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167-05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正传卷三十一   明 湛若水 撰
  公昭
(景王十/七年)十有四年(晋昭四年齐景二十年卫灵七年蔡/平二年郑定二年曹武二十七年卒)
(陈惠二年杞平八年宋元四年秦哀/九年楚平王居元年吴夷昧十六年)
春意如至自晋
 正传曰书春意如至自晋始终乎罪晋之义也晋拒
 其君执其卿于会盟之际不义甚矣故前书其执今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167-0546b.png
 又书其至以深恶之也胡氏曰按左氏季孙犹在晋
 子服惠伯私于中行穆子曰鲁事晋何以不如夷之
 小国土地犹大所命能具若为夷弃之使事齐楚何
 瘳于晋乃归季孙其始执之为乏邾莒之供而非有
 扶弱击强之义也其终归之为土地犹大所命能具
 而非有不能救蔡为夷执亲之悔也然则晋人喜怒
 皆以利𤼵其劝沮皆以利行违道甚矣故平丘之会
 深加贬斥自是而后诸侯不合二十馀年至于召陵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167-0547a.png
 又以贿败十有八国之诸侯而书侵楚以讥之于是
 晋日益衰外携内叛不复振矣利之能败人国家乃
 如此春秋之深戒也
二月曹伯滕卒
 正传曰书曹伯滕卒志与国之大故也
夏四月
 正传曰无事亦书义见于前
秋葬曹武公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167-0547b.png
 正传曰书葬曹武公志邻国之大事也
八月莒子去疾卒
 正传曰书莒子去疾卒志邻国之大故也来赴故史
 书之左氏曰秋八月莒著丘公卒郊公不戚国人弗
 顺欲立著丘公之弟庚舆蒲馀侯(莒大/夫)恶公子意恢
 而善于庚舆(亦公/子)郊公恶公子铎(亦公/子)而善于意恢
 公子铎因蒲馀侯而与之谋曰尔杀意恢我出君而
 纳庚舆许之胡氏曰卒自外录者也莒人来赴故鲁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167-0547c.png
 史书其卒葬自内录者也鲁人不往是以阙其葬自
 昭公以来虽薛杞微国无不会其葬者何独于莒则
 不往乎方是时意如专政而莒尝诉其疆郓取郠之
 罪于方伯而见执矣为是怒莒故独不会其葬也夫
 怨不弃义恶不忘亲怒不废礼在桓公时虽与卫战
 而宣公卒则往葬之不以私故绝吉凶庆吊往来施
 报之常礼也以此见意如之专恣矣若意如者其傲
 狠修怨敢施于昭公与莒子及其在晋闻除馆西河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167-0547d.png
 则恐惧逃归如一匹夫何也小人无礼喜怒勇怯不
 中节皆若是耳苟不远之其能国乎
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正传曰书莒杀其公子意恢诛乱贼也左氏曰冬十
 二月蒲馀侯兹夫杀莒公子意恢郊公奔齐公子铎
 逆庚舆于齐齐隰党公子锄送之有赂田愚谓此公
 子铎与蒲馀侯之谋也徒以爱憎之故不顾大义而
 贼杀公子以擅置立乱人之国其罪恶大矣故春秋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167-0548a.png
 书而诛之
(景王十/八年)十有五年(晋昭五年齐景二十一年卫灵八年/蔡平三年郑定三年曹平公须元年)
(陈惠三年杞平九年宋元五年秦哀/十年楚平二年吴夷昧十七年卒)
春王正月吴子夷昧卒
 正传曰书吴子夷昧卒志外国之大故也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乐卒事
 正传曰何以书志礼之变也左氏曰春将禘于武公
 戒百官梓慎曰禘之日其有咎乎吾见赤黑之祲非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167-0548b.png
 祭祥也丧氛也其在涖事乎二月癸酉禘叔弓涖事
 籥入而卒去乐卒事礼也公羊曰其言去乐卒事何
 礼也君有事于庙闻大夫之丧去乐卒事大夫闻君
 之丧摄主而往大夫闻大夫之丧尸事毕而往愚谓
 大夫涖事卒于其位则去乐卒事体祖宗不忍之心
 故曰礼也若如公羊所谓有事于庙闻大夫之丧去
 乐卒事则非也与卒于祭位者异矣盖非卒于祭位
 则礼不当以闻矣安得而闻之此不可不辨胡氏曰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167-0548c.png
 左氏曰禘于武宫叔弓涖事籥入而卒去乐卒事有
 事于宗庙闻大夫之丧则去乐而祭可乎按曾子问
 君在祭不得成礼者夫子语之详矣而无有及大臣
 者是知祭而去乐不可也有事于宗庙遭大夫之变
 则以闻可乎按礼卫有太史柳庄寝疾君曰若疾革
 虽当祭必告是知祭而以闻不可也礼莫重于当祭
 大夫有变而不以闻则内得尽其诚敬之心于宗庙
 外全隐恤之意于大臣是两得之也然则有事于宗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167-0548d.png
 庙大臣涖事籥入而卒于其所则如之何礼虽未之
 有可以义取也有事于宗庙大臣涖事籥入而卒于
 其所去乐卒事其可也缘先祖之心见大臣之卒必
 闻乐不乐缘孝子之心视己设之馔必不忍轻彻故
 去乐而卒事其可也宗庙合礼者常事不书苟以为
 可则春秋何书乎此记礼之变而书之者也
