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167-05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正传卷三十    明 湛若水 撰
  昭公
(景王/十年)七年(晋平二十三年齐景十三年卫襄九年卒蔡/灵八年郑简三十一年曹武二十年陈哀三)
(十四年杞平公郁釐元年宋平四十一/年秦哀二年楚灵六年吴夷昧九年)
春王正月暨齐平
 正传曰暨与也平者成也书暨齐平善其平也罢兵
 息民固春秋之所善也左氏曰齐求之也癸巳齐侯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167-0522b.png
 次于虢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听命先君之敝
 器请以谢罪公孙晢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二
 月戊午盟于濡上燕人归燕姬赂以瑶瓮玉椟斝耳
 不克而还愚谓俟衅受赂虽非诚心直道然能罢兵
 息民岂不犹胜于搆怨穷兵而不知止者哉春秋书
 之圣人之情见矣今之较其平之所以然而罪之者
 是所谓如追放豚既入其笠又从而招之者也胡氏
 亦曰平者圣人之所贵则经之取义在是矣而又分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167-0522c.png
 别我所欲曰及不得已曰暨则徒为谷梁之纷凿而
 无系于取义之大指也
三月公如楚
 正传曰书公如楚著非礼也左氏曰楚子成章华之
 台愿与诸侯落之太宰薳启疆曰臣能得鲁侯薳启
 疆来召公辞曰昔先君成公命我先大夫婴齐曰吾
 不忘先君之好将使衡父照临楚国镇抚其社稷以
 辑宁尔民(成二年鲁使公/衡为质于楚)婴齐(楚令尹/子重)受命于蜀奉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167-0522d.png
 承以来弗敢失陨而致诸宗祧日我先君共王引领
 北望日月以冀传序相授于今四王矣嘉惠未至唯
 襄公之辱临我丧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
 不皇况能怀思君德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宠临
 楚国以信蜀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贶矣何
 蜀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君若不
 来使臣请问行期寡君将承质币而见于蜀以请先
 君之贶三月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孟僖子为介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167-0523a.png
 不能相仪及楚不能答郊劳愚谓观此则公之如楚
 楚实召之也非聘问邦交之典而徒以其召以落章
 华之台是失礼之行也宜乎其见辱也已
叔孙舍如齐涖盟
 正传曰涖临也谓往临其国而与之盟书叔孙舍如
 齐涖盟著非礼也诸侯邦交之礼惟以时聘问结好
 修信而已若涖盟以为信何信之可恃故春秋非之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167-0523b.png
 正传曰书日有食之志天变也天有常道人有常敬
 故圣人于天变而书之教人以敬也左氏曰晋侯问
 于士文伯曰谁将当日食对曰鲁卫恶之卫大鲁小
 公曰何故对曰去卫地如鲁地于是有灾鲁实受之
 其大咎其卫君乎鲁将上卿公曰诗所谓彼日而食
 于何不臧者何也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
 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
 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愚谓左氏务三之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167-0523c.png
 言所谓克谨天戒而能用敬其政者是先王消灾之
 道也
秋八月戊辰卫侯恶卒
 正传曰恶卫侯名书卫侯恶卒志邻国之大故也卫
 使来赴故书之左氏曰卫襄公卒晋大夫言于范献
 子曰卫事晋为睦晋不礼焉庇其贼人(孙林/父)而取其
 地故诸侯贰诗曰鹡鸰在原兄弟急难又曰死丧之
 威兄弟孔怀兄弟之不睦于是乎不吊况远人谁敢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167-0523d.png
 归之今又不礼于卫之嗣卫必叛我是绝诸侯也献
 子以告韩宣子宣子说使献子如卫吊且反戚田卫
 齐恶告丧于周且请命王使成简公如卫吊且追命
 襄公曰叔父陟恪在我先王之左右以佐事上帝余
 敢忘高圉亚圉(周之先为/殷诸侯者)
九月公至自楚
 正传曰书公至自楚谨人君之出入也左氏曰孟僖
 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167-0524a.png
 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
 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
 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滋益共故
 其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
 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
 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
 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
 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167-0524b.png
 敬叔师事仲尼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
 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已矣
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
 正传曰书季孙宿卒志国卿之大故也左氏曰十一
 月季武子卒晋侯谓伯瑕曰吾所问日食从矣
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正传曰书葬卫襄公志邻国之大事也而诸侯五月
