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167-024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正传卷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僖公
(襄王二/十一年)二十有九年(晋文五年齐昭二年卫成四年蔡/庄十五年郑文四十二年曹共二)
(十二年陈共公朔元年杞桓六年宋成/六年秦穆二十九年楚成四十一年)
春介葛卢来
 正传曰介东夷国也葛卢介君名未爵者杜氏曰不
 称朝不能行朝礼书介葛卢来纪夷之归夏也左氏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167-0245d.png
 曰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刍米礼
 也
公至自围许
 正传曰书公至自围许纪反面之礼也君举必书史
 之职也然公初往会盟诸侯朝王而遂围许则围许
 乃遂事舍正事而书遂事者遂事在后也
夏六月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167-0246a.png
 正传曰会者公会也翟泉在洛阳城内书会王人晋
 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交讥之也以
 其失上下之道也左氏曰公会王子虎晋狐偃宋公
 孙固齐国归父陈辕涛涂秦小子整盟于翟泉寻践
 土之盟且谋伐郑也愚谓王子虎天子之佐也降而
 下与诸大夫之盟周王于是乎失为上之道矣程子
 曰晋文连年会盟皆在王畿之侧而此盟复迫王城
 又与王人盟强逼甚矣愚谓且以大夫上与王人盟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167-0246b.png
 诸侯于是乎失为下之道矣胡氏曰翟泉近在洛阳
 王城之内而王子虎于此下与列国盟是谓上替诸
 侯大夫入天子之境虽贵曰士而于此上盟王子虎
 是谓下陵而无君之心著矣故以为大恶愚谓此言
 是也至谓讳公不书则会之者谁欤谓贬诸侯之卿
 称人则王子亦宜称人贬之耶误矣
秋大雨雹
 正传曰周之秋即夏之五六七月也书秋大雨雹左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167-0246c.png
 氏以为灾也胡氏曰正蒙曰凡阴气凝聚阳在内者
 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阳在外者不得入则周旋
 不舍而为风和而散则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则为
 戾气曀霾阴常散缓受交于阳则风雨调寒暑正雹
 者戾气也阴胁阳臣侵君之象当是时僖公即位日
 久季氏世卿公子遂专权政在大夫萌于此矣
冬介葛卢来
 正传曰书介葛卢来再纪远人之归也左氏曰以未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167-0246d.png
 见公故复来朝礼加之燕好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
 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问之而信愚谓此人闻牛鸣
 而知其生三牺又知皆用之则亦桀骜非常者矣
(襄王二/十二年)三十年(晋文六年齐昭三年卫成五年蔡庄十/六年郑文四十三年曹共二十三年陈)
(共二年杞桓七年宋成七年/秦穆三十年楚成四十二年)
春王正月
 正传曰无事亦书时月义见于前
夏狄侵齐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167-0247a.png
 正传曰书夏狄侵齐志晋霸之衰已甚也则晋侯霸
 图之不竞可知矣左氏曰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
 否狄间晋之有郑虞也夏狄侵齐由是观之狄之侵
 齐晋侯启之也及狄侵齐是大国日衰弱矣所贵乎
 霸者行仁义以安邻国今反舍而不讨乃谋秦围郑
 其无志于伯图可知矣胡氏曰诗不云乎戎狄是膺
 荆舒是惩四夷交侵所当攘斥晋文公若移围郑之
 师以伐之则方伯连帅之职脩矣上书狄侵齐下书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167-0247b.png
 围郑此直书其事而义自见者也
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
 正传曰及犹并也书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纪
 专杀大夫及同气之罪也左氏曰晋侯使医衍酖卫
 侯宁俞货医使薄其酖不死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
 晋侯皆十㲄王许之秋乃释卫侯卫侯使赂周歂冶
 廑曰苟能纳我吾使尔为卿周冶杀元咺及子适子
 仪公入祀先君周冶既服将命周歂先入及门遇疾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167-0247c.png
 而死冶廑辞卿愚谓此其实传也胡氏亦以为公子
 瑕未闻有罪元咺立以为君故卫侯忌而杀之是也
 夫以无罪而杀之可谓暴矣元咺所自为忠于叔武
 者也元咺奉叔武而治反乎卫君叔武无罪而卫君
 杀之元咺诉于晋明叔武之无罪其心皆明白不欺
 者也然而讼君则陷于恶公羊谓其君出则已入君
 入则已出以为不臣是矣然而诸侯无专杀大夫天
 子之禁也卫人不以告于天子而使周冶杀之其犯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167-0247d.png
 专杀之罪而不可赦矣至于瑕能辞咺之立也忌而
 杀之伤同气之大义矣胡氏又有卫侯在外称国以
 杀待杀后入之说则求之过矣
卫侯郑归于卫
 正传曰书卫侯郑归于卫则郑之罪自见矣郑无道
 至于失国是得罪于宗庙社稷矣叔武不守则郑不
 得归及一归而杀叔武再归而杀公子瑕故纪其归
 而戕杀同气之罪著矣胡氏曰末世隆怨薄恩趋利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167-0248a.png
 弃义有国家者恐公族之轧已至网罗诛杀无以芘
 其本根而社稷倾覆如六朝者众矣卫侯始归而杀
 叔武再归而及公子瑕是葛藟之不若而春秋之所
 恶也