夏蔡朝吴出奔郑
 正传曰朝吴蔡忠臣书蔡朝吴出奔郑讥不能自信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167-0549a.png
 而奔也亦以罪夫奔之者也左氏曰楚费无极害朝
 吴之在蔡也欲去之乃谓之曰王唯信子故处子于
 蔡子亦长矣而在下位辱必求之吾助子请又谓其
 上之人曰王唯信吴故处诸蔡二三子莫之如也而
 在其上不亦难乎弗图必及于难夏蔡人逐朝吴朝
 吴出奔郑王怒曰余唯信吴故寘诸蔡且微吴吾不
 及此女何故去之无极对曰臣岂不欲吴然而前知
 其为人之异也吴在蔡蔡必速飞去吴所以剪其翼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167-0549b.png
 也观此则朝吴之奔以无极之谗使之奔郑也然亦
 朝吴明不能远奸诚不能格物之所致也向使朝吴
 诚明既立则佞人远矣下位之言奚为而至哉均之
 为有罪矣胡氏曰朝吴蔡之忠臣虽不能存蔡而能
 复蔡其从于弃疾者谓蔡灭而弃疾必能封之也弃
 疾以其忠于旧君而信之使居旧国可谓知所信也
 则曷为出奔费无极害其宠也无极楚之谗人去朝
 吴出蔡侯朱丧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耳目使不聪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167-0549c.png
 明卒使吴师入郢辱及宗庙谗人为乱可不畏乎为
 国有九经而尊贤为上劝贤有四事而去谗为首志
 朝吴出奔而入郢之师兆矣然朝吴身居旧国处危
 疑之地苟有谮之者则王不能无动也能以忠信自
 任而杜谗谄之谋则善矣而费无极乃语之曰子亦
 长矣而在下位辱也欲为之请以名利累其心而莫
 之觉不智亦甚矣故特书其出奔以罪吴为后戒也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167-0549d.png
 正传曰书日有食之志天变也馀义见前
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
 正传曰书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志非义也左氏曰晋
 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弗许
 左右曰师徒不勤而可以获城何故不为穆子曰吾
 闻诸叔向曰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或以吾
 城叛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吾独何好焉赏所甚恶
 若所好何若其弗赏是失信也何以庇民力能则进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167-0550a.png
 否则退量力而行吾不可以欲城而迩奸所丧滋多
 使鼓人杀叛人而缮守备围鼓三月鼓人或请降使
 其民见曰犹有食色姑修而城军吏曰获城而不取
 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穆子曰吾以事君也获一邑
 而教民怠将焉用邑邑以贾怠不如完旧贾怠无卒
 弃旧不祥鼓人能事其君我亦能事吾君率义不爽
 好恶不愆城可获而民知义所有死命而无二心不
 亦可乎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167-0550b.png
 一人以鼓子䳒鞮归愚谓据此传则荀吴不纳叛不
 急利诚为善矣然不能推此加诸彼何耶夫征者正
 有罪也鲜虞无罪而征之尚为能充其类也乎不知
 无罪而征人之国为非义而徒以不纳叛不急利之
 为善是犹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姑徐徐云耳
冬公如晋
 正传曰书公如晋志非所如也左氏曰平丘之会故
 也愚谓平丘之会见拒于晋而不与盟则辱亦甚矣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167-0550c.png
 而又因是以如晋焉不能自立其国而惴惴乎惟大
 国之畏无怪乎其自卑贱也己按左传十六年春王
 正月公在晋晋人止公则不惟卑贱又自陷于危辱
 矣
(景王十/九年)十有六年(晋昭六年卒齐景二十二年卫灵九/年蔡平四年郑定四年曹平二年陈)
(惠四年杞平十年宋元六年秦/哀十一年楚平三年吴僚元年)
春齐侯伐徐
 正传曰书齐侯伐徐著非义也左氏曰二月丙申齐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167-0550d.png
 师至于蒲隧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会齐侯盟
 于蒲隧赂以甲父(古国/名)之鼎叔孙昭子曰诸侯之无
 伯害哉齐君之无道也兴师而伐远方会之有成而
 还莫之亢也无伯也夫诗曰宗周既灭靡所止戾正
 大夫离居莫知我肄其是之谓乎愚谓昭子之言得
 春秋之意夫徐无罪而伐之受其赂而与之成可谓
 非义矣故春秋恶之
楚子诱戎蛮子杀之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167-0551a.png
 正传曰书楚子诱戎蛮子杀之著诈暴之罪也左氏
 曰楚子闻蛮氏之乱也(戎蛮子嘉也/在河南新城)与蛮子之无质
