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167-02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正传卷十四    明 湛若水 撰
  僖公
(襄王/八年)十有六年(齐桓四十二年晋惠七年卫文十六年/蔡庄二年郑文二十九年曹共九年陈)
(穆四年杞成十一年宋襄七年/秦穆十六年楚成二十八年)
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
 正传曰陨者自上而下五者石之数左氏曰陨星也
 谷梁曰陨而后石也于宋四境之内曰宋书陨石于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167-0210b.png
 宋五纪异也在天为星在地为石事之大异者也
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正传曰鹢水鸟民所聚曰都书六鹢退飞过宋都纪
 异也顺飞者其常退飞者其异也物之反常而异则
 为灾此过宋者宋灾也何以鲁史书之有报则史书
 之以纪天下之异也其在天者天下之异也公羊以
 为王者之后记异非也退飞左氏以为风非也程子
 曰倒逆飞必有气驱之也春秋所书灾异皆天人响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167-0211a.png
 应有致之之道故石陨于宋而言陨石夷伯之庙震
 而言震夷伯之庙此天应之也人以浅狭之见以为
 无应其实皆应之然汉儒言灾异皆牵合不足信儒
 者见此因尽废之胡氏曰宋异书于鲁史亦见当时
 诸侯有非所当告而告者矣何以不削乎圣人因灾
 异以明天人感应之理而著之于经垂戒后世如石
 陨于宋而书曰陨石此天应之也和气致祥乖气致
 异人事感于下则天变应于上苟知其故恐惧脩省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167-0211b.png
 变可消矣宋襄公以亡国之馀欲图霸业五石陨六
 鹢退飞不自省其德也后五年有盂之执又明年有
 泓之败天之示人显矣圣人所书之义明矣可不察
 哉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正传曰季者其字友者其名鲁之贤大夫也书公子
 季友卒纪国大夫之大故也公羊曰其称季友何贤
 也季子忠贤在僖公有翼戴之勤国君于大夫有临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167-0211c.png
 吊之礼有赗赙之礼故史书之圣人存之以著腹心
 手足之义
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
 正传曰书鄫季姬卒著亲亲之义也礼诸侯之女嫁
 为诸侯夫人者有大功之服焉故赴其卒则史书之
 圣人存之以致亲亲之义耳其书葬不书葬有谥无
 谥史有详略耳非以其贤否为亲疏也何也不以义
 掩恩也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167-0211d.png
秋七月甲子公孙兹卒
 正传曰兹公孙名乃叔牙之子叔孙戴伯也书公孙
 兹卒纪国大夫之变也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
曹伯于淮
 正传曰书会于淮纪恤小之义也鄫为淮夷所病故
 会以谋之左氏曰十二月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城
 鄫役人病有夜登丘而呼曰齐有乱不果城而还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167-0212a.png
(襄王/九年)十有七年(齐桓四十三年卒晋惠八年卫文十七/年蔡庄三年郑文三十年曹共十年陈)
(穆五年杞成十二年宋襄八年/秦穆十七年楚成二十九年)
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正传曰英氏小国楚之与也书齐人徐人伐英氏见
 桓公伯图之不竞也左氏曰春齐人为徐伐英氏以
 报娄林之役徐人舍楚归华为楚所病桓为伯主宜
 约与国告于天王声大义以讨之则攘夷尊华之义
 著矣乃舍楚之大恶而伐区区之英氏所谓不能三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167-0212b.png
 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不足以语伯矣
夏灭项
 正传曰项小国名书夏灭项则鲁僖并吞之罪见矣
 左氏曰师灭项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取项
 齐人以为讨而止公愚谓存亡继绝大国所以字小
 也鲁僖存鄫之谋未遂而先有灭项之恶鲁于是乎
 不竞矣
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167-0212c.png
 正传曰下鲁邑书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讥失礼也
 左氏曰声姜以公故会齐侯于卞齐桓因鲁侯灭项
 以为讨而止公声姜出会以解之虽为有故而出然
 礼妇人不外出外出非正也妇人无外事外事非正
 也鲁之诸姜声姜为贤其失礼如此况其他乎
九月公至自会
 正传曰书公至自会纪反面之礼也公犹有诸侯之
 事也而专云自会者始以会而出故不得不以会而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167-0212d.png
 至也
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正传曰小白齐侯名桓公霸主名之亦无他义可知
 书齐侯小白卒纪霸主之大故也赴至则书之左氏
