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168-00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明志录卷二     明 熊过 撰
桓公
 惠公子隐公弟名轨史记一名允弑兄自立在位十
 八年谥法辟土服远曰桓
元年春王正月
公即位
 即就也先谒庙明继祖也还就阼阶之位见百官以
卷二 第 1b 页 WYG0168-0024b.png
 正君臣也事毕而反凶服焉其礼如伊尹冕服奉嗣
 王祗见厥祖者朱先生谓王侯以国为家虽先君之
 丧犹以为己私服是也然柩前之位所谓即位而哭阼
 阶之位亦止行于庙中与正朝之礼犹有不同未受
 黻冕自难以士服临朝康王之诰曰诸侯出庙门俟
 王出在应门之内应门内王之治朝而可以麻冕彤
 裳临诸侯乎王世子未受命即成为君诸侯世子虽誓
 于王君薨犹必亲受命也借吉行事必待踰年故冕
卷二 第 2a 页 WYG0168-0025a.png
 服见祖太甲于元祀月朔乃行之先儒谓始丧即行
 朝庙即位礼者亦考之不详也桓继隐而言即位榖
 梁子以为与闻乎弑矣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
 垂曹地郑适鲁之道垂之会请许田也公羊子曰易
 之则其言假之何为恭也许田鲁朝宿之邑田多邑
 少称田春秋之初诸侯为恶从而为辞焉孔子伤其
 弊曰利而巧文而不惭小人之过必文春秋著其事
卷二 第 2b 页 WYG0168-0025b.png
 见王风日趋于变且以志郑庄之为欺也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榖梁传曰及者内为志焉尔程子曰桓公欲结郑好
 以自安故既与许田又为盟也杜元凯曰越近垂地
 名
秋大水
 啖叔佐曰凡水旱皆书时者为其久乃成灾故不可
 书日月也
卷二 第 3a 页 WYG0168-0025c.png
冬十月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榖梁子曰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春秋之
 义也公羊子曰孔父生而存则殇公不可得而弑也
 父甫通男子之美称故父名嘉字也杜氏言称名以
 罪妻出不拥蔽其面既不知传家附会之诬又不知
 君名于上臣不可字亦无缘与仇牧荀息书法异也
 公榖及先儒皆以善孔父书字违经义矣赵企明曰
卷二 第 3b 页 WYG0168-0025d.png
 父孔子六世祖不敢名也春秋孔子之家史非若太
 史氏修于国故可讳君亲一也王猛不讳而讳孔父
 乎何谓临文不讳乎赵子常变其说曰天子之命大
 夫故不名则益疏矣刘卷非天子三公乎从胡氏
滕子来朝
 元吴立夫论杞曰春秋列国把为难考立四义以辩
 卒莫之定也滕把等耳胡子恶其朝鲁曰降而子以
 狄之其求经亦太深矣圣人不以一罪及人之子孙
卷二 第 4a 页 WYG0168-0026a.png
 然滕之书子嗣是迭出岂波及于其后若申韩之教
 乎书来朝即所以治之子之变不可考矣以子产争
 承例之殆自贬以从杀礼耳赵企明衍孙明复之说
 曰大国爵不过公侯小国自嫌相抗非利故把侯以
 侯爵来接即有入把之师以讨不恭则谓滕自贬者
 深中事情矣或曰滕之子赵匡谓居丧称子是故七
 月杞侯来朝不降胡子谓杞为纪不过证滕子为贬
 耳以把为纪则九月入把经有明文左氏固以为不
卷二 第 4b 页 WYG0168-0026b.png
 敬致讨则非纪之误明矣胡子求经何其臆决也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稷宋地诸侯之会自参以上必言故其义胡氏备矣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
 此宋之赂受之于会其义胡氏备矣
秋七月把侯来朝
 义见滕子来朝下把姒姓公爵武王封禹后东楼公
 国今开封把县古雍丘或谓唐侯尧后陈侯舜后独
卷二 第 5a 页 WYG0168-0026c.png
 宋以易姓相继微子之德特崇其爵建为上公夫三
 恪之备以神明之胄耳岂私其相继之故耶
蔡侯郑伯会于邓
 始惧楚也楚为中国之害于是始是时楚武王熊通
 始僣称王凭陵江汉故汉东诸侯为此会也邓蔡地
 颍川召陵县西南之邓城赵企明谓曼姓侯国今襄
 阳府邓城楚婚姻之国故二国托焉近是胡康侯曰
 观诸侯会盟离合之迹而夷夏盛衰之由可考也
卷二 第 5b 页 WYG0168-0026d.png
九月入把
 左氏曰讨不敬也
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
 盟唐而致者桓公以得与戎盟为幸久而归行饮至
 之礼危之也
三年春正月
 不书王缺文也杜氏以为不颁历刘炫规之今胡氏
 取为传者是以榖梁以为桓弑君无王胡氏信之然
卷二 第 6a 页 WYG0168-0027a.png
 天下不独桓无王也若云孔子因鲁史以立王法凡
 天下无王者以类诛犹可也二年春与夷之弑定十
 三年之薛弑其君比何以不相同乎十年书王以为
