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一
卷一百一 第 1a 页 WYG1290-073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室山房集卷一百一
            明 胡应麟 撰
  读二十一首
   读后汉书
余尝窃第古史笔为三等尚书春秋上左国司马中班
范二汉下而三国五代诸史弗与焉或以进范晔退陈
寿为疑不知迁固而后文质兼该赡而不秽详而有体
卷一百一 第 1b 页 WYG1290-0734b.png
者仅晔庶几虽剜精铲采竭力字句献吉所短乃盛极
难继迁固居前更有马班能为史汉乎昔人谓孟坚死
而史职亡余亦谓蔚宗殁而史才绝后生晚出挟天子
令诸侯即孟坚且恣齿牙矧复馀子试举后汉一编历
南北二唐五代宋辽金元众籍较之李献吉云远不及
晔孟浪难观者左马复生斯言不易矣
   读三国志
陈寿有馀于质而不足于文范晔有馀于文而不足于
卷一百一 第 2a 页 WYG1290-0734c.png
质品格政自相当乃寿书失之太简而东京一代故迹
读范籍粲然足徵洎辞亦丰藻奕奕二史之优劣判矣
   读三国蜀志
王仲淹称陈寿三国依大义而削异端朱紫阳亦谓近
是乃今读陈书者无裴注参考其颠末则魏蜀吴事几
若春秋以前若存若亡矣他无备论如关忠义水淹七
军虽天时偶合当时攻围排决宁无方略谟谋矧曹氏
战将可当一面者惟于禁与张辽徐晃数人老瞒之克大
卷一百一 第 2b 页 WYG1290-0734d.png
敌类为军锋非许褚庞德一勇夫辈比也而传第言忠
义乘大船攻之禁等穷促悉降仅同儿戏于乎使老瞒
任使缪悠皆若此类则二袁吕布之世虽百操无存而
能并吞海内十之六七耶
   读晋书
晋书成于开元之世谓文皇掠群下之美以市名非也
其赞有制曰者数处皆出自贞观意见要以众史官杂
沓辑成难于偏属总而归之文皇耳李献吉极论晋书
卷一百一 第 3a 页 WYG1290-0735a.png
芜杂当修而王元美以为稗官小说之伦皆得之矣第
惜自竹林而后风流崇尚芬溢齿牙而此书备载话言
履历故清声雅致往往有使人绝倒者犹胜于宋元之
尘陋也
   读晋书司马宣王本纪
晋书司马宣王本纪云诸葛亮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
平于祁山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使帝统车
骑将军张合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
卷一百一 第 3b 页 WYG1290-0735b.png
淮等讨亮张合劝帝分军住雍郿为后镇帝曰料前军
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
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军隃麋亮闻大军且至
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
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捲甲
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
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
帝列阵以待之使将金牛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
卷一百一 第 4a 页 WYG1290-0735c.png