 曰齐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无子齐侯好内
 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
 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
 子生公子雍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167-0213a.png
 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有宠
 公许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
 齐桓公卒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
 公子无亏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巳夜殡
(襄王/十年)十有八年(宋襄九年齐孝公昭元年晋惠九年卫/文十八年蔡庄四年郑文三十一年曹)
(共十一年陈穆六年杞成十三/年秦穆十八年楚成三十年)
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
 正传曰书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谷梁以为讥伐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167-0213b.png
 丧是也左氏曰宋襄公以诸侯伐齐三月齐人杀无
 亏愚谓无亏为易牙竖貂所为杀群吏以立立之不
 正故群国讨之也讨之诚是也伐丧何为焉齐之民
 何罪焉
夏师救齐
 正传曰书师救齐纪救患之义也故谷梁曰善救齐
 也杜氏曰传言三月齐人杀无亏则无亏已杀矣今
 鲁以师救之志缓也愚谓救定其乱亦义也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167-0213c.png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
 正传曰书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纪定乱
 擅立之师也左氏曰齐人将立孝公不胜四公子
 之徒遂与宋人战夏五月宋败齐师于甗立孝公而
 还愚谓按左传前后则或无亏为易牙竖貂所立国
 人不与无亏乃将立孝公四公子争乱杀无亏故宋
 人伐之讨其乱而立孝公欤公羊以为与宋伐不葬
 谷梁以为恶宋皆非也然而伐之以定乱是也其立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167-0213d.png
 孝公非也程子曰曲在宋也奉少以夺长其罪大矣
 愚谓孝公虽桓公管仲属之于宋为有父命然此乃
 管仲从君之欲乱命也
狄救齐
 正传曰书狄救齐何也谷梁曰善救齐也愚谓夷狄
 而中国则中国之圣人与人为善之心也胡氏曰伐
 齐之丧奉少夺长其罪大故其责详书师救齐者善
 鲁也救者善则伐者恶矣凡书救者未有不善之也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167-0214a.png
 书狄救齐者许狄也许在狄则罪在宋矣许之曷为
 不称人深著中国诸侯之罪也或曰桓公管仲尝属
 孝公于宋襄公以为世子矣则何以不可立乎曰不
 能制命虽天王欲抚郑伯以从楚春秋犹以大义裁
 之而不与也桓公君臣乃欲以私爱乱长幼之节其
 可哉独不见宣王与仲山甫争鲁侯戏括之事其后
 如之何也春秋深罪宋公大义明矣愚谓胡氏以此
 许狄也而不称人则凡称人者未必为贬矣以此为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167-0214b.png
 义例岂为能充其类也乎
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正传曰书葬齐桓公则恤丧之为义后葬之非礼并
 见矣夫诸侯五月而葬礼也桓公之卒至此九月以
 生时不胜其嬖爱之私遗命不正遂致五公子争立
 而齐大乱几不能葬仅乃葬之其失礼甚矣胡氏曰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威令加乎四海几于改物
 虽名方伯实行天子之事然而不能慎终如始付托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167-0214c.png
 非人柩方在殡四邻谋动其国家而莫之惜至于九
 月而后葬以此见功利之在人浅矣春秋明道正义
 不急近功不规小利于齐桓晋文之事有所贬而无
 过褒如此
冬邢人狄人伐卫
 正传曰书邢人狄人伐卫纪其伐之善也夫卫人不
 念桓之旧德尝同宋曹邾人伐之矣今邢狄伐卫所
 以救齐也故春秋善之左氏曰冬邢人狄人伐卫围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167-0214d.png
 菟圃卫侯以国让其父兄子弟及朝众曰苟能治之
 燬请从焉众不可而后师于訾娄狄师还谷梁曰称
 人善累而后进之伐卫所以救齐也功近而德远矣
 胡氏曰卫尝亡灭东徙渡河无所控告齐桓公攘夷
 狄而封之使卫国忘亡谁之赐也桓公方没不念旧
 德欲厚报之遽伐其丧亦太甚矣以直报怨圣人之
 公也以怨报怨天下之私也以德报怨宽身之仁也
 以怨报德刑戮之民也至是人理亡矣桓公攘荆楚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167-0215a.png
 安中国著一匡之烈诸侯不念其赐而于卫为尤先
 书狄救齐以著中国诸侯之罪再书狄人伐卫所以
 见救齐之善功近而德远矣愚谓谷梁称人之说义
 见前
(襄王十/一年)十有九年(宋襄十年齐孝二年晋惠十年卫文/十九年蔡庄五年郑文三十二年曹)
(共十二年陈穆七年杞成十四/年秦穆十九年楚成三十一年)
