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183-059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融堂四书管见卷三
             宋 钱时 撰
 论语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去声/下同)也虽在缧(力追/切)(息列/切)之中非
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
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孔子弟子妻者嫁之/也缧黑索绁挛也所以系囚)
卷三 第 1b 页 WYG0183-0596d.png
(也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名绦又名适字/子容谥敬叔孟懿子之兄不废言见用也)
圣门以为可妻岂易得者非罪而缧绁正所谓无妄之
灾疑不假辨矣世俗未必究实须用与他说破有道不
遗无道获免三复白圭之证验也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于虔/切)取斯(子/贱)
(姓宓孔/子弟子)
鲁国多君子岂中和之气独私于鲁哉薰蒸陶冶有以
致之耳使子贱居非其地将何以得此斯字是所以为
卷三 第 2a 页 WYG0183-0597a.png
君子处取字亦见得他善学处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音/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音/胡)
(力展/切)(此因称子贱而有问也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皆宗庙盛黍稷器)
君子不器而以瑚琏目之虽可贵重终未离于器也赐
也勉乎哉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于虔/切)用佞禦(鱼吕/切)人以口
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雍姓冉字仲弓孔子弟/子佞口才也禦当也给)
(办也憎/恶也)
卷三 第 2b 页 WYG0183-0597b.png
仁与佞正相反口给屡憎仁者不如是也或称仲弓之
仁而以不佞少之即此便是他不知其仁处两言焉用
佞宜细玩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音悦斯犹/言这个)
斯字是实做工夫处夫子以为可仕岂易得者犹自谓
未能信不是实做工夫安有此语有学官尝举以难诸
生友人见问荅曰漆雕开直是要做彻了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去/声)我者其由与(平/声)子路闻
卷三 第 3a 页 WYG0183-0597c.png
之喜子曰由也好(去/声)勇过我无所取材(桴筏也所犹处/也材即所以为)
(桴/者)
夫子岂真浮海者哉深叹道之不行耳子路何喜之遽
也称其好勇而谓取材之无处所以抑之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
(去/声)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
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
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音/潮)可使与宾客言也不
卷三 第 3b 页 WYG0183-0597d.png
知其仁也(赋兵也古者以田赋出兵千室大邑百乘卿/大夫之家宰邑长家臣之通号也赤姓公西)
(字子华孔/子弟子)
三子者谓之仁不可谓之不仁亦不可答以不知备见
圣人包含成就之意虽然治赋为宰与宾客言不仁亦
不可使也当以意逆之
子谓子贡曰女(音汝/下同)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
女弗如也(与许/也)
卷三 第 4a 页 WYG0183-0598a.png
真知一矣将何所不通谓之十者姑举成数而言颜子
地位己不易及子贡自知弗如却是他所以进学处故
夫子与之
宰予昼寝子曰朽(许久/切)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
(音/污)也于予与(平/声)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
(去/声)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昼寝/先儒)
(谓居内违礼朽腐也雕刻画/也圬镘也与语辞诛责也)
气昏欲胜安能有立笃志而力行者气象自然不同
卷三 第 4b 页 WYG0183-0598b.png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于虔/切)
(申枨孔子弟子/欲多嗜欲也)
刚者天德之至健非血气云也养而无害自正自大自
直自方故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若有一毫物欲之私则馁矣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之言絜矩之道也宜夫子喜而进之矣乃曰非尔
卷三 第 5a 页 WYG0183-0598c.png
所及呜呼此以进之也赐也一闻斯语惕然反求其病
根之所在则终身可行之旨何必他日而再问乎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不可得而闻也(文章威仪文辞之类性即人之所固有/天道即天之所以为天者天人一理也)
既曰言如何不可闻此是子贡所学大进处非实见后
如何道得出平时言语之习为之一洗矣但将文章与
性天道分裂则犹未也文章即性即天初无可闻不可
闻之殊
卷三 第 5b 页 WYG0183-0598d.png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不闻则已闻必行之非以所闻为切身实事者不尔也
唯恐二字深得子路力行之意曰果曰兼人曰无宿诺
曰闻过则喜其气象可以槩见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去/声)学不
