 页 WYG0184-0642c.png
也已有毁之之志叔孙于是乎盟以今之舍参昔之作
季孙之罪著矣
中军季孙之所有也季孙不欲舍谁敢舍之季孙盖诿
诸施氏臧氏叔孙氏矣既诬诸人又诬诸鬼而不能欺
吾圣人也春秋书曰舍中军盖二子者皆不与焉而况
他人乎
 已上并昭公五年舍中军之简
卷九 第 13a 页 WYG0184-0642d.png
陈侯于留有欲立之意于偃师无欲杀之心招逆其邪
志而成之而陈侯盖不胜其恚也始属之非正至是其
如之何是故大学释齐家重偏之戒而嫡庶之际大矣
 右昭公八年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之简
王室乱以叔鞅之言书陈灾以叔弓之言书古史之道

 右昭公九年夏四月陈灾之简
楚子何以名公羊以为绝之也前此尝杀齐庆封杀陈
干徵师矣曷不名之封徵师皆臣也蔡侯死则名之位
卷九 第 13b 页 WYG0184-0643a.png
丑德齐杀者既名杀之者乌得不名
 右昭公十一年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之简
虔之缢非比令也而比实逼之故曰比弑比之自杀非
弃疾令也而弃疾实惴之故曰弃疾杀虔君也比臣也
下杀上曰弑比弃疾皆公子两下相杀曰杀
有比而无弃疾则不足以死虔曷为不以弑归弃疾乎虔
天下之恶也虔不死天下之难未巳是故弃疾于虔可
卷九 第 14a 页 WYG0184-0643b.png
以谓之弑而不谓之弑于比可以谓之讨而不谓之讨
程子所谓时措从宜为难知者其此类也夫
比弃疾皆志于弑君得国者也比既当乎王则所谓弑
也者必比焉当之王不得而辞弑亦不得辞也比既王
矣非弃疾之惴谁能死之两下不弑分也两贼不讨义

 已上并昭公十三年楚公子比弑其君虔于乾溪之
 简
比志于为君者也弃疾无是心乎而独以归比也二子
卷九 第 14b 页 WYG0184-0643c.png
同欲观从知而启之同行而比先焉非比而谁或以子
臧责比比无子臧之行国人焉得子臧之虔之无道甚矣
使无观从之谋人或有子臧弃疾者弃疾固不辞也惟
久而无是举也于是乎听观从而入焉然则弃疾杀比
何以免于弑君贼不并称比贼矣则人皆得而诛之独
弃疾乎法闻弑君不闻弑贼也
 右昭公十三年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之简
卷九 第 15a 页 WYG0184-0643d.png
此庸礼之议也变之得书变之失书皆庸也
 右昭公十五年有事于武宫之简
荀吴之克鼓三代之遗师也帅哉帅哉
 右昭公十五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之简
戎之为类众矣岂能歼旃其在陆浑者则于是乎尽矣
故春秋曰晋荀吴灭陆浑之戎
兵出不意古亦有之以祭为谖不亦诬神乎诬神不可
以师虽胜君子不取也
 已上并昭公十七年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之简
卷九 第 15b 页 WYG0184-0644a.png
大辰何星也公羊氏曰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辰亦
为大辰然则有星孛焉于三者何居按左氏载申须之
言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今除于火火出必布焉由是
观之辰其大火乎当时占者谓火之徵虽或信之未必然
也或以后世星志乃谓徵于王室之乱其然岂其然乎
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
 右昭公十七年有星孛于大辰之简
卷九 第 16a 页 WYG0184-0644b.png
弑者杀人之别名也凡下杀上皆曰弑其恶不系于字
义也故许世子止亦书弑左氏称许悼公饮世子止之
药而卒止非医也其殆自以为能医者欤故不由医而
