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00856a 页
卷一 第 1a 页 0327-006.png
录异祀卷之一(二同/卷)
    (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广成先生上柱国蔡/国臣杜先生纂)
   仙
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云姓王氏自轩辕
之代磿于商周随老君西化流沙洎周末复
还中国居汉滨鬼谷山受道弟子百馀人惟
张仪苏秦不慕神仙好纵横之术时王纲颓
弛诸侯相征陵弱暴寡干戈云扰二子得志
肆唇吻于战国之中或遇或否或迍或泰以
辩谲相高争名贪禄无复云林之志先生遗
卷一 第 1b 页 0327-007.png
仪秦书曰二君足下功名赫赫但春到秋不
得久茂日既将尽时既将老君不见河边之
树乎仆驭折其枝波浪激其根此木非与天
下人有仇怨所居者然也子不见嵩岱松柏
华霍之树上叶陵青云下根通三泉上有玄
狐黑猿下有豹隐龙潜千秋万岁不逢斤斧
之患此木非与天下人有骨血盖所居者然
也今二子好云路之荣慕长久之功轻乔松
之永延贵一夕之浮爵痛焉悲夫二君痛焉
悲夫二君仪秦答书曰先生秉德含弘饥必
卷一 第 2a 页 0327-008.png
啖芝英渴必饮玉浆德与神灵齐明与三光
同不忘赐书戒以贪味仪以不敏名闻不昭
入秦匡霸欲翼时君刺以河边喻以深山虽
素空闇诚衔斯旨仪等曰伟哉先生玄览遐
鉴兴亡皎然二子不能抑志退身甘蓼虫之
乐栖竹苇之巢自掇泯灭悲夫痛哉
庐山九天使者开元中皇帝梦神仙羽卫千
乘万骑集于空中有一人朱衣金冠乘车而
下谒帝曰我九天采访巡紏人间欲于庐山
西圠置一下宫自有木石基址但须工力而
卷一 第 2b 页 0327-009.png
已帝即遣中使诣山西北果有基迹宛然信
宿有巨木数千段自然而至非人力所运堂
殿廊宇随类致木皆得足用或云此木昔九
江王所采拟作宫殿沈在江州湓浦至是神
人运来以供所用庙西长廊柱础架虚在巨
涧之上其下汩流奔响泓窅不测久历年岁
曾无危垫初构庙时材木自至一夕巨万皆
有水痕门殿廊宇之基自然化出非人版筑
常有五色神光照烛庙所常如昼日挥斤运
工略无馀暇人力忘倦旬月告成毕工之际
卷一 第 3a 页 0327-010.png
中使梦神人曰赭垩丹绿庙北地中寻之自
得勿须远求于是访之采以充用略无所阙
既而建昌渡有灵官五百馀人若衣道士服
者皆言诣使者庙今图像存焉初玄宗梦神
人日因召天台鍊师司马承祯以访其事承
祯奏曰令名山岳渎血食之神以主祭祠太
上虑其妄有威福以害蒸黎分命上真监莅
川岳有五岳真君焉又青城丈人为五岳之
长灊山九天司命主九天生籍庐山九天使
者执三天之录弹紏万神皆为五岳上司篕
卷一 第 3b 页 0327-011.png
各置庙以齐食为飨是岁五岳三山各置庙

鄂州黄鹤楼前江中云有罗真人碑言是罗
真人曾于鄂州化见头为双髻年可四十馀
于民家佣力未尝言语忽一旦郡中大设于
众中叱责一人令其速去此人惊惧拜谢奔
入楼下江中众皆异之太守问其所以答云
所叱者江中白龙也潜欲害此城池吾故叱
之遣去太守疑其诈试请一见白龙验其虚
实此人与太守登楼以符投之俄而江上晦
卷一 第 4a 页 0327-012.png
暝白龙即见长数百丈众皆见之寻复遣去