 而葬同盟至之礼得矣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167-0524c.png
(景王十/一年)八年(晋平二十四年齐景十四年卫灵公元年/蔡灵九年郑简三十二年曹武二十一年)
(陈哀三十五年卒杞平二年宋平四十/二年秦哀三年楚灵七年吴夷昧十年)
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
 正传曰书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罪灭父子君
 臣兄弟之伦也左氏曰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太子
 偃师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胜二妃嬖留有宠
 属诸司徒招与公子过哀公有废疾三月甲申公子
 招公子过杀悼太子偃师而立公子留谷梁曰陈侯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167-0524d.png
 之弟招尽其亲所以恶招也其弟云者亲之也亲而
 杀之恶也愚谓招过于偃师尊则君亲则犹子也于
 陈侯尊则君亲则兄也分则臣也君废而杀其君之
 子是灭其父子君臣兄弟之伦矣胡氏曰此公子招
 特以弟称者著招凭宠稔恶而陈侯失亲亲之道也
 招以公子为司徒乃贵戚之卿亲则介弟尊则叔父
 号令废立自己而出莫敢干之者也不能援立嫡冢
 安靖国家而逢君之恶戕杀偃师以致大寇宗社覆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167-0525a.png
 没罪固大矣陈侯信爱其弟何以为失亲亲乎尊贤
 者亲亲之本不能择亲之贤者厚加尊宠以表仪公
 族而徇其私爱施于不令之人以至亡国败家岂不
 失亲亲之道乎其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交
 贬之也
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
 正传曰溺陈侯名书陈侯溺卒志与国之大故也而
 其卒之正否可考矣左氏曰夏四月辛亥哀公缢杜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167-0525b.png
 氏以为忧恚自杀观此则陈侯之死不得其正矣
叔弓如晋
 正传曰书叔弓如晋著其如之非礼也左氏曰贺
 祁也游吉相郑伯以如晋亦贺祁也史赵见子太
 叔(即游/吉)曰甚哉其相蒙也可吊也而又贺之子太叔
 曰若何吊也其非唯我贺将天下实贺愚谓晋作
 祁宜民叛而诸侯背矣史赵之言是也鲁叔弓与郑
 伯同致贺焉则一时诸侯之贺之者多矣夫楚成章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167-0525c.png
 华而诸侯落之晋作虒祁而诸侯贺之民彝天理至
 此灭尽而人欲横流矣春秋书之非其往也
楚人执陈行人于徵师杀之
 正传曰书楚人执陈行人于徵师杀之罪失刑也专
 杀也左氏曰于徵师赴于楚且告有立君公子胜愬
 之于楚楚人执而杀之公子留奔郑书曰陈侯之弟
 招杀陈世子偃师罪在招也楚人执陈行人于徵师
 杀之罪不在行人也愚谓招擅权杀偃师固为罪恶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167-0525d.png
 不可赦楚宜因公子胜之愬告之天王以讨之可也
 行人何罪乃因其来而执杀之则罪在楚矣
陈公子留出奔郑
 正传曰书陈公子留出奔郑志乱也
秋蒐于红
 正传曰红地名左氏曰秋大蒐于红自根牟至于商
 卫革车千乘公羊曰蒐者何简车徒也谷梁曰因蒐
 狩以习武事礼之大者也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167-0526a.png
 门以葛覆质以为𣙗流房握御轚者不得入车轨尘
 马候蹄掩禽旅御者不失其驰然后射者能中过防
 弗逐不从奔之道也面伤不献不成禽不献禽虽多
 天子取三十焉其馀与士众以习射于射宫射而中
 田不得禽则得禽田得禽而射不中则不得禽是以
 知古之贵仁义而贱勇力也愚谓书秋蒐于红则非
 礼自见矣蒐不称公者公不与也自季氏舍中军四
 分公室而公室无兵蒐者皆三家之兵也春秋书之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167-0526b.png
 可以观鲁矣胡氏曰蒐春事也秋兴之则违天时有
 常所矣其于红则易地利三家专行公不与焉而兵
 权在臣下则悖人理此亦直书其事不待贬绝而自
 见者也凡乱臣之欲窃国命必先为非礼以动民而
 后上及于君父昭公至是民食于他不恤其所昧于
 履霜之戒甚矣
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正传曰书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罪之也其逸贼专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167-0526c.png
 杀之恶并著矣左氏曰陈公子招归罪于公子过而
 杀之愚谓过与招同杀世子偃师而擅立其罪均在
 不赦而招独归罪之而擅杀之春秋书于册使人求
 其故而招之罪斯得矣
大雩
 正传曰书大雩志非礼也馀见前
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167-0526d.png
 正传曰孔奂公子招之党何以书罪灭国与专杀也
 夫招与孔奂有罪杀之可也不告于天王而杀之放
 之不可也灭其国以绝其宗祀又不可也公子招擅
 权无君致哀公缢杀世子偃师而立公子留卒致灭
 其国而杀其身亡其家以及其党春秋书之以为世
 戒且以愧中国诸侯之不能讨也而使夷狄主之圣
 人有遗憾矣左氏曰九月楚公子弃疾帅师奉孙吴
 (偃师/子)围陈宋戴恶会之冬十一月壬午灭陈舆嬖袁克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167-0527a.png
 杀马毁玉以葬楚人将杀之请寘之既又请私私于
 幄加绖于颡而逃使穿封戌为陈公曰城麇之役不
 谄侍饮酒于王王曰城麇之役女知寡人之及此女
 其辟寡人乎对曰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礼以息
 楚国
葬陈哀公
 正传曰书葬陈哀公志与国之大事也而圣人于楚
 灭陈之憾见矣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167-0527b.png
(景王十/二年)九年(晋平二十五年齐景十五年卫灵二年蔡/灵十年郑简三十三年曹武二十二年陈)
(灭杞平三年宋平四十三年秦哀/四年楚灵八年吴夷昧十一年)
春叔弓会楚子于陈
 正传曰书叔弓会楚子于陈著其会之非也左氏曰
 春叔弓宋华亥郑游吉卫赵黡会楚子于陈愚谓楚
