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167-013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正传卷八     明 湛若水 撰
  庄公
(庄王十/一年)八年(齐襄十二年弑晋缗十九年卫惠十四年/蔡哀九年郑厉十五年子仪八年曹庄十)
(六年陈宣七年杞靖十八年宋/闵六年秦武十二年楚文四年)
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
 正传曰书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则鲁侯妄兴之
 罪见矣谷梁曰次止也俟待也公羊以为言俟不得
卷八 第 1b 页 WYG0167-0131d.png
 已也愚谓非也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春秋无义战
 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之曰守吾先君之土地犹之
 可也人来会己不得已而会之犹可言也至于先出
 而俟之罪在我矣不可言也胡氏曰用大众曰师次
 止也伐而次者有整兵慎战之意其次善之也遂伐
 楚次于陉是也救而次者有缓师畏敌之意其次讥
 之也次于匡于聂北于雍榆是也俟而次者有无名
 妄动之意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是也何俟乎陈蔡
卷八 第 2a 页 WYG0167-0132a.png
 或曰陈蔡将过我俟而邀之也或曰鲁将与陈蔡有
 事于邻国而陈蔡不至故次于郎以待之也若是皆
 非义矣其曰次曰以俟者深贬之也愚谓春秋有经
 文即见义者此类是也然亦鲁史之文详而核者耳
 他则未必然也
甲午治兵
 正传曰治者整振之也胡氏以为治于郎是也左氏
 以为治兵于庙礼也非也书甲午治兵则鲁侯妄动
卷八 第 2b 页 WYG0167-0132b.png
 之罪再见矣夫兵者有仁义之兵有应敌之兵今鲁
 侯无故而动众次俟于郎及陈蔡不至乃治兵焉夫
 非时而治兵非义也榖梁曰出曰治兵习战也入曰
 振旅习战也治兵而陈蔡不至矣兵事以严终故曰
 善陈者不战此之谓也善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陈
 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死善死者不亡胡氏曰俟而
 不至暴师露众役久不用则有失伍离次逃亡溃散
 之虞故复申明军法以整齐之其志非善之也讥黩
卷八 第 3a 页 WYG0167-0132c.png
 武也
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
 正传曰及者鲁为主书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
 则庄公忘雠暴弱之罪自见矣左氏曰仲庆父请伐
 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夏书
 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愚谓齐
 侯亲杀其父而淫其母不共载天之雠也而可谓之
 无罪乎舍复雠之义而不行庄公于是乎无人心矣
卷八 第 3b 页 WYG0167-0132d.png
 天理灭矣尚何德之可修乎忘雠不复而反同之以
 伐郕宜郕人之不服而降齐也然则庆父之请然欤
 曰亦非也为庄公者当上告天子声大义以讨之必
 有得志者矣舍此不为而请于郕降之时亦可以见
 鲁之无人矣胡氏曰书及齐师者亲仇雠也围郕者
 伐同姓也郕降于齐师者见伐国无义不能服也于
 是庄公之恶著矣
秋师还
卷八 第 4a 页 WYG0167-0133a.png
 正传曰师者众之称言师则公在其中矣胡氏以不
 称公而称师以众为重非也书秋师还则旷时妄举
 之罪见矣左氏以为善庄公公羊以为善乱皆非也
 书秋则可以知夏知春矣胡氏曰书师还讥役久也
 按左氏仲庆父请伐齐师庄公不可是国君上将亲
 与围郕之役也然其次其及其还皆不称公者重众
 也春秋正例君将不称帅师则以君为重今此不称
 公又以为重众何也轻举大众妄动久役俟陈蔡而
卷八 第 4b 页 WYG0167-0133b.png
 陈蔡不至围郕而郕不服历三时而后还则无名黩
 武非义害人未有如此之甚也至是师为重矣愚谓
 此说多是但君重师重之说则君师岂有二耶又所
 谓正例者公榖之徒为之耳非圣人之指也例立而
 后圣人春秋之义亡
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正传曰此二句先儒分为二节无义今合为一无知