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正传曰婴齐滕子名名之无他义胡氏以为名之有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167-0215b.png
 罪者非也他国之史之称必书名然后天下后世知
 其为滕子某也独称滕子则孰知其为谁乎称宋人
 者亦他国之史之词耳书宋人执滕子婴齐罪宋之
 擅执也诸侯有罪则方伯连帅上告于天子然后执
 之以归京师问其罪焉义也今宋人无故执之是擅
 专矣擅专者无王轻执者无义二者皆非也胡氏曰
 是亦有罪焉尔夫以齐桓之盛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虽江黄远国犹相继来盟而滕介齐宋之间不与衣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167-0215c.png
 裳之会者三十有七年及宋襄继起又不尊事大国
 其见执则有由矣愚谓以此执之亦不足以服之也
 夫犯上殃民罪之可也犹当请命于天子以示不专
 况以私乎今春秋之诸侯上不朝王下不保民而专
 事纠党动兵戈以立威而陵下皆犯上殃民之君也
 则又何以独责滕乎孟子曰惟天吏则可以伐之春
 秋无义战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鄫子会盟于邾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167-0215d.png
 正传曰曹南曹之南鄙书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
 纪非盟也书鄫子会盟于邾非后盟也春秋无善盟
 盟者忠信之薄也然而盟必以结忠信之事今观曹
 南既盟之后未见其有忠信之事故曰非盟也若夫
 鄫子之会盟则又怠矣公羊曰言会盟后会也杜氏
 曰不及曹南之盟诸侯既罢鄫子乃会之于邾是后
 时也是以取罪焉
己酉邾人执鄫子用之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167-0216a.png
 正传曰用之者以之祭社也书邾人执鄫子用之见
 宋襄之暴盟也夫要盟且不可况暴盟乎鄫子非不
 赴盟也乃后时而至宋襄怒使邾子执而用之于社
 其暴虐极矣何以为伯主乎左氏曰宋公使邾文公
 用鄫子于次雎之社欲以属东夷司马子鱼曰古者
 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
 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齐桓公存三
 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今一会而虐二国之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167-0216b.png
 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伯不亦难乎得死为幸
 谷梁曰微国之君因邾以求与之盟人因已以求与
 之盟已迎而执之恶之故谨而日之也用之者叩其
 鼻以衈社也愚谓宋邾之恶极矣不待乎曰之而后
 知恶之也盖史日之以别于会盟之日耳
秋宋人围曹
 正传曰书宋人围曹讥妄动也未有罪而伐之者无
 名于与盟而伐之者无义无义无名皆妄动也左氏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167-0216c.png
 曰讨不服也子鱼言于宋公曰文王闻崇德乱而伐
 之军三旬而不降退脩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诗曰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今君德无乃犹有
 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无阙而后动
 愚谓曹屡与盟则非不服矣无义无名是之谓有阙
 而妄动何以服人胡氏曰盟于曹南口血未乾今复
 图曹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襄公不能
 内自省德而急于合诸侯执婴齐非伯讨不足以示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167-0216d.png
 威盟曹南非同志不足以示信卒于兵败身伤不知
 反求诸己欲速见小利之过也欲速则不达见小利
 则大事不成经书襄公不越数端而知其操心之若
 此者仲尼笔削推见至隐如化工赋像并其情不得
 遁焉非特画笔之肖其形耳故春秋者化工也非画
 笔也愚谓仲尼之作春秋如化工之妙物各付物而
 物之妍媸自见岂物物而雕刻之哉今之治春秋者
 皆物物而雕刻之之类也何足以知天地造化之心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167-0217a.png
 哉
卫人伐邢
 正传曰书卫人伐邢著搆怨之罪也夫智者为能以
 小事大仁者为能以大字小此侯度也王法也舍此
 不为互相搆怨谋动干戈擅兴无王之罪均矣然伐
 人者为曲故春秋书之罪卫也左氏曰秋卫人伐邢
 以报菟圃之役于是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宁
 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167-0217b.png
 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兴师而雨愚谓此宁
 庄子之妄陷其君于恶也是又以见卫君之罪其臣
 成之也故曰逢君之恶其罪大
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正传曰齐者齐地也地以齐齐亦与会公会不言公
 义自见胡氏谓讳之非也既言会则公矣书会陈人