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
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天子使使者劳军增封
邑诸将赏擢有差右事实本汉晋春秋前半大同独后
百数言诬甚汉晋春秋明言敛兵依险军不得交而云
与亮相遇列阵待之兵才接而亮退又寻亮至卤城登
山掘营不肯战诸将咸谓公畏蜀如虎奈人笑何懿病
之乃自案兵向亮亮使吴懿魏延等逆战魏兵大败汉
人获甲首三千懿还保营通鉴纲目皆同而此云亮据
卷一百一 第 4b 页 WYG1290-0735d.png
卤城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懿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
破之俘斩万计何矛盾之极也陈寿亮传于街亭之役
直书不讳而此但言粮尽退军与魏将张合交战射杀
合绝无损军失律之文郭冲五事亦言祁山之战杀张
合却宣王诸军大克寿之不书为晋室讳耳自馀孙盛
凿齿皆身为晋臣直笔其事懿之子孙亦不加罪要以
张合之亡事势彰灼无可饰言也晋史之修乃在唐世
其于典午时代辽邈一时诸臣何所遵据窜易旧文颠
卷一百一 第 5a 页 WYG1290-0736a.png
倒故实以愚观者即元凶褫魄弃甲潜奔悍将舆尸只
轮不返而索隐语怪代有其徒或藉以为口实使孔明
震古一建之勋坏于瞽说此余不得不详为辩也善乎
文皇之赞懿云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
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军固垒莫敢与争生怯实
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云云即赞词以观传语其前后
枘凿自相背违无事详覈他书诬罔立判矣
 是役也张合先请分兵住雍郿懿曰此楚之三军所
卷一百一 第 5b 页 WYG1290-0736b.png
 以为黥布禽也及相遇祁山合固请分兵为奇以击
 亮懿又不听蜀兵既退复遣合追亮以致阵亡自胡
 三省注通鉴皆以合拒亮街亭威名夙著懿忌其能
 言计沮格以致殒身此似是而非者合街亭之胜由
 马谡非才违亮节度出于天幸且主客势殊合尝以
 十万之众丧师清川弃马缘山鼠窜归国其才固出
 益德之下而足当诸葛之前茆耶夫合既再拒武乡
 蜀人所畏则魏明宜委合陇西以永杜蜀患可也胡
卷一百一 第 6a 页 WYG1290-0736c.png
 武乡载出王双授首郭淮曳兵合于斯时无能建一
 矢之效耶观魏平之围明帝面命宣王以西方事重
 非公莫可固明知合辈偏裨之才不足当兹大任允
 矣使合前遇武乡奋其螳臂则万弩之射岂待木门
 之追而后决哉矧卤城之战宣王自案中道向亮而
 令合攻何平干南围非不任以兵事乃合统数倍之
 师攻蜀之一校而不能克彼街亭之胜由亮不用魏
 延吴懿辈二将一出即宣王大奔合于何有也
卷一百一 第 6b 页 WYG1290-0736d.png
   读三国志裴注
裴世期之注三国志刘孝标之注世说傍引博据宏洽
淹通而考究精严辨驳明审信两君之深于史学也迄
今三国六代小说逸事往往覆赖二注以存而二书无
注亦大有茫然不可读者故余谓著书诚难而注书尤
难能注若二君可也
   读宋书(二则/)
沈隐侯裴松之传称后人无闻而裴子野更为宋略书
卷一百一 第 7a 页 WYG1290-0737a.png
戮沈氏之先以报之约闻徒跣诣裴谢遂两易其文今
裴略不传大槩当是荀袁汉纪之属以编年为体文存
简要故纂辑易成且义取春秋以字为褒贬也迄今观
之沈之忠邪自有定论而裴之文学亦无事系籍世家
而后传徒令人窥见私臆资笑艺林耳
   又
隐侯子野皆宋世博洽之尤者然沈视裴先达隐侯作