 者齐公孙夷仲年之子年僖公母弟也书齐无知弑
卷八 第 5a 页 WYG0167-0133c.png
 其君诸儿纪邻国篡弑之大变也左氏曰齐侯使连
 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
 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
 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二
 人因之以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曰
 捷吾以女为夫人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
 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
 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
卷八 第 5b 页 WYG0167-0133d.png
 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
 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
 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
 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
 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
 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初
 公孙无知虐于雍廪九年春雍廪杀无知愚谓此其
 实录传也观此则连称管至弑僖公也而书无知弑
卷八 第 6a 页 WYG0167-0134a.png
 者无知受其立则罪重在无知矣无知固有罪也而
 僖公偏爱过宠以成无知之乱过亦不可谓无矣徒
 人费及石之纷如二人虽死君难胡氏所谓逄君虐
 民之人其节亦不足称也
(庄王十/二年)九年(齐桓公小白元年晋缗二十年卫惠十五/年蔡哀十年郑厉十六年子仪九年曹庄)
(十七年陈宣八年杞靖十九年宋/闵七年秦武十三年楚文五年)
春齐人杀无知
 正传曰人者众人也称杀不称弑称无知不称君史
卷八 第 6b 页 WYG0167-0134b.png
 之词也连称管至欲立之国人不与未成其君也书
 齐人杀无知则诛乱贼之义见矣夫杀无知者雍廪
 而曰齐人者国之众人共讨贼也
公及齐大夫盟于蔇
 正传曰蔇鲁地书公及齐大夫盟于蔇则非其盟之
 义见矣春秋无善盟盟则非信也与其君盟且不可
 况其大夫乎左氏曰齐无君也榖梁曰盟纳子纠也
 不日其盟渝也当齐无君制在公矣当可纳而不纳
卷八 第 7a 页 WYG0167-0134c.png
 故恶内也愚谓是也九世之雠犹可复况其近者乎
 当此之时庄公度子纠之不宜立则已矣如其宜立
 则当上告天子声大义以纳之孰有敢当之者而义
 且不可又下与其大夫盟则其卑陋甚矣况新雠未
 复而可与盟乎宜其盟之渝也然以为其盟渝故不
 日者谬矣胡氏曰曰公及齐大夫盟者讥公之释父
 怨亲仇雠也或曰以德报怨宽身之仁何以讥之也
 曰德有轻重怨有深浅怨莫甚于父母之仇而德莫
卷八 第 7b 页 WYG0167-0134d.png
 重乎安定其国家而图其后嗣也有父之雠而不知
 怨乃欲以重德报之也则人伦废天理灭矣然则如
 之何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愚谓此说尽之矣
夏公伐齐纳纠
 正传曰纠者公子纠也书公伐齐纳纠则忘雠妄举
 之罪自见矣庄公当父之见弑于齐首不能兴问罪
 复雠之师次不能从庆父围郕之请今又不能举于
 彼国无君疑乱之际乃无故伐齐纳纠以续雠人之
卷八 第 8a 页 WYG0167-0135a.png
 后其罪孰甚焉失此机会无怪乎其有乾时之败也
 公羊谓纠不称公子君前臣名非也史失之耳
齐小白入于齐
 正传曰小白桓公名曰齐曰入字无他义公羊以为
 当国为篡词非也左氏曰公伐齐纳子纠桓公自莒
 先入此实传也书齐小白入于齐著兄弟争国之大
 变也桓公与子纠襄公之二子也皆未有父命立之
 而小白则长而当立为小白者宜以义请命于天子
卷八 第 8b 页 WYG0167-0135b.png
 乃立置其弟而使终其天年夫谁曰不可乃无君父
 之命而入以自立焉此春秋所以书之又至于杀其
 弟则罪甚矣榖梁曰齐公孙无知弑襄公公子纠公
 子小白不能存出亡齐人杀无知而迎公子纠于鲁
 公子小白不让公子纠先入又杀之于鲁故曰齐小