 正曹终生之卒五年陈侯鲍卒赴以二日谓长历大
 衍步推不在一月故不得质言书王与其正犹可也
 十五年何以不正天王之崩十七年何以不正蔡封
 人之卒乎岂谓事不在正月故不书王乎春秋书王
 本以大一统不谓王之能王也况王月实非鲁所能
卷二 第 6b 页 WYG0168-0027b.png
 私哉其后赵子常少变之然无能改也胡氏别为之
 辞然至二年书王则无以自解宋万赵盾宋归生之
 弑而称王矣
公会齐侯于嬴
 嬴齐地今泰安州界内杜氏曰以国君娶夫人不由媒
 介自与齐侯会而成昏非礼也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此志齐卫之合也春秋之初齐党郑卫党宋会稷之
卷二 第 7a 页 WYG0168-0027c.png
 后宋郑平矣二国固无所释憾也故胥命者比周而
 相推长焉于是乎齐僖称小伯而诗之式微黎以方
 伯望卫矣齐桓之紏合不待致伯而行其事则僖开
 之而桓习其旧也岂天下之细故哉推伯不已凌夷
 之势有齐魏相王之渐陈君举王伯厚于经为合自
 公榖以为近正而古荀卿子遂曰春秋善胥命卿之
 学榖梁氏之学也赵匡曰会遇亦并不盟皆是约言
 而退何得独异此文且二君并非贤君又无殊异之
卷二 第 7b 页 WYG0168-0027d.png
 迹据经文直讥其无人君之礼耳则赵说亦未尽也
 蒲今在大名府长垣县界古陈留卫地
六月公会把侯于郕
 左氏把求成也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姜岌以是年七月癸亥朔无壬辰亦失闰其八月壬
 辰朔去交分入食限与大衍同授时推八月壬辰朔
 加时在昼食六分一十四杪先天得交分二十五刻
卷二 第 8a 页 WYG0168-0028a.png
 七五一入食限
公子翚如齐逆女
 称公子始命为卿也越境而遣卿礼也胡氏讥之过
 矣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
 据榖梁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诸母兄弟不
 出阙门左氏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公
 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
卷二 第 8b 页 WYG0168-0028b.png
 则诸卿皆行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然则送女踰境
 非礼也欢今宁阳西界地则入鲁境矣不言夫人者
 公羊子曰自我言齐父母之于子虽为邻国夫人犹
 曰吾姜氏也陈氏曰已去齐故不言女未至鲁故不
 言夫人也
公会齐侯于欢夫人姜氏至自齐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左氏曰致夫人也
卷二 第 9a 页 WYG0168-0028c.png
有年
 公羊子曰有年以志喜也不足者示人有馀鲁桓得
 罪于天侈天之赐以自庆史据实而书孔子不削以
 示讥乎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
 狩守也张罗驱逐守取之名为田苗除害则蒐索取
 之曰蒐盖搜而择之去其害者而已兽多可杀曰狝
 以其捷也则谓之猎皆一事之通名周礼大司马仲
卷二 第 9b 页 WYG0168-0028d.png
 春而教振旅平列陈辨鼓铎镯铙之用遂以蒐田祭
 社仲夏而教茇舍撰车徒读书契辨号名之用遂以
 苗田以享礿仲秋而教治兵辨旗物之用遂以狝田
 以祀祊中冬而教大阅则合三时之所辨者而皆辨
 之遂以狩田以享烝其义胡氏备矣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宰者何宰夫也夫宰有太宰卿小宰中大夫宰夫下
 大夫若宰周公则太宰矣何则未有中下大夫而公
卷二 第 10a 页 WYG0168-0029a.png
 者也其知纠宰夫者公羊以为下大夫则宰夫之宰
 非冢宰矣渠氏也非邑也伯纠者说公羊者以为字
 郑箴膏肓名且字非也伯非爵也仪礼所谓二十而
 冠字伯某甫者是也王朝大夫未爵书字也何邵公
 说公羊曰老臣不名知其非名而误也左氏云父在
 故名然仍叔之子有父在焉而不名且称子今伯纠
 之不称子安知有父乎无父乎胡氏以为冢宰伯爵
 斯亦不考诸前闻而私为之说矣周礼宰夫凡邦之
卷二 第 10b 页 WYG0168-0029b.png
 吊事掌其戒令与其币器财用则咺之来周以宰夫
 之职使之也宰非冢宰也其与伯纠名字不同者王
 朝上士中士称氏名下士称人故赵子常以例定之
 曰宰氏咺名赵企明曰小宰士大夫兼之故名咺则
 其考于周礼益疏矣咺以宰氏伯纠以宰官不嫌同
 辞以法据旧史书之系于来聘而不系于名不名亦
 非以名字为宰之高下事之得失也其不讨而聘胡
 氏义是矣春秋上纪天之书也桓四年七年何以缺
卷二 第 11a 页 WYG0168-0029c.png
 二时史失之也胡氏以谓四年之无二时以纠之聘
