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167-04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正传卷二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襄公(名午成公妾定姒之子四/岁即位在位三十一年)
(简王十/四年崩)元年(晋悼公周元年齐灵十年卫献五年蔡景/二十年郑成十三年曹成六年陈成二十)
(七年杞桓六十五年宋平四年秦景/五年楚共十九年吴寿梦十四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正传曰书春王正月公即位正统也即位者君道之
 始也所以正始也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167-0410b.png
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
薛人围宋彭城
 正传曰书会诸侯之兵围宋彭城著禦叛攘夷之义
 也楚强以兵纳鱼石于彭城欲据彭城以自固非楚
 以其地封之也彭城故宋地故曰宋彭城围宋彭城
 以讨宋叛臣也左氏以为彭城非宋地追书也公羊
 以为楚取彭城以封鱼石者皆非也胡氏曰按左氏
 曰非宋地追书也然则书围彭城者鲁史旧文也曰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167-0411a.png
 围宋彭城者仲尼亲笔也楚已取彭城封鱼石戍之
 三百乘矣则曷为系之宋楚不得取之宋鱼石不得
 受之楚虽专其地君子不登叛人所以正疆域固封
 守谨王度也愚谓胡氏谓彭城系之宋楚不得取之
 宋鱼石不得受之楚是也但此皆当时史之旧文非
 仲尼笔之也当时之史岂无如董狐南史之良者乎
 审如胡氏之言则与孟子之说异矣故刘氏曰春秋
 故史也有所不革孟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167-0411b.png
 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愚谓谓之窃者如窃
 比老彭之窃不敢显然之谓也况革乎
夏晋韩厥帅师伐郑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
次于鄫
 正传曰鄫郑地书晋韩厥帅师伐郑列国之师次于
 鄫讨背夏也左氏曰夏五月晋韩厥荀偃帅诸侯之
 师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于是东诸侯之师
 次于鄫以待晋师晋师自郑以鄫之师侵楚焦夷及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167-0411c.png
 陈晋侯卫侯次于戚以为之援愚谓以天下诸侯与
 晋相为犄角以讨郑之叛夏其名义正矣故春秋详
 书而深与之胡氏曰楚人释君而臣是助事已悖矣
 晋于是乎降彭城以鱼石等归遂伐郑诸侯次于鄫
 此皆放于义而行者也传书楚子辛救郑而经不书
 者郑本为楚以其君之故亲集矢于目是以与楚而
 不贰也弃王国从荆蛮不能以大义裁之惟私欲之
 从则郑无可救之善楚不得有能救之名经所以削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167-0411d.png
 之不言救也
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
 正传曰书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著猾夏之师也左
 氏曰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郑子然侵宋取犬丘
 汪氏曰楚愤宋之复彭城且欲援郑而退诸侯之师
 故复释憾于宋愚谓楚以彭城之故侵宋是愤兵也
 书曰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其楚之谓乎故春秋恶之
九月辛酉天王崩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167-0412a.png
 正传曰天王简王也书天王崩志天下之大变也天
 下如丧考妣诸侯有奔丧之礼焉故史因来赴而书
 之
邾子来朝冬卫侯使公孙剽来聘晋侯使荀罃来聘
 正传曰书邾子来朝冬卫晋使来聘则失礼之非自
 见矣左氏以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
 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非也夫天王之崩已赴
 大小之国乃不闻有奔丧于京师者而且小国大国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167-0412b.png
 盛修朝聘其无君灭天甚矣故圣人书之以继于天
 王崩之下所以诛列国之罪以厉天下意亦至矣胡
 氏曰简王崩赴告已及藏在诸侯之策矣则宜以所
 闻先后而奔丧今邾子方来修朝礼卫侯晋侯方来
 脩聘事于王丧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曾不与焉而
 左氏以为礼此何礼乎滕定公薨世子定为三年丧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也丧纪
 益废民习于耳目而不察故后世以日易月人子安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167-0412c.png
 而行之不知春秋之义无君臣之礼岂不惜哉
(灵王/元年)二年(晋悼二年齐灵十一年卫献六年蔡景二十/一年郑成十四年卒曹成七年陈成二十八)
(年杞桓六十六年宋平五年秦景/六年楚共二十年吴寿梦十五年)
春王正月葬简王
 正传曰书春王正月葬简王志葬之非礼也礼天子
 七月而葬同轨毕至今简王五月而葬非礼矣
郑师伐宋
 正传曰书郑师伐宋则郑从夷之罪自见矣左氏曰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167-0412d.png
 春郑师侵宋楚令也愚谓郑以中国从楚之令以伐
 中国帝王之裔其罪大矣故春秋恶之
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
 正传曰姜氏襄公嫡母也书庚寅夫人姜氏薨志君
 母之大故也姜氏成公之嫡夫人书薨礼也国中臣
 民如丧妣焉春秋书此与四年七月书夫人姒氏薨
 其文同也然而圣人窃取之义一与一刺大有不同
 矣而先儒谓春秋为圣人之笔一字之间有美刺不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167-0413a.png
 同焉可乎左氏曰夏齐姜薨初穆姜使择美槚以自
 为榇与颂琴季文子取以葬君子曰非礼也礼无所
 逆妇养姑者也亏姑以成妇逆莫大焉诗曰其惟哲
 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季孙于是为不哲矣
