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八
卷八十八 第 1a 页 WYG0687-074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八
  宪宗三
   韩愈(沈颜厚石介坡范文正公皮李汉/柳子 东 少游 日休)
     (李翱/)
   孟郊 张籍 李翱(昌黎/) (六一/)
   欧阳詹(昌黎/) (曾子固/)
韩愈
卷八十八 第 1b 页 WYG0687-0741d.png
 沈颜登华旨曰尝读李肇国史谱云韩文公登华岳
 之巅顾视其险绝恐慄度不可下乃发狂恸哭而欲
 缒遗书为诀且讥好奇之过也如是沈子曰吁是不
 谕文公之旨邪夫仲尼之悲麟悲不在麟也墨翟之
 泣丝泣不在丝也且阮籍纵车于途途穷辄恸岂始
 虑不至耶盖假事讽时致意于此尔前贤后贤道岂
 相远文公愤趣荣贪位者之若陟悬崖险不能止俾
 至身危踣蹶然后叹不知税驾之所焉可及矣悲夫
卷八十八 第 2a 页 WYG0687-0742a.png
 文公之旨微沈子几晦乎
 石介辨谤曰介读青州刘槩韩吏部传论曰宪宗迎
 佛骨群臣无敢言者独吏部言之去南荒八千里此
 岂利于身利于道也槩于此知吏部之功也曰潮阳
 之湫鳄鱼为害潮人患之吏部至则投文以逐之一
 夕尽去鳄鱼厥性暴戾无识犹感其化而去焉使吏
 部立岩廊辅元首施其道而化天下之暴戾无识复
 有如鳄鱼者乎必无也鳄鱼可化况于人乎槩于此
卷八十八 第 2b 页 WYG0687-0742b.png
 知吏部之道也曰史臣谓排释老于道未大不知大
 其道者复何也槩于此知吏部之尊也曰讳辨其旨
 不独为贺有激于时尔凡人怠于敦孝而亟于避讳
 甚无取也槩于此知吏部之孝也曰鲧无德于民犹
 有灵于晋国宗元有德于民岂无灵于罗池者乎吏
 部碑之何所不可槩于此知吏部之是也曰平蔡碑
 非不善也信一妇人而磨之焉知实录不类蔡碑槩
 于此知吏部之受诬也
卷八十八 第 3a 页 WYG0687-0742c.png
 范文正公曰予观尧典舜歌而下文章之作醇醨迭
 变代无穷乎惟抑末扬本去郑复雅左右圣人之道
 者难之近则唐贞元元和之间韩退之主盟于文而
 古道最盛懿僖以降寖及五代其体薄弱
 李汉曰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道有至焉者不也
 易繇爻象春秋书事诗咏歌书礼剔其伪皆深矣乎
 秦汉以前其气浑然迨乎司马迁相如董生扬雄刘
 向之徒尤所谓杰然者也至后汉曹魏气象萎薾司
卷八十八 第 3b 页 WYG0687-0742d.png
 马氏已来规范荡析谓易已下为古文剽掠僣窃为
 工耳文与道蓁塞固然莫知也先生生于大历戊申
 幼孤随兄播迁韶岭兄卒鞠于嫂氏辛勤来归自知
 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比壮经书通念晓析酷排
 释氏诸史百子搜抉无隐汗澜卓踔奫沄澄深诡然
 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锵然而韶钧鸣日光玉洁
 周情孔思千态万状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也洞视
 万古悯恻当世遂大拯颓风教人自为时人始而惊
卷八十八 第 4a 页 WYG0687-0743a.png
 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坚终而翕然随以定呜呼先生
 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矣
 柳子厚韩愈毛颖传后曰自吾居夷不与中州人通
 书有来南者时言韩愈为毛颖传不能举其辞而独
 大笑以为怪而吾久不克见杨子诲之来始持其书
 索而读之若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
 信韩子之怪于文也世之模拟窜窃取青媲白肥皮
 厚肉柔筋脆骨而以为辞者之读之也其大笑固宜
卷八十八 第 4b 页 WYG0687-0743b.png
 且世人笑之也不以其俳乎而俳又非圣人之所弃
 者诗曰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太史公书有滑稽列传
 皆取乎有益于世者也故学者终日讨说答问呻吟
 习复应对进退掬溜播洒则罢惫而废乱故有息焉
 游焉之说不学操缦不能安弦有所拘者有所纵也
 太羹玄酒体节之荐味之至者而又设以奇异小虫
 水草楂梨橘柚苦咸酸辛虽蜇吻裂鼻缩舌涩齿而
 咸有笃好之者文王之昌蒲菹屈到之芰曾晰之羊
卷八十八 第 5a 页 WYG0687-0743c.png
 枣然后尽天下之奇味以足于口独文异乎韩子之
 为也亦将弛焉而不为虐欤息焉游焉而有所纵欤
 尽六艺之奇味以足其口欤而不若是则韩子之辞
 若壅大川焉其必决而放诸陆不可以不陈也且凡
 古今是非六艺百家大细穿穴用而不遗者毛颖之
 功也韩子穷古书好斯文嘉颖之能尽其意故奋而
 为之传以发其郁积而学者得之励其有益于世欤
 是其言也固与异世者语而贪常嗜琐者犹呫呫然
卷八十八 第 5b 页 WYG0687-0743d.png
 动其喙彼亦劳甚矣乎 又论曰退之所为者司马
 迁扬雄迁于退之固相上下若雄者如太玄法言及
 四愁赋退之独未作耳使作之加恢奇至他文过扬
 雄远甚雄之遣言措意颇短局滞涩不若退之猖狂
 恣睢肆意有所作(云/云)
 东坡曰韩愈亦近世豪杰之士如原道中言语虽有
 疵病然自孟子之后能将许大见识寻求古人自亦
 难得观其断曰孟子醇乎醇荀扬择焉而不精语焉
卷八十八 第 6a 页 WYG0687-0744a.png
 而不详若不是他有见识岂千馀年后便断得如此
 分明如扬雄言老子谓之道德则有取焉尔至于槌
 提仁义绝灭礼乐为无取若以老子剖斗折衡而民
 不争圣人不起为救时反本之言为无取尚可恕如
 老子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
 而后礼则不识道已不成言语却言其言道德则有
 取扬子亦目不见道此其与韩愈相去远矣 又论
 曰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
卷八十八 第 6b 页 WYG0687-0744b.png
 篇而已余亦以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
 谷序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
 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又论曰圣人之道
 有趋其名而好之者有安其实而乐之者珠玑象犀
 天下莫不好奔走悉力争斗夺取其好之不可谓不
 至也然不知其所以好之之实至于粟米蔬肉桑麻
 布帛天下之人内之于口而知其所以为美被之于
 身而知其所以为安此非有所役乎其名也韩愈之
卷八十八 第 7a 页 WYG0687-0744c.png
 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何者