 而知王之不复能用刑也是何邵公之遗说也然五
 年仍叔之子亦聘矣而秋冬何以书也七年之无二
 时胡氏以谓榖邓之朝见诸侯之不复能修职也邵
 公曰桓公以火攻人故去二时二氏之说靡所定矣
 然如胡氏之例则二年滕子来朝不具四时乎不可
 通于彼矣如何氏之说则火攻之恶不犹愈于成宋
 乱乎是故二氏求经之过杜征南范豫章可谓不凿
卷二 第 11b 页 WYG0168-0029d.png
 矣
五年春正月甲戌
己丑陈侯鲍卒
 按杜元凯长历正月甲申朔日内无甲戌则巳丑乃
 六日也甲戍下按传先儒疑有陈乱文公子佗杀太
 子免公疾病乱作之事为蔡人杀陈佗张本赵企明
 曰甲戌之下阙事也左氏以为再赴疏矣就使再赴
 不过再以卒之日赴也岂有一人而二日卒耶公羊
卷二 第 12a 页 WYG0168-0030a.png
 家以其卒不地为弑按陈侯卒于国自应不地何得
 因疑为杀乎
夏齐侯郑伯如纪
 欲袭纪也胡氏谓著齐人灭纪之罪纪侯去国之由
 是也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赵企明曰徵兵也仍叔之子云者公羊谓讥父老子
 代从政盖以为私爱害公选矣
卷二 第 12b 页 WYG0168-0030b.png
葬陈桓公
城祝丘
 高抑崇曰祝丘近齐邑盖公欲助纪而畏齐故非时
 而城以备之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王之伐郑胡子曰郑伯不朝贬其爵可也自将攻之
 非天讨也夫周之微不振久矣贬爵削地岂肯从令
 而受命乎彼谓移此师以加宋鲁为天讨不知夫郑
卷二 第 13a 页 WYG0168-0030c.png
 也交恶于周不王已非一日不待夺政不朝而后见
 其罪也是尚可以稽天诛乎使诸侯翕从遂以夷郑
 而周之威令因是复振则于周宣亲征为有光矣乌
 足深责哉故胡子之言吾以为不如赵企明之得旨
 矣蔡卫陈畏比郑而以微者行无功而还又乌得褒
 然则祝𥅆请从之事不必问其有无矣先儒以为诸
 侯不可敌王故战于繻葛而不书战王卒大败而不
 书败亦近乎迂僻矣夫王师败绩于茅戎犹可言也
卷二 第 13b 页 WYG0168-0030d.png
 何𢡚于诸侯拒战之事而顾尽没其实乎夺郑权当
 在春秋前入春秋则郑伯皆以外诸侯书耳王之无天
 也吕仲木曰省文从读又曰阙文亦可也
大雩
 雩者号祭吁嗟求雨也鲁南为雩门舞雩在城南舞以
 女巫雩乐以皇所以达阳中之阴雩祭以舞为盛遂
 名坛曰舞雩有二龙见而雩设坛祈泽常祭也旱而
 雩非常也大雩上帝用盛乐又非常僣也胡氏义备
卷二 第 14a 页 WYG0168-0031a.png
 矣月令建午之雩则秦制耳

 螽蝗属诗螽斯是已形长而青长角长股一生九十
 九子者啖助曰书时者连月有之
冬州公如曹
六年春正月寔来
 州者天子圻内之邑河内武陟非随绞州蓼伐楚之
 州亦非淳于之州也苏忿生有田十二而州在焉后
卷二 第 14b 页 WYG0168-0031b.png
 为周州公食邑隐十有一年苏叛天子不能有也取
 邬刘蔿邘之田于郑以十二邑与郑而州在焉则州
 公失采然至是五年而始伐郑仍叔之子伐郑而兵
 端始启意者仍氏未行州公犹得游偃于州以明年
 夏盟向求成于郑既郑齐卫人伐盟向王始迁其民
 于郏夫十二邑者盟与向皆在焉观此则王虽与郑
 尚不有至是旅拒以争而州公之来继仍氏有徵发
 耶春秋称公者惟二王后及三公称公故州公天子
卷二 第 15a 页 WYG0168-0031c.png
 之三公也左氏不知以为淳于公舆地广记遂附会
 之以东海县有大小州山曰高密夷安城淳于本春
 秋州国误矣淳于者郦道元云本夏之斟灌国武王
 以封淳于公把并之夫淳于非二王后安得称公是
 郦亦缘左氏再误也鲁南连曹西达于周州公来鲁
 经曹卫已从王鲁未尝出师故如曹而六年寔来杜
 元凯云寔实也承冬如曹之文间无事是也胡子以
 寔为名比于失地之君将有其末先录其本亦所谓
卷二 第 15b 页 WYG0168-0031d.png
 度其国危逐不复者误之也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郕
 左氏曰纪来咨谋齐难也
秋八月壬午大阅
 刘原父曰大阅冬事也秋兴之厉农矣传谓惧郑忽
 畏齐人而季明德直谓纪求鲁援故不因田而简阅
 则臆之而已
蔡人弑陈佗
卷二 第 16a 页 WYG0168-0032a.png
 程子曰蔡桓侯杀陈佗实以私也而书人同于讨贼
 者众人之公也陈君举曰公子与太子两下争利相
 杀则其讨之何以庶孽乱正统如之何勿讨也
九月丁卯子同生
 古者冢子生食以太牢不食而见冠于阼阶死则为
 之斩其异于庶甚矣礼内则卿大夫以下子生皆书
 于闾史故策书大体嫡冢必书胡康侯曰其不书世
 子天下无生而贵者誓于天子然后为世子或曰生
卷二 第 16b 页 WYG0168-0032b.png
 不书世子俟其成立可托而后誓大君有命开国承
 家盖阴寓与贤之意故文公与成黑肱子赤子野皆
 嫡长而生不书于春秋所谓无生而贵者礼言为后
 者四有正体而不传重嫡子有罪疾是也往予见季
 氏申榖梁之旨谓庄疑于齐襄之子故特书之然齐
 诗猗嗟固以我甥为咏鲁齐之人皆能明微何俟圣
 人杜元凯谓十二公推子同嫡长孔氏疏之曰文公
