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085-05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毛诗稽古编卷十四
吴江陈启源撰
谷风之什(变小雅/)
谷风
维风及颓传云颓风之焚轮者风薄相扶而上喻朋友
相扶而成风薄指颓风相扶指合风也颓风力薄不能
上升赖谷风扶之而上以喻友之相成如此孔疏解此
毛诗稽古编卷十四
吴江陈启源撰
谷风之什(变小雅/)
谷风
维风及颓传云颓风之焚轮者风薄相扶而上喻朋友
相扶而成风薄指颓风相扶指合风也颓风力薄不能
上升赖谷风扶之而上以喻友之相成如此孔疏解此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085-0527b.png
甚明严氏讥其以焱释颓误矣傅语简贵岂可以粗心
读之哉
焱从下而上颓从上而下是李巡孙炎之说而郭璞因
之耳据尔雅正文未见其必然也扶摇谓之焱即南华
之扶摇信从下而上矣焚轮谓之颓焚取象于火火乃
炎上之物安得自上而下乎注尔雅者止因颓是下坠
之名故为此解然以字义考之颓从秃䝿声秃貌又暴
风也隤从阜䝿声下坠也(说文玉篇/诸书并同)俗通作颓是二颓
读之哉
焱从下而上颓从上而下是李巡孙炎之说而郭璞因
之耳据尔雅正文未见其必然也扶摇谓之焱即南华
之扶摇信从下而上矣焚轮谓之颓焚取象于火火乃
炎上之物安得自上而下乎注尔雅者止因颓是下坠
之名故为此解然以字义考之颓从秃䝿声秃貌又暴
风也隤从阜䝿声下坠也(说文玉篇/诸书并同)俗通作颓是二颓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085-0528a.png
本各一字不得援下坠之隤释暴风之颓矣毛传风薄相
扶薄当为迫义谷风颓风皆欲上引相迫则其升愈
速喻朋友相规切则德业益进也疏以风薄指颓风相
扶指谷风特通毛郭两家之说毛意未必然也陆农师
曰风之锐而上者为焱风之旋而上者为颓庄子曰抟
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扶摇即焱是也羊角即颓是
也今羊角旋转而上如火焚轮之象也案庄子释文引
司马彪云风上行谓之扶摇风曲上行若羊角然谓之
扶薄当为迫义谷风颓风皆欲上引相迫则其升愈
速喻朋友相规切则德业益进也疏以风薄指颓风相
扶指谷风特通毛郭两家之说毛意未必然也陆农师
曰风之锐而上者为焱风之旋而上者为颓庄子曰抟
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扶摇即焱是也羊角即颓是
也今羊角旋转而上如火焚轮之象也案庄子释文引
司马彪云风上行谓之扶摇风曲上行若羊角然谓之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085-0528b.png
羊角陆义应本此合之尔雅则上行如焚旋转如轮名
义允协可證景纯之误
蓼莪
莪蒿蔚分之各一草合之皆蒿属(辨详/总诂)蓼莪诗意主于
分言则各一草矣在尔雅莪则莪萝也蒿则蒿菣(去刃/切)
也蔚则牡菣也埤雅莪俄而蒿直蔚粗而莪细形稍异
矣然初无美恶之分朱传云莪美菜蒿贱草未知何据
严缉据尔雅蘩之丑秋为蒿及彼注疏□萧莪蔚之类
义允协可證景纯之误
蓼莪
莪蒿蔚分之各一草合之皆蒿属(辨详/总诂)蓼莪诗意主于
分言则各一草矣在尔雅莪则莪萝也蒿则蒿菣(去刃/切)
也蔚则牡菣也埤雅莪俄而蒿直蔚粗而莪细形稍异
矣然初无美恶之分朱传云莪美菜蒿贱草未知何据
严缉据尔雅蘩之丑秋为蒿及彼注疏□萧莪蔚之类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085-0528c.png
始生气味各异其名不同至秋老成则皆蒿之语以为
莪始生香美可食至秋老则粗恶不可食喻子初生犹
是美材至于长大乃是无用之恶子其取义优矣但次
章伊蔚终属难通不如古注之当
视莪为蒿犹云看朱成碧也忧思之极精神愦乱之所
致也笺疏此解较为平正东莱谓莪蒿不能报天地之
生育犹人子不能报父母之劬劳说本欧阳亦可通但
匪伊二字为虚设耳
莪始生香美可食至秋老则粗恶不可食喻子初生犹
是美材至于长大乃是无用之恶子其取义优矣但次
章伊蔚终属难通不如古注之当
视莪为蒿犹云看朱成碧也忧思之极精神愦乱之所
致也笺疏此解较为平正东莱谓莪蒿不能报天地之
生育犹人子不能报父母之劬劳说本欧阳亦可通但
匪伊二字为虚设耳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085-0528d.png
大东
毛以首章为兴故述傅者言以待客之礼喻天子施恩
之厚欧苏释此谓先王之世侯国富足吕记严缉皆从
之此赋而非兴矣集传亦云兴而绝无发明惟直录诗
语而于上四句中间各加一则字岂所谓全不取义者
乎然簋有飧鼎有七各一事砥言平矢言直各一义今乃
曰有飧则有七如砥则如矢是何理哉
飧七恩施之厚也砥矢贡赋赏罚之均直也所履所视
毛以首章为兴故述傅者言以待客之礼喻天子施恩
之厚欧苏释此谓先王之世侯国富足吕记严缉皆从
之此赋而非兴矣集传亦云兴而绝无发明惟直录诗
语而于上四句中间各加一则字岂所谓全不取义者
乎然簋有飧鼎有七各一事砥言平矢言直各一义今乃
曰有飧则有七如砥则如矢是何理哉
飧七恩施之厚也砥矢贡赋赏罚之均直也所履所视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085-0529a.png
当总目此而言郑笺分飧七为所履砥矢为所视迂矣
首章为全篇纲领下章所讥皆反此为义而五章以下
取譬不一则专刺旷官良以周之盛时布德行政虽出
于王亦由在位多贤克举厥职也幽王之时皇父七子
尹氏虢石父辈接迹于朝皆巧佞之徒贪残之子殚民
之财竭民之力所谓君子者如此而在下之小人又何
所视乎诗人所以顾之而潸然也
小东大东笺云小大言赋敛之多少也小亦于东大亦
首章为全篇纲领下章所讥皆反此为义而五章以下
取譬不一则专刺旷官良以周之盛时布德行政虽出
于王亦由在位多贤克举厥职也幽王之时皇父七子
尹氏虢石父辈接迹于朝皆巧佞之徒贪残之子殚民
之财竭民之力所谓君子者如此而在下之小人又何
所视乎诗人所以顾之而潸然也
小东大东笺云小大言赋敛之多少也小亦于东大亦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085-0529b.png
