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四
卷九十四 第 1a 页 WYG0687-078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四
  僖宗
   上崩杨复恭立皇弟寿王杰(范祖禹/)
   黄巢之乱(范祖禹/)
   宦官(范祖禹/)
   藩镇(范祖禹/) (孙之翰/)
   孟昭图(范祖禹/)
卷九十四 第 1b 页 WYG0687-0789b.png
   常浚(范祖禹/)
   侯昌业(范祖禹/)
   郑畋(孙之翰/)
  昭宗 哀帝
   朱全忠弑帝(孙之翰/) (范祖禹/)
   朱全忠杀裴枢朝士等于白马驿(范祖禹/)
   宦官(范祖禹/)
   崔裔(范祖禹/)
卷九十四 第 2a 页 WYG0687-0789c.png
   张浚(范祖禹/)
   朱朴(范祖禹/)
   张道古(范祖禹/)
   王重荣(六一/)
   禅位于梁(范祖禹/)
上崩杨复恭立皇弟寿王杰
 范祖禹论曰懿宗之崩中官废长而立幼遂倾唐室
 僖宗疾革杨复恭亦如之大抵宦者利于幼弱欲专
卷九十四 第 2b 页 WYG0687-0789d.png
 威权以长而立则已无功故必有所废置谓之定策
 夫立君以为天下而宦者以私一已既以援立为功
 未有不乱国家者也
黄巢之乱
 范祖禹论王仙芝陷濮州黄巢起应众至十万曰自
 古盗贼之起国家之败未有不由㬥赋重敛而民之
 失职者众也书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又曰降
 监商民用义雠敛此桀纣之所以亡也秦汉以下莫
卷九十四 第 3a 页 WYG0687-0790a.png
 不皆然唐之季世政出阉尹不惟赋敛割剥复贩百
 物尽夺民利故有私盐之盗商贾之事皆官为之使
 民无衣食之资欲不亡其可得乎
宦官
 范祖禹论田令孜为中尉上呼为阿父委以政事曰
 唐自明皇肃宗以来尊宠宦者德宗始委以禁兵文
 宗以后天子由其所立故其末流子孙至于如此夫
 国之兴也未有不由亲贤及其衰也犹以小人取败
卷九十四 第 3b 页 WYG0687-0790b.png
 况祖宗所任不正则后世必有甚者矣是以明王必
 慎其所与恐开祸乱之原也若僖宗者又何责焉
藩镇
 范祖禹论朱全忠与李克用不和藩镇互相吞噬无
 所禀畏曰天子所以制御天下者赏善罚恶辨是非
 枉直使人各当其所物各安其分而不相陵㬥也克
 用有复唐室之大功而全忠辄欲杀之蕃夷之人不
 敢专兵复雠而赴诉于朝廷是诸侯犹有尊王室之
卷九十四 第 4a 页 WYG0687-0790c.png
 心也为天子者宜诘其孰是孰非直者佑之不直者黜
 之使征伐号令出于天子则诛一镇而天下莫敢不
 从矣僖宗则不然知其直者而不恤置其不直者而
 不问是犹一郡一县之长不能听讼而使民以其彊
 弱自相胜也不惟全忠无所忌惮而克用心亦不服
 欲两存之乃两失之自是以后藩镇擅相攻伐不复
 禀命以天子不足诉也唐之政令不行于藩镇实自
 此始后虽复欲为彊其可得乎书曰有罪无罪子曷
卷九十四 第 4b 页 WYG0687-0790d.png
 敢有越厥志刑罚者所以为天讨也王者之于天下
 惩劝可不明哉
 孙之翰论李克用请讨朱全忠曰巢贼之平李克用
 为功臣之首虽粗猛之人朝廷恩赏至厚夙性雄豪