 白入于齐恶之也程子曰桓公兄而子纠弟襄公死
 则桓公当立是也然程子又以为于小白曰齐言当
 有齐国于子纠则曰纠言不当有齐国又言不言子
卷八 第 9a 页 WYG0167-0135c.png
 非君之嗣子又言纠见杀然后言子而榖梁又有以
 恶归曰入胡氏又有纳者不受而强致之称入者难
 词则三子之说皆义例为之蔽也
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
 正传曰书丁酉葬齐襄公纪恤邻之大事也有报则
 史书之圣人笔之而不去寓此义也杜氏曰九月乃
 葬乱故也无贬
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
卷八 第 9b 页 WYG0167-0135d.png
 正传曰乾时齐地书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纪
 国之大事而公轻举取败之义见矣鲁与齐杀父之
 雠不共戴天也公当以告于天子声大义以讨之夫
 谁能当之庄公乃忘复雠之义而为纳纠之举而与
 之战其道已颠置矣焉得而不败左氏曰师及齐师
 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公丧戎路传乘而归秦子梁子
 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愚谓此实传也诸传多
 以为内讳败内不言败皆非也使有董狐南史犹宜
卷八 第 10a 页 WYG0167-0136a.png
 面书之何讳之有胡氏又曰与雠战虽败亦荣公本
 忘亲释怨欲纳雠人之子谋定其国家不为复雠而
 与之战也是故没公以见贬若以复雠举事则此战
 为义战当书公冠于败绩之上与沙随之不得见平
 丘之不与盟为比以示荣矣惟不以复雠战也是故
 讳公以重贬其忘亲释怨之罪其义深切著明矣愚
 谓此说良是但谓没公以见贬讳公以重贬则不免
 泥文而恐非经意耳
卷八 第 10b 页 WYG0167-0136b.png
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
 正传曰书齐人取子纠杀之则齐鲁之害义并著矣
 子纠奔鲁以托生也庄公以雠人之子不纳之可也
 乃与齐大夫盟又伐齐纳子纠又与齐师战皆为子
 纠耳一旦畏齐之强而听其取以杀之鲁一害义也
 齐桓己得国念子纠同气之恩置而不问或以小邑
 居之使吏治而纳其贡税焉以终其身存其子孙可
 也乃穷追诸鲁而杀之齐一害义也左氏曰鲍叔帅
卷八 第 11a 页 WYG0167-0136c.png
 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雠也请受而甘
 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
 之及堂阜而税之归而以告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
 相可也公从之榖梁曰十室之邑可以逃难百里之
 邑可以隐死以千乘之鲁而不能存子纠以公为病
 矣胡氏亦曰仁人之于兄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
 爱之而已纠虽争立越在他国置而勿问可也必请
 于鲁杀之然后快于心其不仁亦甚矣愚谓皆是也
卷八 第 11b 页 WYG0167-0136d.png
 但公羊谓称子为贵之之义未必然尔
冬浚洙
 正传曰书冬浚洙著非所当作而作虽时非也公羊
 曰洙者何水也浚之者何深之也曷为深之畏齐也
 胡氏曰固国以保民为本轻用民力妄兴大作邦本
 一摇虽有长江巨川限带封域洞庭彭蠡河汉之险
 犹不足凭而况洙乎书浚洙见劳民于守国之末务
 而不知本为后戒也
卷八 第 12a 页 WYG0167-0137a.png
(庄王十/三年)十年(齐桓二年晋缗二十一年卫惠十六年蔡哀/十一年郑厉十七年子仪十年曹庄十八)
(年陈宣九年杞靖二十年宋闵/八年秦武十四年楚文六年)
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正传曰长勺鲁地书公败齐师于长勺纪国之大事
 著应敌之兵也何以知之以地而知之长勺鲁地齐
 来加兵而鲁禦之也非取其能败人也春秋无义战
 此所谓彼善于此者也左氏曰齐师伐我公将战曹
 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
卷八 第 12b 页 WYG0167-0137b.png
 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
 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