 也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遂取蛮氏既而复立其
 子焉礼也夫御戎狄之道诚信而已因其乱诱而杀
 之无道甚矣以夷残夷春秋直书而其罪恶著矣公
 羊以为楚子不名夷狄相诱杀不疾之则非矣夫既
 不疾之则圣人何所取义以书乎
夏公至自晋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167-0551b.png
 正传曰书公至自晋始终乎非礼之行也夫书至者
 凡以谨人君之出入举而必书而善恶著焉凡书至
 者有饮至有书劳有反面于庙之礼也其反面于庙
 则将何词以告祖考乎故春秋耻之左氏曰子服昭
 伯语季平子曰晋之公室其将遂卑矣君幼弱六卿
 强而奢傲将因是以习习实为常能无卑乎平子曰
 尔幼恶识国胡氏曰左氏曰公如晋平丘之会故也
 至是始归者晋人止公其不书讳之也昭公数朝于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167-0551c.png
 晋三至于河而不得入两得见晋侯又欲讨其罪而
 止旃其困辱亦甚矣在易之困曰困亨者因困穷而
 致亨也夫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
 后喻此正愤悱自强之时而夏少康卫文公越勾践
 燕昭王四君子者由此其选也今昭公安于危辱无
 激昂勉励之志即所谓自暴自弃不可与有为而人
 亦莫之告矣不亦悲乎讳而不书深贬之也愚谓只
 一书如一书至中间隔三时而其事自著矣又何必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167-0551d.png
 谓讳乎
秋八月己亥晋侯夷卒
 正传曰书晋侯夷卒志盟主之大故也馀义见前
九月大雩
 正传曰书九月大雩左氏曰旱也而鲁大雩之非因
 以并见矣馀义见前
季孙意如如晋
 正传曰书意如如晋志非礼也以卿会葬非礼也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167-0552a.png
冬十月葬晋昭公
 正传曰葬者意如会葬盖秋往而冬十月乃至葬也
 何以书志会葬之礼也诸侯五月而葬同盟至礼也
 左氏曰冬十月季平子如晋葬昭公平子曰子服回
 之言犹信子服氏有子哉
(景王二/十年)十有七年(晋顷公去疾元年齐景二十三年卫/灵十年蔡平五年郑定五年曹平三)
(年陈惠五年杞平十一年宋元七年/秦哀十二年楚平四年吴僚二年)
春小邾子来朝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167-0552b.png
 正传曰书小邾子来朝志邦交之礼也左氏曰春小
 邾穆公来朝公与之宴季平子赋采菽穆公赋菁菁
 者莪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久乎愚谓诸侯邦交之
 礼朝聘以时所以通好也况小邾子又能以小事大
 而赋诗有乐见之诚可谓知礼以保其国矣故春秋
 善之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正传曰书日有食之志天变也左氏曰祝史请所用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167-0552c.png
 币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
 于社伐鼓于朝礼也平子禦之曰止也唯正月朔慝
 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礼也其馀则否
 太史曰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于是乎
 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故
 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此月朔
 之谓也当夏四月是谓孟夏平子弗从昭子退曰夫
 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167-0552d.png
秋郯子来朝
 正传曰书郯子来朝志邦交之礼也以小事大之义
 也左氏曰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
 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
 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
 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
 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
 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玄鸟燕也/以春分秋)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167-0553a.png
 (分来/去)氏司分者也伯赵(即伯劳也以夏/冬二至鸣止)氏司至者也