 不无感激可一时倚赖矣朱全忠出于巢党力屈来
 降都统王铎崇奖过分已授同华节帅朝廷不因立
 功骤委宣武大镇克用追讨巢贼还过其地全忠邀
 之军府密谋叛害克用既免不举兵报怨而奏讨全
卷九十四 第 5a 页 WYG0687-0791a.png
 忠甚得人臣之体全忠降贼也克用功臣也降贼谋
 害功臣是贼心不悛况帅宣武未久凶势未大本无
 功名可以赎罪从功臣之请讨之正得事宜若乘克
 用兵锋复诏近镇助之破全忠必矣凶贼既除克用
 感恩可以倚任诸镇观之亦必未敢为相噬之计天
 下或未至横流矣僖宗孱弱宰辅暗懦宦官暴横一
 无经远之计失此机便卒致诸镇交乱巨盗谋逆三
 百年宗社丧于盗手矣
卷九十四 第 5b 页 WYG0687-0791b.png
孟昭图
 范祖禹论昭图言天下非北司天下天子非北司天
 子田令孜沈之于江曰自古大乱之世亦必有忠义
 之臣僖宗播越几于亡矣而谏争之职犹有人焉盖
 天下未尝无贤惟其君不能用也唐之将亡虽有忠
 贤亦末如之何矣昭图岂不知言发而祸应哉特出
 于忠义愤激而不能已耳夫明王道天下而使之言
 其贤者乐告以善道故国家可得而治也苟上下否
卷九十四 第 6a 页 WYG0687-0791c.png
 隔不可告语使人之言者出于愤激之气则其国岂
 不殆哉
常浚
 范祖禹论浚上言姑息藩镇致乱坐赐死曰杀谏臣
 者其国必亡故侯昌业孟昭图常浚皆以谏而死自
 是以后无敢言者唐亡之兆亦已著矣何必天变彗
 孛之为妖乎夫忠臣欲救社稷之危人君不惟弃其
 言而又戮其身不祥莫大焉此其国所以为墟也
卷九十四 第 6b 页 WYG0687-0791d.png
侯昌业
 范祖禹论昌业以直谏赐死曰昔比干立于纣之朝
 三孤之位不可以视天下之乱而不言也王子之亲
 不可以待宗庙之亡而不救也是以谏而死之唐之
 季世人主蒙弱阉尹擅朝四海横流不可止救贤者
 遁世不居其位可也谏而死职则忠矣其未得为仁
 乎
郑畋
卷九十四 第 7a 页 WYG0687-0792a.png
 孙之翰论畋罢相曰咸通衰乱之后僖宗童年继位
 政在内臣固无远谋以救世患虽宰相王铎崔彦昭
 有一时名望亦非雄杰之才不能力正时事及郑畋
 辅政谋议要功多中事机但同列卢携以奸庸不忠
 与内臣田令孜相结阻畋之言不克施用芝巢二贼
 负贩之民非禄山辈巨盗乘藉方面权势以起但因
 饥年驱集细民劫州邑财物资朝夕之用尔何至成
 天下之乱由朝廷势衰邪臣误计所任宋威高骈辈
卷九十四 第 7b 页 WYG0687-0792b.png
 奸险之人无忠义之节远大之谋争功忌能玩寇久
 权养成凶贼之盛贼势既盛骈以重兵据天下之冲
 反闭壁自固其他州郡守臣怯懦不敢捍禦纵之大
 乱也赖畋作帅于岐以谋破贼振国之威复传檄诸
 镇激以忠义致勤王之师大集关中贼势既减雁门
 兵至得以平之矣况僖宗避难之初贼乘胜而西非
 畋遏其凶势则危乱可测乎又以忠谋致诸镇勤王
 之举畋虽去镇远不亲平贼平贼之功由于畋也僖
卷九十四 第 8a 页 WYG0687-0792c.png
 宗赏畋之功复命辅政虽在衰世亦秉朝纲令孜于
 宦竖中凶横甚至怒畋公正与奸党诬谮罢相僖宗
 孱弱不能主张贤相天下之事因无所制置国祚必
 至于亡也
朱全忠弑帝
 孙之翰论曰昭宗即位世已乱矣虽尊礼大臣博求
 贤杰志欲兴复大业号令天下时大臣贤而忠者杜
 让能一人而已其他无不与方镇相结方镇何人贼
卷九十四 第 8b 页 WYG0687-0792d.png