 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
 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将鼓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
 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卷八 第 13a 页 WYG0167-0137c.png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愚谓此其实传也胡氏又
 有不书齐伐鲁责鲁之说有诈战曰败之说殆谓此
 类欤又曰或谓长勺鲁地而齐师至此所谓敌加于
 己不得已而后应者也疑若无罪焉何以见责乎善
 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故行使则有
 文告之词而疆场则有守禦之备至于善阵德己衰
 矣而况兵刃相接又以诈谋取胜故书鲁为主以责
 之皆已乱之道寡怨之方王者之事也愚谓此极致
卷八 第 13b 页 WYG0167-0137d.png
 之论然曹刿与公所言皆主于忠至于相时而动好
 谋而成亦兵家之道未见其有诈谋取胜之迹也舍
 是则不为宋襄陈馀之兵者几希矣所谓败者败其
 兵乃胜之别名耳诈战曰败亦后儒起例之说也
二月公侵宋
 正传曰侵者潜师略境之谓书二月公侵宋则庄公
 不义之兵可见矣周官九伐之法负固不服则侵之
 此盖天子之命诸侯以侵者列国擅行之已为得罪
卷八 第 14a 页 WYG0167-0138a.png
 于王法矣又王氏曰宋闵以庄三年即位二公未尝
 有隙而乘败齐师之胜而潜师以侵之可谓无名可
 谓不义矣故春秋书以著之此月而不时不日者史
 之略文耳榖梁又为侵时而不月之说谬矣
三月宋人迁宿
 正传曰宿介于宋鲁之间属于宋而亲鲁宋疑其贰
 己故迁之书宋人迁宿则宋闵之无道可见矣迁灭
 人国乃邻国之大事有报则史书之圣人笔而不削
卷八 第 14b 页 WYG0167-0138b.png
 以示戒也胡氏曰其曰迁宿者宿非欲迁为宋人之
 所迁也怀土常物之大情迁国重事也虽违害就利
 去危即安犹或恐泥于众不率从而况迫于横逆非
 其所欲弃久宅之田里刈新徙之蓬翟道涂之勤营
 筑之劳起怨咨伤和气岂不恻然有隐乎肆行莫之
 顾也其不仁亦甚矣凡书迁不再贬而恶己见矣愚
 谓既曰不再贬则此称人何无取义乎可类推也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
卷八 第 15a 页 WYG0167-0138c.png
 正传曰乘丘鲁地公羊曰其言次于郎伐也愚谓伐
 者二国来伐我也书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
 乘丘则庄公应敌之兵见矣何以知之以郎乘丘皆
 鲁邑而知之所谓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之者也左
 氏曰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
 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
 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先儒以
 为诈战为败非也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卷八 第 15b 页 WYG0167-0138d.png
 战则欲胜欲胜则好谋而成故兵法有正有奇庄公
 以应敌之兵用奇取胜守先君之疆土社稷未为不
 可胡氏曰齐宋轻举大众深入他境肆其报复之心
 诚有罪也鲁人若能不用诈谋奉其辞令二国去矣
 偷得一时之捷而积四邻之忿此小人之道故次者
 不以其事胜者不以其理交讥之愚谓以为交讥之
 则过矣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卷八 第 16a 页 WYG0167-0139a.png
 正传曰荆楚也楚夷狄之国献舞蔡侯名书荆败蔡
 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纪荆夷凭陵中国之罪也左
 氏曰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
 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
 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