自为之药亲有疾召医而弗择也进药而弗尝也谓之
不孝况不由医而自为之药乎饮止药而死是死于药
也非止而谁虽然止悔而奔以死非不孝子也而不知
重其亲不知重其亲无父之渐于是乎在故春秋谨之
左氏曰君子曰尽心力以事君舍药物可也其言亦因
咽废食之论也盍亦曰择医而尝药不以已意参焉可
卷九 第 16b 页 WYG0184-0644c.png
也舍之其可哉
 右昭公十九年许世子止弑其君买之简
以周事子而归死于公孟此宗鲁所欲求之名也而卒
以盗书故曰求名不得
齐豹盗也谓宗鲁盗何宗鲁豹之徒也盗云者盖兼谓
豹鲁
 已上并昭公二十年盗杀卫侯之兄絷之简
卷九 第 17a 页 WYG0184-0644d.png
易曰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叔鞅之言王室也可谓
至赜矣春秋书王室乱一言以蔽之又何恶焉
 右昭公二十二年王室乱之简
天王何以居于狄泉哉何以入于成周哉盖必有以之
者矣而春秋不书天王天之子也天之子非天其谁与
立之盖正者如此不正者则否突然见于策若自天降
然者圣笔亦神矣哉
 右昭公二十三年天王居于狄泉之简
经书地震震于鲁也传称南宫极震震于周也南宫极
卷九 第 17b 页 WYG0184-0645a.png
南宫之极也周大臣有南宫极者于时附子朝人恶焉
而以其氏名当之
 右昭公二十三年地震之简
死恶物也而或祈之此岂人之情也哉燮以暴君婼以
彊臣人之情于是为极
 右昭公二十五年叔孙婼卒之简
公何以围成哉季孙以货而使齐齐以间而信之故胥
卷九 第 18a 页 WYG0184-0645b.png
谖以愚公也然则何以书公盖独夫之云尔同围而不
同力同力而不同心非独夫而何公至是益可哀矣是
赜也非圣人其孰能形容之如是哉
 右昭公二十六年公围成之简
成周下都也王既入成周矣曷不遂入王城也子朝之
馀党在焉故也故苌弘之建议城成周也谓之迁都盖
其任怨也大矣非忠之至者其孰能与于此或者不知
王城成周为二遂以入成周为入于京师使迁都之说
卒无所归而弘之忠不白于后世洛诰曰我卜涧水东
卷九 第 18b 页 WYG0184-0645c.png
瀍水西是谓王城又曰我又卜瀍水东是谓成周乌乎
地之不考乃害于义如此哉
王城下都皆周公之所营也一则藉平王之迁一以藉
敬王之入东而又东西方之人远矣乌乎伤哉
 已上并昭公二十六年天王入于成周之简
意如之如晋也应晋侯之召也晋侯之召之也将纳公
也属有通言者故意如召而来焉且从荀跞如乾侯矣
卷九 第 19a 页 WYG0184-0645d.png
春秋书曰季孙意如会晋荀跞于适历又曰晋侯使荀
跞唁公于适历意如之情不于是乎见乎
 右昭公三十一年季孙意如会晋荀跞之简
黑肱何以不系之邾分滥而国焉久矣曷不称滥分不
出于天子天下未有滥也吾闻诸公羊云然则拟诸郈
费成也不亦同乎郈费成私邑也滥国而分焉者也非
私邑也
 右昭公三十一年黑肱以滥来奔之简
诸侯之力可以城成周不可以城杞此公私之辨也或
卷九 第 19b 页 WYG0184-0646a.png
者以宗周夏肄为重轻先后岂春秋之志哉
 右昭公三十二年冬城成周之简
定无正而有春王春王三月也事在三月故以三月书
隐庄元年皆事在三月然则何以有正月隐庄于正月
即位史尝书之矣春秋削而不书不书而存正月所以见
不书故若定公则六月即位正月本无事何书之有故
曰春王三月
卷九 第 20a 页 WYG0184-0646b.png
春秋纪事书也纪莫大乎时故无事亦书首时有则随
事书之而已十有二月皆王月也春三月无事则书正
月事在二月王二月可也事在三月王三月亦可也然
隐庄元年事皆在三月曷为皆书正月也立皆正月即
位不书则无以示缺焉故也定公即位则在六月且书
焉者也不书正月何谓哉系正月于王春秋法也徒王
而无正谓如夏五可谓如夫人氏乌可
 已上并定公元年春王三月之简
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无天子也无天子而后敢执人