 灵灭陈陵中国之尊绝先王之祀其恶极罪大天地
 所不容而鲁乃使大夫及列国以往会之是成其罪
 恶而莫之恤矣故春秋非之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167-0527c.png
许迁于夷
 正传曰书许迁于夷罪楚也乱先王之封也左氏曰
 二月庚申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取州来淮
 北之田以益之伍举授许男田然丹迁城父人于陈
 以夷濮西田益之迁方城外人于许愚谓先王疆理
 天下分封有定而楚乃迁许于夷肆为缪乱其罪大
 矣
夏四月陈灾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167-0527d.png
 正传曰书陈灾志变也而陈之名存矣是时陈已灭
 矣春秋因其灾而书之存陈国之名而楚灭陈之罪
 再著矣公羊曰陈已灭矣其言陈火何存陈也谷梁
 曰火不志此何以志闵陈而存之也胡氏曰凡外灾
 告则书今楚已灭陈夷于属县使穿封戌为公矣必
 不遣使告于诸侯言亡国之有天灾也何以书于鲁
 国之策乎当是时叔弓与楚子会于陈则目击其事
 矣虽彼不来告此不往吊叔弓使毕而归语陈故也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167-0528a.png
 鲁史遂书之耳或曰国史所书必承赴告岂有凭使
 人之言而载之于史者曰周景王崩有尹单猛朝之
 变固无赴告矣叔鞅至自京师言王室之乱也春秋
 承其言遂书于策亦此类耳仲尼作经存而弗革者
 盖兴灭国继绝世以尧舜三代公天下之心为心异
 于孤秦罢侯置守欲私一人以自奉者所以归民心
 合天德也谷梁以为存陈得其旨矣
秋仲孙貜如齐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167-0528b.png
 正传曰书仲孙貜如齐志礼也左氏曰孟僖子如齐
 殷聘礼也愚谓自叔老之聘齐二十年于此矣殷聘
 者盛聘也盛聘所以修睦结好以无忘乎其旧邦交
 之宜也故春秋与之
冬筑郎囿
 正传曰郎邑名书冬筑郎囿罪轻作也左氏曰书时
 也季平子欲其速成也叔孙昭子曰诗云经始勿亟
 庶民子来焉用速成其以剿民也无囿犹可无民其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167-0528c.png
 可乎愚谓左氏以为书时非也夫囿之筑非所以为
 民也乃所以厉民也叔孙昭子之言是矣然但云焉
 用速耳而不言其不宜筑也夫不宜筑而筑者虽时
 亦病也春秋书之其轻作之罪见矣
(景王十/三年)十年(晋平二十六年卒齐景十六年卫灵三年/蔡灵十一年郑简三十四年曹武二十三)
(年陈灭杞平四年宋平四十四年卒/秦哀五年楚灵九年吴夷昧十二年)
春王正月
 正传曰无事亦书时月义见于前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167-0528d.png
夏齐栾施来奔
 正传曰书齐栾施来奔罪纳亡也左氏曰齐惠栾高
 氏(即子雅子/尾之后)皆嗜酒信内多怨彊于陈鲍氏而恶之
 夏有告陈桓子曰子旗(即栾施子/雅之子)子良(即高彊子/尾之子)
 攻陈鲍亦告鲍氏桓子受甲而如鲍氏遭子良醉而
 骋遂见文子(即鲍/国)则亦授甲矣使视二子则皆将饮
 酒桓子曰彼虽不信闻我授甲则必逐我及其饮酒
 也先伐诸陈鲍方睦遂伐栾高氏五月庚辰战于稷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0167-0529a.png
 栾高败又败诸庄国人追之又败诸鹿门栾施高彊
 来奔陈鲍分其室晏子谓桓子必致诸公让德之主
 也让之谓懿德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
 义为愈义利之本也蕴利生孽姑使无蕴乎可以滋
 长桓子尽致诸公而请老于莒
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
 正传曰书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著非义
 也左氏曰秋七月平子伐莒取郠献俘始用人于亳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0167-0529b.png
 社臧武仲在齐闻之曰周公其不享鲁祭乎周公享
 义鲁无义诗曰德音孔昭视民不佻佻之谓甚矣而
 壹用之将谁福哉胡氏曰前已舍中军矣曷为犹以
 三卿并将乎季氏毁中军四分公室择其二二家各
 有其一至是季孙身为主将二子各率一军为之副
 则三军固在其曰舍之者特欲中分鲁国之众为己
 私耳以为复古则误矣襄公已来既作三军地皆三
 家之土民皆三家之兵每一军出各将其所属而公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0167-0529c.png
 室无与焉是知虽舍中军而三卿并将旧额固存矣
戊子晋侯彪卒
 正传曰彪晋侯名书戊子晋侯彪卒志盟主之大故
 也史因赴而书之见诸侯相恤之义焉左氏曰戊子
 晋平公卒郑伯如晋及河晋人辞之游吉遂如晋
九月叔孙舍如晋葬晋平公
 正传曰书叔孙舍如晋葬晋平公志礼也诸侯之丧
 五月而葬同盟至礼也葬使卿往会焉礼也左氏曰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0167-0529d.png
 九月叔孙婼齐国弱宋华定卫北宫喜郑罕虎许人
 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如晋葬平公
 也既葬诸侯之大夫欲因见新君叔孙昭子曰非礼
 也弗听叔向辞之曰大夫之事毕矣而又命孤孤斩
 焉在衰绖之中其以嘉服见则丧礼未毕其以丧服
 见是重受吊也大夫将若之何皆无辞以见昭子至
 自晋大夫皆见高彊见而退昭子语诸大夫曰为人
 子不可不慎也哉昔庆封亡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0167-0530a.png
 君君以为忠而甚宠之将死疾于公宫辇而归君亲
 推之其子不能任是以在此忠为令德其子弗能任
 罪犹及之惟不慎也丧夫人之力弃德旷宗以及其
 身不亦害乎
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
 正传曰书宋公成卒志邻国之大故也来赴故史书
 之
(景王十/四年)十有一年(晋昭公夷元年齐景十七年卫灵四/年蔡灵十二年弑郑简三十五年曹)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0167-0530b.png
(武二十四年陈灭杞平五年宋元公佐元/年秦哀六年楚灵十年吴夷昧十三年)
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
 正传曰书叔弓如宋葬宋平公志礼也诸侯之丧卿
 往会葬礼也
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