晋人秦人围郑
 正传曰书晋人秦人围郑纪不义之兵也春秋无义
 战而秦从晋之私忿假贰楚之言擅兴甲兵以围郑
 非义举矣左氏曰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167-0248b.png
 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
 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
 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
 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
 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
 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
 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
 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167-0248c.png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
 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
 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
 还也亦去之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
 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167-0248d.png
 为太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此其实传也愚谓晋
 侯初为公子出亡过郑而郑文公不礼焉君子比之
 睚眦之怨耳人君以天下为度霸者犹当仗仁义以
 服天下而可以小怨兴大众乎既以残卫又以围郑
 非伯图矣秦人无义惟晋威之畏而利是从随晋以
 围郑然以利而合则亦以利而离秦听烛之武一言
 两国解体释围而衅生连兵糜民祸盖有所由来矣
 故以利而离合者亦以利而受害理势使之然也为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167-0249a.png
 列国者亦可以鉴矣
介人侵萧
 正传曰萧小国书介人侵萧纪中国不振旅之罪也
 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言荆舒之无礼义不可以
 纳之而召侮也介人两朝于鲁亦见远楚慕鲁之义
 矣乃有侵萧之举然则诗之言岂诬也哉
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
 正传曰宰周公者周之公为宰者也书天王使宰周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167-0249b.png
 公来聘则非礼可见矣礼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
 五年一朝鲁与诸侯未有朝聘之礼而王乃使宰下
 聘焉观于下文公子遂如京师可见矣君先于臣非
 礼之正也左氏曰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歜白黑
 形盐辞曰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飨
 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谷盐虎形以献其功吾何以
 堪之愚谓此实传也观于此言亦可以见宰之无王
 人之度而辱君命甚矣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167-0249c.png
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
 正传曰遂者继事之词书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著
 鲁之贰于敬君也左氏曰东门襄仲将聘于周遂初
 聘于晋愚谓由是观之是贰聘矣贰聘遂行者如二
 君矣其不敬莫大乎此夫鲁初未行朝聘之礼于周
 而使周以宰先下聘焉公又不亲来朝而使遂以贰
 行鲁僖不臣之罪不可逭矣胡氏曰大夫出疆有以
 二事出者有以一事出而专继事者其书皆曰遂公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167-0249d.png
 子遂如周及晋与祭公自鲁逆王后皆所谓以二事
 出者也公子结往媵而及齐宋盟则专继事者也是
 非得失则存乎其事矣冢宰上兼三公其职任为至
 重而来聘于鲁天王之礼意莫厚焉鲁侯既不朝京
 师而使公子遂往又以二事出夷周室于列国此大
 不恭之罪履霜坚冰之渐春秋之所诛而不以听者
 也则何以无贬乎有不待贬绝而罪恶见者不贬绝
 以见罪恶愚谓不待词之褒贬而善恶自见此夫子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167-0250a.png
 所谓窃取之义也
(襄王二/十三年)三十有一年(晋文七年齐昭四年卫成六年蔡/庄十七年郑文四十四年曹共二)
(十四年陈共三年杞桓八年宋成八/年秦穆三十一年楚成四十三年)
春取济西田
 正传曰书取济西田著取之非义也济西者曹田也
 夫国君之土田受封乎先王世守乎宗社晋侯执曹
 子而分其田与诸侯非义矣诸侯受之其不义之罪
 均矣况曹为同姓其可灭乎其可分之田乎左氏曰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167-0250b.png
 春取济西田分曹地也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重馆
 人告曰晋新得诸侯必亲其共不速行将无及也从
 之分曹地自洮以南东傅于济尽曹地也愚谓此实
 传也不言国者史之省文耳内史之词何待国乎
公子遂如晋
 正传曰书公子遂如晋始终乎非义之取也左氏曰
 襄仲如晋拜曹田也愚谓既受之则不得不拜矣既
 拜受之则不得不为利慑矣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167-0250c.png