六月庚辰郑伯睔卒
 正传曰睔郑伯名书庚辰郑伯睔卒志大故也而郑
 伯平生之恶可考矣左氏曰郑成公疾子驷请息肩
 于晋公曰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非异人任寡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167-0413b.png
 人也若背之是弃力与言其谁昵我免寡人惟二三
 子秋七月庚辰郑伯睔卒愚谓观左传所言则郑伯
 至死而不肯背楚以息肩于晋其亦异乎人之性矣
 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郑伯
 临死其言不善岂人之性乎夫以郑伯不念祖宗之
 德华夏之裔弃王国之盟以从荆蛮力行其恶而不
 悛至死犹无悔悟之心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悲夫
晋师宋师卫宁殖侵郑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167-0413c.png
 正传曰书晋宋卫侵郑讥伐丧也夫诸侯有相恤之
 义郑伯睔卒未踰月而三国侵之失礼害义之大者
 也左氏曰于是子罕当国子驷为政子国为司马晋
 师侵郑诸大夫欲从晋子驷曰官命未改愚谓子驷
 之言盖谓郑伯临终之命也
秋七月仲孙蔑会晋荀罃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
于戚
 正传曰仲孙蔑会晋宋卫曹邾于戚著其会之非也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167-0413d.png
 左氏曰会于戚谋郑故也孟献子曰请城虎牢以偪
 郑知武子曰善鄫之会吾子闻崔子之言今不来矣
 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齐故也寡君之忧不唯郑罃将
 复于寡君而请于齐得请而告吾子之功也若不得
 请事将在齐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岂唯寡君赖之
 愚谓诸侯邦交之礼朝聘会同所以脩好今六国之
 会乃以谋郑为事可谓善会乎
已丑葬我小君齐姜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167-0414a.png
 正传曰书葬我小君齐姜志国之大事也左氏曰齐
 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召莱子莱子不会故晏弱城
 东阳以偪之
叔孙豹如宋
 正传曰书叔孙豹如宋志礼也左氏曰穆叔聘于宋
 通嗣君也夫国君嗣位而使大夫通聘问焉可谓得
 礼矣故春秋善之
冬仲孙蔑会晋荀罃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167-0414b.png
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
 正传曰虎牢郑之制邑也书十国之大夫会于戚遂
 城虎牢志禦侮之义也左氏曰冬复会于戚齐崔武
 子及滕薛小邾之大夫皆会知武子之言故也遂城
 虎牢郑人乃成愚谓郑援楚屡为中国之患城虎牢
 郑失所据矣公羊以为虎牢不言取不系乎郑为中
 国讳伐丧者非也十国但城虎牢以禦郑之猾夏而
 未尝取之也以王国合诸侯以摈荆蛮仗大义者不计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167-0414c.png
 小节圣人斯与之而已矣○程子曰设险所以守国
 也有虎牢之险而不能守故不系于郑责其不能有
 也胡氏曰虎牢郑地故称制邑至汉为成皋今为汜
 水县岩险闻于天下犹虞之下阳赵之上党魏之安
 邑燕之榆关吴之西陵蜀之汉乐地有所必据城有
 所必守而不可以弃焉者也有是险而不能守故不
 系于郑然则据地设险亦所贵乎天险不可升也地
 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大易之训也城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167-0414d.png
 郭沟池以为固亦君子之所谨也凿斯池筑斯城与
 民同守孟子之所以语滕君也夫狡焉思启封疆而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者固非春
 秋之所贵守天子之土继先君之世不能设险守国
 将至于迁溃灭亡亦非圣人之所与故城虎牢而不
 系于郑程氏以为责郑之不能有也其圣人以待衰
 世之意小康之事邪愚谓二子之言皆泥于文义而
 不知经之大指矣经之大指不过纪城虎牢见诸侯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167-0415a.png
 同禦郑抑楚之义耳岂论郑之能守与不能守而遂
 以不系于郑以取义哉且十年冬又书戍郑虎牢者
 复何谓乎可类观矣
楚杀其大夫公子申
 正传曰书楚杀其大夫公子申则擅杀之罪自见矣
 左氏曰楚公子申为右司马多受外国之赂以偪子
 重子辛楚人杀之故书曰楚杀其大夫公子申愚谓
 禁曰无专杀大夫申多受外国之赂是申诚可杀也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167-0415b.png
 然必以告于天子归之司寇而杀之可也又云以偪
 子重子辛楚人杀之是子重子辛畏其偪已使国人
 杀之耳夫听楚人之杀其大夫而楚君不能禁亦不
 之问则楚之不竞亦可知矣
(灵王/二年)三年(晋悼三年齐灵十二年卫献七年蔡景二十/二年郑僖公髡顽元年曹成八年陈成二十)
(九年杞桓六十七年宋平六年秦景/七年楚共二十一年吴寿梦十六年)
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
 正传曰书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著贪愤之兵也左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167-0415c.png
 氏曰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使邓
 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吴人要而击之获
 邓廖其能免者组甲八十被练三百而已子重归既
 饮至三日吴人伐楚取驾驾良邑也邓廖亦楚之良
 也君子谓子重于是役也所获不如所亡楚人以是
 咎子重子重病之遂遇心疾而卒愚谓兵凶器也用
 之不以其道未有不反自伤者也故贪人者自残愤
 人者自偾观于左传婴齐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167-0415d.png
 于衡山使邓廖侵吴此非贪愤之兵乎宜乎子重之
 丧师丧心以死也
公如晋
 正传曰书公如晋志失礼也左氏曰始朝也高氏曰
 童子侯不朝王盖不可接以成人之礼也岂可反朝
 同列乎观此可以见朝晋之非矣