 正传曰书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则楚之不义
 甚矣左氏曰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
 实凶对曰蔡凶此蔡侯般弑其君之岁也岁在豕韦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0167-0530c.png
 弗过此矣楚将有之然壅也岁及大梁蔡复楚凶天
 之道也楚子在申召蔡灵侯灵侯将往蔡大夫曰王
 贪而无信唯蔡于憾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不如无
 往蔡侯不可三月丙申楚子伏申而享蔡侯于申醉
 而执之夏四月丁巳杀之刑其士七十人公羊以为
 为其诱讨也此讨贼也虽诱之则曷为绝之怀恶而
 讨不义君子不与也愚谓观此二传则蔡侯固有可
 讨之罪然不以声其罪而行讨乃诱而讨之是以贼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0167-0530d.png
 讨贼也故春秋罪之
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正传曰书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则楚贪残之罪自
 见矣夫般有罪声而讨之归之司寇可也诱执而杀
 之可乎杀其君则已甚矣又围其国以暴其民可乎
 春秋书围国于诱君之后则楚之罪恶并见矣左氏
 曰公子弃疾帅师围蔡韩宣子问于叔向曰楚其克
 乎对曰克哉蔡侯获罪于君而不能恤其民天将假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0167-0531a.png
 手于楚以毙之何故不克然肸闻之不信以幸不可
 再也楚王奉孙吴以讨于陈曰将定而国陈人听命
 而遂县之今又诱蔡而杀其君以围其国虽幸而克
 必受其咎弗能久矣桀克有缗以丧其国纣克东夷
 以陨其身楚小位下而亟暴于二王能无咎乎天之
 假助不善非祚之也厚其凶恶而降之罚也且譬之
 如天其有五材而将用之力尽而敝之是以无拯不
 可没振愚谓左氏此传可谓详且尽矣胡氏曰世子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0167-0531b.png
 般弑其君诸侯与通会盟十有三年矣是王国制于
 荆楚而莫之觉也楚子若以大义唱天下奉辞致讨
 执般于蔡讨其弑父之罪而在宫者无赦焉讨其弑
 君之罪而在官者无赦焉残其身潴其宫室谋于蔡
 众置君而去虽古之征暴乱者不越是矣又何恶乎
 今虔本心欲图其国不为讨贼举也而又挟欺毁信
 重币甘言诈诱其君执而杀之肆行无道贪得一时
 流毒于后弃疾以是杀戎蛮商鞅以是绐魏将秦人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0167-0531c.png
 以是劫怀王倾危成俗天下大乱刘项之际死者十
 九圣人深恶楚虔而名之也其虑远矣后世诛讨乱
 臣者或畏其彊或幸其弱不以大义兴师至用诡谋
 诈力徼倖胜之若事之捷反侧皆惧苟其不捷适足
 长乱如代宗之图思明宪宗之绐王弁昧于春秋垂
 戒之旨矣愚谓胡氏之论是也但楚虔之恶不待贬
 而称名而自见矣
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0167-0531d.png
 正传曰归氏昭公母书夫人归氏薨志君母之大故
 也而礼之变亦可见矣左氏曰五月齐归薨杜氏曰
 胡女归姓汪氏曰襄公三十一年左传敬归之姊齐
 归则襄公之妾也妾母称夫人义见成风薨葬
大蒐于比蒲
 正传曰何以书左氏曰非礼也公羊曰大蒐者简车
 徒也胡氏曰其曰大蒐越礼也君有重丧国不废蒐
 不忌君也三纲君政之本君执此以驭其下臣执此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0167-0532a.png
 以事其上政之大本于是乎在君有三年之戚而国
 不废一日之蒐则无本矣然则君有重丧丧不二事
 以简车徒为非礼也乃有身从金革而无避者独何
 欤曰丧不二事大蒐而简车徒则废其常可也有门
 庭之寇而宗庙社稷之存亡系焉必从权制而无避
 矣伯禽服丧徐夷并兴至于东郊出战之师与筑城
 之役同日并举度缓急轻重盖有不得已焉者矣晋
 王克用薨梁兵压境而庄宗决胜于夹寨周太祖殂
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0167-0532b.png
 契丹入寇而世宗接战于高平若此者君行为显亲
 非不顾也臣行为爱君非不忌也惟审于缓急轻重
 之宜斯可矣
仲孙貜会邾子盟于祲祥
 正传曰书仲孙貜会邾子盟于祲祥志非礼也盟非
 礼也臣与君盟又非礼也左氏以孟僖子会邾庄公
 盟于祲祥修好礼也非也
秋季孙意如会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北宫佗郑罕
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0167-0532c.png
虎曹人杞人于厥憖
 正传曰书会于厥憖善其会也义救蔡也夫蔡亡其
 君不足惜也蔡之民何罪焉君已亡而救蔡则无所
 为而为之义也左氏曰楚师在蔡晋荀吴谓韩宣子
 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晋之不能亦可
 知也己为盟主而不恤亡国将焉用之秋会于厥憖
 谋救蔡也郑子皮将行子产曰行不远不能救蔡也
 蔡小而不顺楚大而弗德天将弃蔡以壅楚盈而罚
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0167-0532d.png
 之蔡必亡矣且丧君而能守者鲜矣三年王其有咎
 乎美恶周必复王恶周矣晋人使狐父请蔡于楚弗
 许○胡氏曰文十五年晋灵公帅八国之诸侯盟于
 扈春秋略而不序者谋伐齐而不克定其乱也襄公
 三十年叔孙豹会十二国之大夫于澶渊诸国之大
 夫皆称人鲁卿讳而不书者视蔡乱而不能讨其贼
 也今楚将灭蔡请于楚而弗许晋之不能亦可知矣
 曷为诸国犹序大夫无贬乎扈之盟晋侯受赂弗克
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0167-0533a.png
 而还诸侯略而不序亡义利之分也澶渊之会谋救
 宋灾而不讨蔡罪大夫贬而称人鲁卿讳而不书失
 重轻之别也亡义利之分为不仁失重轻之别为不
 智今晋与诸侯心欲救蔡而力弗加焉则无恶也凡
 此见春秋明义利审重轻以恕待人而不求其备矣
 愚谓称人以为贬不书以为讳非春秋直笔之义也
 馀义见前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0167-0533b.png
 正传曰书葬我小君齐归志君母之大事也左氏曰
 葬齐归公不戚晋士之送葬者归以语史赵史赵曰
 必为鲁郊侍者曰何故曰归姓也不思亲祖不归也
 叔向曰鲁公室其卑乎君有大丧国不废蒐有三年
