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085-06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毛诗稽古编卷二十五
            吴江陈启源撰
总诂
 举要(小序/诗人) (四始诗六义/集传 證) (诗乐/逸诗)
  小序
欧阳永叔言孟子去诗世近而最善言诗推其所说诗
义与今序意多同斯言信矣源因考诸孟子所论读诗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085-0694b.png
之法其要不外二端一曰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
论其世一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然则学
诗者必先知诗人生何时事何君且感何事而作诗然
后其诗可读也诚欲如此舍小序奚由入哉何则凡记
载之文以词纪世议论之文以辞达意故观其辞而世
与意显然可知独诗则不然除文王清庙生民数篇外
其世之见于辞者寥乎罕闻矣又寓意深远多微辞渺
指或似美而实刺或似刺而实美其意不尽在辞中尤难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085-0694c.png
臆测而知夫论世方可诵诗而诗不自著其世得意方
可说诗而诗又不自白其意使后之学诗者何自而入
乎古国史之官早虑及此故诗所不载者则载之于序
其曰某王某公某人者皆代诗人著其世也其曰某之
意某之化美何人刺何人者是代诗人白其意也既知
其世又得其意因执以读其诗譬犹秉烛而求物于暗
室中百不失一矣故有诗不可以无序也舍序而言诗
此孟子所谓害意者也不知人不论世者也不如不读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085-0694d.png
诗之愈也
诗序本自为一编毛公分寘篇首本欲便于读耳无他
意也辅广附和朱子之说至诋毛公上诬圣经罪不可
逭吁何至此哉源谓序非注此自宜寘经前注顺文释
义而已未读其文无庸寻其义也若序所指者乃作诗
之世与其人及作之之故苟未明乎此虽诵之终篇茫
不知所言何事言之者何意也惟得序而始晓然矣故
寘之篇首俾读者先观焉则于经易入斯亦甚有惠于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085-0695a.png
后学而反以为罪乎况一篇之序犹全书之序也全书
之序必寘卷端一篇之序独不可寘篇首乎朱子之诗
传亦以序弁诸首矣辅亦将罪之乎
朱子辨说力诋小序而于国风尤甚谓其附会书史依
托名谥凿空妄说以欺后人源窃怪其言之过也小序
传自汉初其后序或出后儒增益至首序则采风时已
有之由来古矣其指某诗为其君事某人作皆师说相
传如此非臆说也若必求其證验的切别见他书史而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085-0695b.png
后信之则诗序与他书史皆秦以前文字而汉世诸儒
传之者也安见他书史可信而诗序独不可信乎至依
托名谥之语尤属深文邶柏舟之刺顷唐蟋蟀之刺僖
犹与谥义相近也若宣非信谗之名昭非好奢之号而
陈之防有鹊巢序以为刺宣公曹之蜉蝣序以为刺昭
公何所依托乎朱子又谓小序之说必使诗无一篇不
为美刺时君国政而作不切于性情之自然又使读者
疑当时之人绝无善则归君过则归己之意非温柔敦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085-0695c.png
厚之教斯语尤不可解夫诗之有美刺总迫于好善嫉
邪忠君爱国之心而然耳此非性情必丑正党恶视君
亲如秦越而后为性情邪况刺时之诗大抵是变风变
雅伤乱而作也处污世事暗君安得不怨怨则安得无
刺孔子曰可以怨孟子曰不怨则愈疏未尝以怨为非
也惟其怨所以为温柔敦厚也而朱子大讥之是贡谀
献媚唯诺取容斯谓之忠爱而厉王之监谤始皇之设
诽谤律足称盛世之良法矣有是理乎史迁有言诗三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085-0695d.png
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作朱子所见何反出迁下也既
以刺时为不可而悉为淫女之词夫淫奔之女反贤于
忠臣义士耶
诗之有小序犹春秋之有左传乎春秋简而严诗微而
婉厥指渺矣俱未可臆求而悬定也无左传则春秋不