 其为论甚高其待孔子孟轲甚尊而拒杨墨佛老甚
 严此其用力亦不可谓不至也然其论至于理而不
 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昔者宰我子贡
 有若更称其师以为生民以来未有如夫子之盛虽
 尧舜之贤亦所不及其尊道好学亦已至矣然而君
 子不以为贵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之污
 而已矣若夫颜渊岂亦云尔哉盖亦曰夫子循循焉
卷八十八 第 7b 页 WYG0687-0744d.png
 善诱人由此观之圣人之道果不在于张而大之也
 韩愈者知好其名而未能乐其实者也愈之原人曰
 天者日月星辰之主也地者山川草木之主也人者
 飞潜动植之主也主而暴之不得其为主之道矣是
 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夫圣人之所为异
 乎墨者以其有别焉耳今愈之言曰一视而同仁则
 是以待人之道待夫万物是爱无差等之说也而可
 乎教之使有能化之使有知是待人之仁也不薄其
卷八十八 第 8a 页 WYG0687-0745a.png
 礼而致其情不责其去而厚其来是待外国之仁也
 杀之以时而用之有节是待禽兽之仁也若之何其
 一之儒墨之相戾不啻若胡越而其疑似之间相去
 不能以发宜乎愈之以为一也孔子曰汎爱众而亲
 仁仁者之为亲则是孔子不兼爱也祭如在祭神如
 神在神不可知而祭者之心以为如其存焉则是孔
 子不明鬼也儒者之患患在于论性以为喜怒哀乐
 皆出于情而非性之所有夫有喜有怒而后有仁义
卷八十八 第 8b 页 WYG0687-0745b.png
 有哀有乐而后有礼乐以为仁义礼乐皆出于情而
 非性则是相率而为老子之婴儿也嗟夫君子之为
 学知其人之所长而不知其蔽岂可谓善学者耶
 又论曰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
 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
 有所为矣故申吕自岳降而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
 不可诬也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
 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
卷八十八 第 9a 页 WYG0687-0745c.png
 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
 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
 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
 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
 怪者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
 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
 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
 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
卷八十八 第 9b 页 WYG0687-0745d.png
 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
 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
 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
 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
 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
 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
 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其所能者天也
 其所不能者人也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
卷八十八 第 10a 页 WYG0687-0746a.png
 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
 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而小人学
 道则易使也(云/云)
 秦少游论曰先王之时一道德同风俗士大夫无意
 于为文故六艺之文事词相称始终本末如出一人
 之手后世道术为天下裂士大夫始有意于为文故
 自周衰以来作者班班相望而起奋其私知各自名
 家总而论之未有如韩愈者也何则夫所谓文者有
卷八十八 第 10b 页 WYG0687-0746b.png
 论理之文有论事之文有叙事之文有托词之文有
 成体之文探道德之理述性命之情发天人之奥明
 死生之变此论理之文如列禦寇庄周之所作是也
 别白黑阴阳要其归宿决其嫌疑此论事之文如苏
 秦张仪之所作是也考同异次旧闻不虚美不隐恶
 人以为实录此叙事之文如司马迁班固之作是也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骇耳目变心意此托
 词之文如屈原宋玉之作是也钩列庄之微挟苏张
卷八十八 第 11a 页 WYG0687-0746c.png
 之辩摭班固之实猎宋屈之英本之以诗书折之以
 孔氏此成体之文韩愈之所作是也盖前之作者多
 矣而莫有备于愈后之作者亦多矣而无以加于愈
 故曰总而论之未有如韩愈者也然则列庄苏张班
 马屈宋之流其学术才气皆出于愈之文犹杜子美
 之于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当其时而已昔苏武李陵
 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干之诗长于豪逸陶?阮
 籍之诗长于冲澹谢灵运鲍照之诗长于峻洁徐陵
卷八十八 第 11b 页 WYG0687-0746d.png
 庾信之诗长于藻丽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
 豪逸之气包冲澹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
 诸家之作所不及焉然不集诸家之长杜氏亦不能
 独至于斯也岂非适当其时故耶孟子曰伯夷圣之