夏四月四卜郊
 正传曰周之夏四月即夏之春二月也于此亦可以
 见周时与月数皆起于子矣若谓夏时之四月则已
 月矣岂郊礼之时乎书夏四月四卜郊见非礼之非
 礼也鲁之郊非也祀不于至日而于四月焉而卜焉
 卜不主一而二焉三焉且四焉是非礼之中又非礼
 矣胡氏曰记礼者曰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礼行
 于郊而百神受职焉鲁诸侯何以有郊成王以周公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167-0250d.png
 有大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
 乐是故鲁君孟春乘大辂载弧韣旂十有二旒日月
 之章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以人臣而用
 天子之礼可乎是成王过赐而鲁公伯禽受之非也
 扬子曰天子之制诸侯庸节节莫差于僣僣莫重于
 祭祭莫重于地地莫重于天诸侯而祀天其僣极矣
 圣人于春秋欲削而不存则无以志其失而为后世
 戒悉书之乎则岁事之常有不胜书者是故因礼之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167-0251a.png
 变而书于策或以卜或以时或以望或以牲或以牛
 于变之中又有变焉者悉书其事而谓言偃曰鲁之
 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
 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言把宋夏商之后受命于周
 作宾王家统承先王脩其礼物其得行郊祀而配以
 其祖非列国诸侯之比也是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
 社稷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易则乱名犯分人道之大
 经拂矣故曰郊社之礼所以祀上帝也宗庙之礼所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167-0251b.png
 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
 指诸掌乎夫庶人之不得祭五祀大夫之不得祭社
 稷诸侯之不得祭天地非欲故为等衰盖不易之定
 理也知其理之不可易则安于分守无欲僣之心矣
 为天下国家乎何有
不从乃免牲
 正传曰书不从纪异也神不歆非类可知矣乃免牲
 纪非礼也夫牲者为祀设也既不祀犹免牲焉岂礼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167-0251c.png
 乎谷梁曰免牲者为之缁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
 于南郊免牛亦然据谷梁之言此免牲之礼也杜氏
 以为免犹纵也非也若云纵放之则又何必书乃免
 乎胡氏曰古者大事决于卜故洪范稽疑独以龟为
 主卜而不从则不郊矣故免牲愚谓郊之卜日非礼
 也古者郊以冬至以迎阳也
犹三望
 正传曰犹之为言尚也谷梁以为可以已之词非也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167-0251d.png
 望者祭名三望者望三方也书犹三望著非礼也左
 氏曰四卜郊不从乃免牲非礼也犹三望亦非礼也
 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郊
 上怠慢也望郊之细也不郊亦无望可也公羊曰山
 川有能润千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
 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河海润于
 千里何以书讥不郊而望祭也胡氏曰有虞氏受终
 而望因于类巡狩而望因于柴皆天子之事也今鲁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167-0252a.png
 不郊而望故特书曰犹其言三望何也天子有方望
 无所不通诸侯非名山大川在其封内者则不祭鲁
 得用重礼视王室则杀故望止于三比诸侯则隆故
 河海虽不在其封而亦祭然非诸侯之所得为也
秋七月
 正传曰无事亦书义见前
冬把伯姬来求妇
 正传曰妇者从姑之称也书把伯姬来求妇著其来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167-0252b.png
 之非正也谷梁曰妇人既嫁不踰境把伯姬来求妇
 非正也胡氏曰荡伯姬来逆妇而书者以公自为之
 主失其班列书也把伯姬敌矣其来求妇曷为亦书
 见妇人之不可预国事也王后之诏命不施于天下
 夫人之教令不施于境中昏姻大事也把独无君乎
 而夫人主之也故特书于策以为妇人乱政之戒为
 子求妇犹曰不可况于他乎此义行无吕武之祸矣
狄围卫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167-0252c.png
 正传曰书狄围卫见中夏之衰弱甚也晋文攘夷之
 志衰矣
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
 正传曰书卫迁于帝丘记邻国迁都之大事可以见
 伯主之不能安中国也胡氏曰帝丘东郡濮阳颛顼
 之虚亦卫地也狄尝逼逐黎侯黎侯寓于卫而卫不
 能脩方伯连率之职戎尝伐凡伯于楚丘而卫不能
 救王臣之患其后遂为狄人所灭东徙渡河矣齐桓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167-0252d.png
 公攘戎狄封之而卫国忘亡今又为狄所围其迁于
 帝丘避狄难也而霸主衰微夷狄强盛卫侯不能自
 强于政治晋文无却四夷安诸夏之功莫不见矣
(襄王二/十四年)三十有二年(晋文八年卒齐昭五年卫成七年/蔡庄十八年郑文四十五年卒曹)
(共二十五年陈共四年杞桓九年宋成/九年秦穆三十二年楚成四十四年)
春王正月
 正传曰无事亦书义见前
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167-0253a.png
 正传曰捷郑伯名名之亦无他义可见凡书名者未
 必皆系于义也
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