 哀公其母无明文未知是嫡以否据公衡之年成公
卷二 第 17a 页 WYG0168-0032c.png
 又非穆姜所生盖其父未为君之前已生纵令是嫡
 亦不书其考之详矣然则或人阴寓与贤云者亦非
 无见也
冬纪侯来朝
 请王命以求成于齐也公告不能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此建丑之月也据尔雅火田为狩故诗言在薮火烈
 具举月令仲春建卯之月毋焚山林王制曰昆虫未
卷二 第 17b 页 WYG0168-0032d.png
 蛰不以火田然孟春启蛰而周礼穴氏掌攻蛰兽各
 以其物火之仲春之田有火弊则许其焚圃草以田
 特禁其焚山林耳今焚于建丑之月何以书哉高抑
 崇曰咸丘乃鲁地近齐者故孟子以咸丘蒙为齐东
 野人吴幼清以非狩地故讥是也公榖曰火攻夫咸
 丘内地则何以火攻若邾娄之邑则何以不系邾娄
 耶
夏榖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卷二 第 18a 页 WYG0168-0033a.png
 榖嬴同姓国在今襄阳榖城县伯爵邓曼姓商之侯
 国亦在襄阳北邓城古者诸侯不生名来朝而名则
 附庸也榖邓以诸侯而名者何也胡子以朝桓立义
 曰恶其党恶也然而滕纪不名又何以通于彼例也
 左氏谓贱之名夫降爵成礼如滕纪薛者有矣不敬
 见伐如把者有矣史岂尝贱而名之先王制礼不敢
 遗小国之臣而况名其君乎公榖皆曰榖邓失地之
 君赵企明因订之曰榖邓皆在南阳而逼于楚惧不
卷二 第 18b 页 WYG0168-0033b.png
 见容故越蔡许陈曹宿邾六国历千四百里而以朝
 礼接于鲁盖失地而奔者也然庄十六年楚然后灭
 邓此时曷为遽以失地名之故赵匡刘敞以为用狄
 礼而名之匡言非失地而名信足辨公榖矣以为用
 狄礼而名即如把桓公用夷礼何以不名哉是匡亦
 妄也或曰榖邓于鲁交好不通事无本末邓旋为楚
 所灭而榖终春秋不经见以其接我故详其名是变
 一例也盖近之耳缺秋冬与四年同
卷二 第 19a 页 WYG0168-0033c.png
八年
春正月己卯烝
 秦道静释杜駮论云周礼四时之祭皆用四仲此夏
 仲月应书冬烝其书者为夏五再烝见续起也赵伯
 循曰周虽以建子为正祭祀则用夏时本月周书曰
 夏数得天百王所同亦越我周改正易械以垂三统
 至敬授民时巡守尝享犹自夏焉胡氏不知以为冬
 事误矣
卷二 第 19b 页 WYG0168-0033d.png
天王使家殳来聘
 高抑崇曰谋纳后也
夏五月丁丑烝
 程子曰正月既烝矣而非时复烝者必以前烝为不
 备也其渎乱甚矣
秋伐邾
 赵企明曰隐有逊国之心则即位三月仪父来盟桓
 篡弑则定位六年仪父不至桓愤而伐之邾终不即
卷二 第 20a 页 WYG0168-0034a.png
 至迄十五年因牟人葛人之来始与之俱朝焉义之
 可恃也桓以不义伐之岂必书公书师而后见贬哉
冬十月雨雪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赵企明曰齐将灭纪纪托于鲁势不能庇纪于是为
 之谋俾纳女于王为重焉祭公因不反命而遂逆王
 后其说是已而谓祭公尊不当行则非矣赵子常曰
 桓王取后于纪命鲁主昏尝使家父来聘则其事前
卷二 第 20b 页 WYG0168-0034b.png
 定矣既已纳币契成故祭公来受辞于主昏者而往
 逆后于纪皆礼之宜也天子不自主故祭公不称使
 成使于我故言遂诸家泥于常事不书之说谓书来
 书遂为非常于是讥祭公罪纪而议及天王坐以虚
 文说经而不以天子昏礼推原之也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公羊子曰其辞成矣则其称纪季姜何自我言纪父
 母之于子虽天子后犹曰吾季姜也谓化天下以妇
卷二 第 21a 页 WYG0168-0034c.png
 道者非本旨矣赵企明曰纪姜归不书以非祭公所
 得以也然则文姜母一国翚宁得以之乎翚祭或以
 或不以翚专也据实而书赵氏亦未之考耳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曹姬姓伯爵国今曹东五十里实古定陶武王封文
 王子叔振铎之地今伯为桓公也胡氏引周官典命
卷二 第 21b 页 WYG0168-0034d.png
 世子出从朝命之礼谓同急趋王命者耳若诸侯相
 朝世乃行之非先王常典而使世子摄行岂礼也哉
 尸子曰夫已多乎道胡氏言之备矣
十年
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射姑嗣是为庄公
夏五月葬曹桓公
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
卷二 第 22a 页 WYG0168-0035a.png
 桃丘东阿县东南桃城也考水经盖济西鲁南界地
 西南距卫尚隔范郓等皆鲁邑先儒以为卫地非也
 桃丘之会必鲁闻卫侯适齐期战故会之以间齐而
 卫已由他道先过故曰弗遇若中背公而更与齐郑
 则但常言弗至以见实耳胡氏谓恶失信非也
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纪故也凡战以主及客郎以自战为文左氏谓伐有