 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
 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呜呼杜氏韩氏亦集
 诗文之大成者欤
 皮日休请韩文公配享书曰于戏圣人之道不过乎
卷八十八 第 12a 页 WYG0687-0747a.png
 求用用于生前则一时可知也用于死后则百世可
 知也故孔子之封赏自汉至隋其爵不过乎公侯至
 于吾唐乃策王号七十子之爵命自汉至隋或卿大
 夫至于吾唐乃封公侯曾参之孝道动天地感鬼神
 自汉至隋不过乎诸子至于吾唐乃旌入十哲噫天
 地久否忽泰则平日月久昏忽开则明雷霆久息忽
 震则惊云雾久郁忽廓则清仲尼之道否于周秦而
 昏于汉魏息于晋宋而郁于陈隋遇于吾唐万世之
卷八十八 第 12b 页 WYG0687-0747b.png
 愤一朝而释傥死者可作其志可知也今有人身行
 圣人道口吐圣人言行如颜闵文若游夏死不得配
 食于夫子之侧吾又不知尊先圣之道也夫孟子荀
 卿翼传孔道以至于文中子文中子之末降及贞观
 开元其传者醨其继者浅或引刑名以为文或援从
 横以为理或作词赋以为雅文中子之道旷百祀而
 得室授者惟昌黎文公公之文蹴杨墨于不毛之地
 蹂释老于无人之境故得孔道危然而自正夫今之
卷八十八 第 13a 页 WYG0687-0747c.png
 文人千百祀之作释其卷观其词无不裨造化补时
 政系公之力也公之文曰仆自度若世无孔子仆不
 当在弟子之列设使公生孔子之世公未必不在四
 科焉国家以二十一贤者(若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胜)
 (毛公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康成伏子慎何休王肃王辅嗣杜元凯范宁)代用其
 书垂于国胄并配享于孔圣庙堂者其为典礼也大
 矣美矣苟以代用其书得不以释圣人之辞笺圣人
 之义哉况有身行其道口传其文吾唐以来一人而
卷八十八 第 13b 页 WYG0687-0747d.png
 已不得在二十一贤之列则未闻乎典礼为备伏请
 命有司定其配享之位则自兹已后天下以文化未
 必不由夫是也
 李翱祭文曰呜呼孔氏云远杨朱恣行孟轲拒之乃
 坏于佛佛教混华异学魁宏兄尝辩之孔道益明建
 武以还文卑质丧气萎体败剽剥不让俪花斗叶颠
 倒相上及兄之为思动鬼神拨去其华得其本根开
 合怪骇驱涛涌云包刘越嬴并武同殷六经之风绝
卷八十八 第 14a 页 WYG0687-0748a.png
 而后新学者有归大变于文兄之仕宦罔辞于难疏
 奏辄斥去而复还升黜不改正言亟闻(云/云)老聃言寿
 死而不亡兄名之垂星斗之光我撰兄行下于太常
 声殚天地谁云不长
孟郊张籍李翱
 昌黎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
 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
 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
卷八十八 第 14b 页 WYG0687-0748b.png
 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
 怀凡出乎口而有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
 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
 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
 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
 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其必有不得其
 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
 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于唐虞
卷八十八 第 15a 页 WYG0687-0748c.png
 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
 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
 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
 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于楚楚
 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
 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
 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
卷八十八 第 15b 页 WYG0687-0748d.png
 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
 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
 其善鸣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
 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天将丑其德莫之
 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唐之有天下陈子昂
 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
 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晋魏不懈而
 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
卷八十八 第 16a 页 WYG0687-0749a.png
 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鸣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
 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
 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
 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云/云)