 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著修好之盟也左氏曰陈穆
 公请脩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冬盟于齐脩桓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167-0217c.png
 公之好也愚谓此其实传也盖与之也胡氏又以为
 人诸侯与其大夫讳是盟也楚之得与中国会盟自
 此始也庄公十年荆败蔡师其后入蔡伐郑皆以号
 举夷狄之也僖公元年改而称楚桓公世皆止称人
 而不得与中国盟会桓公既没中国无伯郑首朝于
 楚遂为此盟故春秋没公人陈蔡诸侯而以郑列其
 下盖深罪之也又二年复盟于鹿上至会于盂遂执
 宋公以伐宋而书爵矣愚谓中国之同盟亦有口血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167-0217d.png
 未乾伐之灭之如宋之于曹与鄫者矣何独以罪楚
 圣人与人为善不念旧恶不逆来善即时即事而是
 非皆其自取圣人无与焉此圣人之心也故自进于
 中国则中国之前日败蔡入蔡伐郑此一楚也今日
 向义而与盟会此一楚也及会于盂执宋公以伐宋
 此又一楚也圣人物各付物之心过化存神之妙岂
 保其往哉岂与其退哉至于郑之朝楚固为自弃于
 中国不能无罪然亦中国伯主不能以相安故畏楚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167-0218a.png
 之强而朝之也原情定罪则亦有分之者矣而可以
 全罪之乎故春秋之于此会书之见圣人大公与善
 之心盖与之也彼善于此者也春秋无善盟彼善于
 此则有之矣
梁亡
 正传曰书梁亡交罪之也是亦秦有罪焉左氏曰初
 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
 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谷梁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167-0218b.png
 曰自亡也湎于酒淫于色心昏耳目塞上无正长之
 治大臣背叛民为寇盗梁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
 不足道也梁亡郑弃其师我无加损焉正名而已矣
 梁亡出恶政也郑弃其师恶其长也胡氏曰陆淳曰
 秦肆其暴取人之国没而不书其义安在曰乘人之
 危恶易见也灭人之国罪易知也自取亡灭者其事
 微矣春秋之作圣人所以明微也梁本侯国鱼烂而
 亡何也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者诸侯朝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167-0218c.png
 脩其禁令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无使
 慆淫而后即安故克勤于邦荒度土功者禹也慄慄
 危惧检身若不及者汤也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
 食用咸和万民者文王也凡有国家者土地虽广人
 民虽众兵甲虽多城郭虽固而不能自强于政治则
 日危月削如火消膏以至灭亡而莫觉也而况好土
 功轻民力湎于酒淫于色心昏而出恶政者乎其亡
 可立而待矣愚谓使秦于此无并吞诸侯之心有继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167-0218d.png
 灭存亡之义行以大事小之仁则必济弱而扶其倾
 为立明主梁为不亡矣秦乃因其昏乱而取之以灭
 其国罪与梁均耳春秋书梁亡则自亡者与亡之者
 交罪之矣
(襄王十/二年)二十年(宋襄十一年齐孝三年晋惠十一年卫/文二十年蔡庄六年郑文三十三年曹)
(共十三年陈穆八年杞成十五/年秦穆二十年楚成三十二年)
春新作南门
 正传曰书春新作南门著其作之非也孔子曰节用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167-0219a.png
 而爱人使民以时于春为不时于作为不节而其非
 自见矣左氏曰书不时也凡启塞从时公羊曰门有
 古常也则不时不节之义可见矣胡氏曰言新者有
 故也言作者创始也其曰南门者南非一门也库门
 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书新作南门讥用民力于
 所不当为也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
 何必改作孔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春秋凡用民
 力得其时制者犹书于策以见劳民为重事而况轻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167-0219b.png
 用于所不当为者乎然僖公尝修泮宫复閟宫矣奚
 斯董其役史克颂其事而经不书者宫庙以事其祖
 考学校以教国之子弟二者为国之先务虽用民力
 不可废也其垂教之意深矣
夏郜子来朝
 正传曰郜者杜氏以为姬姓国书郜子来朝著事大
 之义也
五月乙巳西宫灾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167-0219c.png
 正传曰书西宫灾纪国之变异也书之以警人君失
 德之感应也公羊曰西宫何小寝也小寝则曷为谓
 之西宫有西宫则有东宫矣鲁子曰以有西宫亦知
 诸侯之有三宫也西宫灾何以书纪灾也
郑人入滑
 正传曰入者入其境也郑人入滑著陵弱之罪也左
 氏曰滑人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泄堵寇帅师
 入滑愚谓春秋之时王道不行而德义泯灭人欲横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167-0219d.png