 之丧无一日之戚国不恤丧不忌君也君无戚容不
 顾亲也国不忌君君不顾亲能无卑乎殆其失国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有以归用之
 正传曰此何以书见楚无道之甚也既杀其君又围
卷三十 第 24a 页 WYG0167-0533c.png
 其国用其世子暴虐甚矣蔡君有罪世子何罪焉左
 氏曰冬十一月楚子灭蔡用隐太子于冈山申无宇
 曰不祥五牲不相为用况用诸侯乎王必悔之○胡
 氏曰内入国而以其君来外灭国而以其君归皆服
 而以之易词也既书灭蔡矣又书执蔡世子有者世
 子无降服之状强执以归而虐用之也或以为未踰
 年之君其称世子者不君灵公故不成其子非也楚
 虔杀蔡般弃疾围其国凡八月而见灭世子在穷迫
卷三十 第 24b 页 WYG0167-0533d.png
 危惧之中固未暇立其位安得以为未踰年之君而
 称子也假使立乎其位而般死于楚其丧未至不敛
 不葬世子亦不成乎为君矣然世子继世有国之称
 必以此称蔡有者父母之仇不与共天下与民守国
 效死不降至于力屈就擒虐用其身而不顾也则有
 之为世子之道得矣愚谓胡氏辩或人之说是矣然
 又以以为易词而又以世子不降为得世子之道类
 非圣经取义之大指也
卷三十 第 25a 页 WYG0167-0534a.png
(景王十/五年)十有二年(晋昭二年齐景十八年卫灵五年蔡陈/灭郑简三十六年卒曹武二十五年)
(灭杞平六年宋元二年秦哀七/年楚灵十一年吴夷昧十四年)
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
 正传曰阳即唐燕之别邑也书齐高偃帅师纳北燕
 伯于阳志义举也左氏曰春齐高偃纳北燕伯款于
 唐因其众也愚谓诸侯无罪为强臣所迫出奔而诸
 侯纳之礼也三年北燕伯出奔齐六年齐将纳之不
 果盖十年亡在外矣今则终能纳之于其境内其恤
卷三十 第 25b 页 WYG0167-0534b.png
 邻济难之义得矣故春秋书之公羊子曰子曰我乃
 知之矣在侧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曰如尔所不
 知何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齐桓晋文其会则主会
 者为之也其词则丘有罪焉尔愚谓此与孟子之言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词不
 合盖治春秋为义例之词者为之也
三月壬申郑伯嘉卒
 正传曰书郑伯嘉卒志邻国之大故也诸侯有会葬
卷三十 第 26a 页 WYG0167-0534c.png
 之礼故来赴则史书之
夏宋公使华定来聘
 正传曰书宋公使华定来聘志礼也左氏曰夏宋华
 定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昭
 子曰必亡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
 福之不受将何以在
公如晋至河乃复
 正传曰书公如晋至河乃复志非礼也语曰恭近于
卷三十 第 26b 页 WYG0167-0534d.png
 礼远耻辱也诸侯嗣位诸侯使卿大夫往聘礼也其
 自往朝之非礼也是时齐卫郑君朝晋而鲁公亦往
 焉宜其见辞于河而逮耻辱也左氏曰取郠之役莒
 人愬于晋晋有平公之丧未之治也故辞公公子憖
 遂如晋
五月葬郑简公
 正传曰书葬郑简公志非礼也诸侯五月而葬郑简
 公三月而葬太速矣非礼也故春秋因赴而书之以
卷三十 第 27a 页 WYG0167-0535a.png
 著其非礼之举焉
楚杀其大夫成熊
 正传曰成熊即成虎令尹子玉之孙与斗氏同出若
 敖氏宣四年斗椒作乱故楚子信谮而追讨之书楚
 杀其大夫成熊著专杀之罪也左氏曰楚子谓成虎
 若敖之馀也遂杀之或谮成虎于楚子成虎知之而
 不能行书曰楚杀其大夫成虎怀宠也
秋七月
卷三十 第 27b 页 WYG0167-0535b.png
 正传曰无事亦书时月义见于前
冬十月公子憖出奔齐
 正传曰憖字子仲书公子憖出奔齐志乱也左氏曰
 季平子立而不礼于南蒯(季氏家臣/南遗子)南蒯谓子仲吾
 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费为公臣子
 仲许之南蒯语叔仲穆子且告之故季悼子之卒也
 叔孙昭子以再命为卿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
 叔仲子欲构二家谓平子曰三命踰父兄非礼也平
卷三十 第 28a 页 WYG0167-0535c.png
 子曰然故使昭子昭子曰叔孙有家祸杀适立庶故
 婼也及此若因祸以毙之则闻命矣若不废君命则
 固有著矣昭子朝而命吏曰婼将与季氏讼书辞无
 颇季孙惧而归罪于叔仲子故叔仲子小南蒯公子
 憖谋季氏憖告公而遂从公如晋南蒯惧不克以费
 叛如齐子仲(即公/孙憖)还及卫闻乱逃介而先及郊闻费
 叛遂奔齐愚谓南蒯之谋憖实与焉至于乱其国以
 危其君是谁之罪欤春秋书出奔所以深罪之而究
卷三十 第 28b 页 WYG0167-0535d.png
 乱之由起也
楚子伐徐
 正传曰书楚子伐徐著陵暴之罪也左氏曰楚子狩
 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
 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雨雪
 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
 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
 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
卷三十 第 29a 页 WYG0167-0536a.png
 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路蓝缕
 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
 禦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
 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
 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
 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
 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
卷三十 第 29b 页 WYG0167-0536b.png
 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
 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