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名圉卫大夫/谥法勤学好问为文)
敏有自强不息之义不耻者乐善不倦之诚敏而好学
则得所敏矣好学而不耻下问则得所学矣然孔圉使
卷三 第 6a 页 WYG0183-0599a.png
太叔疾出妻而妻之其行如是岂真若圣门之所谓好
学者乎先圣不言其人而但释谥义殆有深旨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子产姓国氏/名侨郑大夫)
事上以敬则知为下之道养民以惠而使以义则知居
上之道然非行己以恭者不能也故又为四者之首称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平仲名/婴齐大夫)
交际之道莫善于敬况久而不替乎然非敬则亦不能
卷三 第 6b 页 WYG0183-0599b.png
久也可以久交必非苟合者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章悦/切)何如其知(去/声)(臧文/仲鲁)
(大夫臧孙氏名辰居犹藏也蔡大龟也节柱头斗拱藻/水草棁梁上短柱刻山于节画藻于棁以为藏龟之室)
(也/)
龟以卜疑耳何乃僭饰如此有识者不尔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
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
乎曰未知(去声绝/句下同)(于虔切/下同)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
卷三 第 7a 页 WYG0183-0599c.png
有马十乘(去/声)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
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
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令尹官名楚上卿执/政者也子文姓斗名)
(谷于菟知觉也觉其本心而至于常觉常明者仁崔子也/齐大夫名杼齐君庄公名光陈文子名须无亦齐大夫)
(违去也之/一邦往也)
令尹子文之忠陈文子之清据其事两言而尽矣复疑
其为仁而问之此是子张之病犹未有觉安得谓之仁
乎故曰未知焉得仁句法与焉得俭焉得刚正相似直
卷三 第 7b 页 WYG0183-0599d.png
辞以破其疑与答孟武伯不知其仁不同矣
季文子三(去/声)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名/行父鲁大)
(夫斯/语辞)
事未有不思而得者然须有学明得义后方可不然就
私意上起思辗转只是私意虽百思何益宣公篡立文
子不能讨反为之使齐而纳赂殆类全不思者所谓三
思果安在乎再可之言极宜细玩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去声/下同)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
卷三 第 8a 页 WYG0183-0600a.png
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名俞卫大夫按春/秋传在文公成公之时)
无道则愚便是他知处
子在陈曰归与(平/声)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音/匪)然成章
不知所以裁之(归欲归鲁也狂者进取/斐文貌裁者剪裁之也)
圣门炉冶全在一裁字斐然成章非所多也知所以裁
即敛华就实无非根柢工夫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叔齐名知字)
(公达夷齐谥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国)
卷三 第 8b 页 WYG0183-0600b.png
(人立其中子怨是用希/非念怨言自少怨也)
怨生于念念旧恶而不忘即不免有所怨矣观兄弟逊
国之事则其人心地可知故夫子又称之曰求仁而得
仁又何怨或问扣马谏后竟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下
则何如曰义所不可虽死不与易此所以为夷齐也若
不顾大义苟且浮沉忍耻事仇匿怨为友而不知耻者
天下滔滔皆是也如此而谓之不念岂足以识圣贤心

卷三 第 9a 页 WYG0183-0600c.png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呼西/切)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微生姓名高/鲁人醯醋也)
本心本直微起意即失之流俗类以回曲苟徇为周密
乞邻甚小碍直甚大
子曰巧言令色足(将树/切)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
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足恭便/僻貌)
友者合志同方之谓中藏怨心外为苟合而谓之友可
乎此小人之情状而流俗未必耻也左丘明真所谓恶
卷三 第 9b 页 WYG0183-0600d.png
不仁者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音/合)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去/声)
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
(衣服之也裘皮服敝坏也憾恨也伐誇也/施者委之于人也安之安我也信怀义同)
子路能不吝耳颜子则有志于忠恕者也夫子天涵地
毓无一物不在吾仁中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讼者辨/直之名)
卷三 第 10a 页 WYG0183-0601a.png
(也/)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鲜有过而不知者不能讼故不改
耳发于本心自悔自罪痛自咎责如抱冤屈以求伸者
焉方可谓之内自讼念念不舍过无由生讼不由中改
必不力夫子以为未见而发已矣之叹警动学者改过
之机至深至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去/声)
(十室小/邑也)
卷三 第 10b 页 WYG0183-0601b.png