 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鷩雉也以二立来/去入大水化为蜃)氏司闭者
 也祝鸠(即鹪/性孝)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
 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
 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
 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
 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
 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167-0553b.png
 犹信愚谓观此则郯子能博通古今知历代建官之
 义仲尼以为贤者也故书于册表其贤也不但志邦
 交之礼以小事大之义而已也礼失求之野岂不信
 夫
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
 正传曰书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则圣人褒贬之
 意并见矣左氏曰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
 三涂苌弘谓刘子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戎乎陆浑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167-0553c.png
 氏甚睦于楚必是故也君其备之乃警戎备九月丁
 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雒陆浑
 人弗知师从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
 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周大获宣子梦文公携荀
 吴而授之陆浑故使穆子帅师献俘于文宫(文公/之庙)
 谓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陆浑之戎本戎狄而从
 于荆楚晋伐之不失为膺戎狄之义也然有阳不能
 无阴有王国不能无荒服伐之可也灭之不可也故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167-0553d.png
 春秋书之而褒贬与夺之义并见焉胡氏曰林父之
 于潞氏士会之于甲氏荀吴之于陆浑戎皆灭之也
 而林父士会称师称人荀吴举其名氏何哉夷不乱
 华陆浑之戎密迩王室而纵之杂处则非膺戎狄别
 内外之义也与辟土服远以图强霸则异矣然举其
 名氏非褒词也才得无贬耳则穷兵于远虚内事外
 者可知矣愚谓此不称大夫而名之类于贬矣胡氏
 特以其事善故不以为贬耳然则义例之说果能充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167-0554a.png
 其类也乎
冬有星孛于大辰
 正传曰孛即彗星也大辰大火也心星也书有星孛
 于大辰志天变也为天下志也左氏曰有星孛于大
 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天事恒象今
 除于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梓慎曰往年
 吾见之是其徵也火出而见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
 而伏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火出于夏为三月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167-0554b.png
 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夏数得天若火作其四国
 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虚也陈太皞之虚也
 郑祝融之虚也皆火房也星孛及汉汉水祥也卫颛
 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其星为大水水火之牡也其以
 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若火入而伏必以
 壬午不过其见之月郑裨灶言于子产曰宋卫陈郑
 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子产弗与○
 胡氏曰大辰心也心为明堂天子之象其前星太子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167-0554c.png
 后星庶子孛星加心象天子适庶将分争也后五年
 景王崩王室乱刘子单子立王猛尹氏召伯立子朝
 历数载而后定至哀十三年有星孛于东方不言宿
 名者不加宿也当是时吴人僣乱凭陵上国日敝于
 兵暴骨如莽其戾气所感固将壅吴而降之罚也故