 六一论李翱文曰予始读其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
 之义疏耳智者议其性当复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
 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
 愤世无荐已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然以
卷八十八 第 16b 页 WYG0687-0749b.png
 翱为秦汉间好事行义之一豪隽亦善谕人者也最
 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不已复读不自休恨翱
 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
 下其论也况乃翱一时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
 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而无时尔推
 是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
 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
 虑行道之犹非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
卷八十八 第 17a 页 WYG0687-0749c.png
 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
 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
 与亡哉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忧之又甚矣
 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予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
 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馀光荣而饱者
 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子不怒则笑
 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
 可叹也夫
卷八十八 第 17b 页 WYG0687-0749d.png
欧阳詹
 昌黎曰欧阳詹世居闽越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至
 州佐县令者累累有焉闽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鱼之
 乐虽有长材秀民通文书吏事与上国齿者未尝肯
 出仕今上初故宰相常衮为福建诸州观察使治其
 地衮以文词进有名于时又作大官临莅其民乡县
 小民有能诵书作文辞者衮亲与之为客主之礼观
 游宴飨必召与之时未几皆化翕然詹于时独秀出
卷八十八 第 18a 页 WYG0687-0750a.png
 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闽越之人举进士繇詹始建
 中贞元间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
 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贞元三年余年十九始至京
 师举进士闻詹名尤甚八年春遂与詹文辞同考试
 登第始相识自后詹归闽中余或在京师他处不见
 詹久者惟詹归闽中时为然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
 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久然后去故余与
 詹相知为深詹事父母尽孝道于妻子仁于朋友义
卷八十八 第 18b 页 WYG0687-0750b.png
 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
 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
 十五年冬余以徐州从事朝正于京师詹为国子监
 四门助教将率其徒伏阙下举余为博士会詹有狱
 不果上观其心有益于余将忘其身之贱而为之也呜
 呼詹今其死矣詹闽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养
 以来京师其心将以有得而归为父母荣也虽其父
 母之心亦皆然詹亲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
卷八十八 第 19a 页 WYG0687-0750c.png
 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志养志
 者欤詹虽未得位其声名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
 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云/云)
 曾子固曰韩愈作欧阳詹哀辞其序曰读其书知其
 于仁孝最隆也余观其出门怀归等赋思曰愈之所
 称岂谓此耶又观其陶器铭驽骥诗等则悲生之志
 焉至栈道铭观其铸金蒸云之论至珍祥论观其反
 复讽谕则又知生之尤魁怪于文而其材果奇也最
卷八十八 第 19b 页 WYG0687-0750d.png
 后观其明诚论卒曰知之者知之委之者知之知生
 于此甚自负其说三四观之而其说皆不出于旧生
 卒无已见者不知生于此何其自大也则又思余舅
 氏吴君尝论斥生之所谓尹喜自明诚而长生公孙
 弘自明诚而为卿张子房自明诚而辅刘公孙鞅自
 明诚而佐嬴之者为非是明诚之非为长生为卿非
 尹喜公孙子房商君之所能至其理较然舅氏之论
 无疑矣此于生为一失于舅氏非其意所极也与生
卷八十八 第 20a 页 WYG0687-0751a.png
 材高下如何故不可知其可知者舅氏之从事于明
 诚可谓知所守矣不溺而趋于为长生为卿为子房
 之谲商君之刻薄可必也则其材亦诚卓然可畏者
 也惜乎死矣不得见其施之于行事而其论与其集
 今皆亡使其有补于生与后世者独余知之而世不
 得尽知也(云/云)
 
 
卷八十八 第 20b 页 WYG0687-0751b.png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八