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1a 页 WYG1297-033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倪文贞讲编卷三
            明 倪元璐 撰
日讲
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
康兆民鸣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
 此二节是高宗要傅说率属尽忠始终如一的意思
 暨字解做及字乃犹言汝也乃僚是言傅说以下百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1b 页 WYG1297-0332d.png
 官庶司乃辟是高宗自称不说是我之臣僚而曰汝
 僚不说是百僚共戴之君而曰汝君何等委任何等
 责成先王指商继世诸贤君说高后指成汤说时字
 解做是字高宗又命傅说说道相臣以人事君凡百
 官庶司有一人之不尽其职者皆相臣之责也汝既
 作相则自卿士以下皆汝僚属汝当身先倡率与之
 同心恊力匡正汝君有善必陈有失必谏俾我处心
 行事毫无过差得以率循我先王太甲太戊祖乙盘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2a 页 WYG1297-0333a.png
 庚继述之道践履我高祖成汤已行之迹于以保安
 万民使无一夫不得其所如此庶我之君德无沗而
 汝之相业亦光矣高宗既命傅说犹恐其奉行不力
 有始无终乃又嗟叹而申诫之说道臣子亲承君命
 即如有天帝明神临于其上一般岂得不敬本此敬
 畏一念提起精神便做得许大功业出来如前所谓
 纳诲辅德启心沃心之言与夫率属正君法祖安民
 之说谆谆命汝者汝当一意敬承恪共其职又且时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2b 页 WYG1297-0333b.png
 时思念慎终如始毋以末路衰懈弃其前功斯于辅
 相之道无有不尽而亦不负上帝赉予之心汝其勉
 哉据此书词可知帝王制治之法最为简要只是认
 定一个宰相宰相得人自然正已率属同心集事贤
 才辈出治理日隆矣然而百僚之中意见不齐议论
 纷错若要相臣一一与之同心诚有甚难臣谓惟在
 相臣以虚公之心审别邪正而已盖其人是个正人
 虽或才有不逮可以忠义激之力有未尽可以功令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3a 页 WYG1297-0333c.png
 慑之黾勉同心无不可者若其人是个邪人或败名
 丧节不顾廉隅或附逆保奸敢犯公论者如此之徒
 虽欲与之同心而彼之所志必不在君父所营必不
 在职业势必至于欺君卖友乱政殃民岂可槩示休
 容惟有决计去之耳昔舜相尧一日而除四凶孔子
 相鲁七日而诛少正卯今日执政大臣必须有这等
 手段然后可以救时致治臣愚敢以知人善任望之
 皇上以抑邪扶正望之二三大臣每蒙皇上申诫诸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3b 页 WYG1297-0333d.png
 臣勿徇情面勿持两可惟于邪人不徇情面斯于正
 人有同心之功惟于邪正不持两可斯于君德有匡
 正之益二三大臣果能始终敬承明命追踪傅说又
 何难哉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
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此傅说受命为相亲承训辞第一件敷陈惟望高宗
 屈已从谏盖欲把高宗求言若渴的虚怀引之不替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4a 页 WYG1297-0334a.png
 然后他的辅相能事可以渐渐展布出来祗若是敬
 顺傅说复命于高宗说道从古大圣人学问只是个
 舍已从人譬如木理不是生成便得端正惟依从着
 大匠的绳墨则可以削其欹邪而归于端正矣人君
 也不是生成便是圣人惟听从着臣下的忠言谏诤
 则可以格其非几而造于圣人矣吾君果能克成圣
 德则凡诸臣子争思靖献就是不命他说他也要自
 竭忠谠以承之矣况今之王命臣纳诲启沃如此惓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4b 页 WYG1297-0334b.png
 切谁敢不尽言无隐以敬顺吾王之美命乎忠言苦
 口投于拒谏之耳则曰戆曰逆入于从谏之耳则曰
 敬曰顺至于谏曰敬顺而其美尽归于君矣王其念
 之臣愚窃谓惟君臣一德然后有逆耳之言若务为
 面从其心必异盖此辈只是保守富贵全无忠君为
 国的念头一旦缓急何足倚仗敢谏之士人主每疑
 其有意沽名不知人臣以諌立名皆是末世之事如
 遭逢圣主有言必从犯颜撄鳞本非难事如何取得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5a 页 WYG1297-0334c.png
 名去况用言与用人不同用人必求真品真才用言
 惟取其言不必问其他也国家谏官皆以七品小臣
 为之正欲借他一番朝气弹驳不避足使小人知畏
 公论有归所以其言果当便须听从其言不当弗遽
 加罪也臣又观古今谏官邪正皆随时势转移昏浊
 之朝权倖用事每用台谏驱除善类若圣明之世天
 日皎然小臣不敢萌攀附之心大臣不能施要结之
 术公论还归台谏惟在皇上审察而善驭之耳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5b 页 WYG1297-0334d.png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
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
 此傅说论治道之原欲君臣相与循省职分乂安百
 姓的意思乱字解做治字傅说既受命于高宗居冢
 宰之任总领百官乃进诫于王先叹息说道夫一高
 一卑之定其位一星一野之别其区风雨露雷之各
 司其事天之道也古昔明王奉顺这天道以区画九
 州大建为邦国小设为都邑于是乃立一人焉以作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6a 页 WYG1297-0335a.png
 之君其主为天子列辟为诸侯而又为之置属以承
 之上之浚明有家是为大夫下至乡遂亦皆有师都
 鄙亦皆有长尊卑等级画然如此者诚非欲以天下
 奉一人安乐其心志已也正以君代天而臣佐君主
 辅相承臂指相使惟期共图治理以教养天下之民
 使之归于宁靖焉耳以此观之君不能代天治民即
 为虚位臣不能佐君治民即为旷官可不交相警励
 乎臣愚仰窥皇上忧勤愓厉而今海内之民日穷且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6b 页 WYG1297-0335b.png
 乱者其故总由于有司之不肖夫不肖非仅贪吏也
 如催科有常法而惟事严刑正赋有常供而又加横
 取昔儿宽牛车之输不关鞭朴即冉求赋粟之倍非
 为私囊而今不然此是不肖也又如地方中豪强激
 变始而豢豪强如骄子既又畏乱民如大敌昔唐温
 造以一儒生定南梁五千甲士之乱掩捕无遗况此
 白徒岂难坐制而今不能又如流寇之兴延今数岁
 既称就抚何又拚飞昔宋张岳诸将招降大盗杨么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7a 页 WYG1297-0335c.png
 曹成等动数十万或散遣归田或选籍为兵安顿牢
 笼各有其法而今又不能可见昏愦妄庸肉食无谋
 之辈皆不肖有司耳今日诚使有司得人则必无穷
 民大吏得人则必无乱民皇上惟以甄别有司责之
 抚按选择大吏责之铨衡有司必举其廉明岂弟而
 有实绩者大吏必求其正直静沉而能任事者抚按
 无以喜怒混淆吏治铨衡无以爱憎颠倒人才庶几
 知人安民之道尽于此矣至于庙堂之务惟在提纲
倪文贞集 讲编卷三 第 7b 页 WYG1297-0335d.png
 挈领端本澄源平政刑脩教化恩以绥民尤不可以
 急于见恩而长犯上无等之风法以威民尤不可以
 急于伸法而启告密纷纭之害本计既得令行流水
 如是而民不大治天下不太平臣不信也
 
 
 
 倪文贞讲编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