于东言其政偏此解甚自然苏吕皆从之今以为东方
小大之国失之矣
浸彼穫薪毛训穫为艾则字宜从禾郑云穫落木名则
字宜从木穫落尔雅释木文陆氏草木疏云今椰榆也
其叶如榆从郑说也窃谓优于毛矣
郑笺破经字为后儒所讥然如舟人之子熊罴是裘改
舟为周裘为求则非无见也舟与周裘与求不仅音同
形亦相似况古衣裘字元作求象形其从衣后人所加
小大之国失之矣
浸彼穫薪毛训穫为艾则字宜从禾郑云穫落木名则
字宜从木穫落尔雅释木文陆氏草木疏云今椰榆也
其叶如榆从郑说也窃谓优于毛矣
郑笺破经字为后儒所讥然如舟人之子熊罴是裘改
舟为周裘为求则非无见也舟与周裘与求不仅音同
形亦相似况古衣裘字元作求象形其从衣后人所加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085-0529c.png
自此傅写之时昧者一槩加之其致误良有由也笺云
周人之子周世臣之子孙退在贱官使抟熊罴在冥氏
穴氏之职疏引裳华序弃贤者之类绝功臣之世二语證
之正相合
尔雅释训皋皋琄琄(鞙/同)刺素食也夫以瑞玉为佩(传云/璲瑞)
(也/)则居官者也而不以其才之长故曰素食笺疏用雅
意释诗本无误后儒易之未见其胜也
大东诗五六七章取兴星汉词意反覆郑以喻王朝官
周人之子周世臣之子孙退在贱官使抟熊罴在冥氏
穴氏之职疏引裳华序弃贤者之类绝功臣之世二语證
之正相合
尔雅释训皋皋琄琄(鞙/同)刺素食也夫以瑞玉为佩(传云/璲瑞)
(也/)则居官者也而不以其才之长故曰素食笺疏用雅
意释诗本无误后儒易之未见其胜也
大东诗五六七章取兴星汉词意反覆郑以喻王朝官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085-0529d.png
司虚列而无实用正与首章君子所履相首尾古之君
子法先王之道赋役平均今之在位者反之故为旷职
也韩诗外传以南箕北斗喻有位而无其事意正相同
今皆解为望天恤已不见恤而怨之之词其说始于欧
阳不如古义之正矣
报章傅云反报成章疏申之云织之用纬一来一去是
反报成章织女有西无东不见倒反是无成也义尽(尽/俗)
通矣集传改为报我之章未见其胜且人何德于星而
子法先王之道赋役平均今之在位者反之故为旷职
也韩诗外传以南箕北斗喻有位而无其事意正相同
今皆解为望天恤已不见恤而怨之之词其说始于欧
阳不如古义之正矣
报章傅云反报成章疏申之云织之用纬一来一去是
反报成章织女有西无东不见倒反是无成也义尽(尽/俗)
通矣集传改为报我之章未见其胜且人何德于星而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085-0530a.png
望其报我邪
服虽从月旁然制字之义会意在车(说文服字注云车/右骑所以舟旋)
其以车得名者亦有二四马外二为骖内二为服一也
诗两服上襄两服齐首是也两较谓之牝服二也诗不
以服箱是也箱以容物在两较之内故服箱相属成文
矣丘氏谓服箱犹驾车而朱傅从之恐不如毛义之当
启明长庚毛传韩诗广雅皆以为一星毛传云日旦出
则明星为启明日既入则明星为长庚韩诗云太白晨
服虽从月旁然制字之义会意在车(说文服字注云车/右骑所以舟旋)
其以车得名者亦有二四马外二为骖内二为服一也
诗两服上襄两服齐首是也两较谓之牝服二也诗不
以服箱是也箱以容物在两较之内故服箱相属成文
矣丘氏谓服箱犹驾车而朱傅从之恐不如毛义之当
启明长庚毛传韩诗广雅皆以为一星毛传云日旦出
则明星为启明日既入则明星为长庚韩诗云太白晨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085-0530b.png
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史记索隐/引此诗)广雅云太
白谓之长庚曹宪注谓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
长庚三家之说相符不可易矣自孔疏为两岐之解而
后儒异说纷纷其最无理者则郑樵分为金水二星而
谓金在日西故东见水在日东故西见之说也夫金水
各有晨昏度行晨度则在日西行昏度则在日东耳如
郑言则金星有晨度无昏度水星有昏度无晨度矣岂
不谬哉集传皆指为金星与毛传合最得之又案说文
白谓之长庚曹宪注谓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
长庚三家之说相符不可易矣自孔疏为两岐之解而
后儒异说纷纷其最无理者则郑樵分为金水二星而
谓金在日西故东见水在日东故西见之说也夫金水
各有晨昏度行晨度则在日西行昏度则在日东耳如
郑言则金星有晨度无昏度水星有昏度无晨度矣岂
不谬哉集传皆指为金星与毛传合最得之又案说文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085-0530c.png
启从后从口开也启从攴启声教也明星义取于开依
字当作启
毕有掩兔之毕傅取焉有祭器之毕笺取焉疏兼存二
说又引孙毓语谓祭器之毕取象于毕星而掩兔之毕
又取象于祭器而施网焉盖右郑也今世则专宗毛
维北有斗朱传兼南斗北斗两说盖因孔疏有箕斗并在
南方箕南而斗北之语也案南斗与箕皆以初秋昏见
于南方直是箕西而斗东耳其为南北之分虽有之然
字当作启
毕有掩兔之毕傅取焉有祭器之毕笺取焉疏兼存二
说又引孙毓语谓祭器之毕取象于毕星而掩兔之毕
又取象于祭器而施网焉盖右郑也今世则专宗毛
维北有斗朱传兼南斗北斗两说盖因孔疏有箕斗并在
南方箕南而斗北之语也案南斗与箕皆以初秋昏见
于南方直是箕西而斗东耳其为南北之分虽有之然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085-0530d.png
亦微矣况上章言东西原以在人之东西言则此章维
南维北自当与之同意何偏以二星相较而分南北乎
源谓以北斗当之为允
四月
四月篇当乱而行役之诗也韩诗止以谓叹行役严缉
讥其未尽诗意当矣毛传质略不明王肃述其意以为
四月行役六月未得归阙一时之祭故云我先祖独非
人乎王何忍不恤我使我不得修子道孔疏非之以为
南维北自当与之同意何偏以二星相较而分南北乎
源谓以北斗当之为允
四月
四月篇当乱而行役之诗也韩诗止以谓叹行役严缉