 正传曰及犹与也书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著卫
 人之非义也左氏曰夏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焉
 秋卫人及狄盟愚谓卫见围于狄而迁帝丘卫侯以
 不振之德当新造之时宜持重养锐以俟时可也乃
 因狄之乱而侵之而又与之盟夫盟者忠信之薄中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167-0253b.png
 国诸侯衰世之事也施之中国君子犹不取焉况因
 乱要盟非可以结忠信者乎胡氏曰盟会中国诸侯
 之礼衰世之事已非春秋之所贵况与狄人轻信结
 盟而乃刑牲歃血以要之哉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正传曰书晋侯重耳卒纪伯主之大故也于是乎有
 相恤之义焉有赙葬之礼焉胡氏曰按左氏载秦伯
 纳晋文公及杀怀公于高梁其事甚详而春秋不书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167-0253c.png
 者以为不告也徐邈曰诸侯有朝聘之礼赴告之命
 所以敦交好通忧虞若邻国相望而情志否隔存亡
 祸福不以相关则他国之史无由得书鲁政虽陵典
 刑犹在史策所录不失常法其文足證仲尼脩之事
 仍本史有可损而不能益也愚谓既云不能益则亦
 不能损矣故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
 丘窃取之矣窃取者不敢显然取之况损益乎
(襄王二/十五年)三十有三年(晋襄公驩元年齐昭六年卫成八/年蔡庄十九年郑穆公兰元年曹)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167-0253d.png
(共二十六年陈共五年杞桓十年宋成/十年秦穆三十三年楚成四十五年)
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正传曰滑者谷梁以为国也书秦人入滑著不义之
 兵也秦师之出本欲图郑也郑有备遂移兵以入滑
 何义乎春秋书以罪之也左氏曰秦师过周北门左
 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
 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
 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167-0254a.png
 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
 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
 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
 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
 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
 以间敝邑若何把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
 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167-0254b.png
 滑而还愚谓观此传则秦之不义亦可见矣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正传曰归父齐大夫书齐侯使国归父来聘纪邻国
 之脩好也左氏曰齐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
 礼成而加之以敏臧文仲言于公曰国子为政齐犹
 有礼君其朝焉臣闻之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殽
 正传曰人者众人之称书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殽著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167-0254c.png
 晋不义之兵也秦人无道越晋踰周之境以袭郑可
 谓恶矣晋人败之于殽其恶均矣程子谓晋子居丧
 未葬不可以从戎忘亲背惠其恶甚矣左氏曰晋原
 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
 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
 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
 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
 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167-0254d.png
 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
 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
 文公晋于是始墨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
 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
 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
 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
 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
 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167-0255a.png
 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
 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