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
 正传曰书公及晋侯盟于长樗则非礼之礼可考见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167-0416a.png
 矣左氏曰孟献子相公稽首知武子曰天子在而君
 辱稽首寡君惧矣孟献子曰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
 仇雠寡君将君是望敢不稽首愚谓以礼天子之礼
 礼同列非所谓非礼之礼乎孟献子之对不知惟礼
 之守足以自安而惟利之图孟献子亦不得为贤大
 夫矣
公至自晋
 正传曰书公至自晋谨君之出入也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167-0416b.png
六月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子齐世子
光己未同盟于鸡泽
 正传曰单子为王卿士书同盟于鸡泽志修好也而
 非礼自见矣夫以诸侯同盟修好礼也以王人下会
 盟于诸侯非礼也左氏曰晋为郑服故且欲修吴好
 将合诸侯使士丐告于齐曰寡君使丐以岁之不易
 不虞之不戒寡君愿与一二兄弟相见以谋不协请
 君临之使丐乞盟齐侯欲勿许而难为不协乃盟于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167-0416c.png
 耏外六月公会单顷公及诸侯己未同盟于鸡泽晋
 侯使荀会逆吴子于淮上吴子不至愚谓此为郑服
 而与王人诸侯修好息兵安民则未有不善然单子
 以王人下盟则失天王之尊矣春秋书之虽以取彼
 善于此亦以憾王道之陵夷也欤○程子曰楚强诸
 侯皆畏之而修盟故书同胡传曰同盟或以为有三
 例一则王臣预盟而书同二则诸侯同欲而书同三
 则恶其反覆而书同夫恶其反覆与诸侯同欲而书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167-0416d.png
 同信矣王臣预盟而书同义则未安盟于女栗及苏
 子也而不书同盟于洮翟泉会王人也而不书同然
 则此三盟者正所谓诸侯同欲而书同盟也其同欲
 奈何同病楚也会于柯陵之岁夏伐郑楚人师于首
 止而诸侯还冬伐郑楚人师于汝上而诸侯还鸡泽
 之盟陈袁侨如会楚师在繁阳而韩献子惧平丘之
 行楚弃疾立复封陈蔡而中国恐是知此三盟者诸
 侯皆有戒心而修盟故称同不以尹子单子刘子亦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167-0417a.png
 预此盟而讥之也夫王臣将命必惇信明义而后可
 以表正乎天下诸侯守邦必尊主奉法而后可以保
 其社稷今王臣下与诸侯约誓诸侯亦敢上与王臣
 要言斯大乱之道也则亦不待书同盟而罪自见矣
陈侯使袁侨如会
 正传曰书陈侯使袁侨如会善归会也榖梁曰如会
 外乎会也于会受命也左氏曰楚子辛为令尹侵欲
 于小国陈成公使袁侨如会求成晋侯使和组父告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167-0417b.png
 于诸侯愚谓由是观之则袁侨之如会非正会也盖
 不堪于楚之侵而欲如会以求成耳其意则善矣故
 春秋与之
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
 正传曰书叔孙豹及诸侯大夫及袁侨盟罪私盟也
 左氏曰陈请服也愚谓诸侯大夫以陈袁侨之来服
 既已受命于诸侯而又私与之盟是二政也春秋直
 书之而其罪自见矣善乎榖梁子曰诸侯以为可与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167-0417c.png
 则与之不可与则释之诸侯盟又大夫相与私盟是
 大夫张也故鸡泽之会诸侯始失政矣大夫执国权
 曰袁侨异之也
秋公至自会
 正传曰书公至自会谨君之出入也
冬晋荀罃帅师伐许
 正传曰书晋荀罃伐许见可伐也非所伐也左氏曰
 许灵公事楚不会于鸡泽冬晋知武子帅师伐许夫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167-0417d.png
 许背华事夷诚有罪矣然晋不以王命而伐之犹为
 擅兴之师与许一间耳
(灵王/三年)四年(晋悼四年齐灵十三年卫献八年蔡景二十/三年郑僖二年曹成九年陈成三十年卒杞)
(桓六十八年宋平七年秦景八年/楚共二十二年吴寿梦十七年)
春王三月己酉陈侯午卒
 正传曰午陈侯名胡氏论讳名不讳名之义止可讳
 之于交际之时一时之事也若春秋垂训之书万世
 之事也其可以讳乎书陈侯午卒志与国之大故也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167-0418a.png
 诸侯卒则相赴以其有相吊赙相恤之义焉左氏曰
 春楚师为陈叛故犹在繁阳韩献子患之言于朝曰
 文王帅殷之叛国以事纣惟知时也今我易之难哉
 三月陈成公卒楚人将伐陈闻丧乃止陈人不听命
 臧武仲闻之曰陈不服于楚必亡大国行礼焉而不
 服在大犹有咎而况小乎夏楚彭名侵陈陈无礼故
 也
夏叔孙豹如晋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167-0418b.png
 正传曰书叔孙豹如晋著礼也夫礼尚往来惟其称
 而已矣左氏曰穆叔如晋报知武子之聘也非所谓
 往来而称者乎又按左传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
 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鸣之三三拜韩献
 子使行人子员问之曰子以君命辱于敝邑先君之
 礼藉之以乐以辱吾子吾子舍其大而重拜其细敢
 问何礼也对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
 与闻文王两君相见之乐也臣不敢及鹿鸣君所以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167-0418c.png
 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敢不重
 拜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必咨于周臣闻之访问于
 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诹咨难为谋臣
 获五善敢不重拜愚谓观此可谓得礼也已
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
 正传曰姒氏成公妾襄公母姒杞姓书夫人姒氏薨
 志君母之大故也而礼之得失自见矣姒氏妾也就
 以子贵无乃为贵妾耳而称夫人书薨以妾僣嫡非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167-0418d.png
 礼矣臣民僣称之国史因其故而书之圣人因史文
 而不改而其非礼自见矣左氏曰秋定姒薨不殡于
 庙无榇不虞匠庆谓季文子曰子为正卿而小君之
 丧不成不终君也君长谁受其咎初季孙为已树六
 槚于蒲圃东门之外匠庆请木季孙曰略匠庆用蒲