 也卒也嗟乎彼皆粗暴之性一无忠义之节方相吞
 噬亦藉大臣为援大臣欲固权位自相合尔大臣如
 孔纬者有一时名望尚与全忠交通崔昭纬辈奸险
 之人固与邠岐相结矣内外将相不忠天下大势横
 流已至于此昭宗欲何施为乎加轻信易动动无谋
 算何以制服诸镇诸镇贼臣也然贼臣之心亦可恩
 信待之一时倚赖者莫若太原有平贼大功爵赏已
 厚惧为全忠所图蓄怨不解若昭宗以念功之意恩
卷九十四 第 9a 页 WYG0687-0793a.png
 礼有加太原劲直感恩必深既深则顺必久太原顺
 则河中近辅镇魏旧帅岂有不顺之势数镇既顺使
 让能贤相经营于内复引同心之贤者赞助时政宦
 宫暴横者去之奸人害政者逐之朝廷渐治国威或
 可振矣奈何因全忠请讨太原不用让能之言而听
 张浚孔纬之计轻举兵帅太原拒命以成跋扈之势
 太原跋扈无可倚赖矣时无倚赖贼臣得以胁制朝
 廷让能知势不可为以死许国可谓大忠矣自是诸
卷九十四 第 9b 页 WYG0687-0793b.png
 镇交乱车驾不能宁处复留凶逆之人久为辅相与
 巨盗画篡逆之计乃亡唐祚矣
 范祖禹论曰昔周之兴也以诸侯归之其亡也以诸
 侯叛之平王以后周室微弱政令不行历数百年而
 不亡者亦以诸侯持之也唐之乱也以藩镇及其末
 也藩镇割裂疆土皆尽而唐室遂亡僖昭之时惟李
 克用最为有功虽尝跋扈而终不失臣节王室可倚
 以为藩屏使太原之势常重则诸镇未敢窥唐也而
卷九十四 第 10a 页 WYG0687-0793c.png
 唐以其戎狄之人疑而不信外而不亲有震主之势
 而无朝廷之助是以不竞于汴而全忠独彊吞噬诸
 镇卒灭唐室自古忠者不见信所信者不忠岂有不
 亡者乎
朱全忠杀裴枢朝士等于白马驿
 范祖禹论曰白马之祸至今悲之欧阳修有言曰一
 太常卿与社稷孰为重使枢等不死尚惜一卿其肯
 以国与人乎虽枢等之力不能存唐必不亡唐而独
卷九十四 第 10b 页 WYG0687-0793d.png
 存也臣以为不然昭宗返自凤翔而全忠篡夺之势
 已成人无愚智皆知之矣枢乃其党被其荐引以为
 宰相不恤国之将亡方且宴安于宠禄全忠之劫迁
 洛阳昭宗未及下楼枢受贼旨已率百官出长安东
 门昭宗卒以弑殒而唐遂亡由此观之枢为忠于李
 氏乎忠于朱氏乎且长安与一太常卿孰重国亡君
 弑与流品不分孰急枢不惜长安与全忠乃惜一卿
 不与张廷范不恤国亡君弑而惜流品之不分其愚
卷九十四 第 11a 页 WYG0687-0794a.png
 岂不甚哉夫枢非有忠义之心能为社稷者也不胜
 其利欲之心畏全忠而附之弑其君父既从之矣以
 为除太常卿小事也持之不与未必咈全忠之心而
 微以示人至公从其大而违其细欲以窃天下之虚
 誉不意全忠怒之至此也全忠以为此小事也犹不
 从已其肯听已之取天下乎是以肆其诛锄无所不
 至不知枢等实非能为唐轻重乃全忠疑之过也向
 使枢有存唐之心当全忠之劫迁端委而受刃于国
卷九十四 第 11b 页 WYG0687-0794b.png
 门天下忠义之士闻之必有奋发而起者矣枢不为
 此而惜一卿不死于昭宗之弑而死于廷范之事处
 身如此岂能为国虑乎迹其附会全忠以为相进不
 由其道矣乃欲上不失贼臣之意下不失士大夫之
 誉其可得乎白马之祸盖自取之也然自古如此而
 死者多矣贪躁之士亦可少戒哉
宦官
 范祖禹论杨复恭自谓定策国老谓上为负心天子
卷九十四 第 12a 页 WYG0687-0794c.png