 氛祲所指在于东方假手越人吴国遂灭天之示人
 显矣史之有占明矣
楚人及吴战于长岸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167-0554d.png
 正传曰书楚人及吴战于长岸罪交争也师出无名
 惟以力相争此夷狄之道也故春秋书以恶之左氏
 曰吴伐楚阳丐(楚穆公/曾孙)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
 (即公/子鲂)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且楚故司马令龟我请
 改卜令曰鲂也以其属死之楚师继之尚大克之吉
 战于长岸子鱼先死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
 馀皇(吴乘/舟名)使随人与后至者守之环而堑之及泉盈
 其隧炭陈以待命吴公子光请于其众曰丧先王之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0167-0555a.png
 乘舟岂唯光之罪众亦有焉请藉取之以救死众许
 之使长鬣者三人潜伏于舟侧曰我呼馀皇则对师
 夜从之三呼皆迭对楚人从而杀之楚人乱吴人大
 败之取馀皇以归胡氏曰言战不言败胜负敌也楚
 地五千里带甲数十万战胜诸侯威服天下本非吴
 敌也惟不能去谗贱货使费无极以谗胜囊瓦以货
 行而策士奇才为敌国用故日以侵削至鸡父之师
 七国皆败柏举之战国破君奔几于亡灭吴日益强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0167-0555b.png
 而楚削矣是故为国必以得贤为本劝贤必以去谗
 贱货为先不然虽广土众民不足恃也考其所书本
 末强弱之由其为后世戒明矣
(景王二/十一年)十有八年(晋顷二年齐景二十四年卫灵十一/年蔡平六年郑定六年曹平四年卒)
(陈惠六年杞平十二年宋元八年/秦哀十三年楚平五年吴僚三年)
春王三月曹伯须卒
 正传曰曹伯名须谥平公书曹伯须卒志与国之大
 故也馀义见前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0167-0555c.png
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
 正传曰书壬午宋卫陈郑灾志大异也何以为大异
 也公羊曰以其同日而俱灾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
 为天下记异也左氏曰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梓慎
 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七日其火作乎戊寅风甚壬
 午大甚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
 曰宋卫陈郑也数日皆来告火裨灶曰不用吾言郑
 又将火郑人请用之子产不可子太叔曰宝以保民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0167-0555d.png
 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子产曰天道
 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
 言耳岂不或信遂不与亦不复火郑之未灾也里析
 告子产曰将有大祥民震动国几亡吾身泯焉弗良
 及也国迁其可乎子产曰虽可吾不足以定迁矣及
 火里析死矣未葬子产使舆三十人迁其柩火作子
 产辞晋公子公孙于东门使司寇出新客禁旧客勿
 出于宫使子宽子上巡群屏摄至于太宫使公孙登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0167-0556a.png
 徙大龟使祝史徙主祏于周庙告于先君使府人库
 人各儆其事商成公儆司宫出旧宫人寘诸火所不
 及司马司寇列居火道行火所焮城下之人伍列登
 城明日使野司寇各保其徵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
 禳火于玄冥回禄祈于四鄘书焚室而宽其征与之
 材三日哭国不市使行人告于诸侯宋卫皆如是陈
 不救火许不吊灾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胡氏
 曰左氏郑灾子产临事而备初裨灶言于子产宋卫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0167-0556b.png
 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子产弗
 与及郑既灾灶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郑人请用之
 子产不可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亦
 不复火裨灶所言盖以象推非妄也而郑不复火者
 子产当国方有令政此以德消变之验矣是知吉凶
 祸福固有可移之理古人所以必先人事而后言命
 也
六月邾人入鄅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0167-0556c.png