 三年将拜君赐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
 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
 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愚谓此实传也然居丧
 未葬爰及干戈为不孝一恶矣又援姜戎之兵以祸
 中国譬之引外侮以戕兄弟为不仁二恶矣虽舍三
 帅以为大德似德而非德曾不足以赎其不义之罪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167-0255b.png
 也胡氏曰夫把子先轸之谋偷见一时之利徼倖其
 成自以为功者也二君皆过听焉而贪其利是使为
 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君
 臣父子去仁义怀利以相与利之所在则从之矣何
 有于君父故一失则夷狄再失则禽兽而大伦灭矣
癸巳葬晋文公
 正传曰书葬晋文公纪邻国之大事也霸主之葬故
 赴之详赴之详故日以详书之也诸侯于邻国有吊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167-0255c.png
 丧会葬之礼焉谷梁谓日葬危不得葬者非也
狄侵齐
 正传曰书狄侵齐纪夷狄之犯中国也左氏曰因晋
 丧也夫因文公之丧而遂侵齐则晋之威足以慑狄
 人矣而晋不之恤可见伯者以力服人身死而随灭
 也夫惟先王之威德没世为不亡矣
公伐邾取訾娄○秋公子遂帅师伐邾
 正传曰訾娄邾地书公伐邾取訾娄秋公子遂帅师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167-0255d.png
 伐邾著不义之兵也夫兵者所以伐不庭也外是则
 为贪为忿为暴皆不义之兵也左氏曰公伐邾取訾
 娄以报升陉之役邾人不设备秋襄仲复伐邾夫鲁
 取訾娄则为贪兵报升陉之役则为忿兵既伐以取
 之矣又乘其不备而再伐凡二时而再伐焉则为暴
 兵此其不义甚矣胡氏曰此不胜忿欲报怨贪得恃
 强凌弱不义之兵也直书其事而罪自见矣或曰取
 须句訾娄有为为之也伐邾至于再三念母勤矣夫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167-0256a.png
 念母者必当止乎礼义平王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
 母家诗人刺之夫子录焉僖公以成风之有功于己
 也越礼以尊其身违义以报其怨残民动众取人之
 邑曾是以为可乎
晋人败狄于箕
 正传曰箕者杜氏曰太原阳邑县南有箕城左氏曰
 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
 子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免胄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167-0256b.png
 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此其实传也愚谓
 书晋人败狄于箕纪晋侯振复攘夷之功也狄尝侵
 齐围卫陵蔑中国晋文不能禦之而伯业衰矣襄公
 初立因狄见伐而败之于箕盖其应敌攘夷之义虽
 墨衰从事可也
冬十月公如齐○十有二月公至自齐
 正传曰书公如齐公至自齐著非礼也左氏曰公如
 齐朝且吊有狄师也夫诸侯聘会有常礼吊则吊朝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167-0256c.png
 则朝使大夫可也而遽轻易越境杂二事行之非礼
 也
乙巳公薨于小寝
 正传曰书公薨于小寝志薨之非正矣谷梁曰小寝
 非正也胡氏曰周制王宫六寝路寝一小寝五君日
 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退然后适小
 寝释服是路寝治事之所也而小寝燕息之地也公
 羊以西宫为小寝鲁子以诸侯有三宫则列国之制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167-0256d.png
 盖降于王其以路寝为正则一尔君终不于路寝则
 非正矣曾子曰吾得正而毙焉又何求哉古人贵于
 得正乃如此凡此直书而义自见矣愚谓此云直书
 而义自见为得春秋之指
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正传曰书陨霜不杀草李梅实公羊以为纪异也何
 异尔不时也周之冬十二月即夏之冬十月也阳气
 在内阴气在外正天地肃杀之时也而犹陨霜而犹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167-0257a.png
 不杀草则阴气不固阳气不藏故李梅结实非常之
 异也夫君相所职在燮理阴阳而化育万物也今阴
 阳不和则君相失职而凶咎将至矣故春秋书以示
 后世胡氏曰哀公问于仲尼曰春秋记陨霜不杀草
 何为记之也曰此言可杀也夫宜杀而不杀则李梅
 冬实天失其道草木犹干犯之而况君乎是故以天
 道言四时失其序则其施必悖无以统万象矣以君
 道言五刑失其用则其权必丧无以服万民矣哀公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0167-0257b.png
 欲去三桓张公室问社于宰我对以使民战慄盖劝
 之断也仲尼则曰成事不说既往不咎其自与哀公
 言乃以为可杀何也在圣人则能处变而不失其常
 在贤者必有小贞吉大贞凶之戒矣其论陨霜不杀
 草则李梅冬实盖除恶于微虑患于早之意也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正传曰书晋人陈人郑人伐许著不义之兵也左氏
 曰晋陈郑伐许讨其贰于楚也愚谓许贰于楚背中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0167-0257c.png
 国而变夷狄固有罪矣晋襄不思父丧之未葬非有
 门庭之寇而从墨衰之例忘亲动众会诸侯以远伐
 先世所不致之许其失道甚矣岂非不义之兵乎故
 春秋书以著其罪焉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0167-0257d.png
 
 
 
 
 
 
 
 春秋正传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