 流大国惟肆陵暴以为强滑微小之国介于郑卫之
 间归郑则卫怒归卫则郑怒左右皆受兵也为小国
 者何以自存耶为大国者岂复有天理人心耶
秋齐人狄人盟于邢
 正传曰邢者邢地也邢亦与盟书齐人狄人盟于邢
 讥失盟也夫狄乐于战门喜怒向背无常岂复可与
 讲信脩好乎故曰讥失盟也左氏曰齐狄盟于邢为
 邢谋卫难也于是卫方病邢愚谓以狄而谋邢如以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167-0220a.png
 毒药而攻病病去而病益加矣
冬楚人伐随
 正传曰随汉东诸国之大者姬姓书楚人伐随罪楚
 之凭陵伤中国之不竞也左氏曰随以汉东诸侯叛
 楚冬楚斗谷于菟帅师伐随取成而还君子曰随之
 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
 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愚按桓公六年楚
 武王侵随斗伯比曰汉东之国随为大吾不得志于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167-0220b.png
 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
 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由此观之则随率
 汉阳诸姬以拒楚今欲复汉东诸侯于中国而力不
 足以胜之故见伐也
(襄王十/三年)二十有一年(宋襄十二年齐孝四年晋惠十二/年卫文二十一年蔡庄七年郑文)
(三十四年曹共十四年陈穆九年杞成/十六年秦穆二十一年楚成三十三年)
春狄侵卫
 正传曰书狄侵卫著中国之霸业衰也桓公既没中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167-0220c.png
 国无伯而宋襄不义故狄人窥间隙而肆其虐也
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
 正传曰书盟于鹿上讥要盟也盟者圣人所不与也
 同心而盟犹恐寒之况要盟乎左氏曰宋人为鹿上
 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争
 盟祸也宋其亡乎幸而后败愚谓楚不自来而宋求
 于楚是要盟也宜乎其见执也宋襄欲令诸侯臧文
 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可谓知言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167-0220d.png
 矣
夏大旱
 正传曰周之夏即夏二三四月之间正农务忧旱之
 时也故谷梁曰旱时正也言大者久且远词书夏大
 旱纪灾也农务之时而大旱则无年矣无年则民人
 饥困而盗贼将起故圣人忧之左氏曰公欲焚巫尪
 臧文仲曰非旱备也脩城郭贬食省用务穑劝分此
 其务也巫尪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能为旱焚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167-0221a.png
 之滋甚公从之是岁也饥而不害
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执宋公
以伐宋
 正传曰书会于盂执宋公以伐宋交讥之也夫宋公
 不知夷狄之楚不足以讲信而要之盟为不智楚不
 念宋公之为会主而执之于会为不义五国之君敛
 手傍观而不为之谋为不勇故曰交讥之也左氏曰
 诸侯会宋公于盂子鱼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167-0221b.png
 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公以伐宋程子曰宋率诸侯
 为会而蛮夷执会主诸侯莫违故以执书之胡氏曰
 夫以楚之强莫能胜秦五国之众何弱于赵然渑池
 之会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列国秦虽虎狼犹不敢
 动况以五国之君而不能得志于荆楚乎宋以乘车
 之会往而楚伏兵车以执之则宋直楚曲其义已明
 虽以匹夫自反而缩犹为可耻矧南面之君也哉然
 春秋为贤者讳宋公见执不少隐之何也夫盟主者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167-0221c.png
 所以合天下之诸侯扶大义尊王室者也宋公欲继
 齐桓之烈而与楚盟会岂扶大义尊王室之义乎
冬公伐邾
 正传曰书公伐邾讥不义也春秋无义战况无名轻
 动乎左氏曰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
 济之祀以服事诸夏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因成
 风也成风为之言于公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礼也蛮
 夷猾夏周祸也若封须句是崇皞济而脩祀纾祸也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167-0221d.png
 愚谓由是观之则为成风报灭须句之私怨耳乌得
 为义夫兵以奉词伐罪为义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
 之义也公之此举无名轻动矣
楚人使宜申来献捷
 正传曰军获曰捷献捷献宋捷也书楚人使宜申来
 献捷著楚无道之甚也公羊曰宋公与楚子期以乘
 车之会公子目夷谏曰楚夷国也强而无义请君以
 兵车之会往宋公曰不可吾与之约以乘车之会自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167-0222a.png