 圃之槚季孙不御君子曰志所谓多行无礼必自及
 也其是之谓乎愚谓据此则姒氏以妾不殡于庙及
 观季孙之意盖谓妾不可以僣嫡故曰略之耳于礼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167-0419a.png
 未失也又观匠庆以为小君之丧云云则襄公违礼
 尊其母季孙不得违之故史以夫人之礼书薨耳先
 儒皆谓春秋是圣人之笔岂圣人有此越礼之书哉
 其说可不攻自破矣又可以此例观其他矣
葬陈成公
 正传曰书葬陈成公志时也有同盟皆至之礼焉
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姒
 正传曰定姒氏谥书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姒志君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167-0419b.png
 母之大事也则不时违礼之非自见矣高氏曰死才
 二十三日耳前书夫人此书小君则以国君之嫡礼
 丧葬之矣
冬公如晋
 正传曰书公如晋则非礼之行自见矣左氏曰冬公
 如晋听政晋侯享公公请属鄫晋侯不许孟献子曰
 以寡君之密迩于仇雠而愿固事君无失官命鄫无
 赋于司马为执事朝夕之命敝邑褊小阙而为罪寡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167-0419c.png
 君是以愿借助焉晋侯许之愚谓按此则弃丧屈已
 之罪大矣夫襄公丧母至是才三四月耳而弃丧以
 朝晋为忘哀非孝也以鲁与晋敌国同列耳而曰如
 晋听政又请鄫焉为辱已非仁也襄公一行而有二
 失焉故曰吉凶悔吝生乎动君子慎动
陈人围顿
 正传曰顿小国书陈人围顿著陵弱愤怨之兵也左
 氏曰楚人使顿间陈而侵伐之故陈人围顿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167-0419d.png
(灵王/四年)五年(晋悼五年齐灵十四年卫献九年蔡景二十/四年郑僖三年曹成十年陈哀公溺元年杞)
(桓六十九年宋平八年秦景九年/楚共二十三年吴寿梦十八年)
春公至自晋
 正传曰书公至自晋谨君之出入也而公取辱于晋
 之道不朝正于庙之失并见矣
夏郑伯使公子𤼵来聘
 正传曰书郑伯使公子𤼵来聘与其悔过之善也左
 氏曰夏郑子国来聘通嗣君也郑背华从楚久矣今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167-0420a.png
 来聘通嗣君得中国邦交之礼故圣人书以善之
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
 正传曰书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著非礼也左氏曰
 穆叔觌鄫太子于晋以成属鄫书曰叔孙豹鄫太子
 巫如晋言比诸鲁大夫也愚谓先王疆理天下分封
 大小诸国所以固封守亲邻国而尊天子也使其后
 世子孙各守其社稷宗庙以辑其人民今鲁以鄫之
 弱小不能自立屡困于郑楚不知相恤济弱扶倾之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167-0420b.png
 义乃又假晋之强而请属之穆叔又觌鄫世子于晋
 以成属焉其如先王分封社稷以奉天子之制何非
 礼甚矣故春秋直书而窃取之义自见矣
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道
 正传曰善道吴地书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道
 著会之非礼也左氏曰吴子使寿越如晋辞不会于
 鸡泽之故且请听诸侯之好晋人将为之合诸侯使
 卫鲁先会吴且告会期故孟献子孙文子会吴于善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167-0420c.png
 道愚谓圣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也然于华夷之辨
 甚严非外二之也其礼分则然也所以正冠屦而防
 外侮也以中国与夷狄会盟华夷之辨已混矣圣人
 之心不欲绝物来则受之可也乃使二大夫往会于
 彼境则非礼矣故张氏曰悼公初立其风声所及远
 人慕之故吴有志于亲中国辞请鸡泽之不会而请
 听后会之期悼公告以会期而听其自来足矣至使
 鲁卫往会之则是以王国大邦而为吴子屈此二大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167-0420d.png
 夫会吴之所以书也是矣
秋大雩
 正传曰大雩者祭天祷雨天子之祭也周之秋夏之
 五六七月正农人忧旱之时也左氏曰旱也是鲁因
 旱而举大雩圣人因史而书之其僣礼之罪自见矣
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
 正传曰壬夫楚令尹子辛名书楚杀其大夫公子壬
 夫则专杀之罪自见矣葵丘之誓曰无专杀大夫楚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167-0421a.png
 专杀壬夫是犯禁矣左氏曰楚人讨陈叛故曰由令
 尹子辛实侵欲焉乃杀之书曰楚杀其大夫公子壬
 夫贪也君子谓楚共王于是不刑诗曰周道挺挺我
 心扃扃讲事不令集人来定已则无信而杀人以逞
 不亦难乎愚谓壬夫以贪败政而远人叛之可杀也
 然不以请于天子归之司寇而杀之是乃专杀自干
 先王之诛矣故春秋书之
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167-0421b.png
伯齐世子光吴人鄫人于戚
 正传曰书公会晋宋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吴鄫之
 诸侯世子大夫于戚善其会也善拒楚也左氏曰九
 月丙午盟于戚会吴且命戍陈也穆叔以属鄫为不
 利使鄫大夫听命于会愚谓戍陈所以拒楚也拒楚
 善矣然援吴以入中国则恐有勾贼破家之患焉圣
 人于春秋皆书之其窃取之义见矣程子曰吴来会
 非为主也胡氏又谓来会诸侯而不为主则进而称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0167-0421c.png
 人诸侯往与之会而主吴则贬而称国则泥矣
公至自会
 正传曰书公至自会谨君之出入也
冬戍陈
 正传曰戍者以兵守之也公羊曰孰戍之诸侯戍之
 故言鲁则诸侯之戍可知矣何以书戍陈程子曰非
 王命而勤民远戍罪也而善于戍陈何哉盖陈附中
 国而楚争之则戍之者在于助陈而距楚与之可也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0167-0421d.png
 愚谓斯义得之矣
楚公子贞帅师伐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齐
世子光救陈
 正传曰书楚伐陈诸侯救陈善之也善拒楚也攘楚
 以尊周也左氏曰楚子囊(公子/贞)为令尹范宣子(士/丐)
 我丧陈矣楚人讨贰而立子囊必改行而疾讨陈陈
 近于楚民朝夕急能无往乎有陈非吾事也无之而