传子野未必知名是沈故出于无意也而裴至取一代
卷一百一 第 7b 页 WYG1290-0737b.png
褒诛之大典以隐然自快其私可乎沈之徒跣固已卑
卑第为厥先不容已而裴之浅中狭识即其书义例可
徵其泯绝不传于后非著述之不幸也
   读北齐后周书
古今行阵之间两雄相抗而不相下如两虎并搏势必
一伤幸而不伤则天命在焉若汉高帝之阨睢水困荥
阳是已乃袁绍之于曹操则一败而亡刘曜之于石勒
则一蹶而缚夷考古今两雄相抗衄而随振殆而辄安
卷一百一 第 8a 页 WYG1290-0737c.png
未有如贺六宇文二霸主者也欢以一旅灭尔朱兵强
国富割据中原泰崛起欢后知众寡非俦而委任贤能
优礼智勇两国之志于吞并数矣战之最苦伐之最大
者蒲坂河桥邙山沙苑四役东西魏之胜各二欢与泰
各失马滨危幸而获免而泰为彭乐所窘欢为贺拔胜
所追几禽于敌而俱脱于险一何其巧也盖两人者才
略大都等埒谋臣战将又略相当而又皆偏霸之主天
命在焉故行阵之间符巧若此然欢晚再举兵以挑西
卷一百一 第 8b 页 WYG1290-0737d.png
师而泰竟不出盖宇文之气索矣考当时促欢受禅者
甚众欢皆力折之而泰酖其君而竟篡之国则欢之贤
泰不啻倍蓰而后世东魏并称何也
   读魏书
魏收北士之小有才耳其人之鄙屑庸猥不可更仆道
也而齐人以一代之史付之高氏之政事断可识矣
是时北士之堪史笔者良鲜而邢子才最为宿学可参
用也胡独以收流古今秽史之诮耶
卷一百一 第 9a 页 WYG1290-0738a.png
   读隋书
郑渔仲剧重隋书谓古今史籍第详于纪传而略于表
志史自马班外范晔陈寿皆徒具纪传而已于表志不
敢窥也其论迂谬不情乃尔余谓陈范不作表志咸有
他故范盖书成未久旋即被刑而陈书分志三国与史
汉体制悬殊且史之所重纪传而表志若其闰馀故耳
若以表志有无为史才优劣则沈约魏收之史宋魏固
皆有之而李延寿南北史之无表志者一出而沈魏咸
卷一百一 第 9b 页 WYG1290-0738b.png
废何耶且唐而后宋辽金元表志咸备而其文益下又
何耶惟隋志一编古今卓绝唐室诸臣分任备极研摩
又承隋世嘉则殿三十七万之后物力全盛海宇綦隆
而魏徵诸公得以肆意于此故自班氏艺文后独赖是
编之存得以考究古今载籍离合盛衰其关涉非浅鲜
也刘子玄乃骤讥之是岂知史学者哉
   读南北史
司马君实以李延寿书为近代佳史余读之信然所云
卷一百一 第 10a 页 WYG1290-0738c.png
禨祥谑浪璅屑备载余考典午以还清谈鼎沸临川世
说晋书掇拾几无孑遗沈约魏收等史卷动盈百延寿
芟除芜蔓荟萃此编笔削之功固以勤矣小说谐辞种
种备载要以原书纪述不忍槩删亦以其人多好且习
尚所趋未能骤变也总之唐三百年史笔可睹仅兹二
籍耳昌黎碑淮西传毛颖而不能史顺宗岂人祸天刑
果以拙避乎
   读新旧唐书
卷一百一 第 10b 页 WYG1290-0738d.png
崆峒氏云欧阳人虽名世唐书新靡加故今之识者购
故而废新此责备庐陵语也杨用修遂剧骂新书以远
出旧唐下余不敏未敢谓然新书虽耽尚奇僻其气法
劲悍犹足成一家言第律之史笔当行不无三舍耳旧
唐叙事委缛间有足称而猥俚之词冗薾之调旁午简
编果出新唐上否耶故余尝谓史畏繁而繁若后汉可
也旧唐不可也史贵简而简若三国可也新唐不可也
二书者两存之备考可也举一而废一不可也
卷一百一 第 11a 页 WYG1290-0739a.png
   读宋辽金三史及宋史新编
宋辽金三史皆元托克托修实欧阳玄辈笔也辽金二史
虽叙述庸庸犹粗足省览乃宋史则丛脞极矣盖玄总
其事非一人所成故诸传志中有极冗者有极猥者亦
间有整比可备删削者总之李献吉所谓晋宋元三史
必修之书而宋其甚也本朝柯维骐宋史新编稍去芜
蔓而笔力痿弱无发明殆若节抄耳王长公谓宋史之
繁宁为辽史之简金史繁简在宋辽之间亦差为彼善
卷一百一 第 11b 页 WYG1290-0739b.png