讥其未尽诗意当矣毛传质略不明王肃述其意以为
四月行役六月未得归阙一时之祭故云我先祖独非
人乎王何忍不恤我使我不得修子道孔疏非之以为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085-0531a.png
序不言征役传亦无此意因引孙毓语谓从征踰年乃
怨虽文王之师犹采薇而行岁莫乃归又行役不亲祭祀
摄者修之亦未有阙岂有数月之间而以为刺孔又自
言首章始废一祭已恨王之忍复阙二祭弥应多怨何
秋日冬日之下更无先祖之言源案疏言序传不及征
役则诚然矣至谓一时未久而引文王采薇诗相较则
非也文王之出师所谓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者虽久何
伤至若幽王之无道不恤下情当时被役之人必有不
怨虽文王之师犹采薇而行岁莫乃归又行役不亲祭祀
摄者修之亦未有阙岂有数月之间而以为刺孔又自
言首章始废一祭已恨王之忍复阙二祭弥应多怨何
秋日冬日之下更无先祖之言源案疏言序传不及征
役则诚然矣至谓一时未久而引文王采薇诗相较则
非也文王之出师所谓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者虽久何
伤至若幽王之无道不恤下情当时被役之人必有不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085-0531b.png
能堪命者岂论时之久暂乎一时不祭犹以为怨则秋
冬两祭俱废其为当怨不言可知诗语互文相备往往
有之矣序传虽不言征役然诗人托兴恒据目睹为言
六章滔滔江汉定应身在南国故有斯语独非征役之
一證乎又左传文十三年公自晋还郑伯会公于棐欲
其如晋请平季文子赋四月取征役踰时思归祭祀不
欲如晋又孔丛子记孔子云吾于四月见孝子之思祭
则王氏之解历有明徵仲达讥之过矣
冬两祭俱废其为当怨不言可知诗语互文相备往往
有之矣序传虽不言征役然诗人托兴恒据目睹为言
六章滔滔江汉定应身在南国故有斯语独非征役之
一證乎又左传文十三年公自晋还郑伯会公于棐欲
其如晋请平季文子赋四月取征役踰时思归祭祀不
欲如晋又孔丛子记孔子云吾于四月见孝子之思祭
则王氏之解历有明徵仲达讥之过矣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085-0531c.png
先祖匪人胡宁忍予汉唐宋诸儒解此皆云我先祖岂
非人乎忍使我遭此乱夫以己身遇乱之故至詈先祖
为匪人虽村夫佣竖不忍出诸口安有诗人之温柔敦
厚而作是语哉解者何弗思也孔仲达既指为悖慢之
言而复曲为之说引正月诗怨父母为比不知匪人二
字非仅怨也直是詈矣源谓古人文字简质须顿挫读
之方明畅如节南山诗昊天不佣昊天不惠郑云昊天
乎师尹为政不平又为不和顺之行又昊天不平笺亦
非人乎忍使我遭此乱夫以己身遇乱之故至詈先祖
为匪人虽村夫佣竖不忍出诸口安有诗人之温柔敦
厚而作是语哉解者何弗思也孔仲达既指为悖慢之
言而复曲为之说引正月诗怨父母为比不知匪人二
字非仅怨也直是詈矣源谓古人文字简质须顿挫读
之方明畅如节南山诗昊天不佣昊天不惠郑云昊天
乎师尹为政不平又为不和顺之行又昊天不平笺亦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085-0531d.png
云昊天乎师尹为政不平巧言篇昊天已威昊天大怃
笺亦云昊天乎王甚可畏王甚敖慢皆昊天二字读断
下二字自指师尹与王盖呼天而诉之也此诗先祖亦
是呼而诉之当云先祖乎我独非人乎何忍使我遭此
乱呼天呼祖总是怨极而无可控告之词耳宋儒释经
但求词气平直其以匪人属先祖宜也郑氏知解昊天
为呼天不知解先祖为呼祖岂天不可詈而祖独可詈
乎又此特依郑义为遇乱自伤当少易其说耳若以为
笺亦云昊天乎王甚可畏王甚敖慢皆昊天二字读断
下二字自指师尹与王盖呼天而诉之也此诗先祖亦
是呼而诉之当云先祖乎我独非人乎何忍使我遭此
乱呼天呼祖总是怨极而无可控告之词耳宋儒释经
但求词气平直其以匪人属先祖宜也郑氏知解昊天
为呼天不知解先祖为呼祖岂天不可詈而祖独可詈
乎又此特依郑义为遇乱自伤当少易其说耳若以为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085-0532a.png
行役思祭之诗则王肃之解自安不必更新也
腓字三见诗采薇生民二诗传训为避四月诗传训为
病今案三诗之腓义训既殊字形亦异训避之腓与萉
通前于采薇详之矣其训病之腓则本作痱文选(谢瞻/九日)
(诗/)注李云韩诗曰百卉具腓薛君曰腓变也谓变而黄
也毛苌曰痱病也今本作腓字非也据李言则毛语作
痱不作腓唐世写诗者误以韩字入毛诗后遂相沿莫
知改正耳又案腓萉痱三字皆可训为避但论其本义
腓字三见诗采薇生民二诗传训为避四月诗传训为
病今案三诗之腓义训既殊字形亦异训避之腓与萉
通前于采薇详之矣其训病之腓则本作痱文选(谢瞻/九日)
(诗/)注李云韩诗曰百卉具腓薛君曰腓变也谓变而黄
也毛苌曰痱病也今本作腓字非也据李言则毛语作
痱不作腓唐世写诗者误以韩字入毛诗后遂相沿莫
知改正耳又案腓萉痱三字皆可训为避但论其本义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085-0532b.png
则腓是足肚萉是枲寔痱是病(说文云/风病)各不同诗三腓
皆借用也
尔雅释诂废大也四月诗废为残贼毛传云废忕也(音/誓)
以大为忕当是后人传写增入心旁释文忕本又作大
此是王肃义疏亦云定本废训为大与郑本不同则忕
为大之误信矣又笺云言在位者贪残为民之害无自
知其行之过者言大于恶疏忕训掼(惯/俗)习笺语并无掼
习意其言大于恶则正是大为残贼也是康成笺诗时
皆借用也
尔雅释诂废大也四月诗废为残贼毛传云废忕也(音/誓)
以大为忕当是后人传写增入心旁释文忕本又作大
此是王肃义疏亦云定本废训为大与郑本不同则忕
为大之误信矣又笺云言在位者贪残为民之害无自
知其行之过者言大于恶疏忕训掼(惯/俗)习笺语并无掼
习意其言大于恶则正是大为残贼也是康成笺诗时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085-0532c.png
元据传中大字为说耳郑之述毛本同孔陆皆以为异
殊不可解
北山
华谷辨诗有二杞以小雅之四牡杕杜四月北山此四