 后可冬诸侯戍陈子囊伐陈十一月甲午会于城棣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0167-0422a.png
 以救之
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陈
 正传曰书公至自救陈谨君之出入也榖梁曰善救
 陈也
辛未季孙行父卒
 正传曰称名不称大夫无他义然则以称官不称官
 观春秋则不足以明春秋矣书辛未季孙行父卒则
 其平生之善可考知矣左氏曰季文子卒大夫入敛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0167-0422b.png
 公在位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
 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愚谓由是观
 之则平生之善岂不可见乎
(灵王/五年)六年(晋悼六年齐灵十五年卫献十年蔡景二十/五年郑僖四年曹成十一年陈哀二年杞桓)
(七十年卒宋平九年秦景十年/楚共二十四年吴寿梦十九年)
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正传曰姑容杞伯名谥桓公书杞伯姑容卒志同盟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WYG0167-0422c.png
 之大故也左氏曰春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
夏宋华弱来奔
 正传曰华弱宋大夫书宋华弱来奔悯奔者而罪夫
 奔之者也左氏曰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
 相谤也子荡怒以弓梏华弱于朝平公见之曰司武
 而梏于朝难以胜矣遂逐之夏宋华弱来奔司城子
 罕曰同罪异罚非刑也专戮于朝罪孰大焉亦逐子
 荡子荡射子罕之门曰几日而不我从子罕善之如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WYG0167-0422d.png
 初愚谓弱不能以礼自保守先人之遗而至于出奔
 子荡以忿嫉而梏之平公因而逐之使奔他国是子
 荡之忌嫉平公之轻弃大夫而弱之奔亦不能无罪
 焉然而犹在所可悯者也春秋书之之意可见矣
秋葬杞桓公
 正传曰书葬杞桓公以来赴而志之著诸侯有同盟
 皆至之礼焉
滕子来朝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WYG0167-0423a.png
 正传曰书滕子来朝志邦交之礼也左氏曰秋滕成
 公来朝始朝公也愚谓诸侯初立同列有相朝之礼
 滕子来朝可谓得礼矣
莒人灭鄫
 正传曰书莒人灭鄫诛贪暴也而圣人兴灭继绝之
 情见矣左氏曰鄫恃赂也是矣盖鄫恃赂而不修备
 故莒得而灭之谷梁以为莒人灭鄫非灭也立异姓
 以莅祭祀灭亡之道也胡氏又谓公羊亦云莒女有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WYG0167-0423b.png
 为鄫夫人者盖欲立其出也或曰鄫取莒公子为后
 愚谓皆非也按左传襄公四年冬公如晋孟献子相
 请属鄫晋许之五年夏叔孙豹觌鄫世子巫于晋以
 成属鄫其年秋九月公会十三国诸侯大夫于戚鄫
 人又与焉左氏以为穆叔以属鄫为不利使鄫大夫
 听命于会则鲁复又不属鄫矣故至是莒人取之至
 昭四年九月书鲁取鄫左氏谓莒乱著丘公立不抚
 鄫鄫叛而来则莒人襄六年灭鄫以为邑乃其实事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WYG0167-0423c.png
 明矣至昭四年鄫人乃叛而来鲁鲁取之也自经书
 九月取鄫之后鄫再不书于经不与于会盟则到彼
 时为鲁所取焉耳况此经书灭在于六年之秋明有
 其时岂有世子巫已如晋又谓立异姓取莒公子为
 后而始于此时耶诸儒之说皆误矣
冬叔孙豹如邾
 正传曰书冬叔孙豹如邾善其如也左氏曰冬穆叔
 如邾聘且修平愚谓聘而修平者圣人之所善也故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WYG0167-0423d.png
 春秋书之其亦与人为善之意乎
季孙宿如晋
 正传曰宿行父之子始嗣立为大夫据左氏谓晋人
 以鄫灭来讨故宿如晋此季孙宿如晋之由也盖鲁
 前既以属鄫告晋至是听莒灭之故晋人来讨若曰
 尔属鄫何以听鄫之见灭也然宿以父丧未周非有
 国家金革之事而遽如晋则其如之非礼可见矣此
 春秋所以书之欤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WYG0167-0424a.png
十有二月齐侯灭莱
 正传曰书齐侯灭莱则贪残之兵可见矣左氏曰十
 一月齐侯灭莱莱恃谋也于郑子国之来聘也四月
 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及杞
 桓公卒之月乙未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齐师
 齐师大败之丁未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正舆子王
 湫奔莒莒人杀之四月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宫晏
 弱围棠十一月丙辰灭之迁莱于郳高厚崔杼定其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WYG0167-0424b.png
 田愚谓以大事小国君之仁也兴灭国继绝世先王
 之政也齐侯恃其强大逞其愤而灭小国非仁矣绝
 灭人之社稷宗庙定其田焉其悖先王兴灭继绝之
 道矣何以令天下乎
(灵王/六年)七年(晋悼七年齐灵十六年卫献十一年蔡景二/十六年郑僖五年卒曹成十二年陈哀三年)
(杞孝公丐元年宋平十年秦景十一/年楚共二十五年吴寿梦二十年)
春郯子来朝
 正传曰书郯子来朝志邦交之礼也左氏以为始朝
卷二十五 第 29a 页 WYG0167-0424c.png
 公也盖公即位至是七年矣而始朝者以为慢然而
 虽加一日犹愈于已也故春秋书之高氏曰郯少皞
 氏之后也前世圣贤之后所封之国皆逼近四夷先
 王之意非特以蕃王室盖用夏变夷也后世子孙往
 往多变于夷者反渐其习俗然也
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
 正传曰周夏四月即夏之春二月此郊乃祈榖之祀
 也书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见非礼之中又非
卷二十五 第 29b 页 WYG0167-0424d.png
 礼也榖梁曰夏四月不时也左氏曰孟献子曰吾乃
 今而后知有卜筮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是故启
 蛰而郊郊而后耕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从也愚谓