 辞鲁尝以周班后郑饩而齐卫以应郑之请则称战
卷二 第 22b 页 WYG0168-0035b.png
 三国之罪也然事在五年而今始报耶且北戎在狄
 北燕西距临淄甚远假能𥤮至亦倏忽尔郑复去齐
 千四百馀里乌能远为应援而郑忽柔懦昏庸亦非
 安攘之才矧齐郑入纪之后鲁欲援纪不亲齐者已
 历六年何由鲁又至齐而为之班事不经见左氏不
 足据也赵企明谓伐有罪然元年而郑盟之三年齐
 妻之今年卫亦期会桃丘焉其定久矣今何以伐之
 齐郑谋纪鲁为庇诸王而女焉是以来也以是来则
卷二 第 23a 页 WYG0168-0035c.png
 恶在外矣
十有一年
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参盟者据隐八年瓦屋日宋齐卫皆诸侯也据僖
 十九年曹南不日有曹邾大夫也恶曹盟于战郎之
 后郎之诸侯非耶而何以不日齐郑之党久矣尚疑
 桃丘于卫故盟同绝鲁则亦甚矣左氏恶曹地缺案
 诗卫每言曹地在鄘居邶之南故曰渡河露处于漕
卷二 第 23b 页 WYG0168-0035d.png
 邑卫女适他国所经盖孔道也戴公庐曹陆德明曰
 诗作漕音同然则恶曹岂即漕耶盖郎战之后郑归
 自卫而南齐归自卫而北漕所必繇故于是盟耶其
 人者将三国自甚其事故讳之若大夫盟者耶陈氏
 谓一役再见者但人而略之非也且传有宋而经阙
 安知恶曹非漕地耶或曰漕地盖郎西近曹三国合
 兵至郎必由曹境以入既归则遂讲盟其地耳
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
卷二 第 24a 页 WYG0168-0036a.png
秋七月葬郑庄公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
 甚哉汉儒之不知道也公羊子吾何讥焉其曰蔡仲
 之行权者可谓谬乎谬者矣忽本嫡子仲当托孤之
 任君薨迟疑至于既葬而犹不立突方在宋启宋之
 心挟为奇货不能早定嗣君计安社稷身辱国危仲
 之邪心也安在其权乎夫祭仲者祭氏而仲名也公
 羊子曰祭仲贤而不名乃有逐君之臣而贤者乎以
卷二 第 24b 页 WYG0168-0036b.png
 逐君之臣而贤也则二百四十年之间其不大悖者
 亦有矣反不得如仲之称字何圣人之昵仲也以是
 知仲之名也然胡子以为因字而见贬何也曰命卿
 之称字胡子以为尊王之义见仲任之重而深其责
 也云尔即不知天子之三公比隆于列国之君者而
 有时乎名如仲者乃反字乎以是知仲之名也或曰
 仲之当名固也仲之为名亦有所据乎曰说左氏榖
 梁者盖以萧叔非字例之左氏谓祭仲字左氏诬也
卷二 第 25a 页 WYG0168-0036c.png
 唐应德曰公问羽数于众仲葬原仲春秋大夫以仲
 名者多矣此以祭仲为名是也孔父亦名也哀子亦
 名也
𥤮归于郑
 𥤮不系郑蒙上文也与赤归于曹同不言公子篡也
 刘原殳曰祭仲之义宜效死勿听又不能若是则强
 许焉至其国而背之执𥤮而杀之亦可也
郑忽出奔卫
卷二 第 25b 页 WYG0168-0036d.png
 君在丧恒称子既葬矣未踰年称子据僖二十五年
 卫子踰午矣未葬称子据文九年毛伯来求金不称
 王郑忽未踰年者也其名之权臣专制迟疑未尝立
 为君也故从未君之恒辞而称名不称世子者亦未
 尝立为世子也其复归称世子斯赵子常谓特笔以
 正名者非不修春秋之旧矣
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
 以大夫会诸侯盟于是始柔不称氏未赐族为卿者
卷二 第 26a 页 WYG0168-0037a.png
 也凡内公子出与会盟法当以臣礼书名赵氏谓诸
 侯之弟摄君则称字非也礼卿不会诸侯盟折孙明
 复发微曰鲁地
公会宋公于夫钟
 夫钟杜氏曰隐公时齐郑皆入郕而有隙二国会郕
 岂欲察其情实欤
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折以下三盟皆宋庄结鲁仇郑之计其屡盟而厚疑
卷二 第 26b 页 WYG0168-0037b.png
 胡氏义备矣
十有二年春正月
夏六月壬寅公会把侯莒子盟于曲池
 观春秋进退予夺抑扬之旨则知安中夏待四夷之
 道矣
 把公榖作纪曲池今曲阜县北境古汶阳汪仲裕曰
 隐二年把莒盟于密是时纪谋齐难故鲁桓与之盟
 莒以援之耳
卷二 第 27a 页 WYG0168-0037c.png
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榖丘
 南燕姞姓伯爵黄帝之后国今卫辉府胙城县榖丘
 宋地在今归德府南宋鲁陈蔡常为盟矣今又盟燕
 齐郑于是道断
八月壬辰陈侯跃卒
 弟林嗣是为庄公不书葬鲁不会也后放此
公会宋公于虚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
卷二 第 27b 页 WYG0168-0037d.png
 虚龟皆宋地
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