 我为之自我堕之不可终以乘车之会往楚人果伏
 兵车执宋公以伐宋宋公谓公子目夷曰子归守国
 矣国子之国也吾不从子之言以至乎此公子目夷
 复曰君虽不言国国固臣之国也于是归设守械而
 守国楚人谓宋人曰子不与我国吾将杀子君矣宋
 人应之曰吾赖社稷之神灵吾国已有君矣楚人知
 虽杀宋公犹不得宋国于是释宋公宋公释乎执走
 之卫公子目夷复曰国为君守之君曷为不入然后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167-0222b.png
 迎襄公归胡氏曰诸侯从楚伐宋而鲁独不与故楚
 来献捷以胁鲁为鲁计者拒其使而不受可也请于
 天王而讨之可也宋公先代之后作宾王家方脩盟
 会而伏兵车执之于坛坫之上又以军获遗献诸侯
 其横逆甚矣拒其使而不受声其罪而致讨不患无
 词鲁于是时曾不能申大义以攘荆楚尊中国故不
 曰宋捷特为鲁讳之也愚谓楚本夷也谷梁前既以
 狄称人为善累而后进之今公羊又以称人为贬之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167-0222c.png
 二子之言相矛盾矣何取于义例乎且楚之夷何待
 于称人乎言献捷则宋捷也不言宋捷公羊以为为
 宋襄讳胡氏以为为僖公讳皆非也
十有二月癸丑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
 正传曰诸侯即上五国与楚也书公会诸侯盟于薄
 释宋公著鲁僖非义之举也夫见大义者不见小惠
 方楚以宋捷来献是已无中国无天王无鲁矣为鲁
 僖者当上告天王下连诸侯声大义以王命讨之舍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167-0222d.png
 一宋以尊中国可也而乃为妇人之仁会诸侯以求
 释于楚尚为中国有人乎左氏曰冬会于薄以释之
 子鱼曰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胡氏曰盟不书所为
 盟于薄言释宋公者宋方主会而蛮夷执而伐之以
 其俘获来遗是荆舒反为吾与国逞其志将灭宋县
 之矣此正霸业之衰春秋之所谨也鲁既不能申大
 义以抑其强暴使宋公见释出自天王与中国而顾
 与歃血要言求楚子以释之是操纵大权自蛮夷出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167-0223a.png
 其事已颠甚矣故书会书盟书释皆不言楚子为鲁
 讳以深贬之也谷梁谓不与楚专释是已或以为嘉
 我公之救患误矣愚谓此论是也至谓不言楚子为
 鲁讳以深贬之非也楚不待贬鲁亦岂能讳圣人之
 心无意必固我之私
(襄王十/四年)二十有二年(宋襄十三年齐孝五年晋惠十三/年卫文二十二年蔡庄八年郑文)
(三十五年曹共十五年陈穆十年杞成/十七年秦穆二十二年楚成三十四年)
春公伐邾取须句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167-0223b.png
 正传曰须句见前书公伐邾取须句则僖公之义与
 不义并见矣曷为义曰伐邾以还须句反其君而奉
 太皞有济之祀得存亡继绝之义故左氏曰伐邾取
 须句反其君焉礼也是已曷为不义曰春秋无义战
 以其不奉天子之命而擅伐是虽义犹不义故胡氏
 曰不请于王命而专为母家报怨谋动干戈于邦内
 是已然胡氏又以为擅取人国而反其君是以乱易
 乱非所以为礼也与收夺者无以异矣愚谓所谓反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167-0223c.png
 其君反须句之君不绝其祀礼也非擅取人国也非
 收夺之取以为已有者也非以乱易乱也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正传曰书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著非义之兵也
 左氏曰三月郑伯如楚夏宋公伐郑子鱼曰所谓祸
 在此矣愚谓兵以义举非义而举轻举也宋公非有
 王命奉义之举徒以不胜其怒郑归楚之私遂率诸
 侯之兵以伐之所以兆楚衅而致泓之败也子鱼谓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167-0223d.png
 祸在此盖先知之矣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
 正传曰升陉鲁地及者公及也言及不言公公自见
 矣谷梁胡氏皆以为讳公非也书及邾人战于升
 陉善应敌之兵也邾人来鲁地鲁禦之与之战是为
 应敌之兵未为不义胡氏曰邾人以须句故出师公
 卑邾不设备而禦之臧文仲曰国无小不可易也无
 备虽众不可恃也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167-0224a.png
 冰又曰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先王之明德
 犹无不难也无不惧也况我小国乎君其无谓邾小
 蜂虿有毒而况国乎弗听八月丁未公及邾师战于
 升陉我师败绩邾人获公胄县诸鱼门记称邾娄复
 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始也愚谓鲁虽败绩然邾兵
 来鲁不得已而应之但是年鲁先伐邾则其衅盖自
 鲁启之彼此得失互相半矣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167-0224b.png
 正传曰泓水名及与也胡氏以书及为深贬宋公者
 非也书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著召衅玩敌
 之罪也夫宋不自知其德不足以服郑郑归于楚乃
 伐郑以致楚兵是之谓召衅又不知好谋而成乃执
 不重伤不禽二毛以致败是之谓玩敌召衅者不智
 玩敌者不义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国必