卷九 第 20b 页 WYG0184-0646c.png
于京师无诸侯而后敢执人于国无方伯而后敢执人
于会
 右定公元年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之简
跻僖公臧文仲之谬也从祀先公阳虎之奸也立武宫
季孙行父之侈也立炀宫季孙意如之饰也谬者不知
其偏侈者不克其妄奸者不掩其发难之情饰者不拯
其斁彝之罪
卷九 第 21a 页 WYG0184-0646d.png
 右定公元年立炀宫之简
同一召陵也齐伯以兴晋伯以衰齐之兴也管仲之功
晋之衰也荀寅之罪
 右定公四年公会刘子晋侯于召陵侵楚之简
古人有言曰物莫能两大是故杞衰而越兴虞衰而吴
兴陈衰而齐兴
 右定公四年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之简
齐人谓齐之人也齐侯在其中矣外之也外之也者恶
之也
卷九 第 21b 页 WYG0184-0647a.png
 右定公七年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之简
公会师无嫌会大夫失列矣
 右定公八年公会晋师于瓦之简
从祀而不禘主是者谁欤事出阳虎有不忍言者书法
若此固将以起问者尔先公何以知为闵而非昭乎诸
侯五庙二昭二穆定之世昭穆自文而下闵祧矣先公
也若昭则固当云昭公非昭也阳虎何急于是闵且从
卷九 第 22a 页 WYG0184-0647b.png
祀矣昭之不时祔谁为之者民方弗忍而我且以是发
之季氏其何以解诸此阳虎之情也今夫阳虎之情以
媚则从祀也以强则盗窃也从祀顺而逆盗窃逆而逆
春秋皆致法焉无隐显一也
虎叛不书奔不书从祀先公窃宝玉大弓得宝玉大弓
则书此所谓定哀之间之微词也叛易知也奔易知也
祀乎器乎其于国也大矣而人或以为小也不书其可
乎且书叛书奔迹也而未若二者之书之得其情与势
也曲而中称而隐仲尼岂得已哉
卷九 第 22b 页 WYG0184-0647c.png
 已上并定公八年从祀先公之简
阳虎作乱而叛是时也鲁故多矣不书书其重者曰盗
窃宝玉大弓而暴横无君之状著矣曰从祀先公盖发
难之端也其情逆其事顺启邪心有由哉从祀于是乎

 右定公八年盗窃宝玉大弓之简
阳虎既窃宝玉大弓鲁何以复得之殆虎遗于道路以
卷九 第 23a 页 WYG0184-0647d.png
为缓追之计也追者得之以归故府故书曰得幸之也
抑有遗恨焉耳
 右定公九年得宝玉大弓之简
齐既平矣何以又有夹谷之会会而归田所以成乎平
也于是齐有异心焉非仲尼在相安能成此好乎故君
子归仲尼之功或谓归仲尼之功是小仲尼也仲尼之
功上下与天地同流何有于此孰知此所以为仲尼之
大哉凡言大者必尽乎小乘田而蕃畜委吏而计当相
会而好成皆仲尼之大也
卷九 第 23b 页 WYG0184-0648a.png
 右定公十年公会齐侯于夹谷之简
郓欢龟阴鲁田也曷为言来归无仲尼则鲁无是田田
齐田也有仲尼则鲁有是田田齐心也来归于是乎书
然则何以得乎齐有行乎季孙之化公羊氏云有言
于夹谷之辞谷梁氏云
前此尝归我济西田矣后此尝归欢及阐矣皆不云来
来者齐志也诚于归矣归者平之约来归者圣人之化
卷九 第 24a 页 WYG0184-0648b.png
 已上并定公十年齐人来归郓欢龟阴田之简
暨者意均于众及者意专于独故曰暨犹暨暨也暨暨
者众辞及犹汲汲也汲汲者独辞
 右定公十年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之简
令行乎叔孙季孙故可以堕郈堕费令不行乎孟孙而
公自围之故不克
三都之堕仲尼之志乎仲尼之志也抑非仲尼不能与
于此于是仲尼在司寇之位驷赤效其谋而郈堕申句
须乐颀效其力而费堕仲尼无声色焉孟子曰所存者
卷九 第 24b 页 WYG0184-0648c.png
神此之谓矣然则成何以不卒堕也于是仲尼由司寇
摄相事未几去鲁矣不然于堕成乎何有且堕成则齐
人必至于北门其意则私其言或可听也迟速之机将