 曰惟君子可以有功小人不可以有功也君子有功
 而不伐小人有功而益骄先王戒小人勿用者以其
 不可立功也夫无功犹不可长也况其有功何以堪
 之故小人而有非常之功者国之不幸也复恭刑臣
 至与天子为敌昭宗亲战用大师而后克之其言不
 臣如此由其恃援立之功故也岂不足为永戒哉
 又论刘季述劫上幽于少阳院明年帝复位以韩令
 诲张彦洪为左右中尉曰刘季述劫太子而幽帝宦
卷九十四 第 12b 页 WYG0687-0794d.png
 者皆预谋昭宗不能因天下雠疾之心穷治逆党以
 清宫闱夺其兵柄归之将相而以乱易乱复任宦者
 既赦而不问又稍以法诛之至使反侧不安外结藩
 镇以致劫迁之祸由除恶不绝其本而大信不立故
 也昔阳虎作乱于鲁囚季桓子劫其国君春秋书曰
 盗窃宝玉大弓若季述等家臣贱人不得曰废立为
 唐史者宜书曰盗则名实正矣
崔裔
卷九十四 第 13a 页 WYG0687-0795a.png
 范祖禹论谋诛宦官不克因阴结朱全忠请帝幸东
 都韩全诲结李茂正劫帝幸凤翔曰崔裔本与韩全
 诲争权因昭宗惩幽辱之祸谋尽诛中官故全诲党
 李茂正而裔结朱全忠各倚强藩以为外援而岐汴
 亦凭宦官宰相内为城社以制朝廷故裔召全忠以
 兵入朝而全诲劫帝出幸唐室之亡由南北司相吞
 灭而人主受其祸岂不足为将来之永鉴哉
张浚
卷九十四 第 13b 页 WYG0687-0795b.png
 范祖禹论与孔纬请伐李克用曰李克用有复唐社
 稷之功苟无大害于天下犹将十世宥也朱全忠欲
 杀之而朝廷不诘全忠与诸镇一心请讨克用则遽
 从之盖以克用出于蕃夷而陵蔑之耳然有功者见
 讨有罪者不诛则无以为国故夫昭宗所以失政而
 海内愈乱者由张浚为此役也唐之将亡譬如人有
 必死之疾使秦和扁鹊救之未必能起也而庸医妄
 药以攻之所攻非疾所疾不攻岂不速其死乎
卷九十四 第 14a 页 WYG0687-0795c.png
朱朴
 范祖禹论擢朱朴为相中外大惊曰国之将亡如大
 厦之将颠扶其东而西倾支其南而北坏况所以扶
 而支之者非其任哉
张道古
 范祖禹论道古上疏言五危三乱贬施州曰昭宗之
 在华州唐室日趋于亡当求贤如不及听言如在己
 社稷宗庙未可冀也而斥逐言责之臣杜绝谏诤之
卷九十四 第 14b 页 WYG0687-0795d.png
 路是自蔽耳目长奸䛕也终于颠坠厥绪诚不知君
 道哉
王重荣
 六一跋王重荣碑曰重荣当唐之末再逐其帅遂据
 河中虽破黄巢平朱玫之叛有功于一时而阻兵召
 乱为唐患者多矣碑文辞非工而事实无可采所以
 录者俾世知求名莫如自脩善誉不能掩恶也考重
 荣之碑岂不欲垂美名于千载而其恶终㬥于后世
卷九十四 第 15a 页 WYG0687-0796a.png
 者毁誉善恶不可诬故也
禅位于梁
 范祖禹论曰自古易姓之际必有仗节死义之臣忠
 于本朝故贼臣惮焉唐之亡也其宰相皆奸险趋利
 卖国与盗为一倾覆宗社士之立于朝者皆小人也
 故以玺绶与人而不以为不可劝进贼庭而不以为
 羞惟杨凝式一有言而其父大骇以为狂惑不祥
 之人矣岂其贤人君子遭世之乱而隐伏不见欤抑
卷九十四 第 15b 页 WYG0687-0796b.png
 其累世之君不能养其风俗而无礼义廉耻之习欤
 何三百年之天下而无一忠义之士扶持之也人君
 岂可不养士之廉耻以重其国哉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