 古者冬至日郊天迎阳至故不卜郊此卜郊乃祈谷
 左氏榖梁二传乃谓不时既耕卜郊皆误也鲁之郊
 非礼矣以四阳而郊非其时又非礼矣故春秋以非
 时书而非礼之祀自见矣
小邾子来朝
卷二十五 第 30a 页 WYG0167-0425a.png
 正传曰书小邾子来朝志邦交之礼也左氏曰小邾
 穆公来朝亦始朝公也愚谓小邾以襄公即位而来
 朝得朝聘之正礼也
城费
 正传曰城者筑城也费季氏邑也书城费志非礼也
 孔子曰大夫无百雉之城而季氏城费又以夏役夺
 民时二者皆非礼之甚矣左氏曰南遗为费宰叔仲
 昭伯为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于南遗谓遗请城费
卷二十五 第 30b 页 WYG0167-0425b.png
 吾多与而役故季氏城费胡氏曰夫文子相三君无
 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则固忠
 于公室而不顾其所食之私邑也及行父卒宿之不
 忠遂专鲁国之政群小媚之无故劳民妄兴是役季
 氏益张其后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至于帅师堕
 费其越礼不度可知矣然则书城费乃履霜坚冰之
 戒强私家弱公室之萌据事直书而义自见矣用人
 不惟其贤惟其世岂不殆哉
卷二十五 第 31a 页 WYG0167-0425c.png
秋季孙宿如卫
 正传曰书季孙宿如卫志其如之礼也左氏曰秋季
 武子如卫报子叔之聘且辞缓报非贰也愚谓春秋
 之如有不同有谋人而如者有贪利而如者非圣人
 之所与也至于报聘而辞缓则有睦邻修好之道故
 春秋书而与之
八月螽
 正传曰书螽志灾也圣人重民食之情见矣
卷二十五 第 31b 页 WYG0167-0425d.png
冬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壬戌及孙林父盟
 正传曰书卫侯使孙林父来聘及林父盟礼也而非
 礼并见矣夫聘者诸侯邦交之礼使大夫礼也因而
 使盟非礼也故春秋并书而其似礼而非礼见矣左
 氏曰卫孙文子来聘且拜武子之言而寻孙桓子之
 盟公登亦登叔孙穆子相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
 尝后卫君今吾子不后寡君寡君未知所过吾子其
 少安孙子无辞亦无悛容穆叔曰孙子必亡为臣而
卷二十五 第 32a 页 WYG0167-0426a.png
 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诗曰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谓
 从者也衡而委蛇必折
楚公子贞帅师围陈
 正传曰书楚公子贞帅师围陈志蛮夷之猾夏也
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

 正传曰书公会诸侯于鄬善其会也左氏曰楚子囊
 (公子/贞也)围陈会于鄬以救之愚谓会诸侯救陈以摈楚
卷二十五 第 32b 页 WYG0167-0426b.png
 尊夏攘夷善之大者也故春秋与之
郑伯髡顽如会未见诸侯丙午卒于鄵
 正传曰鄵郑地书郑伯如会未见诸侯卒于鄵志变
 也悯其迁善之念也夫郑伯如会弃楚以救陈逃夷
 以归华一念悔过迁善之正也而遽卒焉圣人之所
 悯也故书之春秋左氏曰郑僖公之为太子也于成
 之十六年与子罕适晋不礼焉又与子丰适楚亦不
 礼焉及其元年朝于晋子丰欲愬诸晋而废之子罕
卷二十五 第 33a 页 WYG0167-0426c.png
 止之及将会于鄬子驷相又不礼焉侍者諌不听又
 諌杀之及鄵子驷使贼夜弑僖公而以疟疾赴于诸
 侯简公生五年奉而立之愚谓事虽未可考信而春
 秋之书皆史氏据赴而书者而圣人窃取之义则不
 系乎此亦不足深论也○胡氏曰按郑僖公三传皆
 以为弑而春秋书卒者左氏则曰以疟疾赴也公羊
 则曰为中国讳也榖梁则曰不使夷狄之民加乎中
 国之君也夫弑而可以伪赴又顺其欲而不彰则乱
卷二十五 第 33b 页 WYG0167-0426d.png
 臣贼子免于见讨而春秋非传信之书矣然则弑而
 书卒二传以为为中国讳不使荆蛮之民加郑国之
 君疑得圣人之意顾习其说者未之察耳夫弑君之
 贼其恶不待贬绝而自见矣见弑者岂无不善之积
 以及其身者乎卫桓则以嫡母无宠宋殇则以亟战
 疲民齐襄则以行同鸟兽郑夷则以侮慢大臣蔡固
 则以淫而不父陈平国则以杀諌臣而通于夏氏楚
 虔则以多行无礼奚齐则以嬖孽而国人不之君吴
卷二十五 第 34a 页 WYG0167-0427a.png
 馀祭则以轻近刑人而晋州蒲欲尽去群大夫而立
 其左右也若夫郑僖公则异于是矣中国者礼义之
 所出也荆蛮者苗粤之与邻也僖公欲从诸侯会于
 鄬则是贵礼义为中国之君也诸大夫欲背诸夏与
 荆楚则是近苗粤为荆蛮之民也以郑国之君而见
 弑于荆蛮之民岂有不善之积以及其身者乎圣人
 至是伤之甚惧之甚故变文而书曰郑伯髡顽如会
 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未见诸侯其曰如会何致其
卷二十五 第 34b 页 WYG0167-0427b.png
 志也诸侯卒于境内不地鄵郑邑也其曰卒于鄵见
 其弑而隐之也卒郑伯逃归陈侯圣人之旨微而公
 榖之义精矣存天理抑人欲之意远矣愚谓诸侯卒
 于境内不地此所谓义例不知此孔子为之耶抑后
 儒为之耶拘圣经所无之例昧圣人窃取之义皆此
 之类为之蔽也吾敢谓孟子之后无善治春秋者
陈侯逃归
 正传曰书陈侯逃归则陈侯之罪自见矣左氏曰陈
卷二十五 第 35a 页 WYG0167-0427c.png
 人患楚庆虎庆寅谓楚人曰吾使公子黄往而执之
 楚人从之二庆使告陈侯于会曰楚人执公子黄矣
 君若不来群臣不忍社稷宗庙惧有二图陈侯逃归
 愚谓诸侯之会凡以救陈也陈侯既无预防之策又
 背其信义以逃归其何以自立乎胡氏曰榖梁子曰
 逃义曰逃逃者匹夫之事上二年诸侯戍陈今楚令
 尹来伐诸侯又救之亦既勤矣为陈侯计者下令国
 中大申儆备立太子以固守亲听命于诸侯谋禦敌
卷二十五 第 35b 页 WYG0167-0427d.png
 之策当是时晋君方明八卿和睦诸侯听命必能致
 力于陈矣不此之顾弃仪卫而逃归此匹夫之事耳
 夫义路也礼门也轻弃中国惟蛮夷之惧是不能由
 是路出入是门故书逃归以罪之可谓深切著明矣
 愚谓逃义曰逃之说非也逃则非义矣
(灵王/七年)八年(晋悼八年齐灵十七年卫献十二年蔡景二/十七年郑简公嘉元年曹成十三年陈哀四)
(年杞孝二年宋平十一年秦景十二/年楚共二十六年吴寿梦二十一年)
春王正月公如晋
卷二十五 第 36a 页 WYG0167-0428a.png
 正传曰书公如晋见其如之过礼也左氏曰春公如
 晋朝且听朝聘之数夫襄公立八年而三朝于晋过
 于五年一朝天子之礼矣至是又朝以听朝聘之数
 焉宛若诸侯听命于天子者此鲁所以日卑也惜哉
夏葬郑僖公
 正传曰书葬郑僖公志邻国之大事也公羊曰贼未
 讨何以书葬为中国讳也愚谓当是郑以病卒赴未
 尝以贼也故春秋因其赴而书之耳若以贼弑赴则
卷二十五 第 36b 页 WYG0167-0428b.png
 春秋当直书之以为天下后世戒何必为中国讳哉
 若云贼未讨不葬乃彼国事也何与于鲁
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