 楚敢不畏君王哉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戚
 秘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即郑/丹也)吾子楚国之
 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
 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
 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
 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志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
卷三十 第 30a 页 WYG0167-0536c.png
 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
 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远问焉其焉能
 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
 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
 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
 于难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
 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愚谓此本传也信斯言
 也至此得非楚子暴侈之心其有悔乎
卷三十 第 30b 页 WYG0167-0536d.png
晋伐鲜虞
 正传曰鲜虞虞国也书晋伐鲜虞志非义也左氏曰
 因肥之役也程子曰晋假道于鲜虞而遂伐之见利
 忘义夷狄之道也○胡氏曰左氏曰晋荀吴伪会齐
 师者假道鲜虞遂入晋阳冬书晋伐鲜虞狄之也献
 公假道于虞以灭虢因执虞公则以师与人称之今
 晋虽为谖固可罪也而狄之不亦过乎楚奉孙吴讨
 陈因以灭陈诱蔡般杀之因以灭蔡晋人视其残虐
卷三十 第 31a 页 WYG0167-0537a.png
 莫能救则亦已矣而效其所为以伐人国是王国居
 而荆人行也人之所以为人王国之所以为王国信
 义而已矣信义一失充类至尽孟子故谓禽兽逼人
 人将相食自春秋末世至于六国亡秦变诈并兴倾
 危成俗河决鱼烂不可壅而收之皆失信弃义之明
 验也春秋谨严于此制治未乱拔本塞源之意岂曰
 过乎
(景王十/六年)十有三年(晋昭三年齐景十九年卫灵六年蔡/平公庐元年郑定公宁元年曹武二)
卷三十 第 31b 页 WYG0167-0537b.png
(十六年陈惠公吴元年杞平七年宋元三年/秦哀八年楚灵十二年弑吴夷昧十五年)
春叔弓帅师围费
 正传曰书叔弓帅师围费诛叛臣也而在上者所以
 致之之罪不可掩矣南蒯据费以叛故叔弓帅师围
 之而不思臣之叛己也由己之叛君以为之倡也孔
 子曰陪臣执国命三桓之子孙微矣此书围费之意
 也乎左氏曰春叔弓围费弗克败焉平子怒今见费
 人执之以为囚俘冶区夫(鲁大/夫也)曰非也若见费人寒
卷三十 第 32a 页 WYG0167-0537c.png
 者衣之饥者食之为之令主而共其乏困费来如归
 南氏亡矣民将叛之谁与居邑若惮之以威惧之以
 怒民疾而叛为之聚也若诸侯皆然费人无归不亲
 南氏将焉入矣平子从之费人叛南氏胡氏曰费内
 邑也命正卿为主将举大众围其城若敌国然者家
 臣彊大夫弱也语不云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
 者其恕矣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恶于下者毋以
 事上也所恶于上者毋以使下也然后家齐而国治
卷三十 第 32b 页 WYG0167-0537d.png
 矣季孙意如以所恶于下者事其上而不忠于其君
 以所恶于上者使其下而不礼于其臣出乎尔者反乎
 尔宜南蒯之及此也春秋之法不书内叛反求诸已
 而已矣其书围欲著其实不没之也
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溪
 正传曰书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溪
 正弑君之罪也左氏曰楚子之为令尹也杀大司马
 薳掩而取其室及即位夺薳居(掩之/族)田迁许而质许
卷三十 第 33a 页 WYG0167-0538a.png
 围蔡洧有宠于王王之灭蔡也其父死焉王使与于
 守而行申之会越大夫戮焉王夺斗韦龟中犨又夺
 成然(即子/旗)邑而使为郊尹蔓成然故事蔡公(即弃/疾)
 薳氏之族及薳居许围蔡洧曼成然皆王所不礼也
 因群丧职之族启越大夫常寿过作乱围固城克息
 舟城而居之观从以蔡公之命召子干子晢楚公子
 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曼成然蔡朝吴帅陈蔡不羹
 许叶之师因四族之徒以入楚及郊陈蔡欲为名故
卷三十 第 33b 页 WYG0167-0538b.png
 请为武军蔡公知之曰欲速且役病矣请藩而已乃
 藩为军蔡公使须务牟与史猈先入因正仆人杀太
 子禄及公子罢敌公子比为王公子黑肱为令尹次
 于鱼陂公子弃疾为司马先除王宫使观从从师于
 乾溪而遂告之且曰先归复所后者劓师及訾梁而
 溃右尹子革曰请待于郊以听国人王曰众怒不可
 犯也曰若入于大都而乞师于诸侯王曰皆叛矣曰
 若亡于诸侯以听大国之图君也王曰大福不再祇
卷三十 第 34a 页 WYG0167-0538c.png
 取辱焉然丹乃归于楚王沿夏将欲入鄢芋尹无宇
 之子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大焉君不
 可忍惠不可弃吾其从王乃求王遇诸棘围以归夏
 五月癸亥王缢于芈尹申亥氏申亥以其二女殉而
 葬之公羊曰此弑其君其言归何归无恶于弑立也
 归无恶于弑立者何灵王为无道作乾溪之台三年
 不成楚公子弃疾胁比而立之然后令于乾溪之役
 曰彼已立矣后归者不得复其田里众罢而去之灵
卷三十 第 34b 页 WYG0167-0538d.png
 王经而死胡氏曰楚师伐徐楚子虔次于乾溪为之
 援公子弃疾召陈蔡主方城之外有观从者率群失
 职以弃疾命召比于晋既至胁比而立之令于乾溪
 曰先至者复其田里师溃而归楚子经而死或曰昭
 元年楚虔弑立比出奔晋十三年比归而虔缢于棘
 围则比未尝一日北面事虔为之臣虔又弑立固非
 比之君矣而书曰比弑其君虔何也曰凡去国出奔
 而君不以为臣则晋于栾盈是也臣不以为君则公
卷三十 第 35a 页 WYG0167-0539a.png
 子鱄于卫是也若去国虽久而爵禄有列于朝出入
 有诏于国不扫其坟墓不收其田里不系累其宗族