于是乎在仲尼亦何心哉
 已上并定公十二年公围成之简
三子同叛异情罪必有等差焉而夫子一书之则何以
断鞅之晋阳犹鲁三家之郈费成卫孙林父之戚也归
卷九 第 25a 页 WYG0184-0648d.png
我卫贡其意何如哉乃若朝歌者宋之南里耳萧耳寅
吉射惟不知有君也遽而称兵无已而入朝歌其迹何
异于晋阳哉知此义者可以断斯狱矣
 右定公十三年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之简
君弑而不书弑者名传闻之未真也然则罪将曷归哉
臣子不讨贼其罪一也臣世子为大
 右定公十三年薛弑其君比之简
书归脤存王也于是周之使命不行于诸侯久矣然祭
与号犹有存者诸侯苟起尊王之心孰其禦之
卷九 第 25b 页 WYG0184-0649a.png
 右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来归脤之简
成风以下母以子贵而尊为夫人者多矣其书之也非
得已也今姒氏子未成君夫人之号未之尊也不曰定
姒而何以哉况卒也后公二月葬也后公二旬以君正
妾固宜若是也
君夫人卒必继室焉祭必有主妇故也君卒则祭在其
嗣何继之有谓君母也者养以夫人葬从君夫人礼也
卷九 第 26a 页 WYG0184-0649b.png
僖宣昭襄四妾母卒皆夫人之葬皆小君之至于哀公
之母则惟曰定姒何以异也春秋庸礼之书也礼得则
书礼失则书而已无与焉者也然则孰为得嫡妾之分
尚矣送终之礼大矣可以近俗徇嗣君乎
 已上并定公十五年姒氏卒之简
聩亡矣灵公欲立郢郢曰辄在是有见于嫡庶无见于
昭穆也虽然父丧而无子则孙可以承重父丧而有子
则孙不可以袭尊可以承重者礼之变不可以袭尊者
道之常礼变于变不待命也道变于常虽有命乌乎其
卷九 第 26b 页 WYG0184-0649c.png
从诸聩辄之父子犹夷齐之兄弟也辄有父聩亦有父
以位则聩以命则郢辄之拒聩吁其甚哉聩之杀母其
将乎未可知也父丧不哀而惟位之利是可忍也孰不
可忍也聩无父辄亦无父
 右哀公二年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之简
汤作夏社为后戒也周存亳社其犹汤之志欤凡都邑
皆有之盖旧社云尔
卷九 第 27a 页 WYG0184-0649d.png
 右哀公四年亳社灾之简
阳生弑而辛以齐赴云尔也赴于师曰卒故书于史亦
曰卒此春秋之法也见弑而无愧于正君子不谓之非
命此春秋之义也
赴以卒则卒赴以弑则弑弑而赴以卒其弑也传闻云
尔也传闻不胜简书是以书卒以待察也此之疑狱
髡顽不忍以华即夷阳生不忍以国予敌故其被弑也
君子不谓之非命易曰过涉灭顶凶无咎君臣一道也
荼之弑归狱于陈乞阳生之罪固在也齐人杀之宜何
卷九 第 27b 页 WYG0184-0650a.png
如书曰弑则无以讨昔之乱贼不曰弑而曰杀是以乱
讨乱也春秋之法不以乱易乱而可以乱讨乱乎故因
其以卒赴而卒之此所谓时措从宜之难也
 已上并哀公十年齐侯阳生卒之简
吴夷之也夷之有救不如诸夏之亡也春秋书曰吴救
陈所黜在彼所伤在此
 右哀公十年吴救陈之简
卷九 第 28a 页 WYG0184-0650b.png
鲁昭弱而资援于吴故娶其女吴强矣曷为许之徒欲
尊贵其女而不知礼之不可也盖礼之废久矣然名不
正则言不顺故不请于君不见于庙不登于策不称夫
人而以孟子称于国当是时国人上下莫不称为孟子
也既而公逐颠沛淹恤伉俪俱困公薨之后茕然一妇
人寄迹强臣之间谁复以夫人待之生以辱生死以辱
死礼之不可废也如此哉是故卒书孟子不薨不成薨
也不葬不成葬也在当时皆纪实也春秋脩之有讳之
义焉而昭公之罪著矣或谓天王举法当何如曰削之
卷九 第 28b 页 WYG0184-0650c.png
则无名可削也黜之则无位可黜也归之吴而葬焉其
将然乎
聘则为妻礼也娶同姓聘犹不聘也孟子何名哉昭公
为之讳也春秋书之有正名之义焉不然则夫人之矣