此人是罗真人也今罗公远真人于蜀频见
多主水旱之事鄂州所见亦恐是公远耳
淮南王安好神仙之道海内方士从其游者
多矣一旦有八公诣之容状衰老枯槁偻伛
阍者谓之曰王之所好神仙度世长生久视
之道必须有异于人王乃礼接今公衰老如
此非王所宜见也拒之数四公求见不已阍
者对如初八公曰王以我衰老不欲相见却
致年少又何难哉于是振衣整容立成童幼
卷一 第 4b 页 0327-013.png
之状阍者惊而引进王倒屣而迎之设礼称
弟子曰高仙远降何以教寡人问其姓氏答
曰我等之名所谓文五常武七德枝百英寿
千龄叶万椿鸣九皋修三田岑一峰也各能
吹嘘风两震动雷电倾天骇地回日驻流役
使鬼神鞭挞魔魅出入水火移易山川变化
之事无所不能也时王之小臣伍被曾有过
恐王诛之心不自安诣阙告变證安必反武
帝疑之诏大宗正持节淮南以案其事宗正
未至八公谓王曰伍被人臣而诬其主天必
卷一 第 5a 页 0327-014.png
诛之王可去矣此亦天遣王耳若无此事日
复一日人问岂可舍哉乃取鼎煮药使王服
之骨肉近三百馀人同日升天鸡犬舐药器
者亦同飞去八公与王驻马于山石上但留
人马踪迹不知所在宗正至以此事奏帝帝
大懊恨命诛伍被自此广招方士亦求度世
之药竟不得其后王母降时授仙经密赐灵
方得尸解之道由是茂陵玉箱金杖再出人
间抱犊道经见于山洞亦示武帝不死之迹
耳成都至真观道士黎元兴龙朔年中于学
卷一 第 5b 页 0327-015.png
射山欲创造观宇夜梦神人引升高山大殿
之中谒见中央黄老君身长数丈髭须皎白
戴金凤冠著云霞衣侍卫十馀人顾谓元与
曰吾近有材木可构此观无烦忧也如此再
梦数日有人于万岁池中乘舟取鱼或见水
色清澈池底大木极多以告元兴元与令人
取之得鸟杨木千馀段至有长百尺者以用
起观作黄老君殿依梦中像塑之又制三尊
殿讲堂斋坛房廊门宇木皆足用
永平四年甲戌利州刺史王承赏奏深渡西
卷一 第 6a 页 0327-016.png
入山二十里道长山杨谟洞在峭壁之中上
下悬险人所不到洞中元有神仙或三人或
五人服饰黄紫往往出见是时所见人数稍
多诏道门威仪凝真大师默鉴先生任可言
内大德施昭训赍青词御香与内使杨知淑
同往醮谢又复出见如初诏改景谷县为金
仙县道长山为玄都山杨谟洞为紫霞洞仍
封玄都山主者为玉清公置紫霞观以旌其
事县令李镛赐绯鱼袋正授
恩州大江之侧崖壁万仞高处有洞门中有
卷一 第 6b 页 0327-017.png
仙人江中船人叫声呼之往往即出多著紫
衣下窥江岸踌躇久之方去洞下江滩水浅
往来舟船于此般载上岸船轻然后可行有
旭川刘宰宏曾过此滩舟人具话其事因呼
数声仙人果出山上绝顶多有石笋回然挺
拔高者仅千尺亦有数百尺者皆光色洁白
如凝酥积雪人迹不到大都黔峡诸山有大
酉小酉皆是绝迹胜境为神仙所居
苏校书者好酒唱望江南善制毬杖外混于
众内潜修真每有所阙即以毬杖干于人得
卷一 第 7a 页 0327-018.png
所酬之金以易酒一旦于郡中白日升天约
是壬申癸酉年也晋州汾西令张文涣长官
说此
仙人许君居世之时尝因修观功用既毕欲
刻石记之因得古碑文字形缺不可复识因
刬去旧文刋勒新记自是恍惚不安暇日徐
步庭砌闻空中语曰许君许君速诣水官求
救不然即有不测之衅愕然异之再问其事
杳不复答乃炷香虔祝愿视求救之由良久
复语曰所刻碑旧文虽已磨灭而当时为文
卷一 第 7b 页 0327-019.png
之人见诣水官相讼夺我之名显己之名由
此水官将有执对之命速宜求之许君乃访
得旧文立石刋纪一夕梦神人相谢云再显
名氏无以相报请作水陆大醮普告山川万
灵得三官举明可以證道君依教修之遂成
道果日此水陆醮法传于人间成都道士杨
景昭说此
马道流名智能常游磿江湖间乾宁丁巳岁
至玉梁观时有大斋智能俓上山顶时道众
留之不住至山顶九仙得道处安座俨然而
卷一 第 8a 页 0327-020.png
化神色不变手足柔软与生无异
司马凝正攻书好道游江湖间久矣咸通初
与道士白无隅张坚白于洞真观缮写真经
寻复游磿诸山貌如五十岁人天复中来往
西山玉笋袁吉诸郡人皆识之但性多闟葺
未尝拘检每于市肆里巷与人间殴忽于洪
州生米埠止僧院中累日諠醉为人所击众
患之醒而谓之曰师不拘道行作此猖狂不
唯污辱道风亦且喧乱于我凝正闻怒曰我
为僧人所辱何用生为即仆地而死逡巡肌
卷一 第 8b 页 0327-021.png
肉青黑手足坚劲即为官中检视县申于州
时当暑月停留数日验覆方毕了无臭败州
司命给衣物袐器沐浴将殓蹶然而起振衣
出棺神色自若入肆饮酒与常无异众共惊
叹莫测其由今犹在江西境内时天祐庚午
年也
隐士朱君记灵池县图经云朱桃槌者隐士
也以武德无年于蜀县白女毛村居焉草服
素冠晦名匿位织屦自给口无二价后居楝
平山白马溪大磐石山石色如冰素平易如
卷一 第 9a 页 0327-022.png
砥可坐十人石侧有一树垂阴布护于其上
当署炽之月兹焉如秋桃槌休偃于是焉有
好古之士多于兹游朱公或斲轮以为资前
长史李厚德后长史高士廉或招以弓旌或
遗以尺牍并笑傲不答太子少保河东薛稷
为之图赞云
先生知足 离居盘桓 口无二价 日惟一餐
筑土为室 卷叶为冠 断轮之妙 齐扁同欢
   隐士朱桃槌茅茨赋(薛稷作)
若夫虚寂之士不以世务为荣隐遁之流乃
卷一 第 9b 页 0327-023.png
以闲居为乐故孔子达士仍遭桀溺之讥叔
夜高人乃彼孙登之诮况复寻山玩水散志
娱神隐卧茅茨之间属想青云之外逸世上
之烦襟遂明时之高志而已矣
   其辞曰
若乃观余庵室修诸陋质野外孤标山旁迥
出峭壁则崩剥而通风悬崖则摧颓而泻日
时或居闲晚思景媚青春陶斯涧谷委此心
神削野藜而作杖卷竹叶而为巾不以声名
为贵不以珠玉为珍自然风前引啸月下高
卷一 第 10a 页 0327-024.png
眠庭惟三径琴则一弦散诞池塘之上逍遥
岩壑之间逍遥兮无所托志意兮还自乐向
明月以弹琴对清风而缓酌望岭上之青松
听云间之白鹤用山水以优游忘琴书之寂
寞谷中偏觉鸟声多声多音韵自相和见许
毛衣真乱锦听渠声韵宛如歌调弦声缓急
向我茅茨集时逢双燕来屡值游蜂入冰开
渌水更应流草长阶前还复湿吾意不欲世
人交吾意不羡功名立将知世事尽徒劳争
似幽栖长自戢
卷一 第 10b 页 0327-025.png
初薛公为彭山令闻其风而说之作茅茨赋
以赠焉洎解印还京假途就谒其室已虚矣
但遗踪宛然访于乡里云朱公或出或处或
隐或显盖得道者薛公题赞于其壁而还长
安复数年乡人时见朱公而竟不知所在其
所隐之石今亦不见巨木之下唯石洞存焉
近年石洞长亦闭塞后宰邑好事者刻赋为
碣立于洞门干官道之侧然乡邑祈请焚香
祷祝者颇有灵应自非得道證品孰能与于
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