 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愚谓此其实录也息侯
 以此小忿搆楚以兴大患夷狄陵中国自此始矣故
 春秋书之先儒谓献舞被执故贱而称名非也史之
卷八 第 16b 页 WYG0167-0139b.png
 文也
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正传曰谭莒皆小国名书齐师灭谭谭子奔莒则齐
 恃强以陵人谭不自强以守国之罪皆可见矣左氏
 曰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
 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
 也此实录也
(庄王十/四年)十有一年(齐桓三年晋缗二十二年卫惠十七/年蔡哀十二年郑厉十八年子仪十)
卷八 第 17a 页 WYG0167-0139c.png
(一年曹庄十九年陈宣十年杞靖二十/一年宋闵九年秦武十五年楚文七年)
春王正月
 正传曰无事亦书义见于前
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
 正传曰败者我胜之也若以为诈战曰败则古有司
 败之官又何谓乎是故义例去然后春秋之旨明矣
 鄑鲁地宋师来伐我故败之书公败宋师于鄑则鲁
 庄应敌之义著矣左氏曰夏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
卷八 第 17b 页 WYG0167-0139d.png
 公禦之宋师未便而薄之败诸鄑愚谓此其实录也
秋宋大水
 正传曰高下有水灾曰大水书宋大水纪邻国之灾
 也此外国何以书有来报则书之非但书之宜且吊
 之也左氏曰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
 粢盛若之何不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
 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
 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
卷八 第 18a 页 WYG0167-0140a.png
 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既而闻之曰公子御说之辞
 臧孙达曰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愚谓此其实传也
 胡氏曰诸侯于四邻有恤病救急之义则告为得礼
 而不可以不吊故四国同灾许人不吊君子以是知
 许之先亡也凡志灾见春秋有谨天戒恤民隐之心
 王者之事也
冬王姬归于齐
 正传曰书王姬归于齐正昏姻之义也何以书左氏
卷八 第 18b 页 WYG0167-0140b.png
 曰齐侯来逆共姬公榖皆曰过我也故书之胡氏曰
 按周制王姬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
 礼亦隆矣春秋之义尊君抑臣其书王姬下嫁曷为
 与列国之女同辞而不异乎曰阳倡而阴和夫先而
 妇从天理也述天理训后世则虽以王姬之贵其当
 执妇道与公侯大夫士庶人之女何以异哉故舜为
 匹夫妻帝二女而其书曰嫔于虞西周王姬嫁于齐
 侯亦执妇道成肃雍之德其诗曰曷不肃雍王姬之
卷八 第 19a 页 WYG0167-0140c.png
 车自秦而后尤欲尊君抑臣为治而不得其道至谓
 列侯尚公主使男事女夫屈于妇逆阴阳之位故王
 阳条奏世务指此为失而长乐王回亦以其弊至父
 母不敢畜其子舅姑不敢畜其妇原其意虽欲尊君
 抑臣为治而使人伦悖于上风俗坏于下又岂所以
 为治也其流至此然后知春秋书王姬侯女同词而
 不异垂训之义大矣
(庄王十/五年崩)十有二年(齐桓四年晋缗二十三年卫惠十八/年蔡哀十三年郑厉十九年子仪十)
卷八 第 19b 页 WYG0167-0140d.png
(二年曹庄二十年陈宣十一年杞靖二十/二年宋闵十年弑秦武十六年楚文八年)
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
 正传曰叔姬者鲁伯姬之妹随嫁于纪者也伯姬既
 死叔姬摄治内事纪亡故归于酅以奉纪祀书纪叔
 姬归于酅表叔姬之尽妇道也胡氏曰庄公四年纪
 侯去国叔姬至此始归于酅者纪侯方卒故叔姬至
 此然后归尔归者顺词以宗庙在酅奉其祀也鲁为
 宗国妇人有来归之义纪既亡矣不归于鲁所谓全
卷八 第 20a 页 WYG0167-0141a.png
 节守义不以亡故而亏妇道者也鲁以高其节义恩