 正传曰书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则罪不义也左氏
 曰庚寅郑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
 喜唯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
 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
 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国有
卷二十五 第 37a 页 WYG0167-0428c.png
 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愚谓记曰国必
 自伐然后人伐之故侵人者人亦侵之矣伐人者人
 亦伐之失子产有至言而郑之君臣不之知从多行
 不义鲜不反自及矣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
 正传曰书季孙宿与诸侯之大夫会晋侯郑伯于邢
 丘志非礼也左氏曰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
 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
卷二十五 第 37b 页 WYG0167-0428d.png
 宁殖邾大夫会之郑伯献捷于会故亲听命大夫不
 书尊晋侯也愚谓据左氏此言则使诸侯之大夫听
 命朝聘之数使若以臣承命于君然未为不可然而
 非礼也天下有道礼乐自天子出晋以诸侯之霸而
 专制天子之命是礼乐自诸侯出矣故曰非礼也使
 晋侯知礼则必请天子五载一巡狩群后四朝及诸
 侯聘问之礼使礼乐自天子出则为得礼之正矣惜
 乎其不知出此也○胡氏曰苏辙曰晋悼公脩文襄
卷二十五 第 38a 页 WYG0167-0429a.png
 之业改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于会大夫
 称人众辞也朝聘之节俭而有礼众之所安也臣则
 以为大夫称人贬也昔周公戒成王以继自今我其
 立政立事夫不自为政而委于臣下是以国之利器
 示人而不知宝也朝聘事之大者重烦诸侯而使大
 夫听命无乃以姑息爱人而不由德乎使政在大夫
 而诸侯失国又岂所以爱之也后此八年溴梁之会
 悼公初没诸侯皆在而大夫独盟君若赘旒夫岂一
卷二十五 第 38b 页 WYG0167-0429b.png
 朝一夕之故哉故邢丘之事鲁公在晋而季孙宿会
 见鲁之失政也诸侯之大夫贬而称人谨其始也愚
 谓礼乐自天子出是则然矣至于称人非贬也以诸
 大夫听命于晋晋君属也以臣承君顺也何足贬若
 以诸侯听命则以同列承命同列如奉天子然乃大
 不可耳
公至自晋
 正传曰书公至自晋谨君之出入也
卷二十五 第 39a 页 WYG0167-0429c.png
莒人伐我东鄙
 正传曰书莒人伐我东鄙志警也罪小国之陵大也
秋九月大雩
 正传曰周之秋九月即夏七月也左氏曰旱也记曰
 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以旱而雩春秋书之而非
 礼见矣
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
 正传曰书楚公子贞帅师伐郑则伐之者与致伐者
卷二十五 第 39b 页 WYG0167-0429d.png
 其罪并见矣左氏曰冬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也子
 驷子国子耳欲从楚子孔子蟜子展欲待晋子驷曰
 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
 罗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民急矣姑从楚以
 纾吾民晋师至吾又从之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
 之道也牺牲玉帛待于二竟以待强者而庇民焉寇
 不为害民不罢病不亦可乎子展曰小所以事大信
 也小国无信兵乱日至亡无日矣五会之信今将背
卷二十五 第 40a 页 WYG0167-0430a.png
 之虽楚救我将安用之亲我无成鄙我是欲不可从
 也舍之闻之杖莫如信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不
 亦可乎子驷曰诗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𤼵言盈庭
 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请从楚騑
 也受其咎乃及楚平使王子伯骈告于晋曰君命敝
 邑脩而车赋敬而师徒以讨乱略蔡人不从敝邑之
 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获司马燮献于邢
 丘今楚来讨曰女何故称兵于蔡民知穷困而受盟
卷二十五 第 40b 页 WYG0167-0430b.png
 于楚孤也与其二三臣不能禁止不敢不告知武子
 使行人子员对之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
 于寡君而即安于楚君之所欲也谁敢违君寡君将
 帅诸侯以见于城下唯君图之愚谓观此则楚之伐
 郑固为非义而郑不自守而伐蔡亦有以召之也及
 楚兵压境又背晋以与楚平是又以召晋兵之至也
 前不听子产之言后又不听子展之言以至于此也
 胡氏曰齐宣王问孟子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曰有唯
卷二十五 第 41a 页 WYG0167-0430c.png
 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小
 事大畏天者也畏天者保其国郑介大国之间困强
 楚之令而欲息肩于晋若能信任仁贤明其刑政经
 画财赋以礼法自守而亲比四邻必能保其封境荆
 楚虽大何畏焉而子耳子国加兵于蔡获公子燮无
 故怒楚所谓不修文德而有武功者也楚人来讨不
 从则力不能敌从之则晋师必至故国人皆喜而子
 产独不顺焉以晋楚之争郑自兹弗得宁矣是以获
卷二十五 第 41b 页 WYG0167-0430d.png
 公子燮特书侵蔡以罪之而公子贞来伐郑及楚平
 不复书矣平而不书以见郑之屈服于楚而不信
 也牺牲玉帛待于境上以待强者而请盟其能国
 乎
晋侯使士丐来聘
 正传曰书晋侯使士丐来聘志邦交也往来之礼也
 左氏曰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
 公享之宣子赋摽有梅季武子曰谁敢哉今譬于草
卷二十五 第 42a 页 WYG0167-0431a.png
 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武子
 赋角弓宾将出武子赋彤弓宣子曰城濮之役我先
 君文公献功于衡雍受彤弓于襄王以为子孙藏丐
 也先君守官之嗣也敢不承命君子以为知礼愚谓