可读无小序则诗不可读
毛序之有齐鲁韩犹左传之有公谷也公谷存故人皆
尊左齐鲁韩亡故人或疑毛俱存则短长易见偏亡则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085-0696a.png
高下难明也人情好异而厌常往往然矣
毛序后齐鲁韩而立而后之诗悉宗毛左传后公谷邹
夹而立而后之春秋必首左其舍彼取此非一时一人
所能定也其见确矣其论公矣大全修而毛左复诎后
世之经学其可问哉
经之足重以其为古圣贤作也古圣贤作之复得古圣
贤释之不愈足重乎六经训释惟诗最古其字训则有
尔雅盖周公及子夏之徒为之也其篇义则有大小序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085-0696b.png
又子夏之徒为之也继之则有诂训传而两毛公亦六
国及先汉时人也视易之王书之孔三礼之郑俱出其
前矣然则学诗者正当以雅序传王者为正宗而精其
义王者所未备然后参以后儒之说可耳雅序传有定
解反舍而他求斯舛矣夫雅序传皆古圣贤之徒为之
也今舍之是不信古圣贤也不信圣贤之释经何不并
圣贤之经而弃之乎后之为诗者吾惑焉鄙先儒之说
以为陋矜臆获之见以为奇支离穿凿愈巧而愈失其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085-0696c.png
真盖已之神智既非能胜于古人而人情事势度数名
物及字之义训形声又不如生其世者见闻之确反欲
跨而出其上亦不自量之甚矣
  四始
四始之说先儒言之各异二雅风颂四者人君能行之
则兴不行则衰故此四诗为王道兴衰所自始此郑康
成之说而本于大序者也关睢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
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此司马子长之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085-0696d.png
说也大明在亥为水始四牡在寅为木始嘉鱼在已为
火始鸿雁在申为金始此诗纬汎历枢之说也观大序
历言风雅颂之义而总断之曰是为四始则风雅颂正
是始非更有为风雅颂之始者郑说得之矣子长未见
毛序其所言四始不知宗何诗也翼奉治齐诗而知五
际七情之要五际七情亦纬诗汎历枢之说也然则亥
寅巳申之为四始其出于齐诗乎
  六义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085-0697a.png
诗有六义其首曰风大序论之语最详复约之止三意
焉云风天下而正夫妇又云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又云
上以风化下此风教之风也云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
諌又云吟咏情性以风其上此风刺之风也云美教化
移风俗又云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
四方之风此风俗之风也馀所言风则专目国风要之
风俗之风正当国风之义矣然必有风教而后风俗成
有风俗而后风刺兴合此三者国风之义始备而风教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085-0697b.png
实先之惟风刺之义其风自下而上故大序十七风字
独以风刺上以风其上陆氏读为讽焉
诗人兴体假象于物寓意良深凡托兴在是则或美或
刺皆见于兴中故必研穷物理方可与言兴学诗所以
重多识也朱子论兴独异是谓兴有两意有取所兴为
义者有全不取其义但取其一二字者夫全不取义何
以备六义之一乎即如关雎之次章本赋也而集传目
为兴究其所为兴者止左右流之寤寐求之两之字相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085-0697c.png
应耳其释召南之小星取两在字两与字为兴王风扬
之水取两之字两不字为兴皆此类也不近儿戏乎甚
有经文本无其字而集传代为补出使其句法相应者
如郑风扬之水魏风园有桃唐风绸缪小雅常棣之类
不胜屈指是六义不在书而在集传矣尤可笑也元儒
有朱克升者著诗传疏义最重集传谓能以虚词助语
发明诗蕴(克升疏义为修大全诸臣所/剿袭而没其名并灭其书)殆指斯类而言
然吾之不能无疑于集传亦正在此又案苏子由谓兴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085-0697d.png