 即君臣之分犹在也比虽奔晋而晋人以羁待比以
 国底禄固楚之亡公子也楚又未尝锢之如晋之于
 栾盈比又未尝不向楚而坐如子鲜之于卫安得以
 为比非楚臣而虔非比之君乎春秋书比弑其君虔
 明于君臣之义也或曰虔弑郏敖以立比之获罪岂
 其无讨贼之心而徒贪夫位欤曰春秋罪比不明夫
卷三十 第 35b 页 WYG0167-0539b.png
 君臣之义夫比虽当次及之序而弃疾亦居楚国之
 常以取国言之此事之变也为比者宜乎效死不立
 若国有所归为曹子臧鲁叔肸不亦善乎不然身居
 令尹都贵戚之卿为社稷镇乱不自己亦可也今乃
 胁于执而忘其守怵于利而忘其义被之大恶欲辞
 而不可得矣为人臣而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
 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者若此类是也悲夫圣人垂
 戒之意明矣
卷三十 第 36a 页 WYG0167-0539c.png
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
 正传曰虔新见弑而比未立故称公子书楚公子弃
 疾杀公子比罪逆贼也迎比而入假手以弑其君虔
 者弃疾也杀比而夺之位者亦弃疾也故春秋上既
 罪比而又罪弃疾比之罪实弃疾为之也左氏曰观
 从谓子干(即公/子比)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也子干
 曰余不忍也子玉曰人将忍子吾不忍俟也乃行国
 每夜骇曰王入矣乙卯夜弃疾使周走而呼曰王至
卷三十 第 36b 页 WYG0167-0539d.png
 矣国人大惊使曼成然走告子干子晰曰王至矣国
 人杀君司马将来矣君若早自图也可以无辱众怒
 如水火焉不可为谋又有呼而走至者曰众至矣二
 子皆自杀丙辰弃疾即位名曰熊居葬子干于訾实
 訾敖杀囚衣之王服而流诸汉乃取而葬之以靖国
 人使子旗(即曼/成然)为令尹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诸豫章
 获其五帅平王封陈蔡复迁邑致群赂施舍宽民宥
 罪举职召观从王曰唯尔所欲对曰臣之先佐开卜
卷三十 第 37a 页 WYG0167-0540a.png
 乃使为卜尹愚谓子干从乱陷于弑君之罪弃疾既
 为弑君谋主又杀公子而以自立皆逆贼也故春秋
 诛之○胡氏曰弃疾立比为王而已为司马固君比
 矣而又杀之则宜书曰弃疾杀其君比而曰杀公子
 比何也初子干归自晋观从假弃疾命而召之来则
 来坎牲加书而强之盟则盟帅四族众而使之入楚
 则入杀太子禄而立之为王则王周走而呼于国中
 谓众怒如水火而逼之自杀则自杀其行止迟速去
卷三十 第 37b 页 WYG0167-0540b.png
 就死生皆观从与国人所为而比未尝可否之也安
 得为弃疾之君乎然比兄也黑肱弟也弃疾其季弟
 也立比为王肱为令尹弃疾为司马盖国人以长幼
 之序立之也则宜书曰楚人杀比而春秋变文归狱
 弃疾者诛其本意在于代比而非讨之也所谓轻重
 之权衡曲直之绳墨而怀恶者亦无所隐其情矣
秋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
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
卷三十 第 38a 页 WYG0167-0540c.png
 正传曰书公会诸侯于平丘恶晋志也恶其盟也上
 盟王人而下胁同列也左氏曰晋成虒祁诸侯朝而
 归者皆有贰心为取郠故晋将以诸侯来讨叔向曰
 诸侯不可以不示威乃并徵会告于吴秋晋侯会吴
 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七月丙寅治兵于邾
 南甲车四千乘羊舌鲋摄司马遂合诸侯于平丘子
 产子太叔相郑伯以会子产以幄幕九张行子太叔
 以四十既而悔之每舍损焉及会亦如之次于卫地
卷三十 第 38b 页 WYG0167-0540d.png
 叔鲋求货于卫淫刍荛者卫人使屠伯馈叔向羹与
 一箧锦曰诸侯事晋未敢携贰况卫在君之宇下而
 敢有异志刍荛者异于他日敢请之叔向受羹反锦
 曰晋有羊舌鲋者渎货无厌亦将及矣为此役也子
 若以君命赐之其已客从之未退而禁之胡氏曰按
 左氏晋成虒祁诸侯朝而归者皆有贰心齐侯往朝
 于晋燕而投壶曰寡人中此与君代兴晋人知其亦
 将贰也叔向曰诸侯不可以不示威乃并徵会治兵
卷三十 第 39a 页 WYG0167-0541a.png
 于邾南甲车四千乘遂合诸侯于平丘方是时楚人
 暴横陵蔑中华在宋之盟争晋先歃及虢之会仍读
 旧书遂召诸侯为申之举迁赖于鄢县陈灭蔡此乃
 敌国外患临深履薄恐惧省戒之时其君当倚于法
 家拂士以德修国政其臣当急于责难陈善以礼格
 君心内结夏盟外攘夷狄复悼公之业若弗暇也今
 乃施施然安于不竞无愤耻自强之志惟宫室台榭
 是崇是饰及诸侯皆二顾欲示威徵会而以兵甲耀
卷三十 第 39b 页 WYG0167-0541b.png
 之不亦末乎春秋之法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贵
 事之预耻以苟成而不要诸道者也是以深恶此会
 如下文所贬云明其义者然后知仲尼作经于一台
 囿之筑一宫室门观之作必谨而书以重民力其弭
 乱持危固结人心之虑远矣
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
 正传曰书同盟于平丘著非礼也夫斯盟也乃晋胁
 服乎诸侯非诸侯心服乎晋也故曰非礼左氏曰晋
卷三十 第 40a 页 WYG0167-0541c.png
 人将寻盟齐人不可晋侯使叔向告刘献公曰抑齐
 人不盟若之何对曰盟以㡳信君苟有信诸侯不二
 何患焉告之以文辞董之以武师虽齐不许君庸多
 矣天子之老请帅王赋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迟速唯
 君叔向告于齐曰诸侯求盟已在此矣今君弗利寡
 君以为请对曰诸侯讨贰则有寻盟若皆用命何盟
 之寻叔向曰国家之败有事而无业事则不经有业
 而无礼经则不序有礼而无威序则不共有威而不
卷三十 第 40b 页 WYG0167-0541d.png
 昭共则不明不明弃共百事不终所由倾覆也是故
 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
 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志业于好讲礼于等
 示威于众告信于神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存亡之
 道恒由是兴晋礼主盟惧有不治奉承齐牺而布诸
 君求终事也君曰余必废之何齐之有惟君图之寡
 君闻命矣齐人惧对曰小国言之大国制之敢不听
 从既闻命矣敬共以往迟速唯君叔向曰诸侯有间
卷三十 第 41a 页 WYG0167-0542a.png
 矣不可以不示众八月辛未治兵建而不旆壬申复
 旆之诸侯畏之邾人莒人愬于晋曰鲁朝夕伐我几