 宋公辞平故更与郑盟将谋伐宋焉武父郑地桓先
 往盖桓先有忿心也许翰氏曰王迹既息伯统未兴
 诸侯自擅无所禀命观隐十年见兵革之乱也桓十
 年十二年见盟会之乱也伯统兴而诸侯有所一无
 复此乱矣是以君子不得已而与桓文
丙戌卫侯晋卒
卷二 第 28a 页 WYG0168-0038a.png
 子朔嗣是为惠公再书丙戌者作经之后传授羡文
 非孔子存之也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
 内称及微者也赵子常曰不言公蒙上文非也武父
 以丙戌盟逮今踰旬则两家归而别遣人会伐耳春
 秋一事而再见者不尽没其名以见实间有事不得
 蒙上文也春秋无义战谓往战者罪在内胡子以战
 立义耳非其极也
卷二 第 28b 页 WYG0168-0038b.png
十有三年
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
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

 己巳之战三传异说左氏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
 然是战也宋与郑兵之主也宋与鲁战胡子以为出
 公羊考公榖之传宋鲁纪齐无其说也得非胡子无
 据之言耶郑主兵而先纪唐孔氏曰公在会以爵为
卷二 第 29a 页 WYG0168-0038c.png
 次第也齐先宋不主爵赵子常谓齐以强大易周班
 盖亦臆言之孔氏以为宋使齐为主犹隐四年州吁
 伐郑而使宋主其所證验不至如胡子之无据也谷
 梁子以为于把战郑玄以为纪之误春秋战无不地
 者即于把于纪何为不地也儒者或言齐合三国攻
 纪鲁郑援纪而与战与经文书法不应皆谷梁之剿
 也春秋考邮异曰战在鲁之龙门故春秋说曰龙门
 之战兵死伤者满沟正与书法内辞合则是战于鲁
卷二 第 29b 页 WYG0168-0038d.png
 也战于鲁而不地何也公羊子以为近而异于郎是
 也与郑战尔而胡为于鲁去年冬及郑师伐宋丁未
 战于宋矣则宋之来也非报丁未之役乎然则于鲁
 者近之矣
三月葬卫宣公
夏大水
秋七月
冬十月
卷二 第 30a 页 WYG0168-0039a.png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曹在卫南而东北为齐界亦所以伺齐卫之往来耳
无冰
 榖梁子曰无冰时燠也
夏五
 夏五者阙文也桓公之简多缺经庄公之简多阙传
 自十九年后空一年之经而失传或累数年之经而
 传皆无之皆其坠佚也赵企明曰修经之后传授阙
卷二 第 30b 页 WYG0168-0039b.png
 之或以圣人因旧史阙之非也夫赵氏之言是矣谷
 梁以为传疑胡康侯因曰春秋因旧史有可损不能
 益可损不能益是也然圣人经世之典苟存阙文何
 为哉孔子称及史阙文言其时之遵所闻而不敢自
 用易置也若遂去一月字遂增一月字其于春秋之
 义微矣何为存之徒以益后世之疑乎以是知圣人
 不为也
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卷二 第 31a 页 WYG0168-0039c.png
 诸侯之尊兄弟不得以属通其弟云者则知诸大夫
 有所不心乎𥤮也榖梁谓来我举其贵非也来盟者
 奉君命来受盟也赵企明所谓屈己而求盟于我是
 也榖梁谓前定而胡子取之非也齐年陈黄皆名也
 谓诸侯之兄弟例以字通而书名者罪其宠爱亦非
 也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
 乙亥之尝左氏曰不害者火不害粟也而榖梁以未
卷二 第 31b 页 WYG0168-0039d.png
 易灾馀为不敬胡康侯因之为传然赵匡之言曰易
 灾可一日而办况其间经两日乎此以其时考之而
 定其非灾之馀矣至郑渔仲则又曰庙祀必十日成
 享越三日而尝则粢盛已出廪矣此以礼定其非灾
 之馀也赵企明曰祭祀必为酪醴粢盛非谷所成也
 三日之前谷已出廪则又以事定其非灾馀也然则
 直书其不时耳以为不易灾之馀非也
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卷二 第 32a 页 WYG0168-0040a.png
 子诸儿嗣是为襄公
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以一国而用诸侯之师于是始伯者之渐成矣伯者
 之令行于天下自是无书以者本非所得制而今制
 之以行己意胡子以为交讥之是也
十有五年春二月
天王使家父来求车
 天子五路以祀其金辂以封同姓曷为求之鲁乎礼
卷二 第 32b 页 WYG0168-0040b.png
 曰鲁君孟春乘大辂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于
 郊鲁僣天子之礼车辂之制鲁或存之周衰典礼不
 修车辂不能自制故下求于鲁赵子常曰求车有阙
 乏也俄而天王崩七年而后克葬则诸侯不王之罪
 大矣义见隐三年求赙下
三月乙未天王崩