 正传曰鄅小国姒姓禹之后书邾人入鄅罪诡谋也
 左氏曰鄅人藉稻邾人袭鄅鄅人将闭门邾人羊罗
 摄其首焉遂入之尽俘以归鄅子曰余无归矣从帑
 于邾邾庄公反鄅夫人而舍其女愚谓观此则鄅人
 无可声之罪而邾人出其不意袭而入之俘其民以
 及其君无道之甚者也故春秋恶之
秋葬曹平公
 正传曰书葬曹平公志相恤之义也左氏曰葬曹平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0167-0556d.png
 公往者见周原伯鲁焉与之语不说学归以语闵子
 马闵子马曰周其乱乎夫必多有是说而后及其大
 人大人患失而惑又曰可以无学无学不害不害而
 不学则苟而可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夫学殖
 也不学将落原氏其亡乎愚谓学也者觉也效也不
 效而无觉则惑心生而邪恶乘之弑父与君不学之
 渐也
冬许迁于白羽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WYG0167-0557a.png
 正传曰书许迁于白羽则楚陵蔑中国之罪甚矣左
 氏曰楚左尹王子胜言于楚子曰许于郑仇敌也而
 居楚地以不礼于郑晋郑方睦郑若伐许而晋助之
 楚丧地矣君盍迁许许不专于楚郑方有令政许曰
 余旧国也郑曰余俘邑也叶在楚国方城外之蔽也
 土不可易国不可小许不可俘雠不可启君其图之
 楚子说冬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实白羽愚谓先
 王分封有定受之天子传之先君楚十五年复迁邑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WYG0167-0557b.png
 许自夷还居叶今又自叶迁白羽其以夷陵夏犯先
 王之诛矣
(景王二/十二年)十有九年(晋顷三年齐景二十五年卫灵十二/年蔡平七年郑定七年曹悼公午元)
(年陈惠七年杞平十三年宋元九年/秦哀十四年楚平六年吴僚四年)
春宋公伐邾
 正传曰书宋公伐邾著擅兴之罪也左氏曰鄅夫人
 宋向戌之女也故向宁(向戌/之子)请师二月宋公伐邾围
 虫三月取之乃尽归鄅俘邾人郳人徐人会宋公乙
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WYG0167-0557c.png
 亥同盟于虫愚谓鄅人藉稻邾袭而俘之辱及其君
 夫人其罪大矣胡氏以为向宁请师围虫取之尽归
 鄅俘为声罪执言之兵是也然邾固有罪宋亦不能
 无罪焉不以告于天子率方伯连帅以声罪致讨乃
 擅兴动众又取其邑故史书之圣人窃取之义见矣
 其不书围不书取者宋不以报告故尔胡氏以为取
 其善而释其罪过矣
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WYG0167-0557d.png
 正传曰书许世子止弑其君买罪世子也罪其有致
 弑之道也左氏曰夏许悼公疟五月戊辰饮太子止
 之药卒太子奔晋书曰弑其君君子曰尽心力以事
 君舍药物可也谷梁谓止曰我与夫弑者不立乎其
 位以与其弟虺哭泣歠饘粥嗌不容粒未踰年而死
 故君子即止自责而责之也愚谓五刑之属三千而
 罪莫大于弑父与君据左氏所载则太子止但为不
 尝药之故耳而春秋遽以莫大之罪加之者岂圣人
卷三十一 第 24a 页 WYG0167-0558a.png
 公恕之心哉观此者必以经而正其传可也左氏君
 子曰尽心力以事君舍药物可也非也胡氏又以为
 谨微履霜之义亦非也此皆不过见止之自责哭泣
 而死不立其位而为此言耳当时必有实事史逸其
 传而隐其词矣故传谓饮止之药而卒止亦受之曰
 我与夫弑者岂无故而受与弑之名邪或者止之比
 党速欲止之定位因药进毒以杀之或太子察之不
 早而比其匪人又不先尝药以杜其邪谋或后稍知
卷三十一 第 24b 页 WYG0167-0558b.png
 知之未真而隐之皆不能免于与弑之罪矣如汉之
 霍光岂不亦为忠臣其妻毒许后光为隐其邪谋设
 使汉有春秋则当书曰霍光弑皇后许氏则光岂敢
 不受之乎大抵不学无术则愚而陷于弑父之罪不
 能免于春秋之书而后儒纷纷皆徒以归于不尝药
 之罪则夫山野愚氓忧亲之疾付于庸医之手而致
 亲死初不知有尝药之礼者皆为有弑父之罪矣岂
 理也哉曰焉知止不实与之同谋乎曰以不立乎其
卷三十一 第 25a 页 WYG0167-0558c.png
 位以与其弟虺哭泣歠粥不粒而死以此知其决不
 然也
己卯地震
 正传曰书地震志变异也地道尚静今震而动焉失
 其常矣失常为变为异故春秋书之以示戒焉
秋齐高发帅师伐莒
 正传曰书齐高发帅师伐莒志非义之兵也夫非义
 者必计功谋利者也莒非有可声之罪齐徒以其不
卷三十一 第 25b 页 WYG0167-0558d.png
 事已而伐之是为计功谋利之心非义举何以为霸
 主乎左氏曰齐高发伐莒莒子奔纪鄣使孙书(陈无/宇之)
 (子/)伐之初莒有妇人莒子杀其夫已为婺妇及老托
 于纪鄣纺焉以度而去之及师至则投诸外或献诸
 子占(即/书)子占使师夜缒而登登者六十人缒绝师鼓
 噪城上之人亦噪莒共公惧启西门而出七月丙子
 齐师入纪
冬葬许悼公
卷三十一 第 26a 页 WYG0167-0559a.png
 正传曰书葬许悼公志恤邻之大事也其与诸侯会
 葬可知矣夫与诸侯会葬者必诸侯安之而非实弑
 矣许止质美而不学不能敬谨以事其亲比之匪人
 以致进药而不尝药进而毒发以杀其亲又不追贼
 以陷于与弑之罪其与实弑者异矣推类至义之尽
 耳故诸侯安之而与葬也不然贼之未讨何以书葬