 亡矣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晋侯不见公使叔向来辞
 曰诸侯将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请君无勤
 子服惠伯对曰君信蛮夷之诉以绝兄弟之国弃周
 公之后亦唯君寡君闻命矣叔向曰寡君有甲车四
 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
 之有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南蒯子仲之忧其
卷三十 第 41b 页 WYG0167-0542b.png
 庸可弃乎若奉晋之众用诸侯之师因邾莒杞鄫之
 怒以讨鲁罪间其二忧何求而弗克鲁人惧听命甲
 戌同盟于平丘齐服也愚谓此其本传也盟固非春
 秋之所贵也况晋之寻盟乎要盟乎以威武临之乎
 故春秋书同盟同服其威也夫会盟以讲信修睦也
 而乃如此则何信睦之有○胡氏曰其书同盟者刘
 子与盟同惧楚也是盟盖或善之而以为恶何哉盟
 虽衰世之事然有定人道之大伦者矣有备天子之
卷三十 第 42a 页 WYG0167-0542c.png
 明禁者矣有束牲不歃相命而信自喻者矣有纳斥
 侯禁侵掠诚格而不复叛者矣其次犹以载书辞命
 相争约于大神而无敢越者则未闻主盟中国奉承
 齐牺而矜其威力恐迫诸侯又信蛮夷之诉绝兄弟
 之欢求逞私愤间其忧疑如此盟者流及战国强众
 相誇恫疑恐喝恣行陵暴死者十九积习所致有自
 来矣春秋礼义之大宗也曾是以为善乎
公不与盟
卷三十 第 42b 页 WYG0167-0542d.png
 正传曰书公不与盟使人考其盟之善否则不与者
 非憾之也幸之也程子曰晋罪公不使与盟虽欲辱
 公然得不与同盟之罪实为幸也胡氏曰臣子之于
 君父隐讳其耻礼也十二国会于平丘公独见辞不
 得与盟斯亦可耻矣曷为直书其事而不隐也晋主
 此盟德则不竞而矜兵甲之威肆胁持之术以诸侯
 上要天子之老而歃血以中国同惴夷狄篡立之主
 而结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而以威诈涖之具此
卷三十 第 43a 页 WYG0167-0543a.png
 五不韪者得不与焉幸也圣人笔削春秋凡鲁君可
 耻者必为之隐讳至会于沙随而公不得见盟于平
 丘而公不得与自众人常情必深沮丧以为辱矣仲
 尼推明其故自反而缩虽晋国之严不可及也彼以
 其威我以其理彼以其势我以其义夫何慊乎哉直
 书其事示后世立身行己之道也其垂训之用大矣
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
 正传曰书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罪晋之专横而执
卷三十 第 43b 页 WYG0167-0543b.png
 之于盟好也夫鲁君以晋会盟之约而来矣晋信邾
 莒之愬而拒鲁侯不得与盟会又执其卿以归是行
 横暴于礼义之时也岂非无信义之甚乎故春秋直
 书之则晋之罪自见矣左氏曰公不与盟晋人执季
 孙意如以幕蒙之使狄人守之司铎射怀锦奉壶饮
 冰以蒲伏焉守者御之及与之锦而入晋人以平子
 归子服湫从○胡氏曰自文以来公室微弱三家专
 鲁而季氏罪之首也宿及意如尤为强逼元年伐莒
卷三十 第 44a 页 WYG0167-0543c.png
 疆郓十年伐莒取郓中分鲁国以自封殖而使其君
 民食于家其不臣甚矣何以为非伯讨乎晋人若按
 邾莒所诉有无之状究南蒯子仲奔叛之因告于诸
 侯以其罪执之请于天子以大义废之选于鲁卿更
 意如之位收敛私邑为公室之民使政令在君三家
 臣顺则方伯之职修矣今鲁与邾通好亦不朝夕伐
 莒而郓郠之故又非昭公意也徒以莒人之言曰我
 之不共鲁故之以遂辞鲁君而执意如则是意在货
卷三十 第 44b 页 WYG0167-0543d.png
 财而不责其无君臣之义也何得为伯讨乎称人以
 执罪晋之偷也愚谓胡氏之论正矣但又谓称人以
 执非伯讨则凿矣称人者夫子因史之文也若晋人
 所执之非义则虽书国书爵以执犹为不义非伯讨
 也如使晋人执之是则虽称人犹为义举为伯讨也
 春秋之义则系乎窃取而不在乎鲁史之文矣
公至自会
 正传曰书公至自会谨君之出入也公与平丘之会
卷三十 第 45a 页 WYG0167-0544a.png
 故书至自会公羊曰公不与盟者何公不见与盟也
 公不见与盟大夫执何以致会不耻也曷为不耻诸
 侯遂乱反陈蔡君子不耻不与焉
蔡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
 正传曰庐隐太子有之子吴悼太子偃师之子书蔡
 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善楚也亦以憾楚也二
 公子之子而称侯者复其爵也得兴灭继绝之义矣
 故曰善之也然非天子不得专封楚以夷狄之国而
卷三十 第 45b 页 WYG0167-0544b.png
 擅封置焉则天王不得为天王中国不得为中国矣
 故春秋之义实憾之也左氏曰楚之灭蔡也灵王迁
 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平王即位既封陈蔡而皆复
 之礼也隐太子之子庐归于蔡礼也悼太子之子吴
 归于陈礼也○胡氏曰楚虔迁六小国于荆山又灭
 陈蔡而县之及弃疾即位复诸迁国封蔡及陈隐太
 子有之子庐归于蔡悼太子偃师之子吴归于陈曰
 归者顺辞也陈蔡昔皆灭矣不称复归者不与楚虔
卷三十 第 46a 页 WYG0167-0544c.png
 之得灭也其称归于者国其所宜归也庐与吴皆亡
 世子之子也而弃疾封之可谓有奉矣不言自楚者
 不与楚子之得封也其称侯者位其所固有也陈列
 圣之后蔡王室之亲见灭于楚虔而诸侯不能救复
 封于弃疾而诸侯不能与是以夷狄制诸夏也圣人
 至是惧之甚盖有不得已焉制春秋为后法大要皆
 天子之事也其义则以公天下为心兴灭国继绝世
 异于自私其身欲擅而有之者也故书法如此为天
卷三十 第 46b 页 WYG0167-0544d.png
 下国家而不封建欲望先王之治难矣愚谓但直书
 之而其得失自见不必如胡氏所谓归为顺辞不称
 复归其称归于不言自楚其称侯者之纷凿也
冬十月葬蔡灵公
 正传曰书葬蔡灵公何左氏曰礼也
公如晋至河乃复
 正传曰书公如晋至河乃复志耻辱也夫鲁侯赴盟
 而见拒而又执其卿斯亦已矣又如晋以朝之则足
卷三十 第 47a 页 WYG0167-0545a.png
 恭而耻辱至矣宜乎其再见却至河而复也左氏曰
 公如晋荀吴谓韩宣子曰诸侯相朝讲旧好也执其
 卿而朝其君有不好焉不如辞之乃使士景伯辞公
 于河
吴灭州来
 正传曰州来小国旧属吴近楚楚尝取之为附庸今
 楚乱吴取之书吴灭州来讥之也乘人之乱以贪地
 也左氏曰令尹子旗请伐吴王弗许曰吾未抚民人
卷三十 第 47b 页 WYG0167-0545b.png
 未事鬼神未修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
 州来在吴犹在楚也子姑待之
 
 
 
 
 
 春秋正传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