诗之杞皆枸杞然惟四牡四月毛训枸檵杕杜北山无
传杕杜笺云杞非常菜北山笺云杞非可食之物则以
此二杞为枸杞未必毛郑意陆疏谓枸杞春生可作羹
茹安得云非常菜不可食乎
殊不可解
北山
华谷辨诗有二杞以小雅之四牡杕杜四月北山此四
诗之杞皆枸杞然惟四牡四月毛训枸檵杕杜北山无
传杕杜笺云杞非常菜北山笺云杞非可食之物则以
此二杞为枸杞未必毛郑意陆疏谓枸杞春生可作羹
茹安得云非常菜不可食乎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085-0532d.png
北山诗旅力方刚毛郑旅训众书秦誓旅力既愆孔传
亦训众李氏疑此两旅力但指作诗者及良士是一人
之力不得云众力故改训为陈引左传庭实旅百杜注
及后汉傅毅傅注为證训旅力为陈力于义亦通严缉
云秦誓夏氏解云众力如目力耳力手足力也或说旅
为陈然陈力方刚则不成词矣案华谷斯言得之集传云
旅与膂同蔡沈书传宗其说殆非是膂乃腄骨人之背
腄非用力之处以力属膂取义既疏又古膂作吕象形
亦训众李氏疑此两旅力但指作诗者及良士是一人
之力不得云众力故改训为陈引左传庭实旅百杜注
及后汉傅毅傅注为證训旅力为陈力于义亦通严缉
云秦誓夏氏解云众力如目力耳力手足力也或说旅
为陈然陈力方刚则不成词矣案华谷斯言得之集传云
旅与膂同蔡沈书传宗其说殆非是膂乃腄骨人之背
腄非用力之处以力属膂取义既疏又古膂作吕象形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085-0533a.png
篆文始作□从肉从□□本五百人之名从㫃(音/偃)从从
从俱也故为众□膂通用古未之有惟黄公绍谓□通□
人之一身以腄骨为主故曰□力此特因朱蔡而附会
非典也
北山诗连用十二或字各两或意自相反首二或燕与
瘁反也次二或息与行反也又次二或逸与劳反也又
次二或舒迟与促遽反也又次二或湛乐与畏咎反也
终二或间暇与冗烦反也其叫号之义毛训呼召孔申
从俱也故为众□膂通用古未之有惟黄公绍谓□通□
人之一身以腄骨为主故曰□力此特因朱蔡而附会
非典也
北山诗连用十二或字各两或意自相反首二或燕与
瘁反也次二或息与行反也又次二或逸与劳反也又
次二或舒迟与促遽反也又次二或湛乐与畏咎反也
终二或间暇与冗烦反也其叫号之义毛训呼召孔申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085-0533b.png
之为徵发呼召故释文号字读去声协平声夫徵发呼
召正劬劳之事不闻之所以为逸也今号字读平声言
深居安逸不闻叫呼之声义亦可通
鞅掌毛云失容郑云促遽语异而指同也其释鞅为负
荷掌为奉持正促遽之寔促据必失容郑乃以申毛耳
孔云意异殆未然
议事易而任事难议事者立身事外任事者置身事内
此出入风议与靡事不为所以一暇而一勤也又笺云
召正劬劳之事不闻之所以为逸也今号字读平声言
深居安逸不闻叫呼之声义亦可通
鞅掌毛云失容郑云促遽语异而指同也其释鞅为负
荷掌为奉持正促遽之寔促据必失容郑乃以申毛耳
孔云意异殆未然
议事易而任事难议事者立身事外任事者置身事内
此出入风议与靡事不为所以一暇而一勤也又笺云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085-0533c.png
风犹放也则应如字而释文风音讽与郑意异如郑意
风乃风逸之风与上出入为类如陆意风乃风刺之风与
下议为类风刺义较优矣
无将大车
无将大车序以为大夫悔将小人此与荀子大略篇引
诗合又韩诗外传引此诗以證所树非其人亦同序义
可见古义相傅如此非一家之说也集传以为行役劳
苦之词恐非是朱子说诗每执诗词为准此篇诗词何
风乃风逸之风与上出入为类如陆意风乃风刺之风与
下议为类风刺义较优矣
无将大车
无将大车序以为大夫悔将小人此与荀子大略篇引
诗合又韩诗外传引此诗以證所树非其人亦同序义
可见古义相傅如此非一家之说也集传以为行役劳
苦之词恐非是朱子说诗每执诗词为准此篇诗词何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085-0533d.png
尝有行役意乎大车牛车也以任重非行役所乘也况
是兴非赋也
不出于颎集传曰颎与耿同小明也在忧中耿耿然不
能出也案说文耿耳著颊也从耳烓(口迥/反)省声颎火光
也从火顷声玉篇颎火光也或作耿并无小明之训钱
氏诗话始创为此解朱子用以释柏舟彼耿耿重文为
貌状之词犹可通施于此诗则当云不出于小明成何
语乎郑笺云使人蔽闇不得出于光明之道此与冥冥
是兴非赋也
不出于颎集传曰颎与耿同小明也在忧中耿耿然不
能出也案说文耿耳著颊也从耳烓(口迥/反)省声颎火光
也从火顷声玉篇颎火光也或作耿并无小明之训钱
氏诗话始创为此解朱子用以释柏舟彼耿耿重文为
貌状之词犹可通施于此诗则当云不出于小明成何
语乎郑笺云使人蔽闇不得出于光明之道此与冥冥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085-0534a.png
正相应义本优不必易也
小明
诗名小明郑以为幽王日小其明而欧阳氏非之谓大
雅有明明在下小雅有明明上天故名篇者加大小于
明上以记别也苏氏亦谓小旻小明所以别于大雅之
召旻大明小宛小弁亦然其在大雅者必是孔子删之
故无闻耳案此说非是观书金縢言公为诗名之曰䲭
鸮左传言许穆夫人赋载驰秦人赋黄鸟国语言卫武
小明
诗名小明郑以为幽王日小其明而欧阳氏非之谓大
雅有明明在下小雅有明明上天故名篇者加大小于
明上以记别也苏氏亦谓小旻小明所以别于大雅之
召旻大明小宛小弁亦然其在大雅者必是孔子删之
故无闻耳案此说非是观书金縢言公为诗名之曰䲭
鸮左传言许穆夫人赋载驰秦人赋黄鸟国语言卫武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085-0534b.png
公作懿戒可见作诗时篇名已定康成云(关雎/序笺)三百一
十篇并是作者自为名斯言信矣大雅之大明作于周
之初年安得预知幽王之世有作小明者而加大以记
别哉且诗篇重名固甚多矣雅之杕杜黄鸟谷风甫田
名皆与国风同而白华之名两见于小雅国风之柏舟
无衣则亦两见羔裘扬之水则三见何独不为记别也
然则小之为义纵未必如笺疏所云至若欧苏二家以
为别于大雅万无此理矣又案小旻小明郑皆有训释
十篇并是作者自为名斯言信矣大雅之大明作于周
之初年安得预知幽王之世有作小明者而加大以记