 此桓王也赵伯循曰此后庄王僖王不书崩见王室
 不告也季明德以庄僖因嗣王追称实未尝立按经
卷二 第 33a 页 WYG0168-0040c.png
 世表庄以是年甲申即位乙亥崩僖以乙亥即位甲
 辰崩季氏失考矣
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
五月郑伯突出奔蔡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奔书名失君道也唐孔氏谓自奔即自身罪名与不
 名随赴而书赵子常言郑伯突别于忽非也春秋于
 忽始终未尝以伯书何用名突以辨之耶突以外内
 之援取非其有嫌于宜郑也故不系之郑立已五年
卷二 第 33b 页 WYG0168-0040d.png
 诸侯会之而莫讨则成乎君矣故以伯书伯也而至
 于奔习读者可以问义矣忽虽冢嫡而出称名则郑
 庄不以为世子不但未誓之于王朝也归而始称世
 子者祭仲姑假之绝人望以动𥤮因求免逐君于诸
 侯之策未遽以为君也其于制𥤮盖亦巧矣复者已
 绝之辞比事而观则忽之宜立而昏懦与𥤮之不君
 仲之不臣并见矣
许叔入于许
卷二 第 34a 页 WYG0168-0041a.png
 许叔之入榖梁子曰其归之道非所以归也胡子本
 之为传曰上告天子下告方伯求复其国则正矣叔
 因乱窃入者耳然乎曰此吕仲木所谓喜许叔悯亡
 国者是也且古者诸侯世子皆誓于天子正也入春
 秋皆不誓矣继世则朝于王所而授命正也入春秋
 则皆不命矣彼以责诸无事而立可矣许太岳之后
 见灭非其罪也处许东偏十五年天下莫之省救也
 天王方伯安足恃哉告诸天王则繻葛之战且中肩
卷二 第 34b 页 WYG0168-0041b.png
 矣王纵有命郑岂授之哉若其伯主五侯九伯而实
 助虐于入许之役又让许于郑者也欲以责齐是何
 异黎之臣子望卫以归国而徒赋泥中乎故许叔之
 入可与权矣其曰入难辞也难辞也者非其义之难
 其事之难也叔字也与齐小白莒去疾齐阳生异矣
 或曰叔排难而入以立新国故字之
公会齐侯于艾
 左氏传曰谋定许或谓谋纪非也于是定许以挠忽
卷二 第 35a 页 WYG0168-0041c.png
 耳然彭生之祸自是生矣
邾人牟人葛人来朝
 邾见隐元年牟子爵祝融之后泰山郡有故牟国季
 氏谓今登州福山非也葛嬴姓伯爵书称葛伯者是
 国今归德府宁陵寔古梁国杜元凯曰三人皆附庸
 之世子其君应称名故其子降称人旅朝非诸侯所
 得为也不奔王丧而相率以朝弑君之贼罪己不事
 于降而人之也诸侯旅朝至桓文甚简矣亦庶能以
卷二 第 35b 页 WYG0168-0041d.png
 礼制天下也哉
秋九月郑伯𥤮入于栎
 栎今钧州寔古阳翟此入邑非复国也然自是有郑
 矣故苏氏子由以为一国二君其间忽之弑子亹子
 仪之废立皆没而不书赵企明遂以为明𥤮之强悯
 忽亹子仪之微弱不能保其存亡是或一道也然常
 反复遗经忽之卒葬不见其文亹仪之立经亦不书
 纵有传所言亦疑如忽称世子之意盖仲挟之以虚
卷二 第 36a 页 WYG0168-0042a.png
 名制𥤮若二君然未尝为君故苏赵皆误也郑而果
 有二君也则高渠弥之弑忽齐之弑亹传瑕之杀仪
 经宁有不书者而𥤮之卒葬乃独详于经耶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
 榖梁子曰先地后伐疑也非其疑也赵企明谓议所
 伐袲今徐州萧县之西宋东界之地地而后伐即远
 地聚谋听命于宋未即加兵其辞缓矣赵子常谓伐
 郑为会言故则似之而非也当是时有能修方伯之
卷二 第 36b 页 WYG0168-0042b.png
 职者正忽之嫡乎请于王而君忽可也以忽不足君
 乎请于王而纳厉然非大居正之义也仲诛而国是
 定矣宋与鲁郑未释己巳之憾而忽之复鲁郑不以
 为利故又释怨为会以谋之耳反覆皆私可乎哉孙
 明复谓袲郑地者非
十有六年
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左氏传曰谋伐郑也
卷二 第 37a 页 WYG0168-0042c.png
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纳𥤮再勿克也自是宋鲁诸国遂弃郑无为谋者矣
 𥤮之智矣谓能结援哉王制诸侯爵次有序先蔡而
 后卫今蔡序卫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今陈序蔡上
 是主会者得以意为轻重矣自是蔡终春秋遂序卫
 陈之下则国弱不能自强亦并可见嗟乎岂春秋之
 细故哉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卷二 第 37b 页 WYG0168-0042d.png
 赵子常曰会盟不至会伐何以致民为重也致伐不
 月苟致以四时首月则书其月一时无他事不敢废
 时首也
冬城向
 隐二年莒入之矣其介于莒鲁之间故或因其服而
 城之其后莒卒灭向而莒鲁之争始于此矣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朔惠公也立三年逼于公子职公子泄出奔往与