 耶胡氏曰观止自责可谓有过人之质矣乃至以弑
 君获罪此为人臣子而不知春秋之义者也古者太
卷三十一 第 26b 页 WYG0167-0559b.png
 子自其初生固举以礼有司端冕见之南郊过阙则
 下过庙则趍为赤子而其教已有齐肃敬慎之端矣
 此春秋训臣子除恶于微积善于早之意也
(景王二/十三年)二十年(晋顷四年齐景二十六年卫灵十三年/蔡平八年卒郑定八年曹悼二年陈惠)
(八年杞平十四年宋元十年秦/哀十五年楚平七年吴僚五年)
春王正月
 正传曰无事亦书时月义见于前
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
卷三十一 第 27a 页 WYG0167-0559c.png
 正传曰会子臧之子鄸子臧之采邑也书曹公孙会
 自鄸出奔宋善其奔也尽奔之礼也公孙会得罪而
 出奔犹待放于其邑也刘敞曰待放也古者大夫有
 罪待放于其境三年君赐之环则复赐之玦则去逾
 境则为位向国而哭素衣裳冠不说人以无罪此去
 国之礼也会待放于鄸自鄸而出奔宋得臣子惓惓
 不敢忘君之义可谓得礼矣故春秋善之公羊以为
 奔未有言自言自畔也为贤子臧之后讳也胡氏从
卷三十一 第 27b 页 WYG0167-0559d.png
 之谷梁又以为自鄸专乎鄸也皆非矣夫春秋纪事
 之书就事论事岂得比赏延于世善善长之义以父
 祖之贤及其子孙者哉凡此皆义例臆说为之蔽春
 秋之指所以不明也
秋盗杀卫侯之兄絷
 正传曰絷卫侯之庶兄也书盗杀卫侯之兄絷诛乱
 贼也左氏曰卫公孟絷(灵公/之兄)狎齐豹(齐恶/之子)夺之司寇
 与鄄有役则反之无则取之公孟(絷之/字也)恶北宫喜(即/北)
卷三十一 第 28a 页 WYG0167-0560a.png
 (宫贞/子)褚师圃欲去之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姜惧而
 欲以作乱故齐豹北宫喜褚师圃公子朝作乱初齐
 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焉将作乱而谓之曰公孟
 之不善子所知也勿与乘吾将杀之对曰吾由子事
 公孟子假吾名焉故不吾远也虽其不善吾亦知之
 抑以利故不能去是吾过也今闻难而逃是僣子也
 子行事乎吾将死之以周事子而归死于公孟其可
 也丙辰卫侯在平寿公孟有事于盖获(门/名)之门外齐
卷三十一 第 28b 页 WYG0167-0560b.png
 子氏(即齐/豹)帷于门外而伏甲焉使祝蛙寘戈于车薪
 以当门使一乘从公孟以出使华齐御公孟宗鲁骖
 乘及闳中(门/名)齐氏用戈击公孟宗鲁以背蔽之断肱
 以中公孟之肩皆杀之公闻乱乘驱自阅门入庆比
 御公公南楚骖乘使华寅乘贰车及公宫鸿骝魋驷
 乘于公公载宝以出褚师子申遇公于马路之冲遂
 从过齐氏使华寅肉袒执盖以当其阙齐氏射公中
 南楚之背公遂出寅闭郭门踰而从公公如死鸟(地/名)
卷三十一 第 29a 页 WYG0167-0560c.png
 析朱锄(臣/名)宵从窦出徒行从公齐氏之宰渠子召此
 宫子北宫氏之宰不与闻谋杀渠子遂伐齐氏灭之
 丁巳晦公入与北宫喜盟于彭水之上秋七月戊午
 朔遂盟国人八月辛亥公子朝褚师圃子玉霄子高
 鲂出奔晋闰月戊辰杀宣姜卫侯赐北宫喜谥曰贞
 子赐析朱锄谥曰成子而以齐氏之墓予之卫侯告
 宁于齐且言子石琴张(孔子/弟子)闻宗鲁死将往吊之仲
 尼曰齐豹之盗而孟絷之贼女何吊焉君子不食奸
卷三十一 第 29b 页 WYG0167-0560d.png
 不受乱不为利疚于回不以回待人不盖不义不犯
 非礼愚谓按此则为盗者齐豹也杀君之兄不书贼
 名者卫不以名报也故鲁史亦不得而名之使人按
 迹而求而盗人斯得矣其云盗者为盗贼之事深诛
 乱贼之罪也若夫宗鲁絷之忠臣也以身蔽絷与之
 俱死死不恤矣其欲为豹盗者何求乎左氏所载非
 孔子之言矣其不以变告絷者盖不忍负豹之知已
 好仁而不好学者也与雍纠之妇祭仲之女同其愚
卷三十一 第 30a 页 WYG0167-0561a.png
 矣左氏以盗归之胡氏从之过矣是则如酷吏之任
 法非圣人于有过中求无过之心矣谨录其说于后
 ○胡氏曰左氏以为齐豹杀之也齐豹为卫司寇守
 嗣大夫其书为盗所谓求名而不得者也若艰难其
 身以险危大人而有名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臣
 窃以为仲尼书断此狱罪在宗鲁宗鲁孟絷之骖乘
 也于法应书曰盗非求名而不得者也天下岂有欲
 求险危大人之恶名而圣人又靳此名而不与者哉
卷三十一 第 30b 页 WYG0167-0561b.png
 然则齐豹首谋作乱宗鲁虽与闻行事又以身死之
 矣今乃释豹不诛而归狱于宗鲁不亦颇乎曰豹之
 不义夫人皆知之也若宗鲁欲周事豹而死于公孟
 盖未有知其罪也故琴张闻其死将往吊之仲尼曰
 齐豹之盗孟絷之贼汝何吊焉非圣人发其食奸受
 乱盖不义犯非礼之罪书于春秋则齐豹所畜养之
 盗孟絷所见杀之贼其大恶隐矣
冬十月宋华亥向宁华定出奔陈
卷三十一 第 31a 页 WYG0167-0561c.png
 正传曰书宋华亥向宁华定出奔陈志乱也左氏曰
 宋华向之乱公子城(平公/子)公孙忌乐舍(栾喜/孙)司马彊
 向宜向郑(皆向/戌子)楚建(即亡/太子)郳申(即邾穆/公子)出奔郑其徒
 与华氏战于鬼阎败子城子城适晋华亥与其妻必
 盥而食所质公子者而后食公与夫人每日必适华
 氏食公子而后归华亥患之欲归公子向宁曰唯不
 信故质其子若又归之死无日矣公请于华费遂将
 攻华氏对曰臣不敢爱死无乃求去忧而滋长乎臣
卷三十一 第 31b 页 WYG0167-0561d.png
 是以惧敢不听命公曰子死亡有命余不忍其诟冬