别哉且诗篇重名固甚多矣雅之杕杜黄鸟谷风甫田
名皆与国风同而白华之名两见于小雅国风之柏舟
无衣则亦两见羔裘扬之水则三见何独不为记别也
然则小之为义纵未必如笺疏所云至若欧苏二家以
为别于大雅万无此理矣又案小旻小明郑皆有训释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085-0534c.png
以小明所比比于上二篇为小故取名于小此与日小
其明之说俱迂曲难从小宛小弁郑无发明疏推其指
以为鸣鸠鸒斯皆小鸟幽王才智卑小似鸣鸠之不能
高飞鸒斯小鸟而甚乐叹宜臼之不如意较平正可用
小明首二三章皆记节候首章云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次章云日月方除三章云日月方奥又此两章皆云岁
聿云莫述毛者皆以二月为始行之时昔我往矣即指
始行方除方奥即是二月郑以二月为始行与毛同而
其明之说俱迂曲难从小宛小弁郑无发明疏推其指
以为鸣鸠鸒斯皆小鸟幽王才智卑小似鸣鸠之不能
高飞鸒斯小鸟而甚乐叹宜臼之不如意较平正可用
小明首二三章皆记节候首章云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次章云日月方除三章云日月方奥又此两章皆云岁
聿云莫述毛者皆以二月为始行之时昔我往矣即指
始行方除方奥即是二月郑以二月为始行与毛同而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085-0534d.png
释方除方奥为四月释昔我往矣为初到艽野则与毛
异也合总两家之义而较论之毛训除为除陈生新二
月仲春非新旧代禅之时唐风日月其除自指岁莫不
指二月又二月天气方寒不得言燠述毛也未必得毛
指矣不知郑读除为余引尔雅四月为余除余字异音
同且与下章方奥相应也孔疏曰洪范曰燠曰寒寒为
冬则燠为夏得之矣然郑谓二月始行四月到艽野则
未当凡诗中昔我往矣皆言始出时非既到时训往为
异也合总两家之义而较论之毛训除为除陈生新二
月仲春非新旧代禅之时唐风日月其除自指岁莫不
指二月又二月天气方寒不得言燠述毛也未必得毛
指矣不知郑读除为余引尔雅四月为余除余字异音
同且与下章方奥相应也孔疏曰洪范曰燠曰寒寒为
冬则燠为夏得之矣然郑谓二月始行四月到艽野则
未当凡诗中昔我往矣皆言始出时非既到时训往为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085-0535a.png
到不太迂乎源谓诗二月周二月也建丑之月也尔雅
余月夏四月也建巳之月也小明大夫当是巳月始行
至丑月尚未得归而作诗耳二月初吉正指未得归而
作诗之时也方除方奥追忆其始行之时也载离寒暑
总计其自始行至不得归之时也时已由暑迄寒矣暑
即方除方奥寒即二月初吉也岁聿云莫与蟋蟀岁聿
云莫仝彼疏以为九月(聿训遂遂者自始向末之词岁/莫在十月九月寔未莫故曰遂)
(莫言自此/而向莫也)是巳九月暑退而寒来亦追忆其时也二月
余月夏四月也建巳之月也小明大夫当是巳月始行
至丑月尚未得归而作诗耳二月初吉正指未得归而
作诗之时也方除方奥追忆其始行之时也载离寒暑
总计其自始行至不得归之时也时已由暑迄寒矣暑
即方除方奥寒即二月初吉也岁聿云莫与蟋蟀岁聿
云莫仝彼疏以为九月(聿训遂遂者自始向末之词岁/莫在十月九月寔未莫故曰遂)
(莫言自此/而向莫也)是巳九月暑退而寒来亦追忆其时也二月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085-0535b.png
为建丑之月故首句云明明上天尔雅冬为上天而丑
月于夏时为冬作诗者指所见之天以起兴耳既以上
天起兴因述所至之地纪所值之时而总记其离家之
日以起下文忧畏之意首章次第如此二三章又追数
始行之期见离家之久不过即首章意曲畅之耳然则
首章我征徂西至于艽野自言西征而至艽野不言始
行也二月初吉载离寒暑是当二月朔而追计其已历
寒暑不言二月始行也郑云二月朔始行误矣二三章
月于夏时为冬作诗者指所见之天以起兴耳既以上
天起兴因述所至之地纪所值之时而总记其离家之
日以起下文忧畏之意首章次第如此二三章又追数
始行之期见离家之久不过即首章意曲畅之耳然则
首章我征徂西至于艽野自言西征而至艽野不言始
行也二月初吉载离寒暑是当二月朔而追计其已历
寒暑不言二月始行也郑云二月朔始行误矣二三章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085-0535c.png
昔我往矣是言始行郑又误以为往至艽野后儒多取
毛而舍郑然但知郑训我往之误不知其二月始行之
误故皆以方除方奥为二月而不顾义之难通也或执
诗无周正语二月是卯月夫以夏正言之必丑月方岁
暮聿莫为遂莫月当建子冰壮地坼之时安得有萧可
采菽可穫哉
鼓钟
毛郑释鼓钟篇皆以为幽王作乐于淮上欧阳疑史无
毛而舍郑然但知郑训我往之误不知其二月始行之
误故皆以方除方奥为二月而不顾义之难通也或执
诗无周正语二月是卯月夫以夏正言之必丑月方岁
暮聿莫为遂莫月当建子冰壮地坼之时安得有萧可
采菽可穫哉
鼓钟
毛郑释鼓钟篇皆以为幽王作乐于淮上欧阳疑史无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085-0535d.png
幽王东巡事逸斋辨之以为史与经异犹当舍史而信
经若史之所缺幸存于经岂得反疑经而信史诗缉亦
言古事固有不见史而因经以见者诗即史也斯皆笃
论胡一桂谓成王时徐夷淮夷已不为周臣宣王遣将
征之亦不自往初无幽王至淮徐之事岂得作乐于淮
上吁谬矣幽王十一年中巡历游幸之事胡氏能一一
数之如后代实录起居注乎不然何由保其不一至淮
徐也又淮夷徐夷之在周特叛服不常非终不为臣也
经若史之所缺幸存于经岂得反疑经而信史诗缉亦
言古事固有不见史而因经以见者诗即史也斯皆笃
论胡一桂谓成王时徐夷淮夷已不为周臣宣王遣将
征之亦不自往初无幽王至淮徐之事岂得作乐于淮
上吁谬矣幽王十一年中巡历游幸之事胡氏能一一
数之如后代实录起居注乎不然何由保其不一至淮
徐也又淮夷徐夷之在周特叛服不常非终不为臣也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085-0536a.png
成王时淮夷徐戎并兴伯禽伐而平之矣(见书费誓及/史记鲁世家)