 礼有加焉是故其归于酅其卒其葬史册悉书夫子
 修经存而弗削使与卫之共姜同垂不朽为后世劝
 若夏侯令女曹爽之弟妇也寡居守志父母欲夺而
 嫁之誓而弗许而曰曹氏全盛之时尚欲保终况今
 衰亡何忍弃之闻者为之感动其闻叔姬之风而兴
 起者乎愚谓胡氏谓归为顺词泥矣妇谓嫁曰归酅
 有纪之宗庙叔姬归而守之全所归之义也故曰归
卷八 第 20b 页 WYG0167-0141b.png
 耳
夏四月
 正传曰无事亦书义见于前
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
 正传曰捷宋闵公名仇牧宋万皆宋大夫书宋万弑
 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则弑君之贼死难之节并见
 矣左氏曰宋万弑闵公于蒙泽遇仇牧于门批而杀
 之遇太宰督于东宫之西又杀之立子游群公子奔
卷八 第 21a 页 WYG0167-0141c.png
 萧公子御说奔亳南宫牛猛获帅师围亳公羊曰仇
 牧可谓不畏疆禦矣万怒搏闵公绝其脰仇牧闻君
 弑趋而至遇之于门手剑而叱之万臂摋仇牧碎其
 首齿著乎门阖仇牧可谓不畏疆禦矣胡氏曰君弑
 而大夫死其难春秋书之者其所取也大夫死于弑
 君之难而有不书者故知孔父牧息皆所取也夫仇
 牧可谓不畏疆禦矣然徒杀其身不能执贼无益于
 事也亦足取乎食焉不避其难义也徒杀其身不能
卷八 第 21b 页 WYG0167-0141d.png
 执贼亦足为求利焉而逃其难者之训矣何名为无
 益哉夫审事物之重轻者权也权重轻而处之得其
 宜者义也太宰督亦死于闵公之难削而不书者身
 有罪也惠伯死于子恶之难亦削而不书者非君命
 也召忽死于子纠之难孔子比于匹夫匹妇之谅自
 经于沟渎而莫之知者所事不正也崔杼弑君晏平
 仲曰人有君而人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君
 子不以是罪晏子者齐庄公不为社稷死而晏子非
卷八 第 22a 页 WYG0167-0142a.png
 其私昵之臣也若仇牧荀息立乎人之本朝执国之
 政而君见弑不以其私也虽欲勿死焉得而勿死圣
 人书而弗削以为求利焉而逃其难者之劝也惟此
 义不行然后有视弃其君犹土梗弁髦曾莫之省而
 三纲绝矣
冬十月宋万出奔陈
 正传曰书宋万出奔陈志逸贼也万弑君之贼也左
 氏曰冬十月萧叔大心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
卷八 第 22b 页 WYG0167-0142b.png
 伐之杀南宫牛于师杀子游于宋立桓公猛获奔卫
 南宫万奔陈以乘车辇其母一日而至宋人请猛获
 于卫卫人欲勿与石祁子曰不可天下之恶一也恶
 于宋而保于我保之何补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
 弃好非谋也卫人归之亦请南宫万于陈以赂陈人
 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见宋
 人皆醢之愚谓此实传也
(僖王/元年)十有三年(齐桓五年晋缗二十四年卫惠十九年蔡/哀十四年郑厉二十年子仪十三年曹)
卷八 第 23a 页 WYG0167-0142c.png
(庄二十一年陈宣十二年杞靖二十三年卒/宋桓公御说元年秦武十七年楚文九年)
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
 正传曰北杏齐地书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
 北杏著其会之非也左氏曰春会于北杏以平宋乱
 是也然则平宋乱与国相恤之义也何以非之夫平
 宋乱者必当上告天子约与国奉王法以平之而私
 相会盟则非矣首齐侯者桓公为之主也此五伯之
 始也平宋乱可也而列国相与戴齐以为主是无王
卷八 第 23b 页 WYG0167-0142d.png
 也所谓功之首罪之魁也春秋此书其喜惧之情见
 矣其首齐侯者盟主也称人者众称之词榖梁以为
 始疑之词者非也胡氏一以为称人者春秋之世以
 诸侯而主天下会盟之政自北杏始其后宋襄晋文
 楚庄秦穆交主夏盟迹此而为之者也桓非受命之
 伯诸侯自相推戴以为盟主是无君矣故四国称人
 以诛始乱正王法也一以为齐侯称爵者上无天子
 下无方伯有能会诸侯安中国而免民于左衽则虽
卷八 第 24a 页 WYG0167-0143a.png
 与之可也诛诸侯者正也与桓公者权也或曰桓公
 始平宋乱遂得诸侯故四国称人言众与之也愚谓
 胡氏二说自相矛盾也夫既人四国以罪之则不宜
 爵齐侯矣爵齐侯以与之则不宜罪四国矣盖齐桓
 之主伯四国成之其是非一体也凡此皆史氏之词
 不必泥耳
夏六月齐人灭遂
 正传曰遂小国也书夏六月齐人灭遂则齐侯贪暴