 十月公杀华向之质而攻之戊辰华向奔陈华登奔
 吴向宁欲杀太子华亥曰干君而出又杀其子其谁
 纳我且归之有庸使少司寇牼以归曰子之齿长矣
 不能事人而以三公于为质必免公子既入华牼将
 自门行公遽见之执其手曰余知而无罪也入复而
 所陈氏曰于是公子城公孙忌八子奔郑华亥向宁
 华定奔陈其但书三子何凡奔罪也众不可胜罪则
卷三十一 第 32a 页 WYG0167-0562a.png
 罪其甚者入南以叛乞师于楚为宋患之日久是以
 甚三子也
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庐卒
 正传曰书蔡侯庐卒志邻国之大故也
(景王二/十四年)二十有一年(晋顷五年齐景二十七年卫灵十/四年蔡悼公东国元年郑定九年)
(曹悼三年陈惠九年杞平十五年宋元十/一年秦哀十六年楚平八年吴僚六年)
春王三月葬蔡平公
 正传曰书葬蔡平公志邻国之大事也而诸侯相恤
卷三十一 第 32b 页 WYG0167-0562b.png
 之义见矣左氏曰三月葬蔡平公蔡太子朱失位位
 在卑大夫送葬者归见昭子昭子问蔡故以告昭子
 叹曰蔡其亡乎若不亡是君也必不终诗曰不解于
 位民之攸塈今蔡侯始即位而适卑身将从之
夏晋侯使士鞅来聘
 正传曰书晋侯使士鞅来聘志邦交之礼也而其失
 可考见矣诸侯邦交有朝聘之礼所以通往来晋之
 聘鲁得礼之正乎按左氏夏晋士鞅来聘叔孙为政
卷三十一 第 33a 页 WYG0167-0562c.png
 季孙欲恶诸晋使有司以齐鲍国归费之礼为士鞅
 士鞅怒曰鲍国之位下其国小而使鞅从其牢礼是
 卑敝邑也将复诸寡君鲁人恐加四牢焉为十一牢
 愚谓晋鞅来聘以修好责小以相携而鲁季孙私恶
 以妨公失欢于盟主是邦交通好之礼胥失之矣故
 春秋书之
宋华亥向宁华定自陈入于宋南里以叛
 正传曰南里宋鄙也书宋华亥向宁华定自陈入于
卷三十一 第 33b 页 WYG0167-0562d.png
 宋南里以叛则叛逆之罪见矣左氏曰宋华费遂生
 华貙华多僚华登貙为少司马多僚为御士与貙相
 恶乃谮诸公曰貙将纳亡人(华亥/等)亟言之公曰司马
 以吾故亡其良子死亡有命吾不可以再亡之对曰
 君若受司马则如亡死如可逃何远之有公惧使侍
 人召司马之侍人宜僚饮之酒而使告司马司马叹
 曰必多僚也吾有谗子而弗能杀吾又不死抑君有
 命可若何乃与公谋逐华貙将使田孟诸而遣之公
卷三十一 第 34a 页 WYG0167-0563a.png
 饮之酒厚酬之赐及从者司马亦如之张丐(华貙/家臣)
 之曰必有故使子皮(华貙/字)承宜僚以剑而讯之宜僚
 尽以告张丐欲杀多僚子皮曰司马老矣登之谓甚
 吾又重之不如亡也五月丙申子皮将见司马而行
 则遇多僚御司马而朝张丐不胜其怒遂与子皮臼
 任郑翩(华貙/家臣)杀多僚劫司马以叛而召亡人壬寅华
 向入乐大心丰愆华牼禦诸横华氏居卢门以南里
 叛六月庚午宋城旧鄘及桑林之门而守之愚谓三
卷三十一 第 34b 页 WYG0167-0563b.png
 大夫之叛宋久矣而此复书叛者以始终其叛逆之
 迹以大其罪也○胡氏曰按左氏初宋元公无信多
 私而恶华向三大夫谋曰亡愈于死先诸乃诱群公
 子杀之公如华氏请焉弗许遂劫公取太子及其母
 弟以为质公怒攻之华向奔陈至是入于南里以叛
 凡书叛有入于戚者而不言卫有入于朝歌者而不
 言晋有入于萧者而不言宋此独言宋南里何也戚
 与朝歌及萧皆其所食私邑也若南里则宋国城内
卷三十一 第 35a 页 WYG0167-0563c.png
 之里名也传称华氏居卢门南里以叛而宋城旧鄘
 及桑林门以守是华氏与宋分国而居矣故其入其
 出皆以南里系之宋此深罪叛臣逼胁其君已甚之
 词也愚谓言叛则不必问其邑其境而叛逆之罪均
 矣孟子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此之谓乎
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正传曰书日有食之志天变也左氏曰公问于梓慎
 曰是何物也祸福何为对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
卷三十一 第 35b 页 WYG0167-0563d.png
 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其他月则为
 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
八月乙亥叔辄卒
 正传曰叔辄叔弓之子伯张也书叔辄卒志国卿之
 大故也左氏曰于是叔辄哭日食昭子曰子叔将死
 非所哭也八月叔辄卒
冬蔡侯朱出奔楚
 正传曰书蔡侯朱出奔楚罪不能守社稷也左氏曰
卷三十一 第 36a 页 WYG0167-0564a.png
 费无极取货于东国(隐太子之子平侯唐/之弟蔡侯朱之叔父)而谓蔡人
 曰朱不用命于楚君王将立东国若不先从王欲楚
 必围蔡蔡人惧出朱而立东国朱愬于楚楚子将讨
 蔡无极曰平侯与楚有盟故封其子有贰心故废之
 灵王杀隐太子其子与君同恶(平侯与公子比/弑灵王故同恶)德君
 必甚又使立之不亦可乎且废置在君蔡无他矣观
 此则蔡侯之奔不能修德以镇乎谗邪为谗邪之所
 逐皆可见矣
卷三十一 第 36b 页 WYG0167-0564b.png
公如晋至河乃复
 正传曰何以书非所如也人君之举动必惟其时时
 然后动乃无悔也按左氏公如晋鼓叛晋晋将伐鲜
 虞故辞公是昭公不时其动屡见拒于晋可耻之甚
 者也故春秋书之
 
 
 春秋正传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