(又通鉴外纪云成王二/年周公定奄及淮夷)未尝不臣周也常武诗宣王亲
征未尝不自往也召公征淮南则疆理至于南海王自
征淮北则徐方来庭诗有明文胡未见乎
鼓钟咏淮水首言汤汤继言湝湝又继言三洲毛传云
湝湝犹汤汤三洲淮上地名初不分水之盛衰先后也
且此三章止刺奏乐之失所耳非刺其流连忘返也苏
氏曰汤汤水盛也湝湝水流也三洲水落而洲见也见
(又通鉴外纪云成王二/年周公定奄及淮夷)未尝不臣周也常武诗宣王亲
征未尝不自往也召公征淮南则疆理至于南海王自
征淮北则徐方来庭诗有明文胡未见乎
鼓钟咏淮水首言汤汤继言湝湝又继言三洲毛传云
湝湝犹汤汤三洲淮上地名初不分水之盛衰先后也
且此三章止刺奏乐之失所耳非刺其流连忘返也苏
氏曰汤汤水盛也湝湝水流也三洲水落而洲见也见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085-0536b.png
幽王之久于淮上也与毛意异集传解湝湝与三洲皆
祖毛说又引苏语以继之殊少画一矣又苏说虽新巧
可喜然释三洲则于义难通尔雅云水中可居者曰洲
可居之地必有人民室庐若水落而后见直是出没水
中沮洳之场耳非可居之地也何得谓之洲乎怀允不
忘怀至也用礼乐得其宜至信而不可忘与次章不回
三章不犹皆指淑人君子言笺疏本无误也集传用王
氏说以为思古之君子不能忘则是作诗者自谓与下
祖毛说又引苏语以继之殊少画一矣又苏说虽新巧
可喜然释三洲则于义难通尔雅云水中可居者曰洲
可居之地必有人民室庐若水落而后见直是出没水
中沮洳之场耳非可居之地也何得谓之洲乎怀允不
忘怀至也用礼乐得其宜至信而不可忘与次章不回
三章不犹皆指淑人君子言笺疏本无误也集传用王
氏说以为思古之君子不能忘则是作诗者自谓与下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085-0536c.png
二章文义不伦矣况思者止是怀耳经文允字不已赘
乎又案怀之为义取多思也和也安止也至也来也皆
见于诗傅笺各随文释之宋儒必欲槩以思之一义故
往往不得诗旨
郑樵据仪礼作三次以解鼓钟之卒章谓凡奏乐有四
节首节升歌三终此歌以瑟次节笙入三终辅笙以磬
三节间歌三终歌笙相禅所谓鼓瑟鼓琴笙磬同音者
也已上皆奏雅四节合乐三终歌二南所谓以雅以南
乎又案怀之为义取多思也和也安止也至也来也皆
见于诗傅笺各随文释之宋儒必欲槩以思之一义故
往往不得诗旨
郑樵据仪礼作三次以解鼓钟之卒章谓凡奏乐有四
节首节升歌三终此歌以瑟次节笙入三终辅笙以磬
三节间歌三终歌笙相禅所谓鼓瑟鼓琴笙磬同音者
也已上皆奏雅四节合乐三终歌二南所谓以雅以南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085-0536d.png
者也吁郑之附会一至此乎真诗礼中舞文手矣彼所
据者乡饮酒礼燕礼二篇文耳升歌笙入间歌合乐四
节惟此二篇为详其见于乡射大射者则已略此乃乡
国礼也非王礼也又诗三百篇皆可歌也其见仪礼而
入乐者二南各三小雅共十三及新宫肆夏陔勺等数
诗外馀不槩见至文王清庙振羽九夏湛露彤弓诸诗
所用稍见于周礼礼记左传而仪礼弗载焉盖具于亡
篇而今不可考矣郑欲执此二篇之文尽周家奏乐之
据者乡饮酒礼燕礼二篇文耳升歌笙入间歌合乐四
节惟此二篇为详其见于乡射大射者则已略此乃乡
国礼也非王礼也又诗三百篇皆可歌也其见仪礼而
入乐者二南各三小雅共十三及新宫肆夏陔勺等数
诗外馀不槩见至文王清庙振羽九夏湛露彤弓诸诗
所用稍见于周礼礼记左传而仪礼弗载焉盖具于亡
篇而今不可考矣郑欲执此二篇之文尽周家奏乐之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085-0537a.png
制可乎哉鼓钟所引天子作乐之事也其为朝聘燕飨
虽未可知要亦非乡饮酒与侯国之燕也其所用之乐
节与诗章未必与乡国同也区区以二篇之文傅会而
为之说陋矣其言笙磬雅南俱不合古义辨见下条
笙磬同音孔疏申毛以笙磬为一器郑以笙与磬为二
器案传训笙磬为东方之乐明是阼阶之笙磬(见大/射礼)则
笙乃磬名信为一器矣至笺之分为二器未见其然也
笺不解笙磬意必同毛其释同音云谓堂上堂下八音
虽未可知要亦非乡饮酒与侯国之燕也其所用之乐
节与诗章未必与乡国同也区区以二篇之文傅会而
为之说陋矣其言笙磬雅南俱不合古义辨见下条
笙磬同音孔疏申毛以笙磬为一器郑以笙与磬为二
器案传训笙磬为东方之乐明是阼阶之笙磬(见大/射礼)则
笙乃磬名信为一器矣至笺之分为二器未见其然也
笺不解笙磬意必同毛其释同音云谓堂上堂下八音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085-0537b.png
克谐亦与传四县皆同语意相合孔特见笺言八音故
分笙磬为二使与钟及琴瑟备金石丝匏四音以当八
音之半耳然未必是郑意
以雅以南以籥不僭雅者先王之雅乐南者四方之南
乐籥者羽舞之籥毛传义允矣郑以雅为万舞与籥分
文武异于毛不可从宋氏复自立说谓雅是二雅南是
二南舛谬尤甚大雅小雅诗六义之一也非乐名也乐
以雅名则风雅颂皆得奏之不仅二雅矣至二南之南
分笙磬为二使与钟及琴瑟备金石丝匏四音以当八
音之半耳然未必是郑意
以雅以南以籥不僭雅者先王之雅乐南者四方之南
乐籥者羽舞之籥毛传义允矣郑以雅为万舞与籥分
文武异于毛不可从宋氏复自立说谓雅是二雅南是
二南舛谬尤甚大雅小雅诗六义之一也非乐名也乐
以雅名则风雅颂皆得奏之不仅二雅矣至二南之南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085-0537c.png
犹十五国之国也自其地而言也当时所采诗或得于
南国周召不足以尽之故不言国而言南耳尚不得与
二雅并列于六义况乐名乎文王世子之胥鼓南郑氏
释为南夷之乐左传之南籥(襄二十/九年)杜氏以为文王之
乐俱不云二南也又案雅南之义三家诗说皆与
毛同文选(东都/赋)注刘渊林引韩诗内传云王者舞
六代之乐舞四夷之乐大德广被无所不及六代
皆雅乐也四夷则南乐在其中矣又后汉陈禅傅
南国周召不足以尽之故不言国而言南耳尚不得与
二雅并列于六义况乐名乎文王世子之胥鼓南郑氏
释为南夷之乐左传之南籥(襄二十/九年)杜氏以为文王之
乐俱不云二南也又案雅南之义三家诗说皆与
毛同文选(东都/赋)注刘渊林引韩诗内传云王者舞
六代之乐舞四夷之乐大德广被无所不及六代