卷八 第 24b 页 WYG0167-0143b.png
 之罪自见矣左氏谓北杏之会遂人不至又曰齐人
 灭遂而戍之则因其不至遂假以灭取之济其私也
 齐桓之霸可得谓久假而不归乎胡氏曰取国而书
 灭夺人土地使不得有其民人毁人宗庙使不得奉
 其祭祀非至不仁者莫之忍为语有之曰兴灭国继
 绝世天下之民归心焉今乃灭人之国而绝其世罪
 莫重矣又云凡书灭者不待再贬而恶己见愚谓皆
 是矣然又谓其称人微者耳榖梁又谓不日微者也
卷八 第 25a 页 WYG0167-0143c.png
 皆臆说也且上文北杏之会又何以不月不日耶
秋七月
 正传曰无事亦书义见前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
 正传曰柯者齐之阿邑书公会齐侯盟于柯则忘雠
 之罪会盟之非自著矣左氏曰冬盟于柯始及齐平
 也公羊曰庄公将会乎桓曹子进曰君之意何如庄
 公曰寡人之生则不若死矣曹子曰然则君请当其
卷八 第 25b 页 WYG0167-0143d.png
 君臣请当其臣庄公曰诺于是会乎桓庄公升坛曹
 子手剑而从之管子进曰君何求乎曹子曰城坏压
 竟君不图与管子曰然则君将何求曹子曰愿请汶
 阳之田管子顾曰君许诺桓公曰诺曹子请盟桓公
 下与之盟己盟曹子标剑而去之要盟可犯而桓不
 欺曹子可雠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
 之盟始焉愚谓会盟以讲信修睦也庄公用曹子之
 谋而必且行劫焉此愚所谓会盟之非也胡氏曰始
卷八 第 26a 页 WYG0167-0144a.png
 及齐平也世雠而平可乎于传有之敌惠敌怨不在
 后嗣鲁于襄公有不共戴天之雠当其身则释怨不
 复而主王姬狩于禚会伐卫同围郕纳子纠故圣人
 详加讥贬以著其忘亲之罪今易世矣而桓公始合
 诸侯安中国攘夷狄尊天王乃欲修怨怒邻而危其
 宗社可谓孝乎愚谓九世之雠犹可复况易世乎不
 修怨可也忘怨以会盟不可也此愚所谓忘雠之罪
 也
卷八 第 26b 页 WYG0167-0144b.png
(僖王/二年)十有四年(齐桓六年晋缗二十五年卫惠二十年/蔡哀十五年郑厉二十一年子仪十四)
(年弑曹庄二十二年陈宣十三年杞共公/元年宋桓二年秦武十八年楚文十年)
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
 正传曰此三国皆称人可见上或侯或人为无他义
 矣书齐人陈人曹人伐宋著擅伐之罪也夫征伐自
 天子出而桓公私与二国伐宋其罪著矣左氏曰宋
 人背北杏之会是齐桓因假此会二国伐之所谓五
 伯假之者是也其皆称人者胡氏云或以为贬齐侯
卷八 第 27a 页 WYG0167-0144c.png
 固非也程子又举将卑师少曰某人以为春秋之法
 而胡氏从之则北杏之会列国皆称人者岂皆将卑
 师少耶是皆沿袭于义例之蔽遂以为春秋之法虽
 大儒犹不能自免也
夏单伯会伐宋
 正传曰此与上春三国之会伐宋同一事故此不再
 叙三国而云会伐宋孟春会而至夏乃即行伐也单
 伯旧无与会左氏云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夏单
卷八 第 27b 页 WYG0167-0144d.png
 伯会之取成于宋而还此实传也由是观之则周因
 齐桓之请师而命单伯奉词往会三国伐之也春秋
 于此书之著伐宋之犹为有义也何也桓公上请天
 子下率诸侯而行此齐桓为霸之机也然礼天子讨
 而不伐而单伯王人下与诸侯同行征伐则亦异乎
 先王之法矣
秋七月荆入蔡
 正传曰荆即楚也榖梁以为州举之非也书荆入蔡
卷八 第 28a 页 WYG0167-0145a.png
 再著荆蛮凭陵中国之罪也左氏曰蔡哀侯为莘故
 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
 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
 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
 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
 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
 侯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
卷八 第 28b 页 WYG0167-0145b.png
 正传曰言冬单伯会者单伯奉王命故首之也书之
 以终伐宋之事也左氏曰冬会于鄄宋服故也愚谓
 宋服则止而释兵而会以归于义无伤也
 
 
 
 
 春秋正传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