卷二 第 38a 页 WYG0168-0043a.png
 东海季明德论左氏序急寿事明德指其事失实者
 卫宣烝夷姜生急子必不在先君时及夺妻宣姜生
 寿及朔则又当在十七八年后自隐公壬戌至桓公
 庚辰才十九年朔虽已生仅可二三岁耳然宣卒朔
 嗣已在桓十二年计其时宜甫周岁尚在襁褓何
 以不四年间遂见逐奔齐邪当宣姜恶急于宣朔少必
 不与闻而谓同搆哉况宣公杀急及寿宜如晋申生
 宋痤目君以杀若微者杀之姓名不登则亦宜如卫
卷二 第 38b 页 WYG0168-0043b.png
 孟絷称盗矣经一无所书则急寿之死何为者而二
 子乘舟亦何所指也向见陆詹事子渊谓穆伯潜莫
 能定其疑盖与明德实同窃意宣姜从夫之谥必如
 郑武姜卫庄姜嫡妻之类而所夺乎急者当别一齐
 女故记亦不称宣姜也朔年已可君则未必夺急妻
 以生者史记称宣公以急为太子则或嫡出未必夷
 姜所生也至于乘舟之事当是不得于宣而出亡以
 死朔于次应立若谓黔牟与弟昭伯顽皆急母弟为
卷二 第 39a 页 WYG0168-0043c.png
 朔庶兄则卫人何以不立黔牟昭伯而立朔耶且谓
 昭伯烝宣姜生戴文及宋桓许穆夫人是昭伯既生
 二子二女则于宣姜岂私烝哉而朔又方为君昭伯
 庶兄岂有妻其母宣姜之理且谓齐人使昭伯烝于
 宣姜不可强之则益远于人情矣奸生子孕宜不育
 诸公族安肯奉以为君而其女弟宋桓许穆又岂肯
 娶以为夫人乎左氏必不足信也宣淫乱备载于诗
 恶本难掩然急寿之死则其自为无与于朔公羊不
卷二 第 39b 页 WYG0168-0043d.png
 察乃以王命绝之则是出于附会非春秋书奔之本
 意矣
十有七年
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左传曰平齐纪张元德曰公十三年会纪败齐以益
 其怨今乃盟之不足释憾也黄齐地
二月丙午公会邾仪父盟于趡
 鲁地
卷二 第 40a 页 WYG0168-0044a.png
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
 内称及微者也齐称师用大众也战不言胜负敌
 也奚鲁地近齐界上者左氏曰疆事也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弟季嗣是为哀侯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胡子曰季归何以不有国献舞立矣是以得国而不
 居春秋所为贤之也为是说也本之何休之说公羊
卷二 第 40b 页 WYG0168-0044b.png
 耳以季献舞为二人它无所据也而东海季明德亟
 信之胡安定曰蔡季者蔡桓侯之弟弟当立归者善
 辞其说所自出杜预也郑渔仲考之史曰蔡桓侯立
 十年卒桓无嗣国人召其弟于陈立之是为哀侯献
 舞其弟云者则所谓季者也今考左氏云蔡人召蔡
 季于陈则必蔡桓无嗣渔仲之言非苟为也昧者不
 察而曰季桓侯之弟而献舞桓子从而谱之是固祗
 取异者耳若桓既有子蔡人何用召季献舞既当立
卷二 第 41a 页 WYG0168-0044c.png
 且既立矣又何用诩然誇之曰力足以得国而不居
 乎纵其欲居将安置新君乎故季献舞一人也其字
 者赵子常所谓公子反国非有罪不名以别之也初
 字终名不复国如诸侯之卒然名之也赵企明所谓
 圣文褒贬之法非也
癸巳葬蔡桓侯
 五等诸侯卒举其爵于其葬皆书公礼也桓独系以
 侯杜元凯谓谬是也胡子曰春秋诸侯虽伯子男葬
卷二 第 41b 页 WYG0168-0044d.png
 皆书公志其失礼此言非也齐有丙公丁公乙公癸
 公鲁有考公炀公幽公等皆成康盛时齐鲁爵皆元
 侯不以称公为僣也独晋人曰我先君文侯反在平
 王之世意者晋有二文故为别之欤若以蔡季贤能
 为兄请谥于王而以侯配之此经传无文况齐鲁先
 侯配谥以公彼岂不请而臣子私尊之者且诸侯五
 月乃葬由六月丁丑逮八月癸巳十七日而渴葬则
 不能请谥之一验耳杜元凯谓谬误者岂不然哉
卷二 第 42a 页 WYG0168-0045a.png
及宋人卫人伐邾
 不言其人微者也左氏曰伐邾宋志也
冬十月日有食之
 授时推是岁十一月交分加时在昼二十六日八千
 五百六十与大衍同书十月失闰得十一月己巳三
 十五刻七七八三入食限杜预谓庚午日先天大衍
 历新法推授时皆不定者疏也
十有八年
卷二 第 42b 页 WYG0168-0045b.png
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
 泺今济南府治即水经历城也桓公至此盖深入矣
 会不言夫人如齐夫人之志泺非夫人之志也与党
 与之意胁于夫人而往也遂者急后事辞会公之志
 如斋非其志也以见公之制于夫人也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卷二 第 43a 页 WYG0168-0045c.png
 
 
 
 
 
 
 
 
卷二 第 43b 页 WYG0168-0045d.png
 
 
 
 
 
 
 
 春秋明志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