皆雅乐也四夷则南乐在其中矣又后汉陈禅傅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085-0537d.png
引诗云以雅以南韎任朱离注云韩诗薛君云南夷之
乐曰南四夷之乐惟南可以和于雅以其人声音及籥
不僭差也又云毛诗无韎任朱离文盖见齐鲁诗即注
语观之薛君南义即同毛而齐鲁之诗复备列于四夷
乐名可见南为南夷古义皆然矣(又有辨/详总诂)集传僭叶七
心反案释文僭有七念子念楚林三反其楚林反洗重
音也与琴音二字韵同本不必用叶
楚茨
乐曰南四夷之乐惟南可以和于雅以其人声音及籥
不僭差也又云毛诗无韎任朱离文盖见齐鲁诗即注
语观之薛君南义即同毛而齐鲁之诗复备列于四夷
乐名可见南为南夷古义皆然矣(又有辨/详总诂)集传僭叶七
心反案释文僭有七念子念楚林三反其楚林反洗重
音也与琴音二字韵同本不必用叶
楚茨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085-0538a.png
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
鸯鱼藻采菽都人士黍苗瓠叶凡十一篇徐皆以为思
古诗其可指名者楚茨四篇思成王鱼藻思武王黍苗
思宣王也此三王者一开创一守成一中兴皆周家令
辟尤诗人所不能忘情者矣其诗序称古王不知何属
要以三王而外有道之主仅有康王诗人所指当不外
此惟黍苗则兼思其臣都人士瓠叶又思及其民
楚茨以下十篇朱子辨说谓其和平详雅无风刺之意
鸯鱼藻采菽都人士黍苗瓠叶凡十一篇徐皆以为思
古诗其可指名者楚茨四篇思成王鱼藻思武王黍苗
思宣王也此三王者一开创一守成一中兴皆周家令
辟尤诗人所不能忘情者矣其诗序称古王不知何属
要以三王而外有道之主仅有康王诗人所指当不外
此惟黍苗则兼思其臣都人士瓠叶又思及其民
楚茨以下十篇朱子辨说谓其和平详雅无风刺之意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085-0538b.png
如出一手当是正雅错脱在此序以为伤今思古不应
十篇相属无一语见衰世之意似矣然诗人寓意深远
固有不可泥其词者采薇出车杕杜多嗟怨之词行露
摽梅野有死𪊽少和平之语列于正风正雅可谓刺诗
乎安在楚茨十篇不可为刺也又人当衰乱之时道太
平之乐必言之娓娓不休班张之赋喜述西京之盛时
元白之诗多咏开元之胜事皆此意也楚茨诸篇所言
祭典之肃农政之详锡命之有章礼文之必谨报功恤
十篇相属无一语见衰世之意似矣然诗人寓意深远
固有不可泥其词者采薇出车杕杜多嗟怨之词行露
摽梅野有死𪊽少和平之语列于正风正雅可谓刺诗
乎安在楚茨十篇不可为刺也又人当衰乱之时道太
平之乐必言之娓娓不休班张之赋喜述西京之盛时
元白之诗多咏开元之胜事皆此意也楚茨诸篇所言
祭典之肃农政之详锡命之有章礼文之必谨报功恤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085-0538c.png
贤之厚仁民爱物之恩词烦而不杀感叹无聊之情已
跃然言外矣当日思古非一人作诗亦非一手十诗者
特一斑尔乃讶其多乎
朱子又云楚茨诗精深宏博何得为变雅斯言误矣风
雅之正变分于时之治乱不分于词之工拙也风之七
月雅之六月斯干诸诗其精深宏博不减于楚茨何以
皆列于变诗且三百篇皆经也不论正变为经一也安
得粗浅俭陋之诗而以为经哉
跃然言外矣当日思古非一人作诗亦非一手十诗者
特一斑尔乃讶其多乎
朱子又云楚茨诗精深宏博何得为变雅斯言误矣风
雅之正变分于时之治乱不分于词之工拙也风之七
月雅之六月斯干诸诗其精深宏博不减于楚茨何以
皆列于变诗且三百篇皆经也不论正变为经一也安
得粗浅俭陋之诗而以为经哉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085-0538d.png
采齐肆夏先郑注周礼刘德文颖注汉书皆以为逸诗
惟玉藻趋以采齐康成注云齐当为楚荠之荠盖谓齐
音当读如茨耳(孔疏云音同/耳其义则异)非谓采齐即楚茨诗也大
全载刘瑾语曰先儒以楚茨即采齐岂误读康成注乎
何闇于文义至此
诗缉言诗有二棘吹彼棘心园有棘是酸枣楚茨以棘
配茨青蝇以棘为樊必非酸枣当是尔雅之茦刺案茦
刺注云草刺针也方言云凡草木刺人北燕朝鲜之间
惟玉藻趋以采齐康成注云齐当为楚荠之荠盖谓齐
音当读如茨耳(孔疏云音同/耳其义则异)非谓采齐即楚茨诗也大
全载刘瑾语曰先儒以楚茨即采齐岂误读康成注乎
何闇于文义至此
诗缉言诗有二棘吹彼棘心园有棘是酸枣楚茨以棘
配茨青蝇以棘为樊必非酸枣当是尔雅之茦刺案茦
刺注云草刺针也方言云凡草木刺人北燕朝鲜之间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085-0539a.png
谓之茦自关而西谓之刺江湘之间谓之棘合此二文
茦刺信有棘名矣又方言注云楚词曰曾枝剡棘亦通
语耳橘颂意本谓橘枝有刺若棘而景纯引之止见凡
草木有刺者皆可名棘也则二诗之棘当泛指草木刺
人者
神保是飨毛云保安也郑云安而飨其祭祀未尝合神
保二字为鬼神称号也朱传既以毛训保为安又云神
保盖尸之嘉号则又非毛义刘瑾申之曰祖考之神降
茦刺信有棘名矣又方言注云楚词曰曾枝剡棘亦通
语耳橘颂意本谓橘枝有刺若棘而景纯引之止见凡
草木有刺者皆可名棘也则二诗之棘当泛指草木刺
人者
神保是飨毛云保安也郑云安而飨其祭祀未尝合神
保二字为鬼神称号也朱传既以毛训保为安又云神
保盖尸之嘉号则又非毛义刘瑾申之曰祖考之神降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085-0539b.png
而安于尸之身故因以号尸夫尸以象神耳神岂真降
其身邪朱传又引楚词灵保證之谓是以巫降神之称
朱子又曰灵保神巫也神降而托于巫身则巫而心则
神今诗中不说巫当便是尸案此误尤甚尸至尊将祭
始卜而得之巫贱役有常职岂可合为一乎周礼有司
巫乃群巫之长也其秩中士而已不敢与祝史比肩况
尸乎又案楚词思灵保兮贤姱王逸注云灵巫也姱好
貌思得贤好之巫与神保相乐也则灵保二字古人原
其身邪朱传又引楚词灵保證之谓是以巫降神之称
朱子又曰灵保神巫也神降而托于巫身则巫而心则
神今诗中不说巫当便是尸案此误尤甚尸至尊将祭
始卜而得之巫贱役有常职岂可合为一乎周礼有司
巫乃群巫之长也其秩中士而已不敢与祝史比肩况