于此也
   读宋史李全传
李全始末颇见周公谨杂说宋史全传间采之至盈两
巨轴其繁猥野俚亡论史笔几与市井小说宣和遗事
水浒等传埒亦可徵元世文运否极也全起群盗包藏
祸心蹂躏淮泗青齐间几二十载金宋元三国五遭其
患非新塘支解祸乱未已金谓之红袄贼全至死尚衣
绯袍全传卢鼓槌即金将赫舍哩约赫德以好用鼓槌
卷一百一 第 12a 页 WYG1290-0739c.png
击人故又绣旗女将杨用修以配锦伞夫人者刘制使
女也张惠号赛张飞后降全复归金三峰之溃步持大
枪奋斗死之三人皆僻而不易考聊并识此
   读通鉴纲目(三则/)
纲目之继统春秋也圣人复起斯言弗易矣乃至正闰
之间名义之际槩之始终时有一二未甚悬合者今人
窥见一班便执为奇货毛举坌出以难紫阳而不知皆
紫阳胸臆之馀剩也古今宇宙事变万殊诛意原情劝
卷一百一 第 12b 页 WYG1290-0739d.png
戒百出即如后人之说一隅得矣反之三隅则其变态
异同当益甚焉故紫阳宁偏徇其长而不暇尽图其合
要之足以寄褒诛存笔削而已若夫一人之力而上下
千秋数祀之工而整齐百代耳目漏遗编摩讹舛当必
有之第平心易气各尊所闻即紫阳复生无嫌谅直而
猥以萤爝微明横生诋讪人虽自绝日月何伤于乎春
秋而后历世史书第存纪述素王遗业永废人间独是
编体大思公词严义正真足继往圣开群蒙何不知量
卷一百一 第 13a 页 WYG1290-0740a.png
者之比比哉
   又
莽大夫扬雄死紫阳特笔也其意则偏恶子云其义则
责备贤者也后人求之而过有谓因贬见褒者而紫阳
之序反骚边笳皆深斥子云贬而褒非其旨也有谓罪
之使弗与于道者而雄之于道醇疵之间有亡之际非
若曾孟之继体宣尼也且罪雄而苟董王韩辈又胡可
以一一罪也夫紫阳之有功圣门过周程邵张远而皆
卷一百一 第 13b 页 WYG1290-0740b.png
极口推毂之非护前者也雄身为汉臣莽篡而不死可
也而犹仕何也紫阳特而笔之假雄以明春秋之义也
而非雄则紫阳固未暇笔也总之责备贤者也求之而
过者皆非也
   又
卢格荷亭辩论难紫阳以不死书狄梁国也是徒知文
公之有纲目而弗知其有语类也语类明言书梁国死
矣而竟弗果也其潜授五龙挟日虞渊也非周旋孽后
卷一百一 第 14a 页 WYG1290-0740c.png
而得其听从弗能也故梁公之仕为唐也匪为周也其
死死唐也匪死周也夫责贤者备春秋也为贤者讳亦
春秋也然则胡以弗责梁国而讳子云也子云昧大义
而梁国振大艰其迹同其心异也于乎文公之谆谆于
语类也亦既虑夫埳井之夫必呶呶于一得矣而卒弗
果也则吾所谓不得已而徇其长者也夫彼所自诩国
能皆邯郸之馀步也观语类可以愧死矣
   读通鉴胡氏注
卷一百一 第 14b 页 WYG1290-0740d.png
自裴松之三国志注成史学中无可继者独胡三省之
注通鉴宏蒐博引备录诸说而斟酌事势悬断是非皆
昭昭目睫于千载之上俾温公未发之旨开卷瞭然真
司马之忠臣洓水之素相也当温公之成通鉴自谓得
刘道原范祖禹诸人各任其事以奏其功而不知三省
之注其功尤有大者世或日用而弗知也
   读世史正纲(二则/)
通鉴之后有朱氏之纲目纲目之后有丘氏之正纲三
卷一百一 第 15a 页 WYG1290-0741a.png
书皆宇宙不可缺者而纲目之异于通鉴正纲之异于
纲目皆所以究于同而不足为异也
   又
西京而后史之所谓褒(阙/)  如矣司马氏之纂通鉴
也体主编年意(阙/)  所先务非褒贬也紫阳始折以
春秋裁(阙/)  华衮鈇钺只字凛然矣而其创于严也
(阙/)  为刻也故法有所不必尽行而意有所不(阙/)
究也盖丘氏之正纲出而充类尽义无(阙/) 矣乱臣贼
卷一百一 第 15b 页 WYG1290-0741b.png
子明以后其少瘳乎
 
 
 
 
 
 
 少室山房集卷一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