者是当时所见而有动乎其意非后人可得而知如关
雎之类乃比而非兴噫误矣朱子虽不纯用其语而所
云全不取义者实苏语为之厉阶
毛公独标兴体朱子兼明比赋然朱子所判为比者多
是兴耳比兴虽皆托喻但兴隐而比显兴婉而比直兴
广而比狭刘舍人论比义以金锡圭璋浣衣席卷之类
当之然则比者以彼况此犹文之譬喻与兴绝不相似
也朱之释诗新例比兴义之明白者皆判为比如螽斯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085-0698a.png
绿衣匏有苦叶诸篇本兴也而以比目之由是比兴二
体疑溷而难分故释兴体反欲推而远之使离去正意
而全不取义之说出矣
比兴皆喻而体不同兴者兴会所至非即非离言在此
意在彼其词微其指远比者一正一喻两相譬况其词
决其指显且与赋交错而成文不若兴语之用以发端
多在章首也如我心匪石螓首蛾眉毳衣如菼如山如
阜金玉尔音如跂斯翼价人维藩敦琢其旅之类皆比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085-0698b.png
也而集传概以为赋诗中显然之比体既溷之于赋中
更欲于兴体中分立比体取本同者而彊求其异不得
不争同异于毫芒之间如凯风篇以首章为比次章为
兴小雅谷风篇以前二章为兴末章为比青蝇篇以首
章为比二三章为兴支离穿凿风雅扫地矣反谓先儒
不识比兴何以服其心乎
风雅颂之名其来古矣不独大序言之也见周礼太师
之职又见乐记师乙答子贡之言又见荀子儒效篇历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085-0698c.png
历可据也又三百十一篇皆古乐章也二南雅颂之入
乐载于仪礼之燕礼乡饮礼及内外传列国燕享所歌
无论矣至鲁人歌周乐则十三国继二南之后周礼籥
章迎寒暑则吹豳诗祈年则吹豳雅祭蜡则吹豳颂大
戴投壶记称可歌者八篇则魏风之伐檀在焉汉末杜
夔能记雅乐则伐檀之诗与鹿鸣驺虞文王并列十三
国变风之入乐又历历可考也宋程大昌谓诗有南雅
颂而无国风自邶至豳十三国诗皆不入乐岂非妄说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085-0698d.png
乎彼徒见苏氏释鼓钟篇以雅以南误以为二雅二南
故生此说耳苏氏之谬前辨之悉矣(见小雅/鼓钟篇)程又谓季
札观乐自邶以下左传但纪国而不言风故知无国风
之名殊不知二南之诗不尽得于境内兼得之于南国
周召之名不足以尽之故言南南指其地非以为诗名
也十三国之诗皆得于境内自应举国名以槩之言国
言南皆据实而言其为风一而已且季札闻邶鄘卫
则云是其卫风闻齐则云泱泱乎大风风之名较然程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085-0699a.png
独不见乎又案吕氏春秋云禹省南土涂山氏女令妾
往候女作歌曰候人猗兮实始为南音周公召公取风
焉程以南为诗名或本于此然吕览言取风不言无风
也况吕览岂传信之书乎
  诗乐
诗篇皆乐章也然诗与乐实分二教经解云诗之教温
柔敦厚乐之教广博易良是教诗教乐其指不同也王
制云乐正立四教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085-0699b.png
书是教学其时不同也故序诗者止言作诗之意其用
为何乐则弗及焉即鹿鸣燕群臣清庙祀文王之类亦
指作诗之意而言其奏之为乐偶与作诗之意同耳序
自言诗不言乐也意歌诗之法自载于乐经元无烦序
诗者之赘及乐经已不存则亦无可考矣集传于正雅
诸诗皆欲以乐章释之或以为燕飨通用或以为祭毕
而燕或以为受釐陈戒俱以词之相似臆度而为之说
殊不知古人用诗于乐不必与作诗之本诗相谋(马端/临文)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085-0699c.png
(献通考论/之甚悉)如乡射之奏二南两君相见之奏文王清庙
何尝以其词哉况舍诗而徵乐亦异乎古人之诗教矣
朱子尝答陈体仁书言诗之作本以言意非为乐而作
斯语甚当及传诗则傅会乐章以立义与已说相违此
不可解也
  诗人
诗三百篇其作者之主名有诗人自著之者如节南巷
伯烝民崧高是也有见于他典者如载驰(见左传/亦见序)鸱鸮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085-0699d.png
(书金縢/亦见序)常棣(国/语)(国语亦/见序)桑柔(左传亦/见序)时迈思文(皆国/语)
是也其诗人不言他典不载而序得其姓氏者风之清