尸乎又案楚词思灵保兮贤姱王逸注云灵巫也姱好
貌思得贤好之巫与神保相乐也则灵保二字古人原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085-0539c.png
不用为巫号
毛训肆为陈将为齐(音/剂)谓既杀而县肉于架分齐其所
当用此未熟时也郑读肆为剔言剔其骨体于俎将以
奉而进之此既熟时也义各相属不可互易朱传肆从
毛将从郑于事为不次矣
为俎孔硕郑解为从献之俎东莱非之以为是荐熟之
俎因燔肉炙肝不可言孔硕也然郑以硕为肥硕亦通
案俎之为用多端有荐腥之俎荐爓(余廉/切)之俎又有肵(其/靳)
毛训肆为陈将为齐(音/剂)谓既杀而县肉于架分齐其所
当用此未熟时也郑读肆为剔言剔其骨体于俎将以
奉而进之此既熟时也义各相属不可互易朱传肆从
毛将从郑于事为不次矣
为俎孔硕郑解为从献之俎东莱非之以为是荐熟之
俎因燔肉炙肝不可言孔硕也然郑以硕为肥硕亦通
案俎之为用多端有荐腥之俎荐爓(余廉/切)之俎又有肵(其/靳)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085-0539d.png
(二/音)俎所以载心舌而燔炙皆从献之物故名从(献/)之俎
郑解肆将为肆骨体而进之则荐熟之俎已具上章此
章之俎谓之从献与燔炙合为一事亦有理也
我孔熯矣毛以熯为敬与尔雅同此古义也吕记从说文训
乾此乃熯字常训与诗意远矣集传训竭盖欲彊通乾义
于诗也夫敬而不愆于礼文义甚顺何必以筋力既竭
见尽礼之难哉严氏引王风熯其乾矣左传外彊中乾
语以證竭义尤费力
郑解肆将为肆骨体而进之则荐熟之俎已具上章此
章之俎谓之从献与燔炙合为一事亦有理也
我孔熯矣毛以熯为敬与尔雅同此古义也吕记从说文训
乾此乃熯字常训与诗意远矣集传训竭盖欲彊通乾义
于诗也夫敬而不愆于礼文义甚顺何必以筋力既竭
见尽礼之难哉严氏引王风熯其乾矣左传外彊中乾
语以證竭义尤费力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085-0540a.png
既匡之匡笺训为筐盖筐乃匡之或体郑非改字也匡
本训饭器从匚(音方受/物之器)□(音/皇)声今作匡𨽻省也
楚茨所咏皆天子祭礼也仪礼废缺天子诸侯祭礼无
存焉故笺疏引特牲少牢士大夫礼推类以明之如燔
炙受嘏私燕之类是也其天子祭礼载周礼戴记而亦
见于此诗者则如剥亨祭祊鼓钟送尸之类是也朱之
据少牢嘏词遂判此诗为公卿力农奉祭之诗不知少
牢礼乃侯国大夫所行非天子公卿之礼也又谓天子
本训饭器从匚(音方受/物之器)□(音/皇)声今作匡𨽻省也
楚茨所咏皆天子祭礼也仪礼废缺天子诸侯祭礼无
存焉故笺疏引特牲少牢士大夫礼推类以明之如燔
炙受嘏私燕之类是也其天子祭礼载周礼戴记而亦
见于此诗者则如剥亨祭祊鼓钟送尸之类是也朱之
据少牢嘏词遂判此诗为公卿力农奉祭之诗不知少
牢礼乃侯国大夫所行非天子公卿之礼也又谓天子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085-0540b.png
诗不应列小雅夫小雅诸篇何一非天子诗哉
鼓钟送尸鼓与钟二器也疏云鸣钟鼓以送尸而已周
礼钟师掌金奏以钟鼓奏九夏肆夏其一也尸出入奏
之虽钟鼓偕作仍以钟为主故谓之金奏而掌以钟师
此王礼也集传以为公卿奉祭而后又引钟师文以释送
尸自相违戾名物疏驳之允当
信南山
信南山甫田大田三诗皆咏曾孙传笺指成王因信南
鼓钟送尸鼓与钟二器也疏云鸣钟鼓以送尸而已周
礼钟师掌金奏以钟鼓奏九夏肆夏其一也尸出入奏
之虽钟鼓偕作仍以钟为主故谓之金奏而掌以钟师
此王礼也集传以为公卿奉祭而后又引钟师文以释送
尸自相违戾名物疏驳之允当
信南山
信南山甫田大田三诗皆咏曾孙传笺指成王因信南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085-0540c.png
山序有幽王不能修成王之业语也东莱非之谓曾孙
之名周之后王皆可称然周之后王可当诗人追诵者
孰有如成王哉文武开创时武功多于文治礼乐制度
尚有未遍周公摄政之六年制礼作乐颁度量于天下
始号大平疆理之法祭祀之典大率皆成王时所定康
王以后坐享其成而已故正雅及周颂文武而下止有
成王诗馀后王弗及焉则思古者惟思成王固其宜也
我疆我理传云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正义申之云
之名周之后王皆可称然周之后王可当诗人追诵者
孰有如成王哉文武开创时武功多于文治礼乐制度
尚有未遍周公摄政之六年制礼作乐颁度量于天下
始号大平疆理之法祭祀之典大率皆成王时所定康
王以后坐享其成而已故正雅及周颂文武而下止有
成王诗馀后王弗及焉则思古者惟思成王固其宜也
我疆我理传云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正义申之云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085-0540d.png
正经界之疆分土地之宜又云分地理者分别地所宜
之理若孝经注云高田宜黍稷下田宜稻麦是也案理
字如此解方与疆义有辨左传云先王疆理天下物土
之宜而布其利(成二/年)杜氏注云布植之物各以土宜与
此传疏同义绵诗疆理孔疏之解亦相符宋王氏以疆
为大界理为沟涂刘氏以疆为径畛涂道路理为遂沟
洫浍川彼徒取与南东其亩文义相接耳然非古义也
若论字训则考工记有水属理孙之语刘氏较胜焉
之理若孝经注云高田宜黍稷下田宜稻麦是也案理
字如此解方与疆义有辨左传云先王疆理天下物土
之宜而布其利(成二/年)杜氏注云布植之物各以土宜与
此传疏同义绵诗疆理孔疏之解亦相符宋王氏以疆
为大界理为沟涂刘氏以疆为径畛涂道路理为遂沟
洫浍川彼徒取与南东其亩文义相接耳然非古义也
若论字训则考工记有水属理孙之语刘氏较胜焉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085-0541a.png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085-0541b.png
毛诗稽古编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