经曰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盖称妾之词如

 已上并哀公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之简
卷九 第 29a 页 WYG0184-0650d.png
或曰春秋不敢进退诸侯其然乎曰然有王命则敢无
王命则不敢命非时王之命也先王之命也周爵五等
王之命也四夷称子王之命也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
名名莫大于王吴王矣楚王矣春秋退而子之以从王
命而天下之名分于是乎定何不敢哉若齐桓侯也则
固不敢退而伯之也晋文侯也亦固不敢退而伯之也
王命故也虽然桓文尝称公矣春秋于其葬也乃亦公
之何哉存僣称以著私谥所以为王命削之之地也亦
固所以退之也僣王者号于天下僣公者称于国中权
卷九 第 29b 页 WYG0184-0651a.png
轻重而致法庸礼讨罪一以王命而已无与焉是故春
秋之进退诸侯有王命敢无王命不敢故曰春秋天子
之事此之谓也
春秋于诸侯有退而无进其退之也有王命也无王命
而进之则乌乎敢是故楚称王非王命也则退而子之
子其爵也王之命之久矣吴称王非王命也则退而子
之子其爵也王之命之久矣夫是之谓退然则齐侯爵
卷九 第 30a 页 WYG0184-0651b.png
也其葬也则公之晋侯爵也其葬也亦公之至于诸国
皆然得非进乎因私谥而著其僣称以俟王命王有命
斯退之矣是退也非进也吴楚之不称葬奈何罪殊而
法异春秋盖有不得已焉耳五爵莫尊于公然有土封
者其臣皆得称之没以配谥僣矣议其罪而黜焉宜也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王可一朝称乎此所谓不待教而
诛之者故列国书葬吴楚不书葬所谓罪殊而法异
者如此此春秋退诸侯之道也或曰春秋以王爵待吴
楚故书子子之书于势为退于道为进退之所以进之
卷九 第 30b 页 WYG0184-0651c.png

吴凡四称子爵也王僣号也伯盖晋侯称命圭之辞云
公则晋侯欲其去王而称爵故不曰子而曰公盖犹为
相尊之辞也
 已上并哀公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之简
西狩孰狩哉国狩也公与乎公命而不与与则书公矣
不书公知其不与也获麟而赐虞人孰赐之也献于公
卷九 第 31a 页 WYG0184-0651d.png
而公赐之故仲尼得观焉获麟于是乎书
春秋非感麟而作感麟而止也书至鲁哀以言乎时则
久矣以言乎事则多矣以言乎典礼命讨则庶几乎备
矣圣笔将绝而麟出且踣焉故以是岁止卦畴以图书
作春秋以麟止作以天止亦以天
获麟为天下纪异也麟在周南为祥在春秋为异何者
非其时也仲尼之作春秋欲俟明王行此义于天下也
陈恒弑君仲尼尝沐浴请讨春秋之世为恒者众矣仲
尼请讨之志宁知老之将至乎至是绝笔焉以其欲行
卷九 第 31b 页 WYG0184-0652a.png
于天下者而传之后世盖亦不得已焉尔矣故以异终
虽然春秋治于万世麟万世之祥也祥异无定物
圣人因鲁史而修春秋不以春秋而废鲁史春秋行则
鲁史从之矣然则鲁史安在今之左传是也何以谓之
传传以附经左氏盖修饰之
仲尼假鲁史而修春秋所以经世也年至二百四十有
二经世之道略备矣圣笔于是乎终焉初不系于麟之
卷九 第 32a 页 WYG0184-0652b.png
出与不出也然麟瑞物也可游也不可获也获麟为天
下纪异也此其系于世道大矣故终也取之经莫重于
始亦莫重于终故始以春王终以获麟
春秋谨严犹待传者乎将起问者乎天何心哉日月行
焉众星丽焉天何心哉
 已上并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之简
 简端录卷九
卷九 第 32b 页 WYG0184-0653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