(公子/素)渭阳(秦康/公)七月(周/公)小雅之何人斯(苏/公)宾之初筵
(卫武/公)大雅之公刘泂酌卷阿(皆召/康公)民劳(召穆/公)(凡/伯)(召/穆)
(公/)云汉(仍/叔)韩奕江汉(皆尹/吉甫)常武(召穆/公)瞻卬召旻(皆凡/伯)
鲁颂四篇(皆史/克)尔其馀或言某大夫某人或言大夫或
言微臣或言下国或言太子傅或并不言人盖古世质
朴人惟情动于中始发为诗歌以自明其意非若后世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085-0700a.png
能文之士欲暴其才有所作辄系以名氏也及传播人
口采风者因而得之但欲议作诗之意不必问其何人
作也国史得诗则述其意而为之序固无由尽得作者
之主名矣师儒传授相与讲明其意或于序间有所附
益然不敢妄求人以实之阙所不知当如是耳朱子集
传始以葛覃卷耳为后妃作绿衣燕燕日月终风为庄
姜作东山文玉大明绵为周公作(惟文王本吕氏春秋/然非先儒所取信)
凿然言之毫不置疑矣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085-0700b.png
  集传诗證
朱子释诗多引他书以证成已说如释郑遵大路则引
宋玉登徒赋释秦晨风则引百里奚妻扊扅歌释雅楚
茨神保则引屈原九歌释頍弁则引汉魏以来乐府释
文王陟降则引春秋传天王命诸侯之词释行苇江汉
诸诗则引博古图器物铭释周颂陟降庭止则引楚词
大招皆取其语之相同及文势之相似者以为取义亦
必相类其用意可谓勤矣源间尝考六经之文互相沿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085-0700c.png
袭者多有语虽同意未必尽同也即如柔远能迩出纳
朕命舜命官言之(见书/舜典)而民劳诗亦云柔远能迩烝民
诗亦云出纳王命不得谓此二诗因命官而作也不慭
遗一老煢煢(与嬛/同)余在疚鲁哀公诔孔子言之(见左传/哀十六)
(年及礼/记檀弓)而十月之交亦云不慭遗一老闵予小子亦云
嬛嬛在疚不得谓此二诗因悼贤臣而作也鹑之贲贲
(与奔/同)晋童谣也(见左传/僖五年)而鄘之鹑奔岂克敌之诗乎如
鱼赪尾卫卜繇也(见哀十/七年)而周南之汝坟岂失国之词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085-0700d.png
乎竖良夫见㝱于卫侯云绵绵生之瓜矣(哀十/七年)可谓大
雅之绵为怨鬼之语乎胤侯数羲和之罪云颠覆厥德
沈湎于酒矣(见书/胤征)可谓抑之第三章为誓师之文乎此
类殆不胜屈指又专举诗词言之如之子之称可施于
女子亦可施于天子杕杜之兴以刺寡特亦可以劳君
子喓喓草虫仓庚喈喈之语采桑女及嫁子(语出桃/夭传)
之而王者之劳将帅亦用之至于万寿无疆介尔景福
乐只君子彼其之子四牡孔阜所谓伊人等语皆重见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085-0701a.png
叠出然而篇各一义义各有归不得槩而同之也况后
世骚人墨士撷取经文不过揽其芳华以资润色岂暇
寻其本指哉今因片词之偶同遽谓经之正解在是是
犹指隙中之末光而尽日月之全照据杯中之一勺而
测江海之洪流也彼引诗断章尚不可用为正解况字
句之间偶相蹈袭在彼亦出于无心者乎
  逸诗
古诗三千孔子删为三百其亡逸者多矣篇名之稍见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085-0701b.png
于书史者如狸首鸠飞茅鸱河水新宫骊驹祈招采齐
肆夏樊遏渠支祴明明崇禹生开武宿夜辔之柔矣之
属先儒皆云逸诗不彊为之说也惟吕叔玉以肆夏樊
遏渠为时迈执竞思文三颂韦昭以鸠飞为小宛河水
为沔水然郑康成不用三颂之说杜元凯不用沔水之
说皆卓见也宋儒又以新宫为斯干采齐为楚茨益属
傅会若夫彻之为雍振羽之为振鹭勺之为酌象之为
武斯固说之有本者矣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085-0701c.png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085-0701d.png WYG0085-0702a.png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085-0701d.png WYG0085-0702a.png
 毛诗稽古编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