 自伐然后人伐之此之谓也左氏曰楚人伐宋以救
 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167-0224c.png
 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
 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
 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
 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
 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
 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
 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167-0224d.png
 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
 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
 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
 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愚谓此实传也
 胡氏又曰泓之战宋襄公不阨人于险不鼓不成列
 先儒以为至仁大义虽文王之战不能过也而春秋
 不与何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顺事恕施者王政之
 本也襄公伐齐之丧奉少夺长使齐人有杀无亏之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167-0225a.png
 恶有败绩之伤此晋献公之所以乱其国者罪一也
 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而一会虐
 二国之君罪二也曹人不服盍姑省德无阙然后动
 而兴师围之罪三也凡此三者不仁非义襄公敢行
 而独爱重伤与二毛则亦何异盗蹠之以分均出后
 为仁义陈仲子以避兄离母居于陵为廉乎夫计末
 遗本饰小名防大德者春秋之所恶也愚谓此又经
 外之意也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167-0225b.png
(襄王十/五年)二十有三年(宋襄十四年卒齐孝六年晋惠十/四年卫文二十三年蔡庄九年郑)
(文三十六年曹共十六年陈穆十一年杞成/十八年卒秦穆二十三年楚成三十五年)
春齐侯伐宋围缗
 正传曰缗宋邑书齐侯伐宋围缗著其伐之非也乘
 人之败也宋王者之后一败于楚齐有伯者之馀业
 辅宋以抑楚尊周攘楚之义得矣乃因宋之败而伐
 之是辅桀也故春秋书以讥之左氏曰以讨其不与
 盟于齐也愚谓齐不仗大义而恣小忿以伐宋其恶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167-0225c.png
 大矣胡氏曰齐伯国之馀业也宋襄公既败于泓荆
 楚之势益张矣齐侯既无尊中国攘夷狄恤灾患畏
 简书之意又乘其约而伐之此尤义之所不得为者
 也故书伐国而言围邑以著其罪然则桓公伐郑围
 新城何以不为贬乎郑与楚合凭陵中国桓公伐之
 攘夷狄也宋与楚战兵败身伤齐侯伐之残与国也
 其事异矣美恶不嫌同词愚谓观此义例之说穷矣
 及至书同而美恶不同则云美恶不嫌同词乃不得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167-0225d.png
 其说而为遁词也夫既云美恶不嫌同词则美恶不
 系于词而系于事是取义在词之外矣则又何取于
 义例拘拘于一词之求乎
夏五月庚寅宋公兹父卒
 正传曰兹父宋襄公名书夏五月庚寅宋公兹父卒
 纪伯国之大故也左氏曰宋襄公卒伤于泓故也愚
 谓书之亦以见公不得其死焉乃自取也
秋楚人伐陈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167-0226a.png
 正传曰书楚人伐陈著蛮荆肆虐之罪也左氏曰秋
 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遂取焦夷城顿
 而还子文以为之功使为令尹叔伯曰子若国何对
 曰吾以靖国也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
 有几愚谓此实传也若得臣者有王者起必服上刑
 不以为罪而以为功何其谬也
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正传曰书杞子卒纪小国之大故有赴则书之也有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167-0226b.png
 赴则书何以不名高氏曰史佚之是也左氏谓杞成
 公卒书曰子杞夷也胡氏从之非也程子曰杞二王
 后而伯爵疑前世黜之也中间从夷故子之后复称
 伯胡氏又引杜预谓杞实称伯而书曰子者成公始
 行夷礼终其身故仲尼于其卒以文贬之以为是愚
 谓此误矣若杞从夷则其卒也无赴无赴则不书鲁
 书之见其赴中国诸侯而未必从夷矣杜氏因左氏
 之说误之耳且郑伯曾朝楚矣何以不子之乎且据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167-0226c.png
 程子之言或伯或子或子或伯随时而易称史之文
 耳焉得谓圣人黜伯而子之又升子而伯之耶信斯
 言也是孔子变乱名实专擅爵赏得罪于天王矣何
 以为孔子
(襄王十/六年)二十有四年(齐孝七年晋惠十五年卒卫文二/十四年蔡庄十年郑文三十七年)
(曹共十七年陈穆十二年杞桓公姑容元年宋/成公王臣元年秦穆二十四年楚成三十六年)