 公先如晋而晋侯使士丐来聘拜辱可谓一往一来
 礼无不报者矣及告伐郑赋诗相求而应命如响
 其于邦交之仪得其正矣故君子以为知礼春秋与
 之
卷二十五 第 42b 页 WYG0167-0431b.png
(灵王/八年)九年(晋悼九年齐灵十八年卫献十三年蔡景二/十八年郑简二年曹成十四年陈哀五年杞)
(孝三年宋平十二年秦景十三年/楚共二十七年吴寿梦二十二年)
春宋灾
 正传曰书宋灾志相恤之义也左氏曰宋灾乐喜为
 司城以为政使伯氏司里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
 陈畚挶具绠缶备水器量轻重蓄水潦积土涂巡丈
 城缮守备表火道使华臣具正徒令隧正纳郊保奔
 火所使华阅讨右官官庀其司向戌讨左亦如之使
卷二十五 第 43a 页 WYG0167-0431c.png
 乐遄庀刑器亦如之使皇郧命校正出马工正出车
 备甲兵庀武守使西锄吾庀府守令司宫巷伯儆宫
 二师令四乡正敬享祝宗用马于四墉祀盘庚于西
 门之外晋侯问于士弱曰吾闻之宋灾于是乎知有
 天道何故对曰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
 内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陶唐氏之火正阏伯
 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
卷二十五 第 43b 页 WYG0167-0431d.png
 也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国乱无象不可知也
夏季孙宿如晋
 正传曰书季孙宿如晋志邦交之礼也左氏曰季武
 子如晋报宣子之聘也报聘者礼也礼尚往来也
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
 正传曰姜氏穆姜成公母也书辛酉夫人姜氏薨志
 国母之大故也左氏曰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
 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
卷二十五 第 44a 页 WYG0167-0432a.png
 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元体之长也亨嘉之
 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会
 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
 诬也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
 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人
 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
 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
 弗得出矣
卷二十五 第 44b 页 WYG0167-0432b.png
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
 正传曰穆姜氏谥书葬我小君穆姜谨国母之大事
 也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
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十有二月己亥同盟于戏
 正传曰戏郑地书公会诸侯伐郑罪从夷也同盟于
 戏善归正也左氏曰冬十月诸侯伐郑庚午季武子
 齐崔杼宋皇郧从荀罃士丐门于鄟门卫北宫括曹
卷二十五 第 45a 页 WYG0167-0432c.png
 人邾人从荀偃韩起门于师之梁滕人薛人从栾黡
 士鲂门于北门杞人郳人从赵武魏绛斩行栗甲戌
 师于汜令于诸侯曰修器备盛糇粮归老幼居疾于
 虎牢肆𤯝围郑郑人恐乃行成中行献子曰遂围之
 以待楚人之救也而与之战不然无成知武子(知/罃)
 许之盟而还师以敝楚人吾三分四军与诸侯之锐
 以逆来者于我未病楚不能矣犹愈于战暴骨以逞
 不可以争大劳未艾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
卷二十五 第 45b 页 WYG0167-0432d.png
 也诸侯皆不欲战乃许郑成十一月己亥同盟于戏
 郑服也将盟郑六卿公子騑公子发公子嘉公孙辄
 公孙虿公孙舍之及其大夫门子皆从郑伯晋士庄
 子为载书曰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
 听而或有异志者有如此盟公子騑趍进曰天祸郑
 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大国不加德音而乱以要之
 使其鬼神不获歆其禋祀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夫
 妇辛苦垫隘无所底告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
卷二十五 第 46a 页 WYG0167-0433a.png
 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亦如
 之荀偃曰改载书公孙舍之曰昭大神要言焉若可
 改也大国亦可叛也知武子谓献子曰我实不德而
 要人以盟岂礼也哉非礼何以主盟姑盟而退修德
 息师而来终必获郑何必今日我之不德民将弃我
 岂唯郑若能休和远人将至何恃于郑乃盟而还愚
 谓观此则郑有罪而伐之既服而盟释之与穷兵黩
 武者异矣亦圣人之所与也故书之胡氏曰夫善为
卷二十五 第 46b 页 WYG0167-0433b.png
 国者不师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知武子明于善
 阵之法以佐晋悼公屡与诸侯伐郑楚辄救之而不
 与之战楚师遂屈得善胜之道矣故下书萧鱼之会
 以美之
楚子伐郑
 正传曰书楚子伐郑志愤怨之兵也郑与晋平故楚
 愤其二心而伐之夫郑一怀二心于两大国之间而
 干戈相寻无已苟失其忠信国其能自立乎子展之
卷二十五 第 47a 页 WYG0167-0433c.png
 言验矣左氏曰楚子伐郑子驷将及楚平子孔子蟜
 曰与大国盟口血未乾而背之可乎子驷子展曰吾
 盟固云唯强是从今楚师至晋不我救则楚强矣盟
 誓之言岂敢背之且要盟无质神弗临也所临唯信
 信者言之瑞也善之主也是故临之明神不蠲要盟
 背之可也乃及楚平公子罢戎入盟同盟于中分楚
 庄夫人卒王未能定郑而归愚谓君子尽其在我者
 耳夫信在我见信不见信在人岂可以其要盟而背
卷二十五 第 47b 页 WYG0167-0433d.png
 之乎此郑之弃信所以互见讨于晋楚也不亡何待
 
 
 
 
 
 
 春秋正传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