学以忠信为主而十室之邑必有之以见天下之美质
可学而至于圣者固多也惟不知好是以不若圣人耳
学者岂可自弃
  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
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
乃大(音/泰)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南面君位言可为诸侯也/子桑伯子鲁人先儒疑即)
(庄周所称子桑户也可/者仅可之辞简言不烦)
卷三 第 11a 页 WYG0183-0601c.png
居敬行简即是仲弓可使南面处居如旷安宅而弗居
之居所居者敬则所行无非敬自然不烦也居简则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去/声)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
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迁/延)
(及也贰迟/疑不决也)
不迁怒不贰过真用力于仁者圣门之好学如此哉旁
遇他事微有未平即所谓迁萌于隐微斩截不果即所
卷三 第 11b 页 WYG0183-0601d.png
谓贰此二语工夫极精密又曰不迁者此心虚明澄然
不为怒所迁动也
子华使(去/声)于齐冉子为(去/声)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音/父)
益曰与之庾(愈甫/切)冉子与之粟五秉(音/丙)子曰赤之适齐
也乘肥马衣(去/声)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
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子/华)
(公西赤孔子弟子冉子冉有也釜六斗四升庾十六斗/秉十六斛急穷迫也周者补不足继者续有馀原思名)
(宪孔子弟子孔子为鲁司寇时以思为宰粟宰之禄也/九百九百斛辞辞而不受也毋禁止之辞五家为邻五)
卷三 第 12a 页 WYG0183-0602a.png
(邻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当受而辞不当得而请皆意也非中也圣人所以建皇

子谓仲弓曰犁(利之/切)牛之子骍(息营/切)且角虽欲勿用山
川其舍(上/声)(犁杂文骍赤色周人尚赤色牲用骍角者/角周正中牺牲也山川山川之神也家语)
(谓仲弓生于/不肖之父)
鲧殛死禹嗣兴安得以其父而舍之种类虽或非才为
人子者不当甘自弃也
卷三 第 12b 页 WYG0183-0602b.png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三月一时也不违仁者无纤毫意念蔽其本/心也其馀者颜子以次也至者至于不违也)
本心虚明纯然无间者三月三月之外犹未免微违此
颜子所以几于圣也若圣人则纯德孔明无违不违之
可言矣日至是至于不违者终日月至是至于不违者
终月皆觉后事但工夫有如许次第浅深所以诸子皆
不及颜欤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平声/下同)子曰由也果于从
卷三 第 13a 页 WYG0183-0602c.png
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
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从政谓为大夫果决断达通晓/艺有才能乎何有优为之也)
冉有季路在政事之科而曰果曰艺夫子又亟称之及
相季氏乃有大不然者信道不笃而能不变于习俗者
寡矣吁可畏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音/秘)宰闵子骞曰善为(去/声)我辞焉如
有复(扶又/切)我者则吾必在汶(音/问)上矣
卷三 第 13b 页 WYG0183-0602d.png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闵子有定见矣若由与求
也终何为哉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由久/切)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音/扶)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姓冉名/耕孔子弟子)
(疾淮南子以为/癞牖南牖也)
孟子曰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冉伯牛之贤而有斯疾乎
此可以言命矣夫子所以重叹惜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音/嗣)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卷三 第 14a 页 WYG0183-0603a.png
回也不改其乐(音/洛)贤哉回也(箪竹器食饭/也瓢瓠也)
苟乐矣虽死生之变不与易箪瓢陋巷而为之遽改乎
要识所乐者何事其不改者何以一日克己之后三月
不违之时三叹而三咏也
冉求曰非不说(音/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
道而废今女(音/汝)(画画/断也)
知所以说则知所以用力知所以用力则自彊不息日
进无疆矣安有力不足者画者斩然自弃之名也
卷三 第 14b 页 WYG0183-0603b.png
子谓子夏曰女(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学者/之称)
囿于物我而未能行天下之大公者皆小人儒也为儒
而未免于小人其祸可胜言哉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音/汝)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徒甘/切)
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武城鲁/下邑澹)
(台姓灭明名字子羽径小路取/捷者公事如饮射读法之类)
夫子得人之问为宰之法也子游灭明之对观人之法

卷三 第 15a 页 WYG0183-0603c.png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去/声)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
也马不进也(孟之反名侧鲁大夫伐誇也奔败走也军/后曰殿战败以殿为功也策鞭也事在哀)
(公十/一年)
有功不伐固厚之至必若饰辞以自掩不几于伪乎战
败而还为国羞辱区区敢后遂谓已功有识者所不为
也故夫子美之
子曰不有祝鮀(徒河/切)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
之世矣(祝宗庙之官鮀字子鱼卫大/夫有口才朝宋公子有美色)
卷三 第 15b 页 WYG0183-0603d.png
巧言令色皆能悦人谄谀之徒尤当世所喜故虽有宋
朝之美而无祝鮀之佞亦难乎其免也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何莫犹云/孰不也)
人之由斯道如出之必由户也行不著习不察故终身
由之而不知耳然则所以不可须臾离者果安在哉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野/言)
(朴野史掌文书者彬/彬文质相称之貌)
质犹干文犹华也从根至杪无非造化自然如何欠得
卷三 第 16a 页 WYG0183-0604a.png
但有先后次第耳故曰则以学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罔不/直也)
本心本直本无邪枉此人之所以生者失其为直生如
无生盗蹠之徒蠢蠢然苟活于天地间真幸免耳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去/声)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曩尝谓人患不知耳如渴得饮如夜行逢烛如何不好
好后自然融悦满天地皆春风和气也如何不乐由今
观之乃知圣训切中学者之病世间亦不可谓无知者
卷三 第 16b 页 WYG0183-0604b.png
旧习一胜随即昏失间或好矣往往力量轻薄工夫不
继又未免于怠荒此知及之为难而仁守之尤不易也
知而不好与不知同好而不乐与不好同
子曰中人以上(上/声)可以语(去声/下同)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
语上也
人皆可以为尧舜性无有不善也若论资质则大略自
有三等上知下愚固不可移矣中人以上之人已不易
得中人以下蒙蔽之深去下愚无几而可与之语上也
卷三 第 17a 页 WYG0183-0604c.png
哉使其可语虽愚必明
樊迟问知(去声/下同)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去/声)之可谓
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获得/也)
乖人道渎鬼神知者不为也仁者难在何处往往才打
不过便放下了直是到险绝处能勇于一进然后为得
也才有计获之心便不是
子曰知(去声/下同)者乐(五教切/下同)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知者知此者也仁者能/守其所知而不失者也)
卷三 第 17b 页 WYG0183-0604d.png
动则运而不穷故乐水静则寂然不动故乐山不滞于
物故乐不夭其天故寿然仁者未尝不动未尝不乐特
别而言之耳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齐太公始封之国/在禹贡青州之地)
(鲁周公始封/之国在兖州)
齐坏于霸习去王道愈远有圣人作虽大弊极坏便可
丕变必曰再变而至于道者次第二国之浅深而言耳
期月而可三年有成变之规模也
卷三 第 18a 页 WYG0183-0605a.png
子曰觚不觚(音/孤)觚哉觚哉(觚饮器/受三升)
觚而不觚不足以为觚矣为人而不尽其分得谓之人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
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从/谓)
(入于井也逝往也陷/溺也罔理之所无也)
事之有无或可欺故可逝理之是非不可罔故不可陷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音扶/ 约)
卷三 第 18b 页 WYG0183-0605b.png
(要也畔/背也)
博学于文而约以礼非笃志励行者不能虽未闻道亦
可以弗背矣亦可以三字宜细玩夫子之望学者不止
于是也要端的直须透彻乃善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音/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方九/切)者天
厌之天厌之(南子卫灵公之夫人有淫行孔子至卫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
(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矢誓也厌弃绝也)
子路但知其不可而不知所谓无可无不可无怪其不
卷三 第 19a 页 WYG0183-0605c.png
说也子路所见者人夫子所见者天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上/声)久矣(中者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至/极也鲜少也)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中庸之德固其日用
常事耳民鲜能久而后以为至焉呜呼岂真鲜也哉
子贡曰如有博施(去/声)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
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音/扶)仁者已欲
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卷三 第 19b 页 WYG0183-0605d.png
(博广也施惠利也病者患其/难也譬喻也方犹指归也)
立者立之斯立之立达者先知先觉之名已欲立而欲
人之皆立已欲达而欲人之皆达此仁者之心也偏私
自狭安能如是学者诚切已而反求庶不缪其所趋向
矣子贡用心高远以广惠爱为仁而夫子令取譬于近
可谓端的
 
 融堂四书管见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