春王正月
 正传曰义见前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167-0226d.png
夏狄伐郑
 正传曰书狄伐郑著夷狄之乱中国也见中国之乱
 天王乱之也左氏曰郑之入滑也滑人听命师还又
 即卫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帅师伐滑王使伯服游孙
 伯如郑请滑郑伯怨惠王之入而不与厉公爵也又
 怨襄王之与卫滑也故不听王命而执二子王怒将
 以狄伐郑富辰谏曰不可臣闻之太上以德抚民其
 次亲亲以相及也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167-0227a.png
 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
 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
 公之胤也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
 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
 弟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禦其侮如是则兄弟虽
 有小忿不废懿亲今天子不忍小忿以弃郑亲其若
 之何庸勋亲亲䁥近尊贤德之大者也即聋从昧与
 顽用嚚奸之大者也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郑有平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167-0227b.png
 惠之勋又有厉宣之亲弃嬖宠而用三良于诸姬为
 近四德具矣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
 章为昧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
 嚚狄皆则之四奸具矣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
 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禦侮者
 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召穆公亦云今周德既衰于
 是乎又渝周召以从诸奸无乃不可乎民未忘祸王
 又兴之其若文武何王弗听使颓叔桃子出狄师夏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167-0227c.png
 狄伐郑取栎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不
 可臣闻之曰报者倦矣施者未厌狄固贪惏王又启
 之女德无极妇怨无终狄必为患王又弗听初甘昭
 公有宠于惠后惠后将立之未及而卒昭公奔齐王
 复之又通于隗氏王替隗氏颓叔桃子曰我实使狄
 狄其怨我遂奉大叔以狄师攻王王御士将禦之王
 曰先后其谓我何宁使诸侯图之王遂出及坎欿国
 人纳之秋颓叔桃子奉大叔以狄师伐周大败周师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167-0227d.png
 获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王出适郑处于汜大叔
 以隗氏居于温愚谓此实传也故曰颓桃二子乱周
 王乱之也许氏曰郑执王使是无王也王启夷狄是
 无中国也天下何恃不乱
秋七月
 正传曰无事亦书义见于前
冬天王出居于郑
 正传曰书天王出居于郑纪天下之大变也左氏曰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167-0228a.png
 冬王使来告难曰不谷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
 鄙在郑地汜敢告叔父臧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
 敢不奔问官守王使简师父告于晋使左鄢父告于
 秦天子无出书曰天王出居于郑避母弟之难也天
 子凶服降名礼也郑伯与孔将锄石甲父侯宣多省
 视官具于汜而后听其私政礼也胡氏曰夫郑伯不
 王固有罪矣襄王不知自反念其制命之未顺也忍
 小忿䁥懿亲以捍外侮而弃德崇奸遂出狄师是用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167-0228b.png
 夷制夏如木之植拔其本也不亦颠乎王者以天下
 为家京师为室而四方归往犹天之无不覆也东周
 降于列国既不能家天下矣又毁其室而不保则是
 寄生之君耳贬而书出以为后戒唐资突厥之兵以
 伐隋而世有戎狄之祸晋藉契丹之力以取唐而卒
 有播迁之辱许翰以谓不讲于春秋戒襄王之所以
 出其言信矣而中外之辨可不谨乎居者宅其所有
 之称出而曰居者若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拨乱反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167-0228c.png
 正存天理之意也愚谓云出居者实出居所谓天子
 蒙尘乃奔难也胡氏又谓贬而书出居者宅其所有
 之称云云则支离于文义而非直书见义之指矣
晋侯夷吾卒
 正传曰书晋侯夷吾卒纪伯国之大故也馀义见前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167-0228d.png
 
 
 
 